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交易所范文

时间:2023-10-26 13:09:31

产权交易所

产权交易所篇1

7月3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杨培江美术作品”,经过半年时间的周密筹备,首次挂牌认购,并成功完成发售。杨培江是一位具有坚定艺术理想的艺术家,经过30多年对绘画多样性的艺术探索,如今其绘画作品极具张力,处在创作巅峰期,具备未来一线画家的潜力。此次由其独家授权的经纪人张宏作为发行人,配置了杨培江学术价值极高的4幅油画以及风格唯美的8幅宣纸彩墨作品,组成“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资产包”,由天禄琳琅公司作为发行商和挂牌保荐人。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销售。1号资产包的发售价格为200万元,被拆分为1000份,每份的价格是2000元。当天被一些圈内的收藏家、金融机构、交易商买走,待文交所网上交易系统开通后,大众就可通过简单的注册登记,在网上进行份额的买卖交易。持续上市流通。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从杨培江这位当代艺术家人手,经过“权益拆分”,打包上市,创新交易模式,目的在于摸索探路,积累经验。对于近现代艺术大师如齐白石、张大干等人的作品如何作为艺术品“资产包”上市,早已在他们的视野和筹划之中,只是涉及鉴定评估等复杂问题,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条件成熟时就会推出。再进一步,对中国古代艺术品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也有推出的可能。

由此可以看出,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构建了一个新的产业链条,这个链条包括“艺术家――画廊(经纪人)――交易商――交易所――投资人”五个结点。“权益拆分”的资产包模式会给艺术品市场带来极为积极的影响。其一,可以规范艺术家和画廊之间的关系,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第四方平台,可以让产业链条中的每一级单位获得平衡的市场机会。对一、二级市场而言,可以使其形成规范的市场梯队。其二,过去平民百姓不可能拥有艺术大师的真迹,甚至连当代名家的作品也不敢奢望,但是现在这种稀缺的艺术品资源经“权益拆分”后,演化为一种投资产品,可以让普通投资者分享艺术品在流通中的保值和增值。钦饫锝灰椎牟皇侵と交易所的股票,也不是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商品期货,而是文化产权,包括文化企业的股权、物权、债权,文化产品的版权、著作权,文化创意项目投资受益权、文化艺术品拆分权益等。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目前推出的交易品种主要有三种:艺术品金融理财项目、艺术品权益流通产品以及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深圳文交所一头牵手资本市场,一头牵手文化产业,使其进行便捷有效的对接、联姻,产生了神奇的活力。例如深圳欢乐动漫公司将部分股权作价6000万元转让给两家投资管理公司,完成资本与文化股权的首次对接。电视剧《画皮》以版权质押引入华澳基金,第一次实现私募基金与电视剧联姻。深圳雅图数字公司与沈阳、郑州、南京、成都、西安等八个城市通过40亿元的交易,实现了“雅图”社区数字电影院的连锁。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建东还举张艺谋大片为例,投资预算2亿元,可是有1亿元的资金缺口,于是就来深圳文交所做1亿元的资产包进行融资。文交所会将这1亿元拆成1万份,每份1万元,向社会认购。“老谋子”的电影上线赚钱后,投资人就可以相应地分红,这不是在让普通人当老板,让张艺谋代你打工,品赏投资影视大片的乐趣吗?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一个全新的部级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成立半年多时间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主要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领导指示和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突破投融资瓶颈制约的重要步骤。此项工作还被列人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9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与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共同成为中央重点支持的部级文化产权交易机构。目前,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已获得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给予的500亿元授信额度,将重点投向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文化企业。这样,就实现了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多年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瓶颈问题,在深圳文交所这一新模式下得到了突破性的解决。

产权交易所篇2

*年5月,*省发改委、国资委、工商局联合下发《*省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托管试行意见》,规定*省产权交易所作为股权托管的平台,为全省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开户、查询、挂失、冻结、质押、过户、分红派息、增资扩股、信息咨询等服务。通过积极努力,股权登记托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已托管9家企业,总股本10亿,股东总数3万人,登记质押股权61130万股,融资额达3.1亿元,股权登记托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我们已经做了三笔股权质押登记业务。

1、为*江中置业有限公司以6亿股权向兴业银行南昌分行质押贷款,办理股权质押登记,贷款金额3亿元人民币。

2、为*新和技术有限公司以860万股权向南昌创业投资公司质押借款,办理股权质押登记,贷款金额500万元人民币。

3、为南昌市万华生化制品有限公司以270万股权向南昌创业投资公司质押借款,办理股权质押登记,贷款金额500万元人民币。

我们开展这项业务的对象是已办理股权登记托管的企业,股权质押登记业务流程是:

第一步,质押双方提出质押申请,提供申报材料并正式填写质押申请登记表。

规定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

1、质押双方出具质押登记申请书和声明书;

2、同意发起人股权质押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

3、股权质押担保合同书;

4、被担保的主债权合同书;

5、双方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6、双方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身份证复印件;

7、双方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8、双方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9、出质方股权托管卡。

第二步,*省产权交易所对申请和申报材料审核,进行初步审核后,为出质股东办理股权质押登记的相应手续。

第三步,*省产权交易所将冻结股权的股权质押冻结告知函报送给出质方注册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此函件办理相应的股权冻结备案手续。

解除质押登记业务按照规定程序操作。

我们感到,在开展股权质押登记业务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省工商局为支持我们开展股权质押登记业务,颁发了《关于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托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股权托管机构应将已办理质押(或解除质押)的股权基本情况及时告知相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以便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对已质押股权的监督管理。”

《物权法》226条规定:“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如何理解《物权法》的这一新规定?我们认为,*省工商局和*省产权交易所的做法符合《物权法》相关规定。因为,拟出质股权已经在股权托管登记机构依法托管和管理,由股权托管登记机构对拟出质股权进行前期审核,对符合质押条件的即可以出具相关凭单(实际上相当于“意见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该凭单对拟质押股权进行最终审核,符合条件的对股权进行依法冻结。可见,通过省产权交易所股权托管平台进行质押的股权,最终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具有法律效力的设立手续。

我们应当正确理解《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其实,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市场化趋向,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完全可以委托依法设立、规范管理的中介机构(如产权交易所的股权托管登记机构等)管理股权,也完全可以根据这些机构对拟质押股权的初审凭单最终对出质的股权依法设立。因为,我省的股权托管登记机构是经过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批准并依法设立的、具有管理登记托管企业股权的具体职能。因此,*省产权交易所股权托管登记机构对已经管理的股权的质押活动出具意见,完全是具有市场公示力和公信力的表现。市场公开的信息披露和信息辐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股权质押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减少市场风险。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职能是市场的裁判和执法者,对于数量众多、情况复杂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更多的体现在注册登记的职能上面,而公司在市场运行中股权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登记机关往往难以用变更登记的方法掌握股权的变化,及时解决上述问题。所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股权登记托管机构的合作就是一个有效委托下的职能互补,既可以为已托管企业做好服务,又可以为股权质押提供法律效力的保障,是一个双赢的运作模式。

产权交易所篇3

一、设立背景

武汉是我国开展产权交易比较早的地区,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资本市场上开展了一些探索。  

在武汉,设有省、市、区(县)三级产权交易所。湖北产权交易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产权交易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97年11月批准设立,挂靠省财政厅,由湖北证券公司牵头组建,实行会员制;属于事业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鉴证权,经该所鉴证的《产权交易成交确认书》,是产权变更登记的合法。  1988年,武汉市设立了企业兼并市场,1993年改为产权交易市场,1994年成立武汉市产权交易所。武汉产权交易所是武汉市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事业单位,挂靠武汉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调控和监督产权交易行为及过程,具有市场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同时,武汉市各区、县也设有产权交易所。比如,黄陂产权交易所负责组织、调控和监督产权交易行为及过程,具有市场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是黄陂区企事业单位产权交易的合法场所。

这些产权交易所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交易平台,为国企改革、结构调整和扼制产权交易中的内部交易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长期缚住产权市场发展手脚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产权市场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突出表现在产权流动性很差,交易效率低、成本高。比如,企业在产权交易所交易后,还要到具体的部门办理变更、评估等手续,往往涉及10多个部门,互相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不仅不能适应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更不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武汉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源地。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是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于1987年,是部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全国8家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单位之一。目前,武汉有4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1000余家。这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瓶颈是资金问题,而众多投资机构由于缺乏资本畅通进出的渠道和公开的信息资源平台,往往持币观望,创业企业和风险投资很难走到一起。一方面,很多创业企业缺乏资金,很好的项目不得不搁浅;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各种资金又进不来。这种情况使得创业企业和风险投资都很为难。创业企业抱怨风险投资公司怕风险,风险投资公司也有难言之隐:没有退出机制,投的钱何时才能回家?

作为一个科技大市,武汉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问世,不缺好项目,但缺少技术成果的交易平台。武汉·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众多,但由于本地没有合适的交易平台,很多有前景的项目没有得到资金支持。这表明,武汉的产权交易和技术交易机构已经跟不上光谷建设的步伐,不能满足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需要。

如何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稀有资源,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设立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势在必行。同时,加快光谷建设步伐,对创业投资和企业孵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舞台。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设立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渠道的一种制度创新。交易所在成功的架构了中小型科技企业产权交易系统的基础上,又于2002年5月22日开通了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为孵化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进入和退出平台。

二、定位与运作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是集技术产权交易和国际企业孵化器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产权交易所,以产权交易为纽带,为科技成果所有者和企业提供技术与资本对接的通道,实现技术产权交易的公开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加快高新技术转化步伐;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为技术所有者和资金所有者提供投融资链接服务,为风险投资和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良性的资本运作机制为主要内容,集聚资本、整合资源,为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营造理想的投融资环境。

(一)定位: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

技术产权交易是新兴行业,不同于技术市场,也不同于产权市场,无现成的规范可以遵循。况且,武汉没有上海那样的强政府背景,也没有深圳那样发达的资本市场,没有特殊的政策,只有靠市场,靠“武汉·中国光谷”的品牌。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立足于创新,追求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做市场的空缺。为了规避有关政策和法规的限制,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的定位是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是“不叫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所、不是二板的二板、是创业企业进入主板和二板的‘踏板’”。从交易形式上看,这套交易系统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但实质又与证券交易所有很大的不同,其交易、结算以及产权变更等都与证券交易不同。

根据交易规则,孵化企业拿到系统内交易的股权必须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而不能出让企业原有股东所持有的股权。也就是说,在该交易系统中,并不是挂牌企业的所有的股份都可以进行交易,只有通过在系统中进行增资扩股所形成的那部分股权才可以挂牌交易,而企业创始人所持有的股份也是不能在系统中挂牌交易的。

为了与证券交易“划清界限”,交易所还规定,不允许把系统内交易的股权进行证券化拆分。

(二)功能与服务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具有孵化器和交易所的双重功能。

1、交易所功能

交易所是知识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配置枢纽,是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进步的动力引擎,为入场项目提供挂牌上市、评估认证、专业推介、交易鉴证、产权重组、企业并购、融资策划、管理咨询、财务顾问、拍卖招标等综合服务。交易所的服务对象包括三类:一类是技术产权出让方,包括科技成果的持有人、需增资扩股的科技企业和其它成长性企业;第二类是技术产权受让方,包括产权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上市公司、资产经营机构以及其它企业和个人;第三类是中介服务方,为技术产权交易提供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的机构。

2、孵化器服务功能

主要包括:协助企业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协助企业进行税务登记服务、协助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申报、房屋租赁及物业管理等综合服务(包括水、电、空调、电梯、保安、餐饮、停车、邮政、飞机、火车订票等)、资金筹措服务(包括风险投资服务;技术创新基金、孵化基金的立项申报;火炬计划的立项申报及协助筹措银行贷款等服务)、协助进行新产品及科技成果鉴定、管理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服务(包括出国接受相关机构培训)、协助办理出国交流、访问、进修等手续、人事档案接纳、党团关系接纳、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律师咨询服务。

(三)运作机制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立足于创新,在体制改革方面先行一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要政府一分钱,实行股份制运作。

交易所注册资金1000万人民币,按照政府主导、省市共建、市场运作的方式,由武汉高科控股集团公司、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湖北省科技情报局、武汉宏宇实业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武汉光谷技术产权交易股份有限公司运作管理,其股权比例分别是20%,30%,20%和30%。

交易所实行会员主导下的委托交易方式。目前,已吸纳了22家会员单位,正式挂牌的项目达230余个。

(四)加强与兄弟交易所交流与合作,融入世界产权交易市场

交易所重视同国内、国际交易所的合作与交流。目前,已经与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湖北省工商联、湖北省浩瀚律师事务所、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院、湖北诚信拍卖有限公司、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湖北省设备招标办公室、湖北省设备成套招标有限公司、湖北民银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武汉英华信息识别传播有限公司、汉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北中创天脉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武汉大学风险投资高级培训班基地、长江咨询评估中心、武汉顺海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加强内地与海外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产升级。交易所还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科技产业联交所、世界产权市场香港交易所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三、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在国内率先设计和实施了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通过在湖北省内各孵化器的推广和应用,已形成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孵化企业产权远程和本地的实时报价交易和清算,为孵化器内中小企业的产权(股权)转让提供标准化、电子化交易的专业性市场。该系统不仅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资金融通渠道,而且通过市场机制促使各种孵化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实现孵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构建风险资本进出机制,拓展创新资金进出通道。

(一)基本目标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交易品种是由孵化器保荐的产权明晰的孵化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产权(股权),其基本目标包括:为孵化器内的企业提供产权(股权)融资和交易的途径;完善孵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企业购并提供交易场所和资源平台;为风险资本创造一个项目资源丰富,价值认定相对准确并具有可参考性的投资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进入机会和退出渠道,促进风险资本健康发展,并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私募场所;构造创业板支撑体系,促进创业板市场的良性发展;增强孵化器的孵化能力,促进孵化产业的良性循环和蓬勃发展。

交易所以孵化器为核心,以被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产权(股权)为交易对象,以等份化的孵化企业产权(股权)为交易单位,构筑低门槛、低成本、高增值、高效率的交易平台,凡有50万元净资产、孵化器内半年存续期的企业都可以提出挂牌申请,最小的交易单位仅为1%的企业股权。

(二)业务流程

产权发售:经申请通过审核批准挂牌的孵化企业,将拟发售的产权(股权)通过项目推介会、路演和其他信息手段向投资者推介,投资者通过本系统对挂牌产权进行认购。

产权交易:挂牌产权(股权)由投资者认购后,投资者即可将产权(股权)在交易系统内进行交易。

(三)交易原则

交易所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的原则规范交易操作。“公开”就是要求挂牌企业、保荐人、交易所对有关资料和信息必须实行公开披露,做到真实和全面,便于投资者充分了解;“公平”和“公正”的核心是权利平等。任何人不得在交易系统中享有特权,必须遵循“时间优先、价格优先、数量优先”的原则进行交易;“公信”即交易合约标准化与自律管理相结合。产权交易市场的正常运作,有赖于市场参与各方特别是挂牌企业、保荐人和保障会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公信力。

(四)风险防范

交易所通过对市场风险和交易主体的监管,结合其他相关配套措施加强电子交易系统的风险防范。即:通过严格的涨跌停板制度、保证金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稽查制度等对市场风险进行监管;通过会员资格审批制度、交易主体资格、保荐人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对交易主体进行监管;通过充分公开交易信息、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体系、引入先进的实时风险投资分析系统、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等其他相关配套措施控制风险。

四、特色与创新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开业时间不长,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更是一个新生事物。尽管在监督管理、非证券化股权交易、引入做市商和保荐人制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但它毕竟是技术与资金结合方面的新探索,有自己的特色,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渠道的一种制度创新。

(一)追求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定位为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具有创新意义

非证券化产权交易市场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灵活的投融资机制,它能够为科技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其他非上市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为企业资产重组提供交易平台,是资本市场最基础的一级发展规范的非证券产权交易市场,可以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提供舞台,为大量的民间资本风险资本提供投资通道;可以拓展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层次升降的市场空间,从而提高上市证券的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定位在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是“不叫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所、不是二板的二板、是创业企业进入主板和二板的‘踏’”。这种定位使它在政策上规避了诸多障碍,对在系统中挂牌的企业也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在产权交易系统挂牌成本很低,门槛相对也低,投资者对企业回报的期望值也比主板市场低得多。这些宽松的环境都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也可以使企业逐步走向规范,为今后走向主板、二板或是海外上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孵化器为依托,探索技术产权交易与企业孵化结合,着力于科技成果进入企业后的融资服务和孵化

孵化器是聚合孵化资源,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服务的支撑体系。它为创业者营造一种创业环境和氛围,让处于种子期的企业进入孵化器,进行孵化服务直到其长大毕业,从而帮助创业企业提高成活率和成功率。

与国内其他技术产权交易所不同的是,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集技术产权交易与企业孵化为一体,为技术所有者和资金所有者提供融资链接服务,着力于科技成果进入企业后的融资,进行技术入股、产权转化、股权融资、企业并购和孵化,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交易所充分考虑本地资源优势,成熟的技术、项目直接挂牌交易,不成熟的,先孵化后交易。

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以在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通过细致的交易品种设计和交易合约标准化,降低了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拓展了资金进出通道,促使投资人、孵化器、中介机构、在孵企业等加快资源的全方位整合。由被孵化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民间投资者所共同搭建的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的专业化交易平台,是企业孵化器功能的提升,为被孵企业吸纳民间资本提供便利途径,是各类投资者资本进退出的通畅渠道。

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不仅是一套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交易系统,反映在机制层面上,更是一种制度的创新。在这个系统中,建立了信息和评估的方法和制度,能帮助投资人评估在孵企业的发展状况,保证信息及时公证地披露;这个系统中引入了保荐人制度,提高了诚信度,降低了投资的风险。以前的投资者没有这些制度的保证,投资活动承担了过多的风险。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为投资人准备了规避风险的制度,对于风险投资来说可以更好地把握投资对象。

(三)引入做市商和保荐人制度

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是以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产权交易服务的市场,为控制该市场的风险,引入了保荐人制度。

申请产权挂牌交易的孵化企业由其所在的孵化器作为保荐人,保荐人制度使孵化器服务功能得以延伸。保荐人通过比较完善的遴选机制,可以从储备项目中培育、遴选出优质企业,进行挂牌辅导。孵化器承担对孵化企业挂牌后的持续辅导职责,通过进行实时的全程化辅导,变风险投资的“远程管理”为“近程管理”,大大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把挂牌企业的运作行为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促进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市场的规范、稳健、高效和有序运行,保证挂牌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做市商制度,增加了市场的交投活跃性、抑制过度投机。

保荐人在任期内对挂牌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重大责任,有助于加大挂牌企业的信息披露力度,促使其充分地披露信息,增加信息披露的强度和透明度,尽可能避免和消除因信息分布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所引发的挂牌企业的投机行为,有效地防止挂牌公司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占有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保荐人是防范和规避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市场运行风险的重要承担者。

针对我国国情,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还尝试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在交易方式上进行创新,设计出采用报价商报价与集中竞价相结合的交易方式,即由场内的做市商对其持有的某只股权进行买卖双向报价,并在其所报出的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做市商制度在交易效率、配置效率、风险处置方面具有其它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也更加符合高科技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要求。

报价商不断地向投资者报出挂牌企业产权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产权与投资者进行交易。报价商以这种不断买卖提供了流动性,创造了市场,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其自身则通过设置买卖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所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并实现一定利润。

产权交易所篇4

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和上海产权交易所共同组成了上海产权交易的有形市常虽然这个有形产权交易市场形成较晚,但无论从交易规模还是活跃程度上,都居全国首位。2002年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和上海产权交易所成交额都在千亿元以上,即使在统计方法调整后(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和上海产权交易所对成交金额实行双向统计,即实际成交额乘以2),也仍数十倍于其它地区的产权交易额。各地纷纷效仿上海产权市场的经营模式和运作机制,但结果多是门庭冷落,交易清淡。从产权交易机构的微观运作模式看,各地交易所在性质和交易机制上基本大同小异,作为解释这种现象的决定因素实在牵强。地区经济、科技和产业基础,以及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固然能够解释部分原因,但是否是解释像北京和深圳这样经济发达、金融市场也相对发达的城市没有取得同样效果的主要原因?除了先天禀赋外,上海发展产权市场的经验到底是什么?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本文主要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对以上问题给出答案。一、发展历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权市场的发展相互促进

纵观上海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到它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进展。从1994年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成立算起,产权交易市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4~1996年。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一诞生便处在矛盾中:一方面,上海正处于国企改革的关键阶段,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交易机构为盘活国有资产、规范国有企业购并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服务;而另一方面由于四川乐山出现了所谓的“箩筐交易市潮(即当地产权交易所绕开证券监管机构,将未上市的国有企业产权拆细,公开交易这些企业的股票),国务院明令禁止新设产权交易机构。因此,尽管上海有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需要,但仍只能进行农村集体资产的交易。

直至1995年7月,原国有资产管理局草拟了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办法,上海市委才能放手把产权市场作为促进国企改革的一个环节。1996年3月,在城乡产权交易所的基础上改组成立了产权交易所,标志着上海产权市场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1996~1999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建立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监管体系,以盘活存量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主要目标,以国有企业间的产权交易为主要特征,以政府行政撮合为主要交易手段。从1996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出台了近10部有关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政府规章,其中有9部是在1999年前制定的(产权交易法律事务,张海龙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这些规定是:《上海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上海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产权交易市场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过程中产权变动和工商变更工作的通知》、《上海市产权交易规则》、《上海市产权经济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破产企业产权交易实行规则》、《上海市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暂行办法》、《上海市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办法》)。内容涉及产权交易规则、产权经纪机构资格认定等,不仅为上海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创造了较为完备的法制环境,更为以后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矗在此期间,产权交易规模迅速扩大,上海产权交易所的交易额从1996年的近40亿元猛增到1999年的270多亿元。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这是上海产权交易市场的转型阶段,随着政策重点转向鼓励并购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权交易机构的功能、成交机制和交易主体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功能上,从最初的主要服务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转变为促进各种所有制的产权交易和资本流动;在成交机制上,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竞价方式取代了政府的行政撮合;在交易主体的所有制形式上,从以公有制企业为主转变为面向各类所有制企业。标志着上海产权交易市场进入转型阶段的主要事件有三:一是1998年专门针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全过程的政府法规,即《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简称十八条)的出台;二是1999年底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促进资本在高新技术领域进入和退出的有形产权市场的形成;三是2002年4月上海市政府《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使国际资本进入上海资本市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当前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跨地区的产权交易渐成规模,上海产权市场在全国产权交易中地位不断提高。

二、政府的作用:营造产权市场发展的环境

(一)摆正市场定位,完善支撑体系,避免舍本逐末的政府行为

产权市场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要素市场之一,只是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产权市场能否有效运转以及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取决于市场制度的完善程度。上海产权市场之所以能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市政府在产权市场的制度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改善产权交易的制度环境,建立产权市场的支撑体系。这些配套的制度措施和支撑体系包括较为完善的法规、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严格的监管体系等。

上海产权市场的制度建设是从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起步的。1999年以前,重点围绕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建立规范国有产权交易的法规框架。在此期间出台了包括界定国有资产产权范围、建立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监管体系、确立产权交易规则等法规政策。

1999年以后,随着经济工作重点转向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体系以及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海产权市场支撑体系建设真正进入实质阶段。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培育和促进产权市场供给和需求的政策,如建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特别是成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出台创业投资鼓励政策、允许并鼓励民间和外资介入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等。

设立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是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发展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的完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上海高度重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的建设,以“十八条”为核心,出台了包括人力资源政策、资本政策和技术政策等一系列鼓励政策,形成了特有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1999年年底成立了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等提权交易和股权融资等服务的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作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政策体系的一部分,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获得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强大的资源保障。(二)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1.授予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和上海产权交易所从事产权交易的垄断地位

此举有三个重要意义:一是加强对国有资产交易的监督,防止可能存在的恶意或串谋压价、低估资产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发生。二是产权交易机构在促进地区创新活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经济外部性,因此在市场环境远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政府运用行政力量维护产权交易机构的权威地位。三是产权交易机构在发展初期聚合市场资源的能力相对薄弱,实施这种“赶羊入圈”的策略有利于产权交易机构在保证生存的条件下,逐步发挥资本交易平台的作用。具体措施:

(1)确定产权交易机构的权威地位,为交易所提供有力的信用保证

产权交易所和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地位和职能分别在《上海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和《上海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中以政府令的形式明文规定。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定位是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专业化权益性资本市场,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等提权交易和股份融资等服务。同时,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组建了由市各委办局领导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并且挂靠在市科委下,这些措施有利于解决发展初期产权市场的市场信用和地位问题。

(2)提供垄断性资源,保证交易的活跃

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是经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产权交易的唯一平台,凡经认定的项目,如果需要融资或产权交易的,都会由转化服务中心推介给技术产权交易所,从而享受从认定到产权交易的一条龙服务。在交易所完成的交易中,经转化中心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占了40%。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和上海产权交易所还享有国有产权交易的特许权和国有产权的托管权。此外,交易所还拥有鉴证权,即产权交易只有经交易所认定后才能进行工商注册和办理变更手续。

2.以政策扩大产权市场规模

建立一个规范的产权市场绝不仅仅是为了“赶羊入圈”。政策和体制障碍是阻碍当前产权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上海市政府通过政策扩大产权市场规模,促进经济发展。2002年4月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外资并购本市国有企业的若干意见》,在上海产权交易所设立“外资并购快速通道”。这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和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也同时提高了产权市场效率,为产权交易开辟了新的渠道。

3.整合政府资源

首先体现在较为有效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保证了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和落实效果。上海涉及到多个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都是建立在与有关部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或由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因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能够得到相关部门包括垂直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政策落实效果比较好。例如1999年由上海国资局和工商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过程中产权变动和工商变更工作的通知》,得到了较好的执行,有效防止了国有和集体产权的场外交易。

其次表现在为产权市场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市政府集中组织财政、税收、海关、工商、人事、技术监督、外事等19个委办局和与产权交易相关的评估等服务机构,在高新技术转化服务中心提供从项目申报到融资支持的“一门式服务”;上海产权交易所也设立“外资并购快速通道”,为产权交易提供快速便捷的规范化服务。这些举措既有利于树立交易所的权威地位,也有利于吸引企业入场交易,同时大大降低了产权交易成本。

三、交易机构运行机制的完善

(一)上海市技术产权交易所

1999年12月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成立,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企业产权交易,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迈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市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在运行机制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使其成为全国同业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一家。至2001年底,累计完成技术产权交易合同3000多宗,累计交易额1000多亿人民币;其中2001年成交宗数和交易额分别是上一年的4倍多和3倍多,员工也从成立之初的7人发展到50多人。

1.运行机制

(1)以会员制为基本交易模式

交易所实行会员制,要求交易双方不能直接交易,必须书面委托交易所会员进行,会员则根据交易所规定向委托方收取佣金和委托交易保证金。会员一般为投资机构、风险基金和企业集团等,申请成为会员的机构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目前交易所在全国已有200多个会员单位,其中约60%是上海机构。会员的会费、年费和交易佣金提成是交易所的主要收入来源。

(2)组织保障和平台建设

交易所是公司法人,实行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指导委员会委员由市各委办局领导担任。建立三网两库一系统,为技术产权交易提供信息支持平台。三网是指中国技术产权交易网、技术产权交易所局域网和办公自动化推介网。两库是指项目信息库和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库。一系统是电子服务系统。交易所监管部依据交易审查制度,负责对交易项目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形式审查。

(3)运作机制的完善

一是广泛收集信息,构建跨地区信息网络。交易所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1个交易信息收集机构,进行项目信息的收集和。交易所还与美国和日本的机构合作,建立了境外信息联络处。

二是尝试新的交易方式,成立了技术产权交易拍卖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产权的公开拍卖。

三是寻求地方银行对成交项目融资的支持。交易所与上海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为其推荐的会员单位和客户(必须为本地企业)提供5亿元人民币贷款额度,用于满足完成产权交易后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

2.效果

技术产权交易所交易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国同类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形成以下特点。第一,上市公司进入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并成为主力军。2001年上市公司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55%。部分原因在于证券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对上市公司投资领域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上市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扩大企业规模和调整发展方向。第二,以本地交易为主,外地企业来沪投资增加。2001年上海当地企业间的技术产权交易占总交易额的86%,在150亿元的跨地区交易中,外地企业来沪购买产权占89%。第三,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交易是活跃交易的重要力量,上海国有和集体企业存量很大,这部分企业的改制和兼并收购占产权交易的相当比例。2001年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交易1226宗,占总成交笔数的49%;成交额170亿元,约占总成交额的17%。

(二)上海产权交易所

不同于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公司制,上海产权交易所是非营利性事业法人。受早期经营国有产权交易职能的影响,其代行政府职能的色彩较浓。但在上海技术产权所成立并获准经营国有产权交易后,上海产权交易所职能重点已经转移。上海产权交易所也实行会员制管理,但交易双方有权选择是委托会员进行交易,还是直接向上海产权交易所申请自行交易。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交易是强制入场的,但其他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自主决定。其运行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职能转移。在功能上,从最初的仅服务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展成为促进不限所有制的产权交易和资本流动。国有、集体产权交易量比重从1996年的97%降至2000年的53%,高新技术产权交易也已占交易总量近一成。在成交机制上,以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竞价方式取代了政府的行政撮合。

二是由区域内企业交易平台向跨地区产权交易平台转变,并以促进外资并购为特色。1996年,在上海产权交易所成交的异地并购仅2宗,交易额仅有2600万元;而2002年的异地并购达513宗,交易额为130.32亿元。涉外产权交易在2000年约40宗;成交额约20亿元,占总交易额的4%,比1996年增长了29.25倍。2001年4月,上海产权交易所与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合作,建立并开通外资收购兼并国有企业及其他产权的“快速通道”。2002年,包括三资企业和境外企业在内的外资通过产权交易所并购重组的产权交易59宗,并购交易金额45.74亿元。同时,上海产权交易所将与海外投资银行及其在沪机构合作,建立海外中介机构点,为吸引外资“进入”和促进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并购市场提供规范有效的服务。

(三)两个交易所的几点异同

两个交易所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定位,即定位于产权交易的服务平台,自身不从事产权交易行为。两交易所都提供诸如信息真实性和完备性的形式审查,组织交易和各种行政审批手续的一揽子服务等。

产权交易所篇5

第一条为建立和培育本县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本县产权交易市场与省市内外产权交易市场的接轨和资源优化配置,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选择本县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受地域和产权所有制性质的限制。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产权,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产权。

本办法所称本县所属国有、集体产权,包括本县所属乡镇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产权。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产权交易,是指财产所有权人或抵(质)押权人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将有形和无形资产产权进行有偿转让。

本县所属国有、集体产权交易,除政府无偿划转外,必须在依法设立的兴国县招投标中心进行。

第五条产权交易遵循自愿平等、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六条产权交易过程中应当依法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对员工安置事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产权交易机构

第七条兴国县招投标中心是赣州市产权交易中心的会员单位,是经兴国县人民政府批准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隶属兴国县行政服务中心。

第八条产权交易机构的业务职责是:

(一)提权交易信息、咨询服务;

(二)承接选择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产权交易的业务;

(三)为产权交易提供场所;

(四)对产权交易结果出具凭证;

(五)依法向县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产权交易的重大情况。

第九条产权交易机构应当积极与省市内外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联网,实现连通全国的产权交易网络,形成统一有序、开放的产权交易市场。

第十条本县所属国有、集体整体产权转让涉及土地使用权、房产权转让的,应当整体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交易。

第三章产权交易的程序及交易方式

第十一条产权交易机构进入市场交易的项目,应当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20个工作日。

第十二条转让方转让产权,应当到产权交易机构登记,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产权权属证明或者抵(质)押权人同意转让产权的有关文件;

(二)表明转让方身份的有效证照;

(三)出资人准予产权转让的有关文件;

(四)转让标的情况说明;

(五)依照法律规定或者产权交易机构要求应当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十三条有意受让产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到产权交易机构登记,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表明竞买人、投标人或者协议人身份的有效证明。

(二)受让产权必要的资质、资信证明;

(三)依照法律规定或者产权交易机构要求应当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十四条本县所属国有、集体产权,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获得批准后方可转让:

(一)转让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产权,必须获得兴国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核准和县人民政府批准;在作出转让决定前,应当充分听取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

(二)转让属于国有或者国有控股的其它有形和无形资产产权,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查,获得兴国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核准和县人民政府批准。

(三)转让集体所有制企业产权,必须获得转让单位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和资产所有者同意。

(四)破产的国有、集体企业资产转让,必须依法获得批准

转让的国有、集体产权已被抵(质)押的,批准机关在批准转让之前,应当充分听取抵(质)押权人的意见。

第十五条转让本县所属国有、集体产权,应当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后,按照下列程序进入市场交易:

(一)国有产权评估报告报经兴国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备案,作为确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的参考依据,当国有产权转让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90%时,暂停交易,在获得兴国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县政府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交易。

(二)集体产权转让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应当经该产权所有者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交易。

第十六条产权交易分为直接受理和制。产权转让方与竞买人、投标人、协议人可以直接到产权交易机构办理产权交易事宜,也可以依法委托经纪人产权交易事宜。

第十七条产权交易中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挂牌、协议转让方式,也可以采取其他合法方式;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协议的除外。

第十八条产权交易成功后,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出具交易凭证,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依法签订转让合同,交易凭证和转让合同为产权过户及缴纳有关税费的必备凭证。

第十九条产权转让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转让方与受让方的名称与住所;

(二)转让标的基本情况;

(三)转让标的涉及的职工安置方案;

(四)转让标的涉及的债权债务处理方案;

(五)转让方式、价格、价款支付时间和方式、付款条件;

(六)产权交割事项;

(七)交易发生的税费负担

(八)合同争议和解决方式;

(九)合同各方的违约责任;

(十)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

(十一)转让方和受让方约定的其他条款。

第二十条产权交易双方凭转让合同和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到土地、房管、工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其他有关部门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办理。

第二十一条产权交易收费标准,由县物价、财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核定,并在交易机构和交易市场公布。

第四章交易行为的中止和终止

第二十二条产权交易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可以中止交易:

(一)第三方对转让产权权属提出书面异议的;

(二)产权抵(质)押权人书面请求暂停交易的;

(三)转让方或者受让方书面请求暂停交易的;

(四)出现依法应当中止交易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产权交易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应当终止交易:

(一)第三方提出的书面异议得到确认的;

(二)产权抵(质)押权人终止交易的请求得到确认的;

(三)转让方或者受让方书面请求终止交易的;

(四)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裁定终止交易的;

(五)出现依法应当终止交易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兴国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应当会同财政、工商、监察、房管等部门,对产权交易各方当事人及其交易活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产权交易过程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本县所属国有、集体产权转让不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市场交易的;

(二)操纵交易市场、恶意串通压低交易项目价格的;

(三)暗箱操作、产权交易机构不按规定公开交易项目的;

(四)依照法律应当禁止的其他行为。

产权交易所篇6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发展的现状

1.产权市场交易规模偏小,竞争实力不强

福建是介入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较早的几个省份之一。1995年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成立,1996年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此后,泉州、龙岩、三明、南平等九地市先后成立了产权交易机构,并出台了一些政策规定。与发达地区相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的规模仍显得偏小,竞争实力不强,交易量在全国的排名靠后。2007年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109项,成交金额3.5亿元(含协议转让),比上年增长46.37%;其中组织竞价转让的项目为80项,成交金额1.71亿元,比评估值增值27.2%。厦门产权交易中心2007年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118宗,成交金额7.9亿元。据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以来,产权市场资源配置明确向上海、天津、北京三大市场集中,并迅速与全国其他200多家交易市场拉开距离。2008年1-8月,北交所交易总额达6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半年完成各类产权交易994宗,成交金额419.19亿元,同比增长34.89%。由于京、津、沪三大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价能力,能为客户的产权卖出更高价格,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凸显,交易项目蜂拥而至,三大市场交易额占全国市场总额的81%。

2.产权市场发展规范,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福建省产权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年来坚持规范执业,走品牌发展之路,为各类交易主体提供了一个制度完善、程序规范、信息公开、竞争充分的市场平台。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成立当年就实现交易17项,交易金额7000万元,1997年交易额突破亿元,十多年来共为福建省盘活国有资产500多亿元,交易总额200多亿,成交项目2000余宗,近5年平均增值率25%。厦门产权交易中心2007年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含公共资源)118宗,评估值为6.9亿元,成交金额7.9亿元,比评估值高出1亿元,促进了国有资产的有效盘活,实现了产权引资与产权交易的有机结合,使产权市场在国有资产流动环节发挥的保值增值功能日益凸现。

3.产权交易方式大胆创新,效果显著

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在具体产权交易操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进行交易方式的创新,将以往先确定交易方式、再进行公开交易的模式,改为先征集潜在受让人,再根据征集的结果确定交易方式的模式,这样极大地提高了产权交易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也提高了交易项目的竞价率,使产权交易程序变得更加科学化、市场化。2005年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39.48%国有股权转让,采用了“两轮竞价”方式,并承诺在国有股权转让后一定期限内,分阶段将其余非国有股权以同样价格和条件转让给本次国有股权的受让者,即实行要约捆绑竞价转让方式,实现了参股权向控股权转让的过渡,激发了国内外啤酒巨头的参与热情,净资产6.18亿元人民币的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最终以58.86亿元价格成功转让给国际啤酒行业巨头――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使国有资产得到极大增值,也实现了非国有股东、地方政府、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4.加强区域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跨地区优化配置

战略协同、区域合作、互利共赢,符合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在成为产权市场及各交易机构合作互利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长江流域共同市场副理事长单位,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加强了周边区域产权市场的合作与交流。2005年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签署了《闽沪产权交易横向合作协议》,双方共同促进跨区域资本的合理流动,产权交易业务的对接和市场联动,进一步拓展了产权市场。2008年3月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和江西省产权交易所签署了《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合作协议》,并增补江西省产权交易所为副理事长单位。通过战略协同,各交易机构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产权市场运行能级;通过区域合作,有利于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有利于增强产权市场的整体服务功能。同时通过在合作中求互利,在互利中谋共赢,有利于各地区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存在的问题

1.各地产权交易市场结构割裂

目前,全省各地市有各类交易机构8个,处于不同地域,各自为政。从信息传导来看,各地产权市场间沟通渠道不畅,反馈不灵,且在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范围等方面标准不一,不利于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从交易方式来看,各地产权市场的政策不尽相同,交易方式相异,甚至连统计口径也不一致,信息无法共享,产权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同时产权交易的业务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省产权交易中心和福州、厦门两个交易中心,其他机构大都“有行无市”。为了克服当前产权交易市场行政分割过于分散的缺陷,整合资源,增强福建产权交易市场的竞争力,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2007年12月28日,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福州市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等8家产权交易机构在保留产权交易机构名称、隶属关系、利益格局“三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进行联合,成立海峡西岸联合产权交易市场。

2.产权交易主体与交易品种单一

目前,进入省市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的主体以国资为主,民营企业和外资、台资企业的产权进场交易的数量偏少,不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职能。2005年福建省非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占全省当年成交额的89.76%,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的非国有企业股权交易占股权交易总额的56.45%,大大超过了国有产权转让的比重,主要是由于雪津案例转让的效应,吸引了民营企业和外资进场交易。

3.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定位不明确

从省市各地实际情况来看,各地产权交易机构绝大多数是隶属各级地方政府,是有行政级别的事业单位。产权交易市场的准政府属性造成了产权交易市场的身份错位,产权交易市场包揽了本应由政府部门、产权出让企业及其他中介机构所承担的职责。首先,产权交易市场是一个交易场所,一个交易平台。这个交易场所有其自身的运行机制、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各类企业产权通过这个交易场所进行交易。其次,产权交易市场是一个监管机构,担负着制定信息披露的标准、进行转让项目的信息披露、审核进场交易企业资格等重任。再次,产权交易市场要作为一个谈判机构,代表产权出让企业的董事会参与到国有企业挂牌转让的整个过程中,防止企业国有产权的流失。最后,在企业产权挂牌转让的过程中,它还是律师事务所。产权交易市场还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审核出让产权的相关材料,起草产权转让的相关文件,与交易双方签订产权交易合同并出具产权交易鉴证书。正是这种产权交易市场的身份错位,使产权交易市场组织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无法建立完全市场化的交易规则,难以真正打破产权交易的区域边界,降低产权交易成本。

4.产权交易市场法制建设滞后,监管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有关产权交易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还没有一部针对产权交易的完整法规,2004年实施的《企业国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虽对国有产权转让进行了规范,但产权交易市场不仅国有产权,也有民营产权;既有监管机构,也有中介机构,无法涵盖整个产权交易市场。虽然福建省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产权交易的法规、政策,明确了产权市场交易的范围、原则,以及市场的法律地位、设立条件等,但全面、规范的文件尚未出台,全省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发育也不平衡,致使各地的产权交易活动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约束,造成产权交易更多需要依赖政府主管机关的行政审批制度,无疑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变相增加了产权交易双方不预知的交易成本。

三、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的对策建议

1.加快整合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目前,全国产权市场跨区域扩张势头迅猛。福建省由于民间资本和联接外资的优势,已成为全国各个产权共同市场竞相吸纳的对象。加快整合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资源,已经成为应对国内产权市场扩张的竞争压力,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全省各地的产权交易中心,在保留产权交易机构名称、隶属关系、利益格局“三不变”的前提下成立了海峡西岸联合产权交易市场,这种联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整合的形式大于实际内容。要进一步整合区域产权市场的资源,真正建立起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首先,要探索合作互助、利益共享机制。应建立一个兼顾相关各方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利益协调程序。通过利益与责任间的匹配,在区域产权市场成员之间逐步建立成果共享和行为约束相结合的协调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各地产权交易中心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开展并购推介和交易活动。其次,整合机构细分功能。交易所总部经营对象为股权、物权、债券和知识产权,主要业务是通过省、市、县的联网技术负责全省产权交易的电子报价交易、股份登记托管(包括股权登记、过户变更登记、注销登记、质押登记、分红派息)、资金结算等,而各地市产权交易机构则可改造成产权经纪机构或分中心,主要负责客户产权交易终端服务和业务推介工作。第三,实行统一的交易规则,构建统一的交易平台,实施区域信息系统,运行统一的网上产权交易系统,积极推动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有利于充分的信息披露,有利于突破行政地域的分割,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发现投资人发现价值。

2.充分发挥海西政策优势,创新产权交易品种

随着产权市场的发展,单一的产权交易品种已经无法适应产权顺畅流动的要求,这就要求产权市场不断创新交易品种,如长江产交所已发展了国有土地出让、采矿权、商标使用权转让、机动车吉祥号牌转让、出租车经营权转让等多项交易品种,包括帮助中小企业设计融资方案、制作融资计划书、辅导其上市等。天津联合产权交易所有4家非上市公司在电子竞价交易系统挂牌,河南产权交易中心和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各有20家和5家。

福建省要想在培育地方资本市场方面有所突破,在区域产权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充分发挥中央所赋予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政策,利用对台优势,可以台资非上市股份公司的柜台交易为突破口,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设立台资企业柜台交易市场,有利于培育和完善台资企业的投融资环境,营造台资企业进入、发育、成长的“人工小气候”。同时鼓励台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促进台资企业增资扩股和存量资本重组整合以及股权委托交易,并吸引台湾风险投资来闽投资创业,促进高新科技企业发展。

3.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体系

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发展经验,产权交易机构监管体系应包括4个方面:政府监管、行业协会监管、交易机构自律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促进产权市场的发展,必须切实解决部门化、分散化的管理体制,强化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笔者建议省政府成立独立的产权交易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起草并执行相应的政策、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稽查和处罚,保护投资者,维持一个公平、有序、有效的市场。一方面加快立法进度,完善交易细则。重点放在规范交易,确保规范操作每一个环节。要解决好国有资产转让进场率问题,实现“阳光操作”。另一方面要严格把好产权交易中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交易管理、定价管理、转让价款管理等各个关口。行业协会主要负责行业内的协调与管理,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监督、检查会员行为。交易机构自律性监管主要体现在交易所章程对交易市场、交易行为、交易程序、交易方式等一系列规定上,还可以通过对交易所会员的管理制度实现监管。同时,产权交易市场还要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产权交易的信息披露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市场信息质量,以保护产权转让方和所有意向受让方的利益。

4.建立产权交易投资基金

创建产权交易投资基金,实际上是提升产权市场的投融资功能,这对推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具有积极的作用。产权交易投资基金在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增量资金的同时,还会发挥其“专家理财”和“资源整合”的功能,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发展战略、激励约束、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渠道嫁接、战略合作伙伴引进乃至上市资本运作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实现结构调整的发展目标。2007年有105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内地参与投资了170个项目,整体投资124.86亿美元,约占全球私募股权投资总额的1.5%。随着产权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壮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产权市场,进行融资、并购和重组,同样对投资基金来说,将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5.加强资本市场的人才培养

培养吸引人才,增强区域资本市场的竞争优势,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期战略。首先要重视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不断提高从业人才素质,改进产权市场人才培训制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体系,广泛吸引各界各类人才参与产权市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其次,进一步深化金融服务业特别是产权市场,中介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分配机制,建立高管人员薪酬与业绩挂钩的薪酬制度,探索以鼓励长远经营为目标的股权激励机制。

产权交易所篇7

关键词:产权;权交易;新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日

一、产权、产权交易的含义及产权交易的功能

(一)产权。产权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是指资产的原始产权,也就是说资产的所有权,是受法律保护的经济利益主体对财产的排他性;第二,是指法人产权,也就是说法人的财产权,包括经营权,经营权就是企业法人对资产所有者给予其资产经营、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是随着法人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权利;第三,是指股权与债权,也就是说在实行法人制度以后,企业对法人的资产具有所有权,以至于使原始的产权转变为股权或债权。

(二)产权交易。所谓产权交易,是指在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生产要素以及附在生产要素上的各种权利关系的有偿转让行为,是一种以产权作为商品的市场经营活动。所谓企业产权交易,是指企业的所有者将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有偿转让的一种经济行为,比如企业的收购、兼并、重组等行为。

(三)产权交易的功能

1、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所谓资源的合理流动,也就是说使得优质的资源流向更有效率的领域,没有流动和交易的企业就是一潭死水,因为这样的企业就没有新的资源的流入,进而不能进行资源的更新。产权交易是一种高层次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这样的配置能够使得企业的产权结构更合理,有利于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资产的增值、保值。

2、提高经营效率。企业通过产权的转移和让渡,使得不同的企业或者是同行业企业各自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进行产权交易就是在产权市场上公开拍挂,使得需求者和供应者获取自身所需要的资源,这样大大节省了双方的经济成本,同时提高了成交的效率。

3、推动经济市场化。财产关系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产权交易的形成有利于推动经济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程度的不断加深,经济开放要求越来越高,产权交易的形成可以使得外国投资者加入,这样不仅有利于外资的引进,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的资本输出。

二、新疆产权交易基本情况

新疆产权交易所是自治区、兵团国资委共同出资管理的企业产权交易“阳光交易”平台,自2009年以来,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管理体制不断健全。2004年,新疆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新疆地方产权市场的诞生。2008年,由自治区国资委控股重组新疆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新疆产权交易市场。截至2015年,新疆共有9家产权交易机构(包括地州级,如伊犁州和巴州等)进行产权交易,涉及实物资产、知识产权、金融资产、矿产权、公房招租、股权托管、质押融资等交易领域。2012~2015年国有产权交易量为473宗,单单新疆产权交易所成交金额达77.5亿元,涉及总金额达到200多亿元,国有产权交易竞价率达24.2%,增值达4.78亿元,虽然新疆产权交易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市场较为单一。新疆产权交易市场业务范围较为狭窄,仅仅局限在新疆地区,再加上新疆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地区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新疆产权交易主要分布在北疆地区,北疆地区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新疆产权交易在北疆地区发展较快。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缓慢的南疆地区来说,产权交易发展受限于南疆经济发展的因素发展得十分缓慢。这样,新疆产权交易市场就仅仅受固于新疆地区,更不用说把范围扩展到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了。

(二)业务结构较为单一。目前,新疆地区的产权交易主要以国有产权交易为主,靠国资项目进场,业务结构较为单一。在业务拓展上缺乏创新,如何扩大业务范围,提高社会化项目进场,特别是非国有资产业务进场交易,由传统单一的国有产权交易向新业务领域转变,从而优化产权交易市场业务结构,是新疆产权交易市场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尚未形成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自治区尚未形成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新疆区域辽阔,南北疆13个地州,除了新疆产权交易所以外,同时还存在着8家地州产权交易机构。地州交易机构的成立顺应了国有产权进场的要求,在规范国有产权交易,推动国有产权有序流转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总体上来看,地州产区产权交易规模较小,业务开展不充足,这样不仅限制了地州产权交易的发展和创新,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疆产权交易整体速度的发展。也就是说,新疆地州产权交易的分散性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新疆产权交易发展改革的步伐。由于地州产权交易规模较小,地方经济发展落后,信息闭塞,科技发展滞后,进而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从而使得资源被分割,形成交易成本高的特点。

(四)信息披露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新疆地处我国内陆,经济金融信息与我国沿海地区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由于新疆发展较为落后,各地州之间的信息传递具有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也使得交易双方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可靠信息资源,新疆各地州之间、新疆与全国产权交易市场之间的交易活动难以匹配。对于交易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监管机构没有强有力地规定交易主体按东部沿海地区的交易形式进行信息披露。因此,产权交易市场仍然存在内幕交易的不良现象,信息披露制度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时,新疆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体制不规范,新疆产权交易市场缺乏完善的交易监管规范,从而使得企业之间进行内幕交易、企业与产权交易所之间的不规范,甚至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产权市场的交易秩序。出于利益关系,产权交易机构往往不是依据各自的实力,而是权钱关系进行产权交易,从而使得产权交易机构之间形成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形成不合法合规的交易行为。如,没有交易权限的产权交易机构,在委托人未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资产的私下交易;部分产权交易机构在受理拍卖业务后,因不具有拍卖业务资格,转交给合格的产权交易机构进行违规交易等乱象的出现。

三、新疆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新策略

(一)拓展业务范围,实现“东西”贯通。新疆要立足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努力拓展业务范围。2013年中央做出建设丝绸之路的战略决策,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和连接中亚的“桥头堡”,毗邻中亚五国,应积极进行走出去战略,与中亚五国开展产权交易业务,同时利用“五中心”、“三基地”、“一通道”的战略位置,加快与中亚五国的经济往来,加快新疆企业在中亚五国的投资,从而形成以新疆为中心的“中亚板块”产权体系,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实现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这样,新疆向西可以开拓中亚五国市场,就大大扩大了新疆产权交易市场的范围;同时,新疆可以积极利用中央企业19省援疆计划的优势,积极与援疆19省建立产权交易往来,积极实施“做出去”战略,也就是说积极与东部相对发达地区建立产权业务往来,进而实现向东开拓内地市场的新格局。

(二)建立要素平台,实现业务多元化。新疆是各种资源较为丰富,土地、矿产等资源较为丰富,草原、农林牧业、民族文化产业等特色产业成为新疆产权交易发展的重要基石,新疆产权交易市场可以利用地域优势,积极推动自治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矿业权益交易、文化知识产权交易等交易平台。同时,在丝绸之路视角下,加强与中亚五国的产权交易往来,建立符合自治区特点的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等交易市场。同时,在南北疆农村地区搭建农业要素平台,加强对新疆土地、林权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利用新疆自身的优势开展土地经营、林权、草原权益等农业要素交易业务,探索建立农村要素产权交易平台。

(三)统筹全疆,整体联动。由于新疆特殊的地域性,不仅仅南北疆发展差异较大,同时各地州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新疆地域辽阔,各地州之间呈分散性分布,这样就使得新疆产权交易市场呈现出分散的弊端,不能有效统筹全疆产权市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疆产权交易的发展。所以,新疆产权交易市场要形成以新疆产权交易所为中心的产权交易圈,使各地州的产权交易所不仅仅与新疆产权交易所相联动,同时使新疆各地州产权交易所之间相互连通。这样,在新疆产权交易所统一带动领导下,进行统一的发展步伐,形成新疆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应做到各地州的产权交易市场与新疆产权交易所创新与发展步伐的统一;同时还要做到业务资源的共享机制,各地州产权交易所之间,各地州产权交易所与新疆产权交易所之间要建立信息与业务的往来,使得整个新疆的产权交易市场成为一个整体,进而达到盘活整个新疆产权交易市场的目的,形成统筹全疆,整体联动的效应。

(四)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监管体系。新疆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促进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和《关于规范国有产权转让权属变更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两个文件不仅仅在信息披露制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而且完善产权交易监管体系也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除此之外,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机构还要加强对信息制度的监管与完善,进而更好地降低金融制度监管薄弱所带来的市场和系统性风险。新疆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变和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促进产权交易环境的不断优化,进而促进信息披露和监管体系的良性发展。在完善监管方面,自治区要完善相关的条例制度体系,政府部门要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尽快修改相关的条例,明确产权交易的监管监察部门的职责,规范产权交易转让相关制度。同时,还要落实自治区产权交易机构监管部门,加强与财政、纪检、工商、银行等机构的协调统一。最后,应加快行业协会的筹建工作,促进加强行业自律。健全自律与约束功能,发挥监督与协调作用,更好地促进新疆产权交易顺利发展。

四、结论

产权交易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下,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和“桥头堡”,在连接中亚,开拓欧洲市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发展新疆产权交易市场对于新的时代下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产能过剩、推动经济改革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新疆产权交易市场可以带动东部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缩小新疆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从国家战略上来看,通过新疆产权交易市场,由西部的重要对外门户把中东部地区的产能和资本存量进一步向中亚和欧洲输入,达到双赢的效果;同时,从西北地区角度来看,把新疆打造成西北地区的产权交易中心,有利于西北地区承接东部产业,促进中国中、东、西经济的协调发展;从新疆自身角度来看,发展新疆产权交易市场,有利于南北疆地区协同发展,加快南北疆脱贫致富的步伐。因此,借助国家丝绸之路发展战略,探讨新疆产权交易发展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曹和平.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10-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贾保文,宋美华.打造中国资本市场的“产权版”――新疆产权市场发展创新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侯晓红.关于构建新疆统一产权市场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2.3.

产权交易所篇8

【关键词】 产权交易市场 pe 多层次资本市场

所谓pe即private equity,我们将其译为“私募股权”,它是一种新的社会资本运作管理模式,专指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而产权交易市场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而出现的一个交易平台,其初衷是为了防止国有资产交易中的暗箱操作。目前,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由分布于全国的200多个产权交易所组成,产权交易市场也属于资本市场的范畴,这是我国的特色。由于pe属于私募资本市场,按照美国的划分,这属于第三和第四层次,与产权交易市场同属于场外市场,这两者的发展一定能给场外交易市场带来新繁荣,也必定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为我国的“平民”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一、pe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pe在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已是全球股权投资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从2006年到2008年第三季度,一共有138支投资亚洲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了1005.3亿美元的基金,第四季度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三批产业投资基金,也将先后开展新基金的募集和设立工作。同时,中国社保基金首次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加之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这些都为中国和亚洲私募股权市场注入新的活力。pe在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促进企业重组和产业升级、降低风险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次金融风暴下,由于面对信贷紧缩、赎回压力、政府加强监管以及全球流动性冻结等压力,特别是受金融市场动荡导致杠杆效应减弱的影响,pe为大型交易进行融资的能力大受影响。正是这种压力使得pe在我国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在近几年也非常快。中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诞生之初是国资委为了方便国有企业改制而设立的交易平台,几经合并和重组。目前,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由分布于全国的两百多家产权交易所构成,其中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四家交易所为中央管辖。除此之外广州产权交易所、武汉产权交易所和西部产权交易所等也颇有实力。近几年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近三四年的数据来看,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成交额在2004年和2005年均高于股票市场的融资额,2006年股票市场有了大幅度的发展,融资额高于产权交易额。从这几年的数据看,产权市场交易额与股票市场融资额属于同一数量级。由于产权市场的交易量在融资作用上几乎等于股票市场ipo,同时中国企业众多,每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ipo量很有限,如果等待企业上市融资可能要花几百上千年,因而产权交易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在经历了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目前可供交易的国有资产也越来越少,交易对象已经从国有资产扩展到其它产权交易,比如林权、未上市公司的股权等等。因而在未来的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广泛的寻求与pe等机构合作,尽可能扩展产权市场的交易对象。

二、pe与产权交易市场对接的重要意义

由于pe与产权交易市场同属于场外市场。pe最为关注的是具有投资前景的项目,产权交易市场在这一方面恰恰有其优势;而产权交易市场在目前发展中也需要进行业务拓展,pe可以增加其活力。具体来看,pe与产权交易市场的相互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产权交易市场可以促进pe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pe的运作可分为募资、投资、退出三个阶段。在募资阶段,资本主要由社会上的机构投资人,如主权基金、社保基金、大学基金、慈善基金等,以股权形式投资给基金管理公司。在投资阶段,资本由基金管理公司以股权形式投资给标的企业。在退出阶段,这些资本及其相应增值离开标的企业回到基金管理公司和机构投资人手中。然后照此过程复制。在这几个过程中,充分的企业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恰恰产权市场在这一块具有独特的信息优势。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承载了中央和地方数万家企业物权、股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的流转和交易的任务,有着非常丰富的企业信息资源。pe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集中地对多个项目进行比较,从而将资金投入到最具有投资潜力的项目,提高投资效率。另外在pe的这几个阶段中,退出机制是十分关键的,在以往成功的投资项目从资本市场退出,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市,也可通过进入产权市场公开竞价转让。由于股票市场上市的条件非常苛刻,这会影响pe的顺利退出,真正通过上市渠道完成退出的仅占5%,其余90%以上的项目多为私下并购交易。由于产权交易市场的进入门槛较低,且产权交易所分布非常广泛,这为pe的退出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近年来随着产权市场的发展,其功能已不单是满足国有产权的转让,很多产权交易机构已由国资交易占据半壁河山转向了全方位为各类企业服务的经营模式。产权市场业已成为汇聚投资方和项目方进行对接的专业平台。产权市场的企业并购重组平台功能也为pe提供了通畅的退出渠道,利用这一平台,pe的退出就更为便利。因而我认为产权交易市场的业务平台和信息优势可以极大的促进pe在我国的繁荣发展,这也必将成为未来这几年pe发展的方向。

2、pe也可以促进产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产权交易市场最初是为了国有企业改革而服务的。发展至今,在可供交易的国有资产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产权市场应该探寻新的领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种背景下,pe与产权市场的对接为产权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最新的《中国产权市场年鉴》统计,其收集的全国80家产权交易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产权市场的成交宗数和成交金额继续放大,交易行情稳定增长。2007年,完成产权交易35718宗,成交金额总计为3512.88亿元,同比增长9.99%。其中,国有产权交易占比相对稳定,非国有产权交易则同比大幅上升。产权交易市场已经开始成为了pe发展的新的舞台,pe的广阔前景使得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大增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pe的发展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对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重要性在全球金融风暴蔓延的今天显得更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海外pe在中国的投资项目超过1000个,大多数都是pre-ipo项目(待上市公司),尤其是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基金投资的单个项目额度开始大幅度提高,由过去平均每个项目投资500万美元,上升到过千万美元。然而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走低,公司上市受阻,pe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样产权交易市场对于其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三、pe与产权交易市场对接的方式探索

既然产权交易市场与pe的合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应该如何才能将pe与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对接呢?借鉴北京、上海等比较发达的产权交易所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相关经验,本文认为可以有以下方式。

1、逐步建立产权交易所做市商制度

我们可以考虑在上海、北京等几家大的产权交易所以试点的形式吸收一部分私募机构人员为特别会员,逐步建立产权交易所做市商制度,以其示范效应为全国范围内的pe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提供指引。关于做市商制度,在股票市场上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表明,做市商制度与上柜的中小企业的特征比较匹配,它能使做市商的利润同其所负责做市的上柜公司证券之交易活跃程度(交易频率)直接相关,故该制度能够有效激励做市商挖掘信息,并为流动性较低的上柜企业的股票进行买卖双向报价,随时以自有资金或其所拥有的股票为交投不活跃的上柜企业的股票买卖造市。由于证监会严格规定产权交易市场不能切割,不能细分,不能标准化,这些都决定了券商很难在产权交易中充当做市商。这样可以探索利用有实力的产权交易所和私募股权机构合作的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做市商制度。

2、各产权交易所和监管机构应该在政策上多加以支持

为pe在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高效的、透明的、有影响力的资本市场平台。在这方面,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包括伦敦亚洲基金、cerebus、中美风险投资集团、摩根富林基金和扬子基金在内的诸多私募基金机构均与上海联交所建立合作关系。这些基金分别投资于不同的项目领域,包括中小科技型企业、先进制造业、环保能源企业、基础设施项目、房产企业等。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得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上海联交所各类投资公司收购项目分别占到产权交易宗数和总金额的12.76%和17.72%。从退出交易情况看,同期,投资公司转让宗数735宗,占比14.49%,成交金额261.35亿元,占比17.09%。与此同时,浙江产权交易所等其他交易所也都在积极探索pe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之路。除了产权交易所各自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的举办全国性质的产权交易会,打造这一品牌的方式为pe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3、建立相关的产业投资基金

可以考虑产权交易所和私募股权企业之间建立相关的产业投资基金,以这种深层次的方式进行合作。由于产权交易所拥有丰富的企业信息资源,私募股权类公司拥有大量的资金以及私募股权投资方面丰富的经验,这两者直接合作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投资效率,促进这两者的共同发展。

4、产权交易所应该细化规则

尽量区分pe和vc(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按“成长型”和“相对成熟型”特点细化交易平台,以便于不同投资风格的私募股权基金寻找合适的中小企业,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产权市场与pe的合作效率。

总之,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一有利的发展机会,在宏观政策上和微观机制上努力促进pe和产权市场的对接。在这一轮金融风暴下,如果我们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时机,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这必将促进这两个领域的飞速发展,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走出实质性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潘新平:中国产权交易市场概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李连发、李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理论及案例[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3] 熊焰:资本盛宴——中国产权市场解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国刚: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财贸经济,1996(4).

上一篇:知识产权日范文 下一篇:知识产权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