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6 00:32:15

净化技术论文

净化技术论文篇1

本文对I级洁净手术室实际运行时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证实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中的部分技术参数范围(主要针对空态手术室)在动态时的可操作性。标准在I级洁净手术室中用局部送风代替全室单向流气组织形式,既保证了关键区域的净化要求,又大大降低了洁净手术室的造价和运行费用,符合我国的国情。

关键词

I级洁净手术室 数值模拟 主流区 速度场 温度场

1 引言

我国新的《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与2000年10月正式颁布并开始实施,已成为国内新建手术室和旧手术室的主要设计标准。标准采用我国"主流区"理论联系实际科研成果,以保障用较小的同量在关键区域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但这一技术措施的净化效果在学术界也引起了争论,尤其是在I级洁净手术室。为此,本文对实际运行时的I级洁净手术室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以验证标准中的部分技术参数范围(主要针对空态手术室)在动态时的可操作性,以及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标准在I级洁净手术室中用局部送风代替全室单向流理论的可行性。

在传统的空调设计中,由于送风口、回风口以及室内热源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对室内三维流场、速度场进行精确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的经济技术合理性。采用模型实验的方法对室内气候环境参数的分布情况进行预测虽然可靠,但是预测周期长、价格昂贵,较难在工程中使用。对这样的非线性问题,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利用CFD技术,快速,廉价,又可有效地了解室内的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的分布特征,为合理的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提供有益的参数资料。

目前,国外许多设计所和建设单位都已经将CFD模拟技术应用到实际设计预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影剧院及建筑中厅等大空间的设计预测。国内以前在数值计算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进行模拟,尤其是对净化空调作的模拟研究比较多。这些模拟大多是二维或简单的三维工业洁净空调模拟,且主要是空态的,与实际运行时的情况相关较大。本文将利用FLUENT软件对实际运行的I级洁净手术室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动态手术室的气流控制效果。

2 几何模型

本文模拟的手术室是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的规定设计的I级洁净手术室。整个模型都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表1)。

I级洁净手术室部分主要技术参数

表1

净化技术论文篇2

论文摘要: 随着水体污染的日趋严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经提到日程上来。本文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的技术特点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对策和措施。

农村生活污水面广量大,治理难度较大,已逐步成为农村主要面源污染之一。近年来,浙江省各地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配套建设了一批生活污

水集中净化沼气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因此,建立沼气工程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方兴未艾

(一)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日趋成熟。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中国各级农村能源部门针对中小城镇生活污水的特点, 开始研究利用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代替城镇楼房住宅化粪池, 分散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和粪便的技术, 称为“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该技术由于投资分散、易于建造、可就近处理、不专门占用土地、效果好、易管理、运行不耗能和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等特点, 已在不少省、市(特别是南方各省市)得到积极推广应用, 收到满意的卫生效果和良好的社会环保效果, 是现今适合中国国情的一条分散处理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有效途径。

(二)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技术特点。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分散处理生活污水的新型构筑物, 适用于在近期内无力修建污水处理厂的中小城镇, 或城镇污水管网以外的单位、办公楼、居民点、旅馆、学校和公厕等。冬季地下水温能保持在5~9℃以上的地区, 或在池上建日光温室升温可达此温度的地区, 均可使用该技术来处理生活污水和粪便。我们通常所说的城镇生活污水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冲洗厕所的生活污水中含有粪便等排泄物,是多种细菌和寄生虫的载体和疾病的传染源;二是生活污水浓度低, 其中干物质浓度为1%~3% , COD 浓度仅为500~1000 m göL;三是生活污水的可降解性较好,BOD5与COD之比为0.5~0.6,适用于厌氧消化制取沼气。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根据生活污水的特点, 把污水厌氧消化、沉淀过滤等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而设计的处理装置, 其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化粪池。根据四川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对六类建筑物的净化沼气池在运行1~ 4 年后进行的卫生效果调查表明: 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水质粪大肠菌值> 10- 4, 寄生虫卵数0. 565~ 1. 074个öL , BOD5< 50 m göL , SS< 60 m göL , 色度< 100, 各项生化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 的一级现有标准和《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并且沼气池出水中无蚊蝇孽生, 每10~12户家庭生活污水所产生的沼气, 可供一户用作炊事燃料。

二、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工程技术标准不统一。该技术自研究开发到工程化推广已20年,虽然国家建设部1990年发文将它列入“八五”科技成果第一批推荐推广项目,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标准也将它列为粪便无害化处理装置在全国推广。但到目前, 除四川等少数几个省搞了相关技术规范和地方标准,1990年中国沼气学会联合中国市政西南设计院出版了给排水试用图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外,部级的相关技术规范、正式标准图集还未见出台。因此,各地在推广建设中, 出现很多非标准化、不规范的工作实例,使该项技术从质量到效果很难获得保证。

(二)缺乏必要的技术研究开发、工程示范推广工作经费。该项技术目前仅有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给予少量的研究开发经费扶持, 很少得到其它方面的资金注入。事实上, 原有技术装置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长期以来, 一些科研、开发部门由于缺乏经费, 无法开展研究和实验工作, 使该技术难于进一步提高完善; 工程推广部门也因无专项示范工作经费, 抓起感到力不从心。

(三)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导向。目前国家和地方都有城镇居民生活、生产有机污水排放标准, 但由于各种原因, 多数地方在实际管理上不能按要求严格到位, 有些做法, 也仅流于形式。如目前一般与城镇居民住宅楼房配套建设的“格式化粪池”, 依现在居民生活水平, 按标准建造就已难适应环保需要, 可相当部分建筑商为节省投资, 还在有意减小容积和降低标准。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效果虽好, 由于造价略高于“格式化粪池”, 又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 很难得到建设

单位认可和建筑商的青睐。

三、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发展对策分析

实践表明, 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是一种投资少, 效果好的小型分散化处理污水技术, 在当前农村无力建设集约化污水处理厂的情况下, 是农村地

区生活污水处理的最佳选择。以下提出对策:

(一)加强领导, 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能源环保意识。要真正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产业化发展, 首先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应把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规划, 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和政策的倾斜来引导和鼓励建设单位投资开发和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 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途径, 如新闻媒体、技术讲座、组织交流研讨,兴建样板示范点等,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进行广泛、持久的宣传, 努力提高人们对该工程的认可度、推广度, 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注入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工作。

(二)规范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推广管理体制。由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是我国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和沼气科研机构开发并命名的,长期以来主要是靠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在宣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在农村环卫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建设、环保、卫生等部门略显被动。实事上,该工程的规范、建设和产业化发展与上述各部门紧密相关, 须得到他们的认同、配合和支持。因此,各部门应本着“求真、务实,有利于工作开展和管理”的原则, 明确分工, 确定职能部门和协作部门,实现职能到位,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密切合作, 切实为当地居民办实事, 共同促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的产业化发展。

(三)完善工程技术工艺, 尽快出台国家或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目前, 各地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池型结构五花八门, 各种工艺流程也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建议由国家主管部门适时组织安排召开专项技术研讨会, 召集各地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 同时在研讨会的基础上组成专家组, 专门研究编制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标准图集以及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 以利早日进入建设领域普及推广。

(四)开展技术培训,抓好试点示范。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建设、生物、环卫等多项技术。设计、施工和建后物业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应参加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实行资质化管理。另外, 为使该技术能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新形象, 利于工程推广普及,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不同区域的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建设一批标准的示范点。

参考文献

[1] 邓可蕴.中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理论与实[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2005年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资料.[R].2006.

净化技术论文篇3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analyzes indoor pollution problem of the volatile chemical,finally discusses nano TiO2 as photocatalyst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关键词:室内VOC;纳米TiO2光催化反应;技术

Key words: indoor VOC;nano TiO2 photocatalysis;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91-01

1国内外空气品质的现状

IAQ(Indoor Air Quality)是室内空气品质的英文缩写,是指在某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要素对人群的工作、生活适宜程度,反映了人们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概念。[1]

在近二十年中,现代人因生活和工作形态的改变,在室内环境的时间日益延长,几乎9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于是因室内空气品质不好所导致大量“病态建筑”,以及患“建筑病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 ),“大楼并发症”(Building Related Illness)和“多种化学物过敏症”(Multi-chemical Sensitivity)的人数不断增大。

人们发现由于新型建筑材料特别是化学合成建材被广泛使用,高档家具、家用电器纷纷进入家庭和办公室,香料、化妆品、上光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和洗涤剂等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论从种类上或数量上都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使室内空气品质严重下降。室内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其中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污染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了133.32Pa的有机物,沸点范围在50~100℃到240~260℃之间,它们中有些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毒性,其中至少有十几种被列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和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确定的优先监测物质名录。在非工业性室内环境中,可以见到50~13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尽管它们都以微量痕量水平出现[2],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对VOC处理设备的研究,主要是考虑光催化氧化技术,它作为一种新的环境净化技术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影响光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影响因素等方面,国外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以作为催化剂的N型半导体种类很多,如:TiO2,ZnO,Fe2O3,CdS和WO3等,由于TiO2有较高的光稳定性和反应活性,且价廉无毒,所以大多采用其作为催化剂。在实验情况下得出很多影响因素的变化关系曲线,这些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为新的净化处理设备研制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2纳米材料光催化反应处理室内VOC

调查表明,新装修的房间内空气中有机物浓度高于室外,甚至高于工业区。对挥发性有机物研究那么多,最终都是为了控制室内空气VOC污染,创造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

控制VOCs污染源,防止室内污染物和室外污染物侵入是改善当前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根本,因而各种不同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①通风控制(Ventilation Control);②污染源控制(Pollution Source Control);③净化处理(Removal Control)。通过室内空气净化器、空调系统过滤器等设备去除室内气态污染物。目前使用的空气净化器都不是采用单一技术手段而均采用复合式,常用的技术包括过滤、静电、吸附、催化、等离子体、负离子、增湿等技术,针对所需去除污染物的种类,将各种技术进行优化组合。

但上面说的几方面中,许多方法的采用将引起建筑物能耗和初投资的增大,而且对室内有机污染物(VOC)没有进行根本的治理,净化器广泛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法并不分解有机污染物,只是将污染物转移,并存在吸附饱和问题。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逐步应用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了新的机会。

纳米光催化则可利用光源来驱动光催化剂分解有机污染物,它是常温深度反应技术,可在室温下将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完全氧化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等产物,从根本上消除了吸附饱和的问题,而且光催化剂在使用中并不消耗,保证净化器长期发挥作用,因此它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净化技术。

3TiO2光催化滤网的净化原理及过程

光催化净化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科技前沿净化技术。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的辐照下,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空穴,可以直接杀灭细菌和彻底分解有机物为CO2和H2O。跟传统净化技术相比,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①彻底的净化,在工作过程中,对VOC 是进行分解操作而不是简单的吸附,是一个质变的过程;②几乎对所有的污染物都能起作用,特别对难以除去的较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③一种非常实用的净化技术,在常温条件下可以实现,不存在饱和问题、不必更换滤芯而经济实用,效率高省电;④安全净化,不需要高电压就能工作,最终的产物是CO2和H2O,对人体无害,而且噪音很小,因风通过的是网眼状的滤网而不是密集的纤维。

因此,为其广泛的实用,有必要与传统净化技术进行比较,并采取一定的实验方法对其实用性进行评价。

在传统的净化技术中,去除VOC的方法有吸附法、热氧化、催化氧化、生物过滤、液体吸收等,其中以多孔炭进行吸附是广泛采用的方法。吸附活性炭纤维具有优异的孔结构特性,如外表面积大、微孔含量丰富、孔径分布窄、吸脱附行程短等,因而比普通活性炭具有更为优良的吸附力学行为,吸附量大,吸脱附速度快,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在吸附质浓度较低时,活性炭纤维比普通活性炭有更好的吸附效果。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图示:

但是,物理过滤(吸附)法只能暂时吸附一定的污染物,温度、风速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吸附的污染物就有可能游离出来,再次进入呼吸空间之中。另外,吸附达到饱和不再具有吸附能力时,就必须更换过滤材料,如不更换,其所吸附的VOC、细菌等将成为随时被释放出来的污染源。

4TiO2光催化滤网性能测试

通过光催化评价装置,对金属丝网负载纳米介孔光催化剂的活性以及降解进行研究。选用负载300nmTiO2介孔薄膜光催化剂,在负载了纳米光催化剂后,其丝网的表观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并且由于薄膜很薄,基本不影响其原有的性能。

5纳米光催化净化技术应用

纳米光催化净化技术是近年来升起的一项新技术,在国内对其的研究时间也不长,可以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器、家用空调、汽车空调等领域,光催化氧化设备可进行模块化设计,气体通过时压力降低可忽略不计,这样很容易加装到中央空调的系统中去,使得我们熟悉的空调系统真正、完全成为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的保护者。

参考文献:

[1]李先庭,等. 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与发展[J].暖通空调,2000,30(3):36-45.

净化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洁净煤技术;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生产过程朝着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因此,在煤化工专业开设了《洁净煤技术》然而,现有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出实践型应用人才,其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在《洁净煤技术》课程教学中摸索,笔者认为该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学内容更新缓慢

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一部分教学内容显得陈旧且不实用,这就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使之与将来的工作实践相结合,适应社会潮流发展的趋势。如当前煤炭洗选技术主要是重介质选煤和浮游选煤,而课本内容主要介绍跳汰,如不更新教学内容,势必造成教学与应用的脱节。

2.2 教学方法及手段需要改革

《洁净煤技术》课程一直缺少相应的实物或模型教具及相关的视频资料,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不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2.3 实验及实践环节需要加强

由于缺乏实验条件,所以学生动手能力基本没有得到培养。现场实习也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在购置实验仪器资金缺乏及实践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应想方设法加强实验及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对理性知识的理解。

总之,为提高学生对《洁净煤技术》的兴趣以及教学效果,应刻不容缓地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建成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课程。

3.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为该课程的教师如何把握课程特点,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较好地完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大有讨论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洁净煤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方面的一些教学心得。

3.1教学内容以实际应用为主,突出重点

对于煤化工专业的学生,学习洁净煤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掌握各种常规设备基本原理、操作及维护知识、熟悉简单生产过程,了解一些先进的设备及工艺。一个完整的洁净煤技术课程体系应包括有十章的内容,那么在40学时内要详细讲授八章的内容显然很不现实,因此教学当中应强调基础及其应用,选择煤化工生产中经常遇到的设备及流程进行讲解,突出重点。即在教学中适当降低理论要求,着重讲清结构、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增强实用内容,减少微观分析,注重外部特性及其应用。例如:

第十章对于各类先进的粉煤燃烧器,主要讲解有代表性的一两种即可,其他以简介和自学为主。“先进的粉煤燃烧器”重点讲解sgr型低nox燃烧器和pm型低nox燃烧器,其他几种以简介和自学为主。

在烟气净化一章的烟气除尘中,讲授重点由技术落后的旋风除尘器转移到当前应用较多的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及电除尘器。

这样即节约了课时,又突出了重点和实用性。

3.2 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洁净煤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直观、生动的形式描述知识形成过程的特点,使学习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采用动画制作,将在黑板教学中难于表达的设备工作原理进行动态演示;将拍摄的工厂车间内实际操作系统及操作过程进行播放,强调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3.3 采取兴趣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很多学生反映,《洁净煤技术》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枯燥且难于理解,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举例是激发兴趣的一种主要方法。

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

直观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原理讲解形象化。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实际化工生产中常用设备,即使实习过的学生也不可能看到设备内部结构和工作状态。因此在学习时会感到比较抽象和枯燥,教师教授也比较困难。利用实物模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理论教学,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4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在每一章的开始,先给学生介绍这章主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个整体了解,带着问题学。并在讲新课前对上次课的内容进行提问、讨论,使学生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通过列举大量生活中、工厂里常见的例子,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和将来的工作紧密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讲袋式除尘器时可以从家里常用的吸尘器引入,说明其工作原理。通过这样的举例、讨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提问的同学也会逐渐增多,甚至有的同学把家里的实际问题也拿来问,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课程的重要性。

此外还应该大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育理念,注重师生间的互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自由思考,随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等教学方式,在实现“授”与“受”统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3.5 考试方法改革

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进行考试、考核,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查和验收。洁净煤技术一般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考试题型比较单一、固定,试题覆盖面窄。考试内容侧重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迫使学生记忆那些不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考试形式导致的这种局限性,使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南辕北辙。因此本人在考试方法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如课程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实习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公正地反映了学生的成绩,同时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4.结论

净化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铝电解烟气、净化系统、净化效率。

中图分类号:T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048-01

1 前言

我国铝电解工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引进日轻160kA预焙槽技术一起引进了铝电解烟气干法净化工艺技术,其主体技术装备采用脉冲反吹风小型袋式除尘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引进法国大风公司的低压反吹风菱形大布袋除尘器阳极焙烧炉烟气净化技术,并移植到电解烟气净化系统。自此,低压反吹风菱型大布袋除尘器技术被广泛用于铝电解烟气干法净化系统。

而随着中国铝工业的快速发展,电解铝工业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国家对铝工业污染的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为响应国家对于铝工业节能、减排、降耗的号召,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先进的铝电解烟气净化技术的基础上,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针对新鲜氧化铝和载氟氧化铝的反应特性,推出了两段逆流烟气干法净化工艺技术。

2 现有净化技术简介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电解铝行业现在通行的电解烟气净化技术分为三种,分别为传统一段净化技术、传统两段净化技术和两段逆流净化技术。

2.1 传统一段净化技术

该技术中新鲜氧化铝和载氟氧化铝同时通过反应器(文丘里、VRI、管道)加入到除尘器前的上升烟道内,新鲜氧化铝、载氟氧化铝和含氟气体进行吸附反应,并一起进入除尘器箱体内,经过除尘器布袋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后的气体通过风机和烟囱排入大气,分离下的载氟氧化铝一部分进入载氟氧化铝仓供生产使用,另一部分进入除尘器前的上升烟道继续进行吸附反应。

2.2 传统两段净化技术

该技术中新鲜氧化铝和载氟氧化铝分别加入到除尘器的进风管道中,首先在反应器上游管路约20米处加入载氟氧化铝,其次在反应器内加新鲜氧化铝,完成反应后的载氟氧化铝通过布袋进行气固分离。同样,分离后的气体通过风机和烟囱排入大气,分离下的载氟氧化铝一部分进入载氟氧化铝仓供生产使用,另一部分进入系统继续进行吸附反应。

2.3 两段逆流净化技术

该技术中新鲜氧化铝首先喷入布袋的底部,与动力分离器来的低浓度烟气进行二次吸附反应,然后通过布袋进行气固分离,分离下来完成一次吸附反应的载氟氧化铝由循环系统加入除尘器前的上升烟道,与高氟化氢浓度的烟气进入动力分离器进行一次吸附反应,完成再次吸附反应后的载氟氧化铝70%以上被烟气流动产生的动力分离出来,经载氟氧化铝输送系统送往电解车间,低氟化氢和粉尘浓度的烟气进入布袋室进行二次吸附反应和气固分离,这样既提高了烟气净化效率,又降低了袋滤系统的气固分离负荷和系统动力消耗。

3 技术性能比较

由以上内容可知,传统一段净化和传统两段净化工艺流程,其本质的特点都是新鲜氧化铝和载氟氧化铝完成吸附反应后均一起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气固分离。而两段逆流净化技术中,完成两次吸附反应的载氟氧化铝和烟气在进入除尘器箱体前进行了气固分离,这在本质上决定了三种净化技术的区别。

3.1传统一段与两段净化工艺技术缺陷

通过分析传统一段和两段电解烟气净化系统工艺及其技术装备水平的现状和运行状况,可知传统烟气干法净化系统的主要问题如下:

(1)HF气体吸附不充分

* 新鲜氧化铝和载氟氧化铝都是通过管道反应器以股状形式加入到排烟管道中,伴随烟气高速流动,不能与烟气进行充分混合,氧化铝吸附性能降低。

* 新鲜氧化铝先加入到排烟管道中,与高HF浓度的烟气进行吸附反应,再加入可能已经完成多次反应的过吸附载氟氧化铝进行吸附反应,未合理利用氧化铝的吸附能力。

(2)氧化铝破损率高

* 新鲜氧化铝和载氟氧化铝都被加入到速度约为18m/s的烟气管道中,并随烟气高速运行约40m的距离,致使氧化铝破损率较高。

* 贮仓中的载氟氧化铝一部分进入超浓相输送系统,另一部分进入管道反应器参与吸附反应。参与吸附反应后的氧化铝经过除尘器过滤后,被气提送入贮仓,有可能再被加入到管道中进行吸附反应。因此,没有预分离装置的净化系统,氧化铝存在多次无功死循环,导致粉化严重。

据有关资料报道,细化的氧化铝会降低电解槽电流效率1%左右。

(3)除尘器布袋负荷大

* 新鲜氧化铝和载氟氧化铝完成吸附反应后,同时进入除尘器,使烟气中粉尘浓度太高,从而加大除尘器粉尘处理量,增加布袋负荷;

* 因无预分离装置的净化系统存在氧化铝多次循环,容易出现过吸附、粘度较大的氧化铝附着在布袋上,增大布袋过滤阻力,造成布袋清灰困难。

3.2 两段逆流净化工艺技术优势

而东大院开发的“两段逆流烟气干法净化工艺技术”因采用了烟气与粉尘的预分离技术,具备如下优势:

(1)改变除尘器滤饼主要成分

新鲜氧化铝从灰斗底部喷入除尘器箱体,在布袋上形成滤饼。

(2)降低无功死循环

在气固两相流由上升烟道进入除尘器前,经过动力分离器的预分离,使大部分粉尘直接进入下游的输送溜槽,降低粉尘浓度,改善除尘器过滤负荷。同时降低物料在净化系统中的无功死循环,从而降低氧化铝的破损率。

(3)合理利用氧化铝的吸附性能

用载氟氧化铝在上升烟道内与高浓度的含氟烟气反应,用新鲜氧化铝在灰斗内与低浓度的含氟烟气进行吸附反应。

下表列出了320KA铝电解槽系列采用传统烟气干法净化系统和新型两段逆流烟气干法净化系统,净化后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由表1可以看出,传统烟气净化工艺和新型烟气净化工艺,烟气净化效果相差悬殊。

4 结论

由此可知,新型净化技术与传统净化技术相比,既提高了烟气净化效率,又降低了袋滤系统的气固分离负荷和系统动力消耗。因此,采用两段逆流烟气干法净化技术,将可以保证净化系统排放的氟化物和粉尘满足国家最新的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并且,两段逆流烟气干法净化技术在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时,增加了氟化物回收率,积极响应了国家达标排放、节能降耗的号召,也为电解铝厂烟气净化系统的新建和改造提供了更好的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1] 席忠黄,铝电解烟气净化系统的优化设计,中国有色冶金,2008年.

净化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投资; 绩效; 财务分析

自Solow(1987)发表著名的IT“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 Paradox)观点之后,对于企业信息化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并从财务视角、经济学视角、行为科学视角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特别是Hitt(2002)研究发现:多数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后将经历一个短暂的绩效低谷;但伴随着低谷期的消退,实施信息化的企业普遍将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尤其在资本市场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目前,我国企业正在加速推进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管理效益。随着信息化投资的大量增加,企业日益关注信息化对于绩效的影响,也就是信息化投资是否会带来企业绩效的相应提高。本文基于财务视角,借鉴Hitt(2002)的研究成果,通过对2003―2008年284家实施信息化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净利润率的比较分析,发现信息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体系

信息化思想起源于Damal hell(1959)提出的“后工业社会”概念,其中的“化”是变革和发展,是一个过程性的转变。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达到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变革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发展、经营活动及企业全方位变革和发展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内容体系随着其不断的发展而逐渐完善。从企业价值链和业务流程的角度来划分,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协同商务。1.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

gement,SCM)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的所有交易与合作流程的应用系统。SCM所涉及的并非企业之间一对一的关系,而是整个系统中所有的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的关系。2.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运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外的所有信息集成整合为一个数据库,并将企业内部各个单位与该数据库连接起来,以便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决策和合作。ERP集成与企业整个运行过程有关的采购、存储、生产、营销、融资等各种相关功能在内的所有信息,从而使得企业的运行过程能够更加有效地协调起来。3.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

nagement,CRM)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客户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地为顾客提供信息的服务。SCM的目的在于不断改进自己的服务来建立忠诚且双赢的客户关系。4.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是一种应用于在单一地点的企业内部、分散在多个地点的企业内部,以及在产品研发领域具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的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的一系列解决方案。PLM通过培育期的研发成本最小化和成长期至结束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来达到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目标。5.协同商务(Collabortive Commerce,CC)是将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通过整个经营周期中的信息共享,实现和满足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CC通过对各个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的整合,共同创造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以及提供获利能力。

二、信息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观点综述

我国企业面临着不断加剧的全球化竞争和商业挑战,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改善企业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理念,正逐渐得到我国企业的认同。根据CCID的统计,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投资额逐年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5.70亿元开始,到2005年底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了5-6倍,并在2006―2008年信息化投资以20.7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总报告,2009)。“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2008年度参评企业销售收入总额11.60万亿,同比增长30.20%,相当于当年GDP的38.60%(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2008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2009)。尽管我国企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信息化投资回报方面,国内外学者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始终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信息化“生产率悖论”。从企业信息化的战略高度分析,信息化投资回报与战略实施是企业最为关注的,但信息化的高风险性和高失败率,导致“生产率悖论”,即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率增长与信息化投资可能并不呈正比关系。Solow(1987)最早明确提出信息化“生产率悖论”观点。基于制造业的研究结论主要有:Loveman(1988)认为信息化投资对产出没有作用;Weill(1990)认为交易类型信息化提高了生产率,战略类型信息化没有提高生产率;Siegel and Griliche(1991)认为行业信息化投资额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弱正相关关系。基于服务业的研究结论主要有:Harris and Katz(1989)认为信息化与各种收益率之间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Strassmann(1990)认为不同的信息化投资率与产出之间没有相关性;Parsons and Gottlieb(1990)认为信息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非常低的,甚至是负面的;Roach(1991)认为对企业信息化的大量投资伴随着产出下降。20世纪90年代前后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投资与生产率之间缺乏显著正相关关系,至多只是存在弱正相关关系,甚至有时表现为负相关性。Loveman(1994)收集了1978―1984年60家制造企业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采用物料支出、非IT服务购买支出、总劳务支出、非IT资本、IT资本等参数,最后得出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信息化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Stewart(1996)通过1985―1995年的数据分析,指出1985―1995年对信息技术的投资收益率接近1%。李治堂(2005)通过1998―2003年27家实施信息化的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认为:上市公司信息化投资存在“生产率悖论”问题,信息化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明显;饶艳超(2005)通过1992―2004年实施ERP系统的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认为:ERP系统的实施并未带来企业成本费用的降低,相反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

另一种观点是信息化“增值论”。Malone(1991)的研究表明企业信息化极大降低了企业信息加工处理成本和企业协作成本;Clemons(1992)、Bakos(1993)认为企业从信息化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降低协作成本;Namchul Shin(1997)的研究表明信息化可以显著地降低企业的协作成本,提高企业产出;Bharadwaj(2000)采集了在《信息周刊》中于1991年至1994年至少两次排在信息化领导地位的56家信息化企业的样本数据,以考察利润和成本的多个变量为参数,运用相关分析得出高层次的信息化投资成本与企业的业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Brynjolfsson and Hitt(1993)利用国际数据集团(IDG)的企业调查数据得出结论:信息化改进生产率;BrynjolfssonandHitt(1996)采用1987―1991年期间367家大型数据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出信息化投资对企业产出有巨大的统计上显著的贡献;Brynjolfsson、Hitt and Yang(2002)考察了1987―1997年11年间的1 216家企业,发现1美元的信息化投资与企业超过10美元的市场价值增加相关联,而1美元其他有形资产投资仅仅与大于1美元的市场价值增加相关联,研究成果表明,信息化投资可以获得比其他投资高得多的超额收益。

三、信息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数据分析

依据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3―2008年间连续6年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的统计数据,本文选取了298家实施信息化的上市公司,其中剔出14家,包括农业(3)、金融(5)、综合(3)、房地产(3),选取5个行业284家上市公司作为数据分析样本,涉及的行业分别为工业(254)、公用事业(9)、建筑业(2)、商业(11)、综合(8)。本文基于财务评价视角分析企业信息化绩效,参考Hitt(2002)的研究成果,采用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净利润率四个常用财务指标作为主要的绩效衡量指标。通过国泰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库,提取了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2003―2008年284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净利润率。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1 378、1 465、1 460、

1 543、1 657、1 711;2003―2008年统计样本公司有效家数分别为:260、277、284、284、280、280。

基于信息化水平越高,企业绩效提升越高的假设,为进一步分析信息化水平对绩效的影响,从284家信息化统计样本公司中选取了连续6年进入500强的上市公司26家(均为制造业),确定数据分析样本18家进行绩效分析。18家连续排名公司当年在“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的平均排名为:244(2003)、237(2004)、231(2005)、203(2006)、221(2007)、217(2008),总体平均排名226。

(一)每股收益的比较分析

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1847,统计样本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2735,超出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48.05%;连续排名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4065,超出统计样本公司平均每股收益48.67%。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统计样本公司、连续排名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如表1所示。

(二)净资产收益率的比较分析

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948,统计样本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966,超出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0.28%;连续排名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393,超出统计样本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06%。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统计样本公司、连续排名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如表2所示。

(三)资产报酬率的比较分析

全部上市公司平均资产报酬率0.0236,统计样本公司平均资产报酬率0.0402,超出全部上市公司平均资产报酬率70.72%;连续排名公司平均资产报酬率0.0446,超出统计样本公司平均资产报酬率108.95%。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统计样本公司、连续排名公司的平均资产报酬率如表3所示。

(四)净利润率的比较分析

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率0.0433,统计样本公司平均净利润率0.0461,超出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率6.47%。连续排名公司平均净利润率0.0563,超出统计样本公司平均净利润率23.09%。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统计样本公司、连续排名公司的平均净利润率如表4所示。

四、结论

通过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与284家统计样本公司的财务指标分析,发现投资信息化的上市公司绩效明显高于市场同期平均绩效,其中平均每股收益超出48.05%、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出150.28%、平均资产报酬率超出70.72%、平均净利润率超出6.47%。通过2003―2008年18家连续排名公司与284家统计样本公司的财务指标分析,发现信息化水平高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显著高于投资信息化一般的上市公司绩效,其中平均每股收益超出48.67%、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出83.06%、平均资产报酬率超出108.95%、平均净利润率超出23.09%。通过2003―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统计样本公司、连续排名公司的财务指标分析发现:企业信息化对提升企业绩效明显,分析结果与Bharadwaj(2000)、Brynjolfsson and Hitt(2002)的研究结论一致。

【参考文献】

[1] 梁,周垂日.企业中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4(3):37-41.

[2] 李治堂.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悖论”研究及其最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9):2-7.

[3] 李治堂.上市公司信息化与公司绩效关系分析[J].商业时代,2005(24):78-80.

[4] 饶艳超.ERP系统实施对企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4):133-144.

[5] 赵勇,陈冬.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因果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100-103.

净化技术论文篇7

主题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污染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河道是城市中活跃且富有生命力的部分,是形成和支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城市河道普遍较浅,河道直,水量小、流速慢,这些水力学特性决定了城市河道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脆弱的特点。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集中和工农业的高度发展,废水、废气、废渣通过不同渠道进入河道,严重损害了河道生态系统,这些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环境对河流的影响并开始其进行生态修复。

2007年开始,杭州市启动“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并把这项工程作为市级重点工程常抓不懈。该工程以基本实现“水循环正常、水安全保证、水文化丰富、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的整治目标,是迄今杭州最大的水系建设工程。本文结合杭州市拱墅区后横港河等多条河道生态修复实践,对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理念、原则和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1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理念

1.1生态修复概念

河道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指在不影响防洪排涝的前提下,结合河道现状及周边环境采取“保持河道自然线型、保留河流原有地貌形态”、“避免平面形式规则化、断面形式单一化、建筑材料硬质化”、“适当调整水流流态”及“增加曝气”等多种措施,营造水边和水中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不断提高水体的快速自净能力,进一步实现河道的生态修复。

1.2生态修复理念

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覆盖了系统论、生态学、水利工程学、经济学、社会学、景观学等多个学科。要以系统论观点为基础,按照生态的系统性来整体考虑,始终着重从整体和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进行综合考虑,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满足防洪、生态、输水、景观、文化、旅游等多目标,从而使整体实现最优。

2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的原则

1.1河道自净功能优先原则

河道修复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和强化河流在受到破坏和污染之前的自净和生态功能,使河流能够通过自我调节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

1.2自然生态原则

河道的生态修复趋向于运用自然材料,如使用木桩、抛石、沉石进行护坡护岸,河堤采用乔、灌、草立体防护。在河道内营造适宜的生物栖息环境,增设过鱼通道,调整河道结构,恢复浅滩与沙洲等,模拟自然状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1.3生物多样性原则

因地制宜发展稳定塘、人工湿地及生物栅、生物浮岛等处理技术,重视河岸植被建设,构建河流生态走廊,水域内种植各种喜水、耐水植物,发展水生动物,提高水域生物净化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

1.4分时段分河段原则

城市河道是个复杂的生态环境,其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我们应根据河流的具体污染情况,分时段制定不同的修复计划,规划合理的修复进程。另外,同一条河流不同河道的污染状况和生态环境也可能有差别,因此应分河段制定不同的修复策略。

3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

在水生态修复的理念及原则的指导下,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多年的工作实践,归纳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生态河床技术、生态护岸技术、水质改善技术等方面。

3.1生态河床技术

河床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是各种水生生物生存和繁衍的主要空间,要根据河道断面形式,重新构建和修复被损坏的河床,恢复河道生态多样性,增强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

3.1.1 恢复河道的蜿蜒型。依据已有的水文资料或参照河道的历史资料将河道恢复或者部分恢复到未截弯取直的蜿蜒型面貌。与直线河流相比,弯曲河流拥有更多样性、更复杂的动植物群落,其丰富的生态环境类型,也构成了河流水系自净能力的重要部分。

3.1.2 选择多样性的河道断面形式。常见的河流断面形式主要有:“U”型、梯形、矩形、复式、双层断面等类型。其中“U”型为自然河道断面,具有一定多样性特点。梯形和矩形是城市河道常见的规则断面形式,结构比较单一。复式断面是城市河道较为理想的生态断面形式。双层护岸河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采用天然材料,构建多自然型河道;下层采用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既有行洪和排涝功能,又满足生态性、景观性、亲水性要求的城市河道。

3.1.3 设置多级人工落差。人工设置落差能减缓坡降,保护河床,还可以在河道水量较少时通过拦蓄水流维持枯水期河道所需生态水量和生态水位。适宜的人工落差可以增强水体的复氧能力和自净能力,也有利于水流和河相形成多种变化,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3.2生态护岸技术

生态护岸是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根据护岸所采用材料的不同,一般生态护岸有以下几种方式:

3.2.1 自然原型护岸。采用种植植被保护河岸、保持自然堤岸特性的护岸。主要采用乔灌混交,充分利用高低错落的空间和光照条件,同时利用植物舒展而发达的根系稳固堤岸,增强其抵抗洪水、保护河堤的能力。该护岸适用于流速不快、流量较小、冲刷能力较弱的河道。

3.2.2 自然型护岸。除种植植被外,还采用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以增强堤岸的抗冲刷能力。如在日常水位线以下采用石笼、木桩或干砌块石,其上筑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上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木桩、块石间的缝隙为水草留下了生长的空间,同时也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

3.2.3 人工自然型护岸。采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加强抗冲能力的一种新型生态护岸型式。常用的技术方法有:纤维织物袋装土护岸、面坡箱状石笼护岸、高效三维网液压喷播植草、骨架内植草、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土壤固化剂法等等。

3.3水质改善技术

河道具有天然的净化能力,可以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的生理过程来吸收降解污染物。通过改善河道中的生境,来强化相应的自然净化过程,增强对河道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能力,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3.3.1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水生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或氧化降解,从而减少或最终消除环境污染的受控制或自发的过程。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投菌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生物操纵技术、人工生物膜技术、湿地净化技术等。

3.2.2 生物浮岛技术。利用生态水工学原理,在受污染的河道,以轻质浮岛为载体,在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削减富集水体中的N、P及有机质从而净化水体,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等栖息地环境,形成稳定的植物、微生物、动物净化系统。

3.3.3 生物沉床技术。利用沉床载体和人工基质栽植大型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修复的一种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主要是沉水植物)对营养物质含量高的水体进行净化。沉床技术可以通过床体升降人为调控植物在水下的深度,克服水深、透明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制约,易于实现植物种群优化配置和群落构建,而且有利于植物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通过生态调水、曝气复氧、底泥疏浚、稳定塘净化技术、河内植物栽培技术等实现,要根据待修复河道的具体情况,将各种技术结合使用。

4 结束语

在党中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是大势所趋,在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河道生态修复涉及到众多学科门类,修复方案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全方位的生态修复应该以营造边坡及河道内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在水、土、生物之间,形成物质、信息和能量循环体系,通过良性循环,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修复,使生态修复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还能修复受污染的河流水体,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从而实现整条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爱中、郑蕾、刘钢.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与方法[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4

2.刘延恺.城市水环境与生态建设[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9

3.胡静波.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初探[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7(2)

4.董哲仁,孙东亚,彭静. 河流生态修复理论技术及其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9.1

净化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环保技术创新方法

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炼焦用煤炭资源基地,也会使山西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和世界最大的焦炭出口基地。2000年世界焦炭贸易量2510万吨,中国出口1520万吨,占世界焦炭贸易量的60%。其中,山西焦炭出口占中国焦炭出口量的80%,占世界焦炭贸易量的48%,山西焦炭是世界焦炭行业的龙头,其焦炭产量占到全国的40%,约占世界焦炭产量的20%,焦炭出口量占全国焦炭出口量的80%,并且天津口岸的山西焦炭价格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基准价。可见焦炭对于整个山西省的重要性。而进行煤炼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焦炉煤气,如何有效环保的对焦炉煤气进行回收利用,如何对新上项目的综合价值进行评价,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对待上新项目的环保性能、经济性能进行评价,从而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使我们所关心的。

一、NPV评价方法

净现值法(NPV):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我们知道传统的项目评价中对于投资决策分析而言,主要是采用这种净现值法,这种方法也曾经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资本资产投资管理学院的DondleL.MeeDer提出并且利用这种方法用于投资决策具有严重局限的概念中,因为它是以投资决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还原为前提的,也就是说项目的投资在市场条件恶化时,能够以某种方式还原,如果不能还原,则是一个要么投资,要么永远都不投资的决策,而如果公司现在不进行投资决策,那么它将永远失去投资机会。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净现值法利用现值可加性原理,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演绎计算,应该是一种最理性、最科学的分析方法,是投资决策分析中的法宝。

但是就我们所要研究的环保类项目的投资决策而言,净现值法只是用于静态的投资项目分析,对于动态的多投资阶段的项目显得有些不足,得到的评价结果势必也是有局限性的。就焦化产业中的焦炉煤气利用技术的选择与比较中,关键是如何确定折现率,这也是一大难题,可以说,到现在为止,这不得不依靠我们的主观判断,其道理就像任意多的已知数与一个未知数相加其结果还是未知数一样简单,在净现值为零的情况下,向左向右稍微调整某个因素,净现值就能变成或正或负。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焦炉煤气的利用技术的产生过程有其特殊的局限性和特点。焦炉煤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气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得到的可燃气体,是炼焦产品的副产品。对于单一焦化企业的主营业务就是焦炭生产和销售。而对那些利用焦炉煤气生产其他工业产品是由于国家环保政策法规的要求,故其计算时,当其净现值为零或者是负数时,也都可以投资。但是在什么范围内进行投资需要新的算法和条件,这也就是本文最终所要传达的信息。

二、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实物期权分析法是指企业或者是个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拥有的、能根据决策时尚不确定的因素,改变行为的权利(期权)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的方法。麻省理工学院FaimoK.Lamalain分析:如果投资者对某个投资项目进行首轮投资后,若该项目盈利前景良好,将能降低投资者进行第二轮投资的成本,而如果第一轮没有投资,今后想再投资该项目或进入该投资领域就要付出相当高的成本。在进行投资时还要考虑应用动态规划中的整数规划进行投资时机的选取。可以看出,期权法强调了投资是分阶段进行的,投资资金往往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先投入先期部分资金,生产销售该产品,同时继续对产品的性能、技术进行研发和改进,这可以减少投资者的潜在损失,其价值远远大于一次性投入的情况。这种方法就是针对项目的发展动态过程,根据项目开始投资后,管理者能够收集到更多的关于项目进程和最终产品市场特征的信息。后继的商业化过程是在前期的成功基础上实施的,是可以选择的;当新的信息不断到达,项目投资回报率不确定性逐渐消失时,管理者可通过修正最初投资策略,提高项目的价值和限制损失。如果项目成功,企业能从中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如果不成功,企业至多也是损失项目投入的沉没成本,相当于期权的成本。

对于期权定价模型而言,焦炉煤气的利用技术中,只有以焦炉煤气作原料生产甲醇这项技术可以进行下一步投资,可以利用甲醇为原料生产甲醛、聚甲醛、醋酸等化工产品。而其他的投资项目成为最终的消费品。期权的投资前提是筹资的无限可能性,但是在实践中难免有种种困难。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也使得我们在进行环保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中不能够简单的依靠一种投资决策方法。

三、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方法

灰色理论概述与于1982年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所提出。邓教授认为现实世界并不是清清楚楚的白色系统,又非一无所知的黑色系统,而是略知一二的灰色系统。灰色系统理论主要研究“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以往用白色的思想处理问题,要找到因素间明确的映射关系,然而确定性作用原理在社会、经济、农业、生态的等领域都没有物理原型,虽然能知道某些因素,但很难明确全部因素,更不可能建立明确的映射关系。比如影响物价的许多因素,如心理预期、政府导向等是无法量化的。一些可以量化的数据又缺乏详细的资料,因此对物价的定量预测具有一定难度,若不考虑这些因素,只将可以得到数据的因素考虑进去,必然带来预测结果的不准确。就白色系统常用的回归分析工具而言,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其缺点。比如:要求样本有大容量,是正态分布,平稳过程才能得到统计规律,计算工作量较大,不容易分析复杂系统等等。而对于以上困境,灰色理论应运而生,它处理问题另辟蹊径,不是找概率分布,求统计规律,而是用生成的方法求得随机性弱化,规律性增强的新数据序列。这一新的数据序列既能体现原数据序列的变化趋势,又消除了其波动性,它可以较好的解决某些参数已知,某些参数未知的系统问题。

在我国焦炉煤气的利用技术上既有新的技术也有些不被淘汰的旧技术,当然对于现在的生产而言,这些技术是相当成熟的,而要将项目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有效结合不是件容易得事情,更何况环保技术创新项目的投入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需要我们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这就涉及了灰色系统关联评价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在对白黑两种情况的考虑是相当充分的,即使实际中技术和经济都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也是能进行相应决策分析的。就焦炉煤气的利用上来说,可以根据项目的各种经济性参数和项目的技术参数来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项目投资决策的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四、结论

由于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环保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研究现状,我们在对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进行单一的项目评价时,如果考虑的因素不是很多,可以采用NPV方法来进行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可是这种方法又不能摆脱静态性,而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项目的投入具有动态性,可以提高决策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在进行一个项目的开发时,如果所要考虑的因素不仅仅是经济因素,那么影响我们做出最终投资决策的就不能用NPV方法进行简单的评价,必须借助于系统工程理论中的综合评价来进行综合评判,从而决定我们待上项目的未来。

通过对三种评价方法的说明,结合文章的背景,山西的焦化产业环保技术创新项目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投资性指标,还要考虑到技术投入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只有将这三者考虑周全,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结果,从而有效的指导实际工作。这也是作者今后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利用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方法对经济性指标进行先评价,然后通过这一步整理好的经济参数与技术指标、环境保护指标进行结合,利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待上投资项目进行最终综合价值的评价,依据综合价值最高原则可以选择出优先进行开发的投资项目。这样就实现了我们的决策分析。

总之,在今后的研究中,努力将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不光考虑项目的经济特性、也要考虑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和环境保护特性。充分利用项目评价中的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评价工作,从而有效的指导实际工作。文中提到的综合评价方法灰色系统关联理论只是综合评价方法的一种,今后将其他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再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结合数学模型来分析这种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等:系统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叶义成等: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杜栋等: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马中: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李武威:循环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度方法[J].经济论坛,2006

上一篇:医药化工论文范文 下一篇:纺织工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