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信息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08 17:23:44

移动信息技术

移动信息技术篇1

【关键词】移动通信 信息技术 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来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因此,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当今时代,3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完全被4G移动通信技术取代,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述

总的来说,移动通信技术总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是现在移动通信的起步时期。在这个阶段,移动通信具有系统专用和工作频率较低的特点。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带六十年代出这个阶段,移动通信开始出现了公共通信的业务,这个时期的移动通信采取的是人工接续的方式且网容量比较小。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间是移动通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个时期,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公共电话自动连接以及自动选择频道的,还开始使用了更高的频段。此阶段的移动通信已经开始采用中小容量的和大区制,并且也开始使用了四百五十赫兹的频段。移动通信技术得到繁荣发展的时期是上个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期间,这时期,美国建成了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网络和系统的容量实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今天,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第五个时期。这个阶段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发展成熟,通过数字化的传输手段有效的提高了系统容量的大小,并且开始增加了多种多媒体服务功能。

现阶段,移动通信技术朝着4G技术、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WIMAM技术、WLAN技术以及超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且移动通信技术的系统呈现出多元化、一体化的趋势。

2 在专利方面,中国的4G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分析和统计中国在4G移动通信方面的专利申请具体数额,可以得出我国的4G移动通信领域大致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的前景。我国在4G移动通信领域中申请专利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阶段。

2.1 开始进行4G领域的专利申请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2005年期间,我国开始了4G领域的专利申请,这个时期的我国的移动通信行业的专利申请数量还不多,并且发展的速度也很缓慢。在十年间,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只有四十二件。不难看出,在整个4G移动通信领域我国的起步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晚,并且起点较低。

2.2 专利申请迅速增长

从2006年一直到今天,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在全国范围内,4G通信技术已经在我国开始得到推广和普及。从2006年到2012年期间,据统计得出,我国的专利申请总数已经将近五千件。这从侧面可以看出,我国的4G移动通信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

将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与美国相比,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的专利申请上得到了很好的成果并且在技术迅猛上升的情况下,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的专利申请上保持较好的优势。

3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3.1 良好的市场前景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4G技术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4G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和运用。很明显,4G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服务,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且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不断向前发展的4G 技术,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2 应用障碍分析

如果说4G技术中存在什么缺陷,那无疑就是技术的高成本。高成本也反映出高消费,不论在高速传输速度方面还是在视频通话的使用方面都不是目前的用户在生活中必须的。用户在花费较高的费用之后并不能得到所需要的服务,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落差,这也是人们探讨的一个关键点。

3.3 在4G发展道路上的问题解决

只有明确了4G服务的具体目的,才能有效的解决4G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关于费用和服务不对等的情况,供应商应当对用户群体进行一个仔细的划分,对每个群体的提供特定的服务,只有做到服务好群众,才能真正解决4G的发展的具体问题。

4 结论

想要发展移动通信技术,除了运用各种手段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综合管理和布局,还要采用一体化的网络建设和规划,解决不同群体的用户和不同区域的用户具体要求。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要求供应商推行符合人群市场的移动通信技术,这要求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要保持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这对我国的通信行业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通信技术系统中涉及了很多的内容,只有思想上有一个好的服务理念,才能促进我国的移动信息产业的高效发展,才能提高移动通信的综合能力,展现移动通信的的总体实力,早日建成满足广大用户需求的移动通信网系统。在激烈的市场条件下,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本文对4G技术的运用展开了探讨,旨在不断提高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子杰.专利信息分析下的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3):180-181.

[2]王广增.关于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分析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19):56.

[3]丁疆辉,刘卫东.信息技术应用对农村居民行为空间的影响――以河北省无极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2(04):733-744.

[4]赵法彬.移动互联造就精彩生活,无线融合开创美好未来――“2011中国无线网络融合大会暨第二届无线通信及卫星应用设备展”在京成功举办[J].数字通信世界,2011(05):22-56.

[5]史炜,马聪卉,王建梅.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融合类业务发展及业务模式探讨“两化融合”的发展对策[J].数字通信世界,2010(02):16-49.

作者介

曾宥铭(1994-),男,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工程技术应用。

作者单位

移动信息技术篇2

一、绿色信息通信网络中的角色价值分析

绿色信息通信网络是电信运营商、用户、通信设备信息供应商以及政府和相关的协会组成。各个环节在绿色信息传递的实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用户作为信息接收者,是电信供应商的服务对象,应享受信息通信网络服务。电信运营商是通信技术的运营者和提供者,在系统中起到核心作用。电信运营商负责网络信息通信绿色化的实现与推动,同时还应负责绿色理念的宣传与方案制定、执行。而政府应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为绿色信息技术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通信设备信息供应商是整个系统的上层,负责相关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提供,现代通信技术供应商多为设计与服务一体化的模式。基于绿色通[!]信技术在实现过程中,各个单位扮演的不同角色,我们对其实现过程进行分析如下。

二、绿色移动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功率放大器和截波关断

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人们形成了规律的生活状态。因此工作时段,商务区的客户端密程度高,网络往往处于繁忙状态。而在休息时间,生活区则转换为客户端密集区。实现智能化的运营过程是实现移动信息的重要条件。基站设备的关断控制技术应满足人类的生活规律,因此,基站控制器的设计要以载频板的话务为基础。在使用中关掉话音载频PA的电压,并在话务负荷达到一定程度后,激活以断开的TRX。根据话务的长短,选择关闭或打开电压。通常,如果话务少则应要求BSC电压关闭,反之则应打开,以满足客户需求。功率放大器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绿色移动过通信效率的提高,并且降低了系统的污染。

(二)分布式的基站技术

分布式的基站是通过射频处理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光纤结合实现网络连接。这种网络连接技术同时应用了室内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因此可实现信息网络的全覆盖。并且在占用空间上明显小于以往的网络基站模式,使空间使用率大大提高。分布式基站在降低使用空间的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能量消耗,降低了设备所产生的污染,完成了基站模块的升级。

(三)高压的直流电源

高压直流电源是绿色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使用的主要电源模式。它将电池直接连接于直流电源的输出模块,其优势主要表现为:首先,高压直流电源对能源具有保护作用。其次,高压直流电源解决了传统电源的电源谐波耗能问题,并且有效的控制了相位和频率问题。最后,作为标准的电压供给设备,高压直流电源能够满足设备的运行需求,可以实现不停电模式的运行。因此相比以往的电源来说,其运行效率和实用性更高,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四)通信运营的相关设施建设

通信运营设施是由营业厅、生产机和办公室构成。绿色移动通信技术厂房在建立过程中完全遵从了节能减排这一理念,综合考虑了设施场地建设、运营环境和能源利用等问题。在楼宇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建筑材和能源消耗控制问题。全新的通信系统建设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未来在绿色通信运营设施建设过程中,其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在提高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能耗的进一步降低。

三、总结

移动信息技术篇3

[关键词]移动终端;恶意信息;垃圾短信;骚扰电话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292-01

1.引言

大量传播的违法、有害垃圾短信、彩信、骚扰电话严重地污染了信息环境、干扰和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垃圾短信及骚扰电话使得运营商网络资源被大大占用,引起许多用户投诉;这种行为带来的影响不仅是恶意欠费造成的经济损失,大量的垃圾短信和恶意诱导消费,造成投诉剧增,客户感知下降。

2.移动终端恶意信息概述

2.1 恶意信息概念

移动终端恶意行为是指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广泛反动、涉黄、涉黑等内容的信息,通过上述信息达到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该行为严重影响用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最常见的恶意行为包括:垃圾短信和骚乱电话。

垃圾短信:指凡用户没有定制过的包含有广告、欺骗、色情、诅咒等违法内容以及短时间内连续发送同样内容,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工作和生活的任何信息均为垃圾短息。

骚扰电话:指恶意用户对移动客户大范围拨打,振铃一次后挂机,等客户回拨时呼转到音信台或录音电话,形成骚扰和欺诈,在主观上违背手机用户意志并且在客观上对用户通信自由、生活安宁造成侵害或者蒙蔽用户的呼叫。

2.2 恶意信息产生原因

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成因有许多种:

1)一些企业或个人出于商业目的进行短信广告宣传;

2)恶意用户企图通过短信和电话进行诈骗勒索等犯罪行为;

3)恶意用户企图通过短信和电话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

4)恶意信息发送成本较低、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推送者利用技术手段逃避监管;

5)中国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不到位,相关部门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社会主义道德观没有真正确立。

2.3 移动终端恶意信息技术分支

垃圾短信相关的技术主要有:号码黑白名单过滤技术、内容关键字过滤技术、基于统计的过滤技术、基于朴素贝叶斯过滤技术;

骚扰电话相关的技术主要有:基于黑白名单的骚扰电话拦截方法、基于通话时间的骚扰电话拦截方法。

3.移动终端恶意信息技术专利状况分析

本文对移动终端恶意信息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可知,移动终端恶意信息技术在1994年就有了首次专利申请,是由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提出的。移动终端恶意信息技术专利的申请量从1994年到2008年成递增态势,在2009有所下滑,然后从2010增长迅速,2011年至2013年期间达到了相应的顶峰。考虑到2010年至2013年是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的时期,智能手机已经具备了和电脑几乎等同的功能,智能手机的各种相应技术也快速发展,恶意信息技术也增长迅速,在2013年达到最高点,可见,2012年至2013年是恶意信息出现最多的年份,影响着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通过对该项技术全球专利申请主要申请人进行排名,如图1所示。

通过对全球范围内设计移动终端恶意信息技术的900多项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分析,从总体水平来看,该行业的申请日分布比较平均,并没有出现一家公司大范围垄断或者几家公司占据大量申请的情况。排名第一的NEC公司的申请量有62篇,除了上图中列举的几家申请量相对较多的公司,移动终端恶意信息技术的其他专利申请分散在其他公司中,个人申请量相对较少。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移动终端恶意信息技术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几个申请人都分布在美国、中国、韩国和日本,这与该行业的专利分布情况相吻合。

4.移动终端恶意信息技术发展预测

当前垃圾短信中使用的关键技术的特点如下:

号码黑白名单过滤技术:简洁高效,系统资源耗费小,误判率高;

内容关键字过滤技术:简单,人工更新数据库,系统资源耗费高,关键词选取困难;

基于统计的过滤技术:需统计海量数据,占用资源多,误判率中;

基于朴素贝叶斯过滤技术:简洁高效,需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文本分词,资源耗费高,误判率小;

当前骚扰电话中使用的关键技术的特点如下:

基于黑白名单的骚扰电话拦截方法:准确率高,需用户手动更新维护名单,降低用户体验,只能发现已知恶意电话;

基于通话时间的骚扰电话拦截方法:准确率低,可发现未知恶意电话。

当前针对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处理主要使用以下方法:

1)针对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的处理:

垃圾短信自动过滤:用户可以将特殊的主叫号码、屏蔽的时间段及关键词设置短信过滤条件,符合过滤条件的短信将被系统自动过滤掉。可以设置黑白名单,支持白名单;黑名单以及黑白名单组合等三种模式。这样保护用户不受垃圾短信、电话的恶意骚扰。

垃圾短信也可以在运营商网络进行过滤,主要是在短消息网关进行过滤。

基于短信关键词的过滤方式:采用设置关键词的方式来过滤垃圾短信。如果短信中出现某些需要过滤的关键词,就将此条短信过滤掉。但是这样存在误删或漏删的问题。

状态控制:为终端或者SP单位发送的短信数量设计合理阈值,当检测到个人或者服务商发送的垃圾短信数量超过阈值时,立即对其进行监管和过滤。

2)来电防火墙可以设置不同的拒接情景模式,如通过自动回复短信礼貌拒绝来电,也可以选择空号、停机、关机等方式拒接。即可针对特定类型的联系人设置不同的接听、拒绝方案。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恶意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各项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实时过滤机制是短信过滤的主要机制,短信过滤的主要过滤技术以号码黑白名单和内容关键字过滤为主,骚扰电话过滤的主要技术以黑白名单拦截技术为主。从近2-3年移动终端恶意信息技术所申请的相关专利来看,未来的恶意信息技术将会以更准确的识别率、更智能的手段为发展方向,移动终端中未来的恶意信息拦截技术将以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呈现。

5.结语

移动信息技术篇4

【关键词】移动电子;信息软件设计;技术探讨

Android一词的本意为“机器人”。2007年,谷歌基于linux技术推出了一个开源系统,并且将系统命名为Android,该技术是便是当前应用十分广泛的智能手机应用平台。随着Android系统不断地被开发商挖掘和应用,Android系统已经成为消费电子、媒体播放器、移动终端等媒介上广泛应用的移动电子信息软件。目前的智能终端系统中,Android系统占有着大量的市场份额,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 移动电子信息软件技术的新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在移动电子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移动电子信息软件技术也有了较多的新发展。

首先,消费群体正趋于成熟化。我国的一些应用开发商对于Android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十分的活跃,有不少的运营商和厂商也都积极的加到了这一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当中,有很多企业都在Android系统上推出了自己的移动电子信息软件。有不少企业已经注意到APP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帮手,也开始为用设计企业的应用,Android系统企业客户端的设计也越来越多。开发的移动电子信息软件已经涉及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如酒店、商城、美容、旅游、医疗、汽车、娱乐等,很多供应商是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移动开发服务的。

“飞常准”是一款用于查询航班的实时动态信息的移动电子信息软件,该软件能够支持80%以上的国际航班和99%的国内航班的实时动态的查询服务,软件提供航班的到达、起飞时间,并对航班的取消、延误、备降和返航等信息也提供了实时的查询功能,更令人惊喜的是该软件还为用户提供了预测航班的功能,对航班的延误情况进行预测和预报。

“高德地图”是一款提供导航服务的移动电子信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GPS功能对当前所处路段的路况进行实时的播报,系统中还集成了计算功能,系统会根据用户当前的速度计算预计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并且还智能化的为客户进行出行路线的规划,还会为用户提供一些提醒服务,例如提醒一些路段的摄像头等。并且,为了节省用户流量使用,用户还可以提前下载地图。软件还集成了天气预报、火车、公交等相关出行信息,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这些移动电子信息软件体现了开发商对于APP的重视,也是Android系统广泛应用的表现,除这些软件外,还有很多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出来的移动客户端,极大的丰富了移动电子信息软件的种类,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 移动电子信息软件的核心技术

2.1 JDBC技术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Java语言用于执行SQL语言的API,是Java应用程序连结数据库、存取数据的一种机制。这个应用接口可以为多种关系数据库提供统一的访问,JDBC由Java编写的接口和类组成。JDBC技术的应用为程序开发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以通过统一的API来进行操作,从而建立更高级的接口和工具,能够方便其写出数据库相关的应用程序。有了JDBC,用户中需用JDBC API写一个程序逻辑,就可以向各种不同的数据库发送SQL语句。现在使用Java语言编写应用程序时,程序人员就可以避免为不同的开发平台重复开发相同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编写一次程序就可以到处运用,Java语言具有跨平台性,是其最大的优势。对于Java开发人员来说JDBC是API,JDBC所提供的统一接口为开发人员以及第三方厂商进行数据库与中间件的连接提供统一的方法,JDBC支持SQL标准和数据库其他的连接标准JDBC真正实现了面向目标的连接,并且有严格类型、简单但高性能的接口。JDBC所承担的工作主要有:加载JDBC驱动程序;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库操作,并处理结果;关闭相关连接。

2.2 jQuery技术

jQuery是目前在Web开发领域最流行的JavaScript库之一,是一个优秀的开源JavaScript库,只有很小的体积,能够兼容Css标准。jQuery改变了JavaScript程序员编写程序的方式和思路,其设计理念是“写的少,做的多”。jQuery技术的语法简单易学,能够跨平台使用,并且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各种浏览器,能够方便用户处理HTML。jQuery以其独特优雅的姿态,始终受到人们的追捧。jQuery拥有强大的选择器,出色的DOM操作,可靠的整件处理、完善的兼容性和链式操作等功能,吸引了大量的JavaScript研究人员去研究和开发。jQuery的开源性使无论是JavaScript高手还是初学者都有理由去学习它。

2.3 Ajax技术

目前很多网站都使用了Ajax技术,这是一种交互性强、创建快、性能好的web开发技术。Ajar包含了多种技术,但是Ajar本身并不是一种新技术,而是像粘合剂一样把多种技术整合到一起,使每种技术的优势可以发挥出来。Ajar技术解决了很多其他技术解决不了问题,如页面无刷新的动态数据交换,局面刷新页面等。Ajar在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采用异步传输数据。通过Ajar,可以直接提出请求给服务器,用户堵塞少。尽管开发人员在过去使用过XMLHttp或者使用Iframe来加载数据,但仅到现在我们才看到传统的开发人员和公司开始采用这些技术。就像新的编程语言或模型伴随着更多的痛苦,开发人员需要学习新的技巧及如何最好利用这些新技术。

3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电子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些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领域,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这些智能终端领域中的应用尤其多,并且受到了开发人员的重要,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孟琼. Jquery和ajax技术在网页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世界,2013,03:164.

[2]韦海清. 浅谈Java通过JDBC连接Oracle数据库技术[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7:298.

移动信息技术篇5

移动通信时代,通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不断完善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体系,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无线电传送信号的不断更新,以科学技术改革为核心的当前信息技术成为国家创新经济的制高点。在移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一方面我们致力于建构移动信息网络,另一方面推进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推进移动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二、移动信息时展过程

1、无线通讯技术。在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战争背景下,信息的传递尤为突出。在无线通讯技术的第一阶段,这一发现满足了军用的需要,当时的技术只能简单满足通讯的要求而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2、移动数据运用。在50年代至60年代,通讯信息发展较之前有明显进步,由传统的战备需要转向人民生活。在此需求下,产生了便利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信息的移动数据。这主要实现了半导体的技术的过渡,在移动数据时代完善了公用电话的弊端,由公众转型到个人模式。3、模拟蜂窝时代。在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模拟蜂窝的运用将信息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使移动通讯进步蓬勃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小区内的模拟蜂窝系统。如1978年贝尔研究室发明的AMPS移动电话系统,这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第一代蜂窝系统。4、数字技术的普及。在上世纪80年代,移动用户需求急剧增加,传统蜂窝系统不能应对庞大的热度,移动信息技术向新方向转变,最终带来了数字技术的普及。上世纪末的第二代数字移动通讯系统和新世纪的第三代系统,深深渗入到企业、家庭、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客户提供多类型、高品质的通讯享受。

三、移动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1.市场发育不健全。作为新兴高科技产业,移动信息行业不仅具有蓬勃的朝气,还需面对体制、监管以及市场发展无法与其相适应的尴尬状态。具体来看,首先,当前移动信息发展尚未完全得到开发,小部分群众无法意识到信息发展的重要性与实用价值。其次,整体的开发产业链并不完善,在开发不齐全的背后是市场监管与发展的不完善。市场需求与适应不能跟上信息技术开发的水准,从而影响到基础信息资源的浪费,且不能满足广大移动终端的实际需求。

2.信息安全隐患。一方面,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拥有者的个人隐私权,另一方面,信息泄露也可能危及到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随着技术的提升,移动平台种类不断扩充,在新兴移动数据中,对信息安全的把控没有得到统一的标准,关于安全问题的维护和信息的资料收集,需要在技术与程序上进一步完善。

3.操作系统不一。在实际操作中,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堪忧。在争夺潜在用户时,各大开发商为了个人利益盲目推广运营APP或其他项目,在技术无法得到保障的基础上生产低价畅销的产品来满足移动信息的传递需求。

四、移动信息时代通信发展前景与技术探索

1.创造和谐的互联网体系。我国移动信息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是高速运转的网络系统,而这一系统的构建与互联网体系和当前4G技术息息相关。随着4G网络的普及和探索5G时代的无限可能性,根据目前无线通信的发展现状,促进通信技术与互联网体系的融合,创造和谐的竞争环境。这不仅有利于改善网络环境的弊端,也为移动通信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体制支撑。

2.健全开发多功能软件。由于不同技术的接入点存在差异,在实际通信接受过程中需要根据现时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来弥补不同通讯设备在范围、人员、接受方式等各领域存在的差异性。在只能终端的研发项目中,为多功能通讯设备提供多元化平台,扩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流通人员,并对信息通讯进行精细化测试,来丰富与保障用户的体验权。

3.创新技术应用。在市场化商业模式下,在可预知的将来,我国有望成为用户最多的移动通讯市场。在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来改善信息传递过程中,在相互交叉的价值链中,实现优势互补,企业本身也享受到更大的利益。用户数量的增减必定带来需求的扩大化,根据不同用户体验创新技术应用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移动信息技术篇6

关键词:移动技术;高校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1.高校信息化建设简述

1.1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本文采纳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定义为:高校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的活动。[1]

1.2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中第十五章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高校信息化环境得到迅速改善,教育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由过去单纯多媒体教学方式转变为如今的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育资源教学的多元化信息化教育方式。现代信息化技术在高校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诸如办公信息网、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等信息系统已经极大的提高了高校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学生的“一卡通”实现了高校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便利,还方便了学校管理。高校信息化已经无处不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信息化技术在高校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重要。

1.3 高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育信息化将有六大发展趋势:[2]第一、教育信息化加速教育全球化的进程;第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第三、教育信息化发展由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高;第四、信息化教育将实现由“技术”到“人本”的根本转变;第五、教育信息化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第六、信息化教育在学习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大。智慧校园是继数字校园之后的一次更为重要的校园建设创新模式,是教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体现,被誉为“未来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

2.移动技术简述

2.1移动技术概念

移动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移动通讯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那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移动技术即是在信息化建设中,融入移动技术的理念,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网络管理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手机APP、PAD的APP等来与服务器进行交换相关信息,实现随时随地(Anytime,Anywhere)在线联接、通讯联络和信息交换等。

2.2移动技术的分类

移动技术在移动通讯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融合的推动下,主要包括四类技术:

一是基于无线电的双向无线电通讯(专业或公共移动无线电)或广播;

二是基于蜂窝电话的移动语音服务、SMS(短信服务)、WAP(无线应用协议)、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UMTS(即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

三是基于移动设备的,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寻呼机、蓝牙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四是基于网络的WiFi或我国正在开发的WAPI无线局域网。

2.3 移动技术的发展

随着移动通信的技术不断升级,手机终端的发展表现得精彩纷呈。从GSM、GPRS到3G再到4G,技术发展不断演进,在新兴通信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各种移动应用软件适时而生,就像当年计算机的发展一样,各种开发力量为我们的广大用户提供日常工作、生活和娱乐需要的各种应用软件,无论是商务要求,还是政务需要,这些应用软件大多小而精,具有良好的可用性,依靠传统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扩散传播,让整个产业界处于一种异常的兴旺境地[3]。

3.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3.1 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影响

随着移动通信的技术不断升级,手机终端的发展表现得精彩纷呈。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想要就要的获取和处理信息是每个发展中的企业所渴求的,是移动信息化的基本特征。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通信业的发展呈现出大变革大融合的趋势,移动应用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截至 2014 年 12 月,互联网用户数约6.4875 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5.5678 亿,占整体网民的85.8%,远远超过了台式电脑网民数量。其中,以高校人群为代表的年轻受众群体则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消费市场的坚实基础。高校群体成为移动互联应用最活跃用户群体,据有关媒体抽样调查显示: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方面,年龄在 30-40 岁的办公人群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使用率中为 52%;20-30 岁的年轻群体的移动互联网使用率为75%;而作为年轻人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群体移动互联网使用率则达到了90%。由此可见,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求知欲的高校群体成为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最活跃用户群体。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校园中构建和铺设无线网络。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这也将对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及教学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3.2 影响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的因素

其一,移动技术是否能够很好的应用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取决于前期是否有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

其二,受限于有线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

其三,是否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也是关键;

其四,组织管理问题。

3.3 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移动技术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中应用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有部分高校对移动技术并不是很看重,校园中有校园网,无线网,无线设备等硬件资源,但是很难真正应用起来。首先,移动技术与当前高校各管理系统的结合并未能实现,各系统都是独立的,没有统一的入口,这给用户的操作带来不便,更不利于管理[4];其次,移动技术与当前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结合如何来实现,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热点,移动技术与数字化校园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接口;再次,高校的信息孤岛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信息资源共享性不足,操作性不强[5];最后,高校的组织管理问题,有些高校对软件系统重视不够,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硬件方面的投入上了,更有有部分高校只重视表面工作,未能真正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用户体验差。

4.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将高校现有OA系统、教管系统、电子邮件系统、财务系统等高校现有的办公及其他管理系统等通过移动技术接入管理平台统一应用到手机、平板电脑。教职工及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就可以像在普通PC前一样的教学、科研、学习[6]。

此方案能实现如下功能:

a、移动办公处理:实现手机、平板电脑进行通知公告、转批、催办、公文查阅、审批等,只要是高校原有OA系统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都能实现移动OA

b、教务管理系统:成绩录入、信息查询、毕业论文、信息维护、教学质量评价、成绩查询等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实现

c、移动电子邮箱:登录、查收、回复邮件及时与他人沟通交流。

d、财务系统:个人资产,消费流水、转账流水等信息及时显示。

e、其它移动功能:图书管理、会议管理、印章管理、上网计费、报修申请等,可以按照客户要求适配到手机终端进行操作。

5.结束语

附着网络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在WEB网页上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手机设备、PAD及各种智能移动终端等给人们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来工作和学习。未来的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将会更广更深入,并结合现在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虚拟技术等为未来的智慧校园、智慧城市做基础。

参考文献:

[1]南润文.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D]延边大学,2010

[2]李文英,张立新.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及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7,(10):71-75

[3]黎志生.高校移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华南理工大学,2013

[4]王海翔.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3):32-33.

[5]李春兰,周增国,庞有军.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7):27-29.

移动信息技术篇7

关键词:社区教育;新平台;移动信息技术;建议

前言

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网络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转变,多元化的信息以及开放的交流沟通平台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也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面临这全新的改革,我们首先应该找到一个对新型社区教育平台的精准定位,不能盲目改变,要想清楚我们究竟想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利用它我们可以实现怎样的目的需求,他是否能满足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确定构建方向之后,再去根据实际中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要求寻找科学合理的构建方法,按部就班,实现新平台的建设。

1 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构建社区教育新平台的实质

1.1 社区教育与移动信息技术的结合

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构建的社区教育新平台是以信息为基础,将信息技术普遍运用于社区教育中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其根本是建立一个全面的、多样化的、开放的服务系统,这个系统不仅涵盖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物理环境,而且包括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人文环境,通过紧密地联系信息与人文的关系,来满足社区内居民的需要。

1.2 信息技术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提高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信息技术,通过向居民宣讲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帮助其学习进行信息查询搜索的简单操作,来普及信息技术的运用。

1.3 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提高社区教育的层次

信息技术具有开放、共享、虚拟等特点,而它的这些特点也正是它为新型社区教育提供的优势。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构建的新平台可以丰富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并且辅以计算机的便利性和多彩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不同年龄、不同素养的教学内容,只要身边有一台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大家可以平等地学习,极大地提高教育质量,这体现了教育的高层次。

2 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构建社区教育新平台的必要性

2.1 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就不得不尽力去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则将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学会查询搜索信息、从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中摘取正确的、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我们必备的技能。只有掌握这些,我们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构建的社区教育新平台正是通过由计算机网络搭建的平台来培养我们的这些技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社区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2.2 终身教育的需要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只有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精神才能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淘汰。我国教育的目标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而学习化社会的根本是终身教育,那么,如何实现终身教育呢?首先,要接受教育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教育平台;其次,这个教育平台必须能够涵盖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公民,而社区正是连接学校、家庭、社会的枢纽,因此,社区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最后,这个教育平台要实现学习上时间、空间的无缝对接,所以将移动信息技术渗透其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总而言之,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是构建以移动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社区教育新平台。

2.3 全民教育的需要

首先,什么是全民教育?全民教育是要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基本的学习需要,是为了实现所有人均能学习最基础的知识和生活技能的目标,使大家都能保障基本的生存,改善自己的生活。其次,全民教育与社区教育又有什么联系呢?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素养作为一种基础的生存技能,是我们所要接受的重点教育内容。如何使用信息工具,利用信息资源,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都是信息素养的内容。而信息素养的提升很大方面源于社区教育的质量。因此,有机结合信息技术和社区教育从而设立社区教育的新型模式是实现全民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使社区教育实现“全员化”和“信息化”,保证受教育的平等。

3 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构建社区教育新平台的构思

3.1 找准定位,明确目标

教育管理机制是社区教育的核心,它重在建立完整的教育网络体系和全面的信息化资源库,进而实现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培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完成评估,发展新型社会经济。

3.2 教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1)组建一支高素养的教育队伍,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建立县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教育领导和运行机构,依托大学分别在县级、街道、居委会从高到低设立不同等级的教学机构,形成完整的管理机制。此外,招募专职教师或者兼职教师,并搭建电子档案进行专门管理。(2)搭建社区教育网站。社区教育的传播平台虽然不仅要有互联网络,空中传播媒介也包含其中,但是,网络在其中发挥更主要的作用。作为社区教育信息化的先导工程,网站建设是加速社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基地。我们要搭建直观便捷、有吸引力的网站平台,使大家有在这里学习交流的意愿。(3)建设网上学习社区。人们大多都喜欢交流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针对这一特征,为社区学员建设一个网上的学习社区,供大家学习交流。这个社区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例如学习课堂、教师园地、学科论坛等,此外,还可以设立资料中心,聊天室。通过这种模式,来提升社区成员学习的性情,使学员在这里有更美好的感受,类似于现实中的家庭[1]。(4)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可以给学员更好的学习体验,使其顺利愉悦的完成学习。一个健全的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各系统[2],具体为教学系统,网上考核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和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不同的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3 教育资源的整合和管理

(1)基础性资源的整合。社区教育的信息化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得到了发展的空间。社区教育的基础性资源主要吸取了世界上各国近十几年的学习资源,大致涵盖了一下技术培训、学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2)网络数字化资源的整合。这些网络数字化资源中有很多是免费的,但是还有收费的资源。其中免费资源有一些网站资源,如人民网、腾讯网等,这些网站中有大量的新闻、时政、经济信息。还有图书资源中一些文学类网站也支持免费阅读。此外,国内一些期刊也是免费的。而收费资源包括了一些电子图书馆和收费网站等,还有知名的期刊、数据库都可以作为社区教育的网络数字化资源的来源[3]。

3.4 培养社区成员的信息素养

(1)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提供不同等级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只收取较低的培训费用,收回成本即可,提升大家参加培训的兴趣。(2)进行网络学习能力的培训。培训大家最基本的上网操作,帮助其掌握简单的搜索资料和摘取资料的方法。(3)组织信息技术的竞赛。提高大家的学习乐趣,给他们提供学习基本信息技术的动力。

4 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纪,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信息技术,它逐渐渗透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人们的信息素养刻不容缓,否则面临的将是被社会淘汰。而社区教育是提升大家的一个平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社区教育中,构建一个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构建的社区教育新平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的为这种新型社区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吉先.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社区教育模式与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2(36):40-43.

[2]李小娟,梁中锋.基于sakai的社区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的构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9-61.

[3]沈志青,金新荣.加强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J].科教文汇,2012(17):69-70.

[4]徐亚强.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社区教育[J].甘肃高师学报,2011(4):78-80.

移动信息技术篇8

关键词:深度包解析;中国移动互联网;爬虫技术;网络协议逆向解析技术

引言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发明。它的存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对于社会思想、文化、人们的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可以说,互联网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特征,已经深深植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构成一个十分紧密的有机体。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共享。人们通过多种渠道将各类信息到网上,同时通过同样的渠道共享网上信息。海量的信息和高速的信息传递速度、多种类型的共享方式,是互联网的最突出优势。随着3G、4G、WLAN等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上网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性能越来越好,移动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网上信息共享的一个常态性方式。移动网络的日益完善的同时,其管理力度弱,安全水平较低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特点,造成了网上信息种类驳杂,良莠不齐的现象,甚至有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非法活动,利用网络漏洞盗取他人信息,或传递不良信息,给个人财产、社会稳定、乃至国家经济、国防安全造成了威胁。加强移动信息互联网信息监督管理,严防不良信息传递,保障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环境,是当前网络管理部门和互联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 传统互联网的监控方式

传统的互联网监控模式往往是以网络接口处为作业平台实施监控作业的。在传统互联网接入模式中,网络用户将固定宽带作为网接入的主要方式。用户和互联网之间的信息交换都要通过网络出口――网关来实现。因此,对流经网关的信息加以监控,就能实现对用户上网信息的监控。监控系统的部署方式主要有旁路部署和串接部署。电信网络、校园网等用户群体多,规模大的网络监控系统一般使用旁路部署方式。旁路部署则具有透明性较好,监控较为被动的特点。联网信息安全监控系统的硬件平台必须保证2个以上的网络接口,包含一个设备管理接口和一个旁路采集接口。监控系统依靠旁路采集接口以端口镜像方式采集网络数据信息,然后通过对采集信息的对比分析,来判断那些信息属于不良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过滤或封堵工作。

2 移动互联网的监控方式

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大范围兴起,其与传统互联网大相径庭的运作方式,给互联网监控工作带来很大冲击和改变。移动互联网采用移动网络接入方式。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在上网的同时,其网络接入点往往一直在变,在网络信息监控系统中必须引入用户移动性管理这一重要内容。

下面对移动网络用户使用的不同种类的移动上网接入方式信息监控分别进行说明。

2.1 使用WLAN接入方式上网的监控方式

WLAN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通过AP接入移动互联网,实现对外网和内网资源的访问与使用。在实现WLAN监控方式上,NET(网络地址转换)前置机及DPI(深度包解析)设备是必备的要件组成。监控系统通过DPI系统采集WLAN用户上网时产生的URL数据;同时在设置在城域/省网出口的DPI设备的支持下,实现对用户上网记录的采集。通过DPI设备取得的用户上网URL记录信息被汇总到WLAN日志留存服务器,与NAT设备产生的NAT日志以及Radius(远端拨入用户验证服务)服务器产生的登陆认证日志彼此结合,最终形成较为全面的用户上网记录。

2.2 使用手机直接接入方式上网的监控方式

该方式用户以手机或带有SIM卡的PAD等设备进行网络资源访问。根据接入方式不同,还可以细化分为CMNET APN接入和CMWAP APN接入两种方式。其中前者和一般的电脑上网本质上相同,访问的是Web网页;后者是以梦网等自有业务以及WAP网站为访问目标。这种环境下的网络监控,要使用DPI设备、防火墙日志采集设备以及Gn、Gb/Iu采集设备。其中,DPL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对用户上网过程中产生的URL数据进行识别和采集,同时对Gn、Gb/Iu-PS等数据接口数据进行采集。数据采集到后进行解析作业,同时生成原始XDR数据文件。再由日志留存服务器对原始XDR文件进行分析,然后与防火墙日志相关联,转化成最终的目标XDR文件。与此同时,系统还要存储相关日志信息,并将转发接口提供给上层分析系统。GGSN设备的Gn链路负责对全部的信令面和用户面数据进行采集;SGSN设备的Gb/Iu-PS链路则承担着用户移动性管理等信令面数据的采集解析工作,与Gn链路实现功能互补。

手机直接接入模式和WLAN接入模式两种上网方式中DPI传递的用户上网记录数据基本相同。在实际工作中,上述两种移动上网方式的DPI设备及日志服务器可以合设。

2.3 使用上网卡接入方式上网的监控方式

上网卡接入以上网卡为媒介,或者使用手机卡转Wi-Fi的接入方式实现网络资源访问。整个流程与手机直接上网相同,所以该环境下的信息监控部署方案和业务流程也和手机直接接入方式下的流程相同。

3 不良信息的识别与防控

获取用户上网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对用户访问信息安全性进行鉴别,并进行相应的防控。下面就对如何进行信息识别和防控进行介绍。

3.1 不良信息的识别

对于不良信息的识别,主要是通过在获取用户上网访问的URL后,对其内容进行还原处理,然后再进行相关的识别作业。根据识别的结果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封堵。需要进行审核、筛选的信息内容一般包括图片、文字和网站证书等。其中,图片识别需要大量的数据库进行对比,目前可靠性不高,需要人工辅助。文字识别则是通过关键字段进行识别,从而判断其中是否包括不良信息。通过对网站证书合法性的认定,对网站上信息的安全性进行判断。

3.2 不良信息的治理

网络信息一经判定为不良信息,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其中,将判定为含有不良信息的网站纳入黑名单,进行封堵。对于在网上散布不良信息的个人进行定位,进而依法开展治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移动网络使用往往与个人隐私信息密切相关,在进行网络信息防控时要注意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4 结束语

现代社会,知识经济呈现出爆炸性增长。互联网作为信息产业的主导力量,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我国作为互联网产业的有机组成,移动网络的应用范围和产业规模逐年上升。移动网络的使用状况对于互联网产业的顺利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管理单位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监管在重要意义,不断加强移动数据网络信息监控,做好不良信息的过滤和封堵工作,截断不良信息传播通道,维护移动网络的风清气正,为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清.浅述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信息通信,2012(2):169-169.

上一篇:医德医风建设范文 下一篇:医疗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