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范文

时间:2023-12-11 09:37:41

高层建筑施工

高层建筑施工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工艺;工艺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8-0132-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这就使得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普及,同时,现代建筑理念也以“高”为美,以“高度”不仅成为了城市的标志,也成为了现代人对居住的一种追求,更成为许多企业选择办公场所的标准。这也就意味着在现代社会,高层建筑无处不在,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实用性有了更多的要求。正是如此,对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的探索,是当前建筑行业所共同面临的话题。文章将就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要点进行相关的探讨。

1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施工工程量大,诸如土方、混凝土、模板、钢筋、砌筑、设备管线等环节多,数量大,以一座20层的住宅楼为例,混凝土量常约达5 000 m3、钢筋750 t、钢模板400 t、土方1.2万m3、墙体2 000 m2。

1.2施工准备工作量大

由于高层建筑体积、面积大,因此在施工中会需要大量材料、构配件和机具设备等,而且品种繁多,采购量和运输量很大。在具体的施工中,还需用大量的专业工种、劳动力,要对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充分的准备,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3施工周期长、工期紧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高层建筑单栋工期一般要经历2~4 a;结构工期一般为5~l0 d一层,短则3 d一层,而且通常是两班或三班作业,工期不仅长,而且紧,而且还需要经历冬、雨期施工,所以,为保证质量,需要准备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同时合理安排工序。

1.4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

通常来说,高层建筑基础较深,同时会有l~4层地下室,这就决定了在施工中,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地基处理以及深层降水等环节,在技术上会存在很多困难,其会直接影响工期和造价。

1.5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

现代建筑对结构的耐久性,以及城市美化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会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和建筑物立面装饰标准,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基础和地下室墙面、厨房、卫生间的管道和防水等各方面,也会相应的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需要在土建、水、电、通、暖、燃气、消防的材质和施工质量等,提出更高要求。

1.6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

由于高层建筑标准层较多,而在施工中我们又想扩大施工面,以便能够加快工程进度,因此,都会选择多专业工种、多工序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的方式。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都会采用机械化施工,这就会比普通建筑施工配合复杂很多,就需要施工管理部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解决多工种、多工序的立体交叉配合及纵横向各方面的问题。

2高层建筑施工工艺方法综述

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方法,影响着建筑体系的选用,反过来建筑结构体系也影响着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设备的选择,影响着施工组织和技术经济效果,不同的建筑体系其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就高层建筑基本结构体系所常用的施工方法,作简要综述。

2.1框架结构体系施工方法

①现浇框架法。柱、梁、板全部在现场浇筑,采用散装散拆式定型组合模板支模、绑钢筋浇筑;亦可柱子采用组装成整体式的柱模,梁、板采用台模、早拆式体系模板等工具式模板浇筑。

②预制装配框架法。柱、梁、板、楼梯段在工厂或现场附近预制,运到现场,用塔吊进行吊装就位。柱与柱的接头有榫接、插入式、浆锚式等,要能传递轴力、剪力和弯矩;柱与梁的接头有明牛腿式、暗牛腿式、齿槽式、整浇式等,可做成刚接(承受剪力和弯矩)或铰接(只承受竖向剪力)。柱梁接头钢筋采取焊接,并有防焊接应力过大和焊接变形措施。本法工业化程度高,现场工作量小,效率高,施工速度快;但结构抗震性较差;构件的种类、型号、规格、尺寸繁多,焊接量大,吊装组织配合工作复杂,1976年唐山地震后,应用渐少。

③现浇柱、预制梁板框架法。在框架结构中,将支模简易的框架柱采用现浇工艺,而将较复杂的水平梁、板采取在工厂或现场预制,用塔吊吊装就位,形成了现浇柱、预制梁、板框架。本法结构整体性较全预制装配的好,吊装工作量减少。适合于符合标准化系列参数,且当地有商品梁、板构件供应的高层建筑,层高可达20层。

④升板法。对高层无梁楼盖,可在施工现场就地重叠生产各层楼板,柱子采用预制或现浇,然后利用安装在柱头上的提升设备,将各层楼板由下而上逐层提升到设计位置。也可在准备升板的楼板上,将外墙和竖向构件安装上,然后整层一起提升,称为升层法。本法可节约95%的模板,减少高空作业,减轻劳动强度,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节约施工场地,可在狭窄场地施工,能有效缩短工期;但由于有大量预埋件和提升环,柱子刚度需加强,钢材用量比现浇法略多,还要特别注意整体稳定性和施工程序。适宜用于18层以下的高层仓库、商场建筑。

⑤整体预应力板柱框架法。采用预应力方法将预制的柱子和楼板构件拼接起来,并与剪力墙结合,现浇连接成为整体空间结构体系,国内已应用于开间15 m旅馆建筑。

2.2剪力墙结构体系施工方法

剪力墙结构有现场浇筑,装配式大板和砌块等型式,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

2.2.1现场浇筑方法

①工具式组合钢模板法。采用组合式钢模板散装散拆,或组装成大块整体安装模板浇筑。本法为常规施工方法,通过精心施工,质量可以保证,但支模费工费时,工效较低。

②大模板法。内承重墙均用整间的大模板支模现浇;护墙用现浇,或预制(称内浇外挂),或砌筑三种做法。楼板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预制、现浇或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方法。本法大模板装、拆快,施工快速,墙面平整,质量好,可减少现场装修工作量,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较普遍。

③爬模法。大模板自爬,借助自身的提升工具逐层上爬,不需要塔式起重机提升,每浇筑一层墙体随后浇一层楼板。上海已用于48层高层建筑。

④隧道模法。承重墙体和楼板,采用隧道式模板同时浇筑,做到一次支模一次浇筑成型。本法结构整体性好,墙面和顶面平整。采用这种方法已建成70层的高层建筑。

⑤滑升模板法。滑升模板(简称滑模)是在建筑物的基础上按照平面图,沿结构周边一次组装一段高度的模板,随着模板内不断浇筑混凝土和绑扎钢筋,不断用小型液压千斤顶提升模板来完成整个高层建筑物的浇筑和成型。这种方法亦适用于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如高层住宅、高层宾馆。

2.2.2装配式方法

①装配式大板法。内外承重墙均采用预制大板,楼板及楼梯段采用预制,用塔吊逐层进行安装。本法预制装配化程度高,现场工作量少,劳动强度低,施工速度快,造价增加不多,技术经济效果较好,但要有可靠的抗震措施。我国曾用于10~18层住宅,国外最高的达25层。

②盒子建筑法。在工厂预制成盒子状空间构件,运到施工现场逐层进行组装,每个盒子重8~30 t。

本法预制装配化程度较装配式大板建筑更高,现场用工少,劳动强度低,工期更短;但一次性投资较大,需要解决大吨位运输和吊装设备,受到一定限制。

2.3筒体结构体系施工法

筒体结构体系,常用于超高层建筑。筒体的承重梁、柱和承重墙均采用现浇工艺,以确保高耸建筑物的整体性。核心筒的内筒多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高度很大时多采用滑升模板施工,也有用大模板爬模施工的,亦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核心简体系的框架部分,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用组合钢模板施工;当为钢结构,则采取工厂预制,现场安装。为保持施工中的结构稳定性,多采取钢结构框架与钢筋混凝土内筒同时施工。

筒中筒结构体系,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高度均很大,多采用滑升模板或爬模施工,施工速度快,质量好;当采用钢结构,多在内筒中设爬升或塔式起重机,逐层进行安装,起重机随着结构的升高而不断爬升。当缺乏爬升式塔式起重机时,亦可用附着式塔式起重机进行安装。内筒和外筒(柱)之间的楼板,跨度常达到8~12m,一般采用现浇楼板,或用压型钢板、预应力混凝土薄板作永久性模板,在其上现浇叠合楼板等,也有采用预制肋梁、现浇叠合楼板。一般情况下,楼板应保证自身平面内的刚度,使能可靠地传递水平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项目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对高层施工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必须要对施工工艺的各部分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也需要施工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需要,进行技术的调整和改革,相关技术监督部门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李社汉.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特点[J]. 广东科技,2009,(12).

[2] 周晓冬,薛文博.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黑 龙江水利科技,2004,(1).

高层建筑施工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施工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在整个施工建筑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受力的主置。在实际施工中要注意转换层施工控制,虽然在实际施工中,施工难度比较大,但是只要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严格严禁的使用方案开展施工,进而提升控制力度,将会取到良好效果。

一、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的特点

1、 专业性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的专业性主要指的是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选择合适正确的模板支撑方案来进行施工,同时对支撑体系的精心设计也是必须要做好的。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转换梁的承载力进行专业验算。在混凝土施工中还需要对混凝土水化热现象保持高度重视,要采取专门措施予以预防。

2、 重视分层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转换层施工中的重要内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转换层施工的质量。在转换层施工中,一般采取一次叠浇法来进行浇筑,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浇筑之前,必须要对叠合构建进行认真分析,要充分把握水平剪力对分层处的影响,要尽量一次性完成设计,这样做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承载力。

3、 抗震性要求高

结构转换层施工对抗震性要求很高,在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求运用钢骨架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工程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般要尽量减少转换层自身的重量,这主要是通过预应力技术来实现的。

二、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之要点施工

1、模板技术

(1) 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的配置设计,画出模板排列图。必须对模板支承、排列、施工顺序、拆装方法向班组人员作详细交底。对运到现场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定、数量逐次清点及检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2) 模板安装排版图,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必须正确、模板不得扭曲、拱裂,模板拼缝要紧密。

(3)梁模板支撑的变形控制,由于大跨度粱模板支撑受力后可能会产生压缩变形而造成混凝十结构变形,为保证梁截面尺寸的准确,在粱底模安装时,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起拱。模板安装后,用水平仪检测模板的起拱程度,保证拱度达到要求。

(4) 梁、板的模板安装,为保证大截面粱模板的刚度和强度符合要求,梁下支撑的立杆间距必须按实际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后确定,并用钢管作好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此外,梁底的承重木杭必须全部采用经过挑选的完好木杭。梁侧模安装应在梁中部加对拉螺栓,其间距及排距必须经受力计算后确定; 再用钢管作侧模的水平杠,做法与剪力墙基本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大截面梁的模板安装质量。

(5) 模板支撑系统要横平竖直,支撑点必须牢固,扣件及螺栓必须拧紧。浇混凝土前对模板的支撑、螺栓、扣件等紧固件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正确留置孔洞、埋件等,在翻样图上自行编号,防止漏放。安装要牢固,经复核无误后方能封闭模板。

(7) 每层模板施工完毕后,要进行技术复核工作,达到要求方可浇捣混凝土。

(8)针对模板和支撑体系,必须做如下验算: 转换层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计算、转换层以下结构层的承载力验算、分层浇筑时确定第一次浇筑混凝土高度后验算第一次浇筑混凝土的承载力等。

(9) 转换层以下的各层楼板可考虑设置回顶支撑卸荷,上下对齐,在转换层受荷后可将荷载传到下层楼板,使转换层以下的各层楼面能逐层卸荷。全部回顶支撑在转换层的粱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 后才能拆除。回顶支撑的设置虽然增加了周转材料的使用量,但能使支撑体系更安全。

2、钢筋绑扎施工技术

(1)准备工作

钢筋的质量安全十分重要,施工前确保钢材是按设计要求标准与规格采购,进场时加强材料的检验工作,避免不合格的进场,危及建筑的工程质量与使用安全。钢筋工程施工前按图纸的要求(如:级别、尺寸、直径、形状等)准备好钢筋下料,对缺少与图纸要求的材料,切不能自作主张用其它材料替代,必须经设计部门和监理部门同意方能施工。

(2)钢筋的施工的方式

柱内混凝土进行浇筑必须是在框支梁绑扎完毕的情况下,并且保证框支梁的钢筋插入柱内约1.2~1.5 m,在浇筑过程中注意避免钢筋移位及混凝土污染钢筋现象。框支梁钢筋绑扎时先搭设临时的钢管支撑,混凝土浇筑之后拆除,重新搭设正式的框支梁支撑架。当梁的跨度≥8.5 cm时,框支梁除了按照设计的要求采取配筋之外,还应确保钢筋骨架就位后不产生施工变形,并在梁的上部下排筋下端加设Φ22≤220 mm的横向支撑钢筋,并沿着梁骨架的两侧加设Φ22≤100 mm的斜撑垂直支撑筋。因框支梁柱节点处钢筋较密,钢筋下料时需精算弯钩长度、做好编号每根主筋,保证钢筋绑扎一次到位,确保框支梁柱节点截面尺寸;考虑框支梁柱节点浇筑混凝土时下料难、下振动棒难的情况,绑扎此处钢筋时可预先间隔插入Φ48钢管撑开下料、下棒空间。

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转换板厚度与体积较大,大体积的混凝土具有钢筋密、体形大以及工程条件与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且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内外温差。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混凝土配合设计。

(1)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方式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结构的保障,选择斜面分层布料的施工方法,采取插入式振捣,确保每个混凝土泵有5台插入式振捣棒的配合。分以下三道工序。

1) 布置到出料点,使混凝土呈自然流淌状态。

2)布置到坡脚的位置,保证混凝土的下部结构密实。

3)布置到斜面中间部分,并在斜面的各点位置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与插入深度,每个浇筑的区域振捣工作应由专人负责,避免产生漏振。

在施工的过程中,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的温度要适宜,当超过三十度时,要采取降低温度应力措施,搅拌后的混凝土要及时送至浇筑地点进行入模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当依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结合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及结构尺寸的大小,选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以及斜面分层,其中全面分层方案适合于结构物平面尺寸不是很大的建筑工程,分段分层适合于面积较大,厚度较薄的建筑工程,斜面分层适合于结构长度超出厚度3 倍的建筑工程。

(2)混凝土养护

施工中新浇筑的混凝土容易产生收缩,实施早期的养护工作能够有效的避免,对混凝的养护主要是对构件的湿润养护,要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大体积混凝土实施蓄水或者流水养护,一般养护时间为14~28天。在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时还需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除了适当的降温措施外应避免水化热问题的集中出现。当混凝土已浇捣成型后,必须采取蓄水保温措施,避免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别过大而造成裂缝,对于地下结构的混凝土,宜尽早回填,能有效避免裂缝。

总之,随着高层建筑的适用功能更加广泛,设置转换层已经成为传递上下部结构荷载的重要手段,在节约土地成本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要充分做好模板工程、临时支撑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及温度监测等技术工作,更加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杰.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的设计施工[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3-125

高层建筑施工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特点;因素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住房和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中,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满足更多大众的需要,高层建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当今的大型商场、酒店和住宅都采用高层建筑的方式构建。高层建筑整个结构较为复杂,施工周期较长,要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完成工程建设,需要工程施工方提出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

一、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规模庞大,工期成本高。高层建筑体量大,建筑面积达数大,所需投资往往比较多,这样建设单位的资金压力非常大,资金压力体现在工期成本高,一旦工程延期往往会急剧提高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

2、基础埋置深,施工难度大。由于建筑结构稳定和开发地下空间的需要,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都比较深,而深基础施工周期长、施工安全风险大。

3、结构高,施工技术含量高。高层建筑较其它建筑最为显著的区别是高度大。目前高层建筑高度已经达到828m(阿联酋迪拜大厦)。高度的不断增加和造型的奇特都会增加高层建筑结构施工难度。

4、作业空间狭小,施工组织难度高。高层建筑是垂直向上伸展的建筑,这一特点决定了高层建筑的施工只能逐层向上进行,作业空间非常狭小,施工组织的难度非常高,必须有效利用作业时间和空间,提高施工效率。

5、工期长,冬雨季施工难以避免。高层建筑体量大,施工周期也长,我国建筑单栋工期平均为10 个月左右,规模大的高层建筑施工工期甚至超过2 年。因此,施工过程中冬雨季等恶劣天气不可避免。特别是随着施工高度的增加。作业环境更加恶劣,风大、温度低都给结构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6、材料设备垂直运输量大。高层建筑体量巨大,施工人员上下的交通流量比较大,垂直运输体系的效率对提高施工速度影响极大。

7、功能繁多,系统复杂,施工组织要求高。现代高层建筑往往功能繁多。为了实现建筑功能,系统也就非常复杂,除了建筑结构外,还包含强电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消防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等。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这些系统的施工,对总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影响高层建筑质量的因素

1、重建不重管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从管理人员到实际操作人员,不能很好的做到按照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开展施工作业.对建筑法规和技术规范不能更好地落实到位,只是作为一种形式挂在墙上或者挂在嘴上,做表面工作。项目部管理人员自身职责不认真履行,操作人员违反规范章程施工作业,未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施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造成事故,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2、手工作业的不合理

建筑工人中大多数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严重缺乏理论知识,未能大面积使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而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以传统作业模式为主,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大量工程的返工同时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加上原材料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存储,堆积,严重影响了工程实体的质量.不仅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工程顺利的进展,最终造成合同工期的拖延等问题.

3、施工安全管理混乱

安全员有名无实,施工操作人员安全保护意识的严重缺乏,违规操作时有发生.项目部不能很好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同时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做的不够.脚手架的安装,防护措施等未能认真组织验收,消防设施名存实亡,给建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连同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限制以及工地周围的环境条件,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工程实体的质量.

三、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部门应充分提高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视,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施工质量目标,将高层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系统化、细致化。同时,将管理模式与人员配备有机结合,实施质量目标责任化,将施工质量的具体工作落实到位,有利于施工企业管理体系及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其效力,有利于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

2、运用先进测量仪器, 提高测量精准度

在高层建筑物的整体施工工作中,提高测量的精准度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基石。由于高层建筑的楼层高、层数多、施工量极大,对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高层建筑实际测量工作中,应选择最适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测量仪器并不断引进具有新工艺、新技术、测量精准度更高的仪器,以保证高层建筑测量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快速、准确的完成测量工作。在测量工作完成后,应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和校对。在保证测量精准度的同时,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3、建筑物养护工作充分落实到位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通常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工作,该技术虽然有缩短工程施工周期的优势,但由于后期养护工作没有充分落实等人为因素,也会出现混凝土强度降低的现象,从而造成整体建筑质量受到影响。企业应重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指定专门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建筑物养护工作,并对其进行养护工作方面的培训,使建筑物的养护工作做实、做好,以达到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目的。

4、严格控制高层建筑施工材料

建筑材料对于建筑物来说,起着支撑的作用。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楼层高的特点,施工质量必须得以充分重视。而建筑材料的优劣好坏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施的整体质量。所以,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应当加以控制。选择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为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严禁使用不合格及质量差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避免因建筑材料不合格而造成的墙体裂缝引起的渗漏问题,甚至楼体倒塌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

5、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监督管理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监督管理工作为确保工程进度及监督工程质量提供了保障。监督管理工作在技术、阅历方面需要丰富的经验,在每个建筑施工阶段做出的工程变更工作中扮演着掌舵者的角色。因此,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工作,对于保证建筑工期和保证建筑质量起着积极的监督管理及导向作用。

6、严格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

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建筑设计与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这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具体情况修改建筑施工设计与工程。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有必要进行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在出现影响工程量及工程造价的变化时,则需要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充分发挥其作用,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力求将工程造价及工程量的变更控制在最小。严格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对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做出了贡献。

7、严格控制工程进度

在高层建筑施工工作中,不但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对于工程进度的控制也至关重要。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工作量大、高空作业多,常常出现主观方面及客观方面的因素制约工程进度的发展,如高层建筑施工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雷雨及暴风雪等恶劣天气。在工程进度上无论是提前或延后的时间变化都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工作安排、资金运转等。因此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有利于高层建筑的按期完成和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高层建筑施工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一、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的特点

(一)抗震性要求高。对于结构转换层施工,要求者极高的抗震性。一般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钢骨架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若要高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一定要尽量减少转换层的自身重量,主要由预应力技术实现。

(二)重视分层浇筑。转换层施工中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混凝土浇筑,其混凝土浇筑质量决定着转换层的施工质量。因此在转换层施工时,通常采用一次叠浇法进行浇筑,在使用此方式浇筑之前,一定要对叠合构建认真分析,充分的把握水平剪力对分层处造成的影响,最好一次性完成设计,保证施工过程的承载力。

二、实际案例介绍

本文以一大型综合商住楼为案例来探讨转换层施工。某综合商住楼一共有32 层,建筑高度为 100 米,建筑面积60000 平方米。该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框架结构来进行设计。转换层主要设置在塔楼的四楼,转换层要求采用厚板式。转换层的总面积达到 1500 平方米。混凝土要求达到 C50 级强度。

确定施工方案。上文对综合商住楼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确定施工方案。针对本文中的综合商住楼的施工方案,笔者认为该工程模板荷载较大,为了缓解模板荷载需要设置双梁层,要通过二三层的支撑把荷载缓解掉。这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因而我们要做好边梁浇筑工作,要采用一次性浇筑方案来进行浇筑。

三、转换层模板施工

转换层施工实际上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对模板施工,另外一个就是混凝土浇筑。本文先探讨转换层模板施工,而后再来探讨混凝土浇筑技术。转换层模板施工主要包含支撑体系设计、侧模施工、楼梯支撑施工。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论述这三个阶段的施工。

(一)支撑体系设计。在模板施工底模板施工是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底模板施工之前,针对支撑体系的设计也是关键。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实现确定支撑体系。设计支撑体系一般要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认真详细的计算。一般意义上这些指标包括剪力撑、步高、立杆等。在设计支撑体系的时候要重视在对应的模板之上铺设塑料薄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要保持底部温度。对于立杆的设计同样重要,对于立杆的设置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

(二)侧模支撑。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全钢质的大模板作为侧模,在本文的案例中侧模的高度要达到 3000毫米。在精心选择侧模之后,要做好固定工作。针对侧模的固定一般是要选用锚固螺栓进行固定,同时对混凝土结构,支撑体系也要有很好的连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侧模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要观察结构是否具有石柱,如果结构本身无柱的话,就可以在预埋筋的地方设置二道螺栓。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钢模板及时拆除,钢模板的散热性能非常快,散热性能快就会导致周边环境与侧模的温差扩大。温差扩大会对转换层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而我们要及时拆除钢模板。

(三)楼梯支撑。楼梯支撑也是模板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与侧模施工相比,楼梯支撑的荷载就小得多。在楼梯支撑施工的过程中要采用对应的方法来进行处理。为了增加其稳定性,一般要对斜撑辅助以及槽钢进行精心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脚手架支进行加固处理。

四、制作绑扎钢筋

在转换层施工中钢筋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转换层施工的主要形式就是钢筋绑扎。在施工的时候要精心制作钢筋。针对钢筋的安置一般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钢筋整体的垂直度要得到保证,二是钢筋外部要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同时对于绑扎的定位也要引起注意。在捆绑钢筋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和一定的顺序科学展开。在绑扎钢筋的时候一般要在开口对应的地方放置,内开口箍的放置一般要遵循从中间逐步向两边进行放置。在绑扎钢筋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做好绑扎钢筋工作的基本要求。

五、混凝土浇筑

混凝浇筑是高层建筑结构转换施工的重要内容,针对混凝土浇筑,笔者认为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必须要慎重,要注重混凝土的养护;二是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来进行浇筑。接下来,笔者就分别来进行论述。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原料最重要的就是两种原料:一是水泥,二是骨料。针对水泥的选择,笔者认为要重点考察水泥的耐久性和强度。在选择水泥的时候一般要选择那些矿渣水泥和火山水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发现水泥不合格,要及时进行处理。水泥不合格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直接影响。针对骨料的选择。骨料的选择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以及转换层施工的要求来进行选取,人们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把卵碎石当做骨料来使用。

工作人员在进行骨料选择的时候要重视最大粒径这个重要指标。最大粒径是衡量骨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选取骨料的时候一般要保证最大粒径在钢筋最小净距 3N 以内。在选择骨料的时候要对骨料中的杂质及时进行清理。含泥量必须要控制在百分之一内。骨料有粗细之分,细骨料用的很多,在选择细骨料的时候,一般把粗砂或者是中砂单做细骨料。

在制作混凝土的时候可以适当采用粉煤来代替水泥。外加剂是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必须要添加的内容,针对外加剂的选择必须要符合有关规定。混凝土的养护。大体积的混凝土养护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养护混凝土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避免因为混凝土温度变化大从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避免裂缝的出现,同时也是为了混凝土的可持续利用。对于混凝土的养护,通常而言都是采用薄膜进行养护,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与湿度,当然我们在养护过程中还要根据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化,来及时调整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

在结构转换层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主要是采用机械振捣的方式来进行浇筑,同时也辅以人工振捣。在机械振捣的过程中,振捣器必须要快插慢拔。对振动时间的把握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楼板混凝土的浇筑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浇筑,一种是插入式,另外一种就是平板振动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厚度的把握是一项重要内容,施工人员在浇筑过程中一般要选择钢筋移动式高度控制件来控制板厚。泵送过程中要保证泵送之前送水湿润管已经增压而且管子里存在泵体。泵送的关键是要协调好溜槽与泵管之间的关系。

六、结语

我国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数量不断增多,成为了城市基本的标志。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转换层施工,同时它也是现代建筑保证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就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的层施工特点,结合实例探讨了转换层施工技术,只有遵守相关规范,才能做好转换层施工。

参考文献:

[1]毛学墙.洛阳国际贸易中心梁式转换层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J]. 施工技术,2009(04).

高层建筑施工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基础; 钢筋;混凝土;施工安全

Abstract: with the high-rise buildings continue to emerge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ppear constantly of new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utual infiltration. This paper in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construction must focus attention problems proposed own view, as reference.

Keywords: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safety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种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高层建筑因能够节约城市土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减少市政投资,加快城市建设等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公认。

高层建筑的结构施工更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按有关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施工方案时,应根据施工方法、附墙爬升设备、垂直运输设备及当地的温度、风力等自然条件对结构及构件受力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施工工况模拟和受力分析。

一、 施工测量

大中型高层建筑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平面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小规模或精度高的独立施工项目,可直接布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控制网应根据复核后的建筑红线桩或城市测量控制点准确定位测量,并应做好桩位保护。

二、 基础施工

基坑和基础施工时,应采取降水、回灌、止水帷幕等措施防止下水对施工和环境的影响。可根据图质和地下水状态、不同的降水深度,采用明排、单级井点、多级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等降水方案;停止降水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工程可采用放坡开挖顺作法、有支护顺作法、逆作法或半逆作法施工。地基处理可采用挤密桩、压力注浆、深层搅拌等方法。

基坑施工时应加强周边建(构)筑物的地下管线的全过程安全检测和信息反馈,并制定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 钢筋工程

高层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强钢筋。钢筋数量、规格、型号和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要求。框架梁、柱交叉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应置于柱纵向钢筋内测;次梁钢筋宜放在主梁钢筋内侧。当双向均为主梁时,钢筋位置应按设计要求摆放。

梁、板、墙、柱的钢筋宜采用预置安装方法。钢筋骨架、钢筋网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加固等保护措施。

四、混凝土工程

高层建筑宜采用预拌混凝土或有自动计量装置、可靠质量控制的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混凝土浇灌宜采用泵送入模、连续施工,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规定。

高层建筑宜根据不同工程需要,选用特定的高性能混凝土。采用高强混凝土时,应优选水泥、粗细骨料、外掺合料和外加剂,并应作好配置、浇注与养护。结构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时,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离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与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应先浇注高强混凝土,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核心筒应先于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施工,高差宜控制在4~8层,并应满足施工工序的穿插要求。

四、 脚手架及模板支架

高层建筑中外脚手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选择合理的形式:

1、 低于50m的建筑,宜采用落地脚手架或悬挑脚手架;

2、 高于50m的建筑,宜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悬挑脚手架。

五、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应进行专项设计,并编制施工方案。模板方案应根据平面形状、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确定。对模板及其支架应进行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六、 施工安全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各项安全技术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除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之外,高层建筑施工,应采取上、下通信联系措施;应有消防系统,消防供水系统应满足楼层防火要求。

因高层建筑以节约土地为本,施工中采取合理的节地措施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合理的节地措施有:①、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②、节约施工用地及临时设施用地,避免或减少二次搬运。③、组织分段流水施工,进行劳动力平衡,减少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数量。

参考文献:

1、胡世德主编高层建筑施工(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层建筑施工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进度;安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our city's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mushroomed in large numbers. Due to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high-rise buildings, large projects, involving process and more to bring considerable difficulty to the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arried out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focu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control, safety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discusse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progress; safety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高层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高层建筑是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我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目前,我们一般习惯于将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称为高层建筑,但由于防火能力的提高,显然100米早已不是限制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高度界限了。今天,超过100米的建筑已是数不胜数。在100米的高度,其实建筑物不论从结构还是设备及施工方面均无明显质的变化。从高层建筑的技术构成上分析,随着建筑高度的持续增加,并结合房屋的具体形状,其设计概念将受到越来越严峻的合理性的考验。今天对于由高层到超高层的理解,已不仅只限于高度上的、美学上的、安全及使用功能上的,还应包括效益、能源与生态环境方面的考虑。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类型多为宾馆、写字楼、商场综合楼、住宅等。从其建筑功能特性来看,高层建筑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大部分:①地下室(设备层、人防);②裙房(公共场所);③转换层(技术层);④标准层(写字、客房、库房等);⑤非标准层(楼顶餐厅、屋顶机房等)。

从工程特性来看,高层建筑有如下特点:①施工场地及作业面狭小;②专业工种多,交叉频繁;③预埋、预留作业量大;④吊顶、管井内施工多;⑤材料、设备吊运量大。

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层施工技术有待提高

现代建筑科技含量高,涉及专业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

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现代建筑的个性化导致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

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技术问题主要有几下几点:

1、工程地质勘察

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土地基地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土层厚薄相关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2、未加固处理好地基

对软土、充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征,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3、设计计算问题

设计考虑不全面,结构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搞倾扭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二)高层建筑管理问题有待解决

高层建筑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分包管理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施工单位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明确具体。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是保证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建筑工程就可以盲目赶进度而忽视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盲目赶进度的现象却频频发生,这往往会造成大量地返工工作,造成大量地安全生产事故。这样不但影响了正常的工期,还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3、施工安全管理

在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仍然存在施工单位忽视安全管理的现象。高层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多,因此安全风险也比其他建设工程大得多。有些项目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未配备数量足够的安全工程师,没有定期组织安全施工培训,施工防护措施不到位,劳保用品配备不齐全,这些都大大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加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一)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单位应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编制严谨、详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用来指导整个施工过程。内容包括:施工工序的安排,各工种进入工地的时间,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

(二)加强质量管理

第一、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进场的原材料要实行严格的试验检测,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能用于施工。

第二、选择高水平的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一个项目工程建设立项批准之后,必然经过招投标、或议标选择施工队伍,具体方法:一是听,即听取施工队介绍技术力量、设备、资金情况以及拟承担工程所采取的措施。二是看,看正在施工和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项目的施工质量和现场管理。三是查,即考察施工单位的设备、技术力量、企业等级、资格证书。四是访,即走访已交付使用工程的甲方,征求使用单位对工程队伍的评价,以便了解其信誉。在此基础上,按照标价合理、工期短、质量优、信誉高、素质好的原则,综合比较绝不能靠关系,走后门,特别要防止通过关系指定施工队伍。

(三)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由于现代高层建筑具有规模庞大,工程结构与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及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决定了工程进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就必须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度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对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预防;另一方面也便于来制定预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对策,事后进度妥善补救,以缩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实现对高层建筑进度的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因为新情况的产生,各种干扰因素和风险因素的作用面发生变化,使人们难以在执行过程中检查工程项目实际进度发展情况,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安排进度做一对比,从中得出偏离计划的信息,然后在分析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维待原计划的正常实施。如果采取措施后不能维待原计划,则需要对原计划进度调整和修正,再按照新的进度计划实施。

(四)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高层建筑施工,存在许多不同于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危险因素。高层建筑的施工都是高空作业,作业难度大,交叉作业多。

首先,要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入场的安全培训和不定期的安全培训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其次,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施工过程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并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

再次,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制定不同的安全控制要点。对于基坑支护工程,要按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环境确定支护方案,加强施工监测。对于脚手架工程,应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工艺编制脚手架方案应附带计算书。对于模版工程,施工方案应包括模版及支撑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模的施工程序。 (五)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

由于建筑设计与工程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使设计图纸未达到开发商的要求和施工的深度,开发商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的修改或补充等原因致使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在所难免。而这些变更必然会带来工程量的增减和工程造价的变化,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的局面。因此在设计部门应切实做好调研工作,弄清开发商真实意图,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踏勘。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程量,力求变更最少。

结语

高层建筑成功的施工管理,是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可靠保障,也是促进高层建筑和企业的发展,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的动力。高层建筑的特点决定了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繁琐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从技术、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切实加强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徐至钧,赵锡宏,陈祥福.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

[2]闫伟东.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方法[J].科技资讯,2011.9.

高层建筑施工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1.1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强度控制。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需求量大,施工时间长,各种作条件的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控制好混凝土强度,应做好以下工作。

1.1.1配合比的选定。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强度等级不同的混凝土,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故尚需进行试验试配调整和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调整方能确定砂的配合比。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土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10%,故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严格执行初步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1.1.2严格养护制度。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且应采用分段、分层连续作业的合理浇筑方法。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

1.1.3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试块的制作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不能弄虚作假,保证试块的真实性。

1.2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1.2.1设计措施。(1)“放”的措施。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2)“抗”的措施。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每边搭接不小于150mm)进行处理;特别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的合理设置等;(3)“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1.2.2施工措施。“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大体积混凝土,应着重在控制砂的温升,延缓砂的降温速率,减少砂的收缩,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值,改善约束和完善构造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如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充分利用砼的后期强度,掺加减水剂粉煤灰等,选择良好级配的粗细骨料,控制砼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温差宜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1.2.3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控制。由于高层建筑的层数多,高度高,对施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故在工程开工前应制定好施测方案,确定好测量仪器,根据施工方案建立好施工控制网;将高层建筑控制轴线及时投影到建筑面层上,然后根据控制轴线作柱列线等细部放样,以备绑扎钢筋,立模板和浇筑砼之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一般采用外控法和内控法相结合。

1.3钢筋的技术控制。(1)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并按照品种、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每批热轧钢筋重量不超过60t,钢绞线为20t,验收内容包括钢筋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照有关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实验;(2)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接头时在任一搭接长度的区域内或采用焊接和机械连接接头时在3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有接头的钢筋截面积占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严格遵守规定。

1.4模板工程技术控制。(1)要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2)要使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各种施工荷载,变形不大于2mm;(3)力求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不妨碍钢筋绑扎,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漏浆不涨模(;4)对拉螺栓和扣件应根据计算配置,并应采取措施减少模板上的钻孔。

2、国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2.1高层建筑的建筑体系。高层建筑的建筑体系涉及结构材料、结构类型和施工工艺的选择问题,既取决于不同建筑产品的功能要求和建筑层数的高低,也决定于物质技术基础和施工条件。

2.2高层建筑的施工机具。高层建筑施工机具的选择必须满足工期,机械费用低和综合经济效益好要求,合理进行起重运输体系的组合。高层建筑要着重解决好垂直运输和吊装的施工机械。塔式起重机既能垂直运输,又能水平运输,工作范围大,是高层建筑的关键施工设备。最近国内一些厂家与国外合作,生产一些新的机型,并已开始国产化。目前采用的有钢管扣件脚手、门型脚手架、桥式脚手架、悬挑架和各种吊篮等。

2.3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同一般多层建筑比较,高层建筑的装修标准较高,设备复杂。高层建筑的外墙饰面较多层建筑更要求与基层结合牢固,耐久性好,立面丰富多采,施工操作方便,宜着重发展以下一些做法:混凝土外墙无论预制或现浇都宜发展各种装饰混凝土,使装修与结构合一,不再抹灰,并以各种有机或无机的高分子涂料饰面。

高层建筑施工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everyon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越来越朝着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高层建筑的特点表现为层数多,高度大,结构类型多样,体型复杂,施难度大,施艺技术要求高,材料用量多,施工工期长,专业性强,工序多,交叉作业多.结构自重大,受力复杂、对结构设计的安全度要求特别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就主体结构的施工而言,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一面。从逐层施工的方法来看,基本相同,但从整个建筑来看,并不相同。主要原因是由高度增高、体量增大,带来的施工差异。高层建筑的施工概括起来,有层数高、基础深、跨度大、工期长、施工组织复杂等特点。

2、基础施工技术控制

2.1基础埋置较深

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基础埋置深度,天然地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l/12,桩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l,桩长不计在埋置深度以内。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高层建筑一般将地下室建成3~4层,深达20多米,所以深基础工程已成为建造高层建筑的条件。

2.2正确处理好主房与裙房的基础关系

高层建筑往往设置主楼与裙房,并必须连结在一起。主楼高裙房低,沉降不同。因此在设计与施工时,必须防止两者问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使其符合规范要求。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有: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基础。为了保证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基础滑移,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时,必须解决人工地基、降低地下水位、支护工程、基础混凝土浇筑以及防止基础施工影响邻近建筑和地下管道等问题。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主要有降水及土方开挖、基坑的支护、基础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3、外墙施工技术控制

3.1普通墙体施工

外墙体的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垂直方向沿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砍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中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在空心砌块墙体中,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

3.2墙体保温施工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粘结性差,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施工中应注意:(1)按设计要求弹标准水平线、踢脚线或墙裙线,门窗洞四周宜用水泥砂浆抹宽5Omm护角。为保证保温层厚度墙面应做标准灰饼、冲筋。(2)每次抹灰厚度以10mm左右为宜,当底层韧凝且表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下一层。应注意保湿养护但不能水冲。砂浆硬化期间严禁撞击和振动。(3)为防止首层墙面受到撞击后在抹灰面层与保温材料内造成孔洞,在首层窗台以下墙面加贴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底层墙外表面在墙体防潮以下,要做防潮处理,以防止地面水分通过毛细作用被吸到保温层中影响保温层的使用寿命,防潮处理采用涂刷氯丁型的防水涂料,待涂料表面干燥后再在其表层上喷涂一层界面剂即可做保温施工。

4、混凝土浇筑施工和养护

4.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出现泌水的现象十分常见,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及时清理表而的泌水。因为泵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泌水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清理干净,就会影响混凝上的施工质量。

4.2应及时按温度技术进行保湿养护①保温养护措施,为预防裂缝,应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的程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②保温养护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湿度是要一直保持的,主要是为了预防温差裂缝。保温养护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保温养护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以预防裂缝的产生,其次,也是为了减慢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再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捉高整个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预防裂缝的产生。同时,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保证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开展养护工作,施工人员应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以确定混凝土的具体养护措施。

5、防水施工技术控制

5.1水落口、地漏、过水孔。这些部位处在两种材料交接处,因为混凝土和砂浆干缩和两种材料的胀缩不同,会使水落口、地漏及过水孔的周边产生裂缝。此外它也是雨水集中且容易积水的部位,其所处位置工作面狭小,施工工序又多,造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根据节点设防原则,应进行多道设防和节点密封处理。因此在水落口、漏斗和套管的周边,预留10mm。

5.2屋面天沟、檐口。天沟、檐沟和檐口处不但容易变形,而且当受雨水严重冲刷,沟中也常常因长期积水、干湿交替而对防水造成严重破坏。很多工程的防水层,首先是沟中或沟沿防水层提早失效而发生渗漏,所以应在这些部位作增强层。因为天沟平而多变,施工作业面小,采用卷材是很不利的,当今许多设计以涂膜防水予以配套。对于天沟、檐沟和水落口处往往都涂膜增强,有一布三涂和二布四涂作法,即在天沟交角处或者整个天沟和檐口先涂涂料,再铺增强胎体,然后涂涂料1~2mm厚:在檐口处,构件断面形状复杂可采取增强空铺层处理,或先涂隔离剂或压敏型抗裂胶后在作增强层。

5.3压顶。由于压顶处于屋内的最高处直接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气候影响大,受整个纵向墙体温差、结构受力变形及墙体混凝土与砂浆干缩变形的影响作用也很大,因此即使是配筋混凝土压顶,其横向裂缝也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在3—5年内裂缝均会明显地开裂,配筋混凝土压顶,往往在5~8m之内就会有l条裂缝开裂,不配筋混凝土在lm左右就有l条裂缝。雨水顺裂缝到墙内,绕过防水层漏到室内,因此压顶必须作柔性材料增强层。一般是作在压顶时,如果选材不当有可能会导致压顶与女儿墙分层,日前只有聚合物水泥基涂料和聚合物水泥砂浆可以用于此处防水;另一种是将防水层作在压顶上面,采取卷材粘贴或用涂料涂刷。

6、结束语

上一篇:桩基础范文 下一篇:施工员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