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3 23:50:02

素描教学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篇1

论文内容摘要:设计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基础的素描,它能传达出设计者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设计意念,是从事艺术设计活动的起点。笔者认为:在不同的教学侧重中,对各种主张应有适度的把握,将各自的优势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条相对适应于艺术设计教育所需的素描教学体系来。

就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来看,其基础地位与价值取向各有侧重,教学模式不一:有的偏重于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性素描的造型基础训练,强调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写实与具象性的表现;有的偏重于线性框架结构的训练,强调其内外形体结构的构造组合关系与物象某一局部的超写实表现;而有的又关注于抽象性的创意训练,强调其解构性的重组与意向性的表现……从学生这一层面上讲,在一些认识和表现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理解上的差距,有的人误以为掌握和运用设计素描主要是靠单纯的设计理念,或者认为只要学好了绘画性写实素描,即可完全替代艺术设计所需的素描造型。

事实上,所谓设计素描的理念是靠一定的素描造型理论知识和大量的实践来支撑的,是经验的积累和艺术修养的升华。写实素描是设计素描的基础,设计素描是写实素描的发展和变化。

应该说,设计素描是探讨和利用造型元素的构造表现原理来发掘人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和相关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造型基础课程之一。

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其教学目的实现形式本来就应该多样化,不必简单地归结为某种模式。况且,西方提出设计素描这一概念的历史也只有几十年,引入我国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应该说还处于形成与发展的阶段,许多理论问题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检验。给予宽松的学术氛围、多样的教学手段、宽泛的选择空间去发展其优势,是学术民主的一种体现,因此不必过早地加以定论。但在所有教学主张中,有一点应该明确,即:其最终目的应是统一的,根据艺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既要有利于启发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的,树立设计素描意识

大凡基础课程的教学,都有一定的专业指向性,好比有什么样的建筑就有什么样的基础一样。同样,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也不例外,也有培养方向的问题。

不言而喻,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技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性专业,设计素描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创造性思维的和有目标的造型活动,是在传统绘画性素描的基础上,通过具象认识大自然的造物法则,并从具象中探寻抽象的规律和发现抽象的形态;关注物象造型的内结构与外结构的有机结合,启发我们的想象空间,找出物象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经过提炼与归纳,形成理念的形态,利用其可重新构建的因素,在符合设计应用功能的前提下,重树新的形象,并要求在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设计意识的培养。

由此可以看出,设计素描与绘画性素描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不同体系,绘画专业对素描基础的要求是:精神内涵第一,物质性第二,强调人的审美信息传达,如国画对素描的要求是以短期的线性形态表现为主;油画是以长期的块面结构与明暗调子素描的训练为主,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坚实的具象造型的基本功和增强相应的审美能力,具有明显的人文色彩。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训练则强调物质性、适用性第一,精神内涵第二,更多的是关注适用性、功能性。

按照先物质后精神的设计基本原则,任何设计都势必要受其使用功能的制约与限定。推而论之,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也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制约与限定,正因为有了这种制约和限定,人们才将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训练称之为设计素描。其目的的实现也理所当然地受制于设计的特点与要求,即实施设计素描的教学与训练是为了学生在今后的设计活动中,能根据各类设计的需要,有效地运用素描这种形式,传达、记录、转化视觉信息的结果,并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来应对各类设计之所需。

简言之,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认识及表现能力。因此,设计素描的教学各环节的设计都应与设计相关联,反映设计的基本属性,成为设计的有效手段。

设计素描与传统的绘画性素描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着明显差别,其根本区别在于其价值取向不一,具体表现在:

1.功能特点

所谓功能,即作用与效能的意思。绘画的概念是“通过再现对象的具象描绘来反映意识形态的创作”,那么绘画性素描的功能就体现在它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等方面。其价值取向在于精神与情感的熏陶或其本质特性来体现它的价值作用。相比较而言,设计素描的功能性特点,却以强调其物质性与适用性为第一要素,而其精神内涵与审美内涵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也就是说,在教学中,素描训练必须受适用功能的制约,而正是由于这个因素,艺术设计专业所必需的素描训练才显示出它的真正价值和特色。

2.造型特点

所谓造型特点,即造型活动或作画过程中独有的特征。由于不同专业的素描在教学中其功能价值的取向不同,相应地带来了其造型特点方面的差异。绘画性素描的特点表现在:一是讲究画面构图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二是具象再现的可能性,强调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审美主张。而设计素描的造型特点是:构图更加关注其画面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安排,能充分反映物象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在这个前提下,才考虑其画面的相对完整性,强调创造性地构造与表现物象,具有造型的多样化、视感的多属性、空间的多维度、效果的中介性等特点。

3.思维特点

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反映在设计素描中是有着其个性特点的。

绘画性的素描一般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强调的是艺术的审美性。所谓形象思维,概言之就是对生活进行直观感受和形象的再现。在绘画中体现的是一种直观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的思维活动方式。其特性具体表现在形象思维对感性认识的全面依赖,并从审美的角度来关注客观物象,它是以感性为引导、理性为内容的形象思维。

而设计素描则运用的是设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所谓设计思维,概言之就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对客观素材与感受进行间接、概括、综合的反映,强调的是科学合理性。由设计思维与形象思维组合成的设计素描思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结合、个别性与概括性的结合、典型性与综合性的结合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具体思维活动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4.方法

无论是观察方法还是表现方法,都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的最高境界,是认识论的方法论。

绘画性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矛盾统一体。绘画性素描注重感性认识,强调外在形象的形体构造关系和精神面貌的体现,以及观察与表现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感觉与理解的关系等。在表现方面,一般是以具象的明暗调子素描表现方法为主。

而设计素描则强调的是用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方法来观察、认识、分析物象。具体来讲,就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和剖析物象,即从不同视点和用“透明”的方法来观察物象的内外构造关系,特别是物象内部结构之间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与组合关系。

5.内容

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除包括一些绘画性素描的基本内容如:透视、形体结构、明暗、造型原理与规律等之外,更重要的是侧重于理性的认识与思考、逻辑的推理、抽象思维的训练与抽象的发现和表现以及设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

按照艺术设计专业对造型基础的教学要求,设计素描一般根据总的课时量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以线性结构素描表现为主的板块;二是以明暗表现物象材质(肌理)为主的板块;三是以创意表现素描为主的板块。这三大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轻重缓急地加以实施。

1.以线性结构素描表现为主的板块

这一板块主要是了解和掌握物象的内外构造关系,认识事物本质与反映其本质的规律和方法。由于设计素描更重视理性的观察、分析和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具有数理关系的、理性的、逻辑性的思考过程。具体讲这一过程是通过对物象的观察、剖析、去伪存真,发现并运用其抽象的设计元素,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适应现代设计审美观的过程。提倡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探讨和寻找符合设计的造型语言。设计素描的基础训练,按一般的认识规律应从具象开始,具象是认识和表现物象的前提与基础。但其主旨在于加深从具象到抽象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初步形成设计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诱发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表现手法,这才是这一板块的教学目的。

再现被表现对象的存在状况是被动的,问题在于如何从被动中转化为主动,这就涉及到怎样去“看待”对象的问题。

“看”即为观察,这里所讲的“观察”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凭直觉去感受物象的外貌特征,被动地、就事论事地反映对象的形体结构和精神内涵。另一种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主动地观察物象,理性、辩证地求得物象的表里构造因素,发现其具有设计意义的形态符号,并运用这些形态符号来充实自己的设计意识和设计手段。这是一种主动地从自我意识中去感受物象、分析物象的方法,是一种通过全面和主动地观察、分析、提炼、概括而形成的整体设计造型感受。显然,这是一种设计素描所需要的观察方法。

“待”即为对待,就是怎样表现物象的问题,是被动地去接受与描摹物象,还是主动、有意识地表现物象。线性结构素描的表现,其目的在于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理念形态的造型语言,即用“线”来表现所理解的物象。通过这种概括和本质的线性表现来增强设计造型能力,而不是具体地、面面俱到地反映物象。

因此,基于这种设计素描的造型理念,笔者主张在这一教学环节的作业中,应以短期作业为主(一般最好不超过6个教学课时),围绕设计素描教学主旨,有的放矢地安排实作训练。如该课程的总课时以140课时为限,那么该环节约以40课时为宜,不宜以长期作业为主,因为这一阶段若以长期作业为主,则很有可能误导学生的思维耗费过多的时间去具象地描绘对象。

2.以明暗表现物象材质(肌理)为主的板块

设计素描质感表现的目的,在于描绘出各种不同物体所具有的表面特质,使物体的外观具有空间感、真实感和较强视觉冲击效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胆识,并提高学生控制、取舍、夸张变形的能力,而不是对物体表面进行照相式的临摹,因为外在的现象只能是作者观察和表现形体内在本质和美感的一种媒介,而不是追求的目的。

在理解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对所表现物体的本质概括和对物体重要细节的精心写实表现,来提高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充分的表现力,培养其敏锐和精微的表现能力是本教学板块的主要内容。

这一板块是以质感表现为主导,在素描的点、线、面、体、色度、空间、重量、质地、光线、材料等各造型要素中,侧重于运用不同的线型和明暗调子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物体所具有的表面特质,以体现物体的真实感。因此需要一定的课时来保证,一般可安排1—2张作业(30—40课时)。

3.创意设计素描板块

这一板块包括装饰设计素描、抽象设计素描和意向设计素描,其目的是使学生尝试把现实变为幻想,把乏味变为幽默的心理体验和视觉体验的过程。

创意即启动思维,在常规中去寻求创建新的发展思路和意向,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改变常规而带来新的感官刺激。这一板块以拓展思维方式为主旨,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思维和设计思维是其主要任务。将研究的形式、方法、手段运用到具体的构想和实践中去,是本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

这一环节要求将研究性素描与表现性素描的特征融为一体,在对事物作深入细致的全面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地理解与认识对象。另外还应在技法方面和对物象的认识表现方面,有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注重个体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创新实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善于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手法来阐释自己的意图。

素描教学论文篇2

1.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来给学生传授新的知识,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好好利用情感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活动,没有真正发挥情感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采取情感教学模式的形势下,课堂逐渐失去活跃性和生动性,这将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沉闷、无精打采。在教学方法上依然采用旧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这些不仅会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不感兴趣,而且还违背了教学原则,使教学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2.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对情感教学不适应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师资力量必须要雄厚。如果教学资源不足,教师储备不足,在面对新教材、新模式时,由于了解不够,往往会出现错误,教师就会越来越感到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在教学中难以利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导学生该如何去学习新知识,使得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并且教师对于情感教学不熟悉,潜意识里还带着传统教学观念的思想,单纯地强调学科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情感教学的运用,欠缺美术素描知识能力,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促进高职美术素描情感教学的有利措施

1.充分利用情感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

在实施情感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情感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感教学的优势展开教学活动,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由于情感教学的飞速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并掌握情感教学的几种模式,例如,情知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以及合理评价学生的作品,利用情感教学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且可行的教学方法。在情感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新颖、有挑战性,这样才能保持情感教学中课堂氛围活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还要教学互动,就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而这种互动可以形成一种健康的信息文化。学生通过社会生活的学习,与教师互动探讨学术问题和运用,而这相互的探讨和互动让师生之间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因此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激发自身的灵感,反省自我,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共同解答学术上的问题,使教学质量大大提升。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对情感教学模式的适应能力

教师应该利用情感教学模式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宽自身的视野,要在创新意识、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加强提高。教师要加强素描绘画教学技能的开发,学习探讨素描课程中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手段,寻求激发学生素描学习情感的途径。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情感教学模式来教授给学生更多的素描技能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并且教师要善于选择利用积极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资源,要让学生在充满学习情趣的氛围中学习,让学习贴近生活实践,焕发出积极的情感认识,对学习充满情趣,如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素描练习,而且这个练习也必须要有意义、有目标的学习和教学,对于学生在素描中的错误不应该过早纠正,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重新整理素描思路,使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

三、总结

实践证明,在高职美术素描教学中,通过运用情感教学来开展美术素描教学,不仅会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教师引用,还会大大提升高职美术素描教学的效果。并且教师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情感教学方式,做出可行、有效、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独有的美术素描学习态度和目标,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益和教学效益。由于在教学中有了情感教学的加盟,使得学生在美术素描学习中不仅踊跃参与,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促进了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重视群体合作,在合作中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审美能力。因此,通过情感教学在高职美术素描教学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情感体验,加强了学生对美感的认识。

素描教学论文篇3

素描,先认识一下素描这个词的基本含义。素描:“西方艺术与科学方面的一个专有名词,英文drawing,法文dessin,德文Zeichnung,约有三层意思:一、用铅笔、钢笔、炭笔等工具所作的画,通常画在纸上;二、用墨水或淡彩,并用画笔制作的小幅作品,通常叫毛笔素描;三、结合上述方法或其他方法所作的画。素描尺寸可大可小,或用作物象的记录,或用作其他作品的整体的或局部的画稿,或用作插图,或用作某种技术的图解。它既可以是一幅快笔挥就的速写,也可以是一幅精心结构的作品。”素描大体上可分为这样几类:一、细笔素描,包括铅笔素描、钢笔素描、圆珠笔素描;二、粗笔素描,包括炭笔及木炭素描、蜡笔素描、色粉笔素描;三、毛笔素描,这里特指使用中国毛笔作的画,尤其是中国的水墨写意人物画可归类为素描(另外话题,暂且不论);四、吸水笔素描,包括鹅翎笔素描、芦苇笔素描等。据美术史记载,伦勃朗晚年就喜欢用芦苇笔作画,而且画了不少精美的素描作品。由此可见,素描的材料与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和精神,为表现对象呈现多样性面貌提供了可能。

二、素描艺术的目标和本意

素描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是在意大利乔托以后出现的,到了莱奥纳尔多手里,素描成为了独立的艺术,米开朗琪罗又以他的名声促成了人们对这种独立性的承认。后来,虽然不少学院派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对素描有过很多争议,基本上都是围绕“素描作为艺术品”来展开,但是争论丝毫没有影响到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价值的存在。安格尔的名言“素描是纯正的艺术”即是明证。直到20世纪,马蒂斯、毕加索、克里虽然使素描的形式和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素描在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从来没有人否定过。素描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们只需要看看米开朗琪罗和安格尔是怎样说的,米开朗琪罗曾断言:“素描(按另一种说法,把它称为略图艺术)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原源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这种观点令人惊讶,以至于让人感到质疑,但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尤其是素描艺术是他本人探索人类所有学科的知识手段。安格尔则认为:“绘画的表现力要求有丰富的素描知识,因为缺乏素描知识,不可能获得十分优秀的成绩。在大师中间富有表现力的画家,都是最卓越的素描画家。拉斐尔就是一例。”两位艺术大师如此重视素描,可见素描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绘画创作前的基础性准备手段,其中包含有至高无上的科学探索精神,是为以后科学的“发现”和“创造”服务的,这应该是素描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本意。

三、当前素描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们国内素描教学而言,实际情况是,我们在设计素描教学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培养目标,只把素描当成一种基础训练手段,忽视了素描作为独立艺术的存在,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仅仅通过结构、明暗、体块、质感来理解素描,表现手法单一,最后弄得枯燥乏味,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真正地系统学习欧洲古典大师的素描经典。考察国内素描教学,包括各大美术学院在内素描教学上基本上都是以写实为主,以刻画对象的实体感、质量感、光感、空间感为能事,为了达到“逼真”程度,不惜“磨洋工”,虽然最后的效果逼真,但是这种效果是以丧失“生动”和“生气”为代价的,缺乏“精、气、神”,是一种乏味的准确;虽然这当中也有画得特别出色的,但是对于庞大的学生基数来讲,实在微不足道。当然,这种教学方式有强大的写实主义传统势力的影响,但也不可否认,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让观者感觉不到写实是重要的,尤其是那类以呈现“逼真”物象面貌而精神内涵缺乏的作品,其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写实主义,“准确并非真实”,“绝对并非真实”。现在,写实的画家中也有很多不画素描了,利用数码影像来辅助描画形体,甚至干脆把轮廓形态通过电脑直接打印在纸上、画布上,更为普遍的是大量运用照片来作为创作素材。素描教学已经远远不如以前显得重要了,除了作为高考“敲门砖”,地位越来越低,被看轻的趋势愈发明显。再者,由于目前美术高考专业加试存在很大弊端,学生在准备高考时有些问题可能一时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只能跟着教师和大家模仿,缺少创造意识的培养,更不敢“乱画”,只好在教师的带领下,规规矩矩地画。教师为了保证专业过关率,给学生准备了一套“八股”模式应付考试,结果造成千人一面,实际上也很难区分和检验教学成果。学生进了高校,素描也就慢慢扔下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高度的探索性的精神投入,哪来“发现”“创造”?更别谈“创新”了。

四、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创造性精神的培养

艺术并非只是呈现作品,可贵的是潜在的一种创造性精神,不管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科学领域,探索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始终应作为更为重要的方面。克利认为:“艺术品,最重要的是创造的过程,绝非仅仅是成品的体验。”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篇即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探幽微”。“成教化,助人伦”好理解,就是“画以载道”;何谓“穷神变,谈幽微”,说到底就是探索世界的奥秘,这个是创造性的,也是创新的,艺术和科学最高端的思维方式一定是互通的。爱因斯坦是科学家,但他也热爱艺术,特别是音乐艺术,他不仅拉得一手好小提琴,而且弹得一手好钢琴,相对论的提出是与他高深的艺术造诣分不开的。科学家钱学森谈到创新人才培养时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的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大跨度地触类旁通,完成创新。”他本人除了对绘画有较高的见解,还对书法、诗词、音乐认识颇深,认为“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而终于逻辑思维”。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科学的发现根本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逻辑思维而是依靠艺术思维。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大师级人物,概莫能外,达•芬奇即是最好的例子。我们从这个认识回头去思考米开朗琪罗的“素描是一切科学的根本”这句话时,就会意识到素描教学在艺术教育阶段竟然是如此重要,它不单单是一门基础绘画训练课、艺术创作课,而且也可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有着更为广泛的学术意义,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艺术对科学创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探讨

一是素描精神的确立。首先要明确素描教育的意义,素描不仅仅是一种直接的技术教育手段,满足于完成一张完整的作品,而应该是要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观察物象的视觉,为认识探索未知世界提供一种有效手段。其次,素描练习应当培养精神。马蒂斯认为,素描特点并不在于准确地临摹自然的造型,也不在于将细节一笔一画准确地装配起来,而在于艺术家对他选择的物体所流露的真切感受,在于他所投入的注意力和精神。“如果素描是精神的,你必须先开始画以培养精神。”再次,素描教学不应简单地理解为绘画的基础课,它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一门独立的创造性艺术,可以最为真切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受,从欧洲艺术大师的素描作品中我们能很好地感受到这一点。

二是素描的丰富多样性蕴藏着创造性思维。如本文所述,素描的分类多样,工具材料不一,且每种工具都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这就为素描最后呈现的面貌丰富多彩提供了可能,铅笔、木炭笔、钢笔、圆珠笔、毛笔、蜡笔、色粉等,工具的单一使用和组合使用均能产生特殊效果,在探索中逐渐打开了视野,丰富了思维,实际上为下一步艺术创新不断积累认识。思维没有定式,创新形式就会源源不断。据美术史记载,17世纪欧洲杰出的绘画大师伦勃朗就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素描画家,他的素描实践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日,在素描实践中,他采用多种工具,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法,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创作构思与运用自如的艺术技巧,表现对象也不局限,如他所言:“天空、大地、海洋、动物、各种各样的人物—一切都可以供我们做写生练习。”因此,伦勃朗发明了高超神秘的绘画技法以及他对油画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均来源于他对素描的长期实践和不懈探索,是素描培育了他丰富的思维和精神,培育了他的独创性。除此以外,素描在其他领域诸如设计、工业制造、建筑、科学研究方面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已经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形成共识。

三是创造意识培养是基础教学阶段的必然要求。基础训练是为今后创作打下基础,和创作不能截然分开。马蒂斯认为:“在我看来,每幅素描都有其独特的创意。”事实上,优秀的基础教学习作包含一定的创造性,可以看作是有成果的创作。曾几何时,我们对素描基础教学的认识是何等狭隘,仅仅局限在静物、石膏、人像等几个方面,工具也往往限于铅笔、炭笔,表现方法和画法上也是片面的、被动的,硬性地把素描表现形式分为线描素描、调子素描、结构素描、设计素描,跟在教师后面邯郸学步,偶尔利用其他工具作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也有可能不会得到大家认可。毕业后也是靠“吃老本”、“几把刷子”闯天下,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何谈艺术创造。实际上,素描基础教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也不是下了苦工夫、坐了冷板凳就能收到效果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尤其是基础阶段,围绕教学目标和精神,不应推崇一种模式、一种风格,要鼓励个性的发展,采用的表现形式要多样,可以发挥各种工具的长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进行多方面尝试。只要能达到造型能力的提高,培养了素描精神,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画出了好的作品,不管何种形式都应该鼓励和提倡。艺术最为可贵的就是创造性,如克利所言:“艺术是创造的一种明喻。每件作品都是一个例子,如同地球是宇宙的一个例子。”艺术创新需要高度的专业能力和精神投入,素描作为一门纯正的艺术,承载着培育理性和精神的双重担当,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一环。素描工具的多样性,为非凡的创造潜能提供了支撑,历来受到西方艺术大师高度重视。事实证明,素描训练如果从一开始就远离本质和目标,对于后来的艺术创作和探索有很大的影响,直接限制作者的创造力。素描艺术应当成为画家毕生追求。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获取影像资源丰富便捷;但是,如果谁抛弃了素描,认识不到素描的重要地位,其绘画艺术质量必然大打折扣,艺术道路也必然狭窄,这点毋庸置疑。

六、结语

素描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可能;素描教学的本质并非造型基础训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所有艺术教育门类的必然要求。但是,谈“创造”“创新”并不是否认当前素描教学体系以及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取得的一些理论共识和实践成果;相反,中国美术教育有着稳固而成熟的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良好影响,有着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的优良传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只有更好地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在当下社会,功利主义风潮盛行,一些基础学科被弱化,素描这门基础学科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小,只是被视为造型基础训练的必要手段。但是,素描的价值远远不是我们认识的那样简单,对于画家来说,最好的创作思想、灵感,可贵的探索精神往往就在素描中得到体现。让我们热爱素描吧,就像大师德加所说的那样:“我不需要悼词或者什么东西,只希望在我的墓上写这样一句话:他从内心里热爱素描……”以此与所有素描艺术爱好者共勉。

素描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美术;教学:设想

这几年来,我一直从事中等美术教学,上素描和色彩课时,往往被一种现象困扰着: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连素描色彩最基本的东西没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觉得是美术教材中欠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基础方法。我们知道,艺术是能“教”的,而技术是可教会的。但是,我们的课本很少谈到技法问题,因而上课老师也不能很好地把这些技法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在美术领域里向前走,都是过而忘之。

我毕业实习前,老师给我们放一组幻灯片,感触很深的是:片中有一组上课时的学生习作,约十几张。第一张是副非常写实的水粉风景,然后逐渐过渡到色彩和形的分离,到最后一张已经面目全非,成为其它的系列作业。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其教学的科学性,他们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教材,把笼统的、复杂的、虚的艺术问题分解为一连串较简单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课程,每个单元都有具体明确的目的要求,学生在学校学完这些课程以后,能较好地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没有明确地把素描这门复杂的课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单元,把构成素描的各种因素单抽出来,并设计相应的作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教师和学生能逐一解决。我们现在的素描教学,虽然也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的,但课程基本上是按所画对象的简与繁、易与难进行设置。

当然,现在有不少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学中采用了分解难题的办法。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学生都是在教室里照着书画,让学生照着画时去“悟”。悟性高的学生,遇到了好老师,可能也没有能掌握最基本的要领。再不就是只讲哪儿长、哪儿短、哪儿亮、哪儿暗,弄得学生不知所措。从一开始就用全因素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没让他们象学徒那样从每一具基本的技法性问题入手,从每一个最简单的要求做起。

有一句老话“先学会走,再学跑”。但我们的教材教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永远只会“走”,只会跟着老师画,被动临摹;而学生又性急,一开始就想“跑”。我们的教学技法,应该让学生“走”的时候想到“跑”,为了“跑”得更快而学会一步一步的“走”。要目的明确,分阶段逐步达到。

另外,在绘画色彩教学教材的相当范围内,还继续着师傅带徒弟的作风。这有好的一面,就是说老师的风范及对艺术探索之精神会无形中传给学生。也有不好的一面,由于教师的知识量及艺术趣味的限度,容易使学生思路狭隘,不利于学生发展。

所以,我们的色彩教学,应该怎样教,才能更有利于教学,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为他们走向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的确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我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时常反思以往的学习,并认真学习了当今色彩教学的动向,待静下来后,却感到一片茫然。现在的教学与几年前的老师教学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当然,我认为并非变就好,不变就不好。只是觉得,目前,在中师色彩教材中存在随意谈谈形象、明暗、冷暖等,仅从词义上简单讲讲,却不去研究色彩自身的客观规律的现象。而在我国艺术蓬勃发展,众多思潮循环往复的今天,就更难得有谁系统谈谈色彩规律及教学问题了。

省师范科成立了美术课改中心组,以写实或抽象等面貌特点相互区别,但是不管做什么,在对色彩的认识与处理原则上,却都是有共同规律的。而我们是不是引导学生去研究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现在,一些教师对学生色彩教学做了一些改革,比如,上学生参与课题布置,专门学习色彩构成等等,但这还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构成规律是从规律当中提出的规律,普遍性过强,个性不足,未免有些远离自然,略有生硬之感。如果放任学生自己安排课题,只重个性,又觉得有些草率。参与本身虽然可以刺激学生作画的主动性,但学生仅仅是画了一张自己认为有趣的画,并没有在课题中发现,理解和系统地解决什么。这又过于自由,失去了教学的严谨性。我们不能仅仅把学生培养成照虎画虎,照猫画猫,或是东抹西抹,似乎就是前卫,别的什么也不学不管的人。这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只会助长学生的惰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对各种风格与表现方法的探求精神。我想,如果让学生的才华得到真正的自由发展,真正地把他们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就必须引导他们走一条科学、严谨的治学之路。为今后走上美术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暂时抛开学校教学不谈,回顾一下以往的大师们没有哪一个不是认真研究自然,从自然中发现规律,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充分体现的。文艺复兴盛期时大师达,芬奇就是认真研究了15世纪大师的色彩与构图之后,一改以往的线性透视中所追求的用平面来排列,而用以中心点出发的透视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焦点透视法。在色彩上也改变了以往平板、单纯的色相对比,而把明暗对比的全部色域引入他的作品中。如在《岩洞圣母》与《施洗者约翰》等作品中,都是从明暗处理的角度抑制了色彩的对比效果,突出了明暗效果,从而扩展了明度领域。这个巧妙变异的技巧,成了今天的明暗对比法。由此可见,历代的大师没有哪一个不认真研究前辈大师及艺术规律的。正是由于他们的苦心经营,人类的文化艺术史才有了今天的背景,给艺术研究与发展创造了各种可能性。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加以研究,加以继承与发展的东西。

色彩教育,应该从学习那天起,就让受教育者认识艺术规律及自然规律,并在科学、系统的指导下,对色彩学的系列问题进行认真练习。教师的责任则是系统、明晰地引导学生研究训练这些课题。从而使他们通过对色彩的学习,领悟色彩艺术的真谛。可是在中师的色彩教材中,欠缺系统的理论,教师多凭自身的经验(有的是不合格的经验)来教学,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那么理想。

色彩教学,应该着重训练色彩自身的艺术规律,把色彩系列对比及美学理论等课题逐个加以解决,在色彩对比的课题中,我们是否可以从色相对比与绘画的角度开始研究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色相的明度上开始学习。色相在改变了明度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力?是否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性质?黑白在色相对比中的意义是什么?黑白是否能改变色彩的明度?它们在色彩构图中有什么特殊地位?类似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在教室中,经过大量的色彩训练与分析之后才能解决。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过分提示学生注重形状、画线、填色,很少研究色域及每块色彩的特色及力度,这对学生是十分有害的。

从色彩艺术的历史上看,各个时期,对色相都有不同的理解与组合方式。而且在每一种不同的方式中,同一种色彩对比的表现潜力会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不对各种色相在改变了面积或是一种色彩主调。而产生的色相对比效果加以学习。用这种方法分析课题中对于各种不同色彩的使用和搭配,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会发现,不同色相的组合,由于比列上的差异,体现出欢乐、深沉、悲伤、质朴等各种不同的意境。

素描教学论文篇5

一、明确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目的

美术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但不管是那种类型风格,素描都是基础,只是在造型上有不同的侧重。因此,在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现实主义原则,树立素描作品是展现客观物象[1]。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授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物象的感受和认识,通过减弱、加强、取舍、概括等素描艺术处理,表现出在一定光影环境下的物象,根据客观物象产生主观感受,并受到客观物象的限制[2]。高中学生的美术教学中素描训练目标是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及表现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写实的手法,根据客观物象表现物象的真实性。

二、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方式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轮廓结构和整体的认知结构和整体认识是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整体是观察物体的基本法则,是便于比较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整体意识,从而加强学生对画面的把握,使学生具有全局观,引导学生学会将需要展现的绘画主体控制在绘画范围内,在对局部进行处理时要考虑整体性,进而清晰的表现出主体物在画面的空间结构、主体和个体的关系[3]。如果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整体,那么就会使自己作品的质量得到提高,使作品具有画面感。学生在掌握整体方法后,会提高素描基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轮廓结构是指在素描过程中,要将事物的轮廓结构描绘清楚,防止造成似是而非的情况,要与美术素描第一阶段理论中钻研轮廓结构有所区别,要做到形象明了、要点鲜明、比例准确、构图恰当[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轮廓结构准确的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在指导学生建立整体与局部关系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整体与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深入刻画局部,才能体现整体的丰富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局部都是整体,是局部构成了整体,促使学生在学画过程中考虑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出发,调整画面,从而提高物象的整体性。在研究整体的同时,注意结构,结构是对画面内在的表现,引导学生注意结构的恩日用,从表及里分析物体的内外结构,使画面看起来自然完美。

1、在教学中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做到循序渐进

欲速则不达是中国一句古话,在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进行教学工作。长期目标是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有长远的工作计划,而短期目标不言而喻是短时间内工作计划,因此,将高中美术素描分阶段学习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只有在不断的重复中掌握素描知识,技能、基础,才能在后期将复杂的物体完美的展现在平面上。高中美术素描课程是基础课程,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只有长期的练习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同的步骤贯穿在素描学习的每一个不同步骤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素描学习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由浅入深进行教学,把握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心理活动,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让学生分析画面,通过长期的素描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画面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结束后为学生布置短期作业,锻炼学生的构图、写生能力,结合速写、想象、记忆,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理解力[5]。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在高中美术素描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物象特点的深入挖掘,使学生发现新事物,从而刺激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学生的创作激情。在素描训练中,除对物体的基本描绘外,还要进行艺术再现。学生的绘画内容是物象的一部分,是整个画面的组成部分,要想时画面具有表现力,就要对表现元素进行细致的刻画,包括概括、颜色、线条、画面的构成、画面组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欲望,从而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素描的方向及表现方法,同时要提醒学生,基础实在表达个性之前,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将个性融入其中,使画面完整。

3、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素描教学论文篇6

第一,作为基础教学,素描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①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目前国内的素描教学沿袭着传统的写实绘画形态的素描教学体系,对造型能力的培养更侧重于通过技巧的传授来获得保障,从而对造型能力的认识比较容易偏向于技术的层面。然而现代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绘画形态和艺术观念,对造型能力的要求也趋向丰富和多元化,许多领域是传统素描教学未能触及的。笔者以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作为素描教学的主要目标。其特点是,通过素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再现客观物象所应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技巧,而且通过素描教学能够使学生去掌握视觉艺术的规律、了解艺术的认知知识和增强艺术表现的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使之具备完整的艺术的感知、评价和表现的能力。虽然对于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素描教学中也部分地有所体现,但不够全面和突出,而且缺乏相应教学模式的支持。

第二,素描教学应以先进的素描理念为指导,把培养学生运用素描语言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纳入素描教学的范畴。由于受到高考模式和传统素描教学的影响,建立在传统意义之上的素描理念影响着众多学生对素描的认识,造成了学生对素描缺乏完整的认知,并且影响到学生在素描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和表达能力。因此,为了改变学生对素描固有的认识,有必要在素描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素描理念去引导学生。那么,何为先进的素描理念?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准确、全面地理解素描的含义。关于素描的含义钟耕略先生有过这样的描述:“素描是一种用铅笔、粉笔等媒介,以线条来描写物体或景象等的艺术。素描并非只局限于描绘的技法和功力,素描应该是指导艺术家的创作构思和演绎其内心的理念的有力工具;素描应当主导艺术作品构成的方式、表达的层次、轻重的掌握、虚实的变化和感染力的凝练,是形成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内容。”②笔者以为以上所言比较恰当地概括了素描的基本含义。其次,全面架构素描的内容。时至今日,多元化的绘画形态已经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写实绘画形态的主导地位。素描的内容不仅涉及写实绘画形态的知识材料和表现形式,还涉及到其他绘画形态的内容。素描知识不仅包括系统的规律性知识,还包括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素描的知识及相应材料去完成具有个性化意义的艺术表现。再次,对多元化素描表现形式的包容。笔者认为对多元化素描表现形式的包容应该成为当前素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素描教学应成为促进学生使用多元化的表现方式来艺术地认识自我和艺术地探索世界的有效平台。

在目前的素描教学中,学生对素描语言的认知服从于以真实地再现客观为基础的造型的需要,并集中于技术的层面,学生缺乏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未能全面认识到素描语言的艺术价值。因此,素描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类型和基础教学的内容,应该由原来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载体转变为进行艺术思维的方式之一。现代素描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语言的技巧,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应用素描的语言来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其目的在于把对素描语言的应用纳入更高的艺术要求和更为广泛的表达领域,而且通过素描教学使素描真正成为学生艺术地表达自我的有效手段和学会艺术地认识世界的一种基础。这既是对素描本质的认识的必然结果,也是改善当前素描教学的需要。第三,素描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纳入教学的范畴。有关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容一直是国内素描教学的软肋。其消极影响表现为:阻碍了学生在艺术上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们目前在素描教学中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素描教学的内容是当前素描教学应当予以关注并加以改善的重点。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素描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调整:

第一,打破固有的传统素描思维模式,树立以现代的素描观念为基础的全新的素描思维模式。在目前的素描教学中,传统的素描思维模式可谓先入为主,主导着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和理解。由于传统的素描从观察方法到素描的表现方法都有着既定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对于诸如素描的空间、虚实的认识,结构和透视等方面知识的认知,都存在着惯性的思维模式,学生只需照本宣科,并以模式化的素描样式为榜样不断地锤炼技巧。实践证明,学生因此具备较强的写实能力是不争的事实,但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弱,缺乏从事高级艺术活动应具备的素质。因此,有必要采用包含了现代素描观念(这里提及的现代素描观念是指吸取了现代素描艺术的优秀成果,符合现代艺术思维方式的素描理念)的素描思维模式来打破固有的传统素描思维模式,比如以现代素描观念所确立的全新的空间观、虚实观、结构观和透视观来充实或替代原有对空间、虚实、透视、结构等方面的认知思维模式,以此来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素描思维方式。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对创造性思维规律的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建构学生以创造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素描思维模式,最终形成学生的艺术创新的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而设置新的教学课题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二,应用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以写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是目前素描教学主要的教学形式。由于其固有的知识传习模式和相对狭窄的教学内容,并不完全适应现代素描教学所涉及的广泛内容和对教学形式多元化的需求,以及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倚重。针对目前的素描教学而言,需要采纳和应用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来补充和调整原有的写生课堂教学,通过多元化的素描教学形式来拓展素描教学的内容和满足素描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需要。

素描教学论文篇7

意向素描的形式美体现在画面的形式结构之间,通过不同点、线、面的穿插营造出不同的形式美感。“绘画作品中由线条和色彩等因素以特定的艺术方法构成的形式或形式的关系,就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①形式美可以激起观者的审美感情,意向素描的形式美可以带给观者在朴素的黑、白、灰色调间不同的意味感受。当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完成不同的形象表达时,便可以在形式之下窥见隐藏于其后的本质表达。形式美以一定的绘画因素呈现,节奏、韵律、线条等都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艺术原则进行的特定呈现,这里的形式美是与素描的内容相契合的。“形式,是指艺术品内部由点、线、面、色等基本元素构成的纯粹的结构关系。内容,则是指艺术所表现的对象及所传达的意义。”②意向素描表达的内容,是与形式相契合的,它既是客观世界的具象内容,又是意向观念下的意向、抽象内容,形式与素描内容的契合可以做出对于素描艺术的全面推进与表达。意向不同于意象,它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意象”,不是意境与意蕴的过分表达,而更多地诉诸于形式因素,是在形式因素的不断推进与演绎下的艺术呈现。在对形式美的探讨中,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但意向素描的形式却是在构成一定的画面美感之后,由审美主体所感受到的意向阐释。正是因为意向素描是对于形式诸因素的研究,故而在对于形式意向的探讨上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与示范,做到在形式意向下的自由表达。通过不断地调整与重构,找到最适宜于画面表达的点、线、面的构成形式,并与内容进行契合,这样才可以为表达某一特定事物打上深刻的烙印。

二、多元性表达与形象思维的开拓

多元性意向素描的表达是教学展开的需要,是艺术创作的需要。这里需在教学之初,对素描的工具材料进行完善,只有材料媒介先行条件的完备才可以为后期的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材料与观念的契合给作品的完美呈现提供了先决条件,不同的材料媒介运用呈现出不同的形式美感,探索材料媒介的无限表达可以使意向素描呈现出多元的面貌。因此对材料的不断发现、探索有利于多元性的表达。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分追求材料,为技术而技术,又会忽视了艺术的呈现。因为多元性表达是意向素描教学的需要,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所体现出的面貌,只有这种表达的多元性,才可以促使意向素描的创作具有不同的形式意味与表现主题的多种可能。传统素描工具的单一性限制了意向素描表现力的发挥,限制了表达的自由。在设计素描教学中,需要教师开发出新的媒介材料,为教学的有序展开提供一定的先决条件,而此时综合的材料媒介特质能够给意向素描带来全新的面貌,产生不同的画面美感,甚至可以在摄影、PS等其他媒体手段的借鉴里找到新的视觉介质,通过这种教学的延展,使多元意向素描得以展开。阿恩海姆曾经说过“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发现一种新的形式。”设计教学中的多元探索,是为了在旧有的内容之上,给出一种全新的形式,诠释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为意向素描的探索在形而上的框架内给出一个合理的支撑,为形象思维的展开给出一个坚实的理由。只有意向素描多元性的展开才能给学生以启发,进而在对多媒体的运用、掌握、借鉴之后,不断拓展学习者的视觉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形象思维是对旧有内容的不断挖掘之中所产生的新的思维形态,是区别于旧有思维形态的展示。形象思维的培养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是对物质媒介不断尝试运用的结果,是在多元艺术面貌启迪下的生发。

三、物象本质追求与创造力的发挥

设计中的元素往往都是最简练的,却又是最能体现出设计师意图和最能表达出其艺术魅力的。意向素描训练是对物象本质的追求,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对于无限的体现,它不简单是对于物象的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力的迸发。而设计往往与生活密切联系,不像纯艺术可以凭借感觉行事,设计需要在个性中融入对于物象特点的体现和本质的表达。因此,培养学生从眼睛到思维到手的三方面能力表达最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形式美感,还可以由形式上升到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促使学生摒弃以往的单一表达与观察习惯,运用多元的新视觉思维模式去理解意向素描的内涵。创造力是需要培养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这种意向思维的创造力需要通过教师有方向性的引导和切实的实践才能取得。同时,对于物象从表象到本质的表达,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去理解、分析所看到的物象,用趋于意向的形式去表现,而非即成的观看对象。不可否认,新的设计理念与信息是激发学生表现力的来源,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于信息的合理分析和正确把握,要从全方位去诠释,不能机械地模拟与效仿。同时,在造型、艺术语言、材料、空间的表达上,应从基础入手感受视觉的因素效果,并与个性语言结合,激发出具有个性语言的意向素描视觉效果,捕捉丰富而具有新意的意向特征,解析其内在的结构特征,重新进行审视与表达,合理地利用自然物象中的不同特性来服务于自己的意向阐释需要。对于物象本质的追求,使得学生从最初的审美情境中走出来,将有意味的形式意向因素运用于素描创作之中,进而达到形式意向的展开和观念的阐发。意向素描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课单元练习,它摆脱了以往旧有的写实模式,由写实体系的客观再现走入意向体系的表现,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当今开放的艺术教学中,设计与形式意向素描已经有了一定的教学依据和作品,它们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诸流派中的关于构成因素、空间因素、抽象因素等的传达,使绘画观念从最初的写实主义向着更为广阔的素描探索领域涉猎,弥补了以往学院基础教学的部分空白,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素描教学论文篇8

一、运用灵活的方法开展素描教学

另一方面,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有不少学生反映在少年宫素描教学中,教师所采用方法相对单一,通常采用讲授或者示范的方式开展教学,最后由学生进行自由的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相对固定,已经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使学生从主观上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对素描教学的兴趣逐步降低,不愿意认真的对待素描教学。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少年宫素描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不但要增加素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在少年宫素描教学中使用小组交流学习法。首先,教师制定相应的主题,并且将所需要绘制的物品摆放在桌上。接着,教师可以挑选几名学生当众进行素描。同时,教师组织其他学生观察这几名学生的素描过程。当学生完成素描后,教师可以组织其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讨论,针对绘画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并讨论其在素描过程中的亮点和缺陷。在此过程中,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同时在讨论与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让学生能够借鉴其他同学生的优点和亮点,同时弥补自己素描中的不足之处。

二、进一步加强少年宫素描师资力量

最后,要开展少年宫素描教学,并对其质量和效率进行有效提高,少年宫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素描教学的师资力量,要建立健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在部分地区,当地少年宫为了节约人力成本,通常招聘在校大学生以兼职的形式担任素描教师。虽然在校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其毕竟没有足够多的教学经验,也就无法保证其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导致少年宫的素描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因此,少年宫需要建立健全素描教学的师资队伍,需要招聘专业能力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如此,少年宫素描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才能取得更突出的成绩,才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和家长的目标,实现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少年宫是针对于中小学生的各种教育而建立的组织和机构,为学生的兴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素描教学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家长与学生关注的重点课程。因此,少年宫需要重点分析当前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开展素描教学的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进一步完善素描教学,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上一篇:校本教学范文 下一篇:会计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