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2 10:10:21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篇1

现代中职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和欲望强烈。鉴于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课文教学方式,变讲读课文为学生自己演绎课文,努力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多样,以课堂教学充盈的情致和韵味激发教学情感,增强学生心理投入,发展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在教学《古希腊的石头》时,我选择了合适的音乐配音,指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后,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即时扩写和仿写训练。而对于《祝福》一课,我则在初读课文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改编课文为小剧目,让学生分角色尽情发挥,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等方式展示课文内容,表达内心情感。这种对课文的演绎过程不仅增添了语文学习的新意和趣味,给学生一种轻松、畅快的心理感受,更有利于学生领会课文的内涵,感受课文在意境、语言和立意方面的独到之处。

二、引导问题合作探究,深化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情感投入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是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为诠释。中职语文教师要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以恰如其分的“问题”作导向,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用探究打破学生内心的“平静”,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深化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情感投入。如教学选读课文《等待散场》时,我就在引导学生自读后,设置了如下的探究问题:

(1)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剧场里演出的《天鹅湖》对文章有什么特殊寓意?彰显了什么主题?

(3)这篇文章有哪几个场面描写?(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标注)

(4)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让“我”久久不得释怀的情感。

(5)小伙子和妙龄女郎到底遭遇了什么?

(6)文章如何通过“我”的“晚点”而去“感受爱情”。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有问题做导向,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学习自然地由被动转为主动,课堂自然变得精彩而灵动。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愉悦学生自信学习语文的情感体验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激励评价具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会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形成强劲的学习动力。”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定,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调动学生学习情感、发展兴趣、巩固知识、强化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构建起精彩而灵动的中职语文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教师要尊重学生喜欢被肯定、被鼓励的天性,“爱”字当先,立足换位思考,通过细致的观察与访谈,全面掌握每位学生性格爱好、学习状态、学科特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宜的、目标多元化的学生评价语言。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每个学生,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多给学生几把标称的尺子,多给学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教师的激励评价成为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构建精彩而灵动的中职语文课堂的“催化剂”。使语文课堂精彩而灵动是每个中职语文教师孜孜追求的教学境界。教师应以学生的求职就业为导向,注重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而灵动吸引学生的情感投入,推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动发展。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篇2

(一)钱穆人文教育思想之“人文”教育

“人文”一词并不陌生,古代“人文”是人类存在的一切形式、形态及变化规律等的总和,现代对其的定义有所区别,是指在人类文化中具有进步意义、处于核心地位的部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类生存的行为规范等,具体表现为互爱、互尊、互让、互利等。事实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人文”的定义都是以人为本的,它是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积淀下的各种文化精髓。人们对人文教育的说法并不陌生,但对其定义却各有不同,常见的有三个说法:即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成人”的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盛行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教育家们为了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会蒙昧主义教育,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从人性的角度入手,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本身的价值,目的在于达到人性解放与自由平等的一种教育思想。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这种教育越来越偏向于要求人们掌握知识程度的功利性。人文学科教育在初期重视“通人”,注重人的心智和情感的成熟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教育受现实影响,教育也渐渐地专门化,人文学科教育也渐渐走上培养专家的道路。“成人”教育,笔者认为也就是“做人”的教育,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无论怎样教育,都是让学习者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适应社会、能在社会上生存的人。“成人”教育就是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合理融合起来,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吸取了前两种教育思想的精华,并发扬光大,将人本思想与社会本位思想很好地结合,实现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所以说“成人”教育具有先进性。总而言之,人文教育就是指通过科学教育和对人教育,以科学教育为基础,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完整的人格,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以实现更高的社会价值。人文教育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在文化氛围的熏陶、文化传统的感染下,不断对人生实践进行体验,在基础教育的作用下,人才能慢慢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囊括百科,要想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则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掌握不应当是无序的、杂乱的,这就需要对这些知识做一些合理的、科学的分类,譬如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等等。既然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无论是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还是人文文化的培养,都是为“成人”而服务的,目的就在于教人怎样做人,一个人格健全、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人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才有利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钱穆人文教育思想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钱穆的人文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文化基础,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包括中国文学,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学中体现得更彻底、更淋漓尽致,文学以语言为工具描绘着美丽的大自然,描绘着世间百态,文学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带给人们它的美,也承担着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重视文化教育,必须重视文学,文学所具有的细微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不可小觑,因为文学作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关乎自然世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人类人格的塑造和社会风尚的方向。在学校教育中,加大对文学教育的重视,非常有利于学生良好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那么,作为文学作品主要载体的语文教材,其实就是口语与书面语合一的教材,而语文学习进行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文学作品作用的渗透过程。语文教材吸收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通常蕴含着大自然与人类之美,也蕴含着诸多的人生哲理、处世之道等,教师运用正确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发挥人文知识的精神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掌握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健全自身的人文素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如何将钱穆人文教育思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

(一)教学机构与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第一,从教学观念入手,对教学目标进行正确定位。因为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越来越趋向于专门化、功利化,对语文教学的重视不够。虽然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语文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语文教学承担着重要的人文教育的任务,学生只有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素养才可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当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过硬素质的人才,这也应当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应当这样定位。

第二,从教学实际入手,有目的地修改教材。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语文教材,使用的大多是普通高校教材,一般本科院校的语文教材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古文居多,现代文偏少,二是侧重文学作品而忽视反映时代特色、具有针对性的文章,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而忽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生源与普通本科院校本来就不相同,基础也不一样,使用完全一样的教材却达不到一样的学习效果,有时还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语文教材中可以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短小精悍、哲理丰富的文学作品,既通俗易懂,又内容丰富,要达到陶冶学生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精神和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怀和素养的目的。

(二)人文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要重视传统民族文化的作用。中华民族拥有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一批批的优秀人才,民族文化的精髓都蕴含了文学作品之中,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高尚情怀、人格魅力、道德修养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等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管是理解、体会还是效仿,都有利于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也是钱穆人文教育思想所倡导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高职语文教学还应当综合文史哲,“文”是相当于作品本身而言的,而“文”总是处于一定的历史事件和背景之中的,透过文章作品体会其中的哲理,三者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

第二,运用精讲和泛读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精讲与泛读教学法符合学生的需求,也符合教师的教学规律,精讲不光讲解作品内容,同时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分析方法以供学生对其他的作品进行学习,泛读内容则很好的补充了课堂内容,学生用已掌握的分析方法对泛读内容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在学习更多知识的同时,自身素养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将高职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然倡导“成人”的教育,那么高职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应当服务于社会实践,越贴近社会实践,越具有实用性。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文化素养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等,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增加了学生的阅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第四,不断改进语文教学手段。光靠课本、粉笔、黑板和老师的一张嘴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保证不了学习效果,所以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图文并茂、声像一体、身临其境的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钱穆人文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影响非常大,具有指导作用。通过正确的语文教学贯彻以人为本、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的理念,对整个中国教育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3-0066-0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近年来,中职语文教育形势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他们对学习文化课的热情普遍不高,对文化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缺乏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严重脱离了学生实际,使得中职语文课堂如同死水,缺乏活力。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语文课是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且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已是当务之急。随着职业教育“各基础学科应与专业结合,充分体现职教特色”观点的提出,我们可以尝试将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融合起来,既让学生学有所得,又适应新形势下《大纲》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根据不同专业取舍教材,突出职业性 

中职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中职教师可以不必拘于课本原有的课程内容设置,而应该大胆取舍教材,更注重语文教学的职业性,突出专业性,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职业特点去制订授课计划。如:在给旅游类专业的学生制订授课计划时,可以把授课重心放在实用口语操练上。将每个单元后的口语交际训练“听话与说话”、“自我介绍”、“电话交谈”、“复述”整合为一个单元,着重进行授课,并酌情增加口语训练授课时数,让学生们得到充分的观摩、练习机会,规范他们的普通话发音,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其日后从事导游工作。而在给文秘专业的学生制订授课计划时,则可以把授课重心放在适合该专业特点的写作训练上。着重讲解语文课本中应用文的写作,从格式到遣词用句到行文习惯,均进行反复的练习与强调,意在使学生领悟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以便在日后从事相关职业的时候能起到帮辅的作用。 

二、发掘文本蕴含的职业素养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语文课文蕴含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中职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有意识地将课文中蕴含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同时,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以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在给学生讲授《<论语>五则》时,可以通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职场上获得老板的信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给学生讲授汉代刘向的《孙叔敖纳言》时,可以着重引导学生领悟“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这几句话的现实意义,通过解析课文令学生明白以后在职场中不管身份多高都不能傲慢,不管领导多信任重用都不能越级擅权,不管工资是多少都不能贪心索取份外之财的道理,引导他们建立不卑不亢、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观,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走得更正、更远。在讲授欧·亨利的《二十年以后》这篇文章时,应重点着眼于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在忠于职守和背叛友情的艰难抉择中,最后违背了自己的情感,选择了正义,坚持完成自己的职责这种难能可贵的职业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注重口语训练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等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由此可见,“听说读写”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语文课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口语训练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一)强化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职生毕业后将面临择业、就业的实际,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中职生就业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据了解,不少学生在毕业面试或实际工作中,往往有因不善言辞而与机遇失之交臂的事情发生,因而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良好的口语表达环境,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口语表达的实践机会。具体可用讨论、辩论、演讲、交谈、介绍、讲解等综合方式去进行。笔者曾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进行“1—3分钟演讲”,学生可以上台读名篇佳作,讲成语故事,评新闻时事等,先是准备演讲稿,看稿进行演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能通顺流利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讲出来,可以即兴演讲了,效果显著。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讨论会及辩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的训练。如学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文后,笔者设计了 “职业人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让学生讨论,再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展开了“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辩论。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人们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会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岗位技能之一。在中职学校里,由于专业不同,应用文教学的内容、重点也不完全相同,但应用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致的,就是通过讲授应用文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文种的写作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使学生写作时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标点正确、书写整洁、格式规范,为他们毕业后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口语训练和应用文写作训练,可以彻底化解学生“语文课与专业课学习无关”的错误思想 ,而且还能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学好语文能助专业学习一臂之力,从而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文化课,但是如果不能建立起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就会使语文课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而丧失其在职业学校中存在的价值。所以,应将语文课与职业教育融合起来,上出有专业特色的、有职业特色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宁芝娟.职高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教育家,2009(2).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篇4

摘要: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开创中职语文教材的新局面,近年来国家对现行中职语文教材进行了多次改革,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作为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老师,理应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并努力通过加强“说”的训练,带动学生“听、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既增长学生适应社会的才干,又增长学生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的见识。

关键词:教学现状 方法探究 项目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流和表达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教育目标是培养实践型、技术型和应用型兼备的人才,而口语交流在未来工作岗位和日常交际的过程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应用技能,所以中职语文的口语实践教学需要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创设特定的模拟情境和真实情境,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结合职业口语训练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效地提升学生口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一、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现状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近年来也颇受关注,但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和行为等习惯存在诸多问题,使语文教学的口语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实施困难。

(一)中职学校生源情况复杂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情况与普通高中学校生源相比,学生成分比较复杂,来自城镇的学生通常过于外向,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比较羞涩;工科类的专业主要以男生居多,而文科类的专业则女生居多,班级性别不平衡;初中毕业生一般年龄偏小,而辍学返校生虽然年龄成熟却自律性差等等。由于这些学生差异的问题,要求教学过程要有针对性。如果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班级不同实际情况的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比较、归类,以学生为教学之本,很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更无法将语文口语教学开展好。

(二)中职学生对文化课不重视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很多人基础知识薄弱,整体知识面狭窄,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特别是还有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孩子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未来也无所谓希望,将孩子送到中职学校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想让他们在这里能够学到一技之长。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大部分中职学生对文化课不重视,认为语文口语课和未来工作没有关系,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所以语文口语的实践教学渐渐被忽略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语文口语教学渗透到专业中去,不断引导学生,使他们明白,语文口语课和各个学科都是密切相关,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口语教学课是最实用的一门课。提高学生的认识,唤起学生对语文口语教学课的重视,才能更好地提高口语课质量和口语表达水平。

二、职语文口语教学方法探究

(一)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教师可以事先创设一个模拟的口语交流情境,然后让学生在生活、学习的交际活动中,共同熟悉那些有趣的口语内容。例如,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节日民俗以及自己的家庭、亲朋好友等,力求让学生有话可说,以满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交际需要。比如,让学生围绕“春节拜年”这一话题,首先在教室的黑板两旁贴上副春联,然后再在录音机里放鞭炮的声音,以营造出一种过年喜庆的气氛,最后就让学生分别向自己的“长辈”、同学和老师们拜年、问候。

(二)开展互动性的活动

中职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堂课的课前10分钟,安排一些互动性的教学环节,营造出活泼、轻松的活动情景。比如,针对一些学校近来发生的比较受关注的某个事件或是现在社会上热烈讨论的某一热点话题,安排自由议论,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口语辩论的能力。再比如,安排祝贺活动,向获得进步的同学学习,向得到嘉奖和表扬的同学等送上自己的祝福,设计表示祝贺的互动性活动或环节,同时要求受到祝贺的同学回馈感谢等,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加强学生在人际交往当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有效的活动,是开展“一句话新闻”的活动,最好每天坚持,让学生主动地去关注与本专业有关的一些新闻信息,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同时把握最新、最前沿的职业动态,有效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过程中,还应兼顾学生的专业性特点,也就是在口语实践活动设计和安排的时候,要尽量挑选一些比较具有职业性的口语交际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职业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

三、中职语文口语教学项目教学法

中职语文口语教学引入项目教学法的意义在于,在语文口语教学中找准与专业知识相关度高的教学切入点,巧妙地将语文口语能力学习与学生的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使语文口语教学的知识点渗透到不同的专业、岗位乃至工种,让语文口语交流和表达成为专业思维的提速器,成为学生学习各自专业的源头活水,真正实现语文口语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的最大限度的交融。另外,还可以人为地增加难度,例如设计出一些旅游时可能会发生的突发事件,游客之间由于意见的不合而产生矛盾,当众吵架,此刻作为带团的导游应当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专业应变能力。语文口语教学引入项目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专业表现能力,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语言表达训练是中职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工作岗位中,必然会有“职业性口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当中,逻辑是否清晰,表述是否得当,都将会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中职语文口语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十分必要。

四、结束语

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对语文口语教学的忽视导致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的落后,这将严重影响学生日后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加强理论学习,在口语交际训练实践中摸索出适合学生的训练模式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唐淑媛.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中的尝试[J].教育界,2011,(7).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教学研究 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52

On the Application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DAI Buyun

(Guangzhou Judici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40)

Abstract The main task of the school is to educate the students, the key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teaching is the students. So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in order to encourag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 the potential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need to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that: Chines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need to apply appreciation education to help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from machine learning, tired of learning problem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chieve effective teaching aims of edu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research; appreciation education

1 赏识教育定义以及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现状

1.1 赏识教育定义

赏识教育是在尊重学生人格自然发展的前提下,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和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等多种教育理论作为基础,开发学生潜在能力,欣赏并挖掘学生身上优点长处,通过赏识以及恰当的赞扬来帮助学生获得自信心,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学习,去主动提高自我的一种感情教育。

1.2 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2.1 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现状

中职学校是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学校的招收对象大多是初中毕业生,虽然也包括一些高中阶段后的学生职业培训,但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偏低。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由于考虑到就业的需求,更加注重对实践技能的培养,这样就会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中职语文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基础知识原本就薄弱的中职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考虑到中职教育的本质特性,由于社会需要中职毕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胜任工作,就要求中职学校的学生需要在短短两年的时间,进行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实现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基本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中职学校清醒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让中职学校的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

1.2.2 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初中毕业生,或是一些已经辍学又回到学校接受技术教育的年龄较大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就需要中职学校的授课人员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恰当的学情分析,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专业为本”的教学原则,进行因人而异的中职语文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下面笔者总结了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如下问题:

(1)由于学习的技能只能够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一些简单的技术工种,这让很多中职学生感觉迷茫,看不见自己学习的出路以及成功的希望,不能得到被关注、被关爱的感觉,这让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出现自我放弃、自我否定、自我堕落的失落情感。

(2)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考虑到就业的需要,过分重视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缺乏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导致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化课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差,人文素养缺失。

(3)选择中职学校学习技能的学生,有很多是由于家境局限,被迫来到学习费用较低的中职学校学习技能,这让学生从根本上就缺乏自主学习文化课的兴趣。

(4)由于中职学校的就业特殊性,在技能知识的学习方面主要强调够用、切实。在办学方面,缺乏对学生技能学成后的就业以及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就业能力及创业意识。

2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可见,赏识教育在本质方面看其实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说过:“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 3~4倍。”可见激励对于学生的学习,虽然达不到至关重要的程度,但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赏识教育具有这样几点特性:(1)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兴趣,实现“学语文,学做人”的语文教学目的;(2)赏识教育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关系,让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身心方面的全面发展;(3)赏识教育可以给学生自信,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4)赏识教育可以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在开发学生潜在技能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因此,为了让中职学生有效的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是极具必要性的。

3 在中职语文教学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

3.1 间接手段

(1)用发展眼光看待中职学生,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自主创业,要加强对语文文化知识的重视,纠正一直以来过于重视技能培养的现象。结合赏识教育特性,不仅可以进行语文教学课程的更新,在语文教学中增加更多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还可以号召语文教师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加强国家对中职学校的扶持力度,增进课程改革,督促中职学校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3)加强中职学校对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情况的评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4)组织并号召语文教师竞相开展趣味课堂活动。

3.2 直接手段

(1)教师需要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开班会,定期谈心等手段,了解学生思想动态;(2)在课文授课过程中,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媒体手段,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3)在阅读、作文等语文训练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等灵活形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的热情;(4)摒弃死板的语文教学模式,通过演讲、演绎等形式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快乐的语文学习;(5)教师通过奖励小礼物、加分等形式,帮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学习的荣誉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6)帮助学生减少语文学习的心理负担,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知识学习的同时,通过鼓励、表扬、及时肯定等方式,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中职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促进中职学校学生的个性发展。(7)在进行古诗古文知识教学的时候,普及历史知识,消除学生对古诗古文的隔阂。同时加强中职学生阅读强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号召学生广泛阅读相关古诗古文素材,帮助学生鉴赏古诗古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发学生学习潜能。

4 中职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意义

(1)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由于赏识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它会根据学生的特性差异,通过结合电影,电视剧等媒介,与学生搭建沟通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潜能。由于赏识教育需要教师多关注学生的动态,不仅仅是学习当中的情况,也要关注学生课后课外活动的情况,在教师的关注下,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特性,教师在发现后进行必要的指导辅助,可以激发学生潜能。

(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由于赏识教育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与肯定,这样就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核心动力。而赏识教育由于在原则上强调对学生的感情倾注,让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学习,这样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知识培养与关注,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5)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赏识教育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信息,这样就能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有助于帮助学生个性发展。

(6)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由于赏识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观察、鼓励、开发,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7)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由于赏识教育需要教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关爱、关注,这可以帮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能够及时发现中职学生心理状态与知识学习情况。

(8)赏识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对中职生的要求。由于赏识教育可以在情感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发展方面对学生可以进行恰当指导,这样就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中职生的要求。

总之,赏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一种能够体现人文精神,一种通过心理学方式发掘学生潜在能力、唤醒并激励学生潜在能力的一种感情教育,它需要教师主动对学生的兴趣、长处进行观察,激发唤醒学生的潜在能力。语文作为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一直都是德育教学的主要成分。为了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语文教学人员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恰当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中职语文教育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入赏识教育,这样才能在培养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知识的同时,为中职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蓉.“以人为本”――做好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探讨[J].中职教育教学刊,2013(9).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篇6

中职旅游专业语文教师大多来自普通的师范学校,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受到普教的影响很深,教学中仍以知识的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照本宣科的情况十分严重,且多数教学模式只为应付考试,而对于无升学压力的中职学生来讲,考试也已无法刺激他们的学习热情,更何况教学内容陈旧,无特色,脱离旅游专业的特点,学生也看不到所学知识与专业的联系,自然远离了语文的学习。

二、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语文课程教学策略

(一)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语文课程教学特色

首先,中职旅游专业语文教学应具有旅游专业的特色,强调实用性,教给学生用得到的语文;其次,要强调浅显性,教给学生学得会的语文;再次,强调实践性,教给学生能用得到语文,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和旅游专业的职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旅游专业特色。

(二)突出基础训练,使语文教学内容更贴近旅游专业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听说的基础训练中,训练学生听清、听会,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训练学生在一定的交际语境中说的能力,使学生灵活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结合旅游专业的特色,整合现行教材资源。在现有的教材中有大量与旅游有关的课文,如《边城》中淳朴的凤凰小镇、《三峡》中雄奇的长江三峡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与旅游相关的文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使其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充分运用导向教学法

中职旅游专业语文教学中的导向教学法主要有模拟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我指导教学法等。所谓模拟情境教学,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模拟社会场景,这些场景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通过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较为具体和综合的全面理解,缩短学习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所谓案例教学法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这些教学情境进行讨论,把一个证实典型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的任务驱动法即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助学习的一种模式,任务驱动法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任务,并巧妙创设情境。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学习中,可设计一个“我带黛玉游贾府”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担当导游角色,从而完成对贾府环境的解读,既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又具有实践的作用,是一次很好的专业能力训练。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还应注意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融合。行动导向教学法无疑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首先应找准合理的切入点,即教材的哪些部分可以用行动导向教学完成,而哪些使用传统语文教学法会更好等,只有真正的适合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中职旅游教学任务。

(四)改变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更贴合旅游专业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书面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评价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如今的教学评价标准应立足发展,体现立体多元化。对于旅游专业而言,旅游专业教师、景区的导游人员、星级饭店的服务人员都可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评价中来,来自这些专业人员的评价可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从而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目标。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不能只用一节课、一个单元或是一个学期的成绩来作为测量学生的标准,还应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意志品质、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发展,从而对学生形成立体化的评价方式。

三、结语

总之,作为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师,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并针对旅游专业学生的特点,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模式、方法、评价标准等进行改善,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职业素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1职业素质与中职语文教学

1.1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一般说来,职业素质具有职业性、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发展性等主要特征,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其形成和制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等。

1.2中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中的各种因素,如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专业技能素质是职业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不仅反映出职业素质的高低,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职业素质的内涵和质量。中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职业能力上:一是专业能力;二是方法能力;三是社会能力。

1.3中职语文教学在职业素质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中职语文教学对于职业素质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语文课的道德内容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二是语文课的文化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三是语文课的正反典型形象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四是语文课的阅读、写作、口语等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业务素质。

2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2.1教学对象的正确认识

对教学对象(学生)充分而正确的认识是实现教学过程中“学为主体”的基础。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共同的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向,又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到他们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学会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教学对象:对中职生总体水平的认识;对中职生层次差异的把握;对中职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对中职生心理特点的分析。

2.2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新课标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在着力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故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目标,既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共性”,又要尊重职教语文教学的“个性”。这个“个性”即中职语文的特色。中职教育的显著特色之一是无需受累于升学率,这就为从根本上扭转重应试而轻应用提供了必要和可能,也为语文教师深入改革教法,提高效率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职语文课改教学目标设计(原则)如下: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将主体性作为培养的核心目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2.3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编

教学文本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提升素养的主要载体。但是,目前的中职语文教材数量少,可选择性小,不能满足需要;缺乏特色,与培养目标不尽吻合。此外,中职语文课时明显不足。因此,要使语文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服务,必须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编,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个:一是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二是对课程内容的序化。

3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3.1加强识字教学,夯实发展基础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字词才可听懂话,能看书,准确表达思想。大连市就要求中职生要熟练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书写正确、规范。但现实中,大部分的中职生没有这个水平。识字写字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甚至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写字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加强:一是掌握汉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二是走进社会生活,营造识字氛围;三是利用阅读教学,落实识字目标;四是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识字能力。

3.2改进阅读教学,在阅读中延伸

传统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只是讲讲读读,简单地落实“双基”,无法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改进教学方法,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效得到充分发挥。中职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让他们通过对文字的涵咏、品味、感悟、评价和思考去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锻造品格,提升人文素养。

4总结

总之,教师要以中职生的专业为载体,明确地为专业教育服务,以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为手段,引导学生学好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培养职业素质打下良好基础。当然,职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且非一门课程所能解决。

参考文献:

[1]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篇8

一、职业中专语文教学现存的弊端

目前的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讲堂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座位上却昏昏欲睡。“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出题考试,你死记硬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传播知识,注重的是讲课最后所落在的结论上。却轻视了教授的方法。对学生,只要求他们死记硬背,乖乖听话。却并不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不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语文课堂慢慢沦为了学生最不愿意上的课。故此,我们教师要汲取经验和教训,敢于大胆创新打破传统旧有的授课体系。在教学中应该敞开心扉,多多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更多的倾听他们对学习语文的意见。只有走进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知其所思,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欣赏的。

二、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创新的意见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问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达到推行创新性教育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允许学生产生和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允许学生对教授的内容产生合理的质疑。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异想天开”。鼓励学生大胆的突破陈规、敢于摆脱对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式的禁锢。结合自己实际,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重新的组合安排,在打破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束缚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新的教育改革中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教师的工作不再仅仅是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刺激学生加深学习的欲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只有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以往教师绝对化的课堂模式,逐渐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各种形式启发和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考、引导深入,循序渐进的实现教师“教师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各具特色,与众不同。因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也应该有针对性,因材施教。综合考量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和自身的教育经历状况,旨在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应该打破常规,不要在把学生看做被动的“接收器”。而是应该明晰学生才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次,教师的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更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应该充分的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学习习惯等。有针对性的教学,因势利导,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发现每个学生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有效引导配合才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

(三)发展激励式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行激励机制。我们知道,自信心是一个人个性成长的重要心理素质,职业中专的学生由于自己受教育的经历、在综合素质以及思想品德、心理状态上都存在缺点、错误,不完美是心理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靠“打压”的教学方法则很容易造成学生逆反心理,所以,要积极的采取“激励”式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他们自始至终参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职业中专的语文教育来说,更是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担负起历史责任,结合现行的语文教学现状,积极探索出更加适应学生自身素质、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语文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的目的。语文教学的改革任重道远,我们一直在努力。

上一篇:核工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核技术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