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9 22:36:04

构建管理论文

构建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财务理论逻辑起点财务本金财务目标

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对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理性思维和高度抽象的结果。财务理论结构是人们基于对财务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其功能在于界定财务理论体系的覆盖内容与容量,揭示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梳理财务理论研究的基本脉络,指导和推动财务实践的发展。

构建财务理论结构首先要解决如何确定逻辑起点问题。逻辑起点是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和理论结构的出发点,即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不仅是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逻辑起点对理论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逻辑起点会形成不同的理论结构,构建财务理论结构首先必须正确选择逻辑起点。

一、构成财务理论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

1.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内生性。首先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范畴必须是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不能置身于理论体系之外,其次它是财务理论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财务理论体系中其他理论建立的基础,所以它应当具备高度的内在逻辑性。只有这样,它才可能成为整个财务理论研究的主线,从而使整个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一定的拓展性和推演性。

2.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需要其本身的可知性,如果研究起点本身就模糊,推理出的其他范畴就必然模糊,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也必然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3.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财务系统是一个由多要素有机构成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与财务环境之间存在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但财务系统与财务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必须要有一个中介,只有通过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连接,才能从复杂的会计环境抽象出某些内容供财务系统处理;也只有通过这个桥梁建立起来的财务系统才是严密而有用的财务系统,由此构建起来的财务理论体系才是严密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4.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现代财务理论研究不仅注重规范性研究,更注重实证性研究,从而使现代财务理论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又因为财务理论是从财务实践中来,又反过来指导财务实践,并在财务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决定了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要在财务领域起到出发点和统驭的作用,还必须将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二、当前学术界对财务理论逻辑起点观点的评述

1.本质起点论。“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财务理论初建时期。当时对财务的存废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财务理论工作者在形成财务独立论的过程中,从财务的本质研究出发,奠定了财务理论的基石(郭复初,1997)。”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财务本质是财务理论要素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本质是事务的内在联系,财务本质是财务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财务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张兆国、宋丽梦、吴卫星,1999)。”、“以财务本质作为研究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正是理论结合实际,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的体现(杨淑娥、王爱芳,2000)。”虽然财务本质体现了财务的内在规律性,是推理论证其他范畴的基础之一。但由于财务本质是一个纯粹的理论范畴,它不能联系财务系统与财务环境、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并且它如同真理一样,无法让人们完全懂得,只能无限地接近,即不具可知性。因此不应将其作为逻辑起点。

2.环境起点论。“环境决定一切,存在决定一切。财务目标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财务现象的一种认识,有什么样的财务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财务理论(陈兴述,2000)。”、“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相应的理财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财务理论体系(王化成,2000)。”但笔者认为将其作为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因为财务环境只是研究财务理论的背景,是财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财务理论本身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素。而且,财务环境虽具有可知性,但它不能将其自身与财务系统联系起来,更不能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也不能推导出其他财务范畴。

3.假设起点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和奠定了基础(陆建桥,1995)。”由于财务假设是人们根据客观环境作出的主观设定,故财务假设具有联系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的功能,并且具有可知性。但它并不能推导出其它财务范畴,即不是财务理论的基础要素。因此将其作为逻辑假设也是不合理的。

4.产权起点论。“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意向经济管理活动,必然收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说,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王仲兵,1994)。”但产权结构本身并不是一个财务范畴,无法从中推出其他财务范畴,更不用说对其他标准的满足了。

5.目标起点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我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理论结构应是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王化成,1994)。”、“财务目标具有内生性,不是财务系统之外的范畴,而是财务理论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理财目标能够很好地联系财务系统和理财环境”、“理财目标能够将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较好地结合(李胜楠,2002)。”

6.本金起点论。“所谓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郭复初,1993)。”、“本金是财务理论的基本细胞”、“本金起点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前述不同起点理论的种种不足(郭复初,1997)。”

三、构建新的逻辑起点——本金与目标双起点论

通过对以上各种不同起点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以财务本金为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以财务目标为财务应用理论的逻辑起点,并将其联系统一在同一财务环境下来构建新的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

1.财务本金是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本金是为进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本金的投入、产出与增值的过程是不断追求经济效率的过程,是本金的运动轨迹,也是财务资金区别于其他社会资金的规律性区别,由本金的概念可引出财务本质是本金的投入收益理论,从而贯穿与连接财务的内容、规律、职能、地位与作用等一系列概念与理论,即本金具有内生性,是推理论证其他财务基础理论范畴的基础。因此,将本金作为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恰当的。

2.财务目标是财务应用理论的逻辑起点。首先,财务目标符合构成财务理论逻辑起点的四个基本标准,即:①财务目标是财务环境对财务系统的要求的反映,也是财务系统满足财务环境的要求的标准,因此财务目标能够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②财务目标在理论上部分的决定了财务系统实现财务目标所需的保证系统,包括财务假设、财务原则和财务方法,在实务上引导着财务系统的运行,因此财务目标是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的纽带。③不同的客观环境决定了不同的财务目标,但这种目标是客观需要在人的主观上的反应,它能为人们所知,因此财务目标具有可知性。④财务目标也是推理论证其他财务范畴的基础之一。其次,财务目标理论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系统与环境的结合而形成的,它最能反映财务应用理论的行为目的。第三,财务应用理论包括行为理论和规范理论,而财务目标是行为理论的活动起点和终点;而规范理论的作用是约束和激励财务行为,使其达到行为目标;以目标理论为起点能使行为理论和规范理论之间构成相互联系、逻辑严密的财务应用理论结构。由此可以看出财务目标作为整个财务系统运行的导向,能够成为财务运用理论的最高层次和逻辑起点。

3.财务本金和财务目标最终都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财务环境中。财务环境是研究财务理论的背景,是财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并且和财务目标共同决定财务对象。因此,将财务本金和财务目标统一在同一财务环境下来构建新的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才能构建起系统完整的财务理论。

4.财务理论结构的构建

双逻辑起点论不仅可以弥补其他起点理论的不足,而且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金起点论和目标起点论的优势,使得以此构建的财务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内涵和层次更加清晰。现初步提出我国财务理论结构的框架构建:

财务环境

财务本金理论

财务基础理论

财务本质理论

财务职能理论

财务对象理论

财务环境理论

财务主体理论

财务假设理论

财务学科理论

财务发展史

行为理论

筹资理论与方法

投资理论与方法

收益分配理论与方法

财务目标理论

财务应用理论

规范理论

约束规范

组织规范

激励规则

主要参考文献:

1、程德兴、王振玉.试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经济转论,2001:3:11~13

2、陈兴述.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与基本框架.理论探索,2000:7:8~10

3、郭复初等.财务通论.第1版.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212

4、李胜楠.试论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财会月刊,2002:1

5、陆建桥.试论财务假设.四川会计,1995:2

6、宋慧莉.财务理论逻辑起点及理论体系初探.财会研究,2003:2:32~34

7、王仲兵.诌议证券市场财务公开制度.黑龙江财专学报,1994:4

8、王化成.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财会月刊,2000:4

9、杨淑娥、王爱芳.论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及体系构建.当代经济科学,2000:2:80~83

构建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砖混结构强度规范标准

近几年,在砖混结构的房屋建筑中,曾发生多起因承重墙首先破坏而导致建筑物的整体倒塌。这些事故中,有的是因设计严重错误,有的是因施工质量低劣而造成的。

由于砖混结构是以砌筑的墙体为主要承重结构,因此墙体的砌筑质量就为大家所关切,特别在地震设防地区就更为大家所关切。2004年二季度,建设部在抽检97家国营及县以上集体建筑企业竣工工程质量的同时;也抽检了正在施工的砖混结构工程中的砌砖分项工程质量,从107个工程的抽检结果来看,问题很多。

这次对砌砖分项工程质量的抽检,主要按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评定,但对“一般项目”的定性评定具体化为定量评定。

在抽检的107个砌砖分项工程中(其中使用标准实心粘土砖的是102个),经验核符合验评标准,“合格”的仅有20个,合格率为18.7%;“不合格”的原因“主要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超出规定外,多是“一般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值。

一、施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平灰缝砂浆不饱满

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是影响砌体强度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不饱满即会使砖局部受压或受弯,降低砌体的抗压强度。因此《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了实心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而现行的“验评标准”中,也把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列入砌砖工程的主要检验项目。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很大程度是取决于砌筑方法,从这次抽检的结果来看,使用大铲的北方就比使用瓦刀的南方要好。这是因为北方地区多采用“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这种砌筑方法只要砂浆稠度适当,一般是能使砂浆饱满度达到80%以上,而且竖缝也能挤进砂浆。南方的一些地区在砌砖时,仍采用先铺灰、再摆砖的铺灰摆砌法,有的把灰还铺得很长。由于砂浆中的水分被砖吸去,使铺的砂浆失去它的可塑性,此时摆上的砖想挤揉也挤揉不动,致使砂浆饱满度不能达到标准规定值的要求。在这次抽检南方的一些地区中,竟发现砖墙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非常低,有的只有20一40%,全数平均也比规定值差得较大。

(二)留搓接搓不符要求

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墙体,纵横墙同时砌筑可使交接处衔接牢固。但实际中有时要在交接处临时间断,这在“规范”里也是允许的。但也提出一些要求:“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留斜搓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搓,但必须做成阳搓,并加设拉结筋。”

在这次抽检的砌砖中,却发现有的砖墙不是同时砌筑,而是先砌完施工这一层的外墙,再砌内横墙及内纵墙,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有的接近3m,有的大于3m纵横墙的交接处很少砌成斜搓,而都是砌成直搓,并还多是阴搓,有些直搓虽加设了拉结筋,但规格、数量、长度不符设计和“规范”要求。有的拉结筋使用ф4mm的铁丝,长度有的仅l2cm,上下间距也大大超出“规范”要求,“有的十多皮或二十多皮砖才放一道拉结筋,少数竟通层没有一道拉结筋”,致使交接处不能衔接牢固。

砖砌体交接处的牢固程度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这种影响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在正常情况下有时潜伏着,当遇有地震等外力作用时就会毁于一旦。因此砖混结构房屋建筑中,纵横墙交接处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对上述留搓接搓问题是亟待认真注意的突出问题。

(三)组砌形式错误

实心砖砌体的组砌形式在“规范”中也是提出要求的,如墙体宜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这个问题过去很少被人重视,近几年有的工程圆组砌形式错误,而使砌体的承载能力削弱,造成隐患或倒塌,其中尤以砖柱的包心砌筑而造成的倒塌事故更为突出。在这次质量抽检中,仍可看到有的工程砌砖随意组砌,许多砖柱仍然采用包心砌法,并且内心还填以碎砖。昆明市某建筑公司在砌筑砖墙时,一层的墙体只有一皮丁砖,其余全是顺砖,这样的组砌就把墙体分割为两层皮。由于随意组砌,碎砖又集中使用,因此在很多工程的墙体中出现多皮通缝,最多的达十多皮。

砖砌体一般多是受压的,因此要考虑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砌体中的丁砖数量多,就能增强横向拉结力。错误的组砌形式、包心砌筑砖柱、多皮通缝等都会影响砌体的质量。

(四)砖和砂浆的强度不能保证

影响砖砌体的强度除有操作的因素外,主要取决于砖和砂浆的强度,只要其中之一的强废降低一级,即会使砌体的强度降低15一20%。如果两者都降低一级,即会更大的影响砌体强度。近几年,有的工程在砖砌体施工前,对砖的强度不进行检验,砂浆不试配、不按配比配制。而在发生事故后,经核查才知道砖与砂浆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1986年5月,贵州省兴仁县某厂车间的砖柱突然破坏,导致倒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标号不明的砖和强度严重不足的砂浆。这个车间的砖柱,设计要求使用100号砖、50号砂浆,但实际砂浆的强度仅达到4号。如果使用的砖即或达到,仅砂浆强度的降低即会使砌体的强度、至少降低40%以上,如果砖的标号达不到100号,那就会降低得更多。砌体强度被削弱得这么多,怎么能不出事故呢?

在抽检的数百组砂浆试块强度中,尽管砂浆强度低于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并不多,但同批的砂浆中,强度的离散性很大,50号砂浆高的可达216号,低的仅有46号;25号砂浆高的可达52号,低的仅有2号。还有的砂浆强度从试块检验报告单上的数据是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但实际砌体中的砂浆强度却明显不足。因此对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墙体质量保证,首先要对砖和砂浆质量进行控制。

(五)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失控

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与砌体的抗压强度是紧密相关的。砌体本身是非匀质体,砌体受压后产生变形,这主要是因水平灰缝被压缩而引起的。砌体的破坏,往往是由于灰缝的变形造成的,水平灰缝厚度越大,砂浆的横向变形也越大,从而增大了砖的附加拉应力,使砌体的抗压强度降低。据有关试验数据表明: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若从l0mm增厚为l2mm时,即可使砌体强度降低25%。

如何控制砌体水平灰缝的厚度,多年来是在砌体施工时设置皮数杆,既控制砌体水平灰缝的厚度,又标明竖向构造变化的部位。但近几年在一些地区,却在砌体施工时不再设置皮数杆,水平灰缝厚度全依操作者掌握。由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高低,因此在有的工程中出现失控情况,内外甚至交不了圈,既影响砌体强度,又不美观。

(六)构造柱夹层、断开

在七度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中,纵横墙交接处需设置钢筋棍凝土构造柱,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构造柱周围的砖砌体需砌成马牙搓,使砖砌体能与构造柱衔接牢固形成整体。但现在却有不少基层施工人员不认识它的重要性,他们在浇注构造柱混凝土前,不清理砌砖时落入构造柱中的砂浆或垃圾,致使构造柱出现夹层,甚至断开的情况。有的工程构造柱不对正贯通,层与层之间相互错位;构造柱与砌体没有加设拉结筋;砌体与构造柱的交接处也没有留马牙搓;致使设置的构造柱不仅不能起着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反而起着削弱作用。这种潜在的危险在遇有地震等外力的作用时,就会首先因此而使建筑物毁坏。

二、改进意见

(一)要组织基层施工人员学“规范”

要保证砖砌体的施工质量,就一定要严格地按“规范”的要求办。但据调查,有些基层施工人员并不掌握和了解“规范”;以致有时片面或错误地去理解。如“规范”对砌体施工首先要求是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临时间断时,就应砌成斜搓。当留斜搓确有困难时,才可留直搓。按上述要求就是在“确有困难”时方允许留直搓。而不少基层施工人员却片面地认为“规范”是允许留直搓的,致使在没有困难的情况下也不砌成斜搓,更谈不上同时砌筑了。一些地区先砌外墙、后砌内横墙、再砌内纵墙的“三步”砌筑法,就是没有真正掌握“规范”要领。因此要组织广大基层施工人员学习“规范”,使他们能够熟悉“规范”,并准确地应用。在学“规范”条文中,最好将“规范”修订组编制的“规范”培训讲义和修订说明也认真地学习一下,这对掌握、应用“规范”是很有益处的。

(二)改进操作工艺

砌砖的操作工艺虽不强调全国一致,但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三一”砌砖法是比较好的操作工艺,而某些南方地区采用先铺长灰、再摆砖的方法应改革,要制止这种操作方法。要求习惯用瓦刀的工人改用大铲也不一定很现实,但瓦刀也是能砌好砖的,这就要通过制订标准操作工艺来保证砌筑的质量。

(三)一些传统的措施不能丢

为了保证砌筑的质量,多年来曾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设置皮数杆、随时吊靠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37cm砖墙两面挂线、当天搅拌砂浆当天用完、干砖不上墙等。已经丢掉上述措施的应恢复继续采用。

(四)重点监督砖混结构的墙体质量

各地的质量监督机构要以砖混结构墙体作为重点监督检查的项目。主要监督砌体使用的砖是否符合要求,砂浆是否经过试配和按配比配合;砌体临时间断处是否衔接牢固,构造柱是否有夹层与断柱情况,是否与砌体衔接牢固;组砌形式是否有严重缺陷(如包心砌筑砖柱)。对地震设防区的砖砌体更要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临时间断处留直搓。对砌筑质量差、不能保证砌体整体性与稳定性的,一定要进行处理。

(五)把砌筑质量作为砖混建筑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

砖混建筑要进行技术改造的内容很多,如改善其技术性能及提高工业化程度。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如何保证砌筑质量做为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质量上不去,性能再好的房子也是不会有人住的。要在墙体材料,操作工艺、施工机具、砌体临时间断处衔接形式、以及构造柱的施工方法等方面花些力气去进行改造,拟促使消灭在砌筑工程申长期存在的质量通病。

(六)迅速修订现行的质量验评标准

现行质量验评标准只对影响砌筑质量的一般项目,如组砌方法、临时交接处的处理均以定性要求,致使一些基层的施工人员错误地认为可以忽略而不认真对待,甚至在砌体的质量评定中对这一项目不评定,其实这所谓的“一般项目”并不一般,是对砌体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一般项目的质量要求,能够定量的应尽量由定性改为定量。

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砌筑质量有时也涉及到设计质量,因此设计单位对砖混结构也不要视为简单而不认真进行结构计算。近几年因结构设计错误、安全系数严重不足而造成的重大倒塌事故也有多起,有的安全系数不严重欠缺,但由于施工质量低,而使两方面的因素合在一起也造成了倒塌事故。我国砖石结构规定的安全系数并没有很大的富余,而我国的施工技术与材料的匀质性很不均衡,因此对砖棍结构房屋建筑中的砌体设计,一定要保证达到要求的安全系数,不要欠缺,更不能严重欠缺,这也是近几年许多砖混结构建筑倒塌事故给我的一条教训。

[参考文献]:

1、《现浇混凝土施工》王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8

2、《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张林、洪刚,华夏出版社,1999、5

3、《混凝土养护》王章传,昆仑出版社1999、3

构建管理论文篇3

一、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总体要求

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坚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完善制度、重在执行,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着力解决公司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把保险公司建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保险企业,不断提高保险公司竞争力。

——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项系统工程,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等治理主体之间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必须统筹考虑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从整体上推进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建设,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由于发展历史、股东结构、业务规模等方面的差异,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又要避免搞“一刀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各保险公司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解决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完善制度、重在执行。加强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既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为治理主体提供规范的行为准则,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又需要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能力,切实发挥制度的监督约束作用,逐步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

——循序渐进、务求实效。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解决影响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积极探索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努力做到“四个注重”,不断提高保险公司治理水平

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需要在实践中积极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把握趋势,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不断推进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要注重总结成功经验。近年来,各保险公司在建立和完善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第一,优化股权结构是基础。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股权结构的状况密切相关,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增强股东之间利益的平等性、一致性和协调性,减少股东利益摩擦给公司带来的震动,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加强董事会建设是核心。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是联系股东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桥梁,也是二者之间的重叠部分。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董事会,既可以切实维护股东利益,又可以对公司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监督。第三,形成内部制衡机制是关键。从本质上讲,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用以处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关系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发挥作用的关键,就是要在各治理主体之间合理分配权力,形成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这些经验对于加强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我们继续加以坚持。

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要注重把握发展趋势。从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看,出现了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近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的股东法人化和机构化趋势不断强化,股东高度分散化的状况得到了改变。管理层越来越重视加强与机构投资者的联系和沟通,机构投资者与企业逐步建立了一种长期信任关系,促进了股东导向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二是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健全。许多国家都在不断探索如何将股票、期权、声誉等激励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使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同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管理层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严厉的经济和刑事处罚。三是对中小股东和利益相关主体的关注不断增加。中小股东和相关利益主体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保护他们的权益不受侵害,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机制。四是信息披露制度得到加强。各种公司丑闻、倒闭案件使各国更加重视信息披露制度。比如,美国《萨班斯·奥克斯法案》不惜增加公司的运行成本,要求公司进行详尽的信息披露。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并认真加以研究,为加强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要注重联系我国保险业实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险的行业特点。保险经营的高负债性、持续性和广泛的社会性,决定了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既要维护股东利益,也要维护被保险人利益;既要从公司内部完善治理机制,又要强化监管部门的外部推动。二是保险业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综合性的制度安排,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密切相关。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要充分考虑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处理好立足国情和吸收借鉴的关系。三是保险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时间不长、基础较弱,还处于初级阶段,保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存在诸多体制性、机制,制约着公司又快又好地发展。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要着力推动这些体制性、机制的逐步解决,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要注重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国有保险集团或控股公司仍为国有独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保险公司股权高度集中,董事会职能尚未落实到位,市场化选聘机制尚未形成。三是股份制保险公司股东行为尚需规范,一些股东对保险经营特点认识不充分;董事会制度不健全,议事规则和操作程序不规范,难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有的保险公司董事素质不高,一些董事对其承担的责任、权利和行为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四是一些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这些都是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三、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切实加强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今年初,保监会出台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对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下一步,我们要按照《指导意见》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董事会建设。一是明确董事会职权。保险公司董事会除了具有一般公司董事会具有的共性特征,还要特别注意保护被保险人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保险公司董事会要切实负起内控建设、风险控制、合规管理等方面的最终责任,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中的指导、监督作用。二是健全董事会组织体系。各保险公司要不断加强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建设,特别是审计委员会和提名薪酬委员会建设,切实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效率和水平。三是提高董事会的专业性。董事作为公司的决策人,其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对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保监会已将保险公司董事纳入培训范围,下一步,将分期分批对各公司董事进行培训,使董事对法律法规和保险市场发展情况更加了解。四是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许多发达国家非常认同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认为独立董事可以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各保险公司要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逐步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进一步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五是强化董事会的规范性。完善的制度规则是董事会规范运行的基础。国际上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既有完备的董事会制度规则,也非常注重规则的执行落实。我国一些保险公司或者存在董事会制度不健全的情况,或者存在有制度不执行的情况。因此,必须健全董事会议事规则,建立董事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制度执行,促使董事认真履行职责,减少董事会决策的随意性和个人因素影响。

第二,规范管理层运作。管理层是公司经营行为的实施者,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一环。管理层的行为规范与否,对公司治理具有很大影响。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出现的保险公司破产和会计丑闻,多数是由于缺乏对管理层的制约与监督而导致的。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制约,促进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保监会高度重视对保险公司高管人员的管理,适应保险业形势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高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即将修改《保险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对保险公司管理层的监管。一是根据管理职责的重要性,拓宽高管人员范围。按照新《公司法》规定,高管人员不仅指职业经理人,还包括对公司经营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岗位。《指导意见》根据保险业实际,要求保险公司建立总精算师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保险公司关键岗位职责。下一步,《任职资格管理规定》将把总精算师列为高管人员。二是加强高管人员在任职中的行为监管。高管人员因违法违规导致的经营风险主要产生于任职期间,加强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不仅要注重任职前的静态审查,更要注重任职期间的动态行为监管,便于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采取监管措施。下一步,我们将建立重要事项报告制,在高管人员任职发生变化以及出现违纪、违规、违法等情形时,保险公司要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建立重大风险提示函制度,在高管人员涉嫌违法违规或者违背忠实勤勉义务可能给公司带来严重影响时,对其出示重大风险提示函,进行监管谈话;完善高管人员重要信息数据库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共享。三是加强对高管人员的诚信要求。高管人员要在任职资格申请材料上签字确认,对其真实性负责。一旦发现有骗取任职资格的行为,申请材料将成为认定违规行为的直接证据。

第三,强化内控机制。内控机制是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公司治理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如果说公司治理管的是大脑,内控机制管的就是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近年来,各保险公司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业务流程再造等一系列措施,内控机制得到明显加强。但随着经营环境和业务规模的变化,一些保险公司内控机制越来越不适应风险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各公司要高度重视内控机制建设,把内控机制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内控水平。一是把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作为内控机制建设的主要目标。各保险公司要针对业务的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和性质差异,建立能够迅速识别、测量、评估、报告和控制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使用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等各种手段,定期检查和评估保险业务的风险及经营过程的合规性,采取适当措施及时解决暴露出的问题。二是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内控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公司内控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员工,即使有严密的内控制度,也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要大力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通过考试、考核等多种方式,将内控标准深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和行为中,提高员工执行和遵守内控制度的自觉性。三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有力支撑,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全面、合理、及时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映及传递机制。各公司要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研究建立以内控机制目标为导向、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系统,为内控机制的高效运行提供良好平台。四是把外部评价作为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保证。保监会将逐步建立完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保险公司内控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执行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用于非现场监管,对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风险隐患较大的公司,进行重点监管。

第四,加强治理结构监管。我们提出把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保险监管的重要内容,目前,这项工作刚刚起步,很多制度还不健全,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建立非现场检查制度。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报告制度,保险公司应当及时向保监会报告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重大决议,定期提交内控评估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和合规报告。二是开展现场检查。全面摸清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编写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评估报告,针对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向公司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通过监管谈话等方式督促整改。三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监会将出台《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对象、渠道等作出具体规定。各保险公司要建立相应的信息披露内部管理制度,全面、及时、真实地披露相关信息,逐步使披露行为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高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四是建立沟通机制。为更好地了解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和重大决策情况,保监会将派人列席部分保险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会议。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保险公司,监管部门将直接向保险公司股东反馈监管意见。

四、按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深化国有保险公司改革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理论中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最核心、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很多深层次的矛盾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因此,深化国有保险公司改革,也必须坚持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中心,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与股份制保险公司相比,国有保险公司改革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压力更大。我们要在巩固和发展股份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国有保险公司改革的力度,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

第一,推动国有保险控股或集团公司体制改革。国有保险控股或集团公司改革,不仅是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关系到能否有效地行使股东职能,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落实国有保险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必须通过多种模式,探索改革的有效途径。一是推动具备条件的集团或控股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股权结构,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二是对不具备股份制改革条件的集团或控股公司,积极探索建立董事会试点。建立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是一些国家有效管理国有资产的成功经验,如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经合组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指出,“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董事会的质量是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基本步骤。国有企业拥有一个强有力的为公司利益行事、有效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的董事会是很重要的”。三是进一步理顺母子公司关系。各控股和集团公司要制定明晰的发展战略,明确母公司和各子公司间的权责关系,整合集团内部资源,既要发挥集团的协同效应,又要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

第二,加强国有保险公司高管人员的管理。一是建立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根据各国有保险公司的具体情况,将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研究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形成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的机制。二是规范薪酬管理。国有保险公司薪酬总体水平应主要根据公司经营业绩、业务规模等因素来确定,增长幅度不得高于公司效益的增长。国有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水平主要根据其任职岗位、工作责任、承担风险和作出的贡献等因素确定,并与员工薪酬水平保持合理的比例。保监会刚刚出台了《关于规范国有保险公司负责人薪酬的指导意见》,对国有保险公司负责人的薪酬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意见,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三是强化责任追究。今年初,保监会出台了《国有保险机构重大案件领导责任追究试行办法》,明确规定国有保险公司高管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因渎职、失职行为导致重大案件,给行业带来不良影响或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的,要承担相应责任。这标志着国有保险公司责任追究制度初步建立,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构建管理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限额经济资本

一、引言

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是由多个产品、部门、地区等维度组成的资产组合,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决策者需要在组合层面上判断业务与产品的风险与价值,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业务决策。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各类金融危机的发生更进一步说明,风险集中度管理上的失控,不仅容易导致银行遭受难于承受的损失,而且也使得风险十分容易在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之间“传染”,造成系统性风险。对于超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其管理层级多,分散风险、控制集中度风险的难度更大,且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许多国外先进银行开始应用经济资本管理方法,设定各类产品和交易的风险敞口设定七限,实行风险限额管理。这些限额之问相互联系和制约,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制约、分散和预警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风险限额管理体系。

二、风险限额管理的理念

风险限额是根据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的最大化原则,应用资产组合分析模型设定的风险敞口(EAD)或风险价值(、aR)的最高上限。风险限额代表了银行在某一项业务中所能容忍的最大风险,凡在限额以内发生的非预期损失,都可以通过银行经济资本来抵御,超出限额则意味着损失会超过承受能力。限额管理是一种基于风险计量的管理方式,它综合体现了银行的经营战略、政策导向以及资本配置,代表了当今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系统化发展方向。与传统风险管理方式相比,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事前管理。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各类敞口的限额都是根据对风险变化的预测提前设定的。当某类风险敞口保持在限额以下,说明业务发展稳健,风险基本可控;当风险敞口逼近限额时,监测系统将发出预警信息,提示风险经理采取防范措施;而风险敞口一旦突破限额,就预示着风险正在显著上升,风险经理应启动紧急处理程序。可见,限额管理应发生在资产损失形成之前,属于“防患于未然”的事前管理。

(二)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实时动态管理。限额管理强调实时动态监控,即在每个时点上,系统都可以根据最新市场变化和业务数据,计算调整各项限额,并监测所有限额的执行状态。业务经理和风险经理通过客户终端,随时从限额管理系统获取最新数据,了解所辖业务的风险状态,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必须依托一个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畅通发达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全行范围的连续监控。

(三)限额管理是对风险和收益的综合管理。风险限额是对业务经营规模施加的一种硬性约束。从短期看,限额管理可能会对业务拓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但长期而言它有利于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某项业务的开展在初始阶段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收益增加,但随着业务不断扩张,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而如果业务规模突破风险限额,就会使RAROc降到较低水平,甚至出现负值,反而不利于银行增加实际收益。因此,风险限额不单纯是业务发展的约束,更为重要的,它是银行经营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的综合体现。

(四)限额管理是基于资产组合分析的全面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限额管理体系建立在风险计量和组合分析的基础上,不仅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同时也贯穿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该体系不仅包括对单笔业务或某一客户的交易限额,也包括国家、行业、区域、产品等资产组合层面的额度限制。它基于对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风险敞口(EAD)的准确计算,也通盘考虑了资产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整个银行的实际资本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体系具有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管理功能,是银行真正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风险限额管理的基本流程

(一)风险限额设定。风险限额管理模式的基理就是在一定资本约束的条件下,按照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最大的规则将贷款限额总量分配到各个债项。风险限额设定是整个限额管理流程的重要基础,其本身就构成了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风险限额的设定分成四个阶段:首先是全面风险计量,即银行对各类业务所包含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各类敞口的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根据BaselⅡ的要求,信用风险可通过银行内部评级系统进行计量。第二,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对各业务敞口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其中制定一套合理的成本分摊方案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三,运用前文介绍的经济资本分配和配置模型,对各业务敞口确定经济资本的增量和存量。第四,综合考虑监管部门的政策要求以及银行战略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最终确定各业务敞口的风险限额。

(二)风险限额监测。银行总行在风险限额后,需要对限额执行情况实施连续监测,限额监测是为了检查银行的经营活动是否服从于限额,是否存在突破限额的现象。为监测贷款限额的执行情况和贷款经济资本占用变化情况,设置单笔业务的贷款限额和经济资本限额监测指标。总行风险监控部按月对监测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内部评级系统和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系统有关监测信息。当实际新增贷款余额超过新增贷款限额的理想额度时,或贷款实际占用经济资本超过该业务经济资本限额的理想额度时,对贷款限额按旬进行监测。此时,信贷经营部门应对资产组合结构情况进行分析,甄别出潜在突破风险限额的行业,及时调整营销重点。

(三)风险限额预警。根据经济资本配置要求,商业银行需要针对设定的各类敞口理想额度和限制额度(即风险限额),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当实际交易额超过理想额度时,系统发出蓝色预警信号;当实际交易额超过风险限额时,系统发出红色预警信号。当行业出现预警信号时,风险监控部应对出现预警信号的业务单元进行差别化分析,向总行有关信贷经营管理部门、审批部门及一级分行发出预警提示书,同时抄报首席风险。

(四)风险限额控制总行相关部门及一级分行在收到预警提示书后,根据不同的预警信号在单笔信贷业务的审批及贷款发放两个环节分别采取先核准后审批、暂停审批、先核准后发放等相应的措施,在核准时应把分行贷款经济资本占用系数是否下降作为考虑因素,促使分行进行结构调整。确保信贷投放在行业限额内。对于限额执行情况,应定期在风险报告中加以分析描述。对超限额的处置程序和管理职责必须做明确规定,并根据超限撷的程度决定是否上报5风险管理部门要结合业务特点,制定超限额后的风险缓释措施,定期进行返叵检测?

(五)风险限额调整。风险限额的调整分定期调整和不定期调整两种,定期调整是指在限额执行的中期,总行风险管理部在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及行业风险变化、限额执行情况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酌情提出调整行业限额的建议报营彳亍风控委审议。不定期调整是指总行信贷经营管理部门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有充分理由认为需要调整某业务单元的风险限额,以书面形式向总行风险管理部提出调整限额的建议,风险管理部在进行风险评估和测算后,提出调整风险限额的意见,报总行风控委审议或报首席风险官签批。

四、风险限额管理的组织框架

风险限额管理工作由总行风险管理部牵头,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信贷审批部、风险监控部及公司业务部、机构业务部、集团客户部等经营和管理部门分工负责。

(一)风险管理部门职责:负责组织设计、优化行业风险评级和风险限额管理模型;负责风险评级和风险限额的计量;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系统计算的评级结果和风险限额进行论证和调整,并上报有权审批机构审批;负责拟定贷款风险限额管理的有关政策和制度;负责将审定后的风险限额录入内部评级系统;负责行业经济资本占用比例变化的监测;负责对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调整风险限额的需求进行审核并报有权审批机构审批。

(二)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职责、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包括总行公司业务部、总行机构业务部和集团客户部。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提出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指令性风险限额管理的有关政策和调控措施;负责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提指令性风险限额调整的意见;负责指导和督促分行执行风险限额管理,在行业限额内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三)信贷审批部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根据审批情况提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风险限额管理的相关风险政策和预控措施。

(四)风险监控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根据风险监控情况提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对风险限额的监测和预警,并及时预警信号。

(五)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负责综合经营计划与风险限额的衔接。

五、风险限额管理的体系构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但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不多,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也较少。实践表明,风险限额管理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项适用于现代金融体系特点的风险控制手段。我们应该加快引进和国外该领域的成熟技术,结合本国银行的具体情况,扎扎实实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设计和探索工作。根据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实施风险限额管理一般需要经过2~3年时间,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风险限额管理涉及银行的所有业务条线,对全行经营管理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董事会和高管层必须对此做出战略决策。尤其是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习惯于粗放式经营模式,偏重业务扩张,轻视风险控制,对限额管理理念在短时间恐怕难以接受,所以需要最高决策层下决心,方能有效地推动。决策者应对实施限额管理的战略意义形成共识,对工程实施难度做出充分估计,做好战略部署,集中优势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建设。启动阶段的前提规划至关重要,可考虑聘请国外咨询公司协助完成规划,并由银行专家进行充分论证。

体系构建阶段。由风险管理部门牵头,相关业务条线配合,组成一个跨部门的项目组。项目组在既定的整体规划下,围绕基础数据、计量模型、IT系统和业务测试和四个关键环节顺次展开工作。与内部评级系统不同,构建限额管理系统的重点和难点一般不再是数据基础,而是如何通过业务测试,系统计算的限额结果只有被业务部门接受,才能转化为实际管理效能,这不仅需要做大量的检验和调试,更需要前后台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模型和系统的改进。

构建管理论文篇5

任何一种理论,无论它是属于自然科学还是属于社会科学,都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概括和总结,并且在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电视剧艺术学创建活动即是由于在社会展衍进程中现实地存在着的电视剧文艺实践所发出的历史必然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理论把握行为。正如其它艺术模式和艺术阐释一样,电视剧艺术实践和电视剧艺术理论也并不能脱离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而独存,其必然是作为整个人类大文化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在这个大文化环境里,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既受这个环境的制约和催发,又以能动的积极参与精神扮演着文化环境本体拓展的主体角色。这是一种辩证运动的关系。人类大文化环境和各文化组成形态在互相作用的状态下按照它们的内在规律向历史的另一端行进,而从宏观文化与微观理论思维的相互作用与辩证交融的界面上出发去探究与二者相联系并且积极介入其中的一种建设性意识及其属性就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先锋意识正是我们在文化迅速嬗变的当前历史背景下为电视剧艺术学理论建构所要求的重要质素之一。

这里,在概念内涵上我们首先要把这里所说的“先锋意识”同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及其理论区别开来。自本世纪初以来先锋派崇尚者及实践者们尽管所持具体观点各异,哲学流派背景错落纷杂,包括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现象学甚至老庄哲学等都被其所采携,但在求奇索怪这一层面上却殊途同归。虽然不能否认在某些艺术领域内确有出色的专门家的存在,但一般来说,对一切传统模式的极端反叛构成了他们“独创性”的主要艺术趣味,从总体上看类似迪尚把小便池以《喷泉》命名后提交艺术博物馆要求展出的行为也就基本上反映了该艺术思潮的艺术追求。毫无疑问,这种具有强烈消解色彩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艺术实践和理论当然不会成为我们散发清新朝气的崭新艺术学的催化剂,不论从外表还是内里都无法看出两者有太多相接近的地方。我们所说的“先锋意识”,指的是主体在理论施事前在大脑中所孕育的一种运动的积极的充分的能动的观念,它包含丰富的潜意识和显意识内容,并深刻地在整个理论思维生长过程中发生着影响。显然,这更接近“先锋”一词的原始意义,而在电视剧艺术学理论建构前和建构中做为一种认知态度的存在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拥有这种“先锋意识”呢?在众多考察视角之中,我们可以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向度来审视:一是从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与文化环境变迁的运动关系来看;二是从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与当前大文化条件下其它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关系来看。

必须承认,虽然与整个宇宙时空相比人类的历史显得十分短促,但人类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确已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一过程不仅仍在蓬勃地继续着,而且在量的积累上也越来越是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来完成的。进入20世纪以来,原来需用千年百年才发生较大流变的诸多传统文化模式受到了革命性冲击,发韧于欧洲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生革命循环模式已经可以用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一个更新周期了。在人类文化模式遽变的状态下,包括传统艺术及文艺理论在内的所有人文现象都毫无例外地重新受到了现实的拷问以求证其文化生存权力。幸运的是,以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为物理基础的电视艺术(含电视剧艺术)在新的大众文化角逐中不仅没有落得下风,反而取得了不俗的话语权力。而在这种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电视剧艺术理论建构之所以要有一种先锋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并不由它自己所决定,在更深的层面上是生产力水平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对其表层文化形态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包括哲学、美学、文化学等等在内的全部人类精神产品以及复杂多变的人类文化现象无不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之上而存在的。恩格斯说:“在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电视剧艺术实践及其理论是文化嬗变的产物,而文化嬗变又根本上是受生产力的推动才得以进行的。因此,在缤纷的艺术部落中由于先锋性生产力因素的介入而获得多种优势从而兼具传统文化、工业文化和科技文化属性的电视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具有一种内涵丰富的先锋意识就不仅是其理论本身的要求,也是它所存在的环境对它的必然规定。

横向地看,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对“先锋意识”的要求在与其它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相较中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把握。我们知道,人类庞大的艺术殿堂中珍藏着无数瑰宝,有的历史极为悠远,从原始社会绵延至今,如歌咏、舞蹈;有的在早期艺术形态发育并不充分,后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从社会实践中分离出来,如书法、篆刻;有的本来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伴随着人类新的物质产品和技术手段的产生而产生的,如电影、电视。无疑,在这个艺术大家族里,电视艺术是诞生较晚但却发展最快的一个。它所具有的文化先锋色彩不仅在与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戏剧、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相比时可以直接地感觉得到,而且从技术支持层面上看同与其相差不大的电影艺术、电脑艺术以及其它融入更多新科技因素的艺术相比,从目前看它仍然拥有领先一步的受众认同感。这一地位的取得不是偶然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电视本体对作为当代社会群体主体的“人”的更胜一筹的适应能力决定的。作为电视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剧艺术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其艺术实践同姊妹艺术电影或者其它艺术形态相比在先锋性内容上也要更特殊一些。以综合艺术面貌出现的电视剧从接受视角看比传统的电影方式有着获取更便利、选择方式更灵活和审美持续时间更长等一系列新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一种几乎集中了所有传统艺术样式于一身的现代艺术体裁。电视剧的创造过程得到了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艺术因素的积极介入,而每一艺术样式自身亦处于时刻运动状态之中。这样,不断变化着的其它艺术动态便会在电视剧的生产中体现出来,电视剧艺术本体亦酝酿了更多的先锋意识生长点,而这同时也就必然提高了电视剧艺术学构造理论神经的反应能力。

那么,电视剧艺术学建构在文化嬗变中的先锋意识都有哪些内容呢?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把握:

一、整体把握的自觉性。

这里所说的整体把握包括两部分:一是把电视剧艺术学与其生长的文化环境做为一个紧密整体来把握;一是把电视剧艺术学内部众多组成因素做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电视剧艺术学所生长的文化环境是一个随时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复杂组织体,电视剧艺术学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在这个环境中任何其它成分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对电视剧本体的衍变脉络发生影响。同时,电视剧本体也处于一种由许多艺术因素和非艺术因素所共同组成的极具综合性的交融状态,其组成因素的任何变动亦会为电视剧艺术学理论提供新的切入点。电视剧的外部因素构成了电视剧文化的大环境,其内部各要素则构成了电视剧文化的小环境,不论对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必须用整体的眼光对待之。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整体眼光必须是在充分自觉的基础上所施为的。可以说,能否自觉地运用不同方法对电视剧实践做整体的分析和梳理是电视剧艺术理论最终能否全面而扎实地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保证。

二、联系实践的敏锐性。

电视剧是一项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事业,简单停留在纯文本层面上是不能够对其有太多助益的。而理论的特点是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易于走近它的书面性内容循环,正如电视文艺理论家曾庆瑞先生指出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艺术科学,在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的时候,容易封闭自足,容易满足于自我欣赏,而脱离实践,不少的学科都有这样的教训。”在艺术实践中,电视剧与其它艺术相比起来的综合特征十分明显,它的实践内容也更为丰富,这就必然要求电视剧的艺术理论要更紧密地联系实践。我们不仅在考察电视剧的艺术本质、艺术哲学、艺术史等宏观内容时随时要以实践做为立论行文的根本,而且在探求诸如电视剧艺术创作、艺术接受、艺术管理等应用行为突出的电视剧本体形态时更要强化一种敏锐的实践观念。对电视剧理论工作者来说只有具备了有着灵敏的实践感应度的理论触角,才能真正为电视剧艺术学大厦的崛起做出大的贡献。

三、文化适应的主动性。

在科学技术和物质创造都取得巨大进步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被改变。如前文所述,在新的人类文化条件下所有人文现象都要受到现实的重新拷问以求证其话语权力,历史将迫使种种艺术形态为其存在的理由注入新的规定性,如果艺术不能合理地调整自身对一定时代和社会的适应状态,那它就会随时处于可能被淘汰的危机之中,这就是说,艺术本体应该有主动更新价值取向的能力,不应成为一成不变的教条。在艺术文化和信息文化的历史新背景下保持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稳定和提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用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思维去适应文化的流变过程。在文化适应上的消极被动心态是殊为有害的,不少所谓“不景气”的艺术从表面上看好像是由于环境的变迁等外力因素使其容光不再,实际上从深层看相当大程度上是该艺术模式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性较差造成的。电视剧艺术从目前看无疑是在文艺实践中较为出色的弄潮者,但不可忘掉的是,电视剧理论时刻要怀有一种文化竞争者的危机感,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网络剧时代以一个建设者而不是一个迷惘者的角色出现。

四、贴近大众的积极性。

与文化适应相伴,电视剧艺术学还要特别注意明确其同广大受众之间正确的关系。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属性是我们在讨论电视剧艺术学种种属性时须臾不能被忘记的。可以说,如果不是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生力军而昭显于当世,电视剧是不可能有着如现在一般旺盛的生命力的。在理论施事中切勿把这项鲜活的理论形态搞成一种只为“精英”们所瞻阅的书斋文本,在这方面理论界的教训是不少的,特别是在许多人文科学理论的阐释方面,有相当多的理论被搞成了逻辑水平不高但又艰涩费解不知所云的半成品。电视剧与广大受众贴近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作品的接受价值的高低,而电视剧理论对大众文化切入程度的深浅又直接影响到了电视剧艺术实践正确的方向感的树立。电视剧艺术理论积极地投入到大众文化氛围之中去,不仅可以了解社会受众对电视剧艺术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水平,而且又可以捕捉社会心理对艺术生产的新的审美需求,从而得到丰富的文化给养。

五、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表面上看,电视的艺术学理论同道德建设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它们好象是两个相距较远的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电视剧艺术理论工作者的思维中道德建设不仅不能消解而且应始终把其放到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一种理论,特别是一种与“人”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如果不能怀有充分的责任感去关注一个时代的道德建设,而只满足于在它狭窄的圈子内搞所谓“纯理论”的研究,那么这种理论就必定是一种残缺的不完整的理论。电视剧理论建构中的先锋意识所包含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对社会中的人的道德感的积累和张扬,这是由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属性所决定的。电视剧在作品中所传达的内容往往成为大众精神给养的一个重要源头,因而传递怎样的符合历史和美学双重要求的正确价值观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当代复杂的社会精神背景下坚持给予道德建设以充分关注,始终不放弃对人类高尚的精神家园的追求,保证大众文化时代的电视剧艺术实践和理论不会在躁动不安的虚浮状态中迷失自己,对电视剧艺术学来说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构建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 构建; 意义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成为现代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企业文化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创造以及管理企业文化的能力,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优秀企业文化,努力创造企业文化管理的新境界。 

 

一、 源头活水: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其长期经营过程中,在总结经营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由企业群体所认可的特有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奖惩规则,并由企业经营者提炼和培育起来的一种适合于本企业特点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凝结和升华。它以有形无形弥漫于企业特有的氛围中,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所接受的信仰而自觉工作,产生出强烈的使命感,激发出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因此,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才能给企业注入汩汩活力,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世界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在其《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曾大胆预言,企业文化在未来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企业文化可以说是由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两个部分构成的。从管理思想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部门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精心培植、倡导、塑造的一种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更新企业管理思想,而它来源于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积极回应以及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将先进的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员工中,向他们传达符合大局的观念准则,能产生极大的凝聚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借助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比传统管理的命令、监督、惩罚更人性化,更符合现代人群的特点,同时也更有牵引约束力和弹性力度。制度强制人往往达到最低标准,文化则引导人达到最高标准。企业文化赋予员工以理想憧憬,给日常工作以高远意义,是组织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也是激发其创造力的源头活水。企业管理思想在员工中潜移默化,形成共同认知,使得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怎么做可能违背企业的宗旨和目标。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即使持守相悖的人也会慢慢身不由己地融入这一企业文化中。 

文化变革、企业管理思想的更新,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作用巨大。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曾明确地指出:“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大油门;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只可以提高一时的公司生产力,只有文化上的改变,才能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而韦尔奇企业文化的管理实践,则更雄辩地说明,他对该公司企业文化所作成功的改革,创造了企业界的奇迹,使其公司连年高居全球企业500强第一位。由此可见,伴随着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与企业文化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发展才是行之久远的。 

从实践角度看,企业文化主要包含企业宗旨、价值观念、行为规则、道德规范、人员素质、企业形象等要素,它并不是一个完全抽象的华丽词藻,它的存在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企业的生存就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企业的价值更多体现在自身的绩效上。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在竞争中很容易被其他产品替代,那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企业在发展中要追求扩大自身的价值,致力于超越或者替代自己的竞争对手。而技术的引入,高盈利性,高增长性,高人才储备,高社会责任,高品牌价值等等,都是企业高价值的象征;同样,企业中的每个团队和个人也在致力追求更高的集体价值和个人价值。企业如何才能实现更高的价值,问题的答案就是“关于价值的观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了。而企业文化恰恰集中反映了企业的关键价值要素,如何把企业的价值提升和员工的价值提升有机结合,是企业管理人员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也只能以其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权威,若未能创造经济成果,就是管理的失败。 

归根结底,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于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但它的绩效不是体现在企业文化的体系和手册上,而是体现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上,其本质是为持续提升企业核心价值服务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上以企业文化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自身价值,这正是企业管理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 水流花开:企业文化管理的构建 

将熔铸着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以文化管理推动企业管理升级,实现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才能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企业文化管理的建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实步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没有企业管理的实践,其文化理念只能停留在编印成册的种种大精装本及行为手册上,或者炫耀于企业文化的宣传墙上,即使员工学习、考查过了,也基本认同了,也会发生学是学、干是干,没有实效的情形。而让企业文化真正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构建,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企业管理风气、管理气氛、管理行为和管理绩效的变化,致力于用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思想观念,使其为这种文化所引导,产生深刻的认同感,成为这种文化的自觉执行者和推动者,才能实现现代化的高效管理,企业的发展才能如水流花开一般,自然完美、水到渠成。 

1. 知行合一,创造企业管理新境界。企业文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在我国企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与国外数十年文化管理经验相比,我们才算刚刚起步。很多企业的文化管理还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从内涵上把握企业文化管理,这与对企业文化管理理解的片面甚而错误有关。企业文化并不是一个装饰品,它是为企业价值服务的;它也不能停留在理念上,而要付诸实施,因此,要注意知行合一,注重企业文化的实践性品格,真正使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各个环节,创造企业管理的新境界。 

构建管理论文篇7

通常情况下,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主要包括对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投资控制、招投标合同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然而目前项目机构大都缺乏对于上述几方面的绩效考核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领导者对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不足

由于受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影响,项目机构领导者往往忽视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领导不清楚绩效考核评价的本质和意义,缺乏对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理论的了解;二是少数领导担心绩效考核惩处影响其职工工作积极性,因此不愿意贯彻落实此项工作;三是绩效考核评价过程复杂且费力,实施起来需要多方协调,但结果可能并不理想,从而造成情绪上对绩效考核管理的抵制。究其问题的根源,主要还是由于旧的管理制度和陈旧的管理理念的影响所导致的,这也是当前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绩效评价工作中面临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2.项目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流于形式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大都建立了项目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但部分项目机构绩效考核机制流于形式,且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硬性指标约束,不合理、不公平、不科学的现象较普遍,且不能够充分利用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仅仅把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挂钩,有的甚至把考核作为“例行公事”,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束之高阁。这种形同虚设的绩效考核评价对铁路建设来说就毫无意义了。

3.绩效考核指标选取设置存在问题

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是绩效考核评价中一个重要的同时也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由于铁路工程项目专业面广,涉及范围较宽,有的项目机构设定的指标过多,主次不清;有的项目机构指标过少,内容笼统,评价时主要依靠人为主观因素,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绩效情况;有的指标不能量化,无法真正进行考核;有的指标设置比较简单,没有细化,很多指标因素未考虑进去等等。同时,设置绩效考核指标还需考虑项目机构中各部门的性质、规模、目标等内容,不能一概通用,否则就会造成绩效标准重点不突出,没有轻重主次,难以确保绩效评价有效。绩效评价的重点在于指标的选取和设置,如果这方面出现了问题,将影响到绩效评价的全过程。

4.相关培训投入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

绩效考核管理工作需要的信息量大、工作琐碎且复杂,然而当前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中专门从事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专业人才匮乏,且多数职工对现代绩效理念缺乏认识和理解,对绩效考核管理存在抵触情绪;项目建设管理机构也很少在职工中开展绩效考核管理的宣传教育,缺少对绩效评价的培训,导致职工不明白绩效评价目的、意义、方法和实施过程等内容。

二、如何完善建设项目机构绩效考核

针对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工作特点,实施绩效考核,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应该从绩效考核的宣传、考核指标的设置、绩效考核的完善、考核信息的反馈等几个环节着手,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促进项目机构绩效考核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树立科学的绩效观,明确各层级职责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可以利用铁路局域网络、手机报、铁道报等宣传媒介,在借鉴其他单位先进科学的绩效考核经验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职工思想观念转变,树立科学的绩效观,从而消除对绩效考核的抵触心理,同时可以聘请绩效考核专家对职工进行绩效管理知识培训,让他们逐步认识掌握绩效理念、知识和方法。

2.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权重

为保证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有效,以项目机构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将战略目标分为安全、质量、进度、财务、招投标和基础管理等六项指标,同时在指标评价标准上,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绩效考核的内容要明确具体,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尽量采用定量指标,而且要把定量指标精细化,以增强考核结果的可比性和公正性。同时,在考核指标权重的设置方面,项目机构对所属各部门考核采取百分制的方法,基本分满分为100分。其中:质量指标20分、安全指标30分、进度指标15分、投资控制10分、招投标及合同管理10分、基础管理15分。

3.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相结合

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激励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建立以绩效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企业所需人才,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储备;可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机制保障。铁路建设项目机构职工的工资薪酬一般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职工的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贴;第二部分是职工的节假日加班费;第三部分是职工的奖金。项目机构应全员参与到绩效考核中,每月从职工的奖金中拿出2000元作为职工绩效考核基数,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

三、总结

在实践中,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薪酬挂钩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项目机构各部门的绩效工资总额考核由绩效考核小组对各部门考核的结果决定;二是员工的个人绩效工资跟其所在部门的考核结果和员工的岗位考核相挂钩。另需注意的是由于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在绩效考核方面受路局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的控制,因此,在考虑职工工资奖金分配发放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员工个人利益和部门的整体利益,但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项目机构整体的绩效和工资总额计划。

构建管理论文篇8

论文摘要:经济数学模型是研究经济学的重要工具,在经济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从经济数学模型的内涵、构建经济数学模型的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论述。

数学与经济学息息相关,可以说每一项经济学的研究、决策,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特别是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创设以来,利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经济问题得到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经济学中使用数学方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经济模型,从中引申出经济原则和理论,进行预测、决策和监控。在经济领域,数学的运用首要的问题是实用性和实践性问题,即能否用所建立的模型去概括某一经济现象或说明某一经济问题。因而,数学模型分析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趋向,经济数学模型在研究许多特定的经济问题时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学日益计量化、定量分析的今天,数学模型方法显得愈来愈重要。

一、经济数学模型的基本内涵

数学模型是数学思想精华的具体体现,是对客观实际对象的数学表述,它是在一定的合理假设前提下,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简化,基于数学理论和方法,用数学符号、数学命题、图形、图表等来刻画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当数学模型与经济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经济数学模型也就产生了。所谓经济数学模型,就是把实际经济现象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实践经验,归结成一套反映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和一系列的具体算法,用来描述经济对象的运行规律。所以,经济数学模型是对客观经济数量关系的简化反映,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量的依从关系的数学描述,是经济分析中科学抽象和高度综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经济数学模型是研究分析经济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它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中间环节。它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经济现实进行简化,但在主要的本质方面又近似地反映了经济现实,所以是经济现实的抽象。经济数学模型能起明确思路、加工信息、验证理论、计算求解、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作用,特别是对量大面广、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更离不开经济数学模型的帮助。运用经济数学建模来分析经济问题,预测经济走向,提出经济对策已是大势所趋。

在经济数学模型中,用到的数学非常广泛,有些还相当精深。其中包括线性规划、几何规划、非线性规划、不动点定理、变分发、控制理论、动态规划、凸集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矩阵论、微分方程、对策论、多值函数、机智测度等等,它们应用于经济学的许多部门,特别是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二、建立经济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

1.模型准备。首先要深入了解实际经济问题以及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对现实经济现象及原始背景进行细致观察和周密调查,以获取大量的数据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分组整理。

2.模型假设。通过假设把实际经济问题简化,明确模型中诸多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抽象最本质的东西。即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得到原始问题的一个简化了的理想化的自然模型。

3.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已经掌握的经济信息,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画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把理想化的自然模型表述成为一个数学研究的题材——经济数学模型。

4.模型求解。使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和观测数据,利用相关数学原理和方法,求出所建模型中各参数的估计值。

5.模型分析。求出模型的解后,对解的意义进行分析、讨论,即这个解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达到了建模的目的?根据实际经济问题的原始背景,用理想化的自然模型的术语对所得到的解进行解释和说明。

6.模型检验。把模型的分析结果与经济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考察模型是否符合问题实际,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如果模型与问题实际偏差较大,则须调整修改。

三、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应遵从的主要原则

1.假设原则。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经济问题向来错综复杂,假设正是从复杂多变因素中寻求主要因素,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提出接近实际情况的假设,从假设中推出初步结论,然后再逐步放宽假设条件,逐步加进复杂因素,使高度简化的模型更接近经济运行实际。作假设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关于是否包含某些因素的假设;关于条件相对强弱及各因素影响相对大小的假设;关于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关于模型适用范围的假设等等。

2.最优原则。最优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其一是各经济变量和体系上达到一种相对平衡,使之运行的效率最佳;其次是无约束条件极值存在而达到效率的最优、资源配置的最佳、消费效用或利润的最大化。由于经济运行机制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优可能性,我们在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时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函数进行。

3.均衡原则。即经济体系中变动的各种力量处于相对稳定,基本上趋于某一种平衡状态。在数学中所表述的观点是几个函数关系共同确定的变量值,它不单纯是一个函数的变动去向,而是整个模型所共有的特殊结合点,在该点上整个体系变动是一致的,即达到一种经济联系的平衡。如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形成的均衡价格和数量,使市场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从而达到市场配置的最优。

4.数、形、式结合原则。数表示量的大小,形表示量的集合,式反映了经济变量的联系及规律,三者之间形成了逻辑的统一。数学中图形是点的轨迹,点是函数的特殊值,因而也是函数和曲线的统一。可以认为经济问题是复杂经济现象中的一个点,函数则是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图形就是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所以,数、形、式是建模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是解决客观经济问题的三个要素。

5.抽象与概括的原则。抽象是思维的延伸,概括是思维的总结,抽象原则揭示了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延伸到经济本质,挖掘其本质的反映,概括是经济问题的纵横比较与分析,以便把握其本质属性,揭示其规律。

四、构建和运用经济数学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经济数学模型是对客观经济现象的把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时,必须以客观经济活动的实际为基础,以最初的基本假设为条件,一旦突破了最初的基本假设,就需要研究探索使用新的数学方法;一旦脱离客观经济实际,数学的应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构建和运用经济数学模型时须注意到:

1.首先对所研究的经济问题要有明确的了解,细致周密的调查。分析经济问题运行的规律,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明确各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条件不太明确,则要通过假设来逐渐明确,从而简化问题。

2.明确建模的目的。出于不同的目的,所建模型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建模目的可能是为了描述或解释某一经济现象;可能是预报某一经济事件是否发生,或者发展趋势如何;还可能是为了优化管理、决策或控制等。总之,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是为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所以建模过程中不仅要建立经济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还必须清楚这些表达式在整个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3.在经济实际中只能对可量化的经济问题进行数学分析和构建数学模型,对不可量化的事物只能建造模型概念,而模型概念是不能进行数量分析的。尽管经济模型是反映事物的数量关系的,但必须从定性开始,离开具体理论所界定的概念,就无从对事物的数量进行分析和讨论。

4.不同数学模型的求解一般涉及不同的数学分支的专门知识,所以建模时应尽可能利用自己熟悉的数学分支知识。同时,也应征对问题学习了解一些新的知识,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建模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工具,熟练掌握一些数学或经济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Lindo也是必不可少的。

5.根据调查或搜集的数据建立的模型,只能算作一个“经验公式”,只能对经济现象做出粗略大致的描述,据此公式计算出来的数据只能是个估计值。同时,模型相对于客观实际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误差,一方面要根据模型的目的确定误差允许的范围;另一方面,要分析误差来源,若误差过大,须寻找补救方案。

6.用所建经济数学模型去说明或解释处于动态中的经济现象时,必须注意时空条件的变化,必须考虑不可量化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及在一定条件下次要因素转变为主要因素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模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张丽娟.高等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7(2)

3.徐全智,杨晋浩.数学建模入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上一篇:融资研究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件档案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