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20 15:31:29

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篇1

容却是旅游资源文化。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文化;界定

冯乃康指出“普遍认为,在关于旅游文化的解说中,旅游文化主要是指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即旅游的客体。”赵飞等2004年的《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综述》中,作者在摘要中开门见山的说道,旅游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这里谈的其实就是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王会昌等的《中国旅游文化》也是以旅游资源为主体来构架的。胡幸福指出,有的研究者认为旅游文化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马波在研究中也发现了许多将旅游资源文化研究等同于旅游文化研究的错误。例如,在许多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论文中。其实只是研究人文旅游资源的形式和特性。徐菊凤发现许多名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书籍,完全就是对园林、宗教、饮食、建筑、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介绍与阐述。由此可见,国内旅游界往往把旅游对象物的文化内涵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

人们在把握“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这两个概念时的确有很大的难度,除了它们本身的交错复杂,而且在旅游实践中,旅游活动离不开旅游资源,更加大了难度。我们再将旅游文化用于实践指导和开发时,肯定离不开对旅游资源文化的深入研究,而且在认识旅游文化时,也不可避免的要遇到旅游资源文化。从另一方面来说,深入研究旅游资源文化的发掘,会极大地丰富和提升旅游文化,从而加速旅游的文化底蕴,扩大旅游的影响力。如果把握不好他们的内涵和外延,就会把旅游文化的研究引向旅游资源文化的研究。所以,避免混淆两种文化的关键就是认识和把握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的关系,区别它们的实质特征。

一 、旅游文化的界定

关于旅游文化的界定目前尚未得到统一,国内对于“旅游文化”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旅游文化是旅游接待的社会文化和旅游客源的社会文化借助旅游者这个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旅游经营服务和旅游消费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外在表现和观念形态的总和。

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者借助旅游媒介的外部条件,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

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的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体系。

旅游文化从狭义上说,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怎样立足本地创造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旅游文化的学问;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

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叫旅游文化。

从旅游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旅游文化是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者们几乎都提到的;第二,旅游文化不可能离开旅游资源文化而存在,两者之间存在这必然的关联,无论它的主体要素是以旅游客体,或是旅游主体还是旅游活动本身来界定。通常笔者认为旅游文化是由旅游活动而产生,是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从他自身的结构来说可以划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

二、旅游资源文化的界定

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文化必备的基本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它具有文化内涵。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最基本的条件,由于其特有的物质组成,体现出美学价值,这种类学价值就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姜红莹认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指的是旅游资源所包括的时代特征、民族性格、审美情趣、宗教情绪、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无形的精神文化和各种文物古迹、生产工具、风俗习惯、名族服饰、建筑、饮食、节庆活动等有形的物质文化。王德刚认为无论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的资源,它们之所以成为人们旅游的对象,成为旅游资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够使游人获得知识和美感,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享受与愉悦。马锐认为一切的旅游活动如果是以人文动态和物质资源为基础的都可以纳入旅游资源文化的范畴,它是人类在通过旅游活动培育自身,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物质成果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由此可以看出,旅游资源文化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笔者认为旅游资源文化是旅游资源的文化载体,是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因为旅游资源赋予了丰富的文化特质,产生旅游吸引功能,因此呈现了不同的审美状态,引起人们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冯乃康.关于旅游文化概念的探讨[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1,(2):2-5.

[2]赵飞,等.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2):48-52.

[3]胡幸福.论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区别[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12.

[4]马波.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8-10.

[5]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

2005,(4):67-72.

[6]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37.

旅游文化篇2

近年来,普洱茶热的持续升温,带动了普洱市茶产业的迅速发展。普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突出的优势。从1993年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起,普洱市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茶城”的形象,并在“十一五”旅游规划中把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的旅游产品之一。因此,对普洱茶文化进行深度开发和合理整合,使之成为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但能够加快茶产业的发展,也将大大促进普洱市的旅游业发展,进而拉动该地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

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普洱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普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地理区位;是发展边境旅游的理想之地;第二,普洱市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境内哀牢山、无量山群峰云集、云雾缭绕,苍茫无际,层峦叠嶂,区内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62.9%;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众多,素有“绿海明珠”之美誉;第三,普洱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茶树资源丰富,野生型、过度型、栽培型三种茶树类型齐全,是“天然的茶叶博物馆”,当之无愧的“世界茶乡”。到2005年底,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134.1万亩,其中古茶树(园)60万亩,现代茶园74.1万亩,总产量3.55万吨,实现茶叶总产值10.2亿元;第四,普洱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分布有14种世居民族,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首先发现、驯化和利用了茶树,开创了人类种茶的历史。在长期的种植、采制、饮食、贩运普洱茶的过程中,积淀了厚重而丰富的普洱茶园艺文化、普洱茶采收与加工文化、茶马古道与马帮文化、饮茶习俗与茶道文化和普洱茶收藏与鉴赏文化等,以及由各少数民族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传统习俗演义出来的民间歌舞等。普洱茶文化以其自然、清幽、恬静的文化魅力,对喜爱茶文化的人们构成了独特的吸引力。

二、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和问题

普洱市旅游近年来有了一定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05.56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300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60469.47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1298.47万元;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茶产业为基础,以普洱茶文化为核心的一批茶文化旅游产品正在形成。目前已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镇元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及万亩野生古茶林生态旅游、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生态旅游、营盘山万亩现代茶园及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茶马古道旅游等。计划推出的有:天下普洱茶国、普洱古茶都等。普洱市力图打造的城市形象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其意图显然是要凸现茶文化旅游在普洱市旅游中的主打地位。但是,普洱的旅游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经过多年开发以后依然处于“冷点”状态。普洱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并未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其应有的强势,这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丰富的人文资源和雄厚的茶产业优势不相称。经过分析和调研,笔者认为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起步晚,开发程度低。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发展起步晚,旅游项目开发程度低,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市场知名度较低,缺乏市场开拓经验和旅游经营管理经验,而且没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定位,因而,在市场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

2、旅游产品整合度低。普洱地区茶旅游资源呈零散分布,整合度低,茶产品的组合度较低,主要以茶园观光作为茶文化旅游产品,其市场需求局限较大。茶文化旅游本身就是以闲静、淡泊为特征的“冷”休闲活动,缺乏强刺激性,如不提高组合度,就难于构成触动大量游客出游的专门动机。

3、产品的文化含量不够,特色不鲜明。目前普洱已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其文化含量明显不足。由于茶文化旅游内容不丰富、不饱满,大大地影响了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因而没有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独有的闪亮卖点,形不成市场竞争力。

4、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支撑。旅游的过程要有丰富的旅游活动内容来填充,而旅游活动内容又需要一定的旅游业态的支撑。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目前大多还停留在以观光为主的形式化层面上,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支撑。因此,如何丰富茶文化旅游的活动内容,培育一批与茶文化旅游相关的旅游业态就成为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课题。

5、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旅游项目开发资金不足,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经济总量小,自身财力弱,引资规模小,投资环境差等问题,使普洱市发展休闲旅游的步伐受到严重的制约,2004年普洱市人均固定资产投入为1910.85元,仅为云南省平均水平的60%。由于普洱的经济基础较薄弱,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1)通往古茶树园区的道路条件较差;(2)景区规划及建设级别较低(目前仅有A和AA景区8个);(3)城市休闲娱乐设施规模小而散,尤其缺少集中的茶文化休闲业态和园区;(4)城市园林化程度不高,达不到生态休闲旅游的要求。

三、加快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普洱市现有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应把普洱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厚的茶产业基础、厚重的普洱茶文化及丰富的民族文化等进行空间、内容和形式的整合开发,尽快形成普洱市旅游核心吸引力。

(1)空间组合——通过点线连接,对旅游资源(自然风光、茶园林景区、民族文化示范村落、茶马古道、茶文化娱乐园、人造景观等)进行组合。点与点之间的线不宜长,布点不宜少,同时应注意整治线路沿途的视觉景观,以提高空间整合度。

(2)旅游活动内容组合——通过打造一批吸引力较强、特色鲜明、影响大的大型旅游节会和特色民族节庆(如中国普洱茶叶节、普洱茶博览会、茶马会、民族鼓舞节、泼水节、葫芦节、双胞胎节、芒果节等),把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展示出来,并把旅游茶园林观光、自然风景观光与民族茶艺表演、民族特色歌舞表演、原生态民俗体检、农家乐等多种旅游活动捆绑起来,以形成闪亮卖点。

(3)旅游活动形式组合——通过精心安排时段,把观光、观赏、参与、娱乐、休闲合理地组合起来,以强化旅游清新感,增强体验度。

2、认真分析和研究市场可能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积极主动地开拓旅游市场。虽然普洱旅游更广泛的市场是港、澳、台地区和欧美一些国家以及国内沿海城市,但一段时期内普洱旅游的第一市场应该是省城昆明,或者说昆明是普洱旅游首先要开发的市场。通过打开并培育昆明旅游市场,向省外、国外拓展。只有吸引了大量的昆明游客到普洱旅游,才能对省外和国外的游客产生影响。普洱市应通过大型茶事节庆,着力打造普洱旅游形象,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及各种营销手段开拓旅游市场,使普洱市真正成为云南旅游的新热点。

3、创新思路,着力建立有文化含量的旅游业态。适应新的普洱旅游发展趋势和变化,以新的思路重新定位和谋划未来普洱市旅游业发展。以普洱茶文化来提升核心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深度开发系列整合产品。通过对普洱茶文化和区内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提炼和整合,凸现普洱茶古朴、厚重、丰满的文化特色。只有深入挖掘普洱茶文化及原生态民族文化,打造出一批文化旅游产品,才能实现茶文化旅游的优势组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卖点。积极培育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业态,如:茶叶交易市、茶道饮食市、制茶工艺展示所、茶艺表演队、茶歌舞表演场、大型民族歌舞专场、民间少数民族杂艺表演场、茶文化博物馆、茶鉴赏会所等。将目前已经整理排练的一批大型民族歌舞如《茶之魂》、《茶乡春潮》、《普洱茶之歌》、《茶韵古乐》等大型歌舞和音乐会形成专场,以业态形式提供给游客消费。

旅游文化篇3

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

素称“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凭借众多音乐家的遗迹成为欧洲著名的文化旅游中心。布拉格、威尼斯、巴黎卢浮宫、敦煌莫高窟等也分别以音乐会、电影节或艺术节而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中,以亲身体验虽已消失但仍然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某些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怀古文化旅游,是当今颇为风行的专题游览项目之一。荆州古城、杭州宋城和北京大观园、武汉户部巷也都以模拟古代生活方式而成为门庭若市的文化旅游胜地。

文化作为人文景观的核心内涵,在促使人们开展旅游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本质上讲,旅游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活动让游客们更注重过程,不仅追求对自然风光的游览观赏,而且注重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体验。

文化旅游,发展逢机遇

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文化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倾力支持。伴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文化对旅游的牵引、指导作用越来越突出。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这期间也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四川、河南、陕西、湖南、江西等地的生态文化旅游不断涌现,文化旅游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湖北荆楚文化、佛山南海乡村文化、普洱茶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选择。

文化旅游,创意是核心

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以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

“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寻求特色和差异,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所在。旅游景点的开发不能单独考虑,要与周边的景区配套,积极参与旅游协作体,形成优势互补的旅游网络系统。中国古代的文人早就懂得文化对于自然景观的巨大作用,文化就像添加剂,它能使自然景观韵味悠长。

宋人李觏《遣兴》诗云:“境入东南处处情,不因词客不传名。屈平岂要东山助,却是江山遇屈平。”这首诗讲的是江南风景秀丽,处处引人入胜。但是,并不是所有美丽的江山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如果秀美的江山中有了著名的历史人物,有了名作佳构,有了名人逸事,甚至有了民间故事,平常之景也就成了声闻遐迩的名胜之地。所以,李觏认为:再美的山川也需要有“词客”为其传名。所以,不是屈原靠着江山的帮助才写出了楚辞,而是秀美的山川依靠屈原的楚辞才名震天下。

旅游文化篇4

(一)海南旅游文化含量偏低多年来吸引游客的通常只是这些上天赋予的自然景观,很少有人奔着海南本土文化而来,很少有人能够去留意海南的历史与文化并通过挖掘海南本土文化,给海南旅游赋予鲜活的灵魂。海南的旅游经营属粗放型而非质量型,境内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虽年年递增,其收入总量不大,没有充分体现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作用。海南文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热带海洋文化和黎苗民族文化上,但在已开发的景点及民族民间工艺、民俗娱乐等方面,文化内涵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缺乏特色。

(二)海南旅游文化产业缺少规划推动海南国际化旅游产业链形成的诱导因素多种多样,特定的历史背景、相关产业的良性循环、上层次的龙头旅游企业,再加上特定的市场需求,都能引导高档次、创新型的旅游产业体系的形成,但这些诱导因素的基础之一就是都必须具有不可复制的旅游文化内涵。过去,海南岛旅游产业的发展走过一些弯路,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旅游产业的实施步骤与现实操作层面的低效能,无序性而造成,现今面临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的日益迫切,加之每个旅游目的地都力求在开发的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的原生性和独创性,这使得对海南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可持续的利用与发时开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去参考,缺少系统规划,导致矛盾凸显。

(三)海南旅游文化建设专业人才缺乏专业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及有序利用的核心因素。从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基于大批高质量的人才集聚,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提升并进行旅游产业的更新升级,是国际通行的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对于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加依赖于高度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积累和集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培训和引进政策的问题,还牵涉到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用人制度、激励机制等,适合人才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生活环境同样必不可少的。

二、新时期海南旅游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这种结合是内在的、有机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的目标模式是用文化产业来规划、引导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最终促进海南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必要的表现形式,文化产业为精神内核。

(一)不断开发海南旅游文化新产品选择引进有国际影响力的、能与海南本土特色相契合的文化、体育和演艺活动,相关管理部门可根据情况积极安排有关国际级、部级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演艺、体育比赛、国际会议和有关旅游活动在海南举行,具体操作部门也在策划和创意上下功夫,将前期调研整理出来的海南文化元素有机的融合在这些大型活动之中,力争创出文化精品。以旅游商品形式为旅游者提供融竞赛、健身、休闲、娱乐、交际、观赏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游客通过场馆展示、表演、赛事,民族风味小吃一条街等形式身临其境的观赏海南地方戏曲、民俗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味小吃、民族体育等,还可以亲身参与比赛和娱乐,使他们能在吃、住、玩、乐的过程中体味海南多种的文化元素及丰富的文化内核。

(二)注重海南旅游文化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的目标追求和价值理念。这一价值观在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中,特别是文化旅游的开发、建设、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活动文化便失去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时尚旅游活动而出现,这给它的可持续管理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内外许多成功旅游景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注意他人成功经验中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延续,做到可持续发展,避免无序的、过度的、破坏性开发利用,使海南的旅游文化资源成为“适度取用、时时更新”的“活水”。

(三)积极改造海南旅游文化大环境雕塑和壁画是艺术的创造物,同时又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断扮演着城市美化的角色,是一个城市人文理念的集中体现,又是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以海口、三亚作为改造示范区,通过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相结合的雕塑和壁画,塑造反映外在的美和深厚的内涵完美结合的标志性的艺术建筑,以及一些体现民族风情的雕塑、壁画,使其和谐地结合成这座城市最直观的美好形象,通过它们向人们诉说该城市发展史,及凝聚着城市居民的精神和传统。同时,以广告视觉文化展示海南人文内涵。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户外广告是其不可缺少的人物生态环境组成部分。户外广告不但可以向人们呈现海南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也能展现海南的人文内涵,并且作为旅游城市的视觉语言和人文元素必然会引起国内外人们的更多关注。

(四)提升海南传统旅游文化与国际接轨,经常性地举办各种国际重量级的各类演出、比赛,引进和发展国际通行的娱乐项目,吸引大批境外高端游客来休闲度假、娱乐和消遣,从而提高国际旅游岛“软实力”。海南岛欢乐节、黎族“三月三”、七仙温泉嬉水节、天涯海角国际婚礼节、世界小姐总决赛、亚洲职业高尔夫球公开赛、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等,她们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大大提高了海南旅游的吸引力,拉动了海南旅游、提升了海南旅游品牌形象,并将推动海南休闲度假旅游与社会经济、文化产业的全面升级和发展。

(五)建构海南宗教文化和国际共融的平台海南是一个集南洋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并存的城市。海口著名的南洋骑楼的建筑风格就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典范,体现南洋文化的海甸岛妈祖庙等。宗教文化有着广泛的国际社会基础。宗教几乎囊括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一切文化形式。对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具有旅游文化特色和魅力,既能展现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艺术与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又能体现我国的宗教政策,也是吸引中外游客的一个重要看点。

建立旅游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传导机制,确保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资金收入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和回报问题,这就必须盘活存量,改造提升传统旅游项目,挖掘注入新的文化,提高文化含量;扩大增量,开发文化含量高的新项目,重点发展和旅游业相关联的文化产业等等。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应重视文化品格与品位的提升,用文化铸就旅游之魂,保护文化资源,善用文化,提高内涵,使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既成为对外开放的大平台,又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窗口。

旅游文化篇5

文化旅游的规模除了举世闻名的自然景观,澳大利亚逐渐被公认为令人兴奋的、独一无二的、多元的和奥妙无穷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历史和土著遗迹、表演艺术以及音乐会等在内的内容广泛的文化资产发挥着教育、娱乐和充实游客体验的作用[8]。无论在澳大利亚的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中,文化旅游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1997年、1998年度到2000年、2001年度,平均每年约有2200万访客(其中国际游客210万、国内游客①30万、国内一日游客1060万)参与文化旅游活动。这些文化旅游者年均总花费182亿澳元,占到全澳年均旅游花费总数的29%,总计为澳大利亚的附加值总额(GrossValueAdded,GVA)贡献了约70亿澳元,占到旅游业附加值总额的28.1%,全澳附加值总额的1.2%。文化旅游还为澳大利亚创造了年均146200个就业岗位和43亿的工资收入。2000/01年度,国际文化旅游创汇87亿[9]。从1999年到2003年的5年间,澳大利亚的文化旅游者年均超过1940万,占到游客总数的8.2%,47%的国际游客、11%的国内游客和6%的国内一日游客是文化旅游者。1999年文化旅游者的总花费为132.4亿,2003年增加到162.9亿,5年间年均花费143亿,约占全澳年均旅游花费总数的1/4。2002年到2003年,文化旅游者年均花费159亿,占全澳游客花费总数的25.1%。文化旅游者对澳大利亚区域旅游的经济贡献显著,占到区域旅游花费的20.5%,2002年到2003年年均达63亿[3]。到2007年,文化旅游者总数达到2400万。其中国际文化旅游者达到270万,占到澳大利亚国际旅游者人数的51%[10]。国内文化旅游者为1090万,占国内游客数的15%,一日游文化旅游者为1040万,占一日游游客数的7%[11]。2008年的数字比2007年略有下降(因游客总数下降),文化旅游者总数为2090万,其中国际文化旅游者约270万,超过国际游客的半数(占52%)[12];国内文化旅游者970万,占国内游客数的14%;一日游文化旅游者850万,占一日游游客数的6%[13]。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10年间,澳大利亚文化旅游的规模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稳步增长,文化旅游者在国际旅游中稳定在半数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与所有旅游者的人均消费相比较,文化旅游者的消费水平更高,对GVA的贡献更大;文化旅游者年均花费的增长率超过所有旅游者年均花费的增长率,而国际文化旅游者的消费水平更是远高于国内文化旅游者。文化旅游在区域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区域旅游营销和规划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文化旅游的内容LeeMeiFoo和AllisonRossetto在1998年的《澳大利亚的文化旅游———特征与动机》一文中,对文化旅游的各种定义进行了详细辨析,并从“旅游”和“访客”的基本概念出发,界定了文化旅游的6项内容[8]。此后的研究者稍事增补,将澳大利亚文化旅游的内容界定为以下7项活动[3],文化旅游者被定义为参加这些活动中的一项或几项的访客。去剧院、参加音乐会或观看其他表演艺术参观博物馆或美术馆参观艺术/手工艺工作室参与节庆/集市或文化事件参观土著艺术/手工艺和文化展览访问土著遗迹/社区参观历史/遗产建筑,遗迹或纪念建筑国际游客、国内游客和一日游游客参与各项文化旅游活动的情况如图1所示(纵轴表示参加各项文化旅游活动的百分比),2008年访问澳大利亚的绝大多数国际文化旅游者,参观了历史/遗产建筑、遗迹或纪念建筑(占61%)或者参观了博物馆或美术馆(占57%),参观土著艺术/手工艺和文化展览以及访问土著遗迹/社区的比例(分别为22%和11%)合计达到33%;而国内部分则以参观博物馆或美术馆的比例最高,44%的国内文化旅游者和35%的一日游文化旅游者参观了博物馆或美术馆。图12008年澳大利亚文化旅游内容构成根据TourismResearchAustralia(TRA)的《澳大利亚的文化与遗产旅游2008》整理。

文化旅游的供给澳大利亚的文化资产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方面[8],它不仅体现了文化旅游的接待能力,也是拉动文化旅游需求的重要因素。1.博物馆、美术馆。博物馆作为收集、保藏和展览有突出文化价值的藏品的场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旅游吸引物。根据ABS(澳大利亚统计局)的调查,2007年至2008年度约有3070万人次参观了博物馆。截至2008年6月,澳大利亚共有1184座博物馆在运营中,其中14%是美术馆,其余86%则包括了社会历史博物馆、历史建筑或遗址博物馆以及自然、科学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中共有5250万件藏品和艺术品。博物馆雇用的员工有7856人,另有23426名志愿者为博物馆工作。由于博物馆大多是免费开放的,其2/3的收入来自于政府。2007年至2008年联邦政府和州/领地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投入博物馆的资金合计达9.18亿澳元[14]。2.演出和节庆。观看演出和参加节庆活动是澳大利亚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国际、国内文化旅游者还是一日游文化旅游者参与这两项活动的比例都仅次于参观博物馆和历史地点。ABS提供了澳大利亚演出单位和节庆活动的历史统计数据。1997年全澳有881个商业演出单位,1996年至1997年度有1210万人次付费观看了这些单位的65408场演出。到2003年6月底,音乐演出单位和剧院有865个,雇用员工7842人。这些单位在2002-2003年度举行了53241场收费演出,吸引了1420万人付费观看,总收入达6221万澳元,其中53%来自售票。2002-2003年度共举办了176个持续2天以上的表演艺术节,29707场演出吸引了750万人参加,总收入8850万澳元,其中31%来自售票。这些艺术节的工作人员共17000人,其中15728人是志愿者[15]。3.历史遗迹、遗产和土著遗迹。截至1997年6月30日,澳大利亚国家地产中登录的历史地点有9124处,包括房屋、公园花园树木、墓地和沉船遗迹,其中房屋占到30%,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塔斯马尼亚和维多利亚。土著地点有888处,它们大多都包含了多个土著遗址,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和南澳,其中有207处(23.3%)是艺术遗迹[8],另外还有各个州登录的历史地点。目前,澳大利亚建立了较完备的遗产名录制度。价值最突出的遗产由联邦政府环境、水、遗产和艺术部编入国家遗产名录,各个州和领地则将对本地居民意义最重要的遗产地登入州/领地的名录。此外还有专门针对土著遗产、可移动文化遗产以及在澳大利亚历史上有突出地位的海外地点的名录。截至2009年6月,国家遗产名录有82个项目,其中包含47个历史地点和9个土著地点[16]。2005年至2006年度,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领地政府总计为各类遗产(含博物馆等)提供了26亿澳元的资金支持,另外地方政府为遗产和艺术提供了共97320万澳元的基金。

文化旅游研究和促进项目1.文化旅游研究项目。文化旅游现象受到澳大利亚政府和公私机构的密切关注,由政府和公私基金项目资助,围绕文化旅游的操作性定义、内容、文化旅游者的界定、文化旅游的动机、文化旅游的规模以及经济影响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其中1998年的《澳大利亚的文化旅游———特征与动机》、2003年的《澳大利亚文化旅游的经济影响》和2005年的《澳大利亚各地区的文化旅游》等都是内容翔实厚重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通过第一手的调研资料和从旅游卫星账户得到的可靠数据,对文化旅游的规模、内容、热点城市与地区、客源地、入境旅游者对澳大利亚文化吸引物的态度与动机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文化旅游的政策制定、规划、管理、营销提供了扎实的科学依据。2.文化旅游促进项目。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澳大利亚政府出资以旅游项目的形式帮助公私旅游机构更好地经营和进行科学研究。如“澳大利亚旅游发展”项目(AustralianTourismDevel-opmentProgram),从2007年起4年中提供3490万澳元资助澳大利亚乡村和区域旅游项目;“澳大利亚旅游”项目(TourismAustralia)从2008年至2009年度起在原TourismAustralia基金基础上每年追加4640万澳元,其中410万用于研究和统计;“环境与遗产”项目(EnvironmentandHeritage)2007年至2008年为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提供150万澳元,用于公园的咨询、管理和设计;“气候保护”项目(Climatechange)计划在5年中投资1260万澳元用于建立和管理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应对中心(AustralianCentreforClimateChangeAdaptation)以及用作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联合项目基金。土著文化是澳大利亚应对竞争激烈的国际旅游市场的一张王牌。政府认识到让土著更多地参与旅游业可以促进土著的经济发展、文化保护,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为此,政府将土著参与旅游业纳入到国家长期旅游发展战略中,并推出了“土著旅游商务解决方案”项目(TheBusinessReadyProgramforIndigenousTourism,BRPIT)。该项目计划在4年中投入380万澳元为土著旅游企业提供指导,使之具备旅游业经营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生存,其2008年的预算还额外增加了180万澳元用于土著旅游的国际营销[17]。虽然上述项目并非都专门针对文化旅游,但对于文化旅游经营环境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此外澳大利亚还有其他一系列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进行商业经营、应用新技术、促进新产品商业转化的资助项目,经营文化旅游的企业主和经理人也可以从中获益。

澳大利亚文化旅游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一)进行务实的文化旅游研究20世纪90年代,当大众旅游市场开始细分时,人们才对文化旅游的实质加以确认:它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拥有大众市场的活动[5]。在澳大利亚,政府和专业委员会主导的一系列关于文化旅游的研究项目,以翔实的数据雄辩地说明文化旅游的经济贡献,使旅游业各界迅速、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旅游对于澳大利亚旅游业,特别是入境旅游(相当于出口贸易)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这些项目成果还厘清了本国文化旅游的基本内容,深入揭示了国内外游客参与文化旅游活动的动机,为旅游业界指引了方向。反观我国,理论研究务虚多,务实少,对实践帮助不大,文化旅游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概念上。

(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文化旅游需求尽管受到收入、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同时也是一种“资源引致型”的需求[18],当文化体验可以很方便地得到的时候,游客去寻求文化体验的意愿会更强。澳大利亚国家历史不长,地广人稀,客观地说,其历史文化资源并不丰富,从供给角度看,这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天然缺陷。一方面,旅游业者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巨细无遗的发掘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先天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来强化文化旅游供给。文化旅游吸引物不仅包括文物古迹、民风民俗,还包括各种艺术表演、节庆活动、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甚至剧场、影院、图书馆等文化设施都有吸引游客的功能。澳大利亚文化旅游的发展告诉人们发达的文化产业是文化旅游的强大后盾,各级政府的巨资投入使文化产业成为澳大利亚文化旅游强有力的支柱。实际上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血脉相连”,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有助于促进文化旅游。

(三)政府扶持与指导文化旅游开展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已经确立的战略方针,但“主导”不仅是一种导向,甚至也不仅是在用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现实中许多文化旅游项目的投资者、经营者不懂文化旅游的特质,缺乏管理技巧,盲目投资,经营不善,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乃至文化遗产的破坏。而相当一部分文化资产的拥有者(如少数民族社区居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也因为缺乏资金、欠缺管理能力等原因,在文化旅游开发中被边缘化,权益受到损害,其所保有的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沦为廉价商品,失去活力。澳大利亚政府通过项目帮助企业主、土著居民掌握经营技能的做法值得借鉴。

旅游文化篇6

内容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尚未消退的背景下,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走出危机的最优选择之一,因此应深入思考和探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旅游与文化融合,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为旅游文化产业,从而形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旅游 文化 旅游文化产业 发展

旅游文化内涵与旅游文化产业

(一)准确把握旅游与文化的内涵,推动二者科学有机结合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年对旅游的定义是“人们离开平时的环境,为消闲、公务或其它目的到外地旅行或逗留连续时间在一年内的活动”,由此可见它具有鲜明的消费、休闲和社会等等功能和作用。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它具有满足需要、记录、认知、传播、教化、凝聚、调节、动力、创造和审美娱乐等功能和作用。

由此可见,旅游与文化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都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都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应积极推动二者科学有机的结合,形成合理的旅游文化产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正确处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形成合理的旅游文化产业

一方面,文化因旅游得以广为传播,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则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因文化更富魅力。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对旅游者来说,旅游消费的实质是文化性消费,旅游者旅游的过程,即是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体验和消费文化的过程;旅游经营者不但在挖掘和生产文化、经营并销售文化,同时也在创新并弘扬当地文化。文化品位越高,独特性越强、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的氛围越浓、多样性越丰富,当地的旅游业就越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旅游业无论是其外延还是内涵,只有突出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游客并获得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旅游发展应该以文化为向导,才能方向明确,健康持久。旅游是文化推动的结果,没有文化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时代开明、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旅游就相对活跃,就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反之,政治动荡、经济衰败、文化颓废,旅游就相对萧条,甚至停滞、倒退或者破产。

由此可见,旅游与文化实质上是一致的, 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而应对把旅游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与文化融合,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为旅游文化产业,促使其又好又快发展。

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完善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

旅游业是全球公认的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绿色产业,旅游消费是可持续、多层次、综合性的最终消费。在我国,旅游业与超过110个部门产业和行业相关联。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旅游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趋势表明: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而且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所以,只有通过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才能发挥我国的文化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发达国家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实践证明,政府对其支持起到了重大的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没有政府的支持,发达国家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会像今天这样繁荣和兴盛。加之旅游文化产业毕竟是个特殊的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它给人们制造精神食粮,塑造健康的民族文化心理。这就要求和启示我们在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时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大政府政策引导、规划调控、行业监管、新政不断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二)激发与扩大旅游文化消费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生产力不断得到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已经总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意气风发地向小康生活迈进,这就为旅游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进一步诱发了人们追求精神、文化、旅游等高一级需要的欲望。

我国不断扩大开放,迫使人们加快观念更新的节奏和周期,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使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促使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旅游形式多样化。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休闲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自我调适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在闲暇时悠然自得的休息活动和娱乐活动。由此形成了一种休闲文化,它不仅优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对生命和大自然的态度,这就大大激发了人们休闲旅游的动机。

我国政治稳定、思想活跃、艺术创作精品迭出,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创造了不可或缺的充分必要条件。旅游是文化推动的结果,在这种自由稳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人们自然而然地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大量的旅游需求,旅游者队伍迅速壮大,带来了旅游的新气象。我国与时俱进地改革传统的休假制度,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休假,使杂务中断,使焦灼凝练,使肢体回归,使亲伦重视”,许多国家纷纷采取了相同的做法,即缩短工时,带薪休假。

因此,必须分析了解这些主客观要素,不断激发旅游者内在的旅游消费需要,特别是要分析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旅游消费群体的旅游动机。

(三)拓展旅游主体的外延以推动特殊群体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据国外的一份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世界各旅游目的地,青年旅游者在全体旅游者中的比例为:美洲42.9%,欧洲49.0%,非洲34.0%,亚洲38.7%,大洋洲34.0%。在国内,日益壮大的旅游主体中,2.5亿青少年,占全国1/3强的旅游人口,则是一个庞大的极具诱惑力且尚未被深度开发的旅游市场。青少年学生既是现实的旅游购买力,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据资料表明,一个普通家庭中有60%的消费开支用在了孩子身上。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的旅游选择,以及受青少年学生影响而作出的家庭旅游的选择,在我国国内旅游活动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结合青少年旅游特点,创造各种条件,将青少年旅游打造成一种理想的“寓教于乐”的休闲和学习方式,大力培育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旅游市场,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旅游行为倾向,相应组织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更好地激活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特殊群体旅游文化产业。

据一项对游客旅游时间安排的调查统计分析显示:有近65%的旅游者将旅游安排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只有9.3%的人把旅游安排在“大周末”。鉴于此,应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冬夏令营活动,大力举办红色旅游、高校游、素质训练营等,通过游览,达到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增强体魄、培养爱国精神、提高技能等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到国内外进行短期修学旅游,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体验异国的民风民俗,游览自然风光,促进青年交流;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建立以“廉价、自助、方便、环保”为旅居条件,向青少年提供旅游机会和各种活动的青年旅馆,让他们亲自去发现乡村的美景和城市的文化传统,自己策划行程、清理房间、实践环保、组织活动,尽情享受大自然风光,不断接受新事物,从而达到锻炼和提高素质的目的。目前,虽然我国携带孩子的“亲子游”等旅游项目还未真正开展起来,甚至学龄少年的旅游还未有旅游业界人士过问,但以家长为吸引对象的旅游目的地却有大量学生旅游者,这些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研究和开发民俗文化以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习惯、风俗、文化等,这些是中华文化的合理内涵之一,也是世人重要精神食粮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对城市中,过着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生活的许多人想放松情绪,希望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有强烈的吸引力,而且对外国旅游者来说,他们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而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在于能让游客亲临民族聚居区,深入村寨或家庭,去观赏和感受民族风俗文化、歌舞、民居建筑以及饮食风味,还可以购买民族用品、装饰品等,满足他们的审美、求新、求知、求乐、怀旧、偏爱、共鸣、从众等需求,在展示、宣传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强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经济。

鉴于此,应该抓住民族文化旅游具有辐射面广、拉动力强、贡献率高、消耗低、污染低、可持续发展等特点,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开展系列旅游活动。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要用“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眼光来看待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树立“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其次要统筹规划,科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再次要不断研究民俗文化,宣传促销,拓展民族文化旅游市场;最后要不断开发民俗文化,突出特色,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政府搭台、旅游唱戏、景区受益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各地方文化、各民族文化的内涵。

(五)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主客观条件和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间会出现一些机遇,谁抓住了这些机遇谁就赢得发展,谁抢抓机遇的能力强谁就会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具备主客观条件和内外因共同作用,谁抓住了其间的契机谁就赢得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主动权。现在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搭建了一系列发展平台,鼓励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因此应抢抓各种契机赢得发展先机,占领旅游文化产业市场。

当前各地各民族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抓住和利用党和政府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灾后重建、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解决和克服以往旅游文化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坚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与推进这些重点建设相结合,开发工矿旅游、“农家乐”、民俗民居、城郊休闲游等专项旅游文化活动和旅游文化产品,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要认清国际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抓住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契机,深挖旅游和文化的内涵,正确处理二者间的辩证关系,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始终注重旅游的文化品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发掘和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发展旅游的全过程,使旅游产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含量,促进旅游发展和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就一定能实现旅游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EB/OL].省略 /2010/03/21/

2.罗保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推动海南绿色繁荣―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大会上的演讲[EB/OL]. 省略 /2010/03/21/

3.张静.在文化地图的导引下繁荣发展―简论旅游与文化的关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4.杜继平.浅议旅游与文化的关系[J].浙江经济,1998(6)

旅游文化篇7

关键词:文化旅游 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整合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旅游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传统的“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大众的体验和知识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深度体验型旅游方式,与传统观光旅游只注重自然景观的模式相比,深度体验的旅游方式则更偏重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了解和体验。在这种需求环境下,文化旅游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成为现阶段旅游市场的潮流趋势。而伴随着文化旅游的飞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近些年,全国乃至全世界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关注力度都是不断扩大。2009年,国家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携手推动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发展,并推出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国家推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种良好的政策环境背景下,文化旅游的发展逐渐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文化旅游产品的探讨既是对旅游产业的文化融合的讨论,也是关于文化要素在旅游产业之中的开发利用问题。从文化旅游产品的视角出发,有利于找出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方式、新途径,对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文化旅游的概念辨析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人们对其的认识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其理解和归类也各有不同。主流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将文化旅游定义为一种形式,隶属于特色旅游的范畴,而文化就是其吸引游客的核心和基础;另外一种是将文化旅游定义为一种关系,是旅游与人文、地理环境以及文化遗迹等之间的一种相关联的特定关系[1]。

随着对文化旅游研究的不断扩大,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主流的定义。Mclntosh & Goeldner将其定义为一种特色旅游,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该类旅游活动是以文化旅游产品为载体的,所有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均属于文化旅游产品范畴。

Richards则将文化旅游定义为一种以感受和体验文化为明确目的的旅游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旅游活动中的一切旅游产品均可称为文化旅游产品;张国洪定义文化旅游为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而这个过程所涵盖的整条路线就是文化旅游产品[2-4]。

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虽然阐述的角度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从旅游者对文化旅游的需求出发的,并且都是概括性的阐述,并没有根据文化旅游产品对文化旅游的特性、类型进行区分。既然文化旅游是以文化旅游产品为载体的旅游形式,那么根据文化旅游产品所要满足的不同的市场需求,是否存在多种专项性旅游产品呢?比如时下比较流行的养生专题、远足型专题。

综上所述,研究文化旅游中的“文化”就成为了对文化旅游进行概念界定中的核心。

三、文化旅游产品的属性和特征

(一)文化旅游产品的属性解读

1.文化符号的多元性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无数次的朝代变迁,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而这正是我们发展文化旅游的坚实后盾。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都使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名声显赫,塑造出既有浓重的历史气息、又富有神秘之感的中国文化形象。而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遗存,更是化作为中国文化不同历程的象征符号,这些符号无论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遗产,又或是部级或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又或是历经历史涤荡的街区,我国的文化旅游开发都将围绕着这些符合展开。结合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2.产品类型的多样性

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以及历史发展的区别,我国文化呈现出多种文化类型,而这些多元文化就是我国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基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加以要素融合,制定特定的主体,突出文化旅游产品的独特性质,最终以特色旅游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比如红色革命旅游、养生旅游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都是在传统自然观光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了新的文化、休闲元素,所以在产品类型上应该包括在自然观光和文化体验之中,产品的品质既能满足人们对自然观光的需求,也能实现人们体验文化、了解文化的深度追求。

(二)文化旅游产品的特征

1.非物质性

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在于文化体验,所以文化旅游产品的本质是基于这种体验需求而展开的一系列服务活动,这些服务活动不是完全能够通过视觉而感受到的物体,要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结合而获得的综合性体验,因此非物质性是文化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之一。例如,广西的文化旅游产品中最有名的乐满地主题公园,要领略了满地的风采,必须亲临其境,看着桂林独有的自然风光,感受园区俱乐部奢华,体验游乐设施的刺激才能真正地领略了满地带给你尊贵和快乐。而对于开发者而言,深入研究文化旅游的这种非物质性,准确把握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各种感官的体验预期,从各个角度开发、宣传文化旅游产品的特性,为游客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产品信息。

2.不可移动性

文化旅游是建立在特定环境条件基础上的体验式服务,其核心在于让游客感受这种文化带来的震撼和情感共鸣。无论是旅游目的地的山、水、植被等生态文化景观,还是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以及所有的旅游设施,都是旅游目的地当地的,游客只能在旅游目的地才能感受和体验到,这些文化旅游产品是具有不可移动性特征的。

3.稳定性

旅游产品一旦形成,便会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尤其是文化旅游产品,是通过文化体验让旅游者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这种体验经过旅游者的视、听、嗅等不同感官的传达而让人留下立体的、全面的感受,从而产生深刻印象,当这种印象形成一种普遍认知,便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化旅游产品,它就是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存在,游客往往都是冲着这个标志物而来,进而推动旅游目的地的稳定持续发展。

4.服务性

文化旅游产品为旅游者提供的是一种体验,而这种服务是渗透在行为、活动中的无形产品。因此服务性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突出表现。旅游者更多地从文化旅游产品中满足某种服务需求。总之,服务性是文化旅游产品的主要特性,可以说文化旅游产品属于服务性产品。但是服务性并不是文化旅游产品的唯一特性,因此将文化旅游产品当作旅游服务也是不可取的。

四、基于旅游产品的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发展文化旅游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其二,吸引相应的客源群体。由于文化旅游是基于文化旅游产品的服务,要实现以上两大目的就必须要充分地挖掘文化旅游产品的属性和特征,制定准确的产品定位和配套的营销方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文化旅游的发展应坚持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有价值的内容,以原真性为开发原则,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的文化内涵的原汁原味,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此外,要将不同时期的文化区别对待,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对现代文化的价值和作用进行肯定,针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事物或元素进行提取利用,同产品的包装使其融于文化旅游之中。比如,我们的首都北京,它拥有上千年的历史,这座有名的古城的土地上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这些传统元素使得北京极具历史气息,吸引无数的游客前来感受几千年的底蕴。但是,北京同时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许许多多的大型活动都在北京举行,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文化旅游产品又让北京充满着现代元素,比如奥运遗产等,这些旅游产品吸引着各国各地的游客。正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搭配使得北京更具魅力。

(二)实现文化价值向旅游价值的合理转化

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之间并不存在统一性和对等性。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以及历史发展的区别,我国文化呈现出多种文化类型,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也都呈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但是,每一种文化如何植入到旅游中来,成为可以利用的旅游产品?不同文化的挖掘重点是什么?每一种文化能获得哪些市场群体的认知与认同?文化资源是否能有效地转化为旅游产品,直接影响到文化旅游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而旅游作为一种经济产物,旅游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市场需求。由于游客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旅游产品设计,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开发文化资源来符合不同客源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彭文喜.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 王富德,廖珂.基于旅游产品视角的文化旅游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9):9- 13.

[3] 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4] 郑海燕,徐红罡,戴光全.构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苏州为例[J].人文地理,2003,18(2):55-59.

旅游文化篇8

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加上当前人们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参与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全新内涵和发展共识,而茶文化旅游地开发既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旅游需要,也能实现对传统茶文化内涵的有效认知。本文拟从人们在参与茶文化旅游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茶文化旅游地开发的客观要求认知和当前开展旅游教育活动的具体思路,从而探索开展旅游教育活动对茶文化旅游地的具体保护作用。

关键词:

旅游教育;茶文化;旅游地;保护思路;可持续发展

当前人们对养生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全民参与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完善参与旅游活动,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相关需要,同时培养人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当然,随着人们当前对整个旅游活动的要求不断提升,如今想要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就需要我们寻找适合人们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开展方式和途径。

1人们在参与茶文化旅游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该文化发展形成过程中,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价值内涵,同时也将艺术、歌舞等多样元素融入其中,通过了解茶文化,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因此,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身旅游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茶文化地区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茶文化旅游地。但是,当前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发挥理想价值,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已经制约了茶文化旅游活动的有效开展。具体而言,主要有:首先,人们在参与茶文化旅游地活动过程中,有着较高期待。对于游客来说,其期待在观赏到优美茶文化旅游地优美环境的同时,感受到其中所融入的文化内涵。但是当前在这一过程中,其旅游地开发存在缺乏完善性和均衡性的问题,也就是其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融合。目前很多茶文化旅游地区在展现其旅游元素时,缺乏对茶文化旅游多样性的有效呈现。其次,社会公众缺乏保护茶文化旅游地环境的理念。事实上,对于茶文化旅游地来说,无论是其自然环境,还是其文化内涵,都是充分融入了我国多样优秀文化元素的综合内涵,更重要的是其都是无法复制,无法再造的活动,因此,必须引导人们形成保护的心态来对待这一旅游资源。但是目前有很多人在参与旅游活动时,一方面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另一方面也缺乏相应素质,从而造成了对茶文化旅游地的环境破坏。随着当前人们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需求日益成熟,人们在参与过程中,如果不能形成系统化的环境保护意识,那么很容易造成对茶文化旅游地的毁灭性破坏。最后,当前整个社会尚未形成对茶文化旅游地进行有效保护的意识,无论是公众游客,还是茶文化旅游地的开发者都认为,我国有着丰富而悠久的茶文化资源,保护并不重要。根据相关统计表明,可以看到当前更多重点和精力是在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发和发展活动上,而有关茶文化旅游地保护的研究则极为缺乏。目前茶文化旅游地活动保护在开展过程中,还处于自发阶段,缺乏统一管理和有效倡导,这就使得茶文化旅游地活动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之间缺乏实质性融合。

2茶文化旅游地开发的客观要求认知

正是因为人们对养生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加上人们生活理念的更全面、科学,如今参与旅游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致共识。在实现茶文化旅游地开发可持续发展这一理想目标中,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在茶文化旅游地开发活动时,必须通过相关改造,融入合适元素,从而构建适合人们参与茶文化旅游的活动机制。茶文化旅游地开发想要实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时代元素与其开发进行融合。合理开发是确保游客旅游需求与整个资源保护协调开展的基础,也是承载可持续开发的载体。当然,在进行茶文化旅游地开发活动时必须对其进行适当改造,确保其能够对游客进行开放。其次,必须注重正确价值理念和环境保护习惯意识的有效融入。在茶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到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理念进行系统化融合,不仅要注重引导游客积极参与对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要注重引导游客认识到保护旅游资源是一种习惯,需要坚持保护意识。通过将意识引导与茶文化旅游地资源开发相融合,从而实现该资源体系可持续开发的理想效果。当然,不仅如此,在整个茶文化旅游地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开发者和旅游经营者要全面认识到对茶文化旅游地进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理念的价值和作用。最后,想要实现茶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开发,就需要充分注重完善开展全民旅游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要求进行探索。其一,必须为茶文化旅游地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投入必要精力和支持。其二,要完善茶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开发的实施方法和理念,通过必要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探究成熟的开发模式。其三,要将保护茶文化旅游地的意识完善贯穿于社会氛围营造和日常习惯教育当中。

3当前开展旅游教育活动的具体思路阐述

结合传统茶文化的价值作用,以及其具有的群众影响力和社会接受度,当前我们在开展茶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实施旅游教育活动。结合以往茶文化旅游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极其需要完善开展教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化开展旅游教育活动,正是实现有效开发的重要突破点。实现对茶文化旅游地资源不可再生性认知是实现旅游教学活动取得理想实效的关键,进行茶文化旅游地的开发,只是为整个茶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平台和载体,因此,从根本上其还是茶文化推动的效果。所以,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其传承价值和特点内涵。而在开展旅游教育活动中,就需要选择这些内容做为其教育活动的重要素材。要注重对茶文化旅游地保护理念的有效宣传与推广,从而全面提升人们的参与度。此外,要注重旅游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通过举办相关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升人们对茶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认知度,进而形成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影响。最后,对于茶文化旅游地的开发者来说,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运营理念。通过引导其完善制定茶文化旅游地开发的具体制度和规范要求,从而实现对整个茶文化旅游地资源的有效维护。当然,在这一规范中,无论是游客的规范习惯,还是其运营机制,都要完善制定和有效涉及。不仅如此,还要尽可能对人们进行有效启发,提升其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4开展旅游教育活动对茶文化旅游地的具体保护作用

通过有效开发茶文化旅游地资源,能够为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提供基础和载体,但是当前人们在参与茶文化旅游地活动时,其缺乏对自身规范行为的有效约束,以至于整个环境保护效果较差,影响了对传统茶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承。因此必须充分注重开展旅游教育活动。通过系统化开展旅游教育活动,能够对茶文化旅游地资源的环境保护工作从实施理念到具体实施效果。开展这一活动,也能帮助我们有效修正游客在参与茶文化旅游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推动实现茶文化旅游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其在展现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需要,同时茶文化地区大多有着有优美的风光和环境,因此茶文化旅游地逐渐发展为满足人们旅游消费需求的重要场所。但是当前在整个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人们迅速增长的旅游需要与自身素质和对旅游环境的认知过程中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普遍缺乏对茶文化旅游地进行必要保护的意识。不仅如此,茶文化旅游地的开发者们为了获取更大利益,也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和问题,茶文化旅游地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和延续危机。其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完善实施对其进行系统化保护的思路及策略极为必要。而开展旅游教育活动,正是对茶文化旅游地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通过有效开展旅游教育,能够在有效提升人们对自身旅游行为的有效约束,同时也能规范人们参与整个茶文化旅游活动的行为。从当前整个茶文化旅游地发展状况看,存在较大隐患。游客缺乏文明旅游意识,存在破坏环境的不良习惯,而旅游开发者由于其缺乏可持续开发理念,存在过渡开发问题,其大大突破了整个茶文化旅游地的极限承载量。而茶文化做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这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就很难得到持续有效的修补。所以我们当前通过对其开展旅游教育活动,必然能够引导其在对茶文化旅游地进行开发时,能够坚持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理念,从而既能满足人们的茶文化旅游需求,也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有效保护。旅游教育活动的系统化开展不仅是一种理念阐述,更是一种习惯和思维的倡导及培养,想要实现对茶文化旅游地的有效保护,离不开社会风气和氛围的有效引导。因此,完善开展旅游教育活动,正是引导人们重视对茶文化旅游地的保护工作。

5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广泛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被广泛激发,而想要满足的旅游需求,就必须选择能够有效吸引人们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既要充分确保该活动开展的具体内涵,同时也要让人们感受到活动参与的新意,而结合当前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全新趋势,开展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整个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内容,茶文化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旅游目的。

作者:李国精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丽梅.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2):68-72.

[2]朱金林.旅游学的发展与旅游教育面临的挑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5):91-96.

[3]唐子颖.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21):211-216.

[4]夏凌云.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在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6):172-174.

上一篇:绿色经济范文 下一篇:人口经济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