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4 12:29:29

情感管理论文

情感管理论文篇1

情感管理是主要是探讨和寻求员工忠于企业的领导艺术。有忠于酒店企业的员工,才会有抢占市场的优质服务产品。酒店是“人对人的服务”,“人对人的管理”,“有了饭店的人气,才会迎来饭店的财气”。作为酒店管理者,明了情感管理的奥秘,对增强领导艺术,提高酒店管理水平是十分有益的。

1情感管理的理论基础

1.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理论。他根据在人的精神发展过程中所占支配地位的先后,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基本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把五种需求分为低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和高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低级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如借助工资收入满足生理需要,借助于法律制度满足安全需要等;而高级需要则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而且一个人对高级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满足的。因此,通过满足员工的高级需要更能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产品,更具有稳定而持久的内驱力。

1.2酒店营销新理念———内部营销和顾客满意营销(1)内部营销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内部宾客”和“内部市场”的概念。它认为:酒店要实现经营目标(即开拓市场,满足宾客的需要,实现酒店的效益),必须首先把内部视为一个市场,将酒店的员工视为是酒店的内部宾客,必须先于外部营销活动做好内部营销活动,重视服务的提供者和服务质量的决定者———员工。它开始意识到员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满意的员工才会提供满意的产品,进而造就满意的宾客队伍,增加酒店的效益,最终增强酒店的实力和竞争力。(2)宾客满意营销宾客满意营销理论认为:酒店效益的增长和宾客所获得的满意程度是一致的。只有满意的宾客才能稳固酒店的客源市场,否则,酒店会失去立足之本。该理论也提出了“内部宾客”的概念,即把酒店内部员工作为酒店内部市场的宾客,也要满足员工的需要。

2情感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技术问题

要使情感管理在酒店管理中发挥效力,必须坚持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以诚信为本,获取员工的支持诚信表现为忠诚和正值。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酒店管理者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表现得十分关心,十分效忠,必须影响他的属下员工为酒店操劳和尽力;酒店管理者要信任自己的员工,出现管理失职要勇于承担责任;答应员工的事情一定要兑现,不要说空话、假话。酒店管理者的言行、工作,考核下属员工的标准等,均以企业声誉、饭店效益为准则,以培养下属员工获得事业成功为先导,形成酒店的管理流程网络。具有诚信品质的酒店管理层,才会赢得一批又一批忠诚于酒店的员工,从而使员工获得最大限度地满足,进而为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造就满意的现实和潜在的宾客队伍。

2.2善于组建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团队酒店里绝大多数员工都有一个共同心愿和要求———只要饭店管理者能诚心地帮助他们获得饭店酒店业事业的成功,那么,管理的一切严格要求他们都能够服从,而且在工作上,服务中会表现得十分认真、踏实、令客人满意。鉴于此,酒店管理者要给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和场合,特别是要将酒店的发展规划及时通报给员工,让他们感到自己的未来是美好的,这样他们的服务工作才会产生动力,产生感情,孕育出优质的感情软产品;同时,酒店管理者要重视每一位员工的劳动,尊重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工作价值;此外,作为酒店管理者,应明白自己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属下,协助群体改进工作,帮助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2.3以员工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需求在酒店管理中,倘若能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可以说已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员工的需求。(1)员工的安全感问题在我国的酒店中,员工安全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酒店员工年轻化给员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年龄又是一个无法逆转的现实,从而对员工的本质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这在客观上导致他们在工作上缺乏服务热情,更难以与酒店同命运,共呼吸。但是,如果酒店能在员工的年龄与工作质量及长远利益上求得均衡,并综合考虑人事成本和服务质量等因素,采用尽量延长员工工作年限、兴办酒店的三产业(如商场部)和鼓励员工努力学习新知识,增加新技能等方法,从客观上可以给员工带来一定的职业稳定感。②酒店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严密,惩罚制度用得过多,动不动就用开除来威胁员工,使危机感超越了安全感,占了主导地位。尽管严格管理,奖惩严明,利于酒店的高质量运营,但若威胁过大,就会给员工造成逆反心理和出现短期行为,因此,奖罚应把握好“度”。(2)员工的自尊感问题我国中高档酒店大多引入西方管理方法,使得酒店分工明确、层次分明、逐级管理、组织严密。一级管一级,不可越级管理和上报,使员工产生了一种疏远感和受雇佣感,进而形成强大的心理压抑,漠视酒店的发展。这寓示,酒店管理者要时刻重视收集来自员工方面的诸多信息,如员工的困难,意见、建议、呼声、反映的焦点问题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受尊重需求。(3)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问题。尽管酒店的大多数工作是与客人打交道,并充满了创造性与挑战性。但酒店的日常工作却大都是简单而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久而久之,员工必然会产生厌倦感。酒店管理者应交替使用管理措施,交替使用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提高工作兴趣,举行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开展评选服务标兵,送优秀员工外出进修学习等方式,使员工热爱本职工作,在员工自我实现的追求中,提高酒店的管理艺术。解决好以上问题,就会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员工队伍,体现酒店管理的特色。超级秘书网

3情感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生命力

饭店鼻祖斯塔特勒先生很自信地讲:“饭店出售一种特殊的‘商品’———服务……。”美国芝加哥丽斯饭店是这样论述一所最佳饭店的:“最佳饭店是客人享受礼貌、礼仪及快速敏捷服务的理想场所。服务员一定要训练有素,一流的服务员才能构成一流的饭店”。坦诚地讲,酒店的竞争力,宾客的舒适,愉快,……,均来自那些饭店“天使”,即员工的热力和助力。因此,员工的微笑、衣饰、气质、容貌、表情、交际能力、应变能力、专业知识,服务技能、服务技艺等,已被视为酒店优质产品质量的重要特征。因此,作为酒店管理者,要为需求多样化以及高级需求无限性的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就必须学会充分运用情感管理的艺术,首先造就一支优秀的满意的第一宾客———酒店员工队伍,才有可能为酒店的上帝———宾客,提供优质的“感情软产品”,进而为酒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马斯洛曾指出“人是一个处于不断需求状况的动物”。可见,无论是酒店的内部宾客还是外部宾客,其高级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情感管理在酒店管理中是一棵长青树,只要运用得当,将会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庄玉海•现代旅游饭店全面质量管理[A]•海天出版社出版

[2]蔡捷,陈海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A]•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情感管理论文篇2

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却是与个人日后的成功有着密切关联的。那么这些是什么因素呢?最近,有人提出这些与个人成功有密切联系的是一种被称为“情感才能”或称为“情感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te)的心理因素。最初,这一词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和新汉普郡大学的约翰·迈耶在1989年提出的,随后这一概念又被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戈尔曼进一步推广,并在其编写的《情感才能》一书中,初步形成了该理论的体系和核心观点。

情感才能的理论内涵

关于情感才能,戈尔曼在其《情感才能》一书中提出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核心观点,其理论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情感才能界定的问题上,萨洛维和戈尔曼等人员然提出这一概念,却未给“情感才能”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他们在描述这一概念时,一致认为“情感才能主要指那些基于社会阶层、神经系统等经历了漫长人类进化过程的因子。主要表现为对自我情感的理解、对他人的同情以及旨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心理调节机能。”按这种表述,情感才能因素多为先天的,并且是由种族文化积淀所造成的一种“获得性遗传”,而且情感才能是在对情绪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情绪的自我控制来实现对个人心理调节的才能综合。实际上,就其表现来说,就是曾被我们称之为“品质”的性格结构中的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以及部分的态度特征所组成的表现。

第二,在情感产生的机制问题上,戈尔曼等人引用了传统心理学关于情感机制的理论,认为情感活动产生于脑内的边缘系统区域,并在与大脑皮层中枢协同活动下形成的。欲望产生于边缘系统,而爱则产生于大脑皮层。两者联系的越多,情绪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戈尔曼等人还认为情感才能是依赖成熟的,虽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在他们脑内就有一扇“神经病学意义上通向机遇的窗口”,即脑内的额前通路,它控制我们对情绪的意识。而这一额前通路需要到青春期才能充分发展起来,这也说明了产生于大脑皮层的自我意识实现着对情绪的控制作用。

第三,自我意识是情感才能的重要基石。该理论认为情感才能对人成功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就是,人能否通过自己的情感才能实现对自己情绪的有效控制,而这些控制得以实现又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们能否对情绪有一个清醒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要能够敏锐地领悟到自己的“感觉”。这里的“感觉”也就是我们的情绪反应。戈尔曼等入延袭了阿德勒和萨特关于意识对情感作用的观点,认为一旦情感反应进入了意识领域,或从生理角度讲,通过大脑皮层的处理,那么恰当处置情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为当人能从消极情绪状态中恢复过来,首先就要对这一消极情绪有充分的自我意识,进而才能产生妥善处理问题的心理讥制。如可以采劝转换到另一种心态,打破主导情绪的消极循环”的心理机制来改变自己的消极情绪。

第四,情感才能的突出表现是对情感机能的自我控制。一个人情感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消极情绪进行有效控制。因为人们控制自己情绪的水平决定他们发挥自己智力能力的效度。如果一个人能随情境的变化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而非自我压抑,并且能在有适宜对象的情况下,以合适的方式表达出被人所接受的恰当情绪反应。那么,这样的表现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人所爱戴,敬仰,也更易从逆境中昂起头,充满乐观,自信,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无疑成功的机率就大大增加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果汁软糖效应,其结果证明,那些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情感非凡控制力的儿童,长大后往往显得较能适应环境,受大家欢迎,有冒险精神、自信、可靠。相反,缺乏控制能力的孩子成人后,易受挫折、固执、孤僻、受不了压力、逃避挑战,当然也就多半与成功无缘了。

情感才能理论的意义

戈尔曼等人不仅详尽地阐述了情感才能理论的中心主旨,而且还列举了大量的成功人士来验证他的理论,其中有科学巨人、商业领袖、政府要员,以及各行各业小有成就的人士等等,发现他们都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易情感共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控制冲动以及其它一些品质。换句话说,这些人都具有高度的情感智商(EQ)。如果说高度的情感才能是取得杰出成就的先决条件,那么智力(IQ)是否对成功就毫无作用呢?实际上,情感才能理论认为EQ并不是IQ的对立面,EQ与IQ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过程中是互补的。同时认为在获得成功的诸因素中,IQ仅占20%,取决于社会阶层、运气和情感因素,其中大多数是情感才能因素。在处理问题情境时,人们运用“情感才能”判断事情,调解心态,同时能运用智力来聚精会神地处理事情。而智力在处理问题时效能如何,又受到情感才能的控制调解。

情感才能与道德教育

综上所述,情感智商的高低与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我们必须注意这样一个关键因素,如同智商一样,“EQ”也是个中性词,不存在绝对正确的评判标准。

一个高智商的天才能够运用其才华为他入治好绝症,同样他也可以制造出某种致人死命的病毒;一个具有非凡领导才能的人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成为世界的罪人。由于缺乏必要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们,情感才能就可以不加选择地应用于正邪两方面,这就使得我们在培养学生情感才能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教育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我们知道,人们之所以非常重视孩子的情感才能的培养,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使之成为祖国的栋梁,能用其才华造福于人类,而不是成为人民的敌人。因此,如何在情感才能培养中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了。那么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呢?我国心理学家李伯黍等人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模式,为我们更好地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

情感才能培养中的道德教育

具体讲,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道德教育工作。

第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目的在于使学生将获得的道德观念系统化,确立道德信念,成为一个自己所向往的具有道德理想的人。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只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对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教育,可以从查询学生对社会道德问题的看法入手,因为在他们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非完全相同的,而且与成人的想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只有弄清楚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还可以通过学生反醒自己的道德经验,使之能把当前的道德情境与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相联系。道德教育工作不可能超越学生道德发展内在规律的制约,只有在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基础上进行辨析与内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道德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把自我观念的各个方面抽象概括成为一个内部一致性的整合系统时期,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该善于洞察他们的价值观念发展的特征,采用适合的价值观辨析策略,通过典型人物的人生历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其中道德价值观的作用尤为突出,有人发现学校中的许多问题行为,绝大多数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所致。因此,了解学生有一些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如何冲突的,以及如何去辨析它们,将有利于学生在面临矛盾冲突的道德情境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人们不难看到,人的行为确实是受他的价值观念所支配的,人总是在价值判断和价值决策中行动,这样情感才能的表现也就是在价值观支配下来实现的,从而使情感才能的表现符合正常道德行为规范。

第三,利用情感智力来促进道德水平的发展。情感智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情感共鸣,也就是移情。移情能力的培养也是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面临大量的关于他人情感状态的特定情境,面对这些情境,个体能否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这就依赖于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意识,并能分享对方情感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前面阐述的情感才能。如果一个人有较高的情感智商,他就能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待其所处的情境,了解当事人的情绪所表达的意义,并做出与此相应的情感体验。在这种移情体验作用下,个体更易于做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道德水平的提高。可见情感才能与道德教育既是相互促进,又是互补互益的。

此外,通过提高学生对道德因素关系的认识,明辨产生某一道德事件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后果,也是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行为的训练、运用榜样的示范、自我调节等,不仅是道德教育的方法,而且也是情感智力的培养方法。另外,通过角色承担、角色扮演都可以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情感管理论文篇3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情感起主导作用,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因此探索数学教师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表现形式、作用等,有利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一、数学教师情感的形成

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形成积极、丰富的教师情感呢?

1.树立敬业精神、提高思想素质

数学教师的情感是对学生及所讲授知识的态度的自然流露,因此要形成积极的教师情感首先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使自己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热爱数学教学工作,对业务精益求精,具有优良的敬业精神,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没有热情和兴趣,只是人云亦云、随随便便,这样的教师一定很难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同样,态度冷漠,课堂教学表现得很不耐烦,只纯粹为完成任务而上课,所上的课肯定会让人索然乏味,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厌倦感.

显而易见,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态度的情感表现不同,其教学效果必然不同.教师只有将所授知识倾注以自己的感情,才能收到优良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讲:没有爱、没有敬业精神,讲授就不会带有积极、鲜明的感彩;相反,如果数学教师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处于病中,本脸色苍白而消瘦,但一上讲台,却显得年青活泼、精神焕发、热情洋溢、笑容可掬,那么上课时定能感情投入,定能“以情发声”、出言动人.

2.调控感情、进入角色

数学教学也是一种艺术,教师在授课时应像演员表演那样进入角色,沉浸到教学艺术的天地之中.为此数学教师应特别注意自我调控感情,做到一跨入校门就把一切烦恼留在门外.因为若带着烦恼情绪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忧虑不振、无精打彩,教学效果必将很差;相反若教师抛弃个人所有的不快心境,面对学生的各种违纪问题、错误态度泰然处之,始终以热烈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从事数学教学,以亲切信任的态度聆听学生的回答,以热情的态度给学生以点拨和启迪.由此必能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3.提高语言艺术、增强情感体验

数学教师只有把教材、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出现情绪冲动,迫切地想要说、想要讲时,教学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数学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感受教材的思想感情,尤其重视数学教材中美育因素的挖掘,教师对教材的认识才能越来越深刻,运用语言时的心理感觉就越来越细腻丰富,这样上起课来才会语语含情、真挚感人.

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及学生有了浓厚的感情、对数学教材有了深切体会后,自然就有真情的流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讲授就一定能感动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因为这中间还有一个是否善于表达的问题,即“用声传情”的技巧.由于声音是有声语言的一种载体,教学语言感彩的表现,依赖于它的快慢强弱、轻重停连以及语气语调的起伏变化.只有正确掌握和处理好这种变化,才能正确显示数学教师变化起伏的内在感情,才能真正产生感情共鸣.另外在正确掌握有声语言艺术的同时,还要恰当、巧妙地运用仪表、眼神、手势、表情等无声语言艺术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求得优良的数学教学效果.

二、数学教师情感的表现形式

数学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情感内容,而且也有一定的情感表现形式——表情.在数学教学中随着教师情绪的起伏,人体外部器官的活动也会发生变化,从而构成教师情感表现的行为方式(即表情).教师的表情变化随时都处在被学生的感知之中,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只有善于表现情感,才能吸引学生、感动学生,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理相容,达到“共鸣”之效.

1.面部表情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经多次实验后总结出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一个教师的面部表情与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正相关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的眼神、微笑是主要的面部表情,是表现教师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

首先教师的眼神可表现不同的情感:欢乐时眉开眼笑;惊疑时瞠目结舌;困惑时目光迷离;入神时目不转睛…….恰当地利用眼神帮助教学,常会起到出神入化的作用:赞许的目光会给学生以莫大的鼓励;慈祥的目光会给学生以温暖;热烈的目光会给学生以信心;镇静的目光会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严峻的目光则是无声的批评…….可见一个恰当的眼神胜过一次苦口婆心的说教,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其次教师的微笑不仅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而且能给学生以信心,增强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后,如果面带微笑,对于优生是表现出一种信任的内心情感,促使其满怀信心地回答问题;对于差生那将是一种鼓励,不会使学生心慌意乱、支吾语塞.另外在获得成功时眉稍一动、露出舒心一笑,仿佛眼前呈现一派“柳暗花明”之景,学生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引入角色并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

2.体态表情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点头、摇头、站势、手势、步态、空间距离等都属于体态表情,它们均能充分表达教师的情感.如有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手掌心向上、频缓示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当学生回答后尤其是对没有回答或答错了的学生,教师手掌心向下,频缓示意,让学生坐下,以达保护学生自尊心之效.众所周知:哑剧演员的动作能胜过千言万语.而数学课上教师的手势动作也能使整节课满堂生辉,如:手势优美动人,使学生充满惊喜;手势柔和温暖,使学生感激异常;手势坚决果断,使学生感到千钧之力;手势灵活自然,使学生浮想联翩…….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借助手势说话的重要.又如在数学教学中,进入角色的数学教师,会将身体倾向学生,脸上就更富有生气勃勃的表情、言谈也会更充满激情,这样的姿态就更容易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帮助学生自觉地掌握学习内容.此外教师还应讲究在课堂中站立的位置,教学时除非是在板书或讲授新知识时,教师应站立在讲台前,而其它时间若一直站在讲台前,则教师必将与学生保持一定距离,而如果经常走到学生中间,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更亲近,自然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声音表情

当人的情感发生时常伴随着语音的高低强弱,而语调的轻重缓急则可以表现情感的不同深度,学生可以通过语言的音调、语音去辨认教师的心情、去领会言外之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口语应注意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做到准确、精炼、生动、清晰,力求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简单的问题趣味化;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亲切温和、欢快昂扬、庄严郑重、幽默风趣等各种不同的语调来渲染气氛、设置情景,以激发引导学生或苦苦思索,或热烈讨论,或凝神谛听,或驰思遐想.可见教师恰当地运用声音表情的变化传神达意,会收到理想的表现情感的效果.

马卡连柯曾述:……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一个真正技巧的人.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意声音表情、面部表情、体态表情的综合运用.如教师找学生板演解题时,有的学生会感到手足无措,可当学生看到教师笑容可掬(面部表情),走近学生轻拍学生的肩膀(体态表情),再加和蔼地说:“不要慌,这个题目并不难”(声音表情)时,学生将会感到很大的宽慰,从而也使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数学教师情感的作用

数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形成良好课堂气氛、强化和促进数学知识的掌握及技能的熟练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的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变为努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动力,从而实现教师对他的期望;反之若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漠不关心,甚至蔑视、讨厌,学生往往会对学习数学抱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的情感容易产生迁移效应,具有极强的感染作用.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

2.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课堂气氛是通过师生间与生生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群体心理状态.师生间关系是课堂人际关系的主要方面,而教师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数学课堂气氛,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对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若数学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对学得好的学生给予赞赏,对差生则时时给予鼓励和热情帮助,使整班学生都感到教师是学习上的伴侣和热心朋友,必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此外课堂教学时注重发挥教师情感的感染作用,适度向学生坦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引起情感共鸣,形成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交流,也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3.教师的情感具有强化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叙述或讲解涂上了某种感彩时,就常会使学生记忆的映象更强烈、更鲜明,因此情感就成了记忆所讲解内容的强化物.如在介绍圆周率时,教师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山竹棍——算筹精密地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此是当时算得最精确的圆周率值,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们若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奋力拼搏,很有可能未来的数学家就在你们中间.”这段深情之语,既饱含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又表达了对学生的鼓励和期望之情,这一深含情感的表白,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圆周率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情感管理论文篇4

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教师就应将把精力集中在“情感”上。怎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

课前,教师要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潜在的字、词、语、修辞的领悟中,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反之,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比如:教师不了解郭沫若的坎坷经历、爱国热情及在黑暗中不倦的探索追求的精神,就讲不好《天上的街市》,就无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如果教师只教其“文”,未教其“义”,更没有情的输入,如此就不必说以情动人了。

恰当地表达课文蕴藏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应把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主体----学生,使其受到感染。主导和主体的情感能“溶为一体”,关键在于表达方式的恰当选择。

(1)有表情地朗读----引导学生领受情感美。?有表情的朗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产的视觉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上纸面,作品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其情调,明确其情理,激扬其情怀。例如有表情朗读《最后一课》的结尾:“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一句,音量应稍轻,语速要放慢,以表现下课钟声在韩麦尔的心头引起的巨大震撼和痛楚。“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两处破折号要读出间断,以显示韩麦尔哽咽语塞,悲恸万状的感情。“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对这一段,读时速度要加快,力度要增强,“法兰西万岁”要一字一顿,铿锵有力,以表达韩麦尔激昂的爱国热忱。最后一节“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在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时须读得轻而缓,末句可按三个音节断开,每一个音节均应有气无力地细声拖读,以传达韩麦尔先生力不能支,口不忍言的手势含义。于是,学生就会进入角色,体会出韩麦尔先生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结尾处体会出作者悲壮的情感。

(2)入境----师生共同理解情感美。教师应先“情动于已”,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就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例如《社戏》所描绘的是以双喜为代表的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我”作为客人来到偏僻的鲁镇,得到这群少年的热情款待。“伴我游戏”:“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也不会“犯上”陪我钓虾:“虾照例是归我吃的,”显示出这群少年的好客,不拘礼教。更充满诗意的是,在双喜“我写包票”的英雄式的承诺下,“我”得以观赏到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些充满江南水乡味的画面。更有趣的是归航中偷豆、吃豆这一情节。随着双喜:“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我们偷哪一边的呢?”的询问,阿发无私地表示;“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在那些洋溢着豆麦蕴藻之香的乡间夜景中,这群少年是多么可爱。如果此时教师用精湛的语言,勾勒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中,自己就是夜航去看戏中的一员,那偷来的豆就是如此特别的好吃。……通过入情入境的体悟,学生深刻认识到作品的感情倾向----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便会不禁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情感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认知路径;情感路径

一、引言

高校新媒体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校媒体形式。高校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曾经的高校电视广播对高校报纸杂志而言是新媒体,如今的高校网络媒体,对曾经的高校电视广播而言,也是新媒体。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当更新的技术被应用于媒体,曾今的高校新媒体也会被更新的高校媒体取代,成为今后的高校传统媒体。如今的高校新媒体就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动力,以互联网、局域网等为信息传播渠道,以高校信息门户网站、高校在线即时通讯等为代表的信息传播媒介,大学生的信息参与度突破传统校园媒体的时空限制,其信息素养成为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将信息受众的信息素养简单地定义为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素养不仅包含对信息的利用能力,还包括在信息参与过程中的道德责任,大学生与传播的信息不仅会影响自身,更会影响他人。因此,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立足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认知-情感理论,结合超Y理论,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模型,并提出建议决策。

二、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思路。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信息素养如何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第二、如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管理,进而提高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因此,本文大量阅读国内外关于管理模式、信息素养、信息质量的相关研究,梳理相关知识点,细化研究思路,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假设,为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管理提出相关建议。(二)理论依据。1.超Y理论莫尔斯和洛斯奇以麦格雷格的X-Y理论为基础,基于“复杂人”假设提出了超Y理论。在X-Y理论中,倾向于X理论的管理者愿意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而倾向于Y理论的管理者则愿意以信任替代监督,用启发与引导取代命令。在超Y理论指导下,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管理中,仅仅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或启发引导,无法达到好的管理效果。启发引导虽然能够激发人们遏制不良信息的积极性,如果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也会丧失引导效果。因此,本文根据超Y理论,提出硬性规定和柔性引导两个概念,探索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管理模式。2.认知-情感理论认知-情感理论是米契尔提出的个性系统理论,探讨了情境、个性倾向、动因和个性结构之间的关系。信息素养作为一种信息利用能力,大学生会因为新媒体信息的不同而产生认知的不同,继而产生情感体验和行为的不同,最终以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形式反映出来。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的信息参与度提高,责任意识作为大学生情感体验的组成部分,且高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传播时间和空间都被无限放大,大学生是否传播有价值信息成为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故本文将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作为情感体验的代表。因此,本文立足于认知-情感理论,分别从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出发,基于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责任意识,探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

三、影响因素分析

1.“信息传播质量”与“信息内容质量”信息内容质量研究中,信息内容质量是影响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信息内容质量与信息受众的信息感知和情感体验息息相关,有学者指出提出开放课程资源的内容质量影响用户感知,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信息内容质量能够显著影响网站的可用性,信息内容质量积极影响用户持续参与意愿。信息传播质量研究中,信息传递过程与信息处理过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对信息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缺位导致新媒体无法有效地改善信息传播质量的结论,满足受众高品位的需求能较好地保障信息的传播质量,并针对科学传播质量提出相应建议措施。因此,本文构建“信息传播质量”变量和“信息内容质量”变量分析高校新媒体的信息质量。信息传播质量是指高校新媒体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广度、传播速度和传播深度。信息内容质量是指高校新媒体信息内容的主题相关性、充足性、权威性、准确性和有用性。2.“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责任意识”本文在认知-情感理论与超Y理论指导下,构建变量“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责任意识”变量。信息认知能力是信息受众对其经手信息内容的认识、理解、处理能力,当大学生能够清晰深入的理解信息内涵时,也就能够有效得控制自己与传播信息的内容质量。因此大学生信息认知能力积极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内容质量产生。信息责任意识是信息受众对其经手信息所具有的责任感,不仅要求受众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当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强烈,就会认真对待其和传播的信息,进而促进有益信息的传播而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当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薄弱,对与传播信息放任自流,将在无意识中推动不良信息的扩散。因此大学生信息责任意识积极影响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质量。3.“硬性规定”与“柔性引导”硬性规定与柔性引导都是对信息素养进行管理的方式,是根据超Y理论分析总结得到。超Y理论以“复杂人”为基本假设前提,需要规章制度与启发引导双管齐下,提高管理效率。因此,本文立足于超Y理论的“复杂人”假设,将规章制度和启发引导引入模型,构建“硬性规定”变量和“柔性引导”变量,研究其对信息质量管理的影响。“硬性规定”就是对信息受众的强制性规定,加强对信息的审核与监督,目的是以法律、规章、制度的形式规范大学生的信息行为,强制大学生重视对信息内容的认知与理解。“柔性引导”是在了解大学生社交、学习等各种动态信息前提下,及时合理地引导,在法律规章以外,以引导的形式影响大学生的信息情感体验,加强其对信息传播的责任感。此外,“硬性规定”以法律、规章、制度的形式,对鼓励与遏制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了规定,故本文认为其能够对信息内容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柔性引导”是高校和新媒体平台以引导激励的形式,对优质信息进行宣传,扩大传播广度、深度与速度,对劣质信息予以抑制,缩小传播范围,故本文认为其能够对信息传播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由此本文认为硬性规定会积极影响大学生信息认知能力和新媒体信息内容质量,柔性引导会积极影响大学生信息责任意识和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质量。

四、理论模型构建

本文结合了超Y理论和认知-情感理论的相关理念,分别从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来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首先,超Y理论中,硬性规定规范大学生的信息行为,提高信息认知水平,而柔性引导则能够强化大学生的信息责任感。可见,超Y理论中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模式与认知-情感理论相适应,故本文将硬性规定与柔性引导分别引入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其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参与度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都得到广泛拓展,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出发,分别体现在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责任意识上。认知路径方面,大学生信息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到所接触信息的真正内涵,进而影响到其与传播信息的内容质量;情感路径方面,大学生信息责任意识作为其情感体验中的一环,在信息传播能力无限扩大的前提下,责任意识能够有效地对信息传播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在认知-情感理论与超Y理论指导下,以“复杂人”假设为前提,以认知-情感理论为桥梁,分别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两个角度,将信息认知能力与信息责任意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模型,如图1所示。

五、结果与讨论

本文根据认知-情感理论,结合超Y理论相关知识点,分别从认知路径和情感路径展开研究,探索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认知路径中,硬性规定对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内容质量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信息认知能力对信息内容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情感路径中,柔性引导对信息责任意识和信息传播质量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信息责任意识对信息传播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健全高校新媒体信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从“复杂人”假设出发,制定并严格实施硬性规定,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劣质信息的认知,约束大学生的新媒体信息行为,提高大学生、传播高校新媒体信息的内容质量。2.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新媒体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对传播信息的责任意识,提高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质量。需要明确的是,大学生传播违法、虚假信息的行为可以通过硬性规定进行管理,而传播违背道德、无用信息的行为则需要采取引导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提高信息责任意识,才能达到较好的信息传播质量管理效果。

情感管理论文篇6

早在1860年杜蒙就指出“电影这项发明可使一切知识的传授, 如自然科学、工业、机械、美术和技术、军事战略等等, 获得一个迅速、普遍而有效的工具”[1]。电影问世后,虽然其科研目的逐渐被娱乐功能挤占、取代,但在教育家的眼里,它一直未曾失去教育的意义[2]。电影具有重要的教学功能,能够补充学科文本,充当启发性的角色[3],此外,电影教学法增进了学生的参与,并使学生更深入地进入学科问题的探讨[4]。在浩瀚的电影资料库中,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料素材,电影作为教辅工具,在语言、艺术等人文教育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但在高校管理学科中的教育功能与教辅作用却一直未得到重视。在当前高等教育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学生认知习惯多元化的形势下,有必要对电影在高校管理学科中的教辅作用与应用进行探索研究,挖掘并发挥电影应有的教育作用。

1电影在高校管理学科中的教育功能

1.1电影具有史料作用

电影具有史料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影特别是记录片保存了大量的事件、人物、风俗民情、科学发明等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影像;二是每一部电影本身都有时代的烙印,电影记录、描摹、反映时代,不论是故事片还是记录片,不论是写实还是科幻,都有彼时彼地的痕迹,因此电影具有时代的特征,具有历史资料的功能。管理学科作为发展中的科学,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讲授,都有大量的学者、理论、时代背景、社会特征需要回顾,以反映学科的脉络与发展。电影为这种历史回顾的形象表达提供了可能。比如:在讲授“工具人”时,《摩登时代》这部电影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描述,如果加以挖掘,还可以在“流水线”、“动作研究”等概念对学生加以引导阐述;《超级工厂》这部记录片,介绍美国UPS公司自动化、机械化的包裹分拣系统,具有美国企业追求效率的时代特征,学生观看后,马上就能理解企业为什么、如何追求工作效率;如果学生对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感兴趣,进而想对理论创立者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生平有所了解,教师就可以推荐《美丽心灵》这部电影。

1.2电影具有案例功能

国外学者对电影的案例功能挖掘得比较早,1991年美国迪尔教授在商业道德教学中把纪录片《华尔街》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并发表了相应的电影教学成果论文。电影的案例功能主要由故事片提供。广义地说,每一部故事片都由一个或若干个案例组成,这是由故事片的艺术形式决定的。对有着良好叙事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故事性具有吸引力,因而容易激发人们的兴趣。《唐山大地震》的开头,便有一个关于理性或感性决策的案例藏匿其中,徐帆扮演的母亲做出了一个“救弟弟”的决策,电影对这一决策情境的模拟几可乱真。领导理论中提到“领导的本质是下属义无反顾的追随”,《斯巴达克斯》这部电影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形象表达。美国电影《门口的野蛮人》几乎将课堂上诸如“垃圾债券”、“恶意收购”、“内部人控制”等重要概念全部涵盖在内,简直就是一部《公司金融》的“活教材”[5]。这样的案例情境逼真、形象清晰,加上视听效果震撼人心,学生容易接受理解。

1.3电影构建了一个多模态学习情境

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互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完成,每一种感觉代表一种模态。正常的感知与互动是通过多种模态交织综合完成的[6-8]。在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都缺乏的情况下,要还原文本中以单一模态表现的多模态情境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文本作者也时常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它既要求作者有管理学科的知识背景,又要兼有文学大师的语言能力。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文本阅读经常有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缺点。要使学生学以致用,避免“纸上来纸上去”,多模态认知显得更为重要。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设备,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高达65%[9]。电影运用色彩、声音等技术语言去描摹人物、讲述故事、记录社会,这种多模态的直观表达令学生们能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对研究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容易把握。

1.4电影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第一信号

巴甫洛夫将一切信号分为两大类:第一信号为现实的具体信号,是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具体刺激;第二信号是现实的抽象信号,即语言、文字。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但又反过来影响和支配了第一信号系统,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是这两个信号系统共同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10]。绝大多数管理学科在揭示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同时,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就要求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第一信号,否则理论的建立就是无本之木,对实践的指导也是无源之水。电影为学生管理概念、理论的形成与投射提供了有别于文本形式的来源与对象,电影具有逼真性与可感性,电影案例具有形象性、故事性与情感内涵,除了可以弥补学生的情感、管理经验不足,更主要的是容易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并产生移情或代入,这种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联结,便是意义建构,是桑代克强调的“学习者的最佳途径”[11]。虽然电影提供的第一信号和学生的实习、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相比,信号强度与逼真性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减与失真,但是,它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世界电影库提供了海量电影,通过教师或学生的选择与剪裁,事实上相当于提供了海量的信号。

2电影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几个普遍问题

2.1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习惯于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学生缺乏生活、社会管理经验以及对管理实践的感性认识。尤其是本科生与应届研究生,生活轨迹基本上是从家庭到校园,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也基本上是从书本到课堂,可以说在高校管理学科色彩斑斓、纷繁复杂的新天地中,他们单纯的像张白纸。再加上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带有应试教育铸就的思维模式,习惯于死记硬背,这种能力上的“比较优势”令他们在大学课程学习中依然习惯于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学生们似乎学得很快,但是,这种建立在机械记忆上的对概念、理论的“掌握”十分脆弱,一旦要把它们迁移[12]到新的、现实的情境中去,学生便会无所适从,显示出较弱的理论应用能力与情境适应性。学生们这种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的弊病,本质上在于缺乏概 念、理论与生活情境、切身感受的密切联系。而管理学科的教学,有时是高度依赖情境感知的,比如,对“机械化大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这句话的理解,如果没有对“机械化大生产”的感性认识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学生在现实或在电影看过流水线,对“机械化大生产”和“劳动效率”这两个概念的联结就会相对容易、牢固,从而对原理的学习就越透彻。按照贾德的概括化迁移理论,学生对新情境的适应性越强,迁移就越好。电影为建立这种关联与迁移提供了可能,大量电影有适用各种理论的情境可供提炼,从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2.2学科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目的淡化

高校管理学科具有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但要打下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形成自己的管理观念,能够运用管理理论、模型、工具去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换言之,学生学到知识只完成教学目标的三分之一,学生能学以致用并养成自己的管理素养才算是完成全面的教学目标。电影可以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辅助作用。首先,它比文本、语言更容易促进学生概念、理论的形成。其次,电影的现实模拟使学生形成的概念、理论更容易与现实发生关联。再之,电影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传导链条。在没有运用电影等教辅手段前,学生的知识传导链条是:教师、教材的语言文本知识(输入)学生的语言文本知识(转化)学生的语言文本知识运用(输出);引入电影等教辅手段后,学生的知识传导链条有可能是:电影的现实模拟情境(输入)教师、教材的语言文本知识(输入)学生的多模态知识(转化)学生的多模态知识运用(输出)学生对现实管理情境的敏锐感知与知识运用(输出)。如果这一延展的链条得以实现,那么学科的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就会全面得到强调,不至于偏废,学生的能力也得到升华。

2.3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为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需要讲解的内容较多,教师为赶课时经常以课堂讲授为主,授课过程与方法相对单调。这

种紧凑的、满堂灌式的授课方法似乎能体现教师的责任心,但是也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满意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教育工作者经常说: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建构主义教学观。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来源于老师的灌输,也不是大脑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基于学生主动选

择、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烈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学习活动的首位[13,14]。以上观点对教师的启示是要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屈服”,放下身段“迁就”学生。电影的引入,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方面,电影这种多模态认知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电影的故事性与娱乐性也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更主要的是,电影案例的形象性消除了学生对管理

情境的陌生感,因而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时更容易得心应手,成就感更强、兴趣更大。学生一旦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观影过程中运用管理理论去分析剧中人物故事、或用剧中人物故事来验证管理理论,就已迈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大步,管理学科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也就开始彰显。

2.4文本案例相对缺乏与单调

大部分管理学科引进教材中的文本案例都较为丰富,但都是国外情境,由于情境与文化的高度民族化与本土化特点,学生缺乏对这些案例背景或情境的深刻认识与了解,分析起来难免隔靴搔痒。本土教材书中案例较少,即使是本土案例,由于学生缺乏对管理情境的感性认识,对案例的认识也容易模糊、难以准确把握。此外,文本案例在模态上较为单一,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不易全面准确掌握案例中的综合信息,并且,文本案例在表现纷繁复杂的管理情境时亦有其局限,这也构成文本案例的单调性。电影案例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解读[14],是一个具有良好补充作用的管理案例宝库。

3电影在高校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精选电影资料及其教学片断

发挥电影的教育功能要求教师首先具备“形象表达”的意愿,即要有对某一管理概念与理论如何通过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欲望,其次是要有大量的观影经验、形成自己关于学科的“影视库”,再之要有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情景的技巧。海量的电影提供了海量的案例,关键是如何选择与剪裁。对电影资料的精选存在一些困难,一是要在海量的电影中找到与课程知识点对应的片段无异于大海捞针;二是难以取舍,需要教师反复观看,多番权衡比较,比如,《集结号》与《风声》都可以用作“管理沟通”的教辅资料,前者对“无反馈”单向沟通方式的危害表现得回肠荡气,但是,后者关于沟通的信息量更全面、丰富,更适合用于教学;三是剪裁困难,一般而言,一部电影适合播放的片断是有限的,为控制播放时间需要对其进行剪裁,但是如果过于追求效率,只选择最为关键的内容,可能会忽视前因后果、背景交代,学生看到的是支离破碎的片断。可见,精选过程既要有教师视角,也要有学生视角。

3.2充分准备教案与相关资料

如果没有重视这一环节,高校管理学科课堂就可能沦为电影欣赏课。为此,(1)教师要设计好教案,根据各章节的教学目标来搜寻电影资料,精选到能使教学“

事半功倍”的影视片断,宁缺勿滥;(2)对电影资料在每次教学应用中的定位要清晰,根据电影的史料功能、案例功能来准备教案,包括背景资料、延伸知识、课堂讨论问题设计以及引导技巧等。电影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学生一般沿两条线索进行探索,一是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延伸知识,二是与电影内容相关的发散性问题。教师如果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与课前准备,就不能与学生有效对话、引导学生,既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浪费了电影资料。

3.3学生的作业与任务

对具有史料功能的电影资料,一般可要求学生谈谈观后感想、鼓励学生进行影视内容与课本内容的对应联结、要求学生举例把影视内容、课本内容延伸到现实情境中去。对具备案例功能的电影资料,除了像文本案例一样布置作业与任务外,还可以提一两个延伸或发散的问题,和电影资料的延伸性和发散性相对应,往往学 生对这样的问题有很大兴趣,呈交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时有真知灼见,反映出他们的真实思考。

3.4基于观影过程的教学互动

有的教师喜欢一边观看一边介绍、提问、讨论,这种方式对史料功能的电影资料较为适用,对案例功能的电影资料则值得商榷。大部分在课堂上使用的电影资料,本身就经过剪裁,显得相对碎片化,如果教师在观看过程中经常打断插入讲解,不但加剧电影资料的碎片化,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移情与代入,不利于学生对情境的感性与理性把握。而移情、代入、多模态情境正是电影引入课堂的主要目的。比较合适的方法是教师暂时充当背景资料提供者的角色,在各个片断的连接间隙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补充说明。  参考文献

[1] 章伟民.电影教学与教学电影(上)[J].外语电化教学,1979,(12):24-26.

[2] 章伟民.电影教学与教学电影(下)[J].外语电化教学,1980,(1):21-22.

[3] Paisley L.Theses on Cinema as Philosophy[J].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2006,(1):15-16.

[4] Ellen M.Making the Most of a Good Story:Effective Use of Film as a Teaching Resource for Ethics[J].Teaching Theology and Religion,2003,(2):93-94.

[5] 郑彦.多媒体案例在高职教学的应用——以财经电影《门口的野蛮人》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5):60-62.

[6] 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1):60-93.

[7] 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8] 易祯.多模态下的文化体验教学——以英文电影教学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2):90-93.

情感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a)-0144-02

护理管理学是将管理学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应用于护理领域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本科生作为未来护理战线的中坚力量,学习护理管理知识、培养其管理情感和管理能力尤为重要。由于学生多、带教师资不足、实践场所受限等原因,目前,我国学者主要对护理管理学的理论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包括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辅助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情景教学法等[1-4],实践教学是安排学生到医院参观[3,5-6]。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兴趣。但是,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参观学习,都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不利于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对护理管理的情感体验。为了培养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笔者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2010级护理本科的《护理管理学》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级4年制护理本科学生321人,年龄21~23岁。321名学生分为2个合班,随机分为对照组(1合班165人)和观察组(2合班156人)。第五学期开课,教材为《护理管理学》第3版(李继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两组总课时均为45学时,理论授课均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法教学。两组年龄、基础文化、其他专业课成绩、授课及带教教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提高实践课时比例 对照组理论授课3时,实践课2次共6学时;观察组理论课30学时,实践课5次共15学时,在此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要完成的任务自行增加课余见习时间。

1.2.2 任务驱动法教学,理论授课与实践同步进行 ①见习地点:学院的两所附属医院;②见习分组:每组学生10~15人,设组长1人;③见习要求:两组均安排参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了解护士长的工作方法及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等;对照组学生每次见习完毕撰写见习报告1份;观察组参加品管圈活动,确立要改进的质量项目,实施并评价质量改进效果,期末每组学生撰写报告1份并在课堂上进行PPT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本学期参加品管圈活动的内容、过程、效果、收获、感想等。观察组完成品管圈质量改进任务的情况及见习报告的质量作为小组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30%。

1.3 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均给予相同的试卷测验理论成绩。考试结束后,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护理管理学》课程的兴趣、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职业情感等。调查表自行设计并经专家认可,信度系数为0.82,内容效度α=0.8。发放问卷321分,收回有效问卷321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的比较

观察组理论成绩为(86.52±3.50)分,对照组为(77.56±2.75)分。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t=25.6,P

2.2 两组学生对《护理管理学》教学总体评价的比较

观察组对该课程的兴趣、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职业情感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3.1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单纯讲解管理学的理论学生不易理解,而学好管理学的关键在于将抽象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运用到管理实践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以任务为驱动,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产生学习欲望,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7]。表1显示,通过采取任务驱动法教学,学生对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使学生对医院的护理管理不仅有了感性认识,还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认识到护理管理的重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3.2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影响

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通过实践-反思-实践,使理论与实践联系更加密切,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及临床思维的训练。为了达到学习目的,学生还需查阅相关资料,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遇到组员不能解决的问题,组长可与带教老师沟通协调。要完成某些任务如病房管理、技术操作等,学生甚至需要与病房护士、患者、家属直接沟通。通过期末的PPT见习汇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结果显示,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3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情感培养的影响

观察组30%的学习成绩来自于完成任务的情况及见习报告的质量。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提出充分的依据,需要分头到图书馆和因特网上查阅有关的参考书和文献;讨论时,各自将自己收集到的相关信息与小组成员分享,互相补充;参与质量改进时,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任务;期末的PPT汇报也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认识到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发挥每个人的特长[6]。学生通过参与护理质量品质圈的管理实践[8],发现了临床存在的管理问题,看到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如病房更加整洁、表格书写更加规范、不良事件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等,提升了学生对护理管理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4 小结

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参加临床护理管理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论考试成绩,培养了管理能力和职业情感。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需增加见习时间、加强监督与指导,以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黄红玉.《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护理杂志,2008,25(5B):68-69.

[2] 王永惠.《护理管理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324-326.

[3] 南桂英,王慧玲,陈巧力,等.《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719-5720.

[4] 王瑞丽,王冬晓.情景教学法对临床护理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56,158.

[5] 赫光中,王强.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104-105.

[6] 崔文香.改革《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中华护理教育,2007,4(6):263-265.

[7] 徐肇杰.任务驱动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4):25.

[8] 阳爱芳,张萍,黄自娟. 规范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49-151.

情感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性化;制度化

    前言  管理思想和管理活动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着,但是企业管理成为一门科学从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算起至今不到一百年。纵观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企业管理的人性化趋势,人性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因此,企业的人性化管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人性化管理认为人性是管理的出发点,管理应关心人,爱护人,并把这种尊重和关爱细化成管理实践中的细枝末节。人性化管理的全部内涵并不仅是发现人性挖掘人性,而是在管理实践中尊重人性、体现人性、以一切从人性考虑的姿态来看待管理,使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1]。

    成功的企业都把建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放在首要的位置,人性化管理的特征为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和激励人,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性化应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以此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提高生产率和工作质量;推行“劳动人道化”,进一步改善劳动保护和应用符合人体生理特点的生产工具、生产方法和劳动环境;在企业中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和机会均等的竞争环境;培植满足人性发展的土壤等举措。

    一、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局限性

    自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泰勒创建科学管理理论以来,科学管理理论在西方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后来发展成为当代一个重要的管理理论流派。主要的观点为,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张,侧重分析和说明管理中的科学、理性的成分和可数量化的侧面。主要特征为[2]:(1)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的规范而制度化。(2)按照不同职位的权力大小,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2)明确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能力的要求。(4)管理人员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处于拥有权力的地位,原则上所有的人都服从制度规定,不是服从于某个人。(4)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6)管理者的职务是他的职业,他有固定报酬,有按才干晋升的机会,应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科学管理理论的优点是:一是个人与权力相分离,官僚制摆脱了传统组织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性和稳定性。二是理性精神和合理化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典型的官僚制中,存在着一套有连续性的规章制度网,涉及组织管理过程的许多主要方面,。它给每项工作确定了清楚的、全面的明确的要求, 从而使组织运转和个人行为尽可能少地依赖个人。三是适合工业革命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早期传统的组织过分地依赖个人和裙带关系、人身依附关系、采用任意的、主观的、多变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大型企业组织的管理的要求。工业化以来,大型企业组织规模大、分工细、层次多,需要高度统一,有准确、连续、稳定的秩序来保证。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通过制度规范来统一管理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比较突出。甚至将人当成工具来对待,认为人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忽视情感等更高层次的需求。管理人员是工作狂, 要求下属也成为工作狂,他们事必躬亲,企图控制一切且允许自己出差错,因为任何自己的差错都可能破坏自己的威信,而这恰恰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员工往往是企业的过客,目标比较单一,或在工作上,他们让干什么干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累人不累心,没责任没压力,苦干是我的事,巧干是领导的事,在知识方面,他们或者自己学、或者留一手,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二、人性化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的区别

    在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有人认为,科学管理更实用,有人认为,人性化管理更胜一筹。事实上,二者是两种特殊而又有效的管理模式,它们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且在企业管理的不同阶段分别居于主导地位,二者适时、适度的融合,才是我国企业的明智选择[3]。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当然是以人为本。这是对以机器为本、以技术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的一大提升。它要求管理者和员工共同进行心理与行为的彻底革命,使得企业管理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态度直到管理效益有一个全面的转变。这种转变将体现出人主宰自然、人是万物之灵的客观规律。显然,人性化管理不是对科学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理性的继承,一次科学的修正。它汲取了科学管理中的科学思想,肯定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大作用,同时将科学管理中颠倒的“人”与“物”再颠倒过来,让“人”始终处于原本的主导地位。这不是简单地顺应潮流,而是坦率的尊重事实。这种实事求是的“人本意识”+“科学精神”,是人性化管理理论对人类的卓越贡献,也是它受到普遍崇拜的根本原因。

    在实际当中,由于缺乏人性化管理所导致的管理失败的教训也是为数不少的。如象三株集团的垮掉、郑州亚细亚集团的破产、秦池酒厂的美梦破灭都证明了“家长制”、“一言堂”的集权化管理的失败。从管理实践运作的方式看,科学管理要求通过科学、理性、量化的手段和方法,建立工作标准与操作规范,为企业管理提供一个严格的制度环境[4]。当企业管理处在低水平阶段时,这种管理模式对训练员工的职业观念和技能、养成科学意识和品格、从而改进企业管理是相当有效的。而人本管理的运作,则要求以人的主体意识空前觉醒为前提,以奉行组织内一切人的人格平等为基础,以组织内全体成员的优秀技能和敬业精神为依托,通过民主管理与参与,最终达到自我管理。很明显,人性化管理致力于管理环境的优化;致力于员工思想的沟通与潜能的挖掘;致力于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同时致力于员工需求的满足。

    人性化管理既是对科学管理的必然依托,又是对科学管理的自然超越。在企业管理处于较高水平时,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理论内涵与运作模式告诉我们:人性化管理,是在科学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理念因为反映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社会现实,因而更具有先进性;但它的运作条件比之科学管理也更为严格。尽管人性化管理是所有企业管理都必须遵循的一种时代潮流,但不同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还应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主导管理模式。 

    三、企业人性化管理制度化的技术构成

    观念的东西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只有转化为现实才能实现其价值。企业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价值意蕴正是通过它的技术层面的支持得以付诸实践,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产生效力,获得“经济证明”,从而达到“科学的形态”。价值和技术、目的和手段的紧密结合构成了完整、统一的人性化管理、任何企图割裂这两者关系、厚此薄彼、顾此失彼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价值层面的人性化管理和技术层面的人性化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类似于内容和形式、目的和手段的关系[5]。

    以上从价值层面上阐述了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和特点,那么从技术层面上看,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是如何实施的呢?如何将观念上的人性化管理落实到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呢?基于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成果,本文有选择性地从几个重点环节和方面展开对技术层面的企业人性化管理的考察。

    1. 企业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企业人性化管理有几种常用方式,分别包括情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文化管理等三个主要层面[6]。

    首先,情感化管理。情感因素是构成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被管理者工作主动性和效率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会使人青春焕发,朝气蓬勃,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劳动效率;反之则使人行动迟缓,萎靡不振,工作状态大为下降。情感因素影响着管理的全过程。情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感。要充分发挥情感在管理中的效能,充分开发被管理者的潜能,激发其内在动力,应该遵循信任、尊重、关心的原则。信任原则。信任是一种最高的奖赏,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基础。

    其次,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方式。民主是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保证管理活动正确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只有当人们切切实实地管理起自己的事务,才能真正激发起对企业的归属感、命运共同感、责任感,从而尽心尽力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专制作风的管理由于实行独断管理,与下属就没有感情交流,而下属则容易产生消极不满的情绪,甚至产生怨气和对-抗情绪。放任自流式的管理实际上是无政府管理,一切放任群众自理,这种工作作风难以完成工作目标,管理者也没有权威性。民主化管理实行参与管理,把管理权交给群众,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管理顺利开展。人性化管理实践表明,实行民主管理或参与管理,一方面可以达到改善组织与其成员的关系、提高士气、缓解抵触情绪的目的;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开发员工的潜力,成为改善个人和企业绩效的一种方式。

    最后,文化管理。从一定意义上一说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正在逐步演化为一种文化管理。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管理热潮足以为证。企业管理发展中出现的这种现象愈来愈引起企业管理专家的重视。文化概念具有差异性,企业管理中所谓的文化一般是指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使个人行为能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规范和模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企业形象、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经营理念、道德规范、文化生活、企业精神、价值标准、管理哲学等[6]。

上一篇:三维数字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学媒体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