财产继承权范文

时间:2023-10-30 16:52:50

财产继承权

财产继承权篇1

【关键词】自然人;企业财产;继承公证

在不同的企业形态下,企业财产继承方式呈多样化。相关法律和合伙协议、公司章程的规定使得企业财产继承问题复杂化,实践中,确定一名合格的合伙人或股东往往须履行一定法律程序,通常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相关的登记管理机关都需要继承人之间就有关继承问题输继承公证手续。由于此类继承公证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财产继承公证,需要单独加以研究。

一、自然人企业财产继承中财产范围的探讨

关于财产,学术办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积极财产,包括物、智慧成果、物上利益、债权;二是指消极财产,仅指债务;三是指总合财产,包含积极财产和消极财产两个方面。①而作为继承客体的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及其他合法财产。由此可见,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可继承财产是指包含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两个部分的公民的积极财产。

我国《继承法》法律法规采用概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的立法例规定了遗产的范围,这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尚未建立的情形下制定的,该规定已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继承关系的要求,滞后的立法给实践中正确理解和处理涉企业财产继承的纠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学者认为,遗产的范围除了法律所规定的财产外,尚应包括“股权与合伙权益、商标权和商号权等无形资产中的财产权、限制特权、占有、形成权、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和承诺、私营企业”。②学者们主张的这些应列入遗产范围的无形财产有部分已为现有的立法所确定并在司法审判活动中被运用。

二、继承权公证证明的自然人企业财产的特征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合伙企业中的自然人合伙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自然人股东死亡后,作为其遗产的企业财产是否都能成为继承权公证的证明对象呢?从理论说,只要是上述自然人的财产,一旦被继承人死亡,作为其遗产的财产都可能成为继承权公证的证明对象。但在实践中,最终能成为继承权公证证明对象的企业财产与自然人的企业财产相比还是有所区别的。

首先,继承权公证证明的自然人企业财产仅指积极财产,而企业财产实际是一个“总合财产”,既含积极财产又含消极财产。其在个人独资企业中表现为同时对具体的积极财产、消极财产的占有,在合伙企业中表现为对积极财产、消极财产相抵生“财产份额”的占有,而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则表现为对抽象的财产即股份的占有。公证机构对上述自然人在各类型企业中的消极财产是不予公证证明的,这由我国《继承法》中限定继承之原则所决定。

其次,继承权公证证明的自然人企业财产可以是某一特定的财产也可以是集合财产。自然人在企业的全部积极财产中,公证机构可以仅证明某一特定的财产如土地使用权、房产等,也可以是货币财产或其他财产,但继承人可能因有关部门的要求仅就自然人在企业的某一特定财产向公证机构提出继承权公证申请。我们都知道,继承之发生并非依继承权公证之证明,而是依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发生。因此,并非每一个财产继承都必须依公证程序而完成,只有在某一财产继承依法必须经某一特定机构的登记认可方可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而某一特定机构由于自身原因又无法亲自监督、审查该继承行为的真实性的情形下,公证证明继承权才作为一个选择被有关机构所认可。例如,在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中,属于自然人的土地使用权、房产等特定财产,③虽然因继承而拥有特权,但法律规定再转移时必须补办权属转移登记手续,而相关的登记机关则要求继承人须先办理继承权公证手续后方认可继承的事实。当然,公证机构也可证明自然人在企业的集合财产如个人独资企业中投资人在企业的全部积极财产、自然人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所享有的“财产份额”等;

再次,继承权公证证明的自然人企业财产必须是继承法和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可以被继承的财产或已为相关的司法解释所确认的财产。我们知道,从广义上讲构成自然人企业财产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有些无形的财产性权利。尚未为法律明确言表或为司法解释所确认,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却真实的具有财产价值,它们同样成为构成自然人企业财产的一部分。但公证机构只能对有法可依或有司法解释规定的企业财产办理继承权公证。

三、不同企业形态下继承权公证证明的自然人企业财产分析

在公证实践中,涉及到自然人在企业中的财产继承公证时,由于法律对有关企业财产继承的规定仍过于原则和简单,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有关此类继承的公证法律和部门规章的缺失,使得相当多的公证人员在办理此类涉及自然人企业财产继承公证时对自然人在企业的财产性质认识上存在偏差,结果是出具的公证书中将作为遗产的自然人在企业的财产定性错误,影响了继承权公证的办证质量和公证书的使用效果。因此,有必要对不同企业形态中可作为遗产继承的自然人的财产性质作逐一分析。

(一)个人独资企业中的自然人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独资企业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第17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对本企业的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其有关权利可以转让或继承。”可见,个人独资企业本身没有财产,所谓的企业资产实质上是属于投资者个人所有的,投资者对企业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财产享有所有权。而能够成为继承权公证证明对象的这些有形和无形财产必须是投资者在企业拥有的积极财产,这些积极财产可以是某些特定的财产,也可以是集合财产即投资者在该企业的全部财产。但由于我国限定继承原则的限制,继承人尚应按规定以所继承之财产为限清偿投资者生前企业依法应缴费的税款和所负之债务。

(二)合伙企业中的自然人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规定自然人可以成为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则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合伙人无论是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还是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甚至劳务出资,一旦入伙该出资均成为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人均丧失了对其出资的所有权,这一点不同于个人独资企业。无论是作为普通合伙人还是有限合伙人,合伙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的,对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人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自然人死亡后,依法被视为当然退伙。自然人合伙人的继承人如均不愿成为企业的新合伙人,或依法不具备成为合伙人的相关资格,或按合伙协议约定无法成为合伙人的,合伙企业应当向合伙人的继承人退还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

(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的自然人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3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其一旦出资或认购了股份,其出资将成为该公司财产,不再属于自然人股东个人。自然人股东依其出资或认购的股份对公司财产享有股份权利,这同样区别于个人独资企业,从责任的承担方式上也相异于合伙企业。因此,自然人股东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的财产为其在该公司享有的股份。实践中有人认为应该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资格而不是股份才可以成为继承权公证证明对象,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76条的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那么,股东资格可否成为继承权公证的证明对象呢?笔者认为,股东资格也可以成为继承权公证的证明对象。

此外,在办理自然人股东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和股份继承时,也不要将股东的出资额与其对公司的拥有的股份混为一谈,出资额不是股东在公司的实际财产,当然也就不是继承权公证证明的对象。

四、自然人企业财产继承权公证证词的表述方式

对于个人独资企业中的自然人财产继承权公证书证词的表述,它取决于个人独资企业财产的继承人申办继承权公证的具体要求。对于继承人要求公证证明自然人在独资企业中的全部财产的,公证应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第17条之规定,按各继承人之间达成的继承协议,对企业的积极财产进行公证证明。证词可笼统表述为“被继承人XXX生前在XXXX(企业名称)拥有的全部财产由XXX继承(或与XXX共同继承)”。如果投资人在该企业的财产可以列出遗产清单,也可以将清单附后并在证词中加入“详细财产见所附清单”等字样备注;如继承人之间对企业已进行了清算,并已从企业实际财产中偿还字所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缴纳了所欠税款和还清了企业所负债务且尚有盈余的,公证机构也可应继承人的要求对该净资产进行了证明,证词可表述为“被继承人XXX生前在XXXX(企业名称)拥有的净资产价值XXX元由XXX继承(或与XXX共同继承)”;若继承人仅要求对企业财产中的某一具体财产如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等不动产或动产进行公证证明的,公证证词关于遗产的表述中要直接表述某一具体财产即可。

合伙企业中自然人合伙人的财产的继承权公证书证词表述与在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的继承权公证书证词表述是不同的。公证机构办理此类继承权公证时,可要求相关继承人提供合伙企业的全体合伙人做出的书面退还财产份额的决定,如退还的财产份额是货币,则公证处可依法就该货币形式的财产份额予以公证证明。公证证词可表述为“被继承人XXX生前在XXXX(企业名称)拥有的财产份额XXX 元由XXX继承(或与XXX共同继承)”;若退还的财产份额不仅是货币,尚有实物、土地使用权或其他财产权利的,公证处可在上述证词中加入具体的财产名称一并证明。继承人制作了遗产清单的,还可以将清单附后并在证词中加入“详细财产见所附清单”等字样备注;若继承人之间仅就退还财产中的部分或某一具体的财产要求办理继承权公证的,公证证词的表述按常规格式表述即可。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自然人股东的财产继承权公证书证词表述与上述两类企业的自然人财产财产继承权公证书证词表述是完全不同的。自然人股东仅就其出资对企业拥有股份、享有股份权利。根据公司法第三章有关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规定,对自然人股东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份的规定,对自然人股东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财产应称之为“股权”,公证证词应表述为“被继承人XXX生前在XXXX(企业名称)拥有的股权由XXX继承(或与XXX共同继承)”;根据公司法有关股份有限公司中的财产应称之为“股份”,公证证词应表述为“被继承人XXX生前在XXXX(企业名称)拥有的股份由XXX股由XXX继承(或与XXX共同继承)”。

总之,企业形态的不同,自然人在企业中拥有的财产形态也不尽相同。公证机构在办理这些财产的继承权公证时,必须充分把握自然人在各种企业形态中所拥有财产的性质,才能准确地办理好此类继承权公证。

注释:

①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②张伟:《民营企业财产继承法律问题研究》,载《河北法学》,2007.6。

财产继承权篇2

关键词:无人继承/著作财产权/国有/公有

无主物归国有,是为了避免物的闲置并安定秩序,允许无人继承之著作财产权进入公有领域,恰恰是为了达到相同的目标。基于物与知识的区别,物权规则和知识产权规则可能为了相同的立法目的而采用不同的解决路径。即使在现行立法之下,也有足够的解释空间支持无人继承之著作财产权进入公有领域。

最近,因溥仪所著之《我的前半生》一书的著作权人去世,且无继承人和受遗赠人,群众出版社向法院宣告此书著作权为“无主财产”,[1]引发了有关无人继承之著作财产权的处理的讨论。有观点认为,从立法来看此问题似乎并无讨论的余地。我国《著作权法》第19条规定,公民死亡后,其著作财产权在保护期内按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我国《继承法》第32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因此,无人继承之著作财产权归国家所有似乎是当然的结论(本文所称“无人继承”包含“无人受遗赠”)。但是,如此处理的结果是否适当,值得商讨。若此结果不适当,在现行立法下能否借助解释技术避免此结果,也值得探索。

一、国有与公有

无人继承之著作财产权归国家所有,显然是袭用无主物的一般性处理方案。当物处于无主状态时,为避免物的闲置,也为了避免对物的争夺,法律必须设定该物的新的归属状态。一种方案是归先占人所有,“对于无主财产的归属,近现代民法通常规定由发现人(先占人)取得其全部或者部分所有权。”[2]另一种方案是归国家所有,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无论采哪一种方案,其目的是共同的:1.促进物的利用;2.安定社会秩序。这说明在物权规则中,无主物的国有并不是唯一的、不可替换的处理方案,首先应当还原处理方案的目的,然后再考虑达到此目的的最佳手段。我们可以把无主物处理的最佳状态概括为“物尽其用,秩序安定”,国有是能够达此状态的方案之一。

对著作权而言,无法通过先占确定新的权属,国有似乎是较好的选择,但我们不可忽略知识产权法中还有一种更好的制度安排:进入公有领域。根据民法理论,国有即全民所有,国家所有的财产就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产,行使国家所有权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3]国家所有本质上是全民所有的实现方式,因为物不可能在事实上为全民共同占有、利用,因此由国家统一行使所有权,最终将收益用于整体社会福利,是一种较可行的方式。而著作权的对象则不然,全民可以在事实上毫不冲突地共同利用作品,即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状态。作品的公有,可以满足无主财产国有制度所追求的目标,即“在不引起利益争夺的前提下促进作品的利用”。

与国有相比,让无人继承之著作财产权进入公有领域可以节约制度成本。如上所述,以国家所有实现全民所有乃出于操作上的考虑,因为全民不可能在事实上共同利用一物。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必须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组织体,并且在实际的运作中还需要配套的监督制度,以确保国家财产不被侵吞。同理,如果著作权归国有,也应当建立相应的规则防止著作权代管机构滥用权力,例如原则上应采用非歧视、非专有的许可制度,还要确定许可费的标准与管理制度等,这些都需要相当的制度成本。自新中国著作权法颁布以来,《我的前半生》案第一次引发无人继承之著作财产权的处理争议,说明著作财产权的无人继受是一种小概率事件,没有必要为此支付额外的制度成本。有观点认为,著作权的国有与公有相比至少有一个优势——可以向外国人收取报酬。我国加入的诸多知识产权公约均规定了国民待遇原则,不可能只对外国人收费;即便可以,其他规定“无人继承之著作权进入公有领域”的国家也可能对我国国民施加对等限制,综合考量,国有方案不具优越性。

综上所述,物之国有与作品之公有追求的目标是共同的,由于物的全民利用存在事实不能的障碍,不得不承担国有的制度成本。既然知识产权的对象可为全民事实利用,只需宣告进入公有领域即可,“绕道”国有乃多余之举。

二、现行立法之下的解释空间

有观点赞同无人继承之著作财产权应进入公有领域,但顾虑此处理方案于法无据。“法律依据”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自明的,法律适用的主要内容就是法的解释,所谓法律技术,主要就是解释的技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概念中总会蕴涵一定的解释空间。如果我们形成了一种价值倾向,认为无人继承之著作财产权以公有为宜,可考虑以下之解释途径:

1.对“遗产”之解释

《继承法》第32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遗产”与“财产”属于同一逻辑层次,遗产不是对象,而是客体。民法上所指的财产,既包括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也包括财产义务。“遗产的范围不仅包括被继承人拥有的一定财产权利,如所有权、债权,而且还包括被继承人负有的一定财产义务,如债务。”[4]因此,遗产体现的是一种法律关系。如果一种对象上没有附着法律之力,只是“自在之物”,该对象本身不是法律利益,不能成为遗产。尽管立法将房屋、林木、牲畜等称为“遗产”,但实质上是指房屋、林木、牲畜等的所有权。同理,作品本身不是遗产,受到法律保护的、对作品的控制力才是遗产,即著作财产权。当著作财产权无人继承时,作品之上的控制力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存在,是可以讨论的。著作权的保护期延至作者死后,保证了作者以外的著作权人(著作权人未必是作者)的利益,也保证了著作权的可继承性,使著作权人可以和其他财产所有人那样泽及亲友,当著作权人和应受其恩泽的主体不存在时,对作品的控制就失去了意义。法律之所以限定保护期,是为了在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达成利益平衡。当著作权人的相关利益不存在时,社会公众的利益就没有必要受到制约,法律完全有理由撤除作品之上的控制力。保护期在作者死后的延续,并非为国家利益而设。因此,当著作财产权无人继承时,如果作品之上的控制力已经丧失存续的理由,即使作品存在,也不存在遗产。学理上认为,“依法因人的死亡而消灭的权利和义务,不属于遗产。”[5]如果我们把著作财产权解释为“无人继承时即归于消灭的权利”,则国家所有的客体不存在。日本著作法第62条即采用了这种处理技术,规定著作权在以下情况消灭:

(一)著作权人死亡,该著作权依民法典第959条的规定应属国有财产时;

(二)作为著作权人的法人解散,该著作权依据民法典第72条第(3)款或其他类似法律应属国有财产时。日本学者对此的解释是:“无继承人时,根据版权的文化使命,与其将之归国库,不如将之作为人类社会的公有财产,让一般人都可自由使用。为此,《版权法》规定,无继承人时,版权失效。”[6]

我国台湾地区著作权法第42条作了类似规定:著作财产权因存续期间届满而消灭。于存续期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亦同:

一、著作财产权人死亡,其著作财产权依法应归属国库者。

二、著作财产权人为法人,于其消灭后,其著作财产权依法应归属于地方自治团体者。

台湾地区法将无人继承之著作财产权视同保护期届满之著作财产权,非常合理。

2.无人继承之专利权、商标权处理的类比适用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当专利权无人继承时,自然会发生年费无人缴纳的结果,从而导致专利权的消灭。汤宗舜先生指出:“专利权无人继承,在专利局看来与无人按照规定交纳年费情形相同”。[7]商标权也属于可继承的财产权,我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7条规定:“商标注册人死亡或者终止,自死亡或者终止之日起1年期满,该注册商标没有办理移转手续的,任何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注销该注册商标。”

因此,专利权与商标权在无人继承的情形下,并未采取国有的处理方式,可考虑通过类比技术,提出另一种解释:《继承法》第32条不适用于知识产权,《著作权法》第19条规定的“著作财产权在保护期内按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仅针对著作财产权的继承,而不包括无人继承时著作财产权的处理。此处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解释价值,因为国有不属于权利的转移,国家取得无主财产所有权属于原始取得,继承才是继受取得。

三、结语

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极其细微,但也能触动两点较宏观的思考:1.基于物与知识的区别,物权规则和知识产权规则可能为了相同的立法目的,采用不同的解决路径,如“物之国有”与“作品之公有”;2.只要形成了较合理的价值判断,在立法中寻求解释的空间总是可能的。如果不能直面解释的难度,法律适用就毫无创造性可言。“依法行事”不能成为逃避解释任务的借口,“法”本身是在解释中生成的。

注释:

[1]《我的前半生》版权归属再起波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10-25(12).

[2]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370.

[3]王利明.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69.

[4]刘素萍.继承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56.

[5]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894.

[6][日]半田正夫,纹谷畅男.著作权法50讲[M].魏启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170.

财产继承权篇3

一、现行继承法在被继承人债权人利益保护上的瑕疵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简称《继承法》)颁行于1985年,尽管仅仅经历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但是,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在这二十年间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为当时的立法者所未能预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公民个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生活资料,还有很多人拥有了生产资料,经济活动不仅从数量上大幅上升,而且从内容上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形之下,《继承法》中对于被继承人的债务的处理的规定,显得十分单薄,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无法从中得到有力保证。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继承法》中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实践中的需要,从理论的层面上来修改和完善法律规定,更好的保护公民私权利。

1、我国继承法律规范对于遗产债务的处理的规定

(1)《继承法》第33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2)《继承法》第34条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继承法意见》)第61条规定,继承人中有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即使遗产不足清偿债务,也应为其保留适当遗产,然后再按继承法第三十三条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清偿债务。

(4)《继承法意见》第62条规定,遗产已被分割而未清偿债务时,如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首先由法定继承人用其所得遗产清偿债务;不足清偿时,剩余的债务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如果只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偿还。

2、对现行规定的简要评析

从以上可以看到我国现行的继承法律规范对被继承人生前债务的规定主要有:

第一,继承人对被继承人所负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即继承人不以自己的固有财产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负责。

第二,继承人可以放弃对被继承人财产的继承权,并同时免除对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责任。

第三,债务清偿优先于遗赠的执行。

第四,债务清偿前应为缺乏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适当的份额。

第五,分割遗产后的债务清偿,以法定继承人先于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的顺序进行清偿,在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之间,按照所获遗产的比例进行清偿。

以上规定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无条件的限定遗产继承对被继承人的债务人的利益构成严重侵害。从继承的发展历史来看,从概括继承即无限继承到限定继承即有限继承是各国继承法发展的共同趋势[1].但是,各国现在通行的限定继承都是有条件的,而我国的限定继承则是无条件的,继承人不需要另外作出意思表示,也不需要特别的程序,即可享有有限责任的保护,这是我国《继承法》在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的规定上一个显著的缺陷。

第二,在继承过程中对被继承人的债务的清偿缺乏详细规定,法律规定流于原则化。法律的可操作性在于一方面它符合社会的习惯、需要,另一方面它切实具体。我国目前的继承法律规范在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上的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不可操作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为保护债权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债务清偿优先”的规定不能实现,法律权威性受损。

第三,债权人在利益受到继承人或第三人侵害时,没有明确可行的救济手段。法律规定不仅要规定“应该怎样”,还必须要考虑到“如果不这样又如何”,所以救济手段是法律规范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否则,之前的规定没有落脚点,至多是一种法律宣言。

二、修改完善现行继承法律规范对于被继承人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定

1、学者意见和继承法立法建议的相关内容

由于现行法律对被继承人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存在明显瑕疵,这一问题自然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2], 2002年9月,在西南政法大学张玉敏教授主持下起草了《继承法立法建议稿》(以下简称《立法建议稿》)[3],在郭明瑞、房绍坤教授的主持下起草了《民法典继承编条文建议稿》(以下简称《条文建议稿》)[4],更可谓是众多意见的集大成者。总结起来这些建议主要有:

第一,改变我国现行的无条件的限定继承为有条件的限定继承。主要通过遗产清册程序来实现,在建议稿中,更是详细规定了遗产清册的制作、公示催告、遗产清册的异议、遗产清册权利的丧失等内容。

第二,规定继承人选择接受或放弃继承的期限,避免权利义务的不确定性给债权人带来的损害。

第三,创设债权人在其权利可能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途径。主要是对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设计。

2、从遗产清册的相关问题评立法建议的相关内容

由于财产继承中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问题所涉甚广,所以下文选取两份建议稿中遗产清册制作的相关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1)遗产清册制作的前提——继承选择

大陆法国家的继承制度多采用直接继承制,即被继承人死亡后,其财产直接转归继承人所有,继承人享有财产权利也承担继承义务。在这种继承制度下,很多国家都规定了继承选择制度,即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可以选择无限责任继承、有限责任继承和放弃继承[5].当继承人未作选择时,则当然适用无限责任继承。而只有选择了有限继承或全体继承人均选择放弃继承时,才有遗产清册制作的问题。

在无限责任继承下,遗产与继承人的财产发生混同,而被继承人的债务转变成继承人的债务,由继承人以其继承的财产和固有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在被继承人的财产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继承人可以选择无限责任继承的方式,可以减省许多有限继承下的程序成本。在被继承人的财产状况极差,负债累累的情况下,继承人可以选择放弃继承,由按法律规定选定的遗产管理人进行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工作。而在被继承人的财产与债务状况不很明朗的情况下,选择有限继承对于继承人来说,既可以免除被继承人财产资不抵债时以自己固有财产为清偿的风险,又可以不丢弃被继承人财产为清偿后剩余部分的继承权利,但为此他必须付出的代价就是承受有限继承下,法律为其设置的程序成本。这样多种继承方式的选择,可以适应不同的财产状况下继承人和债权人的需要,是符合法律经济原则的。

在《立法建议稿》中,体现了无限继承、有限继承和放弃继承相辅相成的原则,并以无限继承作为自然继承原则[6].而在《条文建议稿》中却没有相类似的规定,条文仅在限定继承的前提下进行规定,是不完整的。明确继承选择权,为遗产清册的制作建立根基是必要的。

(2)遗产清册的主要内容

第一,被继承人的债务范围。

被继承人的债务范围,是遗产清册中记载的重要内容之一。《立法建议稿》中没有明确规定被继承人债务的范围,但是在遗产债务清偿的顺序的规定中,规定了遗产管理费用、特留份和遗赠虽然应当从遗产中得到实现,但都不属于被继承人的债务[7].《条文建议稿》中则明确规定了被继承人债务的范围包括被继承人生前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完全用于个人生活和生产需要所欠下的债务以及家庭债务中应当由被继承人承担的部分[8].我认为,仍需要明确的是:第一,丧葬费用属于继承人之债务,应当由继承人以固有财产为清偿,不受遗产数量的限制;第二,被继承人的债务显然只限于财产性债务,人身性债务不在遗产清偿之列,但是由于被继承人生前的人身性债务的不履行或履行不当而发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当归入被继承人的债务,参与遗产清偿。另外,通常情况下,被继承人的债务,应当是发生于被继承人死亡以前,也就是继承开始之前,但是有学者提出可能存在于继承开始以后具体发生的被继承人的债务,也应属于遗产清偿的范围[9].

第二,遗产范围的限定。

被继承人的遗产范围是遗产清册记载的又一重要事项。《立法建议稿》中没有对遗产范围作出明确规定,《条文建议稿》中对遗产的范围进行了规定[10].我认为在财产范围的确定上,可能会引起纠纷的主要是:

第一,孳息的归属。按照物权法上的原则,物的孳息归于物的所有权人,继承财产所生孳息,当然应当归于遗产的范围,由被继承人股份所生的盈余分配请求权,可以认为是孳息的一种,属于遗产[11].

第二,保险金、补偿金、赔偿金等的归属。这些基于被继承人生前行为或是死因行为而获得的利益,要区分两种情况对待,一种是指明由继承人获第三人为受益人的,不属于被继承人的遗产,另一种是未指明受益人的,应当认为属于遗产的范围。而按照这一原则不难得到的结论是,抚恤金、抚养金等以被继承人的近亲属为受益人的财产利益,也都不属于遗产的范围。

(3)遗产清册的主体问题

第一,选择遗产清册的意思表示的主体。

首先是主体的行为能力问题。两个建议稿中都没有规定为限定继承和放弃继承意思表示的主体。因为这两种行为是法律行为,并兼有财产行为和身份行为的性质 [12],因此,在继承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时,应当由其法定人为之,在继承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时,则应当得到其法定人的许可或追认,即准用民法总则中的规定。

其次是多个继承人的意思表示。当继承人是多个时,限定继承的意思表示为一个或几个人所为时,是否及于所有继承人,在《立法建议稿》中进行了规定[13],一个继承人的限定继承的意思表示对全体继承人都生效。这与台湾法上的规定是一致的,但是大陆法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规定并不统一,比如有国家规定继承人之一人为限定继承的意思表示,其他继承人仍可为无限继承和抛弃继承的意思表示[14].我认为,当继承人为多人时,应当区分几种情况:第一,抛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只能及于自身;第二,不存在强制无限继承的继承人[15]的情况下,一个继承人限定继承的意思表示则及于所有继承人;第三,存在强制无限继承的继承人时,其他限定继承的意思表示,不能对该继承人产生限定继承的利益。

第二,遗产清册的制作主体——遗产管理人

遗产管理人是遗产清册的制作主题。对遗产管理人的确定问题,各国规定不一,大体可分为三种:由继承人担当、由法院或机关授权于特定管理人以及直接由法院或主管官署依职权管理[16].

在两稿中都有对遗产管理人的规定。在这里,我重点讨论两个问题,一是遗产管理人的选任,二是遗产管理人的责任。首先,关于遗产管理人的选任。以《条文建议稿》的规定来分析[17]:

第一,在继承人中推选。这实际上就包括了当继承人为一人时,该继承人为遗产管理人的情况。第二,当有遗嘱执行人时为遗嘱执行人。第三,指定遗产管理人的情况。这里又有三种具体情形:继承人推选执行人产生矛盾的,没有继承人、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或继承人下落不明的,债权人认为继承人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债权利益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债权人认为继承人的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指定遗产管理人的情形,实际上是为限定继承下遗产债权人利益保护添加的重要的“安全阀”,应该给与应有之注意。两稿没有规定指定遗产管理人选任的范围,即什么样的人可以被指定为遗产管理人,有学者建议主管机关即法院应为指定遗产管理人 [18],我认为,法院作为遗产管理人固然在合法性和公正性上比较有保证,但是却缺乏现实可行性。法院的案件审理工作负担繁重,难以高效地承担遗产管理的工作,遗产管理人应当朝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考虑由律师甚或在将来由专门的遗产管理组织来承担。有专门的职业法律规范的约束和民事责任的约束,又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不受国家机关规模的限制,可以实现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来提供服务的目的。

其次,关于遗产管理人的责任。在《条文建议稿》第六十六条中,规定了遗产管理人的报酬给付[19],这实际上就显示了,遗产管理人对遗产所负的管理责任不是“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注意”,而是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立法建议稿》中没有对此做出规定。我认为,应当规定遗产管理人的服务为有偿性,以此来保证对遗产清册制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遗产处理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4)遗产清册制作的期限

在《立法建议稿》中,规定了制作遗产清册的时间是继承开始后或继承人悉知继承开始后两个月,并可以申请延期[20],在《条文建议稿》中没有规定。限定继承的时间限制,在各国法上大多做出了规定,在法国民法、日本民法和台湾民法上都是三个月。但是,建议稿中没有明确在继承开始以前所为的限定继承的意思表示是否有效。由于继承权只在继承开始以后才能确定,所以,在继承开始以前所为的限定继承的意思表示当然应属无效,法律应当明确,否则可能会出现纠纷。至于具体时间的长短,应当根据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来确定,由于我国从未实行过遗产清册制度,遗产册的制定究竟需要多长时间还应当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以平衡继承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

(5)遗产清册异议与补正

遗产清册制定后,可能出现记载不实或不完全,这时,利害关系人是否可以提出异议,清册的制定人是否可以主动进行修正也是可能遇到的问题。《立法建议稿》中对遗产清册异议进行了规定,规定了异议的权利人是“利害关系人”,接受异议的机关是“法院”,异议的法律后果是“重新制作遗产清册”或“由法院制作遗产清册”[21].《条文建议稿》对此没有规定,两稿都没有规定清册制作人能否主动进行修正。在日本民法上,非出于恶意的漏载,允许日后补正,或依利害关系人或检察官的请求重新制定[22].也有学者提出,应当允许在公示催告期满之前进行补正[23].我认为由于遗产清册的制作可能由于制作人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原因出现记载不实或不完全,再加上遗产清册在我国尚属新鲜事物,因而可以借鉴外国法上的规定和有关学者的建议,规定对遗产清册补正和异议的具体时间、程序及效力等。

(6)遗产清册权利的丧失

《立法建议稿》第二十二条规定,继承人为诈害债权人,故意在遗产清单中为不实记载或不当处分遗产的,丧失遗产清单利益。丧失遗产清单利益者,为无条件继承人,而且不得放弃继承。这是在前文提到的以无限继承作为继承一般原则的一种体现。在台湾法上,这一条所规定的情形被称为“强制的无限继承”[24],也有学者认为台湾法上的强制的无限继承还包括继承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作限定继承或抛弃继承的选择[25],但是本文中强制的无限继承仅限于继承人“为不当行为”这种情况,虽然未作选择的结果与此相同,但是前者可以看作是继承人的一种默示的选择。在《立法建议稿》中,对遗产清册权力丧失的情形仅规定了故意为不实记载的情形,这是不全面的。同时,对于共同继承的情况下,个别继承人出现丧失遗产清册权利的情形,对于其他继承人的影响也未作出规定。

(7)遗产清册的公示催告程序

《立法建议稿》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在继承人要求限定继承时,须由法院对遗产清单进行公示,并催告遗产债权人申报债权,在法定期限内未作申报而又为继承人所不知的债权人,只享有对剩余遗产的求偿权[26].《条文建议稿》第七十九条和第八十二条也作了相同规定[27].两稿都规定了三个月的公示催告期限,并且规定在公示催告期内,继承人不得对任何债权人为清偿。

财产继承中的公示催告程序是各国民法中的普遍规定,我国现行的继承法律规范中没有规定,许多学者对此提出改进意见[28].我认为,两稿规定了公示催告程序的主体为法院,期限为三个月,以及在催告期内未进行债权申报的后果,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债权人利益,但是还有一些细节问题两稿未作规定,可能会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比如,公示催告期限的起算点,在瑞士民法上,是以第一次登载公告为准,在台湾民法上,则是以最后登载之日为准,我认为,台湾法上的规定更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应当借鉴。

三、对立法建议的改进建议

从上文对两部继承法立法建议稿中为被继承人债权人利益保护而设立的遗产清册制度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学界和立法部门都已经把更好的保护被继承人债权人利益作为继承法修改中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根据国内外的立法与实践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制度设计建议,但是,这些建议中仍然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值得进一步完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遗产清册制作的前提

应当在继承法中明确规定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可以选择无限继承、限定继承和放弃继承。而且应当明确以无限继承作为默认的继承原则,即当继承人在法定的期限内未表明态度时,则认为其选择了无限继承。

在无限继承下,被继承人的全部财产,包括积极财产和债务,都直接归于继承人,被继承人之债务转化为继承人之债务,由继承人以其固有财产和继承所获财产之全部,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在限定继承下,继承人享有遗产在完成债务清偿后剩余财产的继承权,而不必为超出遗产范围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但是继承人必须接受严格的法律程序的限制,其核心是遗产清册的制作,这也正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在被继承人的债务明显超过其积极财产时,继承人可以直接选择放弃继承,避免限定继承下的程序成本。在继承人选择放弃债务时,由法院指定遗产管理人对遗产进行清算,使债权人按比例或得清偿。当然,这里还涉及继承权的放弃的期限、方式、后果等方面,应当在继承法的修订稿中予以详细规定,在此不做讨论。

2、进一步明确遗产清册记载的内容

对于被继承人的债务,应当将两稿中的规定融合在一起,一方面从概括性的角度规定债务范围,另一方面明确排除遗产管理费用、特留份、遗赠等需要从遗产中进行支付的项目。还应当明确,被继承之债,限于财产性债务,丧葬费用之债不属于被继承人之债务,应由继承人以其固有财产和继承所获财产进行清偿。对于在继承之后开始的遗产债务的判断,在理论上仍有待于继续深入探讨。

3、完善选择遗产清册意思表示的主体和遗产清册的制作主体

首先,应当明确选择继承方式的意思表示的主体,在继承人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时,意思表示由其法定人为之或授权、追认。

其次,应当规定律师作为指定遗产管理人的候选人,并且在其他制度上予以配合、完善。明确遗产管理人的报酬计算标准,并保证在遗产中优先受偿,进而明确遗产管理人对遗产的管理,须尽善良管理人的责任。

4、明确遗产清册制作的期限

应当明确选择继承方式的期限,特别是期限开始计算的起算定的选择。在继承开始以前所为的继承方式选择是否有效也应当相应明确。我认为,应当将选择的期限起算点定于客观上的继承开始后,并由此规定,在继承开始前所为的继承方式的选择,不发生法律上的效力。

5、允许对遗产清册的异议与补正

一方面,应当允许遗产清册的制作人主动对清册进行补正,另一方面,应当允许遗产清册制作人以外的利害关系人对遗产清册提出异议。应当明确的是:

(1)主动补正的期限。我认为,在遗产清册的公示期满之前,都应当允许进行补正,补正后公示期限重新起算。但应当限定补正的次数,以免遗产清册的公示期过长,造成财产状况长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

(2)提出异议的主体。我认为,应当允许所有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包括被继承人的债权人,受遗赠人,继承人的债权人,共同继承人等。

(3)接受异议的主体。由于异议一般在遗产清册进行公示后才能提出,异议应当向进行公示的机关提出,即法院应当作为接受异议的主体,同时,只有法院作为接受异议的主体,才能使异议产生实质性效果,有力的约束遗产清册的制作人,保护相关主体的合法利益。

(4)异议的后果。按照《立法建议稿》的规定,异议的后果是由遗产清册制作人重新制定,并可以要求异议人参与制作或法院制作。我认为,这里可能会有一个公平与效率平衡的问题,如果由原制作人重新制作,可能会出现仍引起异议的情况,而异议人参与制作,在异议人为继承人的债权人时,缺乏合理性,而且异议人不一定能够有效参加到制作中来。所以,应当考虑在有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时,则由法院或法院指定专业人士——比如律师——重新制定。

6、明确丧失遗产清册利益的相关问题

导致丧失遗产清册利益即强制无限继承的情形,包括在遗产清册上故意为不实记载以损害债权人利益,隐匿和转移财产,对遗产做不当处分等。对于在多个继承人中一人或几人出现上述情形,丧失限定继承和放弃继承的权利时,应当按照责任自负的原则,规定丧失不及于其他继承人,被继承人的债权人得在对限定继承人获偿后,就不足部分向强制无限继承的继承人求偿,该继承人须以其固有财产和继承所获财产对债务进行清偿。

7、明确公示催告程序的起算点

应当在保留两稿现有的规定的基础上,明确公示催告期间的起算点为公告的最后登载之日。

四、结语

本文以两部继承法立法建议稿为基础,以遗产清册为切入点,对在财产继承中被继承人的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机制的设立和完善,进行了一番梳理。由于债权债务问题是民法的重要问题,更是民法债权的基本问题,所以所涉庞杂。本文仅限于建议稿中涉及的几点进行细节讨论,而没有能够包括宏观上的架构,难免挂一漏万。不过还是希望以自己“初生牛犊”的稚嫩想法,对立法建议的思考和完善起到一点点的作用。

注释

[1] 参见侯放著:《继承法比较》,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 参见刘悦著:《中国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194页;张义华:“财产继承中债权人权利的保护”,载《法律适用》 2004年第5期;金锦城、陈颖彦:“财产继承转移机制研究”,载《行政与法》2002年第8期;齐树洁、林兴登:“论继承法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刘波、兰平:“现行继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www.law- /lw/lw_view.asp?no=1941

[3] 参见《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张玉持,张玉敏、陈苇、阮世能、朱凡、刘有东、侯国跃、杜江涌起草,最后由张玉敏修改定稿,中国民商法律网.cn/weizhang/default.asp?id=11183

[4] 参见《民法典继承编条文建议稿》,郭明瑞教授、房绍坤教授、关涛副教授起草,张洪波、张平华、仲相、司艳丽、田野、朱呈义、刘经靖等参加讨论,梁慧星教授修改审查定稿,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 ///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2240

[5] 参见刘悦著,同前注2,第183页。

[6] 参见《继承法立法建议稿》第六十五条第一款,被继承人生前所负债务由遗产清偿,不足部分由共同继承人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但是,继承人以享有遗产清单利益为条件接受继承的除外。

[7] 参见《继承法立法建议稿》第二十条第一款,遗产债务按下列顺序清偿:1、遗产管理费用;2、被继承人生前所负债务;3、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用;4、遗赠。

[8] 参见《民法典继承编条文建议稿》第七十五条第一款,遗产债务是指被继承人生前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完全用于个人生活和生产需要所欠下的债务。家庭债务中应当由被继承人承担的部分也属于遗产债务。

[9] 例如继承被继承人股东之地位者所负担支付股金义务,纵于继承开始后始具体发生,亦为被继承人之债务,参见史尚宽著:《继承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

[10] 参见《民法典继承编条文建议稿》第九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前款规定的遗产包括自然人因其死亡而获得的未指定受益人的保险金、补偿金、赔偿金以及其他基于该自然人生前行为而应获得的财产利益。下列权利义务不得作为继承的标的:(一)与被继承人人身不可分离的人身权利;(二)与被继承人人身有关的专属性债权债务;(三)法律规定不得继承的其他财产。

[11] 参见史尚宽著,同前注9,第279页。

[12] 参见史尚宽著,同上注,第265页。

[13] 参见《继承法立法建议稿》第十六条第二款,一个继承人提交遗产清单,对全体共同继承人发生效力。

[14] 比如《意大利民法典》第940条,参见史尚宽著,同前注9,第277页。

[15] 强制无限继承在下文第(7)点对遗产清册利益丧失的论述中有比较详细的界定。

[16] 参见齐树洁、林兴登著,同前注2.

[17] 参见《民法典继承条文建议稿》第六十五条,继承开始后两个月内,继承人应当举行会议推选遗产管理人。共同继承人未推选遗产管理人的,由全体继承人共同行使遗产管理人的职责。遗嘱中指定有遗嘱执行人的,由遗嘱执行人行使遗产管理人的职责。在下列情况下,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指定遗产管理人:

(一)遗嘱未指定遗嘱执行人,继承人对遗产管理人的选任有争议的;

(二)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下落不明,而遗嘱中又未指定遗嘱执行人的;

(三)遗产债权人有证据证明继承人的行为已经或将要损害其利益的。

[18] 参见张义华著,同前注2.

[19] 参见《民法典继承编条文建议稿》第六十六条,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以外的人担任遗产管理人的,有权请求与其所执行职务相当的报酬。遗产管理人的报酬应列入继承费用优先受清偿。

[20] 参见《继承法立法建议稿》第十五条第一款,继承人可以在继承开始后二个月内,或者知道自己为继承人后二个月内,向法院声明以继承财产的价值为限,承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责任,并提交忠实准确的遗产清单。如果二个月内不能完成遗产清单,继承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该期限,但是,延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四个月。

[21] 参见《继承法立法建议稿》第十八条,利害关系人认为遗产清单记载有误,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法院可以要求继承人重新制作遗产清单。于此情形,继承人可以要求有异议的利害关系人参加制作遗产清单,也可以要求由法院制作遗产清单。

[22] 参见《日本民法典》第918条第二项,转引自史尚宽著,同前注9,第275页。

[23] 参见史尚宽著,同上注。

[24] 继承人虽为限定继承,而有一定之不正行为时,不许继承人主张限定继承之利益,亦不得再为继承权之抛弃,其结果当然为无限继承,总称之为强制继承。参见史尚宽著,同前注9,第311页。

[25] 参见史尚宽著,同前注9,第312页。

[26] 参见《继承法立法建议稿》第十七条,继承人向法院提交遗产清单后,法院应按公示催告程序,公告遗产清单并催告遗产债权人申报债权,申报期限应不少于三个月。继承人应通知已知的债权人申报债权。第十九条第一款,在法院规定的申报债权的期限内,继承人不得向任何遗产债权人清偿债务。第十九条第三款,在法院规定的申报期限内未申报而又为继承人所不知的债权,只能就清偿已申报债权后剩余的财产获得清偿。

[27] 参见《民法典继承编条文建议稿》第七十九条,继承人和遗产管理人应当于知道继承开始后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递交遗产清册,由人民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前款公示催告程序的期间不得少于三个月。继承人和遗产管理人在本条规定的公示催告期间内,得拒绝任何债权人和受遗赠人的给付请求。

财产继承权篇4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摘 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逐步提高。在我国新国情形势下,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因此,人们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逐渐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实际生活中,财产分割的内容越来越新,认定和处理起来也越来越困难,财产分割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处理纠纷矛盾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继承权;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问题

中图分类号:F7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123-02

我国当今社会,离婚案件不断增多,离婚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财产分割。本文主要是围绕财产分割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司法实务和立法制度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我国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制度的完善意见。

一、引言

继承权对于继承人来说无疑具有特定的利益,也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其权利的性质毋庸置疑。继承权是继承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继承人的继承权对于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继承权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或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享有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权对继承人来说具有特定的利益,其在结构上也是完整统一的。继承权在性质上不是权利能力,也不是财产权或人身权,而是概括的取得权。因此,对于继承人来说,如果继承人不做出放弃继承的意思,则视为继承,但是,在遗产分割前,一旦继承人作出放弃继承的意思,则溯及其自继承开始不为继承人。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继承权,因此,再财产分割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地位。

本文主要针对现有的继承法继承权保护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完善和健全我国继承法律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近几年中,具最高法院统计,在全国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中,以婚姻家庭财产纠纷案件最多,然而我国新婚姻法以及各种司法解释正逐步完善财产分割制度。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两类,一类是婚姻存续之间的财产,一类是夫妻离婚时共同分割的财产。

二、新形势下共同财产分割概述

1.夫妻共同财产范围

了解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及其存在形式是掌握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前提条件,在研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制度之前,有必要了解夫妻财产的范围。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赠与的所有财产等都属于夫妻共同所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效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男女双方实际取得的养老保险、破产安置等等补偿费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新形势下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

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但目前来说,我国婚姻法在新形势下虽然具有新内容、新特点,但是其中因法律的滞后还存在不少问题。

(1)对一方婚前所得的土地使用权的认定。

土地使用权在法律范围内可以出售、交换或抵押,土地和土地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个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土地在使用权原则上应认定为个人财产,但如果双方已结婚多年,且对该土地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可以比照房屋和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的规定经过八年,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增值或增值后产生的利息都被视为双方共同财产。

(2)对所涉知识产权的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

知识产权是由智力劳动创造的成果,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点。知识产权虽然无形,但它都是能够带来财富的“以权利为标的的物权”,所以在当前的离婚案件中,对所涉知识产权也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但是对于其他诸如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注释权等,专利权中的使用权、销售权、禁止他人使用的权等是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的。

2.2.3对经商营利性活动所得的财产和分居期间所得财产、收益的认定。

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对这部分财产具有平等的处理权。除另有约定的外均为夫妻共同所有,依法享有平等的所有权,所以一方进行经商等营利性活动所得的财产只要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创造的,均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三、新形势下我国财产分割制度完善的建议

在新形势下对婚姻财产制的完善,我们既要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综合我国国情发展的趋势并符合我国的社会制度,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出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改:

1.我国夫妻财产契约的签订必须遵守诚信的原则,任何规定都不得违背我国法律以及社会公序良俗。许多人认为社会常理不需要用法律来制约,但是事实上,夫妻之间的因共同财产的法律规定出现的纠纷却很多。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共同财产签订的不合法条约或者利用对方无法律经验和尝试签订的不公平条约不计其数,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的法律中应对诚信原则进行明确规定和完善。

2.夫妻财产制度的约定缺乏公信力。目前许多国家对财产分割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法国、德国等一些国家对共同财产分割问题有明确规定,他们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明确规定共同财产协议签订必须有公证人在场,当事人表示同意应有公证人签字确认。因此我国的法律应具体规定,应加强夫妻双方财产在程序和方式上的完善,并在婚姻存续期间作出约定并有相关机关进行存档或公证,以加强财产的公信力度。

另外,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协议缺乏变更程序,财产分割是由双方当事人合意的结果,所以,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条件范围内也应有权利进行变更。所以对财产制度的约定可以依据婚姻法规定并在其范围内进行变更。

3.补偿权和获得帮助权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对补偿权和获得帮助权的规定还很差,例如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付出的义务较多,而离婚后由于一方生活困难需要向另一方请求补偿或帮助。但是,我国的法律保障制度中这方面的规定还尚未健全,在实际生活中这方面还缺乏实际操作性,因此,应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在当今国情形势下还需要制定一个量化标准。

4.修正离婚过错赔偿问题。婚姻法中明确规定离婚过错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过错赔偿在一定程度上给家庭暴力实施者以极大法律威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方面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有的夫妻双方只想得到财产,不想离婚,但是根据过错赔偿规定,这部分财产的分割是不可能的。因此,相关法律应增设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分割制度。

综上所述,夫妻财产分割是婚姻家庭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根据社会制度演变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此在这种问题上,还需要我们在实际过程中经一步完善和提高,遇到问题不断总结、探讨,是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服务于民。

结 语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攀升,财产分割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财产分割不仅关系到双方的合法权益,还关系到子女的合法权益保护,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只有加强对个方面工作的不断探索,借鉴国外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使相关法律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潘肖肖.新形势下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8-20.

[2] 李佳.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问题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3-05-23.

[3] 马荟.当代中国婚姻法与婚姻家庭研究.山东大学.2013-04-20.

[4] 钱叶卫.夫妻财产制的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1-03-01

[5] 寇钰.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制度若干问题研究.复旦大学.2009-04-10.

财产继承权篇5

关键词:家庭成员;夫妻;继承权

一、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的问题

所谓的继承是指财产所有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之时起,按照法律规定将死者遗留下来的财产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死者遗留下来的财产和财产权利,称为遗产。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继承遗产或者有权继承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继承人根据法律规定,取得遗产的权利,称为继承权。

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平等权利,子女有继承父母遗产的平等权利,父母有继承子女遗产的平等权利。在同一亲等中,同一继承顺序中,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也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均有同等的继承权,不因性别的差异而有所区别。

在我国,继承权的主体是公民(自然人)。在本条里是指夫或妻、父母子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配偶、子女、父母同属第一继承顺序。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也就是说,配偶、子女、父母的继承权是平等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的份额也不是绝对均等的。如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受到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抚养能力和有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权的客体是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包括死者遗留下来的财产和财产权利。我国继承法所确立的继承制度,是单纯的财产继承制度,与以前封建社会中的宗祧继承制度根本不同。在宗祧继承制度中,身份继承、祭祀祖先的继承和财产继承三者一体,身份继承、祭祀祖先的继承居主导地位,财产继承是身份继承、祭祀祖先的继承的附属物。宗祧继承实质是男子为中心的嫡长子继承制。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宗祧继承的旧制度,确立了单纯的财产继承制度,这也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继承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如个人承包应得的收益。

二、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夫妻间的继承权是基于婚姻的法律效力产生的,是以夫妻的人身关系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才能以配偶身份继承对方的遗产。

夫或妻一方死亡时,继承开始,首先要确定哪些财产属于被继承人的遗产。被继承人的财产一般包括在夫妻共同财产中的份额以及其个人财产。共同财产主要是指除另有约定外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等。夫妻可约定其个人特有财产全部归共同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这部分财产也属于共同财产。夫妻个人财产主要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因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和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在分割遗产时,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另有约定外,应当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也就是说,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共同财产的一半为其所有遗产,如果丈夫生前没有立遗嘱,其生存的配偶与其他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子女、父母按照法定继承均分其遗产。夫妻一方死亡后,生存的另一方依法继承死者遗产后,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占有、使用和处理该财产,如果再婚,有权带走或处分其继承的财产。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有权处分所继承的财产,任何人不得干涉。根据该规定,寡妇因再婚离开原家庭时,有权将其继承其亡夫的财产带走。

三、父母和子女间有相互继承权

子女可以继承其父母的遗产,父母可以继承其子女的遗产。也可以理解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有继承权。这种权利是以双方之间的身份为依据的。父母、子女都是被继承人的最近的直系血亲,他们之间有极为密切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子女、父母都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

(1)父母

这里享有继承权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被继承人的父和母,继承其死亡子女的财产的权利是平等的。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自然血亲关系。亲生父母有对其子女的继承权。父母之间的婚姻的离异和变化,不影响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养父母是指收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人。养父母与养子女虽不是己身所出的血亲,但基于收养关系的确立并对子女尽了抚养义务,是拟制血亲,与亲生父母处于同等的继承地位。继父母如果尽了抚养义务,与继子女之间产生一种特殊的拟制血亲。尽了抚养义务的继父母在继承上与亲生父母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

(2)子女

享有继承权的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亲生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不论婚生子女,还是非婚生子女,都有同等的继承权。成年子女有赡养能力和赡养条件,但未尽赡养义务,在分配父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养子女是指被收养的子女。继子女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与其前夫或前妻所生子女而言。继子女与继父或继母之间形成了抚养和赡养关系,继子女对继父或继母的财产有继承权。作为继承人的子女,不论性别,不论已婚还是未婚,都平等地享有继承权。

参考文献:

[1]郭明瑞.房绍坤.继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01-01.

[2]蒋月.全真案例精解研究丛书——继承法:案例评析与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财产继承权篇6

内容提要: 作为继承客体的遗产,其范围的确定不仅涉及被继承人及遗产债权人的利益,且关乎其他继承制度的设计。囿于当时立法环境和立法技术,现行法关于遗产范围的规定不能反映现实之需,与公众继承习惯亦不相符。借鉴他国立法经验,尊重民情,重塑我国遗产范围制度。

考察继承法的 发展 史不难发现,各国的继承制度无不经历了一个从身份与财产的混合继承到财产继承的发展过程。作为继承客体的遗产,其范围的演化也经历了身份权日渐式微与财产权日益扩张的过程[1]。通说认为,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下的个人财产。具体而言,遗产概念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遗产仅指积极财产;广义的遗产概念不仅包括积极财产而且还包括消极财产[2]。在民法理论上,财产权利被称为积极财产,财产义务被称为消极财产。

遗产具有以下 法律 特征:

第一,遗产具有特定的时间性。也就是说,在公民死亡前,其拥有的一切财产属于个人所有财产。只有在公民死亡后,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才转化为遗产。任何人都无权提出“继承”生存公民的财产要求,否则,构成对公民个人财产的侵害。

第二,遗产具有财产性。依 现代 继承法理念,继承人仅对被继承人遗留下的财产或财产性权利享有继承权。而所谓的财产性权利,“通常谓以有金钱上之利益为标的的权利”[3],简单说来,就是指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具体量化以金钱价值出让或转变为金钱的权利[4]。

第三,遗产具有内容上的限定性。专属于被继承人人身之权利或基于某种身份关系的存在而存在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也就是说,遗产仅仅是指依法能够转移给他人的财产(有些财产依其性质并非不可转让和继承,但由于 经济 政策上的原因被法律禁止继承。(参见张玉敏:《继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第四,遗产具有范围上的专属性。能够作为遗产转移给他人的财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即不能将不属于被继承人的财产作为遗产处理,否则,构成对他人财产权利的侵害。所以,继承开始后,应首先将被继承人的财产从共同财产中剥离出来,属于被继承人的部分,才是继承的客体。

一、外国之遗产范围制度

遗产是财产继承法律制度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纵观各国立法例,对于遗产范围的界定有三种方式。其一是列举式,即具体列举出遗产包括的范围,明定可以继承的外延;其二是排除式,即以例外规定的方法将不能继承的财产排除出遗产的范围,未被排除者当然归属于遗产;其三是采用列举式与排除式相结合的方法,即既列举可遗产的财产范围,又规定不能列入遗产的例外情状。

(一)大陆法系国家之遗产范围制度

1。德国

德国继承法关于遗产范围的表述非常简略,它的遗产指“全部权利”。此外,根据《德国民法典》第2050条至2056条的规定,应结算的赠与财产按其价值计入遗产内。主要包括:被继承人生前作为嫁妆而赠与继承人的财物(以赠与时未另作规定者为限);以应作为收入使用而给与的补助费以及供职业培训之用的费用,超出与被继承人财产状况相应的范围;其他生前赠与,被继承人指示应予结算的等情形。

2。法国

法国对继承标的采信的是法律地位说,其遗产范围既包括“积极财产”,也包括“消极财产”。此外,法国民法典对应于结算的遗产范围规定得也比较广,除赠与时明示以应继承份以外的特殊权益给与者,或赠与人免除返还者外,均应视为遗产予以结算,但通常的供养、 教育 、学习技艺的费用、普通服装的费用,婚礼及平常用品所支付的费用不予结算。继承人承诺放弃继承,对被继承人生前有权处分的赠与不予结算。

3。瑞士

瑞士继承法中的遗产既包括“积极财产”(各种财产及财产权),也包括债务。遗产的结算范围包括嫁资、结婚费用、财产转让或债务免除的名义交付与直系卑血亲的全部财产、被继承人为子女的教育或职业培训所支出的超过普通程度的费用(但证明被继承人有其他意思表示的除外)。

4。日本

日本遗产的内涵采广义说,不仅包括积极财产而且还包括消极财产,以及祭祀身份。

5。俄罗斯

从俄罗斯民法典继承编的规定来看,遗产既包括财产权利,也包括财产义务。该法典采取了概括规定和排除式的立法方式,确定了遗产的范围。一方面从正面规定“遗产由继承开始时属于被继承人的物、其他财产构成,”另一方面同时规定“与被继承人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权利义务不构成遗产。”

(二)英美法系国家之遗产范围制度

英美法系国家一般实行间接继承制度,间接继承制度中的“遗产”只能是“积极财产”( arthur hartkamp etc:towards an european civil code and edition,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8.david d.friedman:what economics has to do with law and why it matters.sanra clara press,2004.richard a.posner:economic aalysis of law.brown and company,1992.christian stewart,analysis:estate duty planning for partners,hong kong law journal 1997.andrew halkyard,hong kong estate duty:a blueprint for reform,hong kong law journal 2000.mary f.radford and f.skip sugarman,georgia's new probate code,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law review 1997.john h.langbein,the nonprobate revolu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law of succession,harvard law review 1984.)

(三)外国遗产范围制度之评析

关于遗产的范围,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明显不同。大陆法系国家多秉承罗马法上的“总括继承原则”,在继承立法中将被继承人所遗留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均纳入遗产的范畴,并将其区分为积极财产即财产权利,和消极财产即债务两大类。而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在遗产继承中实行遗产信托制度,被继承人生前所负债务不属于遗产,被继承人所遗留的财产首先扣除其债务,其余部分才交付继承人,用于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因而遗产只包括财产权利,而不包括债务。

就遗产中的财产权利而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大体相同,其范围主要包括:

1。物权

包括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所有权、被继承人享有的用益物权等。不论物之所在地如何,均可以由继承人继承。

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所有权所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如《德国民法典》规定的财产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土地及其附着于土地的定着物如房屋、动产等;《法国民法典》所确认的财产所有权是指对物完全按个人意愿使用及处分的权利,包括动产、不动产,并得扩张至该物因天然或人为而产生或附加之物;

被继承人享有的用益物权一般包括地上权、地役权、典权和用益权等。对于地上权、地役权、典权,各国法均将其列入遗产范围,但对于用益权,通常规定不得作为遗产继承[5]。如《法国民法典》第617条明确规定:“用益权因下列原因消灭:用益权人 自然 死亡及民事上死亡;约定的用益权的期限届满;用益权与所有权人两种资格合并或集中于一人;30年不行使用益权;作为用益权客体之物全部消灭。”依此规定,用益权人死亡,其享有的用益权便随之消灭,不得由其继承人作为遗产加以继承。《德国民法典》第1059条规定:“用益权不得转让。”同时,该法第1061条规定:“用益权因用益权人死亡而消灭。”显然,用益权不能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

2。占有

古日尔曼法的占有,不仅仅是单纯事实上的支配,同时含有权原,占有是权利的外衣,从而对于继承财产之占有,不问继承人现实的继承财产与否,当然转移于继承人(“死者予生者以占有”)[6]。《德国民法典》和《瑞士民法典》对占有成为遗产问题均加以明确的规定。在日本民法关于此点未为规定,学说存有争论,但判例原则上承认与《德国民法典》相同之结论(日本大正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大判)[7]。

3。债权

被继承人生前所产生的债权,包括因之而产生的从权利,如抗辩权、请求权等,除非与被继承人人身密切相关,必须由被继承人亲自享有者外,一般都可以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各国继承法规的制度设计也体现了这一立法思想。

4。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知识产权既有财产权属性,又有不属于财产权内容的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属性。从各国继承法的规定不难看出,被继承人生前取得的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中的财产权可以作为遗产加以继承,但与之相关的具有人身性质的人身权利如署名权、修改权等不得纳入遗产的范畴。

5。有价证券上载有的权利

因有价证券的种类不同,其上所载有的权利的性质也有区别。如债券之上的权利属于债权,当然可以继承;而股票或股东权益证上的权利既不属于债权,也不属于物权,对于此类权利,大多数国家规定被继承人生前作为无限公司股东或两合公司的无限责任股东所享有的股东权不得继承。

大陆法系国家遗产中的“消极财产”,主要指的是被继承人生前负担的债务。这部分债务大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法上的债务,如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国家税款、罚款、罚金等;二是私法上的债务,即被继承人在生前于民事交往过程中所生的,不具有人身依附性的个人债务。

6。被继承人生前的特别赠与

(1)归扣制度的源起

在共同继承中,为达到公平的目的,在一定条件下,继承人依法将从被继承人生前特种赠与价额归入到现存遗产中作为应继财产,并在遗产分割中从该继承人的应继份中扣除。该制度被称之为归扣制度。

归扣是现代继承法中的重要制度。从渊源上看,它是古罗马法官为了公正地调节各个继承人应得遗产份额从而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和平衡所作的一项规定:一方面允许脱离家长权的子女等回到生父家继承其父遗产;另一方面又要求他们将脱离家长权期限间的劳动所得或接受的赠与,“加入”到其父的遗产中去与其他继承人共同分配。可见罗马民法中“加入”制度的实质是将所有直系晚辈血亲的财产都计入遗产范围内,让全体继承人在平等条件下分配遗产。显然,这种财产制度的产生是罗马民法对平等、平衡、公平、理想的一种法的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追求,但恰恰是这种对法学理念的追求,体现出“罗马人在衡平原则和正义上诸方面造诣颇深”。而为后世继受沿用。正如美国法学家艾伦·沃森说的那样“由于罗马法的一切方面都富有最高的理性与衡平,在欧洲的法庭上往往为正义和衡平的例证,而被正式利用,而且最终也是被当作法律接受的。即使现在,我们中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它是载着力量和权威的法律规则。”[8]我国民间长期存在父母生前将重要财产在主要继承人之间分配,父母死亡后已分得财产的继承人就不能或应该少分遗产的习俗,其实质就是归扣制度[9]。

(2)归扣的运行规则

比较前述之立法例,可以看出归扣一般应遵循以下之共同规则:

第一,归扣须以共同继承人的存在为前提且共同继承人中有人受有生前赠与。

我们知道,共同继承是继承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类型,且为当今各国法定继承的主要形态。在法定继承开始后,单独继承的情况极少,同一法定顺序数个继承人共同继承的情形最为常见。在共同继承法律关系中,除对外具有普通继承关系的对世权利以外,对内还涉及各共同继承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这种法律关系内容的体现,要求在程度上确定数个继承人中哪些可能继承或不能继承,哪些人继承或少继承;而这整个程序中所需要保障的实体,即共同继承关系的权利义务内容,是继承法理论中最有意义和值得研究的理论,也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遗产继承纠纷。

共同继承权同普通继承权一样,客观意义上是自然人成为实质继承人的一种资格,该资格是法律赋予的,除了法律规定的特殊事由外,任何人不得剥夺这一资格。正如其权利能力一样,它为继承人将来参与遗产继承提供了客观的、现实的可能性,这就是继承所含的期待权的意义。这种期待继承的权利,在客观上继承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其极容易成为确认之诉的标的,比如:共同继承人之中有可能因有接受过被继承人生前的赠与,导致其他共同继承人继承期待权的效力减弱,期待地位下降,以致最终使继承既得权益受到明显损害,出现与公平相悖的结局。归扣制度的确立,切实地保障了继承中这种重要的期待权利,为继承权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二,是否应予以归扣及归扣的具体方法,以被继承人的意思为准。

在不违反法律强行性规定的情况下,被继承人有完全处分自己财产的自由,可要求进行归扣或免除归扣。

第三,归扣义务人及权利人,原则上限于共同继承人之间。放弃继承权的人和遗产债权人及受赠人无请求归扣之权利。

归扣权利人是指在共同继承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归扣权利的共同继承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当事人,归扣权利主体范围的确定以维持共同继承人之间分割遗产的公平为出发点。因此,只要有继承人受有被继承人生前的特种赠与,其他共同继承人(包括代位继承人),都有权请求归扣。这其中无论其是否受到过赠与或受到过多少赠与,均为归扣权利人,甚至,若全体共同继承人皆为受过特种赠与,则全体共同继承人皆为归扣权利人,亦皆为归扣义务人。

归扣义务人是指在共同继承民事法律关系中,承担归扣义务的民事当事人。具体而言,指从被继承人处受有特种赠与的继承人。归扣义务人的义务前提表现为已从继承人处受有特种赠与,义务方式则表现为分割遗产时将从其应继份中扣除已受赠数额。

第四,归扣的财产范围多数国家规定为生前特种赠与。

第五,赠与物价额超过受赠人之应继份部分,除损害了其他继承人的特留份以外,无须再返还。

各国关于归扣制度规定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第一,应予归扣的财产范围方面,有的国家仅规定为生前赠与,如法、德等,有的国家则将遗赠也列入归扣的对象,如日本。按照当前的立法趋势来看,大多数国家仅规定应将生前赠与加以扣除。同时各国规定的应予归扣和无须归扣的财产种类也有所不同。

第二,在归扣义务人方面,有的国家规定一切继承人都应负归扣义务,如法、意,而有些国家规定只有被继承人之直系血亲卑亲属才为归扣的法定义务人,如德国、瑞士。

第三,在归扣的方式上有两种立法主义:其一,除被继承人明示以先取份和免除返还外,不得保留赠与物。这种做法可以溯源至罗马法,这种需要所有权转移的做法被称作现物归还主义;其二,被继承人生前赠与者应存留于继承人,但应扣除其价额,这被称作价额归还主义或充当 计算 主义。近现代民法绝大部分采取价额归还主义。其原因大概在于生前赠与历经数年,财产或许已经几易其主或毁损灭失,如此一来,则或许财产现物返还已不可能,或者返还很困难,如硬要返还将会造成整个社会财产秩序的混乱。

第四,在计算赠与物价值的时间标准上,有的以继承开始时赠与物的价值为准,有的以赠与时的价值为准。

大陆法系国家遗产中的“消极财产”,主要指的是被继承人生前负担的债务。这部分债务大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法上的债务,如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国家税款、罚款、罚金等;二是私法上的债务,即被继承人在生前于民事交往过程中所生的,不具有人身性质的个人债务。

二、我国继承法之遗产范围制度

(一)我国现行法之遗产范围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简称《继承法》)第3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树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第4条: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依照本法规定继承。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办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继承法意见》)第3条:公民可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

第4条:承包人死亡时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把死者生前对承包所投入的资金和所付出的劳动及其增值和孳息,由发包单位或者按接承包合同的人合理折价、补偿,其价额作为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76条: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我国遗产范围制度之评析

我国现行《继承法》以列举的方式明确了属于遗产的个人财产的范围,包括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其他合法财产都属于遗产,而将消极财产排斥在外。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新增了关于死亡股东的继承人继承股东资格的规定,确立了股权的遗产地位。这一立法,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需要,破除了区分股权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两分法”的错误观点[10]。

三、我国遗产范围制度缺憾之审视

遗产的界定,不仅直接涉及遗产清偿能力及特定债权能否受偿,且关乎其他继承制度的设计。就现行法之规定而言,遗产范围的定位不能反映现实。

(一)不利于法的实施

1985年,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很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继承法的目的也仅局限于家庭生产职能的延续和保证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实现家庭养老育幼的功能。根据现行《继承法》第3条的规定,可以看出遗产的范围存在着财产类型的严重缺失。当时的遗产大多指公民的生活资料,如:房屋、林木和生活用品等等。现在,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大大增加,与继承法通过时的情况已有很大的不同。如商标权,现在可为个人所有;各种有价证券也已成为公民重要的财产类型。《宪法》明确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也极少限制。尽管《继承法》有兜底性的“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属于遗产的规定,但显然与法律的明确性、稳定性相悖,不利于法律的正确实施。

(二)与民情不符

我国长期存在“继承”和“分家析产”不分的习惯,其实质就是重要财产要在儿子之间平均分配。如若长子结婚时已从父母处得到房子,而次子尚未结婚的,父母死亡时长子便不可能与次子同样分得遗产份额。在我国现阶段,为贯彻继承法中有关权利平等的原则,维护继承人之间的公平,有必要在立法上承认归扣制度,以真正实现民法的价值与功能。

作为一种体现平等原则的民法制度,归扣的主要法理特征表现在其继承权性质之中。同所有的继承制度一样,归扣也是一种继承权利的体现。继承权是一种财产权,它实现的是被继承人的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这种转移是财产所有权一种合法的延伸或继续,而这种延续的实质,就是公平。公平与平等是民法调整的一切财产关系的共性,我国现行《继承法》第9条也明确将平等规定于其中。如若继承权利的实现不能以平等作为核心,那么该权利将无实现的实体可能性。由于归扣的基本宗旨和功能均在于维护继承人之间分配遗产的公平,让每个有权参与继承的人完整充分地实现其继承权利,不致因被继承人的财产因时间前后的多次分割而部分剥夺或削弱某些继承人的权利资格,造成实际上的不平等。因此,归扣制度作为遗产分配制度上的有效“补救措施”,使得继承权的实质得以更完整地体现。

(三)以列举的方式将难以穷尽遗产的范围

我国继承法对遗产范围的界定采用的是概括规定与列举并用的立法方式,此种立法技术,是与立法当时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高,私有财产较少的社会现实相适应的。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所享有的物质资料的范围日益扩大,新的财产类型不断出现,以列举的方式将难以穷尽遗产的范围。

(四)对遗产债权人的权益保障不力

我国继承法不承认遗产的非法人财团的主体地位。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的所有权就归继承人享有。如果继承人是一人,则该继承人单独享有遗产的所有权;如果是数人,则继承人对遗产享有共同共有权。照此逻辑推理,即承认单独享有所有权,当然可以任意处分该遗产;即使享有共同共有权,继承人之间也可以随时进行分割。继承人作为所有权人,没有义务考虑遗产上债权人的利益,自然也就没有通知债权人的义务。在死者的债权人难以知悉遗产具体状况的情况下,继承人享有权利却不承担相应的义务,债权人的保护情况可想而知。

四、我国遗产范围制度之重构及设计依据

(一)遗产范围之制度设计

笔者认为,对遗产范围的规定应采用概括规定与排除式相结合的立法方式,即一方面从正面规定“遗产由继承开始时属于被继承人的物、其他财产权利构成”,另一方面,同时规定“与被继承人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权利不能构成遗产”。同时,应采用归扣制度,扩大实质意义上的遗产的范围。

综上,我国遗产的外延应做如下界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及财产权利,与自然人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权利除外。主要包括:

1。被继承人遗留的物权;

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占有。

2。被继承人遗留的债权;

3。被继承人遗留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益;

4。被继承人遗留的有价证券上载有的权利;

5。被继承人遗留的股权和合伙权益中的财产权益;

6。被继承人生前的特种赠与;

(1)发生归扣的条件

1)须为共同继承人;

2)须于生前受有特别赠与;

3)须无扣除之免除情形;

(2)归扣的主体

为现行《民法通则》规定的享有法定继承权的继承人。

(3)归扣的客体

包括工资、薪金、股票、利息、股息、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稿费、保险费、因侵权造成伤害的损赔费、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

下列开支可列入无须归扣的财产:低 经济 价值的赠与;为扶养未成年子女及配偶、父母或其他继承人所作的开支;为负担家庭生活所作的开支;为子女结婚及安家立业所做的一般性开支或礼品;为子女接受义务 教育 所做的开支。

除有害于其他继承人之特留份外超过应继份之部分,继承人无须归还。

(4)归扣的方法与赠与之价值算定

我国宜采充当 计算 主义,赠与之价值以赠与时价值计算。

(5) 法律 责任

继承人如不提交死者生前的赠与财产,可视下列情况处理:

1)如相应遗产分割时,无其份额或份额不足则依法责令受赠与人执行返还或提交返还多余财产部分;

2)对于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及其他继承人的人身、财产和名誉恶意犯罪而判超6个月以上的,虚假的、篡改的遗嘱而判有罪的及其配偶履行抚养义务的,应剥夺其继承权,有扣还义务的并责令其执行返还义务。

7。被继承人遗留的其他合法财产及权利。

(二)遗产范围制度设计之依据

1。关于“ 自然 人”概念的采用

我国现行《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从形式上看,似乎“公民”和“自然人”概念等同,而实质上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都不相同。在外延上,公民是指具有 中国 国籍的,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状况等都是中国公民;自然人则是指一切具有自然生命形式的,其范围不仅包括中国公民,而且还包括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在内涵上,公民使用在公法领域,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 政治 权利或宪法权利;而自然人使用在私法领域,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民事权利。将公民作为私法概念,反映了我国民事生活的某种程度的封闭性,是我国计划体制下国家事务与私人事务不分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确立自然人的民事性质,将有助于我国市民社会的真正 发展 。

2。关于遗产的性质

(1)从民众对遗产概念的理解来看,在现实中,老百姓对遗产的理解大都局限于财产上的权利。法律源于生活,最终运用于生活,法律要实现和社会生活的良性互动,不能用一些不通俗的法律概念造成人为的法律障碍,影响法律的正确实施。

(2)从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我国现行《继承法》第3条明确列举了作为遗产的类型,都是财产权利而非财产义务,此外,继承法的其他条款在使用“遗产”这一法律概念时,也全部是在积极财产意义上使用的。

(3)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其他国家的继承法也大多在积极意义上使用遗产这个概念。如《德国民法典》第1992条第1款明确规定:“人死亡时,他的财产作为一个整体转移于另一个人或数人。”而《德国民法典》意义上的财产只是一个人对所有的全部权利的综合标志,是权利的总和,并不包括一个人的债务,《德国民法典》此处的财产应理解为和“遗产”同义,显然是在积极意义上使用的。《澳门民法典》第1907条规定,遗产包括:以直接交换方式取代遗产中某些财产之财产;转让遗产中之财产所得之价金;以遗产中之金钱或有价物取得之财产;分割遗产前所收到之孳息。

3。关于遗产的外延

(1)关于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是一种限制物权,是指在他人之物上设立的,以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为实现用益物权的财产性,必须承认用益物权的可继承性。随着物权法的制定,用益物权的完善,用益物权的可继承性应被立法所承认。

此外,解决用益物权可继承性的另一关键是理顺因继承而取得用益物权的程序。这需要区分继承用益物权与因继承而获得用益物权两个阶段对待。按照当然继承原则,被继承人死亡时,遗产即转移至继承人共同共有,这种共有状态可能被维持或分割,在我国用益物权一般需要经过推定的程序才能取得,即承认可以依照继承取得用益物权,但是继承人取得权利后应该依法补办法定的程序,在未经许可之前,继承人也不得转让该权利。在某些情况下,继承人的权利可能会被溯及继承开始而取消。如用益物权人的继承不符合标准,所以尽管继承已经发生,但是可以被依法溯及既往地取消其权利[6]。

(2)关于占有

占有是一种人对物的管领事实,是物权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说:“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一个不可辩解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11]承认占有可以成为遗产,对于稳定现实经济秩序,保护交易安全,促进民事流转,发挥继承回复请求权制度的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按照所有权、他物权制度的逻辑,对社会的现实占有关系,必须先查明其是否享有所有权或他物权,然后才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予以保护。这显然不符合经济、效率的原则,有时甚至难以办到。占有制度则不同,它首先假定现实的占有即为本权的占有,仅为其中少数发生争议的占有关系加以确认、辨识,并因此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因而十分有利于现实占有关系,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

第二,在现实的商品交易中,商品的占有人就一般而论即被视为有权处分商品之人,按照这种处分获得商品所有权的占有人,只要没有恶意即可受到占有制度的保护,而不至于担心交易的标的受到追及,从而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12]。

第三,按照通说,继承人欲行使继承回复请求权,必须承担被继承人生前对于诉争物形成占有这一事实的证明责任,而占有遗产的他人欲免除自己的法律责任,则必须证明自己享有遗产的合法权源。而之所以继承人只需证明被继承人生前占有遗产这一事实的原因在于,占有照样可构成遗产,并可以自动为继承人继承,由此继承人享有正当的诉之利益,是适格的当事人[6]。

(3)关于被继承人遗留的债权

债权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一方当事人享有的请求他方当事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除必须由被继承人亲自享有者外,无论是现实的债权,还是基于物权和债权而产生的形成权、抗辩权、请求权等,原则上都可以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

(4)关于股东权

股东权是否纳入遗产的范畴,一直是大家争论的问题之一。2005年10月27日修订并公布的《公司法》第76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通过这一规定我们不难看出,立法者将股东权视为财产权,故自然人股东死亡之后,股权得成为可继承的遗产。就正面观之,股份的财产性决定其可以作为遗产。

就反面观之,股东权不是传统民法意义上的人身权,能够满足其作为遗产的限制性要求[13]。具体理由如下:其一,股东权不是人格权。所谓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须享有的,且与其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人格权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它是每个人都可自然享有的,并且是与生俱来的,与主体人身须臾不可分离的权利[12]。相比较而言,股东权并非以权利人自身的人格利益为标的,也并非不得让与或抛弃,因此,股东权在性质上不是人格权。其二,股东权不是身份权。所谓身份权,是指基于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人身权利。即某一主体因特定行为或特定关系而取得某种特定身份时,它才能享有身份权[12]。股东权不是因股东身份而产生的权利,是因出资拥有公司的股份后所产生的权利。拥有股份、取得股东身份和享有股东权是同时发生的,而不是先有了股东身份而后才产生股东权。因此,股东权在性质上不是身份权。其三,股东权的社员权性质也难以推导出股权是人身权。因为近代私法上的团体主要依社员意思组成,因此,社员权的发生归根取决于个人意思,社员权仍然属于私权。但是,社员权只与社员的资格有联系而与社员个人的人身无关。因此,不能认为社员权为人身权[14]。

明确了股东权的可继承性,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有限公司毕竟是人合公司,应尊重其他股东选择合作伙伴的权利,故《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作出另外的规定。

(5)关于被继承人生前的一般赠与

第一,关于归扣的适用范围。

从归扣制度渊源来看,其主要适用于数个继承人共同继承。然而,所谓的共同继承不仅包括数个法定继承人的共同继承,而且也包括数个遗嘱继承人的共同继承,而且也包括数个法定继承人与数个遗嘱继承人的共同继承。对于第一种情形,学者们并无疑义(详见本文第一部分之相关阐释)。而对于后两种情形,目前学界论及甚少,故有必要作一梳理。

数个遗嘱继承人共同继承的情形虽不常见,但也不能忽视对其的研究。我们知道,遗嘱继承人既有属于同一继承顺序的,也有属于不同顺序的。前者实质上为法定继承人中的共同继承,易于理解。那么,不同法定继承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依被继承人意思而形成共同继承时,对于他们生前基于赠与而取得的财产,有无归扣的必要?在此情形下,不必要进行归扣。其原因在于,法律对不同继承顺序的规定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而确定的。血缘关系较近的,其继承顺位则愈前;反之,则愈后。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继承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的权利义务亦不相同。顺位靠前的,与被继承人的权利义务联系密切,这就注定了被继承人生前对其的关心与照顾往往多于顺位靠后的继承人,此时,对他们的生前特殊赠与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怪。所以,若依被继承人的遗嘱,不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时,对先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基于特殊赠与而取得的财产进行归扣,虽基于公平但势必会违背被继承人的生前意愿。

所谓法定继承人与遗嘱继承人的共同继承,实际上,也就是不同法定继承顺序之间的共同继承。这是因为遗嘱继承人是在法定继承人中由被继承人用遗嘱的方式加以指定而形成的。当然,法定继承人为继承人序列时,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中不存在用遗嘱的指定,但存有对遗产份额指定的情形。依前述同样的理由,后顺序的法定继承人无论在实行亲等制或亲系制的立法体例中,与被继承人的联系均较为疏远,故被继承人对先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予以特别赠与的财产若让后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即遗嘱继承人)参与继承时进行归扣,无疑会有失公平,所以,此情形也不宜进行归扣。另一种情形,若被继承人生前已给与遗嘱继承人特别赠与,在与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时,是否也应当归扣?笔者认为,此种情形应当进行。这是因为,依遗嘱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血缘关系而言,遗嘱继承人往往与被继承人的血缘关系较远,也意味着,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联系亦不密切。在遗嘱继承人事先通过特别赠与取得被继承人的财产的情形下,又以遗嘱方式让其通过规定的顺序分割遗产,无疑会使其获得双重利益,从而也就造成了法定继承人与遗嘱继承人之间的实质不公平,所以,为了矫正此现象,惟一办法就是对遗嘱继承人已取得的财产进行归扣。与之相同的立法,最典型的莫过于德国民法第2052条规定,被继承人已指定直系卑亲属作为继承人继承其作为法定继承人将获得的财产的,或被继承人已以其相互间处于法定继份相同的关系的方式指定其应继份的,如无其他规定,应认为直系卑亲属应依法负补偿的义务,除非被继承人生前有反对归扣的意思表示[15]。

第二,关于归扣的主体。

归扣之义务人为受有此特种赠与之继承人,考虑到法律体系的完整与协调性,应为现行《民法通则》规定的享有法定继承权的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等。

第三,关于归扣的客体。

1)归扣客体的类型

通常,归扣的标的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限于特殊赠与,即仅对于法律所明确列举的赠与实行归扣,如德国;二是包括遗产或赠与,如日本。我国法律确认归扣的标的物应限于生前特种赠与,不应包括遗赠。因为,在我国现行继承制度中,遗赠是指以遗嘱的形式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归扣制度只适用于共同继承之中,只能从受有财产的共同继承人处归扣,对共同继承人之外的人不能实行归扣,因此,作为法定继承人之外的遗赠受与人所得之遗赠的财产,不作为归扣标的物。

2)归扣客体的范围

正确确定归扣客体范围,首先必须坚持被继承人生前意愿优先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不仅被继承人生前可以明确表示免除归扣的范围,而且不应该扩大归扣的范围,以免严重限制被继承人生前处分财产的自由。其次按照传统习惯及现实国情确定归扣客体范围。这一范围应该包括被继承人因继承人婚嫁、分家、营业时给予的特殊赠与以及超出正常限度的教育、培训开支。其殊赠与是归扣的客体较容易理解,需要讨论的是超出正常限度的教育培训开支,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的义务教育权,因而被继承人对继承人的义务教育年限内的开支不仅不能视为遗产预支,还应该是父母的法定义务。然而为公平起见,超出法定义务的限度,特别是因出国、加入贵族学校等过多的额外教育、培训开支都应该列为归扣的客体。

考虑到社会习俗、死者的经济与社会状况、赠与财产的用途等多方面的因素,低经济价值的赠与;为扶养未成年子女及配偶、父母或其他继承人所作的开支,以及为负担家庭生活所作的开支;为子女结婚及安家立业所做的一般性开支或礼品;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所做的开支等可列入无须归扣的财产。

第四,关于归扣的方法与赠与之价值算定。

归扣的实行,有两种主义,即原物返还主义与充当计算主义。前者易生返还困难,且易危害财产使用的现有正常秩序。相较而言,以充当计算主义较为 科学 。对于赠与之价值算定有三种:赠与时、继承开始时与遗产分割时。按照史尚宽先生的观点,如采原物返还主义,则以继承开始时为准较好;如采充当计算主义,则以赠与时为准较好。对此,笔者持赞同观点。 注释:

财产继承权篇7

【关键词】在室女;财产;继承;差异

鉴于古代女子没有宗祧继承和身份继承权。因此在这我们讨论的我国古代在室女继承制度的相关规定只是限定于财产继承方面。在室女即还未出嫁的女儿,不论其年龄、字辈,也不论其是否有过婚约。

一、唐宋以前在室女的继承制度

在中国古代,女子继承的法律制度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首先,夏商周奴隶制社会节后下的继承制度。在夏朝,父死子继的身份继承制度已经出现,其主要表现在王位继承上。到了商朝,前期实行的是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后期实行的是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周朝时,实行以父死子继为主,王位嫡长子(正妻所生长子)继承制已经在西周时期确立:西周时期为了维护家族利益,无论是身份继承还是财产继承,均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到了汉朝,在身份继承方面,嫡长子继承制度又得以加强。

到了魏晋南北朝期和隋朝,由于在继承制度上强调嫡子(正妻所生之子)的继承权,故而妾不得触犯正妻=权益。综上所述,唐朝以前的法律制度并未明确规定女性有继承权(包括在室女)但并不是说,女性没有继承财产的可能。事实上,根据社会的风俗习惯。男承家产,女承衣箱”旧俗,女儿在出嫁时,可以从父母处获得一份嫁妆。如果父母双亡尚未出嫁,女儿则可以参与继承相当于其嫁妆的产。这两种情形在后世的法律中均被纳入律法。

二、唐宋时期在室女的继承权

唐代时已将“诸子均分”定为法定继承的基本原则。如有遗嘱者,则不按法定顺序继承,采用遗嘱优先的原则。女子出嫁以后,原则上在娘家是没有继承权的。但如果出现了“户绝”即家无男子承继(用现代话讲即:没有男性继承人)的情况,女子仍可以依法取得父母的全部遗产。此外,在分家析产的时候,在室女(即未嫁女)可以分到等同于未娶兄弟聘财的一半财产作为自己的嫁妆。即在室女参加家产分割得到男性聘财一半的嫁妆费。在室未嫁女儿除在同居共财中得到家庭的生活扶养(吃穿)外,因为出嫁后就要失去家产的扶养资格,所以在分家析产时得男子结婚费用一半的嫁妆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唐朝及宋代立法中把姑姑和姊妹同列。

到了宋朝,继承的相关法律制度,就比唐律规定得详细更多,更具有灵活性,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封建继承法制的顶峰。除了沿袭以往遗产兄弟均分和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财产继承权外,还规定已出嫁女(即已婚女)继承,继承份额为男子的三分之一,在室女则按数额给出嫁的亲姑姐妹侄女分得一份。

南宋时,绝户立继承人分为两种方式,即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是为“立继”凡“夫妻俱亡”立继从其尊长亲属,即为“命继”这为明朝的“立嗣”制度创建奠定了基础。此外继子与绝户之女均享有继承权。若只有出嫁女,出嫁女享有三分之一的财产继承权利,继子也享有三分之一的财产继承权,此外的三分之一的财产继承权则收为官府所有。在分家析产时女儿的分份额可分得男性兄弟得份额的一半,与唐朝、北宋相比,南宋明显扩大了未嫁女儿包括出嫁女儿的继承范围。南宋法还规定“诸户绝财产,近给在室诸女”即父母死亡绝户时,财产给未嫁女儿。宋会要记载,户绝之家,如无在室女”有出嫁女者,将资财庄宅物色,除殡葬营齐外,三分与一分,若无出嫁女,则给予出嫁亲姑姊妹侄女一分。父死亡没有儿子时,女承父分”家产由未嫁女儿代位继承。南宋法律中,女儿可分得儿子的二分之一的财产,绝户财产由女儿继承,女儿可以代位继承父分。

三、元、明、清在室女的继承制度

元朝在室女与出嫁女也享有继承权,但数额远少于男子。清律中不仅规定诸子有均分财产的权利,在对赘婿和养子的财产继承权方面也有规定。亲生女儿只有在无男子的情况下,才享有继承绝产的权利。由于我国古代,根据“别籍异财”的规定,家产归于父母所有,父母对家产是一种共有的关系,父或母一方死亡,死者财产的所有权应为生存的一方即配偶享有,此时子女不能继承死者的财产,在这种情形下,配偶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所以在我国古代享有继承权的女性中,只有作为财产共有人时的妻子才可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而作为子女,只有在父母俱亡,儿子及在室女才能拥有对家产的继承权。故而,在室女就只能作为第二顺序得继承人继承财产。出嫁女之所以能够回到娘家参与遗产继承,是因为第二继承人(即被继承人在室女及儿子)的缺位。因此出嫁女是作为第三顺序的继承人参与继承遗产的。有男性继承人时,出嫁女没有继承权,谈不上继承的份额。只有在室女能够从父母处继承一份相当于其嫁妆的的财产,份额在唐宋时期相当于儿子聘财的一半,唐宋之后,法律无明文规定在室女是如何参与分割父母遗产的,但女儿依然可以取得一份嫁妆的规定任然明确。明朝清朝法律也都有规定户绝财产由亲女继受。明令(户令)规定“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之人,所有亲女承受,无女者入官”清律(户律、户役门,卑幼擅用财条附例)规定“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之人,所有由亲女承受。无女者听地方官详明上司,酌拨充公。因为对家产的权利与祭祀祖先的义务是密不可分的,男子直系卑属包括嗣子是家产的基本有份人,可继承家产,而女儿、女婿、养子等是家产的附属有份人,只是从家产中酌给予财产而已。南宋女儿得一半的财产,在中国传统的法意识中是异质的。尽管南宋法律“诸户绝财产,近给在室诸女”但是,女儿继承财产并不是天赋的权利,与儿子继承家产在有本质上不同的。儿子由于祭祀而继承了父亲的人格,而女儿并不继承父亲的人格,户绝时则标志父亲人格的消灭。

如前文所述,在室女所能够继承到的财产是嫁资、户绝承户或因家长的遗嘱所能继承到的家庭财产。非户绝家庭在室女获得家内财产的几率或者说份额应该较户绝家庭在室女为少,她们所获得家庭财产的部分应该仅仅是嫁资或者家长遗嘱、馈赠所得。当然,在现实的生活中,在室女并不是真的一无所有,她们所有物的来源包括平时家长给予的首饰和自己的劳动成果。嘱继承非户绝家庭,即在娘家有子嗣的情况下,女儿一般不能直接参与到家庭财产的分配,但在唐代较为常见的间接参与方式则是以奋产陪嫁的方式得到家庭财产,这也是我国古代妇女继产的基本特征,如此则虽无继产之名而有继产之实。当然奋产在户绝家庭在室女性的继承中也较为常见,它是古代女性均能合法合理获得家庭财产的一种普遍的家庭财产继承方式。

【参考文献】

[1]《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七、卷八[M].中华书局,1987.

[2]张晋藩,郭成伟.中国法制通史(第五卷)[M].法律出版社,1999.

财产继承权篇8

《拥有财产的权利》选自全国统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第八册的第七课。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当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凭借这把"利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课围绕这个主题共讲述了三个问题:首先,分析了社会中的财产所有权的问题,即财产属于谁的问题。其次,围绕继承权分析了财产应该留给谁的问题,最后又单独分析了无形的财产。旨在教会学生分清什么是属于自己合法财产,什么是国家的他人的财产,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念,强化学生的维权意识。

2.学情分析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财产所有权日益重视。法律也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通过教育不仅使其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的财产。

3.目标

3.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继承问题。

3.2 能力目标

依法维护财产继承权的能力。

3.3 知识目标

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额的含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继承的方法,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协商解决继承问题,继承权受到侵害时要依法予以维护。

教学重点

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

教学难点

遗嘱在什么情况下有效遗嘱。

教学过程

【师】我们现在来讲一个故事

两个儿子大了。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让那个儿子继承遗产?富翁百不得其解。 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他们的好办法。他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给他们出了一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承遗产。他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看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马跑的飞快,所以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的。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两个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呢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赶路,钥匙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路上。

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

忽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就把锁砸了,

自然,继承权落在了弟弟手里。

这个故事讲得是;人生的大门往往是没有钥匙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聪明人会从失败中学到教训,而失败者却常常是重复同样的错误,不能从其中获得任何经验。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财产继承问题是如何处理呢?我国的【继承法】又是如何规定的呢?这就是我门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

财产留给谁

1. 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

预习叫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显示)

(1)什么是财产继承?在财产继承中,谁是被继承人?谁是继承人?

(2)财产的含义及其范围。

(3)遗嘱继承的含义及其形式。

(4)什么是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组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归纳)

板书

1.被继承人的含义,遗产的含义及条件

活动一:什么财产能继承?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只有帮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即遗产才能被继承。

活动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翻阅继承法的有关内容,搞清教材提供的情景和设置的问题。

活动过程

第一步:按照设问顺序思考和交流,共同得出只有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才能继承的结论。

【师】晓军之父尚未辞世。其财产能继承吗?

【生1】不能。财产继承就是按照法定程序,把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转移给他人的法律制度。在财产继承中,死者叫被继承人,接受遗产的人叫继承人。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的,其财产不能叫继承。

【生2】《继承法》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这就说明继承发生必须要有一个死亡事实的发生,当事人健在不能继承他的财产。

【生3 】继承是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的,被继承人丧失生命,丧失了民事权利能力,不能成为自已财产权利的所有权人,不能行使自已的财产所有权,财产权利?财产义务就要转移给他人,所以财产权利发生转移。如果他不死亡,就由他自已来行使自已财产的所有权,所以被继承人死亡是继承开始的唯一的法定原因,无论任何人都不能成为生存者的继承人,只能成为死亡者的继承人。

强调:遗产继承应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师】晓军家的共同财产能继承吗?

【生1】财产不等于遗产。遗产只是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个人财产,并且还要根据《继承法》或者根据政策的规定是能够转移给他人接受的财产性权利和义务。

【生2 】在家庭成员当中有一个人死亡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把共同财产分离,属于家庭其他成员的财产,先要分出来,不能统统都作为死者的遗产,要先确定死者遗产的范围,然后再来继承。

【师】公民来源不明的财产,能继承吗?死者生前所拥有的财物是否都属于遗产呢?

(学生回答,并举例说明)

【生】死者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叫遗产。遗产性质上还必须具有合法性。遗产必须是个人生前合法的财产性的权利和义务。

(要求学生从含义中归纳遗产的范围,并列举典型事例,加深理解)

【师】遗产到底包括哪些呢?根据《继承法》第三条的规定,遗产包括:第一,公民的收入,包括公民从事社会劳动所取得收入和工资?奖金;第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房屋必须是公民享有所有权的私有房屋,才能够成为遗产,第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第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第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第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比如发现权及发明权,商标专用权,科技进步权,合理化建议权等,这些知识产权当中财产性的权利?义务都是可以作为遗产的;第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其他合法财产是《继承法》作的一个概括性的规定,实际上它包括的种类和范围很多,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一个大框,凡是法律没有列举到的,而现在的法律和政策又允许继承的,这些财产性的权利?义务都能够放在这个大框里。

【生】只包括死者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有些非法取得的财产,不能成为遗产。比如非法侵占的他人财产?国家的财产或者集体组织的财产?偷来的抢来的财产,这些都不具有合法性,是不能够成为遗产的。

(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找出那些财产不属于遗产范围)

多媒体显示:

a.夫妻(或家庭)共同的财产不能一律作为个人的遗产继承。

b.死者生前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c.死者生前非法所得的财产如盗窃?贪污?受贿等得来的钱财,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第二部:教师点拔小结。(夯实遗产的条件)

【师】公民在世时拥有的个人财产不是遗产,因而不产生继承问题。只有当其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才可继承。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成为遗产。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评价指导

(1)教师边介绍有关知识(如共有财产不都是被继承人个人的财产)边引导学生讨论。

上一篇:信托理财产品范文 下一篇:财产权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