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4 17:02:58

科学素质论文

科学素质论文篇1

素质教育虽然如此重要,然而目前对它的理解却是千姿百态,莫衷一是。我们的基本观点是:不能离开“应试教育”来谈素质教育,因为最初(80年代中期)提出“素质教育”这个口号,完全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甚至可以断言,没有“应试教育”这个词,也就可能没有“索质教育”这种提法!);近几年来,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由于人们对人才标准、人才质量、人的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价值取向上产生了某些偏差,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才是人才,所以造成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教育办成了“应试教育”。诸如:(1)开学没有希望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不仅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而且还受到教师的轻视,乃至同学的冷落;(2)升学不考的科目少设甚至不设,音乐、美术、体育等课课时常被其它课所占用;(3)不考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理科中的实验、语文外语中的听说常被忽略,许多不考的学科内容全部删除;(4)由于只注重考试成绩,教师就千方百计地让学生熟悉题型,搞题海战术,课堂上做不完,课外补,加班加点,学生课业负担特别重;(5)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不管他的思想如何?不管他的品德如何?更不管他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如何?(6)为了取得好成绩、好名次,一切围绕“考试题”这个指挥棒转,人为地加大训练难度,加大训练量;……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极大的教育“危机”:学生发展的片面性,思想品德差,心理素质低,身体状态不佳;学生缺乏适应能力和后劲,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此外还有学生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局限于现在而不放眼于未来,等等。这种教育,由于片面追求升学,一切为了应试,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使得教学的正常功能得不到发挥,教育的真正价值得不到体现,故名曰:“应试教育”。而我国的教育,应该是:不仅要面向成绩好的学生,使他们“吃饱”,而且也要照顾到其他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会应付考试,取得好成绩,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壮的体魄;不仅要设考的科目,要讲考的内容,而且也要讲不考的科目,不考的内容;只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用的课就要设,有用的内容都要讲。故名曰:素质教育。其实这里的“素质”指的是什么?“素质教育”的内涵又是什么?当时人们并没有去阐释。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概括为:应试教育)”而提出“素质教育”之后,人们纷纷积极地开展研究和探索。不谋而合,80年代以来,各国的教育都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个人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个性的发展,着眼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仅仅局限在对“应试教育”弊端的批判上(不是只顾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体育、无美育;等等),而是有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基本素质,重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个性发展,重在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要面向未来,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般地认为,人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心理素质是关键,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就是由这几个方面综合形成的有机的整体的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虽然一切学校工作都具有教育性,尤其是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大量的班主任工作,但是在目前主要还是通过设置科学文化课,即通过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等(初中11门学科课)课程的实施来宾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亦即通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如果按照科学的划分,现行中小学教学科目涉及的有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等。这也就是说,按教育的内容来分,学校教育主要有数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常说的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力方便起见,统称为学科教育(由此可见,笔者所谈的学科教育中的“学科”是指相应的“科学”,而不是指“教学科目”)。所以学科教育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学科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就是在向学生传授(主要采取课堂教学方式)社会和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挖掘这些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学等其它方式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养成个性;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习解决问题,学会创造;通过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通过学习,养成遇事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等意志品质,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学科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就其自身(学科教育内部)来讲(撇开诸如教育体制等宏观因素),首要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仍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3.1学科教育要重在“基本”,旨在“基幢。中小学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而是为学生将来生活、就业、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因此,学科教育传授的知识应是与生活和就业紧密相关的知识,应是学科中最为基本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学科教育教会学生的应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观念、意识、态度、精神和学习能力;学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合格公民的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忠诚老实等优良品质;学科教育还应教会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变化,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能力。

3.2全方位地认识学科教育的功能。学科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变化,虽然归根到底是来自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但也要依赖于对学科教育的功能认识的深化。

因为如果说学科教育不具备某种功能的话,那么所设立的相关“目的”或“目标”就不能实现,这样的“目的”也是不符合规律的,没有意义的。以往,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科教育的智育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而较少涉及到形成具有统摄作用的观念、意识等深层次的文化教育功能和养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心理教育功能。学科教育的文化教育功能是由学科本身的文化价值所决定的,而心理教育功能主要是由学科教学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和人际交往过程所决定。

3.3科学认识学生和正确地对待学生。首先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人,他在一切活动中要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表现出独特的个性,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要把学生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个体,教学必须建立在他原有的基础之上;第三,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有效地使学生获得认识;第四,学生还是发展的主体,教只是外因,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条件,最终靠自身求得发展;第二,学生也是朋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之基础上,教学相长。

同时,对作为班集体成员当中的每一个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角色是相同的,但他们之间在知识基储发展水平、道德风貌、个性品质等诸方面存在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只是要求我们的学科教育要区别对待,要因材施教,决不说明一部分所谓“差生”“不可雕也”,他们不具备学好所有课程的知识基础和能力要求。学科教育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求得发展。

3.4正确地对待考试和应付考试,我们不能再把选拔作为考试的唯一功能,考试的另一个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检测功能。考试是为了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只是为了区分优等生、中等生与差等生,不只是为了排名次。因此平时的考试理应是一种合格性考试(高考是为了选拔,应另当别论!)。诚然素质教育观下的学科教育,并不排斥应付考试,即使是合格性考试,每个学生也都必须尽可能地发挥高水平,反映出自己的实力,一般地,应付考试,关键在于学习能力、心理品质和应考策略这三个方面,而素质教育正是使学生在全面而又扎实地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学科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学会应考的策略和技巧来参加考试,应付考试。学生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了,应试能力自然也就强了。严格地说,以选拔性作为主要目的的高考,应与学校里的各种考试区别开来,然而虽然我国的高考体制没有变,但也在不断地改革,已经注意到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考查,比如数学高考题中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加数学应用题就能说明这一点。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最终主要落到学科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学科课堂教学,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应该努力从多方面入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从目前学科教学的实际来看,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特别要引起重视。

4.1课堂教学要有切实的、具体的教学要求,把教学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每一个环节。现行的课堂教学,不能说没有目的要求,也不能说背离了目标,但在目的要求的先进性、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等方面,在目标的实现策略和具体操作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除知识教学(重在理解和应用)、思维开发(重在思维品质的培养)、能力培养(包括一般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学科能力)有其明确而又全面的目标体系外,对科学的历史与发展、科学与真善美、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科学与个人等方面的认识的科学观教育,科学与政治、科学与经济、科技兴国的科学意识教育,追求科学、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名利,善于与人合作、有高度责任心等科学态度教育,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等科学精神教育,谦虚谨慎、严谨求实、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科学作风教育也要有具体的要求;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需要的满足,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态度的端正,也要有确定的要求。

4.2素质教育目标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首要的取决于教学内容。构建紧密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是最为迫切、最为关键的一件大事。现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恐怕过多地考虑了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过份地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严谨性,而忽视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忽视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广泛而又紧密的联系。自然科学学科与能源和交通,环境和保护,人口和优生优育,营养和健康,资源和生态平衡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生物学科与生物技艺:鱼骨贴画,鸟羽画,贝雕,盆景插花;与生物实验:显微镜的观察技术,动植物标本制作,形态结构解剖实验,生理实验等;与实用生物:花卉栽培与扩繁,无土栽培新技木,庭院美化,制作酸牛奶,自制葡萄酒等;以及生物与自然保护、环境污染、营养与健康、吸烟与健康,等等都是极其丰富的面向社会和生活的教学内容。数学在自然科学,乃至在社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它又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储蓄、债券、保险、股票、住房、旅游、乃至家庭开支,等等。数学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必将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

4.3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课题。

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真正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不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影响教学质量较深层次问题的有力的揭示。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赞成,几乎所有的教学都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虽然我国的教学内容相对地来说,偏深偏难偏多,但我国的教改实验和教学实践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的学生不仅能够达到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要求,而且还会学得很好,甚至有些内容还可提前学,提前教。而目前在我国仍存在一走数量的所谓“差生”、“困难生”,并不在于他们没有这种潜能,而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参与教学的机会少,不能“平等地”像其他同学一样同教师进行交往。有人通过间卷调查发现,教师在课堂提问、答复、要求和评价这四种交往行为中,选择交往对象时,均在成绩的好坏、地位的高低、角色的不同(班干部和群众)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比较愿意与学生中的干部、地位高者、优等生交往。这种实际情况,只会使“差生”越来越差,造成恶性循环。另外,虽然“差生”在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知识背景、元认知等方面与中等生、优等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只要得到教师的有意关注和科学的教育,这种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除。此外,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端正学习态度,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能力。

4.4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仍是我国课堂教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教师在“传道授业”方面的作用,应该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仍有很大的潜力要挖。据统计,1995年我国高中还有46.6%、初中还有36.2%的教师学历没有达标,这说明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本学科知识上没有达到基本要求。可以想象,这些教师根底不深、基础不厚,尤其是缺乏对蕴含在知识之中的思想、方法、精神的掌握,他们在教学中是难以运用自如的。目前较为严重的一点还是我国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十分匮乏的,甚至是很不利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仅靠思想品德课和相关的社团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说学科教学也是一个重要渠道。

根据对中小学生进行的“德育途径选择”调查中发现,小学生把教师视为最重要的德育指导者,列为首位;高中生把教师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同学交往”);而同列为第三位的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作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学习,实质上也包括了对教师言行的模仿与认同。可见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的影响不可低估。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冲击、教师思想上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读书无用论”等,无不在课堂上有所表现,有甚者,直接向学生灌输。另外,在现阶段,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负责任,守信用;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对人对事公平合理,说到做到,讲文明,守纪律等教师品质也要进一步努力改善和提高。教师素质低下,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无法弥补的。甚至可以说,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4.5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教师能动性的基础上,以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还在于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体系。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决走了教学模式必须多样化。微观层次上,可以有知识掌握与传授模式,技能形成与训练模式,能力获得与培养模式,行为规范的认同与示范模式,态度改变与教化模式,等等;从内容来考虑,可以有概念教学模式,命题(原理)教学模式,思想方法教学模式;等等。宏观层次上,比如说可以有:学习--教授模式,发现--指导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等。

科学素质论文篇2

中学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中心,这是时代的要求。本文试就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一初步探讨。

1.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

科学知识在构成科学素质五要素中起着基础作用,它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和传递下来的宝贵遗产,它是今后学生从事科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矗因此,在中学阶段通过化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活动,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但化学知识总量大,应该选择那些对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关键性知识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主要有:①最基本的化学现象和事实、最普遍的化学常识及科学史知识。②化学计量系统,化学用语,命名法。③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和最根本的化学原理,包括溶液理论、气体定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④典型金属、典型非金属、过渡元素、稀有气体以及有关的化合物知识。⑤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地球化学、化学分析、化学合成。⑥化学与社会、化学科学新进展、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化学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重大应用以及与当前社会发展与生活密切关联的问题。

2.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二个方面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应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笔者认为,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

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按一定的认知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的活动。②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③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

(2)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进行碱金属族元素教学时,利用该族元素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特点,在已知钠元素的性质后,可以演绎推理出其他元素的性质,培养学生演绎思维能力。同时,利用它们具有不同的电子层数,又可以进行各元素性质的对比,找出它们性质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3)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较高要求的科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能独立地获得和探求新知识,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以下两个方面: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②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训练。

(4)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能反映学生科学能力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消化知识,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和增大知识深度,以及提高自学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中学化学的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帮助学生和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能做到:①掌握所学化学概念和规律产生的背景或实验条件和现象。②掌握所学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会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的原因。③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其他化学知识的联系、区别。④掌握所学的化学概念和规律的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且会依据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解释作出正确的推断。

(5)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力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人人都具有创造能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创造能力能通过教育和训练予以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②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另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③注意联想能力的培养。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④注意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中,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施展才能和创造性。

3.教给学生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是有一定难度,但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下列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1)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

(2)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资料和数据的处理(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分类。

(3)得出规律性结论

科学抽象,发现规律,模型化,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4.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意识

笔者认为,科学意识包括两重意义,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然科学观。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要有科学意识的进行对待、处理或解决。

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丰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但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很多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化学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的特点。例如,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树立起尊重事实的观点,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树立为科学而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观点等。

促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这也是化学素质教学的一个应重点加强的方面。我们的教育最起码应做到: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不要求他们能说出问题的原因,但应具有知道这是化学现象的化学科学意识。就好比说,一个公民走在大街上,看到汽车后面排出尾气,他应该意识到这些气体会污染空气。

要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最主要的手段应该是让学生参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形成化学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观点。同时也应告诉学生,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也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5.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

科学素质论文篇3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政治背景 现实需要 内在可能

一、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相联系的政治背景

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时代,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尤其是青年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同志在代表党中央给团的十四大所作的祝词中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和先进文化的生产基地,承担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基于这个意义,时代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是培养道德高尚、素质过硬、专业扎实、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大学生。《高等教育法》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从多个方面规定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1]。

中共中央于2001年9月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指出,要以人为本,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006年3月4日,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知荣知耻。“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为公民道德建设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2008年7月26日,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由中组部、教育部举办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把继承优良传统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引领社会思想文化潮流,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执政方针的集中体现和理论成果,广泛适用于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和抓手。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如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改变传统教育内容和模式大有裨益,而且能够为我们开拓新思路,提供新视角。

二、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相联系的现实需要

认清形势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前提,也是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探讨和研究必须基于对现实的全面把握。具体而言,除了要切实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是要能看到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不发展和发展不科学的现实问题,需要高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

(一)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需要厘清

由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包括高中多年以来的应试教育造成教学双方都以考试成绩为中心,加之高校过于狭隘地关注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再佐以斯宾塞等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之类的论断[2],专业教育地位扶摇直上,广受关注,在我国的理工科院校中更是如此,而文化教育则备受冷落,地位尴尬。

事实上,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密切相连,缺一不可。大学自诞生时起便被视为人类精神的城堡,而绝非仅仅是职业培训基地。专业教育不可能成为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的唯一承担者,也无法代替文化教育的基础和底蕴作用。以大师云集的巴黎高师为例,这所有着深厚文化教育基底的“精神隐修院”培养出无数杰出的科学领军人物和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蜚声全球的耶鲁大学也反对大学教育过早专业化与过度专业化,旨在奠定学生全面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奠定学生文理科基础[3]。法国哲学家教育学家埃德加・莫兰(EdgarMorin)认为,以往的分工分类原则,作为一种人为的规定,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致命性的局限,它不仅使各门知识生硬隔离,而且缺乏对人类命运与未来的反思,如果说自然科学忽略文化精神成果的存在,那么文化科学也没能正确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因此,紧要的问题是探寻如何使二者更好地结合,这是现代大学需要持续关注和倾力解决的问题[4]。

(二)学生价值观和信仰兴趣需要调整

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高校的教育重心导致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带来的负面效应波及大学,造成学生只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大学的评优评奖等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无不与学习相联系,凡此种种进一步导致学生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文化素质的提高。然而知识的累积并不直接带来道德水平的水涨船高,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也没有直接关系。无所皈依的精神,模糊不清的人生目标,加上对自身价值的错误判断,导致急功近利的现象。在学习目标和大学规划方面,当今大学生更关注应聘技巧、考级拿证、学习应试、社会兼职;英文学习氛围浓厚,中文修养备受冷落,英语追求四六级,中文只要五六十分。大学培养的结果是学生道德修养缺乏,文化知识匮乏,文化精神缺失,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偏狭,对专业以外的社会问题缺乏应有的文化关怀和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对理想信念、生存意义、生命终极关怀等命题也失去追问的兴趣和信心,等等。而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问题,焦虑、烦躁、郁闷和苦闷等困扰和影响着他们。据《光明日报》2003年11月13日报道,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占有一定比例。

(三)学科设置和教学方式需要调整

以麻省理工为例,该校对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社会科学要求远远高于我国理工科大学,它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八门文化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且其中至少三门必须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例如历史,哲学,文学,等等)[5]。而哈佛、斯坦福等名校要求更高。相形之下,我国高校尽管有些也开设了一些针对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社会科学课程,但总体而言,能够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阐释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文化社会课程还是太少,正式列入学生培养计划强制选修或者必修的更少。因此,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另外,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需要发挥,要切实达到身正学高、为人师表的作用。比如大学语文如果采取和高中一样的授课方式,恐怕不会有学生会选修或者喜欢中文课程,而理工科专业教师要重视自身职业情感和学生学习情感,要重视学生教育的动态历程,注重过程教育和个性培养。应该尝试从知识体系、研究活动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努力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比如社会功能,就应有与之相关的科学伦理准则,以及制度文明、人类关怀、敬业进取、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等科学素质。总之,要在自然科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寓教于学,贴近专业,贴近实际。

三、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相联系的内在可能

(一)以人为本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都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这为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与方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内心的精神需求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引导学生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这就要求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注重教育的文化性,树立教育的生命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格化塑造、文化化建设、人性化架构,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

(二)全面发展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且必须是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承诺,又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从更高的层次佐证了我国“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智力水平、体力水平,而且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为社会所需求和接受。对于高校教育的片面性问题,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早就进行过批判,他指出:“毫无疑问,把传授局限于某一种技艺的研究,每一种技艺都会提高。然而,尽管这种心智的集中推进了技艺,但是被局限于该技艺的个体却因此退化了。”[6]

(三)协调发展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协调发展和文化建设相联系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结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际,目前存在两种不协调:第一,人与自己内心的不协调。由于实用主义等负面价值观的蔓延,大学生终日忙碌奔波而内心无所得,容易精神空虚,找不到自己的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表现在语言上则是“无聊”、“郁闷”和“烦躁”。作为高校重点和难点之一的学困生现象很大一部分可以在心灵和现实的冲突中寻找解释。第二,人与人的不协调。学生中因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导致的道德失范、争夺和冲突升级及人与人之间不和谐。如何培养大学生与人和谐共处的能力是高校德育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的论述涵盖了文化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比如“我们在抓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文化、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治理支持”,要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7]。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因为学校负责人的思路变化而变化,因为学校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转移,所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也需要坚持,需要建章立制,探索可持续的方案。

总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能否得到很好的实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也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只有切实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才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4-6.

[4]于文秀.文化教育―大学的永恒使命[N].光明日报,2008-09-24.

[5]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6):94.

[6]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06:143.

科学素质论文篇4

大学语文虽然是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但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学生把更多时间用在外语学习和等级考试中,个人素质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现实情况是有些学生的考分很高,但不具备高尚的情操及高雅的审美情趣,缺乏责任感,有些人逐渐丧失人文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甚至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和人格尊严。其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忽视素质教育的问题。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一些学生只是在临近考试时才开始突击,考试结束后,没有多少学生向学习外语或其他课程一样勤奋苦读,想当然地认为母语学习不用花费更多时间精力最终也能有个理想成绩。在考核评价方面也主要以期末闭卷考核为主,评价的重心侧重于笔答试卷,忽视大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要求,即担负素质教育的重任。民族预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培养和输送文化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较好的,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较高人文素质的一年级大学生。如果不重视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并加以考核评价,势必会影响民族预科教育的质量。鉴于此,大学语文教学亟待加强素质教育问题。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阶段。正确把握民族教育自身的特有规律,把遵循普通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与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走出一条科学稳健的发展之路。有人说“世界贫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在导致民族地区落后的原因中,教育落后、人才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必须把民族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民族振兴、边疆巩固、祖国统一和团结进步的高度上来认识,要把民族教育从单纯的应试转变到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主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大学语文课就是通过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全面提高民族预科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教育名著《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每一种社会改善的先决条件要求每个人都要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可见,教育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应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大学语文的教学,从实际出发,发挥学科优势,注重挖掘学生的人文内涵,从而促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思路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高等教育殊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预科,同样不可忽视素质教育。但如何利用综合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加以解决,已成为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新课题。而大学语文课是民族预科教育阶段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旨在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对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依据现有教材读本《大学语文》(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本〉)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分主题进行教学研究讨论,如“理想”“爱国”“学习”“修身”等主题,可以结合孔子的《论语》、陶渊明《归园田居》、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教材内容选取可对学生进行修身、做人、学习等方面教育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读者》《青年文摘》等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中选取适合的文章进行研读、讨论,实现教育资源多样化,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大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思维理念创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语文教学改革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延伸课内外教育,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乡和喜欢的城市进行课外的精神的陶冶,亲近自然,深入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到群众中去学习语文,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另外,在课上编成语文学习小组(五人为一个小组),主要进行讨论与课后实践。如学习小组到“七三一”部队遗址观看之后进行“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民族,不辱使命”,“中国梦,振兴大中华”等话题讨论。以学生讨论为中心,营造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课题氛围,形成预习、阅读、实践、讨论等环节的教学模式,老师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由“让我学”到“我想学”的转变。

(三)优化考核评价办法

大学语文的成绩考核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风向标,对教育目标会产生直接影响。以往的考试主要以期末闭卷的形式为主,考试内容也局限于传统试题模式,难以考察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重视期末一张试卷,缺少对学生平时的考核环节。为了全面提高民族预科素质教育,应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考核,注重学生个性发挥,避免出现整齐划一的具有标准答案式的考试类型,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成绩评价问题实行课上和课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并且创建独特的大学语文考核模式,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实现民族预科素质全面提高。

(四)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大学语文教育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的宣传,陶冶审美情趣,立足教育长远规划。大学语文不只是要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程的主导功能和作用,发挥大学语文学科优势,建立素质教育考核目标,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助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高。民族预科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探索并实践这一目标需要不懈的努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关系到国家进步与发展。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内在品质,从而增强个人素养,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个人的尊严和使命感。对于促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来说,大学语文教育责无旁贷,通过独特的大学语文教学,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及得体的教学方法,有效推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提高。

科学素质论文篇5

摘要:本文概述了人文教育的背景以及我国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并指出了具体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案与策略。

关键词: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早在八十多年前,蔡元培就已非常明确地指出,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乃至中学教育中,由于文理分割对于人才培养所造成的弊病,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克服,以图文理融通。1932年,他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大学目的有二:一为研究学问,一为培养人格。”[1]但由于社会竞争及自身价值观的缘故,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比较急功近利,难以追求全面发展。我校是以理工科为特色的学校,因此如何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便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人文教育的背景

1、如何理解“人文”、“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

“人文”就是指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与文明。《周易》便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名句。

而人文精神则是人文价值的一种具体的理论形态,其基本内涵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对人的幸福以及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这是人文精神的原初目的;二是对世界的客观本质和规律的真理性追求,这是人文精神的理性基础;三是对生活意义的追求,这是人文精神的本质所在。[2]

中西方在人文精神上的最大差异在于对“人”的不同理解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强调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并从人性出发,要求个性解放,摆脱封建等级观念,发展个人的自由意志。而中国的人文传统,则强调“人文”与“天道”契合,人文以天道自然为起点,人文法则出于对天道自然的仿效,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虽然中西方人文精神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形态,但对人的本质与地位的强调却是一致的,以人文知识教育人和培育人文素质也是一致的。如中国周代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教士,古罗马则以文、史、哲、数来培养自由公民等等。[3]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等。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等等,从而成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培养大致可以概括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传授与艺术教育。[4]

2、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启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射的人造卫星落后于前苏联83天。无论是国际上还是美国国内舆论,都将此集中于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批评上。美国教育界经过长期思考,提出了是否因为美国的文学艺术教育落后,从而影响了科学技术创造能力的问题,而这正是《零点项目》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用“零”只是表示把美国在文学艺术上当作一个空白,进而研究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从而揭开文学艺术的想象思维与科学技术的逻辑思维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思维规律。[5]

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研究,历经二十多年的调查,投资数亿美元,最后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美国的文学艺术教育与科技教育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并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潜在影响。

《零点项目》最重要的科学结论是:以想象思维或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文学艺术创新,与以逻辑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科技创新,在思维方式上具有互补性与相互渗透性。只有两种思维方式的结合与交互运用,才能使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与实现。

由于这一成果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之所在,致使美国国会于1994年3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文学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等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

3、我国大学教育之现状——人文教育的缺失

(1)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事实上,学校办得好坏,除了可以量化的论文、课题、专利、获奖之外,还要看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积极倡导自由教育,以心智训练、性格修养、理智发展为目标。关注的是心智,而不是专业技能,用他的话说,便是“构建概念的能力”:“这是一种习得的判断力、敏锐力、洞察力、见识力、心智的理性延伸力以及才智的自制力及沉着力。”[6]

纽曼在此所强调的“心智”,实际上是人文精神的蕴涵。换句话说,大学应将人文精神的发展作为其最高境界与目标。

(2)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取向日趋严重,急功近利的趋势日益明显

自从教育部提出“教育产业化”的概念以后,这个术语已在相当大的范围与程度上被鼓吹得十分厉害,甚至已具有了一些负面效应。把教育和教育出来的学生当作市场上的商品这种观念是非常极端的。这使得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内容都是直接服务于毕业后找工作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还是学生在课程选择上都极其功利,实用主义倾向明显。

(3)大学创新动力的不足以及创新精神的缺失

创新意识对于大学生、大学里的教学科研人员、甚至整个国家与社会来说都是极为短缺的。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痼疾导致国民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体现在各行各业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习惯所养成,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乃是由于政府对于创新还是不够重视,因此缺乏有力的奖励与激励机制,国民的创新潜能因而很难被充分调动起来。

日前,温家宝总理到医院看望科学家钱学森,病床上的钱老直言不讳:“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7]可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乃是教育的核心与关键,更是大学的灵魂与活力所在。

二、如何开展人文教育

1、人文教育的目标与思路

(1)以调动大学生的人文兴趣为手段,以传递与渗透人文精神的实质与蕴涵为目标

教师首先要有一个良好心态,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要有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与态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分层次的培养与教育。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全人”而非偏才,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亦能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与情趣,具有较高的品味。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使学生树立起不断增强人文素质的信念与目标。

(2)人文教育最终要落实在道德教育层面上

以现实生活与工作为例,无论是幸福快乐的人生还是有成就感的人生,一定都与道德责任感密切相关。在人生的舞台上,最大的技巧就是要学会“如何做人”。关于这方面,简单的道德说教是绝对不够的,而应采用事例启发法、感悟法等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道德教育与感化。

其实,除了少数冥顽不化的人之外,大多数人都是可以被教育与影响的。只是要看方式是否得当,教育是否得法等等。尽管当前社会物欲横流、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但作为人类个体与社会群体的精神本质与核心始终不会变,即真、善、美、价值、责任、公平、正义、良知等等。也就是说,不管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只要它还存在,就一定会存在着道德的信仰与功能。换句话说,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道德这架天平的评判作用。要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道德”这张无形之网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只有遵从法律与道德的准绳与规范,才是个体健康良好发展的“低成本策略”。

此外,我们还应看到,当前社会中的拜金主义、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等现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腐蚀与浸染功能。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的影响。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能够积极抵御各种消极与不良影响,从而在对自身和社会具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培养自己高远的人生目标与责任感。

(3)要向学生积极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

随着信息化与网络化程度的高速发展,人的存在日益被虚拟化和机器化所代替,人的尊严与价值日益遭到冷漠与忽视,人文关怀与伦理道德都处于空前的滑坡与缺失状态。生存的数字化排斥了人性与生存的意义,是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异化。它使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统治了人类生活,从而使人逐渐濒于成为丧失个性、丧失真实感的“单向度的人”。因而,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尤其应该用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来守护人的精神家园。这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应引起充分重视。

2、具体实施方案与策略

(1)修订本科培养计划,培养通识人才。有不少大学已在该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讨与尝试。如湖北大学采用“文科试点班”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块“试验田”。关于“文科试点班”的培养模式,该校副校长、“文科试点班”专家组组长、文化史学家周积明教授有着精辟的论述:“文科试点班”最大的特点就是变传统的文科人才培养“两分裂”(文科和理科分裂、基础文科和应用文科分裂)为“两结合”、“两渗透”,并创造性地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文科学习阶段、应用文科学习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同时,“文科试点班”还实行“双导师制”(文史哲学科与政经法管学科导师各1名),对学生进行交叉指导,以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此外,该校还相继开办和重点建设了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数学等多个基地班、实验班。这些“特色班级”是该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缩影,体现了该校的教改思路。还有,该校每年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20余门,开辟了专家论坛、博士论坛、人文讲坛,以及聘请校内外人文学者作报告等等。

(2)设立专门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不断将此方面的研究推向前进。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我们国家的大学在此方面的经验还很不足,且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与优势,应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区别地进行研究,同时也应在各自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在此意义上,专门的人文教育研究机构便显得极为重要。如:西安理工大学就曾在2001年成立了专门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承担的研究方向有: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两课”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理工科大学生德育创新研究等等。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健康的心理是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大学生处于成长的转折点上,面对社会和自身的方方面面问题,心理承受能力会有一定的起浮。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使我们的心理状态朝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此外,处于数字化与信息化潮流中的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在一种类似于快餐文化的氛围中长大,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乃至其它一些不健康的意识形态。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这些意识形态,从而帮助学生在人性、人格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正常发展。其实,“心理健康”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它是我们正常生活与工作的保障。它不仅仅是指我们应具有的正常人的心理与意识,还包括一些抗挫折、抵制诱惑、正确看待得失等方面的问题。事实上,世界上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心理问题或思想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能够很好解决,则其它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青年心理问题一直是西方社会和心理学家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却并未得到应有重视。尽管许多综合性大学都已开设了心理学专业,且每所大学都有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总的来说,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普及教育还很不够。目前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容易滋生任性和唯我独尊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点,学校可开设大量相关课程,如:心理咨询与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女性心理学、成功心理学、创造心理学、恋爱心理学等,并可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或报告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此外,教师亦应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仔细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尽可能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乃至悲剧的发生。

(4)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人文素质教育如艺术等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开发学生的右脑,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佩里(Sperry,R.)博士在其历史性的裂脑实验中发现,人脑的两部分都有其自身独立的意识思维系列及其自身记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甚至发现人脑的两边是用根本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亦即左脑易于用语词进行思维,而右脑却径直用感性表象来思维。

(5)换句话说,人的创造力主要来源于右脑的功能。因此,音乐与艺术等课程的设置对于理工科大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许多著名的大科学家如爱因斯坦、杨振宁、李政道等都是对艺术情有独钟的。事实上,艺术的形象思维往往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已成为当代潮流。科学与人文艺术是人类智慧的两个翅膀,彼此可以相互带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开设一些人文艺术方面的专业或课程;另一方面要积极优化校园的人文艺术氛围,如举办各种辩论赛、戏剧表演大赛以及各种有意义的学术文化讲座等等,以增强学生的人文艺术品味。

当然人文素质教育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而是需要自上而下的不懈努力。长期以来,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考验,如社会上世俗化、功利化、时尚化的风气对学生所具有的极大诱惑;就业压力、考研、出国等激烈竞争使学生所承受的重大压力等等都使得这一教育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但广大教师只要明确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切入点与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努力,则必然会将这一工作成绩推至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孙小礼.融通文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8页

[2][3]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5、8-9页

[4]李炜.理工科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5]卢希悦.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5-37页

[6]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第72页

[7]温家宝看望文学家季羡林和科学家钱学森.京华时报.2005年7月31日

科学素质论文篇6

一、加强学生思想建设,深刻理解人文素质提升的意义

在中共中央十七大六中全会形成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上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作为文化的历史产物及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学的发展一直担负着文化使命,而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每一名大学生个体的存在。应当认识到,每一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带动大学生群体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加强大学生思想建设,让其充分理解人文素质提升的意义,对于大学生自我发展、高校发展乃至促进社会文化大繁荣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加强学生思想建设,一是要形成长效的学生思想建设机制。思想建设是一个大的范畴,其中包括一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的构建。工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党校、学院党支部、班级团支部在思想教育方面的牵头作用,一方面向学生传达贯彻国家相关政策举措,一方面注重学生观念、意识、品格、修养及行为的养成,把学生思想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提升人文素质对于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的素养的提高,并采取各种手段来优化人才素养。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当前许多市场早已打破行业的界限,仅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很难脱颖而出,这就要求培养出来的工科学生,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及人文素养,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新环境。

三是要拓展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工科院校不乏熟练操作计算机各类软件的学生,在学校网络上建设专门的人文类栏目,制作健康向上、雅俗共赏的作品,对于学生思想熏陶、人文知识积累有着良好推动作用。

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比重,提升文化教养

传统工科教育过于注重专业化,培养模式较为单一,这必然使得大学生人文素养偏低,在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历史和哲学素养等方面的修为远远不够。因此,必须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开设一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逐步形成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以彻底改变工科院校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的教育倾向。国外著名的理工科院校都十分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如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中,人文艺术及社会科学占到了1/3,更明确规定了学生必须修满8 门人文课程, 计72个学分后才准予毕业。

在课程设置中规定人文必修学分固然必要,但同时亦要注意提高学生对选修课重要性的认识,当前许多选修课流于形式,成为学生毕业“赚学分”的工具,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选修课本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渗透、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知识拓展和知识升华的重要学习环节,大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人文喜好来选择不同的课程,因此工科院校有必要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的考核力度,同时选好任课教师及教材,让选修课生动起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人文氛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陶冶精神情操

校园文化以校园精神为底蕴,以师生文化为载体,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人文氛围,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工科院校文化建设,将有助于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导和文化启迪。但在当前,一个普遍问题是缺乏人文环境。所以,工科院校要研究如何体现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人文环境,并以此来提升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对自身的发展产生内在的激励作用。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一是要加强校园文化的传播。校园文化的传播途径有多种,从人文景观的熏陶来讲,无论是校史馆或具有历史感的教学楼,还是一尊雕塑,只要与校园文化的传承相关,皆可用于营造人文氛围,让学生感悟人文精神的魅力;从校园风气来讲,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视频、文化走廊等倡导和谐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给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教师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主导者,其自身的人文素质和行为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工科院校大部分教师为理工背景,其在学科、专业知识的领域固然有较高的水平,但也存在如文史知识贫乏、艺术修养不高等问题。加强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进行岗前培训、定期组织学习、建立教学考评等机制,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教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态度,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必须以人为本,重视科学的人文关怀。

三是鼓励学生组织的发展。积极引导学生组织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书法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锻炼思维能力、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感受人文和科学教育;社会实践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一条重要的途径,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寒暑假,结合专业学习,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在实践中达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四是定期开设人文名家讲座。工科院校往往少有优秀的人文师资,学术讲座也多是专业前沿讲座,文化素质类讲座较少。通过举办各类文化类讲座,可以使工科院校形成浓郁自由的人文氛围,从而使学生浸润着一种人文思想,时时接受人文思想的熏陶和洗礼。

四、结论

时代的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更高的人文素质。工科院校应通过转变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等措施,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情操,塑造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董加和, 贾秀娟, 苏丽等. 工科院校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J].德育工作, 2007(29): 61-62.

[2]王任. 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06: 76-79

[3]张会霞. 工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甘肃科技, 2010(26): 192-193

[4]桂署钦. 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09(11): 168-169

科学素质论文篇7

历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其实就是丰富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提高历史课堂效益就是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效度,准度和速度

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来源于历史学

历史学科高考选择——

新课程版历史考试大纲在考试内容(要求)中增添了这样的表述:

“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学科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在考查基本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考查历史的“学科素养”“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等,比“文科综合”考查目标的共性要求更贴近了历史学科一步。

历史学科研究就应该“靠近历史学科特点 考查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课堂的选择:教教材还是教历史?

以下是我区历史老师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1.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积累不足。

虽然大部分历史教师在高等学院受过历史专业教育,满足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底线,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入门条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很多教师的专业知识没有增加和更新,反而是在减退。历史学科专业持续学习能力急需加强。

2.重视教学技能的提高,忽视知识的提高和更新。

我觉得从课改开始实施后,几年来,历史教师的素质应该说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是我认为在教学技能方面提高,可能要好于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提高。很长一段时间来,关于专业知识提高的问题没有被提到一个必要的高度。很多教师热衷于“术”的研究和实践,看书学习也是首选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成绩方面的书籍,听报告也是希望听到切实可操作的做法,“你就告诉我怎么做”,不善于研究“道”,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太过于功利了。

3重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对知识的把握和研究。

重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对知识的把握和研究。

4.教教材而不是教历史。

教师大多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教,努力达成眼前的功利性的目标,忽视课程本身的目标,目标中有的是知识,有的是效果,而忽视育人目标。忽视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这其实是反映出教师对历史教育理解的偏颇。

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当诗歌遇上历史,文学的还是历史的?

长期以来举办过多次初中历史比赛活动,看到很多历史老师把诗歌,文学艺术音乐等在历史学科教学设计中频频出现,是点缀还是需要,是历史课还是语文课?是历史还是文学?是诗歌还是历史?其实,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问题已经不可回避。当诗歌 音乐 艺术 文学遇到历史,我们需要再次重访,回归,回到各种论述的起点去重加审视,了解是不是有获得一笔新学术资源的可能。解答历史课堂中有关诗歌与历史,文学与历史之间纠缠不清的疑惑,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早已将诗与史区别开来,“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能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所以,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歌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虽然如此,诗歌创作及诗歌理论与历史责任之间的争端从未停止过,但是我们任然不 回避诗与史之间的相互纠缠以及混淆,并试图找到历史与诗的某种宿命的关系。

歌德在名叫《诗与真》的回忆录中说:生活的真实是真,而今天他的回忆是诗。历史和历史学不能混淆在一起。李白说:“白发三千丈”,这在“真”的意义上是不对的,不过,换个角度来说,也对,那就是在“诗”(艺术)的意义上。历史学呢,除了“真”之外,大概还有“诗”的成分。 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二是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前者是史事,后者是史学;史学不仅要涉及历史的客观事件,而且也要涵盖到历史人物的心灵活动,还包含着史家的心灵容量和境界或者说灵魂能力

胡适之的一句话很有名,叫:“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史料本身是不变的,但史家对史料的理解永远在变,因此史学也是在变动着的。历史学包含两部分,即理性思维和体验能力,二者的综合就成为历史理性。理性思维使它认同于科学(真),体验能力使它认同于艺术(诗),从而有别于科学,或者是某种有似于直觉的能力。因此,历史学是科学与艺术的联姻。要真正地进入史学,历史教师需要以自己的心灵去捕捉历史的精神,正有如诗人是以自己的心灵去拥抱世界。——如果说第一层次是科学的层次,那么第二层次则进入了艺术(哲学)的境界。对历史的理解,其深度和广度,大抵就取决于历史教师人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了。

任何历史教师,都必须在自己的无知和无能面前低下头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帮助他提高自己的历史理解。因为,历史理解的深度是以理解者的思想境界为转移的。所以,未经批判的决定论,就是对克里奥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的九位缪斯之一,为掌管历史的女神)的最大僭越和不敬。

新史学至今,从梁启超、王国维一辈奠基人算起,差不多已经一个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我国历史学的主导,也已有半个世纪之久。然而,我们仍然需要对自身的史学先进行一番反思。

历史学是科学,历史学是哲学,前者是其形体,后者才是其灵魂。灵魂,只有灵魂,才能让史学的躯体鲜活起来。在这个意义上,史家的哲学思想就远比史料的积累更为重要,而且重要得多。史学和史家之境界的高下,主要不取决于其占有史料的多寡,而取决于其思想的境界。说到底,是史家的境界决定了史学的品位。科学以求“真”为要义,人文以“诗”意为鹄的。史家王国维最大的隐痛之一,是“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可信”属于“真”的、科学的范畴,“可爱”属于审美的、人文的范畴,也就是“诗”的范畴。如果我们能够将“诗”情与“真”意结合起来,或许就能让史学既“可信”又“可爱”。这应该成为新史学的目标。而所谓新“史学”,不仅是社会科学方法的进入史学,而且更多的是文学本身进入史学。文本的解读、文学想象的介入,这都是新史学的特征。所以,“史家司马迁”同时也是“文学家司马迁”。一个真正的史家,应当用生命去拥抱学问,生命不息,学问不止。学问是我们终身的修为。学无中西,学无新旧,世间所有的学问,都是相通的,其区别只在于高下、精粗和对错,而不在其他。“历史是自由人的自由事业”,要有真的史学,首先要心灵的自由。

史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历史本身没有意义,关键看你赋给它什么意义;生活本身也没有意义,它的意义取决于你自己。

总之,诗与真、科学与人文,是史学的两个维度。我们的思想就是诗与真的二重奏,我们的史学是诗与真的交响曲。优秀的指挥家,应该能演奏出美好的乐章。(摘自:何兆武——诗与真:历史与历史学)

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总论里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一类文献。

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如果语言或文字没有文采,是不能传之久远的。所以只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著作才会令人永久记忆。廿四史的前四史,编年史里头的《左传》与《资治通鉴》都是这样的著作。

最早提到史与文的关系的,似乎也还是孔子的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后面这半句明明是在说只有文采胜过事实,才能成为史,否则没有文采只有事件,即质胜文,就只是鄙野之人的谈资而已。对于文与质的解释大抵有两种,一是指文字的华美与质直,另一是指文字的形式与内容。无论哪一方面,都说明史是具有文学性质的,或文字比较华美,或形式超过内容。质是质朴自然,保持事实原貌,文则是进行人为的加工。质的解释可以是实事、事件,而文胜质则是故事了。甚至可以说文与史是相同的,区别不大的。但太过文学化了,史就会失去真实性。

对于史与文的关系,有人是不主张过分的“文”的,如刘知几认为“史”应当以“叙事”为主,“夫国史之美备以叙事为主。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简要”就是不要过分描写。从这个基本论点出发,刘知几认为“史书”的“论”、“赞”,简直是可有可无的,与其空泛地评述一个人物,不如直接写他的言语和行为。宋代郑樵也有这种观点。他在《通志序》中说:“史册以详文该事,善恶已彰,无待美刺。读萧、曹之行事,岂不知其忠良?见莽、卓之所为,岂不知其凶逆?”唐代以后诸史,均无“论”、“赞”,大约是受《史通》主张的影响。

西方历史关注的是历史的本来面目,认为在文学作品之外,有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历史,而文学作品只是对这个真实而具体的历史的一种反映。换句话说,历史是第一性的,文学作品是第二性的。历史作为一种客观的真实而决定了文学的存在和文学的内容。而新历史主义者不再把历史看成是由客观规律所控制的过程,看成是文学的“背景”或“反映对象”,而是把历史和文学两者同时看成是“文本性的”,历史的虚构成分和叙事方式同文学所使用的方法十分类似。因此两者之间不是谁决定谁,谁反映谁的关系,而是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互文性”关系。

文学可以虚构,历史必须真实,也就是要可信,这是最基本的差异。但历史中就没有虚构的成份吗?司马迁的《史记》自然是典型的历史作品,它是廿四部正史的第一部。所谓纪传体的史书就是由它所开创的,所以大概不会有人说《史记》是小说故事。

按一般说法,《春秋》三传要早于《史记》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左传》开编年之体例,是很正宗的史学著作,如此正宗且早期的历史著作尚且文学成份很浓,何况其他。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他著的《文史通义》里提出过一个问题,他说史学家能不能为文章之士这一特殊的群体写出一种特别的历史,就像司马迁、班固曾经在司马相如、扬雄“列传”中做过的,记述这些人的生平事迹,同时也展示他们的赋作,使“文苑必致文采之迹”。章学诚谈到的如何从历史的角度记载“文章之士”的著作,其实是在思考如何记载文学史,即史学和文学的关系问题。

文学与历史的分合际遇 就发生而言 , 文学与历史有着共同的 源头 —— — 上古神话与传说 。这是我们今天 可以知道的人类最早的叙事形式 , 对于这种人类早期的神话与传说 , 后人的 认识往往大相径庭 , 有人视之为真实的历 史记录 ,有人则把它们当作基于图腾崇拜 的想象与虚构 。例如对于中国上古传说 ( 三皇五帝之类 ) , 我们的祖先一直是当作 历史来看待的 , 而到了顾颉刚先生为代表 的 “古史辨” , 这些关于尧 、 派 舜 禹的传说 一概被理解为古人想象的产物 。而当史学 界早已 “走出疑古时代” 的今天 , 人们又相 信那些传说并非古人的向壁虚构 , 而是一 种历史叙事的原始形式 。孔子修订过并且 后来成为儒家典籍的 《春秋》 和它所代表的 那个时期各诸侯国的史书 , 代表着中国古 人历史意识的觉醒 。,清人章学诚有 “六经皆史” 之谓 ,如此则 《尚书》 《周易》 等保存了西周初期文献的古籍亦可以史书观之 。但无论 是从传统史学 ( 秦汉乃至清季) ,还是从现代史学的角度看 ,在现存先秦文献中唯有 《春秋》 可以归为史书之类。显然 ,孟 子之推重 《春秋》 , 首要之点并非其对人 者 物和事件的真实记录 , 而是在历史叙事中 所蕴涵的价值判断 。孟子是将这部史书作 为儒家价值观念的承担者来看待的 。二者的文本差异 与文化功能被忽视了。变化出现在魏晋六朝时期。先是曹丕提出 “四科八体” 之说 , 随后陆机标举 “诗缘情” 之论, 都明确表达 了对文学以及各类文体之独特性的清醒理 解。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是曹丕的 “八体” 说 ,还是陆机的“十体”,都没有涉及说“史” 这一文类 ,这说明在当时文人心目中,作为文化文本类型的历史与文学已经完全分开了。嗣后, 宋文帝时立儒玄史文四学,,标志着文学与史学作为并立的文化门类而受到官方的认可。20 世纪后半叶 以来,在人文科学领域那种科学主义倾向 受到普遍质疑,人们越来越不满于19 世纪 和 20 世纪之交确立起来的那些学科规范。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一股反学科的潮流 蔓延开来。就文学与历史而言, 不是文学 首先宣布自己有资格成为历史, 而是历史 宣布自己原本与文学并无根本区别 , 大家 本来是一家。(摘自: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周振鹤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演讲)

在人类文化史上,文学和历史从来就 处于相互影响之中 , 我们先看历史对文学的影响。历史叙事在中国古代可谓源远流长,据说唐尧、虞舜时期就已经有了专门的史官, 史官文化 已经十分发达。甚至许多学者都认为, 影 响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周文化, 其核心就是 所谓 “巫史文化” 。至少, 就我们今天看到 的古代典籍而言, 中国古代的史学的确是 非常发达的。中国古人因受 儒家文化影响, 对于虚假言说一直抱有深深的戒心 ,始终不肯给予合法地位, 这也 是长期以来文学叙事的虚构性不被承认的 重要原因。

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高下评判与中国古人有很大不同。

西方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经 形成了一种 “追问真相” 的恒久冲动 ,在古希腊那种本 体论知识模式影响下,西方学者总认为文 学、 历史 哲学等人文学科与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一样 ,都肩负着揭示真相的伟大任务 , 它们的区别仅仅是对象不 同而已。例如亚里士多德关于文学比历史 更有哲学意味的著名论断就十分清晰地体 现了这样一种知识模式 。他说 : 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 散文,一用韵文 ; 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 改写为 “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 有韵律都是一样 ; 两者的差别在于一 叙述已发生的事, 一描述可能发生的 事 。因此 , 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 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对待; 因为诗 所描写的事带有普遍性 , 历史则叙述 个别的事。在观念层 面,中国古代史家似乎从来不肯承认接受 来自文学方面的任何影响。西方学界也只是从 20 世纪以来 ,随着对现代性话语建构 的反思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 史学 界才开始承认文学性始终是影响着历史叙事的重要因素。这种观点从克罗齐到柯林 伍德 ,再到今天依然活跃的海登怀特, 呈现出越演越烈之势。

而自从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文学”和“历史”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唯物史观创始人马克思曾经说过:“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 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 史。 黑格尔则指出一切历史都具有当代性。 传统历史观把历史看 做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故旧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就把文学 文本看作是对真实而具体的历史的一种反映,是对业已发生的事 实的连续而线性地描述。 于是旧历史主义把正史、大历史事件和 伟大人物的事迹等作为分析对象,历史的记录者以趋近客观事实 为标准。由此,传统上认为历史是“记时”,而文学是“叙述”,历史 的真实性远远大于文学的虚构性。文学和历史的关系也被看作是 简单地、机械地反映被反映关系。这种传统的观念在《新科学》出 版后开始受到置疑和挑战。维柯在《新科学》中指出,历史“逻辑”的“诗学”性质绝不亚于 它的“语法”性质。 弗莱则更明确地提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 是神话的对立面。”“当一个历史学家的规则达到一种全面综合性 时,他的规则就在形式上变成神话,因此接近结构上的诗歌。”詹姆逊认为历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们,换言之,我们只有通过预先的文本才能接近历史。 海登 怀特认为人们不可能找到原生态“历史”,因为那已经是逝去的,不可重现和复原,找到的仅仅是被阐释或编织过的历史,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真实的历史,历史只是一堆“素材”,通过“诗性的”理解和连缀即加工出的一种叙述话语结构。这无疑把文学和历史划上了等号,即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从根本上否定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规律性,认为历史是一种“语言的虚构”,历史学本质上即是一种历史诗学,是一种“叙事的”,有“文学性”的文本。福柯等后结构主义者则更加突出历史的文本性,认为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历史,是哲学家们的历史,是一种以文本的形式存在的历史。

真正对“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分析透彻的是一批新历史主义者。新历史主 义先趋福克斯 吉诺韦塞直接提出“历史是一种本文”,新历史主义认为文学与历史同时用虚构、想象或隐喻的方式构造文本。“历史是 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这里正如海登怀特所说“历史事件首先是真正发生过的,或是据信真正发生过的,但已不再可能被直接感知的事件。有人说,历史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有客观性、连续性;但也有人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历史是一堆“素材”,经过历史哲学家们主观化的阐释后成为了诗意化的历史,是偶然的、零散的,而所谓 的“真实”也是虚构的“真实”。历史究竟是怎样的?是简单地、机械地客观重现和还原还是想象的主观阐释和编织呢?

作为普通的历史教师,我们也尝试着运用“风”的诗性获得历史教师在学科素养建构中的有效途径。重访,回归,回到各种论述的起点去重加审视,或许成为我们不二的选择,哈佛大学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无疑成为历史老师最好的选择 。

历史教育的选择:

正如叶芝写给他爱人的这首小诗——

他正在为事实痛苦,他很穷,他不能真的给他认为她想要的,他说:我有一些另外的东西,但它并不是给你的,他说“天堂已经在衣服上刺绣了,用金色,和银色的灯光,蓝色的,暗淡的和黑色的衣服,用夜色的灯光和半灯光,我延伸衣服到你脚下,但是我非常穷,只有我的梦想,我延伸我的梦想到你脚下,轻轻的踩,因为你正在踩我的梦想,每天,每处。

只要我们还能理性的思考,我们的未来就不会没有收获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HAO)题诗在上头”

——李 白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诗歌也是令李白自叹不如的诗歌最能体现历史学科诗的韵味: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妻妻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诗人崔颢

历史留给我们的唯一可能:

通过思和诗去作好一种准备,即为上帝的出现或者为没落

时代上帝的缺席作好准备。

附:上文引自下面相关文章

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周振鹤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演讲

何兆武——诗与真:历史与历史学

科学素质论文篇8

 

髙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实践 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 作和进行相关技能的基本训练,是完成学位认定的 必需环节[1]。近年来,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科 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呈下降趋势,毕业论文的实施 和审核难以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行业和企业也难以通过毕业论文的内容和水平,进行人才的 选择和评价,进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降低了专 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需要对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 策,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分析,调查和走访动物药学专业毕业生,召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座谈 会等方法对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和总结。

 

1.1毕业论文选题多样化不足对毕业论文的选

 

题类型进行调查,90%的毕业论文均为实验性类 型,针对某一问题开展设计实验条件,开展实验研 究,研究内容多为基础性研究,而调查报告、实践研 究、案例分析等类型的毕业论文只占10%[2_3]。从课 题来源看,指导教师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选题占 91%,来自生产实践的课题为7%,自选课题仅占 2%,课题来源、类型相对单一影响了学生自主进行毕业论文试验研究的积极性。调查表明,学生主观 上希望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试 验工作,并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能有更大的自主 性,但是由于知识背景、实践经历和创新思维培养 上还有诸多的不足,很多学生对自主选题感到困 惑,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有实践意义和科学价 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短,对学 生的引导不足也是影响学生选题质量的一个重要 影响因素。

 

1.2毕业论文执行过程中外界环境干扰毕业论

 

文和毕业实习开始的时间为第7学期中旬和第8 学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面临着研究生考试、公务 员考试和兽医资格证考试等一系列关系到毕业后 进一步发展方向选择的重要考试内容,学生很难把 精力集中到毕业论文的设计、实施和撰写上来。尤 其是部分毕业论文的依托单位为企业,学生进人企 业后,更多的是进行岗前的培训为毕业后的就业做 准备,而开展毕业论文实验所需的投人时间、精力 和条件在实习期间也难以得到企业的支持。学生即 使在主观上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投人来完成毕 业论文,但考试准备、面试奔波、参加招聘会和进行 岗前培训等客观存在面前,使得学生在就业和发展 的巨大压力下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深入开展毕业 论文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导致毕业论文的工作量、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与学校的预期相差较大,因此 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降也是在所难免。

 

1.3毕业论文评价过于宽泛毕业论文是反映学 生对学习知识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是授予学位的 一个重要条件,然而在对毕业论文进行评价时,很少 或没有学生因为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在答辩时没 有获得答辩委员会的认可,而失去获得学位的资格, 因此造成学生越来越忽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通过 近5年的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调查数据表明w],毕业论文答辩首次通过率高达99.5%。而毕业论文成 绩的核定也远高于学校的预期设定,优良率高达 87%。这些数据表明,在进行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 量的评价上,评价的标准虽然很严格,但评委进行 考核时评价的尺度较为宽泛,优秀、良好、中等、及 格和不及格等评价指标界限的执行过于模糊,导致 成绩分布不能体现为正态分布,峰值偏向于高分, 不能够体现出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1.4毕业论文作用趋于功利在很多学生的概念 中,进行毕业论文研究与实验课、理论课没什么区 别,都是在本科4年学习生涯中的一个被动的考核 环节,通过就是目标,对做什么内容,选择什么类型 题目,并没有更多的思考,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 地进行自主研究。部分学生由于面临找工作等问 题,常常要求指导教师不要给较大工作量的题目, 只要能够通过答辩就行了。有的学生则认为,毕业 论文的选题和他工作关联性小,用不上,不愿意承 担毕业论文研究实验工作。由于带有功利性的选题 目的,将毕业论文作为本科高等教育一个综合性的 培养,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 环节的效用性打了折扣。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以个性选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个性化教育

 

突出对个人意愿的尊重,提供更具有选择性的教育 环境,在培养目标上更侧重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个性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研 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 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 技能的同时,能够自主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 计、开展、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提升观察、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选题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方向,为 个性化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动物药学专业的学生 选题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①临床药学方面:药物 治疗效果的连续监测、进行处方分析、关注药品可 能的不良反应、药物配伍后相互作用等研究;②制 剂研究:优化制剂处方,摸索含量的测定,优化制剂 工艺参数,对中药的使用和开发进行基础性研究 等;③其他方面:宠物疾病的诊疗与用药分析、动物 组织病理切片及观察,动物中毒生理应激反应等。

 

在选题类型方面要允许学生除进行试验研究 性论文外,还可以选择工艺设计、调查报告、诊断分 析等多种论文形式,只要能够满足论文的科学性、 创新性和工作量,形式不要限制过严。

 

2.2以校企合作提高课题的效用性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进行校企合作,在经过 3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在第7学 期和第8学期与企业紧密结合开展实践能力训练, 第8学期既是学生与企业开展密切联系的时期,也 是开始本科毕业论文研究工作的时期,而对于部分 执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而言,最后一年 的实践学生都将在企业进行培训,该种模式必将与 毕业论文产生冲突。在这种形式下,要积极利用学 生在企业进行实习的机会,与生产全面展开接触, 在生产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有的 企业配备了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借助企业和学校的 设备和技术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和市场调研,实现以 企业为主导,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共同设定毕业 论文选题,在完成企业培训任务的同时,实施毕业 论文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在返校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时,邀请企业指导教师参加答辩环节,对其成果进 行评述,根据成果内容决定是否采纳并实施。通过 该种方式增强了毕业论文的效用性,与生产实践紧 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毕业论文的成果能够在工作中 得到具体应用,并为其将来在企业职场发展提供了 科技支撑。

 

2.3以学期延伸拓展实施的时效性毕业论文选

 

题和实施的实践集中在第7学期和第8学期,学生 面临诸多干扰因素,在时间和精力上投人不足,针 对这种情况,动物药学专业制定了科研导师制,鼓 励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与专业教师联系(实施导师 制),进入实验室,通过“协助一关注一选择一实施” 的选题流程,确定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内容,这个 过程可以反复进行,也可中断某一环节重新开始, 对选题的科研意义、创新点、材料的准备和实验环 境进行充分的论证,使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不断增强,同时也为论文内容的充实和完成提供宽 裕的时限。科研导师制是以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 研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通过提前开展课题研究 工作,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进行科学研究的经验,学 习科学研究方法,并且能够在一个相对单一稳定的 环境中进行论文研究,以保障论文的质量和工作量。

 

上一篇:化学测量论文范文 下一篇:旧城改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