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角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6 18:54:10

经济视角论文

经济视角论文篇1

摘要:一系列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在金融深化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金融监管以及如何进行金融监管。基于金融创新的现实,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金融创新监管的外部性和“公共性”特征、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创新监管、不完全竞争与金融创新监管。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外部性;信息不对称

1金融创新监管的现实理由

现实中,由金融创新风险所造成的金融系统不稳定,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金融机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金融创新是使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各种新型的金融交易已经不在旧监管的框架之内。随着金融创新与证券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有别于传统资产负债的表外业务,有的甚至超过表外业务的一到二倍,成为金融机构经营业务的重要内容。

(2)对于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与基本经济因素无关的不正常波动,往往是因为有投机力量的操纵,并有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从众心理从旁助阵。当代大量金融创新工具,为投机活动创造出了大批撼动市场的先进手段。由于大量衍生交易成本低,保值者和套利者在衍生市场用同样的资本可做数倍于现货市场的交易。而且利用衍生证券的杠杆特性,进攻更具数倍威力。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能量,不断进攻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

(3)对发生金融系统危机可能性的影响。当代金融创新一方面直接加强了金融机构之间、金融市场之间、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间接推动了金融业务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资本流动国际化为主要表现的金融国际化趋势,致使局部的金融风险极易转化为全局性的金融风险,从而削弱了金融体系抵御局部风险的能力,使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

2金融创新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由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风险可能导致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社会成本又十分巨大,因而,许多经济学家主张政府介入进行监管,以降低有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成本。若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分析,我们也将得到同样的结果。在经济学界,几乎一致的观点认为:在存在外部性、信息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等领域内,仅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是无法保证其资源的配置符合帕累托效率的。

(1)外部性与金融创新监管。

外部性是指在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时社会成本或利益与私人成本或所得之间存在的偏差,也就是一些经济主体在其生产、消费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所产生的附加效应。它反映了个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对其他微观主体非价格方面的影响,即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价格机制发生作用。这种影响对他人来说,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正的效应通常我们称之为正外部性,又叫外部经济,负的效应我们称之为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尽管从理论上如“科斯定理”所说私人会有走到一起协商消除外部效应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搭便车”问题难以避免,各方协商的成本太高,因此,人们偏好以加强管制的办法来消除外部性。金融创新领域的外部性,实质与金融创新的双面性有关。金融创新主体推出一次金融创新措施后,可以增加创新受众的福利,同时会给经济、金融运行乃至金融制度的变革带来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①促进金融创新产品的多样化,满足客户需要。②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避险能力。金融创新产品为各种金融机构增加盈利能力和避险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回旋空间。③提高金融市场的有效性。金融市场是金融产品交易的市场,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交易的参与者不断增加,交易量也不断扩大。这样金融市场就日趋成熟,市场的有效性不断增加,从而降低了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这就是金融创新外部经济的表现。至于金融创新外部不经济的表现也是多面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产品创新的外部不经济。由于金融创新产品的高度虚拟性和高杠杆性,使得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规模急剧扩大。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在利润的驱动下会积极的参与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倘若某家银行因从事金融创新产品交易发生倒闭,由于公众的心理预期,因而可能在同业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其它金融机构倒闭。在经济政策方面则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发挥。②金融创新市场的负外部性。衍生金融市场运作的复杂性导致了交易价格的波动性和传染性。由于一些衍生工具的交易本身涉及到多个国家,本质上具有传染性,这样就使得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起了远比衍生工具出现之前复杂的多的债券债务关系,一旦某一市场出现波动,便会迅速传导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甚至使市场交易主体和监管当局猝不及防。③金融创新加大了支付系统的脆弱性。由于金融创新在金融机构之间创造出远比过去复杂的债券债务链条,再加上达到天文数字的金融规模,使得支付清算体系的脆弱性更加严重,一旦支付系统发生故障,那么给金融交易带来的混乱不可想象,从而由此而产生的负外部性将会十分严重。

(2)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创新监管。

信息不对称是指当事人并不了解全部的与交易有关的信息,这可能是由于当事人的有限理性,也可能是由于当事人的策略行为或机会主义。特别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知情较多的当事人一方还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以衍生工具为主的金融创新工具市场也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衍生工具的交易过程中,交易者之间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信息,信息在不同的交易者直接的分布是非对称的,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产生机会主义倾向,即具有信息优势的当事人为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交易条件,可能故意隐瞒某些不利于自己的信息,甚至制造一些扭曲的、虚拟的信息,机会主义将会导致契约风险或契约行为的不确定性。

因而,在做出决策时,必须依靠预测和判断,这也意味着金融市场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包括金融创新产品市场也存在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风险。

(3)不完全竞争与金融创新监管。

虽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已经相当高,然而并非不存在不完全竞争。某些交易所的会员与交易规模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利用掌握的内部信息为己牟利。个别大户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可能认为的操纵市场,使得衍生工具的交易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导致衍生市场的价格风险。另外,在市场经济中还存在一个垄断与竞争的悖论问题,即竞争是市场发生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然而,在自然的竞争状态下,市场竞争往往最后导致行业的积累和集中,形成垄断。垄断一旦形成,垄断的一方则会在衍生产品的交易过程中占据优势,破坏这个市场本身所需要的产品成本——价格结构,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最终导致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增加,以及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总而言之,由于金融创新领域市场失灵的种种因素,决定了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实施监管的必要性,从而确保整个金融体系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宇.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

[3]夏德仁,王振山.金融市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经济视角论文篇2

论文摘要: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从环境资源的产权的角度出发也已经成为研究和分析环境问题的新方法。通过对环境产权的性质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公共物品的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强烈的外部性,环境产权也就具有了排他性和竞争性。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产权制度安排或制度缺失有关。

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分析范式,新制度经济学摆脱了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制度的弊端,继承了制度学派的传统,把制度作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经济行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经济分析道路。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从环境资源的产权的角度出发也已经成为研究和分析环境问题的新方法。环境产权制度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

一、环境产权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它反映了产权主体对客体的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能够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并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的社会工具。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从法律的角度,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这些权利描述一个人对其所有的资源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他可以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范围。”[1]也就是说,产权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自由。产权界定的实质是财产权利的配置,不同的产权界定方式不仅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而且影响财产分配的公平。产权得到明确界定的意义在于,至少使能够给他人带来利益的人能得到受益者的认可和回报,使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给予受害者一定的补偿。因此,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强调了权利的界定和权利的安排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并认为即便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也只有在对产权有明确的界定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只要产权不明确,外部害就不可避免,只有在明确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才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性。

产权理论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产权交易。人们进行产权交易的原因就在于不同主体对同一物品的经济价值会有不同的评价,即它可以给不同的主体带来不同的收益。科斯认为,在零交易成本的环境中,产权交易在清晰的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当然,现实中的交易不可能没有成本。因此,不同的产权的结构设计可以带来不同的效率,而作为权利最基本的反映形式,法律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二、环境产权的性质

人们一般倾向于环境产权是典型的公有产权,所以环境产权应该表现出非排他性。但是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产权并非是完全的非排他产权。例如,清新的空气,在乡村和城郊是完全非排他、非竞争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享用,阻止其他人享有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并且增加一个人的享用也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效用;但在拥挤的城市,随处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就不是人人都可以免费享受得到的,特别是在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大都市,只有居住在生态环境较好、人口密度较低的社区才能自由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因此,清新空气在大规模人群中具有了排他性和竞争性。简言之,环境作为一种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必须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一旦超过环境容量,环境的排他性则明显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环境产权的排他性源于稀缺,一旦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健康的生存条件成为稀缺,环境资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环境产权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也由此产生。

三、产权理论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范围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的《社会成本问题》对产权的研究就是从环境问题入手的。文章通过对许多环境问题的案例展开经济学分析,最后得出了学界非常熟悉的科斯定理。产权理论是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外部效应问题制度根源的一条重要思路,而环境问题正是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性的具体体现,因此,环境问题是产权理论研究的起点和重要的应用领域,而产权理论又为分析导致环境破坏的权利安排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由于对科斯定理在理解上的不同,导致了理论界对环境资源产权的许多不同观点。市场理性学者对科斯定理的实用性深信不疑,他们认为所有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产权途径去解决,其代表人物有安德森、利尔、史密斯和古帕塔等。安德森和利尔合著的《从相克到相生——经济与环保的共生策略》一书是市场理性学者的代表作。该书的基本思想是环境是一种资产,围绕环境资源是可以建立界定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环境资源的所有者可以通过自由市场机制来确保经济与环境的共生。因此自由市场机制是替代环境管理中“专家战略”与“政府控制战略”的有效途径。

有的学者对产权制度完全解决环境问题表示怀疑,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些环境资源的产权是难以界定的。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于一般物品的产权界定。环境产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财产权利,其与一般财产权是有严格区分的。一般财产权利强调财产所有权人对财产的所有、使用、处分及收益权,集中反映财产主体的权利;而环境产权则既强调权利主体对环境资源的权利,同时还必须强调权利主体对环境资源的管理责任。其原因是:

1.环境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外部性问题,而一般财产不存在外部性问题。环境污染一旦形成,公众就会遭受损害。因此,环境资源的权利主体可以放弃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权利,但不能推卸管理环境资源的责任。

2.环境资源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自然财富,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逆转性。环境污染之后形成的某些物种的灭绝,人类无法使其再生,每一种物种的灭绝都意味着人类失去了一笔宝贵财富。

3.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或保护不仅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健康及其生活质量的保障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从长远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都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可以失去发展机会,但却不能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四、我国环境产权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向——以自然资源产权为例

1.自然资源产权主体虚置

现行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除外并进一步对基础性自然资源—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范围作了明确界定。但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在实践中逐渐为国家所有吸收。国家所有看似产权清晰,实则不然。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委托—,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能发生了分离。但是,这种公有制基础上的委托—关系与私有制基础上的委托—关系是根本不同的,前者缺乏明确人格化的所有者,自然资源及其收益从理论上讲属于全体人民或有关集体,但它们却没有支配、转让等产权所有者所应有的任何权利。产权界定即产权关系的不明晰。

2.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制度缺失

宪法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资格的规定与限制,使其他主体无法进入,没有多元所有权主体的参与,自然资源的不可交易也就成为现实。所有权主体的二元结构决定了中国的自然资源不可能进入市场,即使有可能进入也是残缺和不完全的,这也正是中国自然资源市场无法发育的根本原因。排斥了交易,使用也就失去了价值,使用的不经济性也就成为必然。

3.产权结构的设计不尽合理,使用权和经营权安排亟待改进

我国自然资源的所有权阶段主要是国有产权形式。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公有公用”的概念和逻辑。这种“公有公用”在实践中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森林大面积的被砍伐,草原普遍退化等,均可以在这里找到原因。对于自然资源而言,哪些正负外部性很大、紧缺和对一个国家经济有重要影响及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资源,如稀缺的矿产资源,生态湿地等,都需要以强制性的公共产权的形式来安排其所有权,而那些排他性、竞争性较强的,如一般的商品林、荒地、普通的小型矿产资源等,可以通过私人所有的产权安排增加市场的竞争力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五、结论

笔者认为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从单一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到建立多元化的所有权体系,逐步完善产权交易体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对于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产权界限比较清晰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草原、矿山等,在平衡公共利益和所有者利益的前提下,根据使用、经营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大小,将其所有权拍卖给不同的市场主体,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对于产权边界模糊、界定成本过高、外部性较强的自然资源,如海洋水产资源,地下淡水资源、石油等,应当继续以公共产权主体为所有者,由统一的机构组织单独管理,改变过去的政出多门的所有权结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美).法和经济学[M].张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泰瑞•安德森,堂纳德•利尔(美).从相克到相生——经济与环保的共生策略[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3]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艾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G]//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经济视角论文篇3

【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 经济 的 发展 和变化,随着 中国 加入WTO,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 企业 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成为人才的竞争。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持续发展,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必不可缺,人才资源竞争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的挑战。本文根据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从新的视角找寻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 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管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 发展观,对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应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内在要求。 目前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是企业不断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力源泉之一,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掌握和运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中,土地和资本的作用正日益下降,而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劳动力)这一要素的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正如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所说,“在知识经济里,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缺少和最珍贵的资源”。能否真正实行“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 理论 和实践也迅速发生着变化,其观念、思路、制度和 方法 等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人力资源资本化 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人被视为“劳动力”,在既定规则下组合、使用资源,对企业带来的价值限定在岗位职责的范围之内,人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劳动报酬,员工仅仅被看作是生产的“成本”。而在知识经济 时代 ,由于关键资源是知识、技术和信息。而人是创造知识和 应用 知识的主体,因此人力资本成了最关键的资源。人力资本是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劳动熟练程度等。 2.管理职能战略化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是以甄选、招募、培训、薪酬、绩效评价等事物性活动和传统性活动为主要 内容 。 现代 人力资源管理要适应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不仅具有传统的管理职能,更要进行知识管理、研修开发、战略调整以及战略更新等新的活动,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正向以创造出一种既能承担新的战略角色,同时又能成功地履行原有的种种职责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角色渐渐定位为企业的战略经营伙伴,这样才能成为企业赖以赢得竞争 优势的重要工具。 3.管理方法人本化 对人性的假设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方法。19 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引起了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一次革命,他把人视为“经济人”,认为在企业里人的行为目标主要是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管理中的非经济因素。20 世纪20 年代,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表明人是“ 社会 人”,认为管理者更应该注意被管理者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职工参与管理,以满足职工的社会性需要与“成就的需要”,改变对被管理者的外来控制与自我控制。后来麦格雷戈提出了Y 理论,Y 理论中的“人”被称为“自觉人”,他认为管理者要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被管理者需要的环境,尽量把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对工作具有挑战性,使人们的智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以更好地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最终,“复杂人”论者认为,人性假设应考虑人的个性,考虑需求的差异和客观环境对人的 影响 。人不只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可能是纯粹的“自觉人”,而应该是因时、

经济视角论文篇4

关键词:黄河文明视角;黄河沿岸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东中西联动;开发论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006-09

立足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党的十七大做出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的战略部署。跟进和落实这一战略部署,应当把黄河文明视角下的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提到日程。黄河作为中国的第二大河,曾经孕育了举世瞩目的黄河文明;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曾经给神州大地带来了富饶和繁荣。以黄河流域为依托的黄河沿岸经济带,是我国继长江沿岸经济带之后又一条流域性经济带,横贯和连接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面积广大,具有重大的开发价值。因此,在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黄河文明视角下的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一个重大战略课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开发论证。

1.黄河文明视角下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战略地位

应当认定,在黄河文明的视角下,对于黄河沿岸经济带进行整体开发,是我国新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意义远不止黄河流域本身的优化改造。这一战略举措,对于全黄河流域广大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从加强我国东中西三大自然区域经济协调统一、共同发展的角度来看,黄河沿岸经济带贯穿东中西三大区域,其开发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东中西互动,从而逐步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区域经济差距,提高中西部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1.1 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突破口

应当看到,黄河沿岸经济带西部所覆盖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6省,均为中国相对贫困的落后地区。而要实现黄河沿岸经济带上游区域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必然要以上述6省的广大地区作为腹地支撑。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于20世纪与21世纪相交之际,具有充分的背景支持:一是由于西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从而使生态保护与重建的任务迫在眉睫,以维持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实行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性,广大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就会引发诸多的社会矛盾,所以已到了先富地区帮扶后富地区从而实现共同发展与富裕的历史阶段。必须看到,国家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投放,就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区域经济,而这两个目标将统一于西部区域经济的大幅提高这一点上。因为没有区域经济的大发展作为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是一句空话。与此同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这就要求,西部大开发不能走传统的发展之路,必须否定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而是要努力走又快又好的新型发展道路。

必须认定,关于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治理,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大崛起战略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黄河沿岸区域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对黄河沿岸区域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致使黄河不仅给沿岸地区和人民造成了不断的水患灾难,并且又迟滞了沿岸相关省份的经济发展步伐。鉴于此,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城市化突出位置的战略安排,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黄河资源已成为国家黄河水利委员会和西部6省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因此,如积极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有效治理和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惯性态势,克服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效益的急功近利倾向,大力开展节水节能降耗活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大对“三废”的治理力度,努力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已经成为黄河沿岸各省区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必须着重考虑和解决的政策性课题。当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必须注重发挥黄河丰富的水资源及其沿岸经济带的纽带作用;而黄河上游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也将成为相关地区的工作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由此看来,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要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还必须强力带动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广大腹地发展。因此,黄河沿岸各省区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首先必须深入贯彻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境界,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进步,努力通过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为构建一个生态良好、资源节约、山川秀美的新西部作出贡献。

1.2 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是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客观要求

作为黄河沿岸经济带的中间站和接力点,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中部地区能否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只是中部的事情,而且也是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向内地延伸和拓展、全方位参与国内外合作与竞争的战略诉求,还是开发西部区域经济、拓展生产力布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当前区域经济重新布局的进程中,如果中部地区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科技基础实现经济腾飞,不仅仅是中部丧失了一个发展机遇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它还会影响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因素。因此,中部地区应对当前的形势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确立和实施符合中部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增长潜力,在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为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出新的贡献。

应当说明,加快中部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关键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挥中部地区的特有优势,并且还要注重不断地集聚这种优势,以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在这方面,为了实现崛起,中部地区已经采取了许多重大步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努力在结构调整中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在向工业化中期阶段加速推进。与此同时,中部地区也在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朝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优势强的大方向发展。为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部地区要发展,就必须与东部和西部形成联动格局,选择并培育中部的经济发展带,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投资效率和加快发展速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构建沿黄河河道的横向经济带,并积极发挥沿岸城市群作用,形成以城市为点、以黄河为轴、以沿岸城市群工业区为圈的“点轴圈”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努力构建中部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值得一提的是,黄河中游横跨山西、河南两省,均是农业、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特别是由于农业、旅游、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大潮流下,后续开发优势会逐渐显现。在这种态势下,怎样从资源大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已经成为中部省区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而山西、河南两省域由于承载的人口、环境压力较大,对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应当加以关注,以求做出表率。由此可见,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任务的提出,既是顺应了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时代潮流,也是实施晋豫两省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加快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

1.3 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是实现全国经济东中西联动的重要一环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较为发达,技术水平也较高,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随着自身的产业升级,将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从而加快中西部的工业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各种资源丰富,可以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持;而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的提高,也能够为东部地区企业创造出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东中西三大区域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促成和谐的区域经济关系;而这种关系也是一种动态的,随着各个区域经济发展而不断地向前推进,因而出现一个互动、协调的发展格局。通过黄河沿岸经济带这条纽带来实现东中西部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全面衔接、相互推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配合,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区域统筹发展。

应当看到,实行我国经济东中西联动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由于黄河沿岸经济带横贯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所以要注重发挥黄河沿岸经济带东部龙头地区的率先发展作用,把带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黄河沿岸经济带穿过中部山西、河南两省的区域优势,注重利用黄河的水资源及联动体系来发展两省经济,从而带动中部地区快速崛起。黄河上游腹地均是我国西部待发展地区,通过治理黄河生态、发展黄河上游腹地经济,有利于统筹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特别是由于中部地区资源开发技术逐渐完善,所以通过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协调机制,能够把中部六省区的行动统一起来。可以看到,山西的能源资源与产业优势,河南的农业、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与属于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这4省区的经济发展互补性很强。因此,通过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的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大力开发,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失衡的问题,促进走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

1.4 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是缩小东中西部人均收入差距的有力措施

缩小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西部人民的迫切愿望,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角度来看,也是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眼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是必须逐步加以实现的政治目标。而从区域经济开发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的老百姓富不起来,市场空间就不能得到拓展,必然会制约和影响东部区域经济大发展。与此同时,西部大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寄希望于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由于黄河沿岸经济带上中下游经济合作,属于发达地区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所以在自然资源和经济技术方面能够呈现出双向的梯度态势,在经济发展上互补性很强,彼此之间各有所求,因而区域合作的愿望强烈。黄河下游区域经济比较发达,而且向外发展的需求不断增长;而黄河中上游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又渴望借助外力加快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尽快摆脱经济落后状态。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和相互之间的商品经济联系,按照市场化原则,从经济布局合理性和发挥整体优势出发,在更大范围、不同层次上开展区域经济合作,逐步建立起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区域开发体系,以利于实现东中西部区际间经济协调发展目标。

必须说明,黄河沿岸经济带上中下游虽然存在着比较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但三大地区一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由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长期作为下游发达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而存在,对东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因为西部地区的交通通信条件、经营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观念意识、物质基础等比黄河下游地区落后得多,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一直也没有得到解决。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战略要求,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横向联合与协作,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建立符合市场化原则的经济合作机制,就能够带动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与提高当地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可以相信,通过贯穿东中西部区域的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实现沿岸经济东中西协调发展,能够使东部的资金和技术与中西部的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中西部人均收入水平,逐步缩小东中西部人均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2.黄河文明视角下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综合优势

必须明确,作为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黄河流域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物质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行程,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黄河文明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加厚实。这些厚实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正在得到释放,从而形成了黄河文明视角下的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综合优势,能够为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可持续开发提供有利条件和有力支撑。

2.1 文化依据: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

从黄河流域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了2000年之久。竖看历史,中国的古代文明绝大多数起源于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从此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从这一时期以来,神州大地出现了许多区域性文明。即使是在黄河流域,也存在着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等分支。在中华大地上,有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是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随着黄河文明的不断进步,各个区域性文明都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学术界普遍给以高度评价。然而,到后来,有的文明中断了,有的文明走向低谷,只有主导型的黄河文明恰如中流砥柱,一直是朝气蓬勃,吸纳、融合了各区域性文明精华,不断地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应当认定,正是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的丰厚积奠,已经给现代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提供了最好的文化基础和文化储备。必须说明,正是悠久的黄河文明,为沿岸区域经济增长奠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因此,从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黄河流域腹地可以利用黄河文明作为经济增长的文化品牌,大力发展相关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2.2 物质基础:丰富雄厚的资源配置

如上所述,黄河沿岸经济带区域各种资源丰富,其中最直接的资源是水电资源。黄河流域的大部分水电站分布在中上游,如黄河中上游的刘家峡水电站、盐锅峡水电站、八盘峡水电站、青铜峡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等。其次是黄河流域的矿产资源,在全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黄河流域就有37种。其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2%以上的、具有全国性优势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硅质原料、锐、煤、铝土矿、铝、耐火粘土等8种,且又分布相对集中,为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再次是黄河流域的土地资源,黄河流域总土地面积11.9亿亩(含内流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3%,流域内共有耕地1.79亿亩,人均1.83亩,约为全国人均耕地的1.5倍。在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很大。流域内有林地1.53亿亩,牧草地4.19亿亩,林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地区,牧草地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林牧业发展前景广阔。除此之外,黄河流域还有宜于开垦的荒地约3 000万亩,主要分布在黑山峡至河口镇区间的沿黄台地(约2 000万亩)和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约500万亩),是我国开发条件较好的后备耕地资源。由于黄河沿岸经济带各种资源禀赋较好,能够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有效地利用,所以为农林渔第一产业、资源型及其相关工业第二产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进行综合开发,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3 发展空间:博大广阔的流域覆盖

毫无疑问,对于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来说,不仅是其本身的开发建设,还包括沿岸经济带所覆盖的广阔腹地的综合开发。在黄河流域,经济带与腹地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必然会促进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而其腹地的经济发展形势,又是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基本依据。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流域面积79.5万km2,干流全长约5 464km,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由上述9省域作为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广阔腹地,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其中,山东、河南、山西等东中部省份在农业、加工制造业、水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业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区域优势与规模效益;而中上游的西部6省区在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占有绝对的天然优势。据此,通过协调腹地内的各种资源,在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大环境下,以上区域经济腹地一定能够为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带来不竭的动力和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4 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交通体系

由于黄河流域横贯东中西部,无论东西向还是南北向,跨度都非常大,所以导致了不同的区域的区位条件差别非常大[1]。从总体上来说,黄河流域的经济密度与交通线路的空间耦合性较好。东西向南边的陇海――兰新线和国道310、北边的京包线和国道110,南北向西边的包兰线和国道109、东边的北同蒲――南同蒲线、太焦线和国道205,共同构成了黄河流域交通的整体框架。而在这个交通框架的沿线区域,是黄河流域经济活动密集、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在这个交通框架内部,还有东西向的国道307,其沿线经济活动虽然不是很密集,但在其东边的石太线――石德――胶济线的沿线区域,则是属于经济较为密集的地区。在黄河下游穿过的南北向的京广线和京九线等铁路的流域内,都是经济非常密集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黄河流域内的交通整体框架,具有沿河道布局的特征。这可能与交通干线的作用和布局原则有关,因为在农业和资源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经济活动的沿河道密集现状,这就导致了交通干线的沿河道布局。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正是流域内逐渐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动力,从而奠定了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主要设施基础。

2.5 市场容量:众多密集的人口资源

应当指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由投资和出口两驾马车拉动向由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齐驱拉动的发展方式转变,这样有利于减少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部世界的依存度,减小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黄河沿岸经济腹地9省区共有人口4.0988亿,是我国涵盖人口数量最多的经济开发带,其后续发展优势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逐渐显现。其中,黄河流域的郑州、济南等核心城市是全国人口资源最为密集的地方。随着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黄河沿岸经济带所需要的商业、技术等高科技人才,必定会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他们作为流域内的重要资源,一方面可以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能够提升沿岸经济带的消费水平。可以预计,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人才集聚效应,将有利于拉动区域消费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还要看到,黄河流域腹地广大的农村地区,是国家“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并且能够培育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

2.6 先决条件:沿海开放的强力拉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座沿海港口城市。这些城市交通方便,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科研文教事业比较发达,既有开展对外贸易的经验,又有进行对内协作的网络,经济效益上乘,是中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发达的引擎。这些城市实行对外开放,能够发挥本身具有的综合优势,更好地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技术、知识和市场,推动老企业的更新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创造,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使着城市经济从内向型朝着内外结合型的大方向转进。经验表明,沿海开放确实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近年来,由于以投资和出口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因此以沿海巨大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发展内地势在必行。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长江流域和陇海铁路沿线这两个经济带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而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利用沿海开放的巨大成就来强力拉动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进程,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现在看来,沿海开放的重大成就,不仅能够为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资金来源,而且更重要的是沿海经济大发展能够为开发建设黄河沿岸经济带提供拉动力量和成功经验,通过借鉴沿海开放的发展模式来加快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进度。

3.黄河文明视角下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关键环节

应当看到,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各项发展指标体系,均有待于完善与加强。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国家的开发政策投放向沿海、沿江地区倾斜,长期以来走的都是以农业奠基工业的发展道路,所以形成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瓶颈,严重阻碍了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进程。在进入21世纪以来,怎样突破和解决如人均收入、资源保护、产业结构、三角洲建设等瓶颈问题,已经成为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关键所在,必须加以认真对待。

3.1 提高黄河流域人均收入,逐步缩小东西差距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我国最新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2006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786元,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2]。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差距依然很大,而黄河流域就是这个问题的缩影。鉴于此,在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黄河流域地区由于历史及国家政策导向等原因一直比较落后,其经济发展速度及开发程度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国家贫困县大多数分布在黄河中上游流经省市。黄河沿岸经济带除了下游入海口处的山东省外,其余8个省区均属于中西部地区,具有城镇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贫困人口比例高等显著特点。

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拉大的情况下,出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考虑,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黄河沿岸经济带的综合开发,有利于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改革开放30年来,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发挥国家投放的政策优势和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已经先发展起来,人均收入较中西部地区有明显较快提高,这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策,即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然后起到带头作用拉动落后地区和人民跟上来,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目标。近年来,由于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我国经济发展已呈现出了马太效应,这样极其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而从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收入、缩减城乡差距的角度来讲,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已经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3.2 保护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一步

值得重视的是,黄河流域及其沿岸地区经过长时间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河道断流等生态环境方面的严重问题,导致黄河流域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目前,黄河沿岸经济带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仅给沿岸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水患及干旱灾害,而且严重迟滞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步伐。为此,加强黄河水利、沿岸林业、区域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是今后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题中应有之义。针对黄河沿岸经济带的环境资源现状,现阶段必须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区域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战略的突出位置。

必须指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足够的资源支持,是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基本前提。由于黄河流域的资源和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所以必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环境、资源的修复和培育,来加大黄河沿岸经济带的环境资源产业的比重,有利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且通过还黄河以历史原貌来拉动和促进黄河沿岸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由于传统的惯性作用,黄河沿岸经济带目前主要还是发展以矿产资源为主的采掘业,如山西的煤矿开采及河南的石油开采等,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地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注重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证环境、资源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黄河沿岸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3 优化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良性互动是保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必须强调的是,解决黄河流域发展问题的关键是经济,而发展经济的关键是产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河沿岸经济带建设还很不完善,首先是获得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黄河沿岸经济带上,产业结构以能源、原材料重型结构为主。经过长期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基本奠定了能源、原材料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然而,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不仅使产业的质量、效益一直在低层次徘徊,而且还严重地破坏了黄河流域的资源和环境。由此可见,尽快调整黄河沿岸经济带的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在近期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拉动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加快清洁能源开发,促进循环型经济,加大规模建设;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旅游产业,建设生态农业,提升绿色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促进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下游沿海地区要进一步加大海洋产业的发展措施,大力强化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力度。

为此,必须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一是要不断提高产业层次,二是要实现产业良性互动。产业良性互动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些产业之间通过政府指导和市场调节,形成相互间的互补性联动发展;而要实现产业良性互动,产业结构优化无疑是前提条件。目前,黄河沿岸经济带的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集聚与产业层次水平均有待提高。除此之外,由于有利的资源支持和顺延的产业环境,致使各个产业、各个行业之间存在不少相互交叉的地方,这有利于协调共同开发,从而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如黄河沿岸区域的农业与生态观光业、矿产采掘业与设备制造业,水资源治理与现代农业、水电业之间,都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只要充分利用黄河沿岸经济带的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注重使各个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才就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3.4 加快黄河三角洲建设步伐,打造黄河流域经济引擎是区域开发的基本模式

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由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长期沉积所形成,为全国最大的三角洲。这个全国最大的三角洲,以垦利县宁海为轴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河口,向东撒开的是扇状地形,海拔高程低于15米,面积达5 450平方公里,也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黄河三角洲最突出的特点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与脆弱的生态环境并存。这里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辽阔的海洋资源,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总量丰沛但年内分配不均的黄河水资源,适宜温带农作物生长的气候资源,还有地热和风能、太阳能资源等等,能够有力地支持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成长为区域经济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黄河三角洲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已初步建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业基地。但是,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目前这里还处于初始开发阶段。因此,有计划地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注重保护黄河三角洲资源和环境,努力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新经济区是摆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把经济建设、生态保护、社会进步相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体现黄河三角洲的综合利用开发价值。以黄河三角洲开发为龙头,通过打造黄河流域区域引擎的开发模式,必然能够拉动加快黄河中上游区域的经济开发进程,也能够加大黄河中上游区域的环境治理力度,从而提升黄河沿岸经济带的整体开发水平。

4.黄河文明视角下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对策建议

必须看到,推进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目前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人均收入、借鉴国际开发经验等,均应当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决策的视野。当然,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按照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模式来加以综合开发建设。那么,怎样利用好区域资源、政策优势及国际上先进的河流开发经验,是当前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4.1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一批重大骨干工程

着眼于区域可持续发展,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前提与必要条件。在黄河流域,除山东、河南两省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以外,其余7个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均相对薄弱。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不仅铁路、公路密度不高,而且公路路网的等级也很低,通达深度偏差。因此,要想加快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现实进程,必须加快以交通、邮电、通讯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推进铁路、机场、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完善中西部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加强电网、通讯、广播电视以及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政策关怀;尤其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水工程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放在突出位置来加以推进。根据《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远期到2025年,将建成古贤水利枢纽,基本形成黄河中下游的水沙调控体系,利用古贤水库拦沙和以小浪底、古贤水库为主的联合调水调沙,届时黄河上中游干流、主要支流防洪河段的河防工程达到设计标准,重要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基本能够保障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水资源安全和合理的应用要求。

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这两大战略,已经对中西部地区投资了许多重大工程,在民航业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在 “十一五”期间,我国西部地区规划新增建设机场37个,迁建机场6个,改扩建机场31个,全部投入资金高达520亿元,其中新建机场投入资金为96亿元,位于全国各地区首位。因为铁路和公路建设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所以要实现黄河沿岸经济带的综合开发,铁路和公路的连接和沟通作用必不可少。在我国,由于受政策性的影响,待开发地区往往面临交通状况落后的制约现象,所以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现实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干线的带动作用。当然,黄河沿岸经济带的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建设,也会随着我国投资方向的转移而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与强化。对于黄河流域的水路交通几乎瘫痪的状况,必须尽快地加以改善和改造,使之能够通达起来,适应区域经济开发需要,并且与迅速发展和逐渐完善的陆路和空路交通建设一起形成体系,成为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主要支撑。

4.2 积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全球视角来看,世界经济发展正在由生态与经济不协调的不可持续发展时代,开始走向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相互促进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时代[3]。放眼于时代潮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黄河流域治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黄河流域的局部生态条件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从总体来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仍然很脆弱,并且在这方面还有进一步恶化的消极趋势。其中,植被破坏和森林稀少是黄河沿岸经济带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理黄河沿岸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应当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现实情况出发,加快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搞好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为黄河流域营造一个稳固的生态屏障。

在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上,要解决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光靠自然科学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同时考虑当地居民的生存和致富的问题。因此,对黄河沿岸经济带进行生态治理,必须有一定的机制和政策及法律作保证。在这方面,黄河流域有些地区已经初步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如陕西省的延安市,通过实施有效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治山治水的积极性,并且把原来承包30年的荒山荒地变成现在的50年,甚至80年和100年。在这里,村民开始承包的时候,土地价格非常低,一亩地只有十几块钱;后来推向了土地交易市场,一下子使土地的价格上去了,农民觉得土地有价值,所以甘于投入[4]。必须看到,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绝不是就改善环境而改善环境的单项问题,区域经济建设也绝不是就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一种任务,而是要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追求全面、协调于可持续发展。因此,黄河沿岸经济带要从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虑,必须处理好开发和治理的关系,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走正以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之路。

4.3积极优化沿岸产业结构,注重培育和形成新经济增长极

庸讳言,黄河沿岸经济带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区,在过去由于技术手段落后、经济规模不大等条件的限制,致使能源开采一直采用粗放型模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没有能够有效地提高当地的国民收入。依据黄河沿岸经济带的能源结构、资源分布、开发生产及环境要求,区域能源开发方向应当锁定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调整主要能源生产的比例关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开发煤层气、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全面推广和应用洁净煤技术,努力把黄河沿岸经济带建设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供应基地,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保证。在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上,必须完成清洁能源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整个流域分区段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二是在黄河三角洲和陕甘宁地区,要扩大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力度,特别需要重视鄂尔多斯天然气的资源开发;三是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建设,要注重在转换煤炭生产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煤层气资源。

必须看到,一味地开发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并不利于黄河沿岸经济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在提升资源型产业开发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多元化产业是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指出,黄河沿岸经济带不仅跨越9个省区,而且都是国家粮食的重要产区。面对国际粮价不断波动性的上涨行情,黄河沿岸经济带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尤其是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有利于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整体进步。与此同时,由于黄河流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沿线9省区的旅游部门应当紧密合作,共建旅游线路,深度开发旅游市场,促进旅游消费;必须以旅游项目开发为契机,拉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经贸活动,全面加强黄河沿岸经济带的旅游形象塑造和宣传,拓展旅游服务领域,追求区域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大发展。

4.4 积极采取提高农民收入措施,注重加快区域城镇化建设步伐

在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建设进程中,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与此相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黄河流域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种现象,与黄河沿岸经济带作为全国的矿产和农业资源重点区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在黄河沿岸经济带上,由于人口数量多,工业基础不完善,所以存在着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问题。为此,近年来,国家为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改善农民经济状况,做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安排。如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收农业税、对农户进行直接补贴、提供无息贷款等惠农政策,在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中已经初见成效。在到21世纪中期的国家战略机遇期内,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要从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农村经济现状出发,着重在主要方面做出务实努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产品产供销区域一体化;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多渠道扩大农民就业,引导广大农民向着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必须正视,黄河沿岸经济带所经流域,除山东属于东部地区外,区域内其他8省份均属于中西部地区,农业人口比重比较大,是今后全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黄河沿岸经济带推进城镇化的条件日渐成熟,不失时机地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必然选择。为此,要使黄河沿岸城镇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由以往单纯注重城镇规模的扩大向城镇化质量的提高转变,走好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必须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来提高黄河沿岸城镇的劳动生产率,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使黄河沿岸城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在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上,除了城镇规划要注重实现科学化、法制化之外,还要大力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一体化新格局。

4.5积极实施东中西部协调战略,注重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与协作

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开发主于黄河流域,各省区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相互关联,在生态功能上相互依存。因此,黄河沿岸经济带的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全流域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之间关系,以确保全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然而,在黄河沿岸经济带却出现了另外一种生态景象,发生了环境破坏与人口不断增长、人与环境矛盾更为突出的实际情况。鉴于此,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与建设必须遵循人与环境和谐原则。这就要求,任何一方在从事经济开发、资源利用和环境整治的活动中,都不能无视其他方的利益和权力,杜绝有损他人、以邻为壑的行为。特别是在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物排放和治理、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更要以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为重,兼顾邻近各方利益需求。

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实现黄河流域整体经济利益与各省区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结合和统一,应当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归宿。这就需要各经济利益主体根据国家倡导的“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精神,从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实际情况出发,跟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因为黄河沿岸经济带各利益主体的全面联合与协作,是促进区域经济要素优化配置和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保障,是扩大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经济布局合理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流域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整体利益,以利于黄河沿岸经济带合作开发的总体目标。基于这一要求,在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的进程中,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应当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有益于缩小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有助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

4.6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开发,注重借鉴国内外的开发经验

应当认定,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直是借力于改革开放和吸引外资的重大战略举措。鉴于此,黄河沿岸经济带作为后发区域,应当积极借鉴长江沿岸经济带的开发模式,积极引进外资,借鉴国际流域经济开发经验,来打造黄河沿岸经济增长极。如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断流现象、河道污染等问题,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的困扰。在当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流域经济中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不注意保护环境,破坏了流域的自然生态,才使得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迫使相关地区不得不采取环境治理与经济开发并举的政策安排。如欧洲的河流水污染防治,是从政策、管理、技术三方面入手的,各方面都付出很大的努力,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制定了《欧盟水框架指令》,从而为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法、目标、原则和措施。

正是借鉴于国际流域开发经验,为避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国家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了黄河国际论坛。该论坛旨在借鉴世界有关国家的流域治理与开发模式,加快推进黄河流域开发的进程和效率。我国的黄河流经9个省区,如欧洲的一些河流要穿过多个国家一样。如多瑙河、泰晤士河、莱茵河,经过合作开发与综合治理,都已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景观,为欧洲经济特别是旅游产业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有鉴于此,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发达国家河流经济开发经验,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发达国家流域经济开发模式,来提高黄河沿岸经济带的资源利用效率,大力降低再开发成本,从而实现黄河沿岸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变化规律》(G199904360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海洋区域经济开发战略导向研究》(07JHQ0054)。

参考文献:

[1]周二黑.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工具研究[C].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7,(7).

[2]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

[3]刘思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4).

[3]井书光. 黄河流域最终要走生态经济之路[J ]. 中国林业,2002,(2) .

[作者简介]李靖宇(1949-),男,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共大连市委和市政府咨询委员,大连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发改委库存专家组成员、世界华商研究院副院长,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黄猛(1984-),男,辽宁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助研。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视角论文篇5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实行的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未明确确定“集体”这一概念。

一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已明确规定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另一方面,对于“集体”这个概念的界定却比较模糊。《土地管理法》、《民法通则》中虽然都有关于“农民集体”的表述,但没有良好解决“农民集体”同农民个人的利益关系。因此,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从而导致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虚化,不能良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2.土地抵押权上的矛盾。

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抵押权是其权能内容之一。就目前我国关于土地抵押权的立法来看,存在不一致性。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规定农村土地可以被转让、抵押等。但是在《担保法》中,又规定归集体所有的土地(比如宅基地、耕地等)使用权不能抵押。因此,根据《担保法》中的规定,农民的宅基地、耕地等的抵押权受到法律的限制。

3.土地使用权不清晰。

承包经营权属于使用性质,农民在土地中获得的权力非常小,即耕种权、一部分的收益权以及非常狭小的处分权。在农民经济发展中,土地是重要的资产,目前土地使用权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的产权权能。假设土地可以自由抵押、流转,但如果其中出现了问题,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比如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资产——土地,农村金融发展受挫等)。我国土地产权界定模糊,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一直生活在贫困的边缘。一方面,资金投入是农民生产中的必备因素,目前土地产权模糊造成产权权能不足,从而大大影响了农民的融资能力,促使农民不能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造成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双重贫困。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金融剩余,造成一部分农村资金和人力的外流,所以出现很多土地弃耕的情况,造成城市资源分配不均,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贫乏现象。

二、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针对目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必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政府需站在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角度,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经济。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1.1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我国必须要立足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方面的弊端,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第一,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的产权,保障农民的农业组织规范化;第二,科学对待集体土地的产权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农村土地金融的良好发展。

1.2确保流转方法的合法化。

第一,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比如土地投资政策、投资补偿政策等,并且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时做出相应的修改。第二,在遵循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综合考察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农民正确对待土地流转,从而帮助农民提供土地的使用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第三,土地流转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土地用途变化造成的问题、权属关系变化带来的纠纷等。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对策,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采取集体抵押土地所有权的方法进行融资。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农民贷款之所以比较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在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由于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银行不接受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到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土地贵集体所有,在融资的时候,就可以采取集体抵押土地所有权的方式,从而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样一来,产权则获得明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可以在农村中集体成立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并且享受分红。农村合作社在金融机构和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之间起到桥梁作用。采用农村合作社方式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土地以集体抵押或转让,具有多种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有效保证土地的集中化、规模化经营,从而弥补了小块土地的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大大提升土地使用率;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权权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价值。

3.采用家庭农场的方式尽心运作。

就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来看,经济发展不佳,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村金融市场开发不够(比如没有实现产业化经营)。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下,农民采用的是小块土地耕种,其成本高、收益小,无法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在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走家庭农场的运作方式,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均不存在较大的分歧,且方便内部的沟通和协商。采用这种方式来经营,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采用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的经营模式,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三农”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土地产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要正视农村土地产权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采取集体抵押土地所有权的方法进行融资,采用家庭农场的方式尽心运作,从而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均得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经济视角论文篇6

鉴于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结构组成,要想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一)调整产业结构,依靠升级构建节能降耗型产业体系

高能耗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在政策上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对资金的引导作用,改变体制、方便机制、加大投入,全力发展诸如法律、金融、信息等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突出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改变服务业长期滞后发展的现状。二是,从内部调整第二产业的行业结构,合理调配产品结构,使之向着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工业部统筹协调,对产品结构以及行业结构进行有益化调整,优先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占有量。鼓励传统工业技术革新,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工艺,优化产能结构,实现产品升级,降低传统工业的能耗量和排放量。三是,政策干预,严格把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过快过量增长。要想推进经济结构的改革,必须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及发展,对“三高”行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设立的各项标准严格把关,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问责机制。借助出口退税、关税、出口额分配等手段控制“三高”行业产品的出口。

(二)大力培育新兴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泛指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小的产业,包括新型能源、节能产品、环保设备、回收资源、工业节能减排等等。这些行业都是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有不断的开发低排放的新能源,不断创新发展低能耗的新型产业,不断技术革新升级生产体系,才能从传统的产业模式逐渐向低碳经济转型。因此,应大力培育低碳产业,从政府角度,应给予对应的税收、政策等优惠;从金融机构角度,应丰富融资产品,为低碳产业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从低碳产业自身角度,应充分利用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政策环境,加快自主研发和创新,提升低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新兴低碳产业是中国产业转型的目标也是占据未来产业链顶端的必经之路。

(三)提高能源效率,有效调整能源结构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经济发展之中,高污染,搞排放的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然而,实现绿色可循环的低碳经济是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工业化发展提出的要求,既然不能一蹴而就,就只有通过技术革新,加大现有工业体系中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的降低现有重工业的能耗水平减少排放,逐步发展新型经济形式。能源结构的调整,既可以通过经济结构转型,也可以通过革新产业链实现。一方面,可以缩减由石化、钢铁、建材等高能耗行业衍生出来的产业链,降低这些衍生产业的能耗和排放;另一方面,逐步减少重工业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国民生产中的份额,推动产业和产品的结构调整,向着利润曲线的两端拓展延伸:向前可以从生态设计着手,科技减排,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可以提升品牌竞争力,完善销售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向着低碳化的方向靠拢。

二、结语

降低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必须提高各产业链条的能源利用率,以部门结构来说,工业用能居高不下,交通、建筑业的能耗“后来居上”增比最大。要降低资源能耗,这三个部门是重中之重。从产业结构来说,要实现节能减排,就必须减少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生态型环保型产业。必须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大量引进高新的低能耗低排放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节能减排,通过规模化生产和聚焦产业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严格遵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发展新型生态工业,大力发展资源回收产业,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减少资源的消耗。

经济视角论文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济资本

一、经济资本对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最早提出经济资本并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是美国信孚商业银行(现在已并人德意志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就开始根据所计算的风险,确定交易方所占用的资本,根据所占用的资本向交易方收取费用,目的是通过计算风险条件下的收益及分配,反映风险水平的交易限额以降低风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大量贷款损失的冲击,一些领先的银行认为需要一个更好的量化信用风险的方法。早期包括JP摩根、蒙特利尔银行和美洲银行等,他们的经验很快被同行所采纳。经济资本这一体系不断的传播到更多的部门。银行也逐步实现了这一体系在全行范围的整合,包括巴克莱银行、澳新银行和花旗集团等机构,后来也陆续建立了各自的经济资本体系。

普华永道与经济学人智库最新联合发起的一项名为《有效资本管理:经济资本成为行业标准?》的调查研究。这项调查针对全球200多位资深金融服务高管人员,调查结果表明,有44%的受访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经济资本,且另有13%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一年中使用经济资本。较之监管资本模型,使用经济资本的受访公司,95%已经或者预期将实现更有效的资本分配。

经济资本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掌握风险和回报之间此消彼长的微妙关系,让决策更加准确犀利,让价值创造持续更加长久。其作为一个强大的管理工具,对于商业银行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表现。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运用以及相应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促进银行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式向集约式、内涵式转变。

第二,经济资本是银行衡量资本充足率的有效工具。经济资本将银行的风险考虑在内,它的驱动力是经济因素,而不是简单的监管规则,因此它可以帮助确定银行应持有的资本的最佳水平,并且也可以用来测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第三,经济资本是银行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手段。全面计量和监控风险状态是银行实施战略化管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手段。当经济资本总量接近或超过监管资本时,银行应通过某种途径补充资本金、控制其风险承担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在战略上受到威胁。当会计资本远远低于经济资本的时候,则表明银行承担了过度的风险;反之,若银行的会计资本、监管资本大大地超过了经济资本则表明银行资本运用缺乏效率,银行应该更有效利用剩余的资本,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四,经济资本是银行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其关键环节在于风险的量化、分解、监测以及应对策略。经济资本通过对非预期损失的计算和预测,直接反映银行的风险全貌,同时,经济资本的配置能够实现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匹配。经济资本常用于设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的限额。

第五,经济资本是银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在经济资本配置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对银行的各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线的评价,既考察了其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从而断定是否增加了银行的整体价值。经济资本管理的实施为银行市场营销提供指引。银行决策者判断不同业务和产品的市场进退标准是经济资本回报的大小。银行应保留和发展较大资本回报的业务和产品,否则应予收缩或退出市场。从绩效评价的角度。将各种不同的风险、不同的交易通过经济资本这样一个可比的统一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银行、各个交易的风险调整后的盈利水平,达到揭示银行、每笔交易对银行整体价值创造的贡献水平,从而为银行整体发展战略中的资本预算、为制定激励和薪酬方案奠定基础。新古典理论不足以解释银行中介角色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同时,由于M&.M理论认为银行的资本结构与价值创造无关,所以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所需保持的资本比例之间没有关系。银行的资本结构与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密切相关。银行资本可以替代风险转移,起到缓冲的作用。

二、经济资本的内涵及其管理框架

(一)经济资本的概念。

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是,如果在没有任何监督当局的监管规定的情况下,为了抵御银行的非预期的损失,银行到底需要多少资本?银行的所有利益关联方分别承担了各自愿意承担的风险,他们都不希望银行发生“挤兑”现象,不希望银行发生破产、关闭的财务危机,因此所有的利益关联方会关心这一临界点的位置,并且会一致的寻找防止“挤兑”现象发生的最低资本数量。这个资本是纯粹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来的,被定义为经济资本。经济资本(EconomicCapital,EC)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不同于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它是银行实际需要的资本,因此也比其他资本概念具有丰富得多的含义和特征:

首先,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数量,而且是一家银行计量风险,衡量业绩,制定战略,计划业务,计算和配置资本的管理系统。它的最主要功能是避害和趋利:防备风险和创造价值。不同于RC,EC作为银行的管理系统,它参透到银行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层次,包括银行经营最终目标、战略决策等最高层次的管理;风险控制、业务开发、业绩衡量等中级层次的管理;个人业绩评估、报酬和激励机制等最基层的管理。

第二,它是在没有监管要求的状态下,银行开展业务必须持有的资本量。其数量由银行每日从事业务面对的实实在在的风险量所决定。

第三,它对资本的计量不是基于历史或账面价格,而是基于现有或市场价格(marktomarket)。银行一旦上市,即有了市场价值——市场对其股票的估价。并且股票的流动性随着二级资本市场的发展而提高。这对银行意味着:资本虽然是最为稳定永久的资金,但其持有人——股东却不是。股东作为理性的投资人,他们选择投资某家银行,是因为在经过比较之后,认定投资该银行可以带来最大回报,或者说,同量投资的机会成本最低。这就决定了他们和银行的关系是:只能同甘,不能共苦,银行业绩好,股价高,投资者峰涌而至,一旦银行出现危机,跑得最快的正是这些股东。这又意味着,银行在最需要资本的时候,往往也是最难从市场上筹集资本的时候。并且股东抛售股票,会使银行的市场价值迅速下跌。银行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负债的市场价值,市场净值为负,则意味着经济破产。这就迫使上市银行,特别是交易活跃的银行,必须时时关注其市场价值波动,并用市场价值,而不能仅仅用帐面价值计算资本充足。

第四,由于EC是用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格的差额来反映银行的资本额,所以只有它可以代表银行真实的净值。

第五,从定性上看,银行的EC总量由表内外资产和业务中隐藏的风险量确定。由于风险是一种损失可能性,而非已经发生的损失。所以在定量上,不能

只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和负债的差额衡量,而必须通过对某一时间内银行全部资产和业务中隐藏的全部风险,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大小来分析计算EC实际需要量。

第六,EC和RC都是银行为了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而提留、储备的资金,必须具有永久和随时可动用的特性,不得用作银行业务需要的固定和流动资金支出,最多只可投入最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政府债券。如美国监管规定外国银行在美国的分行将其资本等值存款存放在其他美国银行的信托帐户,作为损失担保,即是对经济资本留置备用的具体要求。因此EC不应当包括营运资本支出部分。

经济资本虽然是虚拟的资本,但仍属于资本的范畴,表明银行需要这个数量的资本才能抵御银行面临着的风险,如经济资本数量大于股东投入的资本,则表明银行承担了过度的风险;非预期损失是一个风险的概念,是银行所承担或所面临的风险一个计量标准。经济资本与非预期损失两者联系如此紧密,正好验证了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关系,即银行承担风险就需要占用资本,资本对银行风险自然产生了约束的作用,银行只能承担与其资本实力相当的风险,否则将受到监管部门、市场的约束;风险最终需要由银行股东投入的资本来抵御,最终将对银行股东权益造成影响。

(二)经济资本的基本管理框架。

银行资本管理必须实现银行各利益关联方(监管当局监管、法规规定股东实际投资资本最低限制、内部资本营运目标、风险管理)的协调一致,最终的目标是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这个目标在短期表现为创造资本收益,长期看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的资本回报,使股权价值的增值或银行市值的持续稳定上涨。

资本管理是一套比较复杂且严密的体系,围绕着最终的目标,必须制定一系列中介目标,对银行的各层次经营与管理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于资本的约束商业银行就要积极主动调整业务增长和盈利经营模式,为实现经营理念和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就要立足现代金融业的本质。Zaik(1996),James(1996)和Matten(2000)先后提出了经济资本管理的三个主要的内容,它们是经济资本的计量、经济资本配置和基于风险调整的绩效考核。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以至上而下的方式来评价银行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主要通过收益波动的方法,用风险盈利来进行经济资本的计量。这是由市场以及银行在市场上开展的经营活动决定的。

第二,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集中性风险等银行主要的风险类型风险计量的基础上,由下而上来确定经济资本计量,这种方式与自上而下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形成一种补充。

第三,以经济资本配置为基础,建立起以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这个指标体系,以EVA、RAROC为核心,构成了银行EVA管理模式。

三、基于经济资本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优化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部分管理领先的银行已经开始注重将管理手段与国际接轨,并已初见成效。如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建设银行从1999年开始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和EVA考核,2002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到目前为止,该行通过经济资本EVA和KPI指标,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对资源优化配置、总行战略传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工商银行从2005年开始计量经济资本,并在2006年提出“一个中心,两个手段,三个统一”的经济资本管理新思路。中国银行在2004年和2005年在对境内分行实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的基础上,2006年又进一步自行设计并开发了经济资本配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境内分行经济资本指标表现的监测、分析与考核。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招商银行自2005年引入经济资本和资本回报要求的概念,并在对分支机构的考核和收入分配过程中开始采用经济利润,2006年该行全面。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对经营单位下达经济资本年度增量计划,同时取消传统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经营管理进入了一个以风险为本的新层次。

(二)引入经济资本,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金融机构意图对所面临的风险有更清晰的认识,但却难以确保在集团层面或业务单元层面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对很多金融机构而言,稳健、安全的经营是计算经济资本需求最显著的动因。花旗商业银行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实施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前几年,花旗商业银行一直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先是花旗商业银行被迫为20世纪80年代对南美洲的贷款进行巨额的冲销,然后又在90年代遭受了美国住房贷款损失的巨大打击,集团的经营出现了问题。集团未能对风险进行精确的测量无疑是一切损失的根源。我国商业银行应吸取其经验教训,有计划,分层次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阶段,在银行信贷部门实施经济资本体系。通过将诸如市场风险、国家风险等因素加以量化,由此该行得以将精力集中到那些能提供高实际收益的领域,而不是那些只提供高的名义收益的领域上来,以此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经济视角论文篇8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功能 教育产业化 教育公平 教育效率

由潘懋元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一书,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多学科研究专著。与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相比较,潘先生主编的这本专著有两个特点:一是扩大了视角,在伯顿·克拉克提出的八个学科的观点之外,增加了心理学的观点、哲学的观点、系统科学的观点;二是从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化学、科学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系统科学、比较教育学等11个观点,审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潘懋元在该书总论中指出:“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不论是宏观的外部关系或微观的内部结构的研究,都涉及到诸多学科的支持,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审视、探索,才能比较全面和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掌握高等教育的内外关系规律。”这一见解是十分中肯的。

潘懋元首先提出的高等教育内外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即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教育内部诸因素关系的规律,即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潘懋元先生对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概括性表述是:“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一表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所制约;二是教育必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服务。正因为如此,研究高等教育,不能仅就教育谈论教育,而必须从社会学视角、政治学视角、经济学视角、文化学视角、科学学视角、系统科学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

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潘懋元先生表述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教育,高等学校的学生大都是20岁上下的青年,必须根据青年人心理特征进行教育,要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必须从管理学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与高等学校的微观管理,建立符合青年人特征的,有利于青年人健康发展的、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以及各种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总而言之,从多学科视角审视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唯有如此,在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性认识上,才能够避免片面性,才能够有效地把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去。

下面仅举几例,用以说明多学科观点研究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 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从历史学、心理学、文化学、科学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高等教育改革问题。

潘懋元、刘少雪在《历史学的观点: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要搞教育改革,应了解历史上有多少次教育改革,有哪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虽然我们现在的改革与历史上的改革不能简单地类比,但借鉴历史的经验、吸收以往的教训总有好处。一些人由于不懂教育史,自认为是新创造的东西其实是早已有之。当前有些改革的“新观念”乃是历史上老观念的再版,有些改革的“新方法”过去已有失败的教训。所以说搞高教改革不能不了解历史,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发展史是进行高教改革的需要。

林金辉在《心理学的观点: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对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心理环境变化所做出的选择性适应,它是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然会受到人的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改革来推进的。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中,对待每一项改革,不同的人往往会持不同的态度。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群体或个体之间,以及个体的心理内部,都存在着种种心理冲突。

张应强在《文化学的观点: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文中指出,文化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劳动领域,在人类的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不仅在高等教育的外部和内部起直接的制约作用,而且又介于高等教育的外部和内部关系之间,起着沟通教育内外部关系的桥梁作用。

孙喜亭在《论大学教育的文化价值》一文中指出,从文化角度来考察,教育活动本身实际是两种形式的文化传递,即自觉地有意识地将特定的文化体系内化于受教育者。一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传递;二是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地给人的文化影响,或称作文化熏陶。所以,可以把教育活动看作是特定的文化活动。教育目标的设计、教育原则的确立、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选择等,都要依存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作的价值限定,这种价值限定是文化精髓,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上述观点表明,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也必须从文化学观点予以认真的审视,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教育的方法、手段。

何云坤在《科学学的观点: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变革》一文中从科学学观点探索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他认为:科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大部分是科学学问题或者可以转化为科学学的问题,因此科学学的理论和方法能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首先面临着学科专业结构的分化发展同职业技术的综合应用之间的矛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专才与通才、理论与应用、知识与技能、传统学科与新兴专业之间的矛盾冲突,都可以看作是这对矛盾的具体表现。因此,如何科学地构建学科课程结构,改革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以适应现代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将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认真面对的中心课题。在科学学的观点来看,在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困难,在于重建学科专业结构,以便在新的综合基础上实施专业教育模式。

陈彬在《经济学的观点:高等教育与经济,双向多维的非均衡互动关系》一文中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高等教育结构,重点在于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效能,即重点探讨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各级各类、各种形式和各种布局的高等教育的比例关系,以及不同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下的高等教育结构的经济效能。高等教育结构整体效能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虽然高等教育结构还受到政治、文化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受经济结构的制约,为经济结构所决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必须从经济学观点予以审视,要主动适应国家、地方的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2 关于高等教育功能的问题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从历史学、文化学、科学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问题。

潘懋元、刘少雪在《历史学的观点: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概念》一文中指出,关于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本质特征以及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的职能,都必须从历史学视角进行审视才能够得到正确的认识,同时,还必须从哲学视角进行审视才能够使认识得到升华。高等教育既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个性的育人功能,又有包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主要通过高等学校履行其职能实现的。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种职能。潘懋元、刘少雪简要地介绍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的职能的历史演变并指出,古代高等教育最先确立了两种互不联系的功能:一为培养国家所需要的高层统治人才;二是研究、传授高深学问。首先出现的是以培养国家所需要的统治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机构。而第二种功能的出现则迟了很多,比如在奴隶社会的中后期,一些有名望的学者为传授自己的思想、观点以及为追随者提供研究与学习场所设立教育机构。

张应强在《文化学的观点: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文中指出,从文化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的基本前提,便是把高等教育看作是文化系统的一个要素。高等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高等教育对文化系统的影响与作用。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继教育的本质争论后,教育界又发生了一场关于教育功能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或者说是促进社会的发展还是促进个体的发展,即所谓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之争。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教育的功能,把高等教育的功能放在促进文化发展或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的背景中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克服教育功能研究中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避免各执一端的偏颇。

何云坤在《科学学的观点: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变革》一文中指出,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高等教育具有重大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并为人们所广泛认同的。科学课程进入大学课堂,取得与传统人文课程同样的教育地位,这是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基本标志。高等教育在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发挥着两种重要的功能。首先,它促使科学与社会在价值观念和文化层次上实现深层次的整合;其次,它通过培养专门人才而对科学的发展和科学在社会各部门的应用作出贡献。上述第二种功能,事实上即是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上述两种功能是从科学学视角所表述的两种功能。

张德祥在《社会学的观点: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一文中指出,教育与社会分层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教育与社会与分层关系的研究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即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和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社会分层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过程。社会学把个人、群体在分层结构中的位置变化称为社会流动。根据流动的向度,把社会流动分为垂直和水平流动。向上流动表明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相对提高,向下流动表明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相对降低。合理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能调整个人与分层结构之间的关系,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形成开放式的分层结构,增加改变社会地位的平等机会;形成合理的结构形式。而高等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重要手段与途径。这是从社会学视角所表述的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3 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化之争论

我国在经济领域引进市场经济以来,关于高等教育是否应当产业化,能否产业化,一直争论不休。这一争论,折射出从不同学科视角审视高等教育,有可能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因此,以多学科观点研究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是十分有益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有些学者开始涉及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国家教育经费紧张,教育供给不足,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教育产业与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参与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之争,已不限于教育界内部,而且经济学界、社会学界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尤以经济学界为最。

持高等教育产业化观点的学者,都是以经济学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这些观点有:教育与商业相结合的教育产业化是迎接知识经济的必然趋势,应按市场规律重新审视教育,用经济规律来开发教育产业,促进教育产业化;把教育真正纳入经济范畴,按经济规律来发展教育,应按投入产出的经济规律来办事;教育产业化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教育工作进一步关注社会需求,把握市场导向等等。

不赞成高等教育产业化观点的学者,更多的是从社会学观点来审视高等教育。这些观点有:教育产业化就是主张教育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的经济联系应通过市场等价交换的方式实现,然而,教育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是财政再分配实现,而非市场交换,教育产业化论者把教育产出商品化,是对劳动力市场的误解;教育是非生产和非经济部门,属于法定的非营利公共部门,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而非私人产品;教育产业化不能混淆培养人的教育规律和物质生产的经济规律,将人的培养规律用于物的生产,或物的生产规律用于人的培养都是行不通的;教育产业化背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政治制度,教育产业化必然进一步扩大教育差距,从而进一步扩大社会不平等,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 关于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优先权之争

关于教育公平与效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公平与效率兼顾。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观点的学者大都从经济学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因为效率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追求目标;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观点的学者,大都从社会学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追求目标,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主持过有关“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了会议论文集,该论文集各种观点兼收,有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也有主张“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还有“公平与效率兼顾”的,观点之所以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其学科视角有所差别。

上一篇:经济战略论文范文 下一篇:正统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