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7 18:59:13

临床分析论文

临床分析论文篇1

【关键词】颅内血肿诊治

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cltraumaticintracerebralhematoma,DTIH)1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2岁,>50岁以上6例。道路交通伤10例,坠落伤4例,其他外伤2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分3例,9~12分7例,6~9分2例,3~6分4例。首次CT时间:伤后0.5~3小时8例,3~12小时4例,12~24小时4例。首次CT扫描正常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挫裂伤伴点状出血4例,颅骨骨折5例。伤后24小时内复查CT发现血肿12例,72小时3例,超过3天1例。其中2例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后24小时内对侧又出现血肿。复查CT出现DTIH而病情无明显变化3例;意识清楚,诉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4例;GCS评分下降8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4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

2治疗与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6例。其中行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清除血肿并去骨瓣减压5例。经治疗,患者恢复良好7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2例。

讨论

发生机制(1)脑挫裂伤后局部脑血管痉挛、缺血、缺氧,血管壁继发性受损破裂出血,形成DTIH[1]。本组4例首次CT仅发现脑挫裂伤伴点状出血,后复查CT发现DTIH。(2)颅骨骨折时,由于颅内压高及颅骨与硬脑膜黏连不易分开等原因,首次CT未发现血肿,但由于过早大剂量使用脱水剂甘露醇,或由于开颅手术处理欠妥,导致颅内压迅速下降,压力填塞效应减轻或消除,可能致已破损的血管和板障出血引起DTIH。本组2例首次CT仅见颅骨骨折,在使用甘露醇2~6小时后很快形成巨大硬膜外血肿。2例开颅术后颅压降低明显,24小时内对侧出现血肿。(3)凝血功能障碍:对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而致全身凝血功能障碍者,外伤后易加重或继发出血,形成新的血肿。本组2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均于伤后72小时内出现迟发性血肿。

注意事项(1)观察意识状态。意识变化是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变化之一,正确识别意识障碍的程度,对患者的治疗、预后都有较大参考价值。意识障碍加重,提示颅内病变加重,本组7例意识障碍加重,复查CT发现迟发血肿。(2)观察瞳孔。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障碍加重,提示颅内压增高,本组4例病人瞳孔散大,复查CT均证实颅内迟发出血。(3)生命体征、四肢活动的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即病情变化。如血压升高,脉搏慢,呼吸深慢,提示颅内高压。肢体活动障碍,局灶性体征和偏瘫出现,均示病情改变,都应及时复查CT,注意并发DTIH。为了更好地防治DTIH,在常规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基础上我们建议:(1)要详细了解患者受伤部位及下一步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除脑疝征象外,对轻、中度高危患者需脱水治疗,在12小时内采用小剂量甘露醇脱水,避免强力脱水,同时使用止血药物。(2)对外伤后或颅脑术后患者忌头低位,以免增加颅内出血。(3)患者翻身时动作轻柔、缓慢,头部转动幅度不宜太大,以免头造成脑组织移位,过度牵拉血管致撕裂出血。

治疗体会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症状轻、血肿小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氧疗、止血、降颅压、激素、预防感染、脑保护剂的应用。对幕上血肿>30ml,中线结构移位>1cm,后颅窝血肿量>10~15ml,出现脑疝或脑疝的早期表现患者,应及早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和(或)去骨瓣减压术。DTIH患者的预后差,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25%~55%[2]。降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占位效应明显者应尽早手术,及时清除血肿,以解除脑受压。

参考文献

[1]黄海涛,钱锁开,杨绮帆.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3,14(1):48-49

临床分析论文篇2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衰的特点和治疗。方法通过对45例老年人心力衰竭进行分析、治疗。结果单用药物对症治疗难以奏效。采用白蛋白和1,6-二磷酸果糖可使心功能明显改善,全身状况明显好转。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characteristicandtreatmentofagedpeoplewithcardiafailure.Method45agedpatientswasanalyzedandtreated.ResultItisdifficulttohavetheintendedeffectonlybysymptomatictreatmentwithdrugs.Albuminandfructose-1,6-diphosphatecanimproveheartfunctionmarkedly.Theresultsshowedthatsystemicstatusfunctionwasamelioratedobviously.

【Keywords】Cardiafailure;Agedpeople

就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的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老年人心衰的特点和治疗,以供参考。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45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2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68.8岁。心衰类型及功能分级:左心衰28例,右心衰9例,全心衰8例。心功能(NYHA标准):II级21例,III级18例,IV级6例。

1.2基础疾病冠心病23例,肺心病10例,高血压病6例,风湿性病心脏病2例,心肌病2例,其他2例。

1.3临床表现咳嗽咯粘液痰,肺部湿性啰音21例,心悸、气促乏力,拍胸片提示:胸腔积液4例,腹胀、恶心、纳差、颜面、双下肢浮肿或腰骶部浮肿10例,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8例,神志异常2例。

1.4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异常44例(97.7%),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1例,心房颤动8例,频发房早10例,频发室早6例pt-fvl:-004mm·S18例;合并心肌劳损24例(54.5%),血尿素≥9.2mmol/L30例(66.6%),低钾21例(46.6%),低钠8例(18%),二氧化碳结合力≤20mmol/L11例(25%)。

1.5治疗及转归临床症状缓解出院者34例(77%),无效死亡10例(22%)。

2分析讨论

2.1临床特点①症状不典型:由于年龄大,感知迟钝,合并症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组以咳嗽、咯痰误诊肺部感染等10例(22.2%)后经胸片检查呈心脏扩大,肺淤血确诊心衰。由于老年人有脑动脉硬化,故心力衰竭时容易出现脑缺血症状,表现为神志异常,嗜睡甚至昏迷本组有2例(4.4%),不同寻常地出虚汗(颜面及颈部),甚至大汗淋漓,可以是老年人心力衰竭时,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较突出,本文有9例(21.1%)。有窦房结退行性病变的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时心率增快可不显著,患者可首先表现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症状,如果问诊及体格检查不仔细,很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②氮质血症多:本组血尿素氮9.2-25mmol/L57例(63.3%),≥26mmol/L3例。③病死率高:本组病死率60-90岁为41.8%,70-90岁为52%,≥80岁为82.1%。

2.2治疗体会除常规治疗外①对于感染为诱因的心衰本组41例(45.5%)及时性选用广谱抗生素,静点抗生素,静点抗菌药时限制盐水入量,防止水、钠潴留加重心衰。②适当选用利尿剂,中度以上浮肿19例(21.1%)均选用速尿20-40mg静注。注意电解质平衡。③小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本组常规用卡托普利6.25-12.5mg,2-3次/日,85%有效。④在没有β-受体阻滞剂禁忌症时,可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因此药物可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低心肌收缩力和氧耗量,并能增加运动耐量,降低运动时血流动反应,使在同一运动量水平上心肌耗氧量减少,从而使心功能改善。⑤加强支持疗法。心衰落时由于全身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并发症等均可加重心衰,形成恶性循环,故单用药物对症治疗难以奏效。采用白蛋白和1,6-二磷酸果糖可使心功能明显改善,全身状况明显好转。

参考文献:

临床分析论文篇3

论文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艾易舒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诊断为鼻咽癌患者139例,其中观察组69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使用Varian2300直线加速器及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总剂量70~78eGy/35~39Fx。观察组于放疗同时使用艾易舒注射液,于化疗第1天及最后1天采血,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及一般情况记录,每周复查血常规1次。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艾易舒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放疗相关毒性反应。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放射治疗。然而,放射治疗往往有严重的放射反应,包括黏膜炎症,口腔难以愈合的溃疡,严重的口干,皮肤红斑等等;放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更可能中断治疗的进程,影响放疗的治疗效果,影响患者的预后。我院从2004年7月~2006年7月使用艾易舒注射液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共69例,并同时设立对照组患者共70例,以评价艾易舒注射液在治疗鼻咽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有139例患者皆为我院首治病例,诊断皆经过病理证实;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共69人,其中男性52人,女性17人;年龄30~69岁,中位年龄43岁;临床分期Ⅱ期12人,Ⅲ期42人,Ⅳa期15人;低分化鳞癌51人,高分化鳞癌15人,未分化癌3人。对照组共70人,其中男性54人,女性16人;年龄27-65岁,中位年龄45岁;临床分期Ⅱ期11人,Ⅲ期41人,Ⅳa期18人;低分化鳞癌49人,高分化鳞癌17人,未分化癌4人。两组间临床资料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使用Varian2300直线加速器x线6mV照射,按常规射野包括鼻咽、颅底和颈部。每周照射5次(周一到周五),每次200cGy。鼻咽部照射总量70~78Gv。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照射总量60~70Gy;预防量50~52Gy。两组照射方法及剂量均相同。治疗组除行放射治疗外,于放疗同时从第1天开始使用艾易舒注射液50m1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周5天,持续至放疗结束。

1.3观察项目

①近期疗效:根据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评定。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PD(进展)。OR总

1.4统计学处理

获得数据采用Epidata3:1输入,并采用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2.1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CR21例,PR35例,SD10例。PD3例,OR=81.16%;对照组:CR18例,PR36例,SD12例,PD4例,OR=77.1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生活质量

观察组中生活质量提高共51例(73.91%),生活质量降低2例(2.90%),稳定16例(23.19%)。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共42例(60.00%),生活质量降低6例(8.57%),稳定12例(17.14%)。两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毒副反应

观察组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口腔溃疡方面明显轻于对照组。

治疗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可作为一种鼻咽癌放疗的有效辅助用药。

3.讨论

目前,鼻咽癌的治疗首选放疗,其总的5年生存率为50%~60%,I期在90%以上,Ⅱ期在70%~80%,Ⅲ期在50%左右,Ⅳ期在30%左右。尽管近年来CT和MRI的广泛应用,放疗技术的成熟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疗效,但是放疗导致的口腔黏膜反应、皮肤反应、骨髓抑制等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艾易舒注射液中为含有斑蝥酸钠维生素B6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神农本草经》中就曾记载斑蝥具有破血逐瘀,散结消炎,功毒蚀疮的功效。斑蝥酸钠是斑蝥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可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继而影响RNA和DNA的生物合成,最终抑制癌细胞的生成和分裂;可降低肿瘤细胞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活力,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直接抑制癌细胞内DNA和RNA合成及前体的渗入,使癌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直接杀死癌细胞,对骨髓无抑制作用并且无抗肿瘤药物常见的消化道反应。近年来国内也有众多报道使用艾易舒注射液配合其他疗法治疗肿瘤,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㈣。

临床分析论文篇4

【关键词】老年根尖周病治疗

对于老年根尖周病患者,大多数都经历过牙髓病的治疗,他们较其他人群更知道保留患牙的重要性和良好口腔治疗的价值,常不愿拔牙,而希望进行保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彻底完善的根尖周病治疗对于老年根尖周病患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一般资料

慢性根尖周围炎病牙数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8岁;后磨牙25例,前磨牙28例,前牙7例;治疗前均有牙痛史或牙痛治疗史;常规均拍X线片显示根尖区牙槽骨有圆形或椭圆形透射区,边界清楚,多为慢性根尖肉芽肿;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呈云雾状,则为慢性根尖脓肿;均为根管细且多及弯曲的患者。

二治疗前的准备

1.病史的全面了解

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对患者的口腔局部情况及全身健康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老年患者一般都有较复杂的牙科治疗史,在了解患者主诉及相关问题后,还应与患者耐心交流,详细了解所涉及牙齿的牙科治疗史。老年人身体状况复杂,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全身系统疾病,患者可能并没意识到这些疾病与牙病的关系,往往不主动提及这些病史,这给牙病治疗带来了隐患。另外,老年人用药较多,应注意药物的过敏史和毒副作用。

2.详细的临床检查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口腔内的患病情况也变得复杂化。牙体牙合面不均匀的过度磨耗及多颗牙牙颈部深浅不一的楔状缺损,在多数老年人口腔中都可以见到;牙龈萎缩引起水平性食物嵌塞,牙间隙不易清洁,食物残渣及软垢的滞留使邻面的根面龋发生率增高;牙周病发病率的增高也大大地增加了根尖周病的发病率,牙龈瘘管与牙周或根尖的关系是临床上需仔细检查弄清楚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是否需要作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主诉部位常有多个牙都有牙体或牙周的问题,在临床上需仔细检查,正确找出主诉牙位。

3.恰当的治疗方案

对于大多数老年病人,一般都能配合医生完成常规的牙髓治疗,但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患有较严重的全身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选择快速、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制定治疗方案前,首先应对患牙的状况有全面的了解,确定患牙是进行彻底的根管治疗还是姑息治疗。在治疗前应考虑患牙牙周状况是否良好、牙体缺损是否过大、根管是否通畅、所处的位置能否进行根管治疗等问题。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详细告诉患者治疗的方法,尊重患者的选择。

三治疗原则

老年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是及时解除患者的疼痛,尽可能保存患牙。

1.解除疼痛

急性根尖周炎所引起的剧烈疼痛令患者十分痛苦,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复杂,常可诱发老年患者已有的全身系统疾病的发作,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或脑出血等。因此,顾及患者的全身情况,竭尽全力进行治疗或采取应急措施,及时缓解疼痛、消除炎症是十分必要的。2.保存患牙

经过治疗的死髓牙可以长期保留于牙槽骨中行使咀嚼功能。在老年人口腔中,发生根尖周炎的患牙大多有严重的牙体缺损或牙周病,可能许多是残冠或残根,只要牙齿不松动,牙根条件较好,就应积极去除病因,尽量保存患牙,以维持牙列的完整,恢复或部分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同时应注意后期牙体硬组织的保护。

四应急处理

老年根尖周急性炎症期的处理,主要是缓解疼痛及消除肿胀,待转为慢性炎症后再作常规治疗。开髓引流或切开排脓时应注意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老年患者体弱多病,可配合局部麻醉的使用,但不宜选用对全身系统疾病不利的。对于急性根尖周炎或根管治疗引起的疼痛,应先明确引起疼痛的具体原因,再对症处理。一般可配合口服或注射途径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或止痛药物,也可以局部封闭、理疗及针灸止痛。局部可使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类的中草药,以加速症状的消退。对于急性根尖周炎有明显伸长感的牙,应适当调牙合使其减轻功能,必要时可局部封闭或理疗。实践证明,急性创伤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通过磨改,根尖周症状有可能消除。死髓牙治疗也应常规调牙合磨改,除缓解症状外,还可以减少纵裂的机会。已诊断为无保留价值的牙在急性根尖周炎症期,可立即进行急性炎症期牙槽窝引流,以迅速缓解患者疼痛。为了防止炎症扩散,必须同时配合全身用药。同时应考虑老年人的耐受性和有无全身系统疾病,必要时可以监护拔牙。

五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术(rootcanaltherapy)是治疗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病原刺激物质以消除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进行适当消毒,严密充填根管,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根管治疗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病最有效、最彻底的一种方法,对于老年患者,只要患者情况许可,根管治疗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

根管治疗术一般分为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其中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尤为重要。

六讨论

根管治疗术的应用,使大部分牙髓、根尖周病的患牙得以长期保留,但还有一部分病例仅用根管治疗术难以治愈。对这些打算拔除的患牙,可先尝试辅以根尖外科手术,尽可能保存患牙。对于老年患者,年龄不是其手术受限的绝对因素,在慎重考虑其年龄大小、全身状况和局部条件等因素后,可以对某些老年患者在根管治疗后实施根尖外科手术。60例患这者其中:19例实行根尖外科手术、41例采取保守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红娜.碘仿+碘酚治疗前牙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的疗效研究。河南医学研究,2001,10(3):255.

[2]郑麟番.实用口腔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8.

[3]张举之,樊明文.口腔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4]高津福,张结,苑芃,等.开窗搔刮植骨术治疗广泛性慢性根尖周病.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0,14(4):270-271.

临床分析论文篇5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保脾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和手术方式。方法对60例非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脾破裂全部采用保脾手术治疗,58例治愈,治愈率96.6%;2例死亡,死亡3.4%。结论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肯定,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脾脏是腹腔内最容易受损的器官,在闭合性腹外伤中,脾破裂占20%~40%,在开放性腹外伤中脾破裂占10%[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脾脏解剖学及其功能的深入认识,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不再仅仅限于施行单纯的全脾切除术,保脾手术就是近年来临床新兴的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我院1994.2005年期间保脾手术治疗脾破裂60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4例,女20例。年龄10~55岁,平均30.2岁,就诊时间1~48h。车祸伤45例,坠落伤2例,打击伤6例,刀刺伤7例。所有患者均经腹部B超或CT确诊。脾损伤按第六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制订的Ⅳ级分类法[2]:Ⅰ级15例,Ⅱ级16例,Ⅲ级25例,Ⅳ级4例。给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压增高引发延迟性出血。

1.2手术方法手术均采用左肋缘下斜切口,游离脾周韧带,无张力托脾脏于切口外。对裂口深在0.5~3cm者,则清除裂口血凝块和失活组织,用“7”号丝线,细长圆针,贯穿裂口底部,行间断单纯缝合或间断褥式缝合进行修补:针距1.0cm,边距0.5~1.0cm。缝合时裂口边缘加盖凝胶海绵,使进出针均经过凝胶海绵。如果裂口对合困难或渗血多者,则填入凝胶海绵后打结。对裂口深长、多发性裂伤且局限于脾脏上下极者,我们采用脾脏局部切除术。具体操作:结扎所切脾段分支血管,上极结扎胃短血管,下极结扎胃网膜左血管。大多数脾脏在正常与无血供组织间出现一清晰的界限,在保留侧距此界限(切除线)约1.0cm,用“7”号丝线,细长圆针做一排间断全层交锁褥式缝合,在线下垫凝胶海绵打结。脾断面覆盖凝胶海绵间断缝合固定。还纳脾脏于原位,观察无明显渗血后,用大网膜将脾脏包裹(注意脾脏正确解剖位置,防止脾蒂扭转)。常规用生理盐水,0.2%甲硝唑溶液彻底冲洗腹腔,在脾脏周围放置引流管。

2结果

本组60例中50例康复,其中10例随访3个月至2年,未发现近远期并发症。

3讨论

3.1脾脏功能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临床意义是:①脾脏具有抗感染、免疫功能[3]。脾脏内富含有T、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共同作用于抗原,发挥免疫效应。脾脏切除后,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易发生以肺炎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的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病死率高达30%~80%[4];②脾脏具有一定造血、储血、滤血功能。脾切除后这些功能丧失,容易影响血液流变学变化。血小板数量减少,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③脾脏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是通过巨噬细胞、NK细胞、干扰素、Tuftsin等吞噬溶解肿瘤细胞;④脾脏对性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

3.2保脾治疗的适应证脾破裂保脾治疗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脾破裂的程度、出血量的多少、自身凝血功能的强弱、合并伤的严重程度以及伤后抢救是否及时恰当,严格掌握外伤脾破裂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以下情况可以采用保脾治疗:①经B超或CT确诊的Ⅱ级脾破裂;②连续生命体征监测血压稳定或血压偏低,经积极输血量小于400ml后,血压恢复稳定者;③没有合并腹腔其他脏器严重损伤者;④动态B超检查或腹腔穿刺,腹腔积血没有进行性增加,腹膜刺激征轻或无;⑤儿童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疗效优于成人,可以适当放宽标准[5]。

3.3保脾术的手术方式术中保脾技术的熟练掌握是保脾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保脾手术的4种主要术式讨论如下:

3.3.1脾破裂修补术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保脾手术方式。适用于小而浅的Ⅰ~Ⅱ级脾损伤,损伤仅达脾实质周围区。我们的经验是:首先把脾脏提出切口外,在直视下清除血凝块和碎裂的脾组织。由于脾实质质地较脆,为了避免缝线切割脾实质而造成出血,我们采用7号丝线或肠线行深及创底的间断U型缝合,线结下可采用大网膜或明胶海棉为衬垫。若创口过深、过宽,可采用水平褥式缝合。缝合时切记不要留死腔,避免感染或迟发性脾破裂。

3.3.2脾动脉结扎加缝合修补术对于Ⅱ~Ⅲ级复杂性裂伤以及脾门裂伤,出血速度快,术野不清,单纯缝合难以奏效,可先行脾动脉结扎,立即控制出血,为缝合修补创造条件。由于有胃短动脉以及脾脏和胃网膜左血管之间的侧支循环,脾动脉结扎后不至于引起脾脏坏死。为了避免脾动脉结扎修补术后发生脾梗死,我们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在距脾门3~5cm处结扎脾动脉为宜,尽可能保留胃网膜左血管和胃短血管;②尽可能保留脾周围韧带;③结扎脾动脉前应暂时阻断脾动脉,观察脾脏血供情况,必要时可选择结扎脾段动脉。

3.3.3脾部分切除术主要适用于Ⅲ级脾损伤。脾脏血液的阶段性供应是脾部分切除术的理论依据。对于深而大的脾脏撕裂伤,不能行脾修补术,脾脏横断、脾动静脉分支损伤者宜行脾部分切除术。为了更多的保留有活力的脾组织,可行不规则切除,脾断面血管缝扎或电凝,断面行U型交锁缝合并用大网膜覆盖。

3.3.4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对于Ⅲ~Ⅳ级的脾损伤,由于出血迅猛,往往伴有休克,迅速行全脾切除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条件下行自体脾移植是保留脾脏的唯一方法。去包膜自体脾片组织大网膜内移植已成为规范化手术。我们的体会是:移植的脾片大小要适宜,一般2cm×1cm,厚度不超过0.5cm,脾移植的量占全脾的1/4~1/3就足够恢复脾脏的功能。

总之,在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6]的原则下,在熟练掌握保脾技术的前题下,采用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肯定,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5.

2陈孝平.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39.

3HawKinsML,WynnJJ,SchmachtDC,etal.Nonoperativemanagementofliverand/orsplanicinjures:effectonresidentsurgicalexperience.AmJSurg,1998,64(6):552.

4夏穗生,主编.现代腹部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03.505.

5张敬杰,邱陆军.儿童脾破裂非手术疗法探讨.腹部外科,2002,15:13.

临床分析论文篇6

我科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手术120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0(男65,女55)例,年龄15~70(平均45)岁。其中慢性鼻窦炎18例,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45例,并发鼻中隔偏曲30例,并发上颌窦囊肿9例,并发肥厚性鼻炎13例,内翻性状瘤5例。全部患者均经术前检查及鼻窦CT扫描而确诊。

1.2手术方法采用中德合资杭州尖端内窥镜有限公司的冷光源、鼻内镜、咬骨钳和息肉钳,鼻内镜镜头直径4.0mm,偏角视野为0、30、70度。患者取仰卧位,先用2%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切口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先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矫正结束后,再次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继续下一步手术。常规方法行动能性鼻内镜手术,均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1]。对于上颌窦囊肿,采取开放上颌窦前壁,在0度镜下摘除,或采取上颌自然孔利用特制吸引器管搅动,破坏后再吸出的方法摘除,对于鼻甲病变者,则行鼻甲成形术修正。

2结果

疗效判定采用海口标准[2],120例中治愈81例(67.5%),好转36例(30.0%),3例无效。

3讨论

在行鼻内镜手术前,应常规行鼻窦CT检查,仔细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解剖结构有无变异,以确定手术治疗方案。鼻中隔偏曲同时伴有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者,首先要解决偏曲问题,这样既可矫正偏曲侧鼻腔狭窄,扩大手术视野,又从根本上解除致病因素。本组30例患者均同期行一次性手术。联合手术要求手术者要熟练掌握手术技能,否则将给手术带来麻烦。本组1例在凿除鼻中隔上颌骨鼻嵴时,由于凿除过深,造成大出血后只有改变,压迫止血。

切除钩突,开放前筛房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最基本步骤。钩突肥大阻碍额隐窝与筛漏斗的交通。切除钩突后,半月裂和筛漏斗均直接暴露于视野[3],由于钩突与筛泡共同形成了半月裂,是筛漏斗与中鼻甲交通的门户,只要切除病变的钩突与筛泡就有利于恢复鼻窦的引流,本组钩突及筛泡切除81例均获得1期治愈。当然还有部分较为复杂的鼻窦炎,病变超过中鼻甲基板累及后组筛窦或蝶窦,手术涉及全筛切除,额隐窝开放,上颌窦自然开口及部分作蝶窦开放。本组部分病例疗效差与手术涉及深度有关,有待进一步提高。

鼻腔手术因为涉及有开放筛窦和上颌窦,术中术后易出血。近来,我们常规采用美国的美敦力高分子止血海绵,填塞鼻腔,疗效很好。患者出院前,常规行上颌窦冲洗窦内残留血块。

【参考文献】

1孔维佳、王斌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8.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临床分析论文篇7

1.山东省章丘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山东章丘 250200;2.山东省章丘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山东章丘 250200

[摘要] 目的 对在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产妇,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在常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文化理念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差错率及满意程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5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差错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错率(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减少了差错的发生,使患者更满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管理;安全文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c)-0140-02

[作者简介] 高霞(1978.12-),女,山东章丘人,本科,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

临床上,对妇产科护理的过程越来越重视,妇产科患者多为女性和儿童,在家庭中的重视程度较强,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能够为广大女性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医务人员不断的对妇产科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以便于提高广大女性的生命生活质量[1]。因此,该院为进一步研究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特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70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产妇,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实验组产妇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6.1 ±6.2)岁;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为(25.8±6.6)岁。确保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在常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文化理念进行护理,其方法为:首先,有该院妇产科的几名护士长对各自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的相应内容培训,确定以人为本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理念,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护理人员生命为重的主要观点,对该院妇产科的护理人员集中进行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的讲解,让其在工作中能够了解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有效的实施应对等措施,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其次,由该院妇产科护士长对其各科的护理人员进行工作访谈,由护理人员提供各自不同的观点以及所了解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大多数人的观点及看法,不断的改进护理工作,及时交接班,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增加护理人员对生命的重视以及对集体的荣誉感。

1.3 观察指标

分别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情况,并记录分析,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同时对两组出现的差错率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分析。

1.4 统计方法

资料分析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的满意程度情况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5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方法进行护理过程中的差错率情况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差错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错率(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程序在医院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地位,如何更好的为广大女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该研究中显示,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后,在常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文化理念进行护理患者的满意程度(85.71%)明显高于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措施患者的满意程度(5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上,安全问题是各个医院共同关注的重点之一,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安全文化理念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用于护理患者的手段,其主要是以患者的安全为中心理念,充分做到保护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安全,为患者营造一种安全舒适的生活范围,降低医院环境中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因素,尽最大可能的保护患者的安全,以便于促进患者的康复,为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满足了不同患者对护理过程的要求,临床作用重大[2-3]。该研究的结果符合临床上多数研究结果,即妇产科护理程序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临床效果,但该研究着重探讨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与其他相应研究过程相比,具有较大准确性,符合临床要求,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临床上,安全文化理念是近年来新兴的应用于对妇产科女性患者进行护理的措施,该方法是护理人员通过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与安全措施的运用,来达到预防某种疾病及意外危险发生的一种护理方法[4]。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文化理念后,能够让患者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使之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异常状况,减少或抑制患者相应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证,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使患者更为满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5]。

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后,在常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文化理念进行护理患者的差错率(5.71%)明显低于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措施患者的差错率(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文化理念主要是通过对护理人员的相应安全教育以及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安全问题的重视等诸多措施,使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安全,降低差错的发生,充分的体现安全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及身体的健康,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使患者症状的到明显改善,且无不良现象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6]。护理人员还可以依照不同患者出现的特殊情况,对相应的风险作出积极有效的预防,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大的降低,同时及时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恰当的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使工作更有效率[7]。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做到指导患者提高对药物及护理过程准确性识别,同时与医务人员做到有效的沟通,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改善药物输液泵使用的安全性,并且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时刻做到手卫生防护工作,保证患者在治疗时的准确性以及连贯性,减少传染病在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危害等,及时的为患者生命健康做好防护,保证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健康[8]。护理人员在工作时能够及时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过程更为详细周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安全文化理念使妇产科的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较大程度的减少了护理过程中差错事件的发生,更明显增加了广大女性患者的满意程度,使护理过程更为安全可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莉静.安全文化在泌尿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6):138-139.

[2] 曾慕阳.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2):168-169.

[3] 甘满芳,罗远芳,赵海亮.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6):457-459.

[4] 庄新萍,陆琪,曹彩英.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63-64.

[5] 谭新姣,杨智慧.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3,13(3):111-112.

[6] 王帆. 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327-328.

[7] 邓少葵.安全文化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653-654.

[8] 李伦兰,胡少华,刘安琪,等.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740-744.

临床分析论文篇8

摘要:外伤性肝脾破裂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单纯性肝脾破裂死亡率约为10%若合并破裂,死亡率则达70%以上。及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多能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外伤性肝腺破裂患者65例,男性61例,女性4例,年龄4~53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4例,交通事故13例,工作时重物击伤28例,跌伤砖例,殴斗6例。其中肝损伤34例.脾损伤29例,合并肋骨骨折10例,肾挫伤4例,股骨干、骨盆骨折9例,后腹膜巨大血肿26例,无一例死亡。

1.2临床表现与诊断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造成肝脾破裂的原因多为暴力所致,本组病例均有外伤史,但对临床症状不典型,被膜下出血,延迟破裂者,应详细追问有无外伤史,此点在诊断方面尤为重要,均有左上腹疼痛及压痛。恶心、呕吐可有可无,且不能作为诊断佐证。肝破裂胆汁外漏可引起板状腹,检查时且不可遗漏叩击痛及移动性浊音的检查。因脾脏周围常有血凝块存在,故患者左侧卧位时右腰部可呈空音,右侧卧位时左腰部却常呈固定之浊音来鉴别。血红蛋白多无明显下降(本组资料),是有于破裂出血早期,血液尚无代偿性稀释,所以血红蛋白下降并不明显,而脉搏多加快。肝脾外伤全身失血典型症状迟于局部出血症状。早期诊断首先要放在腹部症状和局部检查上,本组病例说明了这一点。能够诊断腹腔内出血的检查是腹腔穿刺抽得不凝血液。此项检查不但能够诊断内出血,而且还能够进行鉴别诊断。

2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均为闭合性损伤,B超或/和CT检查证实为Ⅰ级肝损伤。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性肝修补均为Ⅰ、Ⅱ级损伤。裂口长度小于10cm、深度小于3cm者,采取水平褥式、8字形或间断缝合修补。在控制入肝血流条件下,将伤口内失活的肝组织彻底清除,分别结扎创面血管、胆管,大网膜填塞后缝合修补。术中见破裂呈星状、撕脱、裂伤、粉碎、脾门撕裂等形状。经手术修补或脾切除的病人均康复,除合并股骨骨折、骨盆骨折住院时间较长外,平均住院17.6天。

3讨论

诊断一旦明确紧急手术,对可疑病例不应放弃探查术。

肝脏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质地较脆,常在暴力袭击下致伤,在各种腹部损伤中占15%~20%,伤后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和胆汁性腹膜炎,病死率为15%~31%。肝破裂临时紧急止血,开腹后如见裂伤创面出血多、渗血量大、快,可用指压法暂时阻断肝门,但此法不能持久,且妨碍手术者进行手术操作;再换用乳胶管自小网膜孔穿入,分开肝胃韧带后穿出,以血管钳夹乳胶管可暂时阻断肝动脉、门静脉血流止血,止血后可进行肝创面清创,每隔20分钟松开止血乳胶管一次。肝脏钝性伤,有肝组织粉碎,创缘不整齐,失活组织多,原则上应切除、清除已失活的肝组织碎片,修齐创缘,经创缘结扎、缝扎肝内断裂血管、胆管,清除血凝块;但应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肝组织,彻底止血。手术时可用手指分离至正常的肝实质,再将血管和胆管分出,可以达到良好止血,结扎胆管断端,除去毁损肝脏,创面用大网膜覆盖后,用丝线将大网膜与肝创面边缘间断缝合。肝损伤的肝切除不一定需行典型的肝叶切除,以切除失活的肝组织为度。对病情危急、切除和修补困难时,可用沙条填塞或网膜填塞。严重肝损伤经纱条填塞而获成功。因此在病情危急的情况下,填塞法是一种行而有效的好方法。:

脾脏位于腹腔外上、左季肋下后部,被肋弓遮盖,质地柔软,血运丰富,有致密的被膜,轻度损伤可发生包膜下破裂,损伤较重可发生粉碎性破裂,腹内大量出血和失血性休克,脾脏脆,闭合伤脾破裂发生率占腹内脏器伤的40%~45%,居于腹内伤第一位。首先保生命,非手术治疗或腹腔镜手术或脾切除术;其次是保脾,腹腔镜手术、脾缝合修补术、脾动脉结扎术、部分脾切除术。不得已选用脾切除术或脾切除加脾部分移植术。脾破裂对于少数症状不明显、无大出血表现者可暂时严密观察,予以止血剂和抗生素治疗。如一旦出现腹腔内继续出血,病情恶化,应立即手术。手术的基本方法是脾切除,保脾术仅适用于无休克,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有休克者立即输血,补充血容量,进行短时术前准备即行手术。如脾脏裂口大,出血汹涌,应先捏住脾蒂以控制出血,快速清理术野,改善暴露,切忌在血泊中盲目钳夹。未污染的腹腔积血,过滤后可行自体输血。对于脾脏轻微裂伤或脾脏节段性损伤。对脾脏轻微裂伤,可采用缝合法,也可用创面纤维蛋白剂粘合。结扎供应破裂的脾脏节段血管,切除破裂的脾脏部分,也可以结扎脾动脉,控制破裂部位的出血。脾脏切除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出血、膈下感染和胰瘘等。为了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应彻底止血和清创,冲洗腹腔,勿损伤胰尾,进行充分的引流,术中应输血、输液,纠正失血引起的休克、贫血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术后,胃肠应持续减压,并全身使用抗生素,注意合理输液和营养支持。脾切除原则仍为在紧急外伤脾破裂大出血时,抢救生命是手术首先要考虑的,只有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视情况选择恰当的保脾手术术式。基层医院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在保脾手术尚无定论的情况下,为病人安全考虑仍应首先选择脾切除术。

参考文献

[1]吴孟超.肝脏外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王德炳,张树基.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外科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上一篇:心力衰竭论文范文 下一篇:临床观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