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温湿度范文

时间:2023-12-07 05:02:12

土壤温湿度

土壤温湿度篇1

关键词:土壤呼吸;湿地群落;日变化;温湿度;青海湖

中图分类号:X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7304

1引言

土壤呼吸是陆地碳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土壤呼吸作用严格意义上讲是指未受扰动的土壤中产生CO2的所有代谢作用[1],包括3个生物学过程( 植物根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土壤动物呼吸) 和1个非生物学过程( 含碳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的主要环节,而且已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中释放CO2最大的源,也是人类活动影响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关键生态学过程,很早就受到研究者的关注[2]。高寒地区草地拥有丰富的碳储量,占全国草地生态系统的40.1%,其中95%的碳储存在土壤中,约占全国土壤碳储量的55.6%[3,4]。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土壤呼吸与温室效应之间正反馈关系势必影响到未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及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小泊湖湿地作为青海湖地区高寒湿地之一,其研究对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碳排放有很重要的意义[5]。

2研究区域概况

3.1样地设置

样地设在小泊湖湿地内,距小泊湖湿地保护站100m,自南向北分别选取6种群落,每个群落随机选取2m×2m的样方两个,分别是芨芨草群落、芨芨草+马莲花群落、马莲花群落、华扁穗群落、苔草(台地)群落、苔草(洼地)群落。其中前三种群落位于高寒草甸,后三种群落位于高寒沼泽湿地,相邻两个群落间距约为30m左右,呈带状分布。在2m×2m的样方内各放入一个直径为20cm、高度为14cm的PVC管,将PVC管嵌入土壤中,内圈高出土壤表层2cm,经24h的平衡后,土壤呼吸速率恢复到基座放置前的水平,从而避免由于安置气室对土壤扰动造成的短期内土壤呼吸速率的波动。测定前一天将圈内群落露出土壤表层的部分剪去[6]。

3.2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特征的测定

利用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LI-8100A测定土壤呼吸速率。从早晨6:00至夜间24:00每隔2h测定一组土壤呼吸值,深夜0:00至早晨6:00每隔3h测定一组土壤呼吸值。测量选取两个时间点,一是在群落生长季最高峰2012年8月上旬的一天,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进行日进程测量。二是在9月上旬的一次降水前后测定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7]。

3.3土壤温湿度数据来源

土壤表层5cm地温和湿度由LI-8100A自带测量系统测定。

3.4气象数据来源

大气温度与大气相对湿度由自动气象站测定,自动气象站长期测量,每半小时记录一组数据。

3.5数据处理

4结果与讨论

4.1不同群落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特征及温度因子对

根据不同群落土壤呼吸值与其土壤表层5cm地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温度每个数值随时间的趋势变化,5个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土壤表层5cm地温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说明土壤温度对于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大,土壤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中午14点时达到最高值,此时土壤表层5cm地温也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高寒地区的热量条件是增强土壤生命活动以及提高生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8,9],生长季充足的降水降低了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的限制作用,使得温度成为影响土壤呼吸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4.2一次降水前后土壤呼吸日变化及湿度对土壤呼吸

土壤湿度是影响土壤呼吸的重要因子,表层土壤含水量波动较大,与土壤呼吸间的关系可能更明显[10,11],土壤地表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一致时芨芨草、芨芨草+马莲花、马莲花、华扁穗、苔草(台地)群落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会抑制土壤CO2 释放的速率,苔草(洼地)群落水分条件较高,表层土壤含水量在60%以上,但其土壤呼吸速率随湿度的增加而小幅增长,由此,湿地各群落表层土壤含水量较高,抑制了土壤的CO2的释放。

土壤湿度对前5种群落土壤呼吸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表明土壤水分对其呼吸有促进作用;而对苔草(洼地)土壤呼吸速率呈负相关影响,与当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土壤呼吸速率也随着增加,但当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土壤呼吸速率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有相似之处。这可能与草甸有放牧影响,导致该样地容重大、孔隙度小、透水性和水导率下降,土壤水分不容易快速下渗,形成积水从而减缓了呼吸速率有关。参考文献:

[1]Schlesinger W H. Biochemistry:An Analysis of Global Change,1997.

[2]Wollny E.Untersuchungen uber den Einfluss der physikalischen Eigenschaften des Bodens auf dessenGehalt an freier Kohlensaure[J].Forschende Gebiete-Agricultural Physics,1831,4:1~28.

[3]Lundegardh H.Carbon dioxide evolution of soil and crop growth[J].Soil Sci,1927,23:417~453.

[4]Tans P P. Oxygen isotopic equilibration between carbon diocide and water in soils[J]. Tellus,1988,50B:163~178.

[5]Davidson E A,BeIk E,B one R D.Soil water content andtemperature as independent or confounded fact.rs controllingsoil respiration in a temperate mixed hardwood forest[J].Global Change Biology,1998,4:217~227.

[6]Zhou X, Fei S, Sherry R, Luo Y. Root biomass dynamics under warming and doubled precipitation in a tallgrass prairie. Ecosystems 2012,DOI: 10.1007/s10021-012-9525-3.

[7]Luo Y, Zhou X. Soil Respir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Academic Press/ Elsevier, San Diego: CA, USA,2006:328.

[8]张芳,王涛,薛娴,等.影响草地土壤呼吸的主要自然因子研究现状[J].中国沙漠,2009(5):90~95.

[9]钟华平,樊江文,于贵瑞,等.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05(S1):69~75.

[10]王风玉,周广胜,贾丙瑞,等.水热因子对退化草原羊草恢复演替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3(5):72~77.

土壤温湿度篇2

关键词:纳帕海;高原湿地;植物生物量;土壤有机碳;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00704

1引言

竦刂参锏纳长与湿地土壤的碳积累密切相关,是生态系统碳循环重要的生物因子,决定碳输入的数量、形式及存留时间。植物生物量作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基础对生态系统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强烈影响着湿地土壤的碳输入(郭绪虎等,2013)。在受到以温度升高为表征的气候变化作用下,植物生物量必然受到影响,理论上温度升高有利于广域分布种的生长发育,将为土壤提供更多的碳输入,使得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增加,改善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保水与养分富集作用,进而为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条件。

高原湿地作为全球湿地的重要组成,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位于横断山脉的纳帕海高原湿地拥有丰富的湿地植物群落(董瑜等,2014),其生物量积累是碳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随着气候变暖,生物量积累增加,但土壤有机碳积累是否也随之增加?本研究利用云南高原立体地形的海拔梯度变化所形成的立体气候特征,以不同海拔梯度形成的温度差异作为影响因子,分析研究纳帕海湿地优势植物生物量增加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高原湿地与气候变化间的关系及其响应过程,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设计

以滇西北高原典型湿地纳帕海(海拔3260 m)为研究对象,将适应了纳帕海湿地气候条件的茭草(IaniaCuciflora)、水葱(Scirpus abernaemontani)2种优势植物连同生长基质组成的植物-土壤单元,于2010年移至海拔2437 m的拉市海湿地和海拔1886 m的滇池流域。于植物生长初期,在原生地纳帕海分别挖取植株丛数不低于100 株的茭草、水葱植物群落及其土壤单元( 其中土壤厚约50 cm) ,各单元整体分别移栽至区域气候条件不同的丽江拉市海湖滨、滇池流域,分别置于长300 cm、宽150 cm、深100 cm 的实验池中,植物淹水深度以其原生环境为基准,每种植物设3个重复,以满足分析采样和统计分析要求。同时,在移出地纳帕海做同样移出实验,以作比较研究的参照。三地气候条件差异明显,从分别设置于三地的Portlog自动气象站多年观测数据(表1)可知,随海拔降低,降水和气温随之增加。

2.2样品与数据采集

于2010年和2016年分别在纳帕海、拉市海与昆明滇池流域三个研究地用原状取土管采集10~30 cm土壤,用塑封袋包装标号后带回,风干后挑出根系,研磨过100目筛,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碳含量(鲍士旦,2000)。分别于2010年和2016年于植物生长末期(9月)设置3个1 m×1 m的样方,在每个调查样方中分别齐地刈割25 cm×25 cm植株,带回实验室放置于6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用电子天平分别进行称重,估算出植物生物量。

2.3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7与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制图。

3结果与分析

3.1茭草与水葱两种植物地上生物量

2010年实验池建立时采集计算三地的茭草与水葱植物生长末期地上生物量分别为(853. 6±58.2)g/m2和(730.7±7.8)g/m2,2016年纳帕海茭草与水葱生物量分别为(984.0±10.9)g/m2和(1122.6±11.9)g/m2;拉市海分别为(1484.6±13.7)g/m2和(1683.1±10.7)g/m2,相比纳帕海茭草生物量增加50.9%,水葱生物量增加49.9%;滇池流域分别为(1786.3±13.3)g/m2和(2000.9±11.5)g/m2,相比拉市海茭草生物量增加20.3%,水葱生物量增加18.8%,呈现出随海拔降低的温度升高,茭草与水葱的植物生物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图1)。

3.2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2010年试验初始时采集的三地茭草与水葱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67.91±4.58)mg/kg与(55.11±6.31)mg/kg,实验建立6年后(2016年)纳帕海湿地植物茭草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0.34±3.91)mg/kg、水葱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5.78±4.72)mg/kg,移至丽江拉市海湿地后,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特别是温度的上升,茭草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为(36.28±3.49)mg/kg、水葱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为(34.66±2.58)mg/kg、;移至滇池流域试验地后,茭草,水葱2种植物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1.75±1.35)mg/kg、(21.55±2.65)mg/kg。可见2种植物类型下的纳帕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着海拔下降气候条件改变的温度上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梯度下降(图2)。移至拉市海湿地的2种植物茭草,水葱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39.87%,47.31%;移至滇池流域2种植物的有机碳含量在拉市海减少的基础上分别下降了40.05%,37.82%。

4讨论

随着纳帕海、拉市海与滇池流域的温度升高,三个研究地的茭草与水葱地上生物量依次增加。说明茭草与水葱作为湿地广域分布物种,其对温度胁迫有着良好的适应性,这与董瑜等人对纳帕海湿地优势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一致(董瑜等,2014)。高温促进了两种优势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其光合固碳能力提高,初级生产力增加,地上生物量的留存增加,理论上增加了其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与理论预期不同的是,纳帕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在温度升高时减弱,从2010年试验初始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移出地6年后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值比较看,虽差别不大,但呈现随着时间推移,土壤有机碳在不断积累的规律。作为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植物,这对高原湿地碳积累及其区域碳平衡有着重要意义,对维持长江上游的湿地水源涵养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在温度升高的背景下,茭草与水葱的生物量积累与土壤有机碳积累负相关,不仅直接影响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水平,而且影响到生态功能的发挥。虽然以温度升高为主要表征的气候变化促进了纳帕海湿地优势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和固碳能力得到提升,地上生物量增加,但其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却逐渐下降。湿地碳汇植物良好的生长发育未能给湿地土壤提供有效的碳输入,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另一方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可能是温度升高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导致土壤碳输出超过碳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植物群落生物量作为碳汇在增加,土壤有机碳分解又变成碳源大量逸出,致使湿地土壤碳循环失衡,进一步增加了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地区气候变化(田昆,2008)。

5结论

以上研究与董瑜和郭绪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论证了气候变化影响土壤碳积累,温度升高导致湿地生态系统负反馈的研究结论。尽管以温度升高为主要表征的气候变化有利于湿地优势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和地上生物量的留存,但随着温度持续增加,是否会出现其他优势植物,纳帕海湿地优势植物的生态位是否会产生变化,其植物群落结构又是否会发生改变?目前受到研究时间尺度的限制无法进行验证。但持续的增温将最终将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进一步破坏其生态功能,反作用于当地小气候,放大了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而湿地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的下降,将使高原湿地涵养水源,富集营养等各种功能减弱或遭到破坏,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远远超过正面效应。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应加强监测研究,以应对气候变化。

参考文献:

[1]

董瑜, 田昆, 肖德荣, 等. 区域气候变化对纳帕海湖滨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4, 34(19).

[2]赖建东, 田昆, 郭雪莲, 等. 纳帕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研究[J]. 湿地科学, 2014, 12(1).

[3]郭绪虎, 肖德荣, 田昆, 等. 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湖滨带优势植物生物量及其凋落物分解[J]. 生态学报, 2013, 33(5).

[4]李月梅, 曹广民, 徐仁海. 植物群落生物量和有机碳对高寒草甸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草业科学, 2007, 24(6).

[5]胡雷, 王长庭, 阿的鲁骥, 等. 高寒草甸植物根系生物量及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机械组成的关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 41(1).

[6]陆梅, 田昆, 张仕艳, 等. 不同干扰程度下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12).

[7]陶宝先, 宋长春. 氮素形态对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15,24(3).

[8]田昆, 常凤来, 陆梅, 等. 人为活动对云南纳帕海湿地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4, 41(5).

[9]肖德荣 , 田昆 , 张利权. 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植物多样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08, 28(7).

[10]王平, 盛连喜, 燕红, 等. 植物功能性状与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功能[J], 生态学报, 2010, 30(24).

[11]侯翠翠, 宋长春, 李英成, 等. 不同水分条件沼泽湿地土壤轻组有机碳及微生物活性动态[J],中国环境科学, 2012,32(1).

[12]王长庭, 龙瑞军, 刘伟, 等. 高寒草甸不同群落类型土壤碳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关系[J], 资源科学, 2010, 32(10).

[13]李顺姬, 邱莉萍, 张兴昌.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0, 30(5).

[14]李东, 黄耀, 吴琴,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J]. 草业学报, 2010, 19(2).

[15]解宪丽, 孙波, 周慧珍, 等. 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与影响因子[J]. 土壤学报, 2004, 41(5).

[16]朱宏伟, 杨森, 赵旭矗 等. 区域气候变化统计降尺度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1, 31(9).

[17]辜运富, 郑有坤, Petri Penttinen, 等. 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嗜冷细菌系统发育分析[J]. 湿地科学, 2014, 12(5).

[18]何太蓉, 杨达源, 杨永兴. 三江平原泥炭沼泽土剖面P 、K养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生态环境, 2004, 20(1).

[19]姜明, 吕宪国, 杨青. 湿地土壤及其环境功能评价体系[J]. 湿地科学, 2006, 4(3).

[20]万忠梅, 郭岳, 郭跃东. 土地利用对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3).

[21]祖元刚, 李冉, 王文杰, 等. 我国东北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J].生态学报, 2011, 31(18).

[22]谢迎新, 张淑利, 冯伟, 等. 大气氮素沉降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

[23]沈芳芳, 袁颖红, 樊后保, 等. 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12, 32(2).

[24]黄国勤, 赵其国. 红壤生态学[J]. 生态学报, 2014, 34(18).

[25]王娇月. 冻融作用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 2014.

[26]杨f勤, 张健, 胡庭兴, 等. 森林土壤生态学[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7]黄耀, 周广胜, 吴金水, 等.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模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8]吕宪国.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方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29]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30]Barajas G G, Alvarez S J.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tter fauna and rates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in a tropical rain forest[J]. Applied Soil Ecology. 2003, 24(1):91~100

土壤温湿度篇3

关键词设施环境调控;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

设施园艺实现了可调控内部环境因子量值、改善内部作物生长环境的小型人造“温室效应”,打破地域、气候、环境差异,创造作物正常生长的环境载体。通过配套设备或设施分别调控与控制各个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生物)的量值幅度与状态,给作物提供最佳的适宜生存环境,以达到市场供求及个别需求,实现经济收益。

1温度环境调控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存和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作物从萌芽到成熟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体内一切生理生化过程,都有一定的“三基点”温度要求 。根据作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分为耐寒性、半耐寒性、不耐寒性等3类作为温度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设施栽培中,目前主要推广的是棚室四段变温管理,即把一昼夜24h分成4个阶段,上午、下午、前半夜和后半夜。上午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为目标,进行高温管理;下午和前半夜温度逐渐降低,以便把光合产物运送到各个器官;后半夜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进行低温管理,防止消耗更多的养分。

1.1温室加温

冬季,温室内部温度受到室外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可能降至作物生长温度最低基点以下,若不及时采取加温措施,将很难维持作物正常生长所要求的温度环境,因此需要加温。一是空气加温。常用的主要有热水供暖系统和热风供暖系统。前者主要热媒为水,介质热容量较大,系统热稳定性较高,适应范围较广;后者热媒为空气,介质热容量较小,热稳定性较低,适用于短时间补充热量,用以短期维持室内空气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或提高。二是土壤加温。多采用土壤下埋入电热线和埋设酿热物。前者又称电热温床,使电能转化成热能,实现土壤温度的自动调节,保温效果好,设备简单,用途广泛。后者温室土壤下面埋1层酿热物,既能提高地温(10cm深土层温度提高1.5~2.0℃),又能补充二氧化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1.2温室降温

温室的降温在夏季尤为重要,降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通风换气,包括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二是遮阳降温,主要包括设置内、外遮阳幕系统、采用布织布覆盖、温室透明屋面涂刷半透明涂料等;三是蒸发降温,主要包括湿帘降温和空气加湿降温。

1.3温室保温

有效的保温措施可以减少热损失,在节省能源的同时,保持作物正常生育所要求的环境温度。保温措施主要有:改善温室结构形式和结构材质,提高自然光的透光率和采光量,如园艺“ly-ⅰ型”蓄热保温墙体的应用等;选用透光率高、导热性差的透明覆盖材料;设置室外辅助保温层、内保温幕和多层覆盖技术(比单层棚膜提高10~12℃),提高散热面热阻,降低向外的长波辐射率;选址适当,避免在冬季多风、风大的风口附近建造温室。

2光照环境调控

作物全部干物质产量的90%~95%均来自于光合作用。因此,设施光环境直接关系作物生命及其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是一种基础环境。它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数、光质、光照分布等。不同植物所要求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不同,前者分为强光照、弱光照、中光照植物;后者分为长日照、短日照、中日照植物,光照强度和光周期性反应是进行光照条件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设施有限的空间中,在自然光照形成的设施光照环境基础上,进行对室内光照条件适当地限制、补充和有目的地调节与控制,可以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条件的前提下,营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全过程的良好光照环境,能够使温室周年生产各种不同的园艺作物,满足市场供应或其他需求。一是光照强度调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棚、室设计,如选择合适的建筑方位、合理的温室结构、适宜的透光覆盖材料、减少结构和设备的遮阳率等。二是光质调节。根据作物对光质的要求,选择透射的光谱波段应有益于该种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的材质。如紫色膜对紫外光、紫光透过率高,有利于茄子果实的着色和提高品质。三是人工补光调节。分为人工光周期补光和人工光合补光。前者是对长光性作物正常发育采用的人工延长日照时间的措施,如安装荧光灯和钨丝灯;后者是作物自然光照强度不足而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光合能量不足的补光措施,如安装农艺钠灯、荧光灯或张挂聚酯反光幕、覆盖银黑色地膜。四是遮光调节。包括光合遮光调节和光周期遮光调节。强光和高温会降低光合速率,抑制光合作用,采用有一定遮光率的遮光材料,减弱光照强度,有效降低温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短光性作物并不需要日照时间过长,需要用周期遮光的措施延长暗期,缩短日照时间,以利发育良好或提早开花、促进早熟。

3水分环境调控

水是构成并支撑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植物总质量的80%~95%,园艺产品尤甚。设施的水分环境,由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共同构成,二者只有协调管理,才能充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条件要求:种子发芽期,需要足够大量的促进种子贮藏物质的转化和原生质的生命活动,以利胚根伸出并向胚胎供足水分;幼苗生长期,根系弱小,保持土壤湿润,过高的土壤湿度造成植株徒长或烂根;营养生长期,处于茎叶生长盛期,需水量大,对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要求高,但湿度也不可过高,易引发病害;开花结果期,对环境水分要求比较严格,土壤水分足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不可缺水,否则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或落花。空气湿度宜低,利于开花授粉。果实膨大要求土壤水分充足[1,2]。一是土壤水分调控。土壤水分的调控目的,是满足不同作物对水分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生长期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如采用滴灌、微喷灌、膜下沟灌等。二是空气湿度的调控。降低空气湿度采用:通风换气,是实现棚室内外空气交换、将温室内湿度较高的空气排除、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办法,有效调节设施环境湿度,如通风口开启等;加热降湿,通过加热提高室内空气温度从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水分蒸发,通过采用膜下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节水、减少水分蒸发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空气湿度,如冬季供暖系统导致空气相对湿度过低,采用灌溉、微雾喷灌,增加地表水分,提高蒸发量。

4气体环境调控

温室内气体来自室外环境中的大气,但温室是个半封闭的空间,并非随时与室外保持连通,同时又种有作物,气体条件比较复杂,二氧化碳气体有时不足,有毒气体较多,如管理不当,易造成作物减产甚至中毒死亡。

二氧化碳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随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作物碳代谢、体内碳氮比提高,促进花芽分化、器官健全、可达到增产和果实品质优良的目的。试验证明,二氧化碳浓度比正常空气高50%时,作物增产26%~37%。有害气体通过作物气孔进入其体内,不但影响作物生产发育,而且有的会导致作物受害致死,主要可能发生的有害气体有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二氧化硫、氯气、氨气等。一是二氧化碳调控。及时打开通风口,使室外的二氧化碳补充进来,以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降低“生理饥饿”造成的减产。采用一氧化碳定时、定量的充分燃烧,液态或固态二氧化碳的挥发、化学反应等方法,定量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利用有机肥的发酵在一定程度上作人为调控,从而提高光合速率,提高产量和品质。二是有害气体调控。选用安全可靠的农用塑料薄膜、塑料制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氨气和二氧化硫有毒气体的危害;直燃式供暖设备的密闭性,防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有毒气体的危害;避免化肥、农药等堆放不当,造成挥发,产生有害气体。

5土壤环境调控

土壤环境包括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气体)、土壤化学性状(土壤的酸碱度、土壤所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生物环境,对作物的生长与营养状况及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室周年生产,土壤利用率高,施肥量大,造成室内土壤环境与室外露地土壤明显不同,造成表层土壤盐分高,产生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连作障碍突出等问题[3,4]。一是利用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和作物各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从根源上减少土壤盐分积累,避免或减缓土壤次生盐渍化或酸化。二是有机肥调节。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腐殖质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缓盐类浓度上升。三是调节灌溉方式。采用微喷、滴灌、渗灌等灌溉方式,节水同时有效降低土壤表层蒸发强度,减缓土壤因大量水分上升而导致的地表层盐分过多积累。四是土壤消毒。温室内出现土壤病虫害难以灭绝,可采用高温消毒或药剂熏蒸消毒如硫磺、氯化苦等。五是合理轮作。避免由于栽培品种单一连作而造成土壤中养分失衡,植物残体及根系分泌物产生的自毒现象,对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极为有利。六是改善土壤环境。由于温室空间有限,可以花费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彻底改变温室内的土壤环境,如更换土壤、针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有目的地改良土壤。

6参考文献

[1] 闫杰,罗庆熙,陈碧华.园艺设施内湿度环境的调控[j].长江蔬菜,2004(9):36-39.

[2] 程冬玲,林性粹.园艺设施内的水分调控[j].西北园艺(果树),2001(1):21-22.

[3] 张福墁.设施园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土壤温湿度篇4

关键词:幼龄茶园;防寒措施;小气候

中图分类号:S571.1:S42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3-0028-05

AbstractWith open field as the contrast, three treatments including straw mulching plus windbreak,low plastic tunnel, and straw mulching were designed to study their effects on the eco-environment indicators such as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illumination intensity in infancy tea garden during win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three treatments could reduce the vari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and the loss of soil surface water, and maintain higher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ea garden during winter. Low plastic tunnel had the best effect. Compared to the contrast, the soil temperature improved by 6.28%, the highest soil temperature improved by 9.4℃,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creased by 3.8℃ and 26.35% respectively, but the illumination intensity decreased by 14.63%.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traw mulching plus windbreak and straw mulching.

Key wordsInfancy tea garden;Cold-proof measure;Microclimate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原产区位于云贵高原地区,是一种喜温暖气候条件的叶用植物。江北茶区一般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多大风降温,对茶树的安全越冬构成很大威胁,易造成茶树冻伤、死亡,纬度较高的地区冻害尤其严重。研究表明,覆盖可以提高茶树生长期的土壤水分含量,改变土壤地表层的性质,缓冲土壤温度变化[1~3]。杨书运等[4,5]研究认为,覆盖可提高茶园地表最低温度, 减小地表最低温度日变幅, 但不同覆盖材料作用有较大差异。黄寿波等研究表明,风障可以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调节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减小水面蒸发,减少土壤风蚀量[6~10]。江昌俊等[12]研究显示,风障的有效减风作用区域大约相当于风障高度的7.5倍,并且在风障有效保护区域,大风结束后叶片含水率可以较迅速的恢复。

本试验通过研究越冬期不同物理防护措施对幼龄茶园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空气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北方幼龄茶树安全越冬的经济、高效的保护措施,为生产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茶园与处理设置

试验于2010年11月在青岛瑞草园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小区面积为1.3 m×40 m,行距33 cm,株距30 cm,处理间设0.5 m间隔带。土壤为棕壤土,有机质含量8.12 g/kg,速效氮62.92 mg/kg,速效磷96.45 mg/kg,速效钾121.15 mg/kg。茶树品种为1年生鸠坑种。试验设行间铺草+防风障(T1)、搭建小拱棚(T2)、行间铺草(T3)以及裸地对照(CK)4种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在入冬前搭建防护措施,其他管理一致。试验调查时间为2010年11月~2011年3月。

1.2测定指标及方法

土壤温度:用ECA-TRO1曲管地温计测定5、10、15 cm的土壤温度,分8∶00、10∶00、12∶00、14∶00、16∶00、18∶00共6个时段观测记录。

土壤相对含水量:用ECA-SW1土壤水分快速测定仪于中午12∶00记录土壤相对含水量。

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及湿度:用ECA-SCO1光温湿记录仪测定,测定高度为各处理茶树蓬面处,分8∶00、10∶00、12∶00、14∶00、16∶00、18∶006个时段观测记录。

地表最高温度:用WQG-13最高温度计测定。在小区中部设置测点,各处理地表面均安放一支最高温度表,于下午18∶00读取最高温度。

1.3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方差分析,Duncan’s法进行处理间数据比较,采用Excel进行图表制作等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茶园土壤温度的变化

2.1.1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以2011年1月4日测定的土壤温度为例。图1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5、10、15 cm土壤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主要是在表层土壤,随土壤深度增加,土温变化曲线趋于平缓,土壤最高温度出现时间有推迟的趋势。各处理保温效果比较得出:T2处理土壤保温效果最好,测定时间段内最低温与最高温均高于其他处理(P

2.1.2土壤温度的阶段性变化由图2可以看出,冻害来临时(2011.1.4),各处理均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T2处理表现最为显著,平均高于对照 0.63℃,T1、T3处理次之,3种处理均能明显降低冻土层深度,10 cm土壤温度都在0℃以上。但在气温回升之后(2011.3.17),T1、T3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升高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土壤温度变化幅度方面,T2处理变化幅度最大为10.37℃,T3处理变化最小为6.07℃。这是由于覆盖材料性质差异造成的。由于塑料膜对长、短波辐射均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其热量的补充与散失比稻草强烈,导致其温度变化幅度大、地面能量水平低,最终影响其保温效果。

3结论与讨论

越冬防护措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转化和土壤热量传导、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损失都有较大的影响[11,12]。因为防护材料在地表可以形成一层土壤与大气热交换的障碍层,既可以阻止太阳的直接辐射,也可以减少土壤热量向大气中散失,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反射长波辐射[15,16]。另外,越冬期间有效的防护措施还可以降低风速,提高空气温湿度,降低冻害[13,17~20]。

本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都可以缓冲茶园土壤温度的变化、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散失,降低冬季低温干旱对茶树生长发育带来的伤害。而且防护材料不同,保温保水效果也不同。测定时间段内各处理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为搭建小拱棚>行间铺草+防风障>行间铺草>裸地对照,土壤相对含水量变化趋势为搭建小拱棚>行间铺草>行间铺草+防风障>裸地对照。可以看出搭建小拱棚处理土壤保温保水效果最好,但行间铺草+防风障和行间铺草处理土壤温度变化较平缓,其中行间铺草+防风障处理日较差值最小,有利于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21]。

3种处理虽然降低了地表接收光强,却能使冬季茶园维持较高的空气温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增强幼龄茶树安全越冬的能力。搭建小拱棚处理防护效果最为显著,其光照强度虽较对照降低14.63%,但茶园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却分别提高3.8℃和26.35%。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防护措施对太阳长、短波辐射的通透性以及对茶园系统的郁闭度不同,影响了小系统内能量和水分的交换速率,所以导致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不同。

3种处理均具有保温保水效应,其中搭建小拱棚对幼龄茶树的保护效果最好,行间铺草+防风障和行间铺草的效果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1]

彭晚霞, 宋同清, 肖润林, 等. 亚热带丘陵区稻草覆盖对茶园土壤环境、茶叶品质改良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15(4):60-63.

[2]彭晚霞, 肖润林, 宋同清, 等.覆盖与间种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地温时空变化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5):778-782.

[3]彭晚霞, 宋同清, 肖润林,等.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土壤水分供应的调控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 2005,19(6):97-101.

[4]杨书运, 江昌俊. 稻草和地膜覆盖对冬季茶园保温增温作用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2):327-333.

[5]杨书运, 江昌俊,孙亚东.茶园地面覆盖的保温防冻作用[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2):305-309.

[6]黄寿波,范兴海,傅懋毅,等.不同林茶栽培模式小气候特征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4,7(1):93-100.

[7]宗萍萍, 杨吉华, 鲍玉海, 等.黄泛沙地小网络农田防护林网防护效应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19(6):110-114.

[8]鲍玉海, 贺秀斌, 杨吉华, 等. 三种网格的农田防护林防止土壤风蚀的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2):5-8.

[9]范志平,曾德慧,朱教君,等.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2,16(4):130-134.

[10]周凤艳, 雷泽勇, 周景荣, 等.科尔沁沙地草牧场防护林效益分析[J].林业科学,1998,34(3):1-6.

[11]尹春梅,谢小立,王凯荣.稻草覆盖对冬闲稻田二氧化碳通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 115-119.

[12] 程慧艳, 王根绪, 王一博,等.黄河源区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季节冻土冻融过程中的土壤温湿空间变化[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4(2): 15-21.

[13] 江昌俊, 杨书运, 张庆国. 风障对茶园的减风增温效果及对茶树冠层叶片含水率影响[J]. 2010,26(11):275-281.

[14]肖润林, 李玲. 覆盖对南方红壤桔园生态系统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1):38-42.

[15]李毅,邵明安.新疆农田作物覆膜地温极值的时空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 2004,15(11):2039-2044.

[16]李闯, 袁同印.玉米秸秆覆盖对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 2011,23(3):91-92.

[17]董召荣, 沈洁,朱玉国, 等.苜蓿生物覆盖对幼龄茶园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16(4):853-857.

[18]张玉屏, 峰, 周宝银, 等.无纺布与塑膜覆盖下早稻秧田温湿光因子变化的比较[J]. 浙江农业学报,2010,22(5):618-623.

[19]朱庆松,刘松虎, 赵海英. 信阳毛尖茶园不同覆盖措施对空气湿度和光照强度及风速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0(14):60-62.

[20]浙江农业大学. 茶树栽培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21]吕小营,欧阳石光,张丽霞,等. 新建茶园不同间作模式及覆盖遮阴效应比较研究――种植模式Ⅰ:茶行东西走向[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5):33-36.

土壤温湿度篇5

关键词:土壤湿度;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S15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11

1 引言

近几十年春季“十年九旱”是榆树市大田种植面临的突出严峻问题,大面积破坏地表自然覆盖面,增加土壤水分蒸发使田间持水量减少,降低了土壤表层水粘膜吸附力,增加了土壤风蚀,使土壤板结干涸。土壤水分具有可利用性、储存性、传输性和可恢复性, 掌握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对农业生产实时服务、指导农业生产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分析方法

利用榆树市气象局1981~2010年4月中旬~10月下旬逐旬土壤湿度资料研究本地土壤湿度变化规律

土壤墒情大小随季节的变化明显。本文对春、夏、秋不同季节土壤湿度进行分析总结。

2.1 春季(3~5月)

2.1.1 早春

3~4月中旬随着气温回升,冬季积雪开始融化、土壤开始化冻,春季雨雪使大田土壤墒情增加。土壤湿度变化不大数值稳定(见图1)。

2.1.2 春末

4月下旬~5月,正值榆树大田作物开始播种和出苗期时期,气温回升速度加快,春季大风日数增多,土壤湿度明显减小。墒情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春播。如:1985、1998、2008年入春4月中旬,土壤湿度(重量含水率)分别为9.5、13.8、11.8,严重干旱(图2)。从图3看出同期对应的降水分别为3.2、4.5、5.6mm,大部地块已呈现不同程度旱象,使作物种子因缺少水分难以发芽造成造成大田播种、出苗普遍推迟8~10d左右。影响作物中、后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2.1.3 夏季(6~8月)

榆树市6~8月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92.8mm,占全年降水量541.4mm的75.6%,降水量大使耕层土壤含水量基本达到饱和。此期间大田地表多为作物覆盖,土壤水分蒸发较少,土壤湿度较好,各土层土壤墒情良好土壤重量含水率平均为21.8%,占田间持水量86%,适宜作物生长(见图4)。

此时是榆树市大田作物处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度和生殖生长阶段,植物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烈,温度高,植株叶面蒸发较快,因而需水量多。多数年份土壤墒情能够满足这个时期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也有少数年份降水异常偏少,出现夏(伏)旱。如:2008、2010年6月土壤湿度为15.8%和14.1%,月降水量分别为49.3、19.0mm占历年6月平均降水量95.8mm的51.5、19.8%,呈现夏季干旱直接影响作物发育期生长,严重影响当年产量。

2.1.4 秋季

9月~10月上中旬是榆树市农作物成熟和秋收季节,此时水分需要较少,榆树市降水逐渐减少,历年同期降水量在77.3mm左右占全年总降水量541.4mm的1.3%左右,秋季的降水逐渐渗入土壤中,在封冻前为下1a积蓄了底墒。土壤湿度呈下降趋势(见图5)。

3 结论与讨论

榆树市土壤湿度变化规律为:

早春土壤墒情稳定,春末失墒严重;夏季土壤湿度较大,适宜作物生长;秋季土壤墒情下降利于作物成熟。

土壤温湿度篇6

1 内部因素

无花果多数品种扦插时都很容易成活,尤以充分成熟的一年生粗枝条的成活率高。一年生枝条以中上部的枝段扦插成活率高。主要是因为在这一部分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特别是氨基酸的含量比较高,其中尤以天门冬氨酸、脯氨酸的含量比较高,能促进生根。此外,在这些部位植物生长激素的含量也比较高。因此早春利用枝条先端带顶芽的部分扦插成活率高,因为在这个部分早春养分回输,激素运转使含量都迅速提高。

2 外部因素

2.1 温度

温度对于无花果的新根生成、新根生长都有明显的影响,土温在15~20℃对新根的形成和发育最适宜。芽的萌发、枝条的生长、叶片的发育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21~25℃对枝、芽和叶片的生长有利。变温对根系、枝叶生长不利。芽萌动后低温常造成枝芽冻害,严重时使枝芽冻死。在无性繁殖苗木时,如果不采用保护地或保温措施育苗时,扦插时间不能过早,要注意防止晚霜危害。

2.2 湿度

土壤湿度对插条影响很大,湿度过大容易造成插条栽入土壤后皮层腐烂,特别在低温高湿情况下,这种现象特别严重,黏土比砂土影响更大。无花果扦插繁殖保持土壤湿度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0%~60%较为适宜。

空气湿度大有利于提高扦插的成活率。特别是在绿枝扦插时,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的程度,有利于维持叶片的膨压,防止叶片发生萎蔫。从扦插后到生根前,保持叶片维持一定的膨压,对于提高苗木成活率的作用很重要。

扦插过程土壤不能过干,以防止新根老化,直至。空气湿度过低,因无花果叶片比较大很容易萎蔫。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应注意灌水、喷水补充枝叶水分。

2.3 光照

强光照影响发根和根系前期的生长,因此生根之前要避免强光照射,在生根初期强光照也抑制根系,枝芽生长,也应防止。此外强光照使温度升高,在夏季应特别注意。由于无花果是喜光树种,在扦插成活后应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苗木生长,促使苗木生长老健。

2.4 土壤质地

无花果扦插苗宜选择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质壤土,黏土由于透气性差、排水能力差、局部地区容易受渍,常造成扦插局部地区烂插条,选择时要慎重,并特别注意雨季排水和干旱时灌水。砂土地由于土壤保肥力差,水分也不容易保持,选用时要慎重。必须采用时应注意肥水补充。

2.5 土壤pH值

扦插无花果的苗圃宜选用中性至微碱的土壤,适宜的pH值范围在6.5~8.0,土壤酸度过大的情况下,在育苗前土壤施用石灰加以改良后再进行育苗。否则会影响根的伸展和发育。

2.6 插后精心管理

土壤温湿度篇7

1.1同一工况下温度场的分析

图3—图5是蓄热温度(恒温水槽的水温)为40oC,初始含湿量为0.133m/m时不同径向方向上各节点的温度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节点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蓄热开始时,近壁面节点首先得到热量,节点温度迅速升高,随着时间的进行各节点温度逐步升高。各节点的温度变化过程可以明显地分为3个部分:温度骤升期、温度渐变期和温度稳定期。与远壁面相比,近壁面节点温度骤升期的温度变化率最大、骤升期时间最短,渐变期的温度变化率最大、时间也最短,温度稳定期时间最长。可得出: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节点温度的变化率逐渐降低,骤升期和渐变期的时间逐渐变长,稳定期的时间变短。另外,由于土壤的延迟现象,远壁面的节点在加热初期并不是直接进入温度骤升期而是之前有一个过渡期,温度变化率相对较小。图6是相同半径下不同角度的节点稳定时的温度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位置低的近壁面节点的温度较低,而远壁面节点的温度则呈现出相反的规律,即位置越高的节点温度越低。在竖直平面内出现这种距离相同节点的温度不同的原因是热湿迁移和重力的综合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坑槽底部的土壤含湿量相对较大、坑槽底部土壤的热扩散系数较大,因此出现了相同半径下坑槽下部近壁面节点的温度较坑槽上部近壁面节点的温度低、坑槽下部远壁面节点的温度较坑槽上部远壁面节点的温度高。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便相同半径节点的温度值也不同,但差别很小,原因在于土壤的含湿量较低时,土壤颗粒对水分子的吸附力要大于重力对水分子的影响。因此,土壤的热湿迁移和重力的综合作用造成了土壤竖直平面内温度场分布不均匀。

1.2不同工况下温度场的分析

图7、图8是径向角度为270o的节点在不同初始含湿量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径向不同节点在不同含湿量下的温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状态。近壁面节点:在温度骤升期,随着含湿量的增加温度变化率先升高后降低;渐变期,则出现了交叉现象,即含湿量为0.1时的曲线与其他两条曲线有相交,而其他两条曲线则无相交现象;稳定期,节点的稳定温度随着含湿量的增加而降低。远壁面节点:同样在温度骤升期,随着含湿量的增加温度变化率先升高后降低;渐变期,则没有出现交叉现象;稳定期,节点的稳定温度也是随着含湿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从图中还可看出该实验中土壤含湿量为0.2时,近壁面节点达到稳定的时间最短、远壁面节点的温升也最大,此时土壤的热扩散系数最大,土壤内各节点的温升趋势最大、坑槽最远处节点的温升也最大。图9、图10是径向角度为o270的节点在不同蓄热温度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节点的温度都随着蓄热温度的变化而正向变化,在节点温度变化过程中,同一时刻节点的温度随着蓄热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另外,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随着蓄热温度的增大,温度骤升期温度变化率增大、渐变期温度变化率增大、渐变期时间延长。综合图9、图10可见:相同温度、不同湿度下同一节点的温差最大不超过5oC,相同湿度、不同温度下同一节点的温差最大可达15oC,可见蓄热温度对坑槽内整体温度场的影响作用要远大于含湿量的影响作用。蓄热温度越高,坑槽整体的温度场就越高;坑槽整体的温度场越高,坑槽内储存的热量也就越多。因此,坑槽系统用于高温蓄热更有利。

2湿度场分析

2.1同一工况下湿度场的分析

图11—图13是蓄热温度为40oC、含湿量为0.133m/m时不同径向方向上各节点的湿度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节点的湿度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由初始值增加到最大值,由峰值降低到平稳期。从图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各节点的湿度变化过程可分为:水分增加期、水分减少期和水分平稳期。径向方向上,各节点的湿度变化是一致的,但各变化期的时间和变化期内的湿度变化率不同。远壁面节点的湿度增加速率和湿度降低速率就相对小很多,水分增加期和水分减少期的时间则增加了很多。另外,在蓄热初期各节点的水土势差最大,因此各节点的湿度增加速率越来越小。可以得出: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节点的湿度增加速率和湿度减少速率越来越小,水分增加期和水分减少期的时间越来越长、水分平稳期的时间相应减少。不难发现,由于重力的作用,径向距离相等的节点位置越低的同一时刻的含湿量越大,但差别不大。

2.2不同工况下湿度场的分析

图14、图15是径向角度为o0的节点在不同初始含湿量下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壤的初始含湿量对各节点的最终含湿量和节点含湿量的变化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初始含湿量较大的,节点稳定时的含湿量也大;含湿量的多少对节点含湿量变化过程的各个时期的长度有很大的影响。初始含湿量越大,水分增加期和水分减少期的时间越长,水分稳定期相应向后延迟;初始含湿量越小,水分增加期和水分减少期的时间越短,水分稳定期越靠前。图16、图17是径向角度为o270的节点在不同蓄热温度下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蓄热温度的升高对节点含湿量的变化趋势没什么影响,但对节点含湿量的变化过程的影响较大。蓄热温度越高,节点含湿量所能达到的峰值越高、水分上升期和水分下降期的时间越短,到达水分稳定期的时间越短。反之,蓄热温度越低,节点含湿量所能达到的峰值越低、水分上升期和水分下降期的时间越长,到达水分稳定期的时间越长。蓄热温度越高,近壁面节点水土势差越大,因此近壁面节点含湿量变化较大,湿度梯度也越大。即蓄热温度越高,近壁面稳定含湿量越低、远壁面稳定含湿量越高。

3温湿度场的综合分析

综合以上对温度和湿度的分析可看出:在温度骤升期,水分和温度是同步的,同样处在水分增加期;之后温度进入渐变期,温度增加的速度有所降低,温度渐变期时湿度很快达到峰值,之后湿度迅速下降至水分平稳期;温度稳定期与水分平稳期基本一致。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温度变化率降低、达到稳定的时间增加、稳定的温度降低,同样湿度的变化也存在延迟和衰减现象,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湿度的变化率降低、峰值现象减弱、水分减少期变长。湿度变化的快慢(水扩散率)是由该点的水土势决定的,而该处所考虑的主要动力是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两者共同决定了水分迁移的大小和快慢。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影响水分迁移的推动力减少,热湿迁移的效果减弱,可以推断当距离增大到一定距离时热湿迁移可以不考虑。可以看出,土壤的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变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由加热引起的温度梯度将会引起水分的变化形成湿度梯度,湿度梯度会引起水分的流动,水分的迁移会带走水中的热量从而影响了温度梯度。因此温度场的变化会影响到湿度场的变化,湿度场的变化同样影响温度场的变化。

4结论

1)蓄热过程中,节点温度场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温度骤变期、温度渐变期和温度稳定期。湿度场的变化过程同样分为3个阶段:水分增加期、水分减少期和水分平稳期。2)土壤中水分迁移的动力是由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共同决定的,即两者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水分的迁移程度。3)当土壤含水率不同时,各节点在温度变化的3个阶段的温度变化率不同。温度骤变期,含湿量为0.233m/m时土壤热扩散率最大,温度变化率最大,坑槽内远壁面节点温升趋势最大。随着含湿量的增加,近壁面节点的稳定温度逐步降低、而远壁面节点的稳定温度在含湿量为0.2时最大。4)蓄热温度越高,坑槽内土壤的整体温升越大,越有利于坑槽的蓄热。同时,蓄热温度的变化影响了湿度变化3个阶段的时间和速率。

土壤温湿度篇8

关键词:温室大棚;西红柿;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75-1

近年来,为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我县财政对建设棚膜蔬菜园区给予财政补贴,基地项目建设资金向棚膜园区倾斜,棚膜蔬菜生产快速发展,产量逐年递增,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技术相对滞后,给生产带来了不利因素。 温室大棚西红柿栽植在我县已有20余年的历史,由于重茬年限长和温室小气候的特殊性,西红柿立枯病经常发生,造成大量死苗,有的棚内死苗率达30%—40%,甚至发病重的可达80%,严重影响西红柿的生产。为此,把温室大棚西红柿立枯病在生产实际中如何诊断、预防以及防治措施的技术要点作如下简介。

1 该病发病的症状表现

一般来讲,棚内移栽后的大苗和培育的西红柿幼苗都能受到立枯病病害侵袭,尤其到了中后期西红柿植株更易发生。2011年在我县马安镇马鞍村蔬菜园区有五栋大棚发生该病。其症状表现是:首先在患病植株根部以上部分变成褐色。在患病植株基部产生大量暗褐色椭圆形病斑,白天患病的西红柿植株病株萎蔫,到了夜间有一定的复原,但是暗褐色的病斑会慢慢凹陷,然后在发病处茎部逐渐变细收缩,并继续蔓延扩展,约7天后西红柿植株茎基部会缢缩变细,地上部的茎叶萎蔫干枯,但不倒伏,呈立枯状。当时棚内湿度较大,发生组织腐烂,患病部产生淡褐色蛛丝状霉层,最后形成菌核。

2 该病致病病原菌

立枯病的病原菌是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中的一种,叫立枯丝核菌,菌丝有隔,菌核呈暗褐色,扁平形状大小不一,外表粗糙。其生长适宜温度在17℃-28℃,当温度在12℃以下或30℃以上时生长会受到抑制。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寄主病残体中越冬,并可对下一年发病产生影响。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腐生性较强。适宜条件下,可从植物伤口或表皮直接入侵幼茎、根部而引起发病。还可以通过雨水、流水、农具以及带菌的堆肥传播。因此,知道了该病的发病条件和产生机理,我们可有效做出预防措施。

3 该病的发病条件

诱发立枯病主要因素是温室大棚棚内高湿的环境,同时也与棚外季节气候条件及室内生产管理等因素有关。

3.1 温度诱发条件

我们所说的温度条件是指棚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西红柿是喜欢较高温度的蔬菜,当土壤温度在17℃-28℃时,其幼苗易发生立枯病。

3.2 湿度诱发条件

棚内空气湿度和地面土壤湿度大时,对西红柿植株发病影响最大,病害也更重。为此我们应该严格控制大棚内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3.3 室内光照和通风条件

光照充足,植株光合作用旺盛,生长健壮,抗病力强,则不易发生。相反则容易发生病变。因此适当保持棚内通风有利于防止立枯病的发生。

4 西红柿立枯病的综合防治

温室大棚西红柿生产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生产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除了靠药剂对立枯病的防治外,还要科学地把涉及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药剂配合使用等方面综合起来形成整套的技术方案流程并加以应用,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有以下几点措施可以借鉴:

4.1 在农业方面上的防治措施

4.1.1 要精心培育无病壮苗,提纯复壮 优选棚外有机土质较好的土壤来配制育苗营养土,适时育苗,并加强育苗期内苗床管理。苗床土壤温要控制在25℃-30℃区间内,并根据实际温湿度做到及时通风降湿,苗期内要注意幼苗防病和炼苗,避免弱苗、病苗或苗龄过长。

4.1.2 定植前,要对大棚土壤进行消毒 将棚内土壤翻松,除去残留杂物,按照每平方米喷浇福尔马林360毫升加水18-54斤(加水量要根据土壤湿度而定)后,用塑料薄膜覆盖4-5天后撤下,经过10天左右,待药液充分挥发后才能种植。

4.1.3 要对棚室进行高温处理 在西红柿移栽15天左右之前,关闭通风口,密闭大棚,当使棚内气温达到60℃以上时进行“烤棚”,时间大概要维持7天左右(可视情况而定,至少5天),这样就能在棚内人为创造一个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从而能取得较好的杀死土壤或残留物中的病原菌,减轻病害发生。

4.1.4 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进行测土后相应施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预混肥。疏松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株生长质量。另外有条件最好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保水排水及通透性。适度浇水,一次浇水,不宜过多,保持土壤湿度适宜。浇水原则是不要大水漫灌,避免土壤表面板结,而是要小水勤浇,慢慢渗透。勤中耕常疏松,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同时又要注意通风降温,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4.2 在生态管理上的防治措施

温室大棚西红柿生产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经常进行通风管理。棚温白天保持在20℃—25℃,低于20℃要封闭,高于25℃要及时开棚通风。当晚上闭棚后,室内温度也要维持在15℃—17℃之间,阴雨天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视棚内湿度情况,也要适时通风排湿。

4.3 在药物使用上的防治措施

精心管理,及时观察西红柿植株生长情况,一经发现有立枯病症状,确认后,首先要及时拨除病株并销毁,然后可选用68%金雷水可散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每隔7天对植株喷施一次,连续喷两次。也可以用20%的甲基立枯磷1200倍液或5%井岗霉素水剂1500倍液或绿亨恶霉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天灌药1次,连灌3—4次。西红柿立枯病发病后,可在茎基部施用拌种双或绿亨恶霉灵药土。药土配方:每平方米表土,施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9g,充分混匀后,在病株基部覆堆,把病部埋上,促其在病斑上方长出不定根,可延缓寿命,减少损失。

上一篇:土壤水范文 下一篇:土壤重金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