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6 03:36:00

公共空间论文

公共空间论文篇1

关键字: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史;美国

Abstract:ThehistoryofdevelopmentofpublicspaceinAmericancitieshasincludedthefollowingimportantperiodsandevents:thedeclineofthecitizen''''sspaceandsquares;thedeclineofgraveyards,sportsparks,communities,neighborhoodparksandpublicareas;privatizationofpubliclifeandspace;theinventionofstreets;theinfluencebyglobalizationandcommunicationsandITrevolution,etc.

Keywords:Urbanpublicspace,Historyofdevelopment,America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被定义为由公共权力创建并保持的、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地等。在我国,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是在大量建设实践的背景下被动进行的,很多工作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实践总结的层面上。1997年在上海举办的以“城市公共空间”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和1998年在深圳举办的以“城市设计”为主题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学术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牵涉的方面很多,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远远超出单纯空间美学的研究范畴。最近,作者阅读到两篇有关美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文章,现将其编译出来,简要介绍美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和事件,期望能够扩展我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视野,在与国外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对比思考中,探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途径。

1、市民空间

18世纪初,每一处公共空间,即每一块由当局控制的土地,都意味着服务于公共机构,而非服务于公众。那个时期的公共用地主要是用于地方上教堂或学校的建设。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新建城镇,几乎无一例外地包括了为市场、操练场、码头、教堂、大学、学术机构及公众庆祝活动和集会服务的公共空间。它们都以公共的功能为标志,人们在其中从事一些公共服务工作或扮演公共角色。

殖民地时期及独立之初,美国的复兴实践更多关注的是建筑物而非其前面的广场。按照18世纪的观点,无论广场如何的大和开阔,它的荣耀都来自于其从属的建筑物。许多城市的地图显示,在最终将矗立起的居住区中间插入小的广场,无疑意味着它被公共建筑围合,并将因此获得荣耀。但是,进入19世纪以后,这些小型广场多被当作公园来看待。从关注公共建筑到关注公共空间的转变将最终使得公共空间与城市背景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美学上的联系。

美国人想要的是一种理性的、平均主义的和政治性的空间和结构秩序,以及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的截然分割,这导致用于休闲的、非政治性的和非公共功能的空间靠私有领域来提供,仅有的真正公共的、人性的空间是巨大的中央市民广场,在那里所有具有公民资格的人都可以聚集在一起。这是传统公共空间和当代公共空间真正的区别所在。

2、广场的衰落

随着19世纪的临近,市民广场逐渐失去它的声望,这一点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在独立战争期间(1775年-1783年),公众庆祝的活动中心曾经是教堂的大厅、独立宫及纽约的中心草地。但是,当政治演说和政治抗议不再流行的时候,公众就开始光顾拥挤的街道、两旁植树的散步道和滨水区了。

其它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种离心运动。中产阶级家庭感到郊区和独立农庄的吸引力;新来的人(许多人是从海外来的)对原来的风俗并没有特殊的感情,在城市新区出现的教堂与原来位于城市中心的教堂之间产生竞争;铁路和工厂的出现,将人们休闲时间的活动转移到建设活动较少的城市郊区。最终,公共建筑本身也不再处于真正有权力的地位,渐渐沦落为的办公建筑。

尽管老的城镇和美国东部的城市仍在空间上保持中央公园的传统,但在中西部和整个大平原地区的城镇格网规划和整齐划一的街区中占有优势。其中一些城镇也提供了一到两个“公共场所”,但这些“公共场所”几乎都不位于城市的中心,因此也就很少被发现是与公共建筑结合在一起的。在很多情况下,为公园预留的大块空间不久就被进一步分割为建筑用地地块了。

作为一条捷径,普通的美国小镇靠近主要街道建立车站和货场。铁路成为城镇的中心,而这在欧洲是绝对不允许的(在欧洲,车站往往被安排在郊区)。这样,美国城市围绕车站和货场形成了一种社会中心的替代物(仅仅服务于男性),即一种由破旧街道、批发区和马力交通组成的混合物。这似乎提供了一种不合法的、低俗的吸引物和消息的中心。这是一种市民能够聚集、谈论的传统城市空间的粗劣的替代物。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方便到达但又与日常工作的世界相分离的空间。美国的城市居民,或是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不久就发现了一种新的、令人心旷神怡的、位于城市郊区的空间—一种令人满意的用来放松和社交的场所,这就是墓地。

3、游憩墓地

1831年,在马萨诸塞州坎布瑞奇市设计建造的M七.Auburn公墓,座落在一个由森林覆盖的小山丘上,带有步道的蜿蜒山路,迷人的草坪和溪流构成如画的景观。在山丘上有很好的视野俯瞰查尔斯河,设计采用的是当时在英国盛行的景观花园的风格。这种新型的公墓很快成为市民中流行的出行目的地。那里远离城市的喧闹,人们可以散步、独处、进行一家人的野餐。随着它的成功,其它同种类的公墓开始出现。

这些乡间公墓,常常位于从城市出发方便到达的范围内,吸引了成千上万想出来散散心的参观者。人们或步行或坐马车到达,手里拿着参观手册,欣赏着那些墓碑及经过艺术修饰的植物和景观。他们沿着小径散步、画速写、吃午餐,甚至进行一些小型的狩猎,他们发现了一种城市从来没有提供过的游憩方式。

这是一种新颖的公共空间,充满了令人惊奇的东西。在那里,快乐的心情是容易与人分享的,它并不只是简单的另一类空间,它是一种环境,一种新的、能够满足基本交往和体验的空间。它代表了一种对原有结构的抛弃,较少进行令人兴奋的行为的设计,反对带有历史意味的古典城市主义,并且也不赞成建筑化了的公共空间。

4、公园运动

公园运动并不是从“大复兴”(TheGreatRevival)①发展而来,而是受到乡间公墓的影响。这是一个关于美国如何快速和有效地满足人们对令人惬意的、健康的和美观的空间需要的例子。在公园里,城市居民能够放松自己,并与大自然交流。

1851年,纽约立法部门授权城市用得到的840英亩土地建造公园。1858年,F.L.Olmsted在设计竞赛中获胜,并开始中央公园的建设。

10年后,尽管其间受到内战(1861年-1865年)的干扰,但是美国主要的城市还是无一例外地拥有了或计划拥有一个郊野公园,许多公园都是F.L.Olmsted和他的助手设计的。

在19世纪末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郊野公园设计的标准。在一座大城市可达的范围内建造郊野公园的基本目的是使人们通过与自然风景的交流来获得大脑的清醒与身体的放松。这暗示了郊野公园设计的两个限制条件:首先,没有任何类型的建筑在公园中被建造,同时也没有经过设计的花园、雕像、玻璃暖房、植物园或动物园、开音乐会的树坛和电子喷泉等,流行的运动场、检阅场,为孩子们提供的球场和为划船游泳提供的设施在公园中也找不到;其次,公园应当在视线上与城市背景隔离,通过绿篱环绕构成的不通透的围墙,使得外部的城市世界永远都不会影响里面的郊野景观,不会打扰参观者寻求头脑和身体放松的体验。

Olmsted认为郊野公园在文明礼貌、自我约束和克制方面也将影响到城市中那些可怜的没有法律意识的阶层,除非制定一些专门的公园政策强制不端行为,如禁止人们在草坪上行走。Olmsted也强调绅士行为对穷人的示范作用,尤其是人们对公园中上流阶层的参观者风度和行为的观察和仿效。

肮脏的空气将会导致罪恶,氧气对于美德的作用就如同阳光使得花园中的花儿婉紫嫣红一样。来到公园的机会将会使得在贫民窟中长大的孩子和他的家庭在享受自由自在的快乐的时候受到教育,如果剥夺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被周围不良的环境教化而变成病态的和充满邪恶。

19世纪80年代,以在贫民窟中提供小的运动场为开端的“操场运动”(ThePlaygroundMovement),强调公园的易达性。市民对不同户外游憩空间的迫切需要增加了城市当局提供适当场所的压力。劝说市长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园,比通过购置另外的土地来满足游憩需求要容易一些。一些实例也证明,依照原有的公园方案,可以将一些游憩设施聪明地安排在其中。

公园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只是作为个人与自然交流的环境,已经成为有助于公众休闲、健康,引导公民意识和增加其自然常识的环境。

5、社区和邻里公园

在20世纪早期那个进步的年代,公众尤其是生活在拥挤的内城的工人阶级对健康、卫生及游憩机会的需求成为促进开放空间建设的根本原因。开放空间的易达性反映在市区、地区的规划和社区、邻里不同尺度空间的设计中,这些在ClarenceStein著名的Radburn规划和ClarencePerry的邻里单位思想中得到集中体现。这些受到EenezerHoward及英国的花园城市影响的世俗目标,被建议作为工业城市拥挤不堪和环境污染的解毒药(AnAntidote)。在1933年的《雅典》中,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工AM,CongresInternationauxd''''ArchitectureModerne)强烈坚持把提供城市开放空间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条基本原则,并指出开放空R是“城市之肺”(TheJungsofTheCity)。

这样,Olmsted倾注于美国早期公园系统的市民自豪感和共和价值的观点,被转化为由CIAM和美国区域规划学会(RegionalPlanAssociationofAmerica)的进步思想所推动的、在公共领域更加世俗化和社区化的观点。从那以后,美国城市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开始与休闲、生理与心理的健康、与自然界的交流等相关联,并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和服务。

为了制定作为公共产品的开放空间的提供标准,需要对全国范围内官方采用的所有公园和游憩标准进行整理。1948年美国公众健康学会(TheAmericanPublicHealthAssociation)下属的卫生与健康住房委员会印制了《邻里规划》(PlanningtheNeighborhood)一书。这本书总结了城市区、示范地区和与地方学校有直接联系的邻里公园对开放空间的要求。最终,这些标准成为总体规划中开放空间和社区设施确定的原则,并符合州的立法部门和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TheU.S.DepartmentofHousingandUrbanDevelopment)的“701纲要”的要求。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公园部门现在更直接地参与游憩事件的策划和组织,与早期对美学特点和教化目标的关注相比,当前他们更关注公园的社会实用功能。这样,1880年按照。Imsted传统设计的St.Louis森林公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改造成为集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博物馆、动物园等实用设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最初作为城市设计运动(AGrandCivicDesignMovement)②一部分的公共空间慢慢变得更加民粹主义、更加公益性、更加官僚化,并成为理性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6、公共领域的衰落及公共生活和空间的私有化

在缺乏足够资金预算的情况下,在总体规划中对开放空间需求的假设只能是倡议性的,大多不能成为现实。此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预算缩减对于城市保持当前数量的公共空间的能力具有灾难性的影响。纽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它拥有26,000英亩的公园,在这段时期它的维护员工缩减了将近一半。随着维护能力的削弱,公园对不合理使用情况变得无能为力,公众开始避而远之。

最近几年,市场推崇者对公园和开放空间同其它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态度一样,不得对公共产品的假设提出质疑。实际上,财政拮据的城市已开始被迫依靠私人领域建造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司广场(下heCorporatePlazas)一类的开放空间。在街道衰落的同时,私有的购物中心(ShoppingMalls)在美国继续容纳大量的公共生活。

对许多观察者来说,公共领域的衰落被“私有的公共空间”的增长趋势进一步证实。“私有的公共空间”或者我们应当称之为“公共的私有空间”似乎是一种矛盾的形容法,这个术语过去一般用来描述公司广场、开放空间、购物中心和其它一些越来越流行的公众目的地环境。当然,这些私人拥有和管理的空间没有一处是真正公共的,即使它们是通过早期激励分区计划(EncentiveZoningPrograms)创建的。在这些假的公共空间中有一种公共性的假设,但事实上它们是在私人领域。商店和餐馆的顾客、公司的职员、事务所的客户等公众受到欢迎,接近和使用空间仅仅是一种特权,而不是一种权利。由于这些空间设计在选址和管理政策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的公司开放空间是隔绝和闲置的,只有午餐时间人们会多一些,有时烟民们会聚集在那里。

然而购物中心却是例外,在过去的50年里,购物中心已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并且取代美国的主街文化成为也许是今天最无所不在的和被频繁参观的场所。大多数情况下,禁止在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如分发传单、政治讨论和演说、募捐或征集签名、卖家常做法的小甜饼、选民登记等典型的公共活动。购物中心并不被作为一个公共论坛,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公司广场。

总的来说,购物中心、公司广场、拱廊、画廊和许多被刻意营造和主题化的场景创造了一种公共空间的错觉。在那里,威胁和对日常生活的不信任被精心地编织出来。在许多城市以步行者的安全和恶劣天气为借口,公众的机构规划和建设了由地下通道、天桥和步行道组成的网络来联系这些分离的公司空间,创造出一种“类似城市(AnalogousCity)”或者说是一种设法排除穷人和不速之客进入城市空间的城市。

7、发明的街道

公共生活的思想同公共领域的观点和市民社会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公共事务在公共场所被讨论和争论。

但是公共生活的另一思想是来源于放松的愿望、社会交往、娱乐、休闲和简单地拥有一段美好时光的渴望。个人公共生活的方式是由消费文化和新的“体验经济”(ExperienceEconomy)所提供的机会共同塑造的,这种公共生活的场景不一定是公共空。根据RayOldenburg的说法,这种场景被称为“第三场所”(ThirdPlaces),与第一场所“家”以及第二场所办公室和学校相对。这样的第三场所包括英国的酒吧、巴黎的路边咖啡店和德国的啤酒花园等。Starbuck咖啡店,Barnes、Nobel或Borders书店,健康俱乐部,租影煤的小店和这几种功能的综合体在美国许多城市已经成为第三场所的代表。

法语“flaneur”一词是指边逛边看的活动,巴黎的购物拱廊(TheArcades)被认为是这种活动的典型场所。这种拱廊是最早的私有的公共空间形式,并且也是现代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和西方世界“发明的街道”——街道被作为舞台场景的先驱者。

今天flaneur和第三空间的恰当混合物预示了一种成功的公共生活,现在新设计的购物中心鼓励闲逛。这种方式也适用于改造的街道(ReinventedStreets),它常常从场所历史中挖掘出设计隐喻和市场修辞。它试图创造一种闲逛和消费主义的公共生活。它是在私有的还是在公共的空间中发生并不重要,公共和私有之间的界线很容易模糊,就像巴黎的购物拱廊的情况一样。

按照早期城市设计的传统,美国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常常幻想着欧洲的城市空间,并且在美国的城市中重建它们,但并未获得成功。如果我们设计好了空间,那么活动就会发生,这种物质决定论一再被证明是错误的。人们开始注意到从强调形式到强调功能的变化。

这种发明街道和改造场所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flaneur的价值,形式仅仅是一种舞台场景,为了容纳庆祝、事件和其它短暂的情况,它常常是易变的和装饰性的。不必再拷贝欧洲的城市形态,美国城市现在也可以成为样板。

8、全球化和通讯与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全球化经济造成了许多方面的紧张和冲突。这种紧张象征着地方公众对全球公司利益的无能为力;文化趋同成为大势所趋;收入的贫富悬殊正在拉大;地方及全球范围的环境质量在下降;在多种族城市社区中文化、地方性和社会特征的种种危机等。因此,爆发的示威,表达了一种缺乏地方控制的挫折感,并进一步导致了在地方和邻里层次的动员(Mobilization)行为。一个地方行动主义化(LocalActivis)的例子是洛杉矶市的改革,它授权组成邻里委员会(NeighborhoodCounc们S)。其建立的初衷是希望更加关注地方街道和邻里可居性的提高及公共领域的共享。在一些城市,社区行动主义帮助将被废弃或闲置的地块转变为袖珍公园(Vest-pocketParks)和邻里球场。在许多内城邻里和移民社区中街道生活已经重返社区。以邻里为基础的非赢利团体也有普遍的增加。它们负责社区品质的提高——从提供住得起的住房到促进小型商业的发展,以及在用传统的市场眼光来看太有投资风险的穷人邻里注入复兴动力和创造第三场所。

最近的通讯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已经使我们自身进一步从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中分离出来成为可能。我们现在是网络空间和网络社区中的公民,关于传统的公共空间和场所的思想正在变得过时。许多人关注是否网络城市和网络场所完全排除真实场所和社区的社会生活。现在许多日常生活如工作、购物、商务交易、社交活动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实现。这也弱化了面对面联系和通勤的要求。

事实上,我们现在最关注的是通讯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怎样的革命,将对传统的城市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现在通过点击鼠标就可购物,这将会排除新的购物中心的建造吗?电子购物将会导致原有的靠语言交流的购物中心(LanguishingShoppingCenters)的关闭吗?如果越来

越多的工作人员选择呆在家里,使用远程通讯联系,这将会导致地方公共空间(如社区主要街道和第三场所)的复兴吗?

通讯技术革命也预示着进一步取消公共生活和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基于虚拟的生活(TheCyborgian匕ife)可能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分离、逃避和社会反常行为。似乎,贫穷的人和不工作的人(DependentPopulation)的公共城市与成功人士的私有城市将会继续存在于数字鸿(TheDigitalDivide)的两边。

注释

①1800年,一场最终几乎遍及美国所有角落的大规模的宗教复兴行动从这个国家相对的两端发韧:新英格兰地区稳重的“第二次大觉醒”和肯塔基州蓬勃的“大复兴”(GreatRevival)。体现在肯塔基州复兴行动中的主要宗教创举是野营布道会。野营布道会不同于过去的野外布道,它把野营与布道结台起来,利用马车把一个个家庭和食物及日用品运到集会的地卢(河畔或林中空地),让人们在那里开始野营生活,然后以营地为布道场进行布道。州门对这种新型的布道方式极感兴趣,参加者可以在极度六庙的状态下高唱赞美诗,狂欢乱舞,持续几天的野营生活,亲褚于、刺激、充满了宗敖清。通过这种新的布道方式,教徒人数有了很大的增加。在短短三年里,仅肯塔基一地就有上万名教徒受洗。

②这里应当是指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CityBeautifulMovement),它的影响主要是在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到1909年美国第一届全国城市规划会议之间。CivicDesign是城市美不也的个重要方面,它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是为社会公共目标而不是为泞体的利益进行统一的设计。城市设强调纪念性和整体形象及商业和社会功能。因此特别强调户外公共空间的设计,把空间当作建筑实体来塑造。并试图通过户外空间的设计来烘托建筑的及整体城市形象的堂皇和雄伟。参见俞孔坚《国外“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一文。

参考文献

[1]王旭.美国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NathanGlazer&MarkLilla.ThePublicFaceofArchitecture:CivicCultureandPublicSpace[M].NewYork:TheFreePress,1987,276-291.

公共空间论文篇2

1.1公厕内部空间现状

求知楼是较早建造的建筑。由于时间跨度问题,公厕在面积上只进行简单的总平面划分,导致女厕面积小于男厕面积。在求知楼B座里,设计者只考虑了在规定的面积里安排一定数量的蹲位,却忽略了隐私效果,将蹲位布置在门的对面,只要厕所的门是开的就能看到里面。在求知楼A座里,设计者虽将女厕的蹲位布置在厕所门的同边,考虑到了隐私,但是将厕所的门设计成内向打开,使其本就狭小的空间又少了一席之地。校内所有公共厕所内部空间布局一般是将小便区设置在正对门的方向,尽管是将洗手区放在小便区的前面,但是当人们走路经过厕所时,就会发现男生厕所的私密性极差,导致男生的小便池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中。这对正在“方便”的学生来说却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使得靠门边的2个小便池闲置。

1.2公厕相关设施现状

①在西区的新知楼内,由于楼道长,每个楼层设有3处厕所,而其中就有1女厕所的方位与另外2处的男女厕所的方位不一样;②东区的老教学楼内的厕所其蹲位全是半封闭式的,如厕者的半个身体是可以被看见的,特别是在求知楼B座;③所有厕所小便区和蹲位间没有置物台,虽然有的蹲位间里设有置物的挂钩,但是很多都已损坏。

2安徽科技学院教学楼内公共厕所存在问题

2.1视线遮挡设计不尽合理

2.1.1对外视线的遮挡

公共厕所的对外视线遮挡是指公共厕所男女厕所间的屏蔽。目前就厕所间的屏蔽问题,并没有引起设计主管部门的充分重视。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屏蔽设计要占用一定的使用面积,另一方面是对屏蔽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这就导致教学楼内公厕在屏蔽设计上有所欠缺。理论上人类不经意间左右可见的最大视角范围是200°,而路过走道厕所时,从刚看见到看不见的无意间视角是41°~82°,在人类最大视角范围内,便能看到部分厕所内部情况,这样的情况也存在于东区求知楼B座的女生厕所。

2.1.2厕所内的视线遮挡

男生厕所的小便区间的不隔挡。隔断对于公共卫生间的私密性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西方虽然相比我国传统文化,观念较开放,但对于没有隔板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通过中西方的对比,更能体现公厕人性化设计的不足。求知楼B座的女厕不光是布局不合理,而且其女厕采用的是半封闭式蹲位,并不拥有独立空间的单元,在视线暴露的情况下,该蹲位设计完全没有考虑人性的心理,忽视了人对于隐私保护的需求。

2.1.3私密性暴露带来的问题

校内公共厕所的设计不仅存在私密性设计不足带来的实际性问题,而且深入探究发现,靠门边被看见的小便池被弃用,一是造成了小便池本身资源的浪费,二是没有使用的小便池占有一定的空间,浪费了空间的使用功能。因此,设计师就应使有限的空间得到合理的利用。因为公共厕所不再仅仅是人们“方便”的地方,同时它也是一个学校空间的“缩影”,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校人性化关怀的发展状况。

2.2公厕使用方向性及识别性不统一

在西区教学楼内每层各有3处公厕,在整体相似的情况下,有一些微小的变化,就是这变化会导致“出入反向”问题,因为这3处的男女厕所标识有一定的差异,东边的公共厕所是女左男右,另2处公共厕所是男左女右。由于现在教学楼的教室不是固定的,所以,不同方向的公共厕所,很容易造成空间思维错乱,导致“男入女厕,女入男厕”,即产生了“出入反向”的现象,通过调查仍有85%的学生在西区上厕所时都有走错的趋势。有半数以上的人走到门口还得抬头仔细研究男女厕所的方位,防止进错了,所以种种现象表明,男女厕所位置的统一很重要。

2.3缺少细节化的内部设计

虽然现在校内公共厕所的蹲位间设有挂钩,但设计师忽略了一些不能挂的物件,如:书、手机等。同时,又由于男女生理构造的区别,男生小便池和大便蹲位是分开的,所以当男生小便时,就算可以钩挂的东西也都无法放置,更何况男生厕所里的小便区没有任何放置物件的构造。根据调查显示,教学楼内男厕面积平均比女厕面积高出30%左右。事实上,同等人数的不同性别的使用者就如厕过程所需时间来说女生相对长于男生,这就要求女厕使用面积要大于男厕的使用面积。另外,教学楼公共厕所忽略了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

3安徽科技学院教学楼内公厕的改进方案

3.1对于厕所外视线的屏蔽设计

由于公共厕所是直线型通道,此布置导致部分空间“泄露”。方法一:为阻挡厕所内部空间暴露在过道行人的视线内,可设置全屏蔽通道,使得在厕所门外任意位置均不能看到厕所内的任何设施及正在使用的人。全屏蔽设计有许多形式。方法二:对原先公共厕所内部格局进行改动,即将原先的小便区与大便区的蹲位位置进行对调,使得大便的蹲位与厕所门相对布置,当人们在路过走道时看见的将是全封闭式蹲位,不会看见如厕者。方法三:可以加设挡板以便取得全屏蔽式的效果,通道屏蔽形式,可以阻止内外视线的交流。

3.2厕所内的屏蔽设计

调查发现,有88%的男生对小便池之间没有挡板存在反感,认为有必要设置挡板。因此,根据CJJ14—2005对教学楼内的男生厕所的小便区进行整改,在小便池之间加设0.8m高度的隔断板,以确保男生在小便时对私密空间的需求。对于求知楼厕所的改进比较特殊,由于女厕所面积较小,在保留现有面积的状况下,可以将现在半封闭式大便蹲位改成全封闭式的独立单元空间或加设挡板,解决视线暴露的问题。

3.3使用惯性的改进

为从根本上杜绝误入现象,需要将教学楼内的公共厕所的方向统一成“男左女右”,即将东边一处的“女左男右”公共厕所改建成与剩下2处方向相同的“男左女右”。

3.4厕所内部设计

①在厕所内设置一个总体的置物架(台),所有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东西放在一起,其弊端就是很难保证个人财产的安全性;②在全封闭式独立蹲位单间内置物挂钩的基础上增加小型置物架(台),放置包袋物的同时还可以放置散物;③为了方便置物,男生在小便池上也应设有置物架(台)。另外,从长远角度出发,建议在每栋建筑的每层加设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的设计,以满足部分同学的特殊需要。

公共空间论文篇3

关键词:首都;公共文化设施;空间错配;服务效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2066

一、引言

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改革任务。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补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打通“最后一公里”,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近年来,首都公共文化服务在经费投入保障、供给体系建设、特色文化品牌扶持、社会力量培育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完备的顶层设计。随着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创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设施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各类文化资源开始从城市向基层、向乡村倾斜,从文化产业向文化事业流动。

然而,当前北京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与所服务的人口规模、结构与素质存在较大的空间错配,文化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群众文化获得感不强。基层、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发展不平衡、群众利用文化设施的频率不高、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不足、整体满意度较低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究其原因,选址布局欠科学、设备陈旧、功能落伍、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无法精准满足首都人民群众现代化、多踊的文化需求。要精准对接需求,首先要挖掘居民文化需求。为此,基于北京市文化局统计资料,本文基于对比的视角分析了首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空间错配状况,然后基于首都人口特征对公共文化需求进行分类,并从文化需求挖掘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若干对策。

二、北京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存在空间错配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以下简称:文化设施)是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含区域级)、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室、小区配套文化设施以及社会兴办用以提供公益文化服务的活动场所。但是由于数据可得性和分析便利,本文所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仅涉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含地区级)。

(一)设施布局与人口规模之间存在错配

研究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状况,主要可以从设施布局密度、设施规模、可达性三个方面着手。通常衡量指标有每十万人拥有文化设施数量、人均设施面积、设施服务半径,分别从数量、规模和距离三个角度反映文化设施的覆盖状况。

首都公共文化设施总体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分布特征。现已经基本形成以市群众艺术馆为中心,19个区县级文化馆为地区分中心,319个街道(乡镇)文化站、5798个社区(村)文化室为服务终端的文化馆服务网络。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呈现出相对不均衡性、从城市中心至边缘逐渐减少的趋势,文化设施密度最大的为东城和西城两区,远郊区公共文化设施密度最低。分析发现,城六区、通州、昌平、大兴每十万人拥有设施数量在1~2个,而密云、平谷、延庆、顺义、门头沟、房山等远郊区的人均设施拥有量则纷纷超过了2个。这主要是此前文化设施布局基本按行政区划设置,所以在人口规模较小、分散布局的远郊区人均设施数量较多。然而,考虑到大部分远郊区文化设施的单独设置率较低,文化服务功能难以发挥,服务效能不高。

设施建筑面积反映了文化设施容量和延伸服务空间,该指标值越大,说明文化设施多种功能服务可延伸的空间较大。以东京为例,共有中央馆、地区馆和分馆85个,每十万人拥有公民馆数量仅为06个。但是,不同体量规模的公民馆之间形成了结构合理、发展有序的服务网络。单体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民馆有12个,占总量的25%;330~1250平方米的公民馆占总量的64%。相比之下,虽然北京文化设施的人均占有量较高,但总体人均建筑面积偏低。依据2015年颁布的《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北京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的建筑面积达标率仅为1/3。可见,北京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较弱,设施面积缺口较大,城乡布局不均衡情况较为突出。

平均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区到达公共文化设施的距离或步行时间、车程等,体现了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分析表明,全市约3/4的综合文化中心服务半径小于5千米,且主要分布在中心区和远郊区中心地带,经济活动频繁,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较高,对公共文化设施需求较高。房山、延庆、密云、怀柔、昌平、大兴、门头沟、通州等地的文化设施平均服务半径较大,可达性较差。

综上,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配置效率亟待提升。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立足所服务人口数量、密度、交通便利等因素规划文化设施布局。在近郊的人口高密度地区设立地区级文化中心,形成补充;在远郊的低密度地区鼓励探索邻近乡镇(街道)以组团形式共建共享综合性文化中心,并重点加强偏远村(社区)文化室的建设。统筹协调好设施空间利用效率与居民文化需求的关系,科学合理进行设施规划布局,使市、区、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不同层级文化设施之间在设施分布密度、设施面积和服务半径方面相互补充,促进各类设施共享、网络联动,形成符合地区人口需求、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设施功能与人口需求之间存在错配

根据2015年颁布的《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文化设施功能的基本模式是“2+X”,“2”是设有1个多功能活动厅和1个户外文化广场,“X”是设有图书室(数字阅览室和信息厅)、展览室、辅导培训室、排练室、电影厅和健身室等。按此标准,初步估计北京乡镇(街道)级别文化设施完备率不足1/3。只有57%的乡镇文化站具有影视、演出、排练、展览等功能,56%的有书报阅览及信息搜功能,44% 的可开展会议及辅导、宣传、培训等功能,52%的可开展健身、休闲、娱乐活动。

当前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具有明显的老龄化侧重和指向性,较为单一的设施功能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闲暇时间较为充裕的老年人成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主力军。根据2012年北京市统计局调查,61~70 岁老年人对社区文化中心利用率相对较高,361%的被调查者参加过社区文化中心活动。而受闲暇时间和距离的便利程度、价格以及被网络媒体替代等因素制约,有753%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年内从来没有去过社区文化中心。

文化设施作为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在设施功能设置方面注重发展文体活动相关广场和场地建设,注重以文化体育活动为主,而对老龄人口以外的群体关注不足,尤其是针对中青年、学生儿童等群体的文化设施和活动较为缺乏,致使文化获得感较低。尤其表现在图书阅读引导不积极,教育培训等功能较为弱化,文体活动类型单一等方面。而随着首都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居民文化需求水平和层次将不断提高,终生学习意识和文化参与意识将逐渐增强,图书阅读、培训、教育、学习等需求将更加强烈,文化需求重心逐渐从“娱乐性”向“学习性”活动转移。这必然要求基层文化设施逐步从“乡村型”向“都市型”转变,文化设施的建设规模、设备配置和功能设置需要及时更新和升级,增强承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人民生活的引领作用。

三、加强符合人口分布空间特征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改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错配、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在于明确设施规模与定位,科学规划布局,配备符合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和需求的设施功能,实现标准化、均等化、特色化有机结合。

首先,要注重文化设施多重功能之间的协调统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四大功能:向城乡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整合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开展基层党员教育工作、配合做好其他公共服务。《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更具体地指出,“推动全市各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可见,提供听广播、上互联网、看电视、看电影、读书、看报、演出排练、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展览展示等服务是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核心功能,主要是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社交空间需求。围绕这一核心功能,衍生出了体育健身、党员教育、校外教育、老年大学教育、科学技术和卫生保健等功能。

多功能的复合定位,意味着要处理好核心功能定位与衍生功能的关系。在行政管理协调方面,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为服务群众的终端平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同时向多个上级部门负责,容易陷入资源配置无效率的困境中。要破解这个困境,一是要向基层文化部门放权,使事权、财权统一;二是要改革服务绩效评估机制,确保科学合理;三是要搭建开放式服务平台,方便接入文化衍生功能。必须紧紧围绕符合本地文化需求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核心功能,注重统筹协同多方公共资源,发挥群团组织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使各项功能之间形成有益补充、相互促进,群策群力把中心打造成凝聚民心的重要阵地。

其次,要注重不同地域的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特色化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根据当地人口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内涵,精准把握群众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分地区、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化、多样化,逐步实现文化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个人的文化需求通常取决于其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成长背景与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不同居民在需求意愿、文化活动内容、组织方式、文化设施类型和运行管理方式、公共文化生活参与目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根据首都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可以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类型分为都市型、乡村型、城郊型和新区型。这四种类型特点鲜明,发展阶段不同,功能定位也各有千秋。

(一)都市型

北京市老龄人口比重呈现出圈层结构特征,老龄人口比重峰值很明显,且都出现在内城区。在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东、西城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文化消费业态较为成熟,社区文化中心利用率较高,公共阅读服务、培训、讲座、合唱团、广场舞、展览展示等活动内容广受欢迎,尤其是参与式、互动式、创作型文化活动更受青睐,服务内容呈现出由单一化向综合化发展特征,服务人群范围开始覆盖到老年人以外的中青年、学生等群体。居民文明素质较高,文化需求表达意愿较为强烈,文化自我组织与公共参与意识较好,具有一定文化自治基础。以东、西城区为代表的都市型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培育社区文化内生力量,促进居民角色从被动消费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优化文化要素配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把文化系统内循环转为社会大循环。

(二)乡村型

而在怀柔、密云、延庆、房山、门头沟等远郊区的乡镇,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更喜欢热闹的广场舞、打扑克等娱乐形式,而阅读兴趣有限,阅读习惯尚未形成,虽然乡镇图书馆、益民书屋等文化设施总量大,但设施规模与人口密度不匹配,功能较为单一,设备完好率低,交通可达性差,居民利用率较低,空间失配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乡村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正处于完善“硬件”配套,提升“软件”服务的关键时期,正处于从“保基本”向“有特色”转变的过渡阶段。优化设施规模与空间布局,着重加快乡村(社区)文化室服务能力建设,通过服务重心下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水平,探索总、分馆式运营供给模式,提高文化设施利用效率;扎根特色乡土文化,整合基层文化资源,加强农村文化对外建设,扩大群众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发挥集聚效应,增强农村基层文化活力;培育文化消费习惯,注重阅读、文艺培训等相关活动的引导,提高居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扬农村文明新风。

(三)城郊型

在外来人口比重较大的城乡接合部,城镇化速度快,人口结构复杂,城乡文明交融,精神生活荒漠化,造成信仰迷失,深层次社会矛盾潜伏,易成为“风险集中带”。心中有信仰,行事有方向。信仰是人们的心灵家园和精神寄托,信仰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同时,在外来人口聚居的地区,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等需求较为强烈。研究发现,人际交流互动是促进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是察民情、解民忧、知民意、惠民生的关键窗口。因此,城郊型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须主动担当起社会矛盾缓冲带的功能,化解社会矛盾;成为促进本地人与外来人口、流动人口人际交流的纽带,促进社会融合;成为凝聚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和载体,重塑社会信仰;成为引导人的进步与全面发展的教育场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人。

(四)新区型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市人口呈现出从中心城区向新区聚集的郊区化特征。据统计,五环外常住人口约一千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1%。随着产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职住平衡状况日益改善,一些新城地区人口密度快速上升,而配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按传统建制区划设立的公共文化设施规模较小,服务半径偏大,功能单一,难以满足群众旺盛的文化需求,新区型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迫在眉睫。从人口结构分析,新区多以中青年人口为主,较依赖网络文化休闲平台,而受闲暇时间有限和收入压力影响,对自编自导等参与式文化活动偏好较低,迫切需要类型多样、内容充实的技能培训、教育辅导、知识讲座。当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多偏向老年群体,针对中青年、儿童的文化需求和社教育需求基本缺位。这要求新区型文化中心不仅要以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结构完善、档次提升为原则加快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还要尽快转变发展思路,以文化服务与社会教育为核心功能,注重提升生活品质和补齐短板,聚集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类型,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形式,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畅通多种基层文化需求挖掘渠道

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有效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的关键途径是真正了解群众文化需求。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依托北京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加强文化需求的规模化、差异化研究,全面深入掌握所服务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口结构、收入水平、就业和文化需求特点等情况。这样才能根据文化需求结构科学合理规划公共文化设施规模与布局、灵活调整文化服务内容与形式,才能使文化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

一是拓宽群众文化需求的反馈渠道。目前北京多数乡村(社区)都配备至少一名文化组织员,负责管理文化设施和组织文化活动,在群众与文化管理部门之间搭建起桥梁,扮演着信息枢纽、“中间人”角色。巩固完善基层文化组织员制度,加强群众文化需求信息和意见的收集、整理和汇报,促进基层文化信息全畅通。同时,加快群众文化需求信息反馈平台建设,用好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分类处理群众文化建设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公众公布处理结果。

二是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决策机制。受传统文化影响,多数农村居民习惯于被动表达需求,缺乏参与文化建设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社会转型和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首都公众参与公共文化决策的意愿将不断增强。亟须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化的群众参与决策机制,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利用与管理环节相关的财政投入和政策制定,组织民意调查和专家咨询活动,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是实施定期专项调研制度。建议由区文委组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各镇(街)每两年举行一次专项调研与评估,采取调查问卷和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全面掌握人口结构、文化需求、设施服务情况(设施达标、服务达标、活动达标、经费达标和管理达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并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室运营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从而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常态化、系统化、动态化监测和管理。

四是加快大数据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拓宽大数据来源,突破信息孤岛,整合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文化共享工程等网络数据资源,逐步开放运行管理数据,引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数据。通过对文化资源数据、用户基本数据、运行服务数据、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在两方面有所突破。一方面可以发掘用户的偏好,精准地进行目标受众的画像和定位,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辅助评估某地区或某一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影响力及社会效益。通过人流量分析、社会舆情分析、网络行为分析等技术建立评估体系,对服务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监测评估。

参考文献:

[1]宋正娜,陈雯,张桂香,等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其度量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0(10).

[2]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1(3).

[3]李扬,刘慧,金凤君,等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1).

[4]陶艺军,杜鹃北京市民公共文化参与和需求调查分析[J].调研世界,2012(10).

[5]唐鑫,李茂北京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3).

[6]赵艳龙一些地方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形式僵化与需求脱节[N].人民日报,2014-05-19.

[7]蒋淑媛北京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5(1).

[8]张祖群北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与建议[J].前线,2015(4).

[9]易承志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资源是如何配置的――以上海市J镇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5(6).

[10]侯亚杰,姚红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模式与差异――基于潜类别分析的方法[J].人口研究,2016(3).

[11]孟延春,汤苍松,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动特征――基于1982―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

[12]颜玉凡,叶南客大都市社区公共文化需求的代际差异与治理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16(3).

公共空间论文篇4

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设计过程及设计要点。部分高等院校的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一般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教师将相关理论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对教师规定的空间形式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设计进行改进,最终确定设计方案。这种教学方式的学习过程是封闭式的,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局限在书本和图纸上,没有情境式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设计,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出现的问题较多。如,对于空间尺寸没有概念,空间组织设计连贯性差,空间风格不统一,等等。

二、人机工程学切入公共空间设计教学

19世纪80年代,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领导者威廉?莫里斯提出“设计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明确指出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设计的基础是服务于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人机工程学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设计的根本目的。

1.认识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研究人体各部分结构尺寸、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机能等内容,将这些内容融入公共空间设计,能够提升空间的实用性,使空间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但是学生对于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了解较少,教师在课程初期通过课堂讲授法为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是有必要的。教师将人机工程学相关理论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初步认识人机工程学与设计的关系,在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于设计是“针对造型和颜色进行”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设计的目的在于功能。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让学生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能够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本设计理念,使其设计不再盲目追求形式。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现阶段普通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学生大多在入学前只有一些美术功底,并不具备设计基础,面对设计因为知识匮乏而不知如何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成为引导学生的主要力量。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观察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点已经不再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学成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对所在城市的某些空间进行实地调研,走出教室、走进社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好调研的主要任务,让学生通过测量、拍照、记录数据,接触设计、感受设计,使其能够通过观察认识到设计应服务于人,优秀的设计应以功能为主要目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总结的学习习惯。

三、交流使学生构建设计思维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是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制订培养方案,教师通过教学环节让学生接触设计案例进行学习。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实践调研环节,让学生通过调研活动对公共空间形成初步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合理的设计思维有利于设计方案的形成。教师在学生构建思维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学生在实践调研中统计的数据和收集的设计资料进行汇总,并运用演示法将其展示给学生,学生小组间通过讨论交流数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把握好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向,将学生讨论的结果汇总后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构建公共空间设计思维。

四、结语

教师应在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空间设计练习过程中将人机工程学与设计相结合,使学生在设计中不局限于设计形式的变化,而将设计转向以体现功能为主要目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空间论文篇5

1. 选题意义

选择“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为题,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参与的“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涉及到对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级配体系和空间布局的研究,结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现状,对其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功能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促进薄弱地区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建议,进而引导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合理布局以及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

2. 研究价值

中国快速城市化已经持续30多年,物质财富已得到一定的积累,人们已从只追求物质满足到逐渐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代名词,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往往处于不够重视的地位。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硬件支撑,其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中都举足轻重。如何对各级给类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如何让公共文化设施在空间布局中既便利人们的文化需求出行,又符合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本次研究结合城市规划空间研究的学科特长,拟将空间分析概念以及空间数据分析引入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中,希望能以此作为拓展区域城市规划研究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为相关地区的同类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从“文化政策”到“文化规划”的进展研究

20世纪中叶,由于西方国家陆续开始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许多城市面貌显露出了许多衰败的迹象——荒废的工业区、破败的港口区、废弃的老城区,并由此给西方城市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文化因素在规划理论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西方社会认为,要使得城市的发展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够取得突破,城市就必须塑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让城市开始重新展现活力。正是基于西方城市的发展背景和现实问题的驱使,西方社会开始了“文化规划”,并在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掀起了热潮。

mereer(XX)指出当时西方的文化政策在集中鼓励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通过专辟文化产业区,建设高档的文化设施项目等将城市营造成一个强调体验和参与性的文化消费的天堂。但由于产生的文化设施活力只是建筑在高档消费空间和消费阶层之上的假象,结果是破坏了原有的社区文化根底,没有所谓体现了当地文化生活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这种现实问题的驱使下,西方开始重视文化规划。mills等(XX)指出城市规划中,要将文化融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思考当中,进而制定出综合的规划,需要进行扎实的研究。规划思想要从制“定文化政策”提升到“文化规划”的层面,从城市侧重于简单的建设大型文化设施发展到注重城市软环境的建设,完善设施的网络化建设,构建整体的宜居环境.robyndowlin(1997)指出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费产业的大规模设施复兴建设,给城市带来的是短暂的繁荣,却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甚至还破坏了原有社区的文化根基perlo harveyst(XX)指出“文化规划”应该将城市文化特征的塑造同居民的文化需求联系起来,结合城市设计,通过对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城市区域的更新发展、公众对文化规划的参与,将规划设计艺术同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

(2)城市公共文化的多用途开发

西方文化设施的多用途开发与建设最早出现于美国对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布局与开发。斯内德科夫(XX)在他所著的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成功案例。例如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是通过将文化设施与办公室、零售、餐饮、娱乐整合,通过商业收入可以维持自身的运转,这类建筑综合体的出现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同时,也可以结合房地产开发将图书馆、音乐厅、展览馆等与其他设施整合在一个屋檐下,向基层社区阐述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书中还指出文化设施综合布局与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开发过程,由于规模大,设计相关设施较多,各种用途之间需要相互协调,这就意味着开发风险更大。但作为城市经营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顾各方利益,促进一个区域的繁荣。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对文化设施的开发与建设非常注重保护本国的名族文化和社区居民的文化根基,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事业。政府出台大量政策保证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发城市的活力,实现城市的复兴。同时也会尽力丰富基层民众的文化艺术活动设施,使整个社会充满文化艺术气息。对于西方国家100多年来对城市文化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本论文对本国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的研究。

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l)侧重于现状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特别是大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张秋景 (XX)着重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解放初期的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至今。通过研究发现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指出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如下问题,包括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同时对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议。魏宗财(XX)等通过利用arcgis和spss专业分析软件,针对文化设施布局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目的是得出深圳市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结果认为区际差异大,总体上呈现以特区内为核心,特区外为边缘地带的分布格局是其主要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政策等主要方面是造成现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最终得出了深圳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结论。段成荣(XX)主要通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即参照国内和国外同类城市及相类似城市比较有价值的城市经验,指导宁波城市新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论文主要选取了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分析城市中文化设施的建筑密度,最终构建出宁波市新区文化设施的配套指标。

(2)侧重于特定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例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

于绍璐、张景秋(XX)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并利用excel和maphifo作为主要研究工具,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这些空间因素影响了文化设施的利用,同时还提出了非空间影响因素的概念,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布局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李国新等(XX)系统的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布局与建设,从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的编制背景与主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与选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发挥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3)与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的理论也日益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深入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产业改革日益深化。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当下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受到文化产业布局的影响。王伟年(XX)运用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地域组织问题。刘展展(XX)以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识别了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在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包括:沿城市主要道路分布的趋势明显,与文化设施分布密切相关,区际差异显著,向商业中心集聚。在文中的最后得出影响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文化设施因素、多样性因素、市场需求因素、交通因素、集聚因素及技术因素。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 研究思路

(略)

2.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

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并确定适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并进行设施需求预测,对其进行空间优化布局,探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模式,已指导城市各层次规划编制中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实。

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对象

1.5论文内容与框架

1.6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辨析

2.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3.1现行设置标准

3.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的基本原则

3.3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类体系的确立

3.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级体系的确立

3.5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第四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分析

4.1总体目标

4.2设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5.1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

5.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

5.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课题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预期成果

1. 创新点

1)不仅在宏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符合城市总体战略要求,在微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设施在规划中的控制与落实。

2)探索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与用地结合,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 预期成果

2.1 阶段成果

1)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理清脉络,界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概念,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理论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结合相关标准和理论研究形成关于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与空间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材料和结论,形成以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关于长沙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研究。

4)制作调查问卷,并实地考察、探访,并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2 最终成果通过整合以上各个阶段性成果,征询导师的指导意见,形成《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进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广泛查阅有关设施空间分布理论实践的相关资料及各类文献,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资料调查。调查长沙市规划局、文广新局以及相关部门的相关统计资料。 交流访谈。与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区划等学科方面的专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建议并指导。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对文化设施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建立量化指标进行分析,主要通过spss16.0软件运用相关性分析来分析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与经济、人口的相互关系。

空间分析法。基于地理对象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发现隐藏在空间数据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规律,获取科学地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有效管理,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同时运用arcgis软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2. 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 XX年 9 月—XX 年12 月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

时间: XX 年 1 月—XX 年6 月 内容:完成调查问卷及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3) 第三阶段

时间: XX 年7 月—10 月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阶段

时间: XX 年 11 月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 第五阶段

时间:XX 年 12 月 内容:论文答辩

六、已有基础(分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 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在xxx实习期间参与完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并获得长沙规划管理局审批通过,成为相关地区控规修编的参考性资料。

2. 已具备条件

1)在xxx实习期间,接触了许多长沙市区的项目,了解了长沙市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熟悉了相关规划设计的规范和城市设计方面的优秀方案,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和专业书籍。

2)xxx公司能拥有丰富的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相关资料来支持完成这篇研究性论文。

3)《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中参与完成的图纸和文字。

3. 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国性的数据,这个将通过咨询有关部门、查阅相关书籍并利用网络来解决。

2)缺乏对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兼容性的系统知识,这个将通过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和案例加以解决。

七、经费预算

八、指导和辅导、论文撰写(试验)的教师

九、指导教师意见:

十、教研室(科研所)审查意见:(对选题报告作出评价,提出是否通过的建议)

十一、学院(系、所)审核意见:

公共空间论文篇6

摘要:培养公共空间意识,是现代公民走向国际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学校在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的实践研究,是以学校为主要场域,以校园生活为主要依托,以知识领悟、情感认同、行为自训为三个培养层次,打破传统的德育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公共空间意识的一种教育通道和方法。

关键词 :公共空间意识 体验式 中职学生

公共空间意识既具有道德层面的较高要求,同时也包含许多规则层面的基础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规则意识的基础较弱,教育后行为的反复性较大,学生间的差异较大,按传统“一刀切”“强压式”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

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通过学生的全员参与,激发学生对公共空间的规范的自我意识,有利于提升公共空间意识培养。

一、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依据

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图1)。

1.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符合中职生的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这是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主要是在集体当中,从众现象更加突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互为榜样的作用,体验式开展公共空间意识培养正是借助学生的从众心理,通过营造积极、正确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使学校学生能自觉按照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形成自觉。

2.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符合中职生的自尊心理

自尊即自我尊重,是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中职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加强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就是他们特别重视同伴的看法,努力获得同伴的认同。体验式开展公共空间意识培养,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公共空间意识,让学生在追求同伴认可的过程中为个人和集体荣誉而不断努力,使得学生良好的公共空间行为更加自觉、持续,并逐步内化为个人品质。

3.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符合中职生的向善特质

这一时期的中职学生正处于充满理想、努力实现自身追求的阶段,无论他们的兴趣点和目标点是否在本专业的学习上,都有自我完善和不断进步的愿望和潜力,但是这个时期的中职学生又处于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阶段,所以通过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对学生成长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正面意义,消极落后的集体氛围无疑也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体验式开展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就需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好这一因素,使学生在个体的基础上自我完善和提高,主动完善自己在公共空间的行为,不再是教育被动的接受者。个人的完善也能进一步带动整体公共空间意识水平的提高。

二、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路径设想

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主要是立足“学校公共空间”,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开展公共空间道德意识的构建和行为的培养。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将公共空间意识和行为内化,并向“社会公共空间”延伸,笔者根据人的认知行为层次,即“知情行”循序渐进的过程,设计“知识领悟”“情感认同”“行为自训”三个层次活动,改变传统说教的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公共空间意识,从而主动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公共空间意识和行为(图2)。

三、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索

笔者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改变传统教育的方式,根据上述三个活动层次,开展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究。

1.周推一言,知识领悟

公共空间意识是个体维护和追求公共利益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而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形成的媒介即是语言,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所以笔者从学生的日常用语入手,让学生理解和营造公共空间意识和环境。

我们以每周一的晨会作为推广文明用语的平台,每周重点推介一句文明用语,让学生学会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从小事、从自己做起,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氛围。

通过此项活动,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长、朋友及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文明用语并感受到简单行为创造的良好人际氛围,从而意识到良好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性和形成公共空间意识的自觉性。

2.微型创意,情感认同

微型创意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蕴含公共空间意义的一种创新设计,包括创作微电影、 设计Logo、原创标语、手绘漫画等。

微电影活动中,同学们各尽其能,通过共同讨论确定主题,创作脚本、角色扮演、拍摄制作等形式,将专业能力与道德活动紧密结合。活动使学生的热情得以极大激发,在校园里常常能看到学生创作团队夜以继日地利用课余时间一遍遍制作,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相对于灌输式、课堂认知式德育,这种开放式的电影制作的公共空间教育,在内容、方法和效果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Logo设计比赛中,参赛学生按照“五个公共空间(就餐就寝、课堂学习、图书阅览、重要集会、自修作业)保持文明”的要求设计主题Logo,最后将设计好的Logo作品公开展示,由全校学生集体投票选出优秀作品。活动过程是理解公共空间意识、规范公共空间行为的过程,同时Logo作品本身作为宣传资料,正面宣传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由于作品取材于实际,由学生制作完成,它的宣传效应要大大超过普通的宣传资料。

在标语征集中,学生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几个人共同创作,语句短小形式不限,活动简单可行,易吸引全校学生参与。通过组织和动员,活动共征集了包括垃圾箱、电梯、食堂、走廊、绿化带、图书馆、水池、电源开关处等公共空间五百多条原创标语,这些标语充满创意,又形象可行,实现了标语源于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

手绘漫画既有体现校园公共空间中值得学习的榜样,也有体现不文明的行为。漫画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学生易于接受,起到宣传、警示作用,教育、引导作用也更好。

总之学生微创作活动,更具个性,不仅体现了创作者的心声,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公共空间意识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3.团学活动,行为自训

培养中职生的公共空间意识,不仅要帮助其形成内在的精神结构,而且还要养成良好的公共空间行为。

行为自训就是通过校园十大形象代言人评选,每月之星、仪容仪表标兵、卫生习惯标兵、文明用语标兵三大文明标兵评选,团学干部直选,校园督导队选拔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校园公共空间良好素养的平台,挖掘学生中公共空间意识优秀典型,培养阳光、向上,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公共空间意识的现代公民。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不仅是一个内部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示范的呈现和通过社会实践及训练实现的过程。行为自训路径是建立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如果说校园形象十大代言人、每月之星的评选、团委学生会干部直选、校园督察队的组建,都是为学生提供公共空间的学习榜样,通过观察学习榜样的示范习得行为。那么一个月的行为训练则是为了引导学生反复演练榜样示范的行为,及时总结自己在操作行为过程中的情况和进展,进行自我矫正。

如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在虚拟世界的公共空间,虚拟公共空间是学校公共空间和社会公共空间的延伸,为此,我们建立了“深蓝社区”网络论坛,注册了“电子V感动”校园微博。“深蓝社区”依托学校官方网站,属于班级论坛。“电子V感动”是依托腾讯微博开设。学生借助QQ登录,通过“深蓝社区”和“电子V感动”微博。学生可以言论、图片、故事等信息内容,同时可以就某一主题开展辩论。论坛和微博由学生自我建设、自我运作、自我管理,定期评选网络达人,对正面言论最多,点击率高的言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从而引导学生遵守公序良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做到人前人后言行一致。

四、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成效与反思

体验式的教育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内在要求,创造各种平台和条件,让学生共同制定和执行校园公共空间的行为规则;让学生承担和扮演各种角色,参与校园公共空间活动,体现了民主、公正的团队精神。

体验式的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德育教育手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对灌输,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认知领悟,在创意活动中获得情感认同,在参与管理中获得行为自觉,以实现学生公共空间意识的自主建构。经过两年的实践,提高了学生对公共空间的情境认知、情感认同,也改善了学生在公共空间具体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学生的行为是衡量体验式的中职生公共空间意识培养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标尺。学生在公共空间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能够反映学校公共空间教育是否有成效或成效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显示:能够阻止室友在就寝时间高谈阔论的同学上升了20.8%,就餐时能够自觉排队的同学增加了23.1%,插队的同学减少了10.5%,在实训室偷偷给手机充电的同学减少了17.9%,随手扔垃圾的同学减少了24.7%,能够劝告同学不在走廊上踢球的同学增加了24.5%,懂得晚自修时请教题目需要轻声交谈或出去交谈的同学也增加了8.4%。

中职学生公共空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通过教育、训练逐步形成的过程。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的教育实践,使中职学生逐渐养成了适应公共生活规范的行为习惯,他们懂得了在公共空间中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校园的面貌也随之发生改变,已初步形成了“环境干净、行为规矩、语言文明、校园平安”的良好氛围。

虽然笔者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由于实践研究的时间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所以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1.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尽管我们对中职学生公共空间意识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我们只限于在校园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对于社会公共空间意识教育没有涉及。而且公共空间意识的生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短期内彻底改变已然形成的习惯。因此,还需要继续进行深层次的研究,需要从家庭、社会等更大空间范围探索公共空间教育的有效途径。

2.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还缺乏一支稳定队伍

对中职学生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需要一支自身具备良好公共空间素养的队伍作保障,但目前只局限于团委组织的部分班主任和其所在的实验班内开展探索。从全校范畴内,还非常缺乏一股理念新、经验足和责任感强的教育力量,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需要建立一个由学校、家长和社区代表组成的公共空间意识比较强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以学校主要职能部门领导和班主任为主体,家长和社区等代表为成员的教育队伍,以确保体验式的教育方法得到顺利落实。

3.体验式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特色还有待进一步打造

尽管在进行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过程中,笔者根据学校专业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努力挖掘专业特色,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在当今高科技时代,如何运用“e时代”“云时代”等先进技术,创新更具学校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J].中国德育. 2006(5).

[2]秦菊波.论现代公共精神与公民公共意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陈家琪.公共空间与公共意识中的公德问题[J].传承, 2012(3).

[4]任嫦勤,曾辉,李明.公共意识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基点[J].宜春学院学报.2011(5).

[5]严从根,胡旭东.培育公共空间意识:公民教育的必要基点[J].教育观察.2012(2).

[6]陈付龙,赵红全.论我国公共意识的现代生成[J].长白学刊,2008(4).

公共空间论文篇7

文章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建构方式,由理论分析和实例两方面入手,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研究把美国建筑与公共空间想结合的意义。第二章将综述美国的建筑特点,让人们对美国的建筑风格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第三章阐述对公共空间的构造进行具体的分析。第四章阐述美国的建筑风格与公共空间的具体关系

关键词:美国;公共空间;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来,美国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一直在进行大规模建设, 许多城市面貌逐步改观。美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始于三十年代,到五十、六十年代,由干政府大力支持而更显繁荣。人们通常把这称为巴西的时代、阿根廷的时代、墨西哥大学城和加拉加斯的时代。那时,到处塔式起重机在转动,运载建筑材料的汽车在奔驰,建筑工地一片热火朝天景象。这个时代虽己过去,但因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建设①仍在继进行。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美式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关系的研究对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许多充满了魅力的城市不仅因为它们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因为它们拥有许多吸引人的外部空间。

在美国发展进程中,美式艺术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拉美建筑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各国的城市已经由单纯的行政中心②、生产中心向科技中心、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教育及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中心的转换。美式艺术不仅仅要满足城市形象建设或政府官员政绩需要或单纯的美化城市公共空间,而是在满足它们的同时,极力要去营造更高品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居住环境,这个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研究分析美式建筑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现代城市需要创建高品质的生存空间。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必须满足现代城市人们高品质生存需求,应有超前的意识,给未来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和必备条件。现代美式艺术作品符合功能美学规律,有人类历史回顾,文化背景,地域风格特征,伦理道德观念,风格信仰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美式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之间关系的分析,让设计师了解到自己在设计策划一个公共艺术项目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比如项目与政府的沟通,如何让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这个“公共”的项目中来,摆正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虽然美式艺术在城市空间结构中主要起的是“点缀”和“辅助”的作用,但是美式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集中显示了审美文化,显现了城市精神,传扬人文历史,反映市民心声,这个方面的作用是其它一般建筑物所难以达到及取代的;通过对美式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关系的分析,对推进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做出一些理论上的贡献。

研究的意义: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去看城市文化,最重要的是一座城市要有独具特色的魅力和本土的文化内涵,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形成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和潮流,经济贸易和经融活动的国际化以及信息的全球化,对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政治、科技、文化及艺术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触动和影响。在公共艺术方面,则体现在其总体上出现某种程度上的趋同性。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伴随着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政府的盲目开发、盲目崇拜,使得公共艺术设计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某种趋同、融合的现象,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正逐渐消失,世界上城市的文化越来越接近,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面临了某种特色危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忘记了自己在精神上的初始,城市正远离人们的心灵空间,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奢望,缺乏文化与历史的现代新兴城市已经沦为环境与精神的荒漠”。 实际上无论在任何国家中这种学习、借鉴(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和后来形成自身面貌(不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的文化艺术发展过程,都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合理性。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这种国际文化交流中在学习、借鉴西方公共艺术的理论及创作实践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创作出被大众所接受、符合或适应我国最广大的利益主体需求和认同的,极具个性特色公共艺术,以实现其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③

二、美式风格的特点

(一)美式风格的阐述

美国的现代城市具有鲜明的文化独特性,这种个性是由各种外来文化成分与本地传统因素融合而成的。其杰出成就表明,现代美国设计师和艺术家既大胆运用了现代西方大师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如欧洲的勒科比西埃、格罗皮厄斯和范德罗,以及拉丁美洲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理论和实践,又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欧和北美有益的样板,而是按照本地的社会和自然条件,把外来成分同美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在其作品中表现民族精神与人民理想最终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现代城市建筑艺术。在许多情况下,美式风格所体现的理想主义与美学激情超过其功能性,换言之,即其艺术性超过技术性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美式风格的艺术家就注意采用西方现论、技术和丰富多采的装饰手段,但同时又使其建筑物适应本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譬如,不少国家地处热带,因此,在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遮阳装置及减缓雨水和尘土侵蚀的陶瓷材料,还利用独特的装饰成分如彩色瓷砖和玻璃,或美化建筑物的手段,如花园结构等在古代印第安文明发达的地区,一些建筑物还歇进土著文化成分这些因素都得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等国的城市建筑更富有魅力。美式风格在设计和规划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已在世界范围产生影响,值得我们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室内设计时作为研究和借鉴的对象。④

美式风格是美国生活方式演变到今日的一种形式。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这也造就了其自在、随意的不羁生活方式,没有太多造作的修饰与约束,不经意中也成就了另外一种休闲式的浪漫,而美国的文化又是一个移植文化为主导的脉络,它有着欧罗巴的奢侈与贵气,但又结合了美洲大陆这块水土的不羁,这样结合的结果是剔除了许多羁绊,但又能找寻文化根基的新的怀旧、贵气加大气而又不失自在与随意的风格。

美式家居风格的这些元素也正好迎合了时下的文化资产者对生活方式的需求,即:有文化感、有贵气感,还不能缺乏自在感与情调感。

(二) 美式风格的形式

乡村风格在美式家具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它造型简单、明快,而且实用,长久以来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在1998年的家具展中被加入了多功能设计,外观和用料仍保持自然、淳朴的风格,隐藏设计的抽屉收纳了空间,使其看起来更整洁、美观。就整体而言,美式家具传达了单纯、休闲、有组织、多功能的设计思想,让家庭成为释放压力和解放心灵的净土。美式家具的最迷人之处还在于造型、纹路、雕饰和色调细腻高贵,耐人寻味处透露亘古而久远的芬芳。一般而言,美式家具必须经过几个阶段的作业才能凸显美式风格。不同木材和不同部位的各色各样的稀有纹理,乃至树木生长期中由于病理变化产生的特殊纹理都是美式家具的最爱。其次,木材的处理方式采用自然烘干和干燥 炉烘干法,除去木头间的空隙并将纹路间的空隙适度收缩以避免卷曲变形。第三步是选择木质的取材部位。最好的木质多半来自木材的木心且靠近树干的下方部位,而中心木质通常比新木或较外层的木质黑。高档家具往往选择部位良好的木质以增加质感和价值。怀旧、浪漫和尊重时间是对美式家具最好的评价。

美式风格需要营造的氛围。美式风格家居就如同美国独立精神一般,讲究的是如何通过生活经历去累积自己对艺术的启发及对品味的喜好,从中摸索出独一无二的美学空间。

就如同常见的美国电影里面的美式居家,有家人的照片在角落里,有不舍得放弃的阳台小花园,有开放厨房绕着全家的笑声,有明亮的浴室让人去除疲倦。美式居家说的不只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相信您也会爱上它。家居自由随意、简洁怀旧、实用舒适;暗棕、土黄为主的自然色彩;欧洲皇室家具平民化、古典家具简单化;家具宽大、实用舒适;侧重壁炉与手工装饰,追求粗犷大气、天然随意;

三、公共空间

(一)公共空间的含义

一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是公共设计的主体和灵魂所在,是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设计是创造总体综合的时空关系,而室内设计则是创造酒店内部的具体时空关系,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室内设计是酒店室内部分设计。在历史上,每一幢酒店,它的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过程是统一的、连贯的、一气呵成的,甚至连施工操作也是一次完成的。而这些都是由设计师来做的。所以在历史上,只把酒店空间称为设计,不太强调室内设计的独立意义,而把它包含在设计的概念之中。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设计材料的出现和施工技术手段上的变化和使用者生活观念上的变革等。同时,由于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而推动了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另外,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对于酒店空间不仅要求多样化,还要求不断变化更新,所以使原来稳定不变的某一种室内空间格局已尢法适应,这就从客观上出现了室内设计摆脱设计的趋势,出现了既不脱离设计而又独立于室内设计行业。它提供给使用者的酒店室内空间是完整的、不需要再加工的,安全的、健康的、使用方便、舒适的空间。

“公共”是相对于“私密”而言的,秘密之外的所有领域和场所都可以理解为公共空间,是公众可以自由进出、自由交往的地方。“公共的”表明它是一个“对于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间内均可进入的场所,而对它的维持由集体负责:私密则表明该空间是由一个小群体或一个人决定可否进。⑤

在室内设计的范畴里,我们常说的公共空间是指与私密空间相对立的,有管理人或控制人,在人员流动上具有不特定性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或者称不特定多人流动的特定管理或控制空间。“公共空间”被定义为:向全体公民开放,承载社会公共生活的,并由城市中的物质实体要素所建构的空间。它与开放的媒体、活跃的网络论坛、深入民间的社会组织等一起承载了城市“公共生活”的全部内容。

(二)公共空间的组成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为酒店主要物质形式,它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成为人们生活必需的物质产品。人们无论交往、工作、学习、旅游、购物、休闲等,都需要一个适合所需的功能环境,这些空间无论是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还是满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都会直接作用于受用者对物质生活的体验和精神文化的感染。可见,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与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关系。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无论物质或精神需求都要受当代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思想观念等条件的制约,空间功能内容和文化现象的展现等内涵也在随需求的改变相应发生改变,构成人为空间的技术手段和人仃]对空间的心理需求以及室内空间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不断地出现新的功能形式,彰显新的公共空间文化理念。作为设计师,必须熟悉各种功能空间所涉及的生活内容,了解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及对环境的要求,以把握快捷酒店设计主动性。

(三)公共空间作用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设计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公共空间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也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还反映了历史文话。上述含义中,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公共空间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产、生活。

现代生活由于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高度进展,形成了不同于过去的一种崭新而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包含着群体组织、社会制度、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的改变与革新等。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等。还要遵循设计美学原理,这是由室内设计的艺术性决定的。它除了有与绘画、雕塑等艺术之间共同的美学法则(如对称、均衡、比例、节奏等等)之外,更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造价标准等多种因素。室内设计是强调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强调整体性与系统性特征的设计,是人类社会的居住文化发展到千年文明高度的标志。它总是和实用、技术、经济等因素联接在一起的,这是它有别r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差异所在。

实质上,“室内设计”是“科学、艺术和生活所结合而成的一个完美整体”。在现代工学、现代美学和现代生活的共同激励下,它已经发展成为最能显示现代文明生活的环境创造活动。对于个人和团体来说,它是体现了主人生活和处理环境的基本修养;对于职业性的专家来说,它是建设环境和创造文明的有效方法。换句话说,在快捷酒店设计中其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是一种透过空间塑造方式以提高大众生活境界和文明水准的智慧表现,它的最高理想在于增进人类生活的幸福和提高人类生命的价值。

四、美式风格与公共空间的内在联系

(一) 美式风格与公共空间的发展受政治秩序的影响

对于中国城市来说,公共空间及美式风格的发展,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走上正轨,公共空间的建设,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很多城市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广场、步行街,深得老百姓的欢迎,政治和社会秩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公共空间的存在,以城市广场例:早期的广场是供人集会、议事、举行庆典及操练和检阅军队的中心场地。随着政治社会秩序的改变,城市广场的性质、职能类别和规模形态都有了诸多的改变和发展。现代城市广场可能是一座城市的几何中心及交通干道的发散中心,可能是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社会公共活动的聚集场地或行政、司法机构及公共事业机构集中的中心地块,也可能是商业、娱乐、文艺表演及休闲观光的中心场所,或是具有某些综合功能及性质的公共场地。广场已成为市民们和旅游者们休闲、交往、观光、表演、娱乐及消费的集中场所。

公共空间性质及职能的转变,必然导致美式风格的改变,公共艺术形态是随着城市社会形态及公共空间的历史内涵而不断改变着、积累着的。⑧

(二)美式风格与公共空间的发展受社会经济的影响

街市的繁荣发展,使街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建筑造型、牌楼石刻、店铺门前的装饰图案、市井商埠的招牌幌子、石狮石牌坊、街道道路的铺装、拴马桩的雕饰、沿街祠堂及庙宇的建筑装饰和陈设……充满审美创意与人文内涵的街道景观,都曾是传统城镇街道中具有某种公共性的艺术景观。

到了近代,中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逐步认识到城市经济、人口,建筑和交通的高速度发展、快节奏的发展,给街道生活和景观带来的压迫及其他负面效应,使得多大中型城市相继专门设立了若干“步行街”,或是“文化街”,“商业街”,它们大多设在具有一定历史渊源的商业区或旅游文化活动区,目的是为了找回人们早先的自由和轻松的街道环境下悠然自得,从容不迫的生活感觉和节奏。诸如,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天津劝业场步行街、苏州观前街步行街、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南京夫子庙文化商业中心街区、深圳东门步行街、武汉江汉路,都是在这个“汽车时代”为市民们夺回的宁静安逸、舒适浪漫的公用空间。同时对配置在街区道路沿线雕塑、壁画、水体喷泉、建筑设计、照明路灯、地面铺装、花坛绿化、公共坐椅、电话亭、废物箱、时钟、路牌标识、护栏铁艺、店面门饰、橱窗展示、霓虹灯广告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展示等的设计更加注重,使得城市的公共空间更加丰富多彩,公共空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舒适。⑨

(三)美式风格与公共空间的发展受公众的影响

当公众变成社会的主要组成群体后,公众对公共艺术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无时无刻不推动着它们的发展、修正和完善。

1、公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公众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对城市美的重新认识,对舒适的城市生活空间的需求,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及城市公共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社会生活模式的变化

由于技术和效率方面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负担和工作时间减少,尤其是随着我国双休日制度的实行,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所以对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艺术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3、社会人口发展变化与老龄化趋势公共空间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必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是老人们生活休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们产外活动及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⑩

参考文献

[1] 王育林、于文波.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机械性地域主义基本特征――初探拉丁美洲现代建筑[J].世界建筑,2006,(03).

[2] 豪尔赫・格鲁斯维尔格凌颢.现代拉丁美洲建筑[J].世界建筑, 1984,(04).

[3] 王秉铨.现代建筑在拉丁美洲的发生与发展[J].世界建筑, 1984,(04).

[4] 罗贝.别具一格拉美建筑[J].东方艺术,2010,(09) .

[5] 房志勇、万佳、林川.拉丁美洲的地域主义建筑实践[J].工业建筑,2010,(01) .

[6] 刘文龙.现代拉美城市建筑的文化特点[J].社会科学, 1993,(01) .

[7] 辛颖.拉丁美洲的文明与文化[J].拉丁美洲研究,1991,(03) .

[8] 沈澄如.拉美城市建设风貌[J].世界知识,1981,(24).

[9] Lisa Benton-Short.Rethinking Urban Parks:Public Space and Cultural Diversity.[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ume 96, Issue 4, 200

[10] Claudio de Magalhãesa; Matthew Carmonaa.Dimensions and models of contemporary public space management in England[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Volume 52, Issue 1, 2009

公共空间论文篇8

城市文明,首先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对文脉的延续上,所以,必须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关键词:

文脉;城市公共空间;特征;设计

1基本概念

文脉,指的是将城市内的各种元素联系起来的内在脉络,是在历史和社会的基础上布局建筑,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环境.以文脉为基础的城市布局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建筑与环境会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使生活于其间的居民身心舒畅;然后是使城市建筑具有人文的内涵,历史的印记,熏陶当地居民的精神.每一栋建筑,皆需通过时空的布局与文脉紧密相连,这样的城市才会呈现出文明.城市环境建设主要是通过建筑的空间比例、形状、色彩三个方面来与城市文脉相承.空间比例,指的是建筑的空间位置和大小,从秩序上与文脉承接,不合适的空间比例,会削弱城市的美观和文化;形状,指的是建筑的状貌,以建筑的外部轮廓来显现城市文脉,不和谐的建筑形状相混,会影响城市的整体视觉和精神效应;色彩,指的是建筑的颜色,一般而言,每一座有文化的城市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设置,通过最大众化的视觉形式来体现自己的文脉,色彩污染是城市文明的破坏者.城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它也需要通过空间比例、形状、色彩来承接城市文脉.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学界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不同界定:哈贝马斯从舆论的角度出发,城市公共空间就是舆论形成和扩散的场合;奥斯卡?纽曼从社会活动进行定义,城市公共空间就是大众休闲和消费的场所;克里夫?芒福汀则是从设施的角度来界定,城市公共空间是道路、广场的聚集地,行政机构所在的建筑也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综上,城市公共空间是公众共同享有的城市物质空间,一边城市居民进行休闲、聚会、交易等活动.

2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首先,城市公共空间以实体的形式存在.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一个概念,一个虚幻的纸上描述,它是实际存在的,以建筑或者是设施的形式为人们进行活动提供便利.所以,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或者设施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建筑或设施的空间比例、形状、色彩对城市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次,城市公共空间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除了起居,城市居民思维其他活动皆在城市公共空间完成;城市居民自发地进行社会活动,为城市公共空间填注生机与活力,使城市公共空间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功能.所以,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居民具有不可分性.然后,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多功用性.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绿地、广场、车站、机场、步行街、游乐园等多种设施,可以让居民进行多种活动,根据活动的不同,可以将城市公共空间划分为交通、休闲、娱乐三种类型.交通型公共空间见文知义,不予详述;休闲型公共空间主要是指在居住或工作空间内建设的绿地、小广场等设施,供居民进行日常休憩之用;娱乐型公共空间要是指商业娱乐中心,供居民玩乐、购物之用.最后,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公共”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必须容易进入,具有开放的特征,可以容纳各个阶层的人,上至高官显贵,下至平头百姓,只要遵循公共空间的使用规则,便可以在公共空间自由活动,实现自己某方面的需求.

3文脉与城市公共空间相互作用

3.1文脉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首先自然环境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必须考虑的要素.所谓城郭建设必须“因天时,就地利”,这是说城市建设必须顺自然环境而为.自然环境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具有制约作用,却也能够使城市公共空间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魅力.虽然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人工能够完成巧夺天工的环境构建,但只有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势利导,才能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具有区域性价值.比如,成都的水井坊.其次历史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延续文脉的必然依据.历史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影响体现在它不仅限制公共空间的设计,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公共空间建设呈现出区域文明.经过漫长的发展,不同的地域自然生成不同的历史,只有依据地区发展历史建设城市公共空间,才能使活动在其中的人感受到区域独特的文明.比如,伦敦在19世纪所建的万灵教堂.然后文化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具有文脉特征的重要因子.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会在无形中生成共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存留着人们思想的轨迹,人们思想的变化,也会体现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变化上.文化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融入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会沉淀着当地人的精神.比如,在中山造船厂基础上改建的中山岐江公园.

3.2城市公共空间承载文脉

作为城市的脸,城市公共空间反映着城市的品质,城市的品质即城市的文明.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明的载体,科学地进行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归属感,强化城市的凝聚力.通过形态、色彩、比例等细节的雕琢,城市的文明跃然而出,城市的个性毅然独显.比如,西安的大雁塔文化广场,以大雁塔为核心,设计了里坊以及相应的活动,成为了盛唐记忆的标杆,对于展现西安文明底蕴,激励当地居民的精神,提供感情皈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公共空间对文脉的承载,不仅体现在总的规划上,也呈现于某个具体的公共建筑.这种建筑是历史的沉淀,城市的光辉记忆,对于体现整座城市的价值、弘扬城市的精神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重庆的解放碑,是重庆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证明,从抗战到解放,重庆无一不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角色,解放碑就是这些重大事实和不屈不挠奋发精神的凝聚.

4以文脉为基础建设城市公共空间

4.1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首先,是文脉为基础.在设计时,必须广泛收集地区的文脉信息,选择具有区域特色的文脉为主线,将之转化为空间要素表达出来.既要保持文脉的原真性,运用与文脉相符合的材料与,选取符合文脉的比例,体现文脉的精神;又要与时代相契合,以文脉为基础建构城市公共空间,必须与时代紧密相连,运用时代的要素进行表达,才能与当代人的思想形成共鸣.其次,是遵循公共空间的建设原则.其一是整体性原则,不论是公共空间的总体格局,还是空间中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设计之初,应该考虑到这种种因子,使其构成和谐的整体.其二是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文明底蕴,公共空间的设计自然也就应该有不同的主题和形式,不能东施效颦、一概而论.其三是可持续性,城市文明具有时代的印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可持续性纳入考量,为将来留下发展空间.

4.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措施

4.2.1贯穿过去与现在,做好时空的连接

首先是延伸原有的城市公共空间核心理念.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不应该一举推掉旧的设计,原有的并不完全是糟粕,它承载着文明与精神,设计公共空间时,可以对原有的设计进行剖析,解读出布局、材料背后的思想,然后将其结合于新的建筑手法中,实现对文明的传承.其次是延续地域空间特质.对城市特色的认知,往往第一印象都是从街道和广场等公共空间开始的,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公共空间特质,对城市进行重新构建时,必须要延续这些公共空间特质,实现地域特质的的延续,因为这些特质是区域自然环境与居民生活习惯相协调的结果,没有特殊原因,不会发生巨大变化,对其进行因袭,是对事实的尊重,是对当地居民精神的传承.然后是重塑空间秩序与功用.建设新城市,建设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在不同时代的重塑,无论是是环境还是人文,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必须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新构造,把时代的要素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不能一成不变.以文脉为基础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重塑,需要协调现在的空间秩序,合理安排建筑布局,通过全新的设计元素,展现空间特质,在规划商业区域、布置休闲设施时,需注意与技术和经济相适宜.

4.2.2合理设计空间比例,充分融入人性

空间比例作为城市设计的元素之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中不可忽视,设计者必须对空间比例进行准确把握.以前的空间比例,多以小尺度来体现公共空间的舒适与亲切,随着人口的猛增,小尺度被大尺度所替代,割裂了文脉的连续性,失掉了原来的人性化感受.在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在建筑的高宽比方面,以人的心理感受能力为依据.一般来说,能够全貌看见对面的建筑或人的活动时,街道空间能够带给人安全感,芦原义信认为,二十一米至二十四米的街道宽度设置是最佳距离.而建街道宽度同周边建筑的高度比例,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当DH值小于一时,会产生压迫感,当DH值等于一时,会产生周正之感,当DH值大于一小于二时,产生亲切感,但随着比例的增大亲切感减弱,当DH大于二时,则形成空旷感,所以,最合适的DH比例,应在在一到二之间.其次是在大空间之内塑造小空间.在现代社会,高楼林立,想要将DH值保持在一到二之间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适应人的心理感受,必须通过小景观的设置,在大空间之内塑造小空间.在节点手法的运用下,塑造空间亲切感,延续城市公共空间文脉底蕴.

4.2.3进行科学的色彩选择,延续文脉

首先,分析文脉色彩.进行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必须对文脉的色彩特诊予以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统计,之后把某个或某些色彩特征融入到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这是色彩设计的基本,是文脉延续的必要步骤.在分析时,切忌带入过多的主观意向.其次,明确色彩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搭配.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色彩选择,必须明白色彩的逻辑关系,在色彩的合理搭配中凸显文脉色彩.在文脉色彩配置中,既要对建筑、景观与色彩进行科学调配,也要保证色彩发挥的是积极功用.城市公共空间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其间融入文脉,可以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更具内涵,形成个性,更能使居民受到精神的启迪,所以,设计者应在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的措施,科学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塑造文明城市.

作者:董鹏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组织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桩基础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