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接入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27 06:02:15

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篇1

关键词: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5

21世纪的今天,时代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4G移动通信逐渐兴起,而其安全接入技术作为4G无线通信系统安全性问题的核心部分,如何做好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技术的应用始终是当前网络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对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技术进行探究分析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1 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安全的相关概述

1.1 无线网络的安全概述。无线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技术,不仅仅有着便利安装、灵活性和经济性的特点,同时也能实现对用户活动空间和自由度的一种扩展,现阶段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近些年来,4G无线网络安全隐患始终存在,由于其信息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常常受到主动干扰和被动窃听攻击。无线网络信道的接入同时对有效数目和传输速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这些安全问题的存在,无线网络的安全机制不仅仅是借助于认证机制将通信参与方数据交换之前身份鉴定过程实现,同时也借助于安全信道和其加密技术将数据的机密性实现,并通过信息摘要技术和数字管理技术对数据的完整性加以保证,并对临时身份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隐藏。

1.2 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安全概述。4G无线网络接入安全,不仅仅对用户身份加以保护,同时通过实体认证,其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过程中往往有着一定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并通过移动设备加以认证。4G无线网络接入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一方面是其ME面临着一定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为IMSI被截获和UE潜形式的被跟踪,并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暴露,难以从根本上保证用户信息的真实性。而无线接入网络中的安全威胁,同样也有移动性的管理和对其基站的攻击,这种攻击不仅仅将Dos攻击实现,同时也使得攻击者在安全性相对较弱的网络中对用户的通信加以截获,进而使得其受到更加严重的安全攻击。

2 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技术的理论基础

2.1 自证实公钥系统。自证实公钥系统中的对称密码体制不仅仅有着较高的运算速度,同时也有着较高的处理频率,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保密通信的问题加以解决,进而实现加解密的系统设计。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称密码体制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局限性,不仅仅有着较为困难的密钥管理,同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陌生人之间的密钥传递,难以将数字签名问题提供而非对称密码体制主要是针对每一个用户的公私钥对,并借助于有效的单向函数,进而将私钥空间向公钥空间映射,对伪装攻击加以防止。这种非对称密码体制不仅仅是一种基于证书的公钥密码体制,同时也是一种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

2.2 安全协议。安全协议主要采取密码算法,并对其发送的消息进行高强度的加密,安全协议在将不可信网络通信参与方之间的安全通信实现的过程中,主要有建立于会话密钥的一种密钥交换协议和结合认证协议的一种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而安全协议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模型检测方法和其安全性协议分析方法加以采用,并将协议安全性的分析更加的具有规范化和科学化。

总而言之,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借助于网络平台上的相关系统,并做好自证实公钥系统的控制,严格的遵守相关安全协议,进而实现数据加入和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3 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技术的认证新方案

3.1 参数的基本概述。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技术认证方案中的参数主要有X也即是x的长度,ME首先就要对私钥急性选定,也即是XME,并依据于VME=g-XMEmodn将VME计算出,其次就要将IDME、IDHE以及VME以及发送给TA。一旦TA受到消息之后,就要依据于YME=(VME-IDME-IDHE)dmodn将公钥YME再次计算出,并将其公钥发送给ME,ME受到公钥之后,并对等式YEME+IDME+IDHE=VME进行验证,一旦验证成功,其移动终端将会获得公钥YME和私钥XME。

3.2 首次接入认证和切换接入认证。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中的首次接入认证和切换接入认证的过程中,其主要的认证过程图如1所示,

图1 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中的首次接入认证和切换接入认证的过程

首先AN对自己的IDAN和公钥YAN进行广播,ME并对需要接入的AN的IDAN和YAN进行选择,并对随机数CME [0,B]加以选择,并将其CME、IDAN和IDhe向AN发送,AN收到消息之后,就要对IDAN进行验证,一旦身份标识符符合,就要对两个随机数进行选择,并将其消息发送给ME,依次类推,进而实现整体上的认证过程。

3.3 再次接入认证。对于移动通信环境而言,往往需要频繁的验证,将会带给系统相对较大的负担,一旦连接的用户数增多的过程中,系统运行的负荷相对较大,而再次接入认证场景的认证过程有着一定的简便性,如图2所示。

图2 再次接入场景下的认证过程

再次接入场景下的认证过程中,首先对ME在首次切换接入认证之后,将会自动的再次将其接入统一网络,借助于临时身份TIDME对自己的TDME进行代替,并进行再次介入认证,对ME的身份隐私进行保护,经攻击者通过已经攻陷的会话密钥网络交互的风险降低。

总而言之,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过程中,更要多找硬件物理的防护工作,并对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进行加固处理,将移动网络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全面提高,并结合不同的安全体制,有机的结合公钥和单钥体制,实现消息传递的实时性,对用户的可移动性加以确保。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无线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进而使得现代化移动网络的发展更加的具有时代性,而4G无线网络接入的安全性始终是移动网络用户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基于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对无线网络用户的身份进行隐藏和保护,同时也保证了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某种程度上将4G移动通信的安全性显著提高。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4G无线网络接入的安全性能将会逐渐加强,进而实现当前移动网络通信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子彬.WiMAX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技术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

[2]刘阳.基于自证实公钥的异构网络安全接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3]王丽丽.4G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技术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

[4]高飞,平立.浅谈4G无线网络安全[J].科技资讯,2010(04):11.

作者简介:柳方(1980.06-),男,陕西西安人,硕士,主任,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无线通信技术、通信工程。

无线接入技术篇2

【关键词】铁路;通信工程;无线接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铁路列车逐渐向高速化的方向发展,列车的行驶速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对铁路交通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现铁路通信过程的顺畅十分重要。基于对实现铁路高速化以及通信便利的考虑,就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铁路通信网络以便人们在火车上有效提供信息交换服务,提高运输效率。这种通信网络必须引进当前先进的技术,进行传统铁路通信工程全面有效的改进,使旅行乘客享受类似办公环境的信息交流模式,而先进的铁路通信工程无线通信传输和接入对实现铁路通信网络的升级意义重大,不仅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还能带动铁路通信网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铁路通信顺畅便利。

1铁路通信工程无线接入技术概述

无线接入技术就是在接入网络中引入无线传输媒体,给用户带来固定或移动的终端服务,而铁路由于可以高速运行,在铁路通信网络中很大部分应用着无线接入网络。铁路通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为乘客、铁路业务、应急救援和交通维修等火车上的工作人员提供及时可靠的通信,保障铁路运输的高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火车交通的安全。此外,我国铁路通信工程的无线接入技术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完善,为了给铁路的安全运行以及通信功能提供更强的保障,铁路通信需要发展电信增值服务和业务以满足高速列车的通信需求。

2铁路通信工程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

2.1覆盖范围广

我国由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组成,有的省市跨度大达数千公里,其地域辽阔显而易见,而且每个省都设置有自己专门的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实现对铁路交通的运行管理,因此各省市直接铁路局管理模式的差异以及指挥标准制度的不同使得铁路工程难以实现覆盖范围广大的无线接入。基于对我国全面开展的铁路工程无线接入技术的管理更加方便的角度,有必要对传统的无线通信呼叫模式进行改进,首先需要制定铁路工程无线通信传输模式统一的标准,设立主控中心实现对对路由的统一管理以及地址分配,保障整个铁路干线无线通信系统管理和控制的全面系统性,提高我国铁路通信工程无线接入技术的效率。

2.2数据传输效率高

目前我国铁路通信工程发展迅速,设置列车上的无线电台设备给铁路的通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方面对语音的传输效率有着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列车员直接可以通过无线电台设备及时报告火车的进度,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火车行进的安全。此外,随着铁路通信工程无线接入技术的进步,同时引进了数据传输功能,实现了对火车行进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各种类型的数据都可以通过数据传送功能发送到调度中心,实现了对火车的有效监控以及对异常数据的及时纠正,保证了火车交通的安全。

2.3适应性强

铁路的行进过程受到车务、电务、工务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还需要复杂的运行体系以及支撑系统,需要多个单位共同协作完成,因此铁路的运营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这也要求铁路通信工程中的无线接入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以便能顺利处理各个单元对通信工程的不同需求在,实现各单元之间正常的语音传输和数据传输,同时还需改善以前的通信设备的缺陷,更好地满足不同单元的个性化需求,保障铁路通信过程的顺利,提高铁路运营的统一管理的效率。

3铁路通信工程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

3.1GSM-R技术

当前我国铁路通信应用最广的就是GSM-R技术,其基本原理就是基于GSM技术,连接铁路网络,进而开发铁路无线通信,对高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无线通信效果十分显著。此外,GSM-R无线网络还包括呼叫处理、语音广播等方面的功能,为铁路通信工程的无线接入技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2GSM-R技术的应用

GSM-R技术在定位追踪方面效果明显,该技术寻址功能非常强大,广泛应用于铁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铁路系统的管理效率。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登录系统实现与主机语音呼叫的功能,实现地址定位追踪。比如将不同的号码与不同的火车司机相对应,当司机用号码登录相应的系统,就会建立该号码与系统的联系,与主机连接,实现语音通话功能寻址和数据传输寻址,因此也就能实现准确的定位追踪。GSM-R技术在调度通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调度员通过语音或广播呼叫所有司机的整组呼叫,以及通过语音或广播呼叫制定司机的点呼叫。因此该功能不仅能提高火车管理的统一协调,还能使司机建立与列车之间的数据联系,为火车的指挥监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安全性较高。紧急呼叫是铁路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应对紧急突况的必要手段,其级别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列车广播呼叫。而GSM-R技术实现紧急呼叫的形式是由移动台的操作模式决定的,分为调车模式下按紧急呼叫按钮的调车紧急呼叫,以及其他情况下的列车紧急呼叫。

4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人们重要出行方式之一的铁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重大,提高铁路通信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无线接入作为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其覆盖范围广、传输效率高的优势也在使得它在铁路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有效提高铁路通信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改善铁路通信的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铁路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企业和社会的建设成本。铁路通信工程中无线接入技术的正确应用对促进我国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今后的铁路通信工程的发展中,也需要结合铁路运行现状不断进行改进完善,使我国铁路工程的通信发展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西龙.铁路通信工程中的无线接入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3(13):94.

[2]郭威.浅谈无线接入网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1):30.

[3]王文玉.浅析铁路通信工程应用接入网技术.中国通信,2008,07.

无线接入技术篇3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概述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从发展到现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以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的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为典型代表。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由于采用模拟技术和fdma多址接入方式,在使用中暴露出很多弊端,如频谱利用率比较低、保密性差、只能提供低速语音业务、设备体积大成本高等,在实际中已经基本不再使用。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保密性好的特点,不仅可以支持话音业务,也可以支持低速数据业务,因而又称为窄带数字通信系统。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典型代表有美国的damps系统、is-95系统和欧洲gsm系统,其中damps和gsm都采用tdma多址接入方式,而is-95采用则采用cdma多址接入方式,系统容量比gsm和damps要大的多。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但由于只能提供窄带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对于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数字通信系统,它的目标是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通信,多址方式基本都采用cdma多址接入,属于宽带cdma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能提供多种类型的高质量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并与固定网络相兼容。它可以实现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种类的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工作由3gpp和3gpp2两个标准化组织来推动和实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体制为wcdma和cdma2000。下面将对这两种体制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相应的二代半过渡性技术进行介绍。

wcdma体制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1.gprs技术:

gprs技术是从第二代移动通信gsm技术向3g移动通信技术wcdma发展演进的一种过渡技术,也即属于所谓的2.5g移动通信技术。gprs全称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相对原来gsm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它以一种有效的方式采用分组交换模式来传送数据和信令。

如图1中所示,gprs是在gsm网络基础上,对原有gsm网络子系统和无线子系统的设备及功能进行增强而成。在网络子系统中增加了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和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这样,在gprs网络子系统中,ggsn和sgsn一起构成了分组交换域,可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络如x.25网络、ip网络直接相连;而原有的msc和gmsc则构成了电路交换域,与pstn网络相连。此外,gprs还用用户数据和路由信息将gsm网络中的hlr增强为gprs的数据库(gr)。在无线子系统中,gprs增强了bsc的功能,增加了gsm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的种类,以支持gprs的多种数据业务。

gprs频道采用tdma,一个tdma帧划分8个时隙,每个时隙对应一个物理信道。在gprs中,每个物理信道可以由多个用户共享,并可根据语音和数据的业务要求动态分配。gprs还采用了更好物理信道编码方案,当使用8个时隙时,每个用户的最高接入速率可达164kbps。gprs支持ip,x.25等数据通信协议,可提供移动台与移动台之间,移动台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

gprs可优化利用网络和无线资源,维护无线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的严格分离,并允许采用其他非gsm标准的无线子系统接入gprs网络子系统,这有利于gprs网络的升级,便于向3g演进。gprs的缺点是其可提供的接入速率有限,可提供的多媒体业务相当有限。

2.edge技术:

edge是一种基于gsm/gprs网络的数据增强型技术,其英文全称为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中文含义为“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技术”。edge相比gprs最大的变化是在数据传输时采用8psk调制替代原先gsm/gprs中的gmsk调制(高斯最小频移键控,为2psk调制),再结合不同纠错检错能力的信道编码方案,edge共提供9种不同的调制编码方案(mcs),而gprs采用单一gmsk调制,仅提供四种编码方案(cs)。这样edge可以适应更恶劣更复杂多变的无线传播环境。此外,edge在链路层数据发送和重传机制上,采用了“链路适配”和“增量冗余”技术,提高了数据重发成功率。链路适配技术可在不同mcs之间根据实时的无线链路质量及时调整采用最佳mcs方案;增量冗余技术在重发信息种加入更多的冗余信息来提高接收端正确解调的概率。综合以上各项技术, edge技术理论数据传输速率可高达384kbps~473.6kbps,与gprs相比大大提高了用户数据接入速率,因为也被称之为2.75g技术。目前,北美和亚洲少数运营商已经开通了基于edge的服务,但由于运营时间尚短,其成熟性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3.wcdma技术:

wcdma属于3g移动通信技术,目前有r99、r4、r5以及r6共4个版本。

r99版本接入部分主要定义了全新的5mhz每载频的宽带码分多址无线接入网,采纳了功率控制、软切换及更软切换等cdma关键技术,提高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送能力。基站只做基带处理和扩频,接入系统智能集中于rnc统一管理,引入了适于分组数据传输的协议和机制,数据速率可支持144kbps 、384kbps ,最高可达2mbps 。基站和rnc之间采用基于atm的iub接口,而rnc则分别通过基于atm aal2的iu-cs和aal5的iu-ps分别与核心网的cs域和ps域相连。

r99版本核心网部分向下兼容gprs,分为cs电路交换域和ps分组交换域,cs域和ps域分别基于演进的msc/gmsc和sgsn/ggsn,cs域主要负责与电路型业务相关的呼叫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呼叫控制采用tup,isup等标准isdn信令,移动性管理上采用了进一步演进的map协议,物理实体与gsm类似包括了msc,gmsc,vlr。ps域主要负责与分组型业务相关的会话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在原有的gprs系统基础上对一些接口协议,工作流和和业务功能作部分改动,相对于gprs,增加了服务级别的概念,分组域的业务质量保证能力提高,带宽增加;语音编解码器在核心网实现,支持系统间切换(gsm/umts),增强了安全和计费功能。

r4版本相对于r99,无线接入网网络结构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一些接口协议的特性和功能的增强;但在核心网cs域改变较大。r4核心网cs域采用开放式结构,控制与底层承载相分离,由msc服务器和mgw媒体网关配合,替代原有的节点式msc交换机实现呼叫接续和控制功能,整个cs核心网由tdm中心节点交换型演进为典型的分组话音分布式体系结构。同时,cs核心网采用atm/ip分组交换网替代原来的tdm电路交换,提高了带宽利用效率。r4版本在无线宽带接入速率方面与r99基本相同。

r5版本在无线接入网方面引入了ip utran和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ip utran在无线接入网部分采用ip来承载用户信令和用户数据;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用于实现wcdma网络高速下行数据业务,下行数据接入速率理论上可高达14.4 mbps,同时可以把同样无线频段中的系统数据容量提高一倍以上。hsdpa能达到这样高的接入速率,在于其引入了先进技术以及相应的无线接入网结构的一些改进,如引入了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采用缩短的子帧和高阶qam调制、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harq ii/iii,直接在nodeb中进行快速包调度等。r5版本在核心网方面增加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但ims域还无法完全取代r4分组化的cs域, r5只是r4的补充和满足ip多媒体业务的需求的一个版本。

r6版本中引入了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以及mbms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与hsdpa相类似,hsupa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混合自动重传harq以及更加灵活的nodeb快速调度等技术,理论上可为用户提供5.8mbps的上行数据接入。mbms可在无线接入网中实现点到多点的高速多媒体业务广播和组播,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提高了网络资源特别是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r6版本还没完全确定,还在3gpp的讨论和不断演化之中。

cdma2000体制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1.cdma2000 1x:

cdma2000 1x是由is-95a/b演化而来的,它是cdma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一个阶段,可以看作是2.5g技术。cdma2000 1x在is-95a/b的基础上,对无线接入网络部分进行了改进,采用比is295a/ b 更先进的技术,在无线信道类型、物理信道调制和无线分组接口功能上都有很大的增强。cdma2000 1x的话音容量大约是is-95a/b的1.5~2倍,能够在1.25 mhz的带宽上提供高达153.6kbit/ s的双向数据业务。核心网部分则原来的电路交换网基础上, 增加了一个分组交换网络,支持移动ip业务,支持qos,能适应更多、更复杂的多媒体业务。

根据imt-2000原定计划,cdma2000系统将从1x起步,即首先使用单载波系统来保证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兼容。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载波捆绑在一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性能。但之后,多个载波的方式没有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而是在单个载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技术,来增强cdma2000 的性能。这些新的技术被叫做1x ev技术,即1x技术的演进。这些1x ev技术主要包括1x ev-do和1x ev-dv。

2.cdma2000 1x ev-do:

1x ev-do采用将数据业务和和语音业务分离的思想,在独立于cdma2000 1x的载波上向移动终端提供高速无线数据业务,不支持话音业务。1x ev-do针对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特点,在前向链路上采用了诸如前向最大功率发送、高阶调制、动态速率控制、自适应编码调制、harq、多用户分集和调度以及时分调度等多项技术,前向链路速率可达2.46mbps;而对于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和cdma2000 1x基本相同。

1x ev-do与1x不完全兼容,1x ev-do单模终端不能在cdma2000 1x网络中通信,同样cdma2000 1x单模终端也不能在1x ev-do网络中通信。在组网方面,对于那些只需要分组数据业务的用户,1x ev-do可以单独组网,此时的核心网配置可采用基于ip的、较为简单的网络结构;对于同时需要语音、数据业务的用户,可以与cdma2000 1x联合组网,同时提供语音与高速分组数据业务,不过这时用户终端需要采用同时支持1x ev-do与cdma2000 1x的双模终端。

1x ev-do保持了与cdma2000 1x在设计和网络结构上的兼容性。在无线射频部分,1x ev-do具有与cdma2000 1x相同的射频特性及实现方式,升级时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cdma2000 1x射频部分;在核心网部分,1x ev-do也可以与cdma2000 1x共用相同的分组数据核心网。目前国际上,1x ev-do已经商用,技术较为成熟。

3.cdma2000 1x ev-dv:

与1x ev-do只提供高速数据业务不同,1x ev-dv的设计目标要求能提供混合高速数据和话音业务。1x ev-dv可完全后向兼容cdma2000 1x,便于从1x网络升级,其空中接口标准分两个版本:rel.c和rel.d。rev.c主要改进和增强了cdma2000 1x的前向链路,前向峰值速率达到3.1mbps,rev.d则改进和增强了反向链路,反向峰值速率达到1.8mbps,而在rev.c中反向峰值速率仅为230.4kb/s。但rev.c和rev.d版本中对话音容量都没有很大的改善。

rel.c结合诸多新技术如自适应调频编码(amc)、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使用tdm/cdm混合的新高速分组数据信道(f-pdch);可支持多种业务组合;后向兼容cdma2000 1x,不必采用双模终端,可由1x系统平滑演进到1x ev-dv;能更有效地支持数据业务等。

rev.d主要技术特点有:反向链路增强,采用灵活的反向链路控制方式,通过改进的快速调度控制和速率控制实现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有效的缩短了时延,改善了qos;提供点到多点的广播和组播业务(bcmc);快速呼叫建立;3g移动设备标识(meid)支持等。

无线接入技术篇4

[关键词]无线VPDN技术;警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TN91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16-01

为进一步发挥现有公安信息移动数据接入及应用系统作用,满足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业务需求并充分给予实时的业务支持,拟计划依托网络运营商无线CDMA 3G/4G网络,建设移动终端安全接入网络,使得能够安全并实时查询相关业务,使信息能够覆盖凡是移动通信网络通达的任何地方,达到部“三A”要求,在确保业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方便民警的警务工作。

一、设计原则

由于客户网络接入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我们在设计网络方案时特别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

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从较高的起点对网络建设进行规划,充分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满足贵单位相关业务数据传输需要。在方案中采用新技术、新功能,采用中国电信的网络和资源为贵单位网络提速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形成统一、先进的通信系统。

可靠性原则:网络设计过程中从网络技术、骨干路由、电路保护、传输设备等多方面考虑贵单位网络的可靠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时在方案中通过对贵单位网络提供相关的服务保障,从技术和服务两方面保证贵单位通信网络的可用性达到使用要求。

高度的安全性:能防止网络的非法访问,保护关键数据不被非法窃取、篡改或泄露。使数据具有极高的可信性。

良好的管理性:提供网络及设备管理功能,可按要求和级别相应客户对网络及设备的管控,做到有故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简化日常维护工作,增强故障处理能力。

经济性原则: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性能价格比较,选择优化的网络结构和网络技术,尽可能利用和保护现有设备和投资,做到从实际出发,制定经济、合理的方案,以最小的网络建设和网络维护成本建设一个高可用、高安全的网络系统。在保证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开支,降低运营成本。

灵活性和扩充性原则:在贵单位网络设计中须考虑未来带宽扩容的需要,从网络和设备的配置上都要保留一定的扩充余地,便于融入随着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功能,满足贵单位不断发展的业务需要。

二、VPDN网络建设技术说明

(一)VPDN技术。

VPDN是基于拨号接入(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ADSL、EPON、CDMA)的虚拟专用拨号网业务,业务名称为“网中网”,可用于跨地域集团企业内部网、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专用网、金融大众业务网、银行存取业务网等业务。

VPDN采用专用的网络安全和通信协议(L2TP协议),可以使企业在公共网络上建立相对安全的虚拟专网。VPN用户可以经过公共网络,通过虚拟的安全通道和用户内部的用户网络进行连接,而公共网络上的用户则无法穿过虚拟通道访问用户网络内部的资源。

VPDN网络结构由局端(或称为中心端)和客户系统组成。VPDN客户系统包括两部分:企业端与远端。通常企业端是企业的内部局域网,以专线方式接入UNINET;远端是拨号客户,以拨号方式访问企业内部局域网。

(二)L2TP协议。L2TP(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是一种工业标准的Internet隧道协议,功能大致和PPTP协议类似,比如同样可以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加密。不过也有不同之处,比如PPTP要求网络为IP网络,L2TP要求面向数据包的点对点连接;PPTP使用单一隧道,L2TP使用多隧道;L2TP提供包头压缩、隧道验证,而PPTP不支持;L2TP可以提供隧道验证,而PPTP则不支持隧道验证。它结合了PPTP和L2F两种二层隧道协议的优点,为众多公司所接受,已经成为IETF有关2层通道协议的工业标准。

(三)CDMA无线VPDN。CDMA2000是一项基于码分多址技术提供的无线高速数据传输服务。VPDN是Virtual Private Dial Network的简写,称为虚拟拨号专网。

对于传统的有线或专线接入方式,如采用CDMA VPDN技术将很好地解决偏远地区有线宽带质量无法实现以及移动安全接入的网络建设需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保密性高:由于CDMA通信技术源于军用通信,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安全性,使用不同的伪随机码序来混合和分离无线通信的语音和数据信号,是一项安全的适合高信息量的数字传输技术。由于作为伪随机码的CDMA码址是个,而且共有4.4万亿种可能的排列,破译和窃听都十分困难。在通过VPDN专线接入,做到完全与公网隔离,预防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问题。

线路稳定:CDMA采用的分组技术可以最好地支持频繁的或者是少量突发性的数据传输。

设备投资低:采用CDMA无线方式只需购买CDMA无线设备,无需任何线路施工,投资相对要小得多。

网络接入速度快:相对拨号方式的10~20 秒,CDMA登录网络时间短,只需要3~5秒,并且一旦连接建立,则时刻在线,因此可以很好地满足突发的定时或不定时的通信需求。

三、整体组网解决方案

基于客户在VPDN网络上实现的业务和应用的重要性考虑,拟通过高品质的下一代网络CN2来承载全省移动警务平台业务。在省厅安全边界网络前部署一台LNS接入路由器,该路由器通过CN2专线接入江西电信CN2网络,全省市县区及乡镇基层网点或办案人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掌上电脑/PDA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种方式拨入LNS,通过身份验证后,在接入端与LNS之间建立一个加密的VPN隧道,接入节点可通过这条加密隧道访问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现有信息移动数据接入及应用系统作用,其拓扑结构如下:

无线接入技术篇5

关键词:高能效无线接入网绿色无线通信技术探析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4-0000-00

当前,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用户对移动通信业务的很多要求都得到了实现,使得高速宽带以及无线接入都成为了可能[1]。但随着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通信网络能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大量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能耗问题引起了运营商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在这种极其严峻的发展形势下,提高网络资源使用率,减少网络耗能,对网络环境进行优化显得尤为关键,绿色无线通信技术也因此而产生。

1关于绿色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的相关概述

所谓的绿色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是指在无线通信中融入“绿色”,在无线通信网络服务水平提高的同时,重视提高网络资源使用率,减少网络耗能,达到降低网络运营成本的目的。当前,绿色无线通信关技术成为了各界高度重视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对绿色无线通信技术也给予高度关注,主要运营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种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2]。

2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意义

为了对无线通信网络能耗进一步优化,应从全局考虑,仔细分析无线通信网络优化重点及能耗组成;很多调查实践发现,通过对蜂窝移动网络进行详细分析后得出:在全网总功耗中,接入网功耗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通过对大量用户现行使用网络数据分析得出:在全网总功耗中,由无线站点构成的接入网功耗占比超过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数据充分证明,在整个无线通信网能耗中,无线接入网能耗占据着重要的主导位置,对无线接入网能耗进一步优化,无线接入站点功耗进一步降低,是绿色通信技术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3]。

3网络级能量优化

3.1异构无线通信网络

在分析异构网络拓扑结构后发现,大容量、高速率业务需求热点区域布设主要是由密度较高的微小区及微微小区服务来组成,家庭基站的主要功能是向广大室内用户提供高速率宽带无线。引入微站点等无线站点后,接入节点密度有效提高,接入点和用户间传输距离大大缩短,进一步降低了传输功耗。家庭基站及微站点本身功耗较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对功耗进行充分利用,能量使用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将微基站引入宏蜂窝网络,并放置于宏蜂窝小区边位置,提出异构接入网络的拓扑结构。若引入过多的接入节点,将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影响能量效率的提升,同时,移动用户所引起的节点间变化也非常频繁,增加了系统处理难度[4]。所以,对于接入节点密度需进行正确把握,将异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最优化是顺利实现能效异构网络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如何对不同类型的接入网节点进行统一调度,达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目的,也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加深研究。

3.2协作通信网络

协作通信网络主要分为分布式天线系统(AS)、协作中继传输等实现形式,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网络拓扑结构,可有效提高网络能量效率。一般来说,AS主要通过区间基站协作来实现,其主要在不同基站间协调发端信号的波束成形,可对基站间同频信号干扰强度产生控制作用,促使SINR 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确保在无线链路SINR前提条件下发射功率发生减小。协作中继技术有效的缩短了传输距离,并借助中继节点,对信号的编解码以及放大进行处理,达到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以及提高系统吞吐量的目的。协作中继传输被放大后,可大大提高传输能量效率和节省传输功率。

3.3无线资源分配

对于上述异构网络和协作网络来说,重点是高能效网络拓扑结构,最终是否能顺利提升网络能量效率,关键在于网络各类资源分配是否合理。对于网络性能来,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因素是无线信道状态信息(CSI),它是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重要依据[5]。无线资源分配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为:如何有效协调用户对于无线接入资源的竞争,按照传输功率、各用户CSI 合理分配无线信道等系统资源,促使无线链路各自适应,在网络资源约束下,无线资源分配的核心在于协调用户对无线接入的竞争,根据各用户CSI 合理分配无线信道、传输功率等系统资源,进行无线链路自适应,进而在网络资源约束下,提升网络传输容量,或在网络服务能力约束下达到进一步降低能耗的目的。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时需对“频率”、“时间”以及“空间”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从传统局部优化逐步向全局优化转变,促使资源分配更加科学、合理,为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策略指导。

4结语

本文主要是对绿色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相关概述、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的重要意义进行说明,并讲述了网络级能量优化相关技术,以便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功耗能效,进而指出了绿色无线通信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为未来绿色通信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肖潇,张力,朱禹涛,张天魁.绿色无线通信技术相关研究与标准化[J].电信网技术,2014,23(01):333-335.

[2]陶晓明,肖潇,陆建华.基于多域协同的绿色无线通信系统体系构架[J].电信科学,2014,14(03):99-101.

[3]陶晓明,邓卉,邢腾飞,陆建华.面向绿色无线通信的网络构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5(07):556-558.

[4]盛敏,黄超,李建东.无线通信中的绿色自组织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14,17(06):155-157.

[5]侯延昭,陶小峰.面向绿色无线通信的基站体系结构[J].中兴通讯技术,2014,29(06):76-78.

收稿日期:2016-02-24

无线接入技术篇6

关键词:无线网络;快速切换; 模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5-8386-03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相容性认证)是目前无线网络领域最重要的接入方式之一,该方式成本低廉、技术成熟、应用非常广泛。无线访问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主要在媒体存取控制层中担当无线工作站与有线局域网络的桥梁作用,有了AP无线工作站就可以轻松的实现与现有网络进行快速的连接。然而WiFi最初是为了流动式的无线宽带连接设计的,在运动环境下只能提供一种间断式的连接,无线网络在一个AP的覆盖范围内驻留时间通常比较短暂,负责连接移动网络和公共网络间的无线链路总会在多个AP间不停地执行切换,但是过于频繁的切换必会造成无线网络连接的中断、通信带宽的降低及通信延迟变长。AP间的快速切换技术是研究WiFi在运动环境下应用的关键所在,主要包括探测信道如何确定下一个待接入的AP和无线链路怎样在AP间快速切换两个部分。

1 无线网络接入点快速切换技术现状

对应用WiFi技术的无线网卡驱动程序的分析可知,IEEE802.11协议总是根据网卡接收到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指示信号强度)来判断其所处区域的无线网络信号质量,在对无线网络执行信道扫描时,也是AP计算接收到的RSSI值来推算信号的质量,然后将当前AP信号的质量与原先系统设置好的无线链路信号质量最低阈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需要启动无线网络切换进程。现有研究数据表明,目前AP间切换延迟90%以上的时间都是来自于信道扫描阶段,所以如果可以有效减小扫描阶段的切换延迟必将可以显著地缩减AP间快速切换的延迟,从而改善AP间切换所带来的网络中断问题。由于绝大部分的切换延迟均由探测无线信道扫描合法AP所造成,所以当前研究大多都针对无线网络扫描阶段,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分阶段进行扫描、扫描窗口的参数优化和提前完成扫描工作等。

2 无线网络接入点切换过程详细分析

无线接入技术篇7

【关键词】电力通信数字接入技术光纤无线接入

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系统是以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

电力通信主要为电网的自动化控制、商业化运营和实现现代化管理服务,是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是电力市场运营商业化的保障,也是实现电力系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前提。随着电力工业的日益发展,电力系统通信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成长、发展和完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力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力通信系统所承载的业务种类越来越多,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宽,交互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其对接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建立在先进的数字接入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电力通信系统的现代化和宽带化。

一、数字接入技术概述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网主干线的带宽已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带宽需求。网络技术的瓶颈主要受限于宽带网络的接入技术。从业务带宽的角度,接入技术可以分为窄带业务接入技术和宽带业务接入技术,从客户端角度,可以分为有线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从传输业务的类型,可以分为数字接入技术和模拟接入技术。数字接入技术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而且稳定性强,能有效的对数据进行处理,相比于传统的模拟接入技术,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

数字接入技术自身的优势就在于其效率高、速度快和稳定性强,并能够有效进行数据的调整,这与传统的模拟接入技术相比优势是非常显著的。目前,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有:56KModem、ISDN技术、光纤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等。

1、56K Modem。56K Modem发明于上世纪末期,相比于传统的Modem,56K Modem的不同之处是它能连接在两段不同的设备上。56K Modem将先进的数字编码技术取代调制,并且免去了模数转换的过程,将ISP局端设备与PSTN(公共市话网)直接进行数字链接,可以通过普通的电话线实现网络的高速下载。56K Modem不仅可以实现较快的传输速度,还可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不会有任何信息的丢失。

2、ISDN技术。1972年,原CCITT首次提出ISDN的概念,ISDN是在先前IDN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服务,在各用户之间提供可达64kb/s速率为基础的端到端的透明传输,可以承载话音业务和非话音业务等多种电信数字业务。

3、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是指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并利用光波作为载波传输信号的传输技术。光纤接入技术上可分为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两类。AON又可分为基于SDH的AON和基于PDH的AON。PON可分为基于ATM的PON(APON)及基于以太网的PON(EPON)。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接入技术逐渐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用光纤接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同轴电缆的维护运行成本,降低故障率,还可以增加传输距离、扩大覆盖面积,有利于简化网络结构。

4、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又叫空中接口,是无线通信中非常关键的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是指在无线信道中,通过无线介质将用户终端与网络节点连接起来以实现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技术,无线接入信号应遵循一定的通信协议,如蓝牙技术、WIFI或3G技术等。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接入将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的信息接入服务。

二、数字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数字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处以光纤无线接入技术为例,研究数字接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全光网络的不断发展,光纤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光纤接入技术是指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技术,从技术上可以分为有源光网络和无源光网络。目前,光纤无线接入技术成为宽带无线技术的最新发展。

光纤无线接入系统主要由前端的无线网络和后端支撑的光网络组成。无线网络由无线路由器、无线基站和少量网管组成的多跳无线格状网络(Mesh网络),可以有效的实现无线资源管理。而全光网络采用标准的PON结构,由光线路终端、分光器(光功率分路器或波长分路器)、光节点及互联的光纤组成,并通过光线路终端直接连接到无线网关上,与无线网络直接相连。由于无线基站可以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频谱再分配,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这一技术具有很高的带宽。光纤无线接入技术可以支持用户的高宽带需求。

随着电力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因此,采用光纤无线接入技术,必然能使得电力通信系统具有更高带宽和更加丰富的业务。且随着IP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大量应用,未来的电力通信网络将逐渐是基于IP的端到端网络,可以提供高带宽和高可靠性的通信需求,并均可以通过固定接入或无线接入提供丰富的业务种类和独立的接入方式。光纤无线接入技术不仅容量大、接入灵活、性价比高,还具有“自组织”的生存优势,当某环节断裂时,用户依然可以自适应的与相邻的无线路由器相连,并继续保持通信。

电力通信系统中,光纤无线接入系统的接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在核心交换机上连接光纤无线基站,为电力系统提供空中接口服务。另一种是在系统中的光节点上直接连接光纤无线基站,为电力系统提供空中接口服务。在电力通信系统光纤无线接入技术中,用户终端的无线设备发送分组数据到一个与其相邻的无线路由器,然后该路由器将分组数据注入多跳无线格状网络,分组数据经过多跳无线格状网络传送,经过多跳并最终送达中心局,完成信息交互。

电力系统光纤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可以采用单基站覆盖、多基站覆盖和混合覆盖等多种覆盖方式。单基站覆盖适用于独立存在的区域,如某一成片的面积不大的区域。多基站覆盖。多基站覆盖既可以覆盖连续的区域,也可以覆盖非连续的区域。混合覆盖则综合运用上述上中方法。

三、小结

无线接入技术篇8

电力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优势明显。如果作业环境恶劣或者气候环境复杂,采用有线通信网络,在电力信息的采集、电网移动终端的接入以及信息系统运行的监控以及信息交互等等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线通信技术所采用的是无线接入技术,网络与用户终端是采用无线通信均技术建立联结的。但是,电力无线通信网络在运行中,会因无线接入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导致安全可靠性难以保证而导致安全隐患。针对电力无线通信网络运行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从网络运行时间出发采取防护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图1为电力无线通信网络。

一、电力无线接入技术

电力通信主干网所采用的接入技术为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有很多,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本地环路系统、无线局域网等等。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移动用户接入无线技术,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为主,还包括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时分多址、宽带码分多址等等。多媒体监控所采用的是视频接入、音频接入等等。

二、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

无线接入技术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所涉及的技术种类非常多,但是,由于无线通信信息传输存在着信号不稳定性,导致数据信息传输的速度慢而且缺乏可靠性。

(一)无线接入技术具有临时性调整

电力通信采用无线接入技术,终端接入存在着临时性,这就意味着无线信息的接受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无线通信的信道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每一次通信中,为了确保无线通信的安全可靠,都要对用户进行登录验证,确认用户的登录权限之后,才可以允许用户接入终端。相比较于电力有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不仅信号稳定性比较差,而且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无线通信的可靠性步入有线通信技术。这就意味着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数据信息丢失的风险,电力无线通信技术所存在的这一问题也是需要重点解决的。

(二)无线接入技术存在着抗干扰问题

无线接入技术所存在的抗干扰问题。这些干扰分为有针对性的干扰和无针对性的干扰,其包括天线、噪声等等所造成的干扰,多址干扰、码间干扰等都属于是无针对性的。有针对性的干扰主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干扰措施,多出现与军事应用领域中。比如频带干扰、瞄准干扰等等。电力无线通信网络在运行中所遭受的干扰与无针对性的无线接入干扰有关。即便是存在干扰信息,也不会对发射源造成影响。接收源则会因干扰问题的存在而使得所接收的信息需要进行鉴别,摒弃虚假的信息,保留真实的信息。

(三)无线接入技术的数据冲突问题

无线接入技术的数据传输中会存在数据冲突问题。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信道空间有限,当一个信道所发送的数据信息是由多个发射源在同一时间发射,就会由于信道狭窄而使得多个数据被阻塞在信道中。此时,就要将信道检测机制构建起来,可以对网络数据传说中的数据冲突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以避免由于网络拥挤而影响到网络的正常运行。

三、电力无线通信安全隐患

(一)电力无线通信网络所存在的风险

电力无线通信网络的运行中,由于黑客较为熟悉传输协议,因为,会对无线通信网络产生危害,并对其进行攻击,使网络运行风险问题产生。在黑客对无线通信网络攻击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从外部网络通过网关进入到局域网路中,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窃取用户信息,还会对无线通信网络造成破坏,造成网络无法正常运行。

黑客无线通信网络的攻击使外在风险因素,电力无线通信网络的管理人员则是内在的风险因素。管理人员对网络的运行情况以及网络的设计都会非常熟悉,因此管理人员对无线通信网络的破坏力也是非常强的。为了避免管理人员给无线通信网络造成破坏,就需要对无线通信网络实施权限管理,以降低无线通信网络的风险度。

(二)电力无线通信网络存在安全漏洞

电力无线通信网络以数据终端单元为主。当数据上行传输的过程中,无线通信用户的终端设备串口上所传输的数据信息会通过无线终端设备将信息打包为IP包,通过网络平台传输到数据中心系统,进行分包。当数据下行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中心系统会将所接收到的IP包在线传输给无线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会将IP包进行还原处理而形成串口数据流,之后将数据信息发送给数据端的用户。如果说无线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没有进行身份认证,则就无法针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采用进行加密,且数据信息传输时间需要长时间,进而就会留下安全漏洞而让黑客对无线通信进行攻击。同时也会存在生产重复数据包的问题,进而导致数据。

四、电力无线通信防护技术

(一)电力无线通信网络采用数据传输加密技术

电力无线通信网络进行加密,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数据信息传输中导致数据丢失。采用加密的方法,就是将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运用加密算法转变为密文,而要获得数据信息则要通过解密的过程。有关数据信息管理人员只要使用解密密钥就可以文件恢复为可读。给无线通信网络上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是对数据信息进行保护的一种形式使得数据信息不会受到破坏。数据信息传输的过程中,还要使用传输密码。随着通信为了技术的不断升级,加密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数据,包括图像、语音等等,都可以用于加密。

(二)电力无线通信网络采用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就是权限受控技术,即对登录电力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控制,通常会采用身份验证的方式。通过采用具有归属性的预定义组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核查、限制。通常访问控制技术会由网络管理员来实施,目的是对用户的网络资源访问以有效控制。访问控制技术可以发挥多种控制功能,在制止黑入侵网络平台之外,合法的用户就可以安全登录到指定的网络平台上,以避免非法分子进入到网络平台上窃取资源。

在实施电力无线通信网络的访问控制措施的时候,从入网开始就要对访问以控制,包括目录级、属性、服务器、网络节点、为了端口等等,都要实施安全控制。访问控制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强制性的访问控制或者自主性的访问控制。强制性的访问控制是要对用户的访问以强制性控制,这种控制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用户只要登录无线通信网站,就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否则就不能顺利登录到网络平台上进行访问。对用户进行自主访问控制,就是用户有权利访问自身创建的访问对象并授予访问权限,以避免非法用户入侵无线通信网络而导致数据信息丢失或者遭到破坏。

结语

上一篇:无线电通信技术范文 下一篇:微格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