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5 10:01:42

职能建设论文

职能建设论文篇1

所谓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负有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经过多年的改革,从总体上看,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管理职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直接从事和干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

的现象大大削弱,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综合协调的职能明显增强;单一追求高增长目标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工作重心逐渐集中到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来;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不断丰富,政府的政策方针更多注重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

然而,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的政府职能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部门管理体制不够配套、依法行政意识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干预经营,集权审批,市场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二是体制不顺,因权设事,“三乱”现象还不能得到全面禁止。三是执法不严,侍权干预,行政执法制度的机制还不够健全规范。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影响了社会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最终结果是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内,政府只有从直接微观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重审批重管理转到重执法服务上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经济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法治政府,主导权在政府,主动权在政府,关键环节在政府职能的转变,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制度建设,实现三个协调

要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就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机制做保障,通过制度把政府的职能固化下来,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显得非常重要。要注重通过提高立法质量,完善配套制度机制,确保政府及其部门实现行使职权的法制化、规范化,努力做到“三个协调”:一是要与健全市场机制相协调。转变政府职能与培育市场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在将企业推向市场,市场对企业起引导作用的条件下,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建立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组织,不断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只有这样,政府职能转变才可能真正到位。二是要与健全社会组织相协调。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必然导致大量社会事务无人管辖。因此,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同样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保障。政府要积极对社会组织予以引导和管理,促使其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而有效地分担传统体制的部分政府职能。三是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给国有企业更多的自,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再管理国有企业,而仅仅是从直接干预转向间接调控的管理方式转变。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计划体制下的政企关系,就必须完善国有企业的自我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企业搞活的目的。

二、理顺管理体制,改革行政文秘站:审批

转变政府职能,其根本在于理顺管理体制,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如开展了对相对集中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和行政权力清理等工作,基本理顺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今后,还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对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的审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确要保留的审批事项予以精简、规范;对部门之间重复、多头交叉的审批予以归并。同时,要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的监督约束机制,推进行政审批的政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真正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政府部门从过去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公共行政,加强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廉洁高效、协调运转、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

法制是发展环境的基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是政府的职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政府的失职。因此,有必要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力度,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要把依法行政与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必要的执法经费,坚决纠正各种形式的收支挂钩现象,以有法必依求效率,以执法必严保公正,以违法必究顺民心,以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论干部,确保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四、塑造诚信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

职能建设论文篇2

关键词: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工作讨论会;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2-0093-04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我国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近代农村改造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笔者拟从乡村建设运动整体和历史事件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职业教育研究的不同视点,意在抛砖引玉,丰富职业教育史研究。

一、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研究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包括农村经济、县政建设、公民训练、乡村自卫、平民教育、合作运动等内容,渐及各项农村社会事业,与政府的农村复兴策略相呼应。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核心部分,乡村建设运动是广义的职业教育推广过程,以政府机关、民间团体、学校机构、社会试验组织等为主体的乡村建设团体虽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但以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为形式的职业教育贯穿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整个历程。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平民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的思想、理论、模式及特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逐渐生成。职业教育推动了乡村建设运动,也需要在自我反思的理智情境中推广,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可以丰富近代农村研究的视野。另外,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过程呈现出一些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成果。比如,除了创办专门的职业学校、民众培训班之外,在师范学校和小学还添办了各类民众培训班。在各类职业教育过程中,运用了巡回教学、流动教学、露天学校、小先生教学、生活导师制、巡回书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并同时开发了书法教材、识字课本等教材。笔者认为,提炼并归纳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对当代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研究等均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同时也能为当代农民培训提供诸多的培训模式和发展路径。

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史料、专著和论文。

首先是代表性的史料。主要有乡村工作讨论会编辑的《乡村建设实验》(第一、二、三集),千家驹等人编著的《中国乡村建设批判》。

其次是专著,包括近代版和当代版。近代专著有:古M著的《乡村教育新论》,古M编著的《中国农村经济问题》,陈兆庆著的《中国农村教育概论》,陈序经著的《乡村建设运动》。当代专著有:郑大华著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徐秀丽主编的《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李德芳著的《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王景新等人编著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当代编辑的专著还包括个人文集或全集,如《梁漱溟全集》、《晏阳初文集》等。

再次是论文。主要有祖秋红的《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张蓉的《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赵祥斌的《神圣与世俗之间:齐鲁大学乡村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何建华等人的《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骆墨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3期)。

最后是以往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众多试验区的乡村建设实践,叙述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情况,并进行了性质评价。研究思路从宏观走向微观,研究内容较为全面,涉及了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物及其乡村建设思想、经济建设、政治制度改革、平民教育、合作建设等各项事业。但是,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的研究意在肯定或否定乡村建设运动,容易忽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发展模式;多数研究限于单个或几个主要的机构团体或乡村建设派别模式,忽视了其他团体或机构,研究内容往往重复、单调;有的研究对乡村教育运动中的职业教育推广工作未能从专业理论的高度去审视,未能突出职业教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共性与个性。

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团体,对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研究运用如下研究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研究方法,并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视角解读历史;运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尽可能多的乡村建设团体机构作为个案;运用比较法,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和特色方面进行比较;运用考古研究法,追踪溯源,实地考察,进行相关问题的考证研究。

在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方面,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以学校式、社会式的职业教育作为维度,展示各类机构团体创办职业教育的情境。在政府机关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市级机关、县级机关为代表的政府机关,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民间团体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改进社、合作组织、慈善机关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学校机构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大学、小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为载体的乡村建设机构,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社会试验组织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委员会、实验区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其次,从乡村建设运动中抽取案例,归纳职业教育的整体构建和个性特色,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例如,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要素,概括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养成的特征以及社会效应,概括农民培训的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还将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选取实验区并以个案形式叙述实验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是进行研究的关键环节。归纳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另外,乡村建设运动涉及了众多的团体和人物,人物的职业身份、政治面貌、思想生成、社会背景以及党派因缘,牵连广泛,关系复杂,厘清团体机构及人物对职业教育推广的作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困难之处即是创新之处,可以进行如下尝试:一是在选取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时,要考虑地域特色、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办学人物等因素,除了大型的试验机关如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无锡教育学院等之外,还要选取一些鲜为人知的团体或学校,如河南遂平酷山职业学校、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等,以此丰富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二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下,突出团体与政府的互动。三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人物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确保个案的陈述充满逻辑性、实践性、动态性。四是将众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运用当代职业教育理论框架,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确保所归纳的职业教育过程充满理论指导性与现实可操作性。五是强化乡村工作报告的诠释与解读,突出文本思想内涵的比较与分析。六是史料研读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与职业教育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是民国时期从事实地乡村建设事业的工作者组成的一个工作讨论团体,于1933年7月在山东邹平成立,同时召开第一次集会,后又分别于1934年、1935年在河北定县、江苏无锡集会。乡村工作讨论会检讨同人所从事的乡村工作;报告工作上的心得与困难;联络感情,研究切实互助方法;交换知识经验,互相切磋商量如何改进工作技能技术。尽管由于战争等原因,乡村工作讨论会未能继续下去,但其在民国农村建设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前途乃至民族命运,影响至深且巨。

在研究成果方面,除了前述所有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资料外,还包括以下专门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首先,近代报刊对第一次集会的研究,可见王伯平等人的《乡村工作讨论会纪略》(《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1期)。对第二次集会的研究,可见黄丽泉的《在定县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后》(《新农村》,1934年第17期)。对第三次集会的研究,可见俞振辉的《参加全国乡村讨论会第三届年会回来》(《泸农》,1935年第3卷第5/6期),西超的《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印象》(《中国农村》,1936年第2卷第1期),罗石民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报告》(《广东蚕声》,1936年第2卷第1期),叶蕖均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的经过》(《民教月刊》,1936年第1卷第3期),常文熙的《专载(一)参加第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记》(《社会经济月报》,1935年第2卷第10期)。其次,近代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开会通告,可见《民间》(1935年第2卷第8期),《民教半月刊》(1935年第22/23期)。关于第三次集会的报道,可见《崇农》(1935年第4期),《民间》(1935年第2卷第12期),《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3卷第6期)。再次,当代的专门研究可见姜新的《无锡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述》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议》。

关于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关注甚多,成果颇丰,对乡村工作讨论会却略有提及,专门研究相对不足,未能深入挖掘乡村工作讨论会在推动乡村建设和民族自救中的社会影响和理论建树。其二,所有的研究大多处于文本描述或评价层面,致使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处于静态层面,忽视了人物思想来源的继承性、动态性和批判性。其三,乡村工作讨论会由各个团体组成,以往的研究大多限于单个团体的研究,忽视了乡建运动主流和团体与支流之间的关系,导致乡建运动研究处于分散状态,未能突出共性与个性。其四,对乡村工作讨论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及国家政策实施的互动研究不够。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集结了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做法和教训,是乡村建设运动的集大成式反思。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三次集会过程同时也是三次教育界大事,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集会过程和报告文本加以分析也是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契机。在三次集会以及所汇集的乡村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是备受关注的时代主题,从三次集会过程以及乡村工作报告中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不失为一种农业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路径。第一,将所有参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可展现各团体及人物不同的农村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和出发点。第二,能够更加整体、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乡村建设运动,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三,乡村工作讨论会融入了人物的思想与理论,具备了一定的乡村建设理论支撑,归纳、提炼了乡村建设理论,为当代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可资借镜与参考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从历史事件入手研究中国近代农业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史研究的一个角度。从研究思路来看,首先,要从社会大背景上纵向梳理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经过以及三次集会召开的具体过程,并确定事件经过中的关键点。其次,要分析各份演辞与报告,追踪溯源。再次,要将人物思想、理论与集会过程相融合,力求在文本上立论并提炼出具有时代性的农业职业教育主题。从研究内容来看,可分为以下部分:第一,探讨乡村工作讨论会成立的社会背景,涉及中国农村、农业的近代变迁、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以及本会的发起经过。第二,叙述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召开,即邹平集会、定县集会、无锡集会。可以分别叙述集会过程,包括筹备情形,涉及开会通知、大会程序及工作报告条例;参会人员情况;开会经过;工作报告内容;集会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等。第三,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比较与分析。主要是三次集会的目标与宗旨;参会人员的数量、资格与来源;汇报内容的比较;涉及团体及机构的缘起与设立、工作经过、实验心得和未来计划;三次集会的议题分析与比较;重要人物的思想、理论的分析与比较等。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与批判。时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目的以及具体活动过程进行了现实的审视,具体包括江问渔、徐宝谦等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李紫翔、孙晓村、张志敏、千家驹、吴半农、孙冶方等人对邹平和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乃至农村建设运动所作的分析与批评。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现实思考与启迪。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历史定位,包括新建农村实验区的扩大,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农业农村研究的加深以及技术的推广等;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社会理想受挫的原因,包括战争、经济、政府政策方面的因素等。

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部分。第一,作为当时全国性的乡村建设协作团体,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及三次集会发生在中国农村经济面临破产、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乡村建设与民族自救成为时代主题,三次集会以及所包容的农业职业教育无疑是顺应了时代的呼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第二,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复兴民族国家为前提,以创造中国新文化为目标,以振兴农村经济为中心,以普及农业职业教育为抓手。第三,在三次集会的各个环节融入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使人物的演辞与报告充满动态性、历史性、实践性;强化演辞与报告内容的诠释与解读,每份演辞与报告都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成果,所有内容及发表之意见,均富有价值,既反映了当时客观的社会环境和当地发展情势,也是报告人等主观思想与理论的结晶,要突出文本在职业教育思想内涵方面的比较与分析。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提炼了乡村建设在文化教育、农事经济、自治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模式,涉及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及制度、机制建设等问题。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呼唤民生政府,团体与政府的关系将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财政经济)[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政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4]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六卷、第八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7]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一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4.

[8]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5.

[9]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三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6.

[10]千家驹,李紫翔.中国乡村建设批判[M].上海:新知书店,1936.

[11]古M.乡村教育新论[M].上海:民智书局,1930.

[12]古M.中国农村经济问题[M].上海:中华书局,1933.

[13]陈兆庆.中国农村教育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4]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M].上海:大东书局,1946.

[15]蒋杰.乌江乡村建设研究[M].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村新报社,1935.

[16]千家驹.中国的乡村建设[M].上海:大众文化社,1937.

O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LI Zhan-pi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China)

Abstract: From two angles of the whole period of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and historical ev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this paper discusses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aiming to start a discussion and enrich the research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history .

职能建设论文篇3

论文摘要: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环境理论为基础探寻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依据,并以现有的其他专业的实训基地开发的经验为借鉴;结合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探讨护理专业所特有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一、设计的理论基础

对职业教育来说,课程实施环境的开发是一个重要课题。从职业教育的特点来说,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有什么样的职教课程观就有什么样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和技术路径。

1、职教课程理论与校内实训基地设计

1.1突出实践是职教课程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首先是“学科系统化”的,在经历了“职业分析导向”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后,目前正向“工作过程导向”模式发展[1]。对我国职业教育较为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主要有:MES课程模式、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行动导向(行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群集课程模式、工作本位学习,从这几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发展趋势来看,强调的都是以个体职业准备为目标、突出工作岗位需求来培养学习者的各种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行动导向、职业领域、实际情境为基础,即强调突出实践教学,而教学的实施依赖于实施教学的条件的创造。突出实践教学的开展,则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各种实训基地的建设,其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形式。

1.2职教课程方案是实训基地设计的基本依据

不同的课程理论,会产生不同的课程方案;不同的课程方案需要不同的课程实施条件。以实践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则强调实训条件的创造。所以,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要充分建立在对相关课程理论与课程方案的理解的基础上,要依据特定的课程方案来确定实训基地的功能与装备标准。同时,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通常还会用到许多相应课程的开发方法。如本文所建构的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开发方法,就借鉴了能力本位课程开发中的工作任务分析法。

2、学习理论与校内实训基地设计

2.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是反应的获得和强化”[2]。它的突出贡献在于它强调“做中学”,这与我们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实践环节是职业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相一致的。但在“练习”、“训练”思想的指导下,各校的实践场所也就只限于提供简单的、机械的、缺乏真实情境的“操作练习室”而已。其结果常是学生只能重现简单的操作,而不能与临床情境相结合。如护理技术中最基本的病人的床铺准备,如果你明确指出让学生铺一个“备用床”或“暂空床”,学生基本能正确完成,但如果提出“现在门诊来了一位尿失禁的病人,请你为他准备一张床铺”,这时学生往往表现得束手无策。原因是他不能结合实际需要,不能确定应为该病人准备哪种床铺。

而我们护理专业的特点,就是面对不同的病人及病人突然出现的病情变化等都能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所以按传统的行为主义的学习模式,只是简单地进行机械的模拟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2.2信息加工理论

在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下,有关动作技能学习,亚当斯和施密特分别提出了“闭环理论”和“图式理论”[3]。这两种动作学习的理论依靠的是储存中的规则和信息,集中于有意识的推理和思维,却忽视了态度与情感,忽视了文化的和物理的情境脉络。显然它很难解决“以人为中心”的护理专业领域中各种实际问题。因为人不仅是有思想、有情感的自然人,而且还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社会人,人的健康问题还随着各种具体的情境不断地变化着。

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是其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体现。而工作能力的获取绝不是传统的只在教室情境中,由教师在黑板上的填鸭式的传授知识,就能获取的。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生只有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和真实的工作过程中,主动地积极地构建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但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来说,尤其是护理职业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如果直接把学生置身于其中,一则是从伦理学的角度,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不适合的;再有从学生角度来说,势必造成学生紧张害怕的心理,极不符合学习的心理基础。所以基于以上观点,最佳思路是在校内以真实工作情境为环境设计的基础,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情况分析为实训内容来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换句话说,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要达成职业教育的目标就得“做中学”,而做则必须提供做的条件和做的项目内容。这个条件就是前面所说的工作情境,内容则是我们相应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但由于护理职业环境的特殊性,在校内实训基地建构完全真实的工作情境是有困难的,因为最大障碍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物而是人,在校内实训基地中真实的病房物质环境及一定的病区护理文化环境比较容易实现,但很难构成真实的护患人际关系,因而在建设思路上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采用电子或网络技术将真实情境的案例引入到实训教学中来;再者就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构成适合护理职业教育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2.4情境学习理论

研究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时必须认识到,对于以行动为目的的知识必须提供以下学习机会,这种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职业实践的情境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模拟实践的需求;在发展与从业者相关的技能的全部课程中,都必须提供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的机会;在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中必须提供学习者对各种基本的假设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同时形成专业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机会,从多种观点中识别关键概念,由此促进学习者对真实活动过程复杂性的鉴赏力,以及形成学习者在根据独特的真实活动情境,发现应对问题的方式时的灵活性。

3、教学环境论与实训基地设计

“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可能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和行为变化”[4]。但是,马克思认为,环境一方面影响人,另一方面,人也能改造环境,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创建出一个适宜于人生存和发展的积极环境,从这点来说,正确把握教学环境的作用及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如本杰明布卢姆(BenjaminBloom)所指出的,教学环境是一种能够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的重要力量。而护理实践教学实际上是护生职业行为形成的过程,所以从教学环境的理论来看,创建一定职业环境的教学环境利于学生职业行为的形成。

二、设计的基本思路

1、基于工作体系

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发展,强调的都是以个体职业准备为目标、突出工作岗位需求来培养学习者的各种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行动导向、职业领域、实际情境为基础,强调突出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开展,则必须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各种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则必须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为技术手段。

2、遵循学习规律

根据Fitts和Posner1962年的研究结果,一项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认知、强化和自如

三个阶段[2]。结合护理专业的学科要求,从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来看,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最好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反复的、无风险的、轻松的、自由的练习;第二阶段,在操作技能有一定掌握之后,在校办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训,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面向病人的真实服务,重在完全真实的情境下体验如何为病人服务、如何与病人交流;第三阶段,进入综合性医院进行完整的临床实习。从这三个阶段的实训基地来看,前两者可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后者各级各类医院则是校外实训基地。社区医院也可完全以工作过程模式来建设,即以医院模式为主来进行构建。校内实训中心则应将课程内容导向模式、工作过程模式、和环境模式相结合,既考虑医院临床要求又要符合教学要求,将病房环境设计与教学环境设计相结合。

校内实训基地则应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课程专家和教学委员会的分析讨论确定学

生在学校阶段的实训模块,并根据临床该项任务出现的频率和工作的难易度确定实训仪器设备的数量,最终形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训室结构布局和实训室功能与实训设备的确定。

3、强化人文环境

从教学环境或学习环境理论出发,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则提出了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人文环境这一“软环境”建设的特殊要求。所以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强调基于工作体系、遵循学习规律、强化人文环境几个方面来进行硬件规划和软件设计。

不同专业实训基地的设计既要遵循共同的原理,又因其所特有的职业环境而有各自的特殊要求。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设计除了要遵循上述一般原理的要求外,还有其所特有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是由护理专业的特点所决定的。

随着职业教育课改的深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实训基地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从文献资料及各级政府颁布的有关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来看,主要是对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硬件标准做出了详细规定,如占地面积、实训设备的数量、实训基地的投资额、实训师资的多少等等。这些固然很重要,它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框架基础,是职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但从能力完整的角度看,学生仅有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同样重要。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尤其要突出人文环境建设[5]。

护理专业人文环境建设的内涵主要是从物质、制度、精神几个层面去渗透,最终目标是使护生深刻认识护理内涵、产生坚强的护理信念、形成良好的护理行为。按照行为改变的“知信行”模式,即,若想改变行为,必先学习知识、转变态度,最后产生行为的根本改变,具体建设方案要围绕这物质、制度、精神这三个层面,同时结合“知信行”的模式进行方案设计。即通过感知物质层面的人文环境建设,形成精神层面的护理文化理念,最后从护理行为规范等制度层面去形成良好的护理行为。

参考文献:

[1]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戴维H乔纳森,等.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德恩,等.职业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40

[4]田慧生.教学环境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

职能建设论文篇4

一、关于“高职校园文化”概念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先谈论“校园文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进而探讨“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意义,因此,进一步将这部分内容细分为以下两小部分。

1.“校园文化”的概念

198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会选举大会上,有几位学生会主席的候选人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这是“校园文化”在我国的首次被提出。1992年高占祥主编的《论校园文化》,是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校园文化的书籍,此后有关校园文化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就层出不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0年王邦虎的《校园文化论》,2001年张德、吴剑平的《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2004年赵忠建的《学校文化》,这些都是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专著,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更是不胜枚举。

2.高职教育目标与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

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就是指高职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地方,如果是相同,则无法称之为特征;以此标准来看当前许多研究文章中所说的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并非高职所特有,如,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发挥作用的潜在、性影响作用的持久性。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会涉及这一问题,大家关注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但是大家概括出的问题也有许多,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泛泛而谈,缺乏实证性分析。大多数文章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往往都是泛泛而谈,对这些问题缺乏必要的论证和详细的说明。如,对高职校园文化认识比较片面,意识不强、投入不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而又科学的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参与性不足;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缺乏足够的历史沉淀,缺乏必要的人文环境;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化严重,缺乏内涵;丧失特色校园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通病;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紧密,社团建设制约因素与困难多、创新性不足等。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途径、方式和方法

大家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及基本特征之后,纷纷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有些文章还十分详细地介绍了一些高职院校的特色方式和方法。

职能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大学文化;学科思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3)11-0022-04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后示范建设阶段,后示范建设应该建什么?如何建?是高职教育界面临的新问题,值得研究、思考和探索。

一、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反思

我国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回顾和反思我国高职教育就会发现,虽然外延的扩张和体量的增大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所占有的份额却不算大,高职教育没有特色、没有积淀,完全靠金钱堆积、打造,呈现出严重的内涵不足。

从观念形态上看,我国高职教育一开始就提出了打破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的口号,提出理论“必须”和“够用”的思路,课程体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跟着政府文件一次次的变动而不断地变化,从专门人才(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应用性专门人才(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教高[2010]8号)、高端技能型人才(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再到现在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2012年6月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从来就没有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定位,而是上面怎么讲,下面就怎么说。在“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下,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为核心,极其功利性地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开设什么专业,企业需要毕业生什么时候上岗学校就什么时候放学生离校。忽视和淡化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规律性而过于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技能性,从而导致高职教育有外延而无内涵的现实结果。

从制度行为上看,在“满足社会需求,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的思想指导下,高职教育全面加强技能训练、广泛开展项目化教学、各类技能竞赛四处开花,在人才培养上强调了岗位、强化了技能却忽视了基础、淡化了理论,把高职的培养目标与中职混为一谈。特别是半年顶岗实习硬性要求的走偏更是把学生送上对学生发展没有太大作用的流水生产线,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和流水线上的“活机器”,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的缩水最终导致高职毕业生理论不厚实、基础不牢固、发展无潜力。

从物质形态看,在上述教育理念指导和文件、规定的引导下,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思路被项目化教室、实训中心取代,建设模式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岗位能力培养为主,建设过程以购买完整装置为主,实验实训以训练技能为核心,大量经费全部投入到低层次的技能训练设备上以满足各类技能训练的需要,而忽略了作为高等学校重要内涵支撑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的建设。几年来,高职院校仪器设备的总值和总量不断增大,但却基本是层次低的,好看不好用。

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显示,2011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各专业大类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仅为44%,专业相关度为60%,而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却高达52%,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仅40%,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分析毕业生因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离职,其实并不是企业满足不了毕业生的发展,而是毕业生不能胜任工作、无法满足企业要求,麦可思调查显示2012届毕业生认为教学中最应该改进的地方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41%)以及“课程内容不适用和陈旧”(18%),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着问题。[1][2]

・前沿理念・1基于大学文化、学科思想指导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看似繁荣,实际上内涵不足已初现端倪:高职的社会影响力小、吸引力低,社会和民众对高职教育的不认可;本科院校对高职院校的不屑,没有像样的成果,没有与本科院校抗衡的实力,对本科院校的发展构不成威胁(高职就业率远高于本科、硕士、博士,但并未看到本科院校的严重危机,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危机而本科院校并无担忧,考生照样蜂拥而至);行业、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的依赖和需求的不强,和高校合作首先想到的是本科院校等等,都是高职教育内涵不足的具体体现。

高职教育内涵不足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长官意志、行政指令”的结果,无论是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还是人才培养模式几乎是行政决策的影响,高职院校往往紧跟政策而很少有自己的思考,以至于由于人才规格定位的模糊和偏差导致了整个高职教育发展的偏差。另一是高职院校盲目跟风、自降标准、主动背离“高等”行列的自身原因造成。所有这些,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我国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的缺失,无论是政府行政部门还是高职院校本身,从一开始就没有把高职真正作为“大学”来建。因此,这十多年来,从高职院校看,培养的人才并没有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虽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但并没有形成很强的特色、亮点、实力和优势。从高职教育整体看,还不足以承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不足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落地生根,不足以促进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由此导致高职教育社会影响力小、吸引力低,本科院校不屑一顾也就不足为奇。

二、高职院校后示范建设的重点

后示范建设建什么?由前述分析可知,后示范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内涵建设。高职内涵建设是自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以来提出的新命题。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以来,重点强调高职的社会服务能力,正是看到了高职教育发展几十年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内涵建设要求。2012年,已经持续了六年的全国石化行业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有四项正式纳入教育部全国技能大赛系列,并将“化工总控工”更名为“化工生产技术”、“化工检修钳工”更名为“化工装备维修”、“化工仪表维修工”更名为“化工仪表自动化”、“分析检验工”更名为“工业分析检验”,从中似乎可以看出一个信号,这就是教育部已经注意到高职院校以“工”为主的技能大赛出现的偏差,实际上也反映出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质疑和修正。某知名企业人事总监抱怨“高职毕业生招进来好用,但普遍缺乏后劲”。高职毕业生专业视野、研发能力高于中职生而岗位能力高于本科生,因而形成“高职生比本科生好就业的现象”,但两三年后高职生“冲劲”明显不足,绝大多数趋于平淡,不仅在技能上“熟”不过中职生,在持久爆发力和创造力方面与本科生的距离也逐步拉大[3],由此也可看出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由外延向内涵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说是机遇,因为所有高职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谁不抓住这一机遇谁就会落后。说是挑战,实质是谁能把握“内涵发展”的实质,谁就能发展得更好更快。那么究竟什么是内涵?目前看,从上到下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应落实到一点,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我们经常讲高校的三大功能(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实在这三大功能中,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反哺人才培养。如何提升高职的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大学文化、学科思想指导是关键,基于大学文化、学科思想指导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真正体现内涵的核心所在。

突破内涵建设的瓶颈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首要问题。条件不足是内涵建设的瓶颈之一。由于多年来高职院校低水平、低层次的投入,很难担当起高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环境不佳是内涵建设的瓶颈之二。多年来高职院校过于强调技能、能力环境的建设而极少提科研,使得高职院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氛围不足,教师的科研、社会服务意识极其淡薄。师资的低水平、低能力是内涵建设的瓶颈之三。高职院校教师的年轻化、研究生化程度愈来愈高,然而,原本都一样的研究生毕业进入高职院校经过几年的技能性教学训练和教学实践过后已经成为熟练的“教书匠”,而以研究见长的科研能力几乎丧失殆尽。同样,一批由本科院校调入的院(校)长也只能整天跟着相关的指挥棒团团转,一些很有价值的大学理念和经验却很难用于指导高职院校的建设实践。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从思想观念、制度行为、物质形态等方面来一个大的转变,才能真正将高职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生质的飞跃。

三、高职院校后示范建设的路径

后示范建设如何建?高职发展的出路何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加强学科思想指导、做好高职教育的提档升级是关键。首先,在观念形态上,要反思十多年高职教育发展方向:能不能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能不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在“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下,我们的高职院校为经济增长培养输送了大规模的、与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基本相同的低技能普通劳动者,已经严重违背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应该说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扭转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在“高”字上狠下功夫。在制度行为上,要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是不是一定要坚持工学结合、强化技能、顶岗实习? 2012年12月27日,江苏省教育厅新闻会宣布,从2013年起,全省中职和五年制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统一由现在的一年调整为半年,原因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职业教育长时间、低效率的实习有比较多的反映和意见”。由上可见,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物质形态上,要加强高层次的投入。十多年来我们过分强调“职”而把“高”已经丢到了一边,无论是师资培养还是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已经难觅“高”的身影,毕业环节更是以半年顶岗实习为主,能够体现“高”的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的毕业设计大多形同虚设或名存实亡。殊不知高职,首先是“高等教育”,其次才是“职业教育”!为此,必须大声疾呼,高职教育教学再不能只强调“技能”而忽视“理论”了,高职院校如果再不重视“高”的建设必将会失去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地位。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传承大学文化的最好契机,大学的思想、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精神、大学的人文都可以在内涵建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基于学科思想指导的专业建设是大学文化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强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际上只看到了高职发展内涵不足的“表”,如何治“本”却没有提出对策。为什么高职教育的内涵不足?分析其几十年发展轨迹就不难发现是因为缺少大学文化氛围,没有学科思想支撑,无论是学校的发展、专业的建设还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科”二字踪影难觅。高职院校中只谈重点专业、一般专业,绝口不谈学科分布,更不谈什么学科支撑下的专业。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也只是简单地根据行业发展、社会需要,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专业的分布因此十分分散,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叫得响的拳头专业,即便有,也只是一些貌似强大却少有内涵的所谓“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由于专业根基的“浅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自然而然地降低了层次,与中等职业教育为伍一起培养各工种、各岗位的“工”,人才培养模式自然而然地专注于各种具体的、单一的技能训练,缺乏系统的、理论的素质养成。因此,治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不足的“本”就在于理清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加强学科思想指导下的专业建设,这是高职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

本文无需从学术角度论述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简单地说其实就是树的干与枝叶的关系。学科是干,专业是枝叶,离开了干的枝叶注定是要枯萎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由于多年来高职的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很少或没有从学科思想出发,所以虽然体量较大,但没有干或干很细,因此还不能称其为树,说是草可能有点过,但充其量只能算作是“灌木丛”。这一点在高职教育多年的发展中很少思考,也没人思考,因为人们已经熟悉了跟着上级文件随波逐流,高职已经到了谈学科、谈理论色变的程度,似乎高职教育就不该和学科、和理论有丝毫瓜葛。现在,要想使灌木长成大树,恰恰必须认真思考学科思想指导的问题。

多年来围绕技能、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已经投入不少、做了很多,目前高职进入内涵建设阶段,特别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发展高职本科势在必行,高职教育教学的大方向就要有所转变,绝不能沿着原来的路朝低层次培养目标继续下去,无论是在示范(骨干)建设、还是实验室投入上都要兼顾学科发展、科研开展和社会服务。要建立起学科思想指导的专业设置及退出机制,合理布局专业分布,依托学科建设专业,增强专业的综合竞争力。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要由目前注重较低层次的技能培养转向加强学生基础的厚实、系统知识的掌握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队伍建设要把教师从大量没有太大价值的低层次活动和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一些有益于高职内涵提升和升格发展的储备性工作。

高职教育首先是高等教育,其次才是职业教育,因此,高职教育只有努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坚持基于学科思想指导的专业建设,坚持基于学科思想指导的内涵建设,高职教育才能真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有实力、有底气担负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才能真正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html/c/2013jylps/index.shtml,2013-06-09.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3]王寿斌.高职学生“冲劲”不足引发的思考[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2(6):4-18.

职能建设论文篇6

关键词:学校工会工

 

一、工会坚持依法工作的原则,接受上级组织的监督和指导

在我校建立工会是法律上的规定,也是我校广大教职工的需要。我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学习党和上级工会组织关于如何更好展开工会工作的相关精神和指示。认真贯彻依法工作的原则。在我校工会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组织建设上都应该主动向相关上级党委和工会组织汇报,在实践工作中根据《劳动法》和《工会法》等法律及工会章程开展我校工会的各项工作。注重发挥我校工会的桥梁作用,并认接受上级组织的监督和指导。

二、加强宣传工作,提高提高广大教职工对我校工会工作的认识、有效发挥工会的宣传带动职能

我校工会干部应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带领工会成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教育理论知识,带领工会成员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学习新的《工会法》,以理论指导实践,增强工会成员的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宗旨。使工会成员在思想上有明显提高,能力上有明显增强,作风上有明显改进。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充分发挥教职工主人翁的作用,鼓励广大教职工勤奋学习,专研业务,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配合学校相关部门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理论业务培训班,参加各科优质课竞赛,努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优秀合格人材。工会要充分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挥工会群众组织的优势,积极主动、自觉地配合学校党政共同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以“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为主要

摘要同支部、行政配合组织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努力建设好文明办公室和优秀教研组,把教师个体形象塑造寓于优秀群体建设之中,努力建设师德高尚、爱生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依法执教、勇于改革的优秀教师队伍。

三、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积极发挥工会的民主职能。

民主职能是我校工会的重要职能之一,如何进一步完善我校工会的民主职能是我校工会建设的重点,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让教职工代表积极参加我校各项工作的讨论和决策中来,对我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民主监督,群策群力,积极发挥工会成员的能动性,为我校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其次、继续深入抓好校务公开工作,办好校务公开专栏,让全体教职工充分关注学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做到心中有数。再次,进一步畅通教职工和学校的交流渠道,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最后,要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工会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关系、二要处理好工会组织和党政组织的关系、三要处理好工会开展活动、发挥作用与研究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四要处理好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的关系。

四、维护教职工的切实利益,关心教职工生活,增强工会凝聚力、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权职能。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

我校工会应坚持为我校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原则和方针,坚持为教职工办好事实事,关心困难职工生活,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树立群众利益我小事的服务思想,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及向心力,对此,我有几点具体建议:

1、开展暖人心,送温暖活动。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工会职工及家属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工会应登门探望,并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各项难事。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教职工结婚生子,工会应前往祝贺,送去慰问和祝福。教职工生病入院,工会应去探望。教职工及直系亲属身亡,工会应去抚恤慰问,帮助家属处理身后事。牵涉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无论大小,工会必须给予关心和帮助。

2.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促进教职工身心的健康发展。如在节假日组织教职工参加篮球赛,乒乓球赛等体育活动。也肯根据我校教职工女性较多的特点开展适合女性教职工的活动,如交谊舞会等。丰富广大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可以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使广大教职工全心全意的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

3、举行教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促进教职工的业务水平。新的教育改革形势对教职工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新教育形式的要求,应在校内举办各种形势的教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如:讲课大赛,板书大赛,多媒体课件比赛等,使教职工在相互交流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4、以“青蓝结对”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进步,促进老教师发展。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所在,尤其是工作时间不长的教师,虽然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但是教育教学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工会组织实施“青蓝结对”的方式,通过备课、上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其在各方面得以提高。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

总之,杏林小学工会是我校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维护者,我们工会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工会的带动,民主,维权的职能和作用。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以带头人的姿态积极参加学校的民主建设。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工会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为有困难的教职工排忧解难,及职工之所想。并举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并切实提高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不断的更新理念,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全心全意的为教职工服务,为学校建设服务。论文格式,学校工会工。我们杏林小学工会在上级党组织和工会的正确指导下,在本校党支部的全力支持下,在全体工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以《工会法》和《教师法》为工作依据,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学校工会的各项工作。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开阔杏林小学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职能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习型党组织 荣辱观

高职院校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了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突出办学特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将“学习型党组织”理论应用于自身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技术过硬、思想合格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支持者。

一、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解

“学”是“习”的基础和前提,“习”是对“学”的巩固与实践,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而这也恰恰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

高职院校的党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应围绕着教学和科研等工作进行,避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而忽视了业务学习;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应突出理想和价值观教育,坚定党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意识,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推动教师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专业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坚定其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的信念。

二、以学院长效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其建设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也是学院领导干部对组织发展理念的设计、实施的过程,必须对许多要素进行整合,因此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也是对学院领导工作能力的一个极大考验。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创建,探索组织建设和学院发展相结合的长效发展机制,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院党委领导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学院专业优势,与产业经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很好地贯彻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先后与企业合作创建了黄海汽车工程学院、黄金珠宝学院,调整并开设了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相适应的专业,为学院的长效发展定下了基调,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思想过硬、专业对口、素质较高的高职毕业生。用实际行动促进了党员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解,使广大党员更新了学习理念,主动将学习上升为个人的责任,营造出了重视、崇尚和坚持理论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方针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和直接实施者。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党组织各项功能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为宗旨。

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必要的教育机会与教育教学条件,在总体上把握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提升教师的教育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保持教师队伍良好的发展渠道,树立社会主义的教育观和荣辱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律,更新观念,探索学院发展的途径,立足区域和产业,加快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探索和实践,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道路,这是对学习型党组织最好的诠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具有良好的品德和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内涵的重要部分,是学院特质的重要表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特色高职院校的要求,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把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学院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思路、拓宽视野,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寝室生活、教学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拓展校园文化新途径,为校园文化注入新内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坚定了党员的思想意识,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何祖伟,冯萍,孙振球,吴岳军.高职院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2]孙大麟,陈挥,邱力萍.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8).

职能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德育环境;营造

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对高职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德育环境的营造(德育环境的优化)同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环境营造过程中的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

是指高职院校内与德育对象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事物的总和。高职院校德育环境作为教育因素的一部分,在高职生品德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特征

1.1.1作用对象的针对性。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作用力始终指向学校的培养对象——高职生,并以影响和提高高职生的思想品德为宗旨。

1.1.2作用要素的系统性。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由各种与高职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有关的外部事物所构成,诸种构成要素并非机械的独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的,并共同对高职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表现出一种系统整体效应。

1.1.3教育方式的隐含性。这是环境育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它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具有外在的明确要求,而是设置一种场景或氛围,让教育对象置身其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与环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将环境中隐含的教育目的在人与环境的交流互动中得到认同,自觉修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1.1.4教育作用的双向性。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人工创设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对德育对象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就可以成为优化环境的主要力量,使环境反过来对德育对象施加更为积极的影响,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1.2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有效影响与德育对象的能动选择

为了强化学校德育环境的有效影响,高职院校环境的营造必须符合德育目标的要求,这是强化环境有效影响的关键所在。在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对高职生发挥影响作用的同时,高职生对于来自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影响具有能动选择性,这种能动的选择表现为积极的接受、或消极的抵触,甚至有意识地摆脱些环境的影响,转而主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1.3校园文化与德育环境的关系

1.3.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德育环境作为培养高职生品德的重要外部条件,其构成要素是高标准的,即只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才能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构成要素。这种高品位既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上。从内容上来讲,要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用正面的、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来影响学生;从形式上来讲,要与德育内容相适应,既保证内容的实施,又易于高职生接受,即要有可控性与系统性。

1.3.2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德育环境对高职生的教育主要体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以其对高职生特有的影响力存在于校园之中,是构成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是形成良好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2努力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2.1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含义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设施设备、活动绿地、绿化美化和景点设置等所构成的。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部分和物化表现形式。只有当一定的实物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一定的文化观念时,这些实物才能成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并由它们构成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对高职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

2.2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

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高职院校特有的培养目标为指导,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主要是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的要求)的关系。

3努力营建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3.1必须确立几个重要的思想认识

3.1.1必须牢固确立党对宣传舆论的领导。始终坚持并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是营造良好宣传舆论环境的关键。

3.1.2必须牢固确立育人意识。宣传舆论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服务,从而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落实,使高职生真正处在学习成才的宣传舆论阵地,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宣传舆论工作,以高尚的精神弘扬宣传舆论的主旋律,以优秀的作品充实宣传舆论的内容。

3.1.3必须认识宣传舆论环境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重视对宣传舆论环境的营建,要以建设为重点,把宣传舆论工作列入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中,正确处理宣传舆论与其它工作的关系,常抓不懈。

3.2加强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要加强对宣传理论研究,主要是重视对宣传主体、宣传内容、宣传环节、宣传客体,宣传效应的研究,改进和加强宣传舆论工作。

3.3树立学生典型

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培养和树立优秀典型,从而为营造宣传舆论环境增添光彩。

3.4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重视对传播渠道的监控。加强对大众传媒尤其是现代传媒的管理,是营造良好宣传舆论环境的时代要求,是实现党和政府对宣传舆论工作领导的必要保证。

4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4.1和谐人际关系环境的特征

和谐人际关系环境具有真诚性、情感性、愉悦性和熏陶性四个特征,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能起到某些课堂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

4.2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

4.2.1坚持以人为本。

4.2.2理顺各种关系。

4.2.3重视情感的培育和投入。

4.2.4继承传统文化。

4.2.5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

作者:宋晶晶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上一篇:学校行风建设论文范文 下一篇:法制宣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