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4 09:32:12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篇1

本文阐述了武警特色文化体系的基本架构,探讨了武警特色文化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及途径。指出要优化资源配置,为武警特色文化体系建设搭好平台;充分挖掘潜力,为武警特色文化体系建设拓宽渠道;健全完善机制,为武警特色文化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武警部队;特色文化体系;基本内容;关键环节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从而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同等重要、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武警部队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就应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推动特色文化建设,增强部队的软实力,为建设现代化武警、有效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一、武警特色文化体系的基本架构

文化体系是部队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引领官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向导。构建武警特色文化体系,必须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结合武警部队的性质宗旨、职能使命以及官兵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广泛吸收传统文化、现代流行文化和国外文化的精华,从而形成符合时代特点、适应使命要求、满足官兵需要、具有武警特色的文化氛围。

1、以强化忠诚卫士意识为牵引构建传统文化

军队传统文化历经人民军队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创造,集中体现了部队使命要求、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武警部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体现了武警部队的性质宗旨和职能使命。因此,必须把强化忠诚卫士意识为核心的军队传统文化作为武警特色文化体系的首要内容。采取编修警史、建立完善荣誉室、警史馆、组织学习武警部队及本单位成长壮大史等方法,弘扬军队优良传统,强化官兵政治信仰;广泛开展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写红色日记等群众性红色文化活动,增强官兵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引导广大官兵牢记武警部队的神圣职责,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面对诱惑不变节,强敌面前不屈膝,威逼面前不放弃,忠实践行“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甘愿奉献一切”的铮铮誓言。

2、以强化“四个特别”精神为核心构建战斗文化

武警部队始终处于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和邪恶势力的最前沿,这一特殊使命决定了警营文化建设必须要继承顽强的战斗风格。要把胡主席提出的“政治特别坚定、军事特别过硬、反应特别迅捷、作风特别顽强”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特别”精神作为武警战斗文化的核心,着眼执勤处突和反恐任务实际,采取拉横幅、贴标语、搞鼓动等方法,加强训练场、驻训地、演习场战斗氛围的营造,引导官兵自觉克服和平麻痹思想,牢固树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忧患意识;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宣传车、野战数字影音设备等野战文化装备器材的作用,搭建野战文化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战地文化活动,激发官兵的训练战斗热情,强化广大官兵“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的政治责任感,随时做好上一线打头阵的思想准备;广泛开展战法研究演练,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引导官兵面对凶残的敌人不退缩,身处险境不畏惧,塑造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3、以强化信息主导意识为引领构建网络文化

新形势下,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大力加强警营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提高网络文化的竞争力,是适应官兵需求、抵御有害网络信息、增强文化工作时代感的必然要求。要把保持武警部队性质宗旨、弘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作为网络文化的主旋律,用主流文化抵制“信息垃圾”,增强网络文化的政治性;要立足官兵文化需求,利用和借鉴现代传媒技术,丰富文化教育资源,增强网络文化的吸引力;要通过构建“警营博客”,开辟“网上图书馆”、“网上影院”、“网上论坛”等栏目,建立“网上文化超市”,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对抗”、“网络竞赛”和网上影视书评活动,实现寓教于乐,增强网络文化的趣味性;要合理借鉴并使用好网络流行语言,赋予其浓厚的警营色彩并为广大官兵所接受认同;要紧密结合部队职能使命和青年官兵特点,开发和改造具有武警特色的军事网络游戏,争夺网络阵地,促进中心工作。

4、以强化守法护法意识为目标构建法制文化

必备的法律素质是武警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警官兵完成任务的内在要求。武警部队作为一支执法护法的部队,必须将法制文化作为特色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要加强条令条例及法律常识的普及学习,增强官兵的条令和法规意识,引导官兵自觉在法律法规和条令条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法、守法氛围;要培养官兵依法履职意识,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充分运用法律这个特殊武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武警部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要把廉政文化作为法制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读好书、学典型、树新风”等形式,穿插和融入到特色文化体系中,使广大官兵在耳濡目染、亲身感受中受到教育,明辨是非,陶冶情操。

二、武警特色文化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措施

武警特色文化体系建设,必须着眼现代化武警建设和新时期官兵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广大官兵的主体作用,不断丰富资源、拓展途径、完善机制,努力把武警部队文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1、优化资源配置,为武警特色文化体系建设搭好平台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篇2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员工思想道德风貌的体现。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铁通集团公司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出发,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之中。由此可见集团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应以集团公司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为核心,在深刻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企业经营、改革、发展、实践,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本人通过学习和实践,就如何建设企业文化谈谈自己不成熟的一些想法。

一、建设符合铁通实际的特色企业文化,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建设铁通企业文化,我们必须注重结合实际,把握基本内涵,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以体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先进性。其重点,就是要紧紧围绕“内树信心、外塑形象”,着力于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追求、目标和价值观,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文化建设先进经验,总结和提炼出能指导我们经营管理并成为凝聚员工思想、振奋员工精神的企业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构建健康向上、和谐有效的企业文化体系;其特色,就是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出本企业鲜明的个性,要具有时代的特征。“专业品质、卓越服务”是我们铁通的服务宗旨,也是铁通企业文化的一种折射。服务是电信运营商永恒的主题,也是铁通谋取长远发展的源泉。服务质量的优劣、用户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铁通的生存。因此,我们必须围绕这一主题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二、建设铁通品牌特色企业文化,增强员工服务意识。

首先,我们要在总部所倡导的“奉献创业、学习创新、竞合创效、诚信创牌”的企业理念指引下,牢固树立“服务赢得市场,质量塑造品牌”的意识,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和主动营销意识,推进“一站式”服务和“全方位”服务建设。其次是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质量是我们生存之本,也是我们打造铁通品牌的基础。当然我们的产品就是电信服务,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要有一个优质的网络,我们要认识到,用户消费我们产品的过程就是我们服务的过程,也是我们网络维护的过程,网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用户对电信产品的满意度,决定着市场经营业绩的好坏和市场的占用率、用户的信誉度和铁通品牌形象。由此而看,要塑造铁通品牌形象,就要力保存量,树立维护也是经营的思想,为前端提供优质的网络技术支撑。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再次是我们要围绕“专业品质、卓越服务”的经营理念,不断打造铁通“亲情化”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企业形象的塑造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在公司内部灌输“诚信经营、诚信服务、诚信创牌”的理念。需要外界对铁通印象的点滴积累。我们要凭借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并通过企业文化的感染,使员工在提供通信信息服务时,不忘“诚信”,以发自内心的微笑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切实实现差异化服务,打造铁通“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品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逐步塑造铁通良好的公众品牌形象。

三、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只有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人是企业之本,也是建设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本质要求,企业文化强调的就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所以我们就要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去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热情,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就要不断引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树立立足岗位,学以致用的思想,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公司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我们通过开展教育和技术比武等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培育一支外美内实、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首先,坚持每年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以我爱铁通、爱岗敬业、技术比武、先进标兵演讲会等活动。激励和教育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树立学习创新、团结拼搏、共同发展、勇攀高峰的团队精神。让员工自觉养成良好的敬业习惯、工作认真负责的习惯、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的习惯。

(二)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是不会把目光仅仅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变化上的,他会在如何挖掘和调动员工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们要大力倡导团队精神,公司每名员工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我们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要积极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三)狠抓机制创新,注重考核效果。近几年来,我们的机制创新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还要继续不断探索创新机制,解决“原动力”问题,即人+机制。因此,我们要继续推进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改革,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考核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适应性更强。为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全方位地搭建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舞台,不断提高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建设精神文化,使企业文化融化到员工的行为中。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当代企业管理理论,在于把企业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全过程,用文化的手段、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力量,去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文化运作包括:1、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其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强化激励、领导者言行激励。2、纪律约束机制。要有明确的规范,落实上不走样,将企业理念贯穿到制度、纪律与行为规范中。3、凝聚机制。确立广大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确立企业目标,确立企业人际关系。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一要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把握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化;二要处理好用文化手段管理文化,坚持以文化引导人、培育人;三要处理好虚与实、无形与有形的关系,坚持内外双修、软硬管理相结合。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篇3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 建设途径

【作者单位】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中图分类号】 C9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1-0054-03

法治作为迄今为止最好的治国理政方式,它不仅是有形的制度,同时也是无形的文化。法治是否昌明、法治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法治的成果能否真正有益于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法治文化作为支撑。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是以平等、公正、自由、诚信和人权等为主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文化,本身具有权利和义务一致的规范性。因此,弘扬法治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我国著名法学家龚瑞祥教授指出:“所谓‘法治’,不仅仅是指‘以法治国’,还包含着用于法治的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如‘公正原则’、‘平等原则’、‘维护人的尊严的原则’等。也就是说,法律是确定的、公认的理想,而非我们通常所称的‘长官意志’。法治高于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检验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体系是一种以“正义”为价值取向的、以西方法治文化为范式的、以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显型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制定良好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组织和法律设施;严格的执法和司法程序。在隐型结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较强的民主意识、正义观念和权利观念;法律的权威至上观念、依法办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是一种内容结构和谐统一的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本质所在。而围绕这一本质展开的各项条件、措施和效果,即以法治为特征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则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具体要求和现实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生成属于一种“后发混合式”的模式。从其生成的动力来讲既有外在动力也有内在动力。一方面,其生成依赖于中国社会的内在力量,这些内在力量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民主政治、法律(良法)、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体需求的转向等社会因素。另一方面,它一直受到外来法治文化的刺激,特别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这种刺激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其独特性。

1. 民族性。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积淀的产物,经世代相传而取得了稳固的地位,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即使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它也会坚守自己的阵地,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法律观念、法律情感以及行为模式,并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行为模式的选择。

2. 现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现代性表现在它能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相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市场经济呼唤法治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法治文化也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法治文化以市场经济为根据,进行理论创新,以一种新的形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3. 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开放性表现在它从不固步自封,善于吸收人类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特别表现在对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论的移植和借鉴上。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法律趋同化现象的出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将互相融合并存,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时代性。建设法治文化,不仅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防止权力异化的有力保障,而且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切权力为人民”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以人民当家作主为逻辑起点,强调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求权力服从于宪法和法律,并使权力始终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轨道上运行。同时,法治文化在为监督与制约国家权力提供思想保障的同时,也通过合理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制度创新,从而为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的历史时期,仅仅注重对权力进行制约是不够的。因此,构建法治文化同时还要保障权力的有效行使。权力具有客观性,只要将权力运用好,就能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但怎样用好权,从而使权力既有限、又有效地得到行使,必须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引导。法治文化要求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力,不越权、不滥权、不惜权,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定职责。同时,法治文化还要求国家机关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程序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也包括维护程序法的权威。因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程序行使权力,从而不仅实现正义,而且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正义,同时提高权力运行的效率,更有效地为人民谋利益。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任何社会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也离不开必要的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之一,可以在多重意义上满足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的成员充满活力。整个社会成员要充满活力,要求每个成员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护,以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都需要法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也就通过它的这些作用,为社会的和谐提供最生动、最富有生机的力量。和谐社会要谋求安定有序,而任何安定有序,都是在规则的基础上,无规则便无秩序。而在所有的秩序中,法律的秩序规则是最明确、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因此,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上有着它不同于道德、传统、习惯的独特作用。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法治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没有法治文化作为基础是断不可能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中国现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细密的文字法规加一套严格的司法体系,而是与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相联系的”。因为任何制度都需要人去制定,更需要人去遵守,如果没有人的道德信仰、价值理念相配合,再好的制度也会被侵蚀得面目全非。只有当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中,有关法治的价值理念占有了稳固之地并渐成一种法治文化,并进而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内容的一部分时,我国的法治才有了真正坚实的社会人文心理基础。因此,目前只有努力培养我国民众的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文化,改良、培育中国法治的“土壤”,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径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努力。

1. 培育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

法治文化的培育旨在为法治国家奠定尊崇法治的社会文化意识基础。一个社会能否建立起法治,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这个社会有无尊崇法治的心理,是否培养起了追求法治的信念。法治文化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灵魂,是法治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信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法律自身的正义性。博登海默指出:“法律是正义和秩序的综合体”,法律必然体现为一种社会正义。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来自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公平、正义和对人类的关爱精神,社会主体正是基于这种信仰而对法律自觉遵守。二是法律实施的正义性。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在于因法律实施的正义而对法律的神圣产生高度认同感,在于法治历程中对法律强烈的自觉意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普法教育,不仅是普及现代法律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逐步实现全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只有唤起个人的权利意识,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现代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另外,还应该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等良性法律实践的教育活动,增进公民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心理。

2.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体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法治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因此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和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然而,民族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法治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应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之中,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融入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体现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理念,使法治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旦如此,就能进一步发挥宪法和法律的文化功能。使分处各阶层的社会成员,能从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中获得切实利益、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并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标志。使之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载体。

3. 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

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坚持理论创新,推动法治文化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没的重大理论问题,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体系。坚持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治体制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奠定制度基础。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中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改变原先不合理、不科学的体制.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相应的制度依托。坚持实践创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实践素材。法治文化是广大人民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学昌.试论法治文化的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2] 张波.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2001,(11).

[3] 齐艳苓.法治文化及其培育探析[J].理论月刊,2007,(6).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政治文化,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民主、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基 本内容,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扬弃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民主性精 华,从而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心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不断发展,这一政治文化已初具雏形,更加完备的形态正在建设之中。科学发展观作为新 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 本观点,是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主张,对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起 着积极的导引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在政党政治时代,国家要保持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能否建立起先进的政治 文化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执政党要大力挖掘社会的有效合理价值,建立起使绝大多数社会成 员都能自觉履行的认识体系和信仰体系,从而实现集体行动的协调与合作。从中国共产党在 全国执政50多年的历史来看,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强大理论武器,不仅从根 本上扭转了近代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而且彻底改变了两千年中国封建****的政治局面, 使中国从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发展成一个初具工业体系、人民当家作主 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作为一种主导意识形态,毛泽东思想引导人们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 ,成为精神的富有者,为新型政治文化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由阶级 斗争政治观向经济建设政治观的转变,将民众的政治情感由激越导向理性,把政治评价由理 想转为现实,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构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提出,更加准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政治认同感,调动了人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积极性。 

 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政治价值观出现了过分注重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需求, 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公平等偏向,因而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新的发展观——科 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发展 问题的新认识,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要求。它以辩证唯物主义 的求真务实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民本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为构建全体社会成员共 同信仰的政治价值新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现代民主国家的本质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欧洲资 产阶级在埋葬封建制度的同时,将确立人的价值的****思想、人道主义输入了社会生活 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中,封建官吏 管理民众的主要手段是愚民、驭民、牧民。他们信奉“民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国家意识、服从意识比较强,而平等意识、自主意识 和参政意识相对弱。尽管古代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提倡过“以民为本”,但它是 建立在“君本”基础之上的。就其实质而言,只不过是维护王权统治的一种手段。正如陈独 秀所论:“以古时之民本主义,是所谓蒙马以虎皮耳。”〔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后,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劳苦大众在政治生活中得到了前 所未有的重视。但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不同于政治制度的政治现象,具有一种相对稳定性,其 变动速率往往与政治制度的变动不同步,从而导致了中国人在拥有法定的政治平等权之后,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政治平等却是举步维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以人为本” 的政治理念逐步有所认识和强调,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3〕,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中民主因素在不 断增强。 

 新世纪新阶段,作为科学发展观重要原则的“以人为本”,已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理念 和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中国特色政治文化构建中,必然要涉及到人与人之 间的政治关系问题——公民权利的平等问题。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其根本利益之所在,是确 立“以人为本”价值目标的根本依据。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权利是普遍和平等的,是每 个人所应有的利益诉求。******总书记明确指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 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 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 前进。”〔5〕这里,是将“权利公平”放到了首位。可见,讲“以人为本”,在政 治上第一位的应是“以人的权利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 化,就是要塑造人人平等的政治心态和均等参与的政治氛围,从而达到政治地位的平等化, 让每个公民都能充分享受政治自由这一权利。 

 三、统筹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20多年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经济上的空前繁荣。但经济繁荣并不 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由于市场给人们提供的机会以及对市场机会把握的不同 ,加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所以使社会群体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时出现 了两大差异:一是区域差异,一是城乡差异。试看下面几组数据,上海与贵州人均GDP相对 差距1978年为9.1倍,到1997年扩大为11.1倍,到2002年更扩大为12.9倍。城镇居民与农村 家庭人均纯收入(指现价)相对差距1978年为2.36倍,1998年为2.51倍,2002年又扩大为3.1 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相对差距1978年为2.68倍,到2002年扩大到3.29倍。1999年省 级区域中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山西之比为2.52:1,城市中人均收入最高的深圳的 与 最低的西宁之比为4.31:1(以上数据参见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利益的得失必然 会 引发人们政治心理的变化,进而使得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倾向都发生变化,使 政治文化中本来就存在的多元交织局面更加复杂化。据调查资料显示,1989年在回答“政治是少数人争权夺利还是管理人民大众的事”时, 65.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后者,20.9%的选择了前者,对政治的消极评价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而略呈上升趋势,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与职业的社会声誉成正比〔6〕。

      1991年北京 市民对政治形势较为满意的只占28.4%,到1995年上升到41.6%〔7〕。1995年乡镇政 权换届选举中的选民,只有58.9%的被调查者是“精心选择自己所信赖的人”,其余多是随 大流或应付〔8〕。2000年河南农民中有70%的以上对党的基本路线持积极肯定态度, 有86.4%的认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国情,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民情 况发现:经济状况好的对党的政策赞成率高,反之就低,甚至有36.3%的贫困农民认为“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实质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9〕 。2001年上海市高校师生中有81%的教师 和77%的学生赞成“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同意 “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的只有54%的教师和48%的学生〔10〕。2002年深 圳居民在“现行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是否适应”的问题上,有43.4%的被调查者认为“ 不太适应”或“不适应”,民营企业创业人员中持这一观点的高达58.9%〔11〕。从 以上不同年份、不 同地域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各种成分,因利益分配的 不同而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前者是讲“为谁发展” ,解决的是发展价值主体是谁的问题;后者是讲“怎么样发展”,揭示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 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要造福于全体人民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 径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 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前两个“统筹” 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现阶段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在农村和西部,这两个问 题处理好了,中国的广大地域和绝大多数人口就安定了,社会发展就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 

 四、和谐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新世纪的前20年,中国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 ,必然对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的社会产生更为强大的冲击,更易引发新旧政 治文化更替过程中文化的功能紊乱,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执政 党及时地提供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并以此在多元价值 之间保持合理张力,抑制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紧张,在包容的基础上达成更多的共识,维护社 会的稳定和发展。当然,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个体因条件、经历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政治态 度、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但在所有这些个体的“合力”作用下,总会形成一 个全社会能基本认同的政治文化即主导政治价值。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政治价值,这些理论通过对政治系统进行合理 性、合法性的解释和说明,为当代中国社会成员提供了政治文化精神与政治智慧的动力支持 。同时,还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人们进行系统、深入和切实的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 教育,使人民大众对国家政治统治体系、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的理想、目标、意识、原则和 规则等广泛地采取社会政治认同态度,从而保证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政令贯彻的畅通,以 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本身的价值取向就是构建和谐社 会,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这里的“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 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社会和谐、政治稳 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协调社会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公平,缓解社会风险与 贫富差距拉大后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缓和社会心理危机,扩大对主流 政治文化认同感。同时,通过吸取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精华,以“和而不同”原 则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多样化进程,在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基础上,进一 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把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容纳百川的精神合力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注释: 

〔1〕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1. 

 〔2〕陈独秀.独秀文存:(二)〔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32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4〕******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3. 

 〔5〕******.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05-06-27. 

 〔6〕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8-21. 

 〔7〕辛岩.1995年北京市民社会心态调查〔J〕.民意,1996,(3). 

 〔8〕张兴杰,吴钢.迈向理性:中国政治年报(1999年)〔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9.179. 

 〔9〕王景花.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0,(11). 

 〔10〕吴强,楼军江.2001年上海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 001,(6).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网络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地位 作用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发展的历史相对比较短暂,不少文化学者都对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比较典型的有:我国较早专门研究网络文化问题的学者匡文波先生于 1999 年发表的《论网络文化》一文中指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冯永泰副教授在《网络文化释义》中给网络文化下界定: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信息为支撑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的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1、开放性与共享性。随着互联网开放性的逐渐扩大,网络信息也就越来越具有共享特征。互联网用户可以借助于网络这一平台,自由地占有接近无限的文化资源。但是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所带来的影响却是利弊共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首先学会如何正确地利用和享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合理而适当地作出自己的文化判断和选择。

2、虚拟性与现实性。网络文化虽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但不是传统文化的断裂,而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某种兼容和文化模式的改写。我们在面对这一特征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的“虚拟”是无止境的,而这种虚拟性的无止境发展不可能完全脱离和超越现实而存在。网络文化中的“虚拟”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世界,将是网络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3、自主性与多样性。随着网络技术使用条件和活动平台的提高,主体的能力了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他们往往更积极地寻求信息、利用信息和传播信息,这大大地改善了许多人在传统的现实社会的被动角色地位。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也决定了网络文化载体的多样性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网上求同和存异并存,使群体更加丰富、差异更加细化。

二、网络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1、网络文化促进先进文化的开放、传播与互动。发展先进网络文化,有利于改变文化的传播方式。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的特点,网络媒体能使国内外的政治与经济、社会与生活等方面的新闻信息第一时间在网上传播。

2、网络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化与包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多元化是大势所趋。当前各国正在频繁的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同时我国的文化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发展。网络相关产业伴随着网络的出现也得到了发展,网络文化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3、网络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上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跟随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不断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才更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其影响范围将会更广。网络文化就是文化创新的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从手段、形式上给先进文化注入活力。

(二)网络文化的消极作用

1、网络文化垃圾泛滥,严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环境,一些破坏分子就利用其无限制性钻空子在网上违法犯罪。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尚在构建中,使得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各种各样正确与否的信息,人人在行使言论自由权的同时却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精神大餐的同时,心灵却被如同鸦片一般的不良文化所毒害着。

2、网络文化使得道德缺失现象严重。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民可以以“隐身人”的身份在网络空间自由穿梭,在网上做些违法犯罪的事情难以察觉。致使原来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其重要作用的道德规范因网络的隐匿性而在网络社会中不起作用,对人们的网络行为不能起到有效地制约和约束,会使原本就不愿被传统道德所束缚的人伺机在网络上干些违法犯罪的事而心存侥幸不会受到惩罚,随意公布他人隐私,制造虚假信息。

(三)网络文化的改善措施

1、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文化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网络文化建设之中,在网络上积极主动地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能量,提倡做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既要弘扬主旋律,也要提倡多样化。

2、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把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无论是新闻网站、商业网站还是政府网站,乃至各种各样的社会网站,都要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对先进文化进行传播、对科学精神进行倡导。

3、加强网络文化产业的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府要大力支持和鼓励网络文化市场主体,通过资金、优惠政策的扶持,发展一批网络文化企业和集团,尊重互联网传播规律,推动网络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对公共网络文化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

4、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培养网络安全管理人才。要做到以先进文化引领网络文化,就必须不断创新技术手段来确保优秀网络文化的供给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握和突破,要加大其技术公关和研究开发力度,对破坏国家安全、不利社会稳定的网站,需要采取建造防火墙,启用分级过滤软件等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屏蔽和过滤。

参考文献:

[1] 刘云山:《在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的讲话》(2007 年 1 月 22 日),《人民日报》2007 年 1 月 23 日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18

[3]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 年版

作者简介: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篇6

【关键词】特色企业文化 团队建设 企业发展 健康发展

1.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越来越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合作,而在企业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企业的经营运作中,团队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1产生巨大的团队力量

通过团队建设,团队内的每个成员之间可以有效实现知识和技术互补,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变得和睦、融洽,有利于提高团队在处理问题和作出决策时的效率。相比起个体,团队往往更具战斗力,因为能够集思广益,以及做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每个成员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共同协作,从而形成1+1>2的力量。

1.2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由于团队中的每个个体都具有共同的目标,因此能够很自然地有效形成企业的向心力,这种强烈的凝聚力可以减少企业内的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使企业的工作氛围更加融洽,提升成员交流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

1.3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相比起独立工作或者分散工作,团队工作的形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更能形成民主的工作氛围,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团队内的共同进步和互相激励,有利于推动员工不断进步和进行创造,从而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完善,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企业团队也会因此变得更具力量。

2.围绕特色企业文化而进行的企业团队精神文明建设

曾经有学者指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偷不走、买不到、拆不开、带不去、流不掉的,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就是企业文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提出,一个企业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依靠的不是管理技能或者结构形式,而是企业的精神力量,我们称之为信念,以及这种信念对于企业中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可见,企业精神文化对于企业团队的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团队整体的道德观、价值观、管理方式、决策准则等上,对企业的形象、产品的质量和企业信誉度都有直接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加强企业团队的战斗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在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等,不但使企业内部朝气蓬勃,还能向外部人员展示出优良的企业形象。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以及在我国革命时期形成的“长征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的影响下,我国人民普遍具有仁爱、守礼、诚信、勤劳、不屈等传统美德和精神,因此我国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拥有先天性的优势。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上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从而推动团队精神更加健康地发展。

3.现代企业在团队建设上的对策

现代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大、变化幅度大而频率高等现状,因此要想在这时期的竞争中处于主动、有利的位置,就要主动地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通过注重特色企业文化的团队建设工作,有效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在新时期,我们在团队建设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积极借鉴国内外在团队建设上的优秀经验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还比较传统,为了适应以人为本、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环境,我国企业需要想国内外优秀的现代团队建设方式进行借鉴学习,以便更有效率地从传统观念和模式中转变过来,积极主动地通过加强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参加由各企业组成的团队建设分享会、阅读有关现代企业团队建设的书籍、报刊等方式,学习和认识现代团队建设的先进方法、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为企业高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2在发挥我国传统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建设高效的团队

企业的一次成功,往往不是单纯的是某个一个团队的功劳,而是依靠设计、管理、生产和市场等阶层的团队的共同努力和优秀发挥所得的,例如企业中一项新产品,它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的,在每个环节中至少需要一个团队,特别是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产品营销等重点生产环节中,没有精干的团队作为支持是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在企业的团队建设时,要注意贯彻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不但要讲求每个团队内部的交流合作,还要注重多个团队之间的配合,简单来说就是将整个企业看作一个大型团队来发展。通过合理的团队建设以及团队分工,有针对性地分配人员和工作,促进团队之间的工作与合作效率。

3.3团队建设要向国际化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我国企业迎来了很多来自国际的机遇和挑战,进入国际市场后,企业所感受到竞争就会更大,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很多企业往往会在时代的大流中迷失自我,发现企业自身的特色企业文化并不适合国际化市场的经营生产,因而抛弃了过往的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方式,从而对企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其实对于市场上的文化差异性,我们应该正视它,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对自身产品进行国际化,积极向外推广企业的理念和产品特点,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企业的独特魅力,从而达到使团队建设走向国际化的目的。

3.4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在团队建设和企业特色文化营造的过程中,如果能在企业内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则会使团队建设和企业发展事半功倍。目前,我国企业受国外企业的管理理念所影响,认为只要加强企业内对员工规定的约束力,就能使团队变得更有凝聚力,但其实不然,相比起死板、强制性的管理制度,人们显然更倾向于人性化的管理。我国企业要尽可能吸收前人优秀的道德思想,在企业的管理中要体现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以德服人等。另外,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结合的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工资与其个人和所在团队的绩效挂钩,促使员工不断主动积极地寻求团队内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团队建设和企业特色文化形成。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以特色企业文化为视角出发进行团队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就是在保持自身企业文化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借鉴和实现国际化,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大流。

参考文献:

[1]翁维玲.浅议现代企业的团队建设[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4(62)

[2]于涛.构建企业高效团队的方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0(446)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篇7

一、精神文明理论: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开创

邓小平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回答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始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起点,标志着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开创。

首先,精神文明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起点并不否定文化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奠基性作用。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基本经验的历史性凝结,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主要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对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文化思想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对于肃清封建思想在社会中的残余、对于尊重中国传统的民族性文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新中国成立后,对文化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主要是对人们的思想的改造和知识分子的改造,并认为,“文艺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这都体现了文化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探索,但由于左倾错误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匮乏,文化思想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本身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个任务主要由邓小平理论完成的。

其次,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后发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回答,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起点;第二,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上,“经济建设为中心”范式对“阶级斗争为纲”范式的替代,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把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凸显了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三,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上。邓小平理论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理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第四,精神文明理论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后发国家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跨越”思想指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仅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还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精神文明理论在实际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成为后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典范。

再次,精神文明理论促进了邓小平文化交往思想的形成。国内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进行国际文化交往,邓小平理论充分吸收了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占有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3]的思想,在肯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向外国学习的思想,“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坚持”,[4]从而顺应了民族史融入世界史的全球化潮流,发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越性。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正是其文化交往理论的本质要求。

二、先进文化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推进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中,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文化理论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与时俱进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首先,先进文化理论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认识。一方面是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向多方位、深层次、全领域的纵深发展,各种利益关系处于变动、调整期,这对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面临新的考验。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提升人们的政治觉悟和增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的能力,成为时展的新的要求。“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纲领的出场,总是对这一时代文化矛盾的解答”,[5]先进文化理论正是这种解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6]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次,先进文化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辩证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个维度的内在统一,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辩证法中看待文化的作用,它突出了先进文化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对于政治的知识导航作用,通过“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7]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次,先进文化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主张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8]的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9]另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邓小平文化交往理论,把它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三个“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先进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10]此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体现了先进文化理论人民主体的思想,人民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服务对象,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先进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创造性地把文化的先进性赋予重要地位,在让人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的同时增强了大众的理想信念教育,把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联系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大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在新的实践上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三、和谐文化理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当代文化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贡献。和谐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地把和谐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内涵,继续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

第一,和谐文化理论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文化理论的提出首先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整合,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为和谐文化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和谐文化理论顺应了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以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彰显了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张力。同时,实践和时代问题的出现也急需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作出新的解答,实现对原有文化理论的突破、发展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全球化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历史”时代各民族和文化的广泛交往,深刻影响国内社会思潮;人们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各种利益关系急剧调整,社会剧烈变革,各种文化矛盾进入凸显期;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程度的扩大,社会不公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增加等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良性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谐文化理论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第二,和谐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文化的和谐性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待,和谐文化只是解决文化矛盾的最佳选择,它并不是指一种拒斥矛盾的文化,而是指在其内部的各种文化矛盾得到有效的制衡、处于一种最优的状态。其次,和谐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文化,是各种文化差异性的统一,人们的各种价值追求得到有效满足,文化共识不断达成。要达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就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核心价值,来引领社会各种思潮、统领各种价值目标、包容多样性,这就是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因此,它必然以人们群众的利益为内在尺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为价值尺度,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建设。这是因为,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11]

第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和谐文化理论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理论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弘扬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引外来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12]另一方面,和谐文化理论要求我们正确对待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合理引导亚文化。在操作层面就是要统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融合中,在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融合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13]总之,和谐文化理论的根本要求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思潮、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4]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

四、结语: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篇8

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探究分析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先进文化;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1、前言

自2013年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奋力前进,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此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党的文化理论在党的十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充分贯彻落实了的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判断,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新的发展,体现了理论创新的自身规律。

2、“十”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体现

“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在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而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这些党的新的文化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十”以后党中央重要文献及领导人系列讲话中。

2.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从根本上强调了实现中国梦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符合国情党情民情的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需要遵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要求。

2.2坚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自身文化建设的自信程度。在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日趋加深对我国的影响的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更加坚定地坚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更加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软实力”的观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的发展方向。的“四个强调”正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阐释。

2.3坚持推进党的文化体制创新。

“十”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还特别提出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发挥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的观点。这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更新的正确成果。党的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还包括提出重点改革文化体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入体制改革,实现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任务。

2.4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主导。

根据的“8•19讲话”精神,意识形态工作是关系到我们党文化建设全局的极端重要的内容。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发展进程直接决定了这一民族的文化发展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始终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党的建设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互为依存、和谐共生。

3、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启示

3.1坚持党的文化理论系统发展原则。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需要始终全面系统地把握党的文化理论,这就要求在认识和应用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成果时要特别重视系统性和全面性原则。始终正确把握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及其地位,始终把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原则,不断继承发展党的优秀理论成果,在实践中努力实现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特别是在“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研究中要充分认识“中国梦”这一极具创新性的文化理论的突出重要地位,以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3.2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成为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一切工作取得所有成绩的根本保障,而在“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进程中可以明确地看到,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非但没有否定社会主义理论,更是从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3.3始终把握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的着力点。

党的一切文化理论创新最终都要落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因此深刻理解领会党在“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成果需要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思想,找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从而真正系统全面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不能完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完全适应,而文化建设的成果也远远没有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不断引领人民开展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作者:于东平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参考文献】

[1]常欣欣.十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科学方法[J].人民论坛,2014(10)

[2]张锐.十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及其启示[J].科技视界,2012(12)

上一篇:植物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公路文化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