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2 08:58:58

污染管理论文

污染管理论文篇1

为使中国的土壤污染环境保护工作有章可循,可从土壤保护规划制度、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土壤污染监测管理制度、排污许可制度、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土壤污染法律责任制度等方面建立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通过土壤保护规划制度对土壤用于生产生活前进行合理安排,在投入使用后通过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土壤污染监测管理制度对土壤状况进行评估,再以排污许可制度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度作为依据来判断生产单位是否违法,一旦出现问题则依据土壤污染法律责任制度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追究生产单位的法律责任并责令其进行治理[5]。

2完善土壤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

我国当前的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多是以政府为主导,缺少各种团体和社会组织力量的加入,没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6]。因此,需要通过完善合理高效的土壤污染监督管理体系对土壤污染加强预防和治理。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的监督涉及农业、环保、国土资源等多部门,为此责任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土壤污染的监督管理的主要职能应通过《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相对完善的管理权力分配制度和责任义务,其中以环保部门为主体,其他部门配合环保部门进行管理。在权力分配中,土壤污染防治总体控制和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应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监督职责为土壤监测、改良和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是农业土壤改良、农业用途土壤保持、农田土壤检测和农业土壤安全管理;水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监督职责水土保持、土壤侵蚀检测;矿产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含矿土地规划、开矿修复、土地复垦等。通过各部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明确的监督分工,以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系。

3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制度

在土壤污染防治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公众参与到立法等一系列过程中来帮助政府建立合理的政策;另一方面,在土壤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执行中也需要公众的监督参与其中。通过政府和公众的相互作用,政府将公众意见作为施政参考,公众则依据政府的合理安排配合行动。一是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是公众参与到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前提,关系到民众能否真正参与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公开的程度决定了公众参与的程度。在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需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除个别由于法律规定必保密的信息以外,凡是涉及到与土壤污染密切相关的公众权利都应当由环境主管部门或政府积极向公众公开。二是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听证制度。对与民众权利密切相关的和存在重大利益的可能引起土壤污染的土壤使用行为应启动听证制度,以便民众了解事实真相。在听证后需要积极完善并采纳公众意见,对于不合理的建议也需要积极回应并做出解释。同时还需要规范听证程序,为避免偏听偏信的现象,杜绝既得利益者对听证代表的影响,通过参与听证会的代表对给出的证明以及审核结果进行考证和询问,保证听证代表对听证信息的理解并表达对听证方案的意见,进而做到在知情的基础上平等表达意志。

4强化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制度

目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没有完善的行业导则,因此在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对环境造成重大性影响的要素,为该地区土壤的质量安全埋下隐患,而且土壤环境评价的结果也未能发挥作用。目前我国也没有针对性的土壤环境质量考核制度。因此需要强化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制度。由于污染物对土壤的影响会根据污染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可分为单一污染物的评价和多种污染物综合评价,如土壤物理评价、土壤生物评价和土壤化学评价或有机污染物评价、重金属污染评价、生物污染评价和放射性污染评价等,并应在目前评价的基础增加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估、基于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评估。土壤环境评价制度应结合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对土壤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评价制度。同时针对土壤环境的长期变化,还需要加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以确保土壤环境的稳定[7]。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制度不仅仅是短期的评价,还可以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长期监控。与此同时,要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的考核制度建设。首先要建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考核内容,可以将区域内土壤的环境质量指标、企业达标排放情况、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实行的环保和减排措施、土壤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立、区域内的土壤环境监管和土壤防治能力建设等作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考核的内容。其次要签订土壤环境质量目标责任状,并制订规范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考核办法及其结果应用,对未能达标的进行通报,在辖区内出现重大土壤污染事故的和污染物减排不达标的,应当给予警告处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同时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考核优秀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5建立土壤污染监测预警制度

由于土壤的特性决定了土壤污染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逆转性,因此要想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应该把“防”作为主要的方法。但目前我国对土壤污染突发性事件的预估性不足,土壤污染动态监测预警制度目前还没完全建立。因此需要建立土壤污染监测预警制度,准确确定土壤污染源,并分析显示土壤质量的布局情况以及土壤污染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更重要的是利用土壤污染监测预警制度对土壤污染突发事件实行即时的预警来确保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的安稳。首先要建立土壤污染监测预警机制。可从预警分级、预警、疏散群众、封闭现场和预警调整5个方面设定土壤污染监测预警机制;从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4个等级设定土壤污染预警分级,分别用绿色、蓝色、黄色和红色代表这4个污染严重程度等级。土壤污染预警信息建立在预警分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程度土壤污染,依次由县级、市级、省级和经国务院授权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土壤污染预警信息公布后,相关的应急职能部门应当立刻做出回应并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其次要建立土壤污染合作预警制度。各职能部门的明确分工,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和分析由环保部门总负责,农业部门和国土部门协助完成;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国土部门等一同展开环境土壤质量报告和重大污染预警讨论,共同宣告土壤污染预警信息。通过多部门采集监测,综合会商的形式来污染的时间、范围、预警等级、污染的潜在走势,并为公众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等。

6结束语

本文从制定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法律、完善土壤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土壤污染公众参与制度、强化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制度、建立土壤污染检测预警制度五个方面探讨了土壤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制度的构建,当然还可以包含土壤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度、土壤排污收费制度、土壤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等需要探讨。通过多个制度的协调作用和管理以达到预防土壤污染、促进生态建设的作用。在5个制度体系里,通过专项法律的强制性来约束土壤污染行为的发生并给予相关责任方法律制裁,通过监督管理体系来监督和调查土壤污染防治的运行和管理情况,通过公众参与制度确保土壤污染防治的普遍性和公开性;通过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制度来评判土壤防治工作的方式和成效;通过土壤污染监测预警制度来预警土壤污染时空变化和应对突发性土壤污染事件。

污染管理论文篇2

水产品在生加工过程中,由于没有热处理的过程,与产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不当且受到沙门氏菌污染,则可能因交叉污染而导致产品受到污染。Hatha和Paul等人对养殖的斑节对虾单体速冻生虾和熟食虾加工过程的细菌学质量研究报告指出,在取自斑节对虾养殖场的1264份独立剥皮和去壳速冻以及914份熟食的虾样品中,分析大肠杆菌以及沙门氏菌等细菌的污染总量,结果显示在所有的熟虾制品中没有检测到沙门氏菌的阳性结果,但在单体速冻的生虾中有0.1%的样品检测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阳性结果。Belchior等人研究了鳕鱼片的加工,连续收集加工阶段的45份鳕鱼样品、15份冰样以及12份水样,分析包括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内的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显示,与原料相比,手工切片和包装使有氧嗜温微生物细菌的数量增加[7]。由于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多道加工工序,如去鳞、去头、去内脏、开片、修边、速冻、镀冰衣和包装等,在这些加工过程中,一旦生产企业的卫生控制不到位,发生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刀具、台面和人员手部等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就可能将污染带到终产品中。

2水产品生加工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管理

对于水产品加工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欧美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使用HACCP(HazardAnalyzeCriticalControlPoint)原理进行风险控制。在我国,HACCP理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包括水产行加工业在内的食品加工领域。HACCP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控制生加工水产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时,关键是要考虑将原料验收环节作为CCP(CriticalControlPoint),并执行好包括SSOP(Sanitation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在内的其他控制措施。

2.1原料受污染的风险管理

2.1.1养殖场的选择

上述1.1的国内、外研究报道说明养殖水产品中沙门氏菌的带菌量同养殖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水质越好,鱼体携带沙门氏菌的可能性就越小。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研讨会的报告指出,沙门氏菌进入到水产养殖中的渠道广泛,从野生动物、家养畜禽到较差的环境卫生以及没有处理好的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都有可能将沙门氏菌污染到养殖水产品中,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与控制措施,将有助于降低沙门氏菌污染水产养殖品的风险[13]。因此,水产品的加工厂应加强对养殖场的评估和管理,选取养殖场周边环境较好、养殖技术规范、养殖投入品的来源正规和水质较好的养殖场;平日加强对养殖基地的日常监管;要求养殖场实施规范的养殖技术,避免鱼病的发生;每个养殖季期间做好对养殖场的水质、环境的检测和监控,从这样的养殖基地购买的原料,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较低。

2.1.2原料进厂验收

在原料验收环节,生产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首先要仔细检查原料鱼的供货证明,确保原料鱼来自经评估过的合格备案养殖场;其次,原料验收时,要及时将所有的病鱼和死鱼剔除,以防由于少数受到沙门氏菌污染鱼混入进厂原料中;再次,以养殖场为单位,原料鱼进厂前须抽样检测是否被沙门氏菌污染,一旦发现有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就应当高度重视,必要时要拒收该养殖场的整批原料;最后,在企业建立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时,可以针对原料受沙门氏菌污染这一显著危害,考虑将原料验收作为关键控制点(CCP)来控制。

2.2加工过程受污染的风险管理

2.2.1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接触面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为避免加工过程中与产品接触面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水产品加工企业需要严格执行每日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对与产品接触面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处理。实验证明,科学地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处理水产品加工的接触面,对致病菌的污染能起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在加工厂进行正常生产情况下,实施好班前、班中和班后的员工手部、工作台面和工器具的SSOP。对工器具和工作台面,使用150mg/kg的次氯酸钠消毒液进行至少1min的接触处理,员工手部与50mg/kg的次氯酸钠消毒液接触至少30s,能有效预防加工过程与产品接触面对产品的沙门氏菌污染。加工厂品管人员应当在每天卫生监控中,保持一定频率的微生物涂抹取样,包括与产品接触面的工作台面、刀具、篮筐、围裙、员工手部等地方,以及时对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做全面的了解。

2.2.2采用科学的加工工艺和设备,缩小沙门氏菌污染范围

加工厂在加工过程中,不同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对沙门氏菌的交叉污染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合理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也可能将受污染的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2014年笔者进行了使用不同剖杀工艺对加工水产品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率的影响实验。实验设计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在流动水冲洗和无流动水冲洗下连续剖杀15条鱼。实验结果显示:不使用流动水冲洗的剖杀过程,15条鱼的沙门氏菌污染率平均达80%,而使用流动水冲洗的剖杀过程,15条鱼的沙门氏菌污染率平均为30%。因此水产品加工厂,在加工过程中使用流动水的工艺进行鱼体剖杀、去内脏,可以明显降低产品的污染率;同时,在操作设备上,每位员工的操作台前最好配备专用水管,操作台面在设计上最好能有一定的倾斜度,这样冲洗后的污水可以及时排入排水设施,可以进一步缩小污染产品范围,降低污染率。

2.2.3建立良好的员工健康体检和每日检查制度

由于从事饮食、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携带沙门氏菌是一个潜在的污染源。水产品加工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法规,每年对工厂生产员工进行健康体检。此外,每日员工进车间前,严格实施员工的健康检查登记制度,凡是发现有员工患有感冒、伤寒等症状,应当调岗或不允许进入车间与产品接触。

2.2.4加强虫害的管理控制

生产车间环境要注意密闭,同时对于原料验收时剔除的死鱼以及加工过程中的鱼体下脚料,要用专门的容器加盖存放,并及时清理出车间和厂区,以防吸引苍蝇叮咬,从而进一步污染到产品。

2.2.5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半成品

半成品在进入单体速冻(IQF)(IndividualQuickFreezing)之前,经过前面多道工序的清洗,带菌总数已经降到比较低的一个级别;此时如果用100mg/kg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s以上,会对还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的产品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起到进一步降低产品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但是如果产品出口到欧盟等国,就不建议使用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产品,因为欧盟有明确法规禁止使用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产品。

2.2.6成品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对成品进行沙门氏菌污染检验。制备的样品按照《GB4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3沙门氏菌污染风险情况的内、外部交流

3.1内部信息交流

预防沙门氏菌污染,很大程度取决于进厂原料状况、工厂的良好操作规范和SSOP的执行情况。因此,工厂应当建立内部信息交流机制,指定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定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方法。对于日常监督检查和内部审核中发现的可疑情况,如员工患病、员工SSOP执行不到位、车间卫生状况不佳、门窗破损等问题,一旦得到消息,应立即采取行动,对可能受到影响的产品要充分隔离、评估,抽样检测,防止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的产品流入到客户手中。

3.2外部信息交流

在外部交流上,为了充分获得养殖水产品的整个生产链中产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工厂应当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与原料养殖场、工厂客户方以及相关的检验监督机构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获得原料养殖、鱼病疫情发生、官方检验要求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指导产品的安全生产。

污染管理论文篇3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排污收费制度经济学思考

在大力发展工业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提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雾霾、温室效应这些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排污收费是一项重要环境保护制度,是从经济学角度制定出来的、典型的外部性内部化的法律制度,因此本文将试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排污收费制度。

一、排污收费制度概述

排污收费,又称为征收排污费,是根据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污染者,应当按照环境保护部门依法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的种类和数量,向法律授权的行政主管部门缴纳一定费用的行为规范。①排污收费是一项重要环境保护制度,要求污染者承担环境污染对社会损害的经济责任,使得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促进污染者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我国排污收费的征收主要有:污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超标、废气、危险废物和噪声超标排污费五项。排污费由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保部门征收,根据排污费征收标准和污染者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与数量,环保部门确定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并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纳通知单。所有收缴的排污费,都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主要用于:重点污染源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应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二、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外部性实质是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的差额问题,这种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决策行为产生的结果,没有全部被该经济主体承担。如果行为产生的收益全部或部分被他人占有,则产生的外部性是正外部性;反之,行为所产生的成本全部或部分被他人承担,这时产生的外部性是负外部性。克服外部不经济性的基本途径是使负外部性内部化,即通过确立一定的制度使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的成本和收益之间重新具有一致性,排污收费是实现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治理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制度。例如,我国现在严重的雾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是一种典型的大气污染。产生雾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气资源的使用费未加入到污染者的生产成本中,污染者出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考虑,无约束的开发、利用,不仅浪费了大气资源,而且严重地破坏了大气环境,没有排污者会主动限制自己使用大气资源或改善大气资源状态。经济主体都把利润作为自己的追求,每个排污者都肆无忌惮的往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由于外部成本顺利转嫁到社会,排污者便会丧失保护环境、减少排污、治理污染的自我约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由此可以看出,利用环境资源从事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污染具有典型的外在性,即外部性,并且属于负外部性。环境污染者应当承担造成这种外部不经济性的经济责任,即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过程。环境污染者要么建立治污设备、及时治理污染,要么缴纳排污费继续排污。还是拿雾霾来说,污染者建立治理大气污染设备的费用和缴纳的大气排污费都会核算到生产成本中,出于对生产效益与利润的追求,污染者会对建立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所需要的费用和缴纳的排污费做一个对比,如果建立治污设备的费用高于排污费时,就会选择缴纳排污费继续排污;反之,需要缴纳的排污费高于建立治污设备的费用,就会选择建立治污设备,治理污染。

三、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评析

从以上对排污收费制度的探究,笔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制定出来的排污收费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条成功的环境管理经验,激励了我们对生态环的保护。排污收费制度是典型的外部性内部化的法律制度,使污染这种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无疑会促使企业建立治污设备,并积极投入使用到生产过程中,最终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排污收费制度不仅体现了我国环境法受益者负担的基本原则,而且是经济学和法律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发挥了法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强制作用。虽然,排污收费制度的确立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我们也得看到其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主要存在收费标准的制定复杂、难度大,收费标准明显偏低,信息不真实性,排污费据实收缴难度大等问题。

四、结论

综上所述,确立排污费制度,对我们的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我们在看到排污收费制度带来的效益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排污收费制度本身也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实施过程中的难度。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要求我们要继续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加大惩治污染的力度,真正地做到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使我国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地使用。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二: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管理论文

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缺乏明确的职责

纵观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企业虽然引进了不少优秀的管理人才,但是,由于各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难以实现很好的沟通与合作,导致出现管理问题时各个部门相互推诿责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管理职责的不明确,并且在企业内部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是将管理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环节中,而对经济管理工作则忽视,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大多形同虚设,各岗位也没有制定明确的责任制,这样不但影响了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抑制了部分积极上进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导致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出现管理混乱现象。

②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松散

当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松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单一。在企业规模较小的时候,直线式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执行相关管理命令,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管理组织结构对于企业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很容易造成人浮于事、机构重叠的问题;二是,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中领导层次的缺失。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经营者一把抓造成的,但什么事情都由经营者管理注定会导致管理上的漏洞,而这种漏洞无疑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好影响;三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隔阂比较大,这种隔阂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内部的交流合作,造成矛盾的增加,进而影响企业自身价值的实现,自身利益的提高。

③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开展。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至今仍旧在使用传统的管理制度,而这种管理制度毫无疑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了。没有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就无法保证企业内部分工明确,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不高,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解决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方法

①实现经济管理理念的更新

管理理念是实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思想基础,也是引导具体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管理层管理理念的更新是十分重要的。要尽快的转变传统守旧的管理理念,树立最新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广泛的宣传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积极引入危机管理意识和战略意识,也有利于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中形成科学的管理观念和全局观念。

②构建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作为社会主要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过程中,不但要解决企业内部现有制度问题,更要为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注入新的活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因此,构建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必须坚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的原则,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经济管理制度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其更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③优化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管理体系是企业经营的组织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必须依靠经济管理体系,例如,当领导确定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之后,接下来就要依靠经济管理体系通过各部门的具体实施来进行经济活动,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构建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而对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时,应该具有一种超前的意识和长远目光,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存在诸多特点的同时,采用分解评审和分层次优化的方法,然后将各个方面评审的结果进行综合,以辩证的手段使经济管理体系得到系统性优化。

④调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方式

笔者已经论述过粗放型的经济管理方式,以及无法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了,因此,调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方式也是一件重要事情,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经济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着集约型转变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和现代经济环境的接轨与融合。同时,集约型管理方式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高,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大力推广。

3结语

污染管理论文篇4

内容摘要: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再到低碳经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资源的协调日渐紧迫,节能减排、开源节流势成必然。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在于科技创新,但制度建设也不容忽视。而现实中生产者环境责任、政府环境责任和消费者环境责任之间的博弈日趋广泛,基于此,本文在三者博弈的相对平衡中,论证了环境责任分配的公平性考量问题。

关键词:环境责任 公平分配 考量

近年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气候恶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于是关于“低碳经济”的讨论便甚嚣尘上,研究“低碳经济”问题更成为了环境法律发展的新动向。所谓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关注的重心是资源节约、减少排放,开发新能源。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再到低碳经济,希望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再利用等途径寻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应担当相应的社会和法律责任。本文从法律约束的路径依赖上,探讨了环境责任在各类环境主体中的公平分配问题。

公平分配环境责任的制度思考

(一)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扩张

1972年为解决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问题,经合组织环境委员会首次提出“污染者付费原则”(Polluter Pays Principle),这项原则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然而当这一原则被应用到我国的环境法律中时,却被无意间狭隘化了。在参照“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基础上,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原则,1989年《环境保护法》却未在条文中明确表述这一原则,只是通过具体规定贯彻了“污染者付费原则”。199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重新提出环境责任原则,指出该原则的核心内容是“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从这些法律法规的及实施来看,污染者付费大都被演化为生产者责任,排污者也被定格为生产者。生产者成为了环境责任的承担主体,甚至是唯一主体,其他主体的责任则被忽略掉了。

事实上,在整个生产-消费-再生产的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会成为污染者,也即污染原料的生产者――污染最终产品的生产者――污染产品的最终消费者皆应被视为污染者,他们都在自己所处的环节上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如果需要付费,这三种类型的污染者皆应付费,因此,污染者付费不仅要体现污染者与国家分担环境费用之间的正义性和公平性,而且应当进一步在不同类型的污染者之间分配污染费用的公平与正义。然而学者更多关注的是污染费用的确定问题,这就导致了我国立法中把污染者狭窄的定位为生产中的直接排污者的现象。例如2003年国务院出台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直接自环境排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交纳排污费。”这种片面理解在实践中必然表现为向直接排污的生产经营者征收排污费,并以此作为治理污染的重心(夏玲娟,2006)。

污染者付费原则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无法体现不同类型的污染者之间污染费用分配的正义性。另一方面把污染者定位为生产经营者与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不相符。有资料统计,全国生活垃圾侵占的面积已超过1350万亩(张超,2004),表明污染源正由过去的生产型污染向消费型污染转变。由此,污染者付费应当适用于整个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市场经济全过程。包括生产污染、流通污染、消费污染、办公污染等等在内的各个污染者都要各承其责。

(二)公共行政理论的扩张

公共行政从其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阶段、新公共管理阶段和以新公共服务为代表的当代公共行政阶段。

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础是古典管理主义,“古典管理主义是为了解决大型组织中的协调问题而应运而生的,古典管理主义核心的价值目标在于追求效率,强调管理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而传统公共行政可以看作是对管理主义的早期追求。公共行政被看作是不同于政治的一个独立的领域,是一个价值中立的、技术性的领域,效率被看作是第一公理(邓念国,2005),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视管理者为“划桨者”。

与传统公共行政不同,新公共管理理论则提出政府角色应该是“掌舵而非划桨”。20世纪后期全球化、信息化与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和政府面临的财政、管理与信任危机是新公共管理产生的社会动因(王鹏,2004)。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公共选择理论、管理主义和委托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治理能力优于官僚制体系;管理主义则破除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的障碍,强调企业组织蕴含市场竞争机制的管理途径;委托理论则具体描绘出在市场交易的场景中,公共组织与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与其它政府部门之间的契约关系(申剑、白庆华,2005)。“新公共管理论”是要以私法中“经济人”假设来替代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中的“政治人”假设。政府相似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质疑“新公共管理论”的“经济人”假设上,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罗伯特.B.丹哈特和珍妮特.V.丹哈特教授提出。罗伯特.B.丹哈特(2002)提出的新公共服务代表了公共行政理论一种新的发展趋向,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包括: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市民社会的模型;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新公共服务建立在公共利益观念之上,其以“服务而非掌舵”对政府角色加以定位。罗伯特.B.丹哈特教授(2002)指出在过去,政府在所谓的“掌控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代生活的复杂性有时却使得这样的作用不仅不合时宜,而且是不太可能。在这种新的现实条件下,政府的首要作用不仅仅是通过管制和命令来指挥公众的行动,也不是简单地建立一套惩戒规则和激励措施,将人们引导到“合适的”方向上来。相反,尽管政府在推动社会朝某个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是重要的参与者,但它事实上已经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参与者。在公民积极参与的社会中,公共官员不再只扮演服务供给者的角色,他们将越来越多地扮演调解、协调甚至裁决的角色。这一理论重新定位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到协作与信任,政府与公众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共享利益,政府将扮演公共服务的协调者而不再是提供者、安排者和控制者。

公平环境责任分配体系构建

公平的环境责任分配应当兼顾到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在内的所有主体。这些主体相互之间既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有各自独立平等的关系。相应的公平环境责任分配体系应当涵盖纵向的公平和横向的公平两大方面。纵向的公平是以政府的管理为基础,合理分配上下级政府、政府与社会之间,也即管理者和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环境责任。横向的公平是以市场活动为平面,合理分配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责任承担以及同级政府之间的责任协调。为了更清晰的表现各类主体的责任分配,本文采取按主体分类的方式分析。至此,环境责任的分配应当落实到政府、生产者、消费者三类主体上。

(一)政府的环境责任分配

1.政府宏观上的环境责任。主要表现在合理分配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协调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环境冲突及责任分担。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代际公平这一价值趋向的确立使得政府的环保责任在时间维度上延伸至后代人。经济活动的环境外部性促使环境法的调整范围在国内法中不断拓宽,政府环保责任也在空间维度也极大拓展,出现了超越国家的国际社会全体和国际共同体的概念。国际社会为了世界共同体的一般利益应在特定的领域、特定的事项上,确立新的国际合作关系。这就有必要使传统国际法与国际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全体国际社会相对应,在地球空间及其构成要素方面限制国家的(汪劲,1998)。

2.政府管理监督环境侵权的责任。为减少成本增加利润,企业会将内部成本转嫁出去形成外部不经济。作为公共利益的管理者、守护者有责任通过职权的行使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这个方面的政府环境责任现已陆续被写入了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污染防治法律。

3.政府自身的采购消费绿色化。政府采购被许多国家赋予生态化使命,成为一种政府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政府作为对生产、消费的引导者,采购的产品是否环保,对环保产品的政策是否优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保产品的生产。此外,政府自身的办公消费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4.政府之间的责任协调。现行的各法律法规中,对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环境责任分配基本清晰,这对于责任的执行和追究都非常有利。然而,同级政府(尤其是跨省份的)之间的责任分配却明显缺失,这对于具有明显的跨地域性环境保护是致命的。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跨省之间的政府责任协调,并因此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也产生了一些制度并用于立法。其实,跨省的协调还远不应止于此。能源大省把清洁的能源输出,却把污染治理的责任留给了本省的政府和人民等,这些没有政府的相互责任协调恐难以实现环境责任的公平。

(二)生产者的环境责任分配

生产者的环境责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其产品生产活动而造成的直接环境侵害。这类责任最早被关注,各国就纷纷明确侵权者的环境责任并逐步写入各类环境法律法规,实体责任逐渐明确的同时还伴随了程序法上的改进,这类责任在当前已经相对比较成熟。

二是生产者责任延伸(EPR)。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传统的生产者责任,扩展到产品寿命期即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处理,纠正了受益的生产者不负担责任的不合理现象。EPR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探讨,所谓EPR是指,产品的生产商和进口商必须对其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大部分责任,包括原材料选取和产品设计的上游影响,生产过程的中游影响以及产品消费后回收处理、处置的下游影响。我国已在一些法律法规中规定了这一制度,如2005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正式提出了有关生产者延伸责任的要求。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产品的制造者、进口者、销售者、使用者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承担污染防治,生产、销售、进口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2008年通过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第9、15、30、31条,都体现了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它将无疑会对我国环境责任的分配起到明确化的作用。同时,也应看到真正实现这一制度还有很多需要思考和完善的地方,如EPR适用的对象界定、EPR制度实践中责任分配的形式、EPR实施中政府的参与程度等。

(三)消费者的环境责任分配

首先要征收消费税。对于选择能源消耗大的产品、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产品等在销售环节上即可通过价内税的形式由消费者负担;其次是实行预付费制度。是指由于产品的消费可能造成对环境的损害,在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就预先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以将来的回收和处理之用制度。这一制度主要适用于使用周期相对较长,且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或二次污染。当前尤应适用到电子产品领域。再次是实行押金制度。是指对购买有潜在污染的产品的消费者增加一项押金费用,如果购买者能把产品的残余物送到收集系统,就把押金退还给购买者。押金制度可应用于饮料容器和废汽车、废耐用品等的回收,以减少废弃物的处置量以及减少原材料、能源的浪费,同时减轻了环境污染。还可以通过将这部分物品的回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实际控制而又居住分散),使消费者负起环境责任来的同时还可以减轻企业或政府回收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张超.污染付费――环保产业大势所趋[J].生态环境与保护,2004.4

2.邓念国.从管理主义到服务主义:公共行政理论基础的演变[J].江汉论坛,2005(6)

3.王鹏.“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和超越[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4)

4.申剑,白庆华.从法律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污染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大气污染;地方政府;责任

本文为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ZZ037)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4日

大气污染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超出了大气环境接纳污染物的最高限度,无法被净化的废气在大气环境中不断叠加、复合致使了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等皆是加剧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国家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公民生活方式等皆严重影大气污染的治理进程。大气污染形成原因以及责任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治理大气污染成为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和动员能力,其在大气污染治理责任担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大气污染治理中政府承担责任的理论基础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大气(空气)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本质上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大气的公共物品属性表现在每一个人呼吸空气的同时并不影响其他人对空气的消费,呼吸空气人数的变化也不会影响消费成本的增加或减少,且任何人在免费享受空气所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不能排除其他人享受空气所带来的效益。每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无节制地消耗公共物品。微观主体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只注重私人收益,从而放任负外部效应的出现,当大气环境超过了自身的承载,就出现了哈丁所说的“公地悲剧”的后果。然而,大气污染的治理又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理性”的人都具有“搭便车”的心理,即只希望免费享受他人治理环境的成果,而不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大气的公共物品属性而导致市场失灵的问题,非微观主体所能解决,需要依靠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的政府主动承担起保护、治理的责任,纠正市场的失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公共信托理论认为,大气、森林、水等自然资源系全民“共享的资源”,亦是全体国民的共有财产,只要一人实施污染空气的行为,则是对全社会共同利益的侵犯。为了更好地合理保护、利用这一“共有财产”,共有人将其委托给国家来进行管理。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则负责具体的委托管理事项,即承担管理、保护大气的义务。在委托过程中,政府需谨慎使用自己的权,必须对全体共有人负责。如因政府的不当行为,导致委托人利益受损等情况,则政府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具有防止损害扩大的义务。由此可见,公共信托理论是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承担相应责任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公民有权监督政府行为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公民环境权理论认为,公民享有在安全、健康、良好的环境内生存的权利,政府有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义务,因此应当对环境负责。环境污染最终将侵害公民的健康权、生命权,可以说,公民的环境权派生于公民的基本人权――生存权,应该被视作公民的基本权利予以同等保护。公民的环境权应该包括环境使用权、知情权、参与权和请求权。公民的环境使用权则包括公民呼吸清洁空气的权利;知情权是公民享有获取、知悉环境状况以及政府环境管理状况的权利;参与权是指公民享有参与政府环境管理决策、环境保护实施等过程的权利;请求权是指政府违法履行或不履行环境治理义务,公民对政府的行政行为有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对侵犯公民环境权利的行为有提起损害赔偿的权利。公民的环境权理论为公民获取大气污染状况信息、参与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以及政府承担环境责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大气污染治理中地方政府责任的角色定位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特征,决定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必然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地方政府既接受中央政府领导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决定其既要符合中央政府利益又要保障地方利益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自逐渐扩大,逐渐使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与地方经济发展直接挂钩,因此地方政府逐渐演变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利益主体。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为地方政府的两难选择,地方政府既要完成一定的经济目标,又要保护大气环境。然而,发展经济的成本远低于保护环境的成本,发展经济远比保护环境能带来更大的效益。地方政府作为具有逐利性的一类特殊“经济人”,往往会选择牺牲环境而发展经济,易滋生地方保护主义。为防止地方政府过度追求地方利益而忽视社会整体利益,必须坚持中央政府的宏观把控,全面平衡中央与各地区的利益,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积极性、创造性。

同时,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工作只能由地方政府落实,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承担主要责任。大气污染成因复杂,与地区的地理自然因素、地方性产业结构、能源消耗习惯等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大气污染的地区差异性决定中央政府只能从宏观上把控大气污染治理的总进程、总目标,而具体任务的落实与开展则由地方政府承担。对大气污染治理需因地制宜,即需要各地方政府根据各地产业结构布局、能源消耗情况以及各省经济发展情况等采取差异性治理措施。地方政府作为地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积极运用经济、政治、法律等手段治理大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政府的环境责任主要包括保证居民生活的大气质量;严格执行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及政策,并逐步建立或完善地方环境立法体系;鼓励、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大气保护活动以及监督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行政行为;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不作为或乱作为应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三、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失责的表现

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并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存在诸多失责的情况,严重影响大气污染的治理进程,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政府重经济轻环保的发展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确使中国的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然而,这种高速发展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走上了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三十几年来,我国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于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文件,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但这条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部分地方政府仍存在“唯经济论”的思想,将经济建设看作是重中之重,其他各项事业都要为经济建设让步,经济建设以外的其他各项事业逐渐变得无关紧要。其导致的结果是经济指标达到了,但却产生了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理念的偏差导致了政府治理决策的失误,主要表现为政府强制将重污染企业迁出城市中心或迁往周边地区。这样的e措对迁出地的大气污染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却会加重迁入地的大气污染,且由于大气的流动性特征,造成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现状。事实证明,将重污染企业外迁的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二)地方政府行政执法疲软。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在环保领域中,行政执法主要是指政府、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等其他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针、决定等其他规范性文件执行命令和处理行政事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严密的法律体系是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治理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法律依据,规定了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总体目标。因这两部法律皆为最近颁布生效的,各地方政府不能因地制宜及时制定各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规定或细则,地方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不够完善。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行政执法的力度不够,存在消极执法的现象,即不主动去履行环境监管责任,往往是新闻媒体曝光或者造成人员伤亡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环境事件后才会引起地方政府的关注。地方政府考虑到重污染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往往采取纵容的态度,不依法追究重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导致法律的威信力大大折损,大气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三)地方政府问责机制难以落实。问责机制是指问责主体对负有公共责任的组织或个人不履行或违法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情况进行责任追究的一种制度,是地方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大气污染治理义务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对地方政府不履行大气污染治理义务进行问责的明确法律依据为《环境保护法》第67条、68条、69条。环保问责主要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专门机关依法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监督,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问责。行政机关问责属于一种内部性问责,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往往采取容忍的态度,只有出现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时才能引起上级行政机关的重视。此外,在上下级行政机关需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的违法行为承担连带责任时,仅依靠行政机关的问责无法保证问责结果的公正性。

四、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中地方政府责任的建议

(一)转变地方政府发展理念,促进地方发展方式转变。理念乃行为之先导,地方政府应当从根本上改变“唯经济论”的发展理念和传统的政绩观,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绿色的政绩观。高能耗、重污染的不合理产业结构和严重依赖于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是我国大气污染越发严重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本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重工业比例,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并逐步推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允许各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之间通过货币交易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有利于鼓励排污企业发展清洁技术,将可排污量转让给其他需要的企业,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同时还能获得经济效益。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政府的指示,逐步推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排放机制,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原理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排污企业的保障其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积极发挥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正确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充分发运用财政、税费等手段,如对环境友好型企业进行政府补贴,提高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相对地削减重污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要增加环境治理财政支出,进一步加大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大气污染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治污项目的开展以及环境技术的研发等方面。

(二)完善地方环保法律体系,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执法效率。大气污染区域差异性的特征,导致环境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往往仅规定一些原则、要求或目标,为不同区域分而治之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使得各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各地大气污染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提高环境保护执法能力。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细化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如经济发展状况、污染物排放比例以及治理技术水平等等,制定合理的排污标准。在大气污染情况严重的地区,地方政府应该征求环境保护机构以及其他专业学者的意见,依法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地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仅有完备的法律还不足以起作用。完善的法规还必须得到地方政府严格执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执法,严惩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环保法律的效益。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取消了公安、交通、铁道、渔业管理部门依职责对机动车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的规定,但仍保留了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监督管理职责。因而在执法过程中,既要切实保证环境主管部门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又要使其他有关部门积极协助环境主管部门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责,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执法效率;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必须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先进的环境技术装备,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及时发现并做出反映,遏制大气污染的进一步蔓延。

(三)扩大地方问责主体范围,健全地方多元问责机制。近年来,环保领域的权力滥用现象越来越严重,环保违法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健全环保问责机制已经刻不容缓。环保问责机制的主体,除了行政机关,还应包括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公众。权力机关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宪法的规定,可以通过质询、罢免等方式对政府是否履行治理大气污染的责任进行监督问责。司法机关的问责是指法院通过受理行政诉讼案件,检察院通过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大气污染治理中涉嫌犯罪的行为提起公诉的方式进行问责。社公众的问责是指社会组织、公众等对地方各级政府是否履行大气污染治理职责所实施的监督和追究。按照萨克斯教授的公共信托理论,大气是公众委托给政府管理的公共资源,在政府没有履行保护、治理大气的职责时,公众当然有权对政府问责。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公众可以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对政府的失职行为进行问责。社会公众监督是一种非权力性监督,不具备国家权力性质和法律约束力,不能直接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承担责任,只能引发权力性问责。然而,社会公众作为大气污染最直接的利害关系人,相较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对地方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的问责具有更高的自觉性、主动性,因而要高度重视社会公众问责的作用。在社会公众监督的方式中,只有行政诉讼能够最直接、有效地引起权利性问责,即通过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提起行政诉讼从而引发司法机关的问责。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仅受理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不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然而,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实施的抽象行政行为,如制定环保规划、地方政府规章、经济政策或环保决策等等,皆对治理大气污染具有重要影响,严重影响大气污染治理。因此,应将政府在大气治污过程中的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令人欣喜的是,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虽然还是将行政规章以及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行政诉讼范围之外,但它将“具体行政行为”修改为“行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将扩大行政诉讼受案的范围,也为将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的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留下了法律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洋.雾霾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周婧.论大气污染监管中的政府法律责任[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马柳颖,李洋.雾霾治理中的政府责任追究机制建构[J].新西部,2015.8.

[4]童颖华,刘武根.国内外政府职能基本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5]张紧跟.浅论协调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2.

污染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船舶防污染管理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0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尤其是航运业的快速发展, 海事管理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航运发展、保护海洋环境和内河水域环境、维护国家和海洋权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适应海事新发展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1】、应用型的海事管理人才是加强我国海事管理与监督的关键。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自海事管理专业设立之初就开设,多年来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是,航运业的迅猛发展对船舶防污染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亟需对该课程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

1课程内容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1我国船舶防污染管理面临形势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海域的海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海运量的增加加大了我国海域船舶通航密度,加剧了海域通航环境的复杂性,使船舶发生溢油污染事故风险不断增加,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也越来越大。【2】 这些情况显示我国船舶防污染管理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从高等教育阶段对未来从事海事管理人才加强船舶防污染管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2有关国际公约履约的要求

《MARPOL73/78》防污公约、《2001年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国际公约》、《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2000年有害和有毒物质污染事故防备、反应和合作议定书》以及《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等有关国际公约的全面生效,对于海事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学生了解掌握国际防污染管理的最新动态,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1.3有关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或修正了《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JT/T451-2009)等多部防污染相关的条例、规定。授课内容应紧跟国内法律、规定的变化,以便学生掌握国内防污染管理的具体要求。

1.4 实验条件的改善带来的变化

海事管理专业危机管理实验室已于2013年建设完毕,其中的溢油漂移与应急反应系统可解决船舶防污染管理应急模拟部分的实验,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作出相应调整。

2.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内容改革

2.1根据相关国际公约履约要求对内容优化

国际船舶防污染管理方面,在原有教学大纲体系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优化知识模块的学时分配,如:缩减“船舶与污染介绍”内容,着重更新和补充“港口国防污染设备、文书及原油洗舱操作检查要点及压载水管理”等教学内容。

2.2根据相关国内法律法规要求对内容优化

国内船舶防污染管理方面,结合最新出台的条例、规定,适当增加了“船舶油污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处理;国内油污赔偿基金、油污赔偿机制;海上溢油检测、海上溢油处置及港口、码头应急设备配置等相关内容。”

2.3根据实验实践环节变更对内容进行优化

溢油漂移与应急反应系统的建成为海上溢油应急模拟提供了充分条件,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增加国内外溢油应急模拟方法的介绍,并增设了10学时的实验课程,在生动展示海上溢油行为动态的同时培养学生制定溢油应急决策预案的能力。

船舶防污染管理是海事主管机关主要管理工作之一,而船舶防污染检查亦是港口国检查中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学生切实直观了解船上的防污染设备、防污染文书、防污染操作及港口防污染检查程序,教学实践环节增加了4学时(一天)的船上现场教学。

3.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不可能或缺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本文对课程建设研究的过程中,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教学方法,实施“三位一体【3】”的教学方法,即“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型教学法【4】”。

3.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在对原有多媒体课件优化的基础上,着眼于改变原有单一的PPT课件讲授的模式,引入Flash等其他现代化教育手段,丰富课件的内容和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信息量等;同时,注重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有机结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在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上,都得到了改善,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专家组的好评。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学生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的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案例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是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者,教师则不再主导知识的传送,而是为学生创造能够进行独立探究的条件和氛围,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以讲授理论为主,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船舶防污染管理理论知识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例如引入大连7.16事故,引导学生对事故的原因、后果及应急处置展开分析,进而在货油的装卸管理、应急设备的配置、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方面展开探讨。

3.3研究型教学法

研究型教学法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主要针对层次较高的学生群体;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或课题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再发现”真理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进行学习,目的是通过学习研究去获取知识,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

《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是以船舶结构知识、防污染理论为依据,运用数学等方法,对船舶污染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防污管理;该课程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采用研究型教学方法有助于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相关章节授课结束后,布置学生根据海事管理专业特点和当前船舶防污染管理的现状等自行确定主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小组讨论以及Internet等方式,多渠道获取信息与资料,撰写文献综述等课程论文;教师也可以假定某海域发生了溢油事故,要求学生通过收集信息与资料,制定一套其认可的高效的应急方案。通过实施研究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参与性,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束语

船舶防污染管理是海事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海事管理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在学校的支持下,在面向海事管理2010级2011级学生船舶防污染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学生网上测评结果优秀,同时得到了学校专家组的认可,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连续两年教学质量优秀,并获得学校2013年优秀教学二等奖。

参考文献:

【1】郭齐恺,技术管理型人才的重要性,技术与市场,2013年第20卷第8期。

【2】段贵军,当前船舶防污染管理面临的形势与对策,世界海运,2011,(7)。

【3】申 ,王明强,机械原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装备制造技术》,2012 年第 2 期

【4】李 斌 ,姚世红,研究型教学法的操作化,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3期。

污染管理论文篇7

为了做好渔业水域预防污染的工作,渔政机构的执法人员要经常深入污水排放单位,重点宣传渔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依法治污的重要性。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利用媒体曝光的已经追究了相关人员责任的污染事故,作为典型教材来教育和警示排污单位,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和法律观念,并能换位思考问题,认识到提高经济效益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渔民的利益为代价,要舍弃先污染后治理、争功近利的旧观念,树立先治理无污染、从长计议的新思维,要对社会负责,给后代留下一方净水。要消除排污单位对超排污水存有的侥幸心理,促使其吸取“亡羊补牢”的教训,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治理污染。通过对排污单位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的宣传,提高了他们对保护渔业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他们防治污染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渔业污染事故与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0%,渔业养殖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提高渔政队伍保护渔业环境的执法能力

针对这项执法难度大、业务技术要求高、责任心强的工作,渔政执法人员要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加强政治思想、道德素养、业务水平建设,努力学习渔业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和渔政执法的实体法。因管理工作的需要,执法人员经常和排污单位打交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格遵守农业部渔业行政执法的六条禁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强化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完善执法措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善于把握工作的切入点,找准突破口,实行针对性有效管理。为了适应当前预防污染工作的需要,要核准渔政机构检测水质的法定资质,充实水环境监测的专业人才;执法人员要经常到养殖水域监测、监视和评估水质状态,对上游来水及水源要加强监控,到了汛期要让渔民对养殖水体加强防护措施,为及时有效地防止污染并推广无害化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稳定,减轻渔业污染危害奠定基础。

3履行法定职能,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管力度

《环境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环境保护部门和海事、渔政管理机构进行检查时,根据需要可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下列情况和资料……”根据上述规定,为了确保渔业水环境的安全,渔政机构要促使排污单位认真遵守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执法人员要经常深入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执法检查,要了解他们的生产原料和排污成分,及时查清污染源、污染物和危害程度,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防患于未然。《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造成渔业污染事故的,应当接受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的调查处理。”第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造成渔业污染事故……由事发地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处以罚款。”上述法律条款明确了渔政机构的调查处理职能。为了依法维护弱势渔民的权益,有效地预防水质污染,渔政机构要依照法律程序,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制约违法排污活动,加大对排污单位的行政处罚力度,让其痛定思痛,吸取深刻教训,促使其积极治理污染。

4领导重视,加强配合,综合治理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大力支持渔政机构防治污染的工作,分管领导要亲自抓,执法人员要积极、大胆、主动地开展工作,依法执法、文明执法、为民执法,努力把部门职能转换成政府行为。因为预防水污染工作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要加强同环境、水警、法院等职能部门的配合,争取水质检测机构的支持,引导渔民控制内源性污染,养殖低投饲、效益好、污染少的特种水产品,综合治理水污染,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论文关键词渔业养殖预防污染对策

污染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环境权 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免责事由

一、 概述

人类环境是指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周围事物,包括阳光、空气、陆地、土壤、水体、草原、天然森林、野生生物等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界众多要素,以及城市、村落、水库、港口、公路、铁路、园林等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界。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不断出现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人民群众为反对肆意污染和损害生活环境,争取过有尊严的健康的生活而提出了环境权的要求。因此,当人类环境受到破坏时,人们自然首先想到的是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其中最为重要的法律救济方式当属本文将要论及的环境污染侵害之民事责任问题。

环境污染侵害的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因其排污行为(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行为)造成他人权利侵害时应当依法承担赔偿损失或者恢复原状等的责任。

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依据的概念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是指我们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和处理环境损害的相关法律规定,即环保法律。而环保法律的理论基础,便是环境权理论及其立法实践。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包括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自然环境防止污染的单行法规、具有规范性的环境标准及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等。同时,我国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和国家的环境保护及管理权,但却在有关条文中体现出了国家保护人民良好生活环境,公民参与环境管理的精神,并形成了一些具体的制度。

三、法律依据的具体内容

1.公民环境权

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生而具有在健康优雅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公害事件迭起,工业“三废”污染严重,“环境危机”日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影响社会稳定和阻碍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因此,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恶化,使公民产生了保护环境的要求,但这种权利要求只是权利的初始状态。20世纪中叶,由于全球“环境危机”的深刻化,国际环境保护的呼声不断的高涨。1972年,联合国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公民环境权理论至此成了一个世界性课题。

1972年联合国人权环境会议后,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问题。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拟定并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条专门对环境保护作了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依据此条,我国在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我国1982年《宪法》总纲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确认了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宪法》第9条规定了公民对环境资源的共有:“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外。国家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1983年,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我国宣布环境保护为一项基本国策。尽管如此,我国有关《公民环境权》的理论直到2002年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才正式提出来。

2.国家环境管理权

国家环境管理权是指国家环境管理职能部门依法行使的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预测、决策、组织、指挥、规划、监督等诸权利的总称。国家环境管理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是一种组织活动,其主要特征是凭借其强制力和各种物质设施,通过国家职能机关,以各种手段促使管理相对人接受自己的意志,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各项活动符合国家政策,实现其利益。1983年我国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充分肯定了国家环境管理作为国家职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环境管理的职能也得到不断的强化,现已成为国家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环境侵害赔偿的基本制度

我国现有认定和处理环境侵害的基本制度,是在总结我国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许可制度、经济刺激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处理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等九项基本制度。这些形成了我国环境侵害赔偿制度基本框架。

4.相关的法律规定

在《民法通则》中,对各种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作了原则规定。其中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10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34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2)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此外,第123条关于高度危险作业的民事责任规定、第83条关于不动产相邻关系的规定等,也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有关。

在环境法中,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法律规范相当丰富。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1982年通过、1999年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并赔偿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担赔偿责任。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此外,1984年通过、1996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通过、1995年、2000年两次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1995年通过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1996年通过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也基本上作了与《环境保护法》相似的规定。只不过前者增加了因第三者故意或过失、及受害者自身的责任所引起水污染损害的免责事由,而后两者没有规定免责条件。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汪劲.环境法学[J].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120-124.

[2]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9-65.

[3]候玉新.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原则之我见,载于中国环境法网.

上一篇:工程技术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市政路桥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