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0 03:22:34

编程技术论文

编程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编译原理;计算思维;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编译知识在计算机学科中的作用

自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世界上第一个高级语言编译器――Fortran语言编译器以来,编译技术不断进步,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最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自1966年以来的所有55位图灵奖获奖者中,有近1/3的科学家是因为在程序设计语言和编译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该项奖励,可见程序设计语言和编译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与精华。计算机应用能发展到今天,编译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十多年以来,随着编译技术的发展,有关编译原理和技术的内容被逐步引入到了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中。从早期各阶段ACM和IEEE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到近年ACM和IEEE联合制定的CC 2005,再到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直至最新的ACM和IEEE联合制定的CS2008,都把有关编译原理和技术的知识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列入。目前,我们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覆盖了CS2008体系中程序设计语言领域、算法和复杂性等领域的多个知识单元。

2编译原理课程的理论性和技术性特点

编译程序的构造原理和技术可以说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典范。在许多课程的教学中,经典理论和先进技术之间的联系往往缺乏具体而形象的例证,而“编译原理”课程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形式语言和自动机理论为编译程序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是在科学理论的保证下,才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的编译程序设计方法和工具,使得编译程序的构造具有很高的系统性和自动化程度。例如,正是有了有限自动机的经典理论,才有了LEX这样的高度自动化的词法分析器的自动产生器;正是有了Knuth提出的LR分析方法,才有了YACC这样的高效的语法分析器产生器,将程序员从繁琐的代码编写中解放出来。编译课程的教学既要强调经典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又要注重介绍利用这些基础理论来设计和构造编译程序各模块的先进方法及工具,可以具体形象地说明经典理论与先进技术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编译原理”课程的鲜明特色。

“编译原理”课程特别强调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和素质,以突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编译原理”是每个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编译程序这一具体的案例,学生可以综合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的程序语言、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等各种软硬件知识,形成计算机专业人才特有的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在系统学习编译的理论和技术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科学理论的基础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提高了学习经典理论的兴趣,形成了较高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综合性的实践,分析或改进简单或复杂、原型级或产品级的各种编译程序或工具,也可以提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设计较大规模的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的意义和动手实践的乐趣。

有许多人认为,如果今后不从事编译器的开发,编译知识就显得并不重要了――事实上并非如此。编译课程鲜明的理论性和技术性特点,使得这些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区别于一般计算机人员的重要知识结构。对于将来从事编译系统设计工作的学生来说,编译课程的学习当然可以使他们掌握和理解编译系统的结构、工作流程以及编译程序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获得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编译系统的初步能力,打下坚实的能力和知识基础;而对于那些将来不从事编译器研制的学生来说,编译课程的教学对于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系统总体认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编译的理论和方法,学生可以提高对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与实现等知识的综合理解,而这些知识对于准确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学习新的编程范型,理解程序,开发出正确的软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图灵奖获得者Perlis教授的名言“To understand a program you must become both the machine and the program”就精辟地说明了这一点。此外,编译课程介绍的经典语言分析方法和工具,对于一些实用的工具和软件,如自然语言理解、网络信息处理、网络协议的分析与实现等领域的软件或工具的研制,都是很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编译课程中介绍的一些经典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传授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都是难得的生动案例。因此,不能把编译课程片面地理解成为一个介绍编译程序的课程,而应当把该课程的教学放在培养专业素质、训练思维的层面加以认识,特别是应当强调如何在编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3计算思维及其在编译理论和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Jeannette M. Wing教授在2006年提出来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被认为是近十年来产生的最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学术思想,并将成为21世纪计算机科学研究的热点。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它包括了一系列广泛的计算机科学的思维方法。Wing教授认为,计算思维不仅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它将和阅读、写作和算术一样,是21世纪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思维已经在其他学科中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不断拓展和深入。例如计算生物学、计算博弈理论、纳米计算和量子计算等新兴研究领域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生物学、经济学、化学和物理学领域研究的思考方式。

典型的计算思维包括一系列广泛的计算机科学的思维方法:递归、抽象和分解、保护、冗余、容错、纠错和恢复,利用启发式推理来寻求解答,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规划、学习和调度等。显然,这些计算思维方法都可以在许多编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中找到痕迹,很多编译成果正是运用计算思维的结晶。例如,抽象和自动化是计算思维的两个重要手段,也是编译理论和方法产生的基础。编译课程中介绍的语法知识描述、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属性文法、乃至优化等知识点,都体现了面向具体应用、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科学问题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问题求解的思想,其成果根植于坚实的经典理论,并应用于实践,以推动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编译课程的教学中,结合编译理论和技术中经典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4结合编译案例的计算思维培养

如何培养“计算思维”,是目前计算机教育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例如,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有些学校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计算思维的培养;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对计算机导论类或程序设计类的课程进行改革,针对学科交叉的需求,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总体来说,计算思维的培养应该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在大学之前的教育中。计算思维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计算思维的培养。

编译课程的知识体系完整,既有经典理论成果奠定的坚实基础,又有在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先进技术,其中很多知识点都为计算思维提供了很好的诠释和生动的案例。下面,我们从抽象、自动化、递归、问题分解和权衡等典型计算思维方法出发,探讨结合编译案例培养计算思维的可能途径。

(1) 抽象

“抽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在编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中,正是运用“抽象”这一有力工具,才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例如有限自动机、形式文法等都是重要的抽象工具,有了这些工具,才能够把握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等问题的本质,发现其中规律,最终形成一系列的自动分析方法。

(2) 自动化

将抽象思维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是一个将计算思维成果物化的过程,也是将理论成果应用于技术的实践。有限自动机、预测分析程序、算符优先分析、LR分析等编译经典方法,都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将知识和控制分离(即分析表加控制程序),从而获得了经典的分析工具,而这种知识和控制的分离也为分析工具的自动产生提供了可能。自动化的思维方法不仅体现在编译程序本身的工作机制上,更体现在编译程序的生成工具的研究和设计上。

(3) 递归

许多编译中的问题都具有明显的递归特征。运用递归思维解决复杂的问题,通常是对问题进行逐步化简,最后得到了一个规模非常小、非常简单、更容易解决的类似问题,将该问题解决后,再逐层解决上一级问题,最后解决了较复杂的原始问题。编译中的递归下降分析是最直观的对递归思维的运用,此外,基于树遍历的属性计算、语法制导翻译都是典型的递归问题求解。

(4) 问题分解

程序设计中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思想就是一种典型的问题分解的计算思维方法。运用问题分解这种思维方法进行问题求解,首先须做出对问题本身的明确描述,并对问题解法做出全局性决策,把问题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子问题,再以同样的方式对每个子问题进一步精确化,直到获得对问题的明确解答。在编译程序的设计中,通过引入中间语言,将编译程序划分成前端和后端,就是一种典型的分解问题的思路。

(5) 权衡

“编译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课程。理论研究重在探寻问题求解的方法,而在编译程序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对于理论成果的研究运用又需要在能力和运用中做出权衡。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们知道,虽然高级语言的大部机制都可以由上下文无关文法来描述,但是上下文无关文法不能完全刻画高级程序语言的所有规范,有些语言机制甚至存在二义性。但是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分析是高效的,所以我们在编译程序设计中依然采取上下文无关文法来描述高级语言语法,但是在具体实现时,通过改造分析表消除冲突、符号表操作、语义检查等手段,去实现上下文无关文法分析所不能完成的功能――这正是在具体实践中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权衡的结果。

5结束语

计算思维的培养不是哪一门课程的教学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计算机专业教育来说,应当关注在各专业课程中的计算思维的培养,强调对各种原理和方法进行提炼,从思维方法的高度培养学生,使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大学计算思维的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做到学习期间不断线。

参考文献:

[1] Jeannette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ACM, 2006,49(3):33-35.

[2] 何炎祥,伍春香. 计算机专业不需要编译原理课程吗?[J]. 计算机教育,2009(4):61-62,85.

[3] Alan J. Perlis. Epigram on Programming [J]. GPLAN Notices, 1982,17(9):7-13.

编程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水文资料;质量;资料整编;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TU42 文献标识码:A

1 提高水文资料质量,促进水文行业健康发展

水文资料作为国家建设所需的重要资料,它是重要工程的第一手资料,是重要决策的参考依据。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社会很多工程、部门、组织和个人都需要水文资料,只有高质量的水文资料才能够尽可能地满足社会与之相关的多层面、多角度的需求,从而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发挥出积极地助推作用。从微观层面上分析,只有提高水文资料质量,才能使水文行业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更加显著的作用,才能够助推水文行业更加高质高效健康快速地发展。由此可见,想方设法提升水质资料质量是国家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水文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提高水文资料质量。水文资料质量的提升归根结底说就是水文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也就是水文技术人员检测技术和资料整编水平的提升。从现行的水文行业来看,水文检测技术还有待提升,水文资料整编有待进一步加强。故此,作为水文技术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总结,这样才能促使自身专业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从而为水文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浅谈如何提高水文资料质量

2.1 做好观测位置的检验

对观测位置进行准确地检验,是确保水文资料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不论是从长期性、短期性的水文资料来看,还是从有关专项试验的项目来看,其所选择的观测位置都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一是应该切实了解多个备选检测断面,充分调研各自周围的水文环境。这些主要内容包括:对河流断面位置的上游下游的相关地貌、水文、植被、水利设施等进行全面地了解,在此基础上,主要了解这些因素对检测质量是否具有怎样的影响。二是充分考虑好如何规划和实施相关的水利机构,以及对断面不同的水位级别应该采用何种校验方案。三是在对观测断面迁移进行测验时,为了确保水文资料具有更好的完整性、连续性,必须收集好所需的相关资料,从而为水文站进一步落实具体规划创造条件。

2.2 着力提升水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水文资料是依靠水文技术人员完成的,水文资料质量与水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直接的关联。水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工作素养直接决定了水文资料的质量。提高水文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水文资料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提升水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专业学习机培训。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文环境遭受的影响和破坏越来越严重,水文环境越来越复杂,这给水文技术活动带来了新的问题,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水文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以满足新形势下水文测验工作的需要。在水文测验过程中,定线、分析、审查等主要是依靠人工完成,因此,必须对水文技术人员加强资料整编业务培训,以提高水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文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对水文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为进行专业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促进自身专业理论的提升。二是注重实践,不断总结,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水文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多变性,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水文工作需要的,这就需要水文技术人员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思考、分析和总结,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三是加强水文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水文技术人员,要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水文实践工作,在水文实践工作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是专业素质水平。四是加强水文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培养。水文资料的采集与整编过程,人为因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这关系到水文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这就要求,水文技术人员,需要具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愿意为水文工作献身的精神。水文资料的整编是同样是枯燥,乏味的,只有具备超强的责任感,才能以满怀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数据资料的准确性才能得以保证。

2.3 严把好水文资料整编关

2.3.1 合理审计水文资料

一是加强对水文测验精度的审计。水文资料测验的精度是影响水文资料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除了在测验时必须把握好精度外,必须在资料整编工作中加强对测验精度的审计,审查测验技术与实际是否符合,测验方案、技巧等是否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所测验的结果误差有多大,是否进行了弥补,有无补救措施等。二是对水文资料内在质量,包括是否真实、完整等,都要进行审计,对于审计中发现的虚假信息,应该予以清除,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到位。

2.3.2 着力提高审查的正确合理性

做好水文资料的审查工作,是确保整编质量的重要措施。一是要加强对原始资料的审查,以夯实水文资料的质量基础。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干扰,因此就会导致所收集到的资料具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在进行资料整编时,必须加大对原始资料的审查力度,逐一核对,仔细审查,认真鉴别,剔除不真实、不可靠的信息,及时修正错误信息,补充或完善未完整的信息,从而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二是加大整编成果的审查力度。对相关项目、数据之间的进行对照、分析与检查,如对日降雨量与年降雨量,日水位与时水位数据等进行对照检查。确保项目、文字、规格等相互统一,最大可能地降低资料的错误程度,避免出现较大的资料错误。

2.3.3 切实加强资料整编

一是资料整编是确保水文资料质量的有效途径,它贯穿着整个过程。资料整编能够加强测验与整编联系的紧密性,在进行资料整编过程中,一旦发现测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可以及时反馈,从而纠正和完善测验工作。同时,能够促使测验人员在进行测验时充分考虑整编要求,从而确保测报、发报等制度落到实处。二是重视水文资料整编队伍建设。提高水文资料整编质量的关键在于重视水文资料整编队伍建设,针对影响水文资料整编质量的人为因素,进行水文资料整编队伍建设应重视水文资料整编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增强水文资料整编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水文资料整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应重视水文资料整编人员专业素质建设,通过不断学习与培训来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结语

总之,提高水文资料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一个水文技术人员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因此,水文技术人员应切实做好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工作,确保测验的准确性、真实性和精确度,加强对资料整编的审查,不断提升水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促使水文资料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润珍.提高现代水文资料质量的对策[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8(04).

编程技术论文篇3

本文主要是向大家介绍了信号发生器论文参考文献的写作标准规范格式和文献范例的撰写,关注学术参考网可以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小编整理的信号发生器论文参考文献能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信号发生器论文参考文献:

[1]陈益飞、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2]邹虹、单片机波形发生器的设计、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3]毅刚,彭喜元、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5]张毅刚、彭喜元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陈明义.电子技术教程设计实用教程(第3版)[M].长沙:中南大学,2009.

[7]马晓.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D].河南2012.

[8]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

[9]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

信号发生器论文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电子电路大全(合定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1

[3]童诗白华成英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P402-46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出版(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4]陈晓文主编《电子线路课程设计》P129-P133页(函数发生器的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出版

[5]张宪、何宇斌主编《电子电路制作指导》P151-161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一版(振荡电路)

信号发生器论文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P234-P240页主编:郝波、李川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出版(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2]《电子线路课程设计》P129-P133页(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主编:陈晓文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出版

[3]《电子电路制作指导》P151-161主编:张宪、何宇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一版(振荡电路)

[4]《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P239-247【日】晶体管技术编辑部编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5年9月第一版(正弦振荡器)

编程技术论文篇4

编辑出版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现代化尤其对社会文明的进程至关重要。“编辑出版现代化是编辑出版主体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运用到编辑出版领域,作用于编辑出版客体,从而不断提高编辑出版技术水平的一个动态化过程。”①在这一过程中,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是其核心内容,对其现代化进程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一、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概念和内容

1、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概念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是指将现代化的编辑出版技术运用到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中,以促进编辑出版各环节之间相互协调,进而逐步提高编辑出版效率和质量的一个动态化发展过程,它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作用于编辑出版领域的结果,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2、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内容

(1)选题策划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好坏,一个好的选题是经过对该选题的各种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综合分析,并进行严密论证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正确且行之有效的结论。因此,选题策划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不但表现在对选题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分析的技术手段上,同时还表现在对选题进行有效论证的技术手段上。//zuowen/

(2)编辑加工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编辑加工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的图文处理软件,使编辑加工工作变得方便、快捷、高效,使出版物的内容更完善,材料更准确,文字更通达,图文版式、封面装帧等美观大方,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从而提高出版物的整体质量。

(3)印刷装帧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在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进程中,印刷技术已经完成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转变,经过彩色印刷革命、激光照排技术等一系列跨跃式发展,现在已实现了录、排、校、印一体化,实现了印前可视化。装帧技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现在无论线装、胶装,还是精装、简装,都实现了自动化,尤其是现代电子及网络出版形式的出现,已将原来传统意义上出版物装帧设计转变为对出版物从内容到形式,由内至外的整体构思与创作行为,使出版物的设计、印刷及装帧从一门技术变成了一门艺术。

(4)宣传发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传统的宣传发行手段是出版部门利用报刊和其它相关的书籍进行宣传推广,或者召开新书会等方式,除国家发行的大型文献资料及系列图书外,很少有出版部门利用电视作为宣传平台,这主要因为电视广告成本过高。但当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媒体等一系列新型的媒介平台运用于出版物宣传推广后,不但降低了传统宣传发行的成本,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宣传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了最新的出版物,以便出版物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sixianghuibao/

二、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特征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是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载体,以具有现代化意识思维的人为主体,并不断作用于编辑出版事业这一客体,它是编辑出版过程中各种先进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特征。

1、性质上的革命性

从手抄到雕版印刷,从铅印到彩色胶印,直到电脑和网络运用于编辑出版领域后,编辑出版技术手段才真正实现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转变。 “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近100倍,而且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从活字印刷再到后来的电脑录入,工作效率又提高了近3倍,并且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②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大幅度的降低,这充分地体现了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性质上的革命性。

2、过程上的永无止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如今,随着电子出版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无纸化办公、电子书包、网络出版等正在对纸张的权威性提出挑战,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种全新的介质而完全取代纸张。由于人们对更先进的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的探索欲望是无止境的,因而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就是一个不断发展,永无至境的过程。/

3、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由于受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地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区域的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大范围而言,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首先表现在国与国之间;从小范围而言,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也表现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从行业部门而言,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在同一行业的不同部门之间,人力、物力及财力在各个编辑出版部门之间分布的不均,会直接导致技术手段在各个部门不均衡地发展。

4、发展进程的加速度

“现代化是一个加速度发展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初,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曾估算说,今天我们每3年发生的变化,相当于本世纪初30年的变化,相当于牛顿时代每300年的变化,相当于旧石器时代3000年的变化。”③这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发展过程,而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过程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加速度的发展过程。

编程技术论文篇5

1.1编译原理课程的特点及学习编译原理的目的

编译原理课程逻辑性强,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课时少,学生学习编译原理容易造成知识之间断裂,很难做到融会贯通。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一般应用型本科学习编译原理目的是:掌握编译理论和基本技术,同时具有设计、实现、分析和移植编译程序等方面的初步能力,为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及理论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兴趣是应用计算机去处理现实问题而不是理论知识的获取,但是传统的编译原理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并且学生认为学习编译理论即是要构造编译器,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同时,学习编译原理要涉及到离散数学、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接受吸收编译原理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比较难。

1.3实践环节薄弱

编译程序是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在教学中一般把编译原理逻辑划分成五个阶段进行讲授,如: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中间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但是这样做易导致学生不清楚编译各个部分是如何协调工作的,尤其对于语法制导翻译技术和语义规则,学生理解起来异常困难,把复杂的编译理论和技术通过编程实现,大部分学生上机时无从下手,没有思路。

2软件工程化的编译原理教学改革

把软件工程化的思想引入到编译理论教学中,将软件工程的知识由浅入深、阶梯状、循序渐进地贯穿在编译原理实践各个阶段项目的开发中。

2.1依据应用型本科的特点进行教材建设

近几年来,经过教学团队继续不懈的努力,《编译方法及应用》教材在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计算机教学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同时,面向一般工程类院校本科教学,在基础理论之上,更加注重编译原理应用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集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应性于一身。自编《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规范学生实验报告的格式,对实践涉及到的关键算法和数据存储结构给予说明,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从实验的需求、可行性报告等方面,要求学生完善文档体系,引导帮助学生完成编译原理实验。自编《编译原理习题与解析》,对知识点、重点、难点和典型算法进行深度总结,选择或设计富有启发性的例题,并对这些例题给出透彻的分析与解答,使学生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编译原理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往年。

2.2优化编译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编译原理的整个知识体系是数十年来无数学术精英在形式语义学、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不懈探索、积累的结果。整个编译程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算法,理论性强而抽象。鉴于此,面向软件工程化改造编译理论,阶梯状迭代工程实践项目,将现代应用软件工程模型特点与编译技术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利用大型软件的分析设计方法及手段,不断充实编译方法课程的内容,从而使得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具有先进性,还具有实用性。通过对知识点的概要总结、实验指导、课堂锻炼、经典习题解答、课后研讨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编译抽象理论的理解,把软件工程化思想引入到编译方法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对编译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深化与促进。

2.3基于软件工程化的教学实践

以创新性和实践性为目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必做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利用大型软件的分析设计方法及手段进行编译原理实践,构造一个完整的编译器。按照编译程序的逻辑功能结构,将一个完整的编译实践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将软件工程的知识由浅入深、阶梯状、循序渐进地贯穿在编译原理实践各个阶段项目开发中。把编译理论知识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以任务驱动、成立开发项目小组的形式协作完成任务。编译实践每个阶段的需求是前一个阶段的拓展,因此每一个阶段的软件开发可以看成前一阶段开发的迭代,从而锻炼学生解决大型软件开发项目中用户需求不断变更的疑难问题的能力,以及最大程度地使用重用技术的能力。教师组织开发团队进行汇报,小组内部之间经常交流情况和信息,以减少误解,删除软件中的个人特征,提高软件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项目规划、队伍组织、工作分配、成员交流和演讲汇报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团队合作进行项目研发的能力,以及采用软件工程化方法开发大型软件的能力,为研究和学习软件生产线新技术奠定基础。以创新性和实践性为目标,开设选作实践项目,如:算符优先文法的FIRSTVT、LASTVT集合的求法,算符优先文法的判断;FIRST、FOLLOW集合的求法,LL(1)文法的判断;LR(0)文法的判断,SLR(1)文法的判断。通过开设选作实践项目,拓展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把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方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4编译原理技术的工程应用

形式化方法是编译理论最重要的方法,由于形式化方法是建立在严格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基础上的,因此注重向学生介绍编译原理技术的工程应用,如:形式化方法在TEX科技排版系统和方正排版系统上的应用,形式化方法在数字电路设计和验证、通信电路设计和验证、需求分析描述、系统正确性验证等方面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5培养编译方法教学团队

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中青年教师。助教在完成编译原理课程的辅导、作业批改、实验辅导、软件综合课程设计的安排和实施等的基础上,参与编译原理课程、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建设,并参与课程大纲的讨论及教学计划的制订,获得了多项教改成果。课程团队还鼓励青年教师把先进的科研方向带进本科生课堂,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授课内容的先进性,也有利于锻炼年青教师的创造性和责任感。通过教学实践、实验教学的训练以及定期组织教学研究讨论,青年教师的教学态度得到进一步端正、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课程团队还让青年教师通过科研的实际锻炼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扩展知识面。课程团队目前已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教学梯队,形成了以高素质教师为骨干力量的教师队伍。

3结语

总之,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化的编译原理教学改革与探索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从教材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软件工程化教学实践和教学团队建设等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创新能力。

编程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编辑工作模式;信息化;医学期刊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729-02

Research on Medical Journals Information-Based Edit Mode

REN Zhong-qin【sup】1【/sup】,LING Na【sup】2【/sup】,LI Li【sup】1【/sup】,QIN Fang【sup】1【/sup】

(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Liaoning, China;

2.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Liaoning, China)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although the basic functionality of editor did not change, but the editorial mode and means will change, medical journal work patterns faced the problem that how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editor-ship. We research how to mak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mprove medical journals information-based edit mode by system theory and management science,and raise new medical journals information-based edit mode,thus built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medical journals.

Key words:editorial work mode;information;medical journals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为医学期刊编辑工作提供了工作模式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条件,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期刊的编辑以后,使期刊编辑与经营管理现代化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提升。笔者自2009年10月对《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进行了编辑工作模式信息化改革,现将取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1963年,日本学者Tadao Umesao在《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的“信息化”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等给信息化所下的定义是:“信息化是指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推动人的智能潜力和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使社会经济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历史进程”。编辑工作模式信息化代表了一种现代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编辑的智能潜力以及劳动效率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

2 医学期刊工作模式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一些编辑部正在实现编辑工作模式的信息化与现代化,但大部分编辑部仍采用传统的编辑方式,排版输入程序多次重复、校对次数反复、出错的概率明显增加,并且由多次重复造成的精力和时间以及财力极大浪费,出版周期较长等等诸多问题。传统手工编辑缓慢、编辑效率低下与编辑任务的繁重形成鲜明对比,运用现代化的编辑技巧改革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编辑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而不断变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期刊编辑工作手段与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征稿、来稿登记、审稿、组稿、加工整理、稿件的编排、稿件的印刷、稿件检索、期刊的出版、发行等大量信息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内,这极大地方便了期刊编辑的工作,使编辑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sup】[1]【/sup】。因此,作为期刊编辑,只有深入研究和全面掌握这一创新的、现代化的工作方式,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总的来说,信息化浪潮给期刊编辑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思想观念上的革新,同时为我们提供了编辑手段创新的可能。我们只有主动地、深入地、全面地将编辑过程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调查研究和思考,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技术手段,才能使编辑工作提高效率,提高编辑质量。只要利用好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突破已有的工作模式,有效改进工作流程,传统期刊就可以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 医学期刊信息化工作模式实践研究

2009年10月份,我们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为载体,进行了期刊信息化工作模式实践研究。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因为我们期刊的稿件都是中医药稿件,所以编辑人员所修改的格式部分有大量重复内容,往往是这篇稿件出现的问题,在另一稿稿件中又重复出现,编辑人员做的许多是重复的工作。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首次提出编辑工作的“批量化修改”理念,即将某一期的稿件合成一个大的Word稿件,对编辑工作中出现的相同的问题进行“替换”修改,这样的“替换”不是机械简单的替换,而是需要与日常编辑工件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起来。比如作者来稿中基本上都是写“粘膜”,而期刊修改要求改为“黏膜”,如果从一期几百页打印初稿中完全找出“粘膜”这样的错误,是会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的,而且是有可能落掉或没看出来,难以保证质量,但是如果在一期合在一起Word稿件中进行全部“替换”修改,则完成只在毫秒之间,而且是绝对不会有疏漏的。“批量化修改”有的是可以一次性全部修改完成,而有的则是只能部分修改完成,比如单位“ml”,我刊要求格式统一改为“mL”,如果直接将ml全部“替换”修改为mL,则会将英文单词中含有ml这两个字母的英文单词中的ml都改为“mL”,产生编辑修改性错误,因此需要注意修改中的唯一性,如g/ml、mg/ml、mmol/ml这样的单位比较多,因此可以选择/ml改为/mL,/ml具有唯一性,不会修改英文中的ml,剩下需要修改的ml则需要在纸样精校中修改,但所剩需修改之处已很少。这样“批量化修改”与纸样精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编辑工作质量,体现了“高效率”、“高质量”的改革原则。

编辑修改稿件是第一步的工作,修改之后还需要与作者沟通,共同解决文章的问题,提高文章质量。现在不少期刊依然是用邮寄纸样校稿的方式进行沟通,而本刊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作者沟通,而且是在同一个Word稿件上共同修改,即作者修改回来的稿件可以直接用于排版,发送Word稿件是用WPS文字上的发送邮件功能进行发送,非常简单、快捷,本刊排版采用国际上流行的Indesign排版软件,最终定稿后可直接出PDF发至作者的邮箱中,请作者作最终的核对。在实际工作中,总感觉要是有一款软件能够把我们工作中所需要功能全部概括那有多好,这样可以实现编辑工作的高效、快速、准确。然而现实中是不可能有这样功能齐全而强大的软件,这样的软件研制费用高昂而用户群相对较小,所以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在实践中总是运用大公司的成熟软件的某一项功能来完成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将Word、WPS、Outlook、Adobe PDF、Adobe Indesign、Photoshop等软件的部分功能来对应解决编辑过程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使各个软件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个大的编辑用软件系统,有效地形成了编辑的“高效率”、“高质量”工作的有效途径,大大提高了编辑的工作质量的同时,也给作者修改和核对稿件、提高稿件质量提供了简便的方式。

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化编辑模式,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稿件进行“批量化修改”,同时与稿件纸样精校相结合,让计算机更多地替代人工劳动。运用网络技术,使传统的期刊编辑的工作过程由单向的封闭流程,转变成一种带有显著的交互性的双向或多向的信息流通方式。

4 信息化改革对期刊的影响

医学期刊编辑工作模式信息化改革对于期刊编校质量有重要作用,“批量化修改”与纸样精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期刊论文质量,进而提高整个期刊的编校质量,高质量的期刊会吸引高质量的论文投稿,有了高质量的论文投稿,就可以建立期刊所侧重学科的特色栏目,而特色栏目可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论文,这是一个双向的相互促进的过程,高水平的论文会增加被引用的频率,我们知道期刊论文被引量影响因子期刊论文被引量/期刊论文可被引量,一本期刊所载论文被引用的量是影响因子的重要指标,增加所载论文被引用的频率就是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质量是期刊发展的根本,高质量期刊更易建立期刊特色栏目,形成品牌效应,所以医学期刊编辑工作模式信息化改革是提升医学期刊的品牌美誉度及期刊影响因子的重要有效途径。

5 讨 论

在网络环境下,尽管编辑的基本功能并没有改变,但编辑的工作模式和手段会发生变化【sup】[2]【/sup】。在网络传播的条件下,运用网络技术的各种手段于编辑活动中,势必给编辑手段、编辑模式带来巨大的变化。而编辑模式的变革,也必然引起期刊管理模式的相应变革。编辑通过选题策划、组稿、审校、加工等环节实现对载体信息的整序和优化,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来控制社会信息传播的总量和质量,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能够把最有价值的信息、最优秀的信息产品传播给受众。在网络环境下编辑工作模式和期刊管理模式的优势明显,编辑部的运作机制如何跟随时代与技术发展进行嬗变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以网络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引发学术期刊编辑办公模式和管理观念的变革。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统筹是针对被管理对象的整体全局所作的首要的和统一的筹划。“统筹学”广泛应用到企业战略管理、医疗、银行管理等管理领域。本课题研究不是单独研究编辑流程的某一部分,而是把整个期刊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运用统筹学、系统论等原理优化编辑模式和期刊管理模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和谐,提高学术期刊杂志社的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 唐星. 把握信息化机遇、创新期刊编辑工作[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8(2):21.

编程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数控技术方向 数控机床编程 职业能力 培养模式

随着数控技术及其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其相应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且对数控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数控技术职业能力培养及其培养模式是近年来一直被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以下简称数控技术方向)职业能力培养及其教学模式,其中主要对数控机床编程及其操作控制职业能力培养作些探讨。

一、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确定学生数控技术方向能力结构

随着数控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扩大,社会对数控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在不断变化,不仅是需求种类,而且对数控人才的质量要求都在不断变化。根据各种市场需求信息,数控技术方向相关就业类型有:数控机床设计制造,数控设备的操作使用,数控设备的调试与维护,数控工艺人员及数控程序调试员,数控设备及其零部件的生产管理与营销等。同时,数控技术方向相关各类人才十分短缺,大型数控设备和特种数控设备的操作使用等方面的人才尤为缺乏。据2008年有关部门统计,未来5年上海市全市的“灰领”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次。

学生通过在校的四年学习之后,将一一步入社会,因此,学生能力结构应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作为数控技术方向职业能力,主要有:数控机床设计能力、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控制能力、机械识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能力、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制造能力、PLC控制编程及其机床维护能力、数控技术方向相关生产管理及营销能力等。其中,数控机床编程及其操作控制能力,主要又可分为:识图能力、工艺设计能力、数控编程能力、数控机床操作使用能力和零件数控加工质量控制能力。

二、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建设

作为技术应用型本科,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教学非常重要。在建立课程体系和进行技能培养模式探讨时,应该尊重教育规律,重视技术应用。首先,必须强调实践环节教学,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注意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在安排课程上采用逆向手法,即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确定能力模块和与能力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确定主要专业课,然后以专业课为主线,科学地设置相关专业基础课及其他相关课程,其中每门课的设置都应该符合能力模块的需要。同时在课程设置时,应注意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积累,应处理好每门课之间的内在关系,避免重复教学。表1为数控技术方向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能力分解与开设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1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能力分解及其相关课程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能力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重要能力之一,其技术含量高,核心课程内容包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机床与编程等。主要就业方向如表1所示。表中还列出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控制作能力及其相关证书、主要课程等。

由上可见,数控技术方向学生培养目标应该是既懂数控机床操作,又能识图绘图,又能根据工艺要求编写零件数控加工程序乃至进行数控加工和质量控制,又对数控设备的维护有所了解的“灰领”人才。下面主要围绕数控技术方向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讨论。

三、促进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能力提高的教学改革

在数控技术方向的多个能力模块中,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控制能力是重点能力之一。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控制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做了各方面的举措和尝试。

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控制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识图能力、工艺设计能力、数控编程能力和零件数控加工质量控制能力等的提高来实现。为把学科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与市场需求、技术应用挂钩,将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考试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

1.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

机械识图绘图能力培养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机械制图及其CAD教学,安排CAD实训,通过让学生读解和绘制各种零件图、装配图,不只是能让学生掌握AutoCAD操作系统的使用,更重要的可以提高学生机械识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的能力。

为了提高机械读图或识图能力,在识图绘图能力培养相关课程的学习期间,安排1~2周的车工、钳工等内容的认识性传统金工实习,由此将零件图与加工联系在一起,非常有助于识图绘图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安排实训和适当的培训,组织学生参加CAD认证考试,可以增强学生对职业技能的认知度。

2.加强数控工艺教学,提高学生加工工艺编制能力

实现数控加工,编程是关键。然而在编程前,首先要求学生了解工件、刀具、切削机床和夹具工艺系统四要素,同时编制出数控工艺。工艺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极其长期的任务。

通过开设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装备、数控加工工艺等课程,使学生学习到有关工艺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开设金工实习和专门的工艺系统设计训练课,培养学生的工艺系统设计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图样分析,加工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编制,刀具或刀具系统的设计或选择,工艺装备的设计,等等。

学生在校期间,开始进入相关工艺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各种工艺编制实践环节的学习,不断得到工艺设计能力的培养。随着数控工艺教学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按照数控工艺师考试的要求,针对典型案例进行数控工艺编制训练,组织学生参加数控工艺师认证考试。

3.改革数控编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数控机床编程能力

与机械识图能力和工艺编制能力息息相关的数控机床编程能力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技能中另一重要能力之一。要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就需要编制出可行的数控加工程序。而学生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能力的培养则有其独特的地方。数控机床编程课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在该门课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是不可分割的。

以往的授课形式,理论课和实训课相互独立,实训课一般安排在理论课完全结束之后进行。然而,这样做,学生对课堂内容难以理解和接受,理论学的枯燥无味,进入实训课时能想起的寥寥无几,导致重复教学过多,课时浪费较多,教学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编程教学效果,改变以往理论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形式,把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动手紧密结合起来。编程能力的提高,最终离不开操作使用数控机床。然而,由于数控机床的昂贵和操作使用上的安全性,学习编程理论初期,不便直接在数控机床上进行。为此,我们引进实验课,即在理论课教学中安排实验教学。这样做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的教学惯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直接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所谓实验课就是利用数控编程软件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各个数控指令,并运用各种数控指令编写数控程序。数控实验以作业或课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完成,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在编制某种零件的加工程序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同学需要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这种方法,教、学、练交叉进行,学一学练一练,效果很好。

四、围绕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技能教育,切实搞好实践基地建设

通过金工实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般机床的操作使用方法。再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能力培养,学生已具有基本编制典型形状特征零件程序的能力。但由于还停留在模拟阶段,所以必须实际上数控机床进行实战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控制能力训练。在掌握数控操作技能的同时,进行零件分析,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调试,最后加工出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都合格的零件。

同时,为了检验学生数控机床编程及其操作控制能力是否能适应市场,在学生综合学习理论与实际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典型零件的编程练习,安排统一的课题进行实战编程与操作训练,最后组织学生参加数控机床工职业技能认证考试。

然而,要全面提高数控机床编程及其操作控制能力,进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能力培养,就离不开数控技术实践教学,离不开有效利用实训基地开展实战训练,因此就必须充分重视实训室建设。数控机床技术含量高,实训室建设应作为一个关键项目立项来抓,从实践教学内容、投资的经济合理性、设备的市场通用性、实用性和发展的前瞻性出发,配置中、高档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等硬件设备,同时配备相关的软件设备,形成一个较好的数控技术职业技能教学的软、硬件环境。

按照这一要求,配备高层次的齐全的CAD/CAM机房电脑设备及软件系统。不仅满足数控编程实验和上机实训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能自由上机练习提供方便的场所。

同时,为了大案例教学的需要,购置一台综合性强的数控机床,以方便学生拆装数控设备和开展数控设备相关课程教学的需要。

五、结语

本文以就业方向、市场需求为切入点,讨论数控技术方向职业能力内涵,探讨解决学生各方面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的途径,摸索教学模式新思路。作为技术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从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互补关系出发,将其有效结合,穿行,使其融为一体,同时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相关数控技能考证要求为能力目标,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能力培养的保证。

2.将考证内容作为技能培养的参考,目标明确。

3.在数控编程理论教学中引进实验课,使教、学、练交叉进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4.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能力分成各个不同职业能力模块,按能力模块的互补关系有层次地开展教学,取得了能力培养的综合效果,提高学生综合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京.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8(11).

[2]柳永念.创新教育观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12).

[3]徐言生 陆启光 陈礼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前提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1).

编程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出版;编辑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105-02

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未来学大师及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便预言大数据(big data)将成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上至国家的重大决策,下至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信息均被数字化,并得到有效的储存。迈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时代,它强调信息技术的重点由“技术”转变为“信息”。因此,在以信息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大数据势必引发其组织决策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而为学术研究服务的科技期刊在大数据时代浪潮中,又将面对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一、大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大数据,又称为巨量资料或海量资料;其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繁多的数据资料构成的数据集合,是以“云计算”为基础技术支持的数据处理和应用模式。大数据技术是通过集成共享数据,将分散的数据资源转变为集中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研究机构Garter定义“大数据”为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简而言之,从各种类型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特征通常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数据体量巨大(Volume)、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处理速度快(Velocity)。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数据的4V特征,也是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数据的显著特征。

二、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

1.出版形态的多样化。大数据时代,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环境下,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已悄然向大数据平台、多媒介及全媒体模式转型。科技期刊数据化集群建设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与推广,随着大数据平台技术的建立,科技期刊实现了内容的自主优化、信息服务的个性化,以及出版发行模式的多元化,科技期刊将向着在线投稿及评议系统、编辑管理系统和增值服务系统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大数据期刊平台的构建将通过期刊内容推荐系统、流计算、期刊数据库和期刊信息整合与治理四大功能板块完成[1]。大多数科技期刊所采用的纸质媒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体验,网络、无线、手持阅读器的全媒体出版要求凸显。传统纸质科技期刊传播媒介将呈多样化、全媒体的发展态势,物联网、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平台,都已成为科技期刊传播的重要媒介。科技期刊利用数字化、多媒介、全媒体的出版模式,在为读者提供平面媒体与数字媒体相结合的全新视听阅读感受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途径和更深层次的推广效果。

2.业务流程的智能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使得任何复杂的数据都可以实现定量化分析[2]。因此,导致编辑工作流程中的信息收集、加工、传递等过程的智能化成为可能。科技期刊编辑的目标是将知识差大,且读者或该领域从业人员感兴趣的论文从众多稿件中挑选出来,体现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就是组稿策划和审稿过程[3]。而过去这一编辑流程基本依靠编辑人员的经验、价值观或学术专家提出的建议完成。而现在大数据技术将科技期刊历史出版物数据化,将全社会、全行业的科技成果数据化,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从中获得真实、客观、准确、全面的学术信息,从而为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及审稿提供依据。可以想象在大数据技术提供的真实、客观、准确、全面的学术信息下,那些“一稿多投”或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问题稿件,将无处遁形。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将过去编辑流程中,因编辑习惯不同或各期刊要求各异,而无统一标准的编辑规则模式转化为统一、有序的编辑规则模式。在这种编辑规则模式下,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或软件,有可能实现稿件的计算机“预编辑”。从而减少编辑的重复劳动和简单劳动,提升编辑质量和编辑效率。

3.评价规则的多元化。目前,对科技期刊及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估,普遍采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评价体系,如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然而,由于模拟数据时代采集的数据样本量小、种类少,导致科技期刊界对定性或定量评价的优劣争议不断[4]。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文本分析、语义分析、专家印象评估及同行评估等方法,可以实现对科技期刊的定性评价。通过期刊影响因子动态跟踪、论文被引动态跟踪、论文浏览及下载量动态跟踪等方法,可以实现对科技期刊的动态评价。通过专家反馈信息采集、同行引用反馈信息采集、读者反馈与推荐信息采集、厂商应用效果市场反馈信息采集等方法,可以实现对科技期刊客观评价。因此,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科技期刊及论文评估是定性与定量、历史与现代、静态与动态、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性科学评价机制[5]。

4.营销模式以品牌营销为主。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营销模式是将文化价值、创新价值、版权价值和广告价值融为一体的新型商业模式。文化价值即科技期刊的学术品牌,是科技期刊建设的最主要目标,有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及艺术价值的品牌形象,不仅保证了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更是吸引读者的关键,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实现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创新价值即是以创新为突破口的跨媒介融合出版,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受众群体的核心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市场动向,并及时提出有创新性的营销策略,是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印刷时代建立的传统版权原则和制度,在大数据时代受到了根本性动摇,传统版权规则所确立的利益观、价值观,以及商业模式也被逐渐解构,特别是随着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版权资源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价值被重新挖掘和开发。版权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版权资源成为争夺主战场,版权资源的价值亟须重塑[6]。大数据时代,出版载体已向跨行业全媒体模式转变,出版形态也更加丰富,广告形式不仅仅局限在传统期刊投放的平面广告,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形式的广告将有效地与科技期刊的主题报道内容相结合,读者在阅读杂志内容的同时,也反复接受了产品的展示与推广,加强了品牌宣传效果,真正达到广而告知的目的。

5.出版编辑理念面临的机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求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从传统的文字编辑加工,转变为全媒体新出版语境下的数字编辑。数字编辑的定义是:在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数字视频、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字音像制品、手机出版等出版过程中,从事选题策划、组织稿件、审核把关和加工整理的专业技术人员[7]。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首先从思想上树立数字编辑理念,深刻理解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背景下编辑工作不断追求创新和数字技术应用的要求。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编辑在推广重要学术成果、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促进科技期刊发展进程中,不仅是实现期刊全媒体化的先行军,更是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开拓者。数字出版编辑应顺应数字出版的潮流,更新数字化出版的编辑理念,主动参与文化、科技成果的数据化,并积极实现数字信息的加工与传播。在读者服务方面,编辑也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的精准信息,实现对目标消费群体的个体化信息推送,提供更为精准服务。数字出版编辑要不断适应数字理念的创新,以适应大数据时代不断深化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输入内容智能化的趋势[8]。

三、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

1.信息透明化导致期刊生存环境竞争激烈。通过大数据技术,所有科技期刊都将在一个更为透明的环境中生存。所有科技期刊的评价指标,都将作为公共信息,而被公之于众。例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都会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收录期刊的主要计量指标,如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即年指标等,以引证报告的形式,提供给大众。在这些细化和量化的数据信息面前,科技期刊的优劣势一目了然。这必将造成优秀期刊的良性发展和劣质期刊的自我淘汰。这种数据公开机制,有可能导致某些优质期刊或优势学科领域的期刊获得更多的读者和作者资源,而对于新创办的期刊和某些弱势学科领域的期刊将进入一个更为不利的生存态势之中。

2.对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大数据理念深入人心,大数据技术的日臻成熟,数字化出版必将成为科技期刊的主要出版形式[9]。因此,数字化编辑也将成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的新要求。编辑工作者不仅应具备组稿策划、文字编辑加工能力外,还应具备内容扩展、内容研究、内容创作等能力,以适应科技期刊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化发展。

3.传统的盈利模式不再满足期刊的发展需求。在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中,科技期刊文章无偿向全社会提供阅读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依靠纸质发行、有偿下载阅读的传统盈利模式,已不能满足期刊的发展要求。然而,在将来期刊出版社或编辑部是否能成为数据运营的主体,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数据库运营商有可能通过与科技期刊共同建立和运行数字化出版平台,或开发数字化产品,来分享杂志的发行和广告收入。

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技期刊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科技期刊的从业者,我们要抓住这些机遇,迎接挑战,完成科技期刊的完美转型,尽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期刊集群化。

参考文献:

[1] 丁田.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未来形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

[2] 贾晓青,王萍,陈清莲.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思维拓展[J].出版科学,2014(6).

[3] 张小强,张苹,吕赛英.从信息传播角度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及其优化[J].编辑学报,2007(3).

[4] 朱剑.量化指标:学术期刊不能承受之轻――评《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5] 柴英,马婧.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功能的变革[J].编辑之友,2014(6).

[6] 张勤.试论大数据时代版权资源的价值重塑[J].中国出版, 2015(11).

[7] 李超.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职称评定的作用[EB/OL].中国数字出版信息网,2013-05-23.

[8] 李海峰.大数据下数字出版编辑的理念和职能创新探析[J].宁波 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2).

上一篇:货币制度论文范文 下一篇:机械系统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