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范文

时间:2023-10-15 02:51:08

非英语专业

非英语专业篇1

关键词:高职 非英语专业 口语教学

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越来越重要。随着时代的日益进步,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我国也实行了英语从小抓起的方针,英语口语的培养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能讲地道流利的口语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英语主要是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听、说是读、写、译的基础,只有把听和说掌握好,才能更好地加强读、写、译。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应该培养实用性人才,加大听说技能,特别是实用交际能力的训练,把培养一定的实用口语交际能力作为重要任务,认真贯彻“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原则。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不容忽视。笔者针对高职公共英语口语教学,分析它存在的问题、原因,重点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改善现状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在英语课上,绝大部分同学因为底子差而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课堂上老师唱“独角戏”。学生上课时一般都沉默不语,课堂气氛沉闷。即使个别同学笔头能力相当强,口语却仍然很糟糕,表达不清楚、不完整。一般说来,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对口语不感兴趣,不敢或不愿意开口锻炼。针对以上原因,实施口语教学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多做努力。

二、培养口语表达兴趣

对于学习来说,兴趣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没有兴趣,任何东西都难以学成。

1.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

所谓动机是指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随着时代的日益进步,全球化已成国际大趋势,作为目前流通世界的英语运用也越来越广。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英语都已渗入其中。英语学习是大势所趋,无法回避。在学生有了动机以后,老师可以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习惯、爱好,鼓励他们学唱英文歌、看英文影碟等等来刺激学生。在有了动机后就会有一时的兴趣。怎样才能把这一时的兴趣长期保持下去呢?那就还需要有自信心。很多学生实际上有学习口语的潜力,他们发音清晰,语法扎实。但为什么不开口说?关键在于自己缺乏自信心。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要让他们知道只要下定决心努力,自己干什么事情都可以成功。并且还要让他们从心灵上自己确认自己。对于学生在口语上的小错误不要小题大做,在他们取得成绩的时候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这样学生才能够慢慢地变得有信心,并且愿意长期坚持学习。

2.因人施教

虽说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底子普遍较差,但其中仍有少数基础很好的学生。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口语教学中因人施教,根据知识水平把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面,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鼓励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背句子、背段落来增强语感,并要求强制执行。要求中等水平的同学,能背诵课文的同学一定背诵;对于读都很困难的同学就要求他们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样,照顾了班上各层面的学生,让他们在自己原有的能力基础上各自发展,既能保证基础好的同学不断提高,又兼顾了基础差的同学的自信心不被打击。

3.纠正口语表达错误的策略

当学生们有兴趣学习英语,并开始慢慢开口开始说英语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大量单词读不准、不会读,或者英文句子说的不地道、有语法错误等种种现象。老师一定要注意,不要见错就纠。虽说我们在课堂上大部分做的是精确表达训练,即准确无误地用语言表达意思,但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不完整的句子,带有语法错误的句子时常出现,但它们的出现实际上并不影响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当学生在情景对话训练中出现此类错误时,如不断打断学生的讲话以纠正错误,也就是说只允许精确表达,不允许任何含糊不清或错误形式出现,学生就无法讲下去,甚至以后会更怕开口,以至于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明显错误,把典型错误记下来,在学生讲完后一起纠正。

4.走出误区,加强听说训练

有人认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只需要培养阅读能力,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培养听说能力。而且他们的口语能力差,很难培养。因此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只注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是个误区。听、说、读、写、译是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然而真正实践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重视阅读和书面表达,而忽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国际一体化的当今社会,英语已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英语口语流利是二十一世纪高层次人才成功的条件和前提,是人才素质的表现。英语口语的培养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能讲地道流利的英语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我们在重视阅读和写作的同时,绝对不能轻视听说口语练习。

三、英语课堂口语教学

口语的关键在于说。但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却都不敢开口。原因是怕自己说不出或说不好。了解了他们的心理障碍以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采取由易到难的方法,一步一步带领他们学习口语。根据掌握外语言语技能的三个层次,即领会式、复用式和活用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相应的练习及活动。

1.简单操练

非英语专业篇2

【关键词】精读 英语教学 非英语专业 实践需求 应用能力

一、引文

当今社会,英语的使用范围越发广泛,如,国际会议,商业谈判,旅游,日常交流等等,因此,学习英语是时代所趋,英语教学更不应该再将应试作为其唯一目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首先是课程设置上面,通常学校为非英语专业设置的课程为最为基础的教程,考试重点也落脚在字词等较为古板的考察上面,非英语学生在口语,写作及听力上面的培养较为薄弱。其次是兴趣度,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学多停留在应试阶段,没有本能的认识到英语学习所带来的益处,课下接触英语的时间很少。最后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数认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与英语接触不多,所以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度不高。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中是存在重大的误区的,那么如何摒除学生的错误认识,以及针对学生的需求与实践进行教学成为本题研究的重点。

二、以《现代大学英语》(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为例探究精读教学中的重点

本套书共六册,专供大学本科一至三年级学生及水平相当的学习者使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提高,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精读课程作为集听说读写能力要求为一体的课程,其重要性也越发突出。

1.理解能力。精读教材每一册都有相应的词汇量要求,学生必须在充分掌握重点词的意思之后,才能理解句篇章。例如,“I moved in for the kill.”(《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2“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para 19),学生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由于对“move”的用法不熟,导致理解错误,“move in for sth.”应当翻译为“to become active in doing sth.”。笔者在教学中通常培养学生paraphrase的能力,以更加深层次的理解精读课文中的句子,比如这一句就可以paraphrase为“I began to prepare to kill, destroy or defeat my enemy.”,这样一来翻译起来就不会太为死板,二来笔者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精读文章时候,由于课下用在文章复习和巩固的时间较少,对文章的遗忘率很高,paraphrase可以有效的唤起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理解之后在写作中运用起来就会更加容易。

2.赏析能力。杨立民先生在编者说明中提到,精读教材在内容上面十分重视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在选材上,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西方文化,结合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当今社会各种热点,力求通过这些教材不仅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激发他们的心智,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分析判断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性思维的习惯。

然而,这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首先他们的精力有限,在学习其专业课之余并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去查阅这些繁琐的背景知识,其二有部分理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认知是很薄弱的,笔者认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利用提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利用上课的时间,大家团队合作查阅答案,例如,我们在学习精读第二册6单元“The Man in the Water”的时候,笔者利用warm up的时间了一个问题,“What is the image of hero or heroin in your mind? Can u describe the heroes or heroines that have ever existed in your life?”,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不能用英文回答的可以用中文代替,并且提示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电视人物,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设置奖励,每组互评,最终选出一组回答最让大家感兴趣的答案,为这组同学加分,那么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的兴趣便是日常接触到的电影电视,再加上加分的政策,课堂变得非常活跃。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The Man in the Water”的时候就能清晰的把握住主题,并且会有兴趣去知道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主人翁的人物特点和精神品质,有效地让学生在兴趣中去赏析每篇文章。

3.应用能力。笔者曾经做过调查,以一个三本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为参照,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对精读教材缺乏兴趣,他们认为精读课文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并无太大的帮助,精读的学习也只是为了学分和毕业。笔者在教学的时候,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授新闻专业学生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其专业的需求,让学生认知到精读的学习对其专业能力是有所帮助的,例如,我们在学习“Quick Fix Society”(精读第二册5单元)的时候,笔者让每组学生做一个英文采访,必须用到拍摄,后期剪辑和编辑,就本篇文章涉及到的社会问题,每组采访5个同学,最后每组形成一个summary,以assignment的形式交上来,那么笔者会就教授的5个班选出最好的三个作品,进行作品呈现。由此,学生的心理得到好的满足,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和感知此篇文章的社会能力,在口语能力的提升上也收获良多。

参考文献:

[1]杨立民,徐克容.现代大学英语(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熊坚.实践性英语教学法在精读教学中的运用[J].内肛科技,2009.

非英语专业篇3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非英语专业学生;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英语学习中,并非很多人对英语有兴趣,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点更甚。此时,动机变得很重要,动机是语言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成绩越好。动机对语言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点欧美及我国的语言教育家普遍认同。Skehan认为,它是仅次于学习能力的最强有力的学习效果预测因素[1]。Gardner则认为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四个主要个体差异因素之一[2]。动机的研究对于老师来说也很重要,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鉴于动机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再认识,对英语老师来说,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好采取针对性措施。

动机是激发人们去行动的内部力量和动因,它包括个人的意愿,心理冲动或试图达到的目的等。英语学习动机受很多方面影响,主要影响有以下这些:一是探求外部世界的需要。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探索英语国家,因为掌握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二是对知识的渴求。英语本身是一种知识结构,学习英语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三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学习英语不仅能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甚至能帮助学生扩大交际范围,提高学生的社会地位,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现阶段,学生学习英语是现实的需要即通过大学英语三、四、六级等各种考试,通过考试是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需要,例如继续学习深造、找一份好工作,交流的需要等。学习动机在促进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注意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去。

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现状

根据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唐雪梅老师对23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做的调查,[3]关于学习英语目的,58.7%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过三、四、六级,12.7%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考研,选择兴趣所在的学生为8.3%,其它的为20.3%。可见,总共71.4%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考试。这种情况在全国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地方性高校尤甚。我们完全能够理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考试日益频繁,而想有好的前途,通过各种考试变得客观现实。现在的很多考试大多与英语有关。

在关于英语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上,62.4%的学生认为很重要,20.6%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占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只有4.3%的学生认为不重要,12.7%的学生认为说不清。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英语很重要。在师范院校里音体美专业除外,除了极少数需要考研的学生以外,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认为根本就不重要,没有动力可言,甚至有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动机上有以上想法完全正常。现阶段,他们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功利性,但他们认为努力学习英语应该会得到回报,英语水平的高低对他们的前途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工作。我国的国情,在改革开放这些年内,经济不断好转,国外投资也越来越多,而这些外资单位,对职员的专业要求不低外,对英语水平要求也想应提高,所以要想进入这些外资企业工作就必须有好的英语水平。事实上,外资企业员工相对小企业、公司的职员英语水平要高出不少。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的活跃,很多中资企业经常同外商打交道,尤其是一些外贸公司类的企业,也同样要求职工有相当的英语水平,慢慢的,英语就成了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的重要砝码。

三、如何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和学习速度和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动机提供英语学习的主要推动力并促使这一漫长的学习过程持续下去。既然强烈的动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运用合理的教育手段和策略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一)建立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诸多因素中,师生关系是重要一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尤甚。师生之间的信任能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与教师积极配合。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在情感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促进学习。

韦纳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自己成败的归因直接受教师对他的成绩表现所作出的反应,教师对学生的反应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一般从教师的反应中往往能感知到自己的成败,猜测到老师对他的态度。如果老师的态度是肯定的,学生深受鼓舞,对英语的学习自信心增加,且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相反,教师如果表现出对某位学生的不满,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学生也随之丧失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机。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一定要慎重。在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困难情绪不佳或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期望,绝不可打击。对学习取得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

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来调整教学,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学生的面部表情直接反映出他们是不理解教学内容,平时也可以同他们进行一些学习英语方面的交流。一方面,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总结教学中的优劣,根据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适当调节教学速度,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对学生反馈来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调节,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能适度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激发动力

帮助学生实现短期目标。从认知度来讲,英语学习的是否有效关键是学习者有没有认知内在动力,有没有自我提高内在动力。也就是说,学习者有没有要求了解英语的需要、要求掌握英语的需要以及系统的利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需要。动机价值是稳定、重要的动机。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目标,包括短期和长期的。短期目标最直接的就是可以让他们有兴趣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读懂课文,熟练运用生词,做好课后练习,能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并能通过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实现了短期目标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变得主动。用通俗的话说,由“要我学”变“我要学”[4]。长期的目标可以是学位英语,三、四、六级等级考试。长期目标则为通过二至三个学期的努力学习后能通过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并且能较流利地和他人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的学习动力是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结果[5]。在实现短期目标的同时,让他们觉得有实现长期目标的可能。这样,学习者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在实现了一个一个短期目标后有信心继续学习以实现长期目标。

要想实现短长期目标,教师和学校都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使用的教材、教法,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有所侧重发展。让学生能熟练地应用英语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适当地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进行纠错

应用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出错、改错从而取得进步的过程。学习一门语言出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些错误可以使学习受益。作为老师,也不应该纠正学生的每一个错误。每错必纠对学生有打击,学生不敢发言了,也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了。结果就是课堂气氛沉闷、紧张。反过来,老师也不能对学生的错误置至不理,对学生犯的错误无动于衷。学生不知道错误所在,这样,对英语的学习以及他们在语言上的进步也是有限的。因些,老师首先要清楚学生所犯的错误是不是影响到交际了。如影响交际了,老师就要及时纠正以确保流利性,如没有影响老师就不用纠正。

四、总结

英语学习动机是直接影响英语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对指导教学的意义。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实现他们的短长期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参考文献:

[1]Skehan P.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dward Arnold,1989.

[2]Gardner R 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85.

[3]唐雪梅.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动机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8).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非英语专业篇4

关键词:听力策略;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差异;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

一、研究背景

高校学生在提高其英语听力技巧及能力时会运用不同的听力技巧,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技巧的使用上有无差异?若有,这些差异是否有意义?本文旨在研究这一问题并尽量收集学生在提高听力技巧及能力时所运用的听力策略方面的数据,以便为学生听力策略的改进连提供建议。

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诸如oxford(1990,a),cohen(1987)以及o’mallay &chamat(1990)等研究者就已经强调了有效的语言学习者会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技巧来解决他们在语言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人们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学习策略尚无一个确定的定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1)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规则系统,如“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uffy,1983,引自刘电芝,1999);(2)学习策略是学习过程或步骤,如“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nisbert & shucksmith,1986);“学习策略是能够促进知识的获得与储存,以及信息利用的一系列步骤和过程。”(dansereau,1985);(3)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mayer,1988);(4)学习策略是学习活动,如“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mayer,1984),“学习策略是被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jones,1986,引自刘电芝,1999);(5)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采用的对其学习有用的思想观点及方法(季佩英,贺梦依,2004)。以上观点虽各有侧重,但他们都是以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如果将学习活动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那么,学习策略则是那些能促进信息加工的任何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或调控方式。学习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oxford1990),而听力策略是学习者在语言听力学习中所运用到的观点及行为,因此它包括以下三种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及社会情感策略(季佩英,贺梦依,2004)。

学习策略的使用对于英语作为二外的学生来说是其语言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wafa abu shmais,2000)。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听力策略的使用上有很明显的差异。从过去到现在的研究上看,很显然所有的学习者都使用到某种学习策略,只是不同的学习者基于很多可变因素而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以及在策略使用的频率上也有差异(chamot & kupper,1989)。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记忆策略的使用频率要比英语专业学生高,而其他四项策略较低。总的来说,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袁凤识,刘振前,张福勇.2004)。

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善于将不同的学习策略有效地应用到学习中(chamot & kupper,1989;o’mallay and chamat,1990;oxford,1993)。成功的学习者能够根据学习的任务、材料、自我目标、需要、动机及学习的不同阶段来选择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oxford,1990,b)。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认为语言学习时学习关于语言的知识与通过语言来学习更多的东西,而对于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语言学习就是学习语言。前者侧重于语言能力,后者仅侧重于语言知识点。并且,根据reid,melton,王初明(郑树棠等,1997)的研究,中国学生更愿意选择自学而不喜欢小组学习。因此,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喜欢自己学习来记单词、背短文,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方式来练习英语,譬如:做英语演讲、参加英语短剧、唱英文歌和看英文电影等。

二、学习策略的差异研究

以上的研究者们主要是对英语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探讨,而对于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普遍感觉比较难的听力方面的学习策略的讨论还比较少,因此,笔者在此就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

语听力策略方面的运用及差异进行了个案研究,希望对大学英语的听力教学及英语学习者听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本研究以贵州财经学院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分为两组,第一组学生是英语专业学生:31个大二学生,54个大一学生,其中18个男同学,67个女同学;第二组学生是非英语专业学生,50个大二学生和50个大一学生,其中43个男同学,57个女同学。

调研问卷是根据(季佩英,贺梦依,2004)设计的问卷改编的,这一问卷基于oxford(1990)设计的sill(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语言学习的策略目录)。问卷调查旨在分析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厅里学习中的策略使用差异。问卷调查表是以中文的形式发给学生的,目的在于方便学生理解问卷问题。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和出生地;第二部分是关于听力策略的问题,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问卷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英语专业学生最常使用的听力策略是什么?

(2)非英语专业学生最常使用的听力策略是什么?

(3)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策略的使用上有什么差异?

问卷调查一共30个问题,调查对象以李克特量表的五级来回答问题:1=从不这样做;2=很少这样做;3=有时这样做;4=通常这样做;5=总是这样做。

调查对象在做问卷调查之前就已经被告知他们的参与纯属自愿。调查对象不用给出他们的名字,仅仅给出性别、年龄、年级及出生地。

问卷于2009年12月28日发给学生,回收180份有效问卷,其中84份来自于英语专业学生,96份来源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调查结果采用excel及相关概率知识来采集及分析。

三、研究结果

分析结果用以下三组策略来表现:(1)认知策略(cog);(2)元认知策略(met);(3)社会情感策略(saf)。

表1给出了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最常使用的听力策略的频率使用情况。表1中的平均值及标准偏差表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最高,就平均值来看,英语专业3.29,非英语专业2.926。其次是认知策略,最后才是社会情感策略,英语专业3.076,非英语专业2.68。

这个结果指出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都更偏向于使用元认知策略,只是英语专业学生对该策略的使用频率高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表2表明,对于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平均使用最多的就是元认知策略。

四、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了贵州财经学院学生听力策略使用的范围,英语专业学生的使用范围是3.076-3.294,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使用范围是2.68-2.926,在听力策略中以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为最高:3.294。研究者认为一些个人策略的使用归因于中国的文化与教育体制使得学生、特别是通常以大班教授英语课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上很少有机会能够使用到功能性的实践策略。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关注通过像大学英语过级考试四、六级之类的考试。这一研究有一个重要的暗示,就是英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与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机会。o’malley与chamot介绍了如下的策略教授步骤:

  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或识别他们目前的语言策略,接着解释使用额外的学习策略的理由与实际运用,再提供给学生策略实践的机会与方法,然后评估或帮助学生去评估他们使用了新的学习策略后所取得的进步的程度。(1990,pp 157-59)

通过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使用上的差异,我们能够看出英语专业的学生更频繁地使用听力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听力策略的训练。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室里的表现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目的、动机、听力策略的使用和听力理解情况。教师在学生听力学习过程中应尽量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听力策略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与期望。

五、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目的在于调查英语专业与非英语学生在听力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都最频繁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并且显示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策略的使用上有意义的差异。

一般来说,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技巧与听力能力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强。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来看,很明显,听力策略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听力技巧与听力能力。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意识到听力策略教授对于听力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授给学生听力策略的努力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结果(rubin & thompson,1994)。然而,在教授给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策略之前,教师需要接受如何

在课堂教学中潜在地传授策略的培训。

但是该调查的缺陷就是本研究所采用并改编的问卷缺乏更权威的评估,该问卷所具有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证实,以及抽来作问卷调查的学生仅局限于贵州财经学院的学生,缺少普遍性。因此有必要对听力学习过程中听力策略的使用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并且既然听力策略的使用对语言学习有帮助,那么对于社会情感策略及其他听力策略使用的研究也是值得推荐的。

总的来说,听力策略教授对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听力技巧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的调查研究都会对目前的外语听力教学实践起到借鉴及指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chamot,a.u.&kupper,l.(1989).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foreign language annals,22,13-24.

[2] cohen,a.d.(1987).studying learner strategies.how we get the information.in a.l.wenden,and j.rubin(eds);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pp.31-42).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3] o'malley,j.m.,& chamot,a.(1990).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oxford,r.l.(1990a).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boston,ma:heinle & heinle.

[5] oxford,r.l.(1990b).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beyond:a look at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styles.in magnan,s.s.(ed.),shifting the instructional focus to the learner(pp.35-55).middlebury,vt:northeast conference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6] oxford,r.l.(1993).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applied language learning,4,65-94.

[7] rubin,j.&1 thompsons i.(1994)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2nd ed.).boston:heinle & heinle.

[8] mayer,r.e.(1988).learning strategies:an overview.in c.e.weinstein,e.t.goetz,and p.a.alexander(eds).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issues in assessment,instruction,and education.new york:academic press.

[9] nisbert,j & shucksmith,j.(1986).learning strategies.bost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0] wafa abu shmais(2000).unpublished ma dissertation on…….

[11] 袁凤识,刘振前,张福勇.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j].外语界,2004,(5).

[12] 季佩英,贺梦依.大学英语师生听力策略研究[j].外语界,2004,(5).

[13] 郑树棠,乃卫兴,陈永捷.关于大学英语课中学习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7,(2).

[14] 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论文网在

非英语专业篇5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学习焦虑 原因 克服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78-02

二语习得研究的重心已经从教学方法转向学习者特征的研究,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二语习得受到包括学习动机、自信和焦虑在内的许多情感因素影响,而焦虑是导致学习者产生学习情感障碍的关键变量。因此,研究英语学习焦虑的内涵、成因及克服方法对促进英语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一 英语学习焦虑

焦虑是指学习者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而导致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增加,进而形成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通常表现为自我怀疑、不安、紧张等负面情绪。

英语学习焦虑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语言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障碍。英语学习焦虑属于外语焦虑。霍维茨等将外语焦虑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1)交际畏惧,当学生意识到不能用外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理解别人说的外语时,就会产生交际回避或交际退缩。(2)考试焦虑,即教师在对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掌握的语言技能进行考查评估时学生所产生的焦虑。(3)否定评价恐惧,来源于学生对自己的不自信,担心自己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因而尽量避免当众说英语等。

英语学习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适度的焦虑对学习效果具有正向影响。它可以使学生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英语学习焦虑对英语学习效果具有负向影响。大多数研究表明,英语学习焦虑与学业考试成绩、水平考试成绩、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自信心以及自尊心之间都存在着负相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学习者在接触语言材料后,对其进行过滤与加工,经检测、监控,输出新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焦虑越小,情感状态越放松,语言习得的效果越好。

二 英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

根据多位学者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国学生的语言焦虑对语言学习的负向影响大于正向影响。因此,有必要剖析学生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情绪,提高学习效果。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英语学习焦虑产生的主观原因

第一,学习者的畏难心理。学习一门外语,就要不受限于熟悉的母语,要在大脑神经系统中形成新的神经联系模式,这是一种很漫长、很费时费力的活动,而且语言技能的提高很难像知识的学习一样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焦虑心理油然而生。

第二,学习者的个性特点。性格外向的学生更易于在公开场合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担心自己说得不好而回避交际。此外,自尊心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往往也会产生过度的焦虑。

第三,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是班级的佼佼者,进入大学时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可是在大学学习中却发现很多人都比自己强,如果不能处理好这种心理落差,学生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在外语学习中表现为焦虑感增强。

第四,学习者的胆怯心理。据调查,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信心不足,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担心自己发音不准、有语法错误,会成为同学的笑柄,因而遇到困难时容易怯场,产生焦虑心理。这种状态在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2.英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客观原因

第一,语言环境。英语对中国学生而言是一种陌生的语言,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自然语言输入的机会非常少。在这种非英语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会造成英语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导致焦虑的产生。

第二,重要性。虽然英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门外语,但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作用却日益凸显,随着英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英语学习的压力也在不断提升。很多学校规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必须达到一定分数才能获得学士学位,很多用人单位也对学生的英语成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在认清英语重要性的同时,在心理上也会背负起一定的学习压力,长期的压力会导致焦虑情绪。

第三,教学方法。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语言焦虑,如过分强调语言的形式而忽视其意义;过分追求语言的准确性而忽视其流利性;过多地进行机械操练而忽视其实际应用等。这些做法都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焦虑感。

三 英语学习焦虑的克服方法

英语学习焦虑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产生负向影响。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外语焦虑。

1.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做好学生的专业导师、人生导师。(1)要帮助学生建立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要使学生明确,英语是一门外语,掌握英语是一个辛苦、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奢望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外,在学习过程中,要像许国璋先生所说的“学习英语就要无法无天”,要鼓励学生珍惜当众说英语的机会,熟能生巧,不断地练习才是提高技能的有效方法,担心自己会出错、说得不好才是错误的想法。(2)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首先要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是班里甚至年级里名列前茅的好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对大学充满了憧憬;但进入大学后,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齐聚一堂,发现强中自有强中手,自己的优越感荡然无存。这种心理落差会让许多学生无所适从。其次,英语教学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很难聘请到优秀的英语教师,因此,许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或是英语成绩很好但口语水平亟待提高。作为英语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弥补,多进行自己的纵向比较,不要盲目地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

2.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

轻松的课堂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焦虑感。第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视频、音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载体,多引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如通过分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激发和调动小组学习的活力。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状态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保护学生的成功欲望,不要吝惜赞美的语言,要不断肯定学生的进步,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如学生回答错误或发言中有语音、语法问题,教师不要有错必纠、过分追求完美。对于一些共性问题和偏误可以进行统一的讲解,个别问题可以在课下与学生进行单独交流。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克服焦虑情绪,积极与教师合作、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指导。(1)教师一定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2)注意与学生情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时间和场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5.扩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当地的英语角、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英语比赛;或者给学生推荐一些英语歌曲、电影、书籍等来弥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知识的不足。

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与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呈负相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焦虑,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晓峰.外语焦虑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1):358~360

非英语专业篇6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专门用途英语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252-01

夏船(1975-),女,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纵深突破,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何满足多元文化背景下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在某些学科领域和职业领域内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目的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领域语言知识以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一、专门用途英语的概念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是根据学习者所学的特定学科与未来职业需要而开设的,以实用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特征的相关英语课程。ESP是与普通英语相对(学习者一般已经掌握一定的外语语言基础知识),为学习者的特殊要求而设计,其教学内容(主题)与特定的职业和活动有关,教学形式以适合于这些领域的语言及话语分析为主。

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发展阶段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语域(register)分析阶段、话语分析分析、目标情景分析阶段、技能分析阶段和以学习为中心阶段。前三个阶段主要关注语言形式因素的三个分因素:语域分析主要研究某一领域(field)的语言所具有的特征,探讨此领域的语言在该语域与其他语域特征的不同之处;话语分析阶段也被称作语篇分析阶段,除了分析基本的词法和句法层面外,还着重深入地进行语言篇章结构分析;目标情景分析阶段主要探讨英语使用的职业场景,以及该场景中所使用的语言的用法和特征。后两个阶段则重个体认知能力因素的个别与整体的两个层次:技能分析阶段主要从学习者认知角度研究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思维过程掌握一定的语言操作技能来掌握语言的各种形式的变换;学习中心阶段探讨学习者如何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来有效地运用和学习语言。专门用途英语(ESP)长期关注的焦点是目标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以及文本/语篇分析。

三、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策略

在多年的ESP教学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大量本专业语域特点的句法结构,具有大量本专业特点的语篇结构,提供充足的、真实的目标情景,认知建构模式的优化,以学习为中心。因此,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课堂上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教学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学生职业场景英语运用能力。

(二)设置过渡性课程

为帮助学生完成从普通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的过渡,应在课程设置中增加过渡性课程供学生选修,如英美报刊选读、高级英语口语、高级英语听力、跨文化交际、应用文写作等,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知和内化。

(三)仿真场景模拟教学

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创设真实语境,设计真实任务,建立仿真模拟教室,增强学生对专门用途语言的语域、语体、语篇、专业知识、职业场景、语言技能的深入了解和学习。

(四)语言文化与职业文化相融合

在与职业相关的专业英语教学中,要把语言文化和职业文化教育作为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避免语际语用失误和语内语用失误。

(五)以学生为中心,以主题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中心

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以一个主题为中心,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社会第一线的职业岗位需求来决定。

(六)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

教学中开展专题讨论、个人演示、小组讨论,自然真实地引入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通过网络平台创设自主学习模式、人机对话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工作和小组协作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小贞等.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非英语专业篇7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mmar Teaching for Non-English Majors

LUO Wenjin

(Qingdao Huanghai College, Qingdao, Shandong 266427)

Abstract Grammar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it's also the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 article re-examines the importance of grammar in English teaching for non-English majors, analyzes its teaching status and then gives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grammar teaching, expecting to promote and develop non-English majors' English Proficiency.

Key words non-English Majors; grammar teaching

1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外语教学的对象是目的语的言语,言语是语言的生成品,我们不可能学完目的语所有的言语,而只能学习语言范式,取得生成言语的能力”(张正东,2001)。Ellis(1990)提出,“语法教学确实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正规的语法教学在短期内可能效果不明显,但对于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可见,无论是从语言的本质、外语教学的特点等方面,还是从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的培养的角度来看,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比较提倡口语与交际能力的培养,摒弃传统的语法翻译学习,这也形成了人们对交际重视对语法忽视的心态和观念。语法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促进其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共同提高,在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开展语法课程显得非常必要。

2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1)大学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侧重点越来越倾向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课堂更注重学生听说能力及语言流利程度的训练而忽视传统语法教学。目前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主要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完成,该阶段的教学基本覆盖了大部分语法知识。进入大学之后,除英语专业的学生有专设的英语语法课外,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不再单独开设语法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一直受到忽视。有人甚至认为讲语法是陈旧过时的教学方法不值一提。对于语法的忽视导致很多学生英语语法知识不牢。由于受到交际教学法的影响,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纠正和讲解,常常为了流利表达而牺牲了语言的准确性。

(2)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语法教学纯属“填鸭式”教学,教学环节包括教师举例讲解语法规则、学生机械练习以及学生记忆规则(安美华,2000)。课堂上,老师梳理出每个语法项目的重要规则,罗列出大量例句,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好被迫硬着头皮做笔记,这样的课堂过于单调和死板,无法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核心项目,提高学生在上下文中运用英语语法的能力和运用英语的准确性,达到让学生对英语语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能借助英语语法知识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高其英语运用能力的目标。

(3)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语法教学缺失。目前,非英语专业的高校外语课堂有这样两种情况:①公共英语基础课。②特殊课程的英语专业课。大多数的学生一般接受着第一种情况的英语学习。对于公共英语基础课,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主要以教材为主,目前高校里广泛应用的教材主要有《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新世纪大学英语》。这两套教材虽然包含语法知识,但是公共英语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英语综合技能的培养,不可能对其中某一项进行细述与详解,因此对于学生想要在课堂上掌握语法的要求不太可能实现。

3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建议

3.1 重新认识语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给予应有的重视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语法并不是随意的、纯形式的条条框框,它应该是与人类认知相联系的、可解释的、有意义的。一旦从这一视角认识语法,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性便不容置疑。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的语法多为机械记忆,由于不明内在含义而往往容易遗忘。而到了大学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可以理解对语法规则的合理解释。可见,大学阶段的语法讲解无论从形式或内容上都与以往有别,这一时期的语法教学应该对学生语法规则的内化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3.2 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相结合,输入与输出并重

Krashen(1981)的输入理论认为:“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起重要作用,在语法规则的习得中也是如此。传统语法教学重视语法知识的输入,通过对语法点的详细讲解,增加了语言的可理解性。但只是强调语言输入、积累,不展开交际,不进行输出,就不可能学好语言。而交际法教学更强调语言的交际作用,注重语言的输出。我们认为两种教学法互补,教学效果会更佳。

3.3 转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语法教学一般注重各种语法条目的形式规则,往往生硬的把语法与语境分开,把语法当作孤立的知识来教学,这使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了解逐渐模糊,很多学生因为以前的英语学习形成了不成体系的、零碎的、潜意识的语法知识,或是错误的语法概念,有时甚至产生自相矛盾的错误认识。这不能使学生通过操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更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教师在语法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学生从语言本身来学习语法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语言应用都要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离开特定的语境,语言的信息传送和交流功能就失去了意义。

3.4 开设非英语专业英语语法选修课

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一般不占用较多的学时,仅有的学时又要兼顾训练学生的全面性考虑不将语法作为专门的知识来进行讲解,在教学的进程中不适合安排这样的教学,因此高校需要建设一个平台来弥补这一缺失,这就是加强英语语法学习选修课。把语法课程作为选修课来安排,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法知识,更能让学生根据爱好来自由选择是否需要加强语法学习,真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总之,语法教学在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十分重要,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法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真实性和实践性突出的英语语法教学活动,更新观念,制定措施,层层突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全面切实提高学生语法水平,以此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全面提高非英语专业英语语言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D.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In Schooling and 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1981.

[2] Rod. Ellis,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asil Blackwell.1990.

[3] 安美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种种[J].外语界,2000(3).

非英语专业篇8

【关键词】高职非英语专业口语现状分析对策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深入,关于高职高专英语基础课的讨论也有了基本定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其他基础教育要以够用为原则,积极辅助专业知识为己任。这正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以我院为例,自从确立了“职业人”教育的基本路线以来,所有基础教育尤其是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也日益强调口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是今后学生步入社会后见证业务能力必不可少的一步。本文主要针对我院08级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展开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任课教师经验交流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情况,并结合现阶段普遍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学习和教育状况,做出分析,提出相关的见解和对策。

一、我院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现状

1.学生口语现状调查结果总结及原因分析

实际上,整个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并不令人满意,我院学生也面临着相同的尴尬局面,英语口语能力发展极不平衡,口语水平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或不敢开口说英语,在说英语时有强烈的不自信感。绝大多数学生只会一点点常用的交际用语,由于等级考试的压力,往往只会纸上谈兵,通常遇到实际情境,就变得哑口无语,无所适从,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相当薄弱。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外在原因:

(1)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院向来重视等级考试通过率,过于偏重语法、词汇、翻译,轻视口语教学。而为师生所共同接受的是英语水平测试B级以及大学英语三级,这两个级别的考试都不包含口语测试。平时的期中、期末测试中一般也不包括口语测试。因此在当今社会如此重视口语交流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学生即使拿到英语等级证书之后也并没有高人一筹,达到与专业知识相辅相成的效果。

(2)就高职院校而言,全国至今没有一套统一的基础英语教材,似乎各个学校都在尝试寻找不同的更新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我们学院也不例外。自1998年建校以来,分别采用过教育部出版的《高职英语》、学林出版社的《走出牛津》和正在使用中的浙江大学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的频繁改换肯定暗示着教材本身出现的不完美之处,教师的不受用或者是学生的学习热情欠佳。

(3)近年来,由于学院不断扩招,教学师资显得捉襟见肘。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基础教学不得不采用“大班制”的授课方式,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如此规模的英语课堂,势必会影响整个课堂秩序和效果,教师只能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教学课时有限,在任务紧、课时少的情况下,课堂通常只能做些简单的句子翻译、跟读模仿、视听训练等活动,很难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口语强化活动。

(4)虽然我院连续几年开展了英语“寝室杯”的活动,今年联合学院的英语协会还组织了规模有史以来最大的“英语节”,内容包括以英语辩论、演讲、朗诵、戏剧为主要形式的英语能力较量比赛,旨在唤起全民的英语意识,增强对英语的重视,尽量以多形式的活动在学生中形成学英语的普及面。可是综观这些比赛,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兴致似乎并未达到活动初衷,学英语的气氛也未能如人愿。学生即使参加了比赛,也只有少数能达到较好的水平。

2.当然学生的内在原因也不容忽视

(1)受传统学习教学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于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听磁带录音,课后完成布置的作业。如此的学习经历让他们不愿意与教师、与自己的同伴交流,获得口头交际的能力。追求这样片面的学习效果最不利的就是掌握英语口语的准确度和流利度。

(2)进入我院等类似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高考中属于第四、五批。这就代表着本身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习惯都不是很理想,入学之后的学习动机低下、学习兴趣不浓和学习效果不佳,这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是有所差距的。如此也会导致英语语言综合素质不高,口语表达能力更弱的状况。

(3)学英语最重要的是有一种积极的态度,渴望能用英语与人交流,自然会心甘情愿地寻找和接受各种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可是缺乏如此动机的学生,通常多半是被动地开口说话,由于口音方言化、词汇匮乏、语法不扎实等多方面原因,更导致不能开口说英语,越不说就越没自信说,越没自信就越不敢开口说的恶性循环。所以大多学生都有开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如何突破这种障碍值得教师们探究。二、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对策

针对我院学生的英语口语现状及其特点,遂总结以下对策,以待参鉴和实践:1.从教师入手

(1)优化教师素质。高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需要家长、教师、学生相结合,需要各门学科相结合。但是实现这系列结合,首要要从课堂这一主渠道上入手,课堂上进行学习交际口语和职业交际口语的训练,传授知识、训练方法,否则,相对自学能力较弱的高职生要通过自己的摸索,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将是成倍的,而且可能还会因为方法的不当而走更多的弯路。所以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举足轻重的。教师要不遗余力、持之以恒有意识地鼓励我们的学生重新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

(2)强化教材建设。学生口语能力培育的教学目标实现,除了要提高认识、选准切入口来提高口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之外,更要通过课程教材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有职业教育特色又缺乏对英语口语培养训练基础课程教材,不仅是满足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也是完善大学课程建设的要求。要加大力度,遴选教材、优化师资,准备好课程建设诸方面的条件,为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3)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弥补教材的缺陷,丰富我们英语的课堂,努力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如果每堂课能不拘泥于有限的课本内容,能给英语课堂注入更多的生命力,让每个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动起来就皆大欢喜了。教师可采用多层次地教学,运用多重教学手段和策略,使课堂始终处在良好的互动状态中。教师本身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是“领袖”,也可以是“参与者”,可以是“合作者”,更可以是“观众”。

(4)注重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环节过程中,应下意识地注重口语训练的这一环节,不能因为教材内容过多而忽略口语训练。口语训练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生有所斟酌和选择,逐步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教师可以继续沿用,如Ask&Answer,Repeat,Makeaconversation,Followtheexamples,Brainstorm,RolePlay等传统而简单的口语操练,这些适合英语程度较差或者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的学生,内容可以相对贴切学生熟悉的话题。还可以拓展性地尝试,如FreeTalk,DutyReport,GroupDiscussion,ClassDebate,ClassCompetition,Imitation,etc.

(5)注重文化熏陶。教师除了考虑以上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之外,还应该明白: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说这个语言的国家的文化。所以文化熏陶也必须被带入我们的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引进视听材料,如BBC、VOA等原声英语节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安排观看英语影视教学片的欣赏和讲评,让学生在融入英语文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爱上英语、爱上说英语。

2.从学生入手

(1)要有主动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英语说英语的校园气氛,在校抓住机会不放松,就业后始终注意自觉提高的觉悟。将生活交际口语不断完善并将其中的优势进行有效的正迁移,让学习交际口语中形成的经验和体会不断丰富职业交际的口语实践,通过实训和实习,为步入职场奠定较为扎实的口语交际基础。

(2)重构学习观念。学生要把学习原则放在第一位,教学原则放在第二位,这一点对于取得好的

教学效果来说非常关键。英语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工具,它的教学效果更多地体现在培养的毕业生能否熟练应用,因此学生对英语的态度决定其成败。口语作为英语应用的一个重要窗口,它能否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激励方法来管理学生,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教学的成功。

三、结束语

总之,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任重而道远,这一客观事实,教师需正视和积极面对,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各项口语训练活动当中,改变教师“一唱到底”的老角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获利,教师也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状况分析及解决措施.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4):85~86

2张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8(8):182~183

3赵玮.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加强途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40~41

4李丛梅、赵凛.当前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113~114

5陈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2

6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2

上一篇:口译教学范文 下一篇:建筑学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