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8 10:54:13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旅游开发;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董晓萍.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国民俗文化知识读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

[3]陈立明,曹晓燕.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1-2.

[4]徐赣丽.广西龙脊地区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5,(2):201.

作者简介: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协同学;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资源,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开发对文化的传承和旅游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是当今游客外出旅游的热门选择。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地方性和民族风情浓郁,是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极具旅游开发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产生了日益激烈的竞争,这对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旅游要在新形式、新压力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各旅游地、旅游资源不能再孤立片面地单个对抗、发展,而是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协同发展。本文基于此,运用协同学理论对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开发做些探讨,以期能为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一、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民俗文化旅游的可行性

(一)协同学理论概述

协同学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创始人是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协同学(Synergetics)一词是从希腊文来的,意思是协同合作的科学。[1]5它是一门横断科学,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十几年来发展的运用广泛综合性学科,是关于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协作的科学,着重研究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认为任何一个大系统是由许多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小系统或子系统组织起来的,在特定条件下,这些子系统之间有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产生相互协同的现象,同时,又会形成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从无序转向有序,从不平衡达到平衡状态。协同学中的“协同”指协合、协作、合作的意思。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2]协同学理论主要的基本原理有:

协同效应原理。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从协同学角度来说,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对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起到一种内驱力作用。任何一个复杂系统,受到外来能量的作用、或物质聚集状态达到一种临界点时,它内部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能使系统在临界点发生质变并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从这个角度来说,协同效应就是“协同导致有序”。

支配(或伺服)原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很多不同的子系统构成,影响它的变量非常多,甚至可能有成千上万个,因此影响一种事物发展的因素也就数不胜数,所以要特别选择一些序参量来描述系统在临界点处有秩序的转变。哈肯将这些变量分为两种,即阻力大衰减快的快变量和无阻力的慢变量,并且认为慢变量在整个系统演化过程中起着主宰或支配的作用,也决定着演化的结果。支配原理指的就是快变量服从慢变量,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受序参量的控制和支配,序参量支配着子系统行为。

自组织原理。一个系统要从无序状态转变为具备一定结构的有序状态,或者从有序转变为新的有序状态,“首先需要环境提供能量流和物质流作保证,也就是说控制参量需要达到阈值时,这种转变才成为可能,这是必需的外部条件”。[3]29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原理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当有外部力量进入时,大系统会通过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作用,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新状态,形成一种全新的时空环境、或一种全新的功能和有序结构。

(二)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的可行性

民俗学家钟敬文指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4]1“民俗文化是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承并享受的文化事象”。[5]17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凝聚着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特质,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民俗文化一般包含有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民俗、民族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人文、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建筑、民族节日和工艺等”,[6]26“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人文旅游资源”,[7]71地位极其重要。民俗文化旅游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开发好地方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对进一步提升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协同――发展――可持续”,尤其是一个大系统下的各子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一种协同、合作、发展和互补。而“协同论是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8]37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内不同子系统之间有一个相互协调、协作、配合的良性循环过程。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民俗文化旅游研究,具有以下可行性条件:

1、协同学理论具有普适性的特征,运用范围广泛。由于协同论属于自组织理论的范畴,其使命并不仅仅是发现自然界中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在无生命自然界与有生命自然界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9]239它所揭示的共同原理和规律,不仅用来研究自然现象,而且可以研究社会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这样复杂事物的演化规律。[10]39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协同理论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更多不同系统的、不同学科的研究之中,如化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社会学领域、管理学领域等等,同样也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运用范围非常广泛。

2、民俗文化旅游已具备协同发展的条件。旅游的协同发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而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已具备了相对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1)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11]中越双方以边境为中心,开通了南宁――河内的航班、南宁――越南下龙湾的国际客运班车;海运基础相对较好,有防城、钦州、北海及越南的海防、下龙等众多港口,交通非常便利。这些都为民俗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良好的经济、贸易、旅游等政策条件。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北部湾旅游圈启动和发展以来,中越两国国际关系友好,都非常重视中越边境地区的合作,特别是地处“桥头堡”地位的中越边境地区,发展机遇更多。同时,中越边境地区为加快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也制定实行了一些政策举措;此外,中越边境还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及沿海沿边开发政策等多种优惠政策,这对边境民俗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创造了条件。

(3)丰富的旅游资源条件。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中越边境有着相似、相近的语言、风俗和文化,这为边境旅游合作提供了较好的文化基础和条件。在协同旅游发展中,可以使边境区域内各子旅游区之间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好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相互协作,通过协同发展来实现边境旅游的更大化效益。

3、新形式下边境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然要走协同发展之路。当今世界旅游中,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发展趋势之一,也是一个旅游热点问题,具有全球性,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旅游更是提出了协调、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实现边境旅游业的可持续、跨越发展,就必须走协同旅游发展之路。近一二十年以来,我国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取得了不少成就,带来了不少效益。

因此,将协同学理论引入到民俗文化旅游研究中,是完全具有可行性的。用系统的协同学理论去研究民俗旅游发展,对解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特殊、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二、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资源及开发现状

广西与越南的边境线长1020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595公里,桂西南边境与越南山水相连,它背靠中国大西南,面向东盟十国国际市场,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区,是中国华东地区、西南、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有沿海、沿江、沿边地带,是中国西南与东南亚交往最便捷的通道,是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连接沿海地区的枢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桂西南边境聚居着壮、汉、瑶、苗、侗等民族,民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极具特色,有着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多式样的民族建筑、极具特色的民族节日、民族歌舞、独特的民族工艺等,这些都是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桂西南边境地区的民俗文化风情独特,如:有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壮族歌圩文化;有南方民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有古朴的民族服饰和精美的壮锦、绣球;有地方特色的民族美食、风味小吃;有师公道公舞、麒麟舞、铜钱舞等二十几种独特的民间舞蹈;有优秀的如铜鼓、天琴、啵咧等民间艺术;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族工艺;有壮拳、舞龙、舞狮、赛龙舟、抢花炮、打陀螺、抛绣球等近三十种民族体育游艺民俗等等,所有这些都充满了边境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体现了边境民族文化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根据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对民俗学系统的四分法,结合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将其分为如下表1中的类型:

政府及旅游企业已认识到以上内容丰富的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及开发的重要性,做了相应的民俗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且还有加大开发力度的趋势。如崇左大新县在原来民俗风情特色旅游基础上,于2013年又启动了20个民俗风情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出更多的民族旅游新亮点;桂西南边境的壮族三月三歌节,仍传承着特色民族文化;还有已走向国际化发展的“南宁国际民歌节”、宁明花山文化节等。各地在民俗旅游发展中,也日益认识到边境合作、区域合作及一体化的重要性,凭祥市每年都举办“中越边关(凭祥)国际文化旅游节”,龙州“水口口岸中越商品交易展销会暨美食节”就是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的最好体现。

三、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构建及协同性优化

桂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目标是在协同视阈下,构建良好的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实现协同效应,这要求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子系统中的各个协同要素能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支配或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使支配系统向着有序、稳定的结构功能方向发展,朝着共同的目标协作努力,才能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扩大和发展,最后实现“1+1>2”的协同发展效应。

(一)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基本原则

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要根据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在旅游学、经济发展理论、协同学基理论、民俗学理论等理论指导下,采用互补互利共赢的整合原则,整合好中越边境各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独具优势和特色的边境民俗文化旅游;要遵循整体协调和效益最佳化原则、协同发展下效益优先并兼顾公平原则。要结合边境地区实际情况,并特别注意以上理论在桂西南边境旅游合作、开发及协同发展运用中的相关要求和前提,才能在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做好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模式的构建,促进边境旅游业的发展。

(二)构建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的协调机制

1、建立跨国、跨行政区域的旅游组织协调机构和运行机制,成立国际化边境民俗文化旅游区。在边境或区域管理体制中,各方都较注重地方自身利益,因此特别需要组建有协调能力的调控运行机制。边境不同旅游区之间要达成长期有效的合作,需要有相对开放畅通的沟通机制、组织机制。桂西南中越边境地区可以成立职能化、专业化的旅游组织协调机构,负责研究中越边境专项旅游,比如边境民俗文化旅游策划、旅游项目的规划研发、旅游线路的设计,同时做好统筹规划、提供信息沟通、指导实施、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和推动中越边境民俗旅游的全方位、多元化、优效益的全面协同与合作,建立健全有效旅游组织协调运行机制。桂西南边境丰富的民族风情及众多的历史遗迹这些特殊的人文旅游资源,为桂西南边境地区旅游向国际化旅游方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充分的条件。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旅游展演 民俗生态旅游 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

[5]〔美〕瓦伦・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张晓萍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4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邢台市民俗旅游资源现状,探讨邢台发展民俗旅游的可行性。

关键词:民俗旅游 发展

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而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被社会各界一致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指出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强调旅游要与文化相结合,走区域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之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这就告诉我们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正趋向文化旅游发展。在这其中,以弘扬民间文化、展现地域风采的区域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是各地人们独特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社会交流现象、文化历史背景及其载体的综合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是社会文化传承中约定俗成的习惯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甚至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

邢台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中比较,与国内、省内其它旅游目的地相比,民俗旅游项目可以发展成为其特色和优势。邢台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上曾4次建国,两次定都,商代祖乙帝曾迁都于此,战国时是赵国早期国都,东晋时赵石勒又建都于此。隋唐时邢台称谓邢州,自元朝至清,改邢州为顺德府。拥有丰富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民俗历史文化资源方面,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为代表,拥有郭守敬纪念馆、黄巾起义军寨、义和团议事厅、邢侯墓、清风楼等享誉国内、省内的一批著名历史文化遗址。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普利寺塔”和“唐代邢窑遗址”、“风波亭”等人文景观。

民俗宗教旅游资源方面,北武当山山顶有真武大帝庙,和邢台县的小西天同为中华道教名山。张果老山又名仙翁山,传说张果在此隐居修行成为八仙之一。远在明朝时“仙翁古洞”便被誉为邢州八景之一。白雀庵位于邢台市南和县,始建于北周时期,这里是观音菩萨出家修行之地,国内久负盛名的女庵院。开元寺在邢台旧城内东北隅,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忽必烈诏立为皇家寺院,明代时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野寺钟声为邢州八景之一。扁鹊庙始建于秦汉,鹊庙仙迹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现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民俗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天河山---中国爱情山,位于邢台市,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地。邢台还拥有丰富的戏曲民俗文化 ,邢台四股弦、邢台梨花大鼓、隆尧秧歌、威县乱弹都起源于邢台,被称作邢台的四大地方戏,也全部都是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丘神马、招子鼓、柏乡牡丹花会、武松传说、泽畔抬阁等众多民俗也已成为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品。

虽然邢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考察邢台现有的民俗旅游项目,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民俗旅游开发模式还较为陈旧,没有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不注重从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而仅仅注意现实文化载体的开发,导致民俗旅游业普遍存在着粗糙开发、重复建设、档次较低、资源浪费等现象,这极大的限制了邢台民俗旅游产业档次的提升,减弱了游客的愉悦旅游体验。因此,认真地审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对其价值进行充分认识和发掘,从而在尊重传统和事实的前提下,科学地开发和保护,使民俗旅游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永保生机是邢台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

结合我省、我市的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依托邢特的民俗旅游资源,科学地制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高品位的民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创设极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品牌、打造精品项目是促进邢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

首先我们必须重视创建民俗旅游品牌。民俗旅游品牌产品的展示是否真实、生动,对于这些民俗当中所包含的文化韵味和生活秩序解释的是否准确、深刻,是衡量民俗旅游项目品位高低的根本标准。邢台市民俗旅游项目的市场定位准确、品牌形象鲜明,才能够在当前国内外旅游竞争格局中凸显自己的特色,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其次,我们应当研究创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模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文化,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邢台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在民俗旅游中如何更好的的让游客体验、传播邢襄文化,在发挥民俗旅游经济功能的同时,增强传承文化的作用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实践。比如可以安排精彩的太行婚嫁民俗表演、民间武术表演、地方戏曲演出等,既增加了旅游项目,又传承了文化艺术。

还有我们可以尝试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相结合。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开辟的民俗旅游线路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巴兆样.试论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4.

[2]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48.

[3]谢科.民俗旅游开发刍议[J].旅游经济,2005,(1):146.

[4]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3):137.

[5]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38.

[6]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0,(1):114.

邢台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课题名称:《邢台市区域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编号:XTSK102.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新疆;旅游资源;民俗旅游;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2-0012-03

新疆幅员辽阔,地貌奇特,少数民族众多,浓郁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构成了极富魅力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民俗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将民俗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充分发挥民俗旅游在促进新疆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是提升新疆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也是保护和发展新疆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方式[1]。大力发展新疆民俗风情旅游业对于促进新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分析

1.新疆高品位的文化积淀为民俗旅游提供了可能性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形成了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绿洲文化、边塞文化、丝路文化、生态文化为代表的多元交叉文化,浓缩了东西方文明的精华。历史上有众多的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共同创造和构筑了独具异彩的西域风情。新疆各族人民在习俗、、民族体育、歌舞艺术等方面各不相同,使得旅游资源具有浓郁而丰富的少数民族风情。

各族人民创造的璀璨历史文化,在文学、语言、音乐、建筑上都有经典之作。闻名世界的古典巨著《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是中外学者公认的研究中亚地区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柯尔克孜族的著名民间史诗《玛纳斯》被誉为民间文学中的奇葩。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吐鲁番的“坎儿井”工程具有很高的水利研究价值,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都对新疆的民俗旅游具有很强的艺术提升性,增加了其历史的厚重感。

2.新疆复杂多样的自然风貌为民俗旅游提供了保障性

新疆具有鲜明的内陆景观和特殊的地理景象,相邻国家众多,国境线绵长,陆路口岸多。由于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大陆干旱区特征:气候干冷,降水稀少,蒸发力强,年温差、日温差极大,降水和气温的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显著。在强烈的风化和漫长的时间的共同作用下,地面沟壑纵横,石层分明,山地波澜起伏,松散砾石色彩艳丽,风蚀风积地貌广布。动植物资源丰富,虽然森林覆盖率较低,只有1.68%,但是草地植被占有优势。拥有许多珍稀物种和特殊动植物,如大肥羊、高鼻羚羊、野骆驼、野驴、罗布麻、枸杞、甘草、雪莲、胡杨林等。

二、新疆民俗旅游现状及问题

新疆的现代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完 成“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的转变[2]。旅游总收入占新疆GDP的比重逐年递增,已成为新疆非贸易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旅游业正成为新疆重要的支柱产业。

目前,新疆旅行社、旅游星级宾馆饭店、旅游车辆及旅游从业人员显著增加,旅游接待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十二个基本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区,分别是乌鲁木齐民俗风情旅游区、吐鲁番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区、已初具规模的哈密地区风情旅游景区、草原部落特色的那拉提哈萨克草原文化民俗风情旅游景区、多民族相融合的阿勒泰地区民俗风情旅游区、维吾尔族风格为主且最为典型的喀什地区民俗风情旅游区、塔城地区民族风情旅游区、阿克苏地区民族风情旅游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民俗风情旅游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民族风情旅游区、和田地区民俗风情旅游区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民族风情旅游区。

虽然新疆的民俗旅游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现阶段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商业化运行过度,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一些旅游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出现将传统民俗商品化、庸俗化的趋势。以低格调的包装将民俗过度地舞台化或艺术化,失去了原本所拥有的本土气息。一些民间手工艺品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成为批量生产的简单工艺品,丧失了其所蕴涵的民俗文化价值。加之由于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现代文明,都或多或少地对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一些保护不够完善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遭到破坏甚至逐渐消失。

2.民俗旅游规划相对滞后,缺乏整体性意识,产品雷同性高

表现在对民俗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总体规划不足,对民俗旅游相关产业和旅游活动不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一些地方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不健全。对旅游项目的可行性和竞争力没有实际考察,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严重,民俗旅游产品雷同性高,经济效益低。这些都影响了新疆民俗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

3.交通条件落后,制约新疆民俗旅游发展

新疆幅员辽阔,旅游景点分散,交通费用高,旅途颠簸劳累。尽管近年来民航、铁路、公路的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无法满足新疆民俗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尤其对闲暇时间有限的旅游者而言,计划几天内游完新疆并领略各民族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难度。交通环境已成为制约新疆旅游发展的瓶颈。

4.民俗旅游人才缺乏,旅游业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新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人才出现供小于求的现象,特别是新疆在每年7—11月的旅游旺季,导游人才更是一将难求,而熟悉新疆民俗旅游业的人才更是奇缺。民俗旅游的发展需要一批熟悉民俗文化、懂得旅游经营管理知识的旅游人才,以使旅游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新疆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

三、新疆民俗旅游的发展策略

新疆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与民俗旅游发展较成熟的云南、广西等省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疆发展民俗旅游可以借鉴民俗旅游发展较好省区的经验和模式,再结合自身优势,从多方面对新疆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1.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

新疆的民俗旅游业是一个需要众多部门相互联合的跨产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集成产业。自治区各级政府强有力的协调,是新疆民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新疆民间自身发展民俗旅游业的力量还很薄弱,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应从新疆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促进民俗旅游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编制发展战略和规划,引导精品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实现新疆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实现新疆民俗旅游的品牌定位

旅游者造访旅游目的地的最主要动机便是求新、求异地体验异域风情[3]。所以要发展民俗旅游就必须突出当地民俗,深层次挖掘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突出旅游地的独特性,树立相应的品牌意识。新疆地脉、文脉与特色民族差异化旅游 资源相对集中,不论是大漠风光、草原景观、绿洲、边塞山川,还是神秘的遗址古国、丝路文化、浓郁淳厚的民族风情、欧亚大陆的中心区位,都体现了“西部奇观”、“西域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要使其成为新疆民俗旅游的主打品牌,必须实现联合开发,以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进一步提升新疆民俗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3.实施区域间协作战略,划分功能区

发展民俗旅游可在新疆各行政区域之间、新疆与邻近省区之间、新疆与周边国家、地区之间采取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制定整体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不能因行政区域划分而阻断民俗旅游资源的整体性。整体的发展规划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避免同类产品的相互竞争,促进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功能区。例如针对新疆资源分布特点,可划分为东疆、南疆和北疆三个民族旅游圈,以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

4.多渠道筹资,改善投资环境

新疆的自身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然而对一个精品旅游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仅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筹资机制,鼓励个人、集体、企业等各方面参与新疆民俗旅游建设,为改善新疆民俗旅游环境、有效保护新疆优秀民俗旅游资源文化、促进新疆民俗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5.加大新疆民俗旅游文化宣传

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赏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都很高,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知名度[5]。新疆民俗旅游宣传应充分利用这些知名的民俗文化资源,借助其深厚的历史感来扩大新疆民俗旅游的影响力。对所开发产品的新颖性、独特性和民族文化特色方面要深挖内涵,使所宣传的民俗旅游产品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充分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魅力,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6.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新疆是一个生态承受能力脆弱的地区,荒漠化较为严重,有些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所以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展科学考察,合理规划。也可以定期邀请省内外旅游专家考察新疆,让旅游专家和民俗旅游人才结合当地实际,设计规划适合本地民俗旅游发展的合理方案。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中,要使民俗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对民俗旅游资源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民俗文化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中得到保护和发扬。注重从业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民俗旅游文化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介绍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新疆的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秀兰.大力发展新疆民俗风情旅游之我见[ 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2).[2]王艳.简析新疆发展民俗旅游的意义及其战略[ J ].新疆社科论坛,2009,(1).

[3]吴淑琴,路月雷.论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J ].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4).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6

我国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更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下了许许多多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文化符号让景观变得更加人文化、历史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去了解、欣赏、研究它们。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特色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把民俗文化融入进去。同时文化与旅游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借助旅游得以传承和传播,旅游本身就是文化性很强的产业。当今世界软实力—文化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文化不仅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它赋予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更加人文化、历史化色彩,感染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人们,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外来旅游者去认同它们的思想、理念、文化。

2潍坊特色民俗文化

2.1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

潍坊市A级景区发展到65家,居山东省第一,而杨家埠是潍坊特色民俗文化聚集地,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是潍坊民间艺术的代表。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内容丰富,设有多个场馆,包括风筝博物馆、年画博物馆、文物馆、民俗馆、嫦娥奔月台及杨家埠明清时期古村落等等。进入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旅游者可以感受到杨家埠特色的民族风情、民间艺术和历史气息。

2.2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明朝,在清朝达到鼎盛时期。其蕴含吉祥、祝福之意,在民间广泛传播,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山东文化保护中心曾采用建设民间艺术大观园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然而年画本身所带有的实践性、动手性的特点,仅仅参观无法对其进行更好的传承。

2.3潍坊风筝博物馆

潍坊是风筝的起源地,国际风筝节就设立在潍坊,建立了潍坊风筝博物馆,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风筝爱好者。博物馆中陈列了古今中外风筝的精品和关于风筝的资料,博物馆设有历史文化展、潍坊风筝精品展、世界精品风筝展、中国精品风筝展、潍坊国际风筝展等大厅。从风筝的结构、取材、风格等能够了解潍坊的民族风情和历史,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潍坊民俗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即对所开发的旅游项目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优势主要有,首先潍坊的民俗文化悠久醇厚,这是潍坊旅游开发的根基,只有充分利用这一点才能让潍坊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才能找到突破口。其次潍坊具有诸多民俗文化景区,可以利用这些景区形成旅游链,让国内外的旅游者可以更多的一次性欣赏和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历史遗产。最后是潍坊的地理位置,潍坊地理位置优越,方便游客达到,同时依山傍海可以获得独特的天然优势。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劣势主要有民俗文化继承人缺乏,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无法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进而被淘汰,而民间艺术者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转业,这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潍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的机遇是其国家、国际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大众文化素质的提升,这对于潍坊民俗文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但同时又充满着挑战,因为面对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格局,如何将其特色发扬出去,受到认可是旅游工作者和文化保护者们共同遇到的难题。

4结语

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展特色旅游的关键就是要把民俗文化融入进去。潍坊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诸多的名胜古迹代表性的有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及潍坊风筝博物馆等。本文对潍坊民俗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更好地发展潍坊文化旅游产业。总之,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需要旅游产业,依托旅游产业可以让民俗文化得以壮大和发扬,同时旅游产业需要以文化为内涵,只有赋予旅游产业以文化气息,才能获得长足、持久的发展。

作者:张月婷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敏,潘贵渝,张荣,方新芬,杨泳江.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浅论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5:176~179.

[2]郑小艺.潍坊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刘君怡.论民俗与旅游的关系———以北戴河集发生态园为例[J].世纪桥,2016,02:93~94.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存压力也逐渐加大,对身心得以放松的需要程度是过去所有时代所达不到的。基于此,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而以民俗旅游的发展速度最快。但是产品化和商业化却对我国民俗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强势文化的入侵使民俗旅游的原真性受到了削减。本文对我国民俗旅游的本真性从多维度进行了探究,以求寻找我国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多维度;探究

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人们急切需要寻找一个有效的途径使自己放松压力,愉悦身心,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户外旅游。如今仅仅是优美的自然风景已经满足不了旅游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风景中蕴含深厚的人文涵养的景区,于是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可随着国内外游客的增多,旅游业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民俗旅游的本真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加深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对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做好本真性的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

1.民俗旅游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具体含义

1.1 民俗旅游概念的解析

目前对民俗旅游的定义主要是出于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两个方面。从旅游产品角度上讲,民俗旅游指的是通过景点实物和为了使游客“入乡随俗”而开展的项目活动中所展示的带有民俗文化气息的旅游产品。从旅游活动角度上讲,民俗旅游指的是人们为了参观、欣赏、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而进行的旅行,是旅行途中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1.2 民俗旅游本真性含义的解析

某一个地区将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利用于旅游业的发展之中,通过旅游来宣传民俗文化的做法其实就是民俗旅游本真性的体现。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其还原性和真实性以及在以后的旅游发展中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发展方向。在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进行研究时,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判断依据,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果,例如当地的居民、游客和专家学者们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知就是不一样的,当地的居民关注最多的是当地的经济发展对自己生活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因此主要是从当地的经济变动和自己的生活习性入手来体会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游客关注最多的是景点的风景、人文内涵以及自己在旅游途中的感受,因此主要是从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对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有一个认识。而专家学者关注更多的是当地民俗旅游文化的“本体真实”的保存,他们考察最多的是当地民俗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他们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的认识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2.1 专家和决策者对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历程

专家学者对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关注点在于民俗旅游文化“本体真实”的保存,他们的认知研究是通过对文本史料的查阅以及的自身的实地考察等方式来进行的,他们对本真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由局部到全面的过程。早些年,专家与学者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研究是有局限性的,他们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化的根上,对文化的描述也只是一种向后看的、静止的文化观念。而且对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保护也只是在民俗环境中的较封闭的保护,只是对有形民俗实体的保护。专家学者这些认知研究的局限,使得过去我们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识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将鲜活的民俗文化与它的发展环境都放置在了封闭的、静止的环境之中。但是随着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将爱好倾向于蕴含深厚的民族人文内涵的景点,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旅游业与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将视线投到了民俗旅游之上,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开始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在历史的角度上,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带有鲜明的历史印记,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真实性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真实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如今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已经不单单局限在对实物的保护,而是扩展到了对文化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上。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之前的对有形文化的保护扩展到了对无形文化的保护上,而且对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标准也进行了扩展和引申,由此可见对民俗旅游文化真实性的研究不能只靠单一的标准,要因时、因地而已。

2.2 当地居民对当地传统文化本真性的认知

当地居民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最大的,是民俗文化的直接承载者,他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直接影响着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地居民对当地民俗文化本真性的认知主要是指他们对当地的文化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当地发展民俗旅游业是什么样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实际参与程度。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本真性是指他们平时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民俗文化包含着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属于精神文化的价值观、民族性格、宗教情绪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比较牢固的,只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或者根本不会改变。物质文化中的带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也是处于一种渐变的状态。而行为文化层面的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却是无法保留的,一直是在变化着的。当民俗文化与当地人的自然生活状态下个矛盾时,通过牺牲当地人的意义去保护民俗文化,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对于一些民族文化深厚经济却发展落后的地区,当地居民最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的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多的促进经济发展,所以那些为了保护文化而限制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同样是不可取的。因此,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必须以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前提,只有保障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才会对民俗旅游的发展采取积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林移刚.论民俗旅游的本真性与商品化的调和[J].商场现代化.2007(20)

[2]李彬,包磊.旅游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09)

[3]胡志毅,曹华盛.西方旅游真实性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 理性选择 经济社会学 民俗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何为民俗旅游?指的是消费者离开常住环境到有地方民俗文化的当地消费的行程。而民俗文化的范围又涵盖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和精神民俗文化三大方面。

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文化旅游之一,能让游客获得“新体验、获乐趣”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民俗旅游已成为眼下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同时被政府运用权力资本引导为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资本。

2新经济社会学解释

民俗旅游大热是各参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造成这样的热潮行为选择的各种因素除了是有个体原因之外,还有就是个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因素。

2.1造成民俗旅游大热的几个重要因素框架

参与主体、环境以及参与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理性选择角度来看得出民俗旅游不仅是参与民俗旅游众多主体的个体行为,还是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从而实现众多参与主体之间利益的相对均衡。那么,参与主体、选择行为和关系互动就构成了理性选择中民俗旅游的主要研究对象。

2.2参与主体

可以分成旅游消费者、经营管理者、政府及当地有关人员。行为:对于民俗旅游中关于民俗传承以及保护开发的问题一直是重点研究对象,也是困扰民俗旅游发展中的一个矛盾问题。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参与主体追求个体的最优行为;一方面是参与主体的行为受到其它条件限制而无法做到绝对客观理性引发的矛盾。互动行为:当中的参与主体多是根据自己所需所得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决策和行动,但是根据自己利益所得进行选择的时候往往容易导致结果并非是当初所设想的那般理想状态,很多时候是一参与主体获利另一个参与主体受损。不过因此,各参与主体之间行为就会相互牵制,导致不能单单一个参与主体获得最大利益而随意采取行动。但通过改变组合间关系,平衡各参与主体的最大利益,还是能得到最大利益化的。通过两个方面来帮助:一是参与的主通过体价值理性行动而产生社会价值的内在优势;二是各主体之间实现理想互动。

2.2.1社会价值理性行动的内在优势

民俗旅游是需要通过对民俗内在价值了解而提出新价值伦理的一个体系活动,实现民俗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才会更长远的发展。民俗旅游伦理体系中,人是主体,资源是客体;民俗旅游景区是各参与主体的共同客体,而各参与主体之间互相为客体。为此,体现出经济效益、民俗效益、社会环境效益。

(1)经济效益。从本质上说,开发民俗旅游就是利用民俗资源从而创造不同以往的享受来满足游客们的猎奇心理从而获得经济收入的旅游。对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利益就是要能有一个高质量的经历保证,这也是民俗旅游吸引人的地方;对上层管理者而言,也要考虑到管理者的经济效益,否则很难利用更多投资开发更具特色的民俗资源。因此,参与民俗旅游的所有主体者都只有互相包容、遵守经济规律才是得以让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2)民俗效益。民俗效益是民俗旅游最为关注的重点对象。没有民俗资源谈不上民俗旅游,更不可能吸引旅游者们前往消费。民俗资源多依靠景区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者先天事物,通过当地学者、民间艺人的发掘打造,加上当地政府的投资宣传的互相配合才能逐步建成一个具有消费价值的民俗旅游景区。但想持续地享有效益就必须学会平衡民俗资源,既适当打造开放又不能过度发掘甚至造假,否则易造成仪式化误区,降低消费者前往的欲望和口碑。

(3)社会环境效益。民俗旅游可谓是当今最受推崇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形势,对各个参与主体都会有效益。但总体来说对社会环境效益最为有益,有利于发展当地民俗地区经济。通过民俗旅游对当地餐饮业、住宿、交通等裙带关系方面都有经济推动作用;同时宣传当地社会经济环境进行招商引资;利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发展。民俗旅游自然重点在于民俗,民俗资源的吸引力就是刺激旅游者们消费的经济爆点,当地政府和旅游管理者可以通过开发独特的民俗资源,不但继承且宣传民俗文化同时激励消费者们愿意花费投资进行保护,又可以促进不同地区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团结,增强凝聚力。

2.2.2各主体之间的理想互动

民俗旅游中三个效益都会对各个参与主体的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各个参与主体与民俗旅游的资源景区互为联系,相互带动,构成一个个互动网络环节,来以此达到理想平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俗旅游这样一个具有复杂因素的旅游互动,在运用理性选择理论研究时候,就不可只从微观层面来审视民俗旅游中的各个参与主体行为的规范与否,还应当从宏观层面来看待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和他们遵守经济神话规范所带来的各种效益,如此一来,将给民俗旅游带来更广阔的研究景象!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斯危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M].周长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周玉波.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农村公共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伦理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