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结构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2 13:05:59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篇1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结语;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篇3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抗震;理念

中图分类号:TU2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向前推进,建设用地变得紧张,不断地促进了建筑功能变得多样化,民用建筑获得了加大的发展。

1、建筑抗震的理论探讨

1.1、建筑结构抗震规范

建筑结构抗震规范主要是各个国家的建筑抗震经验具备权威性的总结,同时也是指导建筑抗震设计的法定性文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之上反映出每一个国家经济以及建设的时代水平,也可以反映出每个国家的具体抗震实践经验。其收到了抗震相关科学理论的引导,逐渐转向了技术经济合理性的方向,然而其具备着坚定的工程实践基础,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置于首位,不能出现顶点冒险以及不实。正是因为此种认识,现代规范之中的条文一些被列为强制性条文,一些条文之中使用了“严禁,不得,不许,不宜”等等表现出不同程度限制性以及“必须,应该,宜于,可以”则体现出了不同程度灵活性的用词。

1.2、抗震设计理论发展历程

1.2.1、拟静力理论

拟静力理论主要是在上个世纪的40年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其在估计地震对于结构的作用之时,仅仅假定结构是钢性,地震力水平只是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质量中心之上。

1.2.2、反应谱理论。

反应谱理论主要是在上个世纪的40~60年展起来的,其可以不断加强地震动加速度观测记录的增多以及对于地震地面运动特性的作出进一步的了解,将结构动力反应特性的研究作为基础,也是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学者对于地震动加速度记录的特性,进行分析之后得到的一个成果。

1.2.3、动力理论

动力理论则是在20世纪的70-80年代之中被广泛使用的地震动力理论。其发除过了基于60年代之后,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试验技术的发展之外,人们对于种种结构在地震作用之下的线性以及非线性反应过程具备较多的了解,也可以随着强震观测台站的逐渐的增多,种种受损结构的地震反应记录也在逐渐提升。进一步动力理论同时也可以被称之为地震时程分析理论,其将地震看成是一个时间过程,挑选具备代表性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当做地震动输入,建筑物简化成为多自由度体系,计算获得每一时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这样就可以完成抗震设计工作。

2、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特点

2.1、控制建筑物的侧移是重要的指标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所产生的水平剪切力占主导地位,所以建筑物会产生明显的侧移,随建筑结构的高度不断曾加,结构的侧向位移迅速增大,但该变形要在一定限度之内,这样才能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使用功能。

2.2、地震荷载中的水平荷载是决定因素水平荷载会使建筑物产生倾覆力矩,并且在结构的竖向构件中引起很大的轴力,这些都与建筑物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故随建筑结构高度的增加,水平载荷大相径庭。对高度一定的建筑物而言,竖向荷载基本上是不变的,但是随着建筑物的质量、刚度等动力特性的不同,水平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的变化是比较大的。

2.3、要重视建筑结构的延性设计高层建筑结构随着高度增加,刚度减小,显得更柔,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这就要求建筑结构要有足够的变形能力,使结构进入塑性变形阶段仍然安全,需要在结构构造上采取有利的措施,使得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3、建筑抗震的主要影响因素

3.1、抗震设计标准

现阶段,我国在各个地区设置的基本设防烈度,主要是根据该地区以及具体建筑在一定时间段内遭受的地震及其强度的概率而定的。若是一般性的建筑,就根据基本烈度设防,若是较重要的建筑物,就相应的提高设防烈度,同时造价也会随着建筑物烈度的提升而升高。

3.2、建筑结构形式

为了切实的保证建筑物“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在最新的设计规范中,砖混内框架结构被严格的取消了。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等。虽然单纯的框架结构造价相对较低,但是,它们的抗震性能差,所以,它们普遍适用于一些地震发生的概率较低、级别较小的地区。

3.3、抗震措施

抗震措施主要是依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来说的。在确定建筑物等级以及其场地的类型的基础上,把先进的抗震理念和系统的分析计算纳入到抗震设计中,这样就可以改善建筑抗震设计,同时也可提高建筑抗震效果。

4、民用建筑结构抗震相关措施

4.1、合理布局地震外力能量的传递吸收途径

作为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这样的合理布局,可以确保支柱、墙以及梁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之内,这样就会使得构件双向抗侧力体系形成。使用这样的布局,当地震发生之时,支柱、墙以及梁呈弯剪破坏,塑性屈服尽量在墙的底部产生。同时,当地震发生的之时,连梁应该在梁端塑性屈服,需要具有充足的变形能力。通过这样的结构以及布局,当地震发生之时,在墙段可以充分发挥其的抗震作用,依照强墙弱梁的原则不断提升墙肢的承载力,那么就会使得墙肢的剪切应力破坏,这样就可以使得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获得提升。

4.2、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

一般而言,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是结构设计的项重点内容,而且结构方案选择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通常情况下,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要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建筑结构体系要最大限度避免由于部分机构问题所影响整个机构抗展能力。抗震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具有一定的内力重分配,这样如果地震中部分的构建停止工作,也不会影响其他构件负荷承载力,最大限度防止整体结构的失灵;第二,建筑结构体系应该具备良好的变形能力、一定的承载能力以及消耗地震量的能力。由于钢筋混凝土具有较强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能力,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耗散地艇能量;第三,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应该具有较明确的计算图以及科学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在这个环节中,布置竖向结构要选择竖向构件在垂直重力荷载状况下的压应力水平趋向均匀;布置楼屋盖梁系时,要将数值重力负荷通过最短的路径来传输到竖向的构件墙;布置转换结构,要促使上部的结构竖向构件传输的垂直重力荷载进行转换;最后,建筑结构体系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也是很有必要的。应该有科学的强度及刚度的分布,最大限度防止由于局部变形所产生的变形集中。而且框架结构的设计也应该保证节点不被破坏,底层柱底的塑性通常较晚形成,这样塑性胶就应该相互分散,对于明显的薄弱部分,要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抗震能力。在我国建筑结构中,所说的结构对称性是指达到抗侧力主体结构的对称。通常结构的规则性体现在:第一,建筑主体抗侧力的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以及变形特性都应该相似;第二,建筑主体抗侧力的机构往往是竖向断面非常均匀,防止突变;第三,建筑主体抗侧力的结构进行平面布置时,要体现出同一个主轴的方向各片抗侧力的刚度要尽可能均匀。

4.3、房屋建筑的地基设计

首先,在建造房屋建筑期间,同一个房屋建筑不允许建造在性质不同的地基上。并且在地基应用上,尽量全然应用天然地基或是桩基,尽可能避免出现两种地基各一半的状况。从而增强房屋建筑的整体刚性,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其次,在埋置房屋建筑的基础时,需注意其埋置深度的控制。若基础埋置深度过浅,将会减少房屋建筑的嵌固作用,增强房屋建筑在地震期间的振幅,提高震害发生几率。因此在设计房屋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时,应尽量增加其埋置深度。并认真做好基槽回填工作以及夯实工作,确保回填土可基础侧面的紧密接触,提高房屋建筑地基稳定性。最后,房屋建筑是由上部建筑、基础两个部分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在建筑室外地坪下,不应应用内外交圈基础圈梁,以免影响上部建筑和基础的整体性。此外,应将上部结构构造柱钢筋嵌入基础圈梁内,从而加强上部建筑和基础的连接牢固性。若建筑建造地段的土质刚度较弱,则还需设置圈梁在基底底部。

4.4、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规则性

4.4.1、合理处理房屋建筑的防震缝若房屋建筑结构不规则,需处理好建筑的防震缝。设置防震缝期间,应将房屋建筑划分为相互独立且规则的结构。防震缝两边需具备足够宽度,彻底分开防震缝两边的上部建构。并顺着建筑高度,在防震缝两侧布置墙体。

4.4.2、合理布置房屋建筑的纵横墙墙体属于房屋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由于房屋建筑的刚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墙体数量,若承重墙体上,将会加大墙体间隔,进而降低房屋建筑的刚度以及抗震能力。因此在设计期间,需均匀分布房屋建筑的横墙以及纵墙,从而确保房屋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5.合理布置构造柱以及圈梁构造柱、圈梁等均属于提高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构造体有利于增强建筑墙体的抗剪性能,并优化建筑结构变形能力,从而使建筑结构在外力作用不大的影响下仅发生变形,不对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布置构造柱时,需以《抗震规范》作为布置依据,在墙体交叉处均设置构造柱,促使墙体材料由脆性演变为延性。另外,圈梁有利于缓解地震对于建筑的损害,提高墙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对于增强房屋稳固性、整体性等可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情况下,还可抑制墙体产生裂缝。

4.5、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为了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能力,那么应该设置多道抗震防线。而这也是在一个抗震结构体系之中,如果地震发生之时,在地震作用之下,一部分延性比较好的构件第一达到屈服,可以担负起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作用。而其他的构件同样起着抗震防护的作用。并且,只有当第一道抗震防线屈服后,其他的抗震防线才会依次屈服。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形成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甚至更多的抗震防线,当一道抗震防线失去作用后另外的抗震防线便可以发挥作用。这种结构对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6、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4.6.1、结构设计的内涵

结构设计由两部分组成:概念设计和理论设计。概念设计指的是设计过程中不需要经过较精细的、较理性的分析,也不需要处理规范中难以界定的问题,只需要根据从结构体系整体与部分间的力学关系、工作经验、地震灾害以及实验现象中总结的设计原则和理念,从而确定建筑结构的设计和细部的设计构造过程。而理论设计则是工程人员对设计好的结构模型进行计算和应力假定前提下,依据设计规范和计算原理计算出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合理的设计。

4.6.2、结构概念设计的应用

通过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和抗震措施,减少了对结构设计的局限,拓宽了思路。由于传统结构设计配筋量不合理,所使用的混凝土等级太高,造成其造价超出正常范围。这是由于传统结构设计中,结构合计和计算理论大致注重如何增强结构抗力。之所以出现肥梁、胖柱、深基础随处可见,是因为结构工程师往往只注意到不超过最大的配筋率。而结构概念设计是保证结构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一种方法。概念设计包含极为广泛的内容,选择对抗震有利的结构方案和布置,采取减少扭转以及不断加强抗扭刚度的措施,设计延性结构以及延性结构构件,同时分析了结构薄弱部位,使用与之相应的措施,这样就可以避免薄弱层过早破坏,制止局部破坏导致的连锁效应,也可以避免设计静定结构,使用二道防线措施等等。应该说,从方案、布置、计算到构件设计、构造措施每个设计步骤之中都应该贯穿了抗震概念设计的内容。

4.7、合理的结构体系及构件的延性

对于整个建筑结构来讲,设计合理的结构体系并保证构件的延性相当重要,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4.7.1、在进行结构计算时,要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说明,而且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时有合理的传力路径。

4.7.2、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在地震作用时,有大量的能量瞬间传递到建筑结构构件中,如果结构构件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就可以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避免结构损坏。因此,在抗震设计时,要尽可能采用延性较好的构件。

4.7.3、保证结构强度和刚度合理分布。在设计时,尽可能使结构强度分布均匀,刚度在竖直方向上分布均匀,这样可以避免在地震作用时,结构物局部出现应力集中,从而造成结构物整体损坏。

5、结语

本文主要从抗震的方面进行粗略探求,在时展的推动之下,不断出现新的抗震理念,比如说在工程的结构之中使用隔震减振的措施来进行“隔”震的中心思想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为了逐渐提升建筑物抗震的性能,我们应该确保民用建筑依照规定的抗震进行设防,同时不断进行研究以及发展新抗震设计的方法,实现较为的科学的防灾减灾。

参考文献:

[1]卢伟峰.浅谈民用建筑结构抗震理念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8:59-60.

[2]赵剑.基于抗震理念的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3,11:243.

[3]李晓辉.浅谈民用建筑结构抗震理念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43-44.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篇4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展,建筑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好抗震设计。抗震结构设计规范是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使结构满足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以而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却达不到看作效果。因此, 我们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把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避免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1 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

1.1 在抗震设计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薄弱层(部位),使之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又不使薄弱层发生转移,这是提高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

1.2 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例如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分体组成,双肢或多肢剪力墙体系组成。

1.3 构件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分析是判断薄弱部位的基础。

1.4 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如只有一道防线,则在第一次破坏后再遭余震,将会因损伤积累导致倒塌。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以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避免大震时倒塌。

1.5 要使楼层(部位)的实际承载能力和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的比值在总体上保持一个相对均匀的变化,一旦楼层(部位)的比值有突变时,会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导致塑性变形的集中。

1.6 要防止在局部上加强而忽视了整个结构各部位刚度、承载力的协调。

2 建筑抗震的理论分析

2.1 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实际上是各国建筑抗震经验带有权威性的总结,是指导建筑抗震设计(包括结构动力计算,结构抗震措施以及地基抗震分析等主要内容)的法定性文件它既反映了各个国家经济与建设的时代水平,又反映了各个国家的具体抗震实践经验。它虽然受抗震有关科学理论的引导,向技术经济合理性的方向发展,但它更要有坚定的工程实践基础,把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容不得半点冒险和不实。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代规范中的条文有的被列为强制性条文,有的条文中用了“严禁,不得,不许,不宜”等体现不同程度限制性和“必须,应该,宜于,可以”等体现不同程度灵活性的用词。

2.2 抗震设计的理论

2.2.1 拟静力理论。拟静力理论是20世纪10~40年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它在估计地震对结构的作用时,仅假定结构为刚性,地震力水平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质量中心上。地震力的大小当于结构的重量乘以一个比例常数(地震系数)。

2.2.2 反应谱理论。反应谱理论是在加世纪40~60年展起来的,它以强地震动加速度观测记录的增多和对地震地面运动特性的进一步了解,以及结构动力反应特性的研究为基础,是加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学者对地震动加速度记录的特性进行分析后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

2.2.3 动力理论。动力理论是20世纪70-80年广为应用的地震动力理论。它的发展除了基于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试验技术的发展外,人们对各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线性与非线性反应过程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随着强震观测台站的不断增多,各种受损结构的地震反应记录也不断增多。进一步动力理论也称地震时程分析理论,它把地震作为一个时间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作为地震动输入,建筑物简化为多自由度体系,计算得到每一时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从而完成抗震设计工作。

3 建筑结构设计的有利抗震措施

3.1 建筑物结构悬挂隔震,将建筑物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悬挂起来以隔离地震,就是我们常说的悬挂结构,名字很恰当地表达了它的特点,同时,我们也能很直接的感受到它的缺点和局限,即耗费的成本太大,和并不适合于普遍的推广,虽然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执行起来却是值得商榷的。一般情况下,大型的钢结构会采用此种措施。大型钢结构一般分为主框架和子框架,在悬挂体系中,子框架通过索链或者吊杆悬挂于主框架上,地震来临时主体框架虽然受到冲击,但是其子框架以及其他零部件是用近似于双节棍的链接方式与主体相连的,那么主体受到的冲击力在传送给子框架时就会减小很多,有益于保护子体框架。

3.2 建筑物基础设置隔震装置减震,这这种减震措施与上文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在建筑物中间加上辅助材料或者部分已达到减震目的,而前者则是在整体框架结构上的创新上入手,减震装置属于独立于建筑物自身的材料,使用得当最多可使震力减少三分之一左右,不过这种方法局限于非高层建筑,高层如果采取这种方法,反而会增加建筑物的质量,而使地震来临时,这些附属物的重量给生命和财产造成更大的伤害。

3.3 建筑物地基,用具有防震功能的材料,彻底从根源上稳固地基,将防震落实到最底部,从而到达减震的最终目的。传统的做法是在建筑物的基础部位用粘土和砂子结合固定,也可以直接设置粘土或砂子垫层。在我国建筑史上,曾经有人突发奇想以糯米为原材料,采其优良的粘着性,在建筑物底部形成防震的糯米垫层,减少震对建筑物的损害,不可谓不奇,当然现当今的材料学,尤其是建筑材料学已经发展的足够进步,我们可以不仿照古人的做法了,但是这种创新和探索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4 层间隔震,层间隔离主要用于旧房改建的改建中对于防震的需求,在施工方面很简洁,专业性不强,居民可自行操作。当然于此对应的是低收益,也就是层间隔离的效果没有上述几种方法明显,这也是必然的,因为旧房改建,旧房的地基,基础结构是不能改变的,也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只能作为辅助结构使用,其作用原理与前面提到的在建筑物中增加辅助减震的原理基本相同,可以借鉴,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4 结语

总之,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是目前建筑结构设计界讨论比较多的话题之一, 也是涉及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因此, 我们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 必须把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尽量避免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

参考文献

[1] 王艳.工民建结构抗震现状分析及研究[J].民营科技,2012(02).

[2] 赵丹莹.浅谈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J].民营科技,2012(01).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篇5

关键词:工民建结构;抗震性能;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35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工民建结构的抗震设计与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部分,对于建筑工程的结构功能与施工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方法的提出与应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方式以及设计思路的新发展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在我国工民建工程施工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对于工民建工程结构的抗震问题以及性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促进了建筑结构功能与安全质量的发展提升。

1、工民建工程结构抗震性能与问题

通常情况下,地震发生时地震作用是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周围进行快速的传播,地震波在向周围快速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对于岩石以及地基结构的影响作用,对于建筑工程的基础部分或者是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产生破坏的影响和作用。地震发生时,由于地震波对于建筑工程基础或者是结构部分产生的破坏影响作用,可以导致建筑工程结构内部产生巨大的应力或者是变形作用力,如果这种对于建筑结构内部的应力或者是变形作用力超过建筑结构材料以及部件的承受作用后,就会对于建筑结构部分或者是建筑整体造成很大的破坏影响作用,导致建筑工程使用质量受到影响。

在工民建工程中,对于工民建工程的抗震结构设计与施工,主要是以等效斜撑抗震结构模型为主,这种建筑抗震结构模型,在工民建工程抗震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应用相对比较广泛,但是由于抗震结构本身的精确度不够,在施工与设计应用中,对于等效宽度也不好进行确定,并且不同建筑结构的受力状况不同,那么进行建筑结构的施工与设计中的等效宽度也不相同。在实际施工应用中,由于这种结构精确度不够高,并且结构设计太过复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应用和实现。应用填充墙框架结构进行工民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应用,虽然由于填充墙的刚度作用,使得工民建工程结构的自振作用减小,但是对于整个建筑水平上的地震作用却增大。因此,应用填充墙框架结构进行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设计与应用过程中,需要对于工民建工程抗震功能设计中的周期修正系数进行合理的确定,以提高该结构工程的抗震性能与作用。

2、概念设计在工民建抗震性能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概念设计在工民建工程施工设计中的体现,主要是在社会经济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技术不断发展提高的情况下,随着人们对于工民建工程结构设计以及施工质量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并实现建筑设计中计算信息技术的应用后,为追求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建筑结构设计,逐渐被提出并发展应用起来的。

进行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对于工民建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要以工民建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理论为基础,在对于其它优秀建筑结构设计经验应用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对于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设计。同时,还需要注意,在进行其它延性设计思想与经验吸收应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不能完全对于原有的建筑结构设计思想以及经验进行完全照搬,而是把这些设计思想与经验作为一种指导与参考,结合工民建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设计实现。在进行工民建工程的抗震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工程结构对于外荷载的消减作用,并将这种震动荷载作用转换成为一种建筑结构能力,在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中进行应用,概念设计就是针对这种建筑结构设计情况,进行建筑工程的结构功能与作用的设计实现。

应用概念设计思想进行工民建工程的结构设计实现,是将计算机建筑结构设计系统与建筑工程设计师的结构设计理念相互结合,实现对工程结构的设计的,因此不仅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不仅具有更大的设计灵活性,并且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思想以及精确度等也有很大的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概念设计思想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建筑结构与建筑施工场地的共振情况,进行建筑工程结构的施工设计,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承载作用与功能。

3、概念设计在工民建抗震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工民建工程抗震结构的施工设计中,不仅要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与标准,保证建筑结构的刚度以及强度、延性等设计的质量,还要满足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节能与经济、适用等要求。概念设计思想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思想、经验相结合,实现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因此设计过程不仅可以严格的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进行精确的设计实现,而且设计过程中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作用,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概念设计进行工民建工程的抗震结构设计中,要结合工民建工程的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以及地基结构稳定情况,通过建立相关计算模型,在对于抗震结构体系作用承载的准确计算下,进行合适的结构设计应用材料效应、空间结构、外力作用等的考虑设计实现。

4、结束语

总之,对于工民建工程抗震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调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提高建筑工程抗震结构设计水平,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功能与作用,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与质量。

参考文献

[1]严佳健,卢春敏.关于工民建结构抗震的几点探索[J].建材发展导向.2011(4).

[2]胡薇.我国工民建结构抗震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3]周勇.浅谈工民建结构抗震模式中的发展现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4]周敦辉,汪峰.工民建结构的抗震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篇6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建筑 人文艺术 现代设计元素

 

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无论是民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传统特点。贵州省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分别是侗族、苗族、布依族、水族和瑶族建筑等。以下是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 

(一)风雨桥,侗族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长廊式桥梁。是处于村头寨尾、连接溪河两岸的交通设施,可避风雨,故名风雨桥。因建造地名不同而各有专名。桥梁结构精密,坚固耐久。过去,在风雨桥上的亭阁里还设有神台祭坛,阁中有文臣武将的彩色塑像,四壁挂有彩绘帷帐。桥上备有长凳、泉水等物,供来往行人取用。风雨桥既是贵州侗族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结晶,也是侗族热心公益事业和互助精神的象征。著名的黎平南江河上的地坪风雨桥,包括上寨、下寨、甘龙3个自然寨。南江河从寨子之间蜿蜒流过,河上花桥将三个寨子连成一体,桥上建有长廊和三座鼓楼,均用小青瓦覆盖,可挡风蔽雨,故又称风雨桥。 

桥上有一大两小的3座楼,俗称桥上鼓楼。高大的中楼建在河心石墩上,五重檐四角攒尖顶,上有葫芦宝顶,宝顶下有如意装饰,与鼓楼建筑形式相同,桥廊顶脊上彩塑双龙抢宝,鸾凤展翅,鸳鸯比翼等图形,楼檐翼角彩塑各种珍奇异兽,楼顶天花板彩绘龙凤鹤牛等纹样,廊宇内侧檐板,彩绘历史人物故事、侗族人民生活情景、山水、花草等;中楼四柱浮雕金龙绕柱,桥头门柱镌刻对联,其余柱子髹涂朱漆,各处雕塑、绘画、无不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二)鼓楼,侗族的一种融合宝塔与亭阁风格于一体的特有建筑物。可分为干栏式、楼阁式、密檐钟铃式、门阙式等构造。楼身全用杉木凿榫衔接,结构严谨。上部似塔,重檐斗拱,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少的5层,多可达11层;下部似亭,为一正方形厅堂,宽约二三丈见方,中砌大火塘,四周设座,可容二三百人集会。鼓楼全身均描龙雕凤、玲珑秀雅。在侗族人民擅长建筑,而且其建筑独具特色,侗族村村寨寨都有鼓楼耸立、花桥横跨,干栏式吊脚楼鳞次节比,构成侗寨特有风光,特别是鼓楼花桥建筑,无论多浩大的工程,整个建筑都不用一钉一铆,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中国侗族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不仅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而且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侗族工匠不愧为“神奇的建筑师”。榕江县晚寨的鼓楼、从江县增冲寨的鼓楼都是贵州侗区著名的鼓楼。其中增冲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吊脚楼,苗族民居的典型建筑。是一种纯木结构建筑,采用穿斗式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无论梁、柱、枋、板、椽、檩、榫,都是木材加工。屋面则盖小青瓦或杉皮。吊脚楼的造型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可分内外两部分,内部柱、枋、梁、檩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的相互垂直网络体系,奠定长方形结构的基础。由于这种型制的房屋在结构、通风、采光、日照、占地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在广大苗族地区得以长期沿袭下来。

(四)石板房,以安顺一带为中心的布依族民居建筑。与特定的喀斯特地区有直接的关系。人们就地取材、用石料为主构筑房屋,以石为基,以石砌墙,以石板盖顶。石板房的堂屋及两侧间均有楼板,门有朝门、大门、小门、后门和耳门之分,除大小门为木枋、木框、木心外,其余常为石枋或木框、木心。窗多以石条为棱、石枋为框。石板房的正面讲究装饰,以线条和图案为主,每一图案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一.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的人文艺术元素 

在贵州少数民族当中的建筑中,融合了大量的一些人文艺术元素,苗绣、蜡染、刺绣、银饰、面具、剪纸、原木艺术等,其中运用了我们以前学的平面构成当中的许多知识,如重复、渐变、对比、夸张等手法。 

在建筑设计当中,也大量的运用了苗绣、蜡染、刺绣、银饰、面具、剪纸、原木艺术中的手法,如在鼓楼的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了重复、渐变的手法。吊脚楼运用了虚实的手法,把底层架空,当然架空不仅是为了美观,祖先们首先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为防止野兽、蛇虫的袭击。在建筑立面雕塑当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对比的手法,也有很多写实的手法。在如侗族的门楼设计,作为迎宾送客之门。门楼的建造非常讲究,雕梁画栋,多姿多彩,从江银谭的广场双鱼图腾 ,岜沙木楼古朴厚重的

[1] [2] 

黑色,都体现了丰富的人文艺术元素。 

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的平面构成元素也极其丰富,这些平面构成元素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在,这里有侗族鼓楼立面的逐层渐变、村间邻里交通道路上鹅卵石的发射构图以及密集构成等都是贵州少数民族建筑文件中特有的设计元素,这些元素就能很好的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当中,能在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上寻求发展契机,能使设计师们利用这些传统的民族符号、民族元素结合原有的作品本身的文化特色或历史风情重新组合,这样的设计既充满了现代气息又具有突出的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民族特色的人文艺术特征。 

在我国的建筑艺术文化宝库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艺术。少数民族的建筑,都是他们自己设计、建造。他们的建筑,是他们人民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产物,是少数民族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秉承和发展少数民族建筑的设计元素为,脱出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现,将这些少数民族建筑元素注入到设计师头脑中并与现代意识相结合也是我们立足于国际化建筑设计之林的根本。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篇7

【关键词】 当代建筑装饰设计 民国建筑文化 文化复兴 自我超越

一、当代建筑装饰设计所面临的困境

作为处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节点的一次重要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十报告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中,明确指出了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这里所谓的改革,意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因此,“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个目标性的质变,要最终落实到文化层面上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量变,“创新”二字可谓当仁不让。

辩证否定的实质与核心是否定之否定,即“扬弃”,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创新”是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衡量扬弃过程中对“度”及“方式”二者处理的好与坏的最根本的评判标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在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产业上的诸多问题。建筑装饰设计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由于西方近现代建筑体系有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者趋向西方设计思维与方法,形成了诸多并不算成功的作品。此外,由于门槛较低,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加之受到以利益为目的性导向的市场价值观的驱使,设计师们往往简单地将中国建筑之元素套用到西方建筑体系方法中,使得建筑装饰设计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拼凑”为实质的“营销” 。这种手法单一的“拿来主义”设计理念已成为以文化复兴为导向的当前中国建筑设计业践行“创新” 理念所面临的尴尬与困境。

二、来自民国建筑文化的启示

人类的历史本来就是多元的并存,如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中的写实和抽象等等。对于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导向的当代建筑及装饰设计的“创新”发展,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应用到新时代的设计中。究竟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的结合,一直是当代建筑设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美国建筑师山崎实认为,建筑不是简单的把玩“形”与“饰”,而是要把握地域的文化精神并将之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在我看来,以“创新”为精髓的南京民国建筑文化为我们探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之所在,对未来的传统建筑元素如何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提供了最为具体的思维框架。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在南京兴建的各类建筑的总称。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的民国建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其建筑样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1929年南京的《都市计划》中曾明确提出在建筑形制上要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这极大地促进了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探索与追求。而汲取外来文化精华构成新的本民族文化则成为了那一代建筑设计师在不违背官方意志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带来的结果。

这种创新的思路尤其体现在被誉为“世界三大陵墓建筑”之一的南京中山陵的设计思路上。中山陵的整体布局借鉴了明清陵寝的布局手法,设计师采用的几乎所有的建筑元素,包括牌坊、三洞陵门、华表、祭堂,甚至那堪与皇陵神道相比拟的长台阶,都可以在明清帝王陵寝中找到对应。而在祭堂的建筑空间设计中则借鉴了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手法,例如祭堂的空间设计采用了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空间构图,墓室的设计从拿破仑墓的下沉式中获得灵感。在最主要的陵门、祭堂等建筑立面的设计中,设计师多采用西方三段式构图,我们可以找出很多诸如2:3、3:5以及正方形等西方古典建筑的理想比例。中山陵陵寝各单体建筑的外观形式,多采用坡檐、翘顶、斗拱等中国传统的装饰母体,突出中山陵“中国古典复兴式”的外观特色,但将这些中国古典建筑的装饰元素进行了简化,摈弃了诸如龙纹等封建帝王色彩浓厚的装饰题材,探索符合新时代的建筑形式语言。而这种对微观建筑装饰的重视在南京民国建筑中是具有普遍性的。民国建筑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外立面的装饰以及建筑入口的装饰上,并且仍然继承了一贯的中西合璧的理念。外立面是体现建筑外观效果的主要方面,因此外立面装饰自然地成为建筑装饰的重要部分。除了之前提到的构图比例之外,多采用建筑本体的装饰,其装饰构件形式的来源多取自建筑结构构件,是建筑构造的变形与表达,多采用材质区分墙面、檐下做装饰、雕刻等手法。装饰构件(如斗拱)以重复序列的设置方式为主。对于单个装饰构件的雕刻多以中西方古典建筑的构件形式为原型,图案雕刻以曲线为主;建筑入口是建筑中与人直接发生联系的部分,也是建筑外观最亲近人的地方。因此建筑入口的装饰尤为重要。民国建筑多数都注重建筑主入口的装饰处理。门廊、雨棚、挑檐、门套等处的修饰往往成为整栋建筑装饰部分的精华,成为建筑装饰在中西融合观念下的点睛之笔。

从整个30年代初的民国建筑形制以及装饰风格上看,这批建筑在处理方式上具有如下三种形式取向:1、以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复制中国古建宫殿样式。典型的建筑实例有南京的中国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中山陵藏经楼、中央博物院“大殿”及上海市政府办公楼等。2、摆脱传统建筑体形轮廓的束缚,只在里面的重点部位集中模仿中国古建形式,略加以古典建筑装饰,其余采用平屋顶的混合式结构。上海市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就是这类处理范式的典型案例。3、基本舍弃宫殿式的建筑外形,仅在建筑的局部如勒脚、檐部、入口和门窗等处施以一些中式纹样、构建处理。北京交通银行、北京任立地毯公司以及南京的中央医院、国民大会堂即属于这类作品。

显然,这种立足于本民族、因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设计思路,使得民国的建筑文化在理念上得到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的方向指引。而这种建筑理念在面对西方优秀的文化时又以其惊人的包容力、敏锐的洞察力使得理念自身具备了能够不断更新、不断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因。

三、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导向的自我超越之路

中山陵以及其他民国建筑中所体现的中西融合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正是“汲取外来文化精华构成新的本民族文化”的最显著的体现,更是以“创新”为精髓的南京民国建筑文化最伟大的理论贡献。在我看来,对于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导向的当代建筑设计及装饰的“创新”发展问题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应用到新时代的设计中,协调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新之间“方式”的选择及“度”的把握。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认为,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形成不是一种力量的塑造,而是各种不同力量最终“妥协、交易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生产的意识形态不再是狭隘的、往往也不再用传统的经典式的视觉形式加以彰显,而是蕴含在开放多元的样式之中。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跨国资本及其消费文化的历史性扩张,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化的地域性、传统性范畴。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影响,使得民族文化的复兴很难在一个“传统”范式中加以解决,我们必须克服静态地、孤立地研究传统建筑文化复兴问题的局限性,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运作方式和表达方式,使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一个更具有包容性和对话性的文化实践。

很多伟大的建筑大师也曾坦言,他们作品的理念无不是源自于历史经验对他们的启迪,只有真正透彻的了解过去,才能深刻准确的掌握未来。从这一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复兴的意味不仅包含宏观文化策略,更应体现出根植于传统文化命运之中的现代人的主体立场。它的核心是现代人关于传统文化命运的情感态度及其价值取向。在我看来,在构建传统建筑文化新的历史内涵的设计实践中,具体的设计、呈现方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代设计师应该以怎样的人文立场、传统文化经验和忧患意识三个关联互动的叙事伦理和价值理念去诠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并通过创造去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内涵。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建筑文化复兴最根本的内涵是文化的本真性建构,没有对文化传统经验的理解与尊重,不思考传统文化演变特征与时代文化的本质关系,就会在文化传承实践的进程中失去属于文化基因的根脉。一个富有文化责任感的当代设计师必须以历史的眼光关照和反思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进而在这种艺术的发现和揭示中,以真诚的姿态表达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和审美理想。这样一来,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导向的当代建筑装饰“创新”设计就可以获得关于“传统”与“当代”二元对立思维的某种超越,并由此抵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总体性反思。从而也在某种意义上,把对于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构实践推进到了当代建筑文化实践的前沿地带,从而走出困境,并最终实现超越!

参考文献

[1] 齐康、杨志疆.民国文化的坐标[J].建筑学报.2006(1)

[2] 侯文辉.以“重返”为理念的文化觉醒-消费时代非物质文化动画传承的困境与自我超越[J].文艺评论.2011(9)

[3] 赖德霖.折衷背后的理念—杨廷宝建筑的比例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 槐明路.南京民国建筑的装饰装修艺术研究[J].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1)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11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课题:南京民国建筑装饰与空间布局研究(项目编号166201110032)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篇8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在这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同时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工业与民用建筑在各类建筑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护结构而言,这类部分是长期暴漏在空气中,长期受到日晒风吹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因而这部分的设计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更好发挥也会影响人们的居住舒适度以居住质量,因而,如何更好地对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概念

自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以来,能源作为我国的发展根本一直在我国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被大量的消耗,逐渐减少的能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条件,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为了更好地走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对相关能源的利用率,我们必须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时注意对能源的合理利用[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包括建筑物的外窗、外墙、屋面等多个部位,由于其在使用中被利用的概率较低,因而其的相关建设是极容易被忽略的。由于这些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长期处于与外部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尤其是当外部环境为雨、雪、过高日晒等天气时都会极大程度的影响护结构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由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作为与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可以与大气环境直接接触,发生能量交换,这就会极大地影响建筑的使用舒适性,对室内温度产生多种影响,因而,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应该对其寿命与居住舒适度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提高设计的实际效果,使得工民建建筑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 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原则

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和理性以及被人们使用的舒适性,在实际过程中应该遵守相关原则,经大量建设我们发现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大原则[2]。首先要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结构及外观美术设计进行综合考虑,除此之外,在设计时也应该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采光、保暖以及隔热方面加以进行综合考虑,一旦这些问题考虑确实不仅会造成使用采暖不好,室内温度急剧降低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浪费了我们本就缺少的能源,与我国大力推崇的可持续性建设相违背;其次,在设计时应该加强对绿色能源的相关利用率,在设计中多考虑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在内绿色能源,通过对这些绿色能源的应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环保应用,在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采暖以及照明等相关功能的基础上,同时也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最后,为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也要改变设计观念,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保护我国的能源[3]。

3 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策略

3.1 外墙保温设计

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要对夏季遮阳、冬季保温以及建筑通风问题这三大方面加以注意,而在这三大需要注意的方面中,保温设计则是重中之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保温功能主要是通过将热量进行阻断,从而保证室内温度稳定,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4]。因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时要针对建筑护温度波动抗性、建筑结构隔热能力以及建筑结构对热力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保暖以及隔热效果的提升这两大方面进行设计,达到降低能源使用率的效果。同时,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墙体、顶板以及地板进行专项处理重点设计,达到提高建筑保温材料的应用比率的目的。

3.2 隔热设计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隔热设计同样也是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在隔热设计中主要为透明体隔热以及非透明体的隔热设计。在传统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我们传统所采用的围护结构其透光性以及热工性均较不理想,无法起到应有的隔热效果。尤其对我国而言,我国地区跨度较大,南北两方分别对其建筑的冬季与夏季要求也不同,因而,必须要针对于当地实际工程特点,采用不同的隔热门窗等用以保证将室外能量进行有效隔离,使得室内温度维持恒定,达到有效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

3.3 通风设计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中除了保温设计以及隔热设计外,建筑结构的通风设计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内容。因为,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夏季,良好的室内自然通风都是十分必要的,适当强度的室内通风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保证人们的居住舒适性。而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而言,其通风路径通常为门或窗,因而,这就需要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风压以及热压进行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对门窗设置位置进行合理考虑,达到工业与民用建筑进行良好通风的目的[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为了在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大力减少能源的浪费,本文从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实际设计角度出发,针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策略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希望对后续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鲜卫平.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护的结构设计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1(30):70+72.

[2]何建亮.关于工民建建筑护结构设计策略的几点看法[J].建材与装饰,2014(24):16-17.

[3]周柏驹.工民建建筑的绕护结构设计策略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4(03):44-45.

[4]戴锦辉.高层建筑护系统设计浅析[J].住宅产业,2010(6).

上一篇:房屋钢结构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楼盖课程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