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0 19:21:20

封面设计论文

封面设计论文篇1

期刊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本文仅从封一和书脊的设计探讨对阅读和馆藏的影响。

1.1封一

1)色彩运用过重。

期刊封面设计是由文字、图形、色彩等通过点、线、面的巧妙连接与组合而使封面达到美化的效果。色彩是封面设计的要素之一,是第一视觉语言,信息的首要传递者。有道是“远看颜色近看花”,封面色彩具有强于图形和文字的表达作用。科技期刊也较为重视色彩的运用,有的期刊为突显自身的学术性,使其高雅、沉稳和大气,封一采用的色彩比较浓重。如《生命的化学》2014年第1期,封一为深蓝,《中国细胞生物学报》2014年第1、2期,封一为深黑。深蓝、深黑对读者阅读影响不大,但影响了期刊的管理。因为期刊到馆后,在每期封一上需要加盖部门印章,标注分类号,以示期刊身份和类别。红色印章、黑色字迹在蓝色或黑色的背景下不易显现,给管理带来麻烦。

2)图片过大。

一些科技期刊为引人注目,将与本期内容相关、色彩鲜艳的写实图片放到封一中,有的占据整个版面。由于内容之别,同种期刊其图片的图案、色彩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如2012年《大自然》第2期是一幅大海蓝天、高山白云的图案,封一主色蓝白相间,色彩明快;第3期是一只雪鸮鸟在黑色的夜空中的图画,封一主色为黑,色彩黑暗。这种极具不同封一的色彩,将影响期刊的辨别和归类。还有期刊因图片色彩浓艳、图案花乱,而掩盖、冲淡期刊的前景标志。封面前景包括刊名、刊期、刊标及各种封面造型的色、块、线等,封一前景是固定不变的部分,是识别同类与区别他类的重要特征,被掩盖、冲淡后,也会影响期刊的辨认和查找。

3)文字设计失当。

期刊封面文字是期刊与读者之间信息传递的视觉桥梁,是识别该刊与他刊的基本要素,是期刊内容的重要提示,它包括刊名、刊期及其他文字和数字等,是查找、阅读、订购、验收、登记、分发、装订的依据,是封面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元素。而一些科技期刊为了美化和级别提升,却淡化了文字的使用功能。一是刊名字体设计不妥。一般期刊封一名称使用宋体、楷体或其他容易认读的字体,而有些科技期刊为了美观和高雅,封一采用不易认读的美术体或名人题字。这些字体的采用并不为过,关键是有的不易辨认。如2014年《合成纤维工业》中的“维、合”字不易认出,2014年《日用化学工业》中的“日用”和《化工新型材料》中的“化工”都不易辨认;又如《科学24小时》中的“4”字需要定神琢磨才能识别。二是期别号设计不当。期别号是指期刊封一所标注的年月卷期号,是阅读和管理所需的重要信息,它仅次于刊名的作用,应位于赫然醒目位置,标注要简捷、直观。有的期刊为了使封一美观、艺术,设计的期别字不便认读。例如:《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4年第1期中的“1”字,既不像“1”也不像“7”;《中国建材》2014年第2期,封一另有“2013”和“5”字样的背景,与“2014”和“2”期别号容易相混;《中国动物检疫》2014年第2期,将“2014和2”设计成封一图片中的日历本日期,看似设计巧妙,但不易被发现。三是外文刊名设计失当。有的期刊为提高自身的档次与级别,将期刊中文版改为英文版,而封一只有英文刊名却无中文名称注释。这样装订时,因装订员英文水平有限,将数十个字母的英文名称烙在刊脊上,错、漏、添字母常有发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错的名称给查阅、归类带来很多麻烦。此外,有的期刊由于封一英文刊名缩写字母字号太大,如2014年的《遗传学报》、2014年的《植物分类学报》,其封一刊名缩写字母“JGG”和“JSE”设计得特别大,掩盖了全称刊名。装订时,有的把缩写名称写在书脊上,严重影响查找和阅读。

1.2书脊

书脊是期刊封面的一部分,是期刊厚度的显示,虽为方寸之地,但有着封一的功用。GB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规定:“期刊的单册和合订本,其书脊厚度大于等于5mm时,应按照GB/T11668的规定,在书脊上排印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若书脊厚度小于5mm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排印上述信息时,可将其排印在封四上距订口不大于5mm的范围内。”笔者调查发现,书脊名称并未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1)书脊名称标注问题。

一些科技期刊在书脊名称标注方面没有严格执行标准规定。有的书脊厚而无字,有的薄而有字,还有的时标时不标。如《分子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88页)、《统计与管理》2013年第5期(192页),其书脊厚度都超过5mm,但未标书脊名称;而《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年第1期(52页)、《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14年第1期(62页),书脊厚度都小于5mm却标有书脊名称。又如《中国果菜》2012年2~12期都有书脊名称,只有第1期未标注。这种设计,不仅影响期刊的美感,而且给查阅带来不便。

2)书脊字样设置问题。

一些科技期刊的书脊名称字体、字号既不符合人的视觉审美观,也不便认读。例如:《中国果树》2013年各期,书脊字大小随期刊厚薄而变,最厚的第5期比最薄的第3期的书脊字大好多,放在一起不协调,也不美观;《中国食品工业》2014年、《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年书脊字小而笔画粗,字间距小,不易辨认;《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4年第1期、《病毒学报》2014年第1期,书脊字太小,与书脊宽度不协调,既影响美感也不好认读;《通讯技术》2013年各期书脊的字体、字号2期一变,格式大不一样,严重影响识别和归类。

3)书脊色彩问题。

书脊颜色方面有2个问题:一是同种期刊书脊颜色不一致,例如:《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年第4、5、11期,书脊为白色,其他书脊为淡蓝色;《无线电通信技术》2013年一期一色。这样的期刊放在一起不仅不美观,而且影响辨认。二是书脊颜色与书脊字之间色差小。例如:《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年各期,书脊为深红,字是黑字,不能突显;《世界林业研究》2013年各期,书脊为绿色,字为黑色,不易辨认;《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第1、2期,书脊为蓝色,字为黑色,也不易识别。

4)边缘名称标注问题。

边缘名称虽然不类属书脊名称,但期刊立放刊盒时,起着书脊名称的作用,所以在此一叙。GB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规定:“若书脊厚度小于5mm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排印上述信息(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笔者注)时,可将其排印在封四上距订口不大于5mm的范围内。”笔者统计发现,无书脊名称的期刊大多也无边缘名称。在无书脊名称的期刊中,有边缘名称的期刊只占29.4%,但标注规范者只有17.6%。如《微型计算机》边缘名称写在封底右上角,字小,间距也小,刊名不醒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建议

1)色彩运用要恰当。

封一、书脊浓墨重彩,虽能撩人眼目,但不是读者、馆员所需,只有方便阅读、便于管理才能赢得人心;因此,封一、书脊设计不要企求以色装扮,要注重实用、方便:一是若封一色彩浓重,要设有突显印章、分类号的色块,以便管理;二是同种期刊的书脊色彩要一致,便于查找归类;三是字与底色差要大,切忌黑红、黑蓝、白黄、灰绿色相搭配,否则难以识别。

2)图片使用要得当。

封一图片不宜占据整个版面,应只占封一的一部分,这样,无论图片的色彩、图案怎么变化,也掩盖不了封一前景标志,使期刊易于辨别和归类。若图片过大,其图案不要太花、太乱,要突出期刊前景标志,以便辨认。封一色彩格调要一致,期刊一期一色、一期一个面孔的设计样式不可取。

3)文字标注要直观。

文字、数字是期刊封一和书脊名称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期刊类别、性质和内涵的体现。虽然重要,但不能过于粉饰。因为科技期刊的读者不是书法家,也不是艺术欣赏家,他们对文字、数字没有过多审美需求和爱好,只需易读、醒目。所以文字、数字标注要规范大气、简明,居于期刊醒目位置;字体、字号要根据空间大小、醒目程度而定,要便于认读;书脊大于5mm时必须标明书脊名称,小于5mm时要标明边缘书脊名称;英文刊封一要有中文刊名注释,英文刊名缩写字母不要太大。

封面设计论文篇2

 

关键词 :封面设计 文字 形式美 创新思维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设计是书籍的脸面及外衣,大多时候可以说是封面把书籍卖给了读者,因为好的封面就像招贴画一样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21世纪的书籍已经是一种文化商品,这就要求书籍设计也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进行创新。一本书有再好的内容,但如果没有好的面貌──一个能使读者一见倾心的封面,也会被埋没在书架中,因此,书籍与读者见面首先就依赖于封面。读者对封面第一眼的感觉非常重要,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有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封面这块有限的空间里,通过文字、图形、色彩以及材质把书籍内容的信息传达给读者,而文字要素是封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封面设计中的文字既有语言意义,同时又是抽象的图形符号,它具备了最基本的形态要素的点、线、面,以此进行组合构成,作用于封面设计。因此,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以文字为主以图形为辅,特别是书名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封面上可以没有图形,但绝不可以没有文字,文字在封面设计中应占有显著的位置。下文就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的构成展开论述。

一、封面设计中文字的构图形式

设计封面文字内容要根据书籍内容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行考虑。封面设计中以书名为主体,作者名称、出版社名称等文字为辅的构图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垂直构图书名文字垂直排列,常见垂直构图有居中垂直、上居中、下居中、居左、居右,或较长的书名以垂直错位的方式出现。垂直构图具有严肃、庄重、高尚、刚直的风格。

水平构图这是一种常用方法,一般有水平居中、水平居上、水平居左、水平居右。书名在中间让人感觉沉稳、古典、规矩,在书的上部令人感觉轻松、飘逸,居左靠近书口的一边有动感,有向外的张力,在下部让人感觉压抑、沉闷。水平构图给人以平静、安定、稳重的感觉。

倾斜构图人们常用倾斜方式表现动感,打破过于死板的画面,以静求动。书名文字的倾斜排列令画面活跃有生气,运用合理有助于强化书籍主题。

聚集构图书名文字聚集排列,能呈现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并能增强视觉冲击力。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紧张密集的感觉,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封面设计中字体设计

封面设计中的字号选择因大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书名一般选用较大的字号做到主题突出,而作者名和出版社的名称可以作为线的概念用较小字号。封面中所运用的字体除了选择恰当的字体外,笔划也要清晰醒目,容易识别,具有可读性,不要选择不容易读懂的字体。随着时代潮流不断演变,字体也随之变迁,像大篆、小篆、钟鼎文现在只成为书法家的专用,广大读者对其认识很少;草书、行书、繁体字对现代大多数人来说,识别率也很低。对现代创意的字体,在运用时也要注意其识别性,不要只注意形式美感,而忽略了传递信息的功能性,否则会影响书籍与读者的交流及书籍在市场上的流通。封面设计中文字可选用多种形式的字体设计,如书法体、美术体、印刷体等。利用书法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美术体则又可分为规则美术体和不规则美术体两种,前者作为美术体的主流强调外形的规整,点画变化统一,后者具有变化丰富、个性突出、适应性强、富有装饰的特点。印刷体则利用计算机的辅助作用丰富了表现力,弥补了个性不足的特点,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之,无论运用何种字体,都要与书籍内容和表现风格做到统一,字体首先作为造型元素而出现,不同字体造型具有不同的独立品格,给予人的视觉感受和视觉诉求力也会不尽相同。

三、封面设计中文字的形式美

书籍封面的字体既具有可阅读性功能,又具有装饰性功能。既然有装饰性功能,就具有它的形式美感。首先是每一个字的形式美感,除了选择或创造每一个字体外,还有对笔划点、横、竖、撇、捺局部地进行创意和设计,使文字图形化,从而使封面设计形成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增加读者对文字的记忆。其次,文字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形式美感还体现在文字的排版、大小的对比、笔画粗细对比、疏密关系以及文字在空间上的运用。封面设计中的文字要注意把握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读者在视觉感受中体验到美感。要根据书籍的内容决定文字排列的形式,调节节奏的强与弱,调节字体形式的点、线、面抽象形式的律动,使视觉不断有新的感受,并体现出书籍的总体风貌与特色。如果书籍封面有图形和文字配合,字体的处理就应考虑和图形的呼应关系,根据图形的大小,复杂与简单的程序处理字体的视觉强弱效果。文字设计与图形设计要有主有次,有强有弱,要做到层次分明,合理地运用封面有限的空间。

四、封面文字设计与设计师的创新思维

设计师的设计构思与灵感是设计水平的一种体现,也是评价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已呈现图文互动的趋势,先进的印刷技术提供了版面文字设计的可能性,文字设计也呈现出多元化、艺术化的趋势,同时对设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立足书籍内容、品质定位、满足读者的视觉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师要打破传统思维设计模式,通过文字图形化或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表达对文字的多种感受,在不断创新中寻找多种可能性,找到书籍内容与封面文字所要表现的切入点,进而不断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拓展思路,开辟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的新领域。

总之,随着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书籍装帧设计的应用形式、传播媒介、使用价值、服务对象、创作方法等有了更多层次的拓展,文字要素在封面设计中也将呈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

[1]孙彤辉编著《书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1月.

封面设计论文篇3

(1)字体设计受设计者的审美观的反映。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作品,一方面作为感性形象,可以见闻感知;另一方面作为理性内容,要述之于心灵,二者是统一的。是一种对感性客观事物本身的形式的认识,在这种认识里绝对理念成为关照与感觉的对象”。黑格尔为我们启迪了思路,字体被设计者用审美的眼光充分的从情感体验出发,多种美的形式表示自己的意图。

(2)字体的存在形态。

就拿汉字来说明一下,它是世界上使用最为长久、应用人数也最多、空间范围最为广泛的文字之一。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到商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汉字有秦篆、汉隶、宋体、楷书等几大字体形态。这为我们今天的封面设计提供了无限的资源。在封面设计中,我们把汉字的字体笔画或粗或细的随心而变、随美而动。灵动的画面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我很欣赏《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一书的封面设计,娟秀的蝇头小楷字体,再配以大面积的淡淡的奶黄色,左下角的一抹蒲公英花。整个画面是那样的优雅、文静,仿佛马上看到了林徽因那美丽的容颜。

2字体被读者群所受控

每一本期刊都有自己的读者群,所以,设计者在设计时就应先考虑到读者对象是什么样的人。每个人的年龄、爱好、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修养不同,对信息的获取和审美观也会不同。例如,像美容等时尚类的刊物设计要柔美,色彩要丰富,大比例的运用圆润的线条为主体,而其他的如工程技术等学术方面的封面设计会使用粗壮端正的字体。

(1)字体的色彩处理。

一个好的封面设计,色彩运用的恰当,会使整个封面增加不少分数,能使读者的眼中留存美好的效果。例如,婴幼儿图书的封面色彩要亮丽,色彩明度高,大幅度的色块对比,显示了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女性期刊的封面色彩就要根据女性的妩媚、端庄温柔的特征,色彩也要用柔美的色系。专业学术方面的期刊,色彩必须严肃不能浮夸。

(2)字体在封面中如何设计。

字体在封面中的设计,首先,应考虑怎样构图。一般封面设计中包括主题名称、出版发行单位、作者名称等几方面文字组成的构图元素。方法可分为横图式、纵向垂直图式、斜方图式或是密集聚焦图式。灵活运作各种图式的排列组合,设计会更加引人入胜。

3字体在封面设计中常用的手法

(1)第一种是手写书法类。

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源远流长变化无穷,彰显民族色彩,有着浓郁的艺术特色。在中国人骨子里是根深蒂固的文化符号,又因为具有名人效应,常常以其内在精神主宰着封面设计而深受人们喜爱。例如,《读者》等刊物即是书法字体。

(2)第二种美术体。

美术体有规则和不规则两种。主流即是规则的,每一笔画变化规律统一,有利于读者阅读,但是却缺乏生气呆板。不规则的美术体变化丰富,突出了个性化的表现。根据期刊整体装帧的需要,字体被设计成丰富多样的形态与风格,设计空间大,艺术性强。

(3)第三种印刷体。

印刷体在刚刚出现时比较僵硬呆板,它沿用规则美术体的特点。现在随着空间的发展,突破了僵硬的缺点,吸收不规则美术体的优点,弥补了个性的不足,如宋体字质朴秀丽,是历史最长、应用最广泛的印刷字体。刊头字体多用此字体。仿宋字体是介于宋体和楷体之间的一种字体,它的运用使书籍显得庄重、平和舒服、视觉秀雅,整个封面充满文质彬彬的书卷气,加上电脑使印刷处理变得方便快捷,印刷体的表现力也更加丰富。

4字体在封面设计中的技巧

文字作为一种符号,我们可以把它进行拆分扭转,对它的笔画的局部拉伸或用其他元素替换。文字的笔画大小粗细上有明显的对比,在设计时文字的主干不能破坏,可以在枝干上变化,这样既美化了字体又能让人识别是什么字。字体的应用装饰使这类字体变得非常活泼,应用也很广泛。最原始简单的方法是用基本字体作为原型字体然后对文字进行立体、平行、勾画的处理,以此类推还能够推广出许多装饰方法,使文字更加美观夺目。

5结束语

期刊的封面设计,通过字体的艺术设计赋予了期刊封面灵魂,造就了像是具有了生命一样的身躯。字体运用平面构成中美的法则对点、线、面这些元素的排列组合,构成了期刊的要表达的思想,展示了它的具体内容,向人们传送了信息。使人们的阅读兴趣大增,还得到了美的享受。

封面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书籍封面设计 符号学 元素 符号学原理 设计语言

书籍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媒介。在纸张没有发明以前的古代,人们曾用甲骨、玉石、青铜、陶器等一些广义上来说的书籍来记录生活里的点滴事物。纸张的出现直接带动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传播与继承的跨世纪发展。符号学的研究是跨越国际与时间的,它是一门研究符号规律的学科,而书籍就是一种可感知的符号系统,它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符号的代表,而对于书籍的设计就可以说是一种可感知符号的传递。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所有设计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色彩、字体、图形、材料和排版都可以看做是符号,每位书籍封面的设计者通过对书籍的封面设计来突出属于这本书所表达的特色符号,用它来给大众传播文化,给读者直接的符号信息来传递书籍的信息。大众可以通过设计者在封面设计里所使用的这些符号更直观更准确地获得书籍内容。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设计,它与包罗万象的符号学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1 书籍封面的设计

1.1 设计要求

一本书的整体设计包括封面、书脊、封底、勒口、环衬、扉页、护封、开本、插图等,而一本书最为主要的设计点就是书籍的封面设计,一本书的销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封面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注意书籍封面设计的科学性, 必须要顺应时展的步伐。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学习汲取新的设计技术与理念,提高自己的设计审美观点,充分利用先进的设计工具和最新的设计手段创造出与时代相符合的封面包装,另一方面也要有科学的构思,要充分理解这本书的内容、体裁、风格与所倾向的读者年龄阶段等,使所设计的封面能够切题、有感染力。其次,书籍的封面设计要有审美性。在所有的图像表达中,具象的图像能够表意明确,突出特征,准确表达书籍内涵,却缺乏感性与设计的元素,使画面枯燥无味。而与之相应的抽象设计却可以开阔读者的思维空间,增添美感。因此应当综合具象与抽象这两种设计理念,把具象简化至抽象的概念之中,用具象表达书籍的内涵,再用抽象引发读者的想象空间。最后,我们要考虑书籍的适应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承,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及时转换思维,与时俱进,考虑国外读者的欣赏习惯。

1.2 设计要素

书籍封面上的文字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书名是封面主要的设计点之一,根据书籍里的内容不同,作者可以改变字体的大小、空间、颜色或者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字体。对于说明性的文字(书号定价、责任编辑等)我们可以有机的把它们融入点线面的设计里面,使之更为出色。

书籍封面的图像在封面设计里尤为重要,它在封面的比例中占有很大的面积,是封面设计的重要环节。图像设计的好,可以达到与读者共鸣的特点。就像摄影书籍封面会选择有艺术价值的摄影作品一样,科普类书籍会更贴近自然与科技,新闻类杂志封面会选择有关人物和场面,图像的选择也要和书籍的内容相呼应才行。书籍封面的色彩设计必须和书籍内容与读者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相协调。要体现书籍不同的内容和思想的颜色对比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儿童的书籍封面一般色彩艳丽醒目,色调高,符合儿童单纯、天真、可爱的特点;中老年人的读物封面颜色一般沉着、和谐、大方;专业学术杂志色彩端庄、权威;时装杂志色彩个性等。除了色彩的协调,作者还要注意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对比,来提高封面的质量。

2 符号学的产生与发展

从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开始,符号就产生于人们的生活之中,通过人们自觉或者无意识的肢体语言与话语来产生符号丰富促进人们的生活与发展。从甲骨文等的记载都能体现出符号对远古社会的秩序有着深刻的影响。“符号”这个词最早先出现于古希腊,而现代符号学的研究萌生在20世纪初,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符号学”最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来的,他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斯是现代符号学理论的奠基人。索绪尔对符号的定义为“一种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理论的学科,现如今,它的研究已经穿插和交融于很多学科里面,如语言学、哲学、逻辑学、文学、艺术、宗教学、认识论和翻译理论等。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可认知性、继承性、可创造性”的特点。

在书籍封面里的书名、标志、图案等都可以看做是有指示作用的图形符号,而这些图形符号通过人们的视觉感知传达书籍内容上的实质,从普遍的研究领域将它分成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三种不同的类型。张锦华等于90年代翻译过“要研究是什么使得文字、图像或声音能变成讯息,就必须研究符号学,而研究符号和符号的运作的学问就是符号学”,符号学是让人类了解宇宙与自然世界和人类本身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也将会更广泛地运用于各个学科里面。符号学对人文社会科学影响巨大,为人们提供了对各种研究的多方面视角。

3 书籍封面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

3.1 书籍封面设计是将设计符号化的过程

书籍的封面设计是将符号视觉化、设计符号化的过程。符号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在书籍封面的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字体设计、图像设计还是色彩的设计都可以说是一种符号的传递,每位设计者所设计出来的封面所包含的特色的符号,也都会以符号的形式传达到读者的脑海里。从另一方面来看,读者也是通过这些设计者所表达的符号来获知书籍的内容。比如一本书的书名字体设计是以水墨笔画来设计的,那么,对于这个图像就会以符号信息的方式传达到读者的脑海里,读者就会立刻联想到这本书的内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的;而一本书的封面图像若是以可爱的卡通形象为主的,那么这个图像符号的传达也会使读者联想到这是属于儿童阅读类的书籍。

符号可以说是承载与传递信息的中介,是简化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书籍的封面设计就是这样的设计语言,设计者通过对书籍内涵的理解使用非语言的符号,让读者理解到书籍封面里所表达的符号语言。

3.2 书籍封面设计可以说就是符号

书籍封面的展现给人们视觉感受的整体效果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图形符号,封面的图形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综合效果,而意指是两者结合的行为。书籍封面的图形符号可分为直接意指和蕴藉意指两个层面,所有的书籍所表现出来的意指系统都包含了一个直接表达平面和一个间接内容平面,意指的存在就相当于两个平面的相互关系。书籍封面的设计是以平面媒体传达信息为主要途径的,这也说明了它肯定是广义语言的一部分,因此书籍封面设计的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它也是用符号的方式与原理为根本依据的。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对于符号的如何运用,是否正确合理,对信息的传达最终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若设计者在运用图形符号的同时可以用一个符号A来正确地传达出符号B的信息,那么其准确程度决定了这个封面的成功与否。

4 符号学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里面是一种被运用的过程,能否合理准确地运用符号来转达信息,是一个设计者的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书籍封面设计包涵在符号这个大体系之中,对于符号的直接或者间接运用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4.1 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图像符号

图像符号是很具有形象性的,每本书籍的封面设计都会选择用具体清晰的图形符号来展现主题的内容,封面的图形设计包括封面整体图形、标志、字体等因素。图像符号的使用就是将图形视觉化和符号化的过程,我们对于图像具有很直接的感知能力,图像符号也是专递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能够使读者更准确快速地了解书籍所表达的信息。回顾人类历史,最初的原始人类所创造的结绳记事和后来的图腾崇拜,都是图形符号的发展历史。

在现在的很多杂志等读物里,标志设计在封面设计里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成为现代封面设计里的新亮点。标志的设计图形是基础,达意为生命,注重小而精致,能够包含所有被浓缩的语言符号,具有很强的认知性。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就很有标志性的特色意味,从古至今,铜钱这一形象一直以来都象征着财富,中国银行的设计融合了中国的特色元素古钱的外形与“中”字的结构基本形,从而形成一个简洁、稳重、寓意深刻、很富有中国风格的标志设计。

4.2 书籍封面设计的指示符号

指示符号具有传达、命令指示性的作用,“所指对象与符号之间有时空上的关联,人们通过指示符号辨识符号的指示,它简略的图式具有直观的特性”。[1]符号具有一定的指代功能,而读者可以根据指示符号了解符号所表达的内容。在图像里面符号与对象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两者具有高度的共性,能指是指读者可以从书籍的封面设计里面了解到书籍的内容,而所指则体现了书籍的指向性。指示符号不仅只是个符号,它所显示出来的内容是可以被大众一致所承认的、有意义的,能达到认知的目的,赋予书籍更多的含义。就像门的指示是建筑物的出口;商品标志图案指示商品;蓝色指示海洋和天空;剪纸指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春节一样,是从能指引出所指的过程。

4.3 书籍封面设计的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是一门有规律可寻的学科,它与指示符号不同,它与所指的符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群体思维通化的结果,是经过时间的积累形成很多人的联想感受集合而成的,简称社会习俗。比如在书籍封面设计元素的色彩里面,红色会让人联想到吉祥、春节或者革命;金色会让人联想到财富、皇权。象征符号往往是长时间的感受积累,读者见到一本书的封面,根据它的排版、形象处理、色彩的运用、纸张、开本,便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对书籍的属性进行大致的分类。这种归类大都是凭借读者长时间的个人阅读经验积累的,如精装代表高贵;封面风格活泼,颜色鲜亮的大多是儿童读物等。

“符号的三种类型相互独立并存而不可取代,但是它们之间却又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从图像符号到象征符号,符号功能的表现逐步深化,整体信息传达的含量不断扩展,文化立场和行为态度持续得以延续。”[2]图形符号、标志符号与象征符号这三者之间也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它们在符号这个大系统里面都有特定的功能,当所有功能相交一致时,才能发挥出来最强的符号效果。比如一种拉面的标志,从招牌看来它是一个商品标志图形,用来招揽顾客,也是一个商标,它又可以被看成一种象征性符号,象征拉面这一饮食名牌的传统符号。

5 符号在封面设计中的发展

5.1 挖掘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里的能动性

符号负载着书籍封面设计的内涵,是封面设计的灵魂,符号的能动性取决于人所具有的能动性。

一方面我们要提升符号在设计里面的指代作用,使符号的传达思想更加丰富完善,如果设计里面需要和平的意念,就可以运用人们对鸽子的感受来用鸽子的形象或者代表鸽子的符号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在封面设计里面运用符号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群的划分,每个人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年龄层次、历史传统都是不同的,如何在众多不同的划分里面求同存异达到最好的符号表达效果最为重要。就像代表公共厕所的符号,无论何种人群都能够轻易识别。

5.2 使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对象社会化

正确理解符号与封面设计之间的联系,是使符号合理运用于封面设计的关键所在。时代瞬息万变,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越发丰富,书籍封面的设计更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忘推陈出新,与世界同步。符号在封面设计中离不开人的能动性。探索符号的能动性,使符号在封面设计中的对象社会化。

结语

书籍是一种载体,书籍封面是这个载体最直观的符号表现。日益完善的符号学原理运用在书籍封面设计里面,为书籍设计领域的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元素。只有各书籍封面设计遵循符号学的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达到双方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效果,最终使书籍的封面设计的艺术形式内涵更加丰富多样,五彩缤纷。

参考文献

[1]胡宁,沈德昆.符号学与平面设计.2009.1.

封面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 密封 密封垫 结构设计

屏蔽盒是通信、测控类电子设备中常见的部件。我公司设备多工作于舰船或者野外环境,应用环境十分恶劣,因此“三防”问题(防潮湿、防霉菌、防盐雾)和防水问题,是我们结构设计的工作重点。

1 结构要求

现假设某屏蔽盒长期工作在野外环境下,因此为了保证内部器件正常工作,对其三防性能就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根据屏蔽盒的工作环境,将其定义为防淋型机壳。

2 设计原则

针对上例屏蔽盒进行密封设计时,可遵循以下原则:a)尽量减少屏蔽盒需要密封的部位;b)密封结构应简单、可靠、重量轻等;c)屏蔽盒密封中尽量增加盒体与密封垫接触面积,合理地设置压紧点的数量、相互距离和压力大小。

3 设计方法

(1)密封的定义。密封的定义较广,凡是用一种装置或一种材料来填充一个缝隙或一处接触部位,使之不泄漏气体、液体等,都可称为密封。根据密封部位的运动特点,可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本文讨论的屏蔽盒为静密封。

(2)静密封的方法。静密封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垫片密封。静密封采用的各种密封垫、密封胶、胶粘剂就属于这一类;②压力密封。利用液体或者气体的压力实现对器件的密封。③螺旋密封。利用螺纹线的结构特点进行密封。[1]本文选用第一种密封方式进行密封。

(3)密封材料的选用。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一般是:材料致密性好,不易泄漏介质;压缩性和回弹性好,永久变形小等等。[2]

常用的密封材料有液体、纤维、橡胶、塑料、石墨、陶瓷、有色金属等。而其中,橡胶是最常用的密封材料。[4]本文选用橡胶进行密封。

除了密封效果外,屏蔽盒还需要考虑电磁兼容问题。根据实际需求和工程经验,本文选择一种铝镀银导电橡胶,它是一种由铝镀微粒填充的硅橡胶,其能达到最高的导电性,提供高的屏蔽效果。其EMI屏蔽性能见表1。

(4)结构设计。

a)密封设备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不可拆式和可拆式。不可拆式结构常用于一次性使用的或不需要维修的设备。可采用焊接、胶粘等形式实现,上述方法有利于减少密封缝隙和部位,减小泄漏的隐患;可拆式结构通常用于整机拼接结构和便于维修和操作的部位,一般采用垫片密封,如橡胶垫、橡胶套、橡胶圈等高分子材料来实现密封。本文的屏蔽盒属于可拆式结构。[3]

目前常见的可拆式密封结构有以下几种,见图1。

a、b、e三种结构形式,其密封效果非常好,但其加工成本较高,常应用在汽密等密封要求较高的环境下。d类的结构形式,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但其密封性能较差,常用在密封要求不高的环境。本文使用c类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加工成本相对较低,且满足使用要求。

b)下一步需要选择合适的密封垫形式。较常见的密封垫如图2。

推荐选择f型密封垫,其特点是制造成本相对较低,耐压性较好,在合适的压力下可产生适当的变形。

c)我们已经确定了密封的结构和密封垫的形式,下一步是密封槽的设计。密封槽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密封的效果。

关于密封槽的理论计算,很多文章上都有充分阐述,本文不再累述。本文特别推荐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计算方法,希望能帮助读者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方法如下:

通常O型密封垫的压缩量ε应控制在20%~25%;

设槽深为D,O型密封垫的直径为φ,那么:

D=φ×(1-ε)

设槽宽为W,O型密封垫的截面积为S,那么:

W=S/D×(110%~120%)

*需要注意的是,槽宽W的设计必须考虑适当的余量,以防止密封垫的“过容”,同时应考虑加工公差的配合。[5]

4 试验验证

依据相关国军标,对上述屏蔽盒进行淋雨试验,其顺利通过了试验。

5 结语

本文系统性地讨论了密封屏蔽盒的结构设计方法,同时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的设计方法,为传统的密封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魏龙.密封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黄志坚.现代密封技术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生建友.军用电子设备的密封件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05,(5):134~137.

[4]张万俊.背负式电子设备的密封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12,(8):149~151.

封面设计论文篇6

本节内容是设计应用文档的最后内容,通过前面卷首语的制作、目录的制作、正文的制作,学生对图文混排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奥运特刊的封面封底设计是对信息技术综合知识的体现,更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反馈和提高的过程,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与创作的冲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内容的教授对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操作例如文本框的制作,图片的插入及设置,背景的设置,图形的制作,但由于各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所以学生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这种问题在综合课上尤其突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封面的基本组成要素,掌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插入和编辑方法。掌握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封面、封底样张,引导学生探索分析封面、封底组成元素和制作的方法。

2)、设计任务驱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封面、封底,进一步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封面、封底的制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2)、通过为奥运特刊设计封面、封底,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制作封面、封底,进一步学会综合排版技术,能够制作个性的杂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引导式教学、自主探索学习,分层教学,积极协作学习

■课前准备

封面封底素材图片、教学课件、学案和评价表

■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

(1)游戏驱动: 利用奥运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创作的情境,利用游戏任务驱动------闯关,一步一步的深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知识,完成了封面的制作,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进行。

(2)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大部分学生能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封面任务,基础好的学生还能进行自主创作,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2、学法

通过分析——自主复习——完成封面——自主创作-----展示交流——自我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封面封底的制作,巩固已有的知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屏幕上展示奥运动画

师: 08年奥运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举行?吉祥物是什么?分别是哪些小动物?

师:奥运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奥运精神不能丢,奥运知识不能丢,我们学校呀想制作一份奥运特刊,通过这份报刊让学生去了解更多关于奥运的知识,现已制作好了卷首语、目录、正文,现在面向我们学生征集封面和封底,今天我们就来试着为它设计制作封面、封底。

师:先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封面吧

师:封面封底以形与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激发读者阅读该书的欲望

[设计意图]以优秀设计作品展示,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2、游戏中学设计制作

师:要做好封面封底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大家有信心吗?

第一关:火眼金睛 辨一辨

师:从以上所提供的封面中,我们发现封面的排版还是有一定规则的,那么这些封面都有哪些共同的要素呢?(引出封面要素的内容)(学生讨论)

封面设计论文篇7

关键词:网络封锁,改进,网络封锁系统

 

1.网络封锁概念

随着网络封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用户对网络封锁的关注和讨论也不断升温。网络封锁实际就是对网络用户上网的权限和网络传输的信息的限制。上网权限包含的内容很广:从最初的能不能上网,能在哪个时段上网到上网能游览哪些网站和信息,能使用那些网络服务,能运行那些程序等。而网络传输的信息则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软件等。

2.网络封锁的分类

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可将网络封锁分为以下三类:(1)单机网络封锁;(2)局域网网络封锁;(3)广域网网络封锁,其作用范围为广域网内所有的计算机,只有国家政府或相关网络服务管理机构才能使用。根据网络封锁常用到的封锁技术可分类如下:(1)IP封锁,对外部IP进行封锁,则其所对应的网站无法访问,对内部IP进行封锁,则其所对应的计算机无法上网;(2)信息过滤封锁,对于带有特定内容的信息,将被过滤使其无法查看(指外网)或对外发出(指网内);(3)端口封锁,封锁网络服务功能所用到的端口进而封锁网络服务;(4)协议封锁,禁用网络服务功能所用到的协议进而达到封锁网络服务的目的。根据网络封锁的封锁对象,可以分为(仅列出了常见的内容):(1)WEB封锁;(2)BBS封锁;(3)下载上传封锁,如不允许使用FTP等;(4)聊天封锁;(5)邮件封锁。

3.网络封锁相关技术及缺点

一是IP封锁。将含有不良信息的IP地址、URL地址或地址关键字放入专门的不良网址数据库。当用户输入网址进行浏览时,系统会首先将网址与地址库内的内容进行比对,碰到库中记录的网址或关键字将拒绝用户的浏览申请或转向另外一个自定义的网址。此种封锁方法的缺点为网络上每天都在诞生新网站,或改变网址。二是信息过滤技术。信息过滤技术是网络封锁用到的主要技术方法,其包含的内容和涉及的方面很多。三是协议封锁。不同的网络服务需要相对应的协议支持,比如FTP服务需要FTP文件传输协议等。只要封锁了协议的使用,就封锁了协议相对应的网络服务。。四是端口封锁。在网络过滤技术中,端口(Port)大致有两种意思:一个是物理意义上的端口,比如,ADSL Modem、交换机。用于连接其他物理设备的接口,如RJ-45端口等。另一个是逻辑意义上的端口,一般是指TCP/IP协议中的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当前很多网络服务中使用的端口是相对固定的,比如Http服务使用80端口。。可以利用Windows系统、相关软件设置禁用端口。五是域名劫持。域名劫持是指用某种手段(非法也可能合法)改变域名所有者为该域名所设定的IP地址。一方面是静态的域名与IP的对应关系被改变;另一方面是动态的域名解析请求被拦截,返回假的IP地址或无响应。域名劫持的缺点:不是很稳定,在某些网络速度快的地方,真实的IP地址返回得比劫持软件提供的假地址要快,因为监测和返回这么巨大的数据流量也是要花费一定时间;在网上查询域名正确的IP非常容易。

4.网络封锁系统的改进

4.1网络封锁系统的研究现状

现有的WEB网络信息封锁系统一般通过以下三层结构进行封锁过滤[2]:(1)利用禁用地址库提供的地址(URL或IP地址)对带有不良信息的网页进行屏蔽。这可在下载网页前删除非法网页。(2)利用规则算法、模式匹配检验网络上传递信息中的不良信息。。这是在截获数据包之后,取出包中数据的部分内容,根据规则演算,同规则库中的规则进行模式匹配,确定文本中是否含有不良信息。(3)对接受文本采用智能过滤,剔除不良信息文本。在接受网页文本内容以后,结合概率统计、数值计算、演化计算、数据挖掘、计算语义学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过滤。

4.2基于用户的网络封锁

基于用户的网络封锁方式在与其他封锁方式结合使用的时候通常放在其他方法之前。通过用户的身份信息设定其网络权限从而达到封锁网络的目的。例如,将网络封锁系统用户信息与Windows用户信息相关联,用户登录Windows后即可使用相同用户名自动登录网络封锁系统,再由系统根据用户相关自动设置网络权限,计算机按照设置的权限使用网络。

4.3基于地址的网络封锁

基于URL的网络封锁技术是屏蔽非法网站的常用的技术,简单的讲,就是首先构造出己知非法网站的URL地址数据库,当用户访问互联网时,建立一个类似(proxy)的程序对用户发出的请求消息首先截获检查,将请求中的网址提取出来,与URL地址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用户的请求屏蔽、断开连接。

4.4基于文本内容过滤的网络封锁

基于文本内容过滤的网络封锁是网络封锁系统中比较复杂的部分,其过程包括数据包的捕获、网络协议的分析、文档过滤和反馈。其简单逻辑结构为:网络数据包→数据包捕获→网络协议分析→文档过滤→文档浏览。其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如下:(1)网络信息的捕获,其实现机制依赖于OS,不同的OS提供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链路层数据包到用户缓冲区的拷贝。Linux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套接字SOCKET-PACKET,它绕过系统协议栈直接获取数据链路层的原始数据包。(2)网络协议数据分析。对于网络信息过滤系统来说面对的是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通过协议栈的信息流动就是数据封装,封装的过程就是将原始数据格式化为与特定协议相适应的数据。当数据通过协议栈流动时,每层都建立在前层封装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完成协议数据解封装的过程。(3)文档的表示,是指以一定的规则和描述来表示文档或者文档类,在分类检索和匹配时用这些规则和描述来评价未知文档与给定文档或文档类的相似度。文档表示模型有许多种,常用的有:布尔逻辑模型、向量空间模型、潜在语义索引模型等。(4)文档的过滤。当用户要访问网络信息文档时,在文本信息过滤模型中建立起用户模板和文本的向量表示之后,需要按照一定的策略判断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而进行过滤与否的处理。(5)文档的反馈。通过一定的反馈机制跟踪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用户需求模板。相关度反馈技术在提高信息检索地效率方面使用较多,在信息过滤方面也可以借鉴这一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培德,刘玉国.网络信息过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21).

[2]黄晓斌.网络信息过滤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图书版出版社,2005.

[3]marvellous.关闭系统端口 拒绝黑客入侵[J].网络与信息,,2009,(06).

 

封面设计论文篇8

闻一多从小就对艺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早年在清华学堂读书时就参与书籍封面设计,1917年为辛酉级年刊《辛酉镜》设计封面,此后又为21级《清华年刊》设计封面。除了设计封面,他还经常发表一些杂文和评论,阐释自己对书籍封面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他于1920年4月在《清华周刊》上发表《出版物的封面》就是中国较早的关于书籍封面评论的文章。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在此期间大量接触西方的现代艺术设计,极大地开阔了设计视野。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氛围中发生着急遽的变化,书籍封面设计领域亦然。在民国前期的书籍封面设计领域,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和模仿是当时“设计师”的普遍状态,他们迫切希望改变中国设计的陈旧面貌,并试图通过援引西方文化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矫正”。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将西方流行的艺术风格应用到书籍封面设计之中,成为当时极为流行和普遍的做法,而中国传统文化却在此过程中遭到有意识的漠视和排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闻一多早期的书籍封面设计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股风潮的影响。

《玛丽•玛丽》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斯蒂芬斯的小说,该书讲述的是穷苦女孩玛丽初恋的故事,玛丽所爱恋的对象是一名巡警。闻一多在该书的封面设计中巧妙的抓住了这一点,以巡警巨大的身影为背景,衬托出初恋少女玛丽的惶惑与不安。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作品中是不会出现阴影的,而闻一多在这里以阴影为主要视觉元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闻一多通过对西方设计语言的借鉴来实现对传统文化模式的颠覆,而且,极其简约的阴影与描绘精细的玛丽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对于视觉张力的强调亦是对中国传统设计观念的挑战。1927年7月新月书店出版了徐志摩的散文集《巴黎鳞爪》,该书汇集了徐志摩在1924至1926年间的散文作品。闻一多在该书的封面设计中借鉴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在深黑的底色上凌乱地排布着媚眼、红唇、纤手、秀腿等象征女性的图形,看似荒诞不经,却充满了解构的意味,以此营建出一幅庞杂缭乱、光怪陆离的场景,也与现代散文本身的文体特征相吻合。这种设计表现手法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是不曾有过的。从这些封面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闻一多早期的设计明显受到西方艺术风格的影响,虽然并没有简单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上,西方文化的印记却非常明显。闻一多这种以西方文化为重要参照的做法,无疑对中国设计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在设计中形成文化的比较观念。但问题在于,对西方设计语言的大量借鉴无形中遮蔽了中国设计师应有的文化身份,而且,西方文化的发展自有其内在逻辑,把这种逻辑下生产的东西援引到新的文化土壤中必然显得有些不合时宜。闻一多的初衷是想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援引来推进中国现代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实际上却走向了文化发展的悖论。正如杜亚泉所指出的,这种激进的反传统方式实际上是以西方文明的片断去供给中国的传统文明,必然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导致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危机。

二、民族主体意识的萌生

民族主体意识是指各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是建立在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文化生活、历史发展特征等基础之上的民族自我意识。在遭遇西方文化冲击以前,中国人的民族主体意识长久地被遮蔽在集体的无意识之中。20世纪初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深重的危机,民族主体意识随之不断增强,尤其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很多知识分子认识到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价值,并由此展开了关于中国文化走向的深入思考。在对中西文化的反复比较和深层解读中,闻一多逐渐认识到丢弃民族主体意识的危险性。于是,他开始以更为客观理性的心态去审视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到传统文化的层面,自觉地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神力量和价值源泉,并且有意识地在书籍封面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闻一多对中国古文字颇有研究,在字体篆刻方面有着较高的造诣,也非常重视书籍封面中的文字设计,对于书籍封面中字体的选用非常讲究。1927年新月书店出版了梁秋实的《浪漫的与古典的》,其中收录了作者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撰写的有关古典主义文学观的9篇论文。闻一多为该书设计封面,浅棕色的底面上规则地出现交替重复的“古典”和“浪漫”两枚印章图案,阴文和阳文的组合极富韵律感,书名由梁实秋本人所题写,整个封面显得古拙朴实、含蓄雅致。尽管使用的是印章图案是传统元素,所采用的设计方法都是现代的。这种差异化并没有造成视觉上的突兀,反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926年6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发行了徐志摩的第一本散文集《落叶》,该书收入了《落叶》《、青年运动》、《海滩上种花》等8篇散文作品。闻一多在该书的封面设计中融入了传统绘画中的美学思想,具有浓重的书卷气。秋风劲吹,几片枫叶缓缓飘落下来,生动而自然,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与徐志摩轻快流利的文风如出一辙。这些在空中飘零的枫叶略显灰暗的焦黄色,在不经意间也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哀伤,仿佛预示着漫漫的冬日即将来临。在该封面的设计中,传统美学关于意境的营造被纳入到封面设计的表现范畴,由此也可以看出,闻一多努力尝试从文化层面把握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关系。

三、民族主体意识的构建

在经历了对西方文化的消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咀嚼之后,闻一多在设计中的民族主体意识变得更为清晰,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更加全面和充分。他的设计作品开始体现出对中西文化的调和,并且尝试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时代风格的构建,由此挑战他本人在设计中前所未有的高度。1928年3月,闻一多的重要诗集《死水》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该书的封面设计朴素大方却又寓意深刻、发人深省,非常形象地诠释了该书的主题。封面和封底使用的是沉闷如漆的黑色,充满了压抑和绝望的感彩,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封面中上部贴着印有书名和作者名的题签,土黄色的题签与黑色的背景基调非常协调,散发出含蓄淡漠、宁静素雅的格调。正如书中描述的对象是一潭死水,描述方法却新颖绮丽且饱含炽热的情感,充满了象征性和隐喻性,封面设计的表现方式也是如此,表面的平静正是为内文的激荡预作铺垫。这是闻一多苦心孤诣营造出来的深邃意境,极其耐人寻味,其中既有对传统设计元素的创造性运用,又不乏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式的精炼,是一幅兼具中国传统文化格调与现代文化意味的设计作品。1931年8月,徐志摩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诗集《猛虎集》由上海新月书局发行,该封面设计也是民国前期难得的佳作。闻一多摒弃了那种过分注重形式美的做法,追求简约明确的表现方式,运用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写意手法,同时又汲取了西方抽象艺术的成果。黄色底面上的寥寥数笔清晰传达出“虎皮”的概念,笔触显得粗犷豪放、落落大方,虽然没有出现“猛虎”的具体形象,却把猛虎的特质表现得淋漓精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封面封底连为一体,摊开之后恰似一张虎皮,显得生猛有力,给人以鲜明、真实的视觉感受,而且,那些看似随意勾画的线条实则是匠心独具的安排,既含有传统文化独特的意蕴,又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书名的题写与笔触的风格相协调,保持了封面的整体感。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重要的文化资本和话语资源,但是,如何能够摆脱对传统文化表面化、概念化的认知和简单的符号式应用,如何在当今的文化场景中彰显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还需要在更为深入的层面上予以理解和把握。闻一多为《死水》和《猛虎集》所设计的封面之所以堪称经典,就是因为他能够在现代设计意识的基础上重新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赋予书籍封面新的时代内涵。

四、结语

在如今这样一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实现普遍交往的新时代,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可避免地同全人类的共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中,如何处理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已然成为我们不容回避的时代主题。面对如此复杂的文化情势,民族主体意识的构建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回溯闻一多的书籍封面设计作品,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他在设计中能够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把握艺术的自身规律和发展趋势,积极探寻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内在契合性,为传统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通过融合创新来提升本民族的艺术价值。从闻一多的书籍封面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设计中保持对文化民族性的应有尊敬,不仅不会背离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方向,反而是中国现代设计体系构建的一种必然选择。

上一篇:桥梁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古典建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