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风险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3 14:53:23

外包风险论文

外包风险论文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综述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8-0008-04

自2003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全面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原理、方法和技术的专著《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进行了广泛地探讨并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渐入爆发期,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潜力凸现。为了推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笔者拟就国内学者们自2004年以来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外包的理论基础、外包的内容及方式、外包的风险及对策、外包的实施等五个方面加以综述与展望,以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和决策时参考。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

许多学者直接指出了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原因:(1)有的学者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专业化的服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组,实现业务流程再造;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业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人力资源工作效率;建立双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利益共享[1]。(2)有的学者概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主要驱动因素体现在为企业的成本、战略、服务、运作方面创造价值[2](3)有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直接驱动力在于企业规模精简;企业高速成长或衰退;业务全球化;增强竞争力;结构重组[3]。(4)有的学者概括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原因:人才市场化程度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的不足;身份制突破和企业用人自回归;企业成本竞争的压力;人力资源战略性的体现[4]。(5)有的学者则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最主要的原因是成本的压力;对专家服务的需求;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的影响;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再造[5]。

也有一些学者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能获得许多优势的角度阐述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原因:(1)有的学者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带给中小企业的优势:有助于中小企业留住优秀员工;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集中资源聚焦核心能力;有效地降低人才招聘的风险[6]。(2)有的学者探讨了人力资源职能外包的意义: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和调动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的积极性[7]。(3)有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化学工程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最终能节约管理时间,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自己的能力得到发展,有利于它建立学习型组织部门,分散公司的管理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8]。

总之,从企业外部来讲,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从企业内部来讲,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趋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组的需要。这二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2.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

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的研究主要有下述几种观点:(1)有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渊源是交易费用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9]。(2)有的学者先是从交易费用理论、委托―理论、竞争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对物流外包的机理进行阐释,然后指出这些理论当然也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10]。(3)有的学者概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交易成本理论、企业风险承担理论、专业分工理论、委托―理论和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等[11]。(4)有的学者则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总结,认为除了劳动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价值链理论、木桶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委托―理论、竞争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之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运作还涉及到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依存理论、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企业生态竞争理论等一些基本理论[12]。

总之,学者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运作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核心能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而其中最重要的则又是核心能力理论。学者们认为,依据此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就是将重复的、基础性的、技术含量低的、不具备特殊专长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出去,集中精力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努力培植自身的核心能力,力求把自己的核心业务做精、做大、做强,赢得行业竞争优势。

3.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及方式

有的学者重点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1)有的学者认为最适宜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是医疗保险金、养老金、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的缴纳;其次是招聘;最后是培训外包[13]。(2)有的学者指出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主要项目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福利和津贴;管理制度设计[14]。(3)有的学者则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内容一般包括:招聘外包;福利外包;薪酬外包;培训外包;绩效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外包[15]。

也有一些学者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及方式选择:(1)有的学者认为以下这些人力资源活动适合于外包:职位说明书编写,职位评价,薪资调查,薪资方案设计,对管理人员做薪资方案培训,薪资发放等薪酬管理;建立计算机系统和维护技术性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制作委派成本预算、委派信和有关文件资料,外派人员的薪酬和福利管理,对外派人员及其家属进行岗前引导培训等国际外派人员管理;管理人员继任计划设计,向外安置人员,新员工岗前引导培训等组织发展;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各种与雇佣及社会保障相关的数据和报告等;寻找求职者信息,招聘广告,进行招聘面试、预筛选、测试、求职者背景审查及推荐人调查,开展雇员租赁等人员配置工作;技能训练,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安全培训,团队建设训练,计算机培训等培训工作。他们还认为人力资源外包方式有:全面人力资源职能外包;部分人力资源职能外包;人力资源职能人员外包;分时外包[16]。(2)有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化学工程企业的以下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适宜部分外包:大中专学生招聘,高级经营管理等特殊人才招聘,临时劳务人员招聘,国外施工人员的招聘;职位评价和薪资调查,薪资发放,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福利管理;项目管理培训,施工管理专业培训,国际经营管理和文化敏感性培训,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培训等[17]。(3)有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方式有全面人力资源职能外包、部分人力资源职能外包、人力资源职能人员外包三种方式,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部分人力资源职能外包。外包项目有:招聘外包;培训外包;薪酬外包;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外包[18]。

综上所述,学者们认为原则上要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价值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性来确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及方式,理论上可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全部外包,实践中主要是将薪酬、福利、培训、招聘、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几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外包的形式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整体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小包干、人力资源大包干、人力资源综合外包等。

4.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及对策

有的学者着重分析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产生的风险:(1)有的学者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有:企业自身能力约束的风险;企业员工及公众的反应风险;供应商的选择风险;企业文化沟通的风险[19]。(2)有的学者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为:整体性链接缺失的风险;企业文化沟通及传递失真的风险;对环境变化应对迟钝的风险;员工流失的风险;企业经营安全方面的风险;外包机构的质量和专业素质风险[20]。(3)有的学者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安全性风险;员工抵制的风险;潜在费用增加的风险;影响企业运行效率的风险;文化冲突的风险等外包风险[21]。(4)有的学者概述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有依赖性风险、溢出性风险、信任风险、相对精通程度、战略能力风险等[22]。

另有一些学者不仅分析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所产生的风险,而且提出了应对的措施。(1)有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主要有:来自法律方面的风险;来自于内部员工方面的风险;来自于安全和保密方面的风险;来自于合同协议方面的风险;外包服务商选择风险;信用风险等。并提出要建立外包风险的预警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风险监测与控制机制和实施外包风险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来防范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所产生的风险[23]。(2)有的学者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主要有企业自身能力的约束;外包成本的错误估计;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失当;与内部员工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外包服务商在企业文化上的冲突。应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策略主要有:明确外包的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外包的成本效益分析;对外包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规划;选择合格的外包服务商;签订完善的合同;与企业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对外包服务商实施有效的沟通与监控;对已经完成的外包活动进行总结评价[24]。(3)有的学者指出人力资源外包的潜在风险是:有价值的商业机密的泄露;潜在的高额成本支出;来自外包服务商自身的风险。降低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对策主要有:成立决策机构;根据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确定外包项目;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谨慎选择服务商;建立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加强与各方的沟通[25]。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主要有:外包商选择风险;退出外包的风险;面临经营成本增加的风险;经营安全的风险;面临经营效率下降的风险;文化沟通的风险;企业自身能力约束的风险。防范风险的对策主要有:要建立外包风险的预警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风险监测与控制机制和实施外包风险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来防范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所产生的风险。具体来说主要有:精心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签订完善的外包合同;与企业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对外包服务商进行有效沟通与监控;对已经完成的外包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5.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实施

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施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观点有:(1)有的学者总结了有效的人力资源外包过程通常包括的步骤:成立决策机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进行研究和规划;寻找可能的服务商;起草项目计划书要求;进行服务商分析和选择;协商签订一份完善的合同;与人力资源职能人员及全体人员沟通;维护进行中的合作关系;监控服务商的工作绩效[26]。(2)有的学者认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七个关键因素为正确判断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企业内部进行充分的沟通;细化所要外包的职能;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管理好与外包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成本效益分析;监控和评价外包商的业绩[27]。(3)有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认为,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应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充分结合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自身进行分析,谨慎地制定是否进行外包的决策以及外包哪些管理环节,保留哪些管理事务;认真选择有实力,并能提供与组织发展需要服务匹配的外包服务商,明晰外包合同的有关条款,制定好监控体系和绩效考评体系;努力营造与外包服务商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并经常保持与外包服务商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建立相互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制定一套应付非常规事件的应急系统,以应对由于外包服务商或市场原因出现的不可监控的风险[28]。(4)有的学者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运作过程:成立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委员会;明确企业进行外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对企业自身条件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评估;选择外包服务商的方式;拟定周密的外包计划;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监控外包方案的实施过程;调整外包活动。同时,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层面的实施对策:必须与企业战略的抉择、策划和实施相关;必须与组织变革相关;必须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相关;必须考虑价值驱动功能;细化所要外包的职能;在企业内部进行充分的沟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转型;人力资源管理经理要成功转变角色;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29]。(5)有的学者提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六项策略:按照科学的流程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确定适宜外包的项目;甄选外包服务商;签订详细周密的外包合同;与外包商及内部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外包服务过程管理及持续风险控制[30]。(6)也有学者主张中小企业应从以下四方面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正确判断企业的核心能力业务;在企业内部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机构并处理好与其的关系;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31]。(7)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化学工程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应遵循的步骤和程序为:成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组织;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成本效益分析;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战略性价值和独特性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商;谈判、审查和签订外包合同[32]。

总之,学者们认为要成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必须遵循成立决策机构,正确判断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进行研究和规划,寻找可能的服务商,起草项目计划书要求,进行服务商分析和选择,协商签订一份完善的合同,与人力资源职能人员及全体人员沟通,维护进行中的合作关系,监控服务商的工作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成果评估等基本程序,同时还要从企业层面和外包活动层面采取详细、周密的实施策略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总的来说,2004年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潜力凸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研究日益红火,但是,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案例研究还不够深入,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践的需要,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案例研究稀少,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缺少可资借鉴的鲜活经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2)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立法的研究严重滞后,规范外包业务的经济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特别是至今还没有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收费标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收费比较混乱,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健康发展;(3)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的研究不够重视,缺乏对其服务内容、专业素质和培育等方面的规范研究,给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带来更大的风险;(4)缺少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信息化过程缺少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很难适应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此,上述这些问题正是下一步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研究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林 枚.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动因及风险规避策略[J].企业活力,2007,(5):50.

[2]孙 锐,石金涛.组织HR外包有效性因素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11):30.

[3]刘 斌,郭彩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54-55.

[4]闻效仪.中国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的原因[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11):51-53.

[5]彭剑锋,等.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92-494.

[6]吕冬梅.浅议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J].山东经济,2006, (3):64.

[7]胡 松.浅谈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J].当代经济,2007,(4) (上):30.

[8]戴孝悌.化六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方案设计[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73.

[9]张 干.明华船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决策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04:3-4.

[10]王淑云,孟祥茹.物流外包与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社,2005:24-40.

[11]左 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的动因与创新取向[J].统计与决策,2006,(5):142.

[12]刘 斌,郭彩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方法[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88-126.

[13]苏文坤.浅谈人力资源外包[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 (8):51-52.

[14]黄昱方.人力资源外包:提升中小企业集聚效应的新途径[J].特区经济,2005,( 11):248.

[15]李富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现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4-125.

[16]彭剑锋,等.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95-497.

[17]戴孝悌.化六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方案设计[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52-58.

[18]于东阳.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5, (中):260.

[19]陆雪君.浅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及风险管理[J].企业经济,2006,(4):19.

[20]王 璐.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53-54.

[21]王建平.怎样成功实施人力资源外包战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7):63-64.

[22]孙 锐,石金涛.组织HR外包有效性因素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11):30-31.

[23]刘 斌,郭彩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86-190,222-224.

[24]黄 婕.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下旬刊):239-240.

[25]靳 娟.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防范策略[J]. 中国劳动,2005,(10):55-56.

[26]彭剑锋,等.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97.

[27]李国昊.浅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J]. 江苏商论. 2006,(4):128.

[28]刘帮成,唐宁玉,朱晓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践现状:49家组织的调查[J].经济管理,2007,(15):50-51.

[29]刘 斌,郭彩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79-295.

[30]李芝山.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实施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6):56-57.

[31]李传裕.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外包管理[J].江苏商论,2007,(5):102.

[32]戴孝悌.化六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方案设计[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47-68.

Review 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utsourcing in China Since 2004

Dai Xiaoti1,2,Zhang Xiaoxin1

(1.Economy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2.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Nanjing 210038,China)

Abstrac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utsourcing is very hot in the world today. I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keystone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research. This paper summariz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utsourcing theory since 2004 from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the cause, the theoretic base, the content and manner, the risk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implement measure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utsourcing. It prospects this theory nowadays.

外包风险论文篇2

关键词: 油田企业;业务外包;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02702

1 概述

1.1 业务外包概念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业务外包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比如从外包的形式上来看,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外包主要是指一家公司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并由该公司为委托公司提品或服务,而这些产品或服务委托公司自己本来是可以生产的。从外包的目的来看,外包是企业在充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资金运用效率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本研究基于“油公司”管理模式,倾向将业务外包界定为:油田企业将一项或多项原来由内部运作或控制的产品生产或服务转交给外部承包商,承包商提供本企业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企业需求的一种特殊的合作模式。

1.2 业务外包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企业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给较好的专业公司,一方面可以把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投入到核心业务;另一方面,由于对方企业一般拥有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因而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好而成本也低。因此,企业如何找准自身核心业务和对核心竞争力的恰当界定、划分,如何选择适当的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将是对业务外包决策中不可忽略的风险因素。

1.2.2 交易费用理论

通常企业在自制和外包之间犹豫不决,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当企业组织内部生产的费用远远高于外包交易的费用时,企业将选择外包。根据此理论在选择外包战略过程中,对于交易成本的考虑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由交易成本带来的风险也是值得警惕的。

1.2.3 委托理论

业务外包实际上外包商和承包商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确定经济合同关系,实现双赢的过程。由于合同的签订具有不完备性,不可能将所有的权利与义务都规定完备,同时对前瞻性的问题肯定考虑有所不足,但双方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都是一致的,因此在契约签订及后续执行的过程中承担的风险理应充分考虑。

2 油田企业业务外包风险分析

2.1 核心竞争力丧失风险分析

国内有学者指出,外包战略所造成的最重要的潜在风险是有关公司学习机会和核心能力培养机会的丧失问题。业务外包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链的整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油田企业价值链主要包括勘探开发、油气开采、集输销售三个主要环节,而在实现这三个环节过程中需配置物资供给、科研创新、道路运输、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管理等辅助业务。因此油田企业如果对核心业务界定不恰当以及承包商选择不合理,会引发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构成成分的丧失。

2.2 服务质量下降风险分析

由于承包商企业经营能力、技术技能能力与外包商的要求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或者达不到的合同约定水平,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具体可表现为服务速度的减慢或延迟、不能达到令企业满意的水平,以及外包业务执行人员技能的降低等。比如在油田企业中采油现场业务外包过程中,参数录取不及时、录取错误、技能操作水平欠缺、现场安全管理不达标等都是服务质量下降的体现。

2.3 成本费用增加风险分析

企业业务外包只有在企业外包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承包商供应成本之和小于自己的生产成本时才会发生,而业务外包的发生必然会产生成本费用增加的风险,具体而言可包括谈判合同细节时发生的成本;合同变更所需花费的成本;监督执行费用;以及违约解决机制时所需的争议成本等。

2.4 承包商锁定风险分析

当分包方将业务外包给承包商后,随着业务交易的深入,相关业务的主动权交由承包商,特别是在油田工区市场竞争力不充分,油田企业相关业务能力缺失等相关背景下,被承包商锁定的风险大大增加。一旦承包商被锁定后,无论是在契约订立过程中还是在交易成本提高的过程中,承包商占有优势,占有主动权,进而给油田企业带来损失。

2.5 整体运作不畅风险分析

由于双方企业在管理层面、制度层面以及员工层面都具有差异,双方企业文化的融合需要过程和努力,给企业整体运作带来不畅。因为双方企业文化的不相容使得双方目标不能统一,不能就有关问题达成理解,也会引发冲突。此外,承包商如果不能将该业务的一些最新信息及时反馈给外包企业,也将使得外包企业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并且将影响到外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与提高。

2.6 法律纠纷风险分析

由于大部分契约都是不完全的,一方面经营环境充满着各式各样的不确定性,企业不可能搜集到所有与外包契约安排相关的信息,从而无法把外包服务需求规范下来并列入契约条款中。同时大多数的契约缺乏前瞻性,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如未来外包服务的定价、新技术的开发、服务的质量和等级等都缺乏明确的解决机制。契约的不确定性不仅增加了外包的事后成本,在客观上助长了承包服务商的机会主义行为。此外,各种法律纠纷的发生对分包企业,尤其是国有油田企业的社会形象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 业务外包风险的量化评估

3.1 外包风险影响等级及量化评估

外包风险影响等级主要反映的是某项业务外包出去对分包方企业的影响程度,引用徐姝(2006)等已有研究,按照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ESC,Electronic Systems Center)采办工程小组1995年提出的风险矩阵方法,对外包风险进行等级划分。本处共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关键”、“重要”、“一般”、“轻微”和“可忽略”,每个风险等级对应相应的程度描述并予以赋值。即“关键”为5分,表示风险一旦发生外包业务宣告失败,外包终止;“重要”为4分,表示风险一旦发生,如果要维持外包业务分包方企业将产生很大的损失,有可能引发外包的失败;“一般”为3分,表示风险一旦发生,分包方企业为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外包业务基本能够维持;“轻微”为2分,表示风险一旦发生,对分包方企业产生的影响不大,外包业务的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可忽略”为1分,表示风险一旦发生,对分包方企业及外包业务几乎不产生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2 外包风险发生概率及量化评估

外包风险发生的概率也就是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ESC同样对风险发生概率划分了5类并给出了相应的百分比区间。具体如下:“非常不可能发生”对应百分比为“0%-10%”、“不太可能发生”为“11%-40%”、“可能在实施中期发生”为“41%-60%”、“可能发生”为“61%-90%”以及“极有可能发生”为“91%-100%”按照风险发生概率的区间大小同样赋予不同等级的分值,与风险等级赋值相似,按风险概率区间分别赋予1-5分。

3.3 业务外包风险评估量化矩阵

对业务外包风险的评估由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即风险影响等级×风险发生概率,因此业务外包风险的量化评估由上述两个因素乘积构成风险量化矩阵见表1。

根据表1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风险等级,结合各等级得分节点划分为低危风险等级1-4分,中危风险等级5-14分,高危风险等级为15-25。此矩阵为5×5矩阵,共25个项目,根据矩阵分布可见,低危等级的项目共有8项,分布共占有总数的32%,中危等级有11项占44%,高危等级有6项占24%。基本符合“两头小,中间大”的统计分布规律。

3.4 外包风险评估类型及量化区间

据表1可见,矩阵中25个项目的加权和为225,平均值为9分。根据风险等级及矩阵平均分值对应的外包状态可规划为四种类型,分别为适合外包、能够外包、考虑外包和慎重外包。按照前文已分析的业务外包风险点,共计6个项目,因此四种外包类型对应的风险临界点得分分别为24分、54分、84分和150分。外包类型及风险得分区间构成如表2所示,依据表2作为业务外包风险量化评估的对照表,将评估分归入相应的风险区间,以此来确定外包类型并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

4 案例分析

以油田企业中采油现场作业业务外包为例,对不同风险因素从风险影响等级和风险发生概率两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估,最终得出该项业务外包风险评估的总分。具体公式如下:风险因素得分=风险影响等级×风险发生概率得分;外包风险评估分=∑风险因素得分。下面以某位评估者对采油现场作业业务外包风险评估为例,具体的评分示例及评估计算如表3所示。

对影响油田企业业务外包6个主要风险因素分别从风险影响等级和风险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并根据对应赋值分进行统计,得出采油现场业务外包的评估总分为43分,根据表2外包类型与风险区间段来看,属于能够外包类型,但企业需要对部分因素要进行关注与控制。单个因素中成本费用增加风险因素得分最高为16分,属于高危风险点,企业应重点关注并利用相关的制度、约定等手段加以控制,防止因业务外包而导致相关成本费用的增加。上述只是某个评估者的评估意见,现实工作中可通过集体决策的途径,取集体平均值求的评估总分,并按照风险因素单项得分高低予以排序,确定需重点关注的风险因素,为后续保障性工作提供参考方向。

5 结论与不足

油田企业业务外包决策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对风险的评估是可以通过量化途径的;量化评估提高了决策的实效性,在集体决策过程中能够产生对比,风险防控的目标更明确。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主要是针对业务外包的决策阶段提供的风险分析和量化评估,对于已组织实施的业务外包项目分析和评估没有涉及,同时对风险等级和发生概率的赋值,以及风险区间划分仍需实践的论证。

参考文献

[1] 吕巍,郑勇强.外包战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途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8):56.

[2]金辉,杨帆.企业,你外包了吗?[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40.

[3]叶萍.业务外包与企业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4.

外包风险论文篇3

[关键词]电网行业;业务外包风险;风险管理

1深刻解读,从研究背景找寻关键驱动

一是战略优先,内因外力驱使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中国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依法治企、深化改革等社会趋势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等战略发展,电网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及新挑战。业务外包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策略,实施业务外包,将非核心业务转移出去,借助外部资源的优势来弥补和改善自己的弱势,从而形成并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向着业务更精、更专方向发展。二是前瞻预防,系统设计风险的先期预防管理。安全可靠运行是电网行业的首要要求。电网企业的各个业务单元,在业务外包的策划及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退出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业务外包风险。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行业内外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的经验基础上,运用既科学先进又成熟成功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机制,将业务外包风险控制在“未病”状态,对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的成功推进具有领航效应。三是问题解决,配套完善切实可行的体系机制。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整合外部优质资源,规避所有风险,仍然存在许多风险需要辨识、评估及控制。业务外包是促进企业发生重大变化的催化剂,因此需要企业在开展业务外包的同时,不能以包代管,必须结合业务特性,梳理、分析电网行业业务外包风险,并建立配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机制,为电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及业务外包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2切中肯綮,为业务外包风险管理提供方法理论

为了全面管理业务外包的风险,本文从风险管理的经典理论、法律及行业文献、标杆企业成功案例和企业实际等方面,结合精益管理工具FMEA等,经过大量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萃取风险管理成熟成功的方法论及最佳实践,引导并规范公司相关风险管理模式在业务外包过程中向外包单位延伸。第一,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双双纳入其中,它是一个多向的重复性过程,任何组件的失效都能够且确实对其他组件造成实质性的影响。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由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共同组成,并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成为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第二,《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等电网行业内外的政策相继出台,对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进一步指明方向。第三,针对业务外包开展成功的标杆企业,包括通信、电力、石油、化工及电子和汽车制造等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掌握风险管理方法理论及政策制度在企业的实践运用情况,为实际运用奠定基础。第四,通过综合调研、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在不同组织层面、不同职能及不同试点单位,充分了解电网行业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现状,总结归纳好的方面予以推广,明确界定需要改进的方面予以防范。整合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相关法规及行业文件、标杆企业最佳实践及全方位调研等理论依据构建业务外包风险管理机制模型。

3操作落地,整合理论实践形成操作流程

为使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得以操作落地,整合COSO风险管理框架、《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等相关体系及政策等,制定了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管理目标。开展业务外包风险管理要努力实现战略目标、合规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减灾目标的落实。第一,应确保将业务外包风险控制在与总体战略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不能仅为解决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企业长远规划。第二,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规范加强风险管控是业务外包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第三,确保企业与承包单位之间就风险管控的措施得到真实、可靠及有效的落实,及时了解承包单位的意见和需求,并把企业的各个政策对承包单位进行公开、透明地宣传,消除沟通不畅带来的不良因素。第四,确保企业业务外包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的有效执行,确保外包风险管理机制进入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的累积、改进和提升的良性循环,确保经营管理的有效性。第五,确保企业建立针对业务外包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等遭受重大损失。二是开展风险评估。明确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目标后,企业应对收集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外包业务管理措施及其重要流程等进行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第一,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是否有风险,有哪些风险,企业应当重点关注并识别与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紧密相关的风险。第二,开展风险分析工作,是根据外包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的大小和主次,以有的放矢地制定外包风险管理措施。基于电网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成功实践,采用失效模式分析(FMEA)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它是基于数据分析的风险防控方法,目的在于识别及评估一个业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如何消除或减少潜在失效的发生,并找出改善措施。计算方法为:风险度(RPN)=严重程度(SEV)×发生频数(OCC)×探测度(DET)。第三,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是根据风险分析得出的风险度值(RPN),评价该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等,SEV大于等于8或RPN大于等于280的风险项目是高风险,RPN大于等于120且小于280的风险项目是中风险,RPN小于120的风险项目是低风险。三是采取风险控制。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业务外包工作目标,确定合适的业务外包风险的总体策略及具体措施,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等的配置。第一,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根据业务外包的工作特性,分别采取规避(终止)、减少(控制)、分担(转移)、接受(保持)四个策略(如表1所示)。第二,实施风险管控方案。企业应根据业务外包风险采取应对策略,并对每一项高风险及中风险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包括风险管控的具体目标、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及业务流程、所需条件和手段、风险事件应对策略及具体措施、人财物的资源配置等。风险控制应满足合规的要求,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个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方案,并配以相应的程序和政策。四是实施监督改进。企业应以业务外包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定期对各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检验,要根据风险管理手册中的风险应对策略进行评估,对跨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控方案进行评价,提出整改建议,出具评价和建议报告,及时报送企业高层或分管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内审部门应至少每年一次,对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开展业务外包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及工作成效,进行监督评价。

4结语

随着电网企业内部依法治企和电力体制改革等趋势发展,外部业务外包市场的逐步成熟和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深化,业务外包将逐步成为电网企业的常用经营策略,同时业务外包也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必须采取预防措施管控各业务单元、各阶段及各环节的各类风险,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明确相关部门和监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强化业务外包的全过程监控,防范外包风险,充分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支持电网行业实现业务发展的集约化、体系化、法制化及精益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S].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S].2010.

[3][英]保罗•霍普金(PaulHopkin).风险管理:理解、评估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M].第2版.蔡荣右,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4]白世贞,国彦平,陈化飞.服务外包业务管理流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李媛,王津培.企业业务外包风险控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2).

[7]高军,王睿,李军.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防范对策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2).

外包风险论文篇4

针对国际工程中承包商面临的汇率风险,本文首先通过对影响汇率的因素和汇率理论进行分析,指出了汇率的随机波动性使得承包商难以可靠预测特定日期的汇率,从而必须面对汇率风险。进而从承包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应对汇率风险的基本思路、阐述了应对汇率风险的具体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风险对承包商经营利润的影响是很大的,是承包商必需应对的风险。作为国际工程的承包商,需要在工程承包中,从项目开发开始直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系统地考虑特定工程项目中所面临的汇率风险,选择适当的方法,比如,优化合同货币组合、在合同中加入调价规定、在企业内部总体平衡、利用金融工具等,对汇率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风险管理;汇率风险;国际工程承包

一导论

在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对各种风险的管理一直是参与项目的各方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承包商面对的众多风险中,汇率风险是普遍的、不可回避的风险。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在近些年汇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和应对就更有其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快速发展。比如,2000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完成的营业额为83.78亿美元,到2004年就达到了174.68亿美元,在五的时间内翻了一番还多。由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市场是风险相对较高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承包商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写的《菲迪克(FIDIC)合同条件》,规定了包括合同价格和付款在内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一般内容2。该合同条件规范了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各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已成为了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的基本参照条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丛书"对包括风险管理在内的国际工程管理涉及的各主要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其中,《国际工程融资与外汇》(第二版)一书较集中地论述了汇率风险管理问题;林九江先生在《利用金融、信用险等多种手段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一文中,针对2005年7月21日后人民币汇率因实行新的汇率机制而升值以来,如何使汇率波动对出口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从政策、金融、信用管理、企业经营管理、行业商会和信用保险等各角度提出了应对方案。

另外,国际对国家风险进行的评级,从宏观的层面给出了国家风险信息,这些信息也有助于对该国汇率趋势和稳定性的分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05年首次出版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从中国承包商的角度出发,分别对不同国家的风险进行了介绍和综合评级。

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包括汇率政策在内的国家政策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过程中,承包商所处的外界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我国金融行业与国际金融环境的接轨以及金融手段的创新,不断产生出了可供承包商选FIDIC合同条件由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写,从1957的至1999年已进行了多次修订和改版。目前的最新版为1999年版,包括《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施工合同条件》、《简明合同格式》等四个文件,另外在前期出版的标准合同文件中还有《业主/咨询工程师标准服务协议书》等文件。择的新的应对融资风险的金融手段。门明教授编写的《金融衍生工具原理与应用》,系统介绍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原理和应用方法,为工程承包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降低汇率风险提供了思路。

前述文献从不同角度,为国际工程承包商提供了分析汇率风险、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操作方法。在这些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在工作中的经历,在本文中从承包商的角度出发,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讨论了汇率风险难以预测的特点及其对承包商的危害,总结出了应对汇率风险的思路,介绍了多种应对手段。二、国际工程项目中承包商面临的汇率风险

外汇汇率风险是指一个组织、经济实体或个人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债权、权益)与负债(债务、义务),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其价值上涨或下降的可能。对国际工程承包商而言,外汇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和应付债务价值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即期或延期付款的商品、劳务或工程,在标的物已发货或交付、而货款尚未收支这一期间,外汇汇率变化所发生的风险;第二,以外币计价的国际信贷业务中,在债权债务未清偿前所存在的汇率风险;第三,未交割的远期外汇合同的一方,在该合同到期时,由于汇率变化,交易一方可能用更多或较少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的风险。

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在承包商开出各类付款保函、业主支付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并扣留质量保证金已成了最基本的安排。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承包商以某种方式为项目融资、接受业主的延期付款从而承担汇率风险已成了一般安排。在BOT项目中,承包商承担汇率风险的时间经常达到十年以上。另一方面,承包商的融资、采购活动中也经常会涉及到汇率风险。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都可能给承包商带来风险损失。由于承包商还要用本币进行项目结算,因此,本币、外币(可能有不只一种外币)和时间构成了外汇风险的三个基本因素。

汇率风险可能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近期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证。因国际游资利用相关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内在不平衡而刻意进行冲击,从泰国开始,各国政府被迫放弃了本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大幅贬值。原来以固定汇率制度为基础投资于东南亚各国的公司因此而受到了严重冲击。如拥有240亿港元总资产的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PeregrineInvestmentsHoldingsLimited),就是因为受到本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打击而被迫倒闭的。我国从事国际工程承包的企业很多缺少相应的生产/施工实体,主要利用自身的融资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渠道承揽工程项目,通过分包/采购合同组成针对特定工程项目的联合体实施工程。在履约过程中,承包商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协调各方来完成工程的建设。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承包商的账面预算利润常在10%左右,而工程的建设及收款周期一般要几年。即使正常情况下,汇率在几年的时间内波动10%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当以外币作为合同结算货币时,由于汇率的波动,完全有可能大幅减少项目利润,甚至造成项目的亏损。

三、影响汇率的因素及汇率的预测

(一)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汇率(即期/远期)主要取决于对该国货币供求的变化。影响外汇供求变化的因素包括:国际收支状况、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率的高低、货币供给、财政收支、利率、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政治与突发因素等。

实行固定汇率政策的国家,其货币的汇率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其变化趋势更多受政策目标的影响。这里要注意的是,固定汇率是指将本国货币与国际上某个或者某些主要货币(如美元或者一篮子货币)的比率固定,其本币也会跟随该参照货币一同变动。现实中,多数国家都会对汇率进行程度不同的管理或干预,以实现其经济目标。

(二)汇率理论及预测结果分析

影响现实汇率形成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为了解释和预测汇率的变动,产生了多种理论。以下通过分析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决定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探讨汇率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外包风险论文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包 外包风险 防范措施

无论什么时候,企业之间都会存在着竞争,其实归根结底,不过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是用人的竞争。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就非常的重要了,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更好的吸引和留住企业的人才。现如今,为了弥补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很多企业开始选择人力资源外包。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概念

在早期的时候,人力资源管理是进行人员招聘以及后期的人事分配等与人事相关的事务性的活动。包括到现在,都有着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依旧是这样。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其实还包括着对于人员的激励、人员的合理安排、更好的发展等这一系列的管理过程。观察其发展不难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由曾经的辅助性的部门转型为了战略性的部门,而且所需要进行的工作也随着政府的政策不断的改变和完善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在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在管理、咨询以及战略思考的时间分配比例是6:3:1。这无疑让人力资源外包成为了可能。

人力资源外包其实就是一些企业因为自己内部的一些原因,无法很好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的时候,找专业的公司或者人来提供对应的服务的一种模式。

二、人力资源外包存在的风险

一个方案或者是计划的实施,利益和好处是一定有的,与此同时,风险也会随之产生,人力资源外包也是如此,它存在的风险主要如下:

(一)外包机构和企业本身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时候,都是和外包机构签订合同的方式进行的,无论是合同签订前还是签订之后,企业对外包机构的了解、外包机构所获得的企业内部情况的资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对称性。一方面,企业没有很好的了解外包机构的相关信息,也就无法选择更好地、更适合自己企业的外包机构来进行外包工作;而另一方面,外包机构对企业情况的掌握程度的不完整,很可能导致外包机构所提供的外包服务无法很好地满足企业真正的需求,最终造成外包服务的失败告终。

(二)企业文化冲突的风险

一个企业的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在企业内部的员工的意识中是很难被改变的,换句话说,企业的文化其实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内部的员工们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一旦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外包机构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很可能无法认识到企业已有的文化或者说直接依据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企业文化,这时候便会出现因为文化冲突导致的沟通问题的出现,在严重的时候很可能造成外包的失败。

(三)信息安全的风险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企业一些特有的文化或者是机密事件。而在企业与外包机构进行合作的时候,很多的信息是必须提供给外包机构的,比如企业的一些战略决策、企业的人员结构等,很多时候,这些信息都是属于企业内部文件的。如果这些信息被泄露出来,那么企业的处境会变得很危险。一方面,外包机构可能是无意间泄露了企业信息,另一方面,可能是外包企业故意而为之的。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对企业的存在和正常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

三、规避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措施

由前边的内容可以看出,人力资源外包是一个需要进行策划和监督的过程。虽然说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我们在风险发生之前,制定出规避风险的措施,便能很好的避免风险的发生,获得预期的效果。

(一)更有针对性的选择外包机构

现今社会,外包机构的门槛相对比较低,这也就存在着很多并不具备相对的能力承接外包的小型外包机构浑水摸鱼的情况。因此,在企业委托外包机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委托机构的具体情况,在有些特殊的时候,更是需要对多家机构进行分析对比来确定应该选择哪一个机构。与此同时,在企业确定了外包机构之后,也需要引导外包机构对企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便于外包机构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案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

(二)签订保密合同或增加保密条款

为了更好的保护企业的利益不因为外包机构有意或是无意的泄漏造成的损失。在企业和外包机构确定了合作关系签订合同的时候,可以选择附加一份独立的保密合同来维护企业利益,或者是在签订合同的时候附加保密条款。有了这些条款或者是合同,一方面可以很好的遏制外包机构泄漏企业机密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外包机构出现了泄漏的情况,那么也有对应的措施来尽可能的降低损失。

(三)建立外包风险监管预警机制

在企业决定了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这种方式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成立专门的策划小组来策划外包工作的具体流程,并分析出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些风险如果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这种最基本的预警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的发生。

另一方面,需要明确进行外包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在确定了外包机构并进行合作谈判的过程中,一定要表明企业的意图,让外包机构明确承接这次的外包工作最终需要达到的效果、企业最终所要获得的利益。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避免外包机构在承接了任务之后投机取巧或者是敷衍了事。

无论是预警机制,还是监管机制,都需要企业明确自己的目的和想要获得的利益到底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从而取得相应的成果,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小结

外包风险论文篇6

针对国际工程中承包商面临的汇率风险,本文首先通过对影响汇率的因素和汇率理论进行分析,指出了汇率的随机波动性使得承包商难以可靠预测特定日期的汇率,从而必须面对汇率风险。进而从承包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应对汇率风险的基本思路、阐述了应对汇率风险的具体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风险对承包商经营利润的影响是很大的,是承包商必需应对的风险。作为国际工程的承包商,需要在工程承包中,从项目开发开始直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系统地考虑特定工程项目中所面临的汇率风险,选择适当的方法,比如,优化合同货币组合、在合同中加入调价规定、在 企业 内部总体平衡、利用 金融 工具等,对汇率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风险管理;汇率风险;国际工程承包

一导论

在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对各种风险的管理一直是参与项目的各方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承包商面对的众多风险中,汇率风险是普遍的、不可回避的风险。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在近些年汇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和应对就更有其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写作 论文 网

随着我国与世界 经济 的联系日趋紧密,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快速 发展 。比如,2000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完成的营业额为83.78亿美元,到2004年就达到了174.68亿美元,在五的时间内翻了一番还多。由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市场是风险相对较高的新兴的发展

二、国际工程项目中承包商面临的汇率风险

外汇汇率风险是指一个组织、 经济 实体或个人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债权、权益)与负债(债务、义务),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其价值上涨或下降的可能。WwW.133229.coM对国际工程承包商而言,外汇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和应付债务价值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即期或延期付款的商品、劳务或工程,在标的物已发货或交付、而货款尚未收支这一期间,外汇汇率变化所发生的风险;第二,以外币计价的国际信贷业务中,在债权债务未清偿前所存在的汇率风险;第三,未交割的远期外汇合同的一方,在该合同到期时,由于汇率变化,交易一方可能用更多或较少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的风险。

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在承包商开出各类付款保函、业主支付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并扣留质量保证金已成了最基本的安排。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承包商以某种方式为项目融资、接受业主的延期付款从而承担汇率风险已成了一般安排。在bot项目中,承包商承担汇率风险的时间经常达到十年以上。另一方面,承包商的融资、采购活动中也经常会涉及到汇率风险。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都可能给承包商带来风险损失。由于承包商还要用本币进行项目结算,因此,本币、外币(可能有不只一种外币)和时间构成了外汇风险的三个基本因素。

汇率风险可能对 企业 造成严重影响。近期发生的东南亚 金融 危机就是一个例证。因国际游资利用相关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内在不平衡而刻意进行冲击,从泰国开始,各国政府被迫放弃了本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大幅贬值。原来以固定汇率制度为基础投资于东南亚各国的公司因此而受到了严重冲击。如拥有240亿港元总资产的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peregrine investmentsholdings limited),就是因为受到本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打击而被迫倒闭的。我国从事国际工程承包的企业很多缺少相应的生产/施工实体,主要利用自身的融资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渠道承揽工程项目,通过分包/采购合同组成针对特定工程项目的联合体实施工程。在履约过程中,承包商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协调各方来完成工程的建设。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承包商的账面预算利润常在10%左右,而工程的建设及收款周期一般要几年。即使正常情况下,汇率在几年的时间内波动10%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当以外币作为合同结算货币时,由于汇率的波动,完全有可能大幅减少项目利润,甚至造成项目的亏损。

三、影响汇率的因素及汇率的预测

(一)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汇率(即期/远期)主要取决于对该国货币供求的变化。影响外汇供求变化的因素包括:国际收支状况、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率的高低、货币供给、财政收支、利率、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 政治 与突发因素等。

实行固定汇率政策的国家,其货币的汇率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其变化趋势更多受政策目标的影响。这里要注意的是,固定汇率是指将本国货币与国际上某个或者某些主要货币(如美元或者一篮子货币)的比率固定,其本币也会跟随该参照货币一同变动。现实中,多数国家都会对汇率进行程度不同的管理或干预,以实现其经济目标。

(二)汇率理论及预测结果分析

影响现实汇率形成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为了解释和预测汇率的变动,产生了多种理论。以下通过分析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决定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探讨汇率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外包风险论文篇7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以严格的合同制为基础的。合问是工程招标投标这一具有高风险的特殊交易活动中一切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因此,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合同管理、风险管理是进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关键及核心。本文从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因素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浅析。

一、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因素分析

进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这样特殊、复杂的经济活动,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既包括工程建设的风险,又包括交易环节的风险。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主要风险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工程所在国的经济状况、经济实力、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给经济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比如:通货膨胀。工程所在国若是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致使当地的工资、物价以超出合同预期的幅度大幅上涨,货币则以超出合同预期的幅度快速贬值,将会直接严重损害工程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外汇风险:外汇风险包括工程所在国外汇政策的变动、汇率波动、外汇管制、合同选定的外汇贬值、合同确定的外汇比例不足、不能按时享到外币付款,倒贴利率差等因素给工程当事人造成的损害。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产生经济萧条,甚至可能导致工程中断.势必会给工程参与各方造成巨大损失等。

2.合同风险

合同是维护当事人利益的行为规范,是工程招标投标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因此,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将对有关当事人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包括:合同缺陷。合同文件中的错误、矛盾、遗漏、末尽事宜、含糊不清等问题都会导致当事人经济利益的损失。合同条件有失公正。合同条款的设置不符合国际惯例,尤其是责任条款、工程变更条款、价格调整条款质量条款、验收条款、不可抗力条款、索赔条款等。风险分担明显不合理,技术规范要求过于苛刻,都将给承包人造成较大风险。合同翻译问题。合同文件在翻译成不同国家文字时产生的意差,甚至出现翻译错误也会引起合同风险。

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通常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地质、地基、水文、气候条件的异常。这些条件与业主方提供的资料及其估计不符,出现较大的偏离;材料、设备等供应风险。主要是由于材料、设备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或供应不及时,将给承包人造成损失;工程变更风险。业主方提出的工程变更,无论是设计变更还是工程量变更,都会打乱承包而既定的施工计划和安排,给施工组织造成新的问题,增加新的困难,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损失。

二、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管理的措施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采取相应对策和方法中断风险源,使风险不致发生或发展的风险管理措施。风险回避,可以选择放弃来回避;可以利用合同条款进行回避;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回避。

放弃,即从根本上杜绝风险源。例如,承包商在投标阶段就认识别某项工程的风险巨大,可以选择放弃投标,回避工程承包的风险。但在回避风险的间时,也放弃了可能获得的盈利。

利用合同条款回避,风险回避亦可采用积极的方法,充分利用合同条款进行凶避,即力争通过合同谈判,对有关合同规定或条款进行修改、补充,使之有利于风险回避,例如,业主愈期支付风险的回避,通常在招标文件中只规定了月支付证书在工程师签字后业主应支付的期限,却未规定业主到期不支付应如何处理,对业主愈期支付缺乏约束,使承包商曲临业主愈期支付的风险。

承包商在合同谈判中应努力争取在合同中补充愈期支付要加付延误期的融资费的规定,利用这一条款,必能有效地回避业主愈期支付的风险。再如,外汇风险的回避,承包商可通过合同谈判,在合同的有关文件里合理确定外汇比例、明确固定汇率、约定以某种硬通货支付等,来有效回避外汇风险。

采取措施回避,针对承包商垫付资金的风险,承包商对采取尽量使用企业原有设备、材料;尽量使用工程现场已有设施;尽量在工程当地租赁设备、设施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为工程购置机械、设备、临时设施的费用支出,力争把这笔资金支出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最好是控制在工程预付款的数额以内),以回避资金垫付的风险。

2.风险减轻

风险减轻,是指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遏制已发生风险事故的发展态势及范围,将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小化。譬如,业主在承包商严重违约时,没收承包商的履约保函、在确认承包商无力继续履行工程合同时,立即撤换承包商;承包而在业主严重违约时,要求业主付款保证担保的担保人赔付款项、并采取索赔、停工、撤出工程现场等举措,都是减轻风险、降低损失的措施。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定的方式将风险转嫁出去,以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是风险管理重要措施。风险转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偿方式,即投保转移,支出一定的费用进行保险或保证担保,有偿地将风险转移给保险人或招保人;另一种是无偿方式,即协议转移,通过分包、转让等协议,无偿地将风险转移给他人。

4.风险利用

风险利用,是指对那些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选择合适的机会,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获利目的的风险管理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全部风险都能利用,只有投机风险才有利用的可能。主要是:政局失稳、对外关系紧张、法律不健全、外汇风险、货币贬值、合同缺陷、合同翻译问题、工程变更、图纸提供不及时等风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慎重地加以利用。

风险利用一般须按照分析风险利用的价值;计算风险利用的成本;判断承受风险的能力;制定风险利用的措施方案;妥善、灵活地实施方案的程序进行,力争达到最终获利的目的。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风险控制,而风险控制则主要研究风险转移,综上所述,四种风险管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措施当局风险转移。

三、结束语

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工程业主和承包商所处的地位不同,面临的风险及其大小亦各不相同。因此,无论是工程业主还是承包商,都须认真、慎重地进行风险辩识和风险分析,明确自己面临的或潜在的风险种类、风险性质及其风险度,确定出各自的风险管理重点。

外包风险论文篇8

关键词:金融外包;风险防范;监管机构

一、金融服务外包研究意义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而服务外包作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现代金融服务外包是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金融服务外包,已经发展到知识处理外包(KPO)、业务流程外包(BPO),并开始涉及知识流程外包(KPO)、第三方管理(TPA)等高端外包形式,各金融机构和服务商也因此受益巨大。市场在壮大,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风险防范机制,灵活、有效的应对各种风险,才能实现良性的发展。受监管实体越来越多的依赖外包业务,可能会影响到其管理风险及服从监管要求的能力,并对受监管实体的可持续性及其履行客户责任的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鉴于此,应对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意义在于:系统研究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和问题,为识别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外包领域中的风险做好理论铺垫;通过对我国金融服务外包风险防范的研究,为我国金融行业良性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我国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具体体现

(一)不良贷款清收外包及其风险

对于金融机构产生的不良个人消费贷款,传统的清收方法成本高、耗时长,部分金融机构将不良贷款外包给专门的清收机构。外包清收的品种包括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工程机械贷款等,清收的范围主要是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目前,清收外包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两点。一是外包清收资金控制存在风险漏洞。二是客户资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信用卡账单制作外包及其风险

信用卡信息外泄事件现今已经屡见不鲜,美国某信用卡服务商曾受到了黑客攻击,造成近4000万持卡人的个人信息泄漏。据统计,我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银行将信用卡账单制作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外包服务商承担了信用卡账单信函的打印、封装和投递功能。这首先会引发数据外泄的风险。外包服务商配置的打印封装系统往往为分体式,操作人员就有机会接触到打印在纸张上的客户隐私信息。其次,存在着持卡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例如外包服务商有可能将持卡人的个人信息泄露给广告公司。

三、我国金融服务外包风险防范

(一)合理确定金融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和服务商

(1)实行业务外包以前,金融机构应制定外包的具体政策和标准,主要包括对哪些业务适合外包做出评估。同时,应该全面考虑业务外包的程度问题、风险集中问题,以及将多项业务外包给同一个服务商时的风险问题。

(2)外包服务商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外包活动的成败。在做出外包决策后,金融机构的管理层应听取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法律、财务专家、人力资源的意见,然后才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去寻找擅长该业务的所有高级公司,通过仔细的调查、分析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外包服务商。此外,也要考虑外包服务商的财务状况。

(二)外包风险内部评估

在开始实施金融服务外包之后,为了确保及时将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或者在风险来临之前获得信号,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最小,必须在外包的过程中时刻对风险进行内部评估。

(1)派专人到外包服务商的公司任职,及时与外包服务商沟通在外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特派员作为一个中间人协调和处理在业务中可能出现的矛盾。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可靠,但容易受到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2)缩短金融机构和外包服务商沟通的周期。由于外包业务的关系,外包服务商肯定要定期向金融机构汇报业务报表或有关业务的进展情况。尽量控制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沟通周期以便于及早发现问题。

(三)完善金融外包监管制度

(1)金融监管当局应采取不同的监管程序。金融监管当局针对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的外包服务商应采取不同的监管程序。对于明确规定可以外包的业务,只需要经过备案程序即可,而对于规定之外的业务,则应经过监管机构的审查与批准程序。对于不同的外包服务商,也应采取有差别的监管程序。

(2)金融监管当局应进行外包业务的持续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监管。为了实现持续监管,可借鉴国际监管组织制定的监管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外包合同中制定相关条款,确保监管当局随时可获得监管所需的资料。

(3)金融机构及外包服务商均应制订应急计划。金融机构应该尽力要求外包服务商制订应急计划,保证信息技术的安全性,以及发生意外情况时灾难恢复能力。对业务外包的各种意外情形,外包商应设计必要的应急计划。

四、结论

我国金融外包业务的风险,第一类业务,主要集中在人力风险和管理风险中。需要时刻注意外包服务商的内部人员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所带来的风险。第二类业务,即金融机构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因其涉及IT系人力资源和内部审计等业务,则需要对内部风险中的财务风险、决策风险、管理风险、和外部风险中的技术风险及外包服务商风险加强监控和管理。第三类业务,属于支持性的核心业务,由于触及公司的一些核心内容,对于风险的控制则最为重要,其可能遇到的风险主要在财务风险、决策风险和管理风险的内部风险,以及外部服务商风险的外部风险等方面。

要防范金融服务外包过程中各种风险,我国须重视在岸服务外包市场开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内外结合”发展道路。要想更好地发展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并完善外包服务商的资格审查和信用 评级制度,以及有效的外包监管制度。2.制定相关法律。完善的法律可以保证外包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3.政府合理规划和建设金融服务外包园区和城市。充分发挥政府前瞻性的长远规划,应将各大城市分开管理,给予差别的政策,以最大程度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优势,避免各城市之间的盲目竞争。

[参考文献]

[1]刘莉,吴绒,李楠。金融外包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

[2]杨琳,王佳佳。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3]杨隆丰,王铁山,吴艳琴。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决策模型与战略选择。科技管理研究,2009,(6):366~369

上一篇:体育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