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0 18:23:24

城乡建设论文

城乡建设论文篇1

内容摘要:本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立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广大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要把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立路径选择

十七大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必然途径。在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责和服务宗旨。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进行政府改革,提高政府绩效,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近70%的农业大国来说,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因素的客观现实下,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1公共服务体制的内涵

所谓公共服务体制,主要是指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是由一系列彼此相互联系的关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生产和供给方面的制度所构成的完整体系,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即公共产品与服务应该和可以由谁来提供。实践证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并不总是能将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的制度安排,是公共服务改革的必然选择。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即应当向社会成员提供哪些公共产品与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需求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必须依据公共需求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即怎样向社会成员提供其所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公共服务供给对象,即不同类型公共产品与服务主要和应当向哪些人提供。其中有面向所有社会成员,让所有人都受益的全国性公共产品,也有面向某一地区或社区成员,仅使部分人受益的地方性公共产品,还有仅针对某类特殊人群的。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必须明确公共服务的受益对象公共服务监管机制,即如何确保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有效提供。尤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情况下,政府的监管职能更要加强。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2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发展现状

公共服务是国家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具体指为社会提供的各项公共产品和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多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虽不断增加,但与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网络传媒的发展,经济性公共服务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主要差距体现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上。和谐社会旨在和谐,缩小城乡差距是其根本目的之一。公共服务体制主要包含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供给结构、供给方式、供给对象、供给监管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政府转型的滞后,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紧迫感,使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而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因此,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为全体公民提供充足有效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新阶段解决社会矛盾的迫切要求。

(一)城乡财政投入的差距

公共财政的投入直接决定公共服务的质量。据相关资料统计,1990-1998年期间,国家用于农村的各项支出总和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为15%。而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镇人口却使用了政府财政支出的50%。

(二)公共教育投入的差距

第一,城镇中小学生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5倍,城镇中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3倍。第二,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政策未出台之前,从学杂费占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看,农村普通小学生是城镇学生的2.5-2.6倍,普通中学生是城镇学生的1.2-1.3倍,高等教育农村负担更重。第三,从办学条件上看,无论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还是学校的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农村与城镇都有很大的差距。第四,农村从国家教育投入中的受益比城镇少,全国绝大部分的高校都设在城区,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中学、小学都在城镇,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在城镇工作。

(三)城乡公共卫生医疗的差距

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广大农村及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人民面临着巨大的疾病风险和经济负担。从卫生支出绝对额看,城镇是农村的2.2倍;从医疗条件看,城镇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医疗病床数是农村的6.19倍,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农村的1.85倍。农村的医院基础设施与城镇相比有很大差距。

(四)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比城市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完善,造成大病致贫返贫现象;养老保险几乎没有,造成普通农民负担过重,不仅要负担儿女的教育费用,而且要负担老人的疾病治疗和赡养费用。

(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差距

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基本上靠农民自己投入,这就造成了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拉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农村的近6.89倍,政府预算内投资城乡差距是11.11倍。在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使用上,农村的公路建设,家庭拥有电视、电话、冰箱、电脑,以及文化法律保障等方面等与城镇相比差距巨大。

3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选择

农村地区公共产品匮乏、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因此,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就应以向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在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下,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此时是不断完善我国各项社会制度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缓和矛盾,协调发展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基本要求。要解决当前农村的相对落后状况,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如下:

(一)构建公共服务相关法律体系

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理念,是有限政府,必然也是法治政府。一切事物的执行以法律为准绳,构建相关的关于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可以从法律的层面为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加大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可以让人民具体了解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及范围,避免拥有公共服务权力的政府利用公共服务权有选择性的提供服务,进而产生不公正、不公平后果,同时滋生腐败,也可以让人民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形成一个评价体系。目前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共服务不公造成的。相关法律体系包括相关法律问责制,公民代表参与公共政策(尤其是与公共服务有关的政策)的咨询建议制度等。

(二)推进行政管理改革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在乡村实行乡村自治管理,村民委员会负责村民各项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并设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等职,在一般农民心中他们是“官”。我国的行政升迁制度对村的基层干部不起作用,乡村干部虽由村民直选,但受乡镇政府影响极大。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提供乡村的公共服务,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上传下达中央政策,处理村民纠纷等。但事实偏重“下达”功能,缺少公共服务功能。主要原因在于村干部升迁机制缺失,公共财政上自上而下转到村级手中,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人的自私性会导致村干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为。因此在推进行政改革过程中,建立健全村民监督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是促使村干部做好公共服务的关键。

(三)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提出的“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服务的本质,公共财政是用来提供公共服务的,但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这样人民才会满意。缩小城乡差距有赖于公共财政向弱势群体倾斜。主要措施有:进一步进行税费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更依靠政府,加大对农村信贷投入,调整农民土地的征用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等。

(四)完善农村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体制

强调: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在谈到教育时,他说: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这突出了中央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关键在于调整农村教育结构,进一步免除农村中小学教育学杂费,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加大扶贫力度,健全农村养老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体制的关键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扶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共卫生教育活动;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

除此之外,由于农民法律知识比较缺乏,文化程度比较低,要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的落后状况,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政府的功能才可以更倾向于划浆,而非掌舵,才更具备治理而非统治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政府才能提供人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本文以公共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农村公共服务为主线,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总体思路和四个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对策措施。

城乡建设论文篇2

辜胜阻(1991)[1]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最早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一词,此后众多学者开始对城镇化进行研究。学者们对城镇化一词的内涵基本达成了一致,认为城镇化包含2方面内容,数量,即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小城市和县镇聚集的过程,表现为城镇人口大规模增加、城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城镇经济发展等;质量,即在农民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中,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教育、政治权利、社会服务等向城市居民靠拢,最终达到同一水平,实现真正的市民化。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传统农民工相比,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对财富和理想具有更高的追求、吸收了更多的城市现代文明、创建了更多的网络关系、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他们脑筋更活、想法更多、胆子更大,也因此成为城镇化建设中迫切需求的重要力量。并且,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已经突破了狭义上祖祖辈辈生活的“农村老家”的概念[2],更多的农民工回到户口所辖的小城市、县、镇创办新事业。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城镇化建设在空间上形成了交集,若能够充分挖掘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利用这个交集,必然能够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2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

在教育上,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校学习时间较长,大多离开学校即进入城市务工,所以基本没有务农经历,缺乏务农技能[3];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通过掌握一门技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4];在消费理念和工作期望上,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摆脱了“苦行僧”式消费特点,更注重文化娱乐,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因此也对财富和成就具有更高期望,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数据显示,62.6%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创业做老板的打算;在心态上,传统农民工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是城市的“过客”,最终归宿仍在农村,因此更多的选择“候鸟式”的迁徙方式。但是本身就缺乏务农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期待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涯,具有更强烈的“城市梦”;在对尊重与权利的追求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被社会尊重,被他人尊重,渴望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权利,更加追求民主,会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总之,从整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方式、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消费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已经渐渐向城市居民靠拢,但是当前就业的压力、过高的房价、户籍的限制、教育的不公平等社会现实阻碍了他们留在大城市的脚步。对很多怀有创业梦想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在城镇化建设的促动下,农村老家所在的小城市、县镇就为实现他们的梦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3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城镇化建设需求的契合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掌握技能和信息的人才创办能够缓解就业压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生活服务类项目,进而带动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向市民的转换[5]。

3.1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满足了城镇化建设对青年人才的需求

城镇化建设要求提高非农产业比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期间大多涉及建筑业、维修业、服务业、零售业等第二、三产业,而且其返乡后所创办的新事业大多与外出务工期间从事的非农产业相关。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了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产业比重;城镇化建设需要敏于发现潜在机会、善于把握时机、敢于投资的创业者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在大城市和小城市、城镇的发展中心成了“势差”,导致在小城市、城镇中形成了很多空白商品。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势差”有所缩小,城镇居民对原本属于大中城市的商品产生了持续旺盛的物质需求,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开拓了视野、扩宽了眼界,因此对“势差”所创造的商业机会具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并且更加勇于利用务工期间所积累的资本进行投资;城镇化建设需要降低失业人才比重,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显示,平均一个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能够带动4人就业,帮助每人每年增收5000元。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加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愿,他们的返乡创业能够解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后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同时,我国尤其是我国的小城市、县镇地区仍处于“乡土社会”之中,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更加倾向于寻找与他人相同的思想和行动,脑筋更活、想法更多、胆子更大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创办的企业具有“造血”机制,能够对返乡创业起到宣传作用,在小城镇中倡导自由的、积极的创业氛围,进而扩大小城镇创业大军的规模,从根本上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使农村的“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提升城镇化水平。

3.2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满足了城镇化建设对产业支撑的需求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造城,不是简单的盖房子,城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也不能长期依赖财政补贴和出让土地的收入,而关键在于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培育本地区的自身的造血机制[6]。

金融危机后大量企业面临倒闭的威胁,大批面临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返乡。与新生代农民工一同入驻小城市、县镇的还有新观念、新技术、新市场以及制造业、电子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充分利用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发挥本地区资源和区位优势,担当起大都市后勤生产基地的角色。例如成都市的竹蒿镇曾经是著名的农民工流出地,但是随着众多大型企业的内迁,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返回家乡,利用在城市所学习的技术和资源进行创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制衣、服装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模范镇,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所延伸的产业链能够实现“建设一个园区,集聚一批企业,形成一片城镇,繁荣一方经济”的目标,将城镇化建设在产业的基础上,提升城镇化水平和速度。

3.3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满足了城镇化建设对市民化气息的需求

城镇化不仅要求城镇人口的增加、失业率的降低、县域经济的发展等指标的实现,更多的是需要人的城镇化,体现在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后生活方式、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向城市居民的转变过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农村仍然存在很多保守、僵化、迷信的陈规陋习,比如随地吐痰、跳大神、等。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将城市的现代文明传播到小城镇地区,在日常生活中融合城乡文明,嫁接城乡文化,将科学的道德观、法律观、社交观引入农村,引导农民向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进而在农村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风气。

城镇化建设要求提升教育支出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然而我国传统农村对教育不甚重视,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且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加之在城市务工期间其教育观念得到不同程度的解构与重构,进一步确信“知识改变命运”,因此更加重视下一代的读书教育。他们的返乡创业能够在城镇化进程中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城镇化进程。

4结语

城镇化建设是大中型城市和小城市、县镇协调发展的过程,城镇化建设不仅有“量”的指标,还有“质”的需求。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满足了城镇化建设对人力资源、对产业支撑的需求,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将城市的现代文明传播到小城镇地区,在小城镇形成重视教育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对城鎮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通过城镇人口增加和城镇经济增长的数值测量的,还需要关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转变,即关注城镇化的质量;应该肯定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作用,政府部门应当积极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积极推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发挥政府机构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员、培训员、服务员的作用,积极解决限制和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和技术难题、税费和厂房租金负担等困难,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更多地参与和实践的机会。

城乡建设论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城乡文化一体化;以城带乡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7-0070-04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部分。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也面临许多问题。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的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试结合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的主要思想,探讨推进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

1.城乡融合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就城乡统筹问题在某一著作中作过专门集中而系统性的论述,其城乡统筹思想的火花散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论住宅问题》《资本论》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1]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首先要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概念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渊源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所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立足当时城乡发展的状况,批判地吸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关于城乡关系和发展的观点,在肯定了城市的出现、城乡功能分离的合理性、必然性和进步性的基础上,天才地提出自己的城乡融合的思想。他们认为,城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僵硬的、一成不变的,未来社会绝不会固化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而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城乡平等与协调,即城乡融合。所谓城乡融合,就是“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和缺点”。[2]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本体论的角度,指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不是某些产业之间的融合,也不是社会某些领域之间的融合,而是指社会整体各子系统之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态势,是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3]

2.城乡融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影响全局的环节。只要“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4]157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5]57

马克思的总体思路是:“古代社会浑然一体、无城乡之间差别——私有制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加深而导致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抗——废除私有制后,城乡之间由对立转为差别;随着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人类逐步消灭这种差别,从而使城乡成为兼容两者之优势而又避免两者之缺陷的新的社会统一体。马克思关于城乡‘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既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价值追求,也符合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6]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之所以城乡会重新在更高级的形态上实现融合,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摆脱愚昧落后状态的需要;其次是大工业发展和解决“城市病”的实际需要;再次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3.城乡融合的前提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走向城乡融合的基础前提。城乡二元分离和对立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够高:“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7]消灭城乡对立,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产的不断进步才能实现。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将为旧的分工的消灭、私有制的废除、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城乡关系也必将逐步由对立走向融合。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的存在是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制度根源:“城乡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5]57阶级的存在就意味着一部分人对另外部分人的劳动和财富的剥削和占有,也就是主要生活在城市的剥削阶级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对大多数乡村的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占有,使得城市越来越中心化,而农村则不断地边缘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城乡融合的社会条件。“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4]423只有消灭私有制,农村社会生产力才能获得根本解放,城乡间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才能获得根本改变,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

消除城乡分离和对立,实现城乡融合必须走过一段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的确,文明在大城市中给我们留下了一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努力才能消除的遗产。但是这种遗产必须被消除而且必将被消除,即使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8]

二、目前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体制弊端。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以其独有的特质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地位区别逐步凸显,城市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相比之下,乡村文化则显得单一落后,封闭僵化。这种文化差异学者称之为“城乡文化距离”。

新中国成立以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以及“城市——工业、乡村——农业”的导向模式得以施行,国家通过工农剪刀差剥夺乡村,造成乡村发展缓慢,生产水平落后。加之农产品购销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一系列城乡二元制度的实施,更是造成了城乡的巨大反差,加固了城乡壁垒,强化了城乡文化距离,形成了城乡文化二元对立的格局。这种城乡文化二元对立的特征在于:城市文化带着傲慢和偏见看待乡村文化,一些城里人往往带着高高在上的心态看待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城乡之间无法实现文化上平等的角力和对话。

2.观念障碍。城市经济的相对发达和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也决定了城乡人们思想观念的差距。有些市民阶层抱着天然的优越心理,对乡村文化的尊重不够,将乡村文化等同于贫穷、落后和愚昧,有意无意扭曲丑化乡村文化。而农民则有一种自然的自卑情结,在观念上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比市民阶层低,认为文化活动是城里人的事,农民忙着干农活或挣钱,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文化活动。这些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划出了界限,成为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无形障碍。

在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观念障碍还反映在地方各级领导和基层文化干部身上。他们作为城乡文化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存在着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轻视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缺乏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有的地方搞形式主义,农村文化建设无非就是放放电影、唱唱大戏,对关系到农民切身需求的科学培训、技术指导很少关心。有的地方搞形象工程,只注重文化设施建设,不重视文化设施的利用和管理,文化设施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门面性工程。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了城乡文化事业的发展。

3.经济根源。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又是制约其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消费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和经济收入决定的。只有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用于吃穿等生活消费占收入比例会相应减少,而精神文化生活投入会相应增加。改革开放的发展尚没有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再加上农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较城市居民更强烈,所以,农民用于消费精神文化的支出偏少。

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由于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个人和企业很难自觉或被说服去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仍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投入不足,用于农村文化事业支出的比例远低于城市,据估算,“农村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约为1/4,但农村人口却是城市人口的近1.5倍。”[9]由于农村文化事业经费不足,导致一些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开展文化活动也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农民接受文化的机会和渠道有限,从而也影响到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4.制度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文化工作整体呈现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然而,相比而言,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指导乏力的症状,农村的文化改革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乡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严重失衡。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村文化管理体制落后陈旧。现有的农村文化管理模式是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至今依然保留着比较浓厚的“计划”的特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和内容由政府垄断,农民基本被排除在供给决策之外。“这种‘自上而下’的公共品强制性供给制度所接受的是政府完全理性的既定预设,确信政府机构及官员比农民更加了解农民自身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代表农民实现其利益”,“无视农民在乡村文化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人为地造就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集体缺席”。[10]陈旧的文化管理模式只会导致农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并不满意,农民的文化权益也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5.人力因素。马克思说“主体是人”,他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后天生成的本质力量,文化就是人的这种本质力量的确认,文化只能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但是当代农民离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也为各种反文化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小农意识的狭隘经验性、落后保守性、自我封闭性、个人迷信性等特点,也直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羁绊和掣肘。

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决定着城乡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目前大部分基层文化干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专业化水平低,而且专兼职并存,更缺少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由于待遇低、地位低等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影响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稳定。很多农村文化人才,要么转移到城市发展,要么转行去做其他工作,农村文化传统大多也是后继无人。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更不愿深入农村基层发展。没有了文化人才,也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没有了基层文化形式的创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很难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对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思想资源,其城乡融合理论对我们在当代境遇下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1.坚持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认识和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城乡融合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整体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城乡融合是多方面的,即指的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的融合。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也应该坚持社会整体发展观,必须从社会整体的经济、政治、文化交互作用的战略高度全方位地认识和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好农村文化建设中“重经济、轻文化”的问题。和谐的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坚持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重,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中。另一方面,还必须从城乡联系、优势互补视角对文化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城乡文化一体化,不是农村文化城市化,更不是城市文化农村化,而是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之间扬弃的过程,即双方互相吸引先进健康的因素、摒弃落后因素的互动演进的过程。所以,要坚持城乡并重、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总体原则,统一部署、规划城乡文化发展战略,促进城乡文化的整体协调、优势互补发展。

2.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以城带乡,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也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要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存的思想。“传统的现代化观点把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作为最终目标与终极模式……然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念却对传统的城乡文化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对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关照下的城乡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它强调了城乡文化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11]城乡文化各有其特点的建设主体,它们分别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突出不同的特色,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互补性,认识到两者是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其次,坚持“以城带乡,以城促乡”,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主体作用,鼓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网点服务、流动服务;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块,切实提高传播内容的针对性、质量性、有效性;积极引导机关、团体、市民等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加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的长效性、制度化建设;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培训辅导,引导农民自办文化,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加强对城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他们也成为城乡文化互动中的有力桥梁。

3.发展农村经济,加大投入,协调城乡文化设施建设。马克思认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富的物质要求,还可以形成充足的储备,一方面为消灭城乡对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也“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12]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居民从孤立的、愚昧无知的状况中解脱出来,才能使城乡人口都充分获得体力和精神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所以,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首要的前提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刺激农村的精神文化消费,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支持。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地坚持“政府主导、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的原则,把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关心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逐步加大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监督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建立严格的考核体制,制定奖罚措施,确保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落到实处。二是走社会办文化的路子。充分借助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投资、个人捐助和民间集资等形式参与文化建设。可以采用政策导向、社会荣誉、物质奖励等手段,创设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宽松社会环境,坚持政府带动和社会推动同步,协调城乡文化设施建设。

4.培养高素质农民,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消费需要经济支撑,但是更需要高素质的农民为基础。农民素质提高了,他们自身才会从心里真正形成对文化精神消费的诉求,才会真正发挥自己的文化主体功能。一是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农民具有文化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二是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三是培养其思想政治素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农民明辨是非的能力。

培养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建设好一支稳定的基层文化队伍,是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关键。要积极引导鼓励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做到“作者深下去、作品活起来”;特别是要选拔优秀大学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要打破传统用人观念,大胆发现、使用青年文化人才,为基层文化建设储备人才;要加大城乡文化干部和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提高文化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思想素质;要面向农村,培养农民文艺骨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夯实农村文化人才的群众基础;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基层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5.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今天,无论是大众媒体的宣传,还是政府主导的文化建设,也都过分宣扬以现代化、城市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而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实现,同样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的互动交流,才能真正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这也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农村文化的地位。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农村文化是传统文化延续的主要空间,传统文化发展的成熟程度一定意义上也是由农村文化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因此,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发与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既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长远需要,也是实现城乡文化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要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出发点,挖掘农村优秀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源;要对文化资源进行筛选分类,从内容上、形式上赋予时代特色,给农村文化资源提供亮相的舞台;要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开拓农村文化进城的渠道,“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结合,真正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交融。

参考文献:

[1]祝小宁,罗敏.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体系的当代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68.

[3]郭彩琴.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6.

[9]徐莉.城乡一体化中农民文化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1,(6).

[10]闻媛.论我国城乡文化权利公平[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11]陈始发.新农村文化发展战略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6,(4).

城乡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建设美丽中国;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012 — 02

2012年以来,多次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他还强调,为了实现这样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3〕。去年五四青年节,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到,“现在大家都在谈中国梦,都在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中国梦应尽的责任”〔4〕,“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5〕。去年7月,他又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明确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6〕

从城乡规划专业的视角来学习理解这一系列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我认为,要想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积极凝聚中国力量;青年学子必须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一、要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建设之路

中国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要走的发展道路,是关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建设的科学道路。城乡规划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注定了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建设道路必然是中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讲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建设之路,并不是说我们要闭门造车,不用学习借鉴国外关于城乡规划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的先进理论和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发达国家进行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比我们早很多,城市化率和发达程度比我们高很多,仅以城市化率为例,我国目前刚过5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甚至80%。在这方面他们有很多建设经验和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过程之后,他们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许多有价值的经验,这些关于城乡发展的科学创造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理论,但绝对不是照搬照抄,因为外国关于城乡规划建设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独特的中国国情,独特的自然地理,独特的文化传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有些地方尽管在城乡规划方面学习了国外的理念,运用了西方的规划模式,甚至请了国外设计团队来进行规划设计,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中国道路,不照搬照外国的理论、不照抄国外的做法,充分结合中国各地城乡规划实际,尊重当地文化,才能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才能摆脱目前“千城一面”、“欧风一片”的状况,建设出独具特色的美丽中国。

这些年来,虽然城市发展的“中国范式”成为国际规划界热议的话题,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城乡规划理论的本土化建设进展还比较缓慢,〔7〕或者说,我们的城乡规划理论还不充分具有中国特色,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短腿。因此,中国的规划工作者应“增强文化自觉”〔8〕,在学习消化外国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城乡规划理论的本土化建设,发展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语言,建构中国化的城乡规划思想、理论体系,建构有本土色彩的分析架构、解释框架。

二、要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所谓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发展进步的精神源泉和强大动力。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引领。中国精神不但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正能量和最大限度地汇聚中国力量。因此说,中国精神既是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也是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和深层底蕴。中国梦的真正魅力,就在于伟大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就缘于中国人的崇高精神追求。

中国精神首先是伟大的爱国精神。作为一名公民,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把祖国当成最可爱的家,才会愿意为国家的发展繁荣贡献力量,才能自觉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才能自愿放弃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不良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同样,作为一个城乡规划工作者,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真正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神圣己任,进而在工作中时刻注意保护自然,秉承科学精神,自觉运用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来做规划、搞设计,构建起更宜居、更具有人文关怀的生态文明城市,把广大的农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从而实现让人们拥有更诗意的栖居、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好愿景。

城乡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统筹城乡;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51-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乡文化建设的环境、条件、基础都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虽然这几年来有很大的改观,不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城乡文化建设发展并不平衡。统筹城乡文化建成发展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实现十二五计划的重要条件,是促进我国城乡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学者对统筹城乡文化、农村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党在十六大以后,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不少学者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今后改善我国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基本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并且从现有的资料整理分析来看,虽然很多学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点不同、主题不同、研究的成果也各异。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内容都是关于在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在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存在问题、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基本的途径这几个方面。

(一)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强调“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可见加强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重要,为什么要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者从城乡一体化、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发展战略目标,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内容,这点也得到了唐金培的认同。他认为发展战略目标中的“生产发展”不仅仅只是农业建设的发展,还有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生活宽裕”不仅仅是要农民生活变得好起来,也包括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丰富多彩。“乡风文明”就是通过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拉近城乡距离。“村容整洁”其实就是说要保持整洁干净,这也是一种文化建设。“管理民主”就是利用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缩小城乡差距[1]。

此外,2012年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不少的学者也持有相同的观点。王娟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看成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经济建设的有效措施,她认为没有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建设发展,是无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能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实现[2]。余友斌认为加快新农村文化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3],徐学庆认为,加强统筹城乡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分内容,是培养有能力、有智慧、有素养农民的基本手段[4]。

2.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党的十六大中首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学者普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朱光喜认为农村和谐社会主要是表现在农村的经济、文化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5]。王娟认为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思想,有利于农村环境的道德建设,促进农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唐金培则认为,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化解各种心理矛盾,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形成一个“家和万事兴”的和谐局面,进一步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3.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其实是农民融入到城镇生活中的一个过程。而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和乡镇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地涌向城市,农村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看齐,因此就有不少学者认为,农民在进城后,逐渐从一个农村农民转变为一个城市居民,由于教育方面的原因,文化等方面的反差会给农民带来非常大的落差以及不适应。加强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其实是城市与农村两者之间文化交流沟通的过程,这样会使城市更加了解农村,农村也更加了解城市,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农民可以对城市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认识,这对全面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不少研究学者认为,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经费缺乏

刘文俭[6]等人认为由于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比较少。据权威数据的统计,在1998年到2002年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不足教育事业经费的七十分之一,不足科技研究事业的十分之一。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但是依然没办法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经费不足的问题,郭国祥[7]等人认为,从国家到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都不够重视,文化建设的经费只占整个国家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几,远远低于城市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王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有限,加上农村地区较多,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高,因此也一直得不到过多的重视。

2.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地位缺失

郑风田[8]等人指出,我国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由于受到多种发展因素的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慢慢走向缺失,城乡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同时她认为,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指导对象,利用传统文化,采取多种交流方式,把农村文化建设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此外,刘璐琳还提出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是当前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非常重要的任务。朱正刚也认为在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时,要多听取农民的建议,处理好相互友好的关系,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要积极调动农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早日得以实现。

3.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差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成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相差甚远,在很多的农村地方没有图书馆,没有电影院。就连体育运动场也少得可怜。有学者认为,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要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但是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根据朱明燕[9]等人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1.3%的农村没有书馆没有书库,15.1%的农村有书馆没有阅览室,全国21%的文化馆无业务用房,难以开展业务活动。

(三)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对于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不少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

刘文俭等人认为,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如果不想方设法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现状,农村文化生活缺乏,那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会非常被动,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城乡经济也难以得到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作出指示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希望通过统筹城乡文化基础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2.改革统筹城乡文化管理体制

王娟认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在体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管理错位,管理也不得力,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实现,也将难以实现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实现。吕全国[10]认为,要深化基层文化体制改革,以此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此外,他还认为,要把之前落后的以农村为主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并且要适当整合各种有利资源,把分散的资源合理利用,同时,还要督促政府发挥其应起到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显著提升。

3.加大经费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不少的研究者认为,要加大经费的投资力度,筹借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在这点上应该注意让政府发挥作用,利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改善目前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面貌,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采取多种可以实现的模式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以此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二、研究的不足

很多的学者在研究统筹城乡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时,都能结合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我国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且深入地、比较系统化地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研究中,这方面还是不够,有些研究脱离了原本的理论基础,也是不行的。研究的内容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此外与国外农村文化建设比较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少,

三、总结

虽然,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也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成果,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依靠一个人或是一个单位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唐金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求实,2008,(6).

[2]王娟.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基本途径研究——以山东诸城市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余友斌.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加快农村文化发展[J].学习月刊,2012,(4).

[4]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汪前元.朱光育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文化困境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6]刘文俭,张传翔,刘效敬.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战略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7]郭国祥,刘建芳.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9,(7).

[8]郑风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民族人学学报,2005,(1).

[9]朱明燕、卢悦、魏平、唐榕.成都市城乡社区文化活动建设调查报告[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2).

城乡建设论文篇6

关键词:田园城市;可持续;城乡一体化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1898年,霍华德出版论著《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构想出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的理想城市状态,明确表达即为:“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个委员会受托管理。”

从书中对理想城市的具体描述,可以把“田园城市”归纳为五个方面:首先是用区段作为基本单元,构成城市;第二,用同心圆带状表示土地的不同使用;第三,林荫主干路呈现辐射状形式;第四,具有145英亩的被水晶宫所包围的中央花园;最后,将农业区,工业区以及居住区相结合,形成城乡一体化。

2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的城市发展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90年代后,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提出的两型社会发展要求以及07年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做出的进一步阐释,都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布局,加快两型社会的建设实施,田园城市理念开始为国人关注,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成为推进城市建设发展的新道路。旧有观念认为城市是人工产物,主要强调其社会属性,如今大量城市问题的出现使人意识到,城市并非单纯的经济体,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田园城市”主要表现为城市具有田园特色,乡村具有城市功能,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扩展到乡村,社区化公共服务覆盖城市,城乡结合,一体发展,生态经济是城市的主导产业。可以说,田园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的科学选择。

3田园城市的建设思路

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我国田园城市的建设,其战略推进的关键就是在城市化加速的大背景下,以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努力探索一条稳健、快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其建设原则为建设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

(1)城乡一体。根据霍华德的理论,“田园城市”包含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二者同时存在,相辅相成。正如他所论述的:“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构成一个‘城市――乡村’的磁铁,以表明在这方面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

长久以来基于建设的需要,国家发展的方针是“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社会体制实行 “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和“城市偏向,工业优先”的战略选择。国家通过政策调控,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社会资源,迅速建立了大量城市。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发展道路的曲折,中国的城市综合水准普遍不足,导致“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没有被很好地执行,出现城市与农村差距拉大的现状,城乡发展极为不平衡。

如今,我国已经逐渐打破城乡壁垒,把割裂对立的城乡关系重新转变为良性互动,协调二者的关系,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道路迈进。

(2)协调发展。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要求城市和乡村实现有机动态平衡:既要具备生活居住社区,又有配套齐全的文教卫体等基础设施,同时对产业功能区进行集中布局,为工人提供就业保障和经济支持。城市的周边是大面积的生态用地和农业田地,以保证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其卫星城或者新城规模,单位城市用地1000英亩,农业用地5000英亩,城乡用地比例合理,现今亦可作为大城市区域规划的比例参考。

城市单方面的过度发展,会带来包括人口膨胀、就业压力、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安定。因而重视城市环境发展,同时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形成城乡平等的社会环境,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

此外,田园城市理论所倡导的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完美结合。城乡一体,并非是无差别的现代化建设,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完全消除,而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田园城市的建设,既要打破城乡分割、缩小城乡差别,又要在坚持城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包容发展。

(3)统筹规划。城市的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人口聚集,城市规模也随之扩大。而城市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城市不可能无限度增长,自然资源、空间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也会产生制约效果。当能源物资无法满足城市的消耗需求时,城市的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停滞。因而在对城市发展的规划过程中,就需要统筹安排,提前预备。

霍华德认为,一座城市的规模,其人口应当控制在3万人,如果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另外建设一座新城,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不因为人口过度集中和拥挤而出现弊病。此外也能够保证每家用户的自然空间拥有。这一思路事实上就是追求区域的发展平衡。其发展战略目标就是对城市的规划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具体措施就是限制大城市的无限扩张,有计划地把人口和产业同时疏解到新城,最终保证区域内的每个城市都达到霍华德所推崇的“城镇――乡村”的平衡理想状态。

(4)生态宜居。城市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社会性。然而,城市无法脱离一定的自然基础而存在。城市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会对自然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日益明显。城市发展的过程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撑作用,资源成为城市生产力组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保证和必要条件。

我国基于可持续战略下提出的两型社会确立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标准。健康的环境不仅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体现和谐社会,展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先决条件。田园城市的一大重点就是重视生态环境,保证城市的生态宜居。霍华德把城市和自然系统联系起来形成新的田园城市概念,是研究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向。

经过对城市的研究发现,大凡先进的田园城市模式,无一不是郊区林野遍布,市区绿地广布,城市与田园连成有机结合的整体,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表现。

4结语

田园城市理论与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进行结合是城市规划的一块新领域,田园城市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同时对城乡一体化、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市规划必将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艾比尼泽・霍华德(英).明日的田园城市[M].商务印书馆,2000.

[2] 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城乡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聚居模式;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元生命体;可持续发展

Abstract:Because of Cognitive limitations on the traditional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ity building and rural living space is becoming much more serious. The theory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hich is promoting in China today. Analysing urban design concept and rethinking the traditional urban-rural integration can have rectifying effect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the sustainable urban-rural human settlement. This effect is reflected in five recognizations.

Key words: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 urban-rural integratio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2-30(7)

人类聚居学长期聚焦什么样的环境才是适合人类生产、生活的最佳环境等问题,这在城乡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逐渐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针对这些问题所做的研究最终目标是以地球村为整体视域,以天人合一为最高根本,将人居环境塑造成绿色、有机、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聚居生命体系统。

国内学界,1993年中国科学院在技术科学部会议上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并建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的深入研究命题。政府层面,从本世纪初国家“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人居环境理念:“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到“十三五”规划的“绿色发展”、“美丽中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时至今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仍然是政府关注的民生焦点。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对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居环境方面旧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对人居环境的现状及挑战做全面分析,反思传统理论认知的欠缺和不足,寻找促进人类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

1 欧美城市聚居理论与系统设计研究脉络及影响

欧洲传统社会以庭院经济和手工劳动为主体,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聚居这一城乡形态发展模式,城乡结构日趋复杂,研究重点也随之转变为城乡形态变更和改造方面。1853-1870年间奥斯曼(George Hanssmann)的巴黎改造计划推动了城市近代化价值性探索。在此期间产生了极具创造性的城市模式,如欧文(Robert Owen)的“新协和村”,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马塔(Arturo Soria Y Mata)的“带形城市”、戛涅(Toni Gamier)的“工业城市”等等。19世纪末,田园城市理论、城市艺术空间设计和市政工程设计理论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核心。20世纪对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理论贡献主要理论有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935)的《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和柯布西埃( Le Corbusier,1922)的《光明城市》,但在系统性、深刻性上存在局限,对于人类聚居的城市形态系统性认知缺失。直到20世纪60年代,凯文・林奇(Kevin Lynch)完成代表作《城市形态》和《城市意象》,斯皮若・卡斯托弗(Spiro Kostof)完成《城市塑形》和《集合城市》,两者针对城市形态的问题和城市形态的建筑元素成因机制,以更新的角度――类型学角度和社会经济技术的角度进行探讨和论述。20世纪60-80年代,学术界普遍出现单一区域规划的倾向,然而现实是城市功能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征,针对这一理论研究缺陷,雅各布(Jane Jacobs)提出了城市交织功能论;杜克赛迪斯(C.A.Doxiadis)注重城市交通枢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动态城市;麦克哈格( IL. Mcharg)将自然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提出自然生态城市观;科林・罗(Colin Rowe)和弗瑞德・科特(Fred Koetter)从历史传承角度,提出城市结构与形态的继承性拼贴城市(collage city)著名理论。

近30年来,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网络与城市结构形态相结合的模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强调连接、流、网络和节点等是未来世界空间结构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在其著作《信息时代:经济、社会与文化》(1996)三部曲中有翔实论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在其《市民之城》一书中对城市体系以城市结构网络为标准进行了纵向划分。同时,信息化技术推动了城市形态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探讨全球化城市体系成为热点,除了汤森得(Anthony Townsend)提出网络城市理念,莎琦雅(Sassen Saskia)的《全球城市》《世界经济中的城市》、珊卓拉克(Sandercock)的《朝向寰宇都会》等最具代表性。许多新的城市概念如连线城市、知识城市、智能城市、虚拟城市、信息化城市等逐次产生。

在以上聚居理论与思想影响下,西方欧美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聚居模式渐次转向城市模式,但城市自身的内涵与外延在几百年间也被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在不断催化和演变,基本脉络可归纳为:从乡到城再到生(生态),从农到工再到经(经济),从横到纵(芝加哥建筑学派为代表)再到空(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从聚到堵再到通(流通),从子到集再到群(城市群),从实到虚再到互(互联网)。

2 国内城市聚居理论与系统设计研究脉络及影响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低水平的生产力使得人类对外部环境产生敬畏心态,聚居形态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关系,其布局因贯彻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呈现合理状态。当时,城镇作为特定功能的综合系统,其形态深受中轴、对称、方正、高低与大小等级皇权思想的影响。近代以来,东南沿海沿河的城镇形态仍然以传统的规划及建设范式为主导,但同时附加了一些殖民地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城乡获得长足发展,但与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城乡现代化进程较慢,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成果零星出现。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相关研究才随着城乡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兴盛起来,主要集中在城市形态和乡村聚落形态方面。

宁越敏(2008,2015)主要从中国城市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问题来探讨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种种显性及隐性问题。刘士林(2013)针对我国城市群发展做出的报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全面回顾了三大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概况和阶段特征,并从多因子要素对未来中国城市群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孙施文(2007)针对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长期从事区域与城市研究的胡序威(2008)从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科学对于区域和城市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综合研究。叶南客(2011)基于当代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30年来取得的成果,以南京为标本系统探索中国城市转型发展战略与创新路径。何一民(2012)阐述了中国城市的缘起及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脉络。针对城市化大潮裹挟下的乡村聚居相关问题,张建云(2012)针对当前城乡问题,为如何提高农村基民公共生活质量和妥善的乡村结构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国内外对城市形态问题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大规模的研究聚焦在城市蔓延、城市更新问题,反思传统的社会形态模式,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展理想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等形态研究。如上所述,随着城市聚居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所涉及的领域不再仅局限于空间设计,而是更多地将全球的政治经济、城市经营、低碳低熵的前沿领域融会贯通于其中。然而后工业化时期人类聚居问题的重心转移为发展中国家的城乡融合及一体化过程的城乡形态,这样的系统研究近30年才有较快的发展。尽管如此,城市聚居与设计理论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及其发展趋势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3 国内外城乡结合或融合的研究思考

城、乡研究的人为割裂有违人类聚居的系统本质和辩证规律,不利于现实聚居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内外有关城乡结合或融合方面的研究日益收到重视,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一体化等人类聚居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与理论支持。

3.1 城乡共生理念

最早应用于生物学中的“共生”一词及其理论,1950年代以后逐渐被其他研究领域所借鉴,主要扩展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在《新共生思想》中明确指出,“共生概念涉及人与自然的共生、地域性与全球性的共生……城市与乡村的共生……等不同层次内容的共生。”在中国,袁纯清(1998)系统化研究了共生理论,将共生理论应用于小型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并对共生理论的本质、发生的条件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解析,并提出共生关系在行为方式上,存在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以及对称互惠共生四种关系[1]。如今,在区域发展与城市群竞合关系的研究中共生理论得到广泛运用,并成果丰富。

3.2 城乡结合部

传统上,人类社会学的研究一般以城和乡作为分类,但对于城乡之间结合部研究较少。顾名思义,城乡结合部主要指城市与农村的交接地带。关于结合部范围的大小,并没有严格的界定。美国社会学家伯德格和罗吉斯综合研究认为城郊交界处城市与农村两个区域不再界限分明,而是呈现重合状态。从功能上看,这部分土地同时承担着城市和农村用地的功能,从形态上看,这部分土地上农田和建筑共生共存。因此城乡结合部同时具有城市和乡村的特征。关于城乡结合部的研究,土地利用和生态问题是研究的焦点。科里(Cory. D. C,1985)认为在城乡结合部,稀有的自然生境和重要的农业用地均处在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张的压力之下[2]。罗宾逊(Robinson.L,2005)认为城市扩张不仅导致该区域自然和农业用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还造成原有自然生境的破碎化、孤岛化和退化[3]。扎萨达(Zasada. I,2011)、因伍德(Inwood S M,2012)认为,城市化对城乡结合部也存在正面影响,主要在于城市化对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激励。[4]

3.3 城乡一体化

城乡融合概念及城乡融合理论可以追述到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恩格斯指出要使得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社会生产带来的福利,社会全面公平的发展,那么就需要打破旧的分工制度,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城乡关系类型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城乡差距越大,会加重社会不协调程度,从而进一步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将来需要弥合城乡发展的差距,而不是任由两者严重分离。

法国思想家圣西门19世纪提出,构成社会的主要力量包括从事农业劳动和受雇于工厂和国家的居民,他们应平等享有社会组织体系中的种种福利[5]。欧文提出组织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工农业结合社会化大生产,并以 “新协和村”来解决生产私有化与消费社会性的矛盾。另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则提出“法朗吉” [6]的理想社会单元。

加拿大学者麦基(T.G.Maggie,1989)提出“城乡融合区”概念,即在同一地域内同时发生的城市性和农村性的双重行为之产物。[7]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989)指出:“城与乡,同等重要,不能截然分开;应当有机的结合,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8]。从价值取向上来说,明显是倾向自然环境。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98) 在其代表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中提出以农村为主体的乡城一体化理论,提出用乡城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的“田园城市”概念。1970年代后,美国经济学家利普顿(Michael Lipton))认为城乡发展过程中容易形成城市偏向的城乡关系是极端错误的。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最初对城乡一体化的探讨,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汤正刚(1995)认为以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带动市域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建设[9]。二是城乡改革和发展齐头并进。甄峰(1998)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政治、经济、人口、文化、生态的一体化,而城市规划是城乡一体化的保证,但在如何进行城市规划上并没有具体阐述[10]。十七大提出城乡一体化之后,我国学界进行了大量研究。罗湖平(2011)基于共生理论视角透析城乡一体化进程,赋予城乡系统以鲜活生命体,各中心城市、中小城镇以及农村成为其能量互换、信息交流的共生单元,探索城乡共生体与环境间的动态双向激励举措和共生界面优化的共生机制。[11]陆铭(2015)对我国的城市化历程及存在[12]促进市场统一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手段,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实现区域经济在人均意义上的平衡发展是根本出路。显然,关于城乡一体化,并非消灭农村,也不是单纯地以城市带动乡村发展,而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的统一和创新,完成经济和区域规划上的一致和互补。

3.4 “山水城市”思想

中国“山水城市”之理念源泉可追溯数千年前的中国风水学说与理论。英国托马斯(St. Thomas More)的“乌托邦”设计以及帕克(R.E.Park)的城市生态学说和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等理论是代表著作。山水城市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理论。

城市与乡村、人造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近百年来,西方先哲们致力于统筹、协调,为解决上述矛盾进行了长期探索研究。让城市回到自然中去的理想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的风水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了东西方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殊途同归之处。美国马尔什(G.P,March)、奥姆斯特德(F.L.Olmsted)在19世纪中叶提出了“城市公园运动”;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市”理想模式,其主旨是希望人们能生活在既具有充分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又具有美好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恩温(Raymond Unwin )的“卫星城镇”理论;美国建筑师佩利的“邻里单位”理论在1920年代先后提出;1930年代,法国建筑大师柯布西埃 “绿色城市”的概念和美国建筑师赖特(F.L.Wright)“广亩城市”思想等影响日盛。

4 中国传统“城乡一体化“的认知局限

对于城乡融合式发展,在政策层面我国经历了较长的研究过程。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5个统筹并将统筹城乡发展列为首位;十七大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十首次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阐述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强调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外文献反映出较为多样的城乡融合理念,就当时当地的微观层面分析,有其积极意义与价值。时代在发展,笔者认为其中不少尤其是对传统城乡一体化理念的认知及其实践,因其显现出其政治经济上的片面诠释、设计理念上的狭隘理解以及在经济关系、空间定位、生态环境、制度体制等方面的局限制约,还没有把城乡背后的聚居本质特性与规律真正揭示出来,对聚居生态背景下的生命特质缺乏深层认知,因此很难解决现阶段中国所面临旧有城市疾患和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诸多现实问题。结合人类聚居环境理论的发展路径,对传统城乡一体化认知问题反思,有助于避免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做出无效甚至负面的规划。

中国的城乡一体化推进至今,基本是城镇作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乡村地区只是作为辅助与点缀,将城镇规模无限制地扩大,乡村却被不断挤压乃至迅速消亡,进而导致了城镇与乡村各种问题的出现与恶化。中国传统“城乡一体化”思想归根结底是政策理念型和经济结构型的狭义模式,并带有严重的重城轻乡偏见,先天缺少“绿色的、有机的”生命属性与“生态、生命、生长”的广义内涵。

正是由于长期对城乡一体化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理解有偏颇,因此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城市膨胀、乡村空心,乡村的消失和功能退化不仅已经引发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还威胁到国家社会稳定、粮食保障、文化多元甚至政治安全等核心利益。必须正确理解与科学统筹城乡关系及其发展中的地位和定位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4.1 认清城乡发展根本动因

农村发展进程整体落后于城市发展并导致不均衡发展引发新社会问题是目前国情或隐患。因此,研究城乡统筹必须明确乡村落后于城市的突出表现、根本诱因与后果问题到底是什么、如何有效破解,特别是对城乡发展现状进行“SWOT”意义上的客观全面正确评析,探明城乡统筹的理论驱动力所在,才能根本明晰城乡统筹研究的科学发展问题。

4.2 认清城乡统筹根本任务

城乡统筹根本任务是消除城乡二元桎梗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差异化和谐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一体化。解决二元结构带来的问题,但绝非磨灭乡愁和割断文脉地消灭农村。傅崇兰在2012年《城乡一体化蓝皮书》首发式上指出,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必然对城市管理造成巨大压力,但目前的问题在于大规模造城运动超出实际有效需求造成闲置浪费的同时,乡村的生存空间被迅速挤压萎缩,形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更多应该考虑的是农村经济的特色挖掘和公共设施的发展,让人们在农村过得更富裕和舒适,而不是通过城市的扩张来吞噬农村从而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

4.3 认清国家安全之严峻

粮食、生态、社会、文化等安全是一个多米诺连锁效应问题,核心是粮食安全。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中国必须自给立足国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如若粮食安全收到威胁,恐怕连生存能力都不可能有了。耕地流失导致生态破坏和粮食危机,进而导致社会不稳、文化消亡,其后果难以想象。

4.4 认清城乡统筹立足模式

中国城乡一体化终极立足点在哪,此乃一个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问题,体现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问题。198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城乡统筹发展研究进入了城乡统一发展的田园化阶段。据国际的发展趋势,寻找我们的合适的落脚点或立足模式,是个重要的问题。

4.5 认清城乡统筹目标所在

在目标设定上要清醒认识到未来城乡统筹发展的本质目标必须在于经济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城乡人口社会保障平等化。无论农工同属国民,当生存、社会、政治等待遇平等后,精神文化待遇也必驱平等,这是体现以人为本发展的终极目的,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中国城乡一体化亟待理论创新,前提是必须打破目前的各种认知局限如经济关系局限、空间定位局限、生态环境局限。如何能统筹发展,构建起健康科学系统的运行机理,多学科交叉则代表着一种未来发展方向。

旧有的城乡一体化理论体系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时代尤其未来中国社会新城镇建设和城市化推进的客观要求,必须突破僵化陈旧思维,大胆破局创新,探索符合当代国情和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新型聚居理论和应用模式。

5 走向“城乡一元生命体”

城乡一元生命体,是具有生命有机属性和独特生命范畴或活性生命模式的聚居体系,可归纳为具备从客观背景系统支持到自身原生机制,再到未来衍生体系三大类别的生命类型子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意义上的聚居生命系统。所谓客观背景系统类:生态学意义上生命一元体主体,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模式系统,既非简单的机器产品系统,又非僵化的物质建筑空间的复合叠加,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消除非农户口的城乡一体化。所谓自身原生类:生物意义上的包括客体聚居在此的人类和相关动植物所形成的一个生命系统,他们不是彼此水火难容相互割裂排斥分居(旧有的城乡一体化多数是如此的简单凑合),而是和合友好相处的共同聚居,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生物圈生命体系统。所谓未来衍生类:基于信息化智能构建的智慧生命体,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未来人工智能生命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人类聚居智能机器人系统。城乡一元生命体在时间上遵循从诞生、发展到衰退(自始至终)的一个生命规律;在空间上,与生理意义上的生命体之系统、组织、器官、细胞所分别对应,包括生命结构内在体征系统、外在保障系统,以及城乡一元生命体形成机理等内容,并通过模仿(仿生)设计、系统设计、交互设计手段等来实现其功能和作用。其基本内涵应包括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自然环境、一元体、人、系统)、城乡合一的辩证统一、生命体征的具体体现(大脑、中枢神经、生命的体征与机理)。基本机理如下:

5.1 城乡一元生命体生命结构内在体征系统

生命是自然的造化与有机构,生命体则是指一切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而具有生命活性的独立个体。而最复杂的生命体形式莫过于人体本身,人即具有有形实质,又具有思想这种无形生命体征,同时受到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是一个神奇而富有活力的个体。城市与农村也可被视为一个具有稳定物质形态和能量代谢现象的生命体,与人体相类似,它也由不同的细胞体构成,而不同的细胞形成了组织与器官,具有生命的体征与活力。

众所周知,人体内在体征由四大组织和系统所构成,笔者认为,城乡一元生命体内在结构也是由不同的组织和系统构成,与人体内在体征系统可以实现一一对应。

5.2 城乡一元生命体外在支持保障系统

城乡一元生命体的运转需要外在保障系统支持。笔者将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城乡一元生命体的外在支持系统。

5.2.1 外在微观支持保障系统

人是城乡一元生命体中的主体,也可以被视为城乡一元生命体中的微观核心部分。由于人本身就有具有主观能动性而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起到主体作用。城乡二元结构中凸显的重重矛盾出现的原因之一便是没有协调好人本身的生存发展问题,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忽视了对人本身生存发展的保障和天赋人权价值的支持。因此在构建城乡一元生命系统中,应该重视对微观支持保障系统的建设与规划。外在微观支持保障系统,可以简要的用吃、穿、住、行、学、工、休、排概括。

5.2.2 外在中观支持保障系统

外在微观支持保障系统是以保障人的生存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而中观层面的对城乡一元生命体的支持与保障则是以产业布局、制度安排等经济建设为核心的。从静态角度来看,产业布局是指不同产业各要素、各部门在空间中的分布和组合情况;从动态角度来看,产业布局是各种产业资源在空间中的流动与重组。产业布局是影响产业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决定着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

5.2.3 外在宏观支持保障系统

借鉴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可以将城乡一元生命体中的聚居区域、居民旅客视为不同的子系统,放入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所支撑的宏观系统环境中,进行哲学意义上的结构调适。东方哲学思想推崇天人合一理念,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是万物运行之根本,笔者认为,城乡一元生命体系统的外在支持保障系统从宏观层面来看,也可视为天时、地利、人和三部分的整合作业。

5.3 城乡一元生命体机理分析

5.3.1 城乡一元生命体机理的组织结构系统

空间硬件(物体)结构集合组织。空间设施(静态)结构集合组织:公共设施类物质硬件系统;机动产品(动态)运行联动组织:交通移动型物质硬件系统。

有机体系生命运行组织。湿件(生命人体)――聚居者,治理服务者等等之间的互动、关联、网络、组织等人因系统。

精神文化系统设计组织。软件一:城市文化风格与品牌形象(如京派文化、海派文化等);软件二:虚拟性数码信息、智慧城市科技之“智”与文化之“慧”;软件三:非物质传承文化、聚居地基因图谱、记忆性乡愁年轮胎记等;软件四:社会记忆时间保持系统――聚居地文脉保持传承之情感化设计机制与法制保障系统。

5.3.2 城乡一元生命体的机理分析(运行机制)

生命体自运行机制(自然生态基础上的生命及生命联合体的原动力内驱力):生命化生态城乡体;科学技术引领机制(现代科技文明基础上的生产力之推动力牵引力)信息化智慧城乡体。

5.3.3 文化治理辅助机制(人文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之作用力和牵引力)

政府、社会、个体齐抓共治自治之文化艺术作用及功能,有类似防火墙缓冲带隔离带及按摩椅净化器等效)审美化的城乡文化体。

总之,人是生命的高级形式;人是城乡生命体系的组成部分及这种宏观生命形式的体验和体现者;人是生命体系的真正深度4 维(3D 加时间维度)和零距离沉浸式交互的有机构成主体;城乡各自优势特色的有机结合与汲取,1+1 大于2 的有机生命体系,具有生命的活性特征;因此,城乡一元体设计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是所有设计中时间维度最长的设计。几乎伴随整个人类的城乡生命一元聚居体系的始终。同时又是一个绿色的有机的生命构成系统,其一元生命构成系统包括以下4 个层次关系:

①城乡生态环境层(外圈,初级,背景,原生态第一自然特征体现为主);

②建筑景观空间层(2 圈,2 级,骨架,固定形态第二自然设计为主);

③公共生活产品层(3 圈,3 级,介质,移动媒体和工具系统为主,包括现实与虚拟);

④人类生命运动层(核心,4 级,主体,生命生物生态特征为主)。

城乡一元生命体是一个真正城乡兼融、天人合一、充满生机的生命复合系统,城乡相互之间水融、有机构成,且可续续发展。

6 结语

传统的城乡一体化存在理念滞后、认知局限以及操作上的简单生硬,造成狂飙跃进式的城市化或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粗暴病态的造城运动、农村绿色生存空间挤压崩塌、城乡文化的排斥扭曲乃至多彩历史文脉式微割裂等等一系列严峻问题。突破“城乡一体化”之狭义理念与时代局限,构建城乡一元生命体聚居新模式,实现自然和谐的原生态(动植物)环境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综合生命体聚居机制,其初心和愿景必然是营建天人合一持续发展的新型聚居模式(新型城镇化),让地球村上的人们和人类的朋友都能和谐共生地更加美好,这些已经不是传统意义或狭义认知上的旧有城乡一体化理念所能解决的。因此,从源头分析人类聚居的初衷理念,反思传统狭义城乡一体化理论的理论陈旧和认知局限,对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新环境,对构建人类聚居的全新模式――城乡一元生命体,具有理论的纠偏作用和实践的引领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纯清. 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104.

[2] Cory D C,Willis M B.Contagion externalities and the conversion of low-intensity land uses on the urban fringe[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85,19(2) : 77-92.

[3] Robinson L,Newell J P,Marzluff J M.Twenty-five years of sprawl in the Seattle region: growth management respon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5,71(1):51-72.

[4]Zasada I.Multifunctional peri-urban agriculture-a review of societal demands and the provis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by farming[J].Land Use Policy,2011,28(4):639-648.

Inwood S M,Sharp J S. Farm persistence and adaptation at the rural-urban interface: succession and farm adjustment[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2,28(1):107-117.

[5]昂利・圣西门.圣西选集:第1卷[M].王燕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2.

[6]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张兆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92-198.

[7]McGee, T.G.New Regions of Emerging Rural-Urban Mix in Asia: Implications for National and Regional Policy[R].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minar on“ Emerging Urban- Regional Linkages: Challenge for Industrialization, Employ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Bangkok: August, pp.16-19.

[8]康少邦,张宁.城市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216.

[9]汤正刚.城乡一体化:中心城市市域城镇规划的总方针[J].经济体制改革,1995(4):17-22.

[10]甄峰. 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会刊,1998(6):28-31.

[11]罗湖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5):3090-3093.

城乡建设论文篇8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和经济化的时代,追求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创设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是当今时展的趋势,也是当前城乡规划师展开规划工作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城乡规划设计具有综合性、超前性等特点。因此在城乡规划中引入哲学思想,对于从真正意义上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城乡规划相关概述

就城乡规划编制的内容而言,不仅涵盖城镇区域,还包含乡村区域。但是城乡规划区域主要以县域体系规划作为基础,将重点放在构建城市规划体系部分,并将城市、乡镇、村庄进行有机统一,制定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全面性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有效构建对于构建和谐化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还有利于协调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就城乡规划管理而言,主要以“三规融合”原则作为指导方针和基础内容。

所谓“三规”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对城市和乡村总体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城市和乡村如何有效划分和利用土地资源规划等,从而构建和谐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建设信息化的城乡共享服务平台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人们社会责任意识得以不断提高的外在表现。在构建信息化的城乡共享服务平台时,人们需要学会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城乡整体发展目标与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进行有效衔接,并做好基础性设施建设,为积极推进城市建设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需要学会运用重点问题重点分析的政治眼光分析城乡战略目标的重难点,将城乡管理与城乡建设作为城乡规划体系的重点项目,并力求最大限度地将“三规融合”原则落实到城乡规划管理体系的每个环节。

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城乡发展实际现状制定多元化的规划发展计划,比如“阳光规划”,组织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这项计划中,并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扩宽公众咨询途径。以国家制定和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作为这项计划实施的主要依据,进而为广大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提供制度保障。通过这种形式组织公众参与城乡规划体系中,可以将城乡规划编制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给公众,也可以让公众参与谈论时感受城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服务质量。

(二)城乡规划指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和管理体系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通过不断指导促使城乡统筹体系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城乡统筹发展为城乡规划发展指明原则,可以调解城乡规划体系中不协调的区域人口与产业比例,从而促进城乡的协调性发展。城乡统筹规划内容主要围绕城乡基础性设施、城乡规划发展体系、产业比例而展开,并通过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实施手段将这些方面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城乡统筹发展体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目前,我国除了贫富悬殊这项矛盾之外,还有人口不协调、老龄化严重、土地资源不协调等。因此,将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进行有机统一,不仅可以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帮助,还可以实效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为构建城乡和谐统一的发展体系打下基础。

二、哲学与城乡规划之间的关系

(一)哲学简析

在西方学术史中,哲学可以作为分析问题和思考人生的原理,无论是解析问题还是思考人生,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是人有条理、系统地认识世界的一种思考艺术。

《辞海》对哲学的释义,是关乎世界观的一门艺术和学科,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观根本观点进行分析与探讨的理论基础,是对自然知识的总结与概括。就哲学派别而言,主要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为主。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斗争与融合,最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哲学家或者研究学者对哲学思想或者哲学观点进行了重新思考。不仅将人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纳入了哲学体系中,还将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融入了哲学体系。如此一来,将会吸引更多哲学家或者科学研究家们关注中国现实问题,为进一步促使哲学走向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城乡规划与哲学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城乡规划的最终目的。城乡规划反应了人地需求的供需矛盾。无论是区域经济还是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矛盾问题是城乡规划的根本问题,无论是借助哲学思想分析城乡规划的根本矛盾还是其他思想分析城乡规划的根本矛盾,都需要站在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和各方组织利益角度进行全面化、系统化分析与探讨。

三、当代城乡规划中的几个哲学思想

(一)两点论和问题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城乡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对社会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都是进一步导致我国社会矛盾更加冲突化和尖锐化的因素。阶层分化日益突出、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化,要想确保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化,不仅要站在历史角度分析城乡规划中的根本矛盾问题,还需要站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向角度讨论城乡规划的市场条件。在面临各种矛盾与冲突条件下,运用两点论的哲学思想把握城乡规划内容、城乡规划目标、城乡规划原则等,抓住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要素,既要分析城乡规划的主要矛盾,又要分析城乡规划的次要矛盾。既要分析城乡规划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分析城乡规划中矛盾的次要方面,力求最大限度地将城乡规划中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理。

(二)底线思维

《礼记?中庸 》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再此文中的“预”是指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和预防性措施,从而在遇到问题或者问题时,能够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这是古人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底线思维的概括与总结。就城乡规划与城乡建设而言,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为支撑,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有关部门要对城乡建设工作给予支持,进而为城乡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对于城乡规划者而言,其肩负的任务较为沉重,在实际工作者应该保持一个公平、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并借助底线思维评估和预测城乡规划的风险因素,努力将风险因素带来的经济损失控制到最小化。

(三)系统思维

城乡规划和城乡建设的主要对象是城镇和乡村等各个建设项目。就城镇与乡村内容结构而言,较为复杂且多变。其项目系统具有开放性好、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时序性等,因此城市规划管理者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项目系统结构以及特征,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对城乡规划项目和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考察城乡规划,简化对城乡规划的认知。

四、国家领导讲话中对城乡规划的哲学思维

(一)

对于两点论哲学思想的看法:我们无论是在想事情还是在做事情,都需要从事物的对立角度分析问题,并借助辩证统一方法论证事情的两面性,要讲究两点论和平衡点。关于问题导向,他认为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全面性分析城乡规划中的哲学思想,并借用哲学思想研究和剖析城乡规划中的根本矛盾与冲突问题。并在研究与分析过程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问题的主要矛盾作为导向原则,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和主要矛盾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孙政才同志

孙政才对于两点论哲学思想的看法:我们在借助哲学思想探讨城乡规划与城乡建设中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时,既要注重区域的内部规划,又要强调五大功能布局。尤其是大的区域布局,要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处理我国对外开放问题。关于问题导向,城乡建设中,既有生态发展问题的存在,又有阶层矛盾问题的存在,因此在借用哲学思想分析城乡规划问题时,要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幸福感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五、哲学思维对我市城乡规划的启示

(一)以“两点论”把握整体问题

传统的城乡规划主要以物质规划和工程规划两大模块作为基础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乡规划工作不只是局限在物质规划和工程规划这两大模块方面,而是向社会规划和环境规划方面延伸与发展。因此,就城市规划者人员而言,不仅需要学习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体系,还需要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强调景观元素的合理搭配与设计,比如绿化设计、广告标牌设计、人行道和路灯设计等等。这就需要通过两点论思想掌控全局。无论是山水的设置还是绿化带的设置,都需要注重平衡性和整体性。无论是文物古建筑物的修建还是整体环境的营造,需要抓住城乡规划与城乡建设中的主次矛盾,在整体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平衡发展,在平衡中打造城乡的个性特色。这样既能够凸显城市的独特优势,又可以塑造一个历史韵味浓重、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城市。

(二)以问题为导向展开城乡规划工作

城乡合理规划的空间主要以城镇乡三级体系为基础,借助“三集中”形式将城乡发展模式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但是在规划城镇乡三级体系时,需要将城镇经济区域与农村经济区域用科学手段将其划分。就农村经济区域而言,在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改造与发展的过程中保留其原始风貌,发展品牌特色产业。城乡统筹发展体系中的关键问题是劳动力的转移。城乡规划要想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城镇区域需要对农村区域的劳动力合理整顿和安排,从而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打下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均等是城乡规划的又一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确定重点,在编制城镇以及新农村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制度时,需要重点分析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政府和党还要加强对城镇和新农村地区基础性设施建设的经济投入,为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需要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需要把加强区域基础性设施这项内容纳入制度中,为构建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和基础设施信息化共享提供制度保障。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根据现代消费市场建立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城乡基础设施,从而使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城乡规划体系中,进一步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使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的全过程、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关联 ,管理水平提升有规划依托,实现流畅高效管理的目的。

(三)以底线思维展开城乡规划工作

城乡规划工作关乎的工作部门较多、涉及的内容较广、专业性较强、风险因素较多。随着技术的进步,底线思维可以确保我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分析风险因素的根源,进而探索适合城市发展的道路,在稳中求胜。

就行政工作而言,行政工作中很容易滋生腐败思想。因此在行政过程中,必须警钟长鸣,防止一切贪污腐化工作,确保城乡规划工作的健康、有序展开。

就工作底线而言,城乡规划中,规划管理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以公平、公正审核规划工作和建设工作,运用底线思维进行把关。

结束语

上一篇:农村建设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设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