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应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7 04:28:02

经济效应论文

经济效应论文篇1

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苏明,2001)。应该说,前两种关于财政的定义各有所侧重,前者突出了财政的社会分配和政府职能,后者强调了政府的活动。而公共财政论则简单明了地指出现代财政的公共性,为建立公共财政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财政概念,就可以对财政政策加以研究。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转贴于()简言之,财政政策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它的目的就是实现财政职能。同时,它也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

财政政策按其构成体系可以分为国家预算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和出口政策等七大政策。由于研究数据和技术方法的限制,本文主要是研究前三种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二三种主要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分析(一)国家预算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国家预算政策包括财政赤字政策、财政盈余政策和预算收支平衡政策三种形式,笔者主要讨论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即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其中有一种弥补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可见,财政向银行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

但财政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供给过度,则不能肯定。很多人用“财政有赤字,银行发票子”这句话来形容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而事实上,赤字与货币发行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虽可能与赤字规模的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形式。

2、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因此,赤字就成为财政政策中扩大需求的一项手段。财政有赤字,必然扩大总需求,但其扩大总需求的效应有两种,如前分析,一是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二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它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直接增加总需求规模。完全以国债收入弥补的“软赤字”,只要不超出适度债务规模,其扩张效应一般可被控制为良性的,即可以有意用作反经济周期的安排,在经济萧条阶段刺激需求,“熨平”周期波动,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的经济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三,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但是,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影响。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一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在货币市场上,如果私人储蓄量不变,则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将共同竞争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当公众出于对国家债券的高度信任而争购公债,政府在总储蓄的占有上便处于优势。政府发债占总储蓄的比重越大,就会有越多的非政府借款者因筹不到资金被挤出货币市场,加上赤字支出促使利率上升,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

必然会排挤出一部分非政府投资,从而抵消政府赤字支出的部分扩张性作用。但这种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政府赤字的排挤效应会被政府扩大投资支出所产生的“乘数作用”所抵消;另一方面,“排挤效应”如果与政府有意进行的经济结构合理化调整结合起来,则可以改善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为解决有效需求的不足,我国主要采取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支出规模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笔者也将主要从政府支出结构来看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采用以财政支出项目为自变量的柯其分别表示财政支出结构中某一项目支出增加1%时所引起的产出增加百分数,这样我们就用产出弹性来描述财政支出的结构效应以及其对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调节作用。我们以《中国统计年鉴》(2006)我国1989—2005年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分类统计数据为样本区间。相比较高,而在1996年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最为不利的,税收负担相应较轻,实际该年税收负担为10.3479%,与其他年份相比较低。经过去除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并且高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低,低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高,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现在我们转入,采用排除非税因素影响后修正的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所得到的回归效果比较好,调整的R2为0.317,F检验值为6.115,各回归变量的T检验值均能通过95%的检验,从系数项来看,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3.866,即表明税收负担上涨1%,经济增长率下降3.866%,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0.6,即税制结构变化1%,经济增长率变化0.6%,影响系数较小。这样的结果与理论上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本相符,我国现行税制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从以上数据分析看,在我国现行税制下,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修正后的税收负担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这一点与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从数据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应该说是1983年税制改革的延续,1983年是税制结构和税收负担变化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设立所得税,税收负担从1982年的11.25%,猛涨到1983年的18.55%,在随后近10年时间内,税收负担不断降低,最低时为10.167%,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税收负担才得以不断的提升,到2004年达到18.839%。也就是说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提高了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缓解了税收占GDP比重一直下滑的局面。另外从税制结构角度看,1983年以前,由于企业以利润形式上缴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类税收,直接税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仅在10%左右,通过1983年改革,建立起所得税体系,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上升到50%左右,随后持续减低,尤其是在1994年增值税体系的建立,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下降到1983年以来的最低点23.953%,随后几年逐渐升高,2004年达到39.0463%。从求解出的结果看,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1994年起越来越有利,非税环境越来越有利,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逐步体现,反过来说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不断减弱,这种情况在1983年税制改革前也出现过,所以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税收作用不断减弱的情况下,税制必须进行改革。

三总结

经济效应论文篇2

论文摘要:以日本战后处理贸易摩擦的经验为依据,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一国产生的正经济效应,其中正经济效应包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规避政策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等。在对贸易摩擦正经济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正经济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中国从日本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贸易摩擦;产业结构;效应;倒逼机制 引言 中国在加入WTO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也随之而来,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大家对于贸易摩擦的关注,大多侧重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强调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的限制和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损失,谴责贸易伙伴国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对于贸易摩擦的正面经济效应却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对于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应当辩证的看待,特别要正确认识贸易摩擦的正经济效应。 一、贸易摩擦的正经济效应分析 (一)贸易摩擦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催化剂 20世纪日本与美国在纺织品发生激烈贸易摩擦后,欧美对日本低附加值出口产品的抵制使日本的出口贸易面临很大的压力,贸易立国的政策受到挑战。20世纪60年代,日本对汽车、计算机产业实施了关税税率和进口外汇比例等方面的行政指导,以实现对这些个别产业实施保护的目的。日本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重化工业贸易摩擦的困扰,加之两次石油危机对重化工业打击很大,20世纪7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调整的重心放在将重化工业产业结构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并提出“科技立国”战略。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历了与美国的宏观经济摩擦,《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提出以对外实现“国际水平分工”和对内实现“知识融合化”作为产业结构的新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提出“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的产业政策重心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发挥信息产业的联动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贸易摩擦的压力产生了动力,日本抓住时机调整产业政策,在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配合下,产业结构迅速升级。纵观日本战后对外贸易史,贸易摩擦是与产业结构调整是交织在一起的,两者互为因果,密不可分。 (二)贸易摩擦有利于规避潜在的政策风险 在《广场协议》后,日元迅速升值,兑美元汇率在1985年是255∶1,1987年达到152∶1,1988年达到127∶1,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整整升值一倍。为了削减日元升值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从1986年1月至1987年2月日本央行两年里连续五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从5%降至2.5%。这种低水平利率坚持到1989年5月,长达27个月。长期低利率促使金融贷款大量增加,国内投资需求大幅上升,带动经济快速增长。宏观贸易摩擦促使日本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由出口主导型逐步转向内需主导型。虽然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泡沫并导致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但经济发展战略本身的调整是符合当时日本的境况和利益的。 (三)贸易摩擦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 20世纪50年代,由于日本的自愿出口限制,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数量减少,出口价格由于供求的影响而上升,反而改善了企业的盈利状况。日美汽车贸易摩擦也是如此,日本在1981年与美国谈判签订了针对日本汽车的自愿出口限制协定,配额使日本汽车出口减少了,但日本汽车的价格却因为市场上供不应求而提高了,1981—1982年几乎每辆汽车售价提高了1 000美元,并且在随后的几年里,日本汽车出口企业收入每年增加20亿美元。而且,日本汽车出口企业为了维持自愿出口限制前的盈利水平,调整了出口产品的结构,增加了高价车的出口数量,从而提高了出口汽车整体价格水平。因此,贸易摩擦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 (四)贸易摩擦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回避贸易摩擦成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动因。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逐步将国内纺织工业转移到东南亚各国,以回避与美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日本国内的纺织品生产逐步减少,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本土的纺织业已经不具有比较优势。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与美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基本结束。钢铁企业为了回避贸易摩擦并利用东道国的资源优势,投资主要集中于亚洲和中南美的国家和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实现了重化工业化,并在汽车、彩电、机床行业与欧美发生激烈摩擦,为了回避摩擦, 日本增加了对欧美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如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等汽车公司相继与美国的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公司合资。从1986年开始,日本投资大举进入美国,1985年是50亿美元,1986年达到了100亿美元,1988年达到了210亿美元,1989年激增达到了320亿美元,四年的时间增长了6倍。 二、贸易摩擦正经济效应产生机理分析 倒逼机制迫使贸易摩擦各利益相关主体采取自救措施。 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当一方成功地限制了贸易伙伴国的出口时,它可以在短期内减少出口企业的出口量和盈利,进而削弱该产业的竞争力,不利于出口国经济发展。而且贸易摩擦是一国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交往的加深而愈加频繁。 在日美汽车贸易摩擦中,日本汽车企业就是通过质量升级的方法增加高质高价车的出口来增加盈利。另外,日本企业除了用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避贸易摩擦外,还积极利用公关策略减少贸易摩擦带来的损失。在日美轻型卡车关税贸易摩擦中,日本企业成功的运用公关策略,以美国通商代表、财政官员为公关目标,使日本轻型卡车与轿车一样以2.5%的低关税进入美国市场。为此,日本支付了300万美元的酬金,而获得的收益,仅关税一项,日本企业就少缴纳5亿美元。另外,日本的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代表,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和咨询等服务,在应对贸易摩擦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大多数日美贸易摩擦中,日本政府一方面采取低姿态妥协的方式进行自愿出口限制,以缓兵之计阻止贸易摩擦升级,一方面积极进行产业政策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扩大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往来,降低对单一国别的市场依赖度,并将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内需主导型”。日本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日本在贸易摩擦中的处境,不但没有在贸易摩擦中损伤元气,反而使贸易摩擦的正经济效应充分地发挥,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三、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告诉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倒逼机制的作用,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1.积极利用贸易摩擦,提升产业结构 中国目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仍然是成本优势,即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出口的主力军。但这种成本优势从长期发展来看,并不能持久,依靠成本优势成为贸易强国也是不现实的。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中国出口的产品也大部分属于低端产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低下是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中国应当以贸易摩擦为契机,积极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和投入,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逐步改变加工贸易独揽大局的局面。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出口品牌,实现出口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把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从价格优势转移到质量、技术和产品差异化等因素上来。 2.积极扩大内需,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 目前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威胁着中国的经济安全和长远利益,增加了中国产品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和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已经从微观摩擦上升到宏观制度摩擦,人民币在外部压力下已经升值,中国应该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居民购买力也达到较高水平,国内市场十分庞大。因此,我们应当考虑如何扩大内需,提高内需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改变舍近求远发展外贸的策略,降低外贸依存度。 3.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走国际化道路 在贸易摩擦频繁暴发的情况下,中国应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可以依靠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海外并购,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既缓解了摩擦又获得了东道国的资源、技术、市场、人力资本等要素。而且走国际化道路也是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信贷等服务,增加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和动力。 4.适当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 中国加入WTO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而且贸易顺差来源国的地理方向比较集中。200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据中国统计,2011年,中美贸 易顺差为802.7亿美元,2005年这一数值达到1 141.7亿美元,2006年更上升到1 442亿美元。与日本在20世纪的经历类似,巨额的贸易顺差成为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在不减少出口的情况下,采取主动扩大进口的方式来减少贸易顺差,缓解频繁暴发的贸易摩擦。并根据与各个经济体贸易顺差的不同程度,来决定扩大进口的规模,其中重点扩大对美国和欧盟的进口。进口的种类应优先考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国内紧缺产品,以充分发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注意降低出口的地理方向集中度,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经济效应论文篇3

财富及财富创造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财富的多少、变动以及对财富的期望都影响人们的行为,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这就是财富效应。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从世界经济还是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对于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凸现,股市的长期繁荣或大幅下跌,对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影响越来越大。由于股市下跌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远远大于股市上升时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国内外许多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都对股票市场负财富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的原因。

(一)我国的制度不完善,存在缺陷。

股市健康发展所需制度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股东、投资者权益的法律和司法保护框架;二是司法的独立性;三是新闻媒体作为一个制度机制是否可不受约束地发挥对上市公司、整个市场、整个经济的监督作用。这些东西合在一起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股市跟其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同步,在我国这些必要的制度都是不够完善的。由于体系的不够完善,导致我国股市的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中小投资者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收益。

(二)我国股市功能严重扭曲,从根本上限制了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

在我国,股市的主力是A股市场,而A股市场的定位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并且发行方式的限制使股市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股市的这种定位,使得散户们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大部分代价,其整体盈亏状况令人堪忧。这种功能定位的偏差,很重要的一点与我们现行干部体制下低效率干部考评制度有关,即把股票市场上每年的融资额当成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因此,在我国股市中,长期存在不考虑投资者,不考虑这个市场怎么为优化配置资源服务的问题。在我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中月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群达91.56%,其中更有6.35%的失业人员和22.9%的离退休人员。这部分投资者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把钱存在银行里多少年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所以干脆到股市里来试试运气,这就导致他们在操作中短期行为严重,股票换手率较高,因此股票收益不具稳定性,财富效应难以发挥。如果财富积累尚未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居民就可能将股票收入全部或绝大部分用于股票再投资,而不是用于消费,股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就低,只有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后,居民才会逐步增加股票收入用于现期消费的比例。然而,在我国股市中,尤其中小投资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多年来股民损失惨重这样的股市,投资者不可能会有股票收入的财富积累。

(三)我国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下,破坏了财富效应发挥的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存在重融资、轻使用的不良现象,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进行后续融资时,并不是出于发展主业的考虑,而是编造项目以图“圈钱”,结果造成募集资金投资不足,效率低下,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l)募集资金大量闲置;(2)募集资金大量用于委托理财;(3)随意更改资金用途。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证券法执行检查组披露,上市公司经常随意改变资金方向,并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解决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扩大股市规模,构建股市促进消费增长的基础。

要采取措施改变居民资产结构,特别是要使居民庞大的储蓄资产转为股票资产和其他各类证券及保险资产,加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扩大。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扩大股市规模,扩大居民股票持有量,为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创造条件。扩大市值规模包括增加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调整一级市场的有关规定,平衡一、二级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如慎重对待以市场化名义高价发新股、高价配股;取消上市配额分配制度;实行有市场确定发行价格的原则,缩小一级市场的获利空间;提高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比例,以提高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等。必须注意的是,股市规模的扩大必须兼顾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以避免股市的大幅震荡。

(二)利用证券市场推行“富民政策”。

要发挥股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政府应把通过股市增进社会财富置于重要位置,即通过股市推行“富民”政策,让社会公众、企业、基金组织等均有限度的参与股市,共同分享经济增长、股市繁荣所带来的成果,形成股市与经济增长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稳定股市、规范市场、促进股市繁荣及稳定增长是我国股市启动消费、推进经济增长的根本之所在,没有股市的长期稳定与增长,短暂的股市繁荣对启动消费的作用极为有限。虽然目前中国股票市场规模较小、投资收益的分布格局不合理、上市公司的质量普遍不高、国有股减持问题迟迟没有解决、政策主导股市暴涨暴跌等因素的存在使中国股市缺少长时期相对持续的繁荣、稳定,从而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发挥。但是,随着中国股市规模的扩大,上市公司效益的提高,各类性质投资基金的发展,市场行为的规范,中国股市对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将会日益显现。总之,健全股票市场的发展,发挥股票市场的正财富效应,重其视负财富效应,对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三)培养上市公司及机构投资者的信托责任。

信托责任通常适用于受托人或监护人,上市公司要有这种责任心。你拿了股民的钱就应该为其利益着想,想着让股民有利可分,好好经营,不辜负股民对公司的信任才行。机构投资者从事受托投资业务,对客户也同样负有信托责任,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客户服务,为其挑选最好的股票,谋取最大的利益。别人把钱给了你,还交管理费,因为你承诺可以帮他赚钱,还答应按既定方针办,所以应该尽心侍奉,仅仅没有异心是不够的。但是这种责任心不是单靠呼吁就能产生的,应该有配套的法律惩罚措施出台,并严格落实下去才行。

(四)加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格局正在由“政策推动型”、“资金推动型”向“质量推动型”、“信心推动型”转变。只有通过制度建设,为以机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生存、发展环境,从而确保各种投资主体能够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品种创新、机制创新,来培育一个体系完善、品种丰富、机制完善的证券市场,从而实现制度本身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市场运行格局的转变,才能实现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更大的发挥股市财富效应的作用。要科学构建我国股市的稳定机制,从舆论机制、技术手段、政策手段等方面入手,减少股市的过度波动,包括尽快建立官方稳定基金,当市场大幅震荡时,政府能科学地进行调控,有序而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减小改革对居民的冲击力度,修正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鼓励其消费支出。

(五)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

只有通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从而确保上市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发挥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作用。为此,一是要明确产业政策导向,有重点的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股市可能存在的泡沫能通过经济增长得以消化为股市发挥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中国股市的规模一定需要有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在增加上市公司数量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上市公司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国培。《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

[2]李学峰。《资本市场、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2005.6.1.

[3]黄迪。《股市财富效应研究》。武汉金融。2004.2.

经济效应论文篇4

【论文摘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增长极作用,但是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依赖于区域发展特征。本文旨在分析重庆市城市体系发展的差异及重庆市都市区在区域经济中的效应,对重庆市如何发挥城市经济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 区域差异; 效应 [Abstract]The city play the growth pole in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but the urban economy impetus function to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relies on the reg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of Chongqing city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Chongqing metropolis area in region econom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to developing the urban economy to impetus entire region development Key word: Urban economy; Region difference; Effect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及社会进步方面,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主流作用。城市功能的日益发展与完善,不但使其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能够促进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各个地方同时出现,而是首先出现在不同强度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美国学者尼克尔斯直接把增长极定义为“经济活动的城市中心”。 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面积8.24万km2,人口3144.23万,其中农业人口2358.4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2011年) 。重庆市不仅在四个直辖市中城市化水平最低(表1),而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2)。重庆市的二元经济结构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在西部探索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发展道路,是重庆面临的一项历史重任。 表1 重庆直辖市成立时四城市城镇化率水平(1997年) 人口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总人口(万人) 1216.7 1305.5 899.8 3042.9 非农人口(万人) 722.7 943.1 515.4 594.6 城镇化率(%) 59.4 72.2 57.3 19.5 表2 重庆市城镇化率与全国水平比较 年份 全国 重庆市 总人口 (万) 城镇人口 (万) 城镇化率(%) 总人口(万) 城镇人口(万) 城镇化率 (%) 1980 98705 19140 19.39 2664 373 14.00 1985 105851 25094 23.71 2768 457 19.51 1990 114333 30195 26.41 2920 492 16.85 1992 117171 32175 27.46 2950 511 17.32 1994 119850 34169 28.35 2985 545 18.26 1996 122389 37304 30.48 3022 577 19.09 1998 124761 41608 33.35 3059 614 20.07 2000 126743 45906 36.22 3091 660 21.35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重庆统计年鉴2003 1、城市体系特征分析 城市在区域内部的规模可以通 过城市指数来反映,城市指数可用首位城市与其他较大城市相应数值构造。本文选取三城市指数,它是指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第二、第三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总和之比,它反映了城市体系中除首位城市以外的其它高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或大城市的发育状况。(注:万州、涪陵为人口数仅次于重庆主城区的城市。) 表3:重庆市2000—2011年三城市指数(人口单位为:万人)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万州 155.06 153.95 153.10 151.49 150.67 涪陵 104.36 103.15 102.63 100.88 100.67 主城区 634.36 638.30 644.20 647.00 656.66 三城市指数 2.45 2.48 2.52 2.56 2.61 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5 从2000年到2011年5年内,三城市指数都在2.5左右(表3),表现为特大城市孤悬(重庆市主城区),明显缺少介于特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等规模城镇。城市经济的辐射效应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表现为单个城市的扩散(依靠重庆市主城区),重庆城区与中小城镇、县间的断层极大地抑制了各城市(县)间、各城市(县)与周边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梯度扩散,城市还只是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 2、重庆城市经济在发展中的效应分析 2.1 规模聚集效应 城市人口和各种活动的集中分布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共享规模经济利益,厂商因彼此位于附近,而可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果或费用减少,即聚集效应 ,其主要表现在工业和交通方面。作为西部最大的工商业重镇、重庆市工业基础雄厚,以汽车(摩托车) 、冶金、化工、机电等为主体。交通方面,重庆是西部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全市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省道一级和二级公路为主干线的放射状快速公路网,并相应新建了菜园坝、陈家坪等一批重要的客货运输枢纽,铁路方面拥有成渝、川黔、襄渝三条电气化铁路干线, 2000年底铁路正线总延长630.14Km。航空方面,江北国际机场开通了7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通航城市达53个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规模优势,人口和产业的集中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提供了市场,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使得重庆的城市经济量成为区域经济核心,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表4)。 表4:都市区占全市GDP比重(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全市GDP 1479.71 1589.34 1749.77 1971.3 2250.56 2665.39 都市区GDP 528.44 580.64 655.62 740.2 887.01 1041.98 所占比重(%) 35.71 36.53 37.47 37.55 39.41 39.09 资料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00-2005整理 2.2 分工效应 发展经济学认为,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垂直分工所带来的范围经济效益,二是同行业企业的集中需求所产生的分工细密和深化,由此产生的相互需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重庆工业基地的核心分布在重庆城区以及原重庆辖区内东西向的长江河谷、南北向的川黔和襄渝铁路及同向公路干道所组成的产业密集区,也是目前长江上游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人口、产业、资源组合最密集的区域,随着重庆市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的调整,重庆中心城区要实现向第三产业为重点的转移 ,主城区内高耗能、高污染、大运量的重化工企业和项目,要创造条件逐步转产或迁到市区以外,这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必要向库区转移,利用库区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降低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城市经济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2.3 结构效应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于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的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业比重 的上升,亦即产业结构的变迁。城市的不断聚集能吸引新资源,形成新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20 多年来,重庆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已由1978 年的36. 8∶45. 8∶17. 4 调整为2004 年的15. 9∶44. 3∶39. 8(见表6)。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得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部门流向效率高的部门,促进经济显著增长。 表5:1978-2011年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化 年份 1978 1984 1990 1994 1998 2000 2002 2004 第一产业 36.8 38.5 33.4 25.8 20.9 17.8 16.0 15.9 第二产业 45.8 40.8 39.7 43.5 41.0 41.4 42.0 44.3 第三产业 17.4 20.7 26.9 30.7 38.1 40.8 42.0 39.8 资料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05 第一产业总产值在GDP 中的比例有很大下降(表5),由1978 年的36. 8 %降至2004 年15. 9 %;第二产业稳中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上升较快,相对1978 年而言,2004 年翻了一番还多。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带来了巨大的资源配置效益。 3、对重庆市发挥城市经济带动作用的建议 3.1 根据经济基础及地理位置制定发展战略,发展特色产业 重庆市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市域面积是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总面积的2倍多。2001年,重庆市依据各区县(市)的自然及经济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遵循劳动地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功能要求等因素,综合划分确定了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生态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区。重庆主城区具有工商业与市场体系较发达的优势,已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医药化工和冶金为支柱,辅以机械、建材、电子信息、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等一批具有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的工业体系;市场体系也日渐成熟,形成了相对发达的区域性市场体系。城市都市圈,包括巴南、渝北、长寿近郊区,应大力发展技术密集产业,突出重庆的科技优势,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对于涪陵、江津等远郊区,要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发挥优势,搞好分工配套,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群体。 3.2 强化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中心地位的作用,建设开放性经济带 将重庆主城区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和交通物流枢纽、信息枢纽;这包括将沙坪坝区、巴南区、九龙坡区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出口制造基地,将九龙坡区、江北区、巴南区建设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和通用机械出口制造基地,将北碚区、巴南区建设成为重要的生物医药生产出口基地。推动部级开发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以及各区开发园区的快速建设发展,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优势,构建各开放型经济产业集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努力建设北部新区—长寿—涪陵开放型经济产业带,形成以北部新区、两个部级开发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县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企业集群。 3.3 依靠产业链发挥城市经济效应 重庆市的工业企业分布非常集中,2002年全市出口15强企业中有12户企业在主城九区,30户重点企业中只有南川矿产、川维厂、四维瓷业、东升铝业等一批资源依附性强的企业在主城区外。要发挥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就必须围绕重点产业、产品和企业,延长现有产业链,加强跨地区的经济联系。利用主城九区现有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扩大产业链,发展一批上、下游产品的企业,在城市区外其它经济区域培育相关产业。以产品为中心,中心企业主要进行产品的最终组装、提供关键技术和进行附加价值高的配件产品生产。而城市区外的配套企业主要生产技术含量低、批量低、专业性分工要求高的各种配件和半成品。比如,汽车的上游产品车用钢板、高档车底、中、面漆,生产汽车发动机所用优质生铁、焦碳等;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下游产品,甲醇、甲醇汽油、聚甲醛等;以玻纤为基础的高强度工程建材、装饰建材、代替钢材的车用材料和玻璃钢管道等玻纤制品,针对新的项目,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持,从而形成新增长点。 3.4 发展小城镇,建设地方性经济中心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地理位置偏远,远离重庆主城,受中心都市圈的影响较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城口县,距重庆市主城区530公里,大大超过重庆市主城距成都市的距离(350多公里),库区的万州(距重庆市主城区283公里)、涪陵(距重庆市主城区110公里)受主城区经济辐射较小。要缩小都市区内外的差距,只有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发展小城镇。把发展小城镇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并将有条件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把黔江、永川、合川、江津、南川、长寿、开县等建设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 此外,还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基础工业变为优势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并为长江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发展起到导向和协调作用;另一方面,按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不断完善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增强其对重庆市的大农村全方位、综合性的扩散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区域性资金、商品、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集散中心,完善对大农村的综合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姚士谋、汤茂林.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127 [2]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庆蓝皮书-2011年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69 [3]杨云彦.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4 [4]罗文德.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228 [5]温兴琦、赵锡斌.城市经济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J].宁波党校学报 2005(1)

经济效应论文篇5

关键词:后奥运经济;潜在因素;对策分析

1“后奥运经济”效应潜在因素

(1)奥运前后投资总量的波动。从2001年申奥成功后,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奥运投资,而奥运会主办国最主要的经济风险就是近期的奥运投资需求膨胀带动远期需求的急剧萎缩。从投资总量看,奥运前投资需求巨大,但奥运后相关需求却急剧下降,导致社会总需求出现一个明显的下降。尽管北京奥运会投资开始较早,但是奥运投资引起的投资需求的波动不可避免。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拉动,奥运前后投资需求的波动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

(2)奥运后支柱行业的走向。在准备奥运会过程中,北京特色的支柱产业也逐步形成。主要包括建筑业、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商业零售业、旅游业等。这几大支柱产业在奥运后都可能面临经济增速下降的风险,尤其是目前占经济总量比重较高的建筑业、房地产业在奥运前后的巨大变化将会引起整体经济的剧烈波动。同时,从事这些产业的职工,在奥运前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增加的,但是奥运后相当大一部分人将重新寻找工作,这就增加了就业压力。

(3)经济周期因素。根据我国GDP增长趋势分析,短周期平均波长为四年,中周期平均波长为八年。从中周期波动角度分析,2004年是该轮经济周期的波峰,按照八年推算,2008年将进入周期性衰退阶段。这可能会对后奥运经济具有“放大效应”,从而加速奥运会结束后国民经济下滑的速度。再者,从2007年后半年开始,国内经济出现过热的趋势,CPI、PPI指数不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也加重了奥运后中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4)奥运会本身是一种资源,如果没有后续产业的支撑是难以摆脱困境的。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大规模投资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泡沫存在,如果泡沫不能很好的消除,将会导致消费水平下降、银行不良贷款急剧增加,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

2中国“后奥运经济”效应不会发生的因素分析

(1)投资惯性的存在。一项大的工程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项目一旦启动,就需要连续投资,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连续巨额投资,在带动经济增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相对于工业更新换代方面的投资,奥运会的投资并不是最大的投资,并且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2年广州亚运会,还需要继续进行大量的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引导投资走向的因素还是继续存在的。

(2)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经济现代化还有很长的发展过程,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套先进设备引进投资等,工业升级方面如产业升级、产品升级、技术升级等,这些都需要继续进行大量的投资。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的培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投资。对于投资引导型的中国经济,其引导经济继续增长的因素还是存在的。

(3)据统计数据显示:奥运会对中国GDP的推动效果在2007年仅为0.22%,2008年加上旅游收入也将止于0.25%左右。与往届奥运会相比,北京奥运会确实投入了较多资金,但与中国的经济规模相比,这一数字并不大,并且这些投入是分摊在很多年,因此,中国经济其实对奥运的依赖非常小,奥运结束后经济的下滑也仅限于如此程度。

(4)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政策的倾向,使得众多的外资企业纷纷到中国投资,建立了非常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而且随着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的改善,为外商到中国投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因此未来中国还是会吸引外商来投资的。

(5)奥运会实际上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契机。作为一种最有价值的宣传方式,奥运会后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中国,会有更多的人来到中国投资、旅游,因此,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很有可能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

(6)中国仍然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单位劳动力成本还处在相对比较低的水平,对带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还是很有利的,这些都不会受到奥运会的影响。

3我国对后奥运经济的规避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合理设置比赛场馆,提高其赛后利用率。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分为新建馆和改建馆。在新建馆中,有少数是临时性场馆,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些冷门项目比赛过后,其专用场馆利用率不高,采取临时性场馆赛后可拆除,避免场馆资源的浪费。另一部分是永久性设施,对于这部分场馆要提高其赛后利用率,如承办各种国际国内赛事、向市民开放使用等。历史表明,赛后场馆利用率过低,场馆维护负担沉重是过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发生后奥运经济的一个重要导火索。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将有效的减少甚至避免后奥运经济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

(2)合理控制投资需求,为支柱产业寻求新的经济支撑。投资需求是一国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多少、增长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一国的总需求,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状态。奥运会后投资需求会有下降是正常的,关键在于需要寻找其他新的手段保证经济的增长。可见,合理安排奥运前后的投资规模、平抑投资总量的明显波动,将有助于保持举办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

(3)合理调整赛后经济,要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作用。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过快及消费价格指数不断创新高的形式,“适度从紧”是我国2008年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在2008年上半年,各类需求由于奥运会的因素,还会成向上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使用适当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其目的在于控制通货膨胀,防止通胀情况进一步加强。

(4)积极利用奥运这个“中国品牌”。举办奥运是一个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途径,是一个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中国通过申办和主办奥运会,受到了西方媒体的更多的持续关注,这种长周期、高频率的报导,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树立国家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国家兴、企业兴,国家品牌打响了,企业小品牌要紧跟着大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更多世界知名的中国企业。

(5)重视促进城市文明建设,这是奥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2008奥运会提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提倡“共建共享”,这在城市管理上对我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应当借此机会加强城市管理的力度和质量,使我国城市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厉以宁.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的滑坡[J].当代经济,2007,(2).

[2]鲍明晓.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及首都经济的影响[J].前线杂志,2001,(8).

经济效应论文篇6

[关键词]课程教育;研究生;有效性

1《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地位和发展

《经济研究方法论》作为经济研究者的启蒙课程,是一门针对研究生开设的课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也只是部分院校开设,课程的名称也不一而足,但其影响越来越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

《经济研究方法论》是方法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经济学界在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时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的应遵循的理论。它们以一定的经济学说为指导,彼此之间往往互相交叉并补充。一般而言,在大的理论框架下,《经济研究方法论》的理论主要分为演绎与归纳、宏微观分析、制度结构分析与总量分解以及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等。这些研究方法理论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因研究范畴、前提假设、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等的千差万别而有所不同,有的甚至意见相左。但无论如何,一个共识是,作为探寻经济社会现象的重要手段,经济研究需要方法的介入,离开有效的方法,研究很难深入,研究结论也令人质疑。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方法论内容的教学上也并不拘泥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指导。经过努力,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整体研究素质有了提高,我国高校教师对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的设置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逐步认识到经济研究方法是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一起构成了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核心课程。

2014年,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强方法论学习和训练,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结合课程教学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

新疆农业大学作为省属的重点高校,1988年在经济管理学院开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经济研究方法论的选修课程,之后又陆续在农业经济管理博士以及土地资源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硕士中开展,现已成为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的必修课。

2研究生教育发展对课程有效互动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自1999年以来,研究生(含博士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递增2.7%以上,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从1999年的8.5万增长到2015年的64.74万人,这意味着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精英人才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分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研究生可就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志向报考不同类型。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研究生,一定的研究方法还是需要掌握。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类别,在互动内容上又不同的侧重。

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2010年以来,该校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科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有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等6个二级学科招生,同时还增加了农业推广硕士中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两个领域,偏重农业经济方面的应用研究,此外,会计学专业硕士和工程管理专业硕士也陆续开始招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研究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和指导教师数量较少的矛盾,尤其是在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方面,许多老师认为学生的总体研究能力在下降,论文质量也受到质疑,但同时一些研究生也抱怨,研究方法没有系统学习,缺乏相应的科研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经济研究方法课程中增强互动,调动研究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课程在科研能力中的价值体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3课程教学互动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经济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相比几十年前,在经济学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如何运用经济学新的原理、新的计量手段、新的视角从事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研究方法的互相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设置课程《经济研究方法论》是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研究生往往喜欢通过新媒体新手段自主获得某种思想、工具和手段,却很难与周围的师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在课堂上也只是听听,也不愿轻易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有的导师也比较封闭,画地为牢,有时甚至很少与学生做一些学术交流。因此,看上去信息传递越来越便利,可是到了人这个应用终端后,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终止了,使用效率陡然变得低下。

在西方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包括课堂教学,相互有效沟通是一个重要的过程。通过《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互动学习,让学生更透彻地掌握基本的经济研究方法论体系,使之研究方法成为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钥匙,在解释或解决经济问题的时候有一套适用的方法。因此课程中的有效互动非常必要。

互动教学的适用性则要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以及方法论课程内容有所侧重,在哪些地方需要互动,在哪些内容上需要互动?以及如何提高互动的有效性,降低无效的互动?经济学管理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提高科研能力,而仅仅通过灌输理论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效果不会很好,在互动中大家对理论的掌握会更扎实。而对应用型研究生,大部分将从事应用型实际工作,对他们的方法论课程互动应有所不同,应比较偏重研究方法、理论运用方面等。总之,在研究生人数增长迅猛而教师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就更要注意如何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提高教学效果。

4研究生课堂教学有效互动重点环节

4.1课程内容的设计

《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理论到应用内容极其丰富。在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我们按专题来设计内容体系,将《经济研究方法论》划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方法论基本理论的回顾;第二部分是数据处理专题研究,重点讲解经济计量模型的运用;第三部分是经济调研方法,重点讲授数据等资料的获得及处理方法;第四部分是文献综述,重点讲授如何搜集整理文献并归纳评述;第五部分是论文写作,重点讲授学位论文和一般研究论文的写作原则和方法等。有了课程内容的体系和专题,授课教师可以自主设置相应的课堂互动内容,根据不同专题不同内容以及学生的情况随时完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课堂互动设计清晰,学生参与相对积极主动,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形成了有效互动。

4.2互动内容的设计

互动并非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意发挥,而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授课对象精心设计,否则有效性将大打折扣。以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的数据处理专题为例,目前已有很多计量经济学软件包,可以完成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估计、模型检验、预测等基本运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是孤立地完成原理讲解或者软件使用,可以在原理课上运用提问的方法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的程度,同时在上机实验的环节了解学生处理相应数据的能力,这样综合的办法也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有效互动性。

4.3课上演讲和讨论

对研究生而言,课堂互动对他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回答问题或阐述观点时,往往要求他们更加发挥能动性、独立性,更深入、更系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研究生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要求学生努力丰富知识结构和内容参与教学。

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上,一些教师分别设计了学生自主演讲的教学内容。课上讨论的环节,还有一些教师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并要求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要求课堂中所有的主题高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自主演讲的部分,老师讲授完理论性比较强的重点章节后,其余的章节给学生安排自主演讲,这样就要求学生大量地阅读文献,提升综合归纳能力,加以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追问,再讨论,使得互动有效性最大化。

4.4完善的考核机制

完善的考核机制是课程有效互动的助推器。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自然应体现部分课堂互动环节的内容以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

4.4.1重视平时表现

方法论的学习内容繁多,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决定研究生的最终成绩,而平时的表现因为有了更多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应成为衡量成绩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讲授、发表见解和发表点评意见时,要求他们在课下有更好的储备,必须花很多时间参看文献、做课后习题等工作。因此我们把平时的课堂表现成绩提高到40%,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4.4.2开题报告成绩

研究方法论原理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闭卷考试反映出来,但是对研究方法的运用还能够通过课程论文和开卷考试的部分信息考查。根据经验,在课堂上有效参与互动的学生,往往在原理应用中有优势。而开题报告往往是学生运用研究方法论做出的第一份应用成果。因此,可以把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成绩作为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部分成绩考核依据,我们给定的是20%。一方面让学生重视课堂互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开题报告的质量。

4.4.3开卷和闭卷结合的考试方式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有新意的考试方式,也是很多教师认同的比较客观考察学习效果的方法。不过,从在课堂互动有效性提高这一角度出发,我们认为,重点在于出题的内容能否体现出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闭卷中提出一些在课堂中出现过的讨论内容,而在开卷中,既可以用开题报告充当开卷考试,也可以让学生做课程论文。课程论文中,也要涉及部分课堂中的提问或讨论内容。总之,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考试,对考试命题教师而言,都应该将课堂互动的内容考虑进去,从而增强学生课堂互动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金笙.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反思――以《经济计量方法研究》课程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1-113.

经济效应论文篇7

一、计量经济学实际教学效果和问卷调查说明

1.长江大学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最近四届教学效果。长江大学是湖北省二类本科,除了台湾省,生源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基本能反映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根据近四届学生课堂教学效果抽样来看,2005级(包括经济30501班、经济30502班)、2006级(包括经济30601班、经济30602班和农经30601班)、2007级(包括经济30701班、经济30702班和农经30701班)和2008级(包括经济30801班、经济30802班和国贸30802班、国贸30803班)各年级实际计量经济学考试平均成绩及其分布见图1、2。由图1、2可以看出,从2005级至2008级,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平均成绩略有上升,但总体水平维持在70分左右。优良率在逐年递减,而中等水平和及格率从2006级开始在逐年增加。成绩的最高分为97分,而最低分仅为6分,离散程度非常大。2006级学生的不及格人数和不及格率都最大。从学生毕业论文中所使用计量模型来看,运用计量模型的比例仍然偏低:2005级比例为26.8%,2006级为29%,2007级为29.4%,2008级为31.6%;而从模型的正确使用来看,比例也不高,正确率分别为:53.2%,51.3%,40%和50%。由上述统计数据可以得出,目前普通本科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较低,对计量模型的运用能力仍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时的减少造成的:2005级为64学时;2006、2007级为56学时;2008级为48学时。另一方面,我们可能有必要深入分析教学方面的原因。

2.统计抽样说明及结果。本文使用的统计数据是建立在2007~2011年对长江大学经济学院2005~2008级学生的随机抽样得到的。四年共发放问卷190份,其中,2005级40份,2006级50份,2007级40份,2008级60份。从问卷调查表中,我们剔除了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71份,其中:2005级34份,2006级44份,2007级37份和2008级56份。占抽样年级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005级41.46%,2006级为41.12%,2007级为34.26%,2008级为36.36%。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理论模型建立和变量说明。由于问卷调查全部是定性问题,因此,我们建立如下虚拟变量模型:cji=a0+αsexi+βsubi+14j=1Σγjwji+μi,i=1L171其中,cji为第i个学生计量经济学的实际考试成绩;sexi=1L男生0L女Σ生;subi=1L理科0L文Σ科;wji=1L回答为优+良0L回答为中+Σ差

2.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利用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学生计量经济学实际考试成绩,运用本文所建立的虚拟变量模型,在EViews6.0软件环境下,得到回归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性别和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在10%显着性水平下,对计量经济学的考试成绩有显着影响;课堂板书与课件之间协调在5%,显着性水平下,对考试成绩有显着影响;而文理科别、对先修课程的掌握程度、课件质量和课堂板书在1%,显着性水平下,对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有显着影响。由于计量经济学涉及到较多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其先修课程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理统计等,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先修课程掌握不牢,势必会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或理科生逻辑抽象思维较强,成绩相对而言会高。同样,课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听课的思路,进而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如果课堂上仅仅依靠课件,对于很多学 生来说,对很多问题又无法深入理解。因此,老师的课堂板书对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点的理解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基本结论与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途径

1.基本结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影响普通地方高校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性别、高中阶段的文理科别、对先修课程掌握的程度、课件的质量、教师课堂板书以及课堂板书与课件之间的协调。其中先修课程掌握程度和课件质量的影响效果最大,高中阶段的文理科别和教师课堂板书影响效果次之,而板书与课件协调和学生性别的影响效果最小。受其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理科男生计量经济学的平均考试成绩最高。

经济效应论文篇8

关键词:经济增长极;不平衡发展;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101-02

一、西方经济增长极理论的产生:由均衡到非均衡

以美国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是一种源于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增长理论,这种平衡增长理论是一种认为在各个部门和产业应当同时投资推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学主张。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以及纳克斯的贫困恶性理论均是这一点的代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很长一段时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理论,强调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均衡性,认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市场机制良好的运行。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因为与人类现实的发展情况与经验出现越来越多的冲突与不符而遭到了不断的质疑和批评。该理论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均衡性,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不同区域、不同国家或不同经济部门的繁荣与衰退常常并存,这些区域、国家或部门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收入差别和价格差别。另外,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存在的传统产业衰落问题,都使人们对新古典所阐述的市场具有自动实现均衡功能的学说产生怀疑。于是作为新古典理论的对立面,一系列主张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应运而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德国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从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认识出发,于1958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和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原则,进而提出了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战略。

美国经济史学家,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的罗斯托还提出了主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群的更替学说,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按照罗斯托的主导产业学说,前一个成长阶段的主导产业会对下一阶段的主导产业产生引导作用,原来的主导产业部门在完成了带动其他部门和经济增长使命后,就会让位给新的主导产业部门。

针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均衡增长理论,赫希曼、辛格与罗斯托等人认为,这种理论对于缺乏经济资源(包括资本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稳定均衡增长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若国家经济的各部门总是处于一种稳定均衡的增长状态,那么便会使企业失去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动力,从而便不会使经济增长处于一种可持续的状态;再者,发展中国家的各项资源各项产业的分布本身就处于不均衡的状态;第三,平衡增长战略过于依赖政府的调节与干预,忽视所谓的“政府失灵”现象,一旦出现“政府失灵”,则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也不利于市场的培植与发育。

增长极的概念始于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一概念时,主要不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问题,而是试图设计一种不同于凯恩斯和熊彼特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新构想,主张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空间”中的一个或一组优势经济部门的率先发展对整个经济系统推动的结果,这与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更替学说是相互一致的。

二、增长极理论在西方的演化与发展

1.佩鲁的主要理论与观点。佩鲁提出的经济部门的增长极,是指“经济空间”中起着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他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称为经济增长极,增长极是一组起主导推动作用的产业,这种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可以通过极化效应、扩展效应等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增长。而“经济空间”是指各经济部门之间的集合,即一群或者一组经济部门构成一个经济空间。在他看来,一国经济由“经济空间”构成,或者是计划经济或政策运用的空间形式,即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均质的经济空间形式,或者是一种势力范围、力场,增长中心的经济空间形式,他着重分析了后者,认为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是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认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既增长了增长极自身的发展能力,又能够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实力,并且一旦区域内形成了增长极,便可通过资金、产品、人力资源、技术以及信息的传递,将其经济发展动力和创新成果带到广大的腹地去,形成强大的扩散效应,最终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

2.佩鲁理论的补充。与佩鲁有所不同,作为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批评者的赫希曼(A. Hirschman) 则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首次意识到累积的因果关系法则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阐述。累积的因果关系阐述了一个包括两个或更多变量的正负反馈机制。在他看来,社会经济发展是由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循环累积的非均衡发展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导致其他因素的相应变化,进而又会形成反馈导致初始因素的变化,如此循环累积进而使经济过程沿着初始的变化而变化。

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提出以“增长中心”、“区域发展极”为标志的“地理性增长极”,用以区别原生的增长极即着眼于经济空间、创新性产品、部门和拥有推进型产业综合体城市的“佩鲁增长极”。赫希曼对增长极的运行机制作了补充,即增长极与区域(或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包括“极化效应”或“回波效应”(各种生产要素向发展极的回流和聚集。产生一种扩大地区内经济发展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从而产生一种缩小差距的趋势),用以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极)对其他落后地区或腹地的双重作用和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艾萨尔德在这方面也功不可没,促成了增长极理论政策化和实用化,使该理论向区位理论、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理论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渗透,为国家干预区域经济提供了可具操作性的政策理论和方法,奠定了西方区域经济学说的基础。吉尔伯特提出增长极、增长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性论:“增长极与地理学中相对应的增长中心两个概念,逐步为政府部门采纳,并引入到区域开发规划之中,这些概念突破了意识形态方向的障碍,原因是它已经既为社会主义国家接受,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承认并加以应用。”增长极理论已在实践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西方的经济增长极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臻完善、日趋成熟,并且已经付诸实践。尽管有着一些缺陷,但是它仍然是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并且在当今世界已被许多国家的政府列入经济规划以及发展布局的战略当中。

三、经济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启示

20世纪70年代,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趋势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俯瞰世界的发展趋势,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党和国家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随后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第一个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92年改革开放第二个宣言书《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以及1984年视察几个经济特区、1986年会见新西兰总理的谈话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科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可集中概括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带动后发展地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这其中便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经济增长不平衡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邓小平同志为中国发展所设计的宏伟蓝图,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20世纪8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腾飞了珠三角;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拉动了长三角;21世纪后,天津滨海新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和北部湾两地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经过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们国家的建设尤其是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在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有效指引下,我们先后建立和开放了多个经济特区,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多个经济增长极,有效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高瞻远瞩,进一步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体制,积极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在遵循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理论的同时,兼顾全国的协调统一发展,完善国家的发展战略。在全国建立多个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09年,国家发改委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随后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等七个规划。这样由南到北便形成了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到包括滨海新区在内的环渤海区域和辽宁沿海区域,加上今后可能获得批准的黄三角和山东“蓝色经济区”,全国沿海将连成一串漂亮的“金项链”,到2020年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沿海的整体经济框架将形成。中国将进入经济的全面复兴时期。

参考文献:

[1]颜鹏飞,马瑞.经济增长极理论的演变和最新进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2]秦国文,李斌.经济增长极实现条件分析[J].求索,2007,(5).

[3]颜鹏飞,邵秋芬.经济增长极理论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3).

[4]孙富林,董邦纯.邓小平的经济增长极理论[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0,(6).

[5]陈华,刘永新.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4).

[6]徐志尧.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选择[J].黑河学刊,2007,(9).

上一篇:经济动态论文范文 下一篇:经济战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