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技能范文

时间:2023-10-08 20:11:32

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篇1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背景;摄影;摄像技术;数字技能

1摄影摄像课程教学分析

摄影和摄像可以把人、事物最真实、最美的一面表现出来。摄影追求的是确定主题,利用前期布景、调光抓取生活的美好瞬间,摄像则是可以记录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摄像摄影最能体现作者的艺术修养,在拍摄的过程中,作者需要利用摄像机和照相机拍摄影像、照片,最后的成品可以直接表现作者的爱与恨。摄影摄像专业教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照相机以及摄像机的基础使用、采光、取景、场面调度和后期编辑等,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可以利用摄像机和摄影机等器材拍摄美丽的画面,并通过照片和视频表现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传统摄影是胶片摄影,后期需要到暗房里面冲洗胶卷,而现在的数码摄影技术已经不需要胶卷和暗房,只需要打印机、电脑。

2高校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数字技能实践现状

2.1数字化摄影摄像教学发展比较缓慢

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对人们的审美产生了很大影响。互联网时代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摄影摄像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高校教师需要结合社会的需求不断地摸索。在数字化和摄影摄像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后期剪辑和后期制作方面,新技术的发展给摄影摄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2教师对数字化摄影摄像技术了解不够透彻

对摄影行业来说,数学化摄影和摄像已经成为现代高校摄影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是每个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高校的摄影摄像教师专业水平存在差异,摄影摄像课程数字化发展也呈现出地域性差异等特征。在数字化发展总体趋势下,很多教师对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的了解比较少、对数字化的应对能力比较差,使得数字化技能在摄影摄像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多的体现。有的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对数字化教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教师对数字技能的了解太少,使得数字化教学效率比较低。

2.3数字化摄影摄像技术资源整合不到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很多高校已经把摄影摄像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结合到一起。数字化摄影和摄像已经成为现代摄影摄像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兴起,对摄影摄像行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一,摄影摄像教育教学与数字化技术的资源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中国摄影摄像行业发展比其他发达国家起步晚了几十年,因此,需要人们不断地磨合和探索,把数字化技术和摄影摄像专业结合在一起。第二,高校教师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和运用不足,很多教师认为数字化摄影就是拍摄方便、取照片方便。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如果教师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有偏差,那么学生接收的信息和知识也会有很多偏差。第三,高校摄影摄像课程资源比较缺乏。摄像和摄影的资源整合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和时间,而很多高校无法承担这样大的成本,这也使得资源整合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虽然近几年数字化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但是在优质资源方面还比较缺乏。

3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数字化的实践应用

3.1优化课程授课计划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摄像教学专业课程安排比较合理,理论课程占总课程的1/3,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2/3,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和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摄影摄像授课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摄影摄像技术是最基础的摄影教学课程,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讲述摄影摄像的相关知识,比如如何调整参数以及后期剪辑等,提高学生对基础课程的重视度。

3.2培养专业实践器材管理人员

摄影摄像数字化实践教学中的主要设备是单反照相机和摄影机。因此,高校需要准备相应数量的单反照相机和摄像机、三脚架、遮光罩、滤光镜、存储卡、相机包。在资金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配备专业的苹果机房,用于图片处理和非线性编辑等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各项实验。同时很多高校没有配备专业的实践管理人员,仅仅以机房管理人员作为摄影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这些教师对设备的日常护理知识的了解有限,导致部分仪器因管理不善出现一定的损耗。例如单反照相机和摄像机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可能会在镜头上出现霉点,或者因为学生放假长时间不使用电池,充电续航能力下降。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旦设备出现问题,这些兼职教师可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耽误了学生的上课时间。因此高校需要培养专业的实验员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日常维护,建立合理的实践管理制度。

3.3摄影摄像数字化技术有利于学生实践教学

摄影摄像数字化技术实践教学主要是现场拍摄与后期制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资源比较有限。第一,学生只能以模拟相机教学为主,接触的相机使用的是老款的感光胶片,这样的教学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学生在实践中无法接触真正的实践项目;第三,感光胶片很容易报废,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教学资源。传统的摄影摄像教学都是在暗房中洗照片,但是学校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数学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影机成为摄影摄像教学的主要教学工具,这样学生就可以用电脑上的修图软件代替传统暗房。

4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数字化的实践改革方向

4.1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数字化的实践改革创新要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能解决了很多传统摄影摄像教学中的问题,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对摄影摄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技术方面和选材方面的创新,通过创新方法给学生带来新的美感。

4.2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数字化的实践改革方向

摄影摄像数字化技术不仅指硬件数字化,还包括软件方面。硬件方面主要指的是数字照相机和数字数码相机,软件主要包括AdobeCameraRaw插件、AdobePhotoshop、AdobeLightroom,这些软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智能化也是高校摄影摄像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运用新的软件,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把比较常用的后期制作软件运用到教学中。

5结语

实践技能篇2

[关键词]中医实践技能课程开发

医学高职教育的目标,强调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职业技能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能否有效地进行课程开发,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质量。我校中医教研室进行了临床专业中医综合实践技能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课程改革,获得了一定成效,撰文如下。

一、临床专业中医综合实践技能课程开发必要性分析

(一)顺应社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疾病谱及医学模式发生了明显改变。人口老龄化、社会现代化带来的诸多因素参与的功能性、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肿瘤、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等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这类疾病西医尚无满意疗法,而恰恰是中医所长。在治疗方法上已从纯粹治形转化为心身并治,从微观转向了宏观。医学模式也由生物模式转变为自然――社会――人的形态。人们对医学的需求从单纯的治病转向了集预防保健、康复治疗合一的趋势。并且更希望从有严重副反应的化学药物治疗和损形的手术治疗转向天然药物治疗、传统自然治疗,这就为中药、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开拓了用武之地。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受经济的制约,农村居民还不可能进行高医疗保健消费,从这一需求来说,中医药具有西医药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及随处可得的中草药诊断治疗疾病,尤其是针灸、推拿、药物膏贴等治疗手段更是廉价、高效的治疗方法,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医所具有的自身优势与特色治疗亦便于在社区开展医疗服务。所以从目前与发展看,基层卫生服务更需要大量既懂现代医学又能灵活运用中医诊疗的全科、复合型医生。中医和西医并存、并重、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是我国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国情,故西医院校学生学好中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拓宽专业口径,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本质是就业教育。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谋职已成为市场条件下就业的主流。现代社会特别强调综合能力在职业活动中的运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为就业作准备的职业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种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为受教育者走上第一个工作岗位提供充分的专业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人具备在他的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改革职业教育的课程指明了方向,只有实施课程综合化,增强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才能培养宽专多能型人才,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那么作为培训和输送乡镇医生的大专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应顺潮流而行,加强中医实践技能的操作,推广中医特色理疗方法为明智之举,突出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古人云:“医人当先医医,救一世医,医在一世;救后世医,医在世世。……以医医人有限,以医教人无穷。”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质,增强他们运用中医技能防病治病能力,拓宽他们业务能力的适应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对改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条件和水平,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二、临床专业中医综合实践技能课程开发与实践方法

(一)自编教材,内容凸显临床和市场需求

选拔中医教研室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并有实践经验的与所开发课程有关的双师型教师,首先由教研室组织进行讨论,集体编写综合实践技能课程开发教学大纲,然后以适用、够用为原则,以临床技能为导向,精选相关章节,针对性编写实训教材。

(二)突出“独立实践环节”课的设置

中医综合实践技能培养分为基础技能培养和临床技能培养两个板块。基础技能培养纳入《中医学》教学计划,课改核心以临床技能培养为主,采取校内、院校结合进行全真场景演练的综合技能培训。主要内容:刺灸法,拔罐、刮痧,推拿,针刀疗法,耳针、足部反射法。实施对象为三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课程纳入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属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分别开课于第三学期、第二学期,以考查课的形式设立。教学计划为:20学时/学期,2节/周。

(三)推进具有行业准入作用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测评体系的建立

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模仿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方法,分为三站式考试,将基础与临床实践技能测试通过病例分析、答辩、演练等方式进行,满分一百,比例分别为4:3:3。考试合格报请校有关部门发予培训合格证书。拟与市劳动人事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结合,通过测评考虑获取相应的中医职业技师证书。

三、临床专业中医综合实践技能课程开发结果分析

(一)各专业中医技能考试成绩情况

通过两个学期中医综合实践技能课程开发与实践,其中07级三年制610人,06级五年制180人。结果显示:各专业及格率分别为95.73%和92.77%,收效颇大,增强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调查问卷发放情况

向参与课改实验的学生发放自制简易调查问卷,提问集中在对中医综合实践技能培训和测试的评价,以动态了解学生的支持力度和兴趣。结果显示:95.0%以上的学生对新课改兴趣很大,认为中医综合实践技能的培训可加强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拓宽今后就业渠道。

(三)结果分析

通过本课题研究发现,中医综合实践技能培训极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对中医知识的兴趣和热爱,充分了解和认识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及简便廉验的治疗手段,不仅增强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拓展了临床治疗技术空间,而且获得了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全科复合型应用人才,达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都在实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使毕业生在拿到学历文凭的同时,能够拿到几种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条件。实现高职教育与劳动就业的多重衔接。本课题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试点,按照国家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要求进行各项技能培训,获得了一定成效,进而可推广至护理专业、康复医疗专业,以及专业证书培训、乡村医生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等领域,充分发扬中医学特色诊疗优势,拓宽就业、医疗服务渠道,提高医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进而提升社会医疗服务水平。

本课题通过中医综合实践技能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力求探索出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以期同时获得一套适合我校复合、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医综合实践技能操作规范,进而推广至乡镇医生、社会保健服务人员的培养使用,或作为兄弟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之借鉴。

注:本课题获得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省社科联“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贰等奖。证书编号:10-Lb042。

实践技能篇3

关键词:教产结合 临床 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100

北海市卫生学校(原北海市合浦卫生学校)始建于1958年,属卫生行业主管公立中等职业学校,是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广西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学校被自治区卫生厅确认为广西第三批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附属医院确认为临床技能培训基地。2012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第三批立项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附属医院作为特色项目重点建设。

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既是师生参加社会和技能实践的重要实训基地,也是对应卫生产业的经济实体。多年来,附属医院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服务地方经济作出贡献。今年上半年门诊量136627人次,住院人数6385人次,医疗服务收入4528万元。

北海市卫生学校始终把卫生中等职业教育和医疗服务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基本方略,教产结合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重要的抓手。学校对附属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医学教育功能和医疗服务功能,一方面开展医学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大型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益,降低了教学投入成本,增强了学校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教产结合的收益除了满足附属医院的发展外,还投入到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1]。

1 教产结合,完善附属医院的医学教育功能

学校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培训、科研四位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设置有门诊部、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麻醉科、中医科、理疗科、感染性疾病科等业务;医技部门开设药剂科、放射科、CT室、检验科、输血科、功能科(B超、心电图、脑电图室、胃镜室、碎石室)、病理科等科室,开设病床数336张。附属医院加强与学校的护理、医学影像技术、药剂、医学检验技术、助产等办学专业的实训基地相关建设,建好病区示教室和所有实习生值班室,安装了手术室、超声诊断室教学闭路电视录制和转播系统,完善医学影像PACS系统,真实的医疗服务场景和卫生职业服务流程等为师生参加实践训练和学校新专业的开设提供保证。

2 教产结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产结合,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学校建立附属医院专业人员教学轮岗和兼课机制。制定相关制度激励专业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与获取教师资格证书和中职教师系列职称,采取双职(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业务科主任、护士长)或挂职的措施,培养学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师担任附院科主任和兼职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和医疗服务,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临床经验、优良的教学效果和突出的科研能力获得社会和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教师以附属医院为依托,应用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为教师了解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创造良机,教师能很好地顺应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探求改革课程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实现培养实用型卫生人才的目标[2-3]。附属医院现拥有具备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又具备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一百二十多人。

3 教产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学校率先在中职学校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现代先进教学方法,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按“模块化”教学,完善阶段实习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法、重新编写实习生手册,优化和量化阶段2周阶段见习和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法,完善实习管理相关制度教学模式,实施2周阶段见习和顶岗实习。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学校创新教学方法,让部分专业课教学在附属医院实施,通过工学结合,改变原来单纯理论教学后再实验的教学方法,引入“导生制”、“助教”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3-4]。以附属医院为依托,学校2007年在护理专业三个年级、二十多教学班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涉及十多门课程教学,涵盖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三千多学生和二百多老师参与新教学法,历经两年时间。在护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过程中,案例来源于鲜活的临床实践、护理实践活动,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典型性、启发性、真实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教材乏味的局限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进行不断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热情,给学生创造了思考问题的条件,把学到的专业理论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际、护理实际业务中去,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3-5]。研究成果《护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效果评价》获得广西教育厅颁发的第六届中职教改成果奖。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学校在完善校际共享、校企共享、师生共享、满足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构建以岗位能力职业准入和职业发展为目标、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进展[1,5-8]。

4 教产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护理、医学影像技术、药剂、医学检验技术、助产等卫生类专业具有联系实际、知能并重和启发诱导等特点,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又不乏高深的理论,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6-8]。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通过真实病例、实际工作场景和仪器操作,教学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通过教产结合,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从模具、课堂练习转为真实人体操作和实际场景的恐惧心理,而且方便了在校生及早接触社会,贴近岗位[1,5-8]。附属医院为学校参加广西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的选手进行赛前培训提供实训场所。2012年医院护理部主任和各病区护士长结合临床实际,主动配合学校的护理教师对参加广西和全国护理技能大赛选手进行技能训练,增强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结果4月在全区中等卫生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中学校获得了团体一等奖,3名参赛选手在大赛中全部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代表广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的资格,6月3名广西选手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项目竞赛中全部获奖,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2013年学校首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项目比赛,医院药剂科为选手提供中药房作为实战演练场地,而且与学校药理教师一道精心指导,结果1名选手获得全国赛三等奖。

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积淀、传承和创新,形成了行业特色鲜明、医疗服务与医学职业教育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今后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机遇,产教结合,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医院规模,促进教育教学功能更加完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培养理念。总之,以教产结合为抓手,建设作为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基地的附属医院,充分体现卫生职业教育的功能,彰显卫生职业教育的特色,树立卫生职业教育的品牌。

参考文献:

[1]肖智谦,吴伟,林素洁等.《护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及其效果评价》研究[J].成功(教育),2010,(159):9-12.

[2]肖智谦,陈碧瑕,邱琼华等.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在中职卫校中推进问题教学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31-33.

[3]肖智谦,吴伟,林素洁等.卫校护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J].时代教育,2010,(10):271-272.

[4]肖智谦,吴伟,林素洁等.案例教学法在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实训中的应用和评价[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1(6):947-949.

[5]肖智谦,陈碧瑕,刘伟等.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卫生职校的应用[J].广西教育,2009,(18):39-41.

[6]刘伟,曾以初,陈承军等.深化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基层的多能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7):33-34.

[7]李富南,包欢欢,宁德强等.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考核模块的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0):22-24.

[8]莫逢伟,付远清.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统计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129-130.

实践技能篇4

关键词:数控机床 技能实训 过程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40-01

为使学生学有专长,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择业与就业,本人所在学校要求学生在取得本科文凭的同时能熟练掌握一项技能,机械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一项数控加工技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掌握好每个环节的操作技能,今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过程化理管理,对在这一过程中的收获与问题进行探讨。

1 教学背景

教学班共45人,二名带教老师(分别带数控车和加工中心)。实训安排在第六学期,学生已修完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了《数控机床》、《CAD/CAM》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综合实训》课程,并已有两周数控机床实训,掌握了一些的数控机床基本操作。《数控技能实训》课程为期一个月,要求学生经过课程学习,能熟练地使用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或加工中心)完成中等复杂程度及以上零件的加工,初步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工艺及程序问题的能力,相当一部分达到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数控车床或加工中心操作工的职业资格水平,并通过职业资格考核鉴定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 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1)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对机床操作有畏难情绪,得过且过。(2)学生虽然通过前期课程,但是水平叁次不齐,动手能力差别很大。(3)学生人数较多(45人),带教老师少,数控机床设备少(6台),分12组2班次进行,如何保证教学质量?(4)数控编程要求零错误,否则加工零件报废甚至造成机床损坏、人身伤害等重大事故,而学生最缺乏的就是严谨的工作作风。(5)考工考级考试单人单机独立操作,有时间限制,不仅要求学生会编程及操作,更要熟练。这需要大量时间训练。

3 过程化管理实施过程

(1)严抓编程关。初期对学生进行编程能力的考核,考核通过者才能进入操作实训环节。第一次共有15名同学没能通过考核。对这些同学作暂停上机床操作处理,一方面让有能力的同学先走一步,缓解一下机床少的矛盾,也让没过的学生有压力,经第二次考试,有7名通过考试。经第三次考试,剩余8名同学通过了考试。

(2)分阶段实训与考核,考核成绩占总评50%。

实训第一阶段(一周)。

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机床的操作与工件的在线测量,能对不同加工对象及要求(如:孔、螺纹、槽等单项)进行熟练编程及加工。在该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要求零错误)和测量能力,熟练机床操作。每天对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及编程能力进行评分。让他们既看到不足又看到进步,逐步增强信心,克服机床操作畏难情绪。

实训第二阶段(一周)。

实训第二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整个零件(中级难度)的加工。强化学生的工艺分析能力,具备相关工件、刀具安装调试的能力。经过编程考试与第一阶段的操作强化训练,学生已能熟练进行零件完整程序编制,在该过程中主要对学生每班次完成零件的情况进行考核评分(按组评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按组评分,为了获得较高分数,所以发现初期都是操作熟练者在操作机床,这样强者越强,差者越差,达不到我们教学目的。且有些学生想要多练习些,占机床时间较长,引起了一些学生间矛盾。最后调整教学安排,指定人机时间。

实训第三阶段(二周左右)。

以职业资格考试国家题库中实操试题为训练目标,强化学生对加工精度的掌握,掌握相关加工技巧,具备相应查错、调试的能力。在该过程中针对加工出现的问题,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纠错能力,对每班次完成零件的情况进行自我测评与互测评分,不能完成实训任务的学生,安排时间直到完成既定目标;对多次考核不及格且无明显提高的学生,作不参加考工考级处理。根据实训中出现的问题,组织进行答辩,让学生清楚自己错在何处,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错误,也切实掌握了学生情况,及时修正实训方案。在此期间进行学生间的操作比赛,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提高了操作水平;另一方面树立标杆,让学生有学习榜样和探讨的对象。

4 结语

不断地测验及相互间的比试,让学生有持续的学习压力,注重了平时的训练,把要我练变成我要练;不断的交流与考查,让学生看到了自己能力的提升,理解了教学目标,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要尽全力去做。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

过程化管理实质就是精细化管理,把实训计划与要求进行细化,并要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让绝大部分的同学经过训练都能完成,让他们看到只要努力都会实现即定目标,目标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和很困难的,增强了自信也提升了动力。

过程化教学使教学工作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在带教巡回指导的同时要不断地对同学进行考核检查,还需兼顾落后了的学生,特别是实训初期很多时候需同时面对几个头绪,有些顾此失彼。设想应提前在班里培养出几个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起助教作用,帮助我们从简单重复的操作演示及安全监督中解脱出来,能有更多精力抓编程、抓精度。很务,觉得谚曰我们的工作,能根据我们的要求努力完成任务,觉得单项过程化教学管理,注重了抓紧平时的训练,提升了学生学习动力,使这次高级技能考工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考工考级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及格率从原来70%多提高到91%(有四名同学没有通过过程考核,不得参加考工,参加考工的同学都通过了技能考核)。通过过程化计划的实施与学生的交流,也发现了教学计划中许多不足之处(如:分组成员不能一成不变、项目设置能否更有针对性、如何让学生间更好地开展良性竞争、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等问题),今后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参考文献

[1] 刘峰.数控技能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3):66-67.

实践技能篇5

关键词:生产技能;实训场地;建设;实践

作者简介:赵静(1973-),女,山东青州人,青州市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工程师。(山东 青州 262500)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08-02

一、企业发展对专业管理的要求

人力资源是企业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企业以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努力为员工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着力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难题,建立“学习型企业”,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为电力事业发展储备力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保持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生产技能实训场地现况描述

生产技能实训场地建设是提高员工队伍培训质量的必要条件。通过加强生产技能实训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培训实训功能、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搭建培训软环境平台、提供开展丰富多样业余活动的场地,为员工提供一个集理论学习、实训操作、文体活动等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技能实训场地,使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舒缓工作带来的压力,在课间中体验公司的温暖,从而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战斗力,为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营造和谐氛围,促进企业发展,逐步打造成县供电企业生产技能实训场地建设的典范。

三、生产技能实训场地管理的范围

建设生产技能实训场地是员工队伍培训全过程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涉及到线路专业场地建设、营业用电实训场地建设、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室建设、文体活动场地建设、员工队伍培训师资力量建设以及为员工队伍日常培训提供食宿、学习、考试等一系列的各项基础性建设。

四、生产技能实训场地建设

1.场地建设的需求调研

职工培训管理中心根据培训工作开展和培训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各部室上报的年度培训需求,针对当前公司人力资源发展需求及对当前培训软硬件设施、职工所需培训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调研,制定了场地建设总体实施方案,报领导小组批准,纳入公司综合计划。培训中心按照场地建设总体方案,在各个职能部室、施工单位的紧密配合和指导下,建成了日常练兵的技能实训场地;根据计划制定了专兼职教师需求计划,按照推荐、考试、试讲、入围、审批、公示等程序,选拔了各专业优秀人才,充实了公司内部教师队伍;在加强练兵场地硬件建设的同时,开发了在线网络培训管理系统;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练兵场地的管理,在原有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健全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训工作质量考核评估体系。

2.场地的硬件环境建设

培训中心根据场地建设总体方案,从场地面积、设备的选型、设施的安装、达到的效果等方面入手编制具体的生产技能实训场地建设计划,报领导小组批准。培训中心配合施工部门进行线路专业实训场地建设,建立了配电线路专业所需的横担安装、更换绝缘子、拉线制作等培训内容的室外线路安装实训基地;配合施工部门进行营业用电专业实训场地建设,建立了电能计量方面的装表接电、错误接线检查、触电急救等专业知识的室内培训实训基地;配合施工部门建成了满足日常农电人员集中培训的计算机培训室和多媒体教室,达到了远程培训教学功能;建设能够容纳50人左右就餐住宿的餐厅和宿舍;并从学员需求出发,配套建设乒乓球、篮球、健身房、图书馆等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场地,丰富了培训学员的学习生活和业余生活。各专业职能部室对技能实训场地、文体活动场地进行专业建设方面的指导和监督。

3.场地的软件环境建设

在加强场地硬件建设的同时,为解决制约培训工作有序开展的难题,培训中心对如何使培训简单化、可操作化,如何有效监督、提升培训效果这一系列的难题通过到部室、班组进行了充分调查。调查结束后,培训中心负责召集相关负责人进行讨论和研究,最终确定利用公司现有网络资源,借助公司现有人员的专业力量和软件开发环境,研发《在线网络培训管理系统》。实现了培训全过程管理(计划的需求管理、计划管理、实施管理、自学管理、结果管理、效果评估、课程管理)、资源综合管理(题库浏览、视频浏览、电子图书室等)、个人档案管理(证书管理、考试管理等)、无纸化多专业集中考试等多种功能,为培训的软实力建设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培训中心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制定相应的年度专兼职教师需求计划和聘任专兼职教师的条件。各部室负责推荐并填写《内部教师推荐表》,并参加公司组织的考试和试讲。培训中心负责根据考试和试讲结果确定专兼职教师入围名单,报领导小组批准,合格的人员颁发聘任证书。培训中心在制定聘任条件时,组织公司不同专业人员,按照专业领域的不同编制不同的聘任条件,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公司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并且为了在职工中形成良好的选聘氛围,采用聘期一年制,使教师队伍始终处于动态管理。

5.场地的规章制度建设

在加强实训场地建设的同时,培训中心应注重培训工作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设,结合日常场地的管理与培训学习制定和完善了《青州市供电公司技术比武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培训场地管理办法》、《培训场地学员管理办法》、《培训场地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等相应的规章制度,使练兵场地建设的更加完善和规范。

6.场地的配套建设

在建设实训场地的同时,配套建设乒乓球、健身房等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场地。培训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从学员的日常需要出发,规划建设适合课余锻炼、充实业余生活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健身房、图书馆等多处文体活动场地,将身心健康和文化娱乐纳入每期学员的必修内容,使学员们不仅在学习培训期间丰富了专业技能知识,而且还锻炼了身体,充实了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生产技能实训场地的使用

1.强化生产技能人员的日常训练,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因地制宜建设日常练兵的实训场地,积极推进了公司多元化培训的开展,解决了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一线员工的技能操作规范性和熟练度;不断完善日常管理办法、学员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等各项培训管理制度,确保了实训场地的管理有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培训质量,增强了培训效果,促进了人才成长。

2.在线网络培训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创造良好的培训软环境,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在线网络学习紧跟当今电子信息发展,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节省了外出学习时间;实时更新培训内容,实现资源共享;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实现了多专业人员集中进行考试,可根据需要设置随机组卷,系统自动从管理员指定的范围抽取,完全人工组卷则由管理员指定试卷。随着该系统的普及应用,无纸化考试成为现实,不仅节省了办公经费、保护了自然资源,还创造了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

3.积极营造和谐氛围,公司成为员工眷恋家园

从员工的需求出发,将生产技能实训场地建设成为集学习、锻炼、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培训基地,在加强职工岗位技能训练的同时,通过积极开展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和为员工开设“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多样的辅助培训,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习效果、增进了员工凝聚力,又缓解了员工的工作压力。在公司内部营造了“企业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员工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的良好氛围。

4.常规培训

生产技能实训场地自正式投运以来,举办了农电工岗位培训、电缆头制作、精益化管理等多期培训班,开展了装表接电、优质服务、技能操作等多个岗位的技术比武。公司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及部分职工集中学习了中国企业不战而胜的策略系列讲座“蓝海之道”和“6S”管理系列讲座。通过各种培训和比武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六、生产技能实训场地的实践成效

1.竞赛收获

2012年,公司参加省、市公司组织的供电服务之星、人力资源等9个工种的技能竞赛和普调考活动取得了良好成绩。其中,获得团体第一名1个,团体第四名1个。一名公司员工在国家电网公司第四届供电“服务之星”劳动竞赛中,获得“优秀服务之星”荣誉称号,同期获得省集团公司“服务之星”荣誉称号;一名员工在人力资源专业调考中,荣获“人资劳动组织专业调考”个人第十名;一名员工在潍坊供电公司组织的县公司电力调度调考中荣获个人第二名;一名员工在潍坊市总工会举办的变电运行技能竞赛中荣获个人第三名,一名员工继电保护技能竞赛中荣获个人第六名。

2.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建立公司人才库以充实公司后备力量,建立人才管理长效机制必然会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目前公司共有1名集团公司高级优秀人才、1名集团公司专业领军人才、4名集团公司县公司级优秀人才;1名县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名市级名技师、4名地市级首席技师。

3.员工素质整体提高

公司通过抓长远发展,不断强化培训学习,在干部职工队伍中也涌现出了各类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为工作提水平、上台阶提供了智力支持。几年来,有81%的员工提高了一个学历等级,30%的员工由原来的单一技能变为一岗多能。

4.良好的人才开发氛围

人才开发培养体系的运行,在员工中逐渐营造了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公司除了给获奖选手物质奖励外,还重点开展了宣传优秀人才、学习优秀人才的各种活动。一是为优秀人才制作了电视宣传片,提升了知名度;二是用优秀人才名字命名工作室,树立了工作标杆;三是推荐技能专家参加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并做典型发言。这些做法集中展示了优秀人才的风采,也体现了公司对人才的渴求,表达了对他们的尊重,为优秀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

2012年公司被集团公司命名为抗台抢险保供电“功臣单位”,实现了安全生产“六个不发生”。建成110千伏桃园变电站,投运110千伏郑峱线和兴旺扩工程,新增变电容量50万千伏安,新增输电线路长度80千米。新建成1个电气化镇、150个电气化村。2项QC成果获全国二等奖,3个QC小组获省级奖励,4项管理创新成果获省级奖励,6项专利成果获得授权,公司连续5年获得“山东省质量管理优秀企业”荣誉称号。上述工程及创新的实施,扩大了自身业务规模,极大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6.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实践技能篇6

关键词:中职汽修 实践技能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283-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职教育在教学中一向是偏重于技能,中职院校毕业学生的技能相比本科院校学生高,这也是中职学生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竞争力,因此,中职学校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系统化的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具有高水平的实践技能的基础上,也要做好理论教学,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进行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应用。下面具体介绍了中职院校提高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方法。

1 良好的理论基础是实践的前提

中职教育的一个重大的弊端就是偏重于技能,而忽视理论教育,这也是中职、本科教育最大的区别。汽车维修的实际动手技能非常关键,但是理论同样不能忽视,因为良好、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实践技能的支撑,只有掌握好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维修。

1.1 理论教学要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

现在中职教育中运用的理论课本编写时间都比较长,书中的一些理论和技能的说明都已经过时,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老师再按照书上的内容进行课本的讲解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所以,汽车维修的相关授课老师要使自己与最新的理论和技能保持同步,让自己不断的与时俱进,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当代汽车维修的最新技术和理论成果,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对于已经过时了的维修技术,老师可以进行简略的讲解,让学生做到基本了解就好,这样还节省了上课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率。另外,技能是中职学生的竞争力,因此,在理论教学时,老师也要加强学生这一竞争力,理论知识在讲授时应该注重对维修技能以及故障排除方面知识的讲解。

1.2 理论课程要做到“够用”,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现在许多中职的理论课程教学过于看重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由于中职的学生知识素养和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差,这就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得老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痛苦,而且使用价值很低,需要花费学生较多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就减少了实践的时间,对中职汽车维修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老师们在授课时要“删繁就简”,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结合摄影仪、多媒体等尽量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们尽快掌握汽车维修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技能还是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最应该掌握的技能。因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养时要始终坚持“技能为主”的培训原则,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们的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们的心智技能,即在维修中能够不断的创新维修方法的技能。学生也要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笔者认为校外的实习更能提高W生汽车维修的综合素质。

2.1 校内实践

校内实习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到学校相关的实验室中去进行操作,也就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针对此,学校可以进行两方面的改进:一是提高学校实验室的规模,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合适的场地和设备支持;第二,对于实验室的操作,学校可以进行模块化教学,就是在学完一部分的理论知识之后就安排学生到实验室去演示操作,这样可以将理论更快的实践化,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

一般学校都有自己专业的特点,比如说一个中职学校中汽车专业最好的技术是汽车发动机故障的排除和维修,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整合一切的学校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中可以具体将汽车维修课程分为发动机故障与维修、汽车车身故障与维修、汽车底盘的故障与维修、汽车中电气设备的故障与维修这四个大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做到学有所长。

2.2 校外汽修厂实践

校外实践主要是到汽车维修厂中进行实习,汽车维修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学生们一定要抓住机会进行学习。另外,在学校的实归是范围比较小,在汽车维修厂中,学生们能够见识到各种各样的故障和维修方法,汽车维修厂也有许多经验丰富、技术良好的修车师傅,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向这些师傅学习,另外,学生们还要发动大脑,努力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维修方法。笔者认为校内实践是理论的应用过程,而校外的实习是学生们将理论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与老师傅一起动手修车,逐渐将理论知识内化。

2.3 实习后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回顾

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学生在实践结束后,要定期的对相关的知识技能进行总结回顾,逐渐形成长期记忆。对于一些没有还不太理解的地方,要及时寻求老师或者是汽车维修老师傅的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的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中,为社会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高技术人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职教育中的关键是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上,要在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增加实践课的课时,也要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汽车维修厂地,切实帮助学生提高汽车维修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 何厚昕.浅谈中职汽修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5,(10):130.

[2] 黄斌.中职汽修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8):61-62.

实践技能篇7

关键词:技工学校 实践技能 方法 途径

实践技能是技工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工院校人才的客观需要,决定了技工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技术人才不仅要在从事自己的职业领域具有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求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确保培训学生的实践技能。一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实训场所,购进大量的实训设备器材,从资金上保障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修订了传统的教学计划,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制定技能训练目标,坚持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把专业对准职业岗位群,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修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不断优化课程结构,重点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三是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连接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一、提高实践技能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

1.建设实训场所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笔者所在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实习(实训)教学,不断加强实习场地的建设,每年投入资金,改造更新增添校内实习实验设备。近几年来,学校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购置实验实训设备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不断完善实验实训场所,到目前为止,实验实训场所面积合计为16743.43平方米。校内建有制药实训基地、中药综合实训基地、8个模拟西药房、1个制剂实训室、2个药物分析检验实训室、2个模拟中药房、2个认药室、1个前处理实训室、2个零售系统实训室、1个礼仪实训室、1个标本室、1个炮制实训室,还有微生物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药理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人体解剖生理实验室、药物化学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等,实训设施与设备价值累计有1000多万元,而且主要设备设施均达到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能满足已开设所有专业的实训要求。

中央财政支持加上自筹资金400多万元,笔者学校建设了制药实训基地,购置了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两条生产线的设备,设备和工艺先进,国内领先;该实训基地是药剂、制药技术、中药制药等专业开设主要核心课程的必需场所,能满足校内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求。另外,一个国家支持加上自筹资金400多万元的中药实训基地也即将在学校竣工,该基地将成为集中药植物园、中药标本馆、中药前处理实训室、中药传统炮制室、大型药店等为一体的适应各专业发展要求的综合实训基地,这批实训基地落成后将全面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出来的学生将真正与岗位接轨。

2.校外实习场地建设

笔者所在学校除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场所外,还开辟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每个专业至少有两个实习基地。这些基地分别是汇仁堂医药连锁公司、开心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液体车间、江西仁和闪亮制药有限公司、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固体制剂车间、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固体制剂车间等。这些企业大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先进的设备技术工艺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能很好地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1.师资队伍建设

质量是学校立校之本。要建设一支能培养学生高素质操作技能的师资队伍,笔者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培养与引进并重。根据学校发展及专业建设的需求,优先引进高学历的短缺人才及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到教学、实训一线;积极鼓励教职员工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参加提高学历层次的教育,积极鼓励教职员工参加生产实践活动,积极鼓励教职员工参加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不断扩充师资队伍,改善师资结构,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及优化配置,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2008年至2011年引进14名专业人才,其中7名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立足本校,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取得技能证书

学生操作技能主要通过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实习等教学环节获得,因此技工院校除了配备高素质的文化课教师外,尤其要注重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实习指导三类教师的配备,即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双师型”教师人数为205人,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92%;达到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80%以上的要求;兼职教师为学校从企业聘请的高技能人才,人数为61人,占专任教师的21.5%,符合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10%~25%的要求。

(1)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笔者学校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制定了较完善的师资培训规划及相关制度,制定《江西省医药学校教师培训制度》管理文件,每两年制定一次《江西省医药学校师资队伍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对各专业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从2006年起,就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部级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分批送教师前往武汉和常州的培训基地接受两个月的脱产培训。除参加部级培训外,学校每年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一个月的不同专业的省级师资培训、德育教育培训、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计算机培训、下企业实践培训、专家讲座培训等,收集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如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资料、企业文化培训资料、专业课程资料、新技术课程资料、行动导向培训资料、如何说课讲座资料等。另外,我校还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制度及教学方法培训,有机地进行教学改革,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说课比赛等活动,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及整体素质。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教师人数达112人,占全体教师总数(307人)的36.48%,其中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教师达35人,占全体教师总数(307人)的11.4%,每人每年培训最短时间为10天,课时为60个课时。

(2)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针对职业学校教学以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学校制定了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实践的制度,每位实习教师必须每两年于暑假下厂实践两个月,寒假期间实习半个月,并采取按时间计算课时、发放出差补贴的方式,把到生产一线实践作为评定高级实习教师必备条件之一,以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学校提前联系好合作企业,轮流派送教师进入企业,集中一段时间顶岗工作,以提高教师的技能型创新水平。同时,还对下企业实践活动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每次下厂人员都组成一个小组,有小组长进行管理、登记,并每人填写工作记录,厂部填写顶岗工作表现等。实践教师通过实习鉴定表接受企业的建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进实践技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专业教师共计222人,每年有178人到20多个厂家进行实践,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0.18%。通过进入企业实践,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

为适应企业生产实际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省内各工业园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多个医药企业进行专业需求调研。并对药剂、中药、制药工艺、药物分析检验、中药制药等专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及可行性方案的论证,结合调研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确立设置药剂、中药、制药工艺、药物分析检验、中药制药五个专业作为学校常设高级技工专业。我们还根据培养目标制定了各专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实施方案、实习计划及课程大纲,针对高级技工学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的特点,突出技能训练,制定了各专业技能标准,开设了问病荐药实训、营运管理实训、中药调剂实训、中药认药实训、礼仪实训、医药零售系统实训、制药实训、分析检验实训、制图实训等实训课程,实训实习课程达到总课时的60%以上,并对各专业分别制定了技能训练目标,严格按照此目标进行课程安排及实习。

1.制定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计划

培养计划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作为技工类学校,我们必须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使我们的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要,课程内容设置针对性强,采用适当教育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1)在制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前,应重点对每一个专业进行系统的职业岗位技能分析。把岗位技能分解为若干“综合能力”,把综合能力分解为若干“专项能力”。以这些能力为基础列出某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操作技能结构,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2)在制定技工院校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时,以培养实践技能为目标,制定与教学计划相契合的实践技能培养计划。将实践教学计划贯穿整个计划之中,从新生入学开始的认识性实践,到各门课程的课内实践,从每学期的阶段性实践,到学期综合实践以及毕业前实践,都要作好严密的计划、准备,以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通过依托行业、校企联合、产教结合来培养操作技能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结合企业和市场需求,搭建多功能、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学校和多家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合作,分别开办了“汇仁医药班”“开心人特训营”,定期聘请企业专家级高级管理人员对班级学员进行培训,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在以后的工作中,学校仍将校企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不断探寻新的合作企业、合作方式、开展各项活动。既提高教学质量,也提高生产效益,互惠互利,双方共赢。

(1)依托行业。技工院校教育应逐渐脱离教育部门的独家管理,转向依靠社会各方面,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力量,行业部门的作用将更为重要与突出。因为教育部门有能力对行业所需职业人才的技能结构培养进行科学设计,正确指导和精心组织,行业部门则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协调各方关系,为中职人才操作技能培养创造实习等方面的条件。

(2)订单培养。学校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企业为实习生提供实习岗位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实习。根据学校各专业人数情况与合作企业签订定单和定向培养协议,制定订单培养招生计划、教学计划,设置有企业特色的课程,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实现双赢。如在学校二年级学生中选拔人员组建成“汇仁医药班”“开心人特训营”“药房培训班”“南华医药班”“江中制药班”“长江制药班”“汇仁制药班”“江西制药培训营”“江西国药班”等,有助于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和稳定率。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仅有的几家生物合成冬虫夏草的企业之一,其生物制药技术全省领先,江西制药厂各种生产剂型比较齐全,学生实习能熟悉和掌握各种剂型的生产工艺。江中药业设备先进,大多为进口制药设备,学生实习能熟悉和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黄庆仁栈华氏饮片厂是专门从事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学生实习能熟悉和掌握各种中药饮片加工和炮制方法等等。充分表明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校企合作之路的优势。

3.积极推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是连接职业教育和劳动就业的纽带。技工院校应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制度相适应,职业能力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协调,积极推行两种证书制度。两种证书制度的推行,可以促进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提高,增强其就业能力。

4.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改革传统是指改变教师在课堂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加强动手能力入手,知识结构以能力为核心,够用为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训练为主体,营造教、学互动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在全面建立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出具有“实际、实用、实践” 为特色的实习、实训教学方案和实用教材讲义,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并不断加大实习、实训教学比重,将实习、实训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在实训教学中,突出基本技能训练,强化岗位能力训练,着重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型、复合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实践技能篇8

论文摘要:实践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对其进行改革探索,使其在新的形势下更加科学.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体现为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檄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

一、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技能教育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一二十时代,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先进的技术可以弓i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高精尖人才也可以引进,但大批量的技术工人是不可能引进的.只能靠职业技能教育来培养。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周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需要,必须重视和培养技能教育。

二、职业学校实践技能教育的内容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b.s.bloom等人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等大领域。因此,我认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技能的学生,就必须从学生的思想、技能、职业道德情感等几个方面开展教育。

1.丰富知识和思想,让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树立科学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2.培养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可通过单项能力、模块能力、综合能力和扩展能力的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能力.通过参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考核来综合检验学生专业技术的技能。

3.增强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学习社会化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实践技能,而且要培养良好的公德与责任意识,不仅要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丁作作风,而且要培养质量意识、团队精神、探索和创新精神。

三、职业学校实践技能教育的现状分析

1.在教学实践中,实践教学缺乏重视

职业学校往往把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传授放在首位,把实践教学、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作为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灌输的补充形式。职业学校虽然在培养目标中对专业教学计划做了修订,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很难完全落实到位。

2.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紧缺、简陋。

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认可度较低,吸引力不够,生源较为困难,办学效益低下。另外,职业学校的办学经费也很紧张,影响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提高,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现有的为数不多的一些设施也都较为简陋、落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3.实践技能教学师资短缺。

实践技能教学需要足够的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业教师,但是职业学校的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对市场缺乏了解与认识.缺乏专业实践。另外,教师还缺少到企业实践和体验的机会,使得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与瞬息万变的市场差距很大.缺乏与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变化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技能。

4.缺乏对学生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职业教育就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技能的学生。学生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使具备再好的技能也是失败的。职业学校普遍缺少对学生进行职业情感的渗透,缺乏相关专业职业道德的宣传。

5.流于形式的毕业前集中式实习

职业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安排实践教学课少甚至不安排,只是在毕业前集中一个学期或几个月的时间安排学生实习以弥补平时实践教学的不足。这种实习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往往流于形式,因为都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一段时间后回校交实习报告和鉴定,学校不统一安排辅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缺乏指导和监督。

四、职业学校实践技能教育的改革和有效开展

实践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在职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不断强化、革新实践教学,使其在新的形势下更加科学、规范,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1.学校教学设备、场地的不断改善。

第一.可以通过学校投入和校企共建等途径不断改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管理,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各专业的实验室、实训室、实验车间、工厂等。第二,积极地拓展实验(实训)室创建渠道,比如鼓励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学校教学环境建设.共创“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第,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优化资源,将实验(实训)室资源向社会、企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四,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若干相埘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2.“双师型”师资力量的有效培训和充实

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了解熟悉生产领域、掌握一定技术、乐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对技能教育的有效开展极为重要。首先,注重“双帅型”素质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可以让教师到企业中去,到生产第一线去,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需求,认识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在实验实训管理部门管理下,组建一支过硬的实验员队伍。要求实训指导教师在技能上至少有中级以上岗位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来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造就一支较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另外,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及实践基地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充实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这样一支队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促进专业教师的交流与学习。

3.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情感

缺乏职业情感,对所学专业便缺乏兴趣,影响到职业技能的掌握。职业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它具有明确的专业性。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其实很多学生包括他们的家长都未必对所报专业有明确的了解.未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以至于当el后专业学习出现困难时,就持放任的态度,忽视技能教育的学习。鉴于此,教师应存学生入学时就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职业现状及前景.强调专业技能学习的重要性.给学生指明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学校也可通过宣传和组织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情感的渗透和培养。有了动力的方向和点点滴滴的成功体验,在职业成的这条道路上学生就会慢慢积累职业情感。

4.组织和实施“项目化”教学。

“从做中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所在,也是丰富经验的根本途径。项目式教学法是当前职业教育中较优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贯穿于项目式教学中,是更好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是将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简言之,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即教师设置虚拟情景或任务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训练,从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比如,电子专业的师生们共同在“一体化”专业教室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根据项目内容教师可以先将学生集中在一起讲理论后分别到自己的装配工位上进行实践,也可以采用先到调试工位上调试后集中在一起探究理论.还可以一边讲解理论一边实习的方式进行交叉教学,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具体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目标明确,“动”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尝试与探索,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通过接触实物和动手参与实践能将知识理解得更清晰.掌握得更牢固冈此,“通过任务项目,掌握相关技能.以学生为巾心,在做巾学,以能力为本位,在评价中学习”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5.丰富课外兴趣小组。

兴趣发展是兴趣生成和兴趣内化的巾问环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为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学生总是乐于参加各种活动,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利用专业特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活动,把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不仅培养他们的制作、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强他们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比如,可组建第二课堂成立丰富的兴趣小组来为学生的兴趣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校内可举办各类技能比赛、科技节、发明大赛等推动兴趣小组的开展。通过活动,学生更加了解专业性质.树立学习专业课的信心,从成功中品尝喜悦,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进而为培养素质、活跃思维、锻炼强化专业技能打下基础。

通过举办丰富的课外兴趣小组、比赛等还可以找到佼佼者,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参加技能训练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便可以成为其他同学效仿的目标.从而带动大家一起来学习好、掌握好专业技能,同时也能为参加技能大赛储备人才。

6.强化技能教育.重视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是考试场,通过竞赛项目可以检查职业学校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是否突出了职教特色,是否重视了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把握了企业的新技艺、新知识和新方法等。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怎样才能把准市场脉搏,使学生学以致用,掌握一技之长,重视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尺度,而通过技能大赛可以不断得到启发.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要鼓励同学们重视技能、强化技能,参加技能大赛。通过训练,不断实践,培养专业兴趣,关心专业发展;通过训练,不断探索,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团队精神:通过训练,不断交流,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通过训练,不断尝试,树立不畏困难的自信心。参加技能大赛,不仅可展现个人的技能和风采,为校争光,而且可为日后就业创造更好的机会,为再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我校的顾恺文同学就是通过技能大赛.展现了个人风采.获得了省第二名的好成绩.不仅为自己和学校争得了荣誉,而且被保送到高等院校进一步升造.为今后的人生开辟了新的道路。

7.重视职业情感和道德的教育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能不能对国家有用.对社会有用.对企业有用,其所掌握的技能是很重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他有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冈此,存强涮技能教育的同时.一定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有所学,有所用。学校在开设正常教学的同时,对相关职业道德的教育也应同时进行。比如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邀请专业人士来校专题演讲、作报告,优秀毕业生学生事迹介绍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要让学生深知:只有具有良好的公德与责任意识才能为国家、社会、企业添砖加瓦;只有具有质量意识,团队精神、探索和创新精神才能事半功倍;只有具有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8.重视毕业前的工厂实习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掌握一定技能的学生来满足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需要。因此,进入工厂,接触社会是学生掌握技能的一个必要环节。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只有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联系和指导,才能将学生实习这一工作做好、做到实处。

上一篇:技能人才培养范文 下一篇:专业技能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