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3 05:17:30

思想政治理论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论文篇1

思想政治工作的我教育使人们会认识到,一个发展的社会需要合法有效的社会管理,一个发展的社会需要良好的思想保证,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管理的优势,我们必须将这个优势继续发挥。让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其闪光点。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功能中的作用

1.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重要保障、具有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管理提供思想保证,拥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国家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社会管理功能具有导向作用。现如今社会在高速的发展,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在多元化思想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人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力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形成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保证人们的利益,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在坚持主流意识时,倡导形成包容、多元、互补的文化氛围,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思想保证。

2.发挥社会教化功能,让社会拥有良好的氛围

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教化功能,不断净化社会风气,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各种工作高效运转。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提高社会效率,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文化多元给管理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当代的年轻人更加追求新鲜事物的刺激与享受,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因此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教化功能,教育引导年轻人的心态,减少人们因为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上的差异所带来麻烦摩擦,减少社会问题。

3.思想政治工作能提高社会管理的应变性

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人,每一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性格特点,在社会中每个人之间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差异,不同人的生长环境,文化教育程度高低,思想水平状态都会影响人的社会行为。而社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思想教育恰恰相反,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相对比较柔和。思想教育是将良好的社会观念,社会观、人生观、价值的判定在无形中传播给人们,让人们自己先进行判断什么是对与错,这样无形中的传播不会让人反抗。而且也可以填补社会管理中规章制度所带来的局限性。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就像是一把尺子,能很好的丈量社会道德,社会规范。思想教育能提升人们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人们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回报社会,让社会良好运转,不断发展。

4.思想政治工作能促进社会管理的公平公正

我国拥有广大的人口数量,人是社会动物,在一起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社会公平、公正是最主要的,要想社会正常发展,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人人都希望可以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部分体系可能还在完善当中,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普遍让人们情绪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这时候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让人们从认知思想上得到根本的改变,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的幸福指数,让人们拥有幸福感,不会出现消极的态度,所以必须由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5.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中协调社会关系

社会的长治久安,长远发展,必须有长久的眼光,从全局出发,不能仅仅只局限于一隅,看问题不能片面。思想政治工作会拖动社会管理的有序运行,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升科学文化水平,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了解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生活,民俗现状,尊重不同地区的不同的价值观念,调整发展的方向及目标,让人民的利益得到最大化体现。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完善到社会的机制当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们对于社会当中存在的一些事情的诉求,从而使社会高速有效地运作,让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总结

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是当代社会必须重视研究的一个课题。时代的不断变迁发展,多元化文化不断地涌现,要求人们重视思想上的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本文详细讲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管理功能的概念及地位作用。让人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论文篇2

按照有的学者理解,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或“节点”:一是在人类社会早期,所有的学科都是以一种混沌不分的形态包含在哲学范畴之内;二是从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始,若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分别开始逐步从哲学概念中分离出来;三是自20世纪上半叶始,各种属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若干学科已经获得独立学科的地位,并在大学中得以最终确立;四是自20世纪后半叶始,为了能够解决各种更加复杂的问题,学科发展又再次表现出某种新的融合发展趋势,即许多在历史上产生的一些传统学科之间又被不断地打破界限,其中一些新型的交叉学科和跨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开始大量出现,并且也日益在大学中确立了学科的合法性地位。也就是说,从科学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它的发展是大致从所谓的“合”到不断的“分”,现在又正在走向新一轮的“合”。当然,这其中的两个“合”的含义应当明显不同,前者是一种混沌不分的“合”,后者是指在承认学科分界的基础上又能够不断打破学科边界的学科融合意义上的“合”。后一种意义上的学科融合应当是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当然也是科学创新和学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和重大方式。同时,在这种学科融合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能够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目标导向,自然科学研究也逐步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应该承认,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日益出现的这种高度交叉、渗透和融合的发展趋势,不仅是因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具有更多的需要与更高的要求,而且是因为越来越明显的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经济、科技发展大潮下的必然产物。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依托的学科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应当不仅仅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而且是党中央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需要;也不仅仅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且是服务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教育目标的需要。

然而,在学科发展的历史视野中,这一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新型学科的生成也应当是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需要和产物。其中,应当主要是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等不同独立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等融合发展,进而诞生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的学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注重整体性,即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精神实质与理论体系,并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先进成果及时地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学科。故此,我国已有学者发出了“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协同创新”的呼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要注重学科上的集群作用,就是要能够善于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存在的学科本身局部性和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就是要克服单独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试图解决整体性社会问题的困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要探索与实现多种不同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和路径,就是要推动不同学科的实质性整合和融合。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同这一学科紧密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及中共党史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也显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需要涉猎广泛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内容,它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与大量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紧密有机地联系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依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是一门具有显著人文社会科学特性的科学,其本身需要具有广度、深度和水平都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即它本身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密不可分和互相渗透的。

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成和进步必须依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紧紧跟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轨迹,并不断从中汲取新信息新营养来丰富和完善自身。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自然也应该不断增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即需要通过深入掌握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人文社会科学中所包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能够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能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进步。此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间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方法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知识基础。因此,在学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体应当既需要专任思政课教师努力扩大知识面,也需要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或有其他学科知识背景的教职工兼任与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中来。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应当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识内容,也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内容;既需要相关理论知识,也需要相关实践知识。这些也都是“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

二、特殊背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双重功能的诉求

毋庸置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具有双重功能:既有意识形态功能也有非意识形态功能。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所谓意识形态功能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即它一定是明确地为实现某个特定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根本作用就是在于能够维护一个社会特定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而所谓非意识形态功能,则是指它的非阶级性、全民性、普遍,也就是说,它可以满足为所有类型的社会和特定社会中所有的人服务,其根本作用实质上就是有效地维系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进化。同样,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就在于代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性质和主要方向,并处于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其非意识形态功能则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某种从属地位,即它不能超越或背离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它必须能够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需要。当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双重功能最终表现为服务于“全人”教育的根本目标,服务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即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不同于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它既有政治性、思想性、阶级性、意识形态性方面的功能,也有学术性、知识性、社会性、人文性方面的功能,并努力将前者融于后者之中,并以后者的呈现作为促进与确保前者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思想,就是能够正确引导和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信仰和正确的政治价值观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是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树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引导与帮助大学生掌握社会规律和人生规律,预测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满足大学生求真求发展的需要;就是通过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去教育人和培养人,通过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使大学生从各种思想困惑中解放出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接近真理和认识真理,转变错误和改正错误,引导和帮助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打开视野,实现丰富知识和增长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目标,从而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需要与生存需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充分体现在目前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与目标之中。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非意识形态功能也需要体现在各门课程中的具体内容与目标中,体现在我们不仅需要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也需要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与社会交往素质等内在目标要求。显然,这些内容与目标显然是不能仅仅依靠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来实现,还必然需要联系更加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乃至自然科学知识。我们认为,只有在“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至自然科学知识融合起来,才能把人类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与科学知识辩证地联系起来,把人的精神世界生活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真正地统一起来,把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只有在“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能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培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正地助推大学生敢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真正地激励大学生为了坚持真理而不懈奋斗和不惜牺牲;也才能切实培养大学生既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也具有解放思想的头脑,既具有踏踏实实的作风也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和创造精神等等。这些目标内容在实质上也是培养大学生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追求“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在这里,“求真”理应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责任和共同目标,因为,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弘扬“求真”,“求真”就是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就是不欺骗任何人。“求真”离不开人文精神,因为科学研究过程本身和科学成果运用等诸多环节都需要一定的人文精神,即需要以人为本,需要尊重人、理解人,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人文环境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一种求真的人文精神。当然,人文精神还体现为“求善”的精神,即它反映了世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它指导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沿着合人道、合理想的目标发展。通过“求真”与“求善”的有机结合,人类又才能达到“求美”的境界。显然,实现这些目标仅仅依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也是难以胜任的,还必须依靠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作为支持与支撑。显然,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不同主体、不同资源以及不同阶段或环节来看,如果出现上述各种要素之间相互分裂、相互离散甚至相互排斥、相互对抗,那么就可能无法高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双重功能与最终目标。

三、直接背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困境现状

近些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高校都比较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其效果也有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还存在着困境,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和被动学习还是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不同主体、不同资源以及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环节之间缺乏合作、整合与衔接也显然存在着诸多关联。

1.教育教学机构之间的脱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一般主要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与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前者一般主要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任务,比较偏重于理论教育和知识教学,主要受专门思想政治教学机构和学校教务部门管理;后者主要担当大学生的各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侧重于行为教育,主要由学生处、团委等机构管理。由于这些部门在行政上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如果在学校层面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途径或有力的协调机制,就很难互通学生实际情况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必然很难通过相互交流来形成最大化和最优化的教育合力。事实上,在一些高校,有时不同的领导机构之间、教学组织管理机构之间还存在着互相推诿责任的问题,甚至具体实施教学的教学单位之间也会存在着互相转嫁困难问题的现象。比如,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施大多依托课程组建教研单位,而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容存在着诸多相互重叠或相互交叉的部分,这就很容易导致具体教学单位和具体教学人员可能出于或是缺乏沟通,或是为了个人便利最大化之目的,也会在不同课程之间经常“转嫁”一些困难问题,即把不太好讲清的课程内容“遗留”给其他课程或者“预留”给研究生阶段。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方面、在课程网站的设计以及维护使用过程中,各门课程、各个教研组以及各个任课教师往往也会倾向于“各自为政”。

2.教育教学人员之间的分离。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往往具有教学经验方面的优势,而学校的党务人员、团委人员、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往往有了解学生情况多的优势,但前者难以深入了解学生,后者又往往不能直接参与教学,双方优势不经过整合就难以形成互补。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之间也存在着分离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任教师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是有限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求的知识广度与深度肯定也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这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很难胜任解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他专业背景或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师往往不会主动积极介入。甚至还存在个别的专业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着轻视与非难问题,比如,有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苦口婆心教育的结果,会在其他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一句不屑的话语或轻慢的表态中被击得粉碎。

3.教育教学平台之间的断裂。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基本上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和学校团委、校系有关学生工作部门分头进行,经常出现活动内容重复和浪费资源问题。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要依赖学校团委或有关的学生工作机构来组织,但这些机构也往往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的实践活动,他们一般都还要负责组织其他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因而也还是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实践教育教学资源之间的分离使用,还会造成类似浪费资源问题。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的实践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实践教育教学、传统的校外社会实践教育教学与网络实践教育教学、学校开展的实践教育教学与大众媒体以及社会各界提供的实践教育教学之间也存在着诸多衔接不足甚至相互排斥的问题。如网络传播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表达的特殊性以及网络信息的多元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传统的实践教育教学难以代替的,它们不仅在效率和功能上存在着明显不同,而且在传播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上也必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产生种种的挑战。

4.教育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复。目前,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同课程之间、中小学的政治理论课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高校不同学历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社会平台提供的有关思想政治学习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等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都存在着内容上的一定重复甚至是明显的矛盾。虽然,原则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逐步深化,要求中学时期重在明理知事,大学时期重在求是求道,然而,这种所谓“步步高、步步深”的诉求,如果缺乏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和教学课程之间的充分沟通和协调,教育教学也就往往沦落为“似曾相识的简单重复”,变为使学生没有新鲜感的“炒冷饭”。

5.教育教学阶段目标之间的延异。一般而言,人的培养和成长的规律应当是,一个人的基本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的形成主要是在中小学阶段,而政治抱负和政治信仰树立主要是在大学阶段。然而,对照我国的现实,往往中小学阶段主要是应试教育,道德教育往往不足或缺场,甚至是整个德育教育体系的基础出现崩塌之危险,而德育内容如果被长期延搁,大学新生的德育素质也就会产生严重延异。此外,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众多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问题,现有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又往往没有时间精力来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与不断提升自己科研与教学水平,也没有时间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也是由于学生较多,实践教学活动往往难以有效组织实施,实践教育教学资源也一直比较有限。在这样的窘境背景下,构建与倡导“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应当更加具有重大的特殊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论文篇3

1.一个合班授课班级的人数基本都在100人以上,有的甚至多达200人,这些学生有的是同专业或同系的几个小班组合,有的是不同专业甚至不同系的组合,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教学带了很多难题。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每学期授课的学生人数通常多达四五百名,有的甚至达到近千人。教师在完成正常课堂理论教学的情况下,如果再承担这样大规模的实践教学,并对学生逐个检查、指导和考核,操作难度很大。

2.认识不足造成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种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经济越是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就越得跟上。然而,长期以来,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满足一般水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的经费,这直接影响了经费的投入,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实践教学只好被削弱了。而实际上,实践教学组织比一般的课堂教学要困难得多,涉及场所、教学安排、培训和考核等环节,也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各个环节都需要经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高职院校领导们的重视和支持,需要管理部门及院系的协助配合,从而确保其顺利实施。

3.教师各自为政造成实践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不同。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具体安排不规范,教师们各自为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是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组织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改革初探胡忠英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合班教学、认识不足、经费有限、教师各自为政、量化标准缺乏等因素制约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为此,可从加大投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改革学习园地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多是按教学需要、教学经验及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来开展一些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等。

4.量化标准缺乏造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工科的实验实践教学相比,缺乏量化的评价标准,主要用直观和体验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洞察力、思考力和理解力,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改革的思路

1.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投入。落实实践教学经费是加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根本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因此,高职院校应成立由学校领导牵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合作,为学生参加思政课实践活动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宣传、文化等政府部门为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优惠政策,多方合作,确保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投入和支持。

2.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必须依据党中央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结合时事政治和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来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在重大纪念日设计主题突出、内容明确、参与面广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参与。这样,教师通过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可以不断提高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根据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在校内实践教学方面:一是组织课堂讨论、演讲。即结合课程理论的重点、难点、热点,围绕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以及学生学习生活中感到困惑和迷茫的问题,精心设计讨论和演讲的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查阅资料,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引导和点评,并进行总结。二是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结合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组织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在规划上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挂钩,力求在理论、实践、校园生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三是组织聆听专题报告、讲座。针对国内国际突出的重大事件、重大理论问题、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定期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校友来校做专题报告、讲座,或者组织本校教师就其研究专长做相关专题报告、讲座。在社会实践教学方面:一是在学校周边地区建立爱国主义教学基地、道德与法制教育基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平台,这既可以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又可以超越课堂教学的限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让学生亲身体会和观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二是组织学生展开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走进社会,就近进行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以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志力、探索力,树立尊重他人、服务他人和与人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态度。三是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辅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撰写调查报告。

4.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是确保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动力。要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效果,就要把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和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办法。一方面,提高实践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要根本地改变实践教学目前不受重视的状态,就必须改变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提高实践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评分应各占50%。教师对学生是否参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是否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总结或体会的写作情况及水平等情况要认真地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正确计算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工作量。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学校在计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时,往往只计算教师的理论教学工作量,这严重地挫伤了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一样,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而且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常常是周末课余时间,如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来回路上的时间、参观的时间,加起来至少一天,有的所需时间更长,而且实践前制订计划、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实践之后的总结与考核,都需要教师精心地安排与组织,工作投入量相当大。因此,计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的工作量,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于教学成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及时宣传、表彰,这是对教师实践教学的充分肯定,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励教师投入实践教学,从而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论文篇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当前高职院校生源渠道多样,学生整体素质与本科院校差距较大,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加之长期以来,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脱离学生,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重系统教学轻专题教育、重理论武装轻实践育人等问题,导致“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学生不爱学、教师课难教”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基础、思维习惯、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90后”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成为困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高职院校着眼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按照“以机制优化为保障,以模式创新关键,以实效提升为目标”的总体路径,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成功探索出一条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改革创新之路。

二、优化“三个机制”,提供有力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能否持续有效推进,根本在领导,核心在政策,关键在教师。基于这种认识高度,目前高职院校基本优化构建了“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

1.优化领导机制,加强工作指导。

高职院校党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学校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定期深入教学一线掌握教师授课情况,经常性地研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独立设置中层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并配齐配强中层干部,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的重要地位。

2.优化管理机制,落实政策待遇。

高职院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方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政策支撑。一是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体制,一般直属学校党委领导,党委宣传部、教务处负责组织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具体实施。二是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部分学校按需划拨、不设上限,用于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实际经费支持超过生均15元的标准。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绩效工资基数、基本教学工作量、超课时费标准等,与对应岗位的专业课教师完全一致。四是在科研项目申报上,以学校党建理论研究机构为依托,单列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课题专项,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先申报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五是在职称评定方面,在同等条件下扶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激励教师投身教育教学和职业发展。

3.优化培养机制,提高队伍素质。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四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团队整体质量和水平。一是实施教师理论素养提升工程。组织教师到红色教育基地集体备课和社会考察,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认识。二是实施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积极投入经费开展公开课比赛、说课比赛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内外学习培训和到本科院校观摩听课,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开展项目研究,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辅学教材。三是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帮扶工程。推行教师“流动导师制”,由2~3名教授或骨干教师,轮流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学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四是实施教师“兼职班导师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加强与辅导员的交流沟通,重点联系一个任课班级,协同做好入学教育、学业帮扶、党史宣传、生涯规划、实践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六方面工作,为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外思想教育搭建平台。

三、推进“三化”改革,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的关键。以某职业学院为例,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根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特点和定位,确立了“理论精讲、实践强化、思想升华”的教学改革理念,系统构建以项目化、网络化、专题化为主要特色的“三化”教学模式。

1.探索实施“任务驱动、活动引领”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渗透性和育人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视道德内化与行为养成,强调理论认知与行动践履。为此,我们依据教材基本内容和学生所学专业,把握和分析社会热点、教学重点问题,对课堂理论教学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从“知、情、意、行”一体化的视角,设计说案导知、论道修情、弘德砥意、观世敏行四个版块的项目,涵盖课堂项目、校园项目和校外项目三类参考任务。学生通过说案例(含视频案例)、主题演讲、话题辩论、情景剧编演、志愿者服务、社会考察调研等活动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实践创新,增强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口头表达、人际交往、是非辨别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一改革凸显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老师设计课堂、设计问题、设计实践,学生带着问题去准备资料、进入课堂、参与教学,克服了“灌输式”教学弊端约束,使学生积极地“动起来”,并将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信念,进而释放成道德行为。

2.全面推进“资源在线、学习自主”的网络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网上共享。组织和建立课程资源建设团队,及时更新和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网上教学资源,依托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对外开放,为学生学习、师生沟通提供了新空间。二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化改革。在落实“05”方案、保证三门课程规定学时学分的基础上,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单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一年级计36学时2学分,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网络学习心理,在全国率先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平台按照“学时固定、环节必修、模块选修、积点完成”的原则,设立社会认知区、师生互动区、自主学习区、成果展示区、精品专区、成绩查询区六大核心功能区,对应实现教师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教育等3个教育环节、9个教育模块的学习任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其中,教师教育环节设计“师生网上互动”1个教育模块;自我教育环节设计“红色影像”“经典文献”“精彩歌曲”“名言警句”4个教育模块;社会教育环节设计“社会调研”“基地参观”“志愿活动”“素质提升”4个教育模块。这种任务模块化的设置方式及运用,集在线学习、移动阅读、互动交流、在线辅导、适时考核、过程监控等功能一体,教师通过平台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学生在平台上分区完成学习任务,体现了思想性和教育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开放性和可控性的有机统一。专家讲坛、红色影院、经典阅读、精彩歌曲、名言集锦、网游圣地……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体验学习。实践教学的网络化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课余时间“忙起来”。同时通过实践教学课程管理办法、学生学习和指导手册、教师工作量核定办法等规范性制度,对实践教学网络化的有序推进提供保障。三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方式,自主开发建设的网络考试平台,能够实现题库建设、在线考试、网上阅卷和成绩录入等功能,学生上机考试,试题随机生成,一人一套试卷。考试的无纸化解决了传统考试“千人一卷、千人一面”的问题,促进了考务工作的规范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了成绩评价的客观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

3.积极开展“内容重构、交叉轮课”的专题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的高度和厚度。

主要是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为解决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时间精力不够、学科相对单一、学术研究不深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理论思维不强等问题,本着“精要、管用、适度”的原则,整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提高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概论课2013年修订版教材为例,内容整合重构突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体系”的课程主旋律,以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主线,从“六个视角”将全书十二章整合为八个专题。在优化专题设置的基础上,建立两个专题备课组,变一个教师自主备课为集体备课,同时实行教师教学AB角轮课制。在具体操作中,两个专题组各负责四个专题的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任课班级相同的两名教师各负责四个专题且交叉轮课,保证了个人授课专题总学时一致,承担总课时数量不变,备课内容减半。既更好地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促进了优势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又使教师成为相关问题研究的专家,让学生感受教师不同的授课风格,提高了教学的学术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

四、实现“三方受益”,提升育人质量

通过优化“三个机制”,推进“三化”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将取得学生受益、教师受益、社会受益“三方受益”的显著成效,对整体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学生受益:课程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基于“三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水平达到了新的层次,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增强。笔者所在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2010年立项为市级精品课程,2012年立项为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系目前重庆高职院校中唯一立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2013年“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立项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网络总点击量达20余万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广大教师的学生评教分数逐年提高,整体水平位列公共基础课前列。学生普遍认为“三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理念,是灌输式、单向式教学法向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法转变的有益尝试,很好地消除了学生的厌恶心理和抵触情绪,让课堂“活起来”与学生“动起来”“忙起来”,有助于引导学生成人、促进学生成才。

2.教师受益:教学科研实现相得益彰。

目前高职院校形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基本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团队。如笔者所在职业学院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15名、兼任教师18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6名,100%的新进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以上学位,30余人次教师获得市级和校级表彰。201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立项为全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唯一的市级教学团队。教师主持主研各类教改和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1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60多篇、CSSCI期刊20余篇;公开出版教材、专著25部,其中主编副主编教材13部、专著5部,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教改专著《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被多所高职院校应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践经验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3.社会受益:改革成果对外影响广泛。

一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发挥了良好的辐射、带动和示范效应。以笔者所在职业学院为例,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的创新与实践》获2013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职业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5月《中国教育报》以《这样的课让学生想不学都难——某职院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纪实》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等媒体对我校的“三化”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网络化改革作了宣传推广,多所本专科院校到我校学习借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经验。

思想政治理论论文篇5

在我们把马克思人学了解为科学人学并用来建构新的教学范式之前,先精要勾画马克思人学所呈示的基本科学人学意涵特征,包括:

1.“科学人学”的哲学自省

马克思人学涌现了“科学人学”的历史、反思、批判、科学、实践等的自觉自省的精神实质和理性呼声,突出表达了一种致力于人类解放的“希望”和“暖流”(布洛赫语)。马克思一生热情地坚守着自中学时期信守不渝并为之奉献毕生的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奋斗的伟大目标,一踏上哲学舞台就批判地做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宣言。从最初对“人”的理解的道德批判和伦理诉求的抽象性,最终跃升到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达至了对“人”的认识的空前境域,在苏格拉底古典人类学转向之后开辟了哲学回归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现代先河,形成了从人的历史存在状况进行自觉反思和实践批判的科学视界。这种鲜明的历史性哲学自省特征,使马克思人学区别于一般实证的自然哲学和思辨的精神哲学。高校思政教学一旦建基在这种“科学人学”之上,就要把科学的理性逻辑和哲学的自省精神结合起来,对自身所涉及的各种对象和活动进行自觉的反思和批判,保持科学性、开放性和反思性的统一。

2.“道德人学”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在将哲学转向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后,除宣称“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还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入手,在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及发展命运的关注中,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终极价值诉求。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地做出对人类解放价值目标的追求与承诺:“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马克思认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更科学地阐释了人的解放的条件和状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就马克思学说的实质而言,它是关于无产阶级以至全人类自由解放的科学人学和道德人学。高校思政教学必须从最终极的意义上来传递关于人的解放和幸福的信息,并且将思政教学本身作为一种塑造施教者和受教者乃至整个社会道德价值秩序的活动和历程。也就是说,这种教学内含着一种道德诉求和价值干预,它的讲授和传达必须关涉社会整体的道德审问和价值判断,这是马克思人学内在的禀质和性态,而绝不应该把它讲授成一种(门)实验性(实证性)的技术科学。

3.“历史人学”的实践路向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个文本中,马克思通过“实践”范畴实现了哲学的本体论逆转,伴随着这次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也确立了其实践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根本意义而言,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实践人学’理论”。马克思实践人学的实践基础性和现实性,鲜明地体现为:在本体论上,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基础。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们对人的“斯芬克斯”之谜苦苦思索却不得其解,他们要么诉诸一种纯客体性的抽象直观,要么诉诸一种纯主体性的能动性,而不能从感性实践活动的维度去理解人的存在。马克思的实践人学开辟了一条把握人的问题的历史道路,它以人的“劳动”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为钥匙开启了人之存在的实践本体之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言:“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因此,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的一种带有必然性和第一性的历史活动。这种主张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的见解,无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或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皆有所见。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科学人学-历史人学”的实践宣言。在这个层面上,高校思政教学应当被视作一种科学-历史的实践事业,而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或理论传播工作。在高校思政教学和课堂上,基于马克思人学的“科学人学-历史人学”视域,我们(施教者和受教者)能够从事那种关于改变世界的实践,一如它对思想、意识问题的追问、塑造和导引,而不是一再使之成为一种边缘化、客体化、外在化的课程。从上述维度来看,马克思人学意蕴丰富的“科学人学”思维范式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范式的转换提供有效的理论原则和实践路向。

二、现实归向:基于马克思人学视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1.突破“单一化”培育方略

一般而言,社会意识和政治观念往往是通过教育来表达和培育的。教育目标的选择、确定和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影响着教育全过程的开展,也是评价教育成败的关键要素。长久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传授的主导内容侧重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理想、政治诉求、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等相关内容,其目标在于塑造出符合社会和国家特定需求的、合格的“社会人”、“政治人”、“道德人”。就是这种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单向输出思维衍生了某种隔阂,成为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课程)遭遇学生疏远并呈现疲乏之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使得受教者视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为他者之事(国家之事),于其个人而言并非必要和迫切之事,甚至无足轻重。迄今为止,每一个社会和国家都在依据一定的准则和需要塑造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这本身无可厚非。当这一塑造及其目标不是基于个体认同感而涌发的期许,而是嵌入式地施加给个体的“学习任务”,施教者的外在化“应对”“转达”、受教者的“困倦”“逃避”成了一种惯性。这种过于强调社会性、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的单向化、单一化培育目标,忽视了受教者的个人需求、个体生存体验和个性化价值诉求,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徒添了误解和矛盾。马克思指出:“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人的个人生活和类生活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体生活的存在方式———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体生活。”其实,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本身不是抽象的、思辨的,而是现实的和具体的,它是一项非常直接的现实性活动,其目的不仅要注重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培养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健全政治人格的人,更要注重提升个人思想和思维能力,激发个人的对社会事业和国家事务自觉关注,使得受教者个体的诉求与社会整体的诉求达成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除了传递主流意识形态之特质,还应具有启发个体思想性或精神性的特性。例如,针对思政教育过程中对个体道德的塑造和育成,有研究者言:“德育本质上也是人类的精神生产过程,是一种借助于精神生产资料进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精神产品的生产。德育的对象是人及人的心灵,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触及的是人的灵魂和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德育是铸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是培养人的德性的精神生产过程。它的产品是精神性的。”这也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除具有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外,不应是个人价值的“飞地”,除去其意识形态特质外,不应是个体精神性特质的“空场”。当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推进,突破单向化、单一化的目标培育方略势在必行。马克思人学思想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社会关系总体出发来了解和建构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其基本命题和价值目标。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和揭示了人存在的三种历史形式:“人的依赖关系”是第一大形式,“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大形式。第三种状态的人———拥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人存在的新型历史样态,是马克思人学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应从根本上体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促进人的整体关系和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

2.范式转换

从“工具性”转向“工具”与“价值”双性契合基于前述,在哲学反思意义上,遗缺了人学基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范式,往往内在地隐匿着见物不见人、重智识轻人事、抓条框废思想的倾向,这集中体现在两种相互嵌套的结构关系上:其一,教育机构和施教者将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结果等工具性存在倒置为目的性存在;其二,受教者和施教者双重客体化对峙的现象日益凸显。这种倾向的特征呈示为外在性、灌输性、技术性、效用性等等,实质是一种工具性、功利性、机巧化教学范式。不仅破坏了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主体间性”的良性结构和关系,更掩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人文关怀维度和价值批判的功能,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乃至推进此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成熟完善都构成障碍和侵害。那么,何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由“单性”向“双性”范式的转换?我们认为,应当尝试把马克思人学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之一。马克思哲学彻底颠覆了传统哲学单纯从外在事物和既定事实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确立了从社会关系、从人的现实存在和实践活动、从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的角度去理解人与世界关系的辩证思维方式和历史视域。马克思人学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在整体图景之上主要关注人的天职和使命、正当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的“科学人学”的思维范式。

3.几条假设和建议

首先,开拓新的理论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作为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首先面临的就是传递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三大目标问题。不同的目标将导致不同的实践形式和实践结果。明确培养目标和价值诉求,是各阶段教育的关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也是如此,否则,教育就失去了风向标。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诸多不力之处,与价值目标不明确和不全面有一定的关系。从此角度看,马克思人学应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树立全景价值目标提供科学理论导向。

其次,奠立新的哲学基石。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本身通常被当做一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公共课程教学,似乎既不实用,亦无关宏旨;实则,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正在成为我国最普遍、最直接、最集中的思想传承和探索的活动和历程。在其起点导向设置上,应是双向互动式的,譬如它不仅传递从国家上层意识形态发出的声音,还应关注从现实的个体及其群体意识中产生的各种声音,并将其纳入研究课题和教学内容,而不是对个体和群体思想现实视而不见或刻意回避。中国教育应当吸取近代历史上“千年只颂一本经,不闻时世异又新”的惨痛教训,必须深入现实,不断地调整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具体导向、内容和形式。在其落脚点上,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培养符合国家意识发展需要的人才,而是培养出用“知识”和“思想”两条腿走路的人。故而,马克思人学应为其奠立政治与人学融通、知识与思想合体的哲学基石。

最后,开启新的时代视角。由马克思人学视界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当事人:施教者和受教者)是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因此,科学地判断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科学地认识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科学地审视具有时代特征的个人的观念意识,成为首要的系列问题。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施教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者多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定格了施教者的角色地位,也抑制了受教者的个性发展和思想创造力的增长。在社会持续多元化、后现代思潮涌动的时刻,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应当从时代变迁和现实境况出发,寻求教育-教学、个人-国家、政治-思想、施教者-受教者等的系统契合点和合理关系结构,彻底消解使施教者和受教者双重客体化的弊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将施教者和受教者视为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的时代域境中的个人,关注其现实生活境遇和精神诉求,尊重其主体性,激发其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具体化、生活化和人性化。应当基于马克思科学人学的哲学自觉和思维原则,从事真正的反思实然、追求应然的活动,为高校思政教学奠立一个时代性视向。

思想政治理论论文篇6

虚拟实践教学是传统实践教学的领域拓展。尽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实施多年,但是,对何谓实践教学的认知依然见仁见智。黄蓉生等人将其归纳为五种主要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内涵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由课堂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组成的、以实践为中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以研究性学习为桥梁、把大学生的动脑思考与动手实践相互联接的以知识和方法为纽带的教学过程的总和。具体的实践方法包括“社会调查”“观察体验”“宣传教育”“榜样示范”“亲自体验”“比较分析”“思想转化”等。很显然,这个界定把实践教学看作一个涵盖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突出了实践环节动脑与动手结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强调了课程建设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很好地概括和揭示了实践教学的构成与特点。应该肯定,这是一个合理性、适用性都很高的看法,对于本课题组界定虚拟实践教学的内涵具有极大启发和借鉴意义。不过,其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第一,过于宽泛,不够严格。在我们看来,作为“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以社会为师、向社会学习的过程,其操作流程和实施原则不同于和课堂教学连接紧密的实践教学。所以,不宜并入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这种看法将“宣传教育”“思想转化”也看成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明显超出了自己的界定,模糊了实践教学与理论宣传的界限。第二,对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实践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在我们看来,应当从严格意义上,即与理论教学直接联通的意义上界定实践教学。概括地讲,所谓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学生在预定目标牵引下,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独立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理论焦点问题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第一,它是思政课整体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政课的传统形象是清一色“满堂灌”、教师单一主体的理论讲解,当下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样式则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它与课堂教学是一种“分工协作”关系。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习得,实践教学强调知识运用,共同服务于塑造大学生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根本目的。第三,它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课堂教学的主角是教师,实践教学的主角则是学生。当然,实践教学也需要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但是,教师只是导演,实践教学的效果与成败关键在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是传统实践教学的拓展和深化,它开辟了新的空间、拓展了新的形式,将实践教学引入了一个网上实践与网下实践、现实实践与虚拟实践交互影响、良性互动的新境界。其活动展开的空间是网络世界、虚拟空间;其活动的展开和完成需要实践主体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技术和能力;其成果的呈现不再是传统的纸质形式,而是寓时效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多媒体作品。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区别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一种新的发展形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指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体说,它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网民(或受众)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主渠道教育之外的另一种教育形式,它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络社区、师生网络互动、易班(E-Class)、网络化的日常管理和交流互动等形式,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它主要由学校的特定职能部门(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等部门)和特定人员(主要是辅导员)来组织实施和完成。与之不同,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虚拟实践教学是由思政课的任课教师基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规律,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流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依托网络平成拟定的虚拟实践教学任务。任课教师基于学生提交实践成果的形式(主要有电子书、网站、网页、视频、电子报等形式)和质量给予合理的评价,并最终纳入整个课程的总成绩。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伸展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参与人以年轻人居多,在大学生中尤为盛行,是吸引大学生的文化、生活阵地。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即将彻底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因此,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意识到网络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而且要主动进入网络,了解网络的特性,由一个游弋于网络外的关注者迅速变成网络运用操作的使用者。因此,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必须渗透到网络空间中,充分利用网络空间阵地,建立思政课的教学网站,着力创建大学生思政课校园网络实践教学平台。虚拟实践教学就是这一探索的初步结晶。通过这一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反映和标志着实践活动的“属人性”特点。人正是通过实践证明着自己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动物仅仅利用外部,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虚拟实践比现实中实践具有更大的能动性。由于网络空间是人的创造物,是全然的人工自然,人对其摆脱了天然自然的不可预测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因此相比较而言,人在其中比在纯客观的物理的自然中拥有了更大的能动性,而且其电子的瞬时的反馈性和动态性又使这种能动性如虎添翼。此外超文本的流动性使人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也为主体的能动性奠定了基础。在虚拟实践中,大学生主体可以突破现实社会中的性别、身份、地位等的限制,因而可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这也是其能动性的表现。而且由于主体的匿名性和实践范围的全球性,很难有某个外在的力量来支配主体的实践,也难使主体成为受外界力量任意摆布而无力掌管自己命运的木偶或奴仆,主体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可以支配自己的实践,因而更利于能动性的发挥。在思政课中实施虚拟实践教学,正是充分利用了大学生的这种虚拟主体身份,也正是通过这一崭新的实践平台,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虚拟实践教学的支持系统

根据我们的研究,虚拟实践教学的支持系统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学管理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探索性改革举措,虚拟实践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学管理是否规范、合理。为避免流于形式,应当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订制规范,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课前制定并动态完善教学计划。将“分析社会问题和网络现象、培养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的,明确实践类型和具体形式的内涵与要求,同时为学生推荐参考选题、学习网站。该计划在开课第一周即公告全体学生。二是制定以过程考核为主的教学文件,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作业要求和评分标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虚拟实践教学手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免考细则(修订版)”“上海政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作品比赛评分标准”等。贯穿其中的基本理念是“过程管理”“过程考核”,突出之点就是将实践教学的成绩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课程总成绩,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三是做好教学总结和档案整理。通过举办大赛和实行期末免考,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对于实践作业、实践手册和获奖作品,及时进行分类整理,遴选部分作品刻录光盘,作为资料长久保存。同时,进行教学总结和研究,不断探索实践教学规律,为下一轮教学提供支撑。其次,虚拟实践教学考评体系。考评应当做到两个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思想性与技术性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具体包括:一是分类考评。校外、课外的“虚拟实践教学”具有分散性特点,应以结果考评为主,辅之以过程管理。校内、课内“虚拟实践教学”具有一定可控性,尤其是课内“虚拟实践教学”集中性则更高,应当坚持过程考评为主,辅之以结果考评。二是考评指标要体现思想性与技术性相结合原则。学生提交的“虚拟实践教学”作业,摆在第一位的是思想性,包括内容的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同时还要考核其技术含量,如技术难易程度、操作的便利性等,当然还有信息量大小、资源类型的丰富性等因素。三是考评主体应当是学生互评和教师考评二者结合。由于学生是“虚拟实践教学”活动主体,让那些选取同一类型虚拟实践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便于互相促进,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考评环节的实践教学。又次,建设虚拟实践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不同于思政教育与研究专业网站,也不同于思政课网上课程中心,而是直接服务于课内、校内管理可控式“虚拟实践教学”需要的一种新型资源库。建设时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使用的便利性,既可以供课堂教学师生共用,也可供学生在校内任何一个网络接口连接使用,同时也可以在不同模块之间切换。二是共建共享性。本资源库由师生共同开发,共同使用;共建的过程也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三是实践性,即便于师生、尤其是学生开展网络调研型、问题研究型虚拟实践活动(另外两种不适宜在校内或课内完成),而不是简单地浏览信息。在内容构成上,资源库应当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集成单元库,包括微教学单元、网络经典案例库、经典问题库等等。本库的功能是为师生选定虚拟实践教学的具体问题提供帮助。在设计上,宜采用模块化集成的方式排列,即以课程内容的若干微教学单元为轴心和统领,配置相应的案例库和问题库,并适时更新、补充。二是基础素材库,包括文本库、图形图像库、动画库、音频库、视频库、参考资料库、相关网址等。本库的作用是提供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所需资料、完成实践作品必备的素材,在资料的搜集与更新上,动态对应于集成单元库的需要。

三、虚拟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第一,虚拟实践教学有助于建构大学生合理的网络观、网络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社会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在电脑前和网络中长大的“90后”大学生对网络世界的直接体验无疑是丰富多样的,但是其网络观、网络价值观基本上是停留在自发、感性的层面,常常将其视为单纯的娱乐工具、发泄个人情绪的通道。通过虚拟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社会、虚拟空间既是现实社会的折射和延伸,同时也是网民共同构筑的新型“社会形态”;无论以何种方式介入网络都不是纯粹私人行为,而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能够审视网络现象、发表网络评论恰恰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第二,虚拟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自律、他律意识。在某种意义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成人”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初步的自律和他律意识,完成踏入社会前的最后精神准备。网络空间带来的“自由”和困惑为这个环节增添了新的难题,如何避免在曲解“网络自由”的情形下迷失自我、误入歧途,成为每个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必须跨过去的坎。虚拟实践教学的职责之一,就是培育和提高网络自律意识和他律意识,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使大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道德、网络法律素养,在虚拟实践教学中实现大学生观念的转变。第三,虚拟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虚拟主体能力、创新意识和意志品质。课堂教学的主角是教师,而虚拟实践环节的主角是学生。面对众声喧哗的网络社会、纷繁复杂的网络现象和网络问题,他们必须积极思维、开动脑筋,发挥计算机能力、运用虚拟技术和网络能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虚拟实践不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更是对现实世界的格式化,即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与超越,从而趋向于无限多样的可能性。虚拟实践的可能性又为虚拟主体的创造性提供了条件。因为没有可能性就无法谈得上创造性,可能性是创造性的前提。与此同时,创造性又张扬着可能性,两者是互动的。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性作用越来越凸显,虚拟实践恰好为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的空间。虚拟实践本身既是人的创造性的要求,也是其结果。“虚拟为人类创造出现实所无法提供的新的发展空间、可能和平台,它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之源。”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激活大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而且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虚拟主体能力。在虚拟实践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在参与中验证所学过的书本知识、理论学说,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第四,虚拟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在“虚”“实”和谐中实现全面发展。“现实”与“虚拟”二重化的生存样式使得如何处理二者关系成为大学生健康发展必须应对的新课题。事实上,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是二而一的关系,他们统一于学生的生活生存实践。虚拟实践教学将网络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焦点事件课题化,就网络文化、网络道德、网络和谐与异化等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较好地引导他们理性看待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与现实性,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社会关系;帮助他们逐步成为合格的网络公民,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都得到合理的发展。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虚拟实践在给人们带来平等自由、多种可能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易造成虚拟主体的异化。虚拟主体异化是指在虚拟世界中生存的人成了技术的奴隶,背叛了人之为人的本性,人丢失了自身,成为“他者”。主要表现为对虚拟生存的沉溺。这种沉溺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烟瘾、酒瘾甚至吸毒表现相似,俗称“网瘾”。这些人只有在上了网后才能激起生活的激情,一旦离网,就无所适从,产生出“赛博失落”,即“离开网络一天,心痒难耐,离开网络两天,产生负罪感,离开三天,就已经置身石器时代”。这一虚拟主体的异化在大学生中绝非个案,其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了一定危害,对此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并加以正确引导。如何正确对待和恰当处理思政课与网络的关系,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虚拟实践教学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能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育人目标。事实表明,通过在思政课教学中积极推广和实施虚拟实践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增进学生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为他们进一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论文篇7

[关键词]宣传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肖•阿•纳奇拉什维里运用定式心理学理论研究宣传活动心理内容、心理规律。这种理论引用了国内外心理学界特别是美国心理学界许多实验研究成果,对宣传过程中人们相互作用的规律及主客观因素对该过程效果的影响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阐述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中的许多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联合成一个整体,由此建立了宣传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意识、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把宣传心理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运用宣传心理学观点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更大效能。

一、首位律和新奇律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无意义音阶群”实验中总结出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即“人们对一套材料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比中间部分记得更加清楚”。阐述顺序在形成定势时也具有同样的规律。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先谈正确的观点还是先谈错误的观点,先谈自己支持的观点,还是先谈自己反对的观点,怎样安排先后顺序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1.首位律

根据肖•阿•纳奇拉什维里提出的理论,当前一种观点和后一种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时距。在这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先提出的观点已经逐渐形成肯定的定势,并从这一立场出发来看待后一种观点。这个情况在印刷材料中很容易实现。例如,一个人对某一事物尚无任何坚定立场时,那么他所阅读的第一本书中的观点往往很容易被他所接受,而对以后阅读,阐述相反观点的书籍,就要根据已形成的观点去接受和评价了。因此,后阅读的书籍对他产生的影响就要弱的很多了。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遵从这一观点,将重要的,支持的、正确的观点在教育开始就阐述出来,先入为主地阐明立场观点,然后再对观点进行分析,批判反面的,不支持的观点,最后总结观点,加强对大学生的思维定势,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够支持你的观点,赞同你的思想,顺利地将正确的、积极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

2.新奇律

在一系列不同的观点中,比较新颖的观点往往会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新奇律告诉我们,已经为人所知的观点,它的说服力比那些第一次提出的观点要小得多。同样,如果一个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能使人产生亲近感,也同样被认为是新鲜而容易接受的。据此,我们应该在教育中多运用新颖新奇的方式来阐明观点,不断充实新鲜的论述和事例,让大学生们耳目一些,变灌输式的教育为积极主动地接受。

二、威信的作用

实验证明,如果大学生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德高望重,极有威望的人,那么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影响就会有很大的强度。另外由于人类知识的极大分化,个体已经不能独立地对一切科学领域提出各自的观点,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观点。因此他们也需要有权威、有崇高声望的来源,希望依靠这些来源了解许多复杂情况。对威信的需要夸大了威信对人们的影响力。这个理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不断加强学习,了解最新的前沿的信息,具有强大的信息储备,知识渊博,并在此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为人要正直,品德高尚,工作和生活严谨求实,树立自己在大学生中的威信。另外,教育者们还要旁征博引,引用那些有较高威望的教育家、科学家、思想家以及政治领袖们的事例来教育引导大学生们,从而提高大学生们的觉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名片”效应与“自己人”效应

大家知道,人们都希望能从有威望的人那里获得令人信服的信息。因此,人们都是毫无批判,信以为真地接受来自权威人和机构那里的信息。在实际宣传工作中,可以碰到这一共同机制起作用的各种不同形式。从这方面获得的效果可以称之为“名片”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都应该利用这种效应。就是要把他的观点的基本主题组织到另外一些能成为大学生所接受的主题中间去,这样就能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教育者在观点方面和大学生观点相近,有许多共同的东西,这种印象有助于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大学生之间意见一致的情境。

实验表明,不仅是观点上的一致,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以及大学生认为有某种意义的一切相似性,都能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影响力。这种相似性会使人产生一种“同体观”倾向,把教育者同自己视为一体。大学生们一般会不由自主地接受他们所爱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们的观点,同时,他们也会反对他们不喜欢的教育者的观点。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到大学生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要贴近他们,深入地了解他们,化解矛盾,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到你是他们“自己人”,让他们在情感上尊重你,爱戴你,这样你才能将你的观点渗透到大学生中去,取得积极的效果。

四、团队的影响作用

在社会心理学中主张,人们生活其中并把它当成自己的团体,那么这种团体就是模范团体。从实验中我们知道,人们很容易接受和赞同模范团体中的观点和准则。模范团体对其成员有如此强烈的影响是由什么造成的呢?原因是在团体、个体和某些观点中存在着一种系统性相互联系。当个体以肯定的态度对待团体,而团体对某些观点或习惯也持肯定态度时,那么,个体对这些观点也会持肯定定势。在模范团体中,对模范团体的遵从会受到表扬,偏离会受到惩罚,表扬和惩罚也就使个体的行为有了相应的方向。个体由于实行它而受到表扬的行为就会逐渐加强,而导致个体受到惩罚的活动则会逐渐减少和消除。利用这种理论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组建优秀的团队,利用团队的作用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五、模仿作用和遵从趋向

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人的社会本性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现形式之一。大量实验数据证明,人们的观点、认识和对事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他人的感知内容。宣传心理学认为,榜样的力量能够使人产生遵从的观点和行为趋向。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以及各种社团中学生骨干力量的带头作用,树立典型,通过榜样的作用来感染周围的大学生,使他们产生模仿,迎头赶上。另外,还要鼓励一些反面的学生现身说法,将自己最为难忘的教训交流给身边的大学生,让他们产生一定的人生感悟,防微杜渐。通过以上的做法,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风气和氛围,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新华出版社,1984.

[2]孔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思想政治理论论文篇8

思想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有意识的主观精神,包括政治、道德,法纪等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的切身体验和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伴随着认识、情感、情绪、意志的转移而完成的。所以,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先导,并直接影响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关系着人的内心政治、思想、道德等信念转移的方向和程度。可见,如何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解决其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进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遵循认识规律,引导个人认识

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和人对社会的体验。人的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积淀的过程。个体的政治、思想、道德等认识都是由社会存在而来,是由社会存在经过人脑的反映及一系列心理过程而形成的观念。所以,认识也是心理倾向定势的表现之一。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飞跃式迷惘,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还要努力研究大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纠正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科学引导,以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为此,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实事求是面对现实。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的诸多矛盾,直面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科学的理论为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努力化解学生的困惑和迷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自我教育方法。第二,坚持双向交流。即师生间相互尊重,以平等的关系进行交流。教师要以理服人,着重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不能搞居高临下的“我打你通”。应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努力在思想情感的交流中形成共振,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第三,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二、适应需要动机,激发人生追求

需要是人生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就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主观愿望而进行的行动。因此,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

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是: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需要满足紧张解除产生新的需要

不难看出,需要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了解和认真解决大学生的需要,以形成高尚的动机,对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在校学生来说,最突出的需要就是生活上的需要(主要是饮食需要)、求知需要、健康需要、求助需要、荣誉需要、文艺娱乐和体育锻炼的需要、恋爱的需要等等。只有正确对待学生的多种需要,并承认其合理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应该看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思想问题,往往是由于我们没有正确对待学生的某些需要,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需要表现出厌烦、冷漠的态度,甚至认为学生多事,强调客观理由太多,太强调个人利益,这种思想有碍于学生正当需要的解决,甚至会激发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学会调节平衡,做好需要的转化工作。对不合理、不切实际或者合理、但又一时不能满足的需要,要以党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加以限制和否定,使学生的需要保持平衡,有所抑制。因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低不断发展,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善于把学生的知识需要、成才需要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身需要,形成群体的内在动机,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为四化而奋发努力学习上来。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正确引导学生个人与集体需要发生矛盾时,能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使个人行为与集体的需要协调一致,而不为一时利益所束缚。

三、实施情感渗透,升化理想信念

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以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人的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心理因素,具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包含着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意义。对于个人和集体而言,情感具有强烈的驱动力、凝聚力。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是认识结构中最为活跃、最为恒定的因素,它伴随着人类认识发生过程的始终。情感使人际交往变得深入、丰富、细腻。它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德育成功的前提。强烈的情感可以舒展情怀,净化心灵、催人奋进、形成较强的意志。

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是复杂、动荡、微妙的。他们常常因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而欢欣鼓舞,也会因一时得不到满足而悲观失望。他们的情感一般易于外露,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但有时也表现为内向性和闭锁性,这是由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自信心很强,不愿望把内心秘密和真实思想轻易向别人吐露。

如果学生不愿和领导或辅导老师说心理话,认为说了也不解决问题,心门紧锁,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奏效。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情感操纵着人心灵大门的启闭,对接受外来的教育影响起着过滤和催化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情通理顺、顺情入理的教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去关心、感化、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发挥情感在生活实践中积极作用。同时应对学生充满爱心,争取以情感叩开学生的心扉,努力进入他们的精神天地,从而引导大学生在理智上不断升华理想、信念的境界,确立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抱负;在情感上不断升华对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对学校班级集体的荣誉感、义务感,把能为祖国和集体贡献一份力量作为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在审美上不断升华对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和仪表美的追求和修养,以健康、稳定、高尚的情感去塑造自己的人生。只有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才能较深刻地了解德育对象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才可能启动情感、引导爱憎、培养意志,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四、重视意志品格,塑造完美个性

上一篇:程序教学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分级教学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