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价值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8 08:09:03

人文价值论文

人文价值论文篇1

[关键词]窦娥悲剧价值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学术界公认的、特征鲜明的悲剧杰作,历来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王国维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这是从中国和世界戏剧史的高度做出的评价。

在元代,社会秩序失范,官吏贪墨,阶级冲突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冤狱重重,悲愤屡屡发生。关汉卿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在剧中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典型。剧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是最具有震撼力和典型意义的。

对于“悲剧”的定义,前哲时贤多有探讨。美学上真正意义的悲剧性在于:悲剧冲突是正面主人公与暂时强大的邪恶势力之间不可避免的斗争冲突,结果是以主人公的受难、失败乃至死亡形成的悲剧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悲痛、怜悯、同情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人们那股潜流在灵魂深处的良知。历史上大部分悲剧均是这样的,悲剧主人公都是一方面有正义善良个性特征,有美好的理想愿望,另一方面又必须使他们遭受种种迫害而不屈服,最后为了理想而拼搏献身,体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人性美和劳动人民的人情美。因此,悲剧一向被称之为崇高的诗,恩格斯和鲁迅曾经对悲剧下过这样的定义: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窦娥冤》就是一部极具震撼力量的悲剧经典名著。

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所谓“有价值的东西”,具体到《窦娥冤》中,便是窦娥的生活愿望。窦娥是一个温顺善良的弱女子,但她的性格中又有倔强刚强,敢于反抗的一面。

窦娥是人生苦难的化身。她出生在书香之家,家境贫寒,三岁丧母,幼小的年纪过早地遭受失恃之痛和穷困之苦。父亲为了抵债,七岁时忍心将她出卖,做了蔡婆的童养媳,使她成为高利贷的牺牲品,这加重了她幼小心灵的创伤。她在蔡家平淡地度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岂料十七岁成亲不久,丈夫便亡故了。一个二十岁无儿无女的寡妇从次开始面对着无边的苦难。

这时她的生活愿望是:守节尽孝,用今生受苦以修来世。俨然一个封建社会孝女、节妇的典型。这是窦娥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有明显的时代局限,但每个人都应当有选择生活道路、决定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这种选择不妨害他人,其他人便不能以任何借口加以干涉,强迫其改变。从尊重人的权利、顺从人的意愿角度说,窦娥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有价值的”。然而,饱受折磨的窦娥万万没有想到,她一生中最大的苦难还在后头,窦娥的这个愿望没能实现,却被张驴儿和官府粉碎了。

在剧中,窦娥的婆婆蔡氏以放债来收取“羊羔儿利”,无力偿还其债务的赛卢医起了杀蔡婆婆之心,蔡氏在危难之际意外地被张驴儿父子救出。可是,张氏父子不怀好意,乘机要将蔡氏婆媳占为己有,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怀恨在心,趁蔡氏生病,暗中备下毒药,伺机害死蔡氏,逼窦娥改嫁;可是,阴差阳错,张的父亲误喝有毒的汤水,张驴儿逼婚不成,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以此诬陷窦娥杀人,窦娥没有屈服,她一身清白,不怕与张驴儿对簿公堂,选择了“官休”。

这时她对官府的期望是:是非分明,执法公正。这是自从法律产生以来,人们一直渴望实现的心愿,也是考察一个社会吏治明暗的唯一标准。可是,窦娥的这个愿望被官府粉碎了。

经历过人生磨难的窦娥,本来很珍惜与蔡婆婆相依为命、相对平稳的家庭生活。她对早年守寡、晚年丧子的婆婆孝顺有加,也深信一女不嫁二夫的教条。如果生活没有波澜,她会恪守孝道与妇道,做一个贤惠的媳妇的。但蔡氏被张驴儿父子救出后,竟半推半就地应承了张氏父子蛮横无理的“入赘”要求。面对张驴儿的行为,窦娥没有委屈顺从,而是以蔑视鄙弃的态度与张驴儿针锋相对。在这里,她的抗争,不仅仅是恪守妇道,更是一种维护自身人格尊严的行动。尤其是当张驴儿借张老头暴死事件作为霸占窦娥的筹码时,她相信官府不会容许这灭绝人性的衣冠禽兽的胡作非为,所以,她要与张驴儿“官了”,以为官吏会主持公道,会维护她的清白与名声。然而,窦娥没有想到,她所处的生存空间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她所寄予希望的官府,竟是一团漆黑。楚州太守桃杌残民以逞,滥用酷刑,将无辜的窦娥打得“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为了使蔡婆婆免受毒打,窦娥忍受着剧痛、屈辱和不公,不得不含冤招认,无辜受罪。“法场”一折,窦娥敢于牺牲自己的性格和体恤亲人的细致感情结合在一起,更进一步展示了她的高尚情操。被押赴刑场时,她央求刽子手绕到后街去走,“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这就是窦娥的悲剧性格。她的遭遇,典型地显示出善良的百姓被推向深渊的过程。

当一个人处在顺境中时,关心别人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当一个人处在最困难的境地,特别是处在生死关头,仍能不顾自己的安危,去关心别人,这就难能可贵了。窦娥是一个行将就死的人,她想到的却是不要让婆婆看到她无罪被杀而伤心。仅仅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出她的善良敦厚与舍己救人的高贵品格了。与婆婆话别的一段唱:“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场尸骸上烧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这是窦娥与婆婆生离死别痛苦心情最恰当的表现,它既表达出窦娥负屈衔冤而死的凄惨,又反映了几年来婆媳俩相依为命,她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同时也写出窦娥对她那年轻亡故的丈夫的怀念。这些都体现了她对亲人的爱,是她性格中柔的一面。可见,对自己的亲人,窦娥异常温存,关心备至,不惜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

事实粉碎了窦娥的一切梦想:官府并没有覆勘,“天地”也没有为她伸张正义。一切希望和幻想都破灭之后,窦娥开始对人生进一步思考,严酷的现实使窦娥认识到不仅仅是一个楚州太守贪赃枉法,造成她的冤狱,而且是天下衙门都一样的昏暗,百姓们无不受害蒙冤,“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由只否定楚州太守到否定所有官府,对原以为“公正无私”的天地鬼神也开始了怀疑和否定。第三折的[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就是她怨天咒地的心声。刑前她慷慨激昂痛斥天地日月,诅咒赃官酷吏“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寿……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惠枉做天……”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遭际的感叹,发展为对善恶对立、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的怀疑和不满,对世俗观念里最为神圣威严的天地日月鬼神表示了抗议和否定。这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受愚弄最深,也最善良的人民的觉醒。觉醒后的窦娥在行动上有了崭新的面貌,表现出百折不回、死生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

窦娥本来不想和现实生活作对,可是黑暗的现实却逼得她爆发出反抗的火花。人间的不公,更使她怀疑天理的存在。面对冰冷、罪恶的屠刀,窦娥以凄厉而大义凛然,热血喷涌、怒火万丈之浩然正气向苍天发下三桩誓愿:“一愿三尺白练高杆悬,一腔鲜血红天帘。二愿天公怜我泪哭干,山阳无雨旱三年;三愿上天念我窦娥有冤,天降三尺大雪掩埋我窦娥的尸体。”她声明:“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第三折[耍孩儿])她要苍天证实她的清白无辜,她要借异常的事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激发世人对不平世道的愤慨,催促世人为争取公平合理的社会而抗争。因此,《窦娥冤》所表现的反抗性,是时代的最强音。

窦娥并没有提出惊天动地的口号,也没什么宏伟的人生目标,她只是从自身条件出发,提出了能够生存下去的最起码的要求。在家庭伦理关系中,窦娥是贞节、贤孝的化身,具有苦己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长久形成的美德,剧作家把这些被民族群体认可的美德赋予女主人公,就使女主人公的毁灭更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愤慨,产生敬意,从而接受道德的洗礼,净化心灵,使之与主人公的美好品德出现共鸣,激发起人们反抗邪恶的自觉和勇气,这正是悲剧价值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窦娥没有力量保卫自己,也没有复仇的手段。她的抗争之所以有力,之所以震撼人心,在于她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从这个角度看,窦娥是强大的,官府可以杀死她,却不能使她屈服,不能打倒她。她是用自身的毁灭来肯定和张扬了有价值的东西。窦娥悲剧形象的价值,不在于提出了新的社会理想,而在于对旧的现存社会提出了怀疑。为正义和理想而斗争而进取,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悲剧精神的实质是悲壮不是悲惨,是悲愤不是悲凉,是雄伟而不是哀愁,是鼓舞斗志而不是意气消沉。悲剧的美,属于崇高和阳刚;正因为这样,悲剧才是战斗的艺术。”马克思说过:“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A].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85.

[2]恩格斯.致斐·拉萨尔[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6.

[3]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鲁迅全集(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97.

[4]陈瘦竹,沈蔚德.论悲剧与喜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人文价值论文篇2

教育历来承担着政治、道德的教化及知识的传授这样双重的任务。这两大任务,在政治学科中,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无疑是表现得最为明显和充分的。但在目前的政治思想教育中,由于对应试目的的过分强调,其本应包含的人文精神及教化功能有意无意地被弱化乃至被剥离了,这显然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缺乏人文精神,忽视人文价值的政治课堂,显然是枯燥乏味的,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那么,如何将上述两大任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尤其是统一到目前应试色彩浓重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我的尝试是,构筑人文化的政治课堂,在政治课课堂中贯彻人文精神,并使之于科学精神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应是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有着与其他各科不同的特点,它不仅给学生提供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铸造学生的灵魂。因此,政治课教学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做到以人为本,认真研究学生,把学生放在教师的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上。不能只考虑完成教学任务,而把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心理感受等放在一边,不予理睬。

我觉得在思想政治课中,尤其是哲学中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中,应着重发挥人文精神。本人在政治课教学中也作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一、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关心人,爱护人,作为政治课教师首要关心的应是学生的思想,关注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所以,我觉得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课的最佳结合点。

讲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我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从学期一开始,就让学生思考人生价值是什么,并写出自己认为做的有价值的一件事或几件事。期中考试后,我把作业收了上来,同学们写的五花八门,什么观点都有。一个学习成绩较差,被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的同学——刘晓,在作业中写道:“我在教室里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因为我在教室里只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轻蔑和嘲笑,但是,我在篮球场上就觉得自己有价值,在那里,我得到的是大家赞扬的语言,崇拜、羡慕的目光。老师,你说我活得有价值吗?”我仔细研究了同学们的作业后,决定就以这个同学的作业为我人生观、价值观专题教育的切入点。一上课,我就同学们的作业做了一下总结,特别表扬了刘晓的作业。同学们一听是刘晓,班里一阵哄笑。我找了一位朗读较好的同学把刘晓的作业朗读了一遍,问大家;刘晓同学写的是不是事实。同学们纷纷点头。接着,我让同学们自己分析“他为什么在教室觉得没有价值,而在篮球场上有价值”,同学们一下活跃起来,七嘴巴舌,议论起来。几个同学都讲:刘晓篮球打得好,曾在市、区、校级比赛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为学校和班级争得了荣誉。篮球场上的刘晓,是很多同学崇拜的偶像。但是,在课堂中,他不遵守课堂纪律,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往往是一问三不知,还经常给老师捣乱。同学们分析完后,我问刘晓大家说得他是否同意。他无言的点了点头。我问大家:“刘晓自己觉得在篮球场上有价值,而在课堂上没价值的观点对不对?”同学们都点头称对。我又问:“为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帮他分析一下。”通过分析同学们明白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集体的贡献。”因为刘晓的篮球打得好,在球场上得到大家的认同,他高超的技艺给学校和班级争了光,得到大家的尊重。所以,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有价值,是因为它为集体作了贡献、争得了荣誉。而在课堂上,自己学习不好还影响班级体,因而他的作为没有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社会对他的尊重和满足就越多。在课后小结中刘晓写到::老师:谢谢你对我的肯定,我明白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今后,我在学习上也要努力。

二、体现人文精神应关注学生的情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情感资源可能会越来越枯竭(不易被感动)。人们漠视生命,冷淡人情甚至亲情,人间的苦难被数字化了,数字不大不足以引人注目;生命的苦痛被动画了,画面演绎不够血腥不足以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有的甚至泯灭人性。中学生受上述社会负面因素影响,有情感麻木的现象,表现在有的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漠不关心,缺乏爱心、同情心等。通过情境教学,以情生情,以景生情,丰富并升华学生情感。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对形象的、具体生动的东西感兴趣,看问题常常带有浓厚的感彩,尤其是看待社会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主观感受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教学。

我在教学中注意以情明理,以情激趣,以情启思。设置具有一定矛盾冲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讲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课时,讲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时,我结合时政,让学生分析“日本肆意歪曲历史、篡改教科书的事实”,一开始,同学们情绪很激动,反日情绪高涨,根本不能理智地思考这些问题。等学生的情绪稍稍平静之后,我让同学们自己进行中日民族精神对比,由日本对战争的态度反思民族精神,日本为什么不能像德国那样放下历史包袱,正视历史事实。同学们课后自己查找资料,分组分析、讨论,最后找到了原因:这与十多年日本持续低迷的经济状况不无关系。法西斯主义兴起和泛滥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危机,因为经济的萧条会引起并激化各种社会矛盾,使民族心理变得更加狭隘和极端。如果日本经济不能走出低迷状态,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在狭隘、极端与羡慕、嫉妒相互交织的心理之下,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极右势力将日趋嚣张,反华的花样也会增多。他们的行径值得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高度警惕。所以,这一切都是和经济分不开的,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接着,我又让学生分析部分高校学生反日“入常”的行为。通过和学生的共同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学生们明白了凡事要以大局出发、以集体利益出发,以冷静的态度对待中日关系。

以情动人,达到知情统一。创设能使人产生强烈情感的情境,并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表达来感染、打动学生,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例如,在学习“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这一内容时,我给出了“丹心不怯断头台”——革命先烈关露为革命献出自己的一生和爱情的事例,教育学生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抉择。很多学生听了关露的事迹后都留下了眼泪,深受感染。并表示对其的人格无比敬佩,值得学习。

三、人文主义精神要求政治课教学关注学生的审美需要,让学生领略到美和愉悦。

政治课的美主要表现为情感美、情境美、思维美、思想美。多媒体通过声、像结合,使教学情境更真实、更生动、更形象,使思维过程及思想动态地形象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讲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一节时,我播放了春节晚会《千手观音》的录像,在优美的乐曲和美丽的舞姿中,使学生体会到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生可能会有各种挫折与坎坷,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志和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者,循超逸之。”审美活动要在轻松愉悦之中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反而不容易产生灵感。学生如果过度紧张,是不可能进行感悟活动的。教师只有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促使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去感悟政治课的美。要营造这样一种气氛,首先,要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上民主平等;其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第三,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与想象的空间和时间;第四,课堂上不要给学生太大的掌握知识方面的压力,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人文精神主要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而这恰恰是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

人文价值论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休闲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问题。首先对休闲体育的概念做了解释与说明,指出了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取向;重点从文化学的视角阐述了休闲体育的精神、人文价值。以期为人们从事休闲体育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小康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休闲、娱乐、健身、健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追求成功后的体验、自豪感、愉悦感已经成为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与此相适应,现代体育理论应当跟上现代人对体育的各种需求,把体育活动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突出休闲体育活动的人文价值,体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人类对自由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对休闲体育的诠释

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里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调节自我和舒畅身心而参加的一种体育活动。它又是现代社会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意义上的休闲体育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段时间、一项活动和一种心境。以欣然之心态,择喜爱之项目,娱身心之健康。休闲体育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观光旅游活动,还有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回归自然、健身、娱乐、休闲等多重目的。以体育的形式实现旅游目的的休闲,也正满足了现代人“花钱买健康”、“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休闲体育具有大众性、普及性、多样性、多元性、娱乐性、健身性、即时性、闲适性等特点。休闲体育的种类繁多。诸如:户外运动、室内运动、宣泄运动、表达运动、养生运动、健体运动、探险运动等。休闲体育的作用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个体生命得到锻造与锤炼;促进人自身的和谐——身心、脑体、张弛、动静、劳闲等的协调统一;促进休闲生活结构的多元化,增强个人与家庭的和谐关系;改善人的健康状况,降低维护健康的成本;增加自我支配的自由时间,增强身体体能;使人的激情、活力、创造力都得到展现,社会和谐度、生活满意度都得到提高等等。休闲体育可以作为一种生活的价值观念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人们一旦有了这种观念,就可以形成一种休闲的体育意识,休闲体育就可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就能够从麻将桌上、室里走出来,投身到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当中去。

2.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及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自我实践活动发现、创造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发展的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就业结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传统文化,是影响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价值取向的社会因素,客观地认识这些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对丰富和发展休闲体育,促进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休闲体育对于人的社会化以及社会角色的转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休闲体育活动,可以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创造有利的环境。休闲使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比如,个人解放的价值观得到了强化,人们的社会关系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人与人的关系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这些都表现出一种更自由的生活价值观。因此,人的需要从其最直观、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人与其所生存的外部环境之间一定联系的必然性,或者说是由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某种不平衡关系而引起的人的某种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所谓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无疑是人的一种渴求和欲望,是某种需要得以实现,是人类天然的必然性。同时,休闲体育在促进身体健康、健全心理、发展个性、改善人际关系、增强道德规范、有利于社会安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休闲体育活动,人们不仅可以获得乐趣、增进健康、修身养性、调节个人的情绪状态,而且能够扩大交际面,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

另外,休闲体育还可以为全面健身构建新的平台,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提供条件,从而为全民健身活动的持续发展创造新动力。休闲体育还是一种使个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它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存在空间,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十分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意味着这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摆脱“必需后”的自由,要探索和谐与美的原则,要与他人一起行动,使生活充满朝气,促进自由与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问题。 转贴于

3.休闲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

人文价值取向是人的一种价值观,表达了人的一种思想、一种情感,它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特别在今天,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激剧的变化。因此,人文价值取向的创造性转换,确实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时代。科学发展整体的脉动,无不源于人文思想的触碰;人文思想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对科学空间的拓展上,更在于它对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更新与思维品质的提升上。我们同时也处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市场经济同样需要一种人文准备与价值导向,它不仅体现在制度文明的建设上,也体现在正义与道德之善的新的求索中。而对于休闲体育来讲,它的人文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休闲体育与精神文化、大众文化传播和闲暇教育文化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休闲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而对于人的生命意义来说,她是一种精神态度。休闲主要的是一种精神生活或精神游戏,所以我们说,休闲体育是人为了改造或塑造主观世界,追求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与自由所进行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这就是休闲体育的本质。休闲体育的这一本质功能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是唯一有精神的存在物,而在现代社会,精神往往比肉体更容易受到束缚与伤害。人们从来未停止过对体育人文价值的追求,这是为休闲体育进行人文价值定位的基本依据。休闲体育的人文价值是指将休闲体育上升到精神的范畴,沿着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价值指向,找到休闲体育在整个人文价值中的坐标点。休闲体育的自然属性以一定的人文价值背景为依托。休闲体育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与发展,并为文化所同化,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即休闲体育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价值。如同人类的任何本能活动及其结果都要被其价值所同化一样,休闲体育也会被纳入文明化进程。从休闲体育到它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价值,经历了一个休闲体育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休闲体育的人文价值是一个体育观念、体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休闲体育实践的发展过程。休闲体育一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样式,就意味着休闲体育开始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而存在,并且具有了很强的内在张力,继而表现出了休闲体育的精神魅力。休闲体育作为各种观念、意识的载体,而被赋予一定的人文价值使命是自然而然的。休闲体育的这种使命可以概括为休闲体育对社会心理结构和社会个体、群体行为方式的影响。

4.结论

通过休闲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可以提升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生命观。即表现为他的人文价值取向的改变。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已经深入人心。休闲体育人文价值取向的创造性转换,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休闲体育作为人们价值观念、意识的载体,被赋予了一定的人文价值使命。社会要和谐,人们要健康,因此,休闲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问题也是现阶段人们的一种价值观问题。

参考文献

[1]赖功欧.人文价值取向的现代转换[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12):1-3.

[2]于可红,梁若雯.从休闲的界定论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2003(1):21—23.

[3]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42-45.

[4]葛艳荣,刘艳芳.对休闲体育促进人类和谐机制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2):21-24.

[5]孔祥华,王俊奇.休闲体育的概念及理论诠释[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0-72.

人文价值论文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价值是指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劳动者所具有的潜在创造性劳动能力,这种潜在创造能力能够创造出可计量的外在价值,可通过对这种已实现的或可能实现外在价值的计量来表示其内在价值。当前理论界,关于是否应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评估,还存在一些争议。笔者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力资源作为唯一能动的、活的资源,如果在交易中不予考虑,会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产权交易和各类资本业务误区,损害当事人权益。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必要性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宏观上讲,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部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又是重中之重。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交易的是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但人们实践经验等综合素质的差别,导致了能力上的差异,不同质的人力资源会创造出不同的价值,这就要求提供不同的报酬。建立一套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有利于供求双方对人力资源价值做出合理估计,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避免浪费。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微观上看,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成本,必然成为管理控制和成本核算的对象。由于异质的人力资源在相同岗位上创造的价值量不同,通过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可以使管理者了解人力资源上可能的花费成本和获得收益,为做出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再者,人力资源价值体现在其未来超额获利能力上,没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企业就不能获得超额利润,通过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估,可使企业更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另外,WTO过渡期内各保护条款的取消,跨国人力资源流动也活跃起来,但长久以来许多企业并不把人力资源当作资产看待,对此缺乏正确认识,更没有一套规范的评估体系,使得合资时许多中方专业人才白白投入给合资企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近来这种现象已大有改观,人力资源价值得到了广泛承认,但建立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依然任重而道远。

可行性

现实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提供了现实条件。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体制。因此,劳动力在特定阶段仍具有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为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提供了前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获得超额利润,就必须拥有一批专业的管理人员、掌握新技术的科技人才及熟练工人。为此,企业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重视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管理及科技人才。随着统一、公平、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劳动力作为商品有了交易的场所。所有这些都为人力资源价值评估创造了条件,使其方法的应用成为可能。

技术支持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为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劳动者权益为核心的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是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使社会分配走向合理的根本途径。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建立,人们开始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研究,许多会计学者就适合西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会计核算模式、计量方法、会计报告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并形成了理论体系。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从上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核算方法。国内外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的建立和正在进行的有关理论研究可以为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商品的价值及价值决定进行了充分阐述,他认为劳动者的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价值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物不能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创造。既然劳动者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那么人力资源就有价值,是可以被评估的。所以劳动价值论从人力资源的内在价值角度阐述了人力资源价值的规定性。

马克思还注意到了人的不同能力在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将劳动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这实际上也就承认了不同质的人力资源会创造出不同的价值,并要求不同的报酬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采用收益法和成本法来确定人力资源的价值。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思想最早可追溯到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马歇尔的论述。马歇尔认为,“所有资本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曾指出“劳动者成为资本拥有者不是由于公司股票的所有权扩散到民间,而是由于劳动者掌握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的结果,他们同其他人力投资结合在一起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贝克尔指出“人力资本包括个人的技能、学识、健康,这些因素与人类紧密联系。我们不能把一个人与他的知识、他的健康和他通过受培训所掌握的技能分割开来,这些就是我们所指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因为现代世界的进步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知识的力量,不是依赖于人的数量,而是依赖于人的知识水平,依赖高度专业化的人才”。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了人对自身投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个人获得财富的原因。

生产要素分配论

在生产活动中,需要相应的投入即生产要素。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资本、劳动、土地、企业家精神及知识所有者提供的知识等。生产要素分配论认为企业在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后,各生产要素在要素市场上都会得到各自相应的报酬,如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等,但问题是如何确定各种生产要素的分配比例,尤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怎样确定人力资源这种无形的生产要素对企业做出的贡献,以确认和评估人力资源的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命题。生产要素分配论为此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经济价值法

企业的经济价值是其未来收益的预测值,企业的经济价值是由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共同创造的。该法将企业未来的收益中视为人力资源投资获得的部分作为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额。

ν0为人力资源价值,r为折现率,R(t)为企业第t年的收益,Hr为人力资源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该式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相对价值,可比较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以使企业有限资金用于最佳决策。但忽略了人力资源的必要劳动价值,会低估人力资源的价值。

未来工资折现法

该法以职工从录用到退休或死亡停止支付报酬为止预付的报酬为基础,将其按一定折现率折成现值,来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

ν0为n年龄职工的人力资源价值,r为折现率,I(t)为职工未来第t年的工资。

公式将人力资源补偿价值资本化,在不考虑重大经济变动的情况下具有一定可行性。但除了存在职工未来工作时间与工资报酬经常变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外,工资只是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所付成本的一部分,这不符合劳动价值论,因为除了工资外,劳动者创造了大量剩余价值。所以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人力资源价值。

商誉法

商誉法是以企业过去的累计收益超过同行业平均收益的部分作为商誉价值,将属于人力资源的商誉价值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

ν0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价值,RiF为企业第t年利润,RiF为同行业第i年平均利润,Hr为人力资源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该法认为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一部分乃至全部都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源的贡献,这部分超额利润通过资本化程序确认为人力资源价值。但由于只有企业存在超额利润时,人力资源才会有价值,其理论基础值得商榷,可能会有大部分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为零或很小,甚至为负数。

实物期权法

该法将人力资源相当于金融期权的标的物,支出成本相当于期权的行使价格,使用时间相当于期权距到期日时间,人力资源价值的不确定性相当于期权中的衍生品的风险大小。

ν0为期权的当前价值,A为标的资产的当前价值,X为投资成本,r为无风险收益率,T为到期时间,σ标的资产的波动率,N(di)正态分布在di处的值。实物期权法是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最新发展,但会有大量的计算工作,某些指标的确定有一定主观性,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的选择决定了计量的准确与否,应特别谨慎。

另还有随机报酬价值法、人力资源加工成本法、完全价值测定法等,但他们都是各学者根据自己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估问题的理解,见仁见智。总之可归纳为以工资报酬、成本、收益为基础三种思路进行计量,均有一定道理和可行性,但又存在一定不足。目前理论界和操作层仍不能拿出一套标准的评估体系。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入世后,对人力资源定价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无论“59岁”现象还是国资委对MBO的叫停都反映出对人力资源进行定价的时代到来,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无论从理论还是应用上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学术界和操作层都不能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提出的方法也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操作可能性不大,所以,构建一个标准、完善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Mincer•J.“Schooling,ExperienceandEarnings,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4

2.Schultz.T.W.InstitutionsandtheRisingEconomicValueofMan.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68

人文价值论文篇5

内容摘要:本文对组织理论进行了脉络梳理。笔者认为组织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人的组织、没有组织的人,没有社会的组织到社会的组织的演变过程。并认为组织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系统,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关键词: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开放系统生态系统价值观

本文通过对组织理论的脉络梳理来考察组织中的价值面,为组织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

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意图寻求具体目标并且结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结构集合体,它具有两个方面的结构特征:组织是有意图地实现相对具体目标的集合体;组织是形式化程度较高的集合体。在理性古典组织理论中,组织结构是为了有效实现目标而专门设计的。从根本上说,组织模型是机械模型,这个模型把组织作为可操作部件的结构,每个部件都可以单独改变,以提高整体的效能。理性古典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以及法约尔和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与科层制理论。泰勒提倡通过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来达到科学管理,其理论核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它的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员工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收益。行政管理理论提出了“自上而下”的理性化方案,主要阐述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其关注点是管理的行为和功能,以期通过协作与专门化寻求建立一个单一而有效的部门原则。韦伯则致力于对科层制结构特征的简要描述,以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比较而言,泰勒主要是从微观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参与者的工作和决定予以考察,把结构特征作为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而法约尔和韦伯则更多地是从结构角度出发,他们力图把组织形式的特征概念化并予以分析。

总之,该理论采纳了封闭系统战略:组织中的所有成分都是为特定目的而存在的,且都会对组织整体起到积极的甚至是最佳的作用;所有资源都是恰当有用的,且这些资源的配置都满足于组织计划;组织的所有行动都是合理的,组织的结果也是可预测的。由于理性系统强调的是结构特征而不是参与者的特征,因此,理性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人的组织”。

二、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集合体,其参与者寻求多种相同或者不同的利益。但是,它也认识到组织远不只是达成既定目标的工具,从其本质上说,组织是力图在特定环境中适应并生存下来的社会团体,因此,不应把组织看做主要是达成特定目标的手段,而应把它本身看成是目的。它强调个体参与者从来都不只是被雇佣的劳动力,他们投入的是他们的智慧和情感:他们加入组织时带着个人的观念、抱负和计划,他们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通过相互作用,所有这些因素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结构,Roethlisberger和Dickson(1939)称之为“感情的逻辑”。与些同时,该理论遵循了功能分析,系统如果要生存,就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而且所有研究都试图发现满足这些需求的机制。为此,该理论强调行为的结构,关注做了什么,责任和动机就成了更为突出的变量,这为理解组织行动提供了比正式结构更丰富和精确的指导。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和巴纳德的协作体系和Likert的结构分析。人际关系理论主要研究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及其产生行为的原因,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而巴纳德的社会协作体系把组织作为有目标的沟通合作体系,将所有参与者整合到一起以使组织目的被成员接受的非物质性的、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的以及道德的行为基础。Likert通过对领导类型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第四系统组织。

总之,该理论认为参与者只有部分行为是与组织有关的,而只有这些与任务相关的行为才能作为问题来讨论;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则将与组织相关的行为界定扩展到个体活动和态度的方面。如果说理性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是结构机械模型,那么,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就是有机模型。理性组织是设计出来的,而自然组织是演进出来的;前者是有意识地设计,后者顺其自然地发展;理性组织以精打细算为特征,而自然组织则以发自自然为特征。因此,自然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组织的人”。

三、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与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根植于其运作的环境之中,既依赖于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它强调个体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松散性。个体要素被看成是半自主行为的主体,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个体和子群体之间的联合时而形成,时而解体,协作与控制变成了主要问题。同时,系统边界也似乎是无形的,行动者的任务和针对组织或环境的行动也似乎是武断的,并依据系统运作而变化。开放系统并不只是使组织结构特征的一致性变得松散,而是将其注意力从结构转向了过程,强调的都是组织行动而不是组织,过程不仅被看成是组织的内部运作,而且是作为系统的组织自身运作。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西蒙的决策行为理论以及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决策行为理论考察组织的结构特征对个体决策者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满意原则的“管理人”。该理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且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系统理论关注系统中的战略性部分及其相互依赖性,系统中把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协调的主要过程及其所追求的目标。而权变理论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确定关系模式即各变量的形态。权变观点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

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系统,组织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中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与其周围及渗透到组织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交互纽带,环境被看成是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终极资源,并成为系统延续的关键。作为组织与其环境相互依赖关系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要服务于人,建立和维护内部的运行机制,组织还必须建立基于价值的社会共同目标以服务于社会,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开放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社会的组织”。

四、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致力于研究人类行为、组织结构与其环境互动性的社会体系,主张行为个体、组织只有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得以生存、定义、描述和认识。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关系的、生成的、演进的实体或一个视野中的实体,即现代社会的运行是在“组织实体”之间进行的,而不是在“生产者”之间进行的。现代社会是由各类组织机构组成的,组织机构是由全体成员共同构成的,而不是由各种生产资源要素构成的,组织就是社会中的一个社区,所谓“组织是社会的一个器官”。生态系统当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尼尔森和温特的演化理论以及组织生态学理论。演化理论主要是从组织内部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以及个体与组织的交互学习过程来解释组织异质性、持续竞争优势和多样化等问题。演化理论集中关注组织惯例、惯例的变体、环境选择以及成功惯例的累积性保留并认为惯例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企业行为模式。而汉南和弗里曼的组织生态学致力于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消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该理论重点解释为什么会存在多种类型的组织,同时探讨了相同组织内的不同组织形式如何在长期的竞争环境压力下作出反应。

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组织的目标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组织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系统。组织不能只关心利润,不能把经济绩效理解为利润,利润是组织也不能把组织目的定义为利润最大化,把组织的性质或概念,理解为“生产者”或“经营者”,而应该理解为社会经济和人文活动的组织者,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者,使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格生态得到和谐发展以期人类本性得以真正体现。因此,生态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社会的组织”。

五、述评及其启示

理性古典组织理论和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的错误在于坚持了对组织认识的这种两分法。从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来看,由于过于关注组织的规范结构,理性系统的分析家实际上忽略了组织的行为结构。在坚持劳动分工是组织基础的同时,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却从个人的经验和有限的观察出发,旨在寻找组织设计的先验假设。此外,理性系统中的理性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在组织的最上层,指导整个决策制定的价值前提是处于体系之外的。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放弃了理性的主张而代之于感情的逻辑,但是,在对非正式组织理论的重点研究中,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却放弃了对非常重要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的认识。借用权变理念的术语来说,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只是极端地关注了有机型的组织。

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由于坚持了开放系统的这一正确主张,从而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管理学组织理论的形成。但是,开放系统既没有按照统一的研究纲领来进行,也没有据以运作的分析单位及其关键维度。正是这些缺陷,使得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根本无法提出对组织结构和行为的统一观点,而始终处于组织研究两分法的艰难境地。此外,西蒙的决策理论虽然始终致力于微观分析,但是,作为分析单位的决策前提却从未被人予以操作化,以便使之得到广泛而一般的应用。由于关注了决策前提,西蒙主义对组织结构的研究是薄弱的。而系统理论把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分系统作为组织系统的子系统加以研究并认为组织的很多价值观来源于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该系统从外界社会文化环境中取得信息并确定组织的价值观,以便组织履行社会大系统所确定的目标和职能。但是,组织系统理论没有更为深入剖析组织的价值观也没有予以操作化。

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使用变异—选择—保留的基本环境机制作为解释工具。但是,演化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过多地与生态学系统进行类比,导致它没有涉及人的决策和动机,致使价值观问题也被忽略了,而且整个过程都被视作不可避免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对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围绕着组织管理系统的价值观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使得组织管理面临基点不稳的问题,即组织的价值观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面对这些事实,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们深思的是一个具有“二律背反”意味的问题: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与强调组织的制约性一般是互斥的,但为什么成功的企业组织能有一种综合协调的机制扬个人自主性、个人的发展之长而避其短,使企业组织趋向良性运转呢?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们的回答是:建立一种以幸福为中心的价值观系统,而这种具有终极性的价值观系统正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对个人行动和组织的行为产生的韧性约束,推动了组织成功地迈向卓越,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荷)杜玛,斯赖德著.原磊等译.组织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2006

人文价值论文篇6

所谓人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生意义、目标及其衡量标准和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等问题的根本看法。那么对于审计人员来说, 其核心价值观又是什么?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系统阐释了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这“十二字”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精神追求和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这就是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那么,审计核心价值观的特征是什么?培植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构建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本文略作论述。

一、审计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国家审计价值观的内容不完全相同,究竟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核心,至少应符合以下特征。

(一)能够反映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够和会计师事务所、内审协会等其他相关文化区别开来,正是因为严格以国家审计本质为依据,深刻揭示了什么是国家审计这一根本主题。

(二)能够主导当前审计工作。在当前国家审计体系中,不同的审计主体对审计价值的判断不同。国家审计必须在多元目标中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使其成为多元价值观中的统率,主导全国审计工作。

(三)能够反映对审计事业的共同理想。当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追求确立下来,已经反映了绝大多数审计群体对审计工作的共同愿望、心声,成为了审计人员共同追求和向往的目标。

(四)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价值观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客观环境之下的,因此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中国特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审计历史发展中积累的文化精华;要具有社会主义特色,满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实际和需要;同时也要具有审计机关独有的特征,即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符合国家经济安全卫士角色的需要。

二、培植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一)责任意识的培植

工作中,对于责任的理解通常有两种。其一,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其二,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那么,对于审计来讲,责任就是以对国家和人民、对历史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对审计人员来说,责任就是一副“担子”,只有感觉到“担子”的沉重,才会知道责任的重大,才能增强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职能和职权的责任心。反之,就要承担没有尽到责任的“责任”。所以,工作中,针对一些基层审计人员对审计核心价值观理解不深、把握不透、认识不明等问题,尽快帮助广大审计人员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校正人生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判断对与错、是与非、曲与直的标准。针对一些审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责任感不强等意识行为,要引导审计人员深刻反思对审计责任与使命的辩证认识,加深对宪法、法律、职责等核心要求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增强做好审计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忠诚意识的培植。

忠诚,从字面上广义的理解,是指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对上级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其代表着诚信、守信和服从。对于审计,忠诚就是秉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对事业的无限忠诚,牢固树立党员、公务员和审计人员意识,始终坚持真理和正义,矢志不渝,百折不挠。

体现在审计工作上,就是对审计法律法规的忠诚,坚持依法审计不动摇;对审计事业的忠诚,就是忠于审计职守;对审计发现查处问题的忠诚,就是“不夸大”、“不缩水”,忠于客观公正。在原则面前不弯腰、不屈服,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向不法之人、不法之事说“不”,忠诚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为国家公共财政“守好库、看好钱。”

(三)清廉意识的培植

清廉,就是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廉”被历代名人志士奉为立身处事的根本。流传至今的许多清正廉洁的故事,不禁令人肃然起敬,被人们称赞为清廉之士。如,海瑞,其一生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体察民情,革除弊政,积极反对贪污和奢侈;禁馈赠,惩贪官,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审理积抑,昭雪了许多冤狱……对于审计,清廉就是要坚持自警、自省、自律,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清正廉明、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做人、做事。

清廉是立身之本、从审之基。无论“八小时内外”我们都要严格遵守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不拿被审计单位“一针一线”,拒绝吃请,自觉为廉政纪律通上“高压电”,时刻警醒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四)依法意识的培植

依法,就是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办事。对于审计,依法就是崇尚法律,敬畏法律,自觉遵纪守法,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开展审计工作,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运用法定的手段捍卫法律的尊严。

工作中,审计人员要树立法律和法制意识,严格按照宪法和审计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严格审计工作法定程序,规范审计工作行为,做到有法必依,依法必严,违法必究。增强对依法审计重要性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充分行使审计的监督权、查处权、问责权、话语权、通报权、公开权、建议权等,让依法审计成为捍卫审计法律的最好实践和体验。

(五)独立意识的培植

独立,字面意思是指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件事。对于审计来说,就是无私无畏,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经得住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客观公正,秉公办事。

国家审计准则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因此,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要保持审计工作应有的独立性,不得参加影响审计工作独立性的活动,更不能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不为打电话、批条子等人情审计、关系审计所左右,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和干忧,依靠自己的能力、素质、技术和职业判断等做好审计分工事项

(六)奉献意识的培植

奉献,字面意思是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泛指向国家贡献。对于审计,奉献就是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奋发向上,全心投入,无怨无悔,努力为审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工作中,审计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个人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个人发展要服从于事业发展,大力培植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牢固树立忘我的崇高思想境界和敬业精神,恪尽“查一个蛀虫、保一方稳定”的不怕得罪人的秉性职守,努力形成遵章守纪、爱岗敬业、依法审计的行为习惯,为审计工作和审计事业发展勤勉敬业,任劳任怨,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三、审计人员核心 价值观的培植途径

(一)领导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并加强与下级的沟通和交流。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不尽相同的反映和判断。每个审计人员在进入审计队伍之前都有着各自的经历,都带了各式各样的价值观进入了审计队伍。因此,对同一个规定,认为其合理的人会认真贯彻执行,认为其错误的人便会抵触不执行。这样截然不同的行为当然对团体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相反的作用。让每个审计人员接受并能够自觉实施核心价值观,正是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体审计人员共同信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要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出好的表率,对下级才有说服力。领导者要在日常工作不断向下级灌输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各种沟通渠道和手段,与审计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在工作中不断调整好他们的行为和心态,详细的对下级说明审计人员行为准则,明确向下级指出审计工作的要求。通过向审计人员灌输核心价值观,使每个审计人员对核心价值观产生内心的共鸣,把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心坚守的信念。这样,审计人员才能对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积极自觉的把核心价值观付诸于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准则规范等审计制度体系,从制度的层面保证审计核心价值观得以贯彻实施。在构建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制度作为核心价值观得以充分贯彻实施的有力支撑,制度是促进和规范核心价值观得到审计人员普遍认同并自觉执行的最有效方式。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与审计人员核心价值相配套的审计法律法规和准则规范,将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到审计制度中去,用制度衡量审计人员的行为是否与核心价值观相吻合,达到激浊扬清的目的。要从法律的层面将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进行定位,提高其强制性和约束性;从准则的层面将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实施的途径和方式予以规范化和具体化,提高其可操作性,促进其得到充分的贯彻实施;从职业道德规范的层面对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涵盖的内容明确化,提高其指导性,指引审计人员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坚定审计信念,自觉遵守保持独立、客观、公正、廉洁等规范。

人文价值论文篇7

关键词:冼夫人文化 精神 价值

“文化精神”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英文为“Ethos”,社会学家译为“民族精神”或“国魂”。自从1906年W·G·萨摩(Sumner)在他的《民风》(Folkways,Boston)一书中提出“文化精神”后,“文化精神”成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研究的热点。冼夫人文化精神作为岭南的优质“文化精神”资产,蕴聚着岭南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瑰丽的组成部分之一,1500多年来,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因此,研究冼夫人文化精神,打响冼夫人文化品牌,是落实党的十提出的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建设广东“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研究冼夫人文化精神的必要性

冼夫人是南北朝后期高凉(茂名地区)俚族首领,是六世纪我国南方百越民族中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改革家,有“岭南圣母”之誉。《隋书》、《北史》、《资治通鉴》、《广东通志》等史志都有关于她的记载。冼夫人研究最早始于清代,清代茂名县谭应祥著的《冼夫人全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冼夫人的专著。新中国成立后,冼夫人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前,冼夫人研究得到初步发展。1961年著名历史学家吴含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冼夫人》。不久后,介绍文章、考证文章、文艺作品相继出现。遗憾的是,这个刚刚兴起的研究,被“”冲断了。第二阶段:“”后至90年代。1980年中央民族学院研究员陈凤贤在《民族研究》上发表了《试论六世纪越族杰出的政治领袖冼夫人》,吹响了20世纪80年代宣传和研究冼夫人的号角, 1997年湛江师范学院刘佐泉教授首次提出了“冼夫人文化”的新命题。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2000年同志视察高州冼太庙,2003年原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省委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挖掘冼夫人的历史文化遗产,2004年茂名市委提出了“弘扬冼夫人文化,打造冼夫人文化口牌”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冼夫人的研究,出现了一股研究冼夫人的文化热,研究学术专著陆续出版。其中代表作有:《冼夫人考略》、《冼夫人史略》、《冼夫人文化全书》等。

冼夫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一是冼夫人的史料整理和历史功绩研究,它占了冼夫人研究成果一半以上。二是冼夫人民间信仰研究。三是冼氏、冯氏豪族及族谱的研究。四是冼夫人文化开发利用研究。五是冼夫人在海南研究。如:1985年日本的河源正博著《隋唐时代岭南酋领冯氏与南海贸易》等。

尽管冼夫人研究在广度、深度、力度、角度和高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缺乏新的角度、观点和表述,使人产生大同小异或曾相识之感。特别是关于冼夫人文化精神研究成果很少,缺乏深度和系统性的研究。因此,将冼夫人文化研究引入到冼夫人精神层面是冼夫人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冼夫人文化精神的科学内涵

冼夫人文化精神是经过岭南1500多年历史的长期演绎,形成了独具岭南特色的民族精神,它集中体现在爱国统一精神、爱民精神、民族团结精神、法治精神等四个方面。

1.爱国精神——冼夫人文化精神的本体

冼夫人一生处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原陷于大分裂、大混乱,南方也经常发生割据叛乱。冼夫人的俚族族群遍于岭南,是当时岭南最大民族。如果按当时的豪强逻辑行事,她完全可以拥兵割据。但冼夫人能站在国家的高度,将岭南、岭北认作一体;认同汉、俚各族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都是同一个国家的子民,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特别是陈朝灭亡后,冼夫人果断率领岭南各族拥护隋朝的统一,隋高祖在敕书中褒奖冼夫人“情在奉国,深识正理”。每逢年节,冼夫人都将梁朝、陈朝、隋朝所赐礼品陈列厅堂,教导子孙说:“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俱存,此忠孝之极也。愿汝皆思念之!”① 宋代大文豪苏试曾写下“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的《冼庙》诗,歌颂了冼夫人历经三朝的更替,在艰难中坚持一心报国的高尚情操。

2.爱民精神——冼夫人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

在这里必须指出,冼夫人的“爱民”始终都不具备“执政为民”的思想内涵,本质上是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是一种施政策略。即便如此,冼夫人的“爱民”,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冼夫人坚决执行隋文帝“躬节俭,平摇赋,仓康实,法令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在她所统辖广东西南部高凉郡和海南地区,推行休养生息的轻徭薄赋政策。具体说:一是保境安民;二是“建城邑,开设学校”,“诫约本宗,使从民礼”;三是仿效汉族的伦理道德观念,改革俚人部落中“中贷,掠人为奴婢”等陋习;四是和辑百越,主张息兵解仇“自是溪洞之间,乐樵苏而不榷锋镐者数十年”。②五是劝课农桑,高凉地区都成为“桑麻遍野”的地区。

3.民族团结精神——冼夫人文化精神的瑰丽精华

历史上岭南的民族矛盾,主要根源在于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汉人把当时岭南的俚人,称为“俚贼”。但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岭南以汉、俚融合为主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冼夫人以战略的眼光,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促进民族团结。她采取的“联婚方式”来化解民族矛盾,她带头与汉官冯宝联婚,促进了岭南的民族融合,加速了俚人的汉化;同时,她又利用中原汉人向岭南迁徙的条件,促进汉俚和其民族的杂居,这就促进了汉俚语言融合、汉俚习俗融合、汉俚民族心理融合。例如:广东省阳江地区有许多包含“那”的地名,如那龙,那西,阳江话读“讷”,据语言学家考证,“那”就是古代俚语,是俚族人称呼水田或平坦土地的词。

4.法治精神——冼夫人文化精神的光彩夺目的亮点

纵观冼夫人的一生,其法治精神可以简介概括为:追求良法之治。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国家根本制度上,始终坚持不搞分裂割据,促进国家统一;“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③第二,向中原先进法制学习,不断革新百越习惯法;第三,平等执法。对那些不听劝诫、违法乱纪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④冼夫人良法之治思想贯穿了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始终不渝把百姓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她良法之治的核心所在,也是她自言“唯用一好心”的最好诠释。

无庸讳言,冼夫人文化精神也如同其他文化精神遗产一样,精华与糟粕并存。冼夫人文化精神也存在着将冼夫人神化、圣化、迷信化。对于这些从冼夫人精神文化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封建迷信性的糟粕文化因子,那是冼夫人精神文化的变异物,不是冼夫人文化精神的本身。我们在继承冼夫人精神文化时,应剔除其变异物。应当看到冼夫人文化精神中的原生文化,是优秀文化,是充溢着人民性、科学性的文化,在整个冼夫人文化精神中,占主导地位。

三、冼夫人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

冼夫人文化精神作为岭南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在最新出炉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冼夫人更是与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等一道,成为广东省重点研究的九位历史名人之一。

1.建设岭南共识文化价值

冼夫人文化精神在岭南有着广泛的共识基础,它是岭南人民心目中的“岭南圣母”。冼夫人作为一个能够得到官、民双方认同的文化符号,在岭南是比较少见的。(1)从官方看,梁朝封赐冼夫人为“保侯夫人”,陈朝封赐为“中朗将、石龙夫人”,隋朝封赐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诚敬夫人”,五代十国封赐为“清福夫人”,南宋王朝封赐为“显应夫人、柔惠夫人”,明朝封赐为“高凉郡夫人”,清朝封赐为“慈佑”等等。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总理在一次民族工作会议上,就称颂冼夫人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同志参观了高州冼夫人庙,称颂冼夫人是“我辈及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这就把冼夫人精神提到了国家政治的高度。她不是一般先贤祖师,而是国家、民族的一代女英雄。(2)从民间来看,民间信仰中冼夫人更是做到了普及化。1500多年来,岭南人民出于对她的敬仰和崇拜,在各处修建冼太庙,以作奉祀,据资料统计,岭南冼太庙共有128座,其分布大致以广东省高州、化州为最多,海南琼山是其次。至于冼夫人的传说,更是异彩纷呈,家喻户晓。直到现在,粤西地区和海南地区的人们“事无巨细”,总习惯到冼太庙祈求显灵。这充分展示了冼夫人文化精神已成为岭南人民一种深层替在的“群众粘合剂”,使当地汉、越族老百姓互相之间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亲切感,从而强化了这些民族间的内聚力。

2.价值整合价值

在当今世界这个开放的时代,全球化、市场经济以及文化的多元化等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的碰撞和激荡中进行价值整合,是实现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对策。而在这方面,冼夫人文化精神则在多元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价值整合作用。表现在:(1)弘扬“广东精神”,彰显主流价值。冼夫人文化精神是岭南人民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标准和文化内核,是联系岭南人民的强大精神纽带。《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大力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岭南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期广东人文精神”。(2)廉洁教化价值。冼夫人在治理岭南期间,刚正不阿,公正廉明,除暴肃贪,因此成了古代官吏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典范。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考察冼夫人廉政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深层内核及基本精神,并进行现代诠释与转换,对于建设广东现代廉洁文化,实现正确的官德导向,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共产党执政规律借鉴价值。特别冼夫人的“爱民”思想,对于深化“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研究,对于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冼夫人文化精神还是自觉抵制外来文化侵略的精神武器之一。全球化、网络化的推进给“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主义”的蔓延和扩张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是扎根于岭南的冼夫人文化精神的浓厚蕴藏性使得外来文化意识入侵时会起到强烈的反弹,因此,彰显冼夫人文化精神对于扬弃西方多元文化消极影响是大有裨益的。

3.精神激励价值

精神的东西不仅是“人为”的,更是“为人”的。精神价值就在于能够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方面找到最佳结合点,使其既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又能为人的发展服务。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的力量对人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冼夫人文化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之一,始终是激励着广东人民为了崇高的目标而奋斗。(1)冼夫人爱乡、爱民族、爱国的优良传统引导着、培育着岭南人民的爱国情怀;(2)冼夫人革故鼎新、改造岭南社会激励岭南人民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努力实现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精神力量。即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冼夫人民族团结的和合精神激励着岭南人民自觉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也正是冼夫人文化精神的这种激励下,一代又一代岭南人民不畏艰险,锐意进取,不断推动了岭南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①③④魏征:隋书.谯国夫人传[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

②《南史》卷六十六,《杜僧明传》。

【基金项目】 2011年广东省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冼夫人精神及当代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人文价值论文篇8

论文摘要:审视和评价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维度可以是多元的。应当注意历史文化遗产的初始价值与衍生价值、核心价值与附属价值之间的关联与区别。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历史文化遗产陷入可能同时被简单处理与被过度消费的双重险境。因此,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必须确立人文价值优先的理念,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处,最终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在让人们了解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以及生活的意义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以其特定的时空形态渗透于当代人的生活中,进而跨越当代对未来产生持久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鲜活”的文化资源,内含着现实社会中个人都难以比拟的精神生命。在现代社会中,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消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共同任务,而开展这项工作的前提是确立正确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观,因为“价值观和评价过程是整个遗产概念以及遗产保护实践的基础”。

一、初始价值与衍生价值: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衍生现象

一般而言,人们都不会提出历史文化遗产是否有价值的疑问,因为凡是被列入各级各类文化遗产名单的,都已经符合某种价值标准。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中对世界遗产的界定是:“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很显然,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是成为世界遗产的的核心标准。至于这种“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具体内涵,《公约》中并没有进一步阐明。笔者认为,所谓历史文化遗产的普遍性价值,实际上就是一种普世价值,即为全体人类所共同信守的基本价值追求,如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等。当然,每一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无不又带有鲜明的民族个性,甚至正是这种独一无二、不可模仿的民族文化特征,才使之成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物和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表征,历史文化遗产从被创造出来之日开始就被赋予某种特定的价值。这也符合人们对于文化本质的理解。梁启超先生认为:“文化者,人类心智所开启的有价值的共业也”。不仅如此,而且“遗产的文化价值本身是无形的、多面的,它包括审美历史、精神、社会和符号等因素。文化遗产的初始价值在于它能够满足和实现创造者的某种目的或需要,如建造长城旨在抵御外族进犯,开凿龙门石窟旨在阐释佛教义理,建造紫禁城则旨在彰显皇权规制。当然,严格意义上说,长城或紫禁城在它最初被建造、并按照建造者的需求发挥作用的时期,还不是“历史文化遗产”,“遗产”者,“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当某种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存在被称为“遗产”时,它已经被纳人历史的视野,具有了初始价值以外的“历史价值”——衍生价值,诸如唤醒历史记忆、启迪创造心智、激发生命激情、感悟信仰超越、体验审美愉悦等等。显然,历史文化遗产所能够体现出来的这些价值功能,并不一定是它的初始价值,而是随着历史发展和情境变迁,不同时代的人们与历史文化遗产之间构建的新的价值关系。例如今日人们登临长城,多以感怀历史、观览风光为主,重在感受长城形态气势之俊伟磅礴。当然,这种衍生价值依然离不开其初始价值的支撑,正是二者之间存在着的时空重叠现象,又进一步化生出历史文化遗产特有的精神魅力。

历史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具有价值衍生功能,根本原因在于文化遗产与人类之间存在的主客体相互建构关系。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已在”的客体,对人类的思想情感产生着持久的影响,塑造着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另一方面,人类作为能动的认识和实践主体,总是不断调整和更新着自身与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依据当下的主体需求,重新定位和阐释历史文化遗产对于自身的价值内涵。在这一双向建构的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形态上的改变(或保持)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更为关键的乃是时间因素,时间长度本身对于文化遗产就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要素,是构成历史文化遗产衍生价值的重要变量,换言之,文化遗产的年代愈久远,其衍生的历史价值就会愈增加,反之亦然。更为实质的意义还在于,文化遗产的时间变量还在于它意味着人类主体的自我变迁,在这种变迁过程中,人类会将自己身处其中的时代精神投射到历史文化遗产上去,从而在历史文化遗产中发现前所未有的新的意义和价值。正如传统的儒家经典——六经——同样也是文化遗产,在传统宗法制社会中,人们视其为“修齐治平”的圭臬,而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受到西方价值体系影响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则认为六经是禁锢人民精神的枷锁,而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当下人们在言及六经时,就会更多地发现其作为中华文化元典的原创价值和历史影响。特别是在面临全球化时代可能导致民族认同危机、市场化趋向引发伦理失范等现实问题的时候,人们通过重新解读儒家经典,会发现六经中还具有维系民族命脉、彰显人文精神、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价值。不久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其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为题材与主题(击缶、读经、汉字、书法、丝绸之路、京剧昆曲等)的创意赢得了巨大成功,也昭示了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开放性与衍生性,仍然能给当今人类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强烈的精神愉悦。

二、核心价值与附属价值: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结构形态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实体存在具有惟一性和确定性,但作为一种价值符号则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因为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文化遗产进行多种阐释和解读。比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仅具有体现秦代科技水平、军事思想的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展示生命力量、体态造型的美学价值;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层面的人文价值,而且具有价值连城的经济价值。历史文化遗产这种从不同层面和视角所呈现出来的价值维度,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结构形态。而且这一结构形态愈复杂,价值维度愈多样,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就愈高。

但是,在这种多维度的价值结构中,每一种价值之间并非是互相并列或可以简单相加的,其中有一些是决定历史文化遗产基本性质与功能的要素,属于历史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的核心性价值,而有些则是人们围绕历史文化遗产核心功能所逐渐附加于其上的价值意义。例如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于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首要价值是什么?毫无疑问,还是在于它能够防洪和灌溉,造福于成都平原。没有都江堰在水利灌溉方面的独特功能,整个都江堰文化遗产的价值就失去了依托。至于与之相连的“二王庙”、安澜桥与飞沙堰等等景观,其文化历史价值也都源于都江堰的核心价值的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样,孔府孔庙孔林的核心价值在于向历史和未来昭示着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不朽。这是“三孔”文化遗产不同于故宫或其他古代纪念性建筑群的最重要的方面,其中历史文物的观赏性、教育性,作为文化遗产的附属价值,都是与其核心价值相联系的,而且也是它的初始价值。

不过,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与初始价值,既有关联又并不完全等同。有些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就是其初始价值,如上述都江堰水利工程即是一例;但许多时候,由于文化遗产价值的历时性变迁和主客体之间的双向建构,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更多地表现为主体的主动建构,即适应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主体的当下需求,赋予或发现文化遗产具有某种新的价值特征,并逐渐把这种新的价值特征视作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如万里长城,其军事价值是它的初始价值,也曾经是它存在的核心价值,但是进入当代社会,其军事价值已经成为一种历史记忆,今天的人们更看重长城在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以及艺术审美方面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这样,万里长城的当下核心价值乃是其综合性教育价值,而不是其原初的军事价值。当然,这种教育价值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存在的,而是作为初始价值的现代衍生价值,与历史上长城的初始价值是密不可分的。

三、共存与冲突:历史文化遗产的现代困境

如果从人类社会历史河流的不可切割性角度来思考,“当代”一词的含义本身就是值得反思的,因为历史文化传统始终与当代人共生共存于同一个时空中.共同构成了“当代”的文化系统与景观。但是,在实际生活之中,出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把“历史”与“现代”割裂开来,甚至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矛盾对立的关系,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紧张,并时常陷入一种“存在或毁灭”的困境中。这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考察。

首先从精神文化层面看,在某些特定的社会思潮变革时期,由于新旧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文化遗产很可能被作为旧的历史传统的象征而受到质疑、否定和批判。例如,雷峰塔曾是杭州西湖的著名文物古迹,《西湖志》中这样赞美“雷峰夕照”:“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但是鲁迅先生从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主义价值观出发,曾把雷峰塔视作封建专制、扼杀自由的文化象征物,对塔的倒掉的态度是:“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基于同样的价值取向,鲁迅先生对于长城、京剧、中医等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都表示了某种的否定和批判。毋庸讳言,思想文化界精神领袖的这种态度,影响波及蔓延到政治、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特别是在建国以后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后,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破四旧、立四新”成为“文革”期间的普遍现象,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浩劫。我们当然理解鲁迅先生等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激烈态度的理由,也许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特定时期文化变革与进步的必然选择。这里只是以此说明,历史文化遗产并不总是能够与当下社会的主导价值和谐共存,长相共处的。

其次从现实功利层面看,历史文化遗产与社会经济建设之间似乎也存在着某些冲突。在许多时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往往被消极地理解成“为过去付费”,特别是政府的决策者往往认为,不应当让历史文化遗产阻碍社会经济建设规划的实施,而在二者之间出现某种冲突时,就会牺牲历史文化遗产。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改善北京市交通和加快城市建设,决定拆除北京旧城墙,尽管这一决定受到梁思成等专家的反对,但北京老城最终还是难逃被拆除的厄运。至今一些人士提到此事还是痛心疾首。特别是到了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今天,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所谓“市长”与“专家”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城市建设”与“遗产保护”之间的价值冲突问题。例如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建设工程中,尽管对三峡库区大量的历史文物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或保护,但对于具有不可复原性的某些历史文物来说,即使在发掘后进行了迁徙或重建,其遗产价值都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但是,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开始发现历史文化遗产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目前,一门旨在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价值的学科——文化遗产经济学一已经悄然兴起。这种理论强调,审视和评价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除了美学或精神的维度外,还具有经济维度,特别是在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表现出与其他产品相似的可消费性,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于是,文化遗产就成了一种可以增值或升值的文化资产、或文化资本。基于这种市场化的消费拉动与利益诱致,维护、开发文化遗产成为当今许多地方政府愿意为之乐此不疲的大事,在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名义下,他们积极组织规划、筹集资金,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必要的维修保护,有的甚至不惜进行商业化包装,千方百计申报各级历史文化遗产,以吸引国内外的游客来此进行“文化消费”。于是,历史文化遗产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一下子从“包袱”变成“财富”,从老古董变成摇钱树,称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阳光产业”。这种基于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开发与保护,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与延续来说,其祸福利弊已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但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未因此消失,相反,可能潜藏着严重的因被过度消费导致文化遗产资源更加稀缺的危机。这就需要认真思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指导思想或基本理念问题。

四、人文本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基本理念

概而言之,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可以区分为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两大方面。正如文化遗产经济学者所说的,我们不否认文化遗产可以产生的经济收益,但是我们更关注文化遗产的人文属性。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凝结和体现着人的目的与意志,代表着人的类本质力量,广义地说,它是一种与“天文”相对的“人文”现象。特别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艰辛历程,表达着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足迹与成就,作为文化遗产.它们犹如一滴滴水珠.汇聚形成了人类人文主义的历史传统之河,更为重要的是,在近代社会里,它做为人类保持历史记忆与生命延续、体现文化多样性的主要方式,被视作“和基本人权相关联”,“对一个社会的长久健康是绝对必要的’”。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属性,而且这种人文价值属性正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

基于此,在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就应当确立人文价值本位的基本理念,即无论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维修、保护、抢救,还是进行旅游开发或市场消费,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人文属性为根本出发点和主要评价标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人文需求,包括历史、宗教、美学、伦理等方面的多维需求。具体而言,这种人文价值本位理念体现以下几点:

1.人文优先原则。对历史文化遗产人文价值的追求与关照,是人文价值理念的优先体现。即首先用合乎人性的思想原则。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产的人文内涵,满足人对真、善、美的追求。特别是当追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可能影响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时,应毫不犹豫地舍弃其经济价值的实现而维护其人文价值。即使是为了开发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也要着眼于其人文价值的展示,使人生活环境向更加人道、更加和谐的状态发展。比如,对祭祖、庙会等民俗,是几千年来民族传袭下来的生活风习,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在现代社会中,对这些习俗优先从人性的角度理解并满足人的需求,就是对人的生活原则的最高尊重。

2.人文生态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与传承都与特定的人文环境休戚相关,是民众生存发展的一个点或一个载体,集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艺术与审美等于一体,形成自主互动的人文生态系统,构成人赖以立足的生命家园。人文生态的保护开发原则,是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开发过程中不能只看历史文化遗产的单一事项或代表事项,忽视与其相关的其他事项的保护与开发。比如,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嘎生态博物馆,是以苗族中的独角苗的生活内容建起的保护独角苗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态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看见他们的茅草顶居民住房,老年妇女坐在门口的织机前织布,背上还背着孩子;走崎岖的路,还可以看见苗族姑娘背水的情景等完整的苗族人的生活历史与场面。这是人文生态保护原则的具体实践体现。正如博物馆专家马克·摩尔所谈到的:“生态博物馆是一面镜子,当地的民众可以在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文化、认识自己的文化、接纳自己的文化,并为自己的文化骄傲和自豪。作为游客来说,游览以人文生态原则保护开发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真实完整丰富的人文意义和浓郁的人文风情,而非历史文化遗产的碎片。

3.人文秩序原则。“人群秩序、国家秩序、自然秩序,这些哲学上的重要课题在世界遗产中会频繁出现”。可以断言,历史文化遗产的形成渗透着被创造、传承到创新的人文秩序。比如,中国的皇宫,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宫外有城,城城包围;整个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廷两部分,前朝与后殿的建筑规制上,表现了一种方正均衡空间秩序观、等级分明的政治秩序观及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再如北京的天坛、地坛的建制与位置等反映了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宇宙秩序观。我们今天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坚持的人文秩序原则,一方面让人们充分了解我们历史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既定人文秩序,把握既定人文秩序的在实践中的运用;另一方面满足人们不断地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追求的生存发展的秩序需要。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与保留不是盲目的、无序的,而是人有目的、有秩序地创造与传承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也应遵循这一人文秩序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对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开发,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生存秩序发展需要,而不是机械地为保护而保护,为开发而开发。

4.人文持续原则。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着人持续发展的基因、要素、结构、能量和生命链,蕴涵着人生存发展的全部秘码。“人类的进化也是以物化的方式才得以巩固、保存、积累和延续的”,这种物化的方式,既“表现为人自身自然的人化印迹,如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脑的发育、发音器官的改变等”,也表现为人类创造、传承的客体历史文化遗产,即便“人的天赋、才能、情感、个性也大多与一定的物质形态有对应关系,并通过遗传稳定延续下来”“。这些物质形态也不乏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如敦煌壁画,“壁画的内容大多数是佛教题材。也有不少壁画描绘中国占代的各种社会生活,如帝王出行、官员礼佛、弹琴奏乐、歌舞百戏、农耕捕鱼、冶铁酿酒、摔跤射箭、比武竞技、结婚送殡等等”””,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的天赋、才能、情感、个性,展示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风貌。“壁画中所描绘的建筑。内容更为丰富。有以‘极乐世界’形式出现的大量宫殿楼阁,还有寺院坛塔、城池关口、宅院草庐、梯架桥梁等。结构真实,描绘精细,与窟檐和石窟结合起来,便是一部自成体系的建筑资料史圳,是现代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坚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人文持续原则,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人的持续发展上的生命基因和精神动力,以及历时性的人文状态在现实与未来中共时性展开;以人文的视角关心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守住人类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根,而不是把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现代人私有独享的急功近利的工具。

上一篇:移动电视论文范文 下一篇:艺术修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