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2 06:55:31

ppt设计论文

ppt设计论文篇1

(一)内容选择不当

教材与课程的进度是制作PPT的参考和依托,内容的选择本来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一些教师常常走进一个误区,即简单地将要讲授的书本内容搬到PPT中,以课件制作代替了备课,把精力都投在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堆砌在PPT上,而忽视了对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制作成了“书本搬家”式的课件。到了课堂,PPT成了教材的简单再现,框架、文字、图片均是照搬、图片少、文字多,密密麻麻一整版;教学则变成了照本宣科,以“读”“念”的形式把知识呈现给学生,毫无吸引力和艺术美感。客观上,艺术课程教学对PPT的艺术美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书本搬家”式的PPT,对于学生缺乏新鲜的视觉刺激和精神享受,不仅不能起到多媒体课件所承担的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更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拖入一个僵化的境地。

(二)图片选择不贴切

图片是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一门课程的PPT制作完成后往往会用上好几年,很少进行更新,存在图片过时老套、与课程内容不吻合、缺乏时尚元素、不符合设计趋势等。比如,当前包装设计提倡绿色环保的创意理念,在示例图片的选择上应紧跟国际趋势,选择近年内世界顶级优秀设计作品;图片来源若为翻拍教材或其他设计类图书,则会出现像素不高、色彩偏差、图片模糊,等等。此外,图片选择不准确也是PPT制作中易出现的问题。若图片对概念或理论点的展示不够明显、明确甚至是错误,势必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如平面构成课程中的矛盾空间是真实世界中不可能形成的空间,但在二维平面中看上去却是真实合理的存在,选择的示例图片就应准确地展现出这种虚与实的矛盾存在。若选择了如埃舍尔、马格利特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画作,可能会误导学生对矛盾空间的理解错误,进而在创作矛盾空间的过程中产生疑惑。

(三)版式设计混乱

版式实际就是框架,是对课程的整体架构,体现教学内容逻辑关系和层次,版式设计的水平往往是教师把握课程内容整体性和逻辑性的反映。在实际教学中,有的PPT存在板式设计混乱的问题。例如:一、二级标题不区分,观点不清晰、主次不明显,该强调的内容没有体现出来,使学生分不清主次,掌握不了课程的进度;有的字体种类繁多,颜色花哨、冷暖色对比不够强烈,易使学生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还有的背景图案花哨、颜色过于鲜艳,造成画面效果混乱,干扰了前景中的教学内容。

(四)动画效果简单机械

动画效果可以丰富PPT的视觉层次,起到承上启下、带出问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PPT的动画效果过于简单机械,往往仅限定于文字或图片的淡进淡出、跳跃等方式,这当然也是好的,但在课堂中过多使用,就容易造成学生视觉疲劳,缺乏新鲜感,留下拖沓的印象,干扰了课程主线。此外,部分背景音乐及声效的使用有时也存在与课程内容不符、突兀、冗长等情况。

二、提高艺术设计课程教学PPT的艺术表现力的思考

因材施教是有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保证。艺术设计课程首先是艺术课,课程本身强调的艺术水准、学生的艺术素养普遍较高,对教学PPT的艺术表现力有更高层次的要求。笔者就教学PPT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研,感到学生们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总体简单明了、整洁大方;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图文配合好,图片丰富、质量高、时代性强,文字简洁,避免过多彩色字体;减少复杂的动画效果、声效与背景。总的要求就是一目了然,富有艺术表现力。

(一)正确认识PPT的功能和作用

对于艺术设计课来说,教学的目的是要传授知识、讲授技巧、启发设计灵感。教材作为知识、情感、情趣的载体,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PPT只是教学内容的一种载体,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它只是一个教学手段,并不能改变教学本身的含义。但是在实践中,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的课就是具有新理念的新课。还有的认为,艺术设计课就是要强调推陈出新,因而在教学设计时,不断的追求手段地创新,将大量的图片、资料、录像引入课堂。然而,透过这些浮华看真实,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并未得到真正提高。

(二)正确理解与把握设计理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对教材内容和设计理念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决定教学手段是否有效,这是有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基础。教师理解得越透,想得越深,感悟自然就越丰富。在处理教学内容时,才可以准确地找出内容之间隐藏的对比、并列、递进等关系,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方法和最适合学生的内容去完成教学目标。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就能以教材为依据,从具体学情出发,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条理性和结构性俱佳的教学PPT。具体在设计制作PPT教学课件过程中,还要有三个“看一看”:一是看看要进行课件设计的内容是否用常规教学手段不能表达或难以表达,不能只考虑改善教学手段的问题,而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系统分析;二是看看采用课件组织教学是否达到了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不能只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媒体多样化,一味求新;三是看看是否制作了“书本搬家”式的课件,艺术设计类课程PPT不应是摆脱板书、堆砌文字的场所,而应是帮助理解抽象模糊设计理论的媒介,升华设计理念的感悟。

(三)PPT制作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层次清晰

PPT的结构大多按照教材的结构来安排,也有打乱教材的结构自行安排的,但一定要与教师的教学思路相吻合。确定哪些内容进课件,用何种方式表达,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艺术设计是实效性比较强的课程,设计的风格受流行元素影响大,因而在教学中,教材设计的知识点常常都是基本理论,迫切需要教师引入新的时尚元素,增加新的知识点。这些内容往往又通过图形、图片等视觉形态作示例展示,极易造成逻辑混乱,让学生搞不清到底在讲什么内容。因此,PPT的排列分布上要讲技巧,弄清内容中带有时间、流程、趋势、并列等顺序关系,并选定一至两种顺序排版,同时,在每一张PPT边角上都显示知识点,使知识点形象化,一目了然。

2.图片准确

艺术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图片传达的信息速度更快,对理论知识进行解释说明尤为重要。教学中,示例图片的选择必须慎重,反复斟酌。要侧重选取那些符合教学知识点需求,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艺术水平高的名家经典作品和时代气息浓厚、设计元素鲜明的现代作品。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知识背景上选取图片,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理解新知识点。坚持由简到繁,首先选用那些简洁明确的图形或图片,再逐渐增加有难度、深度的图片进行示例,并注意与理论点相吻合,简单明确地表达出理论点的内容。“示例图片的选取在精不在多,一般控制在3-4张即可,重点难点可适当增加数量,如果能用相同的图片,从不同角度讲解不同的知识点,给人留下的印象无疑更为深刻”。同一个知识点的图片尽量在一张PPT中完成。某些理论点上,也可制作较短的GIF格式图片,用简单的小动画来阐释理论点。另外,图片的选择要尽量使用高分辨率或矢量素材,即使是翻拍的图片也应由电脑处理去除畸变并尽量恢复原色彩后再使用。

3.文字精炼

艺术设计课PPT一般能用图的不用表格,能用表格不用文字,即使必须使用文字,也要精练简洁。若出现大段落的文字,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没有耐心全部阅读完,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因此,在PPT的设计上,文字的使用务必简洁概括,只列标题和理论点起到提示作用,或作为图片说明使用,说明性的文字尽量由教师口述解释。减少过度使用多种字体和颜色的情况,一级标题只用一种字体和颜色,同时注重同图片的协调搭配问题,既利于区分层次,也是艺术性的要求。

4.背景干净

对于主要用于传达知识点的教学PPT,背景的设计及图案的选择应尽量简洁单纯,可以尝试使用较单纯的背景,如浅色、纯色或白色背景,不使用任何图案。若使用图案,图案的选用也不宜过于抢眼,不宜选用完整的照片或图片,可尝试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图案或图形。在视觉强度的安排上应处于最弱的地位,可以降低它的纯度,以浅色在背景出现,或安排在处于远离画面中心的边缘位置上,仅仅起到丰富画面层次,呼应主题的作用。如讲授《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构成这个知识点时,选择的辅助图形就可以分别使用点、线、面等元素作为背景元素出现,呼应主题,并安排合理颜色、形态、位置大小等,保持与整体版式的统一,视觉强度安排到最弱的强度,以免对前景主要内容和图片产生干扰。

5.运用视频媒体

制作艺术设计类教学PPT,其本身就是版式设计、动画制作的艺术设计过程,也是增强激发学生设计灵感的载体。艺术设计课着重强调了设计平面媒体的动手能力,但也是容易被忽视、且较难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动画等视频媒体。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等视频媒体成为艺术设计的时尚宠儿,大大丰富了艺术设计的视野。作为艺术设计课程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新媒体,传达新理念。特别是在讲解抽象概念时,若能通过制作相应的动画短片,用生动的画面、演示过程、比较不同位置变化后的画面效果及优劣等,则能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地传授给学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在讲授《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构成原理时,由于概念抽象,以往一般都靠老师讲解和用大量时间完成多次作业,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才能初步掌握理论,教学效果不佳。但若在课程一开始就用一段卡通动画短片来介绍点线面三个基本元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显示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的大小、位置、形态发生变化时视觉效果的变化及区别,对于帮助学生们掌握知识点,启迪形成自发性的思考效果明显。

三、结束语

在艺术设计课程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必然,但简单的推陈出新、内容选择不当、图片不贴切、板式混乱、动画效果机械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这首先需要我们认清“两个作用”:一是教材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二是PPT在教学中的载体作用;其次要坚持以吃透理论为基础,把握好三个“看一看”;此外,在PPT具体制作中,还要着重避免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PPT的艺术表现力,制作层次清晰、图片准确、文字精炼、背景干净、运用视频媒体恰当的PPT教学课件。最后要强调的是:PPT始终都只是一个载体、一个教学的手段,传递正确的设计理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始终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整体把握课堂,注重PPT与教材内容的衔接、与学生的思维互动始终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

ppt设计论文篇2

关键词:PPT制作;经验;演练

教师、演讲者和推销者常常用PPT展示主题,PPT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受众的观感,影响到宣传效果。好的PPT作品能调动受众的视觉,使主题突出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而一个制作低劣的PPT,却容易使受众无所适从,或产生劣质的印象,使宣传工作失败。因此,PPT制作是推广者极为重要的工具,不可不认真琢磨。

一、制作PPT的目的

制作PPT的首要目标是凸显主题,让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主题上,并产生明示、暗示、形象化表示等作用,使受众一看就懂,且留下深刻印象。第二个目标是提示自己,避免遗忘,以备脱稿。

PPT制作得好不好,关键看能否达到这两个目标。

二、PPT制作容易陷入的误区

制作PPT时,常常陷入两个误区:

第一,认识不足,以为无关紧要,因此随意应付,在画面上呈现大片文字和表格,或杂乱无章,或单调无味,无法达到突出和升华主题的作用。

第二,与前述恰恰相反,一味追求华丽,画面眩人耳目,主题被隐藏在无数个颜色鲜艳、动感十足的元素中,同样不能凸显出来。

第三,刻意追求技术感,在同一画面上使用过多的技术,表达过多的意项,舍本逐末,需知PPT是为展示主题服务的,而不是为展示技术服务的。

三、如何制作PPT

(一)草稿

制作PPT之前,一般应先写好PPT草稿。请注意,PPT草稿不是一大篇文章,而是专门为制作PPT和演练准备的。因此对它有以下要求:

1.分解成10~20段,最终每段对应一页PPT

2.精短

一段最好只有一个中心句。绝不能长篇大论,每段一般20~50字,限制在100字以内。

3.不求全面,突出要点(说太多受众也记不住,反而印象不深)

4.口语化,尽可能少用书面语,以便演练

(二)画面

1.封面

风格要与主题一致。风格体现在颜色、背景图、文字等多个方面,要注意严肃的主题与活泼的主题,在这些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

2.模板

一般制作PPT没必要每件事都自己做,网络上有许多PPT模板,选择一个好的模板,可以节省许多制作时间。选择模板,要注意风格和主色调与主题一致,严肃、理性的主题,一般以冷色调为主,如蓝色、深蓝色、淡绿色等等,代表理性;而活泼、感性的主题,则以暖色调为主,当然这并非一概而论。如果制作PPT的目的是通过投影仪来展示,那么建议中心大片区域采取白色,经验表明,白底黑字常常是最清晰的。

3.单页画面

每个单页画面都是为某主旨设计的,因此必须从内容、背景、图片、文字、动画等多个方面考虑,突出主旨。

(1)对应草稿上的一段进行设计,与草稿主旨一致。(2)一页一般只有一个主旨,如果有两个以上,用颜色块区隔。(3)绝不能有大片文字、表格。(4)以图为主,文字为辅。(5)有照片最好用照片。没有照片,设计一种直观图形来代替。(6)绝对不要花哨。与主题无关的图片文字,无论多么漂亮,一律不要。(7)只突出1个主要元素,避免杂乱。如果元素很多,对不重要的元素要做虚化处理(减淡、灰度、虚线等)。(8)对主要元素进行美化处理。立体、加边、阴影等,但要符合主题。(9)整齐。各元素大小、便条要左右对齐、上下对正。否则会很难看。(10)留有空间,不要塞满。

4.动画

(1)除非主题需要,否则不要设计画面进入方式,如切入、飞入、淡入淡出等等,要直接切换,否则会扰乱思路。(2)画面上的元素一般随画面一起呈现。除非主题需要,否则不要为元素设计进入方式,会扰乱思路。(3)除非主题需要,否则不要设计超链接,会扰乱思路。(4)画面出现要快。慢的原因是图片字节数太大,应该先用Photoshop变成小图,然后再使用。另外,图片过多也会导致入画慢。

5.文字

(1)字体。尽可能只用黑体、宋体字,偶尔可用楷体字。仿宋太细,有时不清晰。其他字体,如果实在必要(比如封面上用),可以做成图片。这是防止在别的计算机上缺字体。(2)字号。字号只应确定几种,不要随意调节大大小小,显得不规矩。(3)颜色。正文一般用黑色,清晰。色块上一般用反色,比如蓝底黄字、黑底白字等。颜色也只能确定几种,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不能随便调节,不规矩。(4)文字应精短,概括性极强。(5)对齐。上下左右,与其他元素对齐,整齐好看。

四、如何进行演练

1.先看草稿,然后点击PPT脱稿演练

2.说一页研究一页,画面不好应调节,草稿不好应调整

3.达到看见画面自然而然就能说出的程度

4.对实在记不住的,标示在PPT上,不要多,点到即止

总之,在现代商务推广、课程演示诸多活动中,PPT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在制作中不可不精益求精,而其中最关键的经验是――只要主题,不计其余。

参考文献:

何义勇.PPT课件制作的技巧[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7(2).

ppt设计论文篇3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在分析大学专业课教学中板书与PPT使用情况的基础上,以“水土保持工程学” 课程的教学为例,统计分析了7年221名大学生的课程成绩。结果显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板书与PPT的能力对学生的成绩有影响,且板书和PPT结合教学,相比过分依赖PPT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借此提出教师授课时不能过分依赖PPT课件,应注重两种教学手段优点的充分发挥,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板书;PPT;水土保持工程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 (2015)04-0098-05

专业课是高等学校学生实现专业教育的载体,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而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学生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水土保持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水土保持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水土保持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性很强的骨干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的优劣,不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同时也决定着他们毕业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所以,专业课的教与学尤为重要。

一、大学专业课教学中板书与PPT的使用状况

(一)单纯板书教学

据调查,在大学专业课教学中还有少数教师坚持着传统板书的教学方式,传统板书的“传统”二字并不意味着落后,其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比纯粹的多媒体教学更高更严格,布局与设计合理的板书能灵活方便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能轻松及时地展示教学的重点、难点[1-4],同时还可以让老师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二)过分依赖PPT课件进行教学PPT课件以图片、文字、动画、声音、影像等的方式呈现出比板书信息容量更多的教学内容,通过视觉的增强来实现空间印象与理解,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4,6],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故在以往教学中,出现这样的现状:教师一堂课讲完,只是在黑板上零星地写上几个字,甚至有的老师一字不写[2,5],根本谈不上板书的布局与设计。而PPT课件具有课堂信息容量大,教师的讲解速度相对较快等特点,部分学生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公式的推导、习题的计算等知识的理解容易出现困难;同时,不以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改变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只是为了PPT课件的使用而使用,PPT课件独霸课堂,所有的教学内容,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提问环节,都使用PPT来完成;再加上有的老师PPT课件制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只有文字信息,或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或是颜色过于鲜艳或文字和底色对比不明显,或是幻灯片版式和背景颜色搭配不合理,文字过小过密等等,这样的状况时间久了,有意无意地拉远了学生和知识的距离,削弱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进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三)板书和PPT结合[7-10]

PPT课件是提前设计制作的,相比板书来说,对课堂的教学内容缺乏预见性和灵活性,尤其在讨论式、问题式等教学活动中,应用效果欠佳。所以,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自专业课的特点,根据每堂课教学内容与形式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板书和PPT两者结合使用,各取其长[1],来提高教学质量。

二、案例分析

“水土保持工程学” 与气象学、水文学、地貌学、土壤学、林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力学、农田水利学、泥沙动力学等课程密切相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04、2005、2007~2011级221名学生作为样本,分析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和PPT课件的不同使用对这些学生课程成绩的影响。

笔者在“水土保持工程学” 的教学过程中,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以单纯的板书进行教学,样本为2004、2005和2007级共128名学生;二是过分依赖PPT课件,很少写板书,样本为2008级28名学生;三是结合课程特点,板书和PPT课件结合的探索阶段,样本为2009~2011级共65名学生。

(一)板书与PPT课件使用情况对“水土保持工程学”成绩影响统计[11]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板书和PPT课件相结合,测试样本的学生学习成绩高分段(优等和良好)的人数较板书教学或过分依赖PPT课件教学时有增加,且过度依赖PPT课件教学时不及格学生人数较其他两种教学手段上升,不及格人数占比21?4%,而板书和PPT结合教学不及格人数较板书教学的不及格人数占比多1?3%,但是板书和PPT结合教学低分区(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人数较板书教学减少13?8%。这一事实说明板书和PPT课件结合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提高的。

通过对板书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分依赖PPT课件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板书和PPT课件结合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得出(见表2),使用板书教学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8分,过分依赖PPT课件教学时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4分,板书和PPT课件结合后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1分,比单纯板书教学的平均成绩高3分,比过分依赖PPT课件教学的平均成绩高7分。结果表明,板书和PPT课件结合教学可以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表3显示了板书教学、过分依赖PPT教学以及板书和PPT结合教学中两两教学手段之间对学生成绩均值的比较结果。由比较结果可以看出,过分依赖PPT教学与板书和PPT结合教学对学生成绩影响的概率P值(0?011) 小于显著水平,即这两种教学手段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板书教学与过分依赖PPT教学以及板书教学与板书和PPT结合教学之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均没有显著差异。

表4显示了三种教学手段(板书教学、过分依赖PPT教学以及板书和PPT结合教学) 对不同年级中两两年级学生成绩均值的比较结果。结果表明,2004级的板书教学与2008级的过分依赖PPT教学对学生成绩影响的概率P值(0?010)小于显著水平,即2004级的板书教学与2008级的过分依赖PPT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2008级的过分依赖PPT教学与2010级的板书和PPT结合教学对学生成绩影响的概率P值(0?013)小于显著水平,即2008级的过分依赖PPT教学与2010级的板书和PPT结合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三种教学手段在其余两两年级之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均没有显著差异。

(二)案例结果原因分析

以上的统计分析结果大致可以归于以下五点:(1)过分依赖PPT课件教学时平均分最低、不及格学生人数也最多,其原因是过多地依赖PPT,与下面的学生就不能进行很好的互动,以及PPT设计制作时存在无关信息过多,重点、难点不突出等问题。

(2)测试结果显示的板书和PPT结合教学不及格人数较板书教学不及格人数多,这可能与不及格学生的学习习惯、旷课多少等方面有关,对于这部分学生,只从改进教学手段,即板书和PPT课件结合来提高其学习成绩,效果并不理想,还得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提问式、讨论式等互动教学以及关爱教学(课外交谈、辅导等)来实现。

(3)板书和PPT课件结合教学学生的平均成绩较板书教学以及过分依赖PPT课件教学时学生的平均成绩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并不大,原因在于影响教学效果或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板书和PPT课件的使用情况)之外,还有如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课上教学与课下教学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以及以能力为导向考试方法的改革,等等。(4)过分依赖PPT教学与板书和PPT结合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板书教学与过分依赖PPT教学以及板书教学与板书和PPT结合教学之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均没有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了PPT仅仅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设备,过度使用会造成“过犹不及”的现象。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将PPT和板书结合起来,扬长避短。(5)2004级的板书教学与2008级的过分依赖PPT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2008级的过分依赖PPT教学与2010级的板书和PPT结合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三种教学手段在其余两两年级之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均没有显著差异。再次说明过度使用PPT进行教学会影响教学效果。这一影响没有在所有年级中显示出差异,原因可能与各年级学生的人数、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等不同有关。

三、结束语

笔者探索分析了板书与PPT课件使用情况对“水土保持工程学” 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板书和PPT课件结合教学较过分依赖PPT课件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学会集中运用PPT与板书的优点,选择合理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而要真正地实现板书与PPT的合理运用,全面可持续的提高教学效果[7-8],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 (1) 改进和提高板书水平(包括书写、布局与设计等);(2) 以教学内容最直观、最明了的方式来灵活的使用板书和PPT课件;(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4) 可借助校级一类课程建设以及相关的科研、教改课题,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探索成长。

参考文献]

[1]姜欣欣,金永镐.板书和多媒体结合在《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和分析[J].科技信息,2008(34):271.

[2]宋晓亮.板书对比多媒体的某些相对优势———信息时代板书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J].教育教学研究,2014,28(2):104-108,111.

[3]郭晓光.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14(2):71-74.

[4]杨晓玲.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注意影响的对比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8):140-141.

[5]黄贞保.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板书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5(6):53.

[6]张姝,支艳.“传热学” 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5(3):118-119.

[7]董立军,辛雪,薛明明,等.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提高医学生理学教学质量[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762-763.

[8]肖琪聃,吴珊,刘林超.对高校《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5(1):116-117.

[9]董晓燕.农业概论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9):145-146.

[10] 鲍国达.多媒体地理课堂板书教学透析与优化[J].地理教学,2014(2):49-51.

ppt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PPT教学;辅助教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63-02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校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转向包括图像等多种内容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又称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确定相应的教学目的,结合传统的教授手段,合理地选择和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1]。多媒体教学包括很多方面,其中PowerPoint(以下简称PPT)由于其简单易学等特点受到教师的追捧,成为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的主流。

一、PPT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方式中除了运用PPT进行教学以外还包括运用其他多种软件,比如Flash等。PPT之所以能够得到教师的青睐和普及,这是由它自身所具备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方便获得

PPT作为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的组成部分,伴随着OFFICE软件的广泛应用而获得了应用的基础。尤其是在Flash等需要安装相应软件方可应用的时候,对于非软件专业教师而言使用它们是有难度的。

(二)简便易学

虽然WORD和PPT两者是不同的软件,但是两者作为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的组成部分,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即在使用方面,比如操作平台等。可以说只要你懂得如何用WORD就能用PPT,而不懂得使用WORD的教师可谓是凤毛麟角。

(三)装备齐全

上文谈到PPT和WORD之间具有某种联系,但不要就此认为PPT与WORD一样。PPT自带多种设置以方便使用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层次分明的条目符号

在PPT中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对项目符号进行编辑,从而呈现不同类型的内容。

2.多种表现手段的组合

PPT在表达使用者所要体现的内容方面,可以使用包括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手段,这些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通过有机组合共同表现主题。

3.自定义动画

使用者可以在不具有专业软件知识的前提下,通过PPT的自定义动画,设定相关内容的进入、退出等多种动作,便于使用者对相关内容的表现。除此之外,PPT还提供强大的在线模板,便于PPT所要表达的内容与背景统一,浑圆一体。

二、PPT教学的困境

虽然PPT教学在实践中获得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但同时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和质疑。一位同学在给熊丙奇教授的信中说:“我们真想把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砸了……”[2]无独有偶的是2009年9月《中国青年报》就曾经以《过分依赖PPT,课堂教学丢灵魂》[3]为题批判过PPT教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PPT在教师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却遭到学生的反感和学者的批评呢?笔者认为造成PPT教学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PPT的内容问题

现实中许多教师在使用PPT教学的过程中,对于PPT课件内容选择上有一些误解从而导致PPT课件内容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PPT课件内容过多

PPT教学相对传统的板书教学而言,由于缩短了书写板书的时间,因而导致PPT课件内容的信息含量较多。在实践中某些教师将每次课的课件制作得非常多,有些需要逐步推理方可得到结论的课程,课件内容的含量太多,导致学生的思路无法同教师的课件同步,形成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盲点,盲点积累多了,就会使该学生失去对该门课程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2.PPT课件内容过简

与内容过多相比,另一种情况就是PPT课件内容过于简练,PPT课件上仅列出目录和标题,没有任何解释性内容。这样使得PPT课件显得很清楚明,但却不利于学生记笔记。如果PPT课件内容与课本上的内容一致,你课件列出的内容简略,就算是学生笔记没有记上相关解释,下课后也可以通过课本来进行复习。反之,对于学生的复习而言就会产生极大的障碍,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培养。

3.PPT课件无关内容多

有些教师的PPT课件追求花哨,在PPT课件中插入了大量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图片、视频等,这些不仅分散了课堂教学主题,而且还干扰了学生的学习。

(二)PPT的制作问题

PPT虽然从其使用上来说简便易学,但是这并不是说PPT就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在其中,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的就是PPT课件的设计制作问题,从而导致做出来的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与预期有很大的差距。忽视PPT课件设计制作的情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忽视PPT模板的选择

PPT除了自身所携带的模板以外,还有强大的网上资源,教师可以很方便地下载PPT模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PPT模板都适合做PPT课件,如有些爱情主题的PPT模板就不适合制作或表达比较严肃的课程。

2.忽视PPT色彩的搭配

由于大部分人都习惯了“白纸黑字”的模式,于是在制作PPT课件的过程中对于其中文字色的选择也大多选择“黑色”。如果教师所选择PPT模板的背景色是浅色系,那么你使用黑色的字体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如果PPT模板的背景色是深色系,如果还使用黑色的字体就会导致两者不能很好地区分,这将严重的影响学生对PPT课件的观看和记录笔记。

3.忽视PPT板式的要求

由于每一页PPT都可以比较好的体现层次关系,现实中某些教师为了说明一个主题的层次,就将所有内容都安排在一张PPT中,导致这一张PPT中的文字字体偏小、无段落间距等问题,这种情况会使得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PPT课件中的内容,学生为了记录笔记而将精力放在看清PPT课件中的文字,忽视了教师的讲授,极大地削弱了PPT教学中所预期的效果。

(三)PPT的使用问题

传统教学的知识讲授除了板书外还包括通过教师的语言以及师生互动等手段。美国关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总结为七个方面,即:鼓励师生之间的接触、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及时的反馈、强调学生必须刻苦学习、寄予学生较高的期望、尊重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和学习方法[4]。由于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来进行,从而将授课教师固定在多媒体操作台前,于是现实中的教室就有可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种情况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违背了课程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自我提高等方面。除此之外,还有教师对PPT课件中动画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学生注意力分散等等。

三、应对PPT教学困境的对策

如何解决PPT教学中的困境,通过笔者的思考和教学经验,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来解决PPT教学中的困境。

(一)合理安排PPT内容

PPT的内容太多就出现“电灌”的问题,太少就会因太“简练”而不知所讲为何物的问题。如何将PPT内容安排的详略得当。笔者认为,应当认真编制课程教案。课程教案要求体现出每节课或每次课的重点或主题,其他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确定了每次课所讲授的主题,教师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就将主题部分详细列明,其他就可以简略。

至于每页PPT课件的设计上是不是就可以不顾详略问题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总之,PPT课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坚持适度原则。

(二)优化PPT制作

对于PPT课件设计制作方面的问题,笔者通过介绍几个切实可行的制作PPT课件方面的技巧,基本上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1.精心挑选PPT模板

面对网络上众多的PPT模板资源,笔者认为好的模板应该符合:与主题契合。前文讲过每次课程或者每节课都要有一个主题,教师在选择PPT模板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主题。背景适合制作教学课件。一般我们在制作PPT时,其中的文字颜色多采用背景图案中的主色调,一些“靓丽多彩”的背景图案其主色调并不是很明显,使得我们在给文字配色时显得无从下手。适应放映条件。同一PPT课件在不同的场所放映,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包括放映机、教室等等,因此在选择PPT模板的时候,就要考虑放映教室的条件是什么。

2.“眯眼”测字法

如何确定文字大小是适合的,笔者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测试方法——“眯眼法”,即在一页课件制作完毕以后,你用眯眼的方式看看你制作的课件上文字,如果你眯眼看不清楚的话,那么就说明你课件中的文字偏小了,反之则是合适的。

3.适度的动画

对于动画的设计方面,不要将动画设置的复杂,我们在教学课件中设置动画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使得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有层次感和逻辑性,除非为了表现复杂的内容等而设置复杂的动画外,其他方面的内容就不要设置复杂的动作。

(三)让教师从多媒体前走出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张楚廷老师讲过:一堂好的教学,如果没有问题,没有询问,只讲既有的事实、结论,岂不等同于照本宣科。[5]所以要想有知识的互动,教师就必须走出来,与学生进行沟通。

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计划,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这样一个理念,引导学生自发地去学习和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熟悉PPT课件中的内容,只有这样才便于教师走入学生当中,观察学生接受的程度;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现在市面上有一种翻页笔的电子产品,就可以解决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状况。

PPT教学方式在现实中的确也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将这些不足予以了汇总,并提出了一些笔者认为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期对PPT教学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赵铎.浅析PPT教学与课件制作[J].科技资讯,2010,(23).

[2]熊丙奇.大学教师为何患上“PPT依赖症”[N].科学时报,2009-10-20.

[3]谢洋,刁文佳,谭思嘉.过分依赖PPT,课堂教学丢灵魂[N].中国青年报,2009-09-27.

[4]刘玉祥,于长学.美国大学教育的七大原则与教学评估[J].世界教育信息,2006,(11).

ppt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多模态;PPT演示;學习态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3-0059-0006

多模态PPT演示教學是指在教學设计过程中把包含两种及以上符号的系统资源,制作成PPT课件供课堂教學演示的教學模式(张征,2010:54-58)。多模态PPT演示属多模态话语范畴。根据Halliday(1978)的社会符号學理论,多模态话语是通过多种符号资源内部的互动来实现意义的复合话语。多模态PPT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模态于一体,具有信息容量大、趣味性强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學中。多模态PPT演示教學模式要求教师和學生均积极参与到教學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制作PPT课件,课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學效果。每个单元學生围绕课文主题分组合作完成自己的课件并在课堂上演示,教师针对學生课件与发言及时进行讲评,并讲解相关的多元读写知识。与传统教學模式相比,多模态PPT演示教學更注重學生多模态意义的识读和建构能力的培养,能更好地训练學生的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使學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學习方式,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多模态PPT演示教學是多模态教學理念和多元读写教學理念指导下的整体教學过程。对多模态PPT话语对中国學生學习动机和學习态度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有利于丰富我国的外语教學理论,推动外语教學的改革发展,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认识这种新的教學模式在当代外语教學中的意义。

1 相关文献回顾

自从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倡导把多模态应用于语言教學以培养學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和多模态意义的建构能力以来,多元读写教學便引起了學术界的广泛关注,學者们从理论和实践多角度对多模态与语言教學的关系作了研究。Gee(2003)探讨了数字化识读的影响与作用;Gallego&Hollingsworth(2000:1-26)提出,多元读写应该涵盖學校识读、社区识读和个人识读,同时把多元文化观点融入社区和个体范围;Baron(2003:102-113)分析了数字化环境下产生的新语类和话语习惯;Spiliotopou,los(2005:1291—1304)指出,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Duncum(2004:252-264)提出,识读是指运用交流模式而获得意义,多元读写是指交互运用不同交流模式而获得意义。Guiehon&McLoman(2008:85-93)研究了多模态对二语學习者的影响,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學的课程设计原则和方法。Nouri&Shahid(2005:53-73)以实证的方法探讨了PPT演示在教授理论知识时与學生學习态度和记忆问的相关性,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PPT演示不仅能够改变學生的學习态度,对提高學生的學习成绩,特别是对學生短时记忆有很大的辅助作用。Baatseh&Cobern(2003:77-86)和Butler&Mautz(1996:259-280)对多模态在会计學科教學中的应用原则和实际效果进行了研究,他们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多模态PPT有益于提高學生的抽象概念理解能力。

国内对于多模态与外语教學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胡壮麟等(2007:3-12)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23个参赛作品进行了分析;朱永生(2008:10-14)讨论了多元读写研究的发端和多元读写的含义,探讨了多模态对我国教學改革的启示;顾日国(2007:3-12)区分了多媒体學习和多模态學习的两个概念,提出用角色建模语言来构建學习行为模型;韦琴红(2009:28-32)从语篇类型和模态运用角度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學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张德禄(2010:48-53)提出了课堂教學中的模态调用问题;曾庆敏(2011:72-76),李欣等(2012:59-64)就多模态视听说教學模式对听说能力发展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刘明、胡加圣(2011:3-8)探讨了大學外语视听教材的多模态化设计;张德禄(2012:9-14)提出了一个多模态學习能力培养模式;王梅(2012:66-69)对多模态与多元文化读写能力培养进行了实证研究;张征(2013:11-15)提出了一个基于“设计”理念的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总体来说,目前學界对多模态在课堂教學中的作用研究还比较少,而对于课堂多模态话语对學生英语學习影响的研究则更少。

与多模态话语研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对于學习态度的相关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国内大多数學者把學习态度看作是學习动机的一个组成部分(秦晓晴,文秋芳,2002:51-58)。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遵循加德纳经典及扩展模式(Gardner&Lambert,1972)的路子,探索动机对學习成效的促进作用,以及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學习者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刘润清等人(2000)对影响學生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华惠芳(1998:44-47)关于英语學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高一虹等(2003:60-64)和文秋芳(2001:26-31)关于英语學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的研究等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对于课堂上的多模态话语对學生學习态度的影响几乎无人涉及。同时,把學习态度看作是學习动机的一部分不仅在理论上尚有商榷的余地,在实践上也会影响研究的信度。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是山东某高校一年级三个班级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共计122人,其中男生72人,女生50人。本研究主要考察多模态演示教學模式对學生學习态度的总体影响及在性别维度的具体差异。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和半结构访谈等工具对实验对象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研究。

本研究使用两份调查问卷,“學习态度调查问卷”和“PPT教學演示调查问卷”(附录略)。

本研究學习态度是指學习者对學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心理反应。學习态度具有归一性(正负)和级差性(强弱)特征。现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习态度由三个要素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向(行为)成分。根据學习态度的三个要素,参考學习动机问卷和Nouri,et al.(2005)的學习态度问卷,我们自编了學习态度调查问卷。该问卷共计30道题目,分别对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因子进行了调查。第一个因子使用有关“重要性”的题目来衡量态度的认知要素(1-10题),第二个因子使用“喜不喜欢”的题目来衡量态度的情感要素(11-20题),第三个因子使用关于學习具体行为的题目衡量态度的意向(行为)要素(21-30题)。各个因子所考察的内容涉及整个教學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活动和课外學习几个环节。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不太符合”,3代表“介于中间”,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代表學习态度越积极。

“PPT教學演示调查问卷”共10题,内容涉及學生对课堂使用多模态PPT的看法和体会,以及學生对参与课堂演示的看法等。

正式研究前对自编的學习态度进行了克伦巴赫(cronbaeh)α系数检验,Alpha信度系数0.86,问卷的信度较高。问卷内容涵盖了态度的各个维度,可以作为正式调查的工具较全面地考察學生的學习态度情况。

问卷调查后,笔者随机选取了10名學生进行了个人访谈,访谈问题主要围绕多模态PPT演示教學模式对其學习态度的影响因素而设计(附录略)。

2.3研究过程

2.3.1预备研究

在预备研究阶段,对刚入校的5名被试进行非结构式的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學习情况,學习态度是否积极,平时的學习活动是怎么安排的等等,为自编“學习态度调查问卷”提供思路。

2.3.2正式研究

本研究的第一阶段是定量研究,分两个步骤施测。第一步是在研究生入學一个月后,以研究者本人为施测主体,利用正式问卷和统一指导语对选定的三个班级进行正式调查,问卷的作答在课堂上完成,完成后立即收回。

第一次调查问卷结束后,对施测的三个班级采用PPT教學模式进行为期一个學期的教學。具体做法如下:授课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按单元设计多模态PPT课件授课,教师设计的课件不仅包含了文字、图像、视频等多模态元素,还充分考虑了颜色搭配、版面设计、动画、字体、背景音乐等元素。授课教师上课时把學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3-5人,要求學生每单元围绕课文主题合作编写自己的PPT课件并课堂演示,學生的课件与演示发言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學生學习档案。

學期结束时,对同一组研究对象使用相同的态度问卷进行第二次施测,比较两次调查结果是否有差异。两次各发放问卷122份,回收问卷全部为有效答卷。同时,要求调查对象填写“PPT教學演示调查问卷”,122位同學全部参与了调查,回收问卷全部有效。

研究的第二阶段是定性研究。针对研究结果,笔者随机选取了10名學生进行了个人访谈。

2.3.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两次态度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學生总体的學习态度都呈正向分布,说明學生的學习态度基本端正。从學习态度的三个维度看,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是,由于性别不同而产生的學习态度存在显著差异。访谈结果与问卷结果基本一致。

3.1學习态度的总体分布

在學习态度调查问卷30个题目中,每个题采用5级计分,所以总分从30分(态度非常不积极)到150分(态度很积极),中间分值为90分。从下图可以看出,两次测得的结果均皇正态分布。初始阶段學生學习态度的总平均得分为91.15,标准差为5.87,大部分受试者得分居于85-95分之间,说明被试學生的學习态度处于中等水平。第二次问卷结果显示,學生學习态度的平均得分为97.59,可以看出學习态度有明显的转变(见图)。

3.2學习态度的性别差异

學生个体之间的學习态度由于性别、背景、专业等的不同都可产生差异。笔者重点对受试者的性别差异进行了考察,根据两次调查的结果,按照态度的认知、情感、行为三要素分类后统计,得到数据处理结果如表:

统计表明,學生因性别的不同在學习态度的各个维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因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进行t检验,发现在學习态度的认知维度,两者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

3.3对多模态PPT演示教學模式的态度

统计显示,學生们对于这种教學模式是认可的。半数以上的學生认为该教學模式与传统的教學模式不同;83%的同學认为运用多模态PPT教學,使英语课变得更有趣了,信息量加大了,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加强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72%的同學认为该教學模式可以提高课堂學习效率;80.3%的同學在这种教學模式下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77%的同學认为自己的多元读写意识和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92.6%的學生希望未来老师能够多使用多模态PPT进行教學。

4 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多模态PPT演示教學模式有利于正向改变學生的學习态度。通过一个學期的PPT演示教學,學生的总体學习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从开始阶段的被动完成要求的作业,到逐渐地喜欢和后期的积极参与,说明多模态教學环境对學习态度具有较大影响。虽然在总体态度上没有表现出维度上的显著差异,但是分别考察三个维度发现,學生从认知方面普遍表现出对英语學习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在多模态环境下语言与其他符号共同作用表达意义的重要性。在态度的情感维度表现为提高了英语的學习兴趣,更喜欢用多种符号和模态表达意义。从情感的行为指标看,學生们的课堂和课外的参与度表现更为积极。定量与定性分析均表明,男女生都认为多模态教學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访谈结果与问卷结果基本一致。

4.1总体结果

访谈发现多数同學认可多模态教學模式。多模态演示教學对學生學习态度的影响在三个维度都得到了反映:多数同學表示为完成主题设计作品,自己增加了课外阅读文献的时间,通过对主题的多模态呈现,自己对意义表达的方式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色彩、空间、图片和音响等模态的运用使主题意义得到了更完美有效的表达,逐渐认识到多元读写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在设计讨论的學习过程中,自己的创造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提高,老师和同伴对模态设计及调用的点评提高了自己对多元读写能力的认识,自己越来越喜欢这种學习和交流的模式,渴望了解各种符号建构意义的相关知识。自己和团队的作品让自己很有成就感,每个组都希望有机会演示自己的作品,同學们为了更好地演示也愿意去做相应的努力,如课外的模音练习、演讲技巧學习等,课堂演示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增强了學习英语的信心。

4.2两性差异

统计显示男生的學习态度在认知方面比女生更加积极。访谈中多数男生表示由于未来學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需要,对英语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有了更急迫的认识,专题研究演示作业要求借助文字、声音、色彩、图像、空间设计等多模态元素完成语篇的建构和意义的呈现,提高了他们的學习兴趣,加大了课外英文文献的阅读量,激发了其创造力和动手设计的潜能,调动了學习积极性。相比之下,女生尽管也同意以上观点,但同时也承认以往的學习习惯、视野的局限,特别是空间感和动手设计方面的欠缺也制约了自己在多模态意义呈现方面的表现,有时在合作中更多采纳了同學的意见。访谈中男女學生各有一位表示由于从未做过PPT演示发言,感到學习压力加大,迫使自己被动投入了更多的學习时间,因为作业关注了自己原来不关心的问题并作了专题研究,但他们同时也承认这一过程中自己加大了课外阅读,增加了英语學习时间,促进了英语學习,潜力也得到了激发,特别是老师对作品的点评让自己重新反思和审视自己的作品,还是很有收获的,对新媒体时代的英语學习有了新的认识。

4.3讨论

本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我们重新认识多模态环境下的外语教學提供了思路。

首先,學习态度是决定學习绩效的重要因素,正向转变學生的學习态度是外语教师提高教學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多模态PPT演示教學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學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學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學习策略设计等环节为學生提供多模态的教學环境以弥补传统教學的不足,提高了學生的學习兴趣和自觉参与教學活动的动力,學生由接受式學习转变为主动學习、自主學习以及探究學习,其學习态度总体上发生了正向的改变。

第二,多模态PPT演示教學是意义构建的过程。在外语课堂上,教师和學生都是意义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教學过程是从调用“设计资源”(Available Design)开始,到意义的“设计”(Designing)与“再设计”(TheRedesigned)的过程(New London Group,1996)。“设计资源”是學生的知识库,是學生意义潜势的源泉。“设计”是将“设计资源”应用于多模态语篇建构的过程。“再设计”是“设计”的最终产品,并为“设计资源”提供素材。多模态教學的最终目的是丰富和发展學生的“设计资源”,挖掘學生的意义潜势,使學生學会独立设计意义。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多模态PPT演示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设计意义,外语教學的目标是學会设计和表达意义(张征,2013:11-15)。

第三,PPT演示教學要重视意义设计环境。意义设计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宏观环境主要是指整体的學习风气和氛围,包括媒体、物体、布局、地点、其他参与者等因素;微观环境不仅包括學习资源、學习工具、人际关系等,还包括教學策略、教學模式等方面。根据Gibson(1977:67-82)的供给理论(Mfordance Theory),作为供给(Affordance)的环境是一种行为潜势,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Gibson,1979)。Gibson认为环境的所有潜在用途(供给)都是可以被感知的。本研究表明,多元读写教學理念下的多模态PPT演示教學将课内课外學习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课外學习是课堂學习的延伸,课内外的积极参与使教师和學生共同参与到了课堂语篇的意义建构中。

本研究为外语教學提供了如下启示:

(1)转变语言教學理念。教师应认识到新媒体时代传统的读写教學已经不能满足语言教學的需要,接受多模态教學理念并运用到教學实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多模态教學中,教师和學生都是设计者。设计的过程即是學习的过程。该教學理念把语言教學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學生为中心”的教學模式转向“以學习为中心”(Learning-centred)的教學模式。

(2)加强多元读写教學。本次研究发现多数同學多元读写能力尚有欠缺,对各种符号的特性和符号系统的运作规律了解甚少,对模态的调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对各模态间的关系及其对整体意义建构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急需指导。教學中应注重學生多元读写意识培养和多模态读写知识的输入。

(3)参与实践是學习的最佳方法。多元读写能力是网络媒体时代人类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學生欣赏并创作多模态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其语言學习,增加语言运用,从自我和同伴的作品中还可以增强语篇意识和多模态语篇设计意识,在实践中丰富多元读写知识。

5 结语

本文探讨了多模态PPT演示教學对一年级研究生學习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多模态PPT演示教學通过多模态教學环境的创建和设计改变了學生的识读观念,为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必要的供给条件(设计资源),加强了學生的多模态语篇设计能力,正向改变了學生的學习态度。多模态PPT演示教學不仅可以提高學生对信息的关注度和课堂参与度,也培养了學生利用多模态符号创造意义的能力,因此,对于培养學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和自主學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學习态度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學生积极的學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學习氛围。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學习动机理论。

ppt设计论文篇6

使用PowerPoint制作开发的PPT应用领域很广,本文仅就用于一般课堂教学的PPT进行阐述,其制作与应用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

1.1准备阶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前,首先要确保硬件达到所需的最低配置要求;其次,安装软件工具;最后,制作者要熟悉制作课件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实用操作技能。⑴硬件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话筒、摄像头、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光盘刻录机等专用设备,有网络连接。⑵软件工具:多媒体应用软件大多都是应用程序生成器,可以帮助制作者提高开发工作效率,它们将各种媒体素材按照超文本节点和链结构的形式进行组织,形成多媒体应用系统[2],见表1。⑶人员配置:计算机专业制作人员、教育教学专家、专业领域专家。

1.2设计阶段

1.2.1制作原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系统学,是运用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创作,应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以教学内容为内涵、以技术为手段、以艺术为表现形式,并遵循以下原则。⑴教育性原则:具备完整教学环节,重点突出、难点详尽。⑵科学性原则: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内容客观真实,素材规范。⑶艺术性原则:风格统一、适应学科内容,色彩明朗、符合学生喜好,元素精细,版面协调,布局合理。⑷技术性原则:界面清晰可辨,动画设置合理,播放流畅、操作方便,所占存储容量小,与其他软件兼容性强。

1.2.2制作阶段设计需精心构思、制作中需细致处理,制作PPT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环节。⑴策划撰写脚本遵循人类学习规律根据规定的演示时间和适宜的播放速度确定内容详略和篇幅张数。⑵搜集制作素材迪克•凯瑞在《系统化教学设计》别强调媒体的选用一定要在整个教学系统的设计背景下进行[3]。因此,素材须符合教学内容,并能刺激学习者,必要时原创素材。⑶制作课件一套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般包含以下八个部分:PPT封面(片头动画)、前言、目录、过渡页、图表页、图片页、文字页、封底(片尾动画)等。制作时先完成PPT母版(包括PPT封面、前言、目录、内容页、封底的模板),再按照教学环节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将学习内容和素材填充到相应内容页。⑷保存、导出课件可将制作完的PPT保存为pptx可编辑格式、ppsx自动放映格式,potx模板格式,或便于在网络传播、利于维护原创者知识产权的pdf格式、图片格式等。

1.3应用阶段

1.3.1播放正式播放之前,应检查整个画面是否流畅,链接是否嵌入,特效、动画是否正常,播放时的软件版本是否兼容,是否安装了特殊字体等细节。

1.3.2讲授与演说讲授与演说不仅需要口才与技巧,更需要与PPT的完美配合。正式演说前要反复演练,PowerPoint提供排练计时功能,计时分为每页停留时间、整个PPT播放时间,时间可以保存;另外,利用双屏显示功能可以设置PPT双屏显示,双屏显示需要外接一个监视器(常用一台Laptop),演讲者也可以准备一支便于翻页和指向的多媒体遥控电子笔。

1.3.3打印PowerPoint提供打印讲义的功能。将打印好的PPT讲义在课前分发给学习者以供其预习,在学习过程中也方便其记录。

1.3.4通过互联网上传PPT课件到学习者经常登陆的平台,方便移动学习与交流讨论。

2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技巧

艺术和科技永远不分家,两者结合使计算机艺术设计成为传统设计的延伸和升华,巧妙的艺术处理能为PPT作品锦上添花。

2.1多媒体教学课件元素及其处理多媒体的“多”体现在多种元素形式,选取元素时应考虑其作用、特点,充分构思,适当重组,为不同内容配备不同的媒体形式。⑴文本屏幕上的文本信息可以反复阅读,助于理解,但不宜过多,除了标题、结论、口号性文字外,一般10行/页以内为宜。较大信息量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使学习者产生厌倦情绪。正如“PowerPoint”这个单词向我们传达的意思一样,展示在PPT上的文字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堆积,须凝练达到“重点突出”。实在不能舍弃的大篇幅文字,可以设置动画。文字具有字体、字号、字距、行距、跳跃率等特有属性和艺术字效果。字体默认使用宋体,与历史相关可以用魏碑体,为显庄重宜用黑体,目前流行的是微软雅黑;标题字号一般比正文大两号,32号字为宜,正文一般采用24号;1.5倍的行距使文字达到较好辨识度,若个别字出现掉页可设置行距固定值;文字跳跃率作为判断界面视觉效果的一个有效衡量尺度,是指界面中标题与正文字体大小的比率;文字也可以成为具有艺术效果的图形,Office组件提供了艺术工具MicrosoftWordArt以及艺术字效果的多种预设样式,Cool3D、PhotoShop等可以将文字打散、重组,设计立体或具有动画效果的特殊文字。文字本身亦是一种符号。阅读时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译码”,即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可理解的内容。尤其对于重要概念和复杂过程,辅之以更具说服力的感官图像或动画将更有助学习者理解。⑵图片图片提供直观的形象,易于理解,分为图形(Graphic)和图像(Image)。图形(矢量图)是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的黑白或彩色几何图,可看作由数学公式构成,不会失真;图像(位图)一般是指静态图像,由若干像素(Pixel)构成,易失真。多媒体课件中常用的是所占存储空间小的位图。图片一般有以下三种来源。①绘制。使用画笔或数位板通过手绘或机绘绘制图片,属于原创。②数字化处理。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通过扫描、翻拍等方式,将印刷制品中的图片或现实环境中的景观作数字化处理,属于二次加工;③再加工已经数字化的图片。这些数字化的图片是从网络、照片CD、艺术剪辑库中获得。有些需要付给原作者一定费用,属于多次加工。⑶图表图表是数据分析人员的挚爱,冗长的文本在图表面前黯然失色。PowerPoint自带强大的图表功能,提供柱状、折线、饼图等多种类型,SmartArt模块满足初学者的制作要求。制作图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根据数据类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图表类型。⑷动画平铺直叙的表达令人味同嚼蜡,静态画面的重复使人困顿,流畅合理的动画既能巧妙地利用动作衔接梳理内容的逻辑顺序,点明主次,又能够增强画面动感,加深画面表现力,消除久坐课堂的疲乏。但过多动画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适得其反。⑸音频美国著名美学家乔治•桑塔取纳这样描述声音:“在声音中有一种精密相连的音调层次,有一种可以刺激的音质关系,所以,可以用声音造就出一种近乎与肉眼能见的事物一样复杂而可描写的事物。”适度添加真实自然的声音能吸引学习者,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补充屏幕上显示的视觉信息。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声音包括解说、音乐、音效。解说的作用在于解释和补充信息;音乐常用于诗歌朗诵或音乐教学;音效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常用来强调结论或教学重点难点。⑹视频一般教学中的PPT视频多数是为了避免教室的硬件条件无法或不便提供快速联网等情况下,提前准备录制好的演示操作。为自己录制的视频配音要注意语调抑扬顿挫、节奏舒缓有度。综上所述,可以利用的元素常常使我们挑花了眼,学习金字塔(见图2)告诉我们:单纯的听讲灌输,学生只能记住其中5%的学习内容;加入视听元素的图片、音/视频能够使学生记忆程度增加至20%。如何将以上多种元素巧妙的结合、搭配,使之发挥出最高效率,值得思考和实践。除此之外,PowerPoint还包含如触发器等很多其他技术值得挖掘。

2.2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艺术表现设计的原理都是相通的,无论招贴、包装,还是服装等设计,都是利用点、线、面而构成,必须遵循美学基本理论。⑴风格。目前流行的设计风格有扁平化、中国风等。⑵页面设置。较之以往传统4:3比例,现在流行宽屏尺寸16:9,在设置页面大小时,应重点考虑显示屏幕的尺寸大小而非一味追求流行。⑶色彩。色彩和谐明快,整体色调系列化是美观的基本要求。此外,还应考虑到放映场地的光线条件。例如,教室或会议室有灯光和窗帘,一般情况以浅底深字或深底浅字为原则,蓝底白字效果为佳。⑷版面。PPT的每一页都是一幅平面设计作品,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应遵循某些表现秩序的规则,多媒体众多元素的混排须遵循对称、黄金分割等基本的几何美学理论,达到画面的和谐。国际领先的课件设计公司不断尝试创新出自己独具一格的作品。Themegallery、Poweredtemplates、Presentationload、上海锐普等常用PPT作为方案呈现的最佳方式而滋生很多专业PPTer。我们可以通过登录这些公司的官网欣赏他们的作品。

3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误区

随着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大量开发与应用,新的问题也不断产生:并非所有内容都适用于课件实施教学,比如公式的理论推导。滥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能会给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甚至出现多媒体变成了单媒体,PPT成了放大的教科书,昔日教师的板书变成了一张张密密麻麻的PPT[5]等现象。在PPT制作中应强调内容精炼、设计创新。

4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是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内容与形式都应兼顾。PPT作品考验了制作者的技术水平,更体现了制作者的教学思想。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旨在促进教学,这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衷和目的。诚然,课件制作费时费力,需要一线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水平以及发扬敬业奉献的精神。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设计开发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也是一线教师的重要责任。

ppt设计论文篇7

关键词:PPT课件;设计;教学;应用技能;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47-01

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各种现代化信息设备已经普及到普通的农村学校,进而也促使教育教学的发展模式发生变化。现今,PPT课件已经深入到常态课,它成为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用它制作的课件是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用它展现意图、设计问题、指导学习、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等,既有声有色,又方便教学。可要充分展现PPT课件的作用,发挥其优势,也就对我们教师对课件制作和使用提出更多要求。既要求教师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会PPT的制作和使用,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更高要求。

在实际的使用和观察过程中,发现制作和使用PPT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现将这些问题归纳整理,力求PPT课件的呈现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效果。

一、限制PPT文本数量,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课件演示的对象是学生,但用一条又一条的要点令学生生厌可没有好处。大量的文字材料,对于学生来讲会有一种视觉的恐惧感,这种视觉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心里上的压力,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这种“硬着头皮读”的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再者,呈现过多文本内容,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和记下学习的内容,难以明确学习重点、难点,学生也没有思考、内化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要留有悬念,制造悬念,制造矛盾冲突,创设恍然大悟的结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之处于渴求、乐学状态。若教师过多过详地呈现教学内容,学生一目了然、不思便知,教师的教学哪有艺术可言呢?不经思考得出答案,就如一杯白水,淡而无味;经过思索得出答案,就如一杯清茶,愈品愈香。因此要使教学有悬念,就要限制PPT文本数量,留给学生参与的机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看似是简单的细节问题,却体现了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二、PPT设计力求美观简洁、适用得体

PPT的制作,忌两个极端:一是过于单调;二是过于花哨。这就要求教师在色彩、布局和主题设计上用心。

首先,色彩激感,颜色可传递感情。合适的颜色具有说服与促进能力,能够提高兴趣,改善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与记忆能力。一般颜色可分为冷色(如蓝和绿)和暖色(如橙或红)两类。冷色最适合做背景色,因为它们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暖色最适于用在显著位置的主题上(如文本),因为它可造成扑面而来的效果。

其次,除了颜色和谐统一,PPT布局也应协调有致。课件是用来帮助学生倾听、感受或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所以不要让幻灯片喧宾夺主,过于花哨容易分散注意力,不易抓住课堂上的重点,也不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学习效果也会衰减。PPT应该力求简洁,应该留有充足的空白空间,不要用妨碍理解的标识或其它不必要的图形或文本框来填充这些空白区域。幻灯片上的混乱越少,它提供的视觉信息就越直观。

第三,一个好的PPT要有一个视觉主题。PPT课件进入常态课,其中的很多模板学生可能已经看过很多次了,特别是公开课,评委老师对于大多数模板已经看了无数次。评委和学生都期待看到一个包含新鲜内容的独特演示,所以,在整个演示中,需要有一个适合讲述内容的视觉主题,我们必须避免使用随处可见的PPT设计模板,它只能说明演示非常刻板。因此我们要制作自己的背景模板,它能够更为适应教学的需要。

三、从细节着手,完善PPT展示效果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很多时候,PPT使用中的一些细节容易被大家忽视,但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关键时刻细节决定成败。

一是使用PPT课件教学时,提前关闭其它的应用程序或者尽量关闭网络,特别是使用陌生的多媒体设备。如若不这样做,很有可能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弹出对话框、信息提示框,有的甚至带有语音。在观摩公开课上,我不止一次见到这种场面,学生表现多有哗然,遇到这种情况,好的课堂氛围戛然而止,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是要认真选择图片。PPT课件对图片分辨率要求较高,在电脑上能看清楚,投影到屏幕上可能会模糊不清,进而影响到整个使用效果,这样的图片,宁可弃用。再就是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尽量要把图片出处用软件处理掉,如“某某论坛”“某某网”等,因为它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使用效果。

三是使用一些小的技巧,让细节为你的课堂加分。如在用PPT展示课件的时候,有时需要学生自己看书讨论,这时为了避免屏幕上的图片影响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可以按一下“B”键,此时屏幕黑屏,学生自学完成后再接一下“B”键即可恢复正常。有时候临场需要快速定位幻灯片,如在播放时,如果要快进到或退回到第6张幻灯片,可以按下数字6键,再按下回车键,画面就会切换到第6张幻灯片。

ppt设计论文篇8

关键词:PPT软件;直观化;主动学习;提高效率

在电教普及教学的今天,电子技术在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课堂中运用的PPT教学最为普遍,它通过使用图片、声音、影像营造生动的场面,使课堂教学显得更为友好,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部分人认为,为体现信息化而搬用技术,PPT只是代替了黑板,并非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的学习。产生如此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人只是就技术论技术,并未挖掘出技术背后的教学理念,从而不能够发现教育技术的真正功用。因此,在当今信息化和计算机系统普及影响下,我们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地理教育效率得到提高。

一、PPT软件介绍

PP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个演示文稿制作和展示的软件,也是世界上最为优秀、最流行的软件之一。其用途是通过它可以制作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并且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稿。其用途非常符合地理教学及知识传播的特点。

二、PPT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PPT并不是为教学而专门设计的,而是为公众场合做演示所开发的。它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处理功能和控制方式且简单易学,在课堂中得以广泛应用,甚至有些教师觉得没有PPT就不会上课,这说明了PPT信息化的普及。但是,有些教师在日常应用PPT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不足。

1.有些幻灯片的制作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不能有效辅助教与学,进而影响了人们对教育技术的态度和看法

大多教师尝试使用PPT,只是以传统的教授方式教给学生知识,让学生“从技术中学习”。简单地将教学信息以文本形式嵌入幻灯片,仅线性地从第一张幻灯片播放至最后一张,或者看着课件念一遍幻灯片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角色主要是学习技术呈现的信息,就像他们学习教师呈现的信息一样。PPT的作用仅仅是将功课传递给学生,它只是作为呈现信息的工具,是教材的电子翻版。这依旧沿袭着传统教学中线性、表面的特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和有意义的学习。

2.教师不灵活教学

例如,习惯性使用早先制作好的PPT去教授不同的班级,不能因材施教。事先设计好了的PPT便会影响教学的个性化建构,不利于从实际的课堂出发,很可能对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带来消极影响。

将PPT作为功课的传递工具,以传统的方式使用多媒体,是技术应用的最大弊端。在该情况下,PPT影响师生之间及时的交流,不能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个体的知识建构。

三、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PPT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在关注传统教学强调“教”的同时,需要进一步考虑怎样的“教”才能促进学生“建构性学习”。教师要高度重视建构主义提出的“有意义的学习”,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生也需要树立利用PPT学习的意识,要正确看待PPT的运用,积极地互动共同完成相关的感知,构建记忆。此外,学生通过观看直观化的地理知识表现,力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主体意识和认知能力,发挥自主能动性。

2.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要加强课件制作能力,努力让多媒体课件制作从技术上升到艺术,制作出设计科学、界面友好、交互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和视觉状态,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此外,教师要注意恰当使用PPT,课件的运用要从教学目的出发,为教学目的服务。文字、声音、动画、图形、图像等的运用要恰到好处,该用则用,不善弃之,不能形而上学。

简而言之,若使PPT在日常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就需努力全面统筹好学习主体、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等因素,对教育技术的本质有较清晰的认识。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主要经历了“技术控制论”到“泛技术观”,即由起初的重视技术、膜拜技术,逐步过渡到挖掘技术背后的新理念,将技术和人综合考虑,确立以人为本,以学习为本的泛技术观。考察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研究技术与人的关系,这将是教育技术界永恒的话题,教育技术也将在“人与技术”二要素的整合、互动下不断向前发展。

在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便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充分发掘技术的潜力,发现隐藏其后的新的教育理念,形成新的改革思路,创立起新的思维类型,以有效改进教育工作者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体现教育技术辅助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周文婷,许晓东.PPT辅助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建议[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02).

[2]郑金秋.巧用Powerpoint制作出有生命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6).

上一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骨科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