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2 20:19:32

课程群建设论文

课程群建设论文篇1

一、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师培养的问题

通观国内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近年来文艺学教学界的主要兴奋点和着力点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1)是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造,(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3)课程教学手段的探索与变革,(4)课程群建设成果的固化与教材建设。以上几个方面确实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应该加强。但在近年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太过集中于课程群的内涵建设,导致只见独立于教学活动主体之外的课程内容、方法、手段与教材的建设,而忽略或者遗忘了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这一重要的“人”的因素的建设,以致在课程群建设中,只见“物”而不见“人”,这就是说,只见课程内容与教学条件的建设,而不见教学活动主体的建设。

在我们看来,教师在课程群建设中至关重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了课程内容的理解者、阐释者、建构者与传播者,学生则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评价者和接受者。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理应重视教学主体之一教师的培养,强化“人”的建设。如果没有合格教师的培养与建设,没有教师正确的理解和有效的阐释,再好的课程内容,再完善的知识体系,再优秀的课程教材,对于学生来说,也可能是一种“低效”或者“无效”的课程资源。这将不利于学生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如此一来,最终将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落空。

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如何实现对教师的培养?在以往的理解中,教师的培养我们主要着眼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术能力的训练。但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视野中,我们强调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培养。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在我们看来,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必须首当其冲地培养教师形状一个完善的文艺学知识结构,使教师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一个立体、多维的知识视野,能够从课程群的其他课程中驾驭和把握该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改变一个教师终身只教一门课程的做法,让参与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所有教师,轮番从事“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一组课程的教学。通过课程群教学的实践,从教学制度安排的层面迫使教师必须从单门课程的局限中走出来,打破此前课程与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树立教师以课程群为基点的整体课程观,在教学实践中使教师的知识构成日趋完善,知识视野慢慢得到拓展,自身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此外,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由于整个文艺学课程群的任课教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团队,加之在制度安排层面上要求人人都得从事课程群中所有课程的教学,因此对于如何理解教材、如何阐释教材、如何拓展教材,如何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传达,课程群的所有任课教师都会有经验性的体会这样就能够进行实际性的“交流”和“切磋”,能够针对同一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教学经验为依托而不是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使参与课程群建设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能得到实际性的提高。通过课程群建设培养教师,在具体形式方面主要有老教师的“传、帮、带”、课程群的专题教学研讨会,以及将需要培养的教师送往国内高水平大学里进行相应课程的专门进修和访问等。总之,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不应忽视对教师的建设,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建设的重要性,更要挖掘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对于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培养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二、文艺学课程群诸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

课程群,根据教育理论界的共识,从数量上说一般由三门以上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而且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课程群中必须以某门课程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开设出若干门子课程;第二,课程群中的所有课程是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第三,课程群应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各个具体的建设单位将文艺学的若干门课程在申请立项建设时作为一个课程群来对待,但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往往并没有将这些课程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在文艺学课程群名义下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各自为政,课程内容在建设的过程中,相互交叉、重叠、条块化分割、对话性欠缺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由于课程群中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使命、目标、功能与任务没有很好地协调与理清,在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群教学的整体优势和集团效应。因此,在进行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过程中弄清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群建设中的地位与关系尤为重要。只有理清了这种关系,各门课程就能各司其职,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应有的课程群效应。

理清文艺学课程群中诸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看来,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地位来讨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简介》(1998年版)和国内众多主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一般被设定为专业基础课,“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被设定为专业主干课,“文学批评”则被设定为专业拓展课。由此看来,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是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必要基础、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必修的重要课程。通过“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学生获得的各种知识、素质与能力是进一步学好“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文学概论”是课程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处于课程群中的核心地位,而“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课程则构成了文艺学课程群的两翼,是从历史的角度和广大的文艺实践的基础上对“文学概论”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强化和印证。“文学批评”作为专业拓展课,是学生在掌握文学概论、文论史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运用文艺学相关知识分析文艺现象与文本提出的要求,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素质能力进一步拓展与提升的课程。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理清诸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另一个视角,则是从文艺学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性质的差异来分析。根据文艺学界的共识,由于研究任务、目标、内容、方法和使命的差异,文艺学一般分成五个学科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在教学领域中,文学史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化为“西方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门课程,它们均独立于文艺学课程群而专门开设。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课程群的内涵较学科意义上的文艺学学科群要小得多,主要包含以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为课程内涵的“文学概论”、以中国文学理论史与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文论”、以西方文学理论史与西方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西方文论”、而“文学批评”则更为强调的是各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在解读、理解文本时的运用,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具体而言,“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以文学是什么、文学是哪些、文学从哪里来、文学有何作用、如何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等有关文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元”命题来建构课程的内涵,它是文艺学课程群中“论”的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术语,在面对文学问题时,能够用专业术语对其进行解答。“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这两门专业主干课则是以中西文艺实践的历史作为依托,描述中国和西方文学理论问题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每一个独特的理论问题与理论术语是怎么从这种独特的文化语境与艺术实践中生发出来的,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哲学方法论,描述它们的变化、发展与演进,给学生提供“文学概论”课程中有关文学的基本问题要如此解答的历史支撑。这两门课程是属于理论“史”的范畴。“文学批评”则是强调课程的实践维度和操作程式,主要是在上述三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文艺学的基本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去阐释和解读各种文学文本,使学生对文学文本的阅读、阐释有一定的方法论自觉,超越未接受文艺学训练的印象式阅读和理解,使学生在阐释文艺现象时具有文艺学的专业特征。文艺学课程群建设需要一种整体思维与全局视野。

根据这些分支课程的功能和性质,我们在对文艺学的诸门课程作为课程群进行建设的时候,要注意理清各门课程之间那些交叉、重叠的内涵,摆正各门课程的位置,理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有时,有些内容即便在课程群的几门课程都要讲解,但讲解的侧重点与方式是肯定要有所区别的。譬如都要讨论文学批评,在“文学概论”课程中,主要是阐述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类型与方法,但在“文学批评”这门课程中,则主要强调各种具体文学批评方法的运用和操作。总之,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我们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那就是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构架,让他们分析文艺学问题时,既要有一个“史”的知识视野和理论谱系,也要有“论”的内在周延性和学理性,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的问题

从建设的维度来审视文艺学课程群,就意味着文艺学课程群下的各门课程是未定型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和最终固化的,这表现为:(1)“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将随着文艺学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出而进行调整;(2)文艺学课程群下包含的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四门课程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也有可能随着本学科研究成果的迅猛发展而产生新的课程,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包含的课程愈来愈丰富。历史地看,科研成果向课程的教学资源转化有一定的时间差。但在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的转化太过缓慢,教学领域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更新远远落后于本学科的相关研究。

从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际来看,“文学概论”课程基本上沿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里所使用的编写体例、知识体系与基本观念,近十年来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并未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譬如此前由本质主义所建构的文艺学知识构架在经过十年来的争鸣与讨论,很多观点和问题都明显呈现出内在的矛盾性和不周密性,但教学界并没有及时地来清理这些问题。“中国文论”还基本上停留在郭绍虞、王运熙、顾易生、张少康等学者的研究视域中,当代海外华裔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中国文论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贡献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吸收。“西方文论”的课程建设基本上以朱光潜的《西方美学》为底本,吸收了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和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的内容而形成。西方文论20世纪以来本身的发展与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没有及时转化为课程建设的资源。总之,目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从整体上来看,面对最新的研究成果显得较为保守和滞后,科研成果转化成课程建设资源的动力明显不足。

在我们看来,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立场,敞开胸怀吸纳学科研究的前沿成果,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关怀。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教学资源,从现实操作层面上看,可以有以下三种路径:

(1)根据学界研究成果提供的新材料、新观点与新结论,更新或者补充文艺学课程群相关问题的阐释和解答,“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增强了文艺学课程群中基本问题理解的多元性与对话性。

(2)根据文艺学本身的发展,增加相关课程的教学内涵,使课程的教学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和完善。譬如在教授文学批评方法的时候,晚近兴起的性别批评方法、文化研究方法这些尚未进入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开放,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吸收进来,从而使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学科发展的水平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

(3)将本学科发展的大量最新前沿研究成果集中向文艺学课程群的课程资源转化,开发出新的课程,从而使本课程群中相互关联的课程更为丰富和多样。这种以新课程的形式来实现科研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化一方面可以以专题的形式来开发。如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我们可以开发出“视觉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媒介变革与文艺发展”等课程,也可以以综合的形式来开发,诸如增加“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这类新课程等。只有这样,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才能够扎根于当下的学术语境和生活情境,才能够得到较为丰富的学术滋养而永葆生机,才不会沦为离我们现实生活十分遥远的高头讲章 。

课程群建设论文篇2

    论文摘要:课程群建设是相对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所提出的一个新理论,该理论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课程群建设理论的分析,论证课程群建设在课程体系本土化和课程建设群落化上,对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特色办学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为了提高院校的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任职需求,适应当今高职教育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巩固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扩大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课程群建设将会成为高职院校突破瓶颈、谋求发展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1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科研活动课和实践课等。它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范,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和要求构建模式,通过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国家的培养目的、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是基于宏观层面,顺应社会、学生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院校办学目标而进行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设,对于院校专业建设有着规范性的积极作用。 

 相对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位于中观层面的建设。课程群建设以增强人的竞争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院校教学。 

2 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实践中,课程群建设应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院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和人才培养的任职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本土化的过程中,注重课程建设的群落化,即课程群。在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注意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区别 

 课程群建设是对用于教育对象相同而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课程群体的建设,其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一些相关和重复课程的优化整合,打破不同教研室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性的内容,节约没有意义的资源消耗,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创立教学新课程,创办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彰显不同院校的发展潜力。课程体系建设则注重范式上的要求,规定具体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和目标,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指导意义。课程建设讲究单门课程的系统性,以深挖、细化、完备等为特点,不重视课程之间的重复性,不能产生的新的课程。 

2.2 重视课程群建设的科学性,避免课程群组合的任意性 

 课程群是由一组相关课程组成,一般包括三门以上课程。目前课程群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考评体系,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要避免组合的任意性。同一专业课程群组合时,要注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区别,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要顾及课程群组合的系统性。在科学论证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培养对象的任职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创办特色教学。 

2.3 课程群建设不应过于宽泛 

 课程群建设实质上就是在专业建设中对所含课程的新设计与新组合,在实践中,不能扩大课程群的作用,应把课程群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利于课程群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提高课程群建设的积极作用。 

3 课程群建设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作用 

 课程群建设不仅针对不同专业建设中的相关课程,而且也可以对同一专业下的不同课程进行组合,从而创办特色教学。对于高职教育院校来说,课程群的这一特点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 

3.1 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 

 尽管各个高职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目标、要求、规范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也具有教学资源相异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为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利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或者调动相关资源,在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大目标的条件下,积极探索能够发挥院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群建设,以此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 

3.2 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院校自主安排的教学时间,各个院校做法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案和院校的实际做法,客观上会带来某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的局面。课程群建设着眼于专业的原有课程,在创新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实践,已有的教学资源必然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 

3.3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上。课程群建设通过删除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根据经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既能打破单一课程的框条束缚,增强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也能使学员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解。课程群建设中把最新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能够使课程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课程群建设论文篇3

关键词:环境化学;课程群建设;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03-02

为加强学校的特色建设,提高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课程群建设现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新亮点。课程群的建设实际上就是课程群如何融合和如何分解,它是对课程的再设计。

我校的“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建设是将《仪器分析》、《环境化学》和《环境监测》三门课程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配置,目的是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在深入理解课程群内涵的前提下,遵循课程群建设的关联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针对课程群中具体课程的建设问题,笔者以“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下环境化学为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课程群建设的内涵

课程群建设是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课程群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课程融合与分解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融合能打破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显示办学特色的新内容。课程群的融合把一个课程作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的大课程进行研究,而为更好地实现课程群目标,要对大课程进行分解,在把总目标分解成子目标的基础上,将大课程分解为子课程,构成新的课程群[1,2]。

课程群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在高校培养目标层面的具体化,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工程,也是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基础工程[1],它可有效克服课程建设中过于强调某一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缺乏对与其相关课程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研究,造成课程间内容重复过多、课程内容过时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脱节等弊端,因而是提高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举措。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合并相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以尽可能少的授课时间实现知识授受的最大化,实现1+1+1>3,从而形成课程群[3]。

二、课程群建设下的环境化学课程

(一)有机地整合课程内容,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必须立足整个课程群体,对课程群的所有内容进行整合。课程群建设是课程组合知识体系的重组,更是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再设计,是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整合。为此我们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角度出发,遵循关联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制定了合理的教学大纲,具体从理论讲授内容、实验内容2个层次上统一协调构建环境化学课程内容体系。

1.理论课程的整合与优化。(1)根据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情况,更新知识内容。通过多种手段弥补教材知识的不足,加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同时要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新的内容,吸收新案例。①与时俱进地纳入新知识,比如课程上可新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前后对照表,并把新的法律内容引入到课堂的具体知识点上,做到真正意义上地学以致用。②与时俱进地引入典型案例。除了将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应更好地结合近几年身边的环境问题实例,这样不但可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及作为一名环保人士的社会责任感,又可很自然地把大家带入到问题讨论中,接下来的机理分析就可一改往日的枯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统筹兼顾,优化知识点,避免课程之间知识重复或脱节。课程群内主讲教师实行集体备课,避免内容重复或脱节。如环境体系中物质形态测定新方法介绍,河流底泥中磷、氮的迁移转化中涉及到氮、磷的形态,可在环境监测课程中讲一些最新的检测方法或仪器,或用动态的监测来反应物质的迁移转化过程。这种有机的结合,避免课程之间知识重复或脱节,又可大大节省课堂时间。

2.课程实验内容在课程群内的整合与总体优化。课程群建设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一方面课程群把诸多同学科的课程集中到了一起,给实验内容的整合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教学资源在统一建设中也可以统一协调组织,使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合理配置成为可能。因此,建立开放的实验室,大力整合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验应是实验教学改革着重考虑的问题[4]。(1)首先注重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环境监测课程群中,特别是环境化学实验是建立在环境监测和环境类仪器分析课程基础之上,又是环境监测试验的延伸及应用,我们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所以我们构建课程群的宗旨是:使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内系统地掌握环境类专业应有的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2)实验内容设计思想:涵盖“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实验内容分三个层次,做到综合性实验是两个以上学科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同时一个实验尽可能多种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有多种仪器测定的比较。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现阶段大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此,在环境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1.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应用实践、科研有机结合。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原则,建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实行不断线培养。充分利用我院导师制的培养优势,循序渐进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内、课外的专业学习中。

2.采用启发式、引导式、互动式、问题讨论式以及反馈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难易要适中,且具启发性。

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课后信息反馈,比如建立环境化学师生交流QQ群等交流方式。此外,还应加强实验的总结和点评环节,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总结和点评主要包括实验过程的总结和实验报告的总结。

(三)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恰当与否,主要看考核效果是否真正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是否全面考核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

1.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考核形式推行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别的考核制度改革,强化学生课外学习,增加论文、项目实训、作业、课堂实训、作品、调查报告、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课堂表现及参考阅读等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课程综合成绩的评定方式拟改革为:①出勤情况占10%;②课堂提问及讨论占10%;③课外补充查阅文献(2次)、重点章节阶段性测验(3次)占15%;④教材作业完成情况、学习笔记占10%;⑤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建议和意见占5%;⑥期末考试成绩占50%。

2.设计考核内容,建立试题库。考核形式是由考核内容决定,根据需要,采用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小组答辩、课程论文、文献综述、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1)设计课堂讨论、实例分析:综合应用环境化学知识分析目前环境领域焦点问题。(2)部分环境前言问题以查资料方式,组织小组汇报答辩;结合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特别是对教材上没有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介绍,如环境体系中物质形态测定新方法介绍、污染物的结构活性相关研究技术进展等。(3)实验增加操作技能考核环节:操作技能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以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将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台面整洁等作为评分标准的内容。(4)建立试题库,考核内容综合化、多元化:①增加开放性题型;②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③重视学生课外参考资料学习的考查。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团队化

一直以来,院系或跨院系之间没有一个用于课程建设的基础平台,使学科归属相同或相近课程的任课教师之间不能进行正式交流和沟通,甚至相同院系的教师之间在相同课程的教学上往往各自为政,有逻辑的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出现较多重复[4]。

教师轮岗实践、上课,培养课程群内学术自由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及教学经验交流,形成固定的交流制度。在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方面,既要留足教师的个人空间,又要加强统一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特色鲜明、成绩突出[4],同时主讲教师要参加培训,更新知识结构。

三、结语

根据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建设的任务,结合环境化学的课程特点,尝试对课程群建设模式下环境化学课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缩短了课程理论课时数的前提下,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生探索环境问题背后化学机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5.

[2]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3]付八军,冯晓玲.高校课程群建设_热潮还是趋势[J].江苏高教,2007,(2):63-65.

课程群建设论文篇4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营销类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采用课程群理念,进行营销核心课程群设计对促进营销课程教学积极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为营销课程教学提供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规律的课程群设计思路,课程群理念则为群内课程的优化整合提供了方法论。模拟三维立体结构,设计了营销核心课程群,课程群分成理论基础课程、调研策划技能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三个层次,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建构主义;课程群;营销教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使课堂教学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已开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较大冲击,将逐步成为新世纪主流的教学模式。营销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发展性特征,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对营销学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发挥各课程的协同作用,实现整体效益,进行营销类课程群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一、理论综述

国内外对高校课程群的建构和研究主要是在相近或相似的学科之间以及同一学科内部的相关课程之间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有效地利用网络教辅资源,创建与营销、市场调查、广告等运作实务相接近的教学情境,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营销类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那么,课程群内各课程的连接点如何寻找?课程群应有的功能如何有效发挥?一些文献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切入点进行了研究,王曼莹(2009)认为,引入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市场营销学的课程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马雪梅(2011)利用建构主义进行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创新,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和实验,这有利于师生共同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市场营销学知识体系。何云景,等(2012)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并基于AI?DAS原理提出了提升学生学习营销意愿的有效方法。上述文献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与建构主义理论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从课程群的视角去探讨市场营销课程群平台的建设。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一个更为新颖的学习观。该理论认为,知识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假设,学习的过程与其说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更不如说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学生在进入营销课程学习时,通过对日常生活和以往学习中形成经验的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图式,可能图式中承载的营销学知识是零碎、片段化的,但学生并非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当新的问题情境出现,他们将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课程的解释和同化,引起图式扩充。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学生面临愈来愈多新情境的“撞击”,新信息的不断增加会使原有图式不可避免地出现滞后和承载不足,此时,原有图式结构就会被打破,通过“顺应”过程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即“图式改变”。

1.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借鉴课程群思想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建营销课程群,需要从两方面来探讨它的可能性,首先,群内课程设置的逻辑关系与建构主义认知过程的耦合性。建构是学习者通过对自己新旧经验进行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自身知识结构的过程,学习者要以自己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课程群的构建也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指导,通过优化课程的设置顺序减缓营销课程学习的坡度。

其次,学生在运用已有经验时,并不是简单的提取,而是会根据新的环境对经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造,一方面,要通过“同化”将新的知识整合到旧的经验中去,新的情境是旧知识的补充,另一方面,通过“顺应”学习者以新的经验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对原有的经验结构进行重构。这涉及到对群内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即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如何有利于“图式-同化-顺应”学习过程的实现,减少重复交叉。如《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市场预测》、《营销策划》等课程是重要的营销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作为独立个体存在,但在内容上相互关系密切,内容交叉、渗透、互补等特征比较明显。

借鉴“课程群”理念,在充分研究课程联系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编制教学大纲,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也可以较好地实现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出现课程内容上的“断层”,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是建构主义学习的出发点和核心。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形成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营销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实验对于营销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实验的进行、实验结果的解释,每个学生都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在营销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3.重视教学活动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营销学习活动这一主动建构过程也必然受到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为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真实的学习情境。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课程群设计

1.课程群目标设定

建构主义课程观认为,由于人的发展与课程开发、形成的过程都是复杂的开放体系,而学生又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完整个体,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课程应以过程为中心,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为基础,因人而异地展开更为适宜。因此,宜先树立比较模糊的目标概念,再在复杂的教育情景中使之逐渐明晰化。据此,我们将课程群的目标设计为:在掌握市场营销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感知消费者需求、发现市场机会并有计划地开拓市场的能力。

2.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营销课程群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群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对课程改革的效果有直接影响。首先,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择取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内容素材,这样对学生而言既有某种程度的挑战而不至于因太简单而失去探究的好奇心与兴趣;其次,对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既要考虑学生所处的年龄、心理特征阶段,又要考虑课程内容本身的前后逻辑衔接关系,将课程内容组织的“心理顺序”与“逻辑顺序”两原则进行有效融合,循序渐进,满足学生个体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

目前很多高校开展了课程群建设,但由于我国开展课程群建设时间较短,对课程群建设缺少成熟认识,而营销学相关课程涉及市场营销学、广告学、市场调查学、销售学、网络营销、消费行为、产品定价等领域,研究如何构建营销课程群特别是网络环境下营销课程群建设,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应用能力、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对提高实际教学效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提出了三维立体结构的营销核心课程群结构:

⑴理论基础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是《营销学原理》,其功能定位在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营销原理与工具,帮助学生入门,为后续技能课程的学习进行铺垫。基础理论课程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注意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结构的对接,既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体验经历为参考,利于学生建构营销学科的图式;又要为后续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⑵调研策划技能课程。营销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和《营销与广告策划》,这三门课程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营销技能,各课程之间相互依赖,各有其用,《市场调查预测》发挥眼睛与耳朵的作用,通过各中调查手段来获得市场信息;《消费者行为学》则提供了一种消费者购买习性的理论分析工具;《营销与广告策划》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提出营销活动的方案,并能够参与一个完整的营销活动。这三门课程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学生个体在建构自身知识体系过程中所接收到的关键新信息,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加,学生的学科图式会不断地同化扩充甚至改变以顺应新情境下的信息冲击。

⑶素质拓展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主要由《营销礼仪》、《经济法》、《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组成,这些课程在营销活动中虽然不能直接体现出来,但是这些课程为营销活动提供了游戏规则与约束,使营销活动能够更为健康地进行。此时,营销课程群的完整图式结构基本形成。

参考文献

[1]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90-93.

[2]赵朝会.浅谈课程群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2008(14):17-18.

[3]汤湘希,夏成才.谈营销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的改革[J].财会月刊,2002(8):13-14.

[4]马学梅.探索建构价值创新教学模式——以市场营销教学为例[J].青海教育,2011(7):92-93.

[5]王曼莹.建构主义理论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12):17-18.

[6]何云景,刘瑛,郑同波.基于建构主义和AI?DAS理论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设计[J].现代市场营销,2012(2) :36-40.

【基金项目】[1]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建构主义营销课程群网络教学模式与平台设计”项目编号2010-R-15449;[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名称:江苏省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的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2010ZDIXM008

课程群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课程群建设

为了提高院校的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任职需求,适应当今高职教育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巩固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扩大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课程群建设将会成为高职院校突破瓶颈、谋求发展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1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科研活动课和实践课等。它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范,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和要求构建模式,通过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国家的培养目的、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是基于宏观层面,顺应社会、学生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院校办学目标而进行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设,对于院校专业建设有着规范性的积极作用。

相对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位于中观层面的建设。课程群建设以增强人的竞争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院校教学。

2 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实践中,课程群建设应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院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和人才培养的任职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本土化的过程中,注重课程建设的群落化,即课程群。在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注意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区别

课程群建设是对用于教育对象相同而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课程群体的建设,其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一些相关和重复课程的优化整合,打破不同教研室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性的内容,节约没有意义的资源消耗,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创立教学新课程,创办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彰显不同院校的发展潜力。课程体系建设则注重范式上的要求,规定具体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和目标,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指导意义。课程建设讲究单门课程的系统性,以深挖、细化、完备等为特点,不重视课程之间的重复性,不能产生的新的课程。

2.2 重视课程群建设的科学性,避免课程群组合的任意性

课程群是由一组相关课程组成,一般包括三门以上课程。目前课程群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考评体系,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要避免组合的任意性。同一专业课程群组合时,要注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区别,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要顾及课程群组合的系统性。在科学论证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培养对象的任职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创办特色教学。

2.3 课程群建设不应过于宽泛

课程群建设实质上就是在专业建设中对所含课程的新设计与新组合,在实践中,不能扩大课程群的作用,应把课程群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利于课程群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提高课程群建设的积极作用。

3 课程群建设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作用

课程群建设不仅针对不同专业建设中的相关课程,而且也可以对同一专业下的不同课程进行组合,从而创办特色教学。对于高职教育院校来说,课程群的这一特点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

3.1 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

尽管各个高职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目标、要求、规范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也具有教学资源相异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为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利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或者调动相关资源,在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大目标的条件下,积极探索能够发挥院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群建设,以此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

3.2 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院校自主安排的教学时间,各个院校做法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案和院校的实际做法,客观上会带来某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的局面。课程群建设着眼于专业的原有课程,在创新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实践,已有的教学资源必然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

3.3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上。课程群建设通过删除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根据经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既能打破单一课程的框条束缚,增强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也能使学员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解。课程群建设中把最新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能够使课程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课程群建设论文篇6

关键词:课程群;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公共部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22-02

一、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行教学计划中知识点重复现象严重

行政管理的本科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大量存在。在本校授课过程中,囿于教师学科背景和课程安排,这种重复现象尤为突出。《行政学概论》、《公共管理学》从教学内容和等多个方面都是雷同的,很多学校都只是开设一门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校的教学计划中则是将这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并在相邻的两个学期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与《地方政府学》这两门课程所授知识点重合之处颇多,考虑到本科教学的特点,无法就某一特定现象做精准而深入的研究,故在重复讲解过程中,学生们听到的是不同教材中对于行政区划、地方自治的复述,是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于此知识点的赘述。而事实上,对于本科生而言,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涉猎是其大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公共管理学学科特性使然,也与本校教学计划设计有一定的关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特性使然没有建立起公共知识平台,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共通之处,导致学科特色不突出。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处于袋状结构,没有形成核心理论基础,主要靠公共管理这一外壳维系,学科整合的任务尤为繁重。从上海海洋大学的个性表现来看,本专业的教师以前大多是从事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安排中,除了要考虑学生的专业需要外,还要兼顾教师的学术背景。

(二)实践教学环节阙如

课程安排中没能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公共管理知识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偏重。行政管理专业需要新的突破,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的接触实践的机会,而目前的状况是,大学授课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上海海洋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授课也没有例外。大批量的教师都是从大学走向大学,没有实践经验,更鲜有政府部门就业经历,授课思路较为老套,照本宣科居多,缺乏为学生的求职就业输送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虽然教学计划安排中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是毕业实习,但这种就业前的演练无法替代专业学习中实践课程的传授,毕竟后者是有针对性的、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积累。学生的就业准备如果始于大三,这已经明显滞后了。行政管理的专业属性以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就业实际,多为学生开辟实践教学内容。

二、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现实性

(一)课程群建设的经验积累

课程群是近期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它具有综合性强、整体性高的优点,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上海海洋大学也已经开启课程群建设,并由教务处投入经费支持各个学院不断探索和实践。理论基础的夯实和学校政策的支持有利于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工作的开展。

(二)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

我校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长期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相关经验。本项目群的7门课程中,1项是校级精品课程,1项是校级重点课程,都是本项目成员多年来承担的主干课程。近五年来,项目组成员对教学工作不断钻研,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每年都有教学相关成果发表,累计已达7项。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也完全有能力完成此课程群的任务。

三、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梳理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将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过程,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性,能够较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课程群教学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为主线,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旨在构建以政府组织为行为主体,梳理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衔接,研讨教学方法的创新、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管理的改进,修改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具体方案。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以组织结构为主线进行梳理,整合与之密切相关的7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形成整体系列课程。公共部门管理是以政府组织为主体,以优质、高效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策过程。在这一管理过程中,政府组织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公共管理学》和《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过程中,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该门课程从行政权力、行政组织、行政领导等各个方面诠释了行政管理。以课程群建设中的7门课程中都要囊括的一个知识点,组织结构为例,行政组织是开展行政活动的基础,《公共管理学》中对于行政组织的讲解侧重于行政组织特性的阐释。

(二)整合课程内容

如果在课程群建设中,每门课程只是在各自内部小修小补,则不可能呈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原先隔离、重复甚至矛盾的内容不会改变,庞大而繁琐的框架也将照旧,无法实现课程间的协调和系统化。因此,课程群建设应以单门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建设为基础,将重心放在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

单门课程传授中的知识点重复现象饱受诟病,课程群建设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知识体系。以公共危机管理这一特定的知识点为例,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关涉到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以及本课程群建设中其他课程的共同知识点。在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的讲解中,传统的授课思路每门课程各行其是,依据教师选取的教材不同进行讲解。课程群建设引入以后,则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先由《公共管理学》教师负责传统政府职能和政府能力等内容,再由《公共经济学》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属性予以细化,在这两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既可以从理论层面抽象出现代政府能力的知识,也可以结合公共危机等热点事件来具体阐释政府能力的加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讲授中则可以就非盈利组织的特性和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等展开,最好能结合新近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做热点解读。而在整个危机的周期中,都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政府的政策,《公共政策学》中从政策问题的界定、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执行、政策方案的评估亦可将危机处置作为案例分析,城市公共危机的发生频率较高,在《城市管理学》中对于如何应对“城市病”,增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同样不能忽视,危机管理中社区组织无法独善其身,《社区管理学》的讲解既可以将公共危机作为现象解读,更可以把我国社区组织的行政化色彩予以延伸。以上所有关于理论建构和模型分析都要运用到管理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技术支撑。《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涉及到的电子政务等操作方法和技术流程将公共危机管理的治理措施和行为主体

课程群的建设,能够有机结合以上专业课程,使其内容互相衔接渗透,在知识结构上构成一个整体系列,从而构建一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水平本科课程体系,完善专业建设。

(三)加强教师沟通

沟通中的两个70%问题是管理学和领导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教学中沟通不力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育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高校工作的特殊性,即使是同一个院系的教师,大家很少见面,彼此缺乏交流和沟通,更不要提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构思的共同讨论。

如要高质量地完成课程群的建设,就需要加强课程群群内、群际教师的沟通,形成一个好的教学团队。该教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组织结构这个授课内容为例,在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时,就可以采纳这样的思路:基于学生们前期所学的《组织行为学》中关于组织理论的一般认识和组织结构的初步了解,从共性的角度认知组织,《公共管理学》授课教师可以将行政组织的个性则在此得以淋漓精致地体现。《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技术层面)在定性认识之后,教会学生们做定量分析,从而对政策现象做深入的解读和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应坚持每2周一次的小组活动,并依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学院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计划,制定本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每学期初还应制定本课程组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及时写好课程组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1]刘太刚.需求溢出理论与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的构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3).

[2]陈火弟等.高校课程群建设与课程组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课程群建设论文篇7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福音,也是对上海建设全球物流中心的关键支撑。

随着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贸易自由化将扩大货物自由流动的空间,促使越来越多的各国货物到自贸区进行集散周转,自贸区内企业的数量和种类将大幅增加,自贸区的货物自由贸易、金融自由流通,以及进出口服务贸易会更加活跃。而自由贸易活跃度提高,必将利好国际航运、国际货代、港口、保税物流等多个直接相关产业,开启一场物流“盛宴”。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对物流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自贸区内的物流企业,它将带动整个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业的成长和发展。物流行业信息在不断地给我校(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我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在全国排名第7位,属于5星级专业,并且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直接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还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和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具备上述学科融合、专业领先的优势,更应大胆创新,提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和可复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思路,为培养高端物流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

物流管理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及经营管理。它具有学科范围广、实践应用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的物流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目前在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当前加强物流工程实践技能培养的手段之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

例、现场图片及视频录像等,但学生或是看了热闹,无法真正深人领会,或是由于教学材料设计得不合理,使得学生对物流工作有“低端、脏、乱、差”等印象,因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正确择业。

(2)我校作为一所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重点院校,在教学中还要强调专业的科学研究活动。如果仅是呈现实例、案例和操作性技能知识,片面地强调应用性、实践性,而没有仔细设计呈现的方式和过程,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实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与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不相符,也无法很好地实现研究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

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设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既保证有扎实的实践性,又能超越定位于一线物流作业的做法,将专业的实践性与专业的科学研究相联系,创新性地设计一些教学资源,引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与实现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

高端物流管理人才是当前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已经有一批教育研究者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理念与方案。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义,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兼具,具有全局观、整体观、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⑴。从实际来看,美国一项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高端的物流管理人员具有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对物流管理概念,包括从简单的仓储、运输到综合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全面、深人的认识M。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等知名大学均提供以工程、管理科学和供应链管理策略为主的本科课程,其课程内容不但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兼具理论和研究特性。

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各种教学对象,国内外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本科教育中,李庆明提出了“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目标。在研究生教育中,孙卫等对美国的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课程讲座等实践教学手段予以肯定[4]。刘峰涛等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为例,采用项目管理理论中K作分解结构(WBS)方法,提出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管理思路[5]。刘丹提出了“产学研”教学理念与校企互动机制,从课程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两方面完善教学计划&。王晓锋构建了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物流实验室为平台,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社会实践、物流案例教学、课程实践、物流模拟实验、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论文等,并进行系统化研究与实施,使之成为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7]。针对案例教学,张剑芳提出适应多元化的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方法w。刘彬斌将过程管理理念引入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物流学教学与评价质量控制方法:95。

总体来说,无论是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位,还是人才培养的方式设计,都已经有了--些成功的探索。但是针对我校的实际,仍需要设计一整套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方案。本文在以下两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提出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为探索创新性、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2)提出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课程群的平台建设四个方面。这些建设方案不仅应具有创新性,而且应具有可操作性,为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方法。

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

1.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群建设框架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该体系中,课程群体系的建立是实施课程群建设的基础,如何建立适应创新性物流T: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和基于能力体系的课程群

2.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三阶段培养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以下两类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

(1)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国际物流服务人才,包括海运或航运管理、港口管理、报关报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适应国际化都市经济与生活发展要求的城市物流设计规划和服务人才,包括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急物流、逆向物流、港口物流、国际采购、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针对以上两类物流专业人才均需具备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不仅是传授知识,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三阶段培养体系,将教学定位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

第一阶段: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素养的培养。这类能力在大一、大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的培养中落实。

第二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企业业务模拟、第三方物流模拟、国际物流模拟等一体化的专业系统综合性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理解物流业务,熟悉物流运作,逐步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分析与运作优化方法,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供应链建模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在大三的教学中落实。

第三阶段:从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实践等专业综合性课程,以及社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物流设计大赛等实践形式,让学生从实验认知到企业实践直至综合应用中提升物流系统规划能力、供应链设计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三阶段培养体系下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

以三阶段能力体系为框架,归纳分析各能力框架下的知识点,并进行知识点梳理与整合,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研究物流管理理论的传授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的融合体系,最终确立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展开物流管理基础、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四个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理顺课程教学内容,保证群内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与群间课程的协同性。课程群划分方案见图2。

三、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方案

1.基于课程群的物流案例群贯通式建设

(1)建设群内的贯通式案例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作支撑,但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基础能力培养课程:大学外语类、高等数学类、计算机类、管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微观经济学等是传统的案例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只能了解某个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不明白为什么应用,以及在什么业务环境下应用,造成了案例教学与物流实践的脱节。因此,以课程群的形式将多门相关课程绑定,建设群内各门课程的贯通式案例,让案例能够贯穿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并在多门课程中进行综合应用,真正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地将案例融人到物流专业教学中。

(2)通过企业实践、物流设计大赛等建设案例库。真正好的案例一定来源于企业实践,通过学生的企业实践收集企业案例素材、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方式,师生真正参与的企业案例才更具有典型性,更能深人进行研究和进行企业实践应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的编写,以完善案例库。

2.基于课程群的物流实践一体化建设方案

基于课程群,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物流实践一体化方案,包括“一个目标、三个阶段”。即围绕培养创新性、工程实践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为三阶段实施的物流实践教学。包括第一阶段物流体验性实践环节,结合物流综合管理课程群理论教学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二阶段物流专业系统实践环节和第三阶段的物流综合应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二-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认知一实践一综合成用逐层递进,形成一种全程不间断的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3.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平台网络化建设

为保证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将相关信息上网,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将最新成果及时展示和分享?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建设,我们根据四个课程群组织开发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网站,实现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交流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U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创新性T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以及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平台建设。本文的研究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多方位要求下的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晓锋,周建亨,戴韬

课程群建设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英语专业 网络课程群 建设模式 开发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网络化课程的建设不断进步。其中,备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英语专业课和基础课的自主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实践证明,仅靠一门主干网络课程“包打天下”效果欠佳,如能形成多门课程合理组合的网络课程群,则更有利于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效能。

所谓网络课程群,是指近年来高等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网络课程开发技术。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网络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并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从技能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进行网络课程群建设,关键在于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使目标明确化。同时弱化不同课程的独立性,强化课程之间的亲和性,突出各课程所蕴涵的技能定位,把围绕一个技能培养目标的、含有若干课程中的技能点抽象出来,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连贯起来,使该技能的培养随着网络课程教学的推进而不断递进、加深和拓展,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的现状与作用

随着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网络课程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我国高校网络课程教学的建设现状,虽然仍处在起步阶段,但网络课程教学的平台和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方面已基本完备。同时,学术界对网络课程的研究逐渐深入,从近年来《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和《中国远程教育》发表的与网络课程相关的文章来看,侧重点多在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技术开发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方面。如何合理规划与管理网络课程群资源则很少被单独研究,一般散见于与网络课程有关、尤其是与网络课程评价有关的文章和文件中。可见,高校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在理论上尚不完善,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领域。

在教学实践中,网络课程群资源与高校常规教育资源的整合、资源更新速度、交互程度、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对网络环境的适应程度、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在管理方面亦存在缺乏系统规划、课程发展不均衡、有“点”无“面”等缺陷。这些都需要我们一一解决和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内开展的英语专业网络课程教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结合自己所授课程自发开展的网络教学,另一类是由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鼓励开展、统一管理、提供经费的三级(部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体系。由高校教师结合自己所授课程自发开展的网络课程教学带有较大偶然性和随意性,这与个别教师的观念、技术水平、所授课程都有直接关系,相对来说。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教师更易于尝试使用网络来辅助教学。由于这类网络辅助教学相对个人化,缺乏官方支持和指导,开展的范围和深度有限,影响力小,处于散兵游勇状态。而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提出、各高校积极开展的精品课程建设则是目前我国高校网络课程教学的主力军。精品课程体系以校、省、国家三级模式,带动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其开发过程一般由学科教师团队协作进行,并获政策、技术和经费支持,其开展过程一般为面向所有修习该课程学生,实施范围广、影响力大。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从纵向上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从横向上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长期以来,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专业性课程为主,必修课程比重大,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狭小,而且这些专业性课程并不能够全面反映英语专业内部的所有研究方向的发展状况。因此,必须重新规划和构建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增加专业各研究方向的选修课程,开设与各研究方向发展前沿密切联系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厚的、自由选择的专业课程体系。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的构建是学生系统与课程大系统进行信息、能量、物质交换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学生因研究方向的喜好不同而出现的需求差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因此,建立自由选择的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意义深远。

二、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的模式

网络课程学习有别于传统课堂学习,因此,传统的课程评价标准不能直接用于网络课程。关于网络课程的模式,在理论上,目前有很多的探索,如基于网络的讲授模式、个别辅导模式、探索学习模式以及协作学习模式等。国外也有学者提出了“学习圈(Learning Circles)”模式以及“远程协作项目(Telecollaborative P rojeets)”模式等。从实践方面看,有助教型、助学型、教学结合型等。各种模式各有所长,亦各有不足。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2002年了“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22标准>,又称“网络课程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Evaluating Web—BasedCourses)。此标准是针对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以及基础教育领域中的网络课程提出的,它是对网络课程质量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指南。CELTS—22标准是目前国内唯一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该标准指出,网络课程要提供充分的资源扩展,资源扩展是网络课程中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有学习价值的外部资源链接和参考资料。资源扩展包括在线资源和离线资源,在线资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相关网络课程、专业学科网站、相关网上图书与杂志、著名研究者或研究机构的主页、相关的政府网站等。在此标准中,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虽然只作为建议提出,但就以大学生为学习对象的高校网络课程来说,资源扩展是必不缺少的一部分。此标准只是简单地说明资源扩展包括什么,并没有列举所有常用的网络课程扩展资源。

此外,教育部于2009年了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9)。该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 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 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该评估指标虽然没有具体涉及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的要求,但为我们设计和开发高校网络课程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其中,在二级指标“网络教学环境”中要求:学校网络硬件环境良好,课程网站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辅教、辅学功能齐全,能有效共享。

笔者认为,鉴于课程群的相关性和整合性,课程群建设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群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整个课程群体,应对课程群的所有内容进行整合。因此,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的模式应该遵循系统工程的模式进行建设,即通过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推进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的整体建设,避免各课程相互独立,要用系统工程的理念促进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改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系统知识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并达到最优化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

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以下4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4大类: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二是网络课程库建设;三是课程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

在这4个层次中,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建设是重点和核心,第三和第四个层次是工具方面的建设。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具体内容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对应的管理系统和教学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形式的变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色。

三、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的途径

1.课程群的组成和要求

网络课程群应由3门以上课程组成,各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不可重复性,同时知识点之间存在相对独立和离散性,知识点之间关系亲和,内容可集群;实践环节或技能培养环节是连贯、递进的。例如,英语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一般包括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这些课程可以成为网络课程群的主干内容。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就建设有“高级英语”、“基础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口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现代语言学”、“美国文学史”等系列网络课程群。

英语网络课程群的基本形式是Web页,基本单元是知识点,组织形式是超级链接与树状目录共存,信息媒体有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流媒体。基本要素有学习重点、主题相关词汇、语言应用、教师指导、教学材料、习题、答案、难点分析、在线测试、参考的教学资源等。如北京林业大学精品课程“高级英语”网络课程就包含了主讲教师介绍、教学队伍、课程介绍、多媒体课件、实践教学、教学录像、实证材料、课程试题库、课程习题、教学研究、学生作业与教师在线等众多栏目。

2.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主要包括对各种术语的定义、各类资源属性的标注、总体分布参数的规定、资源质量与技术上的最低要求、资源库系统的功能标准与基本数据说明等。技术规范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的前提,应用系统的设计与教育资源的建设只有按照规范化要求操作,才能最终实现二者的整合。

目前,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网站所需要的主要技术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ASP技术。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请求ASP时,WEB服务器响应,调用ASP引擎来执行ASP文件,并解释其中的脚本语言(JScript或VBScript),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ts)完成数据库操作,最后ASP生成包含有数据查询结果的HTML主页,返回用户端显示。

——数据库技术。大量多种类的资料从文字稿的,TXT、doe文件到音频的,MP3、WMA文件,再到视频的,MPG、RM文件等都需要在调用时正确无误并及时显示到用户端,还有网络考试系统所需的试题的储存、归类等。由此看来,数据库技术必不可缺。中小型的网站,诸如精品课程网站采用ACCESS数据库就能满足要求。整个网站的数据库系统包括用户表、各类资料表、试题表、成绩登记表等。

——ADO技术。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种操作Microsoit所支持的数据库技术。在ASP中,ADO可以看作是一个服务器组件,简单来说,是一系列的对象,应用这些功能强大的对象,即可完成对数据库复杂的操作。ASP网站中页面的实现,大量地使用了ADO技术。

3.技术要求

首先,网络课程建设要基于网络教育的特点,以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与自觉性。网上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性,既不能保证固定时间也不能保证固定时间长度;二是学习内容是基于“超链接”的非线性结构,多数学习者不能独立掌握科学的学习线索。因此,学习资源建设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根据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理论,设计多种方案,来考虑学习目标的设计、评估手段的选择、学习活动的调整和分组合作的搭配,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要。为此,必须建立课程群的知识点导航图,为学习者提供科学的知识体系。通过导航图,学习者既可以了解学习知识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实现各知识单元间的访问。另外,在每一个知识单元页面,需要建立前后相关知识点的超链接,以避免频繁访问导航页面带来的不便。如四川省级精品课程——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英语”的“学习资源库”页面就集成了词汇学习、语法学习、单项能力与学习网站等多项资源的链接,学习者对这些知识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操作起来也十分简便。

其次,网络课程必须满足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还应具备安全、稳定、可靠、下载快等特点。学习资源应该是不断丰富、及时更新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不同用户应有不同权限。数据结构应安全稳定,才能保证正常提供各种服务。资源库中的信息必须是可靠、准确和有价值的,用户可以使用资源库的智能检索系统,快速得到所需信息。例如,通过整合Google网络应用服务,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已经建立了包括“英汉翻译”、“英语写作”、“英文报刊选读”、“英语教育学”、“普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等7门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网络课程群。其网络课程管理系统,是在整合了Google的多种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上建成的,主要由4个模块构成:互动交流和协作模块、资源管理模块、教学进程管理模块以及课程内容管理模块。大体上采用了两种网络教学模式:资源支持型和群组支持型。前者是指教师利用平台上的各种工具来为学生开发各种资源(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学生可以利用平台上的各个模块工具来自主地学习并随时与教师交流;后者的主要特点是利用论坛、博客和即时交流工具(IM),通过师生和学生之间的共同反思、互动、写作和群体智慧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界面设计是资源设计的直接表现,也是信息呈现的直接表现。友好的界面设计应突出人机工程学、美学、视觉及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要求。页面设计大致包括;单设计、图标设计、按钮设计、窗口设计、热键设计等。页面的设计要美观大方、色彩搭配要和谐、画面内容布局要合理。热键反应区的使用要符合教学的需要,例如对于屏幕对象的颜色主色调应安定、清爽,对视觉焦点对象应突出刺激强度。在整体设计上则要使刺激的强弱恰当,这是因为短时记忆效果与刺激强度呈对数关系,长时间的强刺激会提高感觉器官的阂值甚至伤害听觉、视觉器官,使人容易疲劳。

需要注意的是,呈现给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非数量越多越好,要注意避免“认知超载”,同时也不是媒体类型越多越好,这样容易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如部级精品课程——东南大学“大学英语”网络课程页面设计干净清爽,简洁大方,值得我们学习。

上一篇:授课技巧论文范文 下一篇:应用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