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翻译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7 03:04:31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篇1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改革以来,四六级考试中新增加的翻译题目的得分率并不高,这一点反映了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状况。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四六级考试,更重要的还为翻译行业储备力量。本文重点分析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特点,提出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能力的培养同样可以向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借鉴。

随着翻译学科的建立翻译研究逐渐深入以及四六级考试改革,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也引起更多关注。然而其现状却并不乐观,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却没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相对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特点,然后提出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提高翻译能力的途径。

一、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翻译能力方面的现状及原因

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得分率低,究其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教学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忽视,首先是因为教学大纲对翻译教学的忽视,历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中对翻译能力一直没有重视。其次是四六级考试对翻译能力考查的遗忘。据统计,自1987年9月到2007年12月的43次四级及1989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40次六级考试中,四级出现翻译题仅7次,出现频率为16.3%,其中4次出现在2006年新题型改革后;六级出现翻译题型3次,频率仅为7.5%[1](p86)。再次是大学英语翻泽教学科研滞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论文中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最后是教材和师资的缺乏。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教材在学习目标、内容、过程方面认识不足,更没有专门翻译理论教材。师资方面也缺乏应有的翻译理论素养和严格的翻译实践训练。

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一方面,翻译能力不仅是英语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是英语综合能力的反映。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的得分率以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忽视也反映了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翻译不仅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句子结构、语义、词义记忆正确理解原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消化输入内容又要能够输出所输入的内容,与简单的客观题相比更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为翻译行业输送大批量的翻译人才。现在翻译行业的缺口非常大,仅仅靠英语专业培养的翻译人才很难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人才的储备力量的培养可以很好地缓解目前翻译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相关统计数字显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完全有能力从事翻译工作,而且在某些方面他们还具备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翻译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只有一部分从事翻译工作,远不能满足翻译行业的需求。其次,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散在各行各业,翻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长于文学、政治、法律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对机械、化工、医药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往往难以胜任。再次,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是由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非外语专业背景学者翻译的。

三、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特点分析

同为翻译教学,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有共同之处;但作为非专业的翻译教学,也有其独特之处。

共同点:从培养目标上来讲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与专业翻译教学是一致的。翻译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

不同点:一方面,两者在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就大纲而言,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的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几乎处于完全被忽视的地位。1999年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首次将“译”的能力列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在借助一定的工具下,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左右。一方面学生误认为有了字典这一工具,生词的难题解决了翻译也就不成问题了。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材没有系统、全面介绍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的独立单元,其间穿插的一些翻译练习题充其量只是一种造句,一种语法词汇的综合练习,算不上是翻译方面的系统训练。

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对象不同。首先,英语基础薄弱。没有词汇,人们就无法传达任信息,词汇是构成话语的基础也是理解的基础。其次,汉语表达水平低。遣词造句能力不高,词汇贫乏,很难翻译出通顺流畅的语言。最后,缺乏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了解,不谙翻译技巧。这也是上文中我们提高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英语专业的学生差别最为明显的地方。翻译实践证明一旦找出英汉不同之处及表达方式之差异,问题便迎刃而解。从结构上讲,英语重形和;汉语重意和;前者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后者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关系。因而英语结构紧密,汉语结构简练。在词义方面,英语词义灵活,突出表现为一词多意而汉语用词精确,严谨。英语句法形式紧凑,语法结构严谨,而汉语句法恰恰相反。学生语法不清晰,在理顺原文句子结构问题上束手无策。英语从句一个接一个,修饰语连绵不断,句子威分之间的复杂关系,足以把一个语法知识欠佳的学生搞得晕头转向。最后也只好随意切割句子成分,理解荒谬。

四、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可以借鉴专业翻译教学成功的经验

(一)根据翻译专业教学,作为一个译者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都必须具备,首先需要培养的就是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打好语言基础、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汉语素养,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明确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编写专门的大学英语翻译教材,并且要改进大学英语课堂的翻译教学方法。

(二)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特点,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外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长于文学、政治、法律、新闻、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翻译工作,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该定位于机械、化工、医药、电子等领域。并且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是由科学、工程、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者翻译的,这些学者大部分都是非外语专业背景。所以从翻译教学的文体和翻译素材的选择上,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要有意识地向这些方面侧重。

(三)进行系统的翻译理论教学,培养翻译技能意识。相关语料库资料调查显示,就翻译单位来说,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所采用的翻译转换的基本单位是词[2],这就导致他们在翻译实践中更关注短语在译入语中的对等转换,译文结构受源语限制比较严重,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不地道的汉语表达,甚至翻译腔。在其他方面诸如时态、语态、衔接词、句式结构的转换技巧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处理起来也受英语原文的影响比较严重,对原文结构调整非常有限。这表明学生缺乏基本翻译技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文而不能打破原文结构的限制,译出符合译文语言表达规范和表述习惯的句子。导致译文语言不通顺流畅,可读性不强。

结合刘宓庆翻译技能意识的培养和翻译能力提高的论述及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在分析英语专业八级英译汉翻译试题的基础上,可以得出结论要想提高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翻译理论的讲授中,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这些翻译理论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把翻译理论知识内化,再结合大量的翻译实践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翻译技能意识,这样他们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去运用翻译理论来作为指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指导,除了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具备策略能力,策略能力贯穿了整个翻译过程,需要我们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运用各种翻译理论外的能力,包括心理能力,才能顺利地完成整个翻译任务。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

五、小结

虽然教学大纲已经把翻译能力列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项考察技能,然而从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的得分率来看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状况并不乐观。作为翻译行业储备力量的重要来源,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非英语专业的非专业性,在教学对象、教材、师资方面具有独有的特点;然而同为翻译教学,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上是相通的,所以可以借鉴其成功的方法和经验。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注重翻译理论的灌输和翻译技能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翻译的各项子能力,再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练习将理论内化熟练运用,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的翻译水平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晓莉.基于实证视角看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

[2]周宁,徐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汉翻译规范的语料库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6).

[3]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75.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翻译课程 功能翻译理论

【基金项目】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302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85-02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发展十分迅速,新增加了许多本科院校,其中应用型本科――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院校――就占了极大的比重,地方高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均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其“地方性”和“应用型”特点尤为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就是要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以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点。这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高等学校发展序列中处于“中间地带”,其外语专业的教学与其他综合类或研究型高校有着不同的教学定位和教学计划,作为外语专业的主干课程――翻译,自然也有其特殊的发展要求和特点。

翻译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翻译教学既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必需,也是翻译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技能则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更是他们未来工作时的立身之本。如何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培养出复合性、实用性和职业性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笔者拟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课程定位与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系统地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翻译课程的建设,以推动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课程定位与设置

翻译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还是提升翻译能力?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翻译课程的定位举足轻重,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兴,我们应重新审视英语专业本科中的“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

“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两个概念的分界最早是由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1988)提出,该主张在国内得到众多学者支持,并作为专用术语在方梦之主编的《中国译学大词典》(2011)中得到更为清晰全面的阐述――教学翻译是“指语言教学中的翻译活动,一般将其视为一种语言教学方法”,其直接目的是语言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或掌握语言知识,获得语言能力”,而“翻译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翻译能力”,两者对于译文的要求也不同。

国内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能从事基本的翻译工作;据统计,英语专业学生具备的听说、读写、翻译的基本技能与雇用单位的总体态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42和0.83,由此可见,翻译能力高于听说和读写能力,是雇佣单位最为看重和认可的能力之一,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

结合大纲要求和市场需求,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翻译课程应以翻译教学为主,教学翻译为辅,着重加强学生翻译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并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翻译课程,既是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初级课程,又是巩固其英语基本功的高级课程,应处于专业课程的核心地位,建议在高年级开设,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翻译课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知识课程,教学内容需涵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区别于研究型高校翻译课程的文学文本翻译及各类翻译理论的教学,应用型高校翻译课程应该是开放性的,适应翻译市场的需求和发展。

据调查,在翻译市场上,非文学文本翻译占翻译总量的95%以上,从实践层面来看,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内容应该适应市场需求,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包含经贸、商务、科技、新闻、旅游、法律翻译等不同类型的非文学文本,从而培养出“以满足市场要求为导向”的实用型人才。教学内容注重实用型,偏重某一领域或行业的文本,例如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可以商务方面的应用文本翻译作为教学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的商务领域文本翻译能力的同时,加强他们对商务英语本身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快地胜任翻译工作。

从理论层面来看,应用翻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同时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其内容 “包括人们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由于语言文字及文化上的差异,英汉同类型文本在体裁、格式及语域特征等方面大相径庭,译文若是完全忠实于原文,目的语读者恐怕难以理解,甚至导致交际失败――如何调整、重组及改写译文?与之最为契合的是德国学者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应用翻译的文本具有信息性和引导特征,这决定了这类体裁是以提供信息和感化受众为主要翻译目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原文的形式与内容要服从于译文交际功能的需要,译者可以根据文本类型、读者和客户的要求,采取摘译、编译、译述、综述、评述、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参译等变译策略进行翻译。功能翻译理论为应用翻译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指导。

教学方法也应摒弃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建议开展校企合作的翻译教学模式,将现实中的翻译项目作为教学实训模块,或让学生走入企业,进行在岗翻译实训,了解工作流程,积累翻译经验,在实操中发现自身不足和弱项,完善自我。教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先进的翻译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共享,拓展课外实践学时,加强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四、师资培养与团队建设

国内翻译专业硕士点较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成立较晚,学校较少,导致高校多数翻译教师来自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或者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对于翻译领域,缺乏系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和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授课多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教学质量一般。而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注重实用性,不仅要求教师来自于翻译专业,最好同时兼顾另一专业,以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优秀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应成立专门的翻译课程的教研团队,教学和研究相结合,使翻译教学质量得到保障;结合区域特色,重视地方需求。例如,我们武汉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原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经过各位专家指导,实地调研,在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已更名为《商务翻译》,旨在按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向湖北地区,立足武汉城市圈,着重培养学生在贸易、金融、投资、外事、旅游、汽车、体育等领域翻译方面的工作能力;建议翻译教研团队勇于创新,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开发更多的类似翻译工作坊、任务型教学、计算机翻译辅助教学等实训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笔者认为要建设一支高品质的翻译教学团队,除引进合适的优秀人才外,第一,鼓励教师进行跨专业进修,研读翻译理论,特别是功能翻译理论的相关书籍,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加强教学专业水平,参加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发展;第二,通过校企合作,定期派教师进行企业挂职锻炼,利用假期或空余时间,到翻译机构进行实训、实习,熟悉实际翻译工作流程,了解市场需求,丰富自身的翻译经验和教学内容;第三,和其他高校联合,并和企业加深合作,聘请翻译教授和资深翻译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入课堂讲学,或做专题讲座。“复合型”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通过以上方法,循序渐进,一定能够改善翻译课程教师专业不对口,翻译经验不足的现状,提升翻译课程教学质量,丰富翻译课堂,加快翻译课程建设,满足市场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建设,结合翻译课程的现状及问题,对翻译课程进行了准确定位――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兼顾巩固其英语基本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其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应注重非文学文本翻译后的功能对等;最后,提出了师资培养与专业团队建设的相关建议。以推动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Snell- Hornby,Mary.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方梦之.我国的应用翻译:定位与学术研究[J].中国翻译2003.(6):47.

[3]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黄忠廉.变译(翻译变体)论[J].外语学刊1999.(3):80-83.

[5]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翻译2007.(1):9-14.

[6]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7]李祖军,司继涛.地方高校转型中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49-53.

[8]苏奕华.英语毕业生招聘态度的定量研究与翻译课程的重新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181-183.

[9]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翻译教学;译才培养;翻译人才

作者简介:王璐(1980-),女,黑龙江鸡西人,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江苏 常州 213000)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235-02

21世纪各国间的经贸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对于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鉴于就业市场的需要,近几年来众多院校开始建立翻译系、翻译专业或开设翻译方向的课程,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这种繁荣景象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它们严重制约了翻译教学水平和翻译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为了引起翻译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笔者认为有必要梳理这些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翻译教学的进步尽绵薄之力。

一、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

近几年来关于大学本科的翻译课有一个十分有益的讨论,即翻译课有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之分。为了优化课程设置大多教学者都赞成将两者区分开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一书中根据翻译教学目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充当外语教学辅助手段的教学翻译。其重点在于比较语法和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等方面的相同与差异,其目的在于提高双语能力。第二类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其重点在于培养正确的翻译观和提高实际翻译能力,其目的是培养专业翻译工作者。第三类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而进行的翻译教学,是为非外语专业并且将来不以翻译为专职工作的大学生开设的翻译课,其目的在于提高双语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而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鲍川运教授却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大学本科非翻译专业的翻译课程,都应属于教学翻译。在南京翻译教学研讨会的综述中黄忠廉等学者明确指出,“在大会上大家基本上规范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之间的界限。教学翻译是指语言教学中的中外互译,它对译文的要求较低,比较适合翻译专业课之外的其他形式的外语教学;而翻译教学则是专业的,它对译文的要求较高。”最近一二十年间,国内各大翻译学研究杂志陆续刊登与翻译教学有关的文章,并不断呼吁要给“翻译教学”足够的重视。客观上说这些文章帮助澄清了一些翻译学上混淆的概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造成了师生对“翻译教学”的推崇和对“教学翻译”的偏见,导致本科教学阶段过分侧重翻译教学。

本科阶段过分侧重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标的翻译教学,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仅仅通过本科阶段的教学很难培养出合格的翻译人才。首先,在各高校外语院系的课程设置中翻译课仅仅像听力课、写作课一样,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课程之一,分配的学时有限。其次,学生实践的机会有限,所掌握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无法转换成实际的技能。再次,大多数学生的双语能力达不到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常常由于外语表达方式不恰当造成诸多笑话和错误,翻译课变相成为语法课或精读课,达不到真正培养翻译人才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合格翻译人才不应寄托于大学本科外语教学。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他人的做法。在一些发达国家,本科生的培养方向不是某个领域的高精尖人才;相反,硕士生才是各个行业中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博士生的教育基本上为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提供师资和科研人员。我国也应重新定位硕士生的位置,应该将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定位在硕士生阶段。在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之间,本科阶段应重视教学翻译,大力提高学生对于外语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

二、完善教学方法

在传统意义上,本科阶段翻译课程涵盖了诸多类似内容,如翻译理论的介绍、翻译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和翻译实训练习。这种翻译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值得肯定,但其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基本上把学生物化为可以灌注的容器,可以编程的计算机,认为学生掌握了翻译技巧就等于具备了翻译能力;同时误导学生特别期待翻译技巧,以为那是一条学习翻译的捷径。这些所谓的翻译技巧有利于帮助人们在理论上认识翻译现象,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却是非常有限。一切所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都是出于目的语表达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灵活变通的手段,由此笔者可以推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着眼点应放在提高目的语表达能力上。提高目的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阅读,再辅以写作和翻译练习。因此笔者认为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重点不应放在两种语言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上,而应重视阅读的作用。

另外,学生在接受翻译任务时对于翻译材料的背景、要求以及受众人群等因素一无所知,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对于学生而言,翻译任务主要的难度除了体现在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表达水平上,翻译的困难也与译者的知识能力水平、翻译目的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做任何翻译尤其是应用翻译之前,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译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即事先主动阅读大量与翻译材料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熟悉相关领域的词汇和表达法,弄清翻译的背景、受众等诸多因素,主动预测翻译问题,计划翻译策略,做好翻译的前期准备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降低专业知识困难和技术性困难。

三、切实提高翻译教学从业教师素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教授认为,中国市场专业翻译人才的实际缺口高达90%。与社会需求相悖,许多高校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却是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结果不但导致许多翻译专业毕业生出了校门又入校门,社会翻译岗位需求得不到满足,还致使许多翻译教学从业教师素质与国家要求严重脱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办(2007)11号)中第九条曾作出要求:“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的笔译教师应当承担过不少于30万字的正式笔译任务,口译教师应当承担过不少于20场的口译经验。但现实情况却是大批翻译教学从业教师长久以来受限于外国语言和文学的教学环境,实际经验较少,与社会的实际翻译需求脱节,教学视野狭窄。许多翻译课的教师从来没有或基本没有从事过应用翻译的实践,也不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和进展,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金融、法律、科技、政治等专业知识,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传授的知识极其有限,很难对翻译文本做出适当正确的评论。因此首先应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为教师进入业界实习、掌握第一手理论研究数据和翻译实践提供便利,鼓励教师尽可能接受一些翻译任务,这样可以使教师保持与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所需。其次可以效仿香港高校的翻译系/专业的做法,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专职翻译做兼职教师,教授商务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法庭传译、经贸翻译等实用翻译课程。应用翻译师资必须是另行打造的,因为完全靠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内部的自我培养和调配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四、开设国学课程和“杂学”课程

人们普遍意识到国内高校外语院系学生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学了外文,锈了中文。而翻译起码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外语水平过关只达到要求的一半,另一半的要求是译者的母语也要达到同样的水平。鉴于外语院系学生的弊病,我国各大高校本科阶段为学生开设了汉语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汉语修养,使学生能够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但笔者认为对于学习翻译的学生来说,除了开设汉语课程,还应开设国学基础方面的课程和“杂学”课程。

我国外语教学目前似乎出现了一个倾向,即将外语从其所属国家的文化和人文传统中剥离开来,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纯粹放在语言本身上,根本不顾及外语背后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观念。这种学习语言的状况让人担忧,这种教学会教授“苍白外语”,至少是没有生命力的外语。然而更大的问题是大批学外文的学生对自己国家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是一片空白。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学习、了解汉文化之际,这个现象简直是一个令人无法解释的悖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使他们做翻译时“知己知彼”。因此本科阶段在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开设国学基础方面的课程,弘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气。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各高校还应对学习翻译的学生开设一门比较“厚实”的杂学课程。教师如果把翻译教学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文学文本的欣赏和翻译,则无法培养出合格的翻译人才。据有关学者统计,文学翻译只占现在全部翻译总量的不到百分之一,其余百分之九十九都属于应用翻译的范畴。应用翻译几乎包括文学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社会生活、对外宣传、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包括旅游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广告翻译、新闻翻译等等。翻译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是翻译全才。精通翻译的学生除了应具备外语背景、熟悉语言文学之外,还应对农业科学、经济学、哲学、传播学、法律、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态势、科技词汇、修辞手段、文体形式、表达方式等有适度的掌握、了解和研究,也就是说做翻译的人应该是“杂家”,应具有杂学知识,故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为学生开设一门“杂学”课程。

五、结语

一名合格的翻译人才需具备三种能力,分别为:第一语言能力,即本人驾驭母语的能力;第二语言能力,即本身熟练掌握目的语语言的能力;第三超语言能力,即在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转换的能力。说明翻译工作不是任何一个掌握两种语言的人就能胜任的,语言能力不等同于翻译能力,培养译才的道路任重道远。笔者认为只有切实关注本科阶段翻译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适时地采取相应的补救和完善的措施,才能有效推动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培养出具有扎实语言基本功、宽广知识面、一定专业知识的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忠廉,李亚舒.译论研究及其教学的新发展[J].中国科技翻译,1997,(2):6-10.

[2]Nord,Christiane.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Second Ed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168.

[3]Dollerup Cay.Basics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126.

[4]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35-70.

[5]高方,许钧.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6):5-9.

[6]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J].上海翻译,2006,(3):36-40.

[7]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2003,(2):48-50.

[8]林璋.翻译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J].外语研究,1997,(3):61-63.

[9]许钧.应加强翻译教学改革[J].外语研究,2000,(2):3-4.

[10]何刚强.译学无疆,译才不器——翻译(院)系培养人才应由长远的眼光[J].上海翻译,2006,(2):39-42.

[11]张美芳.外语教学如何迎接21世纪的挑战?——香港高校的翻译教学给我们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42-44.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篇4

Abstract: Translation is an art. Translation proc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aesthetics in terms of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quality impinges largely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oblems underlying it and it is argued that to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s an avoidable trend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Three strategies are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关键词: 美学;翻译教学;审美意识

Key words: aesthetics;translation teaching;aesthetic 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221-02

0 引言

冯庆华认为:“如果把写作比成自由舞蹈,翻译就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因为原著的创作不受语言形式的限制,而翻译既要考虑到对原文的忠实,又要按照译文的语言规则来表达原文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翻译并不比创作容易,有时甚至更难。难度越大,其艺术性也就越高。翻译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它的艺术美已经远远超出了语言的范畴。”[1]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也应将审美理论和审美意识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理解源语和译入语的美感,追求翻译的更高层次。

1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翻译教学现状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3]而译者的天职就是用最恰当的语言忠实再现原文。翻译的任一阶段——理解和表达都离不开对源语语言的审美认知,译者不仅要忠实再现原文的内容,还要充分保留原文的风格。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两种语言的美学认知,但是,目前在我校研究生翻译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理论建构不足 目前翻译教学采用的基本模式为:翻译技巧讲解+翻译实例训练。首先由教师讲解翻译技巧,其次进行翻译实例训练,教师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翻译技巧的使用方法,之后为练习阶段,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技巧。总体看来,教学重点为翻译技巧讲解,而对能起到高屋建瓴作用的理论体系建构关注不够。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寥寥无几,学生理论体系建构薄弱。

1.2 汉语表达能力较低 很多同学认为,汉语是母语,不需要专门学习,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学生汉语表达能力不够。近年来关于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高校的外语学院也陆续开设了中国文化课程,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弊端依然明显。自进入大学阶段后,很少专门阅读汉语作品(专业课程除外)。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对汉语却是顺其自然,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翻译腔”——英语句式的汉语表达。

1.3 审美意识教育欠缺 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审美意识欠缺。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既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有关,也与学生日积月累的语言素养相联。由于教学中侧重于具体技能的讲解,且课程大纲中并无翻译美学的介入,因此,学生审美意识欠缺,审美能力教育缺失。

2 审美意识培养策略

就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来说,审美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加强翻译美学理论体系建构 翻译理论是翻译实践的指导。翻译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实践,翻译理论的指导不可或缺。翻译审美过程是通过翻译主体的语言综合能力来完成的,因此翻译主体的理论体系建构是进行翻译审美的前提。通过审美理论的建构,培养学生感知、欣赏源语和译入语语言和风格的能力。刘宓庆在《翻译美学理论》中将汉语之美归纳为结构美、音乐美、意象美,将英语之美归纳为阳刚美、动态感性美、自然美、丰繁美和模糊美。

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在进行文学翻译时才需要审美意识,实则不然,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其固有特征,任何一种翻译都是一种艺术,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而言,翻译审美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从总体上把握语言的简洁美、准确美。因此,在教学中应融入翻译美学理论,如许渊冲的“三美”论、“三化”论,傅雷的“神似”论,钱锺书的“化境”说等。翻译审美理论的建构对翻译审美意识的培养、翻译能力的提高都将有所裨益。

2.2 通过佳译赏析提高审美能力 佳译赏析是培养审美意识的途径之一。所谓佳译,即名家大家所译的作品,通常情况下,名译因其成功地再现原作的内容风格、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高超的译技而成名,因此佳译赏析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审美潜质的客体。在科技英语翻译教学中融入佳译赏析,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科技英语的特点,在翻译中努力实现科技英语这一特殊文体的美感。

2.3 应用翻译批评建构辩证翻译观 “翻译批评是以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理论为背景和基础,对各种翻译现象、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潮进行分析、阐释和评论的科学认识活动。它既是一种高层次的翻译接受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独立地位的翻译研究活动。具有自律性和他律性的双重特征。”[6]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围绕课本内容展开教学。批评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翻译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5]所谓批评式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翻译理论与翻译译例的分析,以组为单位完成翻译任务或对某一译本做出分析和评论。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论时,应以鼓励为主,对于翻译较好的地方应大加赞扬,而对于错误的地方则侧重分析原因。也可以对教材上的译例进行批判,集思广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找到最恰当的翻译方法。以批评形式进行的翻译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鉴赏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的翻译观——“译无定译”。

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中引入翻译批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翻译练习和讨论,可以使学生掌握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翻译水平,并且培养正确评价译文和欣赏译文的能力。批评式翻译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使学生既打好语言和翻译基础,又拓宽思路、扩大视野,更具有创新能力。[6]翻译批评的融入,能够使学生习得对源语和译入语美感的欣赏能力。

3 结语

从语言层面来看,翻译确实和语言学存在着“符号共享关系”,但是,一旦进入到文本的意义层面,翻译的全过程都与美学密切相联。因此,在教学中不应只着重语言符号的对等,或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只在乎意义的传达,而是要在教学中融入翻译美学理论,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本的能力和翻译能力。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来说,翻译美学的融入意味着翻译教学的一次改革,通过建构翻译美学理论体系,佳译赏析以提高审美能力,在翻译课程中引入翻译批评,从而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实际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3]温秀颖.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4]朱山军.关于专业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5).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 翻译 教学 实践练习

一、合理分配各类文体的翻译练习所占的比例

在针对北京近15所高校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教师指导下的翻译实践练习80%以上是关于文学领域的描述及叙述文体,而对其它文体的翻译练习却涉及较少。然而,事实上,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除了会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进行研究或教学工作,多半是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相关工作。因此,学生除了要在翻译课上学习描述及叙述文体的用法特征之外,更应该接触的是与日后工作息息相关的文体类型,如公文文体、一般应用文体等等。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文体的类别。刘宓庆根据翻译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文体与翻译》一书中概括出六种文体,即:新闻报刊文体、论述文体、公文文体、描述及叙述文体、科技文体及应用文体。这六种文体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全部的交际活动。然而,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法治社会的逐步建立,法律文体也日益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至此,我们可以说学术界和翻译界普遍认可的大致共有这七类文体。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文体与翻译之间的联系。刘宓庆曾在《文体与翻译》一书中指出:文体与翻译的密切关系已经日益被翻译界所认识。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存在着不同的文体类别。译者必须深谙英汉两种语言各类文体的特殊用法和特征,才能在英汉互译中尽可能做到使译文的文体和原文的文体相一致,以及使译文作者与原文作者的个人风格相一致。

文体与翻译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的分析原文的文体特征,再思考如何能在译文中用相应的文体来表达,以求达到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相一致的效果。

最后,在英语专业本科的翻译教学中,又该如何分配各种文体的翻译练习所占的比例呢?由于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学时数限制,合理的安排好各种文体的翻译练习所占的比例显得至关重要,否则很可能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一般来讲,应该从浅显的短文、小说入手,培养学生的基本翻译技能以及对翻译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熟悉“语言共核”部分的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之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再分步骤、分阶段的练习各种文体。有一点值得推崇的是:无论哪种文体的翻译练习结束后,都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便可以回到理论的高度,理性认识每种文体的用法特征和翻译要点。

然而,事实上,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或出自客观原因或出自主观原因,可能无法在翻译实践练习中全部接触到这七类文体。但是,他们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有重点性的选择其中的几种文体作为翻译实践练习的内容。例如,学生毕业后多半是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因此,翻译教师可以把新闻报刊文体、公文文体、科技文体、应用文体作为重点练习的对象,在翻译课总学时数的限制下,也可以忽略对法律文体或其它文体的翻译练习。只有这样,在本科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教师才能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掌握主动权。

二、扩充翻译练习的来源

目前,在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所使用的翻译教材中,多半附在后面的翻译练习都配有参考译文。在调查中,有很多老师反映:这些翻译练习不太适合布置给学生做练习,因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他们会在做练习的过程中,不自觉的翻看参考译文,不动脑筋。此外,也有不少老师指出这些翻译练习留给学生做对比阅读和翻译鉴赏可能更合适。鉴于此,笔者建议:翻译教师可以将这些课本上的翻译练习作为阅读鉴赏文章,自行添加一些新鲜、具体的译例作为补充材料。他们应该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翻译水平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参照教育部批准下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和《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所规定的教学要求,来尝试亲自动手编写翻译练习题。他们可以充分借助和利用最新的国内外报刊杂志、商业信函、公开演讲、政府公文以及网络资源,广泛搜集真正所需的、最适当的翻译练习材料,以弥补翻译教科书的不足。笔者曾在北京元培翻译培训班给学生布置翻译练习时,会紧密联系时事,选用China Daily、华尔街日报等的新近热点文章作为练习材料,如两会热点、奥巴马竞选稿等等。与此同时,笔者也会经公司同意后把公司最近的翻译稿作为练习素材,如国家卫生局稿件、海尔新闻稿、汽车说明书、银行合同等等。之所以这样做,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其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独立行事、我行我素。

事实上,大多数的翻译教师也是这么做的。在本次调查中,46%的学生反映其教师用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为翻译练习,28%的学生反映其教师用教科书和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为翻译练习,只有26%的学生反映其教师只用教科书上的材料作为翻译练习题。由此看来,大多数教师(74%)都会自己亲自动手搜集并编写翻译练习题。

综上所述,翻译教师显然已经认识到了新时代对教师责任心和学生能力的要求,因此,他们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时时掌握新知识、了解新信息,以便为学生及时提供最新的翻译练习内容,肩负起为社会培养合格翻译人才的重任。作为翻译教师,不断给学生提供最新、最适合的翻译练习材料将伴随翻译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89-90.

[2]高华丽.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1.

[3]严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293.

作者简介:

(1)第一作者:温彬,女,河南洛阳人,汉族,出生日期:1984.7.6,工作地点:河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计算机辅助翻译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应用型 翻译能力 培养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培养研究》(项目批准号GH134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10-01

一、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因此翻译作为一种专业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与翻译相关的基础课和方向课。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专业课程描述》也对翻译课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穆雷教授在《翻译教学发生的途径》中指出:翻译教学本应“以培养职业翻译能力为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从业技巧”。应用型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要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既要扎实语言基本功,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生语言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受母语影响严重和工具书使用不恰当。

2.1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大部分学生的词汇和语法基础薄弱,无法理解翻译中出现的一些多义词和特殊句式。同时,学生对翻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缺乏翻译训练。还有一些学生,必要的英汉文化常识贫乏,对英汉语言的差异与关联不够了解,这样就会使他们在翻译练习中双语转换能力较差,从他们的作业和试卷当中可以看到很多错误。

2.2受汉语的影响严重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难免会受到母语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受中西方各自文化的影响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许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些差别,经常用汉语的表达方式来翻译,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不地道的中式英语,翻译的东西也不符合标准。学生的母语干扰了英语的能力,翻译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2.3工具书使用不当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不同形式的电子词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利用,例如快译通、电脑桌面词典、手机词典等。许多大学生也因此变得懒惰,当遇到生词时过分依赖于电子词典。电子词典和纸质工具书相比确实方便、快捷,但有些电子词典的释义过于简单,而许多学生在翻译时直接照搬,缺少通过网络及百科全书去查证的过程。

三、翻译能力的培养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其阅读能力的增强,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比较难懂的句子,而将两种语言进行准确的翻译转换势必有助于理解。同时,具备良好的翻译能力也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在翻译训练中,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写作能力,树立自己英语学习的信心,英语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兴趣也因此变得更加浓厚。并且,翻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通过有关翻译的理论学习和翻译技巧的掌握,可以提高翻译的水平,因此增强了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也可以利用英语这种语言工具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来了解世界。

四、翻译能力培养的策略

基于对以上应用型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问题和重要性的分析,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英语教师给出翻译教学的建议,以提高翻译教学水平。

4.1夯实语言基础

英汉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学生首先要对原文的意思深刻理解,然后是要用译文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解决了这两个根本问题才能顺利实现翻译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敦促学生必须很好的掌握两种语言,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2传授翻译理论和技巧

翻译是一项细致而富有技巧的工作。前人在自己的翻译学习和工作中总结了大量适用的理论和经验,这为我们的翻译学习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所以,在翻译课堂上,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并将翻译技巧充分的运用到翻译实践中一定会提高翻译水平和效率。

4.3选择合适的翻译材料

随着翻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翻译的题材也在日益更新。广告、旅游、经贸、新闻、科技等题材的翻译比重逐渐超过了文学、宗教等题材的翻译。应用型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要突出其应用性与实用性。所以,在选择翻译材料的时候要跟进当前的翻译需求与市场走势,这样学生在毕业时才能用得上所学的知识,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以尽快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

4.4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

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固然决定着翻译水平的高低,但广博的知识储备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翻译材料的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天文、地理、科技、影视等无所不包,非常宽泛。所以,学生要通过博览群书、上网等多种方式大量阅读,汲取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来增加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这样才能精准的处理翻译材料。

4.5运用恰当的翻译课程教学方法

应用型本科翻译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不断的翻译学习与实践,锻炼并形成翻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将翻译教学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翻译专业知识,如翻译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等应以教师讲授为主。而翻译实践部分,可以安排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完成,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总结经验和发现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转换能力等。教师还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翻译教学的模式,在课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适当的练习,循序渐进的提高翻译能力。

五、结语

翻译能力是综合运用语言的重要技能之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翻译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进行实践并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并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翻译理论与务实丛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孔令翠.谈翻译教学中几个关系的处理[J].教育与职业,2005(32).

[3]刘正兵.翻译赏析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型翻译本科专业;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18-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翻译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我国翻译产业的爆炸式增长以及社会对专业翻译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近年来我国的翻译学科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0年9月,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8所。截至2011年5月,国内已有42所高校获得了教育部批准设置翻译本科专业。另外,更有近百所院校在英语专业中设置了旨在培养专业翻译人才的翻译专业方向,翻译专业已经成为广受社会和学生欢迎的新型外语类专业。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迫在眉睫。面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产生的巨大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开始探索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和向应用型本科转型,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应适应市场需求,将翻译专业从英语专业中分离,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在翻译人才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笔者以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普通高校翻译本科专业为坐标和参照系,厘定高职院校应用型翻译本科专业的内涵,具体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应用型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专业知识与能力构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问题,指出高职院校应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开放联动和协同育人,培养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翻译本科专业应培养何种规格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科专业定位是否准确,也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具有社会适应性。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社会需求和行业导向为依据,还要考虑培养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要做到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并重,让学生不但具有良好的双语转换能力与必备的经贸、科技、旅游、医疗等行业知识,亦兼顾到人文科学素养训练,以保障学生具有更好的就业能力,毕业后能发挥所学,顺利投入职场、服务社会。高职院校翻译专业应该培养的是应用型翻译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翻译本科人才,不能照搬其他普通高校的做法。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研究型、通用型翻译人才,以训练文学、语言学方面的翻译人才为主,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高职院校培养的则是应用型翻译人才。虽然这两种人才都具备专业及相邻专业的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但两者在知识领域、能力侧重、研究能力强弱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高职院校的翻译人才培养应该依靠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将翻译人才培养与经贸、科技、旅游、医疗等行业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有机结合,使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既具有过硬的双语转换能力,又具有普通高校翻译专业毕业生无法比拟的职业技能与专门行业知识。通过学校、行业、企业的开放联动,创新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解决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顽疾。

此外,高职院校的翻译专业还应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走有特色的、适合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之路。例如,深圳的高职院校应根据《深圳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关于深圳市“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与经济国际化紧密相关的国际贸易、外商投资、国际物流、国际金融、企业国际化经营等行业,以及重点改造提升名牌高端服装、钟表、家具、黄金珠宝、印刷包装、模具制造等六大优势传统产业的规划,重点培养面向上述行业与产业的翻译专业人才。

概言之,高职院校翻译本科专业应培养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以行业为导向”是指高职院校的翻译人才培养应该紧密结合行业,接受专门针对经贸、科技、旅游、医疗等不同行业的行业培训与行业教育,使之毕业后便能马上从事该行业的口笔译工作;与普通高校以通用型翻译人才为培养目标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翻译本科强调对学生施以密切结合行业、企业的实用翻译能力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职场。具体做法是对学生实行阶段性训练,低年级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与翻译技能,到高年级阶段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在自愿报名和选拔的基础上进行方向性分流,采用“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等模式培养翻译人才,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对学生施以相关行业教育与行业培训,并以行业为导向进行专门的翻译素材、行业术语、翻译技巧训练,以适应特定行业之翻译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

那么,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技能呢?我们认为,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应由双语技能、翻译技能、通识教育、人文素养、行业知识5个模块构成(详见表1)。双语技能主要包括外语语音与语法等语言知识、外语听说读写技能、双语演讲与辩论技能等。翻译技能主要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等。通识教育主要涵盖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学语言国家概况、外国文学基本知识、计算机与网络运用等。人文素养则涵括创新能力、中外文化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等。行业知识主要包括行业背景与概况、行业业务知识与技能、行业操作流程与模式等。

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的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首先,与高职院校培养的专科人才相比,其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应有较高层次的提升,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与高职院校专科人才培养强调某种专项技能的获得不同的是,翻译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应将激发兴趣、培养意识和挖掘潜力作为重点。高职院校翻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基本的人文科学研究方法、宽广的学科视野,而且还要了解翻译中的基本问题、翻译行业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具备从事口笔译实践的良好能力,能够合格、独立地完成一般性的各类翻译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培养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职业型翻译人才,既要考虑到行业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又不可只片面强调翻译技能的训练;既要尽量明确翻译专业的内涵,又不可将其专业知识与能力限定得过于狭窄。

其次,高职院校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处理好实践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关系。娴熟准确的双语转换能力当然是本科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目标。毕业生的实操能力固然重要,但绝不可过分强调。高职院校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必须关注学科素养的培养,但这不是传统的翻译理论课,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知道人们讨论翻译现象的视角与思路,学会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也就是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能力。

再次,高职院校翻译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翻译技术应用能力。现代翻译技术主要指机器翻译技术和译文文本的编辑和修改方法等。在培养学生使用机器翻译时,除了对软件实用技术的培训外,还要训练学生对译文错误的识别能力,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改正。

课程设置

围绕以上所提出的高职院校翻译本科人才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可考虑分为相应的5大模块,即双语技能模块、翻译技能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人文素养模块和行业知识模块。双语技能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对母语与外语的感知、理解、欣赏、比较、使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打好外语语言基础,将外语的运用和交际能力提高到中高级水平。翻译技能模块则以翻译的理论、知识、技巧、方法和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口笔译能力,使学生掌握不同行业领域的基础笔译技能以及各种场合的联络口译和一般难度的交替传译技能,掌握作为职业译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口笔译实践经验。而通识教育模块则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跨文化交际、外语语言文学等基础知识的培养。人文素养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行业知识模块则以传授各相关行业的知识、理论和原理为目标。

上述5个模块不是各自孤立的,也不是处于同一层面,它们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有主有次、互相联系。其核心是翻译技能模块与行业知识模块,双语技能、通识教育和人文素养模块是为学生最终获得翻译能力和行业知识服务的。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行业知识是在5大模块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能力等相互融通、综合作用、内化而成的。

高职院校翻译专业本科四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和专业教育阶段(三、四年级)。基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打好双语基本功,提高双语运用能力,并具备初步的口笔译能力,为进入专业教育打下牢固的语言与文化基础。专业教育阶段的学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笔译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文体的笔译技能及各种场合的口译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一定的口笔译经验;另一方面,专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可根据“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等模式进行方向性分流,在这一阶段必须强化行业知识教育,对学生施以相关的行业训练与行业培训,使学生对相关行业的发展概况、基本业务知识与技能、行业操作流程与模式有较深入的了解。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翻译专业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译者的文化背景、思想意识、性别种族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其翻译行为。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以学生主体为中心,在着力提高两种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两种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的翻译教学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教学方法:翻译工作坊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实践教学。

翻译工作坊教学法 所谓“翻译工作坊”,就是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议定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翻译工作坊”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高强度的翻译训练,让学生通过“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的方式,感悟、领会和把握翻译的真谛,不断提高翻译能力,为他们日后独立从事翻译活动打下基础。工作坊可以提供一个广泛观察自我和他人的环境,参加者通过一系列任务明确的练习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去发现认知的盲点,对照教学要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改善现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根据翻译工作坊教学的特点,教师需要扮演调解者、组织者、创造者、促进者、监管者、引导者、指挥、教练等角色。教师在设计工作坊时,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设计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场景,在互动中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自省”的机会和可能。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或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国际应用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它以真实项目为依托,鼓励学习者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理解、分析、反思并按照要求顺利自主或集体完成相关任务。项目教学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在以项目为主导的实战式教学中,要处理学生――教师、学生――客户、学生――资源(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一旦进入职场,就可以顺利参与到项目中,尽快适应职场。

实践教学 翻译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一定要有相当的时间参加口笔译实践,把社会实习作为高职院校翻译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学习内容。实践教学可以与项目教学法有机结合,在完成真实翻译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加大专业实习的比重,在教学中融入翻译市场的相关因素,笔译交稿时间、译文编辑、口译到场时间、着装规范等。高职院校的翻译本科教学还应该强化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在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来。

结语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和职业导向为依据,还要考虑实现培养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要做到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并重,培养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应由双语技能、翻译技能、通识教育、人文素养、行业知识等5个模块构成。高职院校翻译本科专业各课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连续性和层级性。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分为相应的5大模块,即双语技能模块、翻译技能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人文素养模块和行业知识模块。这样才能确保高职院校最终设置的翻译本科专业能形成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教学计划,并突出翻译技能训练和翻译能力培养,形成以理论为支撑、以成套教材为辅助、以教学理念为指导的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韩虎林.刍议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7(8):52-53.

[2]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32-36.

[3]刘和平.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J].中国翻译,2011(1):37-45.

[4]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苏广才.地方院校开设翻译本科专业的思考[J].外国语文,2009(5):93-96.

[6]王传英,崔启亮.本地化行业发展对职业翻译训练及执业认证的要求[J].中国翻译,2010(4):76-79.

[7]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教学理念[J].中国翻译,2010(2):39-43.

[8]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语,2008(6):4-14.

[9]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20-24.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翻译学

学科建设

问题

今日之中国,译事可谓空前繁荣,几近“泛滥”之势,毁誉褒贬,莫衷一是。而关乎翻译学科存在与否的辩论,也是不绝于耳。近二十年来,专家学者就翻译学的建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双方激烈交锋,各执一词,其撞击的思想发人深省。经过数次探讨,译界的专家学者尤其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多数同意呼吁当局承认翻译学科的学术地位。许多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从语言学、心理学、文体学、修辞学、哲学、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对翻译进行研究。自 1988 年黄龙的《翻译学》问世以来,国内就出版了 40 多种研究翻译理论的著作(包括翻译史、译论史及有影响的论文集)以及更多冠之以翻译教程的书籍(杨自俭,2002:6)。尽管如此,翻译学科至今仍未获得适当的学术地位,社会对翻译专业及从业人员不够重视。面对当前翻译学科难有作为、境遇窘迫、面临阵痛的现状,大凡关心翻译学科建设的人无不为之担忧。本文拟从翻译学的厘定、翻译理论的研究、译者的水准与声名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几个问题来探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概括而言,当前国内翻译学科存在如下问题:

一、翻译学科厘定不清

每门学科的建立,首先要厘定自身的目标与范围。总的说来,翻译学是一门独立的、开放性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杨自俭,2002:11)。就学科体系而论,存在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科和建立以西方理论框架为基础的翻译学科两种争论。对于这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只是作为普遍性学科而言,无须贴上中国还是西方的标签。诚然,翻译学既不是理论方面也不是普遍规律方面的封闭的科学,而是一门“认知性、解释性和联想性的科学”(Wolfram Wilss,2001:13)。在翻译学的学科架构中,我国学者谭载喜、隄金 、杨自俭、刘宓庆、范守义等人各自提出了翻译学的范围与分野。参照西方学者如霍姆斯的译学构想,这些学者的构架缺少“描写翻译研究”,这就使得我国翻译研究视野狭窄,表现在“只研究文本而不重视研究翻译的目的、用途以及译语社会的文化传统和其它社会因素”,在“应用翻译研究方面,焦点一直放在制订单一的、万能的、永恒的标准”(张南峰,1998)。描写翻译研究的缺失以及其它方面的失误,使得我国的翻译研究难以推进,学科建设自然停滞不前。

翻译学是个开放而非封闭的体系,凡是翻译中出现的问题都可纳入研究。建立翻译学必须做些“扎实的工作”,包括“编写全面、系统阐述翻译学的纲领性著作”,“鼓励产生并完善各种翻译理论,如翻译的??理论等等”(谭载喜,1988)。然而,翻译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尽管会借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翻译学能把众多学科囊括在内。从世界范围的研究趋势来看,翻译研究受制于人文思潮的传播与嫁接。国内的一些学者以跨学科建构译学框架为目的,把其它学科装入他们的理论。这些理论可以说是多元的表现,然而未免牵强。这些理论分支缺少联系,难以沟通,给人“其它学科从属于翻译学”之嫌。

(二)纯理论崇拜过热

目前的翻译界,纯理论的研究似乎已成气候。陆谷孙教授曾就此现象撰文称:在国内英语界的一些人之间,近年来呈现越来越狂热的理论崇拜倾向,文章越写越艰涩,术语泛滥之余,数学公式和物理图表(例如,语言力如何在语言场中作用!)之类的学术泡沫,把原本简明不过的常识弄成云里雾里,读者难以洞视其中。而毛荣贵教授也就这种现象说出自 鑞己的看法,认为“这种纯理论是一支‘好箭’,可惜是银样枪头!”(毛荣贵,2002:5)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拔高纯理论研究的现象呢?这主要是目前中国翻译界有种倾向认为:国内翻译学科地位低下是因为翻译在理论上没有建树。多数学者认为只要加强了纯理论(所谓基础理论)的研究,便会从根本上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摆脱语言学给翻译研究的阴影。这种“指引式的言论经常出现于各种翻译学报,但实际上投入时间与精力去做基础性研究的人却非常少,真正接触原始史料并进行理性分析的更是罕见”(孔慧怡,2000:8)。翻译研究当然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任意拔高纯理论研究的地位,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翻译学科的地位,尽管其出发点是好的。翻译研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主要还是要扎根于本土的实践。正是缺乏对国内带有根本性的本土研究,使得翻译学长期处于边缘的地位。再者,翻译研究并不只是纯理论的研究,还包括应用翻译理论的研究。

(三)学者译家水准问题层出,声名卓著者稀缺

学风译德是人们关注学者、译家及翻译学科的重要维度,也是关乎学科建设的无形力量。当前,这方面的问题可谓很多,繁荣背后隐藏着双重危机。一者见利忘义的浊流冲击翻译市场,二者不少译者不能严肃对待翻译事业。翻译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也不算少,察其荦荦大端者,“编译外文著述观点冒充自己的观点者有之,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者有之,胸怀不够豁达宽容者有之”(杨自俭,2002:20)。尤为突出的是少数学者抢占山头,各自为政,造成研究术语混乱。术语体系是一门成熟学科的重要参数。一门学问要成为独立的学科,必须有一整套术语来描述其研究对象、目的、方法、规律、定理的基本概念。六十年代以来,各种思潮、文论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国内学者在引进这些术语时,根据各自的见解,纷纷译出各种名称,使得翻译研究术语杂、乱、玄。这种局面对整个学科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还有待于学术的规范。

翻译学科地位有待提升是大家的期望。人文科学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不是按其科学性、学术性而定的,很多学科证明了这一点。就拿语言学来说,在索绪尔确立现代语言学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语言学还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经过雅各布逊、乔姆斯基等人的努力,语言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为西方学界显赫一时的学科。这之后,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也加入语言学研究者的行列。再以国内民俗学为例,如果没有钟敬文先生顽强地在这个领域里耕耘,民俗学就不会获得这般重视。很显然,没有声名卓著的学者,没有大师级人物,要想获得重视,谈何容易!人文学科尤其如此。国内理论界,专著越出越多,大部头翻译作品也层出不穷,然而较之人才辈出、星光灿烂的年代,现在的译界黯然失色。如此现状,岂能走向主流,遑论获得认同?

(四)人才培养急待提升

翻译研究说到底还是研究队伍来进行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教育体制的束缚,当前的翻译研究队伍不尽如人意,知识面狭窄以及理论素养欠缺制约着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学科设置来看,大多是将翻译的教学置于外语系,很少开设专门的翻译系来培养专门的人才。近两年来,局面稍有改善,部分外语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开始设立翻译院系。由于受到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培养规格以及教育体制与管理的影响,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翻译学科总的专业水准有待提高。可以说,人才培养问题与总的专业水准都与翻译学科地位关系密切。社会的需要是学科规划的主导力量,如果这个学科没有培养能够胜任工作,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个学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当前翻译学科难有作为是个不争的事实,任何关心它的走向的人都会感到有责任改变这种遭遇阵痛的困局。翻译学科如何走出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

第一,完善翻译学科构架。首先要突破观念,译学构架并无中西体系之分,任何可取之处皆可为我所用,尤其要重视描写翻译研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西方的理论来解决本土的问题,毕竟中西方处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的传统发展除了关键性的危机时期之外,一向强调内部协调、不假外求。(孔慧怡,1999:7)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从边缘走向中心,翻译研究必须立足本土,借鉴外来思想,建构理论。至于翻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可以将翻译学视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但无需将其它学科囊括其中,而要厘定学科分支间的联系。

第二,分清缓急,合理分配纯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的资源。翻译理论可以分为纯理论与应用理论。

纯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基础知识,既包括有实用价值,也包括无实用价值的知识。应用理论的目标在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践问题,尤其要关注文学翻译以外的文体的翻译问题。翻译理论的多寡并不说明地位何其高也,翻译学的研究终究主要是面对实践的,基于翻译语料库的研究代表了新的方法。而且在当今翻译学科受挫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应用理论研究,才能获得充足的发展资源,才能为纯理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如果偏离这个方向,便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第三,加强学术规范,整顿翻译出版市场。一个学科在草创时期,难免会出现混乱的状况。但是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加约束,学科的发展便会受阻。这就需要对学科的组成人员及内容进行规范,使之走向正常的道路;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鼓励正常的学术争鸣。对于翻译市场的混乱状态,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尤其对重译作品要严格限制,有限的出版资源要保证急需的资料翻译。

第四,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估机制。建立课程设置合理的翻译系势在必行。完善课程设置研究,加强双语教育,拓宽学科层次,尤其要引进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当前人事部实施的翻译资格证书考试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稳妥的方式。说到底,所有的努力便是要培养专家、大家,提高学科的专业水准。

参考文献

1. Wilss, 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 黄振定. 翻译学[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3. 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4. 孔慧怡、杨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 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6.谭载喜. 试论翻译学[J]. 外国语. 1988(3).

7.杨自俭. 译学新探[C].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2.

8.张经浩. 再谈“翻译学”之梦[J]. 上海科技翻译. 2001(2).

9.张美芳. 翻译学的目标与结构[J]. 中国翻译. 2000(2).

上一篇:非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英语议论文写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