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传播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6 17:19:29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1

论文摘要:关于科技传播以及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对科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虽然很多学者进行了探究,但尚有待深化。在分析比较前人的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构造了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这种阶梯网状模式突出启发性信息的作用,强调信息选择、信息反馈的多样性带来信息传播的随机性和多路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科技传播及其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一、科技传播模式的研究状况

虽然科技传播概念的使用还没有达成一致,在国内有“科技传播”、“科学交流”、“信息传播”、“技术传播”,英文中有“Scientific and Teclinical Communication”,有“Science Communication”,有“scientific Communicatmn”,还有“Technical Communication”,但对科技信息、科技交流、科技传播、网络传播等的研究却十分活跃。

1.科技传播

J.D.贝尔纳(J.D.Bernard)是最早注意到科技传播的科学社会学家之一,他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用一章(第十一章)专门讨论科技传播。贝尔纳认为,“按照过去关于科学的概念,交流是科学家之间惟一的桥梁”,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明白科学情报数量之多已使其传播成为巨大问题”,“除非采取某种措施,我们就将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因此“需要极为认真地考虑解决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划分为提供专门资料和提供一般资料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科学出版物本身的职能和科学家之间个人联系的其他手段,第二部分涉及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从贝尔纳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科技传播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科学家之间的交流、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这三方面组成了科技传播系统。

W.O.哈格斯特龙(W.O.Hagstrom)将科学传播与科学奖励联系起来,提出了独特的“交换理论”。所谓“交换理论”,即主张科学家为了得到承认而相互交换科学信息。哈格斯特龙在《科学共同体》一书中完整地阐述了这一理论。在他看来,科学家向科学共同体贡献心智是作为礼物,以换取得到承认作为回报。“在科学中,提交的手稿被科学期刊接受就确立了赠礼者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地位——确实,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地位只能靠这样的礼物馈赠而得到——而且这还确保了他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声望。……科学的组织结构包含着以社会承认对信息的一种交换。”哈格斯特龙的贡献在于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科学传播的动因。

D.克兰(D.Crane)的《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是专门讨论科学交流问题的著作,她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对乡村社会学和数学领域的研究,综合评述了自己对科学交流方面的研究,对科学创新的扩散、科学交流与影响的本质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克兰的研究无疑对科学交流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翟杰全在《论科技传播》中将“科技传播”定义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认为科技传播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拥有者传递给接受者,使接受者了解、学习和分享这些知识信息的任务,基本功能是把科学家的“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实现科技知识的传递和扩散,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吴国盛在《科学走向传播》中指出,“传播”首先代表的是一种新的观念。“科学传播”就是把“传播”的理念引入对“科学”的理解之中,用“传播”的态度看待科学、对待科学。科学的“传播”化,表明“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现代观念已经或正在进入科学事业中,进入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中。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2.科技传播模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对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1974年Meadow发表的《Communication in Science》一书。Meadow指出,人们试图通过建立信息传播的模型,用行为科学理论来研究信息传播的过程,研究的重点是学者为什么和怎样进行学术研究,他们是如何互相交流的,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发表研究成果和其他信息,出版发行机构和图书馆在学术信息传播过程中怎样发挥作用等。张勇的《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从信息的作用、信息化、信息网、信息技术以及科技文献传播、媒体传播、组织(中介)传播、网络和网络化传播等方面的理论和现实状况入手,研究了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科技信息传播的三种模式与应用途径。本人的《试论知识创新信息运动》一文把知识创新看作是创新信息的运动过程,认为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创新信息与人的认知能力相结合的过程,知识创新只有基于创新者的信息活动才能完成,知识创新中信息运动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邹志仁的《情报交流模式新探》提出应当依据信息交流的主体及其关系来建立信息交流的模式,并根据“终结元”介入程度将交流分为直接交流、准中介交流和中介交流。信息栈是严怡民在《现代情报学理论》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信息从生产者向使用者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它必须是人或人工系统,其功能是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并且是信息交流过程中信息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王琳认为栈理论和“中介元交流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者的模式标准都是建立在对信息交流主体及其关系的客观反映基础之上的。但与中介元相比,使用“信息栈”的概念术语除了表明其传递的中介作用外,可以更加突出和强调它的吸收和利用信息并使之增值或衰减的功能,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实质。

3.信息网络化与科技传播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网络传播正在改变着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模式。Michael Nentwieh在《网络科学:信息传播技术改变学术交流模式》一文中,就信息传播技术(ICT)如何通过改变学术交流模式而改变科学研究的模式做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的模型:ICT是个独立的变量,另有一系列相关变量,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新的体系,即网络科学(Cyberscience)。Rice在《网络分析和网络传播系统》一文中对CMC系统(电脑网络信息传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指出,网络已日益重要,而CMC系统的采纳和运用又是重中之重。CMC系统通过电脑和电信网络的联合作用来促进大量联网使用者之间的创造、处理、存储、修复、信息交换等各方面的能力。Leah A.Lievrouw和Kathleen Carley在《在“telesclence”时代科学知识传播模式的变化》中研究了在计算机、电话、传真机以及其他电信设备的工作环境下,科学家们是如何采用一种新的方式——“telesclence”来进行研

究的。文章指出,在网络环境下,刊物文章或者有组织的科学会议的数量不再增加,取而代之的是新电子基础设施上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增加。Leah A.Lievrouw在《传播、意象和科学知识:一个概念框架和个案研究》一文中指出,科学家交流行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他们交流渠道、风格与信息、网络的复杂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Roosendaal H.E,Geurts P.A.T.M,Vall der Vet P.E.等在《科学传播的发展:关于资源链的思考》中分析了科学信息资源链的转化,并指出科学信息资源链的转化是与科学研究和教育相伴随而变化发展的。燕今伟的《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的变革》,从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人手,以参与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主要机构为出发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过程的变化,最后分析了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岳泉等的《网络信息传播透析》指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郝金星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初探》中研究了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信息交流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文章通过研究网络对信息交流的影响,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变化,进而提出了信息交流的网络模型。

信息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益,使得科学家们更倾向于利用网络。Walsh和Maloney探讨了网络对科学研究的合作结构和合作生产力的影响。他们认为,科学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多,网络技术更能促进科学的团队合作。互联网技术可能改变科学合作结构,从而提高合作生产力。Walsh和Bayma在《虚拟大学:电脑网络信息传播(CMC)和科学研究工作》和《电脑网络和科研工作》中对电脑网络信息传播可能给科学研究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他们通过对四个领域科学家的访问,讨论在科研组织中网络传播的影响,认为网络传播能够催生新的合作机制,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科学工作必需的一部分。他们发现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使用网络的频度不一样,这是由于不同领域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工作组织造成的。Stephanie Teasley和Steven Wolinsky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传播:远距离的科学合作》,论述了网络是如何支持远距离的科学合作的。网络通过快速的信息传播、协调大量复杂的实时关系,增强科学研究间的协作。特别是联合实验室——“无高墙的实验室”:高性能的网络结构连接政府、企业和院校,组成一个虚拟的整体,正是这一整体支持着远距离的科学合作。Kouzes、Myers和Wulf在《联合实验室:在网络上进行科学研究》中指出,现代许多复杂的科研成果都是多个研究机构合作的结晶,基于计算机的合作被应用于现代科学研究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二、科技传播的理论模式

模式,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能向人们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传播学确立数十年来,传播模式创立了数十种,数量之多表示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的兴旺和人们对其的重视。

1.拉斯韦尔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D.拉斯韦尔(H.D.Lasswell)。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被称为“拉斯韦尔公式”,也称“五W模式”。

这一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它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但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没有能揭示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

2.申农—韦弗模式

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申农(C.E.Shannon)和韦弗提出了有关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式,该模式是从通讯工程的技术设施中抽象出来的,它将通讯原理运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从而对以后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模式虽然提出了“噪音”的概念,但仍是单向、线性的模式。为弥补和发展申农—韦弗模式的不足,M.德福勒(M.DeFleur)提出德福勒模式。德福勒增加了另一组要素,以显示信源是如何获得反馈的,而反馈则使信源有可能使自己的传播方式更有效地适应信宿。

3.马莱兹克模式

G.马莱兹克(G.Maletzke)1963年提出了关于信息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在该模式中,他把信息传播放在一个受到各种社会力量、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环境中进行考察。传者和受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着互动、双向的信息传播,整个传播过程是在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完成的,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的系统。

4.米哈依洛夫模式

米哈依洛夫(A.L.Mikhailov)将科学情报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分解为非正式交流和正式交流,提出了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他认为通过科学文献系统来进行的交流是正式过程,情报的使用者与创造者之间通过个人接触进行的交流是非正式的。这一模式的提出,可以说开创了情报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情报交流模式。该模式简单明了,有其合理性和实用性,缺陷在于它只是对情报交流的一个粗略描述,作为情报交流系统基本要素之一的“情报”并未在模式中得到反映,而且模式也没有考虑到环境对情报交流过程的影响。

5.假想的2020年信息交流模式

Hurd研究了新技术背景下科学交流的新变化,提出了假想的2020年信息交流模式。该模式立足于网络媒介,颠覆了基于纸质载体的信息交流模式。Hurd认为,无形学院仍将存在,网络工作站增进了成员之间的联系,成员们依靠网络保持联系,学术信息、原始数据被保存在服务器上供他人使用,网络提供相关研究信息和预印本文献。

三、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

为进一步认识科技传播及其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在考察分析比较前人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构造了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阶梯网状模式。

知识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把创新过程置于三维空间中,可以看作是曲折上升的阶梯式攀登过程,每一个完整的阶梯都可以分为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而每一个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都充满着信息传播的网状运动。在信息运动曲折上升的阶梯式攀登过程中,平缓面进行的是“问题”指引下的信息集聚活动。这个界面具有很强的信息加工处理功能,不仅吸取外部信息,而且也发送信息。信息集聚是对知识创新中的信息加以选择和协调,分析和综合,就如同潜能处于高度积蓄状态,稍有机会就能成为契机。转折点的关键是启发性信息的介入,这一介入使得信息集聚爆

发出巨大威力。创新者在百思不得其解时,某一信息的刺激,使之豁然开朗,产生飞跃。转折点可以说是创新成功的瞬间。倾斜面形象地反映出启发性信息的介入而导致创新的产生,表达了科学认识中的“顿悟”对知识创新的强有力推动。此时,知识创新中的关节点已经突破,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信息从模糊到清晰、从零散到系统、从潜在到显现,并在协调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加速运动,急剧上升,从而进入知识创新的高潮。

在知识创新的阶梯攀登过程中,信息运动曲折上升,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信息运动的积极主动性。引入信息传播流,把创新过程置于三维空间中,信息运动像一根红线,始终贯穿着创新的全过程。信息运动,特别是与外来信息的交流不仅表现在平缓面的信息集聚活动和各界面、阶梯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更突出地表现在转折点启发性信息的介入。

第二,把握了创新的发展趋势。知识创新的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也有停滞,甚至倒退的时候,信息运动也常常可能出现阻滞。但对于有毅力的知识创新者来说,这种停滞是暂时的,随着信息传播的发展,特别是启发性信息的介入,知识创新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状况,信息运动的总趋势也是上升的、前进的。

第三,突出了创新者的信息能力。如图7所示,增加信息流宽度,缩短每一阶梯所用的时间,就意味着增强知识创新的时效性。要达到这一点,要求知识创新者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能力,即拥有很强的信息意识,从而能敏感地捕捉各种信息,特别是启发性信息,想方设法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应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处理信息,另辟蹊径利用信息等,这样,信息传播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阶梯式攀登过程中,每一个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都充满着信息传播的网状运动。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流中不仅存在着链式运动,而且存在着多重链式互动的运动模式,即网状运动。这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的运动系统。作为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由于存在着信息选择、信息反馈的多样性,从而造成信息传播及其运动的随机性和多路径。由此形成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流中的网状运动,网状运动有如下特点:

第一,信息选择、信息反馈的多样性。信息选择是信息传播极为重要的一环。之所以要进行选择,是信息多样性造成的。可以说,对不同信息的选择造成了信息传播模式的不同。在信息传播中,对输入的信息存在着双重选择。第一重选择出现在外界信息开始输入系统时,创新主体不同,选择的标准就不一样,在一些科学家那里能输入的信息,在另一些科学家那里却根本不受重视,没有机会输入。具体表现为:那些在一个范式指导下已经成功地工作了很长时间的科学家,往往拒绝接受不同于原范式的异质信息;相反,那些受原范式影响不深的年青科学家易于接受异质信息。第二重选择出现在外界信息输入后,由于创新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其实质就是科学家思维系统中存贮着一种对信息状况的评价程序,这种评价程序来自科学家此前的科学认识和实践。这种程序一旦形成便成为评判信息的标准,而科学家总是在科学思维中运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来选择信息。正是这种信息选择的多样性,造成了信息运动模式的不同。此外,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传者输出的信息,不仅得到受者的信息反馈,而且由于传者本身也处在信息网络系统中,因此,这一信息互动、信息反馈就显得更加强烈、更加多样。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2

 

关键词:科技传播;信息;戏剧化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不同信息系统交织产生的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社会结构的整合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换来实现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基本系统,它本身又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而成的整体。按照不同的分类规则,子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信息类型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系统、政治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等等。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子系统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就是“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也就是造成“戏剧性”的来源之。

三、科技信息制作戏剧化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3

【关键词】科技 新闻传播 国际形象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 communi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f shaping the S&T image in the world. The media industry expand rapidly in the world and it’s essence is a compet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righ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international news patterns, and discussed three conflict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T image. On the basis,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eight factors restricted the promotion of the Chinese S&T news communication. It is helpful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the Chinese S&T news communication,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S&T news, and form the integrated, united and objective international S&T image.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image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曾说过,“争夺强权的斗争不仅以政治压力和军事力量这样的传统方式来展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争夺人心的斗争”。而这场赢得人心的战争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作为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传媒在海量的数据、事实面前,它不是照样传递客观信息,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对信息加以筛选,经加工整理,强化自己的观点、满足本国在政治、外交方面的需求。这些信息经过传递最终会在国际公众脑海中定格,形成国际形象。所以可以说,传媒虽然并不能决定国际公众的思想,但它却可以左右国际公众的思想。徐小鸽教授就曾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1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传媒业迅速扩张,表面看来这是一种散播信息能力的提升,其实质是对国际舆论话语权的争夺。在这场较量中,我国由于新闻传播实力较弱而处于劣势。西方媒体包装下的“中国”就是中国在全球信息传播中力量失衡的一种体现。只有在客观分析国际新闻格局的背景下,总结中国科技发展中的特征,才能辨识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科技形象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国际新闻传播格局“西强我弱”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信息传播网络,垄断了世界传媒的声音。据相关资料,占世界人口1/7的发达国家占据世界新闻总量的2/3,2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基本上主宰了全球国际新闻的报道。3 4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滞后,致使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传播中总是处于劣势,它与发达国家的“信息鸿沟”日益加剧,中国也不例外。资料显示,新华社的日发稿量为200万字,美联社为1700万字,合众国际社为1700万字。中国海外发行的报纸只有人民日报等少数几家,美国海外发行的报纸杂志有400多家。中国中央电视台仅第4套、第9套节目实现了全球覆盖,美国的卫星电视节目已经占到全世界卫星电视节目的50%以上。5在全世界的互联网服务器的内存中,中文的信息只有0.4%,而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6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自由散播信息的能力能够增加该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劝诱潜力。7中国传媒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对等导致中国在国际舆论中话语权的缺失。由此,中国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哪怕中国通过调整国家的行为表现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来努力改善已有的国际形象,很大一部分相关信息也会被西方媒体过滤掉,而达不到国家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中国国际科技形象发展存在三大矛盾

1、多维性与统一性的矛盾

国家科技形象是国家科技实力的综合反映。科技领域的各个要素在国家科技形象中所占的地位、表现形式和影响力都不同。各要素之间不能替代和取代,更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等同化或平均化。各种科技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国家科技形象的多维性特点。

多种科技要素的综合传递了国家科技发展的整体形象。如果各科技领域协调发展,表现出很强的统一性,则有利于国际公众对该国国际科技形象的认知。反之,在国际公众中易于形成混乱的国家科技形象。

我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科技事业几经波折。历史的原因使得我国各领域科技发展水平差距相当大,虽然在部分领域获得了世界领先的高科技成果,但部分生产部门仍保留有十分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这种反差给构建中国统一的科技传播形象造成了困难。

2、连续性与突变性的矛盾

对于国家科技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连续性特征。良好的科技形象基础有利于促进国际公众对科技形象认知的良性发展,不良的科技形象基础则将成为建立良好国际科技形象的巨大障碍。

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不同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会促使特定国家在某一特殊时期进入跃升期,包括科技发展水平在内的综合国力会大幅提升。这种变化打破了国家科技形象连续性变化的轨迹,更多的呈现突变性。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了重大变革,科技领域也不例外。国际公众“落后的中国”的固定思维在中国科技飞速发展事实的冲击下,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认识,这是我国科技传播必须解决的一个命题。

3、多元性与主导性的矛盾

当前,科技传播媒介日趋多元化。这种多元化首先表现为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具体而言,科技传播依托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报纸、期刊、图书、电视、广播等,同时新兴的传播媒介,如互联网也对其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重要的传播组成部分。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的传播主体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将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的者和传播者。这种多元化导致从传播源、传播途径和受众形成复杂的网络。

新闻媒介是舆论的激发器、承载者,它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需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团结、激励国民,维护国家利益。坚持舆论的主导性是科技传播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

科技传播多元性与主导性是一对矛盾体。对科技传播“收”的过紧,一定程度上会使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科技传播内容的可信度较低。对科技传播“放”的过开,则不容易把握对外科技传播的声音。能否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是中国建立良好的国际科技形象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形象中面临阻力

1、科技新闻传播研究的滞后性

近年来,国内业界专家对于从问题出发的、公众关注的热点科技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较少。例如:如何通过科技新闻传播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如何将传媒产业同新兴的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结合等科技新闻传播与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鲜有论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科技传播的理论研究,宏观战略研究和总结科技传播的发展状况。上述科技传播的研究着眼于科技传播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但这些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指导意义,不能真正解决科技传媒业在塑造国际形象中面临的问题。

2、科技新闻传媒的边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型的业态,伴随其中的是社会阶层的多元化,科技传媒领域和受众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些都给商业媒体了巨大的拓展空间。我国在科技新闻领域的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都受到商业媒体强烈的冲击,科技新闻传媒的定位常常在主流媒体、大众传媒二者间游离,个性和特色日渐模糊。同时,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传媒最为重要的新方式,其个性化服务、互动式服务和多媒体服务直接触动了传统媒体的市场根基,在科技新闻传媒领域也不例外。

中国媒体的科技新闻在新闻总量中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总体水平不高,一些部门还将科技新闻编辑部门撤并。据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对中国部分中央级报纸及北京市属报纸为期半年的调研统计,科技新闻的平均比例只占3%至4%,个别报纸甚至仅为1.6%,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科技新闻传媒呈现边缘化趋势。

3、科技新闻传播产业化进程缓慢

我国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进程缓慢,目前的主流经营模式仍是围绕着传播内容将相关环节联系起来的,这种产业经营实体彼此间相互联系很弱。它对于传播产业的信息资源、客户资源、受众资源、品牌资源等的利用率较低,开发出的产品相对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这种经营模式只是在一个初级层次上运营。对于单个传媒企业而言,经营成本低,运行效率低,产出效益低。而对宏观层面上而言,在社会维持如此低效益的经营实体则需要付出很大的经营成本。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进程缓慢直接导致中国科技新闻传媒业缺乏同世界传媒集团竞争的实力,在对外宣传中往往受制于人也就不奇怪了。

4、对内、对外科技新闻传播方式不加区分

我国在科技新闻传播中对内、对外传播方式不加区分的现象比较突出。对科技事件,通常用对本国国民的传播思路和传播方式对国际公众。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受众对于同一种表达常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时甚至会有相反的效果。乔舒亚•库珀•雷默在《淡色中国》一文中也提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传播信息的误读。文中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郑必坚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这一说法是对“中国”回应。汉语的“崛”是一种象形文字,看起来像一座略有裂痕的大山正在被什么东西冲破。这个字也许在地理学意义上所做的讨论多于国际政治意义:它描绘的是一场地震。“peaceful rise”这个词在国际知识界广为传播,随之产生的效果却与郑必坚的初衷相悖。8

5、国际传播渠道不畅,传播能力较弱

由于我国科技新闻传媒产业化发展不足,整体新闻传播能力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科技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媒体。话语权的缺失导致西方媒体帝国可以根据其国家利益的需要筛选中国科技信息,影响甚至左右本国国民乃至国际公众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舆论导向。即使中国科技传媒将部分中国科技的实际状况通过部分渠道传递到国际社会,但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经过多次信息丢失,最终在到达受众时信息很可能与现实已经发生了很大出入,因而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6、科技传播体系组成部分相互割裂

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指由承担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与推广等科技传播任务的机构、组织(包括各类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培训组织、各类专业学会、科技出版机构、科技媒体组织、科技咨询及中介机构等)构成的网络系统。9在我国科技传播实践中,专业科研单位、科技教育机构和科普组织各自拥有相对固定的从业人员团体,组织机构和人员之间的联系较少,没有有效整合专家资源,科技传播体系还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以孤立的传媒资源与国际高效运转的传媒体系抗衡显然是一场力量悬殊的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7、科技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随着传媒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构建适宜科技新闻传播特色的定位和经营模式是决定科技传播单位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新闻单位过去属于事业单位,缺少考虑市场因素,因此从业人员结构缺少市场营销、组织策划等方面的人才。这对于科技新闻传播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及其不利。

同时,科学技术向纵向深度发展和横向交叉发展,要求从事科技新闻传播的工作者不光具备新闻功底,而且要有一定的理工科知识基础,否则很难准确把握科技事件对社会经济所蕴涵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长期沿袭前苏联文理分科的模式,从事新闻的工作者专业层面较单一,对科技成果进行二度创作有很大的难度。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还不适应科技快速发展下科技新闻传媒的新需要。

8、科技新闻传播效果存在预期悖论

科技新闻以科技发现为主要报道对象,尽管报道内容有差别,但其中一点是共同的,即科技知识在科技新闻中必然存在。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科技发现报道随意化、盲从化;第二,自然事件报道求快化、求新化;第三,科技人物典型报道模式化、简单化。

面对扑面而来的科技新发现,多数记者很重视,很快将之报道出去。但在报道中,一味求快,就容易产生失时报道。报道者往往对科技发现持有积极的倾向性态度,但如果分析不站在科学的客观的立场上,即使是善意的赞扬,也会导致受众对新成果的过高期望,期望与现实的反差最终会否定成果的学术价值。在意外事件报道中,由于时间有限易于只重事件表象而忽视了本质的真实。宣传正面典型人物,片面强调优点,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报道出的人物与实际中的人物产生很大距离。这些都会造成科技新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4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传播 作用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222-01

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不容乐观,依然存在着诸多层面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建设未能达到足够的合理化,其未能准确地对推广进行定位;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没有达到足够的专业化,在提供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综合服务上存在局限性,同时推广机构中存在的多重职能重叠的情况也将阻碍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在实际推广中,甚至还存在重科研轻推广的策略问题;由于农业技术传播达不到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满足实际情况,也影响了技术推广的效率;技术推广同理论研究也未能够理想的糅合在一起,目前理论研究的目标和领域都过于单一和狭隘。以上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

2 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提升巩固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它可以加强在科研单位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使得科研技术的研究更加合理化,且更具有实用性,使科研成果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机构体系使得农业技术充分发挥对农业生产的推动影响,而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也可以帮助普及科技影响力,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为今后更好的农业发展奠定基石;农村的社会服务模式也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得到推进和激发,通过先进的技术推导可以更好的克服社会化服务内容层面过多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率。

3 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3.1 传播源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根据传播学的研究,传播源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具有强而有力的权威性、亲和力、吸引力并且具有能动性,传播源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根据以往的农业技术推广经验来看,农业技术推广中传播源也具有以上特点。基于我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可以得出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推广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农业技术传播的政府执行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自身具备的文化知识、信息沟通能力和社会形象地位都对农业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杂交水稻的推广中,国家将推广杂交水稻列入到粮食生产发展的策略中,从各级政府在推广杂交水稻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出政府不仅仅是推广政策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推广的传播源的重要成员。政府作为传播源,真实体现了传播源的强而有力的权威性及可靠性的特点,而政府作为传播源也是我国能够成功推动杂交水稻的重要因素。当时推动计划中大量技术推广人员下乡蹲点各大试验田和示范田的带动方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代表了各级政府,且作为推广的传播源通过各种方式拉近传播接受者的距离,从而保证信息的可获得性,这样的方式也具有上述过程中传播源所具有的特点。与此同时,政府的官方网站和平台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者杂交水稻推广的传播渠道,这一系列的政策实施使得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很快的发展和传播。在对一些对农户的调查问卷中可以分析得出,大多数农户的对新技术的获得来源、信息判断及技术培训等一些相关传播过程中,对村干部和政府机构的农业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信任性,这一调查结果也直接说明了传播源对于相关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3.2 传播信息研究主要结果对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传播过程中,通过研究传播信息可以得出传播信息需要具备一下特点:传播的信息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结论,并且前后一致的信息可以让接受者更容易理解,而让人愉悦的信息内容同样使接受者易于接受,传播内容中前段和末尾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重复出现的信息可以增加传播需要的效果,然而过于频繁的相同信息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降低传播效果,而信息通过不同五官接受可增加记忆性。通过上述对技术传播信息的研究分析结果,可以对我们如何更合理的设计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提高技术推广的有效性,使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易被受众接受获得。

3.3 对传播接受者的研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通过农业技术传播明朗传播的接受者,只有了解受众才能够进行有效传播,从而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分析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和记忆、受众的个人差异,因为受众的自身文化素质、接受态度和对信息的理解能力,甚至是受众的社会背景对他们如何获取和理解信息都有影响,从而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在农业技术传播的过程中收集受众的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客观的、熟悉的传播源,合理地建设与传播接受者之间良好且积极的关系,制作设计易于受众理解和接受的信息传递内容,从而将制定出可靠有效的推广机构以及推广方式,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被受众更轻松愉快的接受,从而加大推广效果。

4 结语

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市场经济模式,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态势和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去完善。由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该是基于合理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我们应当足够的重视并致力于农业技术的传播,并且理解遵循农业技术传播的特点和传播规律,从而及时且有效地制定出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并且明白只有坚持以科学研究理论为依托根本,我们才能够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避免短期行为的错误引导,从而制定科学的技术推广策略,摆脱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坤明.探究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2]郑文琦.技术外包模式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8(03)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5

1新闻科技的含义

新闻就是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并将信息以一种便于大众传播的形式散播。新闻科技是科技基础和应用以及设备的总和,将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包装成大众乐于接受的各种新闻产品,以此为大众提供信息传播服务的整个行业过程,完整的科技体系为新闻行业服务。新闻科技就如同新闻产品生产一样,分别都是社会科技系统和社会生产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新闻科技是一种信息产生、检验、传递、利用等过程的一种信息技术。新闻信息具有某种特性时就会采用各种措施来实施,这就是利用科技对新闻信息进行处理。能源、材料和信息革命的加和就形成了科技革命。现在的新型技术中最典型的就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感技术这“3C”技术。

2新闻科技发展现状思考

2.1对媒体行业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传统媒体面对严峻的行业竞争,纷纷开发新模式来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例如:手机阅报、网络访谈等方式。传统媒体业面临着舍弃自身优势或追逐潮流的两难选择。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方向发展的同时,传统媒体不知会丢掉报纸阅读的优势,还会失去一些传统手段接受信息的民众。

对于新媒体业而言,他们的技术发展对信息能快速的收集,传播。但科技的快速更新也让其难以适应。新媒体对信息传递的真实度缺乏控制。就如同现在的互联网,信息往往通过转载和无法查明出处。另一方面是大众迫切追求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新媒体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不断地加大成本技术投入,使得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2.2科技对给新闻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1)影响新闻的真实性。科技的发展使得文字编辑方式多样,新闻作品?绺甯?便捷,媒体信息采集只是需网上粘贴、复制即可,无需现场确认。现在网络图表合成技术也利用在信息传递中,这就违背了新闻要求真实的原则。新闻图片必须是毫无差别的表示真实情况。新闻视频本身是经过筛选,在后期的剪辑中又会进行删减,最终看到的视频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2)媒体和大众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新闻发展的新形势下,媒体与大众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两个团体相互影响。网络新闻传播的意义不再只局限于新闻本身意义,更多的是大众针对新闻给出的评论可能更精彩。传统新闻接受模式已经发生改变,例如:“马加爵事件”轰动中国,媒体报道与大众点评就如同博弈一般,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法院的判决受到大众和媒体的影响。

3新闻科技发展的探索

3.1改变新闻传播的老旧观念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变革,新闻的传播与接收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闻科技传播不能只是凭借传统媒体来完成,作为一名媒体人,首先要改变自己新闻传播的老旧观念,微博、电子书、手机等新型媒体设备要与新闻传播结合在一起,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也对高科技的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故在平时的新闻传播中要将娱乐与科技结合,将新闻科技发展和娱乐紧密衔接,提高新闻的趣味性。

3.2拓展传播工具

每一个传播时代的变迁都伴随着新型媒体的出现,这样会对传统媒体业形成巨大的冲击,网络媒体不管在内容还是时效上优于报纸的传播。所以,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媒体业应该充分利用科技技术加大新闻传播力度,实现新闻的科技传播。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地球成为“地球村”,互联网是一种能跨越时空,集合、分散信息的超媒体。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分析,现代新闻传播技术必须将互联网作为依托,改善传统的传播手段。

就新闻传播技术而言,传播手段、工具及技术都是依据计算机技术而组成的网络媒体,互联网促进了新闻科技发展,拓宽了新闻传播的手段与方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改造现有新闻传播手段,建立科学高效的传播途径。新闻传播可以使用手机、微博等多种高新媒体贴近大众生活的方式进行传播,同时也能实现新闻传播科技化。就传播手段而言,互联网集合了各大媒体的优点,多方式的进行传播,让传播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现代的科学报道要求将生声音、文字、图片结合在一起,组成视频,这样能缩小人们心里距离,新闻报道也更加能让人接受。就传播机制而言,传统的新闻传播只是一种媒体发出信息,大众接受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没有形成一种互动。现在利用科技手段传播新闻时就改变了老旧模式,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互动、反馈彼此的意见。利用科技技术形成的互联网具有包容性、个性化、开放性的特征,为大众建立一个评论问题的自由网络公共空间,同时可以挖掘出易被传统媒体忽略的素材。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媒体要建立网络公共论坛,利用手上现有素材吸引大众的新闻兴趣,实现新闻科技化发展。

3.3改变新闻内容传播方式

传统新闻传播时总以陈述语气传播一种事实,并没有从接受者的角度去考虑其需要。近年来,新闻传播出现故事化的现象,采访者写新闻报道时会重视新闻事实中所包含的故事因素,并充分挖掘,将新闻事件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现在的新闻报道就善于从普通素材中挖掘深刻的主题和新闻中包含的情感因素,这样使新闻内容有理有情,体现人性真善美,在新闻事件中就可以调动人的情感。体现新闻的传播价值。人文关怀在新闻故事化报道中得到体现。具体将新闻内容作出以下改变:

(1)以读者为新闻内容设置的主题。新闻要符合读者的思想和观念,根据大众喜好和接受程度选择报道的题材、内容、形式等。媒体人要贴近读者的生活实际,并在写作中夹杂着自己的情感,让新闻内容富有新意,戳中读者内心的声音,才能成功的将新闻内容传递给读者,实现新闻科技化发展。

(2)内容体现出人文关怀。新闻报道首先对事件、人物的采写就体现了“人文”,其次就是以读者为主体,重视读者的感受,能尊重、了解、引导读者的新闻传播也是体现人文关怀。新闻素材就是决定新闻传播的基础,也是新闻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新闻的人文化必须要尊重科学事实。

(3)新闻报道方式多样化。在新闻传播新形势下,传播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利用传统的报纸媒体、电视媒体外,以及网络媒体;用生动、形象的视频方式报道新闻比文字更加能吸引人的眼球。在新闻传播中要从细节着手,写作要紧扣大众生活,以小见大,体现其趣味性,雅俗共赏,这样新闻传播就有了可读性。

4结语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6

关键词:科技创新 支撑 新媒体 特点

一、创新科技支撑下新媒体的产生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种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了科技的支撑,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将只是人的幻想,任何领域内的突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谓科技创新,是指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学技术在今天的世界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绝对动力,一个社会要发展要进步,离开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不可想象的。人类社会的前行也是伴随着几次科技、产业革命的发生而不断从愚昧走向开化,从落后走向进步的。可以试想,如果没有蒸汽机的出现,没有电力的发明,没有核能、电子能,没有网络技术的开发应用,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交通靠走,交流靠吼,这些原始的状态正是在科技不断进步过程中,在科技创新中得以改变的。换句话说,科技创新是改变整个世界的支撑力量,唯其不可!

我们这里所说的支撑是指某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力量或作用。科技支撑的含义显然是指,科学技术对其他事物的变化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当今科技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用科技来改造传统的已经有的产业或行业;二、用科技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产业。科学技术对当今社会各方面的支撑是十分普遍的,新的媒体传播技术和工具的出现,正是科技创新支撑的产物,它促使传统媒体的传播向着更高级阶段迈进。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传统的媒体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四大类,他们都是信息传播的中介物。而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的,电视相对广播是新的,网络相对电视又是新的。

新媒体之所以"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是新科技支撑使传播媒介在技术上,形式上以及理念上获得的革新。通过这些革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让人们通过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自由而随意,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和量。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市场范围,推动了管理方式的变革,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和充分利用,而且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及优势

新媒体传播形式出现之后,它之所以能够以如此迅猛之势取代传统媒体占据传媒的市场,主要在于跟传统传媒相比它有着诸多明显的优点,适应了社会发展,吸引了受众的参与。

(一)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主动性、草根性等传播特点。传统媒体更多的被政府所控制,公众要表达自己的言论是非常困难的。而新媒体打破了这种信息的垄断。在新媒体上,不单是政府,媒体工作者可以随时的发表新闻、看法、见解,大众也可以随时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言论,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传播的角色更加开放。这种既有权威人士的言论,更有社会大众的亲身体验,实现了传播的效果。

(二)新媒体具有互动性、跨地域性的传播特点。新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途径上有着极大地不同。传统的传播媒体,其传播特点大多是一点对多点,而新媒体传播,则是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新媒体传播方式是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的大众的传播,它是数字化的传播媒介,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甚至多向互动性的传播,面向更加细化的受众,直接面向个人。人人可以接受信息,人人可以信息,而且可以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去信息。受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同时由于新媒体集多种媒体传播功能于一身,可以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传播效果更好。网络的全球化,使读者变得无界,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它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在地域上的限制性,让信息传播范围变得更大,影响更广,新媒体传播也在改变着全世界的关系。

(三)新媒体具有及时性、现场型的传播特点。它可以在第一时间里,第一现场中展现事态的面貌。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播对象的信息内容和信息的传播速度,可以让受众在事发的第一时间了解到信息、事件的原貌。如2005年7月7日,伦敦发生地铁爆炸,市民威廉-达顿用手机拍摄了照片,第一时间在朋友的博客上"直播"了这场灾难的状况。而这些图片很快就出现在了各大电视网络上,并成为头条新闻。手机、网络、博客等新媒体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中将媒体传播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紧紧抓住,而路透社等主流媒体在事发两小时后才进行报道。

(四)新媒体还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化的传播特点。伴随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和新媒体传播工具的多样化,促进了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各种形式传播工具的出现,让传播媒介不再只是只有文字而无声音,或者只有声音而无图像的单一表现形式。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传播信息,使得传播媒介表现力更强,内容更丰富,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增添了信息的趣味性。

三、新媒体传播的弊端

伴随科技创新而产生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特点和优点还有很多,在缩短人与人之间沟通距离,扩大交流范围,增添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信息透明度等诸多优点之外,新媒体也有自己的危险性。

首先,它可以成为危机的放大器。正是由于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言论,使得危机的传播风险加大,一个微小的信息,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加以引导和调节,很可能给社会的带来极大地危害。如拉萨"3-1",由于国外媒体不实的和歪曲的报道,给中国政府的形象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其次,运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传播者的可信度会降低。传统媒体的传播者大多都是权威媒体,信息要传播出去,之前都有总编和宣传部门的多层把关,信息可信度相对较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发展指导思想。新媒体传播,作为现今传播文化的主要形式和重要阵地,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应该注重信息传播的质量和信息的安全。要将新媒体的这些优点发挥出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2]陈立辉,《科技支撑体系及其作用与功能》,《改革与战略》2002第1、2合期。

[3]赵涛,《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产业将成新增长点》,《望》,2011.10。

[4]薛颖,《新媒体传播手段与传播形态的特征分析》,《商业文化》,2011年8月。

[5]刘涛,《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探究》,《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10.6。

[6]任建红,《试论媒介对科技传播的影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第3期。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7

一、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过程中噪声滋生的诱因

档案本身就是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水平等因素不同组合配置的产物,档案信息资源性的表现需依赖于其背后的这四个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它们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传播的各个环节或要素,是各种传播噪声的主要诱因。1.文化因素文化是一系列规则和规范的集合,其外在表现为群体行为或个体行为,它限定了作为某一文化背景下群体或个体如何思考、感觉与信仰[7],使得他们有着较为一致的目标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结构,进而使得不同文化一般都具有不可通约性。文化是档案信息资源传播阐释的强大“前见”。现代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总是特定的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而形成一定的框架来认识、接受外在世界[8]。也即传播者会依据自己的文化认知框架和意识形态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理解,然后编码形成特定的符号或信号,选择传播媒介将其传输出去;接受者同样依据自己的文化认知框架来进行译码并选择性注意、理解及接受。当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者、接受者是处于同一文化背景环境下,被传信息被正确解读的可能性就大,传播过程中滋生的噪声相对较小;反之,档案信息资源传播传、受双方所处文化环境的差异越大,二者自身积淀形成的文化氛围、文化规则差别越明显,则其有效传播的几率就较低,其噪声就越大。2.政治因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权力。“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会休止。”[9]就档案而言,在古代,档案是特权政治的附属物,是“插在鞘中的剑”,档案及档案工作各个方面都得到统治者亲自“照顾”,伪造、篡改、“误读”是传播档案的常见手段(如历代“文字狱”统治现象);现如今,档案是社会政治的共生物,管理者对档案的控制更多地表现在档案管理中遵循各种制度规约,贯彻各项方针政策,从而明确要为社会保留什么样的官方记忆,保罗•康纳顿直言不讳:“控制一个社会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权力等级”。首先,当权者通过利用社会政治、法律等手段对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进行源头干预。一方面档案信息资源本身权属国家所有范畴,当权者可自主对所要传播的档案信息内容增删、调整,使其符合特定政治利益或某种意识形态的目的;另一方面,传播者拥有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也对档案信息资源传播有一定的能动作用,使传播的档案信息偏离真实原态;其次,当权者通过操纵传播媒介来控制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由于官僚理性的存在和特定政治利益的需要,档案信息资源会在通过传播媒介传输时受到严格控制而出现前后不一的状况,特别是在具有明显异于执政党政治立场、态度倾向的档案信息资源传播时,这种差异更为明显和显著;3.经济因素档案信息资源传播是一项资源配置使用的经济活动,其出发点是挖掘蕴含于档案中的各种价值。由于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等经济效益原则的干预,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过程中,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因此无处不在,直接诱发了传播噪声的产生。对传播者而言,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者的自身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同时决定了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者能否选择优质的传播载体以及能否进行多种传播媒介的有效组合将档案信息资源传播出去;对传输渠道而言,其传播媒介(或传播载体)的拥有量和普及率越高,传播载体越先进、发展规模越大、可靠性越高,传播和接受档案信息也就越便捷;对接受者而言,如呈现出更积极主动的获取档案信息资源,选择档案信息资源时针对性更强,获取渠道更丰富,则档案信息传播效果会更真实准确,此时档案信息资源传播噪声也相对较低。此外,经济诱发噪声产生存在更复杂的情况。如档案信息资源中的传播者同样适用于经济学中“经济人理性”假设,在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过程中,无论作为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者的个体还是组织,在传播涉及到影响其经济利益的有用档案信息时,他们就会有意对其进行控制、重构,进而影响到传播的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4.科技因素科技是决定档案及档案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的社会科技水平造成了不同的档案信息资源传播的客观环境,会产生迥异的传播效果。就更高科技水平而言,对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者而言,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积累更多结构优化的档案馆藏资源,使其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档案资源,间接提升了源头档案信息资源准确度;对档案信息资源传输过程和接受过程来讲,现代电子科技使不同类型材质的档案材料之间格式转换更为便捷,对声像档案的模拟信号复制也达到了更高的仿真水平,同时更加利于电子信号的远程传输,进而使得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者与接收者(或接受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直接和间接的减少了传播噪声的产生;对档案信息资源接受者而言,高仿真技术、可视化转换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让其能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所接收的档案信息资源全貌,进而更客观的理解、接受档案信息资源,排除了不必要的噪声干扰。反之,在相对较低的科技环境下,上述各个环节正是噪声滋生的肥沃土壤。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正确掌握并恰当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档案信息资源便可以得到有效传播;过分依赖科技本身同样会造成传播噪声及失真风险。

二、消减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过程中噪声的对策

分析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过程中噪声滋生的原因,其目的是在厘清思路的基础上,科学、准确的开展有效措施,或寻本逐源,从根本上消除噪声滋生的土壤,或加强防范,提升档案信息资源传播效果。1.依法治档科学开发,营造档案信息资源传播共享的良好氛围应在《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的允许框架内,维护和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合法传播活动,主要体现在:坚决维护档案资源自然形成规律,抵制外界恶意干预档案工作,破坏档案源的安全性和纯洁性;建立可信档案信息源的收集渠道,防止有误有害信息污染;及时对到期的档案进行降密、解密,确保所传播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提高信息传播的正效应,进而努力营造一种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2.强化档案信息的加工与鉴定,严控档案信息资源传播的源头质量目前,我国馆藏档案数量庞大,而且随着电子档案数量的激增,从这些档案信息中淘出真正具有资源价值的“金子”,就应在档案信息资源进入传播环节之前,一方面,通过运用适当信息资源加工手段和方法,深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加工;另一方面,在结合档案鉴定理论过程中,不断完善档案信息资源鉴定策略和方法,建立一整套能够规范、评判鉴定过程的基准标准和流程,从而能够保证档案信息资源“出口”质量,确保作为传播起点的档案信息资源在传播起点时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3.提高编/译码准确性,减少档案信息资源传播的“言外之意”档案信息资源从其传播者到达最终的接受者,必然要经历编码和译码,这两个环节是档案信息资源在传播过程中获得“言外之意”的根源所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研究信息传播的信息论得到不断发展和成熟,关于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对编码和译码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际的技术层面都已获得较大突破,因此作为编码者和译码者而言,应能够在编码和译码过程中熟练掌握这些理论和相关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主观上编码和译码能够做到更加客观准确,在客观上保证选择一个更加完善或制定一套更加完整的符号体系和语法规则,进而减少档案信息资源在传输过程中的“言外之意”情况的发生。4.充分利用现代传播载体,拓宽档案信息资源传播的立体渠道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过程中,现代信息传播载体不仅可以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突破时空制约,便于传播主体双方能及时沟通、交流,还能减少一些特定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者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操纵和干预,进而不断提升传播效果。充分利用现代传播载体,不断拓展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渠道,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立体式”传播网络,利用贴近公众的多元化传播媒介手段,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的接受者以易于接受的形式接受档案信息资源,同时多渠道也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下信息传播渠道单一而致传播环节增多的诸多弊端。拓展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渠道并使之有效地发挥效能,是降低噪声的一个良好办法。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噪声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十分复杂,要想彻底消除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几乎是不可能的。传播过程中,只能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尽可能全程控制噪声滋生,提升档案信息资源传播效果。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科学素养;大众媒介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设力度

(一)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公共投入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投入比重或者是数量,使公共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有足够的资金从事研究。可在财政、公共投入中划拨出一定比例,按科研成果在研究领域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生产领域中取得的效益,分类分等级地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奖励政策可适当向应用技术倾斜。此外,还应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出台相应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一定比例,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政府相关部门应调整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逐渐向评价或者鼓励的体制转型,不以论文数量的多少作为科研人员考核和评定职称的唯一标准。此外,科研评价体系应采用多元化的标准,不同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加大对大众媒介的扶持力度。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大众媒介的重视力度,利用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扩大农业科技传播范围,增加传播效果。二是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公益化属性,对于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节目和报纸,政府应予以支持。政府应鼓励大众媒介兴办涉农专业报纸,或者在主流报纸上开辟农村农业版面和栏目,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三是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将节目的制作费用和采编人员的采访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

(三)加大对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在农村大力增设农村书屋,有针对性地采购农业科教、种养殖、文学、法律、医疗保健等书目和报刊,充分发挥农村书屋的信息窗口功能,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致富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需求等。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农民技术员培训的力度,动员、吸纳更多的涉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使更多的农民获得培训机会;增设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农民急需的专业技术课程,解决农民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科技培训夜校、定期请农业专家作报告,或者在农闲或节假日期间组织专家进行短期技术培训。

二、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科研主体作用

(一)端正科研态度。第一,科研工作应该是健康的,是纯粹的。科研人员应克服功利思想,正确认识科研工作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淡泊名利,不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第二,科研工作应该是真实的。农业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因此,必须是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第三,科研工作应该是科学的。科研人员应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着眼于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从调查研究做起,切忌纯理论的臆想和拼凑。

(二)加强与媒介的合作。科研人员应注重与媒介的合作。科研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宣传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可设立科普发言人,并通过科普发言人与媒介进行对接,借助媒体为各类社会热点、科普需求作出权威、准确的解答,不断填补科研机构与受众之间的知识沟。

三、大众媒介应加大对农民的重视力度

(一)回归农民受众本位。大众媒介应重视农民受众的信息需求。针对媒介形式,应对不同类型的大众媒介进行整合。可根据不同媒介的不同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在同一时间段,就同一主题或内容,以统一口径进行传播,以壮大传播声势,提高传播效果。针对媒介内容,对农民喜爱的信息要加以强化,对农民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信息要加以改善。选题时,要符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实际生产情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符合农民根本需求。针对农业科技节目的播放时间,大众媒介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节目播出时段尽量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从事家务劳动的时段错开,并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在“农闲”时增加播出时间或者根据农民需要安排重播。

(二)回归科技本位。大众媒介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意义不应局限于对某个科技成果、某种实用技术或某项科技政策的传播,而是要利用持续的、不间断的科技信息流通,形成信息环境,培养农民受众的视听习惯,塑造农民受众的科学理念,提高农民受众的科学素养。现有的农业科技节目普遍科技含量较低。因此,大众媒介应注重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以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符合农业生产规律、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内容,提高科技节目的“含金量”,真正做到回归科技本位。

(三)提高媒介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媒介工作者在制作节目和撰写报道时,应将语言通俗化,将信息“去专业化”,在兼顾信息科学性、严谨性的同时,变死板机械的传播方式为农民容易理解的举例子、打比方等方式,消除广大农民受众与农业科技信息之间的隔阂。此外,媒介工作者应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政策的学习和积累,完善个人的农业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科学素养,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消除知识盲点,避免错误报道,保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农民应加强对自身的要求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农民必须正视科学技术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主动尝试接触、积累和运用农业科学信息,积极主动地收看、收听农业科技节目,阅读农业科技报刊,参加各种农民技术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科学素质。二是农民应该主动关注党和政府针对“三农”问题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及辽宁省的农业发展政策,做到对政策心中有数,并能从政策中发现机遇,为个人的农业生产行为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农民应主动接触利用多种媒介,视媒介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工具,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环境选择适合的媒介形式,并根据媒介各自的特点,将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保存下来。此外,农民还应利用媒介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将想看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媒介进行反映,使媒介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并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1]张通生,赵梁.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传媒传播创新[J].产业与经济论坛,2011,10(2):41~42

[2]李成砚.涉农报纸如何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作用[J].中国报业,2012,7:68~69

[3]董成双,邢祥虎,薛寿鹏等.农业科技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思远.辽宁省科技传播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及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上一篇:科技培训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技传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