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9 01:14:24

审批管理论文

审批管理论文篇1

一、报刊审读和媒介批评的相同点

报刊审读的地位确立于1988 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关于加强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之后,在面对我国报业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审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世纪90 年代,审读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1992 年,《报刊之友》创刊后开设了“审读探索”专栏,对审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2000 年4 月,薛耀晗著《报刊审读初探》一书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第一本关于报刊审读的书具有一定的开创价值,有评价称其出版“初步形成了报刊审读理论体系”。2008 年7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首程的《报刊审读》一书,此书对我国报刊审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番系统研究。按照王首程先生的定义,报刊审读是各级政府报刊管理部门组织资深的新闻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运用科学的方法,从报道原则、内容导向、编校质量和出版规范等方面对报刊出版物进行阅读,并提出分析与评价意见,供政府报刊管理部门决策思考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报刊行政管理制度。由此可见报刊审读的核心概念在于“评价意见”,这与媒介批评的核心概念“价值判断”有相通之处,而且两者都是成文后发挥效用,诸多审读文章通过网络等渠道发表之后,也是质量颇高的批评文本。

但是,在对“媒介批评”自身概念不明晰、理论构建尚未完成之时,即把报刊审读冠以“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之名,既不够有说服力,也没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媒介批评与报刊审读的不同点

1、二者的主体地位不同

审读主体与审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行政机构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审读机构有强大的支撑力量在支持。2002 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召开了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审读工作再次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一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出版局都成立了报刊审读小组,陆续配置了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读工作人员,并聘任了一批兼职审读专家,初步搭建了报刊审读网络。

2005 年9 月30 日以前,报刊审读工作一直是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文件为指导。2005 年12 月1 日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新修订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正式施行。两个规定第一次以行政规章的形式,确立了审读在报刊管理中的地位,明确了审读工作的职责与程序。这使得报刊审读的权威性和强制力大大提升,并由于制度的确立而成为报刊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报刊出版的行政依据和基本手段。

媒介批评的主体,是指从事媒介批评的个人和组织。组织体系是监督和批评媒介的制度保证。西方的媒介批评组织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行业外的批评组织、媒介行业内部的批评机构、新闻委员会及业内专业组织。由于把媒介批评视为除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的第四种监督媒介的力量,媒介批评组织始终强调其独立性。他们所做的价值判断没有行政强制力可言。批评家群体算是媒介批评主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他们具有“文化能力”,将大众传播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其批评与见解往往会受到传媒和社会的重视,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和人们的尊重。但是他们的价值评判依然没有绝对权威性和强制力。这也就是为何媒介批评的一些主题一直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而被批对象却久批不倒、依然如故的原因。

2、二者的依据及侧重点不同

中国内地虽然至今没有专门的新闻出版与广播电视的国家法律,但由政府机构在立法部门监管下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已较为完备,对出版物进行审读的依据就是这些行政命令。1988 年,新闻出版署就在《关于加强对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审读工作的6 条标准,涵盖了思想政治、出版秩序、版面综合、刊登广告、社会效益、内部管理质量等报刊出版工作的方方面面,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提出阶段性的审读重点与要求。依法审读是审读活动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

现在,报刊审读工作主要以内容导向管理为重点,围绕是否依法出版、方向是否偏离出版宗旨和编辑方针、内容是否违反出版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编校质量是否符合内容要求,刊登广告是否违反有关规定来展开。除内容导向外,出版规范也是审读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出版形式规范、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编校程序及方法规范、印刷质量规范等方面。

西方社会媒介批评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界把媒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学理化是其鲜明的特征。对不同文化研究派别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继承的同时,研究者也继承了其批判的姿态。既然是把媒介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有哪些途径,每一种途径基于什么样的假设,问什么问题,采用什么分析方法,这些问题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它也没有绝对正确的范式。除了受阶级意识的影响与制约,它也以人类社会永恒的准则为指导,包括正义、理性、道德等等。国际学术界经常使用的媒介批评范式呈现出以下两种倾向: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

当前我国媒介批评的理论建构仍然滞后于实践,学理化的范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根据暨南大学刘薇硕士论文《我国媒介批评的现状与思考》中的定量分析,我国当前的媒介批评主要以政治标准、伦理标准、专业标准和法律标准为主。

3、二者的功能和价值追求不同

审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对刚步入市场化进程的中国报业起到了重要的督促作用,但它也是一项基础性的监管手段,其功能在于更好地完成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监督管理。报刊审读沟通了媒体与主管部门,管理者通过报刊审读,期望报刊为社会提供持续正面、正确引导的重任。在政治导向、政策导向、思想导向、生活导向、审美导向、科学导向上为管理者服务。其社会功能表现为控制、管理和协调功能。

媒介批评就是对媒体的一种约束,它被赋予了专业自律的性质。批评是为了建构。它守望媒介的价值正义,富有人文理想,力图实现社会公众对媒介的独立评判和全面监督,使新闻媒介成为社会公器。

三、结论

审批管理论文篇2

摘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完善政府行为规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作为政府事前控制方式的行政审批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弊端不断显露。针对审批制度改革流于形式;重审批、轻事中和事后监管的问题;审批制度改革进入攻坚期,剩下全是“难啃的骨头”等问题,亟需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健全行政审批监督制约机制。

关键词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所进行的一场自我革命,每一次审批制度改革都是权力的重新布局以及利益的重新分配。

行政审批制度的深化改革,单靠通过清理行政审批条目是无法达成预期目标的,要想实现奥斯本所说的“不但要除掉花园中丛生的杂草,还要确保花园中杂草无处可生”这样一种体制再造,必须打破传统政府控制管理体制。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

对于行政审批制度的内涵及外延,学术界尚无最终“定论”,不同的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是指行政审批机关(包括具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法定组织)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提出的申请,以书面等方式准予或不准许其从事特定活动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核准、备案及审批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对市场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小政府、大社会”是社会的发展趋势,政府职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职能定位,对于市场和社会能够良性运行的领域,政府应该站在宏观调控以及服务的高度来引导。政府的“越位”、“错位”以及“缺位”等问题,都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所引起的。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把政府不该管的和管不好的领域要重新还给企业、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要以此为契机,在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将政府的管理重点由以往的事前审批向依法监管转变,从而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当前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

行政审批制度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管理的一种事前控制手段,在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显露出它的弊端。尽管我国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见表1),也取得了不少成效(如行政审批项目不断减少、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了我国廉政建设等),但是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种种问题。

1.审批制度改革流于形式

中央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落实方面形式主义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只追求削减审批项目的百分比,而不顾改革的质量,难以达到改革所追求的效能政府建设的目标。二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现象严重。三是只削减“不痛不痒”的项目,对涉及本部门切身利益的项目则抓着不放。

四是在削减审批项目的同时,还千方百计争取能为本部门带来利益的审批权,这会导致改革形成“削减—膨胀—再削减—再膨胀”的怪圈。

2.重审批、轻事中和事后监管的现象依然存在

行政审批制度是一种事前监督,容易造成审批之后无人监管的局面。具体体现在:一是重审批环节,轻市场规制。许多部门在审批之后,对市场和社会的具体执行情况缺乏必要的后续监督。有些部门甚至将审批权力作为谋取部门私利的手段,在审批时不严格,不顾申请人的申请事项是否合理合法,只管在审批中收取费用。二是重审批权力,轻审批责任和义务。对审批权力缺少严格制约和监督,即使出现了违法违纪审批的情况,也很难追究审批部门及审批人员的责任。在取消和下放审批项目之后,政府的监管工作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容易导致无序运营、管理失控,引起不必要的混乱,众多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就是重审批、轻监管所导致的。例如在一些投资项目建设中,相关的监管部门由于重事前审批、轻事中和事后监管,会导致项目建设方擅自修改建设规模和标准,甚至出现弄虚作假骗取建设资金的问题,项目投资效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3.审批制度改革进入攻坚期,剩下全是“难啃的骨头”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国务院部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达70%之多,但仍保留1700多项,以《行政许可法》为核心,行政审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配套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进入攻坚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行政审批业务流程有待规范;二是行政审批信息系统亟需优化;三是行政审批权责体系还不够健全;四是行政审批体制机制尚需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所进行的一场自我革命,每一次审批制度改革都是权力的重新布局以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利益的划分与调整是相当困难的,很容易引起部门的抵触与阻挠。改革都遵循着先易后难这一规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不例外,改革进程持续到现在,各部门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大都不是本部门的核心权力,甚至许多都是一些细枝末叶的条目。而含金量相对更高的权力还牢牢被各个部门所把持,改革越到后面越难改,都是“难啃的骨头”。

三、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期,对于改革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从战略的高度,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

1.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要严格按照合理合法、效能、市场取向和权责对应等原则,对于政府“不该管、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项,要坚决应减就减、该放必放,进一步取消和下放现有行政审批事项。简政放权要有明确的“权力清单”,一定要规划清楚哪些是政府职能范围内不能放、不能简的,剩下的都应该简和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市场能解决的,坚决还给市场;社会能够办好的,交还给社会;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应该在市场和社会最需要的时候伸手,切实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第一,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方面,除需要国家进行统筹安排、总量控制以及需要实行国家安全审查的外资项目外,在减少审批项目后,全部下放给地方政府进行审批。第二,在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应尽量采取事中事后监管的方式,尽可能不设前置审批,最大限度地缩小核准、备案及审批范围。第三,在取消和下放领域方面,对投资、社会事业以及“非行政许可审批”等领域要进行重点整治,在个人投资、中小企业以及实体经济等方面要加大清理力度,努力向公民、企业和社会放权。

2.健全行政审批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

对于行政审批制度来说,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就犹如蚁穴溃堤,终将彻底瓦解其公正、合理及有效性。行政审批制度的完善天然地要求有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作为支撑。笔者认为,完备的行政审批制度监督制约机制所应有的构架如下:第一,信息公开,高度透明。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外,要向社会公开审批的依据、范围、程序、办理时限,实时公开审批办理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剔除暗箱操作的可能性。第二,全方位监督。即在监督主体方面,要囊括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以及社会监督等方面。在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方面,还可以建立专门的行政审批监督机构。第三,全过程监督。即对行政审批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要进行监督。最后,严格审批责任追究制度,要按照“责权利”对等以及“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审批部门和审批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3.完善改革的顶层设计

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以往确实存在“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行政审批制度的深化改革,涉及国务院多部门及地方的权力和利益关系的重新分配,阻力之大可以想象。因此,行政审批改革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最大效能作用的发挥,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要有清晰的全面规划、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明确改革重点任务和优先排序。改革既要有清晰的近期目标,也要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社会治理改革等长期目标相适应。改革的综合协调机构要由跨部门、高层次的超脱利益方来统揽全局,为改革提供意见和建议,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利益,督促改革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吴盛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点、困境与治理[J].大连干部学刊,2009(10).

[2]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6].[EB/OL]. sn.xinhuanet.com/2013-11/16/c_118166672.htm.

[3]何兴林,张金明.论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J].社会科学论坛,2006(8).

[4]马光焱.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页),2008(3).

[5]彭向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重新配置[A]“. 中国政府管理和政治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

[6]张定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攻坚期的问题分析与突破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12(9).

[7]王海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6).

[8]荣仕星.关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1).

[9]张丽君.浅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3(19).

审批管理论文篇3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和清理类别

一是领导重视,安排部署到位。市委、市政府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构建10+6现代产业体系的突破口。临沂市委主要领导要求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加大跟踪和行政问责力度。陈先运市长要求各部门抓紧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服务承诺“倒逼”机制,着力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清理范围、清理标准、目标要求、工作任务等事项,市编办、市法制办、市监察局等部门分别就机构改革简政放权、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做了说明,确保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部署到位。

二是认清现状,明确目标定位。《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临沂市先后开展了六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取消和调整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但审批事项依然较多、审批行为不够规范、审批效率不高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束缚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潜力。针对存在问题,在对上一轮清理结果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临沂市将市直42个部门单位实施的216项行政审批事项和8个中央、省垂直管理部门实施的30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清理范围,并提出了市政府各部门清理和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力争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压缩到100项以内的清理目标。

三是准确把握,严格清理标准。按照中央、省相关政策要求,本着方便行政相对人、监管不缺位的原则,市政府制定出台了7类清理标准,明确了清理工作的开展依据。其中,需要予以取消的共有4类:对于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事项和国务院、省政府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通过市场机制、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予以取消;长期未实际实施、取消后不影响社会管理的,予以取消;通过质量认证等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或行政相对人能够自主决定的,予以取消。需要予以取消或调整的一类:对于虽有设定依据,但与实际管理要求不相适应、难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予以取消或调整。需要予以调整的一类:对于一个审批事项需多部门、多环节审批的,原则上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和权责一致的要求进行调整。需要予以下放的一类:对除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省政府文件明确规定由设区的市级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外,可以由市级以下机关实施的,按照便于监管的原则,予以下放管理。

二、规范工作程序,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自行清理。各部门能够认真学习国务院、省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准确把握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核心内容。根据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围绕“三定”规定对本部门行使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充分论证,逐项列出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等设定依据,结合目前实施的情况,对照清理原则和标准,在充分考虑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实效性的基础上,逐项提出保留和取消、下放和调整的处理意见,及时高效地完成了自行清理工作。

二是严格审核程序,做好集中审核论证。市政府从市编办、市监察局、市法制办抽调素质高、业务熟、作风硬的精干力量,成立了市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审核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清理审核办公室),专门负责市级行政审批清理工作的督导、指导和协调。在指导各部门自行清理的基础上,市清理审核办公室组成2个审核工作组对各部门自行清理意见进行了集中清理审核和交叉核对复审,经过反复论证,与相关部门多次沟通后,提出了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初审意见,并经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联席会议集中联审后,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在清理审核和集中联审过程中,机构编制部门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分析梳理了各部门的职责职权;法制部门注重把握依法行政,严格论证行政审批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监察部门注重加强对清理工作的监督监察,确保了工作开展取得实效。

三是加大公开力度,及时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后,市直42个部门单位实施的216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为110项,减少49.1%,其中5个部门不再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8个部门减幅超过50%;8个中央和省垂直管理部门实施的30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为14项,减少53.3%。为更好地拓展政务公开渠道,9月16日,市政府召开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新闻会,向社会各界公布了市级保留、取消和调整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彰显了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同时,市政府将相关事项目录在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示,并要求各部门也要在其网站上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的名称、所依据法律法规、工作流程等具体内容,以供社会各界查阅、监督。

三、完善工作机制,巩固清理成果

一是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强化工作动态监督机制,重点监督检查四个方面:行政审批事项是否得到彻底清理和取消、下放;引入市场机制的审批事项是否落实到位;保留的审批事项是否建立了规范的责任制度和监管机制以及审批效率是否提高;审批事项公开、审批监督制度是否落实。

二是严格考核问责机制。市政府把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取消、下放工作纳入全市服务企业“四比四看”和“政策措施落实年”活动督导内容,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同时结合政务公开,实行明察暗访,加大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结果落实情况的问责力度。对思想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积极、决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开展工作不力且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责必问的原则严肃问责,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保留和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严防以备案、核准等名义继续变相审批,确保精简落实到位。督促指导各相关部门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科学设置审批步骤和运转流程,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制度,实现行政审批程序简化、流程固化、管理集中化、规范化。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修订、废止以及国务院、省政府清理和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情况,继续跟进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同时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对机构合并或部门管理职能发生变化的,及时调整其行政审批职能,确保部门职责与职权相一致。

四是完善县乡承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县区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力度,确保上级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在县区落实到位。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就近管理、便民服务的优势,指导和鼓励县区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下放机制、承接机制和运行机制,在实施好下放的第一批管理权限的基础上,积极向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下放第二批管理权限的论证和实施工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方便基层群众生产生活。

审批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

“管制通常是对经济事件或市场失灵感应的特殊回应”。 随着经济事件及市场活动的变化,管制及管制制度需要时常革新,包括解除不必要的管制,废除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管制制度,放松管制,改进管制方式,调整管制政策,创设新的管制及管制制度等等。在我国,传统经济管制的核心形式是行政审批,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这种在传统体制下广泛适用的管制手段和管制制度被带到了新的经济体制下,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最常用的手段。但另一方面,这种源于传统体制下的管制手段和和管制制度越来月不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要求,并已成为构建新的经济体制的障碍。因此,如何实现经济管制制度的革新、将传统体制下的这种管制手段逐渐改造成为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管制手段和管制制度,成为经济行政法的重要课题之一。 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突破口。

一、行政审批制度的相关理论

(一)行政审批的概念以及与《行政许可法》的关系

行政审批,指的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行政相对人依法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授予其进行某一活动的资格和权利,若授予则对其进行后续监管的一种行政行为。 行政审批与行政法中的另一重要概念――行政许可的关系并不明确。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不少学者认为是行政审批制度法制化的重要体现,制定《行政许可法》有利于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依法行政的进程。《行政许可法》实施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不少成效,其中包括继续对原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审批事项已大幅度减少这一重要表现。然而,在《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和执行中,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两个概念之间出现了分离的倾向,大量的行政审批不断从行政许可中分离出来,出现了所谓的“非许可类行政审批”、“不属于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不作为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不作为行政审批事项”、“不属于行政许可法调整的其他行政审批(简称‘其他审批’)” 、“类行政审批” 等一系列与行政许可的概念相并列的非许可的行政审批的概念,一大批审批项目被归类到这些非行政许可的审批范畴之内,这直接导致《行政许可法》所调整的行政许可被限缩到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 因此,行政审批至今仍大量存在,依然存在对行政审批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二)建立行政审批制度的目的

1.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国家在政府外创设了许多的企业,这些企业被称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或国营企业。由于政府垄断了所有资源,因而,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都只能依赖政府的配置,而政府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是审批,批项目、批资金批物资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2.作为市场准入的一种手段。在计划体制下,所有进入生产经营领域的企业都必须自觉地寻找“婆家”,即按照生产经营的项目和范围寻找一个行业主管部门,由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后再申请注册登记;如果其生产经营项目和范围涉及几个行业主管部门的,应该由各该行业主管分别审批;如果自己不能确定行业主管部门的,应由政府指定行业部门主管部门,再由指定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批。所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有自己的行业主管部门,都必须由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进入生产经营领域进行活动。直到1992年,国家发改委引发的《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第15条仍然规定,“设立公司应当由公司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授权部门审批……政府授权部门审批时按公司的主营范围内容,应确定公司的行业主管部门”。

3.作为政府全面控制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流动必须经过审批,升学、就业必须经过审批,工作调动必须经过审批,日用消费品的购买必须经过审批,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等名目繁多的票证成为许可居民消费的标志。可以说,计划经济体制下百姓的衣食住行须臾离不开政府的行政审批。

(三)行政审批制度的理论基础――政府管制理论

行政审批制度是政府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政府管制。行政审批是政府管制的重要手段,是政府配置资源,进行经济和社会管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通过行政审批,政府实现对资源的计划配置,政府主要依靠行政审批这种行政手段来履行职能。政府管制是指特定行政机构依据一定规则对私人和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行为。在行政法意义上,政府管制作为一种行政权,同其他国家权力相比较,具有主动性、广泛性、自由裁量性的特点;同个人、社会其他组织的权利相比较,还具有强制性、单方性、优益性的特点。政府管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依据法定授权,通过制定和执行法规、规章、许可证、命令、处罚、援助、行政裁决等行政行为直接干预市场资源配置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职能是政府的核心要素,是政府角色定位的集中体现。政府职能转变既是经济转轨的关键,又是推进政治体制转轨的起点,政府职能转变构成了联结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专门列出一节,提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府管理经济、社会靠的是行政命令,采用行政命令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政府集中了各种本应该交由社会和企业来担负的职能,而行政审批正是其管理社会和经济所能运用的有效手段,随着政府规模的不断扩张,行政审批也渗透到各个领域。这一阶段政府注重政治职能,与此相反,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行政审批制度就是伴随着计划经济产生的,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审批经济。不可否认,在计划经济体制初期,处在一穷二白状态下新中国,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内有刚被的旧政权残余势力的反扑。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建成新生政权赖以立足的经济基础,政府职能目标就是,集中国内仅有的人、财、物,争取最佳资源配置,从而实现这些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新中国的建设成就表明,当时的政府很好地实现了这个职能目标。所以,当时的职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它也曾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发挥过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前的政府职能己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这就要求政府及时转变职能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自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转变政府职能至今已经过去28年,这期间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进行了机构的精简和重组的改革,进行了消费权力的改革,还进行了建立公务员制度的人事行政改革,直到2000年左右,各级政府又开始了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是政府干预微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如果审批的范围过于广泛,政府管了许多本应交由市场和社会来完成的事情,过度集中了企业和社会所应承担的职能,就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产生滋生腐败,产生寻租行为,同时也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阻碍了社会的良性发展。

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看:首先,政府官员也适用“经济人”假设,他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因此也就不能保证他的行为是以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为取向;其次,政府的决策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它的决策不一定就是最优的;最后,就是寻租行为依然存在,由于特殊利益集团的关系,政府往往会想方设法的干预市场的自然运行,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降低了市场效率,造成了腐败。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政府决策不一定就比市场和社会的决策好,政府官员的行为也不一定完全出于为公共利益着想。

从治理理论的角度看:首先,治理理论重视社会管理的多元化;其次,政府的角色应当被视为“同辈中的长者”,承担指导责任和确立行为准则的责任;最后,它认为网络管理体系即治理的社会。可以看出治理理论强调的是“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政府只做它最擅长做的事,一些传统上的职能和责任可以通过第三部门发挥作用,政府应该一改过去依靠传统权威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应该通过社会合作网络,实现社会治理。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缩小审批的范围,下放审批权力,放松经济性管制,而加强社会性管制,从而减少政府干预,使政府只能在履行其基本职能的领域内行使审批权,其它领域如果市场和社会能做的更好,政府就不应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使其回归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上来。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

行政审批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一种方式,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这种管理方式也应相应地变化。政府应当对那些与社会需求不符的、严重落后与现实甚至已经阻碍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或者实际中作用不大的审批事项,主动、及时地调整。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阻碍了政府职能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市场规则,实施市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保护公平竞争,创造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提供公共物品等。

(三)政府职能转变是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的保障

正在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证明了运动式的清理不能真正解决审批的深层次问题。全国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投入了极大的力量,每次清理后,还要对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修改。改革的力度大,但是实际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主要原因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未能与行政职能转变同步,职能未改,行政机关还要管理,只能又增加审批。只有从根本上科学界定政府职能,才能切实保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丹尼尔・F.史普博著:《管制与市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2]王克稳:《经济行政法基本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廖扬丽:《政府的自我革命――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版.

[4]王克稳:《我国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关系的重新梳理与规范》,载《中国法学》2007第4期.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徐湘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体制制约与制度创新》,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8]施绍祥:《如何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载《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1期.

[9]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

[10]何兴林,张金明:《论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载《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8期.

[1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徐增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回顾与展望》,载《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3期.

[13]寇炳灿,孔祥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因和目标》, 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8期.

[14]顾家华:《中国公共行政责任与追究制度探讨》, 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8期.

[15]张海玲:《法治的有限政府理论下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对策》,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审批管理论文篇5

一、关于发文办理

1、日常业务性文件、转发省厅文件,由相关业务处室按照公文处理程序,经处室负责人审核后报分管领导签发。各业务处室负责人是文稿审核第一责任人,要把好文字表述和数据核对关,保证文字规范和数据准确。

2、对重要文件实行集体讨论制度,凡提请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和以局名义或联合其他部门印发的政策、制度、监督管理性文件实行集体讨论制度。

3、集体讨论一般采用集中座谈会商的方式进行,也可视情况采用通过调研、登门或电话征求意见、印发征求意见稿或讨论稿等方式进行。

4、参加集体讨论对象,主要包括文件主送单位代表、本局协同执行处室负责人、办公室、税政法制处负责人等。集体讨论由拟文处室召集,分管领导或拟文处室负责人主持。

5、对提请集体讨论的重要文件,拟文处室要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按规范要求认真起草,提交分管领导审定,形成讨论稿或征求意见稿后组织讨论。

6、集体讨论时,拟文处室要认真做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要及时整理汇总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文件进行修改完善。

7、重要文件经集体讨论修改完善后,税政法制处在一个工作日内负责对文稿的政策合规性进行把关。由发文处室分管领导提请局长办公会讨论后签发。

8、以局名义或联合其他部门印发的政策、制度、监督管理性文件印发后,可公开的由拟文处室在两个工作日内通过办公室将文件在*财政网站进行公开。

二、关于收文办理

1、办公室收到公文时要进行归类,凡省及省以上的文件都要办理文件阅办卡,提出拟办意见,报局领导传阅,急办事项收到文件时立即呈局领导审阅,同时通过局域网将文件传递给相关处室负责人(密级文件通过纸质文件传递)办理。市级文件需要我局落实的也要办理文件阅办卡,提出拟办意见,报局领导传阅,急办事项收到文件时立即呈局领导审阅,同时通知相关处室办理。凡局领导有批示的,办公室于当日将批示内容通知具体承办处室。市政府办公室批转的各单位经费申请,办公室要进行登记,并于当日呈局领导审阅,于局领导批示的当日将相关文件传递到具体承办处室。

2、各处室对市直单位直接送到本处室的文件,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凡涉及我局办理相关手续和拨付经费的,需要市政府审批的,要于收到申请的当日告知单位向市政府提出申请;需要通过局办公室传递的,要在收到文件的当日送办公室传递;属处室职责范围的由各处室负责处理,能办的做到当日办理,不能办的要向分管领导汇报,并在两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或电话联系方式向单位反馈,讲清不能办理的政策依据及相关理由;需要向分管领导汇报后办理的,各处室应在收到申请的当日向分管领导汇报,分管领导不在单位的,电话请示,相关手续待分管领导回单位后补办。

审批管理论文篇6

一、力求实效,扎实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与提高业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结合起来,以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推动行政服务规范化建设。

1、强化理论学习。一年来,中心利用每周一工作例会,组织主任助理、窗口负责人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以及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通过网站、简报、宣传栏等开辟“中心发展我献策”专栏,一起谋划工作思路,一起探讨发展方向,一起研究审批路径,力求做到“五结合”,把理论学习与提高思想认识相结合,与了解市情相结合,与提高业务能力相结合,与提升窗口办事效率相结合,与优化服务质量相结合,初步形成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常态,提高了窗口人员的政策解读能力,强化了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2、夯实制度基础。按照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加紧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前置项目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改进行政审批流程的工作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退、补件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并联审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和一般审批件办事流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市卫生局窗口制定“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将工作量化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市公安局本着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修订了公章刻制手续等等,为企业投资和重点项目服务搭建协调、规范、高效运转的服务平台。

3、深入调查研究。今年,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就全市优化发展软环境情况到中心调研,了解窗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的执行和审批流程再造情况。中心认真对照、讨论分析,对中心管理和窗口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自查、整改,并督促完善和落实。在大厅设立“窗口服务满意度测评点”,通过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网上征询、调研座谈等形式,了解社会群众对窗口办事的综合满意度情况,接待群众咨询或电话咨询279人次,向服务对象发放调查问卷400多份。经测评,窗口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好评率分别达到97.13%和99.6%。在此基础上,召开了查摆问题恳谈会,邀请各楼层值班长、主任助理等,查找审批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影响、制约和阻碍中心科学发展的不适应因素,认真讨论和研究整改措施,并从提高效能、规范运作、健全网络、拓宽领域、加强监管等方面展开研讨,在研讨中学习,在研讨中提出问题,推动了窗口建设的提质增效。

二、严格把关,持续抓好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规范

三、规范运行,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水平

围绕更加方便人民群众和企业办事,以提高办事效率为目的,大力压缩审批时限和审批环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1、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年初,邀请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市铝厂以及建设、规划、发改等窗口就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开展探讨,对关联性审批流程进行优化整合,确保并联审批工作有序进行。制定《南平市建设投资项目并联审批运作流程图》,将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证核发的全过程16个环节,按照项目审批的关联性进行并行整合,设置为立项、工程设计、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审批等4个阶段,确立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明确职责,实行“同时收件、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机制。实施以来

2、审批项目协调运作。为加快推进我市投资项目审批进度,中心将两个以上部门审批流程协调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建立项目联办协调会制,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协商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运转流程问题,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督促落实,确保项目审批的顺利进行。一年来,牵头召

开项目协调会52场,及时解决了困扰工业园区内土地前期开发审批手续、新《消防法》实施带来的审批前置变化等问题。协调会制度发挥了中心的平台作用,增强了窗口工作的互动性,有效解决了窗口部门互为前置许可事项的关系、审批业务运转流程等,各窗口的审批办结时效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市环保局窗口的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三分之二,市建设局窗口审批时限较承诺时限缩短了84%、市林业局窗口审批时限也缩短了86%。

四、不断探索,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五、科学管理,切实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设中心文化是获得朝气和活力的源泉。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切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1、注重组织文化建设。针对窗口工作时间性强,压力大、管理严格的实际,适时开展审批业务、管理制度、系统操作、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鼓励窗口人员积极建言献策,开展了“中心发展我献策,提质提效为服务”座谈会和“服务新发展、奉献在窗口”征文比赛等,集中民智,共谋发展,培育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中心文化。同时,积极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和文艺晚会,除每周定期开展篮球、汽排球等锻炼活动外,还多次举办了乒乓球、登山、跳绳等各类比赛,丰富窗口的文化生活,使窗口人员在共同活动中加强沟通和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中心精神,增强了窗口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2、严格考核奖惩。坚持教育和管理并重,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同时,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完善了考勤制度、考核评比等管理制度,对窗口人员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制度管人管事。按照“日考勤、周抽查、季考核、年终总评”的要求,强力推进制度的实施。严格考勤制度,实行每天四次指纹签到。不定期地对窗口人员仪表言行、服务态度、办件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协调处理服务对象和窗口反映的问题,使管理更加严格、服务更加规范。通过每季评选出红旗窗口和服务之星,颁发流动奖牌,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窗口人员的积极性。目前,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都能严格遵守工作制度,自觉服从内部管理,很多同志坚持提前上班,延迟下班;有的同志经常牺牲午休时间,坚持把群众的事情办完;有的同志为了不耽误工作,带病上班;还有的同志发扬了拾金不昧的精神,塑造了中心的良好形象。

六、积极筹建,认真抓好招标投标活动的服务管理

根据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的统一部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平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和“积极、稳妥、高效”的原则,整合市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土地收储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的招投标交易职能,建立了市招标投标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受理、分类办理、技术支持、服务保障的流程式管理模式,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及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提供服务。经过近半年的紧张筹建,已于12月初整合集中到位。

为加强整合后招投标活动的规范管理,制定了《招标投标活动服务指南》,明确了招投标中心、投标人和社会机构三个主体的办事程序和办事规则。制定《评审专家工作守则》和机关内部管理等各项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此外,在原政府采购网站的基础上,增加服务器设备等硬件投入,自主开发了电子化采购应用系统、委托开发了工程项目电子评标系统等业务软件,努力构建规范、完善、便捷的公共资源交易网。目前,政府通用货物网上采购全程电子化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招投标管理系统和电子评标系统正在加紧完善中。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先进的监控设施,都有效加强了招投标活动监管,建立了信息公开、程序简化、交易规范、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服务管理体系。

二一年工作思路

2

010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实施意见》及海西纲要,围绕优化公共服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运行机制,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精简审批程序,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海西绿色腹地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全面推行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在运作中,继续规范和完善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核准审批过程的整合设置。对阶段内审批事项实行同时收件、交叉审核,并对外承诺阶段审批总时限,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加快推进我市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进程。

二是持续清理区级入驻项目前置条件。围绕企业反映有关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影响投资环境等问题,对区级27个入驻单位199项审批事项前置条件进行清理,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

三是大力拓展电子政务建设。加强网上审批、绿色通道、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大力推进省、市、县三级审批网络的互联互通。积极探索网上审批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发挥网络信息化在中心的重要作用。

四是加强与入驻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市区一体、联审联批”的原则,认真做好与入驻部门沟通协调,取得部门的更加理解和支持。同时做好与工业园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的项目审批协调工作,探索和搭建高效、优质的服务平台,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服务。

五是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坚持不懈地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措施,狠抓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审批管理论文篇7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资料实行信息共享。

第五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费用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接受审计监督。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对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有权向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章评价

第七条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以下内容:

(一)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

(二)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

(三)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九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编制综合性规划,应当根据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编制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本条第二款所称指导性规划是指以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规划。

第十一条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主要包括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规划草案的调整建议。

第十二条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规划编制机关编制或者组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编制。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质量负责。

第十三条规划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但是,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与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重大分歧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进一步论证。

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

第十四条对已经批准的规划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或者补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审查

第十五条规划编制机关在报送审批综合性规划草案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未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审批机关应当要求其补充;未补充的,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十六条规划编制机关在报送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审批机关应当要求其补充;未补充的,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十七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的专项规划,在审批前由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当提交书面审查意见。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当从依法设立的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但是,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专家,不得作为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的成员。

审查小组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审查小组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少于二分之一的,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无效。

第十九条审查小组的成员应当客观、公正、独立地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书面审查意见,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审查小组的召集部门不得干预。

审查意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础资料、数据的真实性;

(二)评价方法的适当性;

(三)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可靠性;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的合理性;

(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审查意见应当经审查小组四分之三以上成员签字同意。审查小组成员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如实记录和反映。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小组应当提出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的意见:

(一)基础资料、数据失实的;

(二)评价方法选择不当的;

(三)对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不准确、不深入,需要进一步论证的;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存在严重缺陷的;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或者错误的;

(六)未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或者不采纳公众意见的理由明显不合理的;

(七)内容存在其他重大缺陷或者遗漏的。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不予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一)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者范围不能作出科学判断的;

(二)规划实施可能造成重大不良环境影响,并且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者减轻对策和措施的。

第二十二条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规划审批机关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逐项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并存档备查。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可以申请查阅;但是,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已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可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予以简化。

第四章跟踪评价

第二十四条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规划审批机关,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第二十五条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实施后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之间的比较分析和评估;

(二)规划实施中所采取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有效性的分析和评估;

(三)公众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见;

(四)跟踪评价的结论。

第二十六条规划编制机关对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应当采取调查问卷、现场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十七条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第二十八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进行核查。经核查属实的,向规划审批机关提出采取改进措施或者修订规划的建议。

第二十九条规划审批机关在接到规划编制机关的报告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建议后,应当及时组织论证,并根据论证结果采取改进措施或者对规划进行修订。

第三十条规划实施区域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指标的,应当暂停审批该规划实施区域内新增该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规划编制机关在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二条规划审批机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编写而未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综合性规划草案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草案,予以批准的;

(二)对依法应当附送而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项规划草案,或者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审查小组审查的专项规划草案,予以批准的。

第三十三条审查小组的召集部门在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时弄虚作假或者,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审查小组的专家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中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由设立专家库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取消其入选专家库的资格并予以公告;审查小组的部门代表有上述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

审批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 建设用地;图形审查;功能设计;GIS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212-02

0 引言

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国家对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和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的审批日益严格。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发表了很多关于GIS在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执法监察等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论文,孟凡荣等论述了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批系统中GIS的应用[1],王慧珍等论述了GIS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在建设用地管理中的应用[2],谈媛媛等介绍了建设用地审批系统的总体架构[3],张云鹏等介绍了GIS技术与建设用地审批系统的无缝集成[4],孙亚琴等论述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GIS和工作流的集成应用[5]。韩杰,江鹢,于冠男等论述了GIS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6-8]。目前大部分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功能局限于申报审查材料的表单填写、附件上传和审查意见填写,能够利用GIS技术与建设用地审批审查要点结合,深入剖析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在建设用地审批中如何应用的文献较少,本文通过分析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的审查要点和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之间的内在关系,介绍建设用地审批图形审查功能设计内容。

1现有数据情况及审查要点

以图管地、以图管矿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客观要求,以现有数据库为基础结合审批审查要点,对建设用地地块范围内的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进行叠加分析,利用GIS技术从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相关数据,并与填报材料中的数据之间进行比对,通过报表的形式给出审查结果。结合填报材料中的数据、现有数据库和审查要点要点总结如下:

1)建设用地审批填报所需数据

建设用地申请表、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土地征收方案、土地供应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勘测定界材料、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等。

2)与建设用地审批相关的数据库情况

与建设用地审批相关的已有的主要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数据库,区片价数据库。

3)审查要点

参加建设用地审查的主要处室包括征转用地管理处、地籍处、规划处、耕地保护处等处室。征转用地管理处依据区片价数据库对申报项目征地补偿方案进行审查,地籍处依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对权属地类进行审查,规划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对申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进行审查,耕地保护处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对申报项目是否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审查。

2 系统架构

建设用地审批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审批业务办理和图形审查功能,系统运行于国土资源内网,采用B/S架构,图形平台采用ArcGIS Server 9.3,开发语言采用C#,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系统基于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开发,数据中心中包含三部分数据,分别为审批业务数据库、审批业务信息配置数据库和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库。审批业务数据库包括建设用地审批填报所需数据和建设用地批复数据;审批业务信息配置数据库包括流程、用户信息、权限、角色信息等内容;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库主要为与建设用地审批相关的空间数据库。建设用地审批业务办理和图形审查功能的实现通过调用数据接口和服务,从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中获取和写入数据。

3 图形审查功能设计

图形审查功能设计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分析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的审查要点和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之间的内在关系,利用GIS技术从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相关数据,并与填报材料中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通过报表的形式给出审查结果,为科学审批提供辅助参考和依据。

3.1权属地类审查功能设计

权属地类审查是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审查的重点内容,系统将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中填写数据与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地类图斑层中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性质进行对比,审查结果的展现形式如图2所示,包括申请用地总面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申请农用地面积,申请建设用地面积,申请未利用地面积等以及相应的审查面积。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地类图斑层属性表结构如表1所示[9]。

3.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

建设用地项目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系统将建设用地地块空间范围与土地利用总体数据库中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将分析结果以审查表格的形式展现,审查结果如图3所示,包括总面积、符合规划面积、不符合规划面积、有条件建设区面积、限制建设区面积、禁止建设区面积。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图层属性表结构如表2所示[10]。

3.3基本农田审查

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项目,需经国务院审批,按照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原则进行基本农田补划。系统将建设用地地块空间范围与基本农田数据库中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将分析结果以审查表格的形式展现,审查结果如图4所示,包括报批占用基本农田面积,审查占用基本农田面积。基本农田图斑图层属性表结构参见表1。

3.4征地区片价审查

建设项目涉及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时按照区片价格给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人补偿,补偿标准按照区片价执行,系统以区片价数据库为依据,对申报项目的征收土地方案中的数据与区片价数据库中区片价图斑层进行叠加分析,审查结果如图5所示。区片价图层属性结构表如表3所示。

3.5常用图形工具

在以上介绍的四种审查功能结果表中都有图形查看图标,点击图形查看图标可进入图形审查界面,图形审查界面内具有常用的放大、缩小、平移、属性查看等功能,如图6所示。

4结论

本文紧密结合建设用地审批对图形审查的实际需求,设计出了符合审批人员业务办公习惯的智能审查工具,既减轻了审查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审批效率,为建设用地审批规范化、科学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凡荣,吴洪涛,等.基于“一张图”的部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建设[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0(6):37-39.

[2]王慧珍,称雄,等.基于 GIS的建设用地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测绘科学,2009,34(5):178-180.

[3]谈媛媛,高飞,胡小华.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1):1821-1824.

[4]张云鹏,孙燕.基于WebGIS的市县级建设用地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6):108-112.

[5]孙亚琴,闾国年,等.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中 GIS与工作流的集成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08,33(5):189-191.

[6]江鹢,贺弢,等.基于GPS、GIS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国土资源移动巡查系统总体设计[J].测绘通报,2010(6):65-68.

[7]韩杰基于GIS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通报,2007(6):55-60.

[8]于冠男,王庆等基于GIS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科学,2010,35(5):228-230.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S],2007-11-28.

上一篇:生态修复范文 下一篇:生活陶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