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县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5 11:37:28

生态县建设

生态县建设篇1

玉龙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是集3大世界遗产于一身的全国首批、云南唯一的“中国旅游强县”,也是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近年来,玉龙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水能富县、旅游富民等“七大战略”,着力打造生态、清洁能源、国际精品旅游和纳西文化产业“四大基地”,生态建设成效显著。2012年,完成部级生态县规划编制,整治城市周边和面山砂石采挖,治理白沙非法采砂、采矿及违法建筑,治理水土流失79.6平方公里,封山育林6.4万亩,义务植树168.7万株,推广沼气池2750口、节柴灶3700口、太阳能4428套,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加强资源林政管理和森林防火,森林覆盖率达72.3%。

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09—2020年)》《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和丽江市的相关文件精神,按照《玉龙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11-2020)》,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培育生态自信,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高度重视,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为成员的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环保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成立若干专业工作组,具体组织实施;各责任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加强对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建立工作联席会议、情况反馈、进展督查、工作考核制度,根据各部门和乡镇职能职责,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建设总目标分解为具体年度目标,对相关责任单位强化检查,严格进行年度考核。加大资金投入:把生态县建设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由县财政安排专门经费;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1∕3投入生态县建设;抓好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由污染主体承担污染源治理资金;落实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利用经济手段和产业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充分调动非公经济组织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县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干部培训和轮训等机会,举办环保和生态建设讲座;举办企事业环保培训班;深入宣传生态环保法规,大力普及人与自然,地球村,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绿色产业、食品,绿色生活、工作、生产方式,绿色消费等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总体目标:到2020年,通过狠抓生态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形成安全的生态格局;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形成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形成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通过宣传教育,形成俭约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优美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达到部级生态县建设考核标准,建成经济高效、环境优美、自然生态与社会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生态县。近期目标(2011—2015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60%的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生态效益型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生态公益林和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有效遏制局部地区生态恶化趋势,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建成区绿地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城镇、绿色社区、生态村,创建黄山、拉市、白沙、石鼓4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5个市级生态村,改善人居环境;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中期目标(2016—2020年):80%以上的乡镇达到生态乡镇建设要求,生态县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基本实现,通过国家验收;形成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抓好生态乡镇创建,城镇环境治理,拉市海、玉龙雪山、老君山综合保护,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突出玉龙县在长江上游保护中的重要生态屏障和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地位,有效保护好占全县总面积1∕3的国家和省禁止开发区域和天然林、公益林区域。

分解指标,加快建设。国家对生态县建设考核指标有22项,其中经济发展类4项,生态环保类16项,社会进步类2项;16项属约束性指标,6项属参考性指标。目前,全县已有11项指标达标,达标率50%。发展生态农业: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形成完善的高稳产农业生产体系、农产品深加工体系和多种形式的农村经济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5%以上,2020年达1.4万元;推广应用农业生态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生态化程度、生产效率和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益,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特色绿色种植和名牌产品;到2020年,化肥施用强度(折纯)低于250kg/hm2,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9,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95%以上,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75%以上,农产品认证数量平均每年增加2至3个。发展生态工业: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主导产业资源利用率、能源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整体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形成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文明工业体系。发展生态旅游业:强化旅游业的支柱地位,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稳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业。发展生态服务业:把服务业纳入全县3大产业的物质循环过程,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结合加快城市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旅游、文化、金融、仓储物流、加工贸易平台,调整服务业发展方向和结构,提升业态品质和服务质量,拓展生产业,丰富生活业,发展旅游文化、商贸流通、金融、信息、房地产等产业,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促进服务业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优化生态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化率,完善城乡污染物处置体系,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县域大气、水、声环境质量;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4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7m2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增加投入,2015年,把条件较好的黄山等4个乡镇率先建成省级生态乡镇,把30%的村委会建成生态村,农村安全饮水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95%以上;2020年,把80%以上的乡镇建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生态乡镇,把80%以上的村委会建成生态村,农村安全饮水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以上。弘扬生态文化:挖掘和弘扬纳西生态文化,把现代生态文化融入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提升传统文化品质;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生态意识和继承传统生态文化群体;创建绿色学校、企业、机关和家庭,树立关爱环境、保护绿色的现代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使科学发展观、绿色消费观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建设资源保障体系:围绕玉龙县“十二五”发展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土地基本国策,统筹城乡建设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农田,集约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分配“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建立节水型生产和生活体系;到202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耗水量降到18m3/万元以下,水环境质量稳定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加强森林植被恢复和森林抚育项目建设,建立成熟的林产品市场体系,生态保护与林业开发基本协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发能源资源,保障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生态安全体系:有效保护各类保护区,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区域,提高森林数量和质量,增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巩固长江上游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屏障地位。

分段实施,力争命名。实施步骤分为5个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6月1日至7月31日),召开创建省级生态县推进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县政府与各牵头单位签定目标责任书,部署创建工作,形成人人参与的创建氛围。全面建设阶段(2013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实施《玉龙县生态县建设规划》,深入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等细胞工程创建工作,完成生态县建设重点工程,并通过考核验收。生态乡镇验收阶段(2013年8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完成全县16个乡镇中13个乡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每年组织申报2至3个乡镇并接受验收命名。生态县预验阶段(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完成生态县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技术报告的编写,生态县建设考核指标分类归档及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接受上级预验和技术核查。考核验收阶段(201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考核验收,力争获云南省生态县命名;总结创建经验,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县创建和命名。

生态县建设篇2

水环境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安全意味着有清洁、充足的水资源可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满足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严重的水环境不安全将会引发经济不安全和社会不稳定。安徽省肥西县地处安徽中部,濒临巢湖,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南北两侧分别为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县内分布五条河流,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地表水总体保持稳定,在丰水、枯水季节局部地区地表水质有波动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养殖规模化快速推进,以及农村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城乡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以及农村面源污染日趋加剧,使水环境保护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为成功化解县域内水污染风险,肥西县委、县政府不断强化水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地表水、饮用水安全,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落实责任主体

 

肥西县政府下发《关于印发肥西县三河镇等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通知》。该通知按照《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制定的7个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为:在河流取水的,取水点起上游5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3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为二级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河道上界起上溯5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 米内的陆域为准保护区。在湖泊、水库取水的,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为一级保护区(水库坝下除外);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畜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湖泊、水库的河流的入口上溯3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为二级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河道上界起上溯5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为准保护区。2010年以来完成了保护区规定界桩、标志牌设立,制定了配套保护制度与措施,使饮用水保护工作步入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第二、河道定期开展巡查,及时清除隐患

 

肥西县政府精心组织,迅速行动,成立了塘西河、派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水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对桃花镇、桃花工业园涉及派河流域水环境问题逐一开展整治。主要做法是:1、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对流域划分网格,县建设局、环保局,桃花工业园、桃花镇抽调人员,成立6个排查组,对每段管道,每个窨井盖、每个小区、每个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不放过每一个窨井,不漏掉每一个排水口,并明确专人做好排查记录,写好排查日志,建立排查档案。 2、制定措施,全面整改。桃花工业园、桃花镇对排查复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跟踪督办,“办结一处,验收一处,销号一处”,直至发现问题得到全面整改。通过水环境排查整改,肥西县桃花镇、桃花工业园辖区涉及派河流域排污单位、小区、企业基本完成污水接管,并进入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第三、开展断面监测巡查,争取掌握主动

 

肥西县县环境监测站每月定期对全县地表水、饮用水源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河、渠富营养化程度,酸碱度等指标,并据此判定水质级别和变化动态,如出现异常,及时查明根源,并采取措施整治解决。有关监测结果均及时定期上报县政府。县环保局对自来水厂确保居民用水安全等做了严格要求,实行以月调度,监控自来水厂水质质量,确保全县人民饮上放心安全优质的自来水。

 

第四、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加大治理投入

 

肥西县在省市范围率先建成了三河、紫蓬两座乡镇污水处理厂。三河污水处理厂总投资4000多万元,日处理能力5000吨;紫蓬污水处理厂总投资3000多万元,日处理能力5000吨;筹建县城中派污水处理厂,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120亩,日处理能力20万吨,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概念性规划、项目建议书、可研等前期工作。同时,2013年按照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启动了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为彻底根治乡镇污水污染乡村环境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求企业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外排水达标排放并进入市政雨污管网。加强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畜禽养殖业基本做到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处理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环境。肥西县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一直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在“强行入轨、超高对接”的发展形势下,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在着不少问题:1、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带来环境污染的加剧。近年来肥西县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水环境质量也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多而变差。2、产业结构趋于重型化,排放控制压力大增。根据肥西县的产业发展规划,以汽车、家电、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发展迅速,产业链低端,结构性污染严重。3、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不配套,污水处理设施不足。肥西县老城区合流制管段较多,新城区污水管道覆盖率不足,造成污水收集率低。部分县城污水处理厂没有预留备用地,远期难以扩建。现有污水处理厂规模不能满足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需求。4、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现代农业和农村工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的改善会导致农村面源污染加剧。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带来河流水环境污染加重。当前肥西县正处于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应下大力气抓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水文章,实现肥西县山青、水秀、城美。

 

1 落实责任制度,确保巢湖水质

 

为进一步健全肥西县水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应在全县范围内的河流和饮用水源地实行“河长”管理责任制。“河长制”实行属地管理、辖区负责的工作机制。列入国控、省控的派河、丰乐河以及入湖河流杭埠河(由市级进行考核),河长由县长担任,副县长、环保局长担任河长助理,流经乡镇(园区)的书记、乡镇长担任段长。县内其他主要河流(干渠),河长由乡镇书记担任、副河长由乡镇长、人大主席担任,村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段长。其它与主要河道相关的水库、饮用水源地责任人由所属乡镇书记担任。明确职责,实行责任追究。

 

2 实施全面监控,做好水污染治理

 

要不断加强水污染监督的软、硬件实施建设,在主要河流断面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站,全天候对水质进行监控,采用高科技手段不断增强保护主动权。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项目,完成全县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并本着因地制宜、一企一策措施,切实做好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建设,确保全县水环境稳定趋好。同时,突出做好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示范工程。

 

3 规划养殖区域,消除农业面污染

 

为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水平,防止和遏制畜禽养殖污染恶化的趋势,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按照生态县建设规划要求,调整优化全县畜禽养殖业生产布局,确保畜牧业生态环境安全。肥西县制定了肥西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定方案,即在肥西县行政辖区内,畜禽养殖区域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三大类。禁养区不得兴办新的养殖项目,已有养殖场限期迁移和关停,限养区不得扩大生产,并按要求搞好综合环境治理,确保达标排放,可养区可适度发展,养殖三区划定,为解决养殖污染打下基础。

 

4 严查污染隐患,加大非法排污管控

 

为防止水污染事件发生,县环保局要加大水环境监察力度,工业企业违法排放废水,做到防患于未然。尤其对涉水企业、规模养殖业以及城乡生活污水排放,细致严查排污隐患,依法查处打击违法行为,把问题解决在初始期,确保水环境安全。要不断健全农村水环境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农村

 

水环境管理队伍的执法能力。目前,我国现行《水污染防治法》仅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分管部门的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无法实现对大量而分散的村庄的有效管理,因此,农村水环境保护管理应该在现行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分管部门齐抓共管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行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垂直管理制度,即在各乡镇建立乡镇环保所,作为县环保局的派出单位,其建制为副科级。乡镇环保所和原有乡镇所属的水利站、林业站、畜牧站、渔业站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农村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当前,水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化,政府承担着水环境治理的重大责任,同时也要学会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民主参与,政府与社会组织、民众共同治理水环境是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肥西县的水环境治理,应借鉴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寻找适合自己水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

 

生态县建设篇3

按照《__县生态县建设规划》要求,为分阶段、分年度推进生态县建设,确保完成____年生态县创建目标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统领,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目标,促进传统经济与社会生态转型和建设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体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我县综合竞争力,走经济生态高效、环境生态优美、社会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之路,把__建成经济繁荣、高度文明、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县。

二、目标任务

____年是我县生态县建设的攻坚年,总体目标是:巩固部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继续加强和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批环境优美场镇和生态村;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服务业;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推进全县综合经济指标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经济效率明显提高,争取到____年底80%的指标达到生态县建设标准。具体目标:

(一)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50元。(责任单位:县农工委、发改局、农林畜牧水产局、科技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各场镇)

(二)加强近岸海域水环境监察,加大陆源污染物治理力度,减少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及农业面源污染。对县域内河流水质,实行定期监测,确保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标排放。(责任单位:县环保局、水务局、农林畜牧水产局、各有关工业企业)

(三)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到____年年底,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资占gdp比重达到3.6%以上。(责任单位:县财政局、环保局、发改局、建设规划局、统计局)

(四)积极推进部级环境优美城镇创建工作,力争年内完成__镇部级环境优美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责任单位:县环保局、__镇、农林畜牧水产局、建设规划局)

(五)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全面完成我县第七批18个文明生态村创建任务。(责任单位:县农工委、科技局、建设规划局、环保局、各相关场镇)

(六)确保县城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2%。(责任单位:县建设规划局、城司、工促局、水务局、环保局、各工业企业)

(七)完成垃圾处理厂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每个场镇建立一个垃圾转运站,每个村庄建立一个垃圾集中转运点。具备条件的场镇,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责任单位:县城司、建设规划局、各场镇)

(八)加快普及推广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利用技术,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50%。(责任单位:农林畜牧水产局、建设规划局、科技局)

(九)逐步减少单位gdp能耗,完成市达指标任务。(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工促局、统计局)

(十)逐步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由原来的98.6立方米/万元,降至50立方米/万元(责任单位:县工促局、水务局、统计局、环保局)

(十一)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由原来的25.9%增至30%。(责任单位:县农林畜牧水产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局)

(十二)按照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由原来的22.99千克/万元gdp降至为18千克/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由原来的9.98千克/万元gdp降至6.5千克/万元gdp。(责任单位:环保局、工促局、各排污企业)

(十三)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改善农村卫生 条件,通过改厕,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原来的82%增至90%。(责任单位:各场镇、农工委、爱卫办、建设规划局)

三、工作重点

(一)培塑生态文化,提高全民生态县创建意识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意识。深入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将生态县建设知识和生态理念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中。通过开展生态知识进社区、周末卫生日、月末清洁日等活动,培育社区生态文化与企业生态文化,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研究制定生态文明行为提升计划,编制通俗易懂、简明生动的《__县生态文明行为规范》。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医院、绿色饭店和绿色社区等绿色创建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消费理念,形成“清洁生产、文明生活、绿色消费”良好社会风尚。

2、发掘人文底蕴,充实生态文化内涵。发扬农垦创业文化,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文化,扶持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山花吹”,打造__特色文艺品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湿地公园建设,制定配套政策,引进项目,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活动,政府机关带头厉行节约,发挥表率作用,推行政府节能措施。

3、健全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开展社区就业岗位,增加城镇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工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强化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搞好教育辅助和低保群体社会救助。倾斜财力,加快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二)建设宜居环境,提高城乡生态人居质量

1、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基于城区自然条件和功能定位,按照“树木环绕、建筑新颖,布局舒展、水绿融城,秩序井然、沿海新城”风貌特征,构筑绿地、水体多层次的空间组合。进一步改造水厂和供水管网等供水设施,提高生活用水质量综合合格率。完善排水设施,实现雨、污分流,增强城区排洪防涝能力。扩建集中供热设施,增加供热面积,采取措施实现节能降耗,减少城区污染。改善环卫设施,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厂和生活垃圾转运站,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封闭清运,提高无害化处理率。加强公厕建设和管理,推进旱厕改水厕进程。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建筑节能工程,降低包括采暖、空调、热水、炊事、照明和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

2、以环境优美场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环境优美小城镇建设,按照特色小城镇建设标准,三、四农场完成省级环境优美城镇规划编制工作,__镇完成部级环境优美乡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各农场分别建成一座生活垃圾转运站,每个村队建成一个垃圾集中转运点。积极推行地埋式污水净化池等多种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新建、改建社区安装三格式化粪池等简易污水处理装置。鼓励农村生活垃圾采取堆肥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在分类后纳入城镇集中处置系统。大力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改造工程,实现24小时供水,各农场、村队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推进场镇绿化工程,到20__年场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规定标准。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对照文明生态村指标要求,加强农村环境整治,规范村容村貌,做好村内公共设施的管护。加大太阳能路灯、吊炕、沼气池、秸秆气化炉为重点的示范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农村清洁示范工程”,引导农工改水、改厕、改圈、改厨,不断改善农工生活条件。到____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以上,农村户用沼气池建造1000个,推广普及太阳能利用技术,广泛实施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清洁能源,农村普及率达到50%以上。

(三)培育生态产业,夯实生态县建设物质基础

1、以曹妃甸新区临港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引进曹妃甸主导产业配套项目,主动对接“曹妃甸四大产业”、“唐山市七大产业链”,发展产业链经济。立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降低单位gdp能耗,减少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提高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企业使用天然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规模以上企业开展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加快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实现工程用水“零”排放;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减少新鲜用水量。确保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减低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强度。加强对企业cod在线监测与管理,对超标企业实行限期治理。

2、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技术指导力度,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监控。继续大力推广稻蟹混养等农田立体种养模式,推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绿色水稻、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依托自有品牌推广应用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实现现有生产基地向有机、绿色产品生产基地转化,搞好绿色农产品认证申报工作。以标准化示范园区为载体,建设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基地。以六、八、九、十农场为重点,扶持建设无公害蔬菜园区和无公害棚菜产业示范园区,以一、三、五、九、十一农场为主,建设绿色食品基地。依托湿地资源发展以农业观光为主的生态旅游,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推进旅游休闲区开发,培植生态旅游和休闲产业。

3、加快县城生产生活服务区建设,发展生态服务业。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业,完善提高现有集贸市场功能,引进新兴商贸流通行业,支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壮大。推进服务设施建设,开展 酒店星级评定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认证。加强客运、货运市场管理,建设有形货运市场,支持大型货运联合企业建设及龙头运输企业的发展。促进现代仓储物流业建设,依托曹妃甸港口枢纽功能,扶持物流项目,构筑现代物流体系和存储配送平台。打造绿色房地产业,推行建筑节能。发展职业中介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高绿色商务服务业水平。

(四)实施环保工程,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1、继续实施“蓝天”工程。鼓励使用液化气、煤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重点工业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推广使用型煤或低硫低灰分煤种;扩大城镇集中供热覆盖面,提高城市气化率;施工地设置硬质围挡等扬尘控制措施,扩大街道机械化清扫覆盖面;控制污染物总量,确保防治污染设施运行率达到100%。改善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二级及以上二级天数达到规定要求。

2、继续实施“碧水”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搬迁污染企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完成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和中水回用工程。确保14家造纸企业cod在线监测仪在线正常运行,严肃查处擅自停运治污设施和偷排偷放企业。鼓励造纸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推广清洁制浆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监察,确保我县近岸海域的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3、继续实施“宁静”工程。合理规划城区交通,积极开展创建安静小区的活动,城区道路敏感点安装禁鸣标志,不得使用高功率的音响设备进行商业促销活动,娱乐场音响声级不能高于65db(a)。建筑施工应避开正常休息时间,并在施工场边界采取砌筑临时围墙等措施进行降噪。对现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进行分片区有计划的监测,推广使用低噪声设备。

4、继续实施“整洁”工程。积极推进标准化生活垃圾处理厂、城区垃圾转运站建设,住宅小区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站,到20__年基本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完善各场镇垃圾收集系统,逐渐形成“村收集、场镇集中、县处理”运作方式,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设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装置,集中处理全县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应达到100%。以“谁污染、谁治理”为原则处理工业固体废物,鼓励开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生态县建设的安排部署、协调督导、检查和考核工作。各农场镇、县直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副职亲自抓。

(二)严格目标考核。各本文 场镇和县直创建指标承担单位要根据本地本单位承担的创建任务,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措施,细化任务,责任到人,确定完成时限,有计划、分步骤地扎实推进。要按月、按季度对所承担的建设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不断查找差距,完善措施,强力推进。年底县生态县创建领导小组将根据日常考查和年底测评结果,确认各场镇、各部门创建工作的实绩,并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对工作完成不好,影响创建大局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严把项目审批。需要核准或审批的新建项目,没有县环保部门出具的环评手续,县发展改革局不予立项或批准。在项目审批工作中,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联系,杜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新上项目。

(四)强化企业监管。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和治污减排联合行动,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和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取缔一批私建乱建非法小污染企业,停产治理一批高污染、高能耗和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的企业,限期治理一批污染防治设施不能保持正常运转的企业,确保重点污染企业达标排放。

(五)多元化筹集资金。按照“资源有偿使用”原则,进一步加大排污费收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加大环境保护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县财政拿出一定建设资金,作为生态县建设专项引导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扶持贷款和财政补贴。不断拓宽生态县建设项目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六)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县创建宣传活动,引导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及时报道先进典型,曝光违法案例,实施公众参与生态县建设奖励制度,扩大公民对生态县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共创部级生态县的良好氛围。

附件:

__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名单

组 长: 李建新 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 李金生 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成 员: 郑永良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孙永存 县政府研究室主任

李庆玺 县环保局局长

巩金刚 县发改局局长

刘子阳 县建设规划局局长

常正顺 县农林畜牧水产局局长

张庆平 县水务局局长

刘双利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刘宝珍 县财政局局长

王之海 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李 迅 县工促局局长

安爱国 县商务局局长

孙玉俭 县爱卫办主任

孙淑玉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张继生 县湿地管理处主任

孟晓存 __镇党委 书记

李学军 一农场党委书记

张会生 三农场党委书记

吴秋波 四农场党委书记

张秀山 五农场党委书记

侯树军 六农场党委书记

李东山 七农场党委书记

谭 剑 八农场党委书记

马万里 九农场党委书记

孙秘珍 十农场党委书记

郑树森 十一农场党委书记

生态县建设篇4

基本历程:石台地处皖南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自发保护阶段。历史上的石台居民,本着原始的“靠山吃山”思想,生态建设行为主要体现在群众自发、分散、具体的农事活动中。第二,曲折徘徊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受益于兴修水利及改善水利基础设施,保护了水土流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经历了大炼钢铁时期的肆意砍伐、以粮为纲年代开荒种粮改河造田以及不恰当造林方式破坏生态的严重影响,以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先后发生1991、1996、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第三,提升发展阶段。经过深入调研和深刻反思,县委、县政府果断调整发展思路,确定生态优先原则,把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实施严格森林生态保护措施,生态建设逐步上升为全县战略。第四,建设生态文明阶段。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县委、政府主动研究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政策,为石台县争取到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明确提出把石台建设成“绿色石台、皖南茶乡”、“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示范区。“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理念深入人心,“把生态作为立县之本”、注重“生态优先、环境可载”,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推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等思路进一步确立。

主要做法:理清发展思路。石台是一个集军事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库区移民区、高山深山区和自然灾害多发区为一体的特殊县份。四十多年前,石台因国防建设需要撤而复建;“十五”初期,石台因经济落后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一五”末期,石台因国家战略调整被赋予生态保护重任。面对特殊县域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一个目标、实施三大战略、打造三大平台、处好四大关系、构建五大格局”的发展思路。即在发展目标上,坚持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在发展载体上,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飞地强县”战略;在县域功能上,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是保障国家安全、保障生态安全;在发展关系上,注意处理好保护与发展、脱贫与脱困、苦争与苦干、本土与飞地四大关系;在发展空间上,坚持县内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县外飞地建园培植财源,形成大空间、大生态、大旅游、大交通、大民生五大格局。

加强生态保护。先后制定出台《石台县红线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天然阔叶林资源保护管理暂行规定》、《木炭生产管理办法》、《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和《食用菌用材及生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抓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开展河流、水库、山塘等水环境治理,建设灌区配套工程,实行内河禁渔期制度,管好农业面源污染、有害生物防治,着力加强全县森林资源、河流湿地、生物尤其是珍稀动植物保护。

发展生态经济。立足县情实际,把旅游作为兴县之要,推进旅游资源富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跨越。把扶贫作为民生之基,巩固林、茶、药、菜、畜、果等特色主导产业,在农业增效中促进农民增收。把飞地作为强县之路,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基础,构建点状分布的人口布局和开局。

建设生态家园。围绕旅游建县城,以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为抓手,每年实施一批市政重点工程,将县城建成诗河绕城、宜游宜居的生态旅游县城,提高县城的公共服务能力,以此作为旅游兴县的重要平台。以省级生态乡镇创建、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加快集镇建设,实施“优美乡村”工程,对省道可视范围内、秋浦河沿线和景区内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开展生态旅游示范村创建,着力打造具有皖南特色的集镇、乡村。

营造文明和谐环境。坚持抓引导、抓创建、抓管理、抓统筹,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脱贫与脱困、苦争与苦干、本土与飞地的关系。坚持强化民生保障,办好惠民实事,普及先进文化,推进文明场所建设,努力营造“宽容干事者、服务投资者、善待旅行者”的社会环境。

建设成效:生态基础得到加强。林业生态体系进一步巩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林木绿化率达85%,活立木总蓄积量达563万立方米。全县50座水库全部纳入统一管理,31座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率达66%。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目连山、杉山省级森林公园先后获批建立。县城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体系基本建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得到国家环保部肯定。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和生活居住环境位居全省前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超出世卫组织界定的清新空气标准35倍,秋浦河、黄湓河、清溪河等主要河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良好),其中Ⅱ类标准(优)以上的占57%,位列全省第二。建立用材林基地100万亩、竹笋林基地10万亩、中药材基地2万亩、高山蔬菜及绿色食品基地1万余亩,6万亩茶园全部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认证。创建部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10个、省级绿色学校2个、市级生态村21个。开发开放旅游景区景点7个,其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全市4A级景区8个、5A级1个)、3A级旅游景区1个。

生态体系逐步建立。先后编制完成石台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纲要(2011-2020年)、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07-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专项规划(2009-2010年)以及牯牛降部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牯牛降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规、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杉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等。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网络初步形成。

生态经济加快发展。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0元,年均增长17.4%、27.2%、35.1%和17.6%。三次产业结构为17.3∶43.3∶39.4。生态旅游首位度不断提升,年游客接待量突破百万人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2万余人。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20万余亩,培育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部级龙头企业1家;建立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300余家,市级以上专业合作社10个;生态工业稳定增长,“十一五”末,工业增加值达4.2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亿元。

生态形象显著提升。2010年安徽石台茶叶节,各国驻华使节联合授予石台“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称号。石台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山茱萸之乡、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科技进步县和全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绿化模范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先进县。5个乡镇获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称号。“石台香芽”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雾里青”茶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发展困难: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全县没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连接县外的省道S221殷大路、S325查桥路为山区二级路。农村公路和桥涵大多为20世纪60、70年代标准。2011年,县城建成区人口2.3万人,仅占全县总人口21%,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自然保护区、高山深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交通困难和资源匮乏地区。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农村环境治理难度大。

经济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不高。2010年,全县总人口为

下转第029页

上接第017页

10.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16%;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2.55亿元,占全省总量的0.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0.06%;全部财政收入1.21亿元,占全省总量0.06%。三次产业结构为19.5∶41.3∶39.4,与全省14.1∶52.1∶33.8相比,突出表现为工业基础薄弱。

科技支撑力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全县地处深山区,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成本高,效益低。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教学设施简陋;农村劳动力培训规模小、质量低、转移就业能力不强;科技人员老化,人才外流等问题突出。

抵御灾害能力弱,可利用后备资源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建国以来我县共发生大水灾14次,平均约5年发生一次,;大旱灾9次,平均约7年发生一次。2005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45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3%,水土流失区土壤侵蚀模数1550t/km2.a,年土壤侵蚀量71.2万吨,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452km2。全县耕地面积4497公顷,人均0.58亩,优质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易受洪涝灾害;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未利用地主要是难以利用的荒草地、裸岩石砾地、河流水面和滩涂,可以适度开发面积仅占1.95%。

农民增收难度大,相对贫困化趋势增强。受资源与环境制约,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农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281元,仅占全省平均水平5285元的62%。全县农村贫困人口2.3万人(贫困线1290元),农民收入水平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几点建议:石台县地处池州市腹地,生态条件较好,在创建生态省、生态市中应当率先作为。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生态县建设篇5

【关键词】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路径

山西省煤炭资源枯竭的现状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为了实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主体是县域,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在县域的成效直接关系着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

一、煤炭资源型县域目前在生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煤炭资源型县域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现存的生态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决条件,而切实的行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1]。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森林植被覆盖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山西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尤其是煤炭资源型县域,由于煤炭的开采,使得大气、水体、土壤等原本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的问题更加突出。

1、水资源缺乏

水资源贫乏已成为煤炭资源型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很多县域,水煤资源共存,煤炭开采会导致裂隙、崩塌、沉陷等多种地面变形,使地下水位下降,河川径流下渗转化为矿坑水等,因而,煤炭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3]。另外,在历史和自然等诸多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高耗水、高污染的采掘工业是很多煤炭资源型县域的主体产业,水资源消耗量和损耗量逐年增加,同时通过污水排放等途径,污染又会破坏大量水源,加速了水资源的衰减进程。据统计,山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60立方米左右,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7%,世界平均水平的4%[4]。

2、地质问题突出

煤炭资源型县域的矿山开采活动强烈,煤炭资源的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县。据统计显示,山西省由于开采煤炭资源而形成的采空县达1300 km2,下陷县达520 km2。采煤引起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异导致严重的地下水渗漏,这样的情况涉及18 个县、市、40 个村庄,造成23 万人吃水困难,2 万h/m2水浇地沦为旱地[5]。

3、植被破坏严重

由于长期不合理开采煤炭资源,使煤炭资源型县域的天然森林资源和草地资源大量减少,森林覆盖和草地面积锐减。同时,由于采煤使得土壤的结构和组成遭到破坏,使土地荒漠化发展迅速,直接影响了农林牧业可持续发展[6]。

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给煤炭资源型县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并且导致了追求GDP增长和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7]。因此,为缓解和改善煤炭资源型县域的现状,急需一些有效的路径。

二、煤炭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山西的煤炭资源型县域,面对长期的以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恶劣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摸索和总结,在努力提高经济产量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用空前的力度进行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1、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人类作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主体,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的观念,决定了其行为的目标指示和最终效果。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直观反映,也是人们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程度的标志[8]。现在,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让“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概念走进每个人的头脑中,融入到每个人的行动中。

2、提高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

煤炭资源型县域的人民群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在观念上的普遍陈旧与落后与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干部群众的认识达不到应有高度,特别是广大的领导干部,这也成为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阻碍[8]。领导干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心骨和带头人,他们执行力是工作落实的基本保障。要切实倡导“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作为首要标志纳入干部的实际考核评价体系中,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贯穿于实践行动中。

3、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极为重要的,森林不仅可以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对于调节气温、净化空气、杀死病菌、增加氧气、降低噪音等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植树造林工程是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县域极少数可以行得通的生态补救措施之一,这对山西省内各煤炭资源型县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创造性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并能够在具体落实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完善法制建设

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只有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因此,每个公民、社会组织和各级党政机关都肩负着维护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县域法制建设进程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其中,法律监督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大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保障公共权力合法运行维护社会公正民主的手段和方法,是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运行的强有力的保证[9]。

三、结语

对于山西省众多的煤炭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正确对待资源和生态的关系,不能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单纯发展经济,要建立一个良性、高效的生态系统。这就要求不仅从人们的思维观念上,还是体制建设和具体实施过程中,都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彻到底,尽快落实。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真正统一生态和经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补,从而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锦涛.山西当前的生态问题和改善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0):117-118.

[2]牛芳.山西生态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1):80-82.

[3]刘爱珍.山西省水资源紧缺状况思考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4(4):70-71.

[4]张富明.山西生态资源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前进,2007(6):41-43.

[5]李贞,赵睿新.山西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0(1):46-48.

[6]闫玄梅.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C].2009.

[7]刘晔.山西能源工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前进,2009(4):24-26.

[8]罗文东.建设生态文明:观念变革与制度保障[J].岭南学刊,2010(3):95-98.

生态县建设篇6

 

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风已经吹遍了全国,各地纷纷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战略与构想。

 

宝应县虽然实现了国家生态县创建目标,但实际上生态规划、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宝应县水环境改善不显着,环保基础设施运行有待加强,环境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大,通过生态文明县创建让这些问题得到逐步改变、逐步消化、逐步解决。因此宝应县生态文明建设必经遵循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师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系统优先,强调整体效果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2 宝应县生态文明建设优势条件

 

2. 1 宝应县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扎实

 

宝应县始终坚持环保优先,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留住了绿水蓝天,始终留住了湖荡相间、城林相依的风貌。立足自身农业大县的县情,牢牢把握创建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制定“三个标杆三步走”的实施步骤,从2000 年创成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到 2006 年创成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一直到国家生态县,宝应走出了一条生态和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子,走出了一条最适合自己、最利于优势发挥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的创建模式。宝应县委、县政府为巩固建设国家生态县的成效,同时结合“十二五”期间,打造“实力宝应、形象宝应、和谐宝应、效率宝应”的发展要求,适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思路,完成了宝应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为今后一段时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2. 2 生态建设氛围良好

 

宝应县在“十二五”开局,就通过了国家生态县的考核验收,并确定建设“四个宝应”的目标,建设“四个宝应”的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它是生态文明与宝应模式高度融合的实践形式,也是提升国家生态县建设水平的载体。宝应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内外良好的氛围和机遇将促进宝应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落实。

 

2. 3 生态宜居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宝应县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古城保护同步实施,生态新城启动建设;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质不断提升; 乡镇建设稳步实施,农村建设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园林城市风貌进一步彰显,生态系统呈现健康状态,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在全国享有良好的声誉和一定的影响力。

 

2. 4历史自然文化底蕴深厚

 

宝应地域置县已有 2200 余年,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有大量的历史遗留文物: 禅寺古街、内城市河、学宫建筑群、云华文化带、老城墙遗址、宗教教堂、名人故居、红色遗迹、荷塘水乡、湿地景观等等,人文特色明显,自然景观和谐,为宝应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实的人文环境。

 

2.5生态产业体系逐步建立

 

“十一五”以来宝应县以国家生态县建设为契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初步形成输变电产业为主导,泵阀管件和有机食品制造为特色、电子信息软件为新兴产业的产业格局。宝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农业享有盛名,是全国优质粮食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生态条件,致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发挥水稻、水产、水禽、水生蔬菜为主的“四水”特色,加快建设有机食品产业生产、加工、检测、集散和观光五大基地,不断推动生态产业迈上新台阶。

 

3 宝应县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问题

 

3. 1 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宝应县作为承接苏南与苏北的节点,有其自身的区位优势,但由于宝应位于长三角核心区的北部边缘地带,加之东面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西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南面江苏沿江开发战略和北面东陇海产业带建设,宝应有进一步被空心化、边缘化的危机。

 

3. 2 环境质量尚需改善

 

宝应县是河湖水网密布地区,有射阳湖和高宝湖两大水系,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超标排污等原因,宝应县整体生态功能有一定的退化,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河湖围网过度养殖等导致水生态系统遭破坏,水体自净能力下降,部分河道有黑臭现象,宝射河上下游断面时有超标,该县湖泊总氮时有超标,不能保证Ⅲ类水要求。宝应县大气环境也不容乐观,受扬尘、汽车尾气等影响,PM2. 5达标率不高。土壤环境质量也有所下降,局部地区也出现污染。

 

3. 3 环境压力日趋加大

 

宝应县地处苏中边缘,面临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双重压力,环境资源约束日益趋紧。该县虽是水乡,环境容量日趋饱和,生态承载力呈现赤字,污染物减排潜力不足。电镀、化工、食品等行业污染问题没有彻底根除,偷排乱放现象依然存在。目前宝应县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循环经济企业较少,清洁生产比重偏低,高能耗企业增多。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矛盾日显突出,这就对宝应县工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宝应县发展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两条红线。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宝应县 15% 的国土面积纳入到生态红线,土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土地粗放利用现象仍然存在,而宝应县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沿河开发的节点之一,又是未来长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宝应县又是扬州市耕地异地补充的重要区域,需要协调好增长用地需求与大规模耕地补充任务之间的矛盾。

 

3. 4 环保投入和长效管理不足

 

虽然在生态县创建时期宝应县加大了投入,环保基础设施有了长足发展,但实际上环保基础设施还远远没达标,由于前期发展中环保欠账太多城乡生活污水处理上,城区建成一座 5 万 t 的污水处理厂,13 个镇建成了日处理 2 万 t 的污水处理厂,因污水管网规划、设计、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率低,运转费用等问题导致处理效果不稳定,日常运转还不是很正常,尤其是目前全县规划布点的 180 个村庄中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比例还很低,对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标准,差距还很大,所以镇村两级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和管理依然需要重点投入。

 

农村环境整治虽然成效显着,但长效管护还需要完善,尤其农村垃圾收集转运还存在盲区,全县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率仅 45% 左右,部分镇村尚未建立健全“四位一体”管护体系,由于机制、经费、装备等原因,垃圾在村收集转运到镇中转站之间脱节现象突出,导致大量农村垃圾就地简易填埋或乱堆乱放,环境卫生脏、乱、差回潮现象时有发生。

 

3. 5 生态文明意识尚不牢固

 

宝应县生态文明意识刚刚觉醒,还未发展到生态自觉、生态自强的阶段。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尚未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制度与能力建设滞后,政绩考核体系、环境信息公开率不足,生活中铺张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节水、节电、节能以及减少排放等还没有真正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4 宝应县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通过构建生态空间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等六大生态体系,推进宝应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4. 1 构建生态空间体系

 

国土是宝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宝应县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各项事业,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和城镇化格局。一是根据生态功能区划、自然禀赋与经济属性,确定宝应县“生态保育、生态控制和生态协调”三大生态主导功能区,合理确定需要保护的区域,优化生态功能区布局。严守生态红线要求,不能越雷池一步,对 14 个314. 06 km2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建设方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宝应建立的两大种质资源保护区: 白马湖南部的野莲原生境保护区和射阳湖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是宝应独特的资源,也是宝应的亮点和特色。二是利用宝应县范围内水和农田生态系统作为主要要素,构建“一脊、一心、两翼、两肺、两足”的生态安全架构。三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东、南、西、北”四片区为亮点,以中心镇为支撑、以重点镇为依托,以特色镇为优势、以中心村为节点的绿色城镇化格局。四是依托宝应县地理环境与景观特色,在城乡绿地面积有序增加基础上,构建“五湖、三荡、一片、多廊”的生态景观格局,其中县城区形成“九横十纵”的绿地系统结构,镇村形成点线面一体化的绿化网络。

 

4. 2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生态经济体系就是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产业体系。宝应县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已经具备了输变电装备、泵阀管件、电子信息、机械汽配、轻工纺织、有机食品和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指导经济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加快宝应发展的产业布局调整,形成四大生态产业区:即中心现代城市与产业发展区、西部有机农业及生态旅游发展区、中部产业整合与水乡旅游发展区、东部特色水产品及旅游发展区。

 

4. 3 构建生态人居体系

 

2011 年宝应城镇化率 44. 5% ,离江苏省 50%的平均水平还有差距,存在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客观现实。构建生态人居体系必须大力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彻底整治城乡环境。宝应的生态亮点很多,拥有湖泊、湿地、河流等自然景观,这是形成宝应自然生态景观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人文资源上,拥有“九里一千墩”汉墓群、“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留下的革命遗址、遗迹等人文景观,是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五湖四荡”的独特优势在全市少有,同时还在全力打造纵棹园、宝南湖、和平荡和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射阳湖省级湿地公园等亮点。

 

要把这些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加快构建特色景观、人文景观、滨水景观、城市立体景观的“四景合一”的体系,塑造具有宝应特色的里下河水城,在“堤稳、岸绿、水清”的基本目标上,逐步实现“宏观格局清晰合理,中观模式因地制宜,微观近景精致秀丽”的生态人居环境目标,让“美丽宝应”成为古运河两岸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4. 4 构建生态环境体系

 

污染防治始终是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重点,就宝应县而言,特别是要把水污染防治作为近期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虽然经过国家生态县创建,宝应县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大部分地区水质恶化趋势得到了控制,局部地区开始有所好转。

 

但是,水环境质量没有稳定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离宝应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随着宝应的快速发展,水环境的压力还将持续加大。在抓好京杭大运河饮用水源保护、潼河饮用水源保护、行政交界河流宝射河以及城市河水系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一要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里,要求辖区内所有河流达到地表水功能区划 III 类水质标准,且要逐年好转; 二要改善城市河流水环境。

 

沟通水系,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改善城市河流水环境,是宝应需要继续重点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此外,还要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综合防治空气污染、完善固废管理、整治声环境、防治土壤污染等工作,生态环境监管任务也将日益繁重。

 

4. 5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就是要解决群众基础知识的问题,第一步就是要夯实基础。目前,宝应现在还普遍存在着在湖边、河边、塘边洗衣服、洗拖把等现象,群众的文明自律意识还不强。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通过突击实现,但是群众生态意识的提升是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理念的教育引导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培训,努力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另一方面要通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友好企业、生态村等一系列生态细胞的创建来提升群众环保意识,打造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氛围。宝应县历史悠久,人文璀璨。弘扬其中丰富的优秀生态人文遗产和历史遗迹对提升宝应县的生态文化品位尤为重要。注意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建筑古迹、革命遗址和遗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湿地文化和水产文化。

 

4. 6 构建生态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通过生态制度建设,将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生态保护互动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完成。一要加强环境执法监管,拓宽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二要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建立体现宝应县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环保指标作为干部考核的优先、重点考核内容。三要加大投入,健全资源补偿交易制度。四要加强能力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宝应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的一条很重要经验就是齐抓共管,是县四套班子、县镇村三级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生态县创建中形成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攻坚克难、事竞一流的精气神,在“十二五”期间、在生态文明县创建中要继续发扬,努力创建一个生态观念牢固树立、生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生态特色彰显、城乡一体化水平提高、执行力提升的“实力宝应、形象宝应、和谐宝应、效率宝应”。

 

[参考文献]

 

[1] 徐 琦.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解读[N]. 中国环境报,2012,11,12.

 

[2] 车振宇,张铁峰,魏晓波,等. 生态人居体系构成与建设路径[J]. 辽宁大学学报,2007,03.

 

[3] 登 谷,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内容[J]. 中国林业,2007,14.

生态县建设篇7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以生态系统功能修复建设项目为支撑,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山顶戴帽子、山腰饱肚子、山下挣票子”“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绿化全州是我州结合现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重要理论和目标。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和任务,提前谋划、不断完善,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深入探索,一是2018年以来,我县投入资金3.82亿元,完成了康巴高原植物园、道坞湿地公园、桃花山谷、草原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的建设;完成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森林抚育、沙化治理等共计9.5万余亩;完成草原灭虫害30.42万亩,草原生态修复10.2万亩;

(二)以保障环境安全,稳步推进“三大战役”为目标,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要求,利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对我县pm10、pm2.5、so2、no2、o3、co六项空气污染因子进行每日监测。通过监测结果显示我县pm10平均值,pm2.5平均值达标率为100%。

2.水污染防治方面。有效利用第三方监测技术服务,对县域水质进行监测。一是通过地表水断面水质监测,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农村环境饮用水监测,长江及重要支流监测,长江经济带入河排污口监测,我县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无劣v类水体。

3.土壤防治防治方面。按照省州要求布点,落实土壤污染监测,加强土壤污染风险分类管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县工作方案>2020年度实施计划》。2020年上半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土壤污染事故。

4.做实排污许可证核发登记工作。针对全县33个行业共核实企业57家,完成办证6家,其中简化管理1家、登记管理5家;针对91个行业共核实企业300余家,办证37家,其中简化管理3家、登记管理33家、重点管理1家。根据《省农村污水治理三年推进方案》,投入620万重点针对农村污水治理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年内完成15-20个行政村污水治理。

5.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2019年我县启动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了《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决定》。一是县级配套专项经费80万元,聘请第三方公司指导资料收集,对生态文明建设难点、短板指标进行分析研判,高质量编制《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规划》,确保既符合实际,又具可操作性;二是制定了《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责任分工方案》,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

(三)以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为目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州城镇污水、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成立专班、制定方案、编制实施项目7个,利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的50%、债券资金、上级各类补助资金等8931.95万元。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规范运行,新改建镇、镇、镇、乡、维他乡污水收集管网约50余公里,雨水管网及沟渠10余公里,发放77个村垃圾收准运设施设备,新建日处理10吨垃圾填埋场1座,小型焚烧池56座,修复县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喷系统、收集池、土工膜等。同时,为继续加强城镇环保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除三年行动项目外,我县相继完成协德乡污水处理站2座,日处理5吨的垃圾处理站1座,及正在建设日处理0.25万吨/日的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二是为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今年我县投入300万元完成“火坟山”绿化工作,碉堡山、百日山生态修复工程的补植补栽。三是投入资金568.22万元,完成2020年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四)以加强生态保护、依法监管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去冬今春我县采取“四个最严”监管措施,狠抓落实,下沉林业职工180人,成立了13个防火巡护卡点,实施人工影响增雨作业8次,签订防火承诺书3580份,制定森林防火村规民约158份,与护林(草)员签订责任书958份。下达《县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禁火令》578份,清理、取缔煨桑点138个,扩建乡镇义务扑火队4700余人,完成重点区域970座坟墓登记造册,查处野外违规用火44起,确保了全县去冬今春森林草原火灾的“零”发生,实现历史以来最好成绩。二是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兑现。截止2019年逐年完成草原禁牧补助139万亩;草畜平衡奖励422万亩,每年兑现资金2097.5万元;落实生态护林员500名,草管员458名,有效管护全县国有林区133.54万亩,集体天然商品林14.41万亩,草原面积625万亩,协助管护集体林公益林72.08万亩,逐年兑现管护资金1135.34万元;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47条河流74段的长度、经纬度测量、地理位置信息及县、乡(镇)、村三级河长设置及填报工作,调整县级河长25名、乡镇级河长37名村级河长98名;通过长期监测,全县区域内暂无森林病虫害发生。三是县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生态建设功能区,生态极度脆弱区之一,全县森林面积530余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4.02%。为积极探索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模式,2012年来,我县经过持续发力和集中整治,林木乱砍滥伐、木材大量外流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自2019年至今我县林业违法案件除违规野外用火外,全县无其他涉林案件发生。从2018年1月1日起,为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全县森林资源保护执行“三清三停一改革”“三清”:清山、清林、清庭院。对全县国有林区、集体林区、各山沟路口、房前屋后的所有木材、用材农户、带锯等进行全面清理,并登记备案。“三停”:停伐、停运、停加工。从2018年1月1日起,全县停止办理民用建房用材采伐证,停止所有类型的木材运输和加工,停止木材相互赠送和旧房料买卖,所有木材全部原地冻结。“一改革”:对全县建房用材实行改革。从2018年1月1日起,严格执行州委州政府全面禁止全木结构住房建设的要求,推行全县新建民房均采用新型建材替代木材建房。四是2020年以来牢树法治思维,严格落实《新环保法》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坚守山青、天蓝、水碧、土净生态底线,对集中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砂石场、垃圾填埋场、重点建设项目等开展专项执法。今年共计下达处罚决定书5起,处罚金额470余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做好生态环境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水环境污染深入治理难。我县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较滞后,与水环境污染防治存在一定差距。农村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难度大,存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难度大的情况。

(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难。在新《环保法》出台和中央、省环保督察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对环境监管执法要求更加严格,生态环境部门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但是工作力量没有得到相应增加,现有人员编制与其所承担的环境监测、监察任务不相称,相关的专业人员、技术装备十分缺乏,与环保部标准化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野生动物保护与群众生产生活矛盾凸显。由于近年来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个别野生动物(猴子、野猪、鹿)已泛滥成灾,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近年来虽已通过合法程序已猎捕少量野猪,因无法支撑猎捕所需的经费,不能根除野猪对老百姓带来的困扰。

(四)管理机构不健全。我县无专门从事自然保护区管理、湿地资源保护修复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欠缺,恳请上级部门加大相关业务指导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有效提升我县技能人员综合业务水平。

(五)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因森防工作专业性强,加之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多数区域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害发生,促使森林病虫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工作。下一步工作中,我县将全面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对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力度再加大,从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自觉向中央和省、州看齐,推进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补齐环保短板,推动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规划》编制进度,结合康巴高原植物园、道坞湿地公园等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加强生态项目建设,增强“心肺功能”,打好生态牌;二是推进“十四五”规划项目,积极与省州对接,确保项目落地落实。

(三)决战“三大战役”,提升环境质量。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明确工作任务,重拳出击、精准发力、铁腕治污、定期监测,集中打好空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深入全面实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

(四)突破工作难点,狠抓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坚持以问题为出发点和着力点,聚焦重点抓整改、严格质量抓整改,确保我县生态环境问题得到高质量解决,全力迎接新一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生态县建设篇8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体布局 舟曲县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中共十其一大亮点就在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之前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拓展成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从而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这既表明了我们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舟曲县在短短三年内经历了“5.12”地震和“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其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指导,在大力推动舟曲县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同时,更要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态价值观念,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为指导,推动舟曲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1加强舟曲县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生成角度出发,认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 ,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要构成社会有机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其中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而且这四个要素不是全部社会生活条件简单相加的结晶体,而是各组成部分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活动着的大系统,特别是在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精神的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实践关系中构筑起来的有机整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甚至阻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马克思强调人类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获取自身所需的生存资料的同时,又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根据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舟曲县在经历了“5.12”地震和“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不仅要大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舟曲县的可持续发展。

1.2加强舟曲县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具体要求

当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期待,十把生态文明放在了突出地位,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此构成了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模式。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因此,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要求,要实现舟曲县科学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使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融合相协调,最终推动舟曲县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3推动舟曲县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我县严峻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需要

历史上舟曲县森林茂密、资源丰富,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大量无序采伐,加之一些非法采矿企业,水电开发建设项目,使舟曲县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恶性变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1.3.1乱砍滥伐,生态环境超限破坏

据史料记载,舟曲境内过去一直森林茂密,林木采伐始于明清时期,但真正造成破坏是近几十年的事。1958年“”时期,这里的森林资源遭受到掠夺性破坏。据统计,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

1.3.2开垦坡地破坏地质环境

舟曲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9.1%,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迫使农民通过开垦坡地增加土地面积而获得利益,近40年间,全县总播种面积从10.63万亩增加到了21.53万亩,据了解,县内各乡40度以下的坡地如今已被大部分开垦,开垦坡地不仅严重破坏了植被,而且破坏了地质环境,开垦出的土地不仅未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反而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据统计,自1958年以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245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42%,其中耕地流失面积8.18万亩,由此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2推进舟曲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与路径选择

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因此,要推动舟曲县灾后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舟曲县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层面入手,建设生态文明。

2.1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层面

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因此,从经济层面来说要加强舟曲县建设生态文明,就要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在农业领域,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生态型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使农业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在服务业领域,要立足加快撑大第三产业总量规模,提升第三产业效益和层次,制订生态旅游发展和开发规划,科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2.2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政治层面

目前随着生态环境危机的恶化,生态问题不仅成为关系一个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成为一个事关舟曲县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人心向背的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这就要求县委、县政府的政治活动不仅要重视生态环保,而且要主动处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政治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不仅要加强政府对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指导,更要加强生态法规建设,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领导干部、环保执法人员、环保产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感。

2.3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层面

生态文化可以说是人类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回归。它不仅预示着人类文明已从传统工业文明转向生态工业文明,也表明人类将以自然法则为标准来改革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指向是树立全民生态文化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此,舟曲县应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终身教育,是提升全民生态文化素质的重要战略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求是,2009(22).

[3]十报告文件起草组著.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上一篇:市场监测论文范文 下一篇:审美素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