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效率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1 03:36:09

教学效率论文

教学效率论文篇1

较长时间以来,语文课无论是哪种类型,往往以平堆的居多,以平面展开为最常见,以单打一的传授知识最手熟。尽管这种种做法在培养学生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也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从时代的要求和今天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考察,语文课的职能远没有发挥。语文学科是一门方面多综合性强的学科。从知识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能力来说,有读、写、听、说;就语文本身来说,要考虑语文各类知识、语文各类能力之间的关系;就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说,又要注意配合、依存、渗透与促进。再者,语文教学中还须十分注意智力的开发,尤其是思维力的开发。因此,从事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特点──综合性。

真正洞悉这个特点,教课才会树立起“整体”的观念。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等等,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职能。影响课堂教学职能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质──教学内容的精确与深入;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量──教学内容的多少;学生接受知识的质──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正误与深浅;学生接受知识的量──对教学内容领会与掌握的多少。这些是就知识而言。就能力而言,教师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质和量,如训练内容的难易、份量,训练层次的划分,训练角度的大小;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质和量,如准确度、速度、掌握的幅度与熟练的程度等等。就发展智力而言,与教学内容、训练内容又紧密联系,根据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质和量,在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开发方面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必然有思想的交流,感情浪花的激荡。因此,组织课堂教学须综合思考以上众多的因素,使学与学有机结合,知识、能力、智力协调发展。

在同样的单位教学时间内,一种是单打一地进行教学,一种是熔思想、语言、认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炉,二者相比较,教学效率的高低自不言而喻。不论是讲读课,阅读课,也不论是写作课、练习课,乃至复习课等等,都可在教学目的比较单一的情况下体现综合性的特点,发挥课堂教学多功能的作用。课由平面而立体,知识覆盖面就广,能力训练多角度多侧面,学生可获得多方面的培养,思想情操相应受到熏陶。这样,课的容量丰厚,效率会大大提高。

课要上得立体化,使思想、知识、能力、智力融为一体,发挥多功能的作用,课前须精心设计,须把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过程的程序结合起来,探索最佳结合点。课堂上讲和练既要重视眼前的课文,又要不为课文内容所限而不思其它。要认真地审慎地选几个知识点或训练点纵横延伸。选的“点”要恰当:在课文中能起“点睛”作用或关键作用的;语言经得起推敲,内涵丰富而又咀嚼有味的;能在思想上给学生以启迪,能拨动情感的琴弦的;读、写、听、说能力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能切实获得训练的;能拉出联想或想象线索的,知识和能力训练扩散点显明的、丰富的。所选的知识点或训练点应是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方面闪光的,或辐射,或折射,使课堂教学充满明亮。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组合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教学效率。教育中有三个因素,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这样说:正像没有买主就没有销售一样,除非有人学习,不然就没有教学。确实如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是统治“学”,也不是代替学生“学”,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从“教”出发,而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因为任何教学方案都是为学生而存在而起作用的。课堂应是学生的用武之地,而不是教师训练口才的场所。

课堂上教师以教材为依据和学生进行思想、知识、能力的交往,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有所表示的课堂上师生交往的联系图纯属以教师为中心,指挥学生听、读、写,学生好似被动接受的容器,“说”的锻炼往往被忽视,积极性受到压抑。

所表示的交往有所改进,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质疑,教师解答,学生讲述,教师判断。然而,所表示的内容都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单向型的。表示的只是教师作用于学生的“往”,表明了有学生的“复”,但也不过是直线往复而已,这样的师生交往充其量只能显示教师的学识水平,而学生的聪明才智很难得到展现与锻炼。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以“听”和“记”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情境难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课的容量受到限制,班级教学的优点也难以有所发挥。

以上两种情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常见。表明教师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确实也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与同学交往,与教师交往,但遗憾的是仍有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承受的地位,和教师也只是单向交往。

表明学生之间频繁交往,“相观而摩”,但教师的指导作用未有效地发挥,往往是“放羊式”的,像断了线的风筝,让学生自由飘荡。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怎样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让全班学生明确,并确有收获,就发生问题了。课上热闹,但脑子里像马蹄杂沓过一般,结论含混或无结论,学习效果也不可能理想。

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脑力劳动过程,教师的脑力劳动应当跟学生的脑力劳动相结合,而最终目的是激励学生开展积极的脑力劳动。教师和全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构成应该是:为什么说表示的是合理构成呢?(1)教学过程这个脑力劳动过程,师生共同参与,形成一个整体。(2)教师的“教”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学生,学生积极性极大的调动,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窗交流。(3)形成了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信息量大大增加,传递的渠道通畅。(4)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不仅可切磋琢磨,而且能充分发展个性和才能。学生学的是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的是母语,平时接触广泛,由于生活和学习的储存,在钻研或讨论某些问题时,常会有“神来之笔”放出异彩。广泛的知识信息交流常常是促酶剂,促使学生正常发挥乃至超水平地发挥。(5)表现了“能者为师”的特点。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既引导学生“学”,又从学生的“学”中得到启发,验证课前设计的正误,收教学相长的效果。(6)发扬了班级教学的优点,在同一时间内教授很多学生,又可克服班级教学不重“区别”的缺陷。这种辐射式的教学网络,只要教学内容适度,教学环节安排得当,各层次的学生均可有所培养。(7)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情境优化。

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从综合性考虑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力求知识、能力、智力和思想情感融为一炉,采用网络式的教学形式,师生积极性双调动,课就会上得立体化,空间充实,时间紧凑,发挥多功能的作用,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教学效率论文篇2

职高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被课堂学习内容所吸引,使他们把注意力都投向课堂,需要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运用好的导入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高职学生的性格活泼,要让他们在一整堂课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很难,教师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使学生能自主地对知识进行探究。例如,在教学《长亭送别》时,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了新课导入:“人在成长的路程中,在进行不断的追究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种的离别,有‘劝君更进一杯酒’的惆怅。还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都难掩‘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凉。在众多的别离情里,最令人牵挂的、最难分难舍的却还是恋人……”学生被教师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所吸引,使他们想探究要学习的课文中写的是哪种离别,就会积极地阅读课文,进入有效的学习中。所以,教师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要从精彩的导入入手,从全局对课堂进行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又要考虑学习的内容,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

职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指导,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效果不大,这就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打击,使他们认为语文学习很难,不愿意对知识进行探究。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在学习时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目标。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剖析,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严格执行学习计划,使学习的目标能逐渐明确,并朝着制定的目标前进。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和知识体验,来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目标和自身的元认知体验逐渐丰富。要让学生检验自己是否达到了制定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也可以运用检验的方式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进步。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丰富元认知体验拓宽知识的深广度。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进行畅谈,通过自评和互评来检验学习的成效。

三、和专业教学相结合,促进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职高学生一般都对专业课的知识比较重视,而对语文课堂的学习投入的精力不大,这就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时积极性不高。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在专业课上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专业课进行探究,了解学生的专业特性和就业导向,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对他们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从对专业课的重视到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此,我利用学生的专业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花卉园艺专业讲“调查报告”这种应用文体时,我鼓励学生到市场搞一个调查报告。这种作业弹性大,学生发挥的空间也大,大家都愿意做,乐意做。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还让学生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要密切配合,在配合中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阶段性”同步提高,语文教师提供资料,专业教师形成相关的技能练习资料库,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使之真正做到把语文素质提高与专业技能水平提高的有机结合。

四、重视实践,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学习不只是记忆和积累大量的字词句,在教学中还要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通过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运用,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到课外,通过阅读适宜的课外读物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感悟语文知识的内涵。例如,在教室里开办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中外名著、政治历史等等书籍放到图书角中,让大家一起分享图书。通过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周组织学生出一期语文小报,让学生主动收集各种资料,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使他们对知识进行了探究。为了使语文小报的内容完美,他们通过查阅、收集等各种途径来进行,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同步提高;还可以进行猜字谜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不断收获语文知识和体验,使学生对语文学科充满兴趣,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语文基础知识的强化、语言的正确运用、书写规范的要求来提高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在兴趣的指引下对语文知识进行积极探究。提高职高语文教学效率,需要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专业课知识联系起来,使他们体会到语文学科的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教学效率论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佳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因此,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应该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要加强课前预习活动的实施

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时,如果做这件事情之前,能够对这件事情进行深入的了解,这对这件事情的顺利完成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如果一个人做事情不重视提前做好完成这件事情的准备工作,做这件事情的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活动的开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预习活动做好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才能够有保证,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预习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掌握字的数量也比较少,阅读的能力也不算强,如果能够在语文课上课之前给学生安排适当的预习内容,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活动,能够对要学习的生字有个初步的了解,能够扫清课堂阅读活动的障碍,不仅如此,通过预习学生会带着问题听课,通过分析老师讲课的内容能够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进行深入的对比,可以搞清许多课前没有弄清的问题,这对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语文课堂预习活动的开展,在上课之前,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启发性的预习问题,布置一些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价值的预习任务,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教学目标的实施要力求科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单一,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学习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定难以满足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目标不相适应,教学目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新课程所倡导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一种比较全面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是一种多维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也包括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这种多维的教学目标相对来说是比较科学的。这种教学目标虽然是比较科学的,但是在具体的目标落实中同样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学目标过多、过细,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过于分散,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不利于教学的有效落实。因此,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时要力求找到突破口,教学目标的落实要尽可能地以点带面,要在知识目标落实中渗透能力目标的培养,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渗透人文性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学目标的落实才能够更具科学性。

三、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够重视,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是不容忽视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所分配的教学时间要力求合理。教学可以包括几个环节,既有教师讲授的环节,又要有学生练习的环节,还要有课堂巩固与复习的教学环节,还要有学生彼此合作、交流、讨论的教学环节,除此之外还要有课堂教学评价的教学环节。在不同教学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教学时间的分配要力求科学,在分配教学时间时,如果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师的教学时间分配可以少一些,如果教学内容比较难教师的教学时间分配可以多一些,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灵活地安排教学时间。例如,在讲《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教师的导入环节的用时不用太长,重点放到师生互动的课文分析环节,通过翔实的课文分析让学生充分消化本课内容,这一环节要尽可能的讲练结合,解决文章的重点,突破文章的难点,因此,这部分时间要占课堂用时的大半,其次,用时较长的应该是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巩固环节,评价时间尽可能的短一些。这样的时间分配对提升本课的教学效率是非常有益的。

四、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权威,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核心力量,教师将自己看成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学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那种机械讲述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只能够被动地听讲,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很少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因此,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讲《颐和园》这课时,教师不要像以往一样只是给大家进行更多的讲述,教师完全可以在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作为小老师通过小组汇报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学生彼此的讨论、互动、质疑中,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问题,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施依然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教学效率论文篇4

提高教师认识,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质量、水平等提法报刊杂志上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一方面说明这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心、重视;另一方面说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确确实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应看教学效率。例如,第一册教学认识0这个知识点,所需时间如果是15分,结果一位教师花15分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认识了0;另一位教师花20分,学生也认识了0。显然这两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同,学生都认识了0这个知识点,但从教学效率这个角度看,前者好于后者。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不但要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2

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笔者曾在本刊1994年第1期谈了深入钻研教材主要应把握新知的生长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和把握教材的关键处。同年第12期谈了钻研教材,要钻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幅插图和例题习题。近几年,笔者有幸参加省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学编教材更体会到编者对教材编写的认真程度和研究深度。例如,讨论小数乘法中的“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时,起先有同志认为最好要加上“被乘数不为0”,后来认为这还不够,要加上“被乘数大于0”,但经反复讨论、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的阶段性和知识的可接受性,决定教材结合实例讲,不加这几个字,有关内容放在教参里说为妥。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有的教材用这样一段话: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有的教材用这样一段话: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省教编组的同志参照上述教材,经反复认真讨论研究,认为后者的表述比前者好,但是根据长方体(形)和正方体(形)的关系:正方体(形)是特殊的长方体(形),从逻辑角度讲,括号中的一句话可以去掉,否则还可以加上“也可能有六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当然这样就显得不必要了。从钻研教材的角度讲,这里可以看出:有条件的教师还应从教材的变动中深刻理解编者的意图,正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这无疑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时的一些细节,如教态、语言、板书、环境等,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这里不说别的,仅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两个方面举两个实例来说明优化教学过程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何等的重要。

一位教师讲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30、31页口算除法时,选用学生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讲解例1:60÷3=20时,先让学生分一分小棒,从中领悟到:60根小棒每10根1捆,共6捆,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就是20根。根据上述操作过程理解60除以3,可以把60看作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就是20。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教学例2:69÷3时,让学生摆出6捆(每捆10根)、9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3份,边分教师边提示:先把什么平均分成3份,再把什么平均分成3份,合起来是多少?分完后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教师示范。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刚才计算60÷3时先把60根小棒看作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捆,就是20根。现在计算69÷3,有6捆零9根,也先分整捆的,每份有2捆,再分单根的,每份有3根,这样每一份里都有2捆和3根,就是23根。最后说明69÷3的口算过程,先把69分成6个十和9个一,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3个一,把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就是所求的商。这样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给儿童建立表象和激发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对法则的理解。学生包括中差生掌握口算方法的效果相当好。另一位教师怕麻烦,没有让学生操作,仅通过讲解说明口算方法,绝大部分学生当堂虽也知道了口算方法,但大多不理解算理,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效率明显不高。

优化教学手段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位教师上简单的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义务教材第十册第1、2页)例1: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电视屏幕上有声有图地出现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教学效率高,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4

形成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建构的(或选择的)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由一整套教学策略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方式。它具有科学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等功能,它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库。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索和构建科学规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保证。正如有些专家所言,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掌握七、八个教学模式,那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是大有益处的。如果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掌握小学数学分课型、分内容、分年段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江阴市实验小学徐健湖同志在建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中,运用几何概念教学的模式:定向观察概括回归,教学面积的意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定向,就是要增强目标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先出示长方形镜框,问:求镜框一周的长是求什么?单位用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设问:要给镜框配多大的玻璃是求什么?你们知道吗?由此揭示课题,使学生目标明确,跃跃欲试,急待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就是为概念的形成提供足够的表象支持。教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画一画等方法认识物体、物体表面、平面图形,感知面积的空间意义,再比较物体表面、平面图形的大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感性例证,形成丰富的表象,接着扩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异,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概括,就是揭示概念的共同因素,并用语言确定下来。教师问:书本表面的大小就是书本表面的面积,那么课桌表面的大小可以说成什么?物体表面的大小可以说成什么?平面图形的大小可以说成什么?这样做使具体事物的个别特点逐渐消去,留下事物的共性特点,再让学生用比较科学规范的语言描述出面积的概念,再解释关键词义,增强概念的清晰度。回归,就是深化概念的内涵。先把概念回到具体事物中使概念具体化,如让学生指出所配镜框玻璃的面积,用彩笔涂出三角形的面积,观察实物模型,凭借板书引导学生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更为清晰的程度。

课后大家认为:尽管建构教学模式尚在探索中,但它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克服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徐老师的一节课探索了形成几何概念的一般模式,注意了概念形成的科学性,体现了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论文篇5

关键词:课堂 效率 导语

语文教学,意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入手。现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设计美妙的课堂导语

在每节课开始前,导语设计的精妙与否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导语设计要精而巧,要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审美教育长采用的导语有以下几种:

(1)谈话式导语。这类导语一般适用于记叙文。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丰碑》等课文时,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教师参与讨论。大家在讲与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辛、用语为革命牺牲的悲壮美。在师生热烈的讨论和对话中引出新课,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导游式导语。这类导语适用于散文游记类课文。如《葡萄沟》,课前在黑板上绘制一条葡萄藤,枝繁叶茂,挂满葡萄,学生一上课就被画面吸引,教者相机引入导语: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这种水果吗?你们知道它盛产在什么地方吗?新疆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的葡萄有的晶莹剔透,有的色如玛瑙,整个葡萄沟都飘着诱人的香味。你们想去那里看一看吗?好!今天请同学门跟老师一起登上开往葡萄沟的列车,共同去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3)想象式导语。这类导语旨在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教学《月光曲》,先播放音乐,让学生凝听、感受、想象、表述,然后适时运用简短导语把学生带入课文: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就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它不但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而且关于它的诞生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由此进入新课学习。

二、讲课时间要恰到好处

“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到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的利用率。

三、课文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主则祥,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功夫,关键在于认真备课

强调备课,是说备课要充分,准备要认真,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尤为重要,我们只有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才有精力去调动学生学习,课前教师的备课准备的越充分,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就越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激情,就越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有用知识。

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整节课只是教师一味地讲,满堂灌,讲得津津有味,到头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而没有得到消化,更谈不上理解,这样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地参与课堂教学,达到师生融为一体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多年的教学使我发现,学生们不喜欢静静地听,喜欢动,那我就多让他们动脑、动手,把自己的思想、生活、对课文的理解等,或参与讨论,或上台表演,或通过画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样教师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也会轻松自如。如我在上《挑山工》这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描述的挑山工挑重物上山所走的“折尺形”路线,就让学生自己去默读理解有关的语句,然后尽自己的理解用线条和箭头画出来。通过读课文、作画,学生的印象深刻了,也理解了文中所说的“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程加长,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同时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了学生思维和表现的能力。

六、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课堂教学毕竟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效率,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外,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渗透,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重视指导学生集体学习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特点的那段,让学生围绕学习目的读课文,说说作者围绕“春天”写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物,用符号标出,景物有什么特点,理解描写景物特点的重点词,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这段的方法:1、明确学习目的;2、自读课文;3、画出描写的景物;4、找出描写景物的词句并理解;5、再读段落。最后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学“夏天”“秋天”“冬天”的自然段。此外,还要教给学生掌握使用工具书的方法,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方法等。这样持久地训练,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又能达到“短时间,高效率”的效果。

教学效率论文篇6

1.随着信息技术的全球化,不懂信息技术将成为现代文盲。我国对于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小龄化,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更是要求达到国家学业的基本水平,因此,信息技术很重要。

2.现在高考改革,会考将做为高考录取的基本参考,且信息技术也是会考中的一门课程,因此,信息技术非常重要。

3.工作、生活、学习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将带领人们感受科技的飞跃,因此,信息技术很重要。总之,思想正确,成功就不远。

二、边玩边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发现海伦凯勒的教师开始就是用游戏的方法传授知识给她,结果事半功倍。爱玩一门的天性,因此让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当成是学习放松的科目,那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

1.面对理论知识,采用游戏的方法。信息技术的有些理论知识需要在课堂上用黑板讲解,这时我们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如玩“击鼓传花”,把本节课的重点问题写在黑板上,给学生15分钟的时间先看书,然后边玩边回答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他们的活跃性。

2.面对具有两面性的理论问题,采取辩论的方法。信息技术中有些理论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辩论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保持兴奋,如“上网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利与弊?”总之,抓住学生的心理,和学生“玩”到一块,并把知识在玩的过程中传授给他们就是成功的。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理论课程中,当靠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时,就需要改变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完成教学,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Flash、Powerpoint等软件将教学所需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地合成符合我们需要的课件。一个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但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同时课件既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随时调整课件各部分的组合。

2.实际操做中利用教学软件广播教学。在机房里上课主要是让学生独自完成实际操作。那么教师应如何做到让每个学生既能够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又维护好课堂次序呢?教师可以通过像“红蜘蛛”这样的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进行班级的集体授课。通过广播软件,教师在教师机上的操作过程可以同步显示在学生机上。当教师操作完毕,学生可以立即模仿教师的操作,这样课堂次序就不会混乱,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尤其是对办公软件的操作更是如此。面对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这种教学方式是见效最快的教学方式,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策划上机任务,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特点。上机操作要求教师必需讲得精简、易懂,以便于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操作。上机操作彻底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子式;彻底摒弃了在讲授知识点时,教师以自我为主导,大包大揽,越俎代庖。上机操作不会养成学生的思考懒惰性和思维局限性,不会扼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上机操作可以让学生对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进行检测,手脑并用,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中心,应该让他们快乐地学习,而不是成为被动地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那么,如何使学生维持长时间的上机学习兴趣?

1.明确分配上机任务,提高学习效果。一堂成功的上机课一定要有上机任务,同时学生还要能完成它。如果上机任务不明确,学生就会凭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就失去了上机的目的。因此,教师在通过广播软件进行演示时,要提醒强调本次上机的重点和任务还有注意事项,最好做成帮助文档分发到每个学生的电脑上,这样既可以防止学生不明白上机的任务和重点,同时也可以降低他们出错的概率。

2.利用屏幕监控,发现学生的操作动态,完成上机任务。教师辅导学生时不能时刻关注到每个人,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趁机做其他事情。而用屏幕监控,教师就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操作动态,当发现有学生操作困难时,可以去辅导;当发现有学生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时,可以提醒。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出错,会有各种问题,然而,这些都是好事,因为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的问题,甚至经历失败而获得的知识经验最不容易忘记,同时也证明了他们确实在操作、在学习、在思考。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课堂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由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应用知识。

五、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及创新能力。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不仅会用在生活中,更能用在学习中,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分组共同完成课堂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更能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效率论文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高效率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的主导作用仍是不可改变的。教师只有努力改进教法,优化教学过程,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在教学中创设激励性教育情境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一,转变角色,让学生来尝试做老师。在教学中,可开展轮流做老师活动,让每个学生走上讲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第二,灵活处理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改编表演。教师应激励学生以“编剧”、“导演”等多重身份去深入理解课文。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学生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收到了单纯靠课堂讲解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描绘画面。即把课文内容用画面再现出来,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一些写景抒情类的散文、诗歌特别适合于这种方法。

续写故事。让学生以作者的身份,根据课文结尾,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出故事发展的情节。这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深化。这样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生动的生活场景,使教材内容活了起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在教学中制定激励性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具体、明确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激励作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依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更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从而符合教材、学生两个实际。

首先,加强预习指导,制定恰当的目标。教学要教会学生预习,并重视课堂教学中“检查预习”这一环节。指导学生预习应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对提出问题多且所提问题有价值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

其次,在教学中释疑,并以此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深入思考,勇于探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能够做到这些的同学,教师要给予鼓励,并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学中质疑,学中释疑,使课堂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再者,课堂总结善于设疑,以此深化目标。对学生教学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在课堂总结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激励,明确学习活动中的得与失。教师可给学生一分钟的反思时间,要求学生一要总结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二要总结自己的课堂表现;三要进一步提出探究的问题,确定更高的学习目标。激励学生自己布置课外作业,作业要联系课堂所学的内容,如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参观访问记”等,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并定期组织交流,评出优秀者进行激励。这样使学生的课内外学习目的有机的结合,并通过自我激励去实现目标,深化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三、在教学中注意激励性教学评价

评价的激励性是指教师用肯定、鼓励、尊重等方式对学生认识、行为的评定,使学生受到鼓舞,产生信心,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准确的评价,往往会激发学生信心和勇气,促使学生发奋向上,努力进取。

教师的评价性激励要有导向性。教师的激励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而应于正确处激发潜能,于错误处激发信心,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以学生朗读课文为例,教师可以用这样的导向性激励语言:“你读的很感人,没有一处错误,继续努力。”“你给大家做出了表率,一定是反复练习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明确了朗读的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并且暗示了朗读训练的基本方法;多加练习,同时也给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适时性。评价激励要抓住最佳时机,才能产生最佳效果,起到“表扬一个而激励全体”的作用。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有针对性。激励要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如优秀的学生,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又要给他们以竞争的压力和前进的动力。对于落后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人以积极的鼓励。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具有艺术性。教师的激励也要讲究形式和方法,以增强激励的教育效果。一方面,激励以正面引导为主,但也可以采用委婉的批评或暗示等方式。另一方面,评价激励以教师为主,但也可巧用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

教学效率论文篇8

任务教学法指的是以明确的任务作为教学实施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精密的课堂设计、拟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同时引导学生执行和完成任务的一宗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在精确的任务制定的过程中结合人文思想,大力倡导学生本身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由此,将任务教学法运用到实际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能够明显曾倩英语教学的目的性与主体性,让学生在彼此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教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将任务教学放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的同时,必须遵循几点原则,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必须注重针对性以及学生自身的心里需求;第二,任务型教学法更加适用于构建而成的真实自然的语境当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明确的语言信息和真实的语言环境;第三,充分发挥任务教学法的优势,将各类型的学习任务作为教学过程的基础;第四,每一项教学任务的安排都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要突出任务的核心,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上的应用与作用

1.任务教学法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听力的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切实提高听力教学效果,任务教学法应用于听力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实践任务:(1)比较型任务,也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给学生们听过一段听力材料之后,将其中所提到的相类似信息提取出来,在头脑之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锻炼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2)逻辑型任务,通过以罗列的方式将听力材料中的信息找出来,突出学生的逻辑思维;(3)解题型任务,也就是在老师的布置下,对听力中可能出现的能够以过去学习过的知识解答出来的问题作答。

2.任务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理解不仅仅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同时也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外语信息吸收能力的重要学习内容。任务教学法能够与阅读教学产生共鸣,形成有机的结合体。也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阅读活动,带着完成相应任务的目的进行有效阅读,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把握阅读材料的核心信息与整体脉络。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的设计中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任务题目,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

3.任务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需要在将任务教学法引入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来为学生设计写作任务。面对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应当根据其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写作教学能够层层递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整体水平。比如在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中给予学生明确的用词规定,可以在行文中至少包含一个定语从句或者是含有相应介词与关系代词等。作文的内容应当尽量与生活相关连,这样由浅入深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学习习惯,本身产生对英语的正确语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任务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在一些情况下得不到学生和老师的重视,然而,英语口语是发挥该语言的最直接形式,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也是语言上的交流。高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实力的角度下,可运用任务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可以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分组,分配角色,通过形式生动的表演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任务带来的乐趣,也能够得到口语锻炼,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发挥其切实作用,将任务教学法科学合理的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势必能够得到相比常规教学模式下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运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程度,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有效性。

上一篇:esp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会计英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