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机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2 19:35:07

发射机技术论文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混凝土;无损检测;声发射技术

【 abstract 】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career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technology has been the emergence of, the demand for concret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revealed a growing trend.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choose concret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in concret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rocess of acoustic emission of related problems are discussed. This article first expounds the acoustic emission technology related basic concept, and then in the review of acoustic emis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history, and on the basis of summary of acoustic emission technology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material. Hope this research to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work for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he related field can also a view to play a valuable role.

【 key words 】 concret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coustic emission

中图分类号: TU5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复杂化,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施工项目本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结构中就包含了很多不容被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对于我国来说,很多基础项目的规模往往很大,例如大型水坝、桥梁、高层建筑、高速公路等等。它们同时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的保障基础,它们在其漫长的服役过程中,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和各种因素的侵蚀下,其基本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隐形或者显性的变化,如果不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就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给我们带了灾难性的后果。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从理论上说,每一项工程的内部都存在着一些缺陷,而某些缺陷的程度是我们不能够准确测量和准确判断的,这就是潜在的可以积累的风险。由此来看,对于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对于可靠的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能评价和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对于我们的工程实践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声发射作为一种研究材料力学性能和断裂机理的手段,在无损检测技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材料表征实验过程的声发射监视,建立声发射、微观机制、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声发射信号可以提供材料内部宏观与微观缺陷产生和发展的动态信息,利用声发射的特点可以检测材料中诸如裂纹的产生、扩展、以致断裂这样的动态过程,同时还可以间接地测量各种断裂在机械强度上表现出的总效果。

一、声发射技术概述

1、声发射技术的含义

作为声发射技术本身来说,其特点较为明显,属于无损检测过程中应用的动态研究方法。由于该方法的重要判断依据是缺陷本身所反射的信号,因此可以通过对于反射的信号的判断来确定缺陷的各种性质。不同的缺陷产生会有不同的声发射信号出现,通过对于各种信号特征的总结和实时检测,就可以实现对动态安全性的全面评估和判断了。

2、声发射的产生

对于声发射的产生的源头来说,可以来源自很多方面。相关学者在对声发射源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材料中的各种形式的变化都可以作为声发射源的依据之一。例如混凝土结构材料内部所发生的相关位错运动,混凝土结构材料中各种形式裂缝的产生、发展等。以上所提出的两种情形是声发射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混凝土的裂缝来说,一般情况下是在各种外力和不同因素的作用下,从裂纹的形成开始,按照顺序分别经历裂纹尖端的塑性变形和裂纹扩展后续过程。按照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演进,相关的形变能量和势能在不断的累积,当这个累积过程的结果足够大的时候,能量必然要释放。释放的结果就是相关裂缝的产生,同时这也会产生声发射源,这就是裂纹扩展产生声发射的整个理论过程。

局限性主要有:

(1)对于声发射技术而言,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灵敏度上,对于材料来说这种灵敏度更加的敏感。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敏感使得该项技术非常容易受到来自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所采集和接受到的数据进行鉴别、分析和正确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实践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经

(2)声发射检测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实先要加载一定的程序。因此,在通常的情况下,可利用现成的加载条件,但有时还需要特殊准备。

(3)从声发射的过程上来看,整个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换句话说,整个过程一旦发生,其结果就是唯一的。整个过程不可能重新来过。这就对整个信息获取的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操作人员,在相关数据信息获取的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收集准确和保存及时。

二、声发射的研究历史

从七十年代开始,到整个八十年代初期,大家研究和探索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对声发射源的基本原理和声波的传播方式上了。这对于后续相关工作的研究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到了八十年代,声发射技术本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整个发展过程来说,在这一阶段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缓慢的。从研究领域的宽度上来看,八十年代的研究对象领域有所拓展,已经扩展到了多种材料领域;在信号处理方面,美国PAC 公司根据大量的实践研究和经验,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改进,运用多领域的学科技术拓展了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不断的将现代微处理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关的发展,并融入了声发射检测系统。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相关配套基础实施的不断完善,国际上的一些大公司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计算机化的改造。这些大公司包含了美国著名的PAC 公司、DW 公司,同时还有德国的Vallen Systeme 公司。与此同时,我国的一些公司也在这一趋势下,不断的进行技术的改造和升级,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广州声华公司就结合计算机化的技术开创研究了更先进的第三代数字化多通道声发射检测分析系统,该系统与上一代系统的产品相比较,其优势更加明显。体积、重量、效力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三代数字化多通道声发射检测分析系统的研制成功与实践应用为声发射技术稳步高速发展提供的必要的促进作用。

三、声发射技术在混凝土材料中的具体应用方面

从大的方面讲,过去和现在国内外对混凝土声发射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即(1)对混凝土材料声发射基本属性的研究,其中包括配合比、水灰比、骨料特性、龄期、加载方式等对声发射行为的影响;(2)对混凝土中裂纹的产生、扩展的规律(即混凝土的失稳模式同声发射间的关系)的研究,包括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机理、断裂机理及断裂预报等;(3)裂纹缺陷定位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纪洪广, 裴广文, 单晓云. 混凝土材料声发射技术研究综述. 应用声学, 2002,21(4):1-5.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措施建议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对发射台各项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对节目传播质量的提高、对广播电视台经济效益的增加等均有重要促进作用。最近几年,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使得广播电视台面临更高的发射台技术管理要求,加强技术管理势在必行。

1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发射台是巨大的、相当复杂的一个系统,主要由组织机构、设备仪器、信息收集反馈等部分组成[1]。在当今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技术也不断发展,使得广播电视成为大众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而要想充分发挥出该工具的功能,广播电视台就必须加强对发射台的技术管理,促使整个系统科学而有效地运行。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的实质就在于制定有效的规范与制度,依托人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开展技术管理工作,维护发射台设备仪器的正常运作,尽可能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最大限度发挥出广播电视发射台的功能。鉴于此,现阶段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显得至关重要,这不仅对发射台的正常运作意义重大,还对整个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意义重大。

2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的措施建议

2.1建立管理规范,完善技术操作制度

完善的、科学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操作制度是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对技术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的规范尤为关键。技术管理制度涵盖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房值班制度以及发射台设备的维护、测试、检修、使用与管理等制度,还涉及机房管理制度、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制度等,只有充分完善这一系列制度,才能规范发射台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高效完成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管理任务,加速达成技术管理目标。但在开展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极易发生一些疏漏、失误,需要依托完善的技术操作制度有效降低在技术管理中发生失误与疏漏的几率。通过建立并严格执行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安装步骤、设备操作步骤等内容,就能显著提升技术人员在工作时的严谨度,从而使他们更重视技术管理,尽快形成明确的、稳定的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模式。

2.2加强技术培训,打造技术管理队伍

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尤其是在广播电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广播电视发射台的工作人员更应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与技术技能,持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保证广播电视发射台高质量播出节目[2]。然而广播电视台尤其是县级广播电视台,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尽管技术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经验,但其接受新知识与新技术的难度较大,所以广播电视台要重视引进新鲜力量,持续充实技术管理队伍,通过技术培训打造素质过硬的团队。对此,广播电视台最有效的做法之一就是有针对地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专门由人事部门负责。一般情况下,广播电视台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日子里,如各大节日,需要发射台发送一些大型的广播电视节目,就需要技术管理人员在播出节目之前充分做好准备,由人事部门召集技术人员开讨论会议,做好事前准备。广播电视台还可多组织开展文艺活动,有机结合活动与技术管理,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培训效果。广播电视台还可组织部分在技术管理上表现优异的发射台专业技术人员去同行业的其他优秀单位学习经验、学习技术,做到取长补短,并结合自身实际将经验与技术应用于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召集技术管理人员一起讨论、学习,第一时间传达一些新的政策、方法。广播电视台还要定期组织发射台技术管理人员开研讨会,定期总结、讨论在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不足、积累的经验,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和素养,从而显著提高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

2.3重视设备管理,提高技术管理实效

为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观众能正常接收广播电视台所发射的信息,必须保证发射台设备的持续正常运行,这离不开对发射台设备的技术支持与维护,全面落实广播电视发射台设备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技术管理实效。一方面,技术管理人员要以预防为主做好对发射台设备的日检、月检、季检、年检工作,细致入微地观形察色、听声嗅味、触感温度,保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苗头,精心、果断地处置事故隐患,特别是在日检工作中要重视检查发射台各抽风机、吹风机、散热风扇的运行情况;构建发射台设备运行的优良环境,主要是落实对发射台设备的温度控制、防松动、防潮、防尘、防噪等工作。现代广播电视发射台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这使得其结构更加复杂、精密,体积趋于小型化、功能趋于智能化,作业的连续化与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积尘与高温就成为发射台设备发生故障的关键因素,技术管理人员加强对设备的防尘与机房环境的温度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做好广播电视发射台设备故障检修工作。作为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应做事业的有心人,尽快摸清楚各种设备的运行规律,持续充实技术资料,把基本功练好,迅速而正确地判断设备发生故障的部位;在处理设备故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依据发射台设备技术要求选择更换的元器件,并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在设备故障的检修与处理上开拓创新,冷静对待疑难问题、科学分析,如果修改线路必须及时将具体情况记入设备检修档案。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人员还应采取结合设备的维修、改造、更新等技术管理方针,确保提高发射台的经济与社会效益[3]。原因在于设备长期修理、元器件老化等问题会降低设备性能、增加维修成本,加上更合理的、更先进的新设备不断涌现,终结发射台原有设备的技术寿命,及时改造、更新设备成为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设备技术管理的必由之路。

3结论

大众媒体在持续发展,使得人们获得更多娱乐的、获取信息的途径,但广播电视依旧是大众娱乐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广播电视发射是广播电视台成功播放节目、传播信息的最后环节,具备重要把关作用。因此,广播电视台在实践中必须加强对发射台的技术管理,保证最后的工作环节的质量,促使广播电视台提高节目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从而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广民.浅谈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28.

[2]张金福.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的技术维护与管理[J].通讯世界,2016(15):113-114.

[3]和孟君.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设备维护与管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5(23):186.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信号源;发射机;监控系统,人员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5-0028-02

1 信号源是发射的根本,备用信号多多益善

发射台从节目制作部门获得信号,再向用户发送,达到发射目的。所以发射的前提就是信号源一定要保持高质和稳定,如果信号源有问题或根本无信号,那发射工作就无从谈起。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信号源出现问题。最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光缆传输,卫星传输,微波传输,这些方式就不一一论述了,但发射台通常接入的是国家骨干微波链路,卫星也只能接收上星的节目,地方台大多都不在这些网络中。而发射台有大量的地方台发射任务,这些信号源单靠节目制作部门与发射台的光缆传输是不够保险的。加上光缆本身易损坏,卫星受日凌影响等不可抗力因素,一旦出现问题备用信号源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可以说是保证不停播最重要的环节。各地发射台可拓宽思路,利用其他模式备用信源。

1.1 利用小微波网络

之所以叫做“小微波”是为了跟国家的骨干微波链路区分开来。意思是从节目制作部门到发射台直接点对点传输,此种方法特别适合地方台广播和电视信号传输。由于地方台之间距离不会太远,首先可以保证铺设网络成本较低,另外在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能得到很大的保证。还可以将监测台或相关领导部门加入微波网络,方便上级领导和监测部门监督。

1.2 利用当地有线电视网络

随着这些年有线电视的高速发展,形成了覆盖区域广,节目内容丰富的特点。如果发射台地点在有线电视覆盖区域之内,而且有线电视信号含有发射台需要的频道和频率,那就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备用信号源。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专用解码设备就可以输出高质量的节目信号。

1.3 利用因特网

这个技术目前还没有成型,但个人觉得技术层面上并不难。节目制作部门可以架设服务器端提供信号,发射台作为客户端接收信号就可以实现。随着电信部门带宽逐步提升,加上云技术等新的资源模式广泛应用,我猜想因特网会是未来获取信号源的发展方向。

这些备用的信号源需要有人专门负责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调试设备,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2 发射机群组需布局合理,设备齐全,检修认真,注意温湿度

发射机负责将收到的信号源传递给千家万户,设备繁多复杂,主要包含电视发射机,调频发射机,和中波发射机。从电源系统到发射机主机再到天馈线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无法完成发射任务。其中发射主机系统问题最多,零件易损坏,且维修技术含量高,维修时间较长,对发射机的检测与修理是了职机人员的大部分工作内容。

2.1 发射机的外部线路需要清晰合理

线路如走地下暗线则需要可拆卸地板或地砖,走线在桥架上需要在机房安置梯子。每台发射机上要标示所在频率,发射机的连接线路上要标识线路作用或所属信源类型。

2.2 备用发射机机尤为重要

备机需提前连接好天线,通过同轴快关切换主机与备机。最好能做到每个频率和频道都有备机,备机的发射最大功率不小于主机为佳,如条件有限备机缺乏的情况下,需通过多个同轴快关切换天线,尽量简化导机流程,提升导机效率,减少停播时间。安全优质播出所允许的导机停播时间在三分钟内,只要合理的布局发射机和各种线路及天线,三分钟的时间绰绰有余。

2.3 自动信源切换器是必要设备

发射机的首选信号突然出现问题时,信源切换器可以自动识别,并在第一时间切换到备用信源继续播出。其判断准确率高,切换信源速度快,远强过于人工操作。每台发射机都安装上此设备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最重要能保证无间断播出,提高发射工作的稳定性。技术人员要经常检查切换器,保证其时刻处于工作状态,如有损坏应立即维修。维修期间要格外注意此频率的发射情况,随时手工切换信源。

技术人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所有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检修要与节目制作部门及上级主管领导提前沟通,检修时要逐一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测量发射系统中各项数据指标。对于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及时处理修复。另外要检查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和空调的运转情况,确保发射机在适应的环境下工作。一个合适的机房环境可以减少发射机的故障率,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 监控系统要做到功能全面且强大,定期进行更新

发射机监控系统是发射工作的有效利器,随着IT时展,监控系统也展现出了超群的能力。发射机监控系统主要分为,信号监测,电力监测,视频监测三个部分。具有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储存和人工查询功能。它可以时刻不间断的监控发射系统内的各种数据,及时的以图文或语音的形式提醒技术人员,帮助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再通过监测系统的数据快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上讲监控系统越强大,发射工作出现错误的概率就会越低,故障分析越准确和快速,维修自然就更及时。

3.1 信号监控

信号监控建议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发射机是信号源的监测,二是发射机的输出信号监测,三是通过无线接收已发射的信号。三种信号分别监测有利于迅速判断故障出现在哪个具体环节。如信源信号正常,发射机信号异常,则是发射机出现了问题。如发射机输出信号正常,无线接收信号异常,大多是发射机天线问题。。若只有信号源出现问题,就是信源故障。如同时监控备用信号源,可第一时间发现并维修,确保信号源始终畅通。

3.2 电力系统监控

电力监控系统是一个多任务多功能的综合系统,能承担起发射机房全部电力系统及环境参数的采集判断及实时处理。要同时可以监控交流电配电情况,直流电配电情况,以及各用电模块的情况。另外还可显示环境参数,如机房温度,空调情况等等。总之电源监控系统是用电安全的重要保障。

3.3 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系统虽然普通常见但也必不可少。广播电视发射部门是需要高度安全的重地,视频监控不但可随时观察机房内的设备情况,在消防和保卫方面也有明显作用。应将摄像头放置在机房的重要位置,做到光线适度,成像清晰,条件允许的话尽量不留死角。

整个监控系统须设专人管理,细心维护,及时维修。每隔一段时间应更新监控系统的软件硬件,功能上要与时俱进。

4 加强人员技术能力,专业人才可内部培养

随着现代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广播电视的播出质量和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发射机,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换代。新的设备就需要新的技术支持,人员熟练掌握新技术是发射部门的基本要求。主管领导要制定科学有效的集体培训计划,可统一学习,统一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给予适当奖励和表扬。技术骨干应毫无保留,互帮互动,营造良好的内部学习环境。

4.1 电脑知识

现代的发射设备在电脑控制方面已经非常普遍,技术人员大部分操作都是通过电脑来实现的。IT技术更是通信业的主流趋势,技术人员应适当的理解和掌握。各地发射台应主要普及网络概念和硬件维修的知识。首先了解内部局域网构建原理,信号如何采集,系统间如何实现物理连接,以及简单的安装调试。在广域网方面应熟悉接入方式,资源下载,和防火墙安全。硬件部分要熟悉PC机每个部件,如CPU,内存,硬盘,显卡分别有什么作用,并独立完成接线组装,以便在电脑出现问题时及时修复。

4.2 专业英语

国内主流的发射机在设置参数界面几乎都是英文的,发射机所配备的说明书也以英文为主,这种情况下自然要求技术人员的英文素质过硬。而受各人英语基础的限制,想做到每个值机人员都能看懂英文说明书显然并不现实。对于基础较好的,应多承担说明书翻译任务,总结设备特性和操作方式,以书面的形式内部传阅。对于英文基础较差的,应有针对性的掌握专业单词,至少掌握发射机设置界面和运行状态界面的全部单词,明白每个单词对应作用。技术部门最好能总结和归纳每台发射机操作界面上各单词的中英文对照,方面参考和学习。

4.3 专业人才内部培养

因广电发射系统庞大且繁复的特点,许多操作必须有专业资质才符合安全要求。如吉林市发射台地址在郊区,使用农电网,稳定性不高,必须配备用发电机。然而发电机的操作必须拥有电工专业资质,换句话说每个班组要有电工24小时值班。招聘大量电工对于发射台这种事业单位来说受人员编制限制困难很大,也容易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台领导果断决定在发射机值班员中培养电工,鼓励去电业局学习,考取电工资质,承担学习费用并提出表扬。让值班员兼职电工,很快便完美解决了电工问题,不但能做到24小时电工在岗,在检查和维修电源电路设备方面又做到了人才储备。内部培养同样也可以用于其他专业方面,如网络管理员,天线工,电梯安全员等等。

增强员工技术能力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但需要领导部门坚持不懈的管理和鼓励,也需要技术人员积极努力的学习和完善。

5 结语

本文重点是安全优质播出就技术环节进行分析,但这些远非安全优质播出的全部。因广播电视的特殊战略地位,经常受到国内外反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攻击,在播出安全方面上任何一个失误轻则影响广电系统的美誉度,重则导致国家的公信力下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值机人员兢兢业业,时刻警惕,及时做出应对,还需要消防保卫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安全的播出环境,把优质健康的节目传动给千家万户。广播电视系统是国家信息产业的重中之重,不但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以确保政令畅通,社会稳定,从而保证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所以广播电视的安全优质播出就成为了每一个广播电视工作者不容有失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发射机 发展现状 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N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5-0000-00

1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概念论述

通常情况下,短波主要指的是频率范围在3兆赫到30兆赫之间的无线电波形式,其波长长度较短,同时绕行水平较为薄弱,地波形式这一措施并不能得到长期应用。因此,我国对天波形式的应用较为广泛,运用架高发射、天线接收等措施实施无线电的传播工作;天波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有效缩短电离层的吸收,提高了电离层反射的高效性,利用电离层与大地间的反射连续性,提高了长距离的传播质量。

此外,短波通信在通信广播行业的应用较为广泛,充分利用自身远距离、地形复杂的功能特征,实现语音通话以及数据通信。尽管目前短波通信系统中不稳定的电离层容易导致短波信号出现不稳定现象,但是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技术的应用,加强了短波通信系统抗风险能力;同时,由于其成本较低,且构建、组网工作都具备快捷性、灵活性的特点,使其应用渠道不断得到拓宽。即便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处于恶劣的通信环境下,其数据信息的传输工作以及通信效率都可以得到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强有力的保障。

2短波发射机发展的现状

我国广播电视领域以及通信领域对于短波发射机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并逐渐发展成为整体性的行业体系。

2.1我国大功率短波发射机的发展历程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因素下,发射机技术逐渐形成了模块化的发展体系,使模拟发射机逐渐走向数字发射机的发展方向。晶体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延长短波发射机的使用年限,其短波信号的传播速率得到高效提升;大功率短波发射机在发展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安全、可靠、稳定等功能特征,推动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大功率短波发射机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其发展历程主要由电子管逐步完善到晶体管,由窄带发展到宽带,人工化的调谐也逐渐发展成为智能自动化。目前我国主要将全固态性质的数字模拟信号发射机应用在广播电视领域和通讯领域的范围内,这一发射机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保障其信号的发射效率。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有利于推动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的研制、开发;与此同时,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质量的提高,也进一步巩固了信号的传播速率与质量,二者相辅相成,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分析

目前,在我国广播电视领域以及通信领域内,普遍应用国产的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我国自主生产的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在经济效益方面有着明显性优势,同时也能够具体满足相关的工作需求。但是,国产的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技术在核心内容方面,依然存在部分弊端。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当前的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技术为基础,主要针对功放模块技术以及开关电源模块技术、中和电容技术、多信道自动均衡控制技术四大板块展开技术完善,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其质量、效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1功放模块技术方面

在现代全固态通信发射机中,功放模块占据核心地位,属于功率放大器中的关键配置。通常由诸多横向扩散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垂直性双扩散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的晶体管共同构建而成。高效的功放模块质量,在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信号范围的覆盖以及传输效率方面发挥着高效作用。其中,射频功放模块与音频功放模块是功放模块的重要构建部分。

功放模块自身具备热稳定性能,不会受到来自电路高热量方面的负面影响。但是,功放模块自身的热传导性能存在一定弊端,对电压的击穿力较低;如果电压在输出过程中数值过大,则会直接导致功放模块破损。所以,要求必须要在大功率短波发射机内部功放模块的末尾处配置电容器,从而达到有效中和电压的目的。

3.2开关电源模块技术方面

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通常在室外进行构建,所以会面临气候、温度、人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为完成发射目标,需要在较大的频率点中进行驻波,导致电压以及电流的数值始终呈现较高的状态,使开关电源模块难以承受负荷。要加大对开关电源模块技术的革新力度,配置自动化的保护模块;当电路出现突发状况,可以利用开关电源模块对电源进行迅速切换,使发射机的安全运作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要构建相应的报警设施,为技术人员的维修工作提供便利性。

3.3中和电容技术方面

中和电容属于附加电容,通过晶体管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的有效衔接形成外部反馈电路,能够及时消除晶体管内部产生的反馈,控制功率放大器出现自激振荡现象的发生。为进一步缓解我国大功率短波发射机的过度中和现状,需要对真空电容展开应用,将不同功率的发射机有效应用在同一系统中,研发出真空可调的电容器,保证发射机的安全运作。

另一方面,在应用多信道自动均衡控制技术的过程中,要将自适应滤器适当添加在其中,从而控制发射机内部信道的均衡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大功率短波通信发射机在我国的广播电视领域与通信领域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虽然目前在核心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我国通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美好前景,在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朱为杰.关于短波发射机的发展方向的探讨[J].中国信息化,2013,(4):60-60.

[2]王静.分析大功率短波发射机的技术改进[J].山东工业技术,2015,(15):227.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高压水切割设备;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射流理论基础

掌握一定的水射流理论知识,尤其高压水射流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于将水射流技术应用到板材渐进成形工艺中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金属板材成形件的材料种类众多,各种材料成形时的成形力都不同,这就要求成形射流要有比较大的压力变化范围,成形设备中使用的喷嘴性能也各有不同。不过,对各种射流的现行试验研究已能对射流的形成及射流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即非淹没自由射流)有一较全面地了解。

二、射流结构

水射流是指水从管口、孔口狭缝中射出,并同周围的环境介质掺混的一股流体流动。流体的运动状态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层流和湍流。层流是指流速较低,分层流动且互不混合的流体流动;湍流是指流速较高,已无明显分界层的流体流动,此时流场中会产生许多小漩涡。金属板材水射流渐进成形中使用的水射流属于湍流流动,其射流结构和运动机理比较复杂。1979年日本学者Yanaida和Ohashi首先使用几何图形来描述水射流结构,后经众多学者的试验与丰富,此特征图逐渐完善为学术界公认的射流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一

图1中将射流分为初始段、基本段和消散段。射流初始段就是喷嘴出口到锥形末端结束的位置,也称为等速射流核心区。在这一阶段内,当水射流从喷嘴喷出后,射流与空气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速度差,此时在射流周围的表面与空气不断发生巨大的动量交换,破坏了射流的连续性,然后射流向轴心延伸,至此就形成了一个射流初始段。在等速射流核心区里面,沿轴向的动压力基本保持不变,即此区域内轴向动压力与喷嘴出口的压力是相等的,其密度和流速也基本保持不变,其特点就是质密性好,不与空气产生雾化阶段,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射流初始段结束后,接下来的就是基本段。此段内的特点就是空气与水已经混合,随着出口距离的增加轴向动压力和射流速度逐渐减少,射流内部的连续状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空穴现象,而轴向动压力和射流速度在径向方向是呈现的是高斯变化,随着径向方向的扩大,最终减为零。

射流基本段后即为射流消散段,此时空气与水已完全混合达到雾化状态,其特点是轴向动压和射流速度大幅度降低,在工业上没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基本段和消散两个阶段的压力损失比较大,不适合板料成形,因此水射流渐进成形工艺中通常通过控制射流出口距离板材表面的距离(靶距),用初始段内的射流对板材进行冲击成形,以充分利用射流初始段内轴向动压力基本不变这一特点。

三、装备设计分析

高压水切割设备原理图见图2所示。

图2高压水切割设备原理图

1、流程描述

海水被离心泵抽上来,加压后分为两路:一路直接到喷嘴提供动能,另一路去水/砂混合器,将水、砂混合后,进入高压水容器,带走水砂混合物后与榜首路集合,流向喷嘴。

2、高压泵选型

高压离心泵的动力参数流量、扬程依照上文给出的办法已推得,高压水泵应选用高扬程的柱塞泵,如BCY14-1B系列,由柴油机驱动。因工况条件约束,泵放在施工船上,施工船甲板与海平面有相应距离,为此需选用自吸式离心泵。泵的汽蚀余量因为工况不一样差别较大,因而选用较大的汽蚀余量;水砂混合器前的泵是压力提高泵,其主要作用是使砂子更简单被泵入高压水容器,因其介质中可能富含固体颗粒,因而选用气动隔膜泵。

3、工艺管径选取

根据切开需求(喷发力、切开头跋涉速度)、泵的参数,使用流体力学伯努利公式等校核管径所发生的压降是不是满意施工需求,如满足需求,即可选取此标准的管径。管路制作标准及原料的选取,应当选用耐磨、耐腐蚀的液压软管,如manuli的goldenblast系。

4、高压水容器

作为一个蓄压和贮存装置,高压水容器的操作压力应按泵输出压力的2倍摆布思考。由于操作压力太大,容器的选型规划制作应遵从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剖析规划标准》履行。技术安全剖析思考:该设备是高压设备,应思考其高压也许形成的损害,因而有必要装置压力开释阀,为避免高压水容器液位过高形成溢流,需约束进入高压水容器的水流量,加装节流阀并对高压水容器加装溢流管路列。

四、高压水射流理论及其在石油工程中应用研究进展

1、自振空化射流理论应用研究进展

在石油工程的应用研究发展中,喷嘴式钻头和钻头水力学的结合,对钻井射流和射流清除岩屑等进行研究,对井底水利参数进行优化,使喷嘴钻井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大大提高钻井速度。因此,根据瞬态流和水声学理论,发展出了自振空化射流理论,使水射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得到不断扩展,从而研发了自振空化射流喷嘴钻头。

在井下作业中,自振空化射流喷嘴钻头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破岩作业,使钻头在井底的流场得到改善,促进射流清洗岩屑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机械钻速,给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提供了可靠保障。与此同时,自振空化射流还没运用于油水井的解堵操作中,形成了水射流处理地层理论,并在油田注水生产中得到应用,研制出了自激波动注水的新技术,促进石油开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2、旋转射流钻井技术研究应用

根据流体力学基本理论、断裂力学和岩石力学等相关原理,分析旋转射流的机构特征、破岩机理等,研制出了旋转射流钻井技术,在径向水平井的石油开采中得到广泛应用。旋转射流钻井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使破岩效率提高了八到十倍,可以对稠油油藏和薄层油藏等进行有效开发,大大提高井的产油量,促进径向水平井钻井技术不断提高。例如:我国1997年钻出的第一口径向水平井,产油量与平时相比,提高了八倍左右,使原油采收率得到大大提高。

3、机械水力联合破岩理论研究应用

在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应用中,将机械破碎岩石的情况,结合断裂力学和岩石力学等,对水力辅助机械破岩过程中形成的裂纹情况进行研究,最终形成机械水力联合破岩理论。与此同时,对射流冲击角、齿型和喷射距离等进行研究,根据相关理论,最终研制出了新型辅助破岩钻头,促进石油开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石油工程中,机械水力联合破岩理论的应用,使钻头的磨损情况得到缓解,促进钻速不断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4、深穿透无污染研究应用

在石油工程中,运用高压水射流技术来提高渗穿透情况下的产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石油开采效率不断提高。高压水射流技术在高渗穿透情况下提高石油产量的原理是:高速高压水射流的冲击对压实带没有污染,可以减轻近井筒周围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近井筒周围的渗透率,使未污染地层流向井筒的液量不断增多,最终达到提高石油产量的目的。一般情况下,高压水射流穿透射孔的钻井技术会运用于油层的改造,采用定向深穿透射孔的方式,使射孔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使喷射孔道变得更深,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高压水射流深穿透无污染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直井和水平井压裂裂缝的转向,起到重要导向作用;可以使井眼产生单条最大裂缝,从而降低井眼处的破裂压力和裂缝延伸压力,最终达到提高油田产量的目的。

5、磨料射流理论研究应用

在石油工程中,磨料射流是新型、高效的切割技术,从而形成了水力喷砂射孔技术,大大提高了油气的开采量。磨料射流射孔的原理是:将磨料射流射孔装置安装在井下制定位置,然后在水中混入适量磨料,通过高压泵将含磨料的流体泵送到井下喷嘴。当喷嘴进行喷射时,利用高速流体的高频冲蚀和磨削作用,可以有效进行岩石的切割,从而射开目的层,减少压实带周围的污染,使油流通道变得更加干净,达到射孔和解堵的双重目的,最终有效提高油田的油气产量。例如:在我国四川油田中,针对低渗透油层和因堵塞对油层造成伤害的低产井,进行挖掘潜力的改造时,运用水力喷砂射孔技术可以有效进行喷射,同时解除近井周围的污染,使油气产量得到不断提高。

结束语

水刀这种切割工具,作为油田地上产能建设中的新成员,它的呈现从某种程度上处理了油田中危险环境工作的难题,有效地确保了施工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便携式水刀因为其灵敏多变的操作方法,能够习惯油田地上产能建设的复杂性,能够在更多的范畴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福炀,廖昕,伦晓梅,王泽山.高压水射流切割发射药模型及实验研究[J].含能材料,2014,02:245-250.

[2]曾永龙,闻臻,许正洁,蔡毅.高压水切割设备故障诊断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03:19-22.

[3]李雪峰,赵德安,张军,陈波.小波分析在高压水射流切割速度优化中的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14,04:86-90.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6

摘要:就目前的放射肿瘤医学而言,其中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放射肿瘤诊断,其二是放射肿瘤治疗。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放射诊断设备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有最初简单的X线诊断机到现在的CT以及DSA等多种影像技术,这些影像技术的应用,使得放射肿瘤医学诊断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同时也使得诊断结果更加精确,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展望

作者:张英浩王莹(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各行各业都将计算机引入到管理中,尤其是放射肿瘤医学对计算机的应用更为普遍,计算机的应用使得肿瘤治疗的手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诊断的结果也更加的精确。而在放射肿瘤医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这些内容之间只有紧密配合才能够使得放射肿瘤治疗效果得带明显的体现。就我国目前的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状况而言,其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临床中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拓展,随着放射肿瘤医学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肿瘤治疗效果会更加的突出。

1放射物理学研究

医学中放射物理学是一种交叉的学科类别,能够利用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对肿瘤疾病进行详细的诊断,并且根据诊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治疗。随着放射物理学的发展,X射线技术出现,放射肿瘤医学中逐渐将X射线技术引入,使得放射诊断的结果更加的精确,同时为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就目前放射肿瘤所采用的设备现状来说,所采用的放射诊断设备在性能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中在现代放射肿瘤诊断中,主要采用的诊断设备为核磁共振成像以及数字减影仪、X线诊断机等影像技术。这些影像技术的应用,使得影像思维得到了拓展,影像技术的更新,使得影像学向着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功能化影像学的出现,使得各种细微的形态学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观察结果,而且在扫描的速度上以及在影像清晰度的呈现上,更加具有优势,为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由诊断机衍生出来的治疗机种类也在不断的丰富,在目前的放射肿瘤治疗中,主要使用的治疗机为射频治疗仪、超声聚焦刀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治疗技术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是何种治疗技术,都属于物理学肿瘤治疗技术范畴。

2影响诊断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肿瘤放射治疗时,采用影像技术已经成为了共识。影像技术贯穿于放射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中,对放射治疗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利用影像技术可以对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具体的信息分析,从而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对放射肿瘤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成像技术以及影像信息源,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的推动了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而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有出现了组合型一体化设备,这些组合型一体化设备的应用,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极大的突破,并且极大的改善了医学影像与诊疗效果之间的传统界限,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性不断的加强,对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线性能量传递治疗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Y线能量与X线能量得到提高,在利用两者进行放射治疗时,能够有效的杀死大量的癌细胞,阻止癌细胞的扩散,从而增强治疗的效果。但是,当着两个射线进入到人体之后,会沿着轨迹行进,其传递能量比较的小,被称为低LET,在静止期细胞、缺氧细胞方面,要通过低LET将其杀灭是不可能的。为此,人们开始注重对高LET射线的研究。对于细胞分裂、细胞氧含量各期的依赖,高LET射线的生物效应程度比较的小,即使在低氧、缺氧的状态下,杀灭肿瘤细胞都是可以实现的。

近年问世的仪器包括重粒子、快中子、质子等,虽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但多为研究阶段。在国内,临床对中子刀的应用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而质子的治疗还处于试运阶段,由于器械的造价较为昂贵,为此在短期内普及还比较困难。在高LET治疗中,能量释放最为猛烈的是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它是利用原子核爆炸,将肿瘤细胞内的肿瘤细胞摧毁,得到有效治疗的一种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对一种含非放射性的自然元素硼进行注射,其与肿瘤细胞的亲和力非常的强,作为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其进入人体后能在肿瘤细胞内迅速凝聚,之后借助超低能中子射线进行照射,硼元素在肿瘤细胞内与中子射线发生核反应,而一种具高线性能量转换的α粒子由此得到释放,即使α粒子的释放是少量的,也能够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4近距离治疗(后装机)

自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Ra)元素之后,1905年开始了第一例组织间Ra插植治疗。1930年Paterson和Packer建立了Ra针插植规则及剂量计算方法,正式开始了近距离治疗。直到20世纪80年代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后装机)取代了传统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装机采用远距离操作,计算机控制,能够勾划出清晰的图像和剂量曲线分布。无论从安全性、可靠性、防护性和病人舒适程度考虑,明显提高了精度和治疗效果,从而迅速推广。

近距离治疗有多种方式,因肿瘤位置或解剖结构的差异,可采取不同的照射技术,空腔脏器常用腔内治疗,实质性肿块采取组织间植入,近几年又开展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治疗前列腺癌、胰腺癌、甚至某些类型的肺癌、脑瘤等,取得良好效果。这也是继近距离放疗后的进一步发展,过去有些模具或敷贴器治疗现在已为浅层X线或电子束所取代,术中置管术因受条件限制,国内仅有少数单位作过报道。

近距离治疗常用的核素种类繁多,源型各异,(管、针、液、胶囊等剂型)能量和半衰期也不同,除钴能量较高外,多数为低能含γ和β的混合线。放射线经金属外壳过滤后成单一的γ线能谱。它照射的范围有限,损伤危险性很小,是重要的辅助放射治疗工具。

5结论

总之,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之中,使得肿瘤疾病的诊断依据更加的精准,治疗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放射肿瘤工作者长时间的研究和改进,各种诊断技术以及治疗技术出现,使得肿瘤的治愈率逐步提升,放射治疗和诊断也能够对人体中的各个部位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就目前的放射治疗技术来说,其还是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其也只能起到局部的治疗效果。因此,还需要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放射肿瘤医学中的各项科技进行拓展和创新,这对肿瘤工作者而言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包尚联,张怀嶺.医学影像物理和技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118-120.

[2]包尚联,黄新瑞,邹润磊.PET成像及其在中国发展的建议[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3,9(5):17-20.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信息安全;电磁辐射;TEMPES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information device and elimination

LIANG Xiao-yan,WANG Jun-li,YANG Jian,WANG Ru-long

(Beijing Trace an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94,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afety technique,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d been paid to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comput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track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typical protection method is brief lyintroduced.

Key words:Information safety;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TEMPEST

当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给我们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信息泄密的途径很多,其中电磁辐射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泄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它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TEMPEST技术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在工作时通过电磁波将有用信息泄漏出去的过程称为计算机电磁泄漏。和其它电子设备一样,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包括主机、显示终端、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磁盘机、磁带机、打印机等),在工作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磁泄漏,如主机中各种数字电路电流的电磁泄漏、键盘按键开关引起的电磁泄漏、显示器视频信号的电磁泄漏、打印机的低频电磁泄漏等等。这些辐射出去的电磁波,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仪器设备在一定范围内收到它,尤其是利用高灵敏度的仪器可以准确、清晰地获取计算机正在处理的信息。信息辐射防护技术,就是针对计算机的信号辐射特性,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不让窃收方接受到计算机辐射的信号和复原出有关的真实信息。对电磁泄漏信号中所携带的敏感信息进行分析、测试、接收、还原以及防护的一系列技术构成了信息安全保密的一个专门研究领域,这种技术在国外称为TEMPEST技术,即“瞬时电磁脉冲发射监测技术”(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Pulse Emanation Surveillance Tech-nology)。按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任何交变电磁场都会向四周空间辐射电磁信号,任何载有交变电磁信号的导体都可作为发射天线。计算机是采用高速脉冲数字电路工作的,因此,只要处于工作状态就会向机器外辐射含有信息的电磁波。

TEMPEST技术的研究上世纪50年代始于美国。随后,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都开始积极研究和发展TEMPEST技术。1985年荷兰人W.van Eck在“Computer&Security”上发表文章,首次详细披露了通过简单改装电视机实现侦收并还原计算机显示器屏幕信息的可行性技术细节,并声称最远距离可达1000m,引起很大轰动。根据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资料,英国人也称可以在1600m外对计算机视频信息进行还原[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恐怖的逐步升级,各国对TEMPEST技术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而美国TEMPEST市场规模更是有增无减。几十年来,美国多次修订和补充TEMPEST技术标准和规定,TEMPEST的内涵也在逐渐扩大,已经从原来的通信安全领域扩展到信息安全的范围。

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TEMPEST问题。90年代初,在国家相关单位牵头和组织下,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实验测试以及产品开发,已经在信息设备的电磁泄漏发射机理、安全评估、技术产品测评、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红黑信号识别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在TEMPEST防护技术方面,已经具有屏蔽室、低泄漏发射产品、电磁干扰产品3大类不同等级的防护产品。但是我国的接收机设计水平和数字信号后处理能力还不高。

2 TEMPEST技术中电磁泄漏的途径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内的信息,通常通过两种途径泄漏出去: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的称为辐射泄漏,这主要是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辐射。这种辐射是由计算机内部的各种传输线(包括印制板上的走线)、信号处理电路、逻辑电路、显示器、开关元件和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电路产生的;另一种是通过各种线路和金属管道传导出去的称为传导泄漏。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线、机房内的电话线、上下水管道和暖气管道以及地线等,都可能成为传导媒界,产生传导泄漏。传导泄漏往往伴随着辐射泄漏。

3 TEMPEST技术中电磁泄漏的防护

对于电磁泄漏,目前可以采用的措施主要有:使用低辐射设备、利用噪声干扰源、电磁屏蔽、滤波技术和光纤传输[2]。

(1)使用低辐射设备。低辐射设备即TEMPEST设备。这是防辐射泄漏的根本措施。这些设备在设计和生产时就采取了防辐射措施,把设备的电磁泄漏抑制到最低限度。显示器是计算机安全的一个薄弱环节,对显示器的内容进行窃取,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因此选用低辐射显示器十分重要。单色显示器的辐射比彩色显示器低得多,使用等离子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也能进一步降低辐射。

(2)利用噪声干扰源。电磁辐射干扰技术就是采用干扰器对计算机辐射进行电磁干扰,使窃收方难以提取视屏信息。利用噪声干扰源有两种方法:一是将一台能产生噪声的干扰器放在计算机设备旁边,干扰器产生的噪声与计算机设备产生的信息辐射一起向外辐射,使计算机设备产生的辐射不易被接受复现。干扰器产生的电磁辐射不应超过EMI(电磁干扰)标准;二是将处理重要信息的计算机放在中间,四周放一些处理一般信息的设备,让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泄漏一起向外辐射。

(3)电磁屏蔽。屏蔽技术是将计算机设备置于屏蔽室中,达到防止电磁辐射的目的。该技术是所有防辐射技术手段中最为可靠的一种。屏蔽技术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防信息泄漏玻璃。防信息泄漏玻璃装在电子设备显示窗上,可以解决显示窗信息泄漏问题。有统计测试表明,如果电磁波辐射量是100%,那么防信息泄漏玻璃可以将89%的信息通过地线导入地下,再将10%的信息反射掉,剩下的漏网信号不足1%,这就无法还原成清晰完整的信息,从而达到保密的目的。

(4)滤波技术。滤波技术是对屏蔽技术的一种补充。被屏蔽的设备和元器件并不能完全密封在屏蔽体内,仍有电源线、信号线和公共地线需要与外界连接。因此,电磁波还是可以通过传导或辐射从外部传到屏蔽体内,或从屏蔽体内传到外部。采用滤波技术,只允许某些频率的信号通过,而阻止其它频率范围的信号,从而起到滤波作用,有效地抑制传导干扰和传导泄漏。

(5)光纤传输。光纤传输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光纤为非导体,可直接穿过屏蔽体,不附加滤波器也不会引起信息泄漏。光纤内传输的是光信号,不仅能量损耗小,而且不存在电磁信息泄漏的问题。若干年内还不可能从光纤外部窃取并还原信号。同其它传输方式相比,光纤具有容量大、安全、可靠、传输信息量大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4 结语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任何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安全保密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保密是一项系统工程,电磁辐射泄漏也一样,任何单一的防护措施都不是万无一失的。要根据不同系统的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最佳防护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参考文献

[1]杜虹.TEMPEST:信息安全不容忽视的问题[J].保密技术信息,2002,(12):20.

发射机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DAP LDMOSN+1系统 冷却系统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global digital TV wireless transmitting upsurge, digital TV transmitt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end for the technical featur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Discusses the digital TV transmitter used adaptive digital correction technology, LDMOS advance technology, N + 1 technology and the cooling technology and transmitter use these new technology advantage.

Keywords: DAP LDMOS N + 1 system cool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N94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面对着GPS跟踪、无线互联网、移动通信、PDP(等离子)显示和电视演播室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电视发射技术显得慢了一些。但是近几年,受数字电视市场的推动,英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数字电视业务的开播和全球掀起的数字电视热潮,电视发射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

引言:数字电视发射机的特点:早期的数字电视发射机是用外接的COFDM或8-VSB激励器简单取代模拟Vision/Sound激励器,用射频波段滤波器取代射频输出滤波器和Vision/Sound双工器。但是近来,一些大的电视发射机制造商却以全新的理念和技术来设计生产新一代数字电视发射机,纵观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数字自适应预校正技术(DAP或RTAC)

数字自适应预校正技术已经在美国和欧洲的制造商生产的数字电视发射机上应用。欧洲的THALES公司(前身THOMCAST,汤姆逊旗下子公司)称之为数字自适应预校正(Digital Auto-Adaptive pre-correction简称DAP);美国的哈里斯(HARRIS)公司称之为自动数字校正—实时适应校正(Enter Automatic Digital Correction—Real Time Adaptive Correction简称RTAC)。数字自适应于校正技术是指在不须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在刚刚启动发射机的几分钟内将发射机的性能调到最佳状态,而且,这个系统还能够监测和自动校正来自于发射机的老化、温度和发射机自身失效等波动的调整,这样能够保证发射出去的信号始终处于高指标的状态,是维护变得非常简单。

2、功放中广泛应用大功率LDMOS晶体管

LDMOS(Lateral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即: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起初,LDMOS技术是为900MHz蜂窝电话技术开发的,蜂窝通信市场的不断增长保证了LDMOS晶体管的应用,也使得LDMOS的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因此今后在多数情况下它将取代双极型晶体管技术。

与双极型晶体管相比,LDMOS管的增益更高,LDMOS管的增益可达14dB以上,而双极型晶体管在5~6dB,采用LDMOS管的PA模块的增益可达60dB左右。这表明对于相同的输出功率需要更少的器件,从而增大功放的可靠性。 LDMOS能经受住高于双极型晶体管3倍的驻波比,能在较高的反射功率下运行而没有破坏LDMOS设备;它较能承受输入信号的过激励和适合发射数字信号,因为它有高级的瞬时峰值功率。LDMOS增益曲线较平滑并且允许多载波数字信号放大且失真较小。LDMOS管有一个低且无变化的互调电平到饱和区,不像双极型晶体管那样互调电平高且随着功率电平的增加而变化。这种主要特性允许LDMOS晶体管执行高于双极型晶体管二倍的功率,且线性较好。LDMOS晶体管具有较好的温度特性温度系数是负数,因此可以防止热耗散的影响。这种温度稳定性允许幅值变化只有0.1dB,而在有相同的输入电平的情况下,双极型晶体管幅值变化从0.5~0.6dB,且通常需要温度补偿电路。

具有更高功率的新型LDMOS晶体管,对于发射机工程师来说,每只晶体管的功率越大意味着单个功率放大器所用的晶体管数量越少,设备的成本也就越低。最新的LDMOS FET 能够覆盖整个UHF波段。也就是说,一个功放模块在不需调整的情况下在UHF波段的任一频率下运行,这样,电视台较少的零备件。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称之为“宽带”的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整个UHF波段,有些需要两种甚至三种类型的放大器覆盖整个波段。原因是牺牲增益以满足带宽。较高的增益意味着少量的晶体管和较低的成本,但是在降低带宽的情况下,意味着需要两种或三种类型的功率放大器覆盖整个电视波段。

这些新型晶体管的使用允许制造更高功率的既可靠又经济发射机,仅在几年前,在UHF波段超过20KW(数字机平均功率5KW)真空管几乎占据统治地位,其次是含双极型功放的固态机,很少应用LDMOS,但是随着LDMOS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成熟和价格的不断走低,以及双极型晶体管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充分理由相信使用LDMOS固态器件的大功率发射机将成为主流。

3、N+1 系统使拥有多台发射机的台站更经济

N+1 是指用1部发射机给多部(N部)做备份。本来固态发射机是用像放大器、电源等较不稳定设备冗余累积起来的,模块化的激励器又一般采用双激励器自动倒换的形式,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明显提高。在通常情况下,也不用像电子管、速调管发射机那样进行备份。因为全固态的数字电视发射机所应用的积木化的功放和并行运行的电源等都足以实现N+1系统,而且大多支持热插拔。其实,N+1 系统已在FM广播发射机系统中应用多年,直到现在此技术才在电视发射机中应用,这能可使得拥有多部发射机的台站更经济。

4、 冷却系统采用风、液冷供选择的方式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冷却系统的需求,发射机生产厂家开发了风冷和液冷系统,在客户购机订货时可供用户选择适合自己的冷却方式,改变了过去固态机中只有风冷的单一方式。如THALES公司推出的VHF OPTIMUM 和UHF ULTIMATE系列发射机就已采用此种技术。依笔者观点看液冷方式较适合国情,是因为:a)国内空气质量较差过滤材料中容易沉积灰尘,日常对风冷系统的维护量大。b) 降低了发射机的运行噪声。c) 净化了发射机房的环境。

d) 减少了对冷却系统的维护量。冷却液封闭循环,只需定期清洗系统中的滤网。e) 冷却效率高。冷却液无论是采用glycol(乙二醇)加水还是防冻液,其热传导效率都远大于风,冷却系统的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相差几度左右,使发射机产生的热量能被及时吸收释放掉。

5、无线连接、GUI界面、故障自我诊断和远程遥控

在新设计的数字电视发射机中,功率放大器、电源和RF合成器省去电缆而采用插、拔的方式直接连接在一起。这样使整机结构更加紧凑、维护更加方便。微处理器的应用,能够监控发射机的状态和提供每个组件的有用信息。LCD的应用提供了直观友好的图形用户接口(GUI)使得用户操作更加容易,用户可以很直观的察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先进的故障自我诊断系统和DAP技术使得用户容易查找故障部位,加快设备的维护、维修进度。远程遥控功能使得用户可通过因特网对设备进行监控。

结语:具有上述新技术的数字电视发射机已经陆续上市,从设备管理的观点看,这种新设备减少资金和运行成本;从 电视工程师的观点看,这种新设备将省时,能从网页上查看发射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发射机设置。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几年中,在我国逐步开播地面数字电视和引进数字电视发射机的过程中,上面所提及的发展趋势将会更明显,同时也将会出现更新更实用的技术。

上一篇:电子技术发展论文范文 下一篇: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