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19 18:27:25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反思;交流;能力;发展

1. 问题提出

反思也叫自我反省,是对自己已经进行过的言行进行回忆、评价与审视。早在我国古代学术著作《论语》,就明确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这不但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方法,也说明了反思对对学习的重要性。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在学习的24小时后,如果不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约有70%的知识将被遗忘。这充分说明反思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应采用不同方式及时进行反思交流,从而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关于学生的反思与交流的一过程也是元认知的过程。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Flavell把元认知定义为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目前就教学实践层面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与交流还做得比较薄弱,一方面有的教师缺乏引导学生自觉反思学习活动的意识,也不注意向学生提出反思的要求,这在客观导致了学生不能反思。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年龄太小,缺乏自主反思的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在数学课后,几乎是学完即完,没有进行当堂课的进行及时的自我反思;同时为了相应重庆市教委提出的“减负提质”的要求,在回家后,有的学生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少量作业,对课堂学习的内容不做任何复习与反思,特别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按照规定他们回家没有书面作业,老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适当布置口头作业,如果学生回家既没有书面作业,也不对当天的学习反思和交流,将导致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不高,数学能力发展受到阻碍。

因此通过反思与交流,不但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意在让学生把当天所学数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收获与困惑做自我小结,或是与家长交流,通过交流,一方面能及时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在“讲”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概括能力、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校的乐趣,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2. 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2.1 调查研究方法。

本调查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个案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

2.2 调查对象。

为了使所获得的信息更加全面,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我选择了所任班级的二年级七班和二年级二班全体学生。

2.3 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立足于所任班级,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学生数学学习反思内容的研究;二是学生反思与交流形式与方法的研究;三是激发学生反思与交流兴趣的研究;四是反思与交流有效性的研究;五是反思评价的研究。

3. 研究案例分析

3.1 学生数学学习反思内容的研究。

反思内容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学生回家进行反思与交流的内容,既要让学生在反思中体现反思内容的全面性,能对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进行全面的反思,也要探索如何突出反思的重点,让学生在反思中对重要的内容、方法及时得到巩固掌握。比如:倍的认识是二年级上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学习完这一知识后,回家反思交流十分必要。我请学生回家反思书P78第2题(停车场卡车的辆数是客车的6倍,客车有7辆,卡车有多少辆?)。首先请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找出关键句、找1份、找1份是多少、找6份,为什么要用乘法,然后把自我反思过程和家长一起交流,同时教师会把交流的过程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反思交流,一方面,让学生在回家交流的过程中,首先分析了做题的思路,反思了学习的方法;交流了为什么用乘法,反思了学习的内容;观察了自己给家长讲这道题的熟练程度和完成程度,反思了自己今天的课堂听讲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家长督促孩子每天回家及时反思,同时也能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2 研究学生反思与交流形式与方法的研究。

反思形式与方法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是探索学生反思与交流,家长倾听与提问互动的具体反思交流形式与方法,在回家与家长反思过程中,我不但采用了前面所提到的学生独立讲解,家长听的方式,还采用了家长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比如在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乘法口诀后,就采用了请家长和孩子对口令的形式,家长问二三得几,孩子答二三得六,家长问六几四十二,孩子答六七四十二,家长问几几四十九,孩子答七七四十九,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对口令的方式,不但对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情况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变换了学生顺背或倒背口诀的单一形式,提高了他们背乘法口诀的兴趣,而且家长也能在对口令的过程中和孩子积极地互动,真正了解孩子对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二是探索不同教学内容的反思形式与方法,回家反思方式有很多,但是针对不同的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反思形式,能提高反思的有效性,在回家交流中不但可以和家长一起交流反思,而且学生还可以采用写数学日志、办数学小报、画图整理单元知识等方式,比如:制作单元知识结构图,整理本单元知识就是一种有效性较强的反思方式,在二年级下册二单元“表内除法(二)”学习结束后,学生首先通过独立梳理二单元知识,以画图的形式归纳表内除法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整理复习课中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再次对自己的梳理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这一过程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小结和检查,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查漏补缺,有利于学生在不断反思中提高元认知的水平,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再如:写数学日记也是一种较好的反思形式,虽然二年级的学生写数学日记有较大困难,只有简单的几句,但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的交流,家长的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的数学日记内容变得比较充实,也能清楚地表达当天所学知识的重难点。不同形式的反思交流,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促使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3.3 激发学生反思与交流兴趣的研究。

探索激发学生反思与交流学生兴趣的有效措施,包括怎样的反思内容、反思形式与方法能激发学生参与反思与交流的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反思交流的活动中。因此在满足及时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下,采用回家和家长一起反思、写数学日记、制作单元知识结构图等多样化的反思方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空间,让他们在自主选择中,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参与其中,从而养成自觉的反思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孩子更喜欢以哪种形式进行反思交流,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比较喜欢口头交流和画图的方式。因此我认为在研究中还要不断思考,怎样让反思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何种内容的反思更能激发学生的反思积极性等。

3.4 反思与交流有效性的研究。

通过观察、访谈、测查、评价等,探索反思与评价的有效性,特别研究通过反思对学生知识巩固、能力发展、学习兴趣激发等方面的效果。在目前的研究中教师重点关注反思对学生知识巩固的效果,平时会通过观察孩子前一天和后一天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孩子在家的反思效果,或在一段时间的反思后,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反思情况,当然这些方式还比较单一,还不能全面地了解反思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兴趣等方面产生了哪些积极的作用,因此还应采用与孩子沟通、问卷调查、家访等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回家反思交流的情况,并根据反思情况做出调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反思交流的有效性。

3.5 反思评价的研究。

元认知控制中的调节即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探索如何对学生反思的形式、效果、积极主动性等情况进行评价,以便改进反思的形式与方法,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成功体验。学生通常在回家反思后教师将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检查学生反思的情况,比如在课堂上回顾前一天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前后两天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由小组长检查回家反思的情况,检查家长签字的情况,对回家反思较好的学生积极鼓励等方式,在检查完学生的反思后,将根据学生反思的具体情况打等级,共分为3个等级,A加五星是反思效果很好,A是反思效果一般,B是没有任何效果,同时学生得到5个A五星后,可以到老师这里换取礼品。通过这样不同形式检查反思效果及评等级换礼品的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反思意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反思情况,对自己的反思再认知,从而提高反思能力。

通过反思交流教师发现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的得到巨大提高:一是通过反思与交流,促进学生再学习,让他们在反思交流中及时查漏补缺,巩固数学知识;二是通过反思与交流,让学生逐步把握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等数学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数学认知结构的完善;三是通过反思与交流,让学生初步树立反思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四是通过反思与交流,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英杰主编:《元认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李光树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桑青松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马忠林主编《数学思维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5] 郑毓信著《数学方法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2

一、利用课堂契机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课堂上会出现很多需要学生反思的地方,如果我们教师不去抓那些契机,以此引导学生反思,使之形成习惯,那么又如何培养反思能力呢?所以我们首要的就是抓住课堂契机,把握课堂上每一个点,让学生不断反思。例如:我在执教《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探究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就安排了一个反思的环节,请孩子们反思一下刚刚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再让学生用反思获得的探究方法独立探究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当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时进一步告诉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经常回过头去看一看,好好的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这样会让你的学习更有乐趣,更加轻松,这就是反思的魅力。

二、利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数学逻辑性比较严密,每一个问题都不是毫无根据的,所以我们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过程,只有思考,才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着手去解决。如在教学加、减简便计算的时候,该教学内容涵盖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性质等等,在教学之前,我先出了几个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

(1)38+86+62=?

(2)162-26-34=?

(3)128+27-38=?

学生动手算了起来。有的学生很快便算好了答案,而有的学生还在冥思苦想。在全体学生完成计算之后,我问学生解题过程。算得慢的学生一步一步演示了自己的计算过程。算的快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了这样的计算过程:

(1)38+86+62=(38+62)+86=186

(2)162-26-34=162-(26+34)=102

(3)148+27-38=148-38+27=137

经过这位学生的演算,其他同学恍然大悟。原来计算可以这样更加简便。于是我让学生进行反思:在这个题目中,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启示?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还会不会简便算法计算?你还能想到什么样的题目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些反思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他们陷入了沉思。

三、利用验算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利用验算也是可以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因为验算本身就是对解题过程的一个回顾,学生通过验算可以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有何不妥之处,对于不妥之处他们可以及时更正,而如果演算过程合理、正确,则又加深了一遍印象,反思能力就在这一遍遍的演算中得以提升。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习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三角形的面积240cm2,一条直角边20cm,另一条直角边是多少cm?学生中出现了三种不同解法:

(1)240÷20=12cm

(2)240×2÷20=24cm

(3)240÷20÷2=6cm

三种方法解出了三个答案,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底x高/2.

于是我让学生进行验算,看哪种方法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通过验算,很快发现方法二算出的另一条直角边24cm符合题意。然后,我再引导学生一一探讨其他方法为什么对或为什么错?这时,学生再次领悟了验算法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反思能力。

四、注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所谓循序渐进,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时候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从学生的年龄阶段入手,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不同,三四年级又和五六年级不同。一二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小学,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都比较欠缺,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导,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学习和反思的基础,所以在进行反思的时候教师只需在一旁做点拨,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经验更丰富,我们只需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即可。这样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可以使小学生逐渐形成系统的反思能力。

五、结语

反思能力是每一位学生都应具备的,具有反思能力可以使学生把学习的经历提炼为经验,经验越来越丰富,学习会越来越轻松,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而且到后面的学习会越来难度越大,尤其是到了初高中阶段,所学内容较多,如何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呢?就需要合理、科学地反思。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对于其今后的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新知识学习,更要切实敦促学生反思,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九年级学生;数学教学;应试教育;现状;建议

针对九年级的教学培养目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转折,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提供更多的空间与时间给学生,使其思考得更加充分、彻底,进而实现数学教学效果。以下内容将对九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希望给更多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

一、转变数学教学方式

九年级数学教学不同于七、八年级的数学教学思想,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解与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大胆地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本文作者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转变教学思想:一方面是采取情境教学模式,摆脱学生以往教学印象,真正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数学抽象化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形象化;另一方面则是发挥学生教学主体作用,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的现象,而是将学生变成教学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二、实现师生的自主合作学习

九年级数学教学相对来说面临的教学压力可能比较大,因为不仅需要学习新的内容,而且还要对七、八年级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可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吸取对方的优点、长处,不断完善学生自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学生反思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反思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会反思才有助于学生客观、公正地面对自己,包括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促进对数学素质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会反思自己,也是学生整体素质的表现,影响学生的一生。

综上所述,新课改实施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做出巨大的改变,首当其冲的就是数学教师自身,不断改变思想观念,改进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4

首先应该明确,这是一项重大的教材修订任务,但并不是新编一套教材。所以,教材总体的指导思想、主体结构和主要特点没有大的变化,而是在实验教材十年使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认真解决以往的疑难问题,细致地体现所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所积累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次教材修订是对实验教材的完善和质量的全面提升。第二,本次教材修订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清晰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数学教育教学新理念、新要求,设计有效的、可操作的措施落实新理念,实现新要求。例如,如何使学生获得“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如何增强“四能”等。第三,本次教材修订,要使教材更加细致地反映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突出关键点和启发性,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思维发展等规律。在实验教材使用的十年里,广大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应该对这些鲜活的经验进行提炼并融入新教材中。

新教材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内容呈现、结构安排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概括地讲,下面几方面的变化是广大教师应该认真理解、明确意义的。

一、合理调整教材结构,使教学内容的编排更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根据课程标准内容与要求的变化和教材实验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教材修订研究,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进行了调整,使教材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修订后的教材,数学知识的出现、教学的顺序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逻辑顺序。

例如,数与代数部分,在二年级下册增加“混合运算”单元;将“有余数的除法”迁移至“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等等。图形与几何部分,在直观认识平面图形时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在三年级安排的是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性的认识。在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后,接着让学生直观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观察物体的内容安排了三个层次,等等。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学段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只分别在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安排“统计”的教学。第二学段才开始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的知识,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可能性”的教学后移至五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部分,调整或重新设计了主题活动。中低年级每册一般只编排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提高了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加强了对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高年级每册一般编排两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重在体现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完整过程。新设计了“量一量,比一比”“小小设计师”“探索图形”等主题活动;将“数字编码”从“数学广角”的内容改编为“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这些活动能较好地综合运用学生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了机会。

二、系统处理“解决问题”教学的编排,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

案例

从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调研中我们认识到,原实验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编排上未能形成促进学生“四能”发展的清晰线索,也未能为教学提供丰富而有效的案例。为此,本次教材修订,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四能”落到实处作为重要的修订内容之一,并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基本思路。在修订后的教材中体现如下:

1.结合各部分知识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

在第一学段各册教材的主要教学单元,都安排了教学“解决问题”的例题;第二学段各册教材的大多数教学单元,也安排了教学“解决问题”的例题。这些丰富的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案例,不仅为培养学生“四能”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也有助于学生积累探索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的经验。

2.循序渐进地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逐步让学生学习并体会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之―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在教材中的体现是:在低年级教材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怎么解答”“解答正确吗”提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从三年级开始采用“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提示。在解决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问题时,往往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提示语。例如,中间一步采用“分析与操作”或“分析与画图”等提示。

3.提供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修订的教材大大丰富了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学内容。对此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让学生通过解决不同的问题,学会根据不同的问题现实,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表内乘法(一)”例7呈现的是画图的策略;“测量”例9呈现的是列表的策略,“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例9呈现的是画线段图的策略;“四则运算”例5呈现的是先假设尝试再调整的策略;等等。二是许多例题呈现了不同思维水平、不同思考角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了尊重学生的发展现实,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展示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注意题材广泛、联系实际,同时要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服务,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修订教材“解决问题”的内容结合了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安排。数的运算部分仍保留传统应用题内容中合理的部分,但又注意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内容的束缚。如前所述,修订教材在大多数教学单元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水平,选择学生将会面对并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例题,这样的安排更能体现出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特征。例如,“有余数的除法”安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例题,例5是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6则是让学生学习用有余数除法去解决以前用按规律操作的方法来解决的问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安排的例4是教学在什么情况下要用精确计算解决问题、什么情况下应用估算解决问题。“三角形”的例7是教学用所学的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还有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如“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安排了关于货币兑换问题的例题,“小数乘法”的例9是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等等。

5.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与情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体现培养学生“四能”是本次修订的重要目标之一。怎样使小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提出数学问题,这对于教材的编者来说极具挑战性。此次修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努力体现这一理念。从低年级开始就在许多题目中提出“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且安排了专门的题目让学生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加以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更多的机会,努力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目标得到落实

本次教材修订注重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基”课程目标,特别是加强了对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落实。关于“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本套教材采取的措施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各个内容领域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渗透各种数学思想方法;二是在二至六年级的各册教材中单独设置“数学广角”单元,利用操作直观等手段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修订后的教材在各个内容领域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对一些数学思想有所感受和体会。例如,计算教学都让学生经历探究方法―明确算理―总结算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具体题目的计算到一般方法的抽象概括是由对算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对方法的理性认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运用规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正是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逐步培养起来的。各册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注意展示简洁、合理、巧妙的解题策略,体现了奇妙的数学方法。这些都是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想的丰富素材,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稳定的探索数学的爱好。

在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方面,除了以前教材中设置的探究学习活动(如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探究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等)外,修订教材中还设计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希望以此提示教师在课堂上多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编排了活动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一是拉动一个用吸管做成的四边形的对角,向相反方向拉来体会;二是通过用吸管摆平行四边形,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确定了,但平行四边形不唯一。增加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在习题中还设计了一些活动性比较强的活动。如把两支铅笔绑在一起,先画一组平行线,再画一组平行线,由交叉部分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如,将长方形、三角形随意交叉重叠,看重叠部分是什么形状,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

四、各部分具体教学内容的编排,均根据实验教学经验和学生数学学习规律,对教学顺序和节奏做了一定调整,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1.对计算法则的归纳和呈现方式进行了改进,更有利于教学和学生理解

根据教材实验过程中教师和教研员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我们的研究分析,本次教材修订对笔算计算法则的归纳和呈现方式进行了一定改进。一是随着某一计算内容教学的进展,紧密结合算式,分步出现所学习笔算的计算法则;二是对于较为复杂的计算法则,在让学生归纳讨论的基础上,以记录讨论结果的形式呈现不完全的计算法则文本,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叙述或填写计算法则的关键词语。这样处理,既可以使学生了解计算法则的来源,理解其含义,防止死记硬背法则条文,又起到促进学生对具体计算案例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的作用,教给学生探索、总结规律的数学学习方法。

2.对估算的教学内容和编排进行了调整,体现好学习估算的意义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加强估算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理念之一。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和经验不足,在实验教材中估算教学的安排比较粗糙,未能体现好学习估算的意义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同时,在实验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在估算教学中存在诸多困惑与误区。为此,我们对估算教学的编排问题进行了研究,调整了估算内容的编排思想,重新设计了估算教学的重点和教材结构。

首先,对原实验教材估算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形成修订后教材估算教学内容的结构。(1)估算教学的起点后移。正式的估算教学从原来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后移至“万以内数的认识”,先结合具体情境引入“近似数”概念,再利用已学的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通过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改变了估算教学的主要载体。由主要结合数的四则运算(口算、笔算)教学进行估算教学,改为结合运用计算解决问题进行教学,从而将估算当作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策略。(3)在计算以外的教学单元,仍然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估算的应用。例如,“测量”单元中安排了估计距离的例题,在“多边形的面积”中安排了对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等等。

第二,重视估算方法多样化和估算策略的渗透。估算即是“近似计算”,也就是将算式中的数据看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近似数进行口算。当然,这个近似数的选取,通常是用四舍五入法,有时也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具体的方法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问题的情境灵活选择。修订后教材在估算编排中注意渗透估算的策略,让学生初步体会估算策略中蕴含的不等式的性质。

五、系统调整“数学广角”教学内容,使所出现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数学学习特点,更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是原实验教材尝试有步骤地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索,受到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的充分肯定,但在内容选取、教学顺序等方面都需加以完善。为此,我们对数学广角内容的编排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本次教材修订中关于“数学广角”内容选择和教学顺序的基本方案。修订后教材的主要变化如下:

内容有所增减。修订后,教材在六年级上册新编了“数形结合”的内容,即分别根据图形的变化规律来计算有限数列之和、无限数列之和,完美地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和极限思想。同时,将五年级上册不易体现数学探索过程的“数字编码”改为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

教学顺序有所调整。考虑到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每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及数学学习的具体内容,并根据实验教学的反馈意见,我们对“数学广角”内容的教学顺序进行了调整。例如,植树问题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后移到五年级;“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经历尝试的方法,渗透归纳推理思想,而这些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挑战性不足,因此由六年级前移到四年级。

六、设置过程性评价板块,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良好体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儿童;专业发展意识;习惯;兴趣;元认知实践的视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27-03

一、引言

如何成为名师一直是小学教师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其实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一点可以肯定:好习惯成就好教师。那么良好的习惯从哪里来呢?好的习惯就是在实践中掌握的实践性知识。数学元认知指的是人们对数学认知活动的认识和控制,不同的教师只有在自己独有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利用元认知理论改进数学教学,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在学习、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活动中调查发现,元认知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水平,元认知水平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小学教师对于数学元认知意识再认识和大量教学实践,培养元认知能力,是小学教师自我养成、自我专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数学元认知视角下的小学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特点案例分析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还保留学龄前儿童的特点,较强地依赖情境性学习而缺乏类比能力,同时学习目的性也较差,他们的想象内容常被彼时的具体情境所左右。因此,教授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们公认有一定的难度,例如,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方向的认识》,教学内容是:认识方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因为方向知识本来就较难理解、掌握,它不是具体的什么物体,加上孩子们本来接触和运用的就较少,起初理解起来真的很难。对于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个个都会背,但运用到习题中乃至到生活中,对于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来说,确实不那么简单。许多孩子根本不理解,也搞不清楚……教师看着像“十”字的东南西北方向图,猛然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现:这多像一架小飞机啊,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都玩过开小飞机的游戏,为何不让孩子们边玩边学,形象思维结合教学进行,孩子不是更容易掌握吗!立刻改变教学“策略”,让孩子用肢体来演示小飞机:飞机的头上是北,下方是南;小手臂伸直摆平,左手方向是西,右手那边是东!记住了吗?“记住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因为是边玩开飞机的游戏边学,孩子都很开心,来了十二分的兴趣,教师趁热打铁,一起和孩子们用肢体语言比画着,边反复重复那句:飞机的头上是北,下方是南;小手臂伸直摆平,左手方向是西,右手那边是东!边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结合这样的肢体语言——找到正确的方向,认识方向,熟悉方向,理解方向……并适时应用到生活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的方向……一堂课不知不觉过去了,孩子们也没有因为枯燥、难以理解而不愿意学,相反,要下课了,孩子们还是那样激情高昂地在那比画着小飞机,按照书本上的习题,找着东南西北……练习做完了。通过观察,几个平时做练习比较容易错的孩子,出乎意料地居然完全正确,全班几乎完全正确,错误很少。将这种形象的很有趣味性的、孩子喜欢的肢体语言及时渗透到较难理解的教学中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灵活运用,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像这样运用肢体语言,带有趣味性游戏的方法去教授孩子知识,孩子喜欢,更有利于接受,掌握得也快、也好!

大家熟知的知事(how-what)、知因(know-why)、技能(know-how)、知人(know-who)是知识使用的四种类型,其中前三种知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显性知识,第四种知识形态则主要表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内容远比显性知识内容丰富、生动、鲜活,是形成小学低年级儿童知识资源的重要内容。让“方向”知识飞起来,游戏活动揭示了谁知道什么(方向知识)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使用方向知识)的信息,是课堂交流知识的活动形式之一;通过体验、解释和沟通对信息进行积累加工之后,就得到了知识。因此,沟通交流是最好地获取隐性知识的手段,也是师生知识共享的主要途径。

三、多角度的小学低年级儿童数学元认知的实践平台

元认知的实践在于对于数学学习形成多角度反思(即多元反思)。低年级学生每周利用固定时间集体回顾本周学习情况,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等,带动学生进行集体反思和个体反思,是训练小学低年级儿童数学元认知的重要形式,从而形成课堂知识学习力。

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元认知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学习力的途径,是多角度实践小学低年级儿童数学元认知的科学方法。

下图描述了经过实践检验并运用与教学中的多角度的数学元认知平台学习模式,学生在教师构造的学习情境中,经由教学策略引导和学生的交互活动,从而获得概念意识、问题解决等形成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很明显,这种由课堂交流知识的活动形式,学习者自行发现与自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3];学生主动思维的学习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与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之后,有助于将来的独立求知与研究。

对于数学学习形成多角度反思(即多元反思)。低年级学生每周利用固定时间集体回顾本周学习情况,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等,带动学生进行集体反思和个体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不但元认知能力可以得到实际的锻炼和提高,而且通过反思后的总结、提高,可以使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得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以,学会反思方法、培养反思习惯是培养教学元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学习理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研究人获取知识的方式,而元认知研究的是人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换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和运用的策略。元认知理论注重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过程,并于实践中对于数学学习形成多角度反思(即多元反思)。下述多角度的数学元认知平台学习模式拓展了反思的观念,不仅使反思的内涵和步骤更加清晰,更容易理解和把握。也就是说,元认知很大的功能就在于能够帮助人们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改进自己的思维活动,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科学、和谐。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感知目的性只有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与训练下才能逐渐培养起来。

四、元认知实践视角下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科学研究表明:6岁儿童的神经髓鞘基本形成,这样能使神经兴奋沿着一定道路迅速传导,而不致蔓延泛滥。尤其是被人称作意志和创造中枢的额叶显著增大,保证了孩子从生理上能适应各种学习活动。培养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具有必然性,小学低年级是开展元认知训练的最佳时期。

以元认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经过充分调研和大量的实验工作,证明它对提高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等方面是重要的、有效的。训练和培养小学生元认能力时,建议教师首先有训练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意识,注重小学低年级儿童数学元认知的实践平台的运用和扩展。其次努力提高自己的元认知水平,不断完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水平。在元认知能力培养过程中能坚持不懈,把在日常教学活动和情景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注意展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控和决策过程,教学时还应尽量展示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并让学生体会教师为什么这样做,体会这样做的价值,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控制和调节行为。

教师在洞悉小学低年级儿童在课堂上易疲劳、精神易分散的生理心理特点基础上,善于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注重发挥教师自身魅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从上述小学低年级儿童学习案例分析、多角度的小学低年级儿童数学元认知的实践平台上看,通过积累观察习惯的经验,教师如果自觉加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把每一个儿童放在教师欣赏、关爱、审视的面上,感受到儿童教育的无限快乐,那么就不存在教师教育信仰危机;如果做到课堂趣味化,让孩子乐学,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教学智慧的就不会缺乏,就不会导致教学的平庸化。

多角度的数学元认知平台学习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和扩充,养成良好的习惯,即突破教参,形成善于反思的习惯;管理自己情绪、协作沟通的习惯;充分预设的习惯;博览群书的习惯等。教师应该养成很多好习惯,实现教学实践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双.培养小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10,(6).

[2]曲尼旺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是什么?[J].新课程(中),2011,(08).

[3]刘革平,邱玉辉,张为群.e-learning系统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技术通讯,2002,(1).

[4]徐永忠.运用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J].中学数学研究,2005,(5).

[5]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6]程素萍.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3).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教学教育改革项目(1201190066);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2011-R-19785);江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第12批)。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6

而事实上,数学学习离不开习题,这不仅是因为习题具有检测、反馈、评价的功能,同时,从发展的角度看,习题是思维训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从经验的形成过程来看,经验需要反思与领悟,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再通过回顾与反思,将活动内化为抽象的经验,最后在解决新问题时运用、验证、重组并产生新的经验系统。经验的积累就是在这样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习题的教学(特别是在解决问题时)在经验的积累、改造、丰富等方面应有一席之地。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教材非常注重在习题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知识、观念、活动经验的提前孕伏。因为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不能靠一堂课、一道例题便一蹴而就,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如数学转化思想的培养,从低年级的练习中不断渗透直到高年级的专门教学。数学直觉思维的养成,很多习题就是引导学生猜一猜再算答案或找规律。再如,在学习正、反比例前,苏教版教材在各个阶段就大量地渗透变量的思想。

如三上年级教材第79页:

三下年级教材第39页:

再如四上年级教材第4页:

四上年级教材第63页:

对这些习题的教学,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日积月累,就能不断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猜想验证,催化经验再生长

很多数学家都认为,数学结论是看出来的,而不是证明出来的,看出来的数学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指引了数学研究的方向。而且,看的过程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这正是数学不断创造新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中,组织充分的观察活动,在此基础上交流发现,引发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精神与合情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反思、内化、丰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对猜想的验证,又催生了新的经验。

例如,笔者教学的“小数乘整数”一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69页的练一练第2题):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练习,知道如何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点出积的小数点。教学设计时,笔者思考:如何提高这道题目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虽然是隐性的,但对学生的发展可能作用更大。于是,笔者没有按题目的顺序出示,而是先出示14.8×23=,面对这一复杂的算式,学生急于拿笔计算,教师予以制止:不用笔算,要知道结果,需要老师告诉你们哪个算式的结果?当教师出示148×23=3404时,学生又直接说出了0.148×23与148×( )=34.04的结果。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此时,出示14.8×2.3,引导学生猜一猜,并说说猜想的依据。当教师出示正确结果后,再一次引导学生猜一猜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里,有两次猜想,第一次猜想并说依据,就是引导学生对小数乘整数探究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再运用,经验得到提升,产生新经验。第二次猜想,产生对猜想验证的需求。多次地运用猜想,使学生体会到猜想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创造性思维,并将猜想自觉运用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数形结合,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

学习数时,离不开形;学习形时,少不了数。这是数学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决定了数学学习离不开形的直观。因此,数学教师在分析抽象的题目时,要帮助学生画出图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地将数与形进行联系的意识?并且形成这一方面的能力?这一研究将对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养成起促进作用。

在教学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后,在“整理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探索题:

此题是要引导学生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迁移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中去,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如果教师进行简单的教学,只是介绍一下公式,就题论题,学生最多只学会了套公式解题,过不了几天也就忘了,其数学思维没能得到发展。而且教学时,只有少数学生能听懂,使这样的好素材成了曲高和寡的奥数题。因此,教师如何发挥题目的功效,使之转变成为面向全体并能够把学生引向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中去?在解决问题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运用转化的方法,将刚学的转化的方法运用于实践,引导学生从计算图形面积学习到的转化方法,迁移到计算中去?从图形面积计算的转化,到纯计算中的转化,如何在“数”与“形”两个“领域”架起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合理推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无疑起着促进作用。

三、捕捉生成资源,比较反思中积累经验

课堂是生成的,习题教学中常常有学生突然灵感一现,产生与众不同的思路与想法。这时,教师就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反思以促进活动经验的内化,用教学机智捕捉生成资源,应对教学过程中的旁逸斜出,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上有所提升。因此,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过程,放慢教学的节奏,给学生有活动、感悟、反思的时间。

例如,笔者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时,教材第89页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摆出了四种方法。如下图: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以便形成“有序”的思维习惯。在进行比较时,学生意外地受到启发,想到了摆法5(见右图)。

此时,笔者没有立即否定学生的摆法,而是肯定学生会思考,因为从儿童的思维出发,右边的小正方体可以前后移动,从前面看到的都一样,产生这样的想法并不意外。于是,其他学生受此启发,又先后创造了更多的摆法:

面对这些创造,笔者引导学生再次进行分类、比较,最终,他们不仅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怎么摆才符合要求”, 虽然学生的创造不符合规定,但对其空间观念的发展不容置疑,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交流、倾听、质疑的能力,创新的精神,分类、比较的数学思维,严谨的数学精神,都将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总之,对于习题的教学,教师要摒弃以往那种“粗放式”的追求结果的教学方式,而要精心组织,过程与结果并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7

小学数学哪家强,中国孩子自然是当仁不让。不过,万事皆有成本与代价,中国小学生为此而承担的课业压力之重,恐怕也是不遑多让。这一点,从中国孩子的近视率中便可见一斑。我国中小学教育是否存在拔苗助长?是否有必要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过早地学习基础数学,一直不乏争议。此次山东这所公立小学在一二年级取消数学课,其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改革尝试,应该说是上述焦点争议的体现。

对于为何取消一二年级数学课,校长也给出了理由,根据他常年从事数学教学的经验,低年级的孩子记忆力好,逻辑性差,而数学恰恰是门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而且小学数学知识点不多,很容易让低年级的孩子陷进死记硬背的怪圈里。因此,与其在不适合的课程上耗费过多的精力,来换取起跑线上的略微领先,还不如更恰当的因材施教来得有的放矢。更何况,很多时候有舍才能有得,懂得放弃更是一种智慧。如果取消不适宜的数学课能够为小学生们留出更恰当的成长空间,这一略显大胆的课程改革,似乎也值得期待。

应该说,取消一二年级数学课的教育改革初衷或许不错。尤其是放在国内小学生课业压力偏重的背景下,这一尝试或许也有不少启发意义。不过,以数学逻辑性太强,而小学生逻辑性差为由,取消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乍一听似乎相当在理,但细细思考一下却不那么合乎逻辑。毕竟,教育的目的,其实正在于弥补不足,假如低年级学生确实逻辑性差,那么开设一些逻辑性强的课程,反倒大有必要。至于说数学课让孩子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里,恐怕也并不是数学课的错,而更多是教学方法与考评机制的问题。真要是逻辑性强的课,为何会教成死记硬背,恐怕不是取消了之,而更需反思教法和考法是否得当。此外,尽管国外小学生的数学水平远不如国内同龄人,但国外小学低年级也并未因为数学课逻辑性太强而取消数学课,人家的数学课更没有上成死记硬背,这里面是不是也有可借鉴之处,在取消数学课之前,恐怕还需有更多的论证。

一言以蔽之,因逻辑性太强“取消数学课”,其实有点没逻辑。假如缺乏必要而充分的论证,缺乏对于教育方法与考评方式的反思,便取消一二年级数学课,顶多不过是把死记硬背的压力推迟延后罢了。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统计”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活动具体分为两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主要研究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和不确定现象;第二学段(4~6年级)主要研究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可能性。学生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的过程中,熟悉了它的基本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一、小学数学“统计”教学有效性原则

(1)发展性原则。小学数学“统计”内容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习统计方面提供相关指导,因此需把学生在统计上的发展看成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发展性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

(2)过程性原则。小学“统计”教学的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认识统计的重要性,同时新课程的改革对于小学统计的要求是将观念和内容相互融合统一。

(3)情境性原则。情境性指的是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枯燥的数学内容化为动态的、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策略探析

(1)提供现实性的学习背景,激发学习兴趣。“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情境来呈现的。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为他们的统计活动提供思维材料和活动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教师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整理与他们相关的有趣数据(年龄、身高、喜爱的电视节目、家庭人数等),上课时就用这些数据来理解、解决平均数的实际统计含义。采用这样的策略,从学生的自身的生活题材中挖掘的材料真实而且可亲历亲为,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积极性高涨,更能有效地丰富统计过程和概念意义的体验。

(2)唤醒自主意识,结构化教学策略。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利用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生成数学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例如,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统计知识主要内容为通过条形统计图来计算平均数。教师在教学这一部分统计知识的过程当中,要关注学生统计表达方式的多元化,让学生自主选择统计方式。如在统计小学三年级学生身高时,可以引导学生做出矩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要收集数据?”“做成统计图好还是表格好?为什么?”“如果换成别的年级,得出的结果是否相同?”等等,这些提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处理数据的兴趣,优化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加深对统计知识的认识。

(3)关注合作探究,经历统计过程。教学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统计活动,包含统计中的“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几个重要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统计活动中,学生加强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掌握统计方法,形成统计观念。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统计”,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①相互采访身边同学的生日在几月,在什么季节;②收集数据:学生分组记录本小组的情况;③提出问题:这么多的数据,我们怎样才能比较清楚地知道全班同学的生日情况呢?④分组合作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表;⑤展示交流。

这样的设计,学生经历了交流信息、动手收集和呈现数据的过程。学生不仅体验了活动过程,还学会了与同伴合作交流,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统计的方法,学会了从数学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4)加强教学反思,健全多元评价。加强教学反思,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研究水准的提升。教学反思形式多样,主要的方式通过互相听课进而探讨、发表感悟、进行反馈,进而进行反思。因此,在推进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加强对统计教学内容的重视,同时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更要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发展,促进教学反思,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小结

统计知识是小学数学课程当中的重要内容,知识只有与积极的活动联系起来,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丰富的统计情境,让学生在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主动地完成对数学的“再创造”。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小学数学中若干科学性问题的探讨(上)[J].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1(1).

[2]张 丹.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发展水平的研究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 2010(1).

上一篇:那一次我流泪了范文 下一篇:消费行为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