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资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4 02:29:27

产业投资论文

产业投资论文篇1

(一)人力资本的技术进步效应

技术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必须与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深层次原因,人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出发点,当人类在实践中感到自然匮乏时,便会创造出更先进的技术来实现愿望。人类需要层次的提高使技术及人工制品多样化,促使技术水平提高。技术进步正是在人类实现更高层次需求的过程中完成的。

1.人力资本是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是从技术创新开始的,当新技术产生进而传播和使用,使新技术成为全社会普遍掌握的技能后,这一轮技术进步周期便结束。技术创新是不断发生的,所以技术进步周期是重叠进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技术创新是一项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它离不开人的能动作用。任何发明创造都是由人来完成,发明创造者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是拥有大量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拥有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就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创新是人类偶然性的行为,但技术创新由拥有高水平知识技能的人来完成却是必然的。技术创新产生后,储存新技术的载体仍然是人力资本,因此,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人的作用贯穿于技术进步过程的始终,技术的传播与使用是由人来完成的。技术传播是技术水平的空间高低差异引起的,低技术水平区域通常是作为技术的吸收和引进者,而吸收和引进的新技术的能力是由其本身人力资本存量决定的,人力资本存量大则学习吸收,消化及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创新的可能性就大。技术的使用也建立在一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之上的,拥有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可以更高效地将新技术与物质资本相结合,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新技术。因此,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2.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源动力。技术进步带来新技术,新技术使得率先采用新生产函数的产业的生产率提高,其利润率也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此时,未采用新技术的产业会因利润的驱使,积极引进新技术以改进本产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缩小与高技术水平产业的利润差距,换句话说就是技术进步使原有产业升级改造。技术进步还使得新产品出现,新产品与以往产品相比,往往具有新奇性、高性能性等特征,弥补了以往产品的体系缺陷,比如微电子原件,纳米生物产品,这些新产品使一些新兴产业出现,这些新兴产业经过发展壮大,有一些可能成为支柱产业,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推动新兴产业的产生发展。综上所述,技术进步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二)人力资本的要素功能与效率功能效应

1.人力资本改变了要素供给结构。要素供给结构指的是劳动,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的数量及其相对价格的构成方式。首先,由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可知,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的主要解释变量;人力资本可以替代劳动成为与物质资本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被计算,基于以上三点,人力资本的要素功能得以实现。其次,对于自然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合成材料比传统材料的性能更好,价格更具优势,人力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替代性逐渐增大,自然资源重要性的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最后,对于物质资本,物质资本必须与人相结合才能具有生产能力,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有效结合,使得同等投入下产出更高,或同等产出下生产时间更短。此外,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不但可以自身生产效率提高而且还影响了其它要素的生产效率。因此,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改变要素供给结构。

2.要素供给结构是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主要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存量水平高的产业生产效率也高,技术水平也高。能够吸纳众多人力资本的产业往往是优势产业,而产业结构的升级恰恰是由这样的产业来主导的,增加人力资本要素可以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对于自然资源,一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一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初始条件,当自然资源丰裕时,该国产业结构发展不会受到制约,但自然资源是客观的、原始的也是稀缺的,它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只有放松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的约束才能使产业结构遵照经济规律向高级化运动,也就是说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时,产业结构便得到升级。对于物质资本,优势产业的物质资本投入比非优势产业更多。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物质资本的积累率。物质资本积累率低的产业无法生产出深度加工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所以物质资本的充足供给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综上所述,要素供给结构的变动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

(三)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

1.人力资本改变消费需求结构。劳动者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自己成为高素质劳动力,劳动者对知识技术的学习吸收能力提高,生产能力也就提高了,生产能力的提高致使收入水平提高。根据恩格尔的研究,收入的提高会相应减少人们对食品等基本生活产品的需求,提高对文化娱乐等产品的需求。人们的需求层次由最低的温饱需求继而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消费需求结构随着收入的提高也随之变化。因此,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收入水平进而使消费需求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2.消费需求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产品,需求结构与产品结构是相对应的,而产品结构正是产业结构的表现,所以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也有对应关系。在消费需求结构中,保证温饱的消费占主要地位时,需求结构低下,相应的产品如食物、衣服产品等在产品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那么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则较大,产业结构仍是原始低级形态。当消费需求结构中对文化娱乐的消费较多时,需求结构高级化,与服务产品相对应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所以,需求层次的提高,消费需求结构的转变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二、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变量的选择,理论界通常用的是教育投资这一指标,但这就把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投资等同起来。其实人力资本投资除包括教育投资外还应包含企业用于在职培训的费用,医疗卫生投资及迁移投资。由于数据的可获性,企业在培训费用及迁移投资费用不易获取,但人力资本投资至少应把医疗卫生投资纳入,所以本文选取财政对文教科卫投资额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指标,用HI表示。对于产业结构升级,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随着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持续上升。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将继续上升,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贡献者”。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阶段,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可以较为准确地衡量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本文用Y表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来代表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指标数据时间跨度是从1952年到2013年,数据来源为《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是对所有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用来估计联合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不需经济理论基础和事先约束条件。本文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格兰杰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是现实中的因果关系而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它常被运用于时间序列变量的动态性分析中,比较适合研究本文所选取的变量。首先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5%和10%的显著性下,HI和Y两列数据是平稳的,可以进行格兰杰检验。通过AIC和SC准则,当HI和Y滞后三期时最为合理,利用STATA12.0软件,对HI和Y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检验结果来看,对于滞后三期的人力资本投资(HI)与产业结构升级(Y),人力资本投资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的相伴概率为0.00,在显著性水平0.01时,被认为拒绝原假设,产业结构升级不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格兰杰原因的相伴概率为0.12,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接受原假设。所以,变量滞后三期,人力资本投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可见,计量检验结果与前面的理论预期相符,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了产业结构升级。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技术进步、要素供给结构、消费需求结构三个渠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推动技术进步,平衡要素供给,提高消费需求层次,因而可以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运动即产业结构升级。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为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存量。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升级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就要求更充足的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充足供给。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的加大,可以有效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从而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智力支持。第二,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努力消除人力资本区域间城乡间的非均衡。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地区间的差异还很大,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因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其产业结构没有得到顺利升级,人力资本投资应适当向中西部倾斜。此外,还应注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推动第一产业释放更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家庭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我国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行为者是政府,教育卫生等事业因其社会福利性显著,其资金主要来源仍是国家财政支出。其实,企业对在职培训费用的投入,个人及家庭对教育的支出的作用也很大,是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补充,建立以政府企业家庭三位一体的投资格局是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的正确选择。

产业投资论文篇2

目前,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规模、效益等方面与城市文化产业相差甚远。虽然河北省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制约了其文化资源优势的发挥。

1.1投融资政策不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是文化产业政策的核心。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不畅通和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不高,都与其投融资政策不完善有直接关系。一是准入政策不完善。虽然国家有关文件指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不能否认这对民营农村文化企业来说是个好政策。但是从开放的领域可以看出,这些领域要么是民间资本早已进入、市场已经做得比较成熟的领域,要么是无利可图或是长期需要补贴的领域,因此对于民间资本来说,其经营范围仍然较小。二是财政税收政策不完善。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财政扶持。河北省的财政税收政策虽然也不断向鼓励投融资主体进入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方向变革,但力度还不够,对投资者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不能有力地引导资金流入到农村文化产业领域。

1.2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当前河北省资本市场面临着透明度不高、资金多元化困难、股权分裂和层次性不够等方面的问题,这都是资本市场不完善的重要表现。目前,河北省农村文化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为农村文化企业直接融资造成极大障碍。由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使得中小型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同时河北省现行上市条件中的企业规模、盈利记录与融资额度、净资产规模挂钩等规定限制了大量中小型文化企业的上市融资。

1.3投融资意识不强目前,河北省各地方政府对于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相当重视,对农村文化产业却给予很少关注。思想认识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严重的城乡差异。政府对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商业价值及市场定位认识不足,使得政府对农村文化产业领域投资意识较弱。政府管理理念尚且如此,其他民间资本更是难以进入农村文化产业领域,或者即使进入了也难以享受到“公共待遇”。

1.4投融资渠道狭窄从全国范围看,上市的文化企业数量较小,目前还没有上市的农村文化企业。河北省绝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来源于自筹资金和政府补贴,缺乏资本市场和民营资本等融资渠道。很多农村文化企业规模甚小,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数据不全,财务报告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使其项目的预期收益难以估量,难以形成贷款依据。此外,大多数农村文化企业均依靠自有资金进行发展,风险较高,其他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2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实现路径

2.1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政府要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投融资支持。政府在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也应向农村文化产业增加投资,还要在吸引社会资金上做文章。按照《国务院颁布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降低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扩大投资领域,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原则,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经营,制订实施“国退民进”的农村文化产业民营化战略。采取多种联合和多种经营方式,以激活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2以农民自筹和金融机构信贷为主体目前,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农民自筹资金是最符合现实状况的投资手段。各级政府应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兴办文化作坊、文化企业,创建文化团体、文化走廊等不同形式的文化机构,并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当前金融制度下,商业银行信贷是农村文化产业融资的另一条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很难为银行提供贷款担保,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方式,建立多层次农村文化企业投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全新方式的资金支持。

2.3以中介机构为桥梁各地方政府应注重加大力度培养农村文化经纪人,建立具有评估、监督和反馈功能的中介机构,努力形成地方政府管理、中介机构负责、农民和中介机构相互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很多农民对于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发展意识淡薄,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中介机构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和规划,建立起联结农村文化产品和市场对接的桥梁。此外,还需不断加强评估和监督等中介机构建设,以实现对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动态监控。

2.4以民营资本、外资投入等形式为重要补充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农村文化市场。民营资本是农村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活力源泉。民营资本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变化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和适应力,更能与时俱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严格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放开对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限制,降低民间资本进入的门槛。外资不仅可以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和投融资的理念,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因而,可通过降低外商投资成本,减少准入的限制,以及改善外商投资的环境来吸引外商投资。

3结论

要解决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必须健全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以支撑农村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必须坚持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以农民自筹资金和金融机构信贷为主体,以中介机构为桥梁,以民营资本、外资投入等形式为重要补充,这样才能保障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有序、安全、健康地发展。

产业投资论文篇3

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分析浙江省民营企业上市司投资绩效。采用参数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从微观层面分析浙江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一般根据是否设置参数分为参数类方法和非参数类方法。参数方法主要为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建模和测算,其代表方法为索洛残差法。非参数方法运用生产函数和生产理论,采用指数,包络线和前沿生产函数等方法进行分析,代表方法为DEA-Malmquist指数法。非参数方法更适合于样本较大时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鉴于我们研究的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较小,因而采用参数类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更为合适。对于企业投入要素而言,一般包括了劳动和资本。由于本文最终核算的是投资绩效而非生产效率,因而在企业具体的投资领域,起作用的是企业的投资资金,也即股权和债券投资。劳动一般为员工工资。企业投入鉴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微观领域的良好应用,本文采用其作为基本生产函数模型。

二、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在解释变量方面,我们分析比较之后选取了四个投入变量,以来解释企业投资的产出,并测度投资绩效。其中包括资本(K),劳动(L),投资(I)和R&D(R)。本文数据均为面板数据,选取了浙江省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3年各项财务数据,剔除上市时间未满三年以及收益为负的企业。本文所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年报,年报来自巨潮咨询网站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在劳动力的要素投入方面,我们选取了员工人数乘以5000元的人均工资作为劳动投入。资本要素投入则采用公司年报资产、负债状况分析中的固定资产余额。投资数据采用年报中“董事会报告”对投资数额和事项的披露。企业的R&D投入也采用自公司年报中关于研发费用的披露。产出采用年报中“报告期主要财务数据”中的投资收益一项。从而令总产出为Y,建立模型如下Y=AKaLbIcRd其中(a+b+c+d=1);取其对数形式为:lnY=alnK+blnL+clnI+dlnR+e,e为误差项,其中TFP采用的是算术形式,即:TFP=Y/(clnI+bL)=T,这种对数化的线性计量模型,可以用作混合截面数据的回归。其中各项系数a,b,c,d衡量的是各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总产出Y的贡献。

三、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Eviews7.0对上述数据整理并考虑滞后变量后得到:K,L,I,I(-1),I(-2),R的系数分别为4.4786,6.8795,-0.9653,3.4587,2.5673,0.5386,Std.Error分别为7.6783,12.5673,2.6752,7.7293,4.2361,1.23134,R-Squared:08937,AdjustedR-Squared:0.9764(其中K-资本,L-职工工资,I为投资数额,R为研发投入。)不考虑滞后变量,仅考虑2013年投资数额回归时,我们得到:计算TFP值并回归,得到R-Squared:0.8635,AdjustedR-Squared:0.9514。通过回归我们发现,调整后R-Squared达到了0.9514,模型的拟合优度尚可。从系数来看,K,L,R这三项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P值均小于0.1,因此拒绝了系数为零的原假设,可见这三项对总产出构成显著性影响,投资系数在这里P值较大,表现为不显著,我们分析为投资具有滞后效应,因而在模型中表现出对总产出影响甚少。D.W.统计量显示多重共线性得到消除。异方差的White检验在0.10显著性水平上未显示有异方差性。从模型我们可以得出,主要以固定资产为代表的公司只有资本,劳动力投入,以及研发投入对企业的投资收益影响较为显著,固定资产和研发投入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从另一变量投资I来看,对于投资收益产生负效应,这是在意料之外的,考虑到短期之内的资金投入未能立即产生收益,同时占用大量流动资金等因素,因而在短期之内投资对投资收益是负相关的。由于创业板公司上市时间较短,若是能有条件进行一个较长周期的时间序列分析,或许能发现投资对于投资收益的正效应。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无论在资金上,技术实力上以及人力资源质量上都逊色于大中型国有企业。而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主要来自于高科技信息产业,在研发上不仅投入了巨额资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了巨额的投资,在面临高科技产业高度竞争的环境下,通过不断地创新与自主研发,令我们看到了希望。然而,不足之处是这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依然偏低,因而加强技术力量,鼓励创新研发,增强劳动力投入的质量,加强管理并提高投资效率将是未来民营企业发展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四、结论

本文尝试了用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宏观经济中常用的的指标的视角来解释企业投资效益。通过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参数方法,即索罗残差法,设计出一个基于面板数据的OLS模型,并进行了回归研究。根据回归结果,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R&D投入和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提高这两者的数量和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此外样本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偏低,因而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劳动力投入质量仍然是最佳选择,因而增加资本投入,提高劳动力投入质量和创新型技术研发则是企业投资绩效的重要保证。在短期之内,资金的投入未能立即转化为现实的收益,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长期来看会产生正面的积极效应。

产业投资论文篇4

内容提要:文章认为,建立和发展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对我国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及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思路,主要是加强产业投资基金宣传,培养我国的基金管理专业人才,规范产业投资基金运作,健全法律监管体系等。

关健词:产业投资基金资本市场管理

一、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规范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形式,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券募集资金,交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投资管理机构操作,基金资产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实业项目,投资收益按资分成的投融资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为投资基金的一个种类,它具有“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的特点。

(2)产业投资基金一般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有效率的基础产业的基础建设,如收费路桥建设、电力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高度化,以高风险实现高收益。

(3)产业投资基金一般以实业投资为主,但也作一定比例的证券投资,以保持基金资产的流动性。

(4)产业投资基金区别于“行业基金”,其投资方向一般是跨行业、综合性、以符合组合投资原则并且避免蜕化为某个行业的行政附属物。

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可以发挥作用的范围很广,凡是符合国家鼓励发展并具有较好回报的产业,均可以运作产业基金这种形式进行投融资运作。因此,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进我国基础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需要巨大的资金需求,而目前国家财力和银行信贷难以满足。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实现基础设施融资的证券化,特别是利用产业投资基金为基础设施发展融资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产业投资基金聚小为大,使基础产业的民众投资成为国家财政投资的有力补充,就可以配合国家投资,改变我国基础产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同时,由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可以吸纳大量的产业工人,缓解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

(2)有利于促进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而不是依靠扩大规模来实现经济增长。高科技产业是充满风险的产业,依靠银行贷款来支持高科技产业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以创业基金的形式支持高科技产业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创业基金具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优势,是支持科技发展事业,提高产业领域的科技含量,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3)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产融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是巨额存量资产的盘活。目前陷于困境的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员素质较高,生产经营环境也不错,但由于缺乏大量资金的启动,而坐看一些高技术、重工产品市场机会的丧失。如果这些企业能借传统优势,并在产业基金的推动下再入市场,就可以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投资于国有企业,而各类企业也可以购买持有产业投资基金的证券,从而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4)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强化产权约束功能。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居民储蓄已达6万多亿元。随着利率不断下调,储蓄和投资日益分离,并且居民投资呈多样化趋势,除银行存款外,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越来越多。产业投资基金的推出,拓宽了投资渠道,可以满足多层次的投资要求,从而优化了资本市场结构。另外,在资本市场上,产业投资基金可以以股权形式为未上市企业提供融资,改善未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与内部治理结构,从而培值大批具有上市前景的股份公司,为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产业投资基金还可以将一定比例的资金以股权形式通过购并国有股、法人股的形式投资于上市公司,以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有力的产权约束对上市公司实施监督,使资本市场的法律监管体系建立在有效的经济监督之上。

二、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历史较短,在其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不规范的地方,具体表现如下:

(1)对产业投资基金认识不足。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项金融创新,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人们解放思想和提高认识。而目前仍然存在以下两个错误倾向:一是把产业投资基金简单地与筹集资金等同。由于我国基金大多是由地方政府或部门自发组建,缺乏一个严格的运作规则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在其发展初期存在种种问题在所难免。但是,如果简单地将由产业投资基金所进行的筹集资金活动等同于一般的筹集资金,这无疑将基金的科学性给摸杀了;二是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不利于其他金融部门的发展,认为产业投资基金将会与现有的金融部门从资金市场争夺资金份额,二者的发展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2)产业投资基金的法制不统一、不健全。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和与之相关的法律体系,如《投资基金法》、《投资顾问法》、《投资者利益保护法》等。由于缺乏健全的基金法规,导致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业的各种不规范现象,如:发起人资格审定不规范、基金内部组织结构不规范、基金性质不够明确、基金投资限制性不够、基金信息披露不规范等等。

(3)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缺乏应有的专业人才。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出现时间不长,真正懂得如何操作产业投资基金的人才很少,进而导致了普及推广基金知识不够,投资者对产业投资基金的了解程度不深,因此,制约了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所以,目前亟待提高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经理的整体素质,系统地引进海外基金的操作规则,提高投资者对基金的认识水平。

(4)对产业投资基金监管缺乏统一的机构和应有的力度。目前,基金设立与上市的批准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有关交易所(如: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沈阳证券交易中心、南方证券交易中心、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等),形成了事实上的多头管理局面。至于基金的行业自律组织目前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监督管理,由于机构的不统一,相应缺乏应有的力度。

三、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思路

1.加强产业投资基金的宣传,让广大投资者真正了解产业投资基金的内函及其运作规则,更主要的是其低风险性和高收益的稳定性(相对于股票投资而言),克服认识的片面性。

2.建立健全积极用人机制,尽快培养我国的基金管理专业人才。可考虑以下办法:一是建立基金经理资格认证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对于符合基金经理人资格条件的才允许进行市场;二是加强对基金经理人的管理,规范其行为,对于违规的基金经理进行严厉的制裁;三是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可考虑引进与送出培训结合的办法,尽快培养出我们自己的较为完善的队伍;四是对现有的保管人业务进行改组,选出实务雄厚、资信好、人员素质较高的单位进行试点,并逐步向专业化保管公司发展,使其成为真正的基金保管机构;五是与国外机构合作,有选择地引进国外信托银行或组建中外合作的基金保管机构。

3.规范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促进资本市场完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在募集方式上,应以公募为主。在国外,创业投资基金无论是对法人、还是对公众,均以私募为主。以私募方式设立基金,建立在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之间基于相互了解和信任而达成的委托-关系之上,基金运作环境较为宽松,较少受制于国家主管机关的监管。而我国目前投资者不够成熟,采取私募方式不利于基金的规范化运作和确保投资者利益,因此,应以公募方为主设立基金。公募方式设立基金,有利于形成规模较大的基金筹资途径,从而形成规范的公司型产业投资基金,并有利于基金的上市。

(2)在组织形式上,应以公司型基金为佳。相对于证券投资基金所投资的上市证券而言,产业基金所投资的未上市证券的透明度要差,因此,投资者参与重大决策和强化对基金管理的监督十分必要。另外产业投资基金适应产业投资的需要,法人等机构投资者要占较大比重,投资者参与基金决策的愿望要强于证券基金。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适应自身运用特点,产业投资基金按公司型设立为佳。产业投资基金应按《公司法》设立,同时,由于在操作上比较复杂,可制定《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对《公司法》所难以规范的内容作更详细的规定。

(3)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人应选择经营股权的各类投资公司。由于产业投资基金主要从事实业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投资后的长期分红,所以,产业投资基金必须由同时具备实业投资经验和资本经营经验的金融投资机构对其重大决策承担责任。因此,应选择经营股权的各类投资公司而不是经营实物商品的各类工商企业作为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人。在现阶段,可选择证券公司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

(4)在产业投资基金形式上,可发展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我国国内投资机构比较熟悉国内的投资环境,但缺少投资经验;而国外的投资机构虽然不大熟悉中国的投资环境,但投资理念比较成熟,并可以从全球发展的角度对整个行业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因此,发展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优势互补,引进国外资本与先进的投资技术,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战略。

4.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法律监管,促进产业投资基金的规范运作。我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及创业基金都有差异,没有现成的国际法规可援引,监管经验也不足。产业投资基金应先行试点,在试点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法规监管体系。应尽快制定《投资基金法》、《投资顾问法》、《投资者利益保护法》等,目前可考虑先制定《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使试点过程有法可依。《办法》的制定既要借鉴国际创业基金的运作经验,又要考虑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的自身特点和具体国情。为了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规范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应充分赋予《办法》对基金发行、募集、设立和运作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的法律权威。

5.政府在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中应发挥导向作用。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商业性的投融资主体,其市场化运作原则与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政府导向作用并不矛盾。政府不宜干预基金的运作,但可以根据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通过对基金的设立审批程序和基金的基本投资限制来发挥必要的导向作用。另外还可以对设立的向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定向投资的基金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因此,产业投资基金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作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投资战略,增加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可操作性。

参考资料:

1.《投资基金与金融发展》(徐洪才)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8

2.《金融研究》1995.8

产业投资论文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国有投资增长很快。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数据计算,从1990年至2000年,全国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由34.4%上升到了49.86%;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如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苏省,2000年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经分别高达62.74%、59.91%和55.72%。另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私募基金总额已经超过公募基金总额,大约在2000~5000亿元人民币之间。(注:参见刘猛:《创业投资基金可能以私募为主》,《证券时报》2000年5月21日。)与此同时,国内仍有大量的民间储蓄未转化为投资: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8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蓄800多亿美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正在寻找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根据调查,截止2001年6月,浙江省可利用的民间资金量总额至少已达到5662.8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居民证券投资、非上市公司中的非国有资本等),其中个体私营注册资本总数1715.7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947.03亿元,这些民间资金很大一部分可以进入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业。此外,我国退休基金、养老基金、医疗保障基金、商业性保险基金和住房资金等所聚集的社会资金也不断增长,居民增量金融资产(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额)日趋增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成为风险资本的来源。

但是,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我国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资本一直以政府资本投入为主。据浙江省风险投资协会在2001年5月对49家内资风险投资公司的问卷调查,在公司资本构成中,政府资本占42.9%,上市公司资本(主要是国有资本)占24.4%,民间资本占22.5%,金融机构资本占10.2%。政府有限的风险资本供给是难以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巨额权益性风险资本需求的。近些年我国每年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超过1万项,专利申请达2万多项,就因资金不足等原因而只有10%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风险资本更是面大量广,政府风险资本的支持只是杯水车薪。同时,政府投资也难以适应风险投资的要求。例如,目前政府既要国有风险投资机构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不赚钱盈利,又要不发生国有资产损失。显然,这同要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来获取高收益的风险投资性质是相悖的。如果国有资本向种子期或成长期项目投资,风险大,则国有资产就可能遭受损失(当然也可能取得高收益);如果不是主要向种子期或成长期项目投资,就达不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实践中这种“二难”往往造成国有资本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力。而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业则可以克服国有资本在风险投资中的局限。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下,民间资本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风险投资项目。现有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构,也只有通过吸收民间资本进行整合重组,才能真正符合风险投资的要求,更好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支持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举措,个体私营经济也已在法律上定位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家和民间投资者的市场意识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增强,现有风险投资机构在风险资金筹集、项目选择、投资方式以及产权管理与交易等方面已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索,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些都为激活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构建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

从国际风险投资经验看,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是最有效率的。但我国现有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是依据《公司法》设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公司法》对风险资本的筹集、运作、管理等要求与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在吸引民间资本时,需要参照国际规范构建各种风险投资组织模式。

1.现有风险投资公司与民间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风险投资基金。在现有风险投资公司已经有较大发展的条件下,其它民间投资者可以与其共同参与和发起设立各种类型的风险投资基金,如综合风险投资基金、专业风险投资基金、区域风险投资基金等。基金的资金由金融机构负责保管,风险投资公司负责具体运作。在风险投资基金有较大发展后,国有资本可以逐渐退出,并通过改革风险投资公司内部管理体制,逐步将其转变为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使基金逐步过渡到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这是现有风险投资公司特别是国有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方向。

根据我国经济具有明显区域性的特征,在地方政府协调下的在本地运作的专业性风险投资基金是较好的组织形式。即由当地政府出资一小部分作为引导资金,当地或外地的一些规模较大的与基金专业性相关的企业出资大部分,当地与外地的现有风险投资公司出资一小部分,并吸收广大的私人投资者进入,组成区域性和专业性特征相结合的风险投资基金,以后再逐步过渡到有限合伙制。当地的企业是这一基金的大股东,但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风险投资公司负责具体的市场化运作,专门投资于当地与专业性相关的高新技术领域,促进当地专业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风险投资基金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通过组建专业性风险投资基金可以吸引一部分外地民间资金和人才进入本地区,有利于当地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本地某一行业内高新技术的发展;二是由于向本地有专业化特色的科技型企业投资,基金大股东对资金计划投向的行业较为熟悉,最后的投资决策也由他们做出,筹集民间资金组建风险投资基金较为容易;三是参与组建风险投资基金的企业对本地专长行业的技术、市场和管理等方面都比较了解,有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增大对私人投资者的吸引力;四是因为所投项目都是同本地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如果发展良好,会有许多企业拟对其进行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较为容易,风险资本退出不会存在大的问题。

2.境内民间资本为主体的有限合伙制基金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内部设立两类法律责任不同的投资主体:一类是有限合伙人,另一类是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提供风险投资基金的基本资金来源,以投资额为限对基金组织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普通合伙人是风险投资家,具体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出资一般占基金资本总额的1%,投入的主要是科技知识、管理经验、投资经验和金融专长,须对基金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1%的比例好像不大,但绝对额是相当可观的。1亿元人民币的1%就是100万元,这对风险投资家来说也是一笔大数目。在基金投资收益分配上,普通合伙人除了可以同有限合伙人一样获取基金股份收益外,还可以依据投资利润进行较高比例的分配和获得管理劳动收入。这种基金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使普通合伙人的收益和风险同整个风险资本的营运效果直接挂钩,有利于形成对有限合伙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目前我国对有限合伙制还没有法律规范,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地对此作了探索,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借鉴它们的成功做法,先通过政府规章的形式对有限合伙进行管理和规范,待国家政策法规对有限合伙形式有明确规定时,再根据国家政策法规进行调整和规范。

3.境内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契约型风险投资基金形式。这种风险投资基金由民间投资者、作为风险投资家的基金管理者和作为资金保管者的金融机构组成。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信托契约基础之上,其中民间投资者为委托人,基金管理者和基金保管者为受托人,分别依据信托契约对风险投资基金进行运作和保管。

契约型风险投资基金具有以下优点:①实行资本承诺制,并引入托管人监管制度。民间投资者的资本金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承诺投入一定的数额,但要根据项目投资的进展状况分期到位。已缴付的资本金在投入项目之前由资金保管者保管,基金管理者并不直接经手收付投资者的资本金,这样可以有效地防范因基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所引致的资金风险。②固定的管理费用避免了成本过高。基金管理者按照其管理的资金规模收取一定百分比的管理费,因而管理者民间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业务所需付出的成本是可预测和可控制的,一般不会出现公司型模式中经营者滥用经营权导致成本过高、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③避免投资者双重纳税。契约型基金管理者所寻找的项目,经投资决策机构批准,由投资者按照投资契约中约定的比例进行投资。由于投资主体是民间投资者而不是管理者,因此,被投资企业获取的投资收益只需要由投资者交纳一次所得税,避免了双重纳税。

4.民营企业个人和家庭单独进行风险投资。在发达国家,民营企业与个人、家庭投资者是风险投资领域非常活跃的力量。目前我国个人和家庭自身直接参与风险投资还缺乏良好的条件,除了一部分风险爱好者外,大多数个人和家庭尚不敢贸然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一般是通过向风险投资机构或科技型企业入股的方式间接参与风险投资的。但民营企业则可以直接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借鉴国外的经验,民营企业除了与其它经济主体共同参与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外,还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直接进行风险投资:一是设立企业内部的风险投资部门,具体负责企业在风险投资领域的金融性投资,以及企业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企业从事这种风险投资活动,除了可以从中获得投资收益外,还可以寻求新的产业增长点,保持对技术和市场发展的敏锐洞察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二是自身直接对风险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包括并购风险企业。风险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最具有活力及潜力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并购已是国际风险投资领域的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三是民营企业内部进行风险投资。一般的风险企业通常以独立的创业形式存在,不过也有一些新技术的发明者不愿意完全脱离原来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可以参照国外的做法,为创业活动提供内部风险资本,建立股权全部或部分归公司所属的风险企业,以此作为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繁荣的重要手段。

三、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业的政策支持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风险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利用民间资本发展风险投资业更离不开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针对目前我国民间投本进入风险投资业的困难和障碍,同时借鉴欧美国家的成功做法,我们提出以下政策扶持措施。

1.税收政策扶持。税收政策是激活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大力度的税收优惠,会使风险投资业获取高额利润成为可能。在高收益的吸引下,资本的逐利特性决定了会有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其具体政策措施为:①风险投资机构比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税后利润再投资高新技术项目的,免除企业所得税,免征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及建设过程中的的水、气、电等增容费和供配电补贴费;购置生产经营用房的,给予有关交易税费优惠。②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来自管理费及红利部分的收入免收所得税;试行有限合伙的,允许其所得税由自然合伙人和法人合伙人分别缴纳,即自然合伙人的投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法人合伙人的投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③风险企业率先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以减轻现行生产型增值税所形成的沉重税费;健全加速折旧制度,允许高新技术产品中所含折旧部分的增值税额予以扣除。

2.财政政策扶持。财政通过资助,引导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培育和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除国家现在已有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如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基金等外,政府还可采取以下优惠措施:对与政府高新技术规划目标相一致的项目,允许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在投资项目失败后,国有资本弥补其一部分损失,以减少创业者的后顾之忧。政府优惠政策可以极大地降低投资风险,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业。

鉴于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风险大、盈利少或不能盈利的情况,财政可给予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一定的补贴;各级政府还可以考虑将火炬计划、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金项目与对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的财政补贴结合起来,以此提高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积极性。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将逐渐加大集中采购力度。各级政府在进行集中采购时,对风险投资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应采取相对倾斜的政策,从而为高新技术企业拓宽产品市场,间接支持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此外,由财政出资设立专门的科技风险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或项目提供信贷担保,以解除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促使其把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担保机构还可以从取得担保资格或被担保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定向募集资金,从而扩大担保资金规模,更好地支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3.风险资本撤出的政策支持。首先,积极开拓资本市场退出渠道。政府要按国际规范逐步改革和完善股票上市和流通的制度,逐步改变法人股不能流通的规定。在国内证券市场股票发行已由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的条件下,各地政府可在国家现有政策法规的框架下,制定相关政策扶持一些发展较好的风险企业积极探索上市的可能性。政府还要加强与证券投资机构的配合,做好风险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准备工作。在国内二板市场尚未开出时未雨绸缪,将为高新技术风险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对于有能力在国内外证券市场“借壳上市”并已成长为巨人的企业,地方政府可以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予以扶持。其次,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和技术市场,为风险企业重组提供相关的政策优惠。地方政府可以对现有的产权交易市场和技术交易市场进行改造,为高新技术风险企业提供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使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及时地获得各种项目信息,降低其交易成本。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可以进入产权市场交易,使风险资本顺利变现退出。政府还要积极鼓励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对大公司、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兼并有风险投资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政策及税收上的优惠,为风险投资退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通过股权回购实现风险资本退出的企业,政府要制订相关的政策予以规范。

4.风险投资的规范管理政策。政府为风险投资业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后,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构会较快地发展起来。为了确保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政府至少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一是政府需要对享受优惠政策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资格认定,并建立定期考评制度,加强对风险投资活动的研究、指导和监督管理,杜绝考评不合格的风险投资机构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二是政府在大力扶持风险投资家成长的同时,要对风险投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对其专业资格、执业行为规范等作出严格规定,对违规者进行必要的处罚,促使风险投资从业人员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维护风险投资者的利益。三是政府在制订《投资基金法》中要对私募基金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既要给私募基金以合法的地位,引导它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又要加强风险控制,主要是严格限定私募基金的管理人资格、投资者范围,以及严格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四是政府对企业制度,特别是有限合伙制等要作出法律规范,促使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由家族制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变,使风险资本能够通过股权交换进入和退出风险投资领域。五是政府要促进风险投资中介机构规范发展,使会计事务所忠实履行监督职能,律师事务所保证履行法规保障职能。资信评估机构、科技项目评估机构和信息咨询机构等要切实帮助民间投资者克服因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及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风险投资障碍,使风险投资者能够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投资项目,降低投资成本,提高风险资本收益。六是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与风险投资有关的各种法规,如企业破产法、企业收购与兼并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投资权益保护法等等,使风险企业的创新活动和风险投资者的权益得到切实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主编:《科技风险投资论文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年版。

[2]郭励弘、张承惠、李志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与风险投资》,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3]戴志敏:《90年代美国风险投资的特点和启示》,《外国经济管理》1999年第4期。

[4]R.L.FloridaandM.Kenney,VentureCapital-FinanceInnovationandTechnologicalChangeintheUSA,ResearchPolicy,1988.

[5]M.Bagella,Finance,InvestmentandInnovation-TheoryandEmpiricalEvidence,AshgatePublishingLtd.,1997.

产业投资论文篇6

摘要:从矿山行业的产业链角度出发,分析了矿山项目投资的特点,对目前我国矿山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整体评价,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张进行全程风险管理,为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矿山投资风险风险管理管理能力制度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钢铁产业链上游的原料供应者——矿山企业也遇到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于是矿山企业通过加强勘探力度,进一步发掘潜在的资源;进行了采选的重新设计,提高年生产能力;对以前开采条件恶劣、经济可行性达不到要求的储备资源,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规划设计。由于矿业行业的特殊性,这些项目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无论从时间方面考虑,还是从空间方面考虑,这些投资项目都具有实施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大,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严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等特征。因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所以在整个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后运行的整个周期中都必须重视风险管理。

2矿山项目投资的特点

矿山项目的投资具有多阶段性及复杂性的特点。一个完整的矿山开发要经过矿产勘查、矿山开采可行性研究、矿山建设设计、矿山基本建设、矿山投产经营等许多阶段。由于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决定了各阶段的投资需求量、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乃至投资风险的不同。如勘查阶段的投资是一种风险资金投入,一旦勘探成功,就可以获得较大的风险收益,包括探矿权转让收益或优先取得采矿权后的开采收益;而万一勘探失败,则需要承担风险损失。矿山开发阶段,投资的需求与收益,同矿山的兴建期、上升期、鼎盛期、衰退期紧密关联,并随时受到市场需求与矿产品价格的影响。这就使得矿山项目的投资也必须要考虑到风险管理的问题。

3矿山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矿山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六个环节和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前四项在我国矿山的投资中有较多的应用,风险的应对与监控就鲜有系统应用。这是两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传统的矿山项目投资多在立项前做风险评估,而忽视了还应该同时针对所存在的可以预测的风险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并且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全程的监控。这样才能达到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

目前,矿山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模糊风险综合评价、故障树分析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

(1)决策树法是利用树枝形状的图像模型来表述项目风险评价问题,项目风险评价可以直接在决策树上进行,其评价准则可以是收益期望值、效用期望值或其他指标值。

(2)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在经济、管理学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它可以将无法量化的风险按照大小排出顺序,把它们彼此区别开来。

(3)模糊风险综合评价法是模糊数学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是对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对象做出全面地评价,按照指定的评价条件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评比、判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价的基本思路是:综合考虑所有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并设置权重区别因素的重要性,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推算出风险的各种可能性程度,其中可能性程度之高者为风险水平的最终确定值。

(4)故障树分析法(FTA)是一种演绎的逻辑分析方法,它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遵循从结果找原因的原则,将项目风险形成的原因由总体到部分按树枝形状逐级细化,分析项目风险及其产生原因之因果关系。在前期预测和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沿着风险产生的路径,求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并能提供各种控制风险因素的方案。

(5)蒙特卡洛模拟法(MC)是随机的从每个不确定因素中抽取样本,进行一次整个项目计算,重复进行成百上千次,模拟各式各样的不确定性组合,获得各种组合下的成百上千个结果。通过统计和处理这些结果数据,找出项目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些信息就可以更定量的分析项目,为决策提供依据。

4目前存在的问题

4.1风险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的矿山曾经都是隶属于部委的统一管理,每年的生产计划由上级制定并下达执行,矿山的经济效益也与企业的生存没有直接的关系,即使是连年亏损都会继续生产。近几年来,随着矿业市场的一步步放开,矿山企业都开始考虑自己的投入与产出,大大削弱了对于政府的依赖性,但是仍然不是完全独立的企业。政府仍然在政策上给与相当程度的支持与优惠。这就使得矿山企业的风险意识依然淡薄,这是制约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障碍。大多数企业和政府经济主管官员不愿在资金短缺的条件下,增列风险管理费用,宁愿采用风险自留和风险不合理转移的办法。但是,这种自留的风险已经大大超过了企业或项目所预设的风险,一旦风险真正发生,企业或项目就会面临艰难维持财务稳定和连续经营的状况。此外

,许多政府官员也汲取了风险管理的思想,但是为数不多,尚未形成一种制度。

由于近一两年来大量外资涌入中国,许多国际矿业巨头都试图或者已经开始入主中国的部分矿业资源。他们带来了新的经营观念和较高的风险意识,对自己的项目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这对本土的矿山企业来说就面临着更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4.2风险管理能力较差

虽然通过全面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将过去凭直觉、凭经验的管理上升到了理性的全过程管理,但矿山的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管理者的经验及管理者过去工作的经历,对技术的了解程度和对矿山项目本身的熟悉程度。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人的影响因素很大,如管理者的认识程度、敬业精神、创造力等。在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项目存在问题和风险时,很难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和控制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对于矿山企业来说,每一个矿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哪两个矿是完全相同的。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不可完全预测性,使得在项目开始之前得到的信息非常有限。因此在项目的风险评价中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此外,如果在风险识别阶段存在误差,即使评价做得再好,也可能会因为主要风险源的漏列出现重大失误或事故。

5结语

以上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了我国矿山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对落后,因此,迫切需要全面普及和提高风险管理。尤其是目前国际矿石价格高涨,但是同时又存在着价格跌落的高风险时期,投资开发原来不经济的新矿山和扩大生产规模,都需要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与风险分析,并且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施全程风险管理,争取将投资的风险控制到最小限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周劲.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规模与资源支撑能力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05.8:16~171

[3]祁玉清.投资项目须加强经济评价风险分析[J].中国投资,2005.8:109~110.

产业投资论文篇7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一段高新技术、基础设施投资活跃的时期,投资主体既有政府,也有私营部门。一方面,是国内高新技术、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显著增长,而政府面临财政压力和职能转变,需要减少债务,并将投资风险转移到私营部门;同时相对较高的估值推动更多的资产转手,进而促进了较快的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在需求作用下,资金被吸引到国内高新技术,尤其是基础设施行业,基础设施资产已成为具有长期投资等级,富有吸引力的固定收益产品;而且在宏观经济向好的情况下,股本投资将产生较高的股息收益,能充分利用杠杆实现增长,并与通货膨胀挂钩。这些都为中国私募股本投资创造了极好的机会,也为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从法律环境来看,经国务院批准,1995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设立境外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是至今中资机构在境外设立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依据。对在境内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起草了《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虽然至今没有出台,但是有关内容已经在相关政府部门达成共识。而国内已成功设立的中瑞、中比等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均由国家发改委以特批的方式报国务院批准成立。

从市场环境来看,当前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社会资金较为充裕,但投资渠道不畅,包括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在内的大资金集团,正积极寻找有稳定现金流回报而又能与其负债结构相匹配的项目投资。只要产业投资基金的回报和结构设计有足够的吸引力,就可以完成基金的募集。

2、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融资特点

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行业,包括运输行业(如收费道路、机场、港口和部分铁路)、受监管的公用事业(如供电和天然气网络、供水和废水处理网络)、政府服务业(如学校和医院、卫星等部分国防项目)和其他(如输油管、液化石油气接收站和运输船、合同发电)等。该行业资产均属于社会基础设施,具有稳定、可预测和低风险的现金流,且独立于商业圈之外,通常与本地通货膨胀相关,有能力支撑高负债。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个值得中国企业探索的、比较适合大型建设项目的股本融资方式。对于项目主体而言,其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融资,主要有五大特点:一是投资期限较长,一般为1015年;二是投资者一般不要求占控制地位,只要求参股;三是投资者到期后退出,发起人可拥有优先回购权;四是以财务投资者为主,很少参加经营管理(但会要求改善和强化公司治理);五是投资者对投资回报要求不高。当然,由于股本投资者比债务融资者承担更多的风险,在收益获得次序上排在贷款之后,因此,产业投资基金的融资成本要高于银行贷款。

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产业投资基金融资特点如下:

3、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方案要点

目前,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立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已设立的中瑞合作基金、中比直接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其他创业投资基金和房地产投资基金,均采取了迂回的方式,对不同的设立模式进行了探索。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对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方案进行研究、设计,不仅直接关系基金本身能否成功募集和运作,而且对于中国整个产业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结合国内外实践,在中国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需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基金组织形式:公司型还是契约型。公司型基金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治理规范,管理直接,透明度高等优点;但需承受双重税赋,不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基金单位,无法实现利润100%分红。契约型基金设立简单,便于运作,经批准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基金单位,基金收入可以全部分配给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本身无须缴纳所得税;但治理相对困难,对投资者的保护不如公司型基金。

2.基金注册地:境内还是境外。在境内注册基金,目前尚无有关的专项法规,无税收优惠政策,审批程序相对简单,投资者以境内保险公司和社保机构为主,期望回报率比债务融资略高;在境外注册基金,法律环境较完善成熟,可选择具有税收优惠的境外地点注册,但审批程序较复杂,投资者群体广,期望的回报率较高(一般在12%一16%)。3.基金投资方向。首先需确定基金定位是稳定收益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还是要求高回报的创业投资基金,并考查拟投资行业的监管要求;然后分析投资者对基金收益率及其分布特点的要求,选择投资成熟项目,还是在建项目;最后检查不同项目的现金流配合情况,确定具体的投资方向或项目。

4.基金规模与存续期。基金规模主要受拟投资项目预计的资金需求,监管机构对基金规模的要求和审批的难易程度,潜在投资者的资金供给规模影响。基金存续期主要受拟投资项目预计的资金需求期间,潜在投资者的资金供给要求,满足投资者一定的预期收益率影响。

5、基金到期后处理方式。基金到期后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续期,基金将所持有投资项目股权在市场上出售等。项目出售可由约定的投资者拥有优先购买权,出售价格可按项目账面净值、基金成立时的收购价格,或市场价格进行。

6.发起人认购比例。发起人需确定对基金希望保持的控制力,将基金预期收益率与其现有投资项目回报率进行比较,以及衡量自身的资金来源是否充分。在契约型基金中,由于发起人可通过控股基金管理公司来实现对基金运作的实际控制,因此其对基金的认购比例可以尽可能的低。

4、产业投资基金的治理

产业投资基金的治理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基金公司或基金本身的治理。由于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的组织形式完全不同,二者本身的治理也大相径庭。公司型基金参照《公司法》、《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以基金章程为治理法则,其最高权利机构为股东会,常设机构为董事会,并由董事会负责制定基金投资原则与投资战略、审定基金管理公司提交的投资方案;同时设立投资委员会,由各股东按投资比例列席,审查基金管理公司提出的投资方案。契约型基金参照《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设立,投资者通过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行使基金资产的所有权、收益权、委托权、监督权和处置权等,对大会审议的事项进行表决。

2.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基金管理公司根据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以确保公司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化;公司董事会下设风险控制委员会,专职负责公司的风险控制,以保证基金资产的安全性;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对投资项目的筛选、价值评估、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在促进所投资产业发展的同时,谋求基金收益的最大化。基金管理公司的责、权和利应在基金公司或基金与其签订的委托管理协议中明确。

3.基金托管人的治理。基金托管人是依据基金运行中“管理与保管分开”的原则,对基金管理人进行监督和保管基金资产的架构,是基金持有人权益的代表。基金托管人的主要职责是保管基金资产,执行投资指令并办理资金往来,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复核、审查基金资产净值及基金财务报告。基金托管人的责、权和利应在基金公司或基金与其签订的托管协议中明确。

产业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具体如下: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2004

[2]徐洪才.投资基金:投资者的“诺亚方舟”\[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10月

产业投资论文篇8

随着我们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审计任务也更加繁重。我们企业投资审计工作认真贯彻企业的指示,紧紧围绕企业的经济建设发展为中心,采取资金审计与投资项目审计相结合,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开展投资审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审计,客观地反映了企业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揭露了建设资金和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发现了一些案件线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对促进和加强企业的建设资金和建设项目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结过去的经验,面对目前面临的问题,下面就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如何为企业新发展服务进行初步探讨。

一结合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开展投资审计工作

审计部们监督的主体是以企业资产投资或融资为主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项目资金是以企业预算内外资金、国债资金和专项建设资金为主。因此,完善投资审计,必须以投资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从源头入手,审计各级投资预算的总盘子,先看其是否符合企业发展计划和预算安排,然后顺藤摸瓜,紧紧抓住预算投资的主线,追踪预算投资支出的方向。其次围绕预算投资的中心,有目标、有重点地选择部分重点建设项目开展投资审计或审计调查。

>

>在深入重点项目审计时,先从建设投资项目资金源头抓起,一方面把着眼点放在新建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是否落实,资本金是否打足上,避免工程盲目上马,形成“钓鱼”工程。另一方面,利用账户入手的审计方法,摸清建设资金动作的全貌。当前,建设单位多头开户已成为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有的单位无视国家规定,利用多头开户的方法,逃避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有的利用违规设立的银行账户,截留建设收入,转移、挪用建设资金,甚至设立“小金库”,办理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事项。因此银行账户就成为建设资金流动信息的主要载体,它可以全面、顺序地反映建设资金运动的全貌。从建设项目的银行账户入手实施审计,可以把握住建设资金的来龙去脉,为开展在建工程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企业建设项目审计中,必须坚持从建设资金源头抓起,从银行账户入手进行审计,监督企业建设资金的收支全貌,有效地控制和防止企业建设资金流失。

>

>二积极尝试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审计监督

>

>几年来,我们开始尝试对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在各监督部门中审计机关具有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与纪委检察部门共筑第一道防线,及时制止招标活动中的违规行为。

>

>例如今年我们们参与了所有建设工程的招标工作,对招标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了监督。

通过参与招标活动不仅可以了解项目的招投标情况,而且可以提前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为以后的项目审计打下基础。

>

>但在竣工决算审计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项目存在回避招标、虚假招标、陪同招标、轮流中标等违法行为,但发现以后也只能罚款了之,无法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而开展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审计监督,可以及早发现并及时制止这些违法行为,与此同时可以对项目在建设程序执行情况方面进行监督。通过参与招标活动可以进一步监督合同的签定情况,避免双方不按中标金额签定施工合同,以及由于照顾系统内部施工单位而签定不平等的合同。在监督的同时要做好服务工作,避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签定一份不利于建设单位的合同,将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风险转嫁到项目建设单位身上。

>

>三加大在建项目审计力度

>

>重点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为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应加强对重点项目进行在建审计。在建项目审计的优点在于:一是能够及早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发现的违纪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同时对一些违规问题可以及时向项目法人提出整改意见,以减少国家不必要的损失。如我们对某子公司项目进行在建项目审计时发现,该项目生产工艺设计存在缺陷,约一半建设资金未落实、同时项目管理混乱、设备采购存在高价购进等情况,同时挪用建设资金40多万元搞计划外工程。在项目审计结束后公司果断决定停建该项目,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二是强化在

建项目审计,还可以分解竣工决算审计的工作量,相对缩短整体项目的审计时间,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

>另外,从审计角度看,在建项目审计还应侧重于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设备材料采购和列支的建设成本是否合规、合法,在工程结算方面,可以现场检查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真实性,能对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起到规范作用。在合同管理方面,可以及时建议建设单位对不合理、不合规的合同内容签定补充协议,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等。

>四全面做好竣工决算审计工作

>

>竣工决算表明基建投资过程完成,最终形成有形产品。因此,竣工决算审计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涉及面广。既涉及资金来源、使用、往来、结算的全部资金运动过程,又涉及工程量计算,材料设备供应、设计变更、价格变化、政策调整等环节。竣工决算审计必须对上述各环节的各方面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

>针对以上特点,做好竣工决算审计就要找准突破口,只有抓住重点,采取工程结算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显著效果。其主要审计方法一是基建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对建设成本、待摊投资、交付使用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二是审查工程结算,随着社会中介机构对建设项目审计的不断参与和财政部门审价中心对项目的审查,工程结算中工程量计算方面存在的水分逐渐缩小。但由于目前中介机构的自身弱点,对材料和设备价格、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方面所做工作比较欠缺。同时由于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法规方面的知识欠缺,不能充分利用合同条件处理工程结算中遇到的问题,如索赔等。同时由于中介机构服务与建设单位,在经济上受制于建设单位,再加上目前中介机构竞争不规范,往往根据建设单位的意见出具审计报告,无法发现或披露建设单位存在的问题。作为审计部门,我们采取的审计方法是对中介机构已经审过的项目进行抽查,对未审过的项目进行全面审查或重点抽查。重点审查工程结算中利用虚报工程量、高套定额、假签证、多计取费用、不合理索赔等办法进行高估冒算,骗取工程款等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三是严格审查材料、设备采购和非标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材料采购设备供应和大量非标制作往往涉及一系列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加之设备竞争性招标采购程序和招投标管理办法不够完善,设备采购管理和非标制作已成为建设项目管理中难度较大,问题较多的环节,容易发生报价高、以次充好、收受回扣等不正当行为。因此,在项目审计中应通过聘请专家、企业

询价等方法进一步加强对设备采购和非标制作方面的监督。四是通过延伸审计施工单位的财务,审查是否存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配合建设单位搞假签证、假索赔,从而转移建设资金的违法行为。

>

>五将审计与审计调查有机结合起来

>

>企业建设项目审计往往从微观入手,通过对众多单个项目的审查监督,促进企业有关单位加强投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但投资审计更需要增强宏观调控意识。因此,对一些政策性较强,涉及面广,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采用审计调查的方式,效果更好。如近几年我们针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开展调查研究,去年在建项目改造审计中结合国家有关政策进行审计调查,以及今年年初对国债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对共性问题、热点问题集中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取得了较好的宏观效应。

>

>六积极应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

>随着审计工作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预决算审计已形成趋势。如:我们通过购买学习,已经使用的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和造价软件实用程序,使得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工作又快又准,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产生了积极效果。因此,努力提高审计技术现代化工作进程,不断利用新成果,是今后进一步搞好投资审计工作的有力手段,也是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

>七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投资审计工作方法的思路

>

>通过近几年投资项目审计,我们发现随着我们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与国际惯例的接轨,随着招投标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逐步实施,传统的工程预结算审计方法已经受到挑战。如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项目前期工作如何审、与国际接轨后的招投标工程和工程索赔如何审等一些问题。而有些问题事后审计已经无法挽回不应有的损失,而且会存在无法避免的审计风险。随着企业更加注重投资效益,如何真正开展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等问题都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从更高更广的角度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值得我们们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践。

>

>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投资审计工作,笔者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一)加强审查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目前,部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较差,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研究,建设标准不明确,各单位争抢项目现象突出、“三边”工程屡见不鲜,而且随意改变已经审批确定的建设内容。通过审计,了解项目论证是否充分,是否履行了企业基建项目审批程序,对审计中发现项目前期工作做得不够的现象,应及时反映上报,提请主管部门纠正,避免留下隐患。同时应对项目投资论证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证结果进行审计。

>

>(二)认真审查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招投标制度是运用企业市场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办法。但目前来看,招投标工作在有的建设项目中,运作不规范,片面强调本地区、本行业利益,有的招投标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特别是由于工程层层转包和违法分包,偷工减料,都会给工程埋下质量隐患。通过审计,检查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执行招投标的情况,揭露招投标中的弄虚作假、权钱交易等“暗箱”操作的现象。

>

>(三)主动审核施工、设计、监理合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确保合同能够按照招投标条件来签定,为合同的顺利履行打下基础,同时为双方创造平等合理的索赔条件。

>

>(四)积极开展投资项目效益评审,为宏观调控服务,应是投资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对建设项目进行效益评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其内容应该包括项目经济效益评审,社会效益评审和环境效益评审三部分。当前审计实施的重点应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审。

>

上一篇:幼儿文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股票市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