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日范文

时间:2023-09-16 15:50:25

知识产权日

知识产权日篇1

差止请求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侵权行为形式的多样化,继损害赔偿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救济方式。如果说有关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运用已经渐趋定型化、与社会生活相切合的话,有关差止请求权的行使还仍处于变动不居而与社会生活相磨合的状态。其原因除社会发展本身的经济因素外,还有差止请求权内在的问题。而这种古已有之的救济方式之所以在现代社会的公害领域异军突起也正是应了这二者的关系。(注:其实,早在罗马法时代就有差止请求权这种权利救济方式,只不过当时它以禁令方式存在而主要适用于物权保护中,用于占有和准占有的争诉,请参看张企泰译《法学总论》「罗马查士丁尼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2月,第232 —236页。)

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对生产力的冲击,使智慧财产的价值倍增,知识产权的保护自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事后救济方式——损害赔偿的发展自不必说,要求加强事前救济、防范性救济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差止请求权也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于知识产权保护中占据了显要的位置。本文在考察日本立法、判例、学说的有关规定、原则和观点之后,总结在此领域日本已取得的成就,发掘其尚待突破的问题,希望能对我国的立法和实践有所借鉴。

一 日本工业产权保护中的差止请求权

工业产权中的差止请求权是指在专利权、独占实施权等权利被侵害或有被侵害之虞的情况下专利权人、独占实施权人等除可要求停止侵害、预防侵害发生外,还可以进而要求将构成侵权行为的侵权物废弃、拆除用于侵权的设备以及要求进行其它必要的预防行为。前者是停止侵害、预防侵害请求权,后者是废弃、拆除请求权。广义的差止请求权包括二者,狭义的仅指前者。(注:小岛庸和:《工业所有权と差止请求权》法学书院,昭和61年11月30日,第16页。)也有学者认为停止侵害请求权和预防侵害请求权是差止请求权,废弃请求权与拆除请求权合称为废弃请求权。(注:增井和夫田村善之:《特许判例ガイド》,有斐阁,1996年3 月10日,第256页。)

(一)工业产权中差止请求权的存在依据

差止请求权在法律规定上的依据主要是日本专利法第100条、 实用新型法第27条、外观设计法第37条、商标法第36条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

差止请求权在理论上的依据在于,在权利的积极保护方面——排他保护方面,工业产权虽然以无体财产为标的,却是一种物权性的权利,同样应适用物权的保护方法。在权利的消极保护方面——义务保护方面,依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的规定,保护的是“营业”上的利益,这种营业上的利益是否构成排他性的权利存在着争议。有工业所有权(企业权)说,即认为它属于支配企业总体的工业所有权或企业权;有人格权说,即承认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人格权;有不可侵犯性说,认为物权请求权的根据是不可侵犯性,应该承认对所有的权利的妨碍排除请求权。这三种学说都存在解释上的难点,而承认营业上的利益是一种排他权利会不适当地限制经营自由。(注:增井和夫田村善之:《特许判例ガイド》,有斐阁,1996年3月10日,第17页。)就此四宫和夫提出的违法性观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认为不从权利角度出发,而应从有法律保护价值的事实关系、利益出发,特别是从获得顾客的可能性角度出发来寻求其理论构成,从侵权行为或侵害状态的违法性中找寻差止请求权的依据。也即法对违法进行反击,要求尽快消除这种违法状态,因此必须认可受违法行为侵害或处于违法状态之下,或有被侵害之虞的人的权利请求,来要求违法行为实施者、违法状态控制者进行消除或预防。(注:四宫和夫:《不正竞争と权利保护手段》法律时报第31卷第2号第19页。)

(二)工业产权中差止请求权的主体

专利权人、

商标权人以及独占实施权人可行使差止请求权。已经将权利许可给他人独占实施的专利权人在契约设定的范围内不能再自行实施专利,是否也因此丧失差止请求权?日本判例认为,即使是从专利法第100 条的条文字面上也很难作出专利权人已经因此而丧失差止请求权的解释。专利权人设定独占实施权的关系正象所有人将所有物交由第三人使用、收益一样,至多只不过是设定了权利限制。专利权人不丧失差止请求权正象所有人不丧失物上请求权一样,即使在独占实施权设定的范围内亦如此。(注:《判例时报》第377号第 63页。)

专利、商标的共有权人可独立行使请求权,而不必经其它共有权人的同意。(注:参看日本专利法第73条、第77条;实用新型法第18条、第26条;外观设计法第36条、第26条;商标法第35、第30条。)这视为共有人的一种保存行为。

普通实施权人是否可以行使差止请求权?法律明文规定了独占实施权人与专利权人等受同样的法律保护,却没有明文规定普通实施权人是否也受同样的保护,而将这一问题交由判例和学说加以解释。现实生活中,侵权人不经专利权人、普通实施权人的同意实施专利的情况下,是否构成对普通实施权人的侵权?这一问题与对普通实施权的性质的认识紧密相关。其一、认为普通实施权为物权的情况下,不问这种物权是否具有排他性,因其为专利的利用权,只要妨碍了专利的利用即构成对它的侵权,即物权说。(注:永田菊四郎:《工业所有权法详论》有信堂,1960年,第515页。)其二、认为普通实施权为债权的情况下,又分为三种学说:第一种学说认为既为债权,就不具有对世性,根据债权的相对性原理,第三人的行为不构成对普通实施权的侵权,即债权相对性说;(注:清濑一郎:《特许法原理》严松堂,1929年,第97页。)第二种学说认为,虽然普通实施权为债权,不具有排他性,但同样具有权利的共有性质——不可侵犯性,因此,侵犯了普通实施权也构成侵权,即不可侵犯性说;(注:末弘严太郎:《工业所有权法》(法学全集)日本评论社,1939年,第77页。)第三种学说认为,普通实施权为债权,具有不可侵犯性,决定是否构成侵权,要看是否对普通实施权造成了侵害,也即违法性说。(注:丰崎光卫:《工业所有权法》新版,法律学全集,有斐阁,1980年,第212页。)目前违法性说为通说。这一观点也曾为日本判例采纳,在东京地方法院昭和36年11月2 日作出的判决中,就援用了这一理论根据。认为依现行法,普通实施权因具有债权性而不具有排他性,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论是何种情况,是否可以确认行为已经侵害了权利这一点。权利具有不可侵犯性,对权利造成抽象的不利影响尚不能说第三人的行为完全构成权利侵害。但即使是债权的情况下,债权人以外的第三人也可以对抗,而且,如果依具体情况判断构成了对债权的侵权时,就必须确认第三人侵害了债权。第三人只是使用外观设计并不构成侵权,只有在其妨碍普通实施权人实施外观设计时才构成侵权。(注:《下级裁判所民事判例集》第12卷第11号,法曹会,第2808页。)

在进行普通实施许可时,第三人未经许可使用专利等情况下,专利权人的利益并不会受到侵害,因为他只需从普通实施权人处收取使用费即可。(注:日本学者大都这样认为,细加考察的话,事实未必如此。因第三人的未经许可使用会影响工业产权人将专利等再次许可他人实施,最终也会损害他的利益,因此,从长远来看,工业产权人也并非完全没有请求保护的经济动力。但现实情况错综复杂,专利等智力成果的开发潜力、普通实施许可的权利设定范围以及使用费的数额等都会影响专利权人等的判断,但是否可以将这一考虑完全忽略,笔者存在疑问。)若不承认普通实施权人的差止请求权,则势必造成第三人获取不正当利益,同时普通实施权人的利益也会因此受到损害却又无法寻求保护。在这种利益格局下应如何调整各方面的关系,即使法律未作具体规定,司法和学界也必须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有人提出一种折衷的方法,认为首先考虑专利权人等的差止请求权,在其怠于行使的情况下,可以由实施权人代位行使。但也有人主张只有独占实施权人才有代位权。(注:小岛庸和:《工业所有权と差止请求权》,法学书院,昭和61年11月30日,第92页。)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判例和学说所做的解释不同,影响对个案的具体处理,今后,司法与学界是否能找到相对统一的认识从而反映于立法之中,尚不可知。

(三)工业产权中差止请求权的具体内容

差止请求权的具体内容包括停止侵害请求权、预防侵害请求权、废弃拆除请求权。下面分别对这几种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及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停止侵害请求权的构成要件

工业产权具有排他性,是一种排他的利用权,因此,无正当理由侵害他人的专利权等权利时,法律要求必须停止侵害的进行。其主要构成要件有:1、侵害行为客观存在。直接侵害权利的行为,如未经许可实施专利、(注:日本专利法第68条。)未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的商标(注:日本商标法第25条。)等当然构成侵权行为,但虽不直接侵犯权利,却是极有危险转化为侵权行为的预备行为,也视为侵害行为。如在专利中,专利为产品发明时,生产仅供专利产品使用的产品的行为;专利为方法发明时,生产仅供实施发明所用的产品的行为。(注:日本专利法第101条。)2、实施行为没有正当的理由。正当理由如有独占实施权、普通实施权;(注:日本专利法第77、第 78条。)仅在科学实验、研究中使用专利等专利权排他效力所不及的范围内实施(注:日本专利法第69条。)以及经专利权人同意后进行制造、销售等。

关于停止侵害请求权的行使是否需要侵权人主观具有故意或过失,通说认为,因为差止请求权属于一种物权性的请求权,因此不以此为构成要件。(注:青山一《特许法》,法学书院,1995年3月10日,第 48页。)

2.预防侵害请求权的构成要件

预防侵害请求权是在侵害尚没有现实发生,但侵害发生的可能性极高,而针对有实施侵害行为之虞的人请求进行侵害预防的权利。在讨论其具体构成要件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典型案例。(注:《判例タイムズ》,第323号,第270页。)

原告为x,他是一种切断装置专利的专利权共有人之一。被告为y,在昭和45年3月,他制造了一台切断装置,并于昭和47年9月卖于i.x认为该装置侵害自己的专利权,故而向大阪地方法院,要求被告停止进行该装置的制造和销售。

被告辩称,自己生产切断装置只不过是试作一台,之所以将其卖于i也是因为i执意要买而纠缠不休的结果,除此之外,再也不会生产和销售切断装置及类似产品,也没有将来预备生产的意思。

法院判决认可了原告的权利请求,认为:1、与专利的权利请求书的记载对照后,发现被告生产的产品具备了权利请求范围记载的发明的全部构成要素;2、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y在制造和销售这种切断装置,但至少y已经制造了一台卖于他人。y以制造各种粉碎机为业,具备大量生产侵权产品的技术和设备。而且从综合辩论的全过程来看,即使象y所主张的现在不制造和销售切断装置,将来也有可能进行制造和销售,因此,有必要认可原告的诉讼请求。

是否认可预防侵害请求权的关键在于是否确实存在侵害之虞,学说和判例各采不同的判断标准。学说的标准为客观说,判例的标准为主观说。上述案例采用了判例一贯适用的主观说,认为只要有生产和销售侵权产品的意图时,即有侵权意图时就构成有侵害之虞。例如,就是否构成侵权、是否介入了权利请求范围进行争诉,即认定有侵害之虞,只要没有特别情况表明没有这种可能,如全部库存品都已不存在、没有将来生产、销售的意图。(注:《判例タイムズ》,第223号,第200 页。)本案中,被告具有大量生产装置的技术和设备,又对是否构成侵权进行了争诉,法院认为有构成侵害之虞。但是学说认为主观说缺乏确实性,有可能因此而害及公益。就象本案中

的情况一样,被告仅仅生产了一台装置,而他所具备的技术和设施又不单纯是为生产侵权产品存在的;在审理过程中,被告就是否构成侵权进行了争辩,但也并不能因此而肯定侵权意图的存在,因为就是否构成侵权作出法律判断与侵权的意思并非同一。学说采用客观说,认为客观上非常明显(注:吉藤幸朔:《特许法概说》第六版,有斐阁,1982年,第318页。);客观上可行预期的状态(注:兼子一染野义信:《工业所有权法》,日本评论社,1969年,第251页。);存在具体事实的情况下即可判断存在侵害之虞。因此,以销售为目的持有侵权产品;为准备销售而产品目录;现在处于准备生产状态;因是应季产品而现在未进行生产,但季节一到便确可进行生产等情况下,可判断有侵害之虞而应该认可预防侵害请求权。

有侵害之虞进而要求对行为加以预防是法律对侵害的一种设想和拟制,因其缺乏现实性因此在认定过程中需要谨慎从事,学说的态度能否影响判例,而使判例倾向于客观说还受日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左右,强调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利用权会使判例的态度依旧;重视经营的自由、扩张公有领域的范围会使司法在这一问题上采取更保守的态度。

关于从侵害准备过程的哪一阶段开始认可差止请求的问题,学说和判例都倾向于越早效果越好。在昭和63年7月10日,东京地方法院作出判决的一则案例中,法院认可了对于尚在有效性试验阶段除草剂的制造和销售的差止请求。被告委托一协会进行农药的试验和注册申请,但尚未注册,更没有进行销售。在此阶段,认定了被告的农药与原告的专利相冲突,原告请求禁止进行农药的制造和销售,同时禁止被告委托他人对农药试验和进行注册申请。法院认为,此时已经有必要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侵害进行预防,因而认可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注:《无体财产权关系民事·行政裁判例集》,第19卷第2号第 231页。)

3.废弃拆除请求权的范围

废弃拆除请求权必须与停止侵害请求权或排除妨碍请求权附随行使,而其自身不能独立存在。(注:同前引增井和夫著书,第256页。)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划定废弃拆除请求权的对象范围。东京地方法院于昭和63年12月9日作出的一则判决认为,侵权产品只是一个整体装置的一部分时,可以认可对整体装置制造和销售的差止请求,但不能要求被告进行整部机器的废弃,可以要求被告废弃构成侵权的部件,而不能承认对装置其它部分的废弃请求。(注:《判例时报》,第1295号第121页。)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差止请求权

前述问题都是以法律的积极保护——排他保护为前提的,工业产权中也存在一种义务的保护,而这是由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完成的,采取的主要保护方法即为差止保护。条文的主要规定集中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中。这一条第一款规定了“因不正当竞争而受到营业上的利益的侵害或有受侵害之虞者,可以要求侵害者或有侵害之虞者停止侵害或对侵害的发生加以预防。”而可视为侵害营业上的利益的行为规定在第2 条中,但是在具体判断是否构成对营业上的利益的威胁时,存在着难点,也往往造成认识上的分歧。日本有一发生在大阪的典型案例。(注:《判例时报》,第 733号第84页以下。)原告为从昭和13 年在东京新桥经营旅馆业的“第一ホテル”,昭和46年初,它欲在大阪开设连锁旅店,名为“大阪第一ホテル”,并在报纸等媒介中作了广泛报道。被告为从昭和 11年起在大阪站前经营旅馆业的“大阪大一ホテル”,有时也用“大一ホテル”之名。被告要求原告不得使用“第一ホテル”或“大阪第一ホテル”的营业标志。为此原告至法院,要求确认被告就上述名称的使用没有差止请求权。法院判决认可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院判决的主要理由在于,“第一ホテル”是全国知名的一流旅馆,而“大一ホテル”至多只是在关西地区存在一定的知名度;二者的经营设施和经营规模存在很大的差距,经营特征各异,在各自的名称之后附加一些通称、略称之后,很容易就能将二者区别开来;原告开设连锁店的事实又经广泛报道,已经被公众知晓,所以,不会仅仅因为相类似的名称的使用而造成营业上的混同或误认,因此,也不构成对被告营业利益的不当侵害或不当威胁,两名称的使用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第一,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要综合各种具体情况作出妥当的判断,上述案例中,若不是原告的知名度和经营规模远在被告之上,判决也许会是另外一种结果;第二,差止请求权除可以通过诉讼、经法院行使外,还可以直接针对侵害人或有可能造成侵害的人提出。上述案例中,被告直接要求原告不许使用自己认为会造成不正当竞争的营业名称;第三,在被行使差止请求之后,被请求人可以对抗这种请求而要求法院确认请求人没有差止的权利。上述案例中,原告正是为了对抗被告的权利滥用而要求法院在否定被告无权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名称使用权。

(五)工业产权侵害差止中的假处分

以专利权等工业产权为依据的侵害差止的假处分是指专利权等遭受现实的侵害,若至本诉判决确定为止对其放任不管的话,会破坏专利权等的垄断性,有权利人不能享受权利的本来内容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为消除此种危险,进行确定债权人暂时地位的假处分,对债务人暂时课以与本诉判决相同内容的不作为义务,即所谓的满足性处分。(注:牧野利秋:《特别事情を理由とする假处分の取消》《特许争诉の诸问题》发明协会,昭和61年10月2日,第763页。)假处分可以分为两种,一为就诉讼标的物进的假处分(民事诉讼法第755条), 与假扣押相类似;一为确定暂时性地位的假处分(民事诉讼法第760条)。(注:荻原贞正:《假处分判决と执行の对象》《特许争诉の诸问题》发明协会,昭和61年10月2日,第752页。)假处分是民事保全措施的一种,它是为防止权利关系争议中债权人受到巨大损害而在存在急迫危险的情况下应需发出的一种命令。(注:参看《日本民事保全法》,第23 条第2款。)

假处分在战前作为执行的保全措施存在,但并没有占据显要的位置。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节奏的加快刺激了假处分的适用,使得其适用领域扩大、适用的形式多样化。尤其是前述第二种假处分于专利请求案件中广泛适用,并逐渐定型化,因其立即发生差止的效果而对专利权人等极具吸引力。但因其对债务人的影响极大,因此,适用时需要极为慎重而设定严格的构成要件。

要件之一,首先是被保全权利存在,即认定专利权人等有差止请求权。具体认定标准上文已作论述。要件之二为有进行假处分的必要性。必要性的首先一点体现在,有金钱赔偿无法弥补的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判例认为,象对于商号等进行侵害的情况下,不仅会招致财产上的损失,也会极大地影响作为商品交易主体人格方面的信用,而这是金钱补偿所无法弥补的损害。(注:《下级裁判所民事判例集》,第4卷第10 号第1476页。)而在专利权侵权案件中,由于无法估价损害赔偿金额而认可假处分请求的案例也存在。法院认为债务人在国内相当多的地方进行产品销售,造成自己的营业额上升,却使请求权人受到价格和市场需求方面的压力。损害的存在容易认定,但是损害赔偿金额的举证和估价相当困难,因此,否定金钱损害赔偿的可能性而认可假处分的请求。(注:《下级裁判所民事判例集》,第17卷第9号第989页。)

在某些情况下,法院不但要拒绝认可假处分的请求,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已经发出的假处分令取消。学者将其总括为对债务人造成异常损害。具体体现在:1、债务人继续进行经营极端困难或不可能;2、不但债务人的经营会出现困难或不可能继续,同时会发生从业人员失业的社会性损害;3、在债务人经营受阻的同时,债权人专利权等权利无效的可能性极高;4、债权人已经转让了权利(实用新型专利权)等。(注:牧野利秋:《特别事情を理由とする假处分の取消》《特许争诉の诸问题》发明协会,昭和61年10月2日,第782页。)

是否有必要进行假处分,要对请求人和被请求人之间的利益进行充分对比、衡量,考虑现实条件,当事人的资力和竞争状况。例如,在名古屋地方法院于昭和60年 5月20日作出的判决中,认为请求权人在尚未实施专利而且也

未就实施专利作出准备的情况下,没有进行假处分的必要性。(注:《无体财产权关系民事·行政裁判例集》,第17卷第2 号第239页。)

二 日本著作权保护中的差止请求权

著作权中的差止请求是指作者、著作权人、出版权人及著作邻接权人针对侵犯作者人格权、著作权、出版权及作品邻接权的侵权人或有侵权之虞的人,请求停止侵害或预防侵害发生。在请求的同时,可以要求废弃构成侵权行为的物、侵权行为产生的物、仅供侵权使用的机械或器具。(注:参看《日本著作权法》第112条。)这里可以提出请求的意义不是仅指向侵权人提出请求,而其法律意义是指若权利人向法院提起本款规定的差止诉讼,本条可成为法院命令侵权人停止,预防侵害的根据。(注:加户守行:《著作权法逐条讲义》,著作权资料协会,昭和57年9月10日,第445页。)

著作权中适用差止请求权的立法根据是日本著作权法第112条;理论上的依据在于著作权的标的物——作品与所有权占有权的标的物——有体物一样,在受到侵害时同样需要进行停止侵害,排除妨碍以及预防侵害的保护。出版权又具有著作权的用益物权性质,著作权与出版权的关系就象所有权与地上权的关系,有必要对其采取与基于所有权进行的物权保护相同的保护措施。邻接权具有准著作权的性质,同理可进行此种保护。作者人格权的保护比财产权的保护更具有排除和预防的必要性,仅通过损害赔偿进行保护不具有实效性。(注:加户守行:《著作权法逐条讲义》,著作权资料协会,昭和57年9月10日,第444页。)

民事诉讼法中也有假处分、假扣押的针对特定物的执行保全措施,前文已述,这种保全措施在工业产权领域的适用已经趋向于定型化和普遍化。但著作权领域差止请求权的适用更为重要,因为,民事诉讼法中的特别措施目的在维持担保债务履行的债务人财产的现状,只是禁止债务人处分财产的暂时措施;另外,差止请求权人除可以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外,还可以要求废弃侵权物等,民事诉讼法中的保全措施却不含这项内容。

(一)著作权中构成差止请求对象的行为

构成权利侵害的侵权行为方式主要分两类,一是直接违反著作权法规定的侵权行为;一为被视为侵权的行为,包括:其一,以在国内发行为目的而进口若干进口时在国内制造即构成侵权行为所产生的物品的行为;其二,明知是侵权物而发行或以发行为目的而持有的行为;其三,在业务中于计算机上使用侵犯程序作品著作权的行为而产生的复制品,且是在取得使用权之时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其四,以有损著作权人名誉或声望的方法使用作品的行为,视为侵犯著作权人的人格权,(注:参看《日本著作权法》第113条。)例如,在作者不希望放置的场所放置著作物;将文学作品与广告等一同出版,使本来具有高品位的文艺作品在商业用的广告、宣传册中收录、出版;将艺术价值很高的美术作品用于毫无名气的商品包装纸的复制中等。(注:加户守行:《著作权法逐条讲义》,著作权资料协会,昭和57年9月10日,第460—461页。)

(二)著作权中差止请求的当事人

著作权中的差止请求权人是作者、著作权人、出版权人及著作权邻接权人。由于著作权的保护延及作者死后,因此,必须为著作权人确定死后进行权利保护的请求人。首先,在著作权人没有指定权利保护人的情况下,法律规定由其遗属代行权利请求,主要指配偶,子,父母,孙,祖父母,兄弟姐妹。(注:参看《日本著作权法》第116条第1款。)这一规定内含顺序,在没有前一顺序的遗属存在的情况下才由后一顺序的遗属行使请求权。其次,作者也可以通过遗嘱指定顺序,还可以指定专门代行差止请求权的人。(注:参看《日本著作权法》第116条2款、第3款。)

共同著作权人可不必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而直接行使请求(注:参看《日本著作权法》第117条第2款。),这一规定与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主旨相同。

再次,在著作权发生部分转让的情况下,请求权人可以是接受著作部分转让的受让人;在作品为无名作品或笔名作品的情况下,请求权人可以是作品的发行人(注:参看《日本著作权法》第118条第1款。)。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接受著作权部分转让的受让人,在著作权发生使用许可的情况下,被许可人可以行使差止请求权,这一点不存疑义。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由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机构或著作权的中介业务部门行使差止请求。这是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作品的利用方式空前多样化,著作权人很难把握作品在各种使用方式下的使用价值,尤其在音乐作品的情况下,这一特点更为突出,需要专业管理机构辅助管理,这也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又一种形式。另外,著作权人的主要精力在于进行创作,要求他与每一使用者进行磋商签订使用许可合同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因此需要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签约业务等。目前日本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和中介业务机构主要有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日本文艺著作权保护同盟和日本放送作家组合。在昭和61年3月19 日东京地方法院作出判决的案件中就是以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为原告的。被告在自家店铺前陈列一些音乐磁带,应顾客的请求进行出租或复制,从中收取租金或复制费用。原告认为,被告出租或复制的磁带属于自己接受著作权及著作权中的出租、录制、复制等权利移转的范围,因此,要求禁止其将音乐磁带出租于他人并将现存的磁带进行废弃,对已经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法院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作出判决,认可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注:日本著作权协会:《判例でれかる著作权》,出版ニエ-ス社,1990年6 月11日,第74—77页。)可以想象,由专门机构管理著作权的权利保护颇具实效。

著作权中差止请求的被请求人是造成著作权、著作权邻接权侵害的人。与工业产权中行使差止请求权一样,不问其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存在侵害事实,就不要求主观要件。(注:齐藤博:《概说著作权法第三版》,一粒社,1994年7月20日,第303—304页。)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应以何人为请求对象?乐队演奏构成侵权,被请求人是乐队,还是乐队的经营者?进行海盗版的印刷,被请求人是印刷厂,还是要求印刷的出版社?日本判例认为支配侵权行为的人且侵权行为产生的利益归属主体才是被请求人。例如,在前一种情况下,虽然演奏的曲目可能先由乐队选定,但曲目的最终选定是由经营者决定的,乐队只是遵从经营者的经营计划依其指示行事;而且,演奏带来的经营效果及收益都由经营者承受,作品利用后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归属主体也是经营者。基于以上两个理由,被请求人应确定为经营者。(注:加户守行:《著作权法逐条讲义》著作权资料协会,昭和57年9月10日,第442页。)

(三)著作权中差止请求权的主要内容

著作权中差止请求权的内容主要是停止侵害请求权和预防侵害请求权。著作权中差止请求权的最大特点是停止侵害请求权与废弃请求权的合并使用。因此,有人甚至认为,在著作权的差止请求中,停止侵害请求权既包括要求停止侵害行为,又包括要求废弃构成侵权的物等。(注:半田正夫纹谷畅男:《著作权のノウハウ第5版》有斐阁,1997年4月30日,第277页。)下面举一具体案例进行考察。

原告为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家庭

教师中心学院,主要进行家庭教育的研究、出版有关资料,进行家庭教师的培养、派遣。昭和51年3月,它通过—社会行动研究所获得的调查结果,制作了一题为《预备校·进学教室·学习塾与家庭教师的比较》的表。被告为有限公司家庭教师协会,在其出版物《入会案内》中登载了以《学习塾·进学塾与家庭教师的比较》为题的表。原告认为,被告的经营名称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停止诸如全日本家庭教师协会等营业表示的使用;同时,被告的制表是对原告制表的复制,要求停止对含有制表的出版物的发行、分发,且对现存的出版物、制表进行废弃。法院认可了原告对出版物提出的差止请求,但认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而拒绝认可原告就营业表示提出的差止请求。(注:日本著作权协会:《判例でねかる著作quán@①》出版ニエ-ス社, 1990年6月11日,第313—327页。)法院认为将两表进行对比会发现,二者的分类和内容都相近,被告确实复制了原告的作品,因此,除要求被告停止出版物的发行、散布外,还要求被告废弃现存的出版物及制表。

通过此案可以看出,著作权中的停止侵害请求与废弃请求是密不可分的。这缘于著作权侵权的特殊性,侵害行为因停止侵害要求而现实存在,而在著作权侵权的情况下,侵权行为既已存在就必然会有侵权物的存在,也可以认为侵权状态因此而处于持续之中,消除这种状态的方法就是将侵权物销毁。可以说,缺少废弃请求权的同时保护,停止侵害请求权会丧失存在的实际意义。

废弃请求权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废弃构成侵权行为的物,是指其使用等行为构成权利侵害内容的物,如未经许可进行演奏、播放时使用的磁带。(2)废弃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物,如未经许可而进行印刷的小说。(3)废弃仅供侵权行为使用的机械和器具, 如出版印刷中使用的印刷机、复印机等。

废弃请求权中若侵权物非侵权人所有而为第三人所有时该如何处理?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在侵权之时,第三人明知侵权人的使用目的而仍将机器等借于侵权人使用的,则可以认可废弃请求权;若侵权人将侵权物卖于第三人,第三人又有可能将侵权物销售的情况下,则可以为防止侵害的发生而认可废弃请求权;但若第三人仅将侵权物用于自己使用时,则认可废弃请求权有失合理。

在建筑作品的著作权受侵害的情况下,若建筑已建至中途,是否可以要求拆毁建筑?这在日本法律中没有规定,但是英国、德国等国家中作了具体规定,认为已经开始建造的情况下就不允许再拆除。(注:加户守行:《著作权法逐条讲义》著作权资料协会,昭和57年9月10日,第452页。)

差止请求的具体措施还有其它停止侵害和预防发生的方法。如要求侵权人提供保证金等担保;要求停止使用有可能用于侵权的机械和器具;要求转交海盗版印刷品,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下会使权利人有销售海盗版印刷品之嫌,因此假扣押的方法已足(注:加户守行:《著作权法逐条讲义》著作权资料协会,昭和57 年9月10日,第450页。)。更有学者认为,废弃请求与差止请求同时行使极为必要,(注:这里采用的是狭义上的差止请求的概念。详见前文论述。)但差止请求不是转交侵权品,因此,不能请求将侵权行为构成物转交给著作权人。(注:半田正夫纹谷畅男:《著作權のノウハウ第5版》有斐阁,1997年4月30日,第278页。)

著作权中的差止请求原则上要求停止侵权行为的全部,但在诸如未经许可将他人作品编集的情况下,仅将侵权部分删除即可达到对权利人的保护时,则仅停止侵权部分的使用即可。(注:半田正夫 纹谷畅男:《著作quán@①のノウハウ第5版》有斐阁,1997年4月30 日, 第277页。)停止侵害请求权要求于请求之时侵权行为仍在继续或侵权状态仍存在,只要已经达到停止侵权行为的进行或消除侵权状态存在的效果即足。

侵害预防请求权,不要求主观要件的存在,要通过客观诸要素的考查确认著作权侵害发生的概率极高就可认可。这种请求是在!有侵害之虞的情况下行使的,一般情况下侵害行为并未发生。但往往是前一个侵权行为已经结束,而新的行为一旦开始会构成侵权,如海盗版的印刷行为已经完成,复制品尚待发行等。诸如,事先查知海盗版的出版计划、未经许可的演奏计划等情况下也多使用这种请求。

以上论述了工业产权保护和著作权保护中差止请求权的基本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工业产权的特殊性使得差止请求效力发生的时间以及效力范围的确定对专利权人等特别重要。因此,权利人要根据具体情况抓住最好的时机最大限度地争取保护自己的权利。实践中,工业产权人要充分利用民事保全措施配合差止请求权的行使,来加强权利保障(注:牧野利秋:《特别事情を理由とする假处分の取消》《特许争诉の诸问题》发明协会,昭和61年10月2日,第763页。)。著作权保护中,权利人要注意通过废弃请求权的运用全面消除受害的可能性。国家产业政策、文化政策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以及权利理念认识上的转变都会影响立法、司法、学界对差止请求权在工业产权领域、著作权领域中存在限界的划定,本文也只是选取历史发展中的一段进行总结和论述,对于今后相关理论的展开只能拭目以待。

知识产权日篇2

为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提升全体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在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我校根据教体局的有关文件及要求,在学校开展2020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毛海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教导处牵头,组织各教师学习有关文件,要求老师们高度重视,组建专班学习,认真行动。教导处具体负责宣传周活动各项工作,具体工作由各班主任负责协调。教导处确定了宣传周活动宣传要点、重要活动、各班的工作任务及要求等方面内容,具体实际可操作。

二、活动时间:2020年4月20日—26日

三、活动主题“创新创造改变生活,知识产权竞争未来”

四、具体活动:1.利用电子滚动屏,开展师生教育活动为了搞好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我校在大楼前的电子滚动屏上播放宣传主题“创新创造改变生活,知识产权竞争未来”,让师生明确此次活动的重要性,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积极开展此项活动。2.给学生发放知识产权宣传资料。在电子屏宣传教育的同时,4月26日,各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有关具体内容,给学生讲解知识产权的概念、意义及保护方法。让广大学生明白,在当今社会知识产权也要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得侵犯或侵袭。

知识产权日篇3

关键词:创意产业 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机构

一、设计产权在文化创意中的重要性

如今,从设计到建筑,从网络到当代的艺术,创意这一精髓的优势都得到了广泛的体现。艺术在原有的面貌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它在艺术生命中起着变化、促进、增长、更新的作用。随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流行和媒体的大力传播,人们对创意产业的了解越来越多,尤其在文化创意中发展的成功案例更引发了人们对此产业的热情与追捧。这些创意产品被喜爱、被渴望其功能远远不限于其他基本需求,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或者说,至使其接触到的是一个更高的生活品质层面了,这也就验证了马斯洛有关人的需求层面论——人在满足了一个层面的需求后,便努力地奔向下一个需求。

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创意?设计产权?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是指突破原有和传统的行为模式,以全新的姿态所展示出的新文化形态,创作现象或劳动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创造力。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就是一种创意经济,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人竞争的创造力。在法律意识强烈的美国,一切具有创造力生产的产品都是有知识产权的,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其他人是不得随意抄袭的,他们认为,创意产业也可以叫做“版权产业”。很明显,设计产权在此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所谓的设计产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是指设计师通过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以及其对成果的独占权利。知识产权对企业而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创新企业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际范围内发挥其技术优势的同时,也限制了潜在的竞争者。由此可见,设计产权在文化创意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有关陶瓷设计的相关产权问题比比皆是,例如国内一件非法防制国外陶瓷工艺品的案例,一家国际著名的制作美术工艺品的意大利公司,委托我国国内一家工厂制作一系列该公司拥有著作权的陶瓷工艺品,可该工厂未经该公司许可,擅自利用该公司提供的模型等制作和出售该公司拥有著作权的各种陶瓷工艺品。该工厂被国家版权局贵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从这件事可以牵引出许多问题出来,甚至可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国度的尊严。

从我国市场来看,中国只能说是世界的制造工厂而不是世界的创意工厂,甚至在国外市场上可以看到一件商品包装外标明着“Made in China”,但一看该产品的公司却是国外的。这表明对中国而言,设计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知识产权成本较大,许多产业的技术主要以模仿为主,换句话说,文化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原创性在中国整个大文化的行业中越来越匮乏。

二、景德镇创意文化中的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

渊源流传的中国瓷都——景德镇,是世界看中国的另一只眼。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不仅拥有这丰厚的历史和瓷文化,更聚集了广阔的瓷工业的能工巧匠。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以至于郭沫若先生初访景德镇后,写下了“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著名诗句。“景德镇”这块由历代瓷工用智慧和汗水浇铸而成的瓷业金字招牌,千百年来,给了这座千年古镇太多的辉煌与荣耀。在外界眼里,古今中外的景德镇制瓷拥有着“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称。景德镇独具的瓷业习俗、仅有的陶瓷原料,精湛的制瓷工艺塑造了景德镇卓越的产业资源优势。为了保护好景德镇传统陶瓷工业美术的重要价值,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例如,2003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一个《关于继承保护和发展景德镇陶瓷传统技艺的意见》,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一系列文件对景德镇陶瓷这一非物质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疏忽。尽管景德镇地域性品牌响亮,然而在市场激烈竞争下的今天,景德镇陶瓷企业依然面临发展上的瓶颈,特别是日用陶瓷产品,抄袭仿造,知识产权没有受到保护,新设计的产品一经上市就被抄袭一空。这对日用陶瓷产品的文化创新有大的影响力,甚至使得日用陶瓷产品的市场受到停滞不前。

经调查证实,景德镇人民法院审结各类陶瓷知识产权案件300余件,涉及面包括陶瓷企业,名人作品,知识商标,外观独创以及专利技术,例如,海畅实业公司是落户景德镇陶瓷工业园的一家台资企业。融入景德镇陶瓷文化元素后,以独创的专利技法创作出完成度复杂的“法蓝瓷”艺术陶瓷,成为瓷坛中的一朵奇葩。2006年7月,海畅实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位于景德镇的莲花塘、金昌利陶瓷大市场和广交会等处相继发现了一些陶瓷经销商正在销售仿冒的“法蓝瓷”。经查证,这些产品的生产商是广东某陶瓷厂等5家陶瓷生产商。为此,海畅实业公司向景德镇中院提讼,状告5家陶瓷企业侵权并申请财产和证据保全。景德镇中院对这5起案件高度重视。办案人员数次潮州之行后,9月28日,广东某陶瓷厂假冒“法蓝瓷”一案在景德镇中院主持调解下达成协议:广东某陶瓷厂立即停止生产、销售海畅实业公司享有著作权的相同或近似的陶瓷制品,并保证今后不再生产、销售上述陶瓷制品;立即销毁侵权成品、半成品和模具,并登报向海畅实业公司道歉;赔偿海畅实业公司经济损失20万元。

如今景德镇陶瓷瓷企业规模不大,技术创新不足,大肆仿冒和盗用陶瓷外观设计、知名商标和名人名作等侵权案件接踵而至。这极大地损害了景瓷在公众中的声誉,危及着瓷都的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眼光和生活形态也在改变,讲究生活品质,追求个性,与之生活息息相关的陶瓷产品,也成为他们彰显品位的一种方式,需要的是更多更新的创意。

景德镇日用陶瓷产生和应用的过程中,不仅以其形态上的分工标志着人类生活的精致化程度,不断拓展着人类在使用领域的技术与智能,而且最终发展为实用与审美功能兼备的艺术产品。日用陶瓷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还有精神文化的丰富。从市场调查情况来看,景德镇日用陶瓷产品市场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如缺乏创新度、品牌意识薄弱、市场管理不恰当,当某一品牌创新出新的作品时,时之不久,市场上就会出现琳琅满目的大同小异的产品,这对于品牌的创新带来很大的限制。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尤为重要。景德镇日用陶瓷企业要想突破以往发展上的桎梏,走进世界知名陶瓷品牌的行列,就必须通过创新,运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一)、完善景德镇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

1、构建品牌意识强化品牌服务

发展景德镇日用陶瓷产品市场是一项宏伟事业,也是一个积极的目标。目前景德镇陶瓷市场的不景气,牵动着日用陶瓷市场的停滞。大多数日用瓷的制作还在继承老的设计传统,没有现代的创意思维;另外景德镇许多陶瓷企业普遍存在品牌意识淡薄,品牌缺乏创新度,品牌管理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从而导致现在景德镇市场上的陶瓷产品缺乏个性,企业品牌形象趋于雷同。所以外地消费者来到景德镇,往往被各个陶瓷专卖店内经营的同质化的陶瓷产品所困惑。通过在景德镇市场的调查了解到,不仅外地人不熟悉景德镇的陶瓷品牌,大多数的本地人也不知道景德镇有什么知名陶瓷品牌,这对日用瓷品牌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机。

可以说产品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必须得到保护,这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尤为重要。要让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知识产权得到很好的应用与保护,景德镇日用陶瓷企业要想突破以往发展上的桎梏,走进世界知名陶瓷品牌的行列,就必须建立品牌意识,通过品牌创新,合理运用法律手段,重新建立企业品牌发展战略。

2、建设强有力的设计队伍,提高创新意识

设计是一种跳跃性或者是逻辑性思维的某种冲动,是大脑对思维的一种具像化,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意。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创造力,扎实的美术功底,熟练的设计技能,协调的工作技巧以及市场意识等能力。可以说设计师对于一个新产品的创新来说是产品的灵魂者所在,没有设计师就没有创新的产品。

依托设计,强化品牌意识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想在激烈的陶瓷产品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就要依靠设计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走自主研发的设计之路,用设计提升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景德镇陶瓷产品的伟大转变。

3、不断创新,锻造日用陶瓷市场的活力,保持品牌的独立性

创新是品牌的灵魂,是企业活力之源,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企业品牌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内在动力。景德镇陶瓷业在艺技上的创新不足,这是景德镇近现代普遍存在的问题,日用瓷作品风格呈现单一、陈旧、仿古、抄袭之风非常盛行,保持品牌的独立性也就是让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拥有该产品的知识产权,这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只有保持品牌的独立性,才能使产品保持独创性,才能使品牌不断得以发展壮大。产品是功能的载体,形态的表现,优秀的产品设计是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功能属性是产品的本质属性,企业要进行陶瓷品牌创新,首先应该在产品功能上下功夫:陶瓷企业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功能等创新手段促进其品牌创新。时代的脚步在前进,让我们为这一古老的血脉注入新的创新元素。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景德镇日用瓷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发展的系统,需要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创新,只有这样,景德镇日用瓷业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4、通过品牌管理创新维护陶瓷行业品牌创新

品牌管理是品牌创新中的关键因素,具有对品牌创造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保护的职能性作用。有效的品牌管理能将打造出来的品牌进行巩固并促使其长久的发展下去。管理创新是指在管理上引进新的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组织方式。景德镇大多数企业都是从小作坊的生产模式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管理者依靠经验进行管理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正常发展。在目前的企业管理上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树立企业品牌文化价值体系,充分调动每个员工和部门的积极性,通过品牌管理的创新维护企业的品牌创新。

(二)、建立景德镇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机构

每一个创意都有自身独特的创新之处,它具有相当强的不可复制性的特色性。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最大不同在于:文化是源泉,创意是核心,科技是支撑,产业是根本,人才是关键,发展是目的。最最重要的一点,创意的根本保障在哪里?这就需要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在做这个创意的保障。景德镇日用陶瓷产品市场,无论从产品的创新、品质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还是品牌的创新,都需要完完全全的运用创新来刺激这个市场,并运用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来确保该创新的独特性,完善品牌的创新产品,从而更好的促进景德镇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宏伟发展。

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表示:“保护知识产权不是应付国际压力,而是我们民族兴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正由于目前陶瓷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还不完善,市场行为尚未完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情况下,导致陶瓷产业中忽视质量、冒牌侵权、损害声誉等的情况不时发生,特别是导致陶瓷产业中有关抄袭的经济案件屡屡发生,也致使相关企业、个人受到了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建立景德镇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机构是迫在眉睫,是必须的。

首先,建立日用陶瓷行业管理协会。该协会对日用陶瓷行业履行“组织、监督、协调、指导”职能,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受法律的保护使日用陶瓷行业公平竞争,维护好正常的生产和市场秩序,特别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管理监督,使日用瓷市场不受到玷污,不断的发展。

其次,无论是企业创新还是个人创新的作品,都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政府及相关的部门都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既保护了日用瓷的创新成果,同时也刺激了设计师和设计单位的积极性。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促进陶瓷技术创新,提升陶瓷市场竞争力,重振瓷都雄风。

然后,我们自身都要做到自律、监督的规范。言行律己、监督簇拥,更好的保护陶瓷创作不可或缺的创作意识。

随着景德镇日用陶瓷产业的不断发展,创新的成果也越来越多,并成为日用陶瓷产业振兴的关键,我们必须对之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大知识产权研究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加大知识产权法律观念的宣传,景德镇日用陶瓷产业必将走向辉煌。

三、结语

知识产权日篇4

[关键词]日本 知识产权 信息披露

[分类号]G306 G359.1

1 引 言

21世纪伊始,日本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发展战略,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2002年7月颁布“知识产权政策纲要”,同年11月“知识产权基本法”付诸实施。日本政府意识到,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是战略性开发知识产权的前提,于2003年“知识产权战略计划”,首度提出促进知识产权信息披露。作为响应,日本经济产业省率先提出一个“专利与技术信息披露试验模型”,在13家日本企业参与试验的基础上,于2004年正式颁布了“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参考导引”(下简称“导引”)。本文解析“导引”下的日本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机制,阐释日本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背景、指导思想、披露载体、披露项目、实施案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冀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建立健全我国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机制,切实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有所裨益。

2 “导引”的出台背景与指导思想

2.1 背景

在“知识产权立国”国策刺激下,日本企业纷纷开展基于知识产权的管理,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核心资产。知识产权信息作为反映企业核心价值的一面明镜,其重要性与日俱增。2002年日本投资者关系学会的一项问卷调研表明:投资者认为,对于财务报表中未揭示的无形资产,最重要的是信息披露。显而易见,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机构投资者、私人投资者、分析师对知识产权信息均需之若渴。然而,当下的现实是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极不充分。Shunsuke Watanabe主持的一项调查Ⅲ显示,在100家日本顶尖制造企业中,仅有52家以某种形式披露技术和专利信息,其中只有大约10家企业提供量化信息。企业和资本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风险,其结果是两败俱伤:优秀企业的投资价值被低估,企业资本成本上升,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积极性受挫;资本市场停滞不前和投资者盈利机会的丧失。因此,日本经济产业省适时推出“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参考导引”,建立起一套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机制,旨在通过专利与技术信息的自愿披露,促进企业与资本市场的相互理解,进而推动知识产权的战略性开发,提升日本产业竞争力,实现日本“知识产权立国”的长远目标。

2.2 指导思想

“导引”有着精心设计的指导思想:①严格的自愿披露原则: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完全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并非法定义务或必须遵守的规则;②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是表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一个明证:力图通过若干信息项目的披露呈现出一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真实画面,从而提供一个测量工具,帮助市场评判企业高层在投资公关活动中传递的讯息是否可信、企业是否有可持续发展潜力;③知识产权信息披露须以隐含的假定和定量的数据来证实:与有形资产不同,专利等知识产权难以估值,需要对披露的知识产权信息作出说明。导引倡导企业给出支撑所披露信息的隐含假定和定量数据;④知识产权信息披露须在集团和部门两个层次进行:在集团层次的信息披露包含了集团所有分公司和附属机构,这样分公司和附属机构之间的许可收入可相互抵消,从而揭示出集团的实际盈利能力;在部门层次的信息披露代表了公司的实际业务领域,反映出公司各项业务的盈利能力;⑤知识产权信息披露不受限于公司规模:不仅适用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以及新办企业同样适用。

3 “导引”指出的信息披露载体与披露项目

3.1 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载体

作为信息披露方,企业需要根据所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接受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披露载体。“导引”推荐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载体有媒体财经要闻、商业报告、公司年报、有关投资者关系的文件、口头解释与网站出版物。从投资者偏好来看,他们尤其青睐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方向的简明扼要的综述式披露,这需要企业将散落在公司年报、投资者关系公告等处的信息集成为专门的“知识产权报告”

3.2 知识产权信息披露项目

“导引”罗列了企业需披露的十项知识产权信息项目:

3.2.1 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包括对企业核心技术的说明,各业务领域R&D投资支出,R&D愿景和商业模式的阐述。核心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源泉,R&D投入、愿景和商业模式预示着公司的未来方向。上述信息的披露有助于投资者预测公司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把握公司的赢利结构。

3.2.2 R&D与商业战略定位包括对每一个R&D领域的商业战略的概述。对日本企业而言,商业战略、R&D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是三位一体、无缝运营的。因此,分析每个R&D门类的公司商业战略有助于投资者认识公司未来现金流来源并预测增长潜力。当然,上述信息的披露只涉及公司商业战略的大致方向,不深入到具体细微的商业秘密、机密信息的披露。

3.2.3 知识产权概述包括企业核心知识产权的类型及当前用途和潜在用途。企业核心知识产权来自自主开发和对外收购两条途径。企业是否有能力收购与其商业战略匹配的知识产权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此类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预测公司现金流增长潜力。对企业核心知识产权的披露须揭示核心知识产权与公司特质及其竞争优势的关联。此外,还需提供新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百分比的时间序列变化情况。

3.2.4 技术市场销路和市场优势分析包括在竞争优势领域内知识产权和技术的积累、技术用途、潜在用户、市场增长能力等。此类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人预测未来现金流的大小、节奏和增长潜力。企业知识产权带来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对企业管理层而言,分析该产品或服务市场的特征、规模、增长潜力以及知识产权赋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很有好处。这里要求企业发挥管理层的想象力并提出带有前提条件的分析材料。

3.2.5 R&D与知识产权组织机构图,R&D联盟包括R&D组织结构图、企业知识产权机构、R&D战略联盟等。此类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人明确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性知识产权管理方向。企业的组织配置应当与其管理战略和市场环境相融合,分析企业组织效率需要披露以下信息:在整个公司组织结构中R&D机构和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定位,比如是控股公司结构还是公司内公司结构;R&D联盟概述;对公司介入外部实体的概述,比如参与某个专利池。当然,信息披露不用涉及具体细节。

3.2.6 知识产权收购管理、商业秘密管理、预防技术泄露政策包括对根据企业商业战略所实施的知识产权收购管理、商业秘密管理、预防技术泄露政策的陈

述。此类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人研判企业经营流程的健全性。对知识产权收购管理、商业秘密管理和预防技术泄露的一体化运作,将有效制约对企业知识产权可能的损害和提高企业财富生产的效率。

3.2.7 许可证活动对公司业务的重要性需区分两种情形:对于专利许可收入在公司收入中占支配地位的企业而言,需要披露按主要技术领域分列的许可收入和支出以及其合理性;对于采纳了专利主要自用战略的企业而言,需要披露企业的战略性专利许可政策,交叉许可情况等。此类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人明晰企业实际现金流和预测其稳定性。

3.2.8 专利组合对公司业务的重要性

同样区分两种情形:对于专利许可收入在公司收入中占支配地位的企业而言,需要披露按主要部门或技术领域分列的专利数量及其战略合理性;对于采纳了专利主要自用战略的企业而言,需要披露按主要部门或技术领域分类的专利数量、按用途分类的专利数量及其战略合理性。按用途可将专利分为企业正在使用的专利、计划未来商业化的专利、防御专利、其他专利。

3.2.9 知识产权组合政策包括对企业知识产权组合管理的陈述。此类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人降低机会成本,创造经济价值。可通过多种方式组织信息披露:按业务、技术或专利类型,按专利使用的方式,按专利的特征,按知识产权组合政策的性质,以区分R&D投资分配,企业依赖或试图依赖何种知识产权产生利润,分析企业将来的赢利能力和中长期发展潜力。

3.2.10 防范风险对策包括企业作为原告或被告涉及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专利、许可协议、相关法律、条例变化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以及应对上述情形的措施。

4 日本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示例

自“导引”颁布以来,日本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纷纷开始践行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本文选择日立和三菱电子两大企业,比照“导引”,考察两家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状况。

由表1可见,三菱电子对知识产权信息的披露是蕴含在公司年报中,报道比较简略,侧重于宏观的知识产权组织结构和发展战略揭示,附有按部门和技术领域分列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一览。日立采用专门报告的形式披露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报道翔实,全面覆盖了“导引”指向的10个披露项目,充分展示了日立2008年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5 对我国的启示

2008年,历时三年制定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知识产权工作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知识产权信息好比知识产权运行肌体的血液,只有血脉畅通,肌体方能周而复始地实现知识创造的循环。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缺乏指导性准则。因此,其对我国有着重要启示:

5.1 尽快出台中国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准则

目前,我国已跻身知识产权大国,但知识产权信息披露仍零散而缺乏系统性,亟需制定参考标准来规范引导。日本采纳的自愿披露而非强制实施的原则使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有着相当的操作弹性和灵活性。“导引”是日本政府从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的角度提出的一个标杆,期望作为企业和市场间就知识产权进行沟通的通用语言,但又为企业的实际操作留有空间。这种既提供参考标准,又容许企业自主选择的做法,非常吻合我国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5.2 指引中国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并兼顾其与商业秘密、技术诀窍保密之间的平衡

这是日本导引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导引”要求企业对披露的知识产权信息作出适当解释,倡导企业给出支撑所披露信息的隐含假定和定量数据。“导引”设计的按集团和部门两个层次披露知识产权信息的做法也保障了信息披露的公正性。此外,“导引”要求不披露高度不确定或可能误导投资者的信息;在披露揣测性的信息时,要同时披露揣测成立的前提条件。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产权信息的外部性,造福社会,但“导引”也周到地考虑到企业保护商业秘密和技术诀窍等机密信息的需求,因此,“导引”指向的信息披露项目大都着眼宏观的战略方向,并不涉及微观的技术细节。这是我国在制订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准则时要吸取的精华。

5.3 开展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

日本实践业已证明,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导引可以而且能够成为企业与资本市场对话的通用语言。事实上,中国企业有着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大型企业披露知识产权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使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不菲投入得到正确的评估;中小企业和新办企业披露知识产权信息的动力来自于同资本市场对话融资的需求。当前,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推出。对于知识产权占据绝大部分管理资产的创业板公司而言,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效果更为显著,应该成为其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总之,无论是对于我国在知识产权管理上日益重视、日趋规范的大型企业(比如华为),还是对于大量对资本市场求资若渴的我国中小企业,都需要相应准则指引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工作。当然,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工作应循序渐进,可先从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创业板公司开始试点。

5.4 充分开发利用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资源

随着日本等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资源的日益丰富以及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知识产权信息披露队伍,中外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资源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情报源。企业既是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资源的生产者,也是这种资源的应用者。作为生产者,企业披露知识产权信息,旨在吸引投资、寻求许可证贸易以及增加企业声誉。作为应用者,企业研究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材料,旨在把握竞争对手的研发动向,规避其专利壁垒以及寻求合作联盟。而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应成为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资源的开发者,通过收集整理、组织加工、分析提炼,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战略决策分析,为投资者发掘推荐成长性好、有投资潜力的黑马公司。

知识产权日篇5

[关键词]日本; 知识产权立国战略; 特征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3-0080-04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在苦思冥想之余,日本人发现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许是一条出路”,2002年2月4日,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宣言。同年3月,“知识产权战略会议”召开,7月,《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公布,12月日本国会制定《知识产权基本法》。2007年是日本实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5周年,探讨日本推进知识产权立国战略5年间特征,可资我国借鉴。

一、政府强力推进知识产权立国战略

2002年7月,日本在《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中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战略,意在保持日本繁荣的制造产品之外,增加以制造无形财产作为发展根基。日本政府在《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5》中首次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化、具体化。其要点是:第一,以充分发挥日本人具有的发明和创作能力为基本目标。第二,以通过日本人的发明和作品贡献给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在世界占据名誉的地位为目标。第三,从经济角度看,21世纪主要是技术能力的竞争,只有在技术竞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国家才能享受经济繁荣。为此,以知识产权作为核心,促进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第四,对社会制度来说,发明和作品是无形财产,获得法律保护才具有经济意义。

小泉、安倍、福田三内阁最高层强力推进知识产权立国战略。2002年2月小泉发表施政演说。首次明确表示建立知识产权战略会议。3月召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知识产权战略会议,7月《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小泉在2003―2006年、安倍在2007年、福田在2008年的施政报告中无不论及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或知识产权问题。2003年3月日本成立知识产权战略总部,由首相任总部长,内阁官房长官等任副部长,总务大臣、防卫厅(省)长官等13人和由企业、律师、知识产权人、研究机构、大学等界别的10人共同组成。统筹推进日本全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小泉、安倍、福田首相均参加知识产权战略总部会议。日本政府在内阁官房设置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秘书处,首任行政长官由曾任日本特许厅厅长的荒井寿光出任,足见其重视程度。

日本政府在制定其他政策或战略时高度重视与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配合。2002年3月日本内阁通过的《司法改革推进计划》在“综合性加强应对有关知识产权案件”中,提出了将有关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审理期间减半,扩大、充分运用日本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和特许厅等的诉外纠纷解决,谋求它和诉讼的合作。在“适应国际化”的“民事司法的国际化”中提出要“综合性加强应对有关以知识产权案件为主,进一步充实应对民事司法制度”。又如,日本的《国际标准综合战略》、《经济增长战略大纲》中规定均有许多关于知识产权的内容。

二、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日本政府认为实现知识产权立国,基础是人才资源。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在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和2003、2004、2005年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中均有专章规定。2006年1月。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总部所属知识创造周期专门调查会发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综合战略》,集中统筹规划未来10年日本知识产权人才培养。2007年年度推进计划中再度专章规定人才培养和国民意识培养。

日本政府对2006年后10年间如何培养知识产权人才作了详细筹划。对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地方公共团体、企业、学术社团、传媒等的作用和分工进行了规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按照不同专业采取不同培养措施。将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培养分为入门、成长、成熟和发展等阶段,采取创设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推进跨部门联席会等10项重点措施。

日本政府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分层次按重点推进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根据不同年龄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建立尊重独创性、个性的文化环境,特别是注意推进创造性意识教育。在大学、研究生院阶段,有意识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研究者培养教育,努力完善符合年轻研究者自主研究的环境,增强研究人才的流动性,并使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部分。日本在2004年开始在大学设立法科研究生院,培养擅长知识产权的法律实务人员,为确保法科研究生院的教育内容和司法考试的有机结合。自2006年开始在司法考试中将知识产权法作为选择科目之一。在大学的学院、研究生院和全部法科研究生院开设知识产权法课程。在东京理科大学、大阪工业大学设置知识产权专门研究生院。实施有助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措施。在知识产权领域中,鼓励培养复合型人才。

日本政府还高度重视培养精通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型的通用知识产权人才,特别是懂英、中文的人才。鼓励大学根据各自的目标、理念。开展与国外法学的合作,充分发挥国外知识产权专家的作用。为提高日本知识产权实务人员的国际竞争力。在官民作用适当分担的条件下,谋求充实知识产权的研究、研修功能。

在鼓励知识产权研究方面。日本设有众多的知识产权研究机构,一些机构获得文部科学省大力资助。如到2006年9月,COE法学类项目共6个,其中有1个项目专门研究、2个项目部分研究知识产权法律,可见其支持力度之大。其中,北海道大学、早稻田大学的第1期研究在2008年3月左右完成。

三、多层次多途径推进知识产权法律国际合作,保护本国利益

在国际组织和多边国际合作方面。日本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西方8国首脑会议、经济合作开发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世贸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加强知识产权合作。日本积极推动建立世界专利体系,推进国际审查合作,谋求实现在全世界专利申请量占80%的日美欧三极专利的相互承认。目前。日美欧3个专利局已就简化优先权文件电子交换程序达成协议,美国专利局在2007年6月执行,日本特许厅和欧洲专利局在7月执行。日本积极推进专利合作条约的改革,推进商标的国际保护和合作。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积极参与审视马德里体系、修改商标法条约的讨论。日本还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经济合作协定和投资协定等双边、多边谈判机会,促使谈判对方国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仿冒品盗版对策。2004年在外务省经济局增设知识产权侵害对策室。在全部驻外使馆设置负责知识产权的官员处理与驻在国有关

的知识产权法律事务。2004年8月成立跨省厅的“政府仿冒品盗版对策综合窗口”,加强对外国市场的应对。日本提议签订防止扩散仿冒品盗版条约,2004年与世界税务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共同举办第一届世界消灭仿冒品盗版会议。2005年在第二届会议上提出了讨论防止扩散仿冒品盗版条约构想的里昂宣言。日本还于2006年在俄罗斯召开的西方8国首脑会以上签订了《同知识产权的盗版行为和仿冒行为作斗争》的文件。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将反仿冒盗版同反有组织犯罪和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巧妙结合,在反恐成为世界需要、恐怖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背景下,其主张很容易为人们接受。

日本外务省、经济产业省等自2005年4月开始在侵害发生多的国家和地区中,实施定期或者根据需要调查,公布因仿冒品、盗版的受害实际状态、在该国或者地区有无法律制度上的问题、排除侵权品的实效性及其他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等。根据调查结果,在两国间、国际协定上寻求合作。日本将知识产权保护与政府贷款援助结合。以政府贷款迫使受援国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2006年2月,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总部在《关于知识产权基本法实施进展及今后的方针》中,明确规定自2006―2009年第一个重点项目就是在国际上开展其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站在全球化视点的知识产权战略,实现世界专利体系、对各国推动重视知识产权、实现签订《防止扩散模仿品盗版条约(暂称)》、推进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策划有关国际公共政策的讨论等。2007年的年度计划更进一步提出:日本领导对其提议的《防止扩散仿冒品盗版条约(暂称)》讨论,力争早日签约,领导多国间的知识产权合作。

2003年10月,在《日本与东盟间综合经济合作框架》“知识产权”部分中规定:“日本促进东盟各国发展、改善、加强、实施知识产权,对加入知识产权有关的国际协定方面进行援助,促进以信息交换为主的日本和东盟间的合作。”

在双边国际合作方面。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总部在2003年和2004年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的“促进专利制度的国际协调”中均规定有促进美国全面引入申请公开制度、重新审视先发明主义等专利制度国际合作的讨论。2007年9月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包括先申请主义的《美国专利改革法案》,日本要求美国实行先申请主义的愿望在美国的立法中正在变成为现实。日本与法国在《日法新伙伴宣言》中就推进亚洲仿冒品、盗版对策方面取得共识。2006年7月日美间专利申请高速公路开始运行,现已扩大业务范围。日韩、日英间专利申请高速公路也于2007年开始运行。

四、以东亚为区域,以中国为重点,反仿冒反盗版针对性突出

日本实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原因之一就是东亚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面对东亚的快速发展。日本既有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又担心丧失原有优势和新的竞争对手。所以日本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时,对东亚市场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保护本国利益:一是与众多东亚国家签订包括保护知识产权的经济合作协定,二是以中国为重点开展反仿冒反盗版。

日本和东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水平较高、国民购买力较强的国家分别签订有关投资协定,保护本国包括知识产权利益在内的经济利益。在实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前,日本于2002年1月与新加坡签订《日本新加坡新时期经济合作协定》,使新加坡的专利授权程序顺畅化。2005年12月,日本同马来西亚签订《日本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经济合作协定》中,专章规定知识产权法律的内容。2005年6月,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发表《日本印度尼西亚关于经济合作协定谈判的共同声明》中,包括有知识产权的内容。日本和菲律宾、文莱两国签订的经济合作协定中也专门规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印度人口众多,近年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巨大,有日本人士称,在印度文娱制品市场有1000亿日元潜力。日本为保护其在印度的知识产权利益。于2007年5月24日与印度签订了《印度商业工业部和日本经济产业省关于合作的备忘录》,其内容全部为改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人才培养、公众普及等进行合作。中日、日韩之间早有保护知识产权的协定。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市场巨大。日本为保护其知识产权利益。对中国采取了多种反仿冒反盗版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日美联合对中国施加压力。如2006年3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与美国贸易代表古特雷斯发表共同声明,要求中国政府为仿冒品、盗版与正品的区别提供指导。加强取缔仿冒行为。日美两国政府就受害的实际状态和对策交换信息,明确了对中国政府要求具体的应对措施。2007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向WTO提出两项针对中国的贸易诉讼,指责中国打击盗版不力和限制美国电影、音乐和图书产品进入中国市场。4月20日日本以第三国身份提出加入美方的磋商请求,参加美对华知识产权WTO诉讼案。2007年6月6日,日本发表《关于日美间的“规制改革及竞争政策创新”――向日美首脑的第6次报告书》,以政府外交文件对其行为予以载明。

二是日本单独针对中国采取的行动。早在2001年,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就在北京代表处设立知识产权部,进行与中国有关机构的协商,处理日本对中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事务。从2002年至今,每年日本都派遣由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组成的“知识产权保护官民共同访中代表团”到中国各地访问,给有关方面施加压力。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总部在2003―2007年的知识产权推进年度计划的官方文件均有针对中国仿冒、盗版的内容。如《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4》中规定:在以中国为主的海外市场中,由仿冒品、盗版受到损害的日本企业在行业种类上正在增加。又如2007年的计划中规定:积极正确运用WTO对中国过渡期的评议机制和TRIPS法令评议、贸易政策研讨制度,对亚洲各国、地区要求加强取缔仿冒品、盗版:同时在TRIPS理事会积极参加执行的讨论。在“加强同中国的合作”部分中规定:正确运用根据中日首脑间同意并在2007年4月已举办过的“日中最高水平经济对话”等,推动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

日本政府在2005―2007年连续3年专门发表针对中国知识产权的调查报告。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任何国家所未有的对华行动。调查报告对中国正在讨论修改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商标法》以及知识产权司法改革等方面,向中国有关方面表达其诉求,力图使中国的法律在制定时就反应其意志和利益。

知识产权日篇6

为庆祝第17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根据省知识产权局通知精神,决定在全市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现就宣传周活动方案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创新创造改变生活 知识产权竞争未来

二、活动时间

2017年4月20日-26日

三、宣传重点

1、宣传《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xx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施方案》等国家、省、市有关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

2、宣传我市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方面的政策措施,报道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方面的典型案例,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3、宣传知识产权对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宣传知识产权在拓宽企业市场空间、提升企业效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要意义的认识。

4、宣传《专利法》、《xx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xx省专利条例》、《xx省专利纠纷处理和调解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四、活动安排

1、专题采访报道。市知识产权局将与xx日报联合,于4月20日-25日,连续5天,在《xx日报》头版开辟专栏,分5个专题采访报道我市近几年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有关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营方面的工作和典型事例。

2、组织开展广场宣传活动。4月26日,市知识产权局将联合市工商局、文广新局、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xx大学,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在金鼎广场开展大型广场宣传活动。现场开设咨询台;悬挂宣传条幅;摆放展示专利知识宣传图板;发放知识产权宣传材料。各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开展室外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3、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类媒体开展知识产权公益宣传,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利用市中心金鼎广场电子大屏幕等世界知识产权日公益广告。

4、开展知识产权执法活动。活动周期间,在全市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检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活动,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咨询,公开知识产权维权电话。

5、结合采访报道活动,深入企业、科研单位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及知识产权知识。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科技局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确保宣传周活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要创新宣传活动形式,讲求宣传实效,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体,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

(三)举办宣传周活动要改进工作作风,注重活动内容,杜绝形式主义,厉行勤俭节约。

xx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日篇7

一、指导思想

2017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展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大进展和工作成就,突出反映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对于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17年4月20日—26日。

三、活动主题

创新创造改变生活 知识产权竞争未来

四、宣传内容

(一)宣传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完善和发展的不平凡历程、成就和经验,着重宣传“十三五”开局以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以及贯彻落实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规划、xx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xx省知识产权发展“十三五”规划、xx省专利条例的情况。

(二)宣传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着重宣传我市各部门在打击侵权假冒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的行动和取得的突出成果,树立我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良好形象。

(三)宣传我市在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和运用效益方面出台的政策和举措,挖掘报道在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的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质量、价值和效益。

(四)宣传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着重宣传知识产权各领域的专业知识,把宣传普及提升到传播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理念的知识产权文化层面,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五、主要活动安排

(一)举办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活动

1.4月20日,2016年中国xx(服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中国(xx)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十大维权援助典型案例。

2.4月下旬,举办xx市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第三方平台和知识产权巡回庭揭牌仪式,并举办相关论坛活动。

(二)开展专项执法和公开庭审活动

1.4月24日,组织全市各县(市、区)局,在辖区内重点流通领域、市场开展假冒专利和专利标识不规范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加强识别假冒专利商品的宣传,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2.4月下旬,市中级人民法院在xx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举办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公开庭审活动。

(三)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园区、进高校系列培训活动

1.4月21-24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指导下,在xx万融商务大酒店举办发明专利挖掘与撰写实战培训班。

2.4月25-28日,在省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在xx万融商务大酒店举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内审员培训班。

3.4月20日在xx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培训班,4月21日在经开区举办专利纠纷处理及从诉讼角度谈专利申请质量培训,4月26日在洞头区xx联鑫众创空间有限公司举办专利实务培训,在洞头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举办电子电器相关知识产权培训。

(四)开展知识产权现场咨询和知识竞赛活动

1.4月23日,在xx鞋博城举行现场咨询和“知识产权走进市民”有奖竞猜活动,同时揭牌成立中国xx(服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驻xx鞋博城工作站。

2.4月20-26日,在xx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第三届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在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广大市民开展知识产权知识百题竞猜活动。

六、有关要求

知识产权日篇8

4月20日--4月26日,知识产权工作者又迎来了知识产权宣传周暨第七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我市按照国家、省、济宁市知识产权局的统一部署,以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营造自主创新良好环境,切实提高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出发点,积极筹划,精心组织,开展了2007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曲阜掀起了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热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一、确定宣传重点,作好前期准备

4月18日,市政府办公室根据济宁市整规办[2007]1号文件的要求,下发了《关于开展2007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对今年的“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暨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

《通知》确定,今年的“宣传周”将围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这一主题,重点宣传国家、省、济宁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立场和坚强信心;我市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有益经验和明显成效;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山东省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年)等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保护知识产权的典型案例及启示;保护知识产权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知识等内容。

二、“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

1、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宣传。为使企业和社会公众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市充分发挥电视宣传覆盖面大、受众多的特点,从4月20日起在曲阜电视台开辟“知识产权栏目”,重点介绍企业自主创新与专利保护案例、山东省著名商标案例、打击盗版案例、企业保护商业秘密案例,连播10期以上;在4月24日组织知识产权局、工商局、文化局(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农业局联合召开电视新闻,重点介绍我市一年多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情况。以此来影响更多的人,使其加深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印象,此举省事省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宣传效果。

2、开展大型知识产权宣传咨询活动。4月26日上午,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牵头,联合工商局、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农业局等5家职能部门及圣阳电源、金皇活塞、兴达矿山机械厂等6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围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主题,在鼓楼大街的“中国曲阜科技城”沿街隆重举行了纪念第七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鸣放、副市长吴霁雯及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到场参加了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现场咨询、资料赠送、图片或实物展示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介绍知识产权知识,呼吁人们重视和保护知识产权。现场咨询热闹非凡,过往群众纷纷驻足咨询、索取资料。新闻媒体派出记者到现场进行采访和专题报道,发挥了较好宣传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上一篇:知识产权保护法范文 下一篇:产权交易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