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群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1 17:51:59

课程群教学论文

课程群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理论教育 课群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35-02

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体现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既要服务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又要服务于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决定着新闻传播学生职业品格和专业能力的形成,对其专业后劲的培养和积累也具有重要意义。而就本科教学而言,其对象理论素养和授课时长等客观因素,决定了传统单一的传播学理论课程在一学期、周三课时内完成,实难达到“通才”与“专才”的教学目的,唯有建立传播理论课群,从多种角度开设不同的课程,形成一个课程群组,才能完成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

课程群的建设即将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相似性的、而各课程又分别独立开设、具有不同教学内容和目的的多门课程编排到一起,形成一个教学课程的群组,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课群学习中系统地、多层次地、具有拓展性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和理论框架的设想。

一、“通与专”的双重教学目标设定

传播理论课群应围绕传播理论的讲授、深化和拓展这一主题,保持课群中各门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深化角度。传播学理论教育的目标模式主要有两个层次,一种是新闻传播“通才”教育,又称媒介素养教育;另一种则是新闻传播学“专才”教育,亦即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基础教育。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两种不同层次的理论教育在内容、方法等教学环节上有一定区别。

首先,从“通才”教育目的来说,课群中应设置《媒介素养》课程,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全民的公共素质,使新闻传播专业以外的同学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过程,拥有对大众传媒的基本判断能力和传播能力。同时,《大众文化与传播》课程的目的也比较类似,但是其教学范围相对比较小一些,面对新闻传播专业高年级的同学,在获得了新闻传播基础和基本技能之后,能够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大众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并具备正确判断和分析各种流行文化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媒介素养成为课程的教学目的,无论将来是否从事新闻传播专业工作,具备了这样的素养之后,能够对社会、文化的思考和理解角度产生良好的基础性作用。

从“专才”教育的目的来说,课群应形成层次分明、角度多元的课程格局。其中,《传播学理论》课程,担当了概述性地介绍传播学基本理论的任务,其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传播理论观察传播现象的理论模式,全面了解传播理论的总体构成,拥有分析和理解传播现象的基本能力和理论修养,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而《网络传播学》则是从最新的传播现象——网络——对社会的强大影响的角度,切入新型的传播类型,对其要素构成、传播模式、影响社会的途径和方法等角度进行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新型传播类型的 特点、方法、影响模式等内容,拥有分析和理解网络传播现象的基本能力和理论修养。这两门课程构成了“专才”教育的第一梯队。

而“专才”教育的第二梯队则应由《社会研究方法》、《传播心理学》和《劝服与公众舆论》等课程构成。《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对社会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基本手段和能力,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研究、新闻传播工作和新闻传播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传播心理学》和《劝服与公众舆论》两门课程则分别从心理学和舆论学的角度,深入开掘传播理论,将传播基础理论中涉及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心理变化及其心理分析、传播基础理论中涉及舆论形成、劝服与舆论形成的技巧等问题进一步深化,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传播理论各分支的主张,为将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群的内容设计

根据对传播学理论课群教学目的层次化分析,对课群进行内容设置。

在现代社会,媒介越来越成为能够影响社会公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能力、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能力的培养,媒介素养教育与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完全不同,其教学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对媒体的认识、批判的能力和意识,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媒体自身的运作程序、建构现实的实质和方式,掌握制作传媒作品与媒介信息的方法。在这一教学目的的确定下,《媒介素养》课程应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作为文化素质选修课,担当“通识教育”的责任,其教学内容重点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即一是将媒介传播的方式、特点和过程进行介绍;二是将媒介对现实的建构过程进行解剖,从而培养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三则是将媒介传播的基本技能交给学生,提高他们应对媒介、应用媒介的能力。

另外,《大众文化与传播》则是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对传媒有一定认识的、深受大众文化道德伦理影响的公众,帮助他们了解大众文化的生产模式、传播特点、表现方式等深层的意义,继而建立起更为理性的大众文化判断思维和认识途径。为此,《大众文化与传播》课程的开设面向新闻传播专业高年级同学和跨专业选修的同学,其教学内容重点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即对文化、大众文化的理论认识(批判认识)、大众文化的各类表现及其营销推广手段的深入了解与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将提高人文素质作为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大众文化的特性、低俗化的危害、娱乐化的本质,继而树立起良好的人文素质内涵。

三、课群教学方法改革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促进传统理论课程灌输式课程讲授式方法向启发式课程讨论式教学方法转变,成为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的总体思路。启发式教学方法则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教师围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展开教学,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在这样的总体改革思路的要求下,传播学理论课程群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增加课堂讨论和观摩思考的时间,一方面提供教学案例,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提供教学观摩材料,组织学生观摩思考,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须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课群教学需要若干理论资源的支撑,为此,建设起以共享为目的的教学资料库,为学生提供大量传播学相关书籍的全文资料,丰富课程的学习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创新教学手段是理论课群的关键。理论教学由于理论色彩浓,难免枯燥乏味,因此努力改善和创新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将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等手段引入教学。有意识地制作收集相关影像资料,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为一体,充分利用网站链接,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大、资料丰富、呈现生动、制作质量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理论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同时,开设双语课程也成为必要,帮助学生构筑传播理论学术基础,与学界前沿接轨,对学生将来的科研和深造,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根据理论教学的实际需要,探索将案例教学和研究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统摄起来,共同服务课堂教学。

理论课程群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创建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将各种教学资源上传共享,而且可以通过网络强化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完善教学途径,使课程教学得到有效延伸。

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也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重要举措,老师将学生平时主动学习的成果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同时在作业和考试中,组织学生进行传播调查和相关研究,撰写论文,将这些活动计入考试成绩的最后核算中,使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变落到实处,与学生成绩挂钩,引导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四、传播理论教学课群队伍建设

队伍是理论教学的保障,而课群作为教学平台又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阶梯,队伍与课群建设的相辅相成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在主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青年教师逐渐适应理论教学的要求,并将自己的学术特长和教学特点运用到课群的开设中,并在实际教学中逐渐明确和提升科研方向和能力,再将科研成果反哺到课堂教学中,既使课程的内容结构、学术来源、教学方法等得到了很好的充实与丰富,也使青年教师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同时,积极调用校内外资源,建立系统性培养计划,鼓励、组织和推荐青年教师学历深造,系统提高专业素质和学术素养,鼓励并推荐青年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教学交流和培训活动,激发青年教师投身课群建设和改革的热情。

课程群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适应模式;社会距离

一、引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传播汉语的同时也是在传播中华文明。课堂教学是汉语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不仅仅是言语技能,还有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来说,课堂上师生的平等程度,学生对待目的语群体成员教师的社会距离和对教师课堂上传递出来的中国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差异等,是否会影响到他们汉语习得?如果有影响,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课堂应该如何设计?对此,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可以给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就课堂设计提供一些启发。

二、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最早是用于解释群体之间的社会融合,在二语习得中,是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都融入目的语的群体之中。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由美国学者Schumann在70年代末提出,该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联系中,二语习得者对目的语文化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

Schumann的理论从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探讨二语习得者为何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水平差异,其中他认为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是影响文化适应程度和二语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因为社会因素也可以对心理因素造成影响。具体而言,社会距离是指二语习得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影响了二语习得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接触程度,由此也影响了二语习得学习的水平,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近接触越多,越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反之,社会距离越远,就越不利于习得。社会距离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社会主导(Social Dominance),指二语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平等程度,两者地位越是平等越是有利于二语习得,如果某一群体地位处于主导或者从属,则不利于语言的习得。

(二)结合方式(Integration Strategies),指二语习得群体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所采取的融合策略,具体分为同化、适应和保留三种。同化策略是指学习者面对目的语群体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全盘接纳目的语群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策略是学习者一面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一面也选择性接收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保留则是学习者排斥拒绝目的语群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三种策略当中,同化增加了群体与群体间的接触,有利于二语习得,保留则刚好相反,因此不利于习得,适应则根据两个群里之间具体接触程度来判断是否有利于习得。

(三)封闭程度(Enclosure),指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共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等的程度,封闭程度越高,则群体之间接触越多,利于语言习得,反之,则会阻碍语言习得。

(四)凝聚性和团体规模(Cohesiveness and Size),指二语习得群体在目的语群体中内部成员的密切程度,以及习得群体的规模大小。如果习得群体之间团结紧密的程度低,群体规模也小,那学习群体与目的语群体间的联系就会增多,利于二语习得。

(五)文化相似性(Congruence or Similarity of Culture),指学习者群体文化和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Schumann认为文化相似程度越高,社会距离越小,有利于二语习得。

(六)态度(Attitude),指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之间互相持有的态度。态度越是积极正面,越是有利于二语习得。

(七)预计居留时日(Intended Length of Residence),指习得群体期望在目的语群体中居留的时间,时间越长,习得程度越高。

三、文化适应模式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运用

二语习得的方式和场景多种多样,但课堂学习无疑是最重要的模式之一。就对外汉语课堂而言,对外汉语教师是“目的语群体”成员,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是“二语习得群体”。在课堂这个小团体之内,作为目的语群体成员的教师和作为二语习得群体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社会距离。在文化适应模式的社会距离因素中,我们可以首先了解到团体规模,对外汉语课堂学生人数普遍在30――50人之间,规模中等,从课时上来讲,每节课大约45分钟。我们可以就社会距离中的每一个因素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运用和启示。

(一)社会主导

社会主导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具体体现为师生关系。在原始理论中,社会主导主要体现在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差异上,两者地位越是平等,越是有利于习得。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类似关系是师生地位。我国传统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往往高于学生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中也居于主导,这种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地位不平等,距离也比较大,容易出现老师讲,学生记的生硬死板的学习模式,缺乏互动。

由此,可以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例如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未必会认为二十四孝都是合理的,教师不必一味灌输这种“孝文化是正确的”等观念,可以留给学生做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

(二)结合方式

结合方式指学习者被目的语群体同化程度,在课堂上可以表现为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在Schumann的理论中,提出结合方式可以有同化、适应和保留。在课堂这个小群体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一堂课中,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是否能够深入融入和理解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么设计和讲解相应的知识,营造出一个逼真的文化情景和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此,可以将中国文化和学习的元素融入课堂布置、课件制作等当中。在对外汉语教室中常常可以看到中国的国画和书法作品,就有利于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情景,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处在一个东方文化的氛围当中的。

(三)封闭程度

是指群体共享各自的学校、医院等社会设施等的程度,封闭程度越高,社会距离越小,越有利于语言习得。就课堂而言,社会距离是很小的,目的语群体与习得群体之间存在开放性。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课堂教学的局限,目的语群体成员大多数时候只有一个,而习得群体相对而言则非常庞大,一名教师很难在一堂课上同时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互动需求,从而满足文化适应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打破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方法,建立一个更加自由和开放的交流平台。可以增加小组讨论、辩论、演讲、表演等方式,将单个学生与教师的一对一互动变成群体之间和群体与教师的互动,打破课堂封闭。

(四)凝聚性和团体规模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团体规模是基本固定的。凝聚性是指目的语群体和习得群体之间的交往是圈内交往还是圈际交往,圈内交往不利于二语习得。在课堂上,由于目的语群体和习得群体之间成员差距大,教师只有一名,学生却有几十个。如果学生与学生之间凝聚性太强,则不能被教师影响,更有效率的进行汉语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强调和鼓励学生融入目的语文化,例如在课堂上尽量不采用母语互相交流,多采用目的语讨论目的语群体文化。同时,鼓励学生们成为课堂目的语群体的一员,在课堂活动中通过汉语和汉语文化同大家交流。

(五)文化相似性

指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Schumann认为文化相似程度高有利于二语习得。毫无疑问,中国文化有自身的独特性,很多留学生能够把汉语基础知识学得很好,但是进入高级阶段之后,由于文化差异,很难作出地道的表达方式。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知识做差异对比,但也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文化中的相似成分。例如让学生对比讨论分别作为中西方重大节日的春节和圣诞节。

(六)态度

在课堂上,态度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互相认可度,对彼此是肯定还是否定。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态度消极,互相否定,则必然不利于语言习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作为唯一的目的语群体成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来自于教师的个人修养,以及具体授课中为学生带来的文化知识和气息。

(七)预计居留时日

不同学生在目的语群体中的预计居留时日是不同的,但就一堂课而言,时间是45分钟左右,这也是合理的学习时间。

四、启示

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进入中国社会这个新的环境,不管在地理条件、还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对其造成一定适应压力,这些差异给学习者心理上也带来了冲击,成为留学生文化适应的障碍。在本国课堂学习的学生,由于不能设身处地融入汉语文化情境,也会有习得困难。

将文化适应模式中的社会距离应用到对外汉语课堂中,具体可以总结出师生地位、课堂参与度、师生认可度等衡量标准,这些标准对于我们对外汉语课堂都是有启发的,我们可以以此出发在课堂中融入更多具体的想法,例如在课堂准备时淘汰过于极端的内容,筛选出更合适的文化使学生产生同化,在课堂上通过模拟生活情景和表演再现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中也存在一些局限,该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自然语言环境下的二语习得,因此将其生搬硬套引入课堂未必都是正确而富有成效的。就社会距离而言,理论也缺乏一个具体的尺度,不能肯定地说距离越小就一定利于语言习得,七个具体因素与实际习得效果的关系也有待商榷。总的来说,文化适应模式对我们对外汉语课堂设计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教学中适当将文化融入课堂,创造更真实的目的语环境,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习得。(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J.H.Schumann,1986,Research on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L2 Acquisitio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7.379-397

[2]Hamed Barjesteh & Reza Vasghi, 2012,Acculturation Model for L2 Acquisition:Review and Evaluation, Advances in Asian Social Science.2(4).579-584

[3]Timothy Dean Keeley,2014,Ego Permeability in Foreign Culture Adapt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Business Review.25(1).65-104

[4]许菊,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2000.

[5]韩祥生 陈钰.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及外语教学[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6]陈思芮.略论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启示.[J]教育研究

课程群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环境化学;课程群建设;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03-02

为加强学校的特色建设,提高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课程群建设现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新亮点。课程群的建设实际上就是课程群如何融合和如何分解,它是对课程的再设计。

我校的“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建设是将《仪器分析》、《环境化学》和《环境监测》三门课程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配置,目的是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在深入理解课程群内涵的前提下,遵循课程群建设的关联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针对课程群中具体课程的建设问题,笔者以“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下环境化学为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课程群建设的内涵

课程群建设是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课程群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课程融合与分解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融合能打破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显示办学特色的新内容。课程群的融合把一个课程作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的大课程进行研究,而为更好地实现课程群目标,要对大课程进行分解,在把总目标分解成子目标的基础上,将大课程分解为子课程,构成新的课程群[1,2]。

课程群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在高校培养目标层面的具体化,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工程,也是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基础工程[1],它可有效克服课程建设中过于强调某一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缺乏对与其相关课程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研究,造成课程间内容重复过多、课程内容过时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脱节等弊端,因而是提高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举措。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合并相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以尽可能少的授课时间实现知识授受的最大化,实现1+1+1>3,从而形成课程群[3]。

二、课程群建设下的环境化学课程

(一)有机地整合课程内容,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必须立足整个课程群体,对课程群的所有内容进行整合。课程群建设是课程组合知识体系的重组,更是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再设计,是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整合。为此我们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角度出发,遵循关联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制定了合理的教学大纲,具体从理论讲授内容、实验内容2个层次上统一协调构建环境化学课程内容体系。

1.理论课程的整合与优化。(1)根据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情况,更新知识内容。通过多种手段弥补教材知识的不足,加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同时要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新的内容,吸收新案例。①与时俱进地纳入新知识,比如课程上可新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前后对照表,并把新的法律内容引入到课堂的具体知识点上,做到真正意义上地学以致用。②与时俱进地引入典型案例。除了将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应更好地结合近几年身边的环境问题实例,这样不但可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及作为一名环保人士的社会责任感,又可很自然地把大家带入到问题讨论中,接下来的机理分析就可一改往日的枯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统筹兼顾,优化知识点,避免课程之间知识重复或脱节。课程群内主讲教师实行集体备课,避免内容重复或脱节。如环境体系中物质形态测定新方法介绍,河流底泥中磷、氮的迁移转化中涉及到氮、磷的形态,可在环境监测课程中讲一些最新的检测方法或仪器,或用动态的监测来反应物质的迁移转化过程。这种有机的结合,避免课程之间知识重复或脱节,又可大大节省课堂时间。

2.课程实验内容在课程群内的整合与总体优化。课程群建设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一方面课程群把诸多同学科的课程集中到了一起,给实验内容的整合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教学资源在统一建设中也可以统一协调组织,使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合理配置成为可能。因此,建立开放的实验室,大力整合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验应是实验教学改革着重考虑的问题[4]。(1)首先注重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环境监测课程群中,特别是环境化学实验是建立在环境监测和环境类仪器分析课程基础之上,又是环境监测试验的延伸及应用,我们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所以我们构建课程群的宗旨是:使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内系统地掌握环境类专业应有的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2)实验内容设计思想:涵盖“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实验内容分三个层次,做到综合性实验是两个以上学科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同时一个实验尽可能多种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有多种仪器测定的比较。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现阶段大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此,在环境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1.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应用实践、科研有机结合。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原则,建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实行不断线培养。充分利用我院导师制的培养优势,循序渐进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内、课外的专业学习中。

2.采用启发式、引导式、互动式、问题讨论式以及反馈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难易要适中,且具启发性。

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课后信息反馈,比如建立环境化学师生交流QQ群等交流方式。此外,还应加强实验的总结和点评环节,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总结和点评主要包括实验过程的总结和实验报告的总结。

(三)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恰当与否,主要看考核效果是否真正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是否全面考核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

1.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考核形式推行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别的考核制度改革,强化学生课外学习,增加论文、项目实训、作业、课堂实训、作品、调查报告、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课堂表现及参考阅读等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课程综合成绩的评定方式拟改革为:①出勤情况占10%;②课堂提问及讨论占10%;③课外补充查阅文献(2次)、重点章节阶段性测验(3次)占15%;④教材作业完成情况、学习笔记占10%;⑤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建议和意见占5%;⑥期末考试成绩占50%。

2.设计考核内容,建立试题库。考核形式是由考核内容决定,根据需要,采用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小组答辩、课程论文、文献综述、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1)设计课堂讨论、实例分析:综合应用环境化学知识分析目前环境领域焦点问题。(2)部分环境前言问题以查资料方式,组织小组汇报答辩;结合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特别是对教材上没有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介绍,如环境体系中物质形态测定新方法介绍、污染物的结构活性相关研究技术进展等。(3)实验增加操作技能考核环节:操作技能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以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将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台面整洁等作为评分标准的内容。(4)建立试题库,考核内容综合化、多元化:①增加开放性题型;②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③重视学生课外参考资料学习的考查。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团队化

一直以来,院系或跨院系之间没有一个用于课程建设的基础平台,使学科归属相同或相近课程的任课教师之间不能进行正式交流和沟通,甚至相同院系的教师之间在相同课程的教学上往往各自为政,有逻辑的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出现较多重复[4]。

教师轮岗实践、上课,培养课程群内学术自由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及教学经验交流,形成固定的交流制度。在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方面,既要留足教师的个人空间,又要加强统一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特色鲜明、成绩突出[4],同时主讲教师要参加培训,更新知识结构。

三、结语

根据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建设的任务,结合环境化学的课程特点,尝试对课程群建设模式下环境化学课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缩短了课程理论课时数的前提下,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生探索环境问题背后化学机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5.

[2]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3]付八军,冯晓玲.高校课程群建设_热潮还是趋势[J].江苏高教,2007,(2):63-65.

课程群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涉税课程群;课程设置;应用型人才

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群星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x090216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会计专业涉税课程群建设基本情况

会计专业涉税课程群主要包含财政学、税法、税务会计和税收筹划四门课。其中,财政学和税法是必修课,54学时,分别在第三学年的上下学期开设,税务会计和税收筹划是选修课,36学时,在第四学年的上学期开设。这样的涉税课程群设置使得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涉税的基本知识,然而距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有较大差距。

二、当前会计专业涉税课程群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涉税课程群课程设置的基础课程。涉税课程群中的财政学需要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结论,因此,财政学要在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为同学们讲授。因为税法除了要用到财政学中所学的基本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学知识,所以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学习了初级会计学之后再来学习税法。当前,我校的财政学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和中级财务会计同时开设的,显然有悖于一般的学习规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二)忽视了涉税课程群的实践教学

1、纳税实务操作不足。涉税课程群以介绍和操练中国现行税制和税收征管法规及运用为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一门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时,应试财税系统公务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执业资格、企业财务人员招聘等的重要考试科目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充分体现高级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办学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而我校目前几乎没有纳税实务操作的实训。

2、缺少实习时间。涉税课程群是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要尽可能多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实习时间。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毕竟是纸上谈兵,他们需要一个演习的练兵场。他们需要通过为纳税人税务登记、代领发票、申报纳税、建账、制作涉外文书的实习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更为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但目前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三)涉税课程群的教学方法单一。由于税法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计划学时少的情况下,教师为完成教材内容而多以讲授为主,而没有充足的时间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费时较多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效果甚微,不能达到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

三、涉税课程群建设创新

(一)完善涉税课程群课程设置。遵循涉税课程群的教与学规律,考虑涉税课程群的先期课程和后续课程,相关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表1)

(二)增加涉税课程群实践教学时间。在以上涉税课程群开设时机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实训和实习时间。具体安排如表2所示。(表2)

(三)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最大优化是减少上课学生人数,实行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少,教师就可以在实验室中授课,并能严格掌控学生,学生上课效率才会提高。当前教学方法的改进迫在眉睫,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参与进来,引进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学生发言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1.山东科技大学;2.滨州市联通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课程群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课堂教学;现象;群体动力学

一 前言

在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度很低,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老师教学的差异也有学生自身的学习问题,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我认为可以从群体的内部动力入手去分析。群体动力学理论是指通过对群体现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一般规律的理论,该理论指出,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群体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一直存在的,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因为这种内部的动力既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动力,也很可能成为个体不良行为的动力基础。

二 课堂教学中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旁观者现象。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上某门课程的时候,没有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总是那么几个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有的甚至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缺乏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呢?课堂学生作为一个群体,由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总期望其他的同学去回答问题,或者说由其他的同学第一个来回来问题。虽然大多数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却吝于开口,选择无言的沉默,他们觉得自己不回答也会有其他的同学去回答,结果造成了无人回答问题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课堂人数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在上公共课程的时候,学生人数多,却很少有人去回答;相反,对于上专业课的时候,人数少,但同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却比较高。课堂人数越多,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越大,越容易形成旁观者现象。

2.从众现象。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还主要表现为从众现象。在此情况下个体感受到群体的某种压力而不自主的与群体保持一致。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若先提问的几位同学若保持相同的观点,后面的一些同学也遵从前面同学的观点,虽然在自己的心中有不一样的意见和见解,但是受到群体的压力,认为如果自己提出不一样的意见,势必会遭受到同学们的指责。而这种从众的现象无疑来自于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在群体活动中,人们总是试图与他人保持一致或相同。研究表明,影响从众的变量,主要有群体的特征、情境特点和个体自身的特点。对于课堂而言,群体的凝聚力越强,所处的情境越公开,个体自身的知识越少,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越大,越容易形成从众的现象。

三 群体动力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群体目标在课堂讨论中的作用。

群体动力学研究表明,群体目标是影响群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群体影响个体在课堂积极讨论形成的基本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同学不愿参加教学讨论,根本上还是在于没有自己明确的课堂目标。能否适时的提出能为群体成员所认同的集体目标,是决定个体成员是否积极参加教学讨论的关键。群体目标对个人的影响有导向和激励的功能,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遵循具体性和可操作的原则,引发班集体学生实现自我愿望和价值的意向,使集体目标的各项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确保班级成员的目标达成一致,形成一种张力,必然会对群体成员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群体规范在课堂讨论中的作用。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中沟通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个方面。正式规范带有一种强制性,而非正式规范是一种约定成俗的无形规则。两种规范在对学生参加课堂讨论的积极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式规范中,老师可以规定在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即使出现错误也不会受到批评等。在非正式规范中,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相邻近的同学之间可以组成小组来讨论问题、交流意见。无论是

群体中的正式规范还是非正式规范,都是一种内在的群体动力,通过两者的结合,可极大地提高群体成员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

3.群体凝聚力在课堂讨论中的作用。

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在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联系的无形力量,人际关系作为群体成员交往的纽带,是群体赖以形成和维系的重要心理基础。群体凝聚力较强时,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会越融洽,同学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就会增多,如此一来在课堂上的学术交流氛围就会越好。同学和同学之间团结互助,这样在课堂讨论问题时,就不会因为过于在意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而产生从众现象。摆脱群体的压力,同学之间相互畅谈自己的见解,必然提高了群体成员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

4.群体中的竞争与合作在课堂讨论中的作用。

群体动力学认为,竞争是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下,竞争可以成为班级群体中个体积极性的主要动力。教师可以设置奖励机制,提高班级成员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但是任何的竞争都应该是和合作联系在一起,没有合作基础的竞争对群体来说只能带来负作用。本着公正性和合作性的原则,在加上老师适当的引导,可极大促进班级成员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

四 结束语

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是群居性的社会,群体动力学在这个现代化人类的社会中也越发显得重要。它以群体的性质、群体发展的规律、群体和个人的关系、群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而作为特定的班级群体,群体动力学在研究和管理的过程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篇文章就是从日常同学上课参加讨论问题的情况分析,以群体动力学理论作为切入点,总结了同学上课参加讨论问题不积极的一些影响因素,同时也相应地提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一些理论观点,相信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参考文献

[1] 曹继光.《群体绩效:有效管理的基石》,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2

[2] 罗宾斯、贾奇.《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3] 勒庞、戴光年.《大众心理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10.1

[4] 徐文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

[5] 胡晓松.《课堂学习团体的几个社会心理学问题》[j],湖北广播学报,2006.2

[6] 朱文琴.《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j],科学教育,2012.2

[7]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8] 郝克云.《解决学生课堂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现代出版社,2011.11

课程群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联盟 行动研究 教师职业发展

一、引言

辽宁省首个大学联盟“沈北高校教学联盟”于2013年7月5日正式签约组建。地处沈阳北部的6所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办学优势,积累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目前我省本科院校的许多教师的职业发展普遍存在职业隔离状态,职业隔离状态影响了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联盟依托下、行动研究理论下的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就是我们项目组提出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研究。

二、行动研究与高校外语教师发展

行动研究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外语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研究,以解决现实问题与改善现状为目的。近十年以来,行动研究逐渐成为教师校本知识建构的工具,在理论研究和教师实践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在高校外语教师行动研究中,教师兼具行动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行动目标,以教师自身的行动为研究对象,以反思为其研究的重要特征,以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为其研究的最终目标。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即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教师在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的实践活动中得以持续发展和提升。

三、行动研究视域下高校联盟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策略

(一)研究所、学科群是研究团队进行研究活动的主要方式

设立研究所、学科群来凝聚教师间的研究力量,以合作共同体的方式组织研究活动以加强学科建设同时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已成为国内外高校普遍采取的做法。以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学院共设四个研究所,主要有语言与传播研究所,文学与人文教育研究所,语言学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各个研究所下又设若干个学术群,教师进入学术群,个人的研究就有学科的支撑。研究所和学术群的主要工作是定期组织小型讨论会、探讨共同研究兴趣和问题、开展课程改革和新课程建设、组织课题、合作写论文和出书、分享和建设研究资料、开展对外联系和合作、组织学术会议等等。

(二)课程群是课程团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

在研究所和学科群的引领下,教师们很自然会把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于是相应的各种课程群也应运而生,课程群不仅打破了英语专业和普通英语教学的界限,而且每一课程群的教师组合也不受研究群的制约,每一课程群老师并非完全属于同一研究群。每个课程群根据教学实践和改革发展的需要自发地、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把课程建设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问题拿出来谈论、协商,同时各课程群建立有自己的资料库,课程群的成员根据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购置各种国内外相关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三)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互动

(1)课堂是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互动的实验地。要实现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互动,课堂是最好的实验地,围绕着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步骤,各教学团队可以有着明确的任务和分工,各教学群的老师们就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教材的利用或编写、教学评价方式的完善等课程中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会以探究式的讨论会的方式拿出来共同协商,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上升到教学改革课题立项,教改论文的撰写和发表等。

(2)教学研讨会、学术交流会是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互动的助推器。研究群或学科群的协调员与课程群的负责人也会定期开展研讨,把教学中的问题置于研究课题之下,在院长、学科带头人和研究所所长的引领之下,进行理论学习、研究瓶颈问题的解救措施。为了切实地展开这些课题的研究,学院可以每年年底都举办教师学术研讨会:同时各研究群或学科群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各种学术关系和网络邀请海内外相关专家或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学院内部的教授、博士、学科带头人、研究所负责人、外出访问学者等的学术交流活动也能够精彩纷呈。通过学术交流,心灵的火花就会互相碰撞,撞击出新的思想,大家带着各种新的视角和思想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或讨论中,在课外辅导中,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心里播下了学术思想的种子,这对学生平时的写作练习、毕业论文撰写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3)各种形式的沟通交流平台是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互动的有力保障。各所高校通过建构学术信息服务窗,可以为不同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资料和信息的服务,使教师、学生充分利用资料室、橱窗、校内网、学术交流平台及学术群blog等多种途径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学院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们在自己的学术群页面中把国内外最新的、较有参阅价值的文章以PDF的形式放在网上,既便于教师们间的互相参阅和学习,也便于学生的利用。 同时在留言板上大家都会写下心得和反馈意见,教师也可以利用blog平台与其他教师和学生长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和互动。

四、结束语

职业发展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联盟正好给了教师如此的发展机会。高校教学联盟的成立有利于克服个人意识的偏差,加深对外语教学实质的理解。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教学研讨组、学术会议和专业团体就有机会和同行交流教学体会,切磋和讨论共同面对的困惑和问题,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研究,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传敏,孙钰.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师资管理, 2013,(3).

课程群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药物化学;有机化学;课程群;教学改革

为适应21世纪药学人才的培养需求,各高校纷纷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按照“大药学”的模式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以拓宽药学人才就业面的理念也已被社会广泛接受。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淡化课程意识,注意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使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课程群建设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目前药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1 构建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指导思想

药物化学是一门与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应用性学科,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其课程建设已成为药学专业课程建设中的重点[1]。该课程对于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更有效地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就更多地需要考虑到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和专业课程-药物化学在实验和理论教学过程中的衔接、优化和提高等问题。各高校开展了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设,但将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与专业课-药物化学两门课组建成课程群并不多见。鉴于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二门课程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2],针对当前药学教育的要求和自身的教学实践特点,以培养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为目标,我们进行了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改革。

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主要课程包括:药物化学、有机化学、药学文献及专业外语。其中,药物化学为专业课程且是主干课程,有机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程,药学文献及专业外语是专业课的后续课程。课程群的构建紧紧围绕“新药创制方法与原理”这一主线开展,教学内容涵盖药物的设计与发现、药物合成原理以及文献与外语的应用,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与深化。

2 构建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2.1 理论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在以往教学中,药物化学与有机化学课程设置的时间间隔较长,二门课程之间不注重交叉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药物化学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回顾与理解与有机化学相关的知识点,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为此,理论教学方面,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以“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为切入点,体现“以药物结构为基础,以药物研究实践为目标”的特色,整合原有课程内容。药物化学课程是该课程群的核心课程,我们以“新药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出发点,突出新药创制方法的理念,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相关“药物篇”的学习;有机化学是药物化学的学习基础,其上半学年课程侧重化合物的结构与反应原理,其下半年课程结合药物化学中的药物合成部分授课,侧重药物合成方法。通过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立,促进药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加深学生对大药学的理解,拓展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复合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2010年上半学年,我们以08级药学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实践了有机化学课程中药物化学内容的引入,比如在讲述酮类化合物时,缩酮在有合成中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一些唑类抗真菌药物中也有缩酮的结构,授课重点由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到药物、药物的合成,最后再介绍构效关系研究,这样就可以将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在2010年下半学年,我们以07级药学专业为授课对象,在药物化学课程中,更加注重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二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结构分析入手,推断该药物的理化性质、合成以及合理的结构改造,同时,还十分注重理论课程与药物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之间的联系。授课教师打破教科书传统的框架与要求,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注重新药研发的理念与方法,从众多药物研究与发现的案例中总结归纳出经验与规律。比如,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途径、优化方法、新药设计的方法等内容,都作为整个课程中始终穿插于体现的知识点,这样会提高学生在新药设计与研发方面的敏感度,提高对药物发现的理性认识。

2.2 实验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课程过于从属于理论教学,以验证课堂教学理论为主要目的,对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有时还存在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且近年来理论教学内容愈来愈深入,在教学实验室里验证课堂学习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应该重新认识实验课在药学教育中的地位。为强化实验课程,提高资源共享和使用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们将有机化学实验和药物化学实验整合成为系统的实验体系,单独设课,形成“有机药物合成实验模块”,使内容有一定的连贯性及渐进性,实验教学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研究探索性实验的比重,加大了实验、实践教学的学时数。

具体改革与措施如下:(1)改革后的实验课程体系包括基本操作实验、有机合成实验、药物合成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探索性实验。这样的实验布局有利于强化实验教学,系统训练学生实验技能;(2)原有的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反应类型较单一,我们对药物合成部分实验进行了调整,删掉环境污染大、反应类型单一的实验,加入环境友好、综合性强的新实验内容,调整后的实验内容为阿司匹林的制备、普鲁卡因的制备、磺胺醋酰钠的制备以及苯妥英钠的制备;(3)开设了新型的探索性实验课程,以往我们开展的综合技能实验是阿司匹林的合成、质量分析及其片剂的制备,但该实验与原有的药物化学实验内容重复,不能充分体现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的理念。因此,我们实施新的探索性实验项目——“萘普生的拆分、分析、制剂及药理活性检测”,该实验体现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与药理学的交叉融合,能够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了解药物研究、设计与生产的基本流程。尤其重要的是该实验项目是我院与江苏恩华药业、徐州市化工研究所进行企业合作开发的“拳头产品”,这为该实验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地技术保障。这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得到实验技能的全面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药品质量意识,能对所学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能将各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此外,我们注重实验教学与药学文献与专业外语课程的结合,一方面用双语进行实验教学,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强化专业词汇的学习与积累;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自主设计药物合成路线,并按照论文格式书写实验报告,加强文献查阅与论文写作能力。

2.3 实践课程群的措施与实践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十分注重让学生参与药物研究与发现过程。具体措施如下:(1)以校企合作实验室为平台,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3],采取导师责任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利用课余、周末以及寒暑假时间,以参与导师课题的方式,在实验室与校企合作单位参与药物研究实践过程,让学生在科研实验室感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过程。(2)依托医药企业中试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目前,我院已经与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项目,这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到医药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生产的工艺流程,缩短理论与实验、实验与实际生产的差距。比如,我们带领学生重点参观了萘普生的生产车间,对药物萘普生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方面与公司生产技术人员进行了学习交流,同时,相关指导教师对萘普生工业化投产进行了技术指导。(3)开展“药物研究、实践与应用”相关的讲座。邀请国内外学者、制药企业研发人员来校进行讲座,由企业人员介绍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研发等现状,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定位。

2.4 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我们不仅在授课内容上进行了改革,还在授课方式上进行了调整。教研室所有专业教师都讲授药物化学与有机化学二门课程,通过对二门课程的系统讲述,可以让教师更深层次的体会二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从而迸发出新的学科融合点。

我们根据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与特色,面对不同专业的要求,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按照教学大纲进行集体备课,讨论授课内容中课程之间前呼后应的紧密联系。为保证教学质量,教研室内部还设立了教学督导小组,对课程群的任课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3 课程群建设的效果

3.1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

课程群的构建基于对药学类大学生的培养出发,打破行业壁垒及学科壁垒,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并与企业合作积极建立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使之成为开放、高效、有序的校内科技创新平台。该平台包含药物基础研究、新药临床前研究、新药临床研究等三个子科研平台的药物研究与技术开发平台,并使之成为了能够面对大学生实践创新的又一个开放、高效、有序的科技创新平台。

校企双方利用共建的实践教学中心与实训基地,共同制定学生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及医药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将真正实现产学研的融合,可为徐州乃至周边地区提供优秀的教学、科技服务与产业化转化平台,具有技术实力强、影响面宽、受益面大的特点。通过校企双方的积极运作该平台,以教师为代表,大学生为骨干的实践创新团队已与企业签定横向课题10项,总金额253万元;进行了4项成果转让,总金额16万。申请专利7项,已授权2项。

3.2 教学质量

课程群的建设激发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所取得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于普遍反应改革后的课程给予较好的评价。研究成果“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下培养药学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此外,教师获得省级教育教改课题2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9篇。

3.3 人才培养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了3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毕业团队奖,获得了3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奖;学生参与发表了10篇SCI、EI收录论文;2012年,学生获得了3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级药学专业本科生黄荣荣与吴彦等同学的“木犀草素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所致小鼠抑郁的改善作用”获得江苏省第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成果(项目)交流会的参展邀请;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也参与基于企业需要的课题,与指导教师共同完成了“素及其衍生物对糖尿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D-萘普生及其中间体药物综合利用研究”以及“七氟醚效及安全药理的对照研究”等研项目,通过教师的悉心栽培,学生的不懈努力,学生得到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并且有多名同学就业于合作企业。

我们依靠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有效地开放校内和校外科研实践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该模式培养下,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2名优秀学生将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4 课程群的创新点

4.1 加强了学科间联系,提高了教学质量。课程群根据药学各学科性质和特点,在国内药学教育中率先提出以有机化学为基础,以药物化学为目标的的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课程群的建立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各门课程联系松散,缺乏统一完整的教学指导思想的状况,突出了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在课程群教学中的基础服务作用,也突出了以药物化学为目标的课程指导作用,对药学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2 能解决学生基础课学习中目的性不强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及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深入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提高了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符合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为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医药兼备的复合型药学人才做出贡献。

4.3 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立,促进了知识的前后呼应,相互渗透,提高总体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教学体系的结构重组及实验践教学改革,打破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本为中心的“三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树立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综合素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5 总结

总之,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教学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正在成长,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和总结。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摸索和总结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进宜,尤启冬,姚其正.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J].药学教育,2005,21(2):23-26.

[2]陈捷,李勤耕,周成合,胡湘南,徐启贵,商素琴.药物化学课程群中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6,5(1):72-73.

课程群教学论文篇8

本科院校如何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现有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碎片化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等现状,建议以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构建精简教学内容、破除学科壁垒、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并从组织架构、保障机制、评价和反馈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课程群的对策。

关键词:

本科教学;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

1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抓手和突破口,转变办学思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之上,强调的是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的一一对应关系,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从事某一部门工作或完成某一岗位职责的专家[1]。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导致专业设置固化和细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学生所能胜任的岗位已按培养目标定格,择业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2]。禹奇才等人(2010)提出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主体目标,即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基础教育和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以及中小企业的创业人才[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学以致用,通专兼备”的教育理念,即在本科通识教育背景下,通过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具有一技之长。

2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重复

华东石油大学的赵玺玉在1994年最早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重复的问题,并提出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4]。宋淑琴(2015)认为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容易产生授课内容重复的问题,并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为例分析了整合方案[5]。根据统计结果,管理学类课程分为管理原理方面的重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重复、市场营销方面的重复、财务管理方面的重复和经济学方面的重复等6方面,共存在30个重复知识点,重复109次,最高重复频率6次,每个知识点平均重复频率3.63次[6]。为了衔接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课程之间往往有部分内容是重复的。如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之间、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之间,关联性越高的课程,重复的知识点越多。如果将关联性高的课程归入同一个课程群,组织教师重新编写大纲和教案并按照课程群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按照单门课程的知识点授课,则可以有效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

2.2学科的细分导致了知识的碎片化

随着学科的细分,国内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点猛增,常见专业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20个左右的专业。专业设置过细,大类专业的知识链条被割裂成知识碎片,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且无法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这一背景下,经济管理类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出现了属地主义的倾向。现有课程设置使得教师囿于主讲1~2门专业课程,这使得教学的能动性受到了课程的极大限制,导致经济管理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国外一流大学很早就在课程设置时尝试了不同学科知识点的融合。如在管理学专业讲授实验理论,在金融专业开设心理学课程,将社会学或神经科学知识点融入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课程群建设有利于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融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不同能力提升为导向设置课程群,通过课程群构建,达到学科融合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多样化的学术环境下尽量提升自己的综合知识储备,进而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2.3重理论而轻应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又需要通过实验、实践和实习等环节进行积累。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比重偏大,而实验、实践和实习课程所占比重偏小且得不到管理部门的重视。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有些学校在计算实践环节教师工作量时,将课时数乘以小于1的系数进行折算,而实习环节的工作量则更低,这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实践环节缺少优质师资。实验课程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实验手段和设备落后而得不到更新,这些都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另外,调研表明,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负责人存在“本科教育就是通识教育”、“本科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为主,职业教育应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心理认知。在这一错误认识的指导下,相关专业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课程群模式构建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群教学模式。课程群建设不是将内容相近或关联度高的课程简单地归在一起,而应在此基础上重新调配师资力量,围绕精简教学内容、打破专业壁垒来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案,增加实验、实践和实习课程,以提升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有试点的教学实践证明,课程群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组织师资力量积极探索课程群理论。在广泛调研社会对毕业生需求和反思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比较和借鉴了国内外高校在课程群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了课程改革的障碍因素,并形成了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将现有课程归为四大课程群,组织相关师资力量围绕同一课程群中所涉及的知识链改革培养计划、编制教学大纲、撰写新的教案、优化课程设置,并达到了学科融合的目的。在教学层面上,学院积极组建教学团队、推出精品课程并革新教学方法,从而保障课程群教学模式得到了落实。但要达到课程群的建设目标,还需要学校从组织架构、软件与硬件保障、评价与考核等方面出台相应措施。以下分别阐述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的划分和运行机制。

3.1课程群的划分

按照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要求,学院将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公共课”“经济管理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方向课”“实践与创新课”四个课程群,按照四个课程群整合优化现有课程。“通识教育公共课”包括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系列体育课程,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系列课程,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和系列外语课程,提升计算机素养的计算机基础、以讲解算法为主的编程基础、信息检索、数据库管理等课程。“学科基础课”包括提升学生经济和管理基础知识及自学能力的系列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线性规划、概率论、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学和市场营销学。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将三门数学课程合并成经济数学,然后分为三至四个学期来讲授,并且在讲授过程中重点讲授数学知识点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数学模型的能力和专业课自学能力。“学科专业方向课”按照经济管理类专业不同的培养方案确定相应专业核心课程,并根据本校的特色专业和师资情况开设专业选修课程。“实践与创新课”按照不同专业不同的培养方案安排实践与创新环节。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应适当提高实践与创新课程的比重。这一类课程主要有实验室操作、数学建模和挑战杯等各类技能竞赛、田野或课外调查、专业认知实习和论文写作等。

3.2课程群的运行机制

课程群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相应的课程与能力和素质形成映射关系。学院课程群由过程系统和结构系统有机构成。过程系统包括决策、实施、沟通、评价、反馈和重构六大环节,而课程群的结构系统主要包括建设目标、知识结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另外,还要配套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证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突出重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推动课程群建设。

4对策建议

课程群建设需要学校自上而下创新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第一,创新组织架构。学校应设计有利于组织协调跨学科教学和研究,也有利于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的组织架构。第二,完善保障机制。学校应加强对课程群建设的组织和服务,重视实习、实践教学,特别是增加对实验、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将实习和实践课程提高至与理论课程同等的地位,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倾斜。第三,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院系应重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三方的沟通,定期召开课程群教学研讨,在评价与反馈中不断提高课程群建设水平。第四,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将课程群建设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做好课程群建设任务的切分,任务落实到个人,在客观、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下强调权责利对等,发挥制度建设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5结语

总之,课程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课程群建设,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改革,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没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课程群教学模式的改革就会事倍而功半。课程群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围绕课程群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的教学管理体制,仍有待深入思索。

作者:赵玉 张玉 熊国保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贺建清,胡林龙.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40-141.

[2]王艳.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05(2):57-61.

[3]禹奇才,张俊平,张灵,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地方重点建设高校培养目标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42-43.

[4]赵玺玉.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重复问题的认识与探讨[J].石油教育,1994(1):30-32.

[5]宋淑琴.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研究———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8):254-256.

上一篇:专业基础课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理论课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