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6 11:55:04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篇1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教改;教学能力;应用策略

“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教育家施瓦布)这句话对于现今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基础教育任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策略。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及内容。现就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策略进行浅显的论述,以飨读者。

一、探究性学习的涵义

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双边的,教师与学生都将以导师和主人双重的身份进入课堂。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弊为利,要按照现代教学的运行机制,变换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探究性学习方式对于教学改革是符合实际的,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书本、教室的壁垒,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的,是遵行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空间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选用探究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题中探究,在观察与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中中探究,既体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教学应用,又凝聚了学习群体的智慧力量,让学生能在体验中成长,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从探究性学习的概念中,我们知道探究在于主题(问题)甄别设立、情境创设、解决合作梳理、交流体验感悟,在其探究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

(1)问题性。探究学习通常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问题质疑、解疑就成了一个载体。学生首先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再着手调查、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在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体验了学习,发展了学生。

(2)开放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把问题的解决与生活相联系,打破课堂教学书本与教室在空间上的束缚,拓宽了学习的范畴,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开放,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使学生思维方式的开放,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

(3)活动性与主动性。探究性学习是以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题,选择研究方式,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取直接应验和间接经验。

(4)整合性。探究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及学习方法,从而克服分科学习对人才培养的弊端,培养了综合能力,促使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当然,学科知识的整合探究也提出对教师知识结构构建与运用的要求。

当然,在探究学习也是一个多向互动的学习过程,探究过程既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也要求在探究过程中的调查、采访对象的互动,这样多重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四、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教师作为探究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其又如何应用呢?

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的策略

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其基本内涵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激发潜能的所在。

(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方式多样而不拘形式。在导入新课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巧妙设疑,或表情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图文并茂等形象多方面地吸引学生,甚至穿插读、议、讲,在有疑惑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有感悟,感受作品中文字的喜怒哀乐,加深对生活的认识。

(2)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要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于几个问题先后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深度的把握。给学生空间与时间,教其方式与方法,掌握时机这样才能拓宽思维的范围,提深思维的层次。

(3)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准备,探究精神的培养。语文是一门表现人的思维情感的学科,缺乏知识储备是无法维护正常思维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充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准备(包含对生活感受的积累),而欲展开有效的探究教学,是无法想象的,是机械的,被动动,是没有互动的教师独白的单向性教学,是不能让学生保持思维新鲜感,更不能促使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形成。

2.指导学生实施好探究过程的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颠簸,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掌握探究学习实施的策略。

探究学习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交流阶段。

问题阶段。其任务是提出问题,确定主题。提出问题既包括教师设置适当的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问题,又包括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主题。确定主题,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若干问题进行筛选,明确方向。

计划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安排好探究活动的计划,教师要注重其活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研究阶段,是具体探究方案的实施。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条件上的帮助,策略上的引导。

解释与交流阶段。这两个阶段任务是在探究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以及探究成果(结论)的汇报与交流。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篇2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具有系统性强和内容难度大的特点,并且公式推理很多,学生学习难度很大,需要基础知识较多。前续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等数学基础课,以及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电类基础课,还有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都有很大的难度和深度。因此,如果上课时重点介绍数学推导和理论证明,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如果不介绍理论推导,教学内容达不到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无法培养出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素养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此外,通信技术日新月异,而该课程的教材内容却远远滞后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实际通信产业脱节,不符合新形势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也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因此如何实现既能够达到课程深度的要求又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既传授专业基础理论又能和通信发展最前沿相结合,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经过长期的摸索研究,我们发现探究式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探究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在学校环境下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经历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在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我们重点抓好了课前预习准备、课堂研讨交流、课后总结练习三个环节中探究方法的应用。每次课前都会提前告知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实现对课程相关知识先自主进行探究,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来听课。同时,考虑到该课程涉及大量公式、定律推导,往往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写得粉尘飞扬,而学生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昏睡一片,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公式、定律推导,让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参与讲解,例如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性质的证明、2PSK功率谱密度的推算,等等。学生接到任务,有压力就有动力,最终能够上台给其他同学讲解,需要私底下在课前做足功课,来不得一点马虎。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作用,为学生设置场景,介绍背景知识。通过介绍工程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通过给学生观看实际的信号形状,让学生发现实际系统中信号经过信道后会发生变形,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变形会产生什么后果,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一些简单推倒,通过随机抽点的方式让学生来讲解,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其他学生提问,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进行引导性提问。而当学生讲解中出现一些错误观念时及时进行纠正。此外,还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采用分组辩论的方式来解决。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课后复习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探究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简单出习题的方式,提出一些开放性、前沿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跟踪最新的通信领域研究成果,撰写读书报告。每个学生的报告会被教师评分,计入课程最终成绩。同时,针对数字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设置了很多仿真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实现一些基本的通信模块。教师也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仿真程序,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修改。通过抓好以上三个环节,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学生既能够从中学到基本的原理,又能够了解通信领域最新发展,既能够达到课程考试要求,又确实提高了能力素质。

3小结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数字通信原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改变了以往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探究者,其主要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学生提供项目驱动指导,准备信息化教学资源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项目的学习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时,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进而培养学习自主性。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篇3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仓储与配送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s a kind of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explore knowledg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s very suitable for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courses which are required to constantly innovation on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paper, taking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teaching practice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业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瓶颈制约,为了突破这一制约,我国很多普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并将知识有效地转化成应用技能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最主要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适应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本文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一门较为实用的课程――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是对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方法的有益探索,另外一方面希望通过这种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最终使学生获得主体发展。

1 探究式教学法的定义与教学过程

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提出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开展的师生交互、教学相长的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1]。施瓦布教授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学生要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形成健全的个性[2]。

探究式教学分为四个过程:①创建问题情景,提出关键问题。根据讲授的内容,创设情景,并依次提出关键问题。②自主探究。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共同探究解决途径。③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成果,最后对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解释。④实践探究。将课堂探究进一步深化,鼓励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继续探究。

2 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养成探究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这种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有:

2.1 教师的导演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导自演,一个人唱独角戏,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探究式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整个教学中充当的更多是导演的作用,即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讨论以及归纳,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将角色扮演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围绕问题,从各自角度出发,通过讨论与沟通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最终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导演作用发挥的好坏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自主发展。

2.2 学生的主动性

探究式教学法实际是一个积极学习的过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体验学习的乐趣。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非常直观的将结论与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而不是活跃的思考,这样的结果势必会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低下,而探究式教学法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及推理等途径获取知识和探究的乐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手、脑、口全被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了学生主动性学习、反思性学习,而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从传统的单向性、机械性以及被动性的交流方式转变为双向性、灵活性以及主动性的互动方式。探究式教学法强调的是提出问题、多向互动的师生互动方式。教师首先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师生互相交流沟通,共同探究解决途径,一方面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培养学生多种形式交流的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并不断进行修正,从而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3 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如果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采用自主探究性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通过对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践教学中的不断探索,建构了“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关键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实践探究”的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下面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一节内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为例,谈一谈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3.1 创设情景,提出关键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法的第一个步骤,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入主要阐述的主题。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对相关知识深入研究后,分析实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方案。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对进货、搬运、盘点、订单处理、拣选、补货、发货、配送各个作业流程有明确的认知,接下来运用探究教学法,提高学生物流配送的实战能力。

第一步创设情景,某企业2004年开展电商业务,目前已经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电商企业,并在多个城市里建立了自有仓储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中心,为其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一辆装有20吨货物的货车到达该电商企业在某市的配送中心仓库(附配送中心的库位情况图),该车上的货品有:洗涤用品、食品、化妆品、小家电等,且都不是标准包装,包装材料有纸箱、木箱、袋装,还有简单的透明薄膜。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是问题,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合理问题,如提出:根据货位情况图,本着节省库位的原则,规划出这批货物的合理储位;如卸货平台与仓库货架之间有200米距离,如何安排搬运设备并设计出高效的搬运路线;如何组织安排配送中心的盘点工作等问题,提出的问题一定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3.2 自主探究

探究式教学法的第二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引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

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在课外完成,以小组为单位来安排进货工作流程,并进行演示;根据给出的信息制定一份搬运路线图与搬运设备安排,再分配任务进行作业;制定一份合理规划货位储位的解决方案;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制作出拣货流程图,并进行模拟;根据库存和订单情况进行补货作业,并填写有关单据。

因为每组学生水平不同,效果不同,教师应该对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思路及意识应予以表扬。

3.3 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讨论交流是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归纳整理,学生就自己所处的小组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分析调研结果,对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小组之间的研讨也可以是全班范围的大辩论。最后对问题形成一个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或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与学生自主探究应相结合,传授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3.4 实践探究

实践探究是对课堂探究的深化,也是对课堂探究的进一步巩固。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内化知识达到深化拓展的目的,并促进学生养成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

4 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但不可避免的,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耗时多、课堂纪律不好控制以及难以实施,结果难以控制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探究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中的作用,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4.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法作为引导者,在对仓储与配送管理相关知识深入研究后,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制定翔实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首先要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成问题情景,其次提出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及时的引导与修正。

4.2 保证充足的探究时间

探究的过程往往要经历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分析思考、总结报告、讨论交流等环节,这需要给学生安排足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来理解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并保质保量的完成整个探究过程。

4.3 确保教学效果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正如一部影视作品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一样,教学效果最终也取决于教师的导演作用。在讨论交流的环节,既要保证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又要保证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畅所欲言,围绕课程目标安排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从而能确保教学效果。

4.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及管理过程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能一味地、机械地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每个知识模块上,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小 结

探究式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加以深入探索,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对该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重心展开积极的探索,并将此教学方法推广到其他课程当中,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妍. 试论探究式教学法在高校政治理论课中的探索[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147-150.

[2] 崔友兴,蔡林,陈瑞君. 问题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比较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8):1-3.

[3] 何妍. 试论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公选课中的理论探索与实际操作[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82-83.

[4] 潘静. 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探索,2011(12):60-61.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篇4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自学中探究;合作中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56-0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标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也是教学成熟的基本标准。探究式教学是在学生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以确定探究目标。在课堂教学法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这样能调动学生和积极性,为合作交流和探究学习打下基础。所以自主是前提,没有学生的自主,就谈不上探究。合作,以体验探究过程。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能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合作中交流,学生既有互帮互助,又有自主选择,在自主合作中讨论问题的答案,交流各自的经验,探究知识的真谛,体验探究的过程。合作,是探究式教学的组织过程和有力保障。自主合作为探究式教学铺路,而探究式教学渗透在自主合作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最佳诠释就是:充分自主,有效膈作,适度探究。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教学法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这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法形式。探究式教学直击素质教育,重视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探究式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要在“导师”或“幕后策划者”的宏观指导下,明确探险究的方法,交流探究的内容,归纳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互动的活动,这正是探究式教学与“填鸭”式教学的本质不同。

2 教师在“教”中探究

每个教师的经验和知识结构是不同的,别人的教法怎么先进,都是别

人从实践探究中得来的,自己怎么“教”,就永远得不到提高,所以合适的教法应由教师自己人来探究。教师的“探究”和学生的“探究”是不同的,是具有宏观指导和启发意义的。教师探究教法探的好,学生“学”的探究就可以敞开大门,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要着重探究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现代教育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活动式等教学方法,都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卓有成效的方法,而且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多媒体,网络和远程教育等手段也应是教师加以利用的;还要探究怎样处理和加工教材更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千万不能让教材框住学习者的手脚,而要努力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教育资源,让它能被学习者消化吸收。

3 学生在“学”中探究

初中的学生是比较天真的,其想法和观点也是常常会富有新意的。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究的自由空间,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学生可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可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上探究;有时在学生质疑问难中探究;有时在解决实践问题上探究;还可以在事物的求新、求异、求变上探究。总之,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和角度不同,都会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

4 引导学生探究

4.1 自学中探究:在教师对课文或者某个问题做简单的提示或导入后,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去自主学习。教师导言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教师要为学生自学探究提供一定的时间(8-10分钟左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学生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培养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要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无论是课文的题目、课文的内容、文中插图、标点符号,还是课文的结尾。人物的出场,都有质疑之处。学生在自学中探究,能把学、思、疑、问连在一起,就会给学习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给他们创造机会,给他们提供空间。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篇5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这些都是改革班级授课制的有效做法,若能结合实际去应用,将可以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情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提出探究的问题,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乃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的投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时应提出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我教《死海不死》一课,提问学生:是否见过或听说过不会游泳的人可以在海里悠闲自得的游泳而不被淹死?在学生置疑时,又告诉学生确实有这样的事,那个地方叫“死海”(板书)。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个海叫“死海”?为什么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淹不死呢?学生听到这一系列奇怪的事和需要探究的问题,就马上把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了。

二、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分析、解决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探究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分层教学,给每个学生探究的权利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使之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诱导之下,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获得新知、增长能力、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喜悦。否则只是单单地几个优生“你方答罢,我登场”,长期只“出”不“进”,就会丧失积极性;组员只是被动参与,鹦鹉学舌,没有主动精神,没有成功感,长久下去,也会兴味索然,如此以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具体操作上有两种处理方法:对于较简单的问题,没有必要进行讨论,就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当堂抽查;对于难度较大、需要共同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个人拟出初步答案,然后再在同组内交流,讨论解决。经过认真独立思考后,学生讨论时才有话可说,有内容争论,形成真正的讨论研究的气氛,学生也自然会有所收获。或教师将探究性问题分为必答题和选答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但是不管那种方法,都要注意时间的调控,即合理安排好独立思考与相互研究的时间。既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又要略有紧张,以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但不能逼学生到只有时间抄答案的地步。这样才会发挥出相互研究的最佳效益。

另外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抽样检查提问时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应明确学生讨论不是为了找出正确答案,而是为了培养能力。要让学生尽情地去想,尽情去说,只要能自圆其说,都不算错。要多给以鼓励表扬甚至奖励,不要简单粗暴的给以批语或惩罚。这样学生才会没有压力的自由的积极的思考,以至想出别人想不到的答案来。例如,我在教授《驿路梨花》时,让学生思考讨论“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当时出现了好几种不同的答案,特别是不少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敢于大胆答题,且答案大都言之有理。最终在激烈争论之后,他们得出了“所有建造者和照料者都是茅屋主人”这一全面、正确的答案。

三、在实践探究中巩固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验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例如:学习了说明文单元后,让学生讨论:学会哪些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判别事物性说明文方法,1、可从文章的标题入手。2、看文章内容是否有关该说明对象的性质、功用、构造、作用等。并做相关练习,让学生当堂演练,使其通过实践探究理解、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这与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是完全符合的,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必将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论集》叶圣陶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

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依据教学教科书设计的具有挑战性问题的指引下,以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为前提,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探究等机会,学生通过集体、小组、个人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活动,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使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构建了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实质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为学生在探究中指明了方向。二是创设了以“学”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呈现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合作讨论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学生自己获得具体方法及其解释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最终目标,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主要阐述了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初中语文主要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

一、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在探究的内容上,没有真正地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与规律。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准确地紧扣课文要求、教学理念、单元目标,在课文具体内容进行中发问,在语文具体情境进行中导学,会导致探究内容游离于初中语文学习之外,折损了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价值与本质。

2.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在探究的目标方面,没有真正体现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很好地创造机会,设置情境,抓住契机,提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平台,把研究目标锁定在关键处、要害处,牵一发而动全身。

3.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在探究的活动方面,没有真正地体现“很好去鼓励学生表达独到的见解,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探究少,教师讲解多;发展个性少,强调一致多;鼓励创新少,死记硬背多;实质内容少,形式花样多。凝固于线性式学习方式的结构,停滞于接收式学习方式的纬度。

4.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在探究的方式方面,没有真正地体现“帮助和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探索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帮助和鼓励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获取能力和新知的途径,在探究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缺少集体深入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多数局限于师生的一问一答的单向交流。

5.观念转变方面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强制式模式,要彻底转变观念,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要善于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时教师一定要冷静,不能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给学生当头一棒,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摧残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不畏权威”的思想,学生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造型人才的可贵品质,应该支持这种品质的发展与培养。

6.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置于一种互动的、和谐的、开放的、综合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初中语文的主人。在进行小组讨论时要考虑到学生间个性的差异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愿组合,这样可以使讨论的气氛更热烈、更轻松。但由于学习层次和性格上的原因,一些同学在一组,就会不利于讨论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互补提高和互相学习。这时教师就需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爱好进行适当调配。这样不仅体现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模式

1.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问题探究法

问题探究就是以课文的疑点、难点、重点为背景,要求学生对学习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自己发现的问题,去进行解决和探究,探究问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也是学贵质疑,潜能开掘,激活思维的过程。问题探究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知、去伪存真,引导学生将问题探究引向深入,必须教给学生抓住关键,学会质疑探究、学会问题探究方法。常用的方法:①联想生疑。紧扣教材某一感触点、困惑点、知识点联想生疑,追根溯源,发现问题。②类比生疑。在同类的类比中探究原因,找出细微差别,得出结论。③借果推因生疑。根据事物因果关系,发现问题,深究细问,借果推因,加深理解。实施问题探究法,有效路径就是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询问、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④异同对比生疑。通过对比在异中求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探究法必须注意的是问题要难易适度,有价值;需要探究的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合作探究法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开展热烈而有序的合作探究课堂多种形式的讨论,从而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更实在的能力,获取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之前,教师要先让学生把问题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综合归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是全班辩论,同桌互帮,四人小组研讨等,为学生充分竞争、合作、表现搭建舞台,使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相结合,解决问题和传授知识相结合,求异思维和单一性思考相结合。在学生合作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汇报,教师要认真地听取学生的汇报。在进行的这些活动中,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敢于修正他人的意见,敢于向教师、教材、权威说“不”,敢于发表自己挑战性的主张和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诱思探究法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诱思探究基本思想是变学为思,变教为诱,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是使学生真正地学,是促进和优化学生的学。教师教学策略,采取是以学生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而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

“变思为学”,一个“思”字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地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敢于挑战教师和教材,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意识和本领。

参考文献:

[1]明赐顺.漫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读写算,2010(22).

[2]王婷.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模式的研究[J].考试,2010(12).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篇7

论文摘要: 初中物理课堂中运用探究式教学,能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实现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目标,改变被动的教学方式,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出发,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经历,达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的培养。

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而的一种新奇,“热”的时间是短暂的,如不及时深化学生们的兴趣将慢慢淡化。这就要求教师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收到的效果也不相同。本文针对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

一、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探究性学习是由英文“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并通过主动的探索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探究”可以看作教或学的过程。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课堂探究式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谈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强调以教材中的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

二、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要素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包括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与合作。某些探究过程可能只包括其中的几个要素,而且也不一定按上面呈现的顺序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的理解。

三、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技能的发展

施瓦布曾解释说,通过探究教学涉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包括如下五方面探究技能的发展:确定和界定问题、建立假说、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并作出有意义的结论。需要遵循以下基本程序:(1)给学生呈现调查研究的领域和方法;(2)明确问题,确定研究中的困难,困难可能在于数据的收集和解释、实验的控制和推理等;(3)思考问题,提出假设;(4)思考解决困难的途径、办法或是重新设计实验,或用不同方式组织数据;(5)导出结论。

作为探究的科学则涉及使人对科学的认识超越仅是事实的集合,从而把科学作为人类认识的一种手段来对待。作为探究的学强调科学也可能出错,处在不断地自我修正与完善过程中,而不是不可能出错,永远正确,封闭保守。也就是说,作为探究的科学是怀疑性的而非教条式的,是不断变化而非僵化静止,它不是关于世界的终极真理而是在特定时间里对世界的最充分的解释。

四、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物理模式的建立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一个已经实现高度量化、能把具体的物质同抽象的数学有机结合起来的分支,它在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所具有的完备性是自然科学的其他的分支所没有的,也是纯数学所没有的。物理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取信息,自主处理信息,从而得出物理规律。但是,我国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从城市学生的角度出发,涉及到与农村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内容很少。从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来看,许多经验材料的积累和物理学发现都是来自大量的科学实验,并且越来越依靠实验方法。物理理论的重大突破,归根结底都是来自物理实验上的重大发现及新事物和旧理论不断产生矛盾、不断斗争的结果,物理学主要是在理论和实验事实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进行物理研究时,总要“建立和运用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的运用和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过程。

五、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应强调的几个方面

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中应强调:(1)情境性。教师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达到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教学目的。(2)激发性。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及经验联系起来,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建构新的学习内容,面对新的问题能够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建构起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结构。(3)交互性。鼓励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学习者的相互交流,达到对新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全面的理解。(4)民主性和协调性。某些情况下,如果几个人对同一事物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教师就应带领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讨论、探究。(5)统一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形成统一的理解。

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的优缺点

一些学者对探究教学的优缺点开展调查研究。部分研究表明,这时的探究教学也存在着种种不足:教学进度缓慢、耗时、需要大量的教学材料和设备、课堂教学秩序混乱、仓促完成教学任务、探究本身具有模糊性难以实施、结果难以控制,再加上大多数测验重视对事实的记忆,而忽视科学方法和技能以及调查研究策略的考核。

总之,运用探究式教学还培养了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了心得和视野,加深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对当前物理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2]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6

[3]张崇善.课堂探究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

[4]李善彪.物理教学中认知建构模式的思考与探究[J].青海教育,2003

[5]朱文科.探究物理课程改革[J].理化生教学,2003

探究式教学法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法,案例教学,教学案例,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

 

案例教学(Case-study Method)起源于范例教学模式,属于乔伊斯和韦尔(Joyce &Well)的“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新概念。案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描述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这些特殊情境(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处理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从学习者的角度分析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模式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是以讨论为基础的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在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技能和心智,从而完善所学知识结构,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倡导探究学习的重要性。

1. 利用真实案例情境,促进学习者积极参与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接受式的理论讲解模式,学生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受到很大抑制。案例教学法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积极的参与教育论文,课堂互动应该是多维度的,教师的角色是多元化的。教师应该设计和组织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反思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来指导实际的教学活动。案例材料可以是文字或音像,甚至是真人示范。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适合的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真实、具体的案例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学生主动地学习这些生动的案例材料,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2. 基于问题的案例教学模式,利于培养探究性学习方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也称发现学习,它的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免费论文。案例教学模式是以布鲁纳(Bruner)的知识构造观点和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作为理论基础,以信息加工为主要策略,通过“教师呈现范例”,“学生分析范例”和“学生创造范例”三个不同阶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建构,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案例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的规律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案例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的意义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法》是英语专业师范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增强对英语教学的认识,能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评价和进行英语教学实践,并能根据中国英语教学的实际科学地进行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计划、评价教学效果诸方面的工作。为了适应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英语教学法》课程应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深化对教学方法及策略的理解,致力于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及素养。

1. 在教法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搭建平台,实现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转化

《英语教学法》课程本身依托于实践研究成果,如果脱离实际的教学情境,单纯拘泥于教法理论的讲授,即便教师把教法理论讲授得很深入、全面,活生生的教法也容易变成干巴巴的教条。而很多教师采用的是固定的教材,其基本理论框架大体相同,理论性过强,有效的教学法太少,操作性低。案例教学模式注重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环境,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探究与反思教育论文,促使他们将自己的专业意识、知识、技能进行整合,实现教学理念的自主构建。应用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体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过程中,有效地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掌握教法理论知识。所以案例教学模式能够体现《英语教学法》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学科特点,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英语教学法》实现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教师的教学目标。

2.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实践,培养师范生的反思及创新能力

《英语教学法》是一门不断发展的介于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既强调理论又重视实践,它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进而达成实践经验的形式化、理论化。然而,《英语教学法》教学中教师多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教学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机械地灌输教法理论,缺乏情景设置与活动安排,学生没有积极性,被动地参与回答,师生间的互动单一,学生对教法理论的理解浮于表面。Wallace主张通过“反思模式”中的语言发展、知识学习、实践、反思等阶段实现专业能力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从根本上突出了知识学习和实践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案例教学中,对教学具体情境分析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发展反思能力,进?促进感性经验向理性知识转变。学生完成对案例的理论分析之后,需要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检验,评价该理论的实际教学效果,最后综合加工各种信息,在大脑中构建教学理论框架,形成创新型教学理念的最终目的。所以,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不仅仅使学生停留在获得固定的原理、规则,而是ü探索、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Α?

三、案例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法》教学中的实施环节

案例教学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案例背后的教学理论、原则,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创新,切实地提高教学能力。在《英语教学法》课上,教师呈现具体的教学案例,让学生植根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之中,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实践来学习新的概念。案例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法》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下面几个环节:

1. 课前精选案例,设计教学过程

精选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起点,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精心选择所需要的案例,而且要确保所选择的案例材料很典型,有代表性,反映一定背景下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创造探究问题的情境,学生通过该案例的学习能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法教师还需要搜集案例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教育论文,设计适合讨论的问题及相应的拓展练习。另外,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选取能够反映当下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的优秀教学案例,便于学生感受实际教学情境,了解教学的前沿动态。例如,在学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之前,教师课前可准备一堂任务型英语教学的示范课及相关背景信息,并设计讨论的问题及探究问题的方法等。

2. 课堂呈现案例,提供探究方法

在呈现案例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案例的背景信息,然后让学生阅读或是观看案例材料。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讲解或示范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案例中获得的某种体会和感悟进行思考、分析、争辩和决策,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甄别各种信息,分清主次,抓住关键,层层推进,挖掘出现象背后的理论原则免费论文。由于选取的案例一般比较复杂,蕴含许多问题,教师必须指定某一具体问题,要求依据当时的具体情形作有针对性的分析,探寻特定案例背后所隐含的各种背景因素。所以,教学法教师要具备分析案例的能力,将蕴含在其中的教育理论呈现给学生,并且帮助学生在抽象的概念和案例情景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指导学生将获得的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案例,探究教法理论

案例教学本质是一种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式学习,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个体如何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巩固理论知识。小组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组织和引导小组思考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从执教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体会实际的教学处境,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案例讨论往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要求学生合作探究,用观察、倾听、交流、决定以多种方式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推断等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表达能力、辩论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等能力。在小组报告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点评各组案例讨论的成果,总结案例蕴含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重申教法理论的要点与适用性,并安排课后教学实践任务,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在类似的教学情境下教育论文,运用何种教法理论,采取何种教学策略等。

4. 小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

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就是学生运用教学理论指导具体实践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既能应用理论知识去解释和指导教学实践,又能在实践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为了能够深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案例教学活动,培养小组合作意识,首先根据案例设计教学计划,然后合作演练,最后对自身、对同学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教师在案例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始终指导学生把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创新运用所学教法理论,不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对自身及其他同学在案例演练过程中的表现作出适当的反馈和客观的评价,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最优化,进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案例教学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学生通过对教学案例分析、讨论与实践,能够内化所学教法知识,形成教学理念,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独立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带动英语师范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学科教学能力。当然,在实际课堂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不定因素,这些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总结,对案例教学具体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2]于连江,张作功,以案例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 2001(6).

[3]刑志,案例教学模式探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貉ПJ].2007(4).

[4]雷彩,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J].外语研究2006

 

上一篇:慕课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劳动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