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设计法范文

时间:2023-09-30 07:14:04

线路设计法

线路设计法篇1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路面养护;现状;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U418.6文献标识码:A

公路的路线设计是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车辆运行的安全、舒适,并符合驾驶员的视觉特征与心理反应特征,确保驾驶员在行驶中能够保持视野开阔。公路路面质量的好坏,也同样影响着公路运营的安全、舒适与功能发挥。因此,我们应提升公路运输的能力与水平,加强对其路线设计与路面养护,使公路达到最经济、最合理、科学与完善的使用效果。下面我们将针对如上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为未来公路路线设计与路面养护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一、公路路线设计的现状与常见的问题

在国外发达国家关于公路路线设计的研究中,已经从单纯考虑机动车动力学要求逐步转变为考虑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征,从人的行为入手,进行设计理念的创新,并且在线路设计的安全性、连续性、一致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在我国的研究中,最主要的线路设计方法是采取传统的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及工程技术方面比较方案优劣来进行的,而忽略了社会、环境、人为、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无法科学、全面的反应线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只注重经济的优化,并没有注重其他因素的优化。[[]]

二、公路路线设计的主要方法

1、设计所需资料

在对公路路线进行设计之前,应准备该地区1:2000或者1:1000的地形图一张,并确定该地区的交通量,以及该地区的地质、水文、气候、植被情况等,并对公路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进行设置。同时,也要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等基本文件与标准进行深入的阅读与理解,并对公路技术等级进行确定。

2、公路平面设计方法

根据已经确定的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在地图上确定出路线的各转角点,从而确定出路线导线的位置。按照地形图上已经确定的转角点,用正切法求出各转角点处的转角值,并确定出左偏或者右偏,按照地形图比例测量计算出交点间的距离,根据技术标准和交点间距初步确定布线类型,据转角а、交点间距离,并结合交点处地形情况,确定合适的曲线半径R和曲线长度,计算曲线要素。切线长T h、曲线长L h外距E h和超距J h,并推算主点桩号。沿着已经布好的公路中线,从路线起点开始,按整桩号法排桩,将起点桩号(K0+000)、百米桩、公里桩、曲线主点桩、终点桩及各相应整桩号桩布设,标定在公路中线上。参照《标准》与《规范》以及教材中的公式列表计算加宽值,确定旋转轴,列表计算超高值。最后,要将已经布设好的公路中线的地图上标划出标题、起终点桩等。[[]]

3、路线纵断面设计方法

在图纸下方,自下而上绘出超高、直线与曲线、里程桩号、坡 度与坡长、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和地质状况、 填绘直线与平曲线栏、里程桩号栏,在图纸左侧绘制相应高程标尺, 按高程1:200,水平1:2000的比例,点绘地面线。[[]]对于拉坡的设计方法,应综合考虑 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和坡长限制,同时应注意,在平原区,地面平坦,河沟交错,地面水源多,地下水位较高,其路线设计标 高主要由保证路基稳定性的最小填土高度控制;在丘陵区,地面有一定的高差,但不很大,路线在纵断面上克服高差不很困难, 其路线设计标高主要由土石方平衡、降低工程造价控制;在山岭区,地形变化大,地面自然坡度大,为了保证汽车平顺行驶,就必然产生 高填深挖的现象,其路线设计标高主要由纵坡度和坡长控制,同时要从土石方尽量平衡和路基附属工程合理等方面来适当考虑;在沿河及受水侵淹的路段,为保证路基稳定性,路基一般应搞出《标准》规定 洪水频率计算水位0.5m以上。[[]]

三、路面养护的主要方法

路面养护保护公路工程成果的基础,在路面养护中,应主要采用如下几个方法:

1、做好日常清洁与养护工作

在路面建设好的初期,应立即设置限速标志、限重标志等,对于一些履带车与铁轮车应限制刑事。当路面泛油之后,应立即抛洒养护料,并且使其均匀分散在路面上,形成一个薄面。当出现泛油现象时,可以根据泛油严重程度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程度的养护。如果公路表面泛油程度较轻、表面石子外露的路段可以暂不做任何处理,如果一些公路的施工质量较差,引起公路的损坏并且已经出现坑槽情况的,可以按照坑槽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主要有冷补法和热补法两种)。如果公路表面出现大规模的犯有情况,使摩擦系数降低,严重对车辆通行产生了影响,则可以用碎石碾压到路面中,或者将原本的公路表面刨开,重新进行摊铺。

2、出现破损及时处理

对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裂缝,如果缝隙较小也可暂时不进行处理,如果缝隙的宽度在三毫米以上,就需要将缝隙间的杂物、灰尘清扫干净,并且采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用热的沥青导入缝隙中来进行填补。如果缝隙的宽度在五毫米以上,就需要清除其中的杂物,并且用沙料式的或者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充到缝隙间,并进行压实和封口。对于一些不太稳定的缝隙,除了进行填筑的处理之外,还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采用边坡防护等方法来对缝隙进行固定,防止出现更大的裂痕。

3、严格管理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沥青混合料作为公路建设最基本的材料,其质量关系着公路的使用寿命与使用效果的发挥,因此,在采购的过程中,应严格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进行控制,选取具有良好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蜡量低、高粘度的优质沥青。对于集料的选择应尽可能选表面粗糙、坚硬且耐磨,与沥青能进行很好的粘附的集料。[[]]

4、加强对公路路基的支挡防护

支挡防护是采用支挡构造物来支档路基本身,来防止路基变形,增加路基稳定性。常用的支挡构造物主要有垒石、垄石、石垛、挡土墙等,因为其本身具有承重的作用,所以能够给予路基足够的支撑。当前最常用的形式是挡土墙。挡土墙常用的有三种质量的,一种是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一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可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等受力比较合理且体积小,被广泛运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中。

四、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公路向着更多地区深入进行延伸,使我国公路覆盖率再度提升。而在公路建设中,路线设计与公路养护对于保障公路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公路工程设计人员应加强对公路路线设计与公路养护基本知识的获取,不断在实践中增强公路工程设计方法,为我国城市建设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公路,以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珊珊,王虎. 关于道路路线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 河南建材,2013,02:186-187.

[2]陶梅. 关于道路路线设计若干问题浅析[J]. 科技与企业,2013,08:172.

[3]张军,齐冀鲁,梁功乐. 道路路线设计新理念[J].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09:100-101.

[4]蔡文国. 城市道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

线路设计法篇2

关键词: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直线型;曲线型;对比

在我国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历史中,前几十年由于科技的落后与认识水平的限制,通常采用直线型设计方法。然而在实际的工程中,采用直线型设计的公路平面显示出诸多的不适应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探索出一套能够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道路平面。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使用曲线型设计方法来设计公路和立交的平面线形。曲线型定线是在直线型定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它们本质相似,但是在定线设计方法、视觉效果、适应条件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地方,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应当重视它们的差异,合理选择设计方法。下面就直线型与曲线型设计方法的相似与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

1设计方法

1.1 直线型设计方法

我国一直使用直线型设计方法设计公路平面线形。在对公路平面进行布线设计时,需要考虑公路的路线走向、经过的区域、技术要求等因素。

如果公路所在地区为山岭重丘的地形,则在设计路线时,应当以地形为控制因素,以纵断面线形为主导,然后在对综合平面和横断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出设计路线。如果公路所在地区是平原微丘区,在设计路线时,平面地物障碍作为控制因素,路线平面为主导,再通过综合考虑横断面和纵断面来安排路线。如果公路穿过某些具有特殊地貌或者是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区,则应当在设计路线时,其主导思想是路线应避开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公路的影响,再结合纵平面和横断面来布设路线。

在确定了公路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等特征后,就可以在地形图上采用连续的导线来确定公路路线的基本位置和基本走向。在通过导线来确定公路的基本走向和基本位置时,应当坚持注意重点、照顾多数的原则,可以使导线在满足公路等级的几何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变动导线的各点。导线确定后,为了保证路线的转弯处能够满足地形要求和适应行车,可以采用曲线或者是曲线组合来完成其合理的过度,最终完成路线平面线形的总体设计。

1.2 曲线形设计方法

曲线形有多种具体的设计方法,每一种设计方法都有自己的设计理论和思想。但是它们的总体设计方法大体相同,都可以分为五步进行实施: 第一步是确定控制点,第二步是使用曲线形成线形骨架,第三步为确定线形参数,第四步为计算曲线,最后一步为绘制平面线位图。

确定控制点的具体内容是根据公路的具体走向、其区域的地形地物以及具体环境的约束和布设线形的具体标准,在图纸上或者现场确定出一系列的线位控制点,从而确定公路的大概的位置。确定大概位置后,可以在图纸上采用曲线或者拟合曲线来确定路线的线位,从而形成公路路线的基本骨架。第三步是根据各曲线线形要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拟定拟合函数的参数值,再根据公路等级的要求和标准,确定出最优的拟合曲线。然后是根据具体的曲线线形设计方法进行曲线计算,审定曲线是否满足总体技术指标,如果不满足,则需通过对曲线进行调整来满足要求。

2 直线型与曲线型对线形要素的运用对比

在直线型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中,设计人员一般考虑的是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之间的几何关系是否细条以及其技术指标是否合适,并不考虑直线对整个设计的作用,所以设计出的平面线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成后公路的线形质量。而在曲线型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中,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把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这三种要素的重要性提高到一致,缓和曲线的作用不仅是在直线型设计方法中的缓和行车的作用,而是作为主要的线形要素,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可以提高布置路线的自由度、线形的平顺度和视觉的协调性。

两种平面线形设计方法在线型的构成上,也存在着差别。直线型设计中直线是其主要的线型构成,主导者路线的走向;而曲线型设计方法的主要线型构成则是缓和曲线。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是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必须考虑到地物和地形的限制,所以两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路线进行选择。转折点处的线形弯折的角度不能太小,否则不利于行车。为了对转折点处的线形进行平顺,必须插入缓和曲线。两点之间插入曲线时,一般使使用一条大曲线,,而不去使用几条小曲线。因为大曲线连接比小曲线的距离更短。

3两种设计方法的视觉效果对比

曲线型设计方法设计出的平面线形以曲线为主,在视觉上更连续、优美、自然流畅,整条曲线更显得均衡,可以很协调的与纵断面进行协调,形成的立体曲线更优美,能更好的诱导实现。而直线型设计中的长直线与纵断面上的长均坡线进行的组合则显得僵硬而不自然,与环境协调性差。

4 两种设计方法的适应性对比

直线型设计方法由于将直线和曲线分为两部分,同时在敷设曲线时,又将其组成多个组合类型,从而针对每种组合,研究其每种算法。但是在一些以曲线为主的路线线形设计时,难以确定导线,所以使用直线型设计方法设计和计算具有很高的难度。而且导线是直线型设计的一个限制因素,如果公路穿过的是一些地形复杂的区域,在使用直线型设计方法时,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是曲线要素值满足规范,而难以考虑其设计是否与地形环境协调;若对于无约束路段,如果线形要素值过大,则可能大大增加工程造价、破坏自然环境。

与直线型设计方法相比,曲线型设计方法更能较好的满足约束条件。而利用曲线型设计方法设计立交桥环形通道时,具有更好的效果。首先结合地形等构造出基本的线形骨架,然后在选取合适的曲线进行连接,这样设计出的线形能够更好的满足一些限制条件。

通过上述,可以发现,曲线型设计方法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对多种地形或者约束条件严格的路段都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适用于山区地形的线形设计。由于山区地形的限制,在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时,很少用到直线或者直线很难被应用时,可以使用曲线型设计方法,根据地形条件,确定出合适的曲线要素值,可以取得很好的设计效果。

第二,更适用于地物约束严格的路段。地物约束严格时,线形布设的范围较小,在选择线形要素和线位时,就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所以直线在这种条件下就难以灵活的应用,需要反复的测算其几何要素。而使用曲线型设计方法时,可以首先勾画出满足地物约束的线形基本骨架,然后再计算缓和曲线。

第三,更适合使用于曲线使用较多的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比如互通式立交匝道线形的设计,大部分使用曲线,很少用到直线,且它们的组合模式复杂多变。如果应用直线型设计方法,在几何计算和线形布置放面都有很大的难度,并且设计出的线形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曲线型设计方法则可以取得较好的设计效果。

结语:上文分析了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中的两种基本方法:直线型设计方法和曲线型设计方法的基本设计方法以及它们分别在线形要素的运用方面、视觉效果的对比以及两种方法的适应性的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直线型设计方法适用面窄,且其效果不太理想。而曲线型设计方法则相对有较大的优点,特别是运用在山区公路的线形设计中,更是突出的表现了其适应性强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公路线形设计思想也在大幅进步,现在对公路的设计要求不仅仅止步于其行车的安全性及满足相关的规范,更是需要考虑到公路路线的平顺性、联系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行车的舒适性等。

参考文献:

[1] 杨相忠.关于山区公路选线设计的探讨[J].甘肃科技.2011(13).

[2] 李中宁.浅谈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公路选线设计[J].科技信息.2012(03).

线路设计法篇3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送电线路的设计要在国家的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推广采用成熟的新材料、新结构等先进技术。设计者要从线路的安全性能、在线监测、硬件结构、防雷装置等方面深人分析。此外,设计阶段还需要注重通过技术改造的方式来保证设计效果。

一、110 kV变电站连线方法

在接线方式的选择要需要参考各种不同的功能需要完成,这样可以保证电力系统正式运行后发挥理想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电源和出线为关键部分,在进出线比较多时(通常不小于4回),为方便电能的汇总和分配,通常设置母线当作中间部分,使接线方便明了,运输简单,对装置和扩建有很大的帮助。以110 kV进出线2次,10 kV出线20次,以母线连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其一般要采用110 kV, 10 kV侧接线方法完成操作。

110 kV侧进线2回,需采取的几种接线方法包括:(1)单母线分成多段进行接线。(2)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分段接线。(3)两条母线接线。运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其不仅成本投资较少,且操作企业难度较低,对下道工序的操作有促进作用。若某个母线发生故障问题,则此组母线上的进出线会失去电源;结合双母线接线方法添加一组母线,这种处理方式需要投人较多的成本;而结合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方法,若技术人员在处理故障时则无需采用别的断电方式,能保持回路的正常用电,发挥了更加优越的供电性能。因而,110 kV最好结合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方法完成。

10 kV侧出线20回,大多数属于I类负荷,一般接线操作需要采取的措施为:(1)对单母线进行合理划分,降低了线路连接的成本投资。这种方式运用于10 kV配电设置能改善线路的供电性能。(2)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虽然此种方法能改善供电性能,但需要投人较大的成本资金。使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也可以达到供电可靠性的需求,并且也节省了资金。所以,10 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最为合适。

二、110 kV输电线塔杆设计

铁塔是输电线路的重要支撑结构,对110 kV输电线路的铁塔进行规划的同时,需要对相关因素给予重视,这样才能保证项目设计发挥理想的作用。通常需要考虑的内容有:塔身坡度、传力面、杆系传力、塔身斜材、分段模式、横隔面杆件分布等。交叉斜材式是导线横担下平面斜材常用的构造,同时交叉斜材需要进行科学的分布,然后才能将其连接到主结构上使用。考虑到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得连接部位的主材会出现各种变形状况。这就需要施工人员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保证各项结构都能得到合理的布置。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对节点位置添加1根短角钢,以求改善结构的稳定性能。为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达到杆系传力的质量标准,通常需要把横担下平面交叉斜材杆系分布在导线横担根部时,这样才能实现个方面结构的协调性,使得主材和节点板弯曲变形等现象得到有效的解决。

目前,很多因素都会对塔身斜材的使用性能造成制约,这些都会影响到整体结构的抗压程度。斜材对外荷载抵抗力矩的大小即斜材、水平面的夹角大小,对主材分段及主材选材有着决定性作用,一般需选择40度一50度为最佳。塔型的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需重点控制选材质量、节间分段、主材长度等方能的因素,从而满足结构优化的需要。同时,对于其它方面的结构因素也要慎重考虑,如:塔身斜材布置、外荷载、几何尺寸、材料截面等等,这些都是要综合杜比后才能确定的。

对于大坡度塔的规划设计,也要注意好多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塔身主材和节点板之间需要添加斜垫,这样可以保持结构之间的稳定性;二是如果塔身主材为单角钢,则要选择设置双排螺栓,靠主材肢端的螺栓来维持板材结构的稳定;三是如果四角钢组合成十字断面需使用制弯节点板,通过这样的处理可以保持节点板和塔身斜材处在相同的工作水平。

三、绝缘子串设计

高压电器的连接、加固、绝缘等都需要经过相应的方式处理,其在供电厂变电站的各种电压配电配置里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其都是经过导电体、绝缘子、金具等操作完成。这就需要保证绝缘子能达到相应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要求,为后期的施工安排创造条件。

根据实际的受力状态分析,可以对直线型杆塔上构造成相应的悬垂串,在耐张杆塔上构造耐张串。对各个联悬垂绝缘子的片数计算时需要根据标准的公式完成:

n≥aUN/h

式中,n是每联绝缘子的片数;UN是标称电压((kV);。是爬电比距,35~110 kV大气清洁地区则选择1.6~2.0 cm/kV ; h是单个绝缘子的爬电间距,110 kV取1000 mm。还应该考虑外界因素对绝缘子造成的不利影响,这样可以保证其使用性能的正常发挥。穿墙套管多数用在母线的链接中,对屋内贯穿墙壁从室内向室外穿墙处理起到了重要作用,110 kV需使用油浸纸绝缘电容式。

四、防雷结构的设计

防雷结构设计是高压电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能够避免线路受到自然因素干扰的影响。通常,高压110KV输电线路的雷害现象较严重。对高压线路采取防火设计需要靠的问题::(1)对于花草树木、房屋建筑等因素造成的干扰,需将其考虑到防雷设计范围内,这样可避免不利因素造成的干扰。针对会造成绕击雷害的地表凸出物,则要及时调整引雷特点;(2)若双避雷线能够对导线安全进行有效的防护,则需要防止边相导线的绕击范围;(4)提升避雷线使用性能,保证所用的线材能符合现实使用需要,以防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6)对水平间距高压边相导线38m以内出现雷害问题的,则应该在存有绕击雷害问题的高压线路大跨越的雷电方向侧设计旁路防雷线,有效防范雷击对线路造成的破坏作用;(7)若需要向边相导线侧外移避雷线,则应该充分考虑雷击避雷线对高压电线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设计高压导线与避雷线的间距处于标准状态,垂线方向维持相对的水平间距(建议不大于±2m),

五、电线选用

依照导线在电网中的作用,我们需要配备合适的材料以保证导线功能发挥。在材料使用上要选择导电率高、防热能力好、价格低廉的材料。目前市场上运用较多的则是铜、铝、钢等。由于铜的价格相对较高,在架空输电线路中的运用很少。而铝材料的使用不仅性能优越,且持续使用的时间较长,能满足输电线路长期运用的需要。根据110 kV输电线的具体要求,其母线最好选用钢芯铝绞线LGJ,

六、结束语

高压输电线路肩负着传送和配置电能的责任,对于其输电线路的设计应坚持以实际运用为基础,以保证线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江民,黄华峰.浅谈110 kV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6).

线路设计法篇4

从题目分析,所需要的电动机控制是点动、连续,两地控制,停止时采用反接制动控制。分析所学的控制线路,进行主电路的设计,很快就可以画出主电路的电路图。

二、控制线路的设计

认真、合理分析电气控制线路的控制要求,是电气工作者进行控制电路的设计的关键和重要依据。通过认真、具体地对控制要求的探讨和分析,结合实际,正确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和手段,把对电气的控制转化为对接触器和继电器的控制,优化控制电路。通过分析,该控制电路有两地启动、停止功能,电动机要实现点动、连续控制,停止时采用反接制动。根据要求,选择基本控制电路,画出控制线路的电路图。SB11、SB21分别是两地连续运转的启动按钮,SB12、SB22分别是两地点动控制的启动按钮,SB13、SB23分别是两地控制的停止按钮,急停按钮SB3,点动、连续正转控制接触器KM1,反接制动接触器KM2,为热继电器KH,速度继电器KS,电动机M。工作原理分析:按下SB12(或SB22),KM1线圈通电吸合,KM1主触头闭合,电动机点动正转;松开SB12(或SB22),KM1线圈失电断开,KM1主触头恢复断开,电动机停止正转。按下SB11(或SB21),KM1线圈通电吸合,KM1主触头闭合,KM1自锁触头闭合,电动机连续正转。当电动机转速达到规定值时,速度继电器KS常开触头闭合;按下SB13或SB23,SB13(或SB23)常闭触点先分断,KM1线圈失电,KM1自锁触头先分断解除自锁,KM1主触头分断,M暂时失电;SB13(或SB23)常开触点后闭合,KM2线圈通电吸合,KM2自锁触头闭合自锁,KM2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串联电阻R反接制动;至电动机M转速下降到规定值时,KS常开触头分断,KM2线圈失电,KM2自锁触头分断解除自锁,KM2主触头分断,电动机M脱离电源停转,反接制动结束。从原理上分析,上述控制电路能满足控制要求。然而细细分析,该电路不太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按下停止按钮SB13或SB23进行反接制动时,由于正转接触器KM1的主触头易发生熔焊或者被杂物卡阻等故障,即使KM1线圈失电,KM1主触头也无法分断开,这时反接制动接触器KM2通电吸合,KM2主触头闭合,造成电源两相短路故障。克服上述的不足,继续完善电路。

三、线路的安装、调试

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正确安装电路。为了保证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和安全,安装前,要正确选择可靠的电器元件,优先选用机械和电气使用寿命长,结构结实,动作稳定可靠,抗干扰性能好的电器。安装时,要正确连接电器的触头、线圈。线路安装完成后,首先要根据线路图自行检查,确定安装线路的正确性。其次,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工作情况。检查时,应先选择倍率合适的电阻挡位(一般选择R×100挡位),调零。对控制电路的检查:将万用表的两表笔分别接在FU2的两端。按下SB11(或SB12、SB21、SB22),万用表指针向右偏转,或按下KM1,指针向右偏转,再按下SB13(或SB23),指针向左偏转。对主电路的检查:万用表的两表笔分别接在L1-U、L2-V、L3-W两端,闭合QS,手动按下KM1或KM2,指针向右偏转;松开KM1或KM2,或断开QS,指针向左偏转。线路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试车。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整个控制系统的操作和运行。设计人员要从生产、维护等实际出发,多方深入研究,设计出合理的、准确的电气线路。

线路设计法篇5

一、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相比较,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内容在许多方面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相同。由于采用数控机床加工具有加工工序少,所需专用工装数量少等特点,克服了普通传动工艺方法的弱点,使数控加工工艺相应形成了自身的加工特点。一般说来,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要比普通机床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

(1)数控加工工艺的内容十分具体、工艺设计工作相当严密。在普通机床加工时,许多具体的工艺问题如:工艺中各工步的划分与安排、刀具的几何形状、走刀路线、切削用量选择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操作工人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习惯自行考虑和决定的,一般无须工艺人员在设计工艺规程时进行过多的规定。而在数控加工时,上述这些具体工艺问题,不仅成为数控工艺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的内容,而且还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并编入加工程序中。

(2)数控加工的工艺“复合性”。采用数控加工后,工件在一次装夹下能完成镗、铣、铰、攻丝等多种加工,而这些加工在传统工艺方法下需分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因此,数控加工工艺具有复合性特点,传统加工工艺下的一道工序在数控加工工艺中已转变为一个或几个工步,这使得零件加工所需的专用夹具数量大为减少,零件装夹次数及周转时间也大大减少了,从而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

1、工序的划分方法

设计零件的工艺过程,就是确定零件的哪些表面需要数控加工,经过哪些工序以及怎么安排这些工序顺序等等。一般在数控机床上划分零件加工工序有以下几种方法:

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为了减少换刀次数和空程时间,可以采用刀具集中的原则划分工序。在一次装夹中用一把刀完成可以加工的全部加工部位,然后再换第二把刀,加工其它部位。

(2)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对易产生加工变形的零件,考虑到工件的加工精度、变形等因素,可按粗、精加工分开的原则来划分工序,即先粗后精。

(3)按加工部位划分工序。这种方法一般适应加工内容不多的工件,主要是将加工部位为几个部分,每道工序加工其中一部分。如加工外形时,以内腔夹紧;加工内腔时,以外形夹紧。在工序的划分中,一定要视零件的结构与工艺性、工件的安装方式、数控机床的功能、零件数控加工内容的多少、安装次数及工厂生产组织与管理状况等因素,灵活掌握,力求合理。

2、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原则

设计零件数控加工的工艺过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工序最大限度集中、一次定位的原则。一般在数控机床上,特别是在加工中心上加工零件,工序可以最大限度集中,即零件在一次装夹中应尽可能完成本台数控机床所能加工的大部分或全部工序。

(2)先粗后精的原则。在进行数控加工时,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刚度和变形等因素来划分工序时,应遵循粗、精加工分开原则来划分工序,即先粗加工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半精加工、精加工。

(3)先近后远、先面后孔的原则。按加工部位相对于对刀点的距离大小而言,在一般情况下,离对刀点近的部位先加工,离对刀点远的部位后加工,以便缩短刀具移动距离,减少空行程时间。

(4)先内后外、内外交叉原则。对既有内表面(内型、内腔),又有外表面需加工的零件,安排加工顺序时,通常应安排先加工内表面,后加工外表面,应先进行内外表面粗加工,后进行内外表面精加工。

(5)刀具最少调用次数原则。在数控加工时,为了减少换刀次数,压缩空程时间,应按所用刀具来划分工序和工步。即可按刀具集中工序的方法加工零件。

(6)附件最少调用次数原则。即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一次附件调用后,每次最大限度进行加工切削,以避免同一附件的多次调用、安装。

(7)走刀路线最短原则。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使加工程序具有最短的走刀路线,不仅可以节省加工时间,还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刀具磨损及其它消耗。

(8)程序段最少原则。在加工程序的编制工作中,总是希望以最少的程序段数即可实现对零件的加工,以使程序简洁,减少出错的几率及提高编程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减少程序段输入的时间及计算机内存容量的占有数。

三、数控加工方法的选择

应根据被加工零件的种类和加工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控设备和加工方法。例如,旋转类零件的加工,一般采用数控车床或数控磨床来完成;孔系零件由于需要加工较多的孔且孔间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宜用点位直线控制的数控钻床与数控镗床加工。平面轮廓零件的轮廓多由直线、圆弧和曲线组成,一般在两坐标联动的数控铣床上加工。

四、总结

随着数控机床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数控加工技术作为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使得机械制造的全过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代数控加工技术与传统加工技术相比,无论在加工工艺,加工的自动控制,还是在加工设备与工装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探讨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问题,选择合理、高效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线,对编制高质量的数控程序,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葛霄,数控加工中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0(11):33-34。

2.陈光明,数控加工中工艺路线设计原则及方法,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线路设计法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设计施工;解决方法;注意事项

1 35kV输电线路设计

高压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中,一般分为可行性研究分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分阶段。

可行性研究分析是工程设计的前期阶段,是按照相关规划要求进行工程实施的调研工作。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包括:①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设计研究方案,才能明确研究对象。②内容真实。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运用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③预测准确。可行性研究是工程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地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地预测未来前景。④论证严密。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要作宏观的分析,又要作微观的分析。

初步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主要设计原则都在初步设计中明确,应尽全力研究透彻。初步设计包括:①着重对不同线路路径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取得有关协议,选择最佳路径方案;②充分论证导线、避雷线、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的正确性,确定各种电气距离;③认真选择杆塔和基础类型;④合理地进行通信保护设计⑤对于严重的污秽区、大风和重冰雪地区、不良地质和洪水危害地段、特殊大跨越设计等均应做专题调查研究;⑥各项设计均应做出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并进行优选。

施工图设计是按照初步设计原则和设计审核意见所作的具体设计。主要有①对初选的、经过评审的最优线路方案进行实际测量放线,打杆位桩;②完成必要的、详细的图纸设计;③提供完整的、准确的材料表,提供技术和施工设计说明书及预算书。

2 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中的问题

(1)结合线路规划,变电站35kV进出线应与架空线路终端引线配合适当,便于进出线架设,同时注意35kV架空线的防雷保护范围与变电所的防雷保护范围相接。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规划今后35kV进出线通道,必要时可采用终端双回塔预留通道。

(2)放线测量中设计人员一定要亲临现场,设计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按实际地形地貌进行杆位设置,选择合理的杆型。

(3)设计人员必须现场核实线路起止变电站的相序是否对应,如需换相,需结合实际情况,条件允许宜采用终端双回塔进行换相,也可采用直线杆换位法,悬空换相法。见下图:

直线杆换相示意图

(4)设计中对输电线路沿线地质、地貌、水文等情况,应详细勘测,选择合理的电杆埋深和卡盘、底盘基础规格,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电杆底部的防碱防腐处理。

(5)“T”接的输电线路,需要设计出该“T”点采用的杆型,并应说明具体的连接及放线方法。

(6)设计中选择的钢芯铝绞线要注意钢芯截面大小,见图1

图1 钢芯截面示意图

(7)设计中对输电线路路径说明应清楚、准确、简明、逻辑、严谨、通俗易懂。

(8)严格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违反基建程序,搞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3 35kV输电线路施工中遇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35kV线路穿越110kV线路遇见的问题,该档为终端带地线直线段,该路径受到限制,施工中困难较大。如果按常规施工,35kV避雷线距110kV导线的电气距离小于3m;如果降低35kV线路电杆(DM2-16.5)高度,则线路两侧对地安全距离不足5m。

解决办法:①降低35kV线路电杆。但此段线路最低点距离地面耕地不足5m,应对线路两侧进行地面降方处理,并在该处设限高警示牌;②此段线路两基电杆分别为DM2-15和ZM7-16.5型带地线电杆,去掉该档避雷线,两基电杆上均加装一组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施工中应注意35kV线路边导线距离110kV电杆净距大于5m。

(2)35kV线路施工中电杆距公路太近,致使无法采用拉线;

解决办法:沿线路方向移动15~20m,调整档距;

(3)35kV线路跨越公路、10kV线路、房屋时遇见的问题。

解决方法:①电力线跨越公路角应大于或等于45度;②35kV线路跨越10kV线路最小垂直距离应为3m;③35kV边导线距离10kV线路最小垂直距离为4m;④35kV线路跨越房屋最小垂直距离应为4m;⑤35kV边导线距离房屋水平最小距离应为3m;⑥35kV线路跨越一、二级架空明线弱电线路,导线或地线在跨越档不得有接头。⑦35kV线路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均需采用耐张铁塔孤立档跨越,并采用绝缘子双挂方式。

(4)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认真分析和理解设计意图,发现疑问应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对原设计进行变更。县级电网改造工程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承担,严禁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担工程,不允许二次分包和转包。严禁施工企业以包代管。35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形式确定。

4 施工中工程监理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1)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相应的资质,具备监理人、技术装备等硬件设施。

(2)施工中监理应对工程每一个环节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规范化管理。

(3)设计、施工单位必须配合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督,配合监理人员的工作。

(4)监理人员要积极参加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措施制定。

(5)监理单位(人员)应对线路工程实施中使用的设备、材料、配件等质检情况进行核对。

(6)施工中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应由监理人员签字认可,否则,不得继续施工。

(7)拨付工程进度款时,必须由监理人员对已完成工程进度签字认可。

(8)工程竣工后,监理人员权重新对规定的签字认可环节及整体工程质量进行核对、确认。

5 结束语

线路设计法篇7

关键词:输电线路;塔位桩;直线桩;MySQL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工程测量外业获取手段的逐渐增加,数据量不断加大,不同数据的交互处理及自动化处理渐渐成为输电线路工程测量外业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输电线路工程测量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提高测量外业数据处理利用率,也提高了外业数据的使用率。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开发了适用于输电线路的工程测量系统,使用MySQL数据库对外业测量数据进行管理,并自动生成输电线路工程测量所需的各项成果(线路测量手簿、干线数据成果表、杆塔数据成果表等),提高外业工作者数据处理效率,并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意义。

1.软件功能设计

1.1 数据格式

在输电线路工程测量中,所涉及数据主要包括:干线数据、非干线数据、塔基数据、塔位数据。其中干线数据、非干线数据和塔基数据的外业采集手段主要包括GPS-RTK、全站仪(Leica),这两类数据是本软件所涉及的基础数据。塔位数据指的是塔位与干线数据关联表。

1.2 程序实现及应用

软件根据输电线路勘测技术规范,基于Visual Studio 2010和MySQL数据库设计并完成了一套适合输电线路工程测量的数据处理系统,最终打包生成独立可运行的exe应用程序如图1所示。本软件实现了数据导入、数据编辑、GPS干线数据处理、GPS非干线数据处理、全站仪数据处理、塔位数据处理、各类成果报表输出(线路测量手簿、干线数据成果表、杆塔数据成果表等)及其他应用,如图2所示。

2.主要数据处理方法

在软件编写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处理包括GPS干线数据处理、GPS非干线数据处理、全站仪数据处理、塔位数据匹配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GPS干线数据处理所涉及的直线精度和转角度数计算,全站仪数据处理所涉及的平距、偏距和高程计算。下面介绍上述几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2.1 GPS干线数据处理

GPS干线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涉及直线精度与转角读数问题。

(1)直线精度

直线精度是指放样点到干线的距离,在线路前进方向左侧为正,右侧为负。如图2所示。A、B、C、D、E点的直线精度均为0,F点的直线精度计算方法为:

此外,还需判断直线精度的符号,本软件采用的是斜率进行判断。

当kAB>=0,XF>XF1,直线精度值为负号;

当kAB>=0,XF

当kAB

当kABXF1,直线精度值为负号。

(2)转角读数

转角读数是指相邻直线桩间夹角,线路前进方向左侧为左转,右侧为右转。如图3所示,B点为左转,C点为右转,D点为左转。以B点为例:

∠ABC=αBC-αAB±180° (5)

式中:αBC、αAB分别为BC和AB的坐标方位角;∠ABC为转角读数。

2.2 全站仪数据处理

在输电线路测量过程中,局部区域需要批量采集时,通常使用全站仪进行采集。全站仪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平距、偏距、高程计算。

(1)平距

D=S・SIN(Z)-1.46592048E-7・(S・SIN(Z))(S・COS(Z)) (6)

式中:S为距离;Z为竖直角;D为平距。

(2)偏距

偏距是指测点到最近两点直线桩距离,计算方法与直线精度的方法类似。

(3)高程

H=S・SIN(Z)+6.820057869E-8・(S・SIN(Z))2+I-J

(7)

式中:S为距离;Z为竖直角;H为高程。

结语

通过建立输电线路工程测量系统,计算结果满足输电线路勘测规范要求,并自踊生成各类报表,能够大大缩减内业处理时间,提高效率。除此之外,本软件是基于MySQL进行开发的,适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能够确保原始数据的安全性而不至于轻易丢失。软件界面友好,使用者很快就能熟悉软件的操作。软件可升级性能好,方便后续自动更改、升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雷伟刚.基于编码的GPS RTK架空送电线路平断面测量系统设计[J].测绘通报,2010(1):45-48.

[2]陈中林,龚建辉.测绘项目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四川测绘,2007(6):252-255.

[3]高首都,王宇,王建立,等.输电线路测量辅助处理软件编制[J].北京测绘,2012(6):89-91.

[4]徐辉,胡吉伦,周勇,等.输电线路测量外业数据一体化管理程序设计[J].地理空间信息,2014(6):113-115+4.

[5]李欣,荆少平,徐君民.送电线路测量中GPS数据自动处理的方法[J].现代测绘,2011(11):83-84.

线路设计法篇8

【关键词】电力通信光缆;ADSS;线路架设;施工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需求的增长,电力通信网络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传统的模拟信息技术已经慢慢达不到电力系统需求的电力调度,设备控制,信号传输等业务对技术的要求,数字通信技术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技术的提高相对的该系统所采用的光缆材质及传输等通信设备也相应提高,因此全介质自承式光缆(简称ADSS光缆)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了解,掌握和合理运用ADSS光缆应用技术,使ADSS光缆的性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并确保光缆长期安全的可靠运行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面。

1 电力通信光缆线路架设设计

1.1 ADSS光缆介绍

ADSS光缆,即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其价格适中且重量较轻,在线路的架设过程中不需要断电的功能,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ADSS光缆线路架设设计指导着光缆线路敷设施工,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对ADSS光缆线路在制造、设计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线路架设设计

(1)ADSS光缆的选择设计。由于ADSS光缆与输电线路属于同杆架设,因此可以根据架设线路的输电线路杆塔明细、杆塔一览表、路由图、当地环境气象资料、特别跨越及线路断面图等相关资料来确定线路各节段的代表跨距、长度、挂点落差、最大覆冰及最大风速等参数。各个规格的ADSS光缆对于一定跨距的线路有一定的弧垂及张力对应关系,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决定采用何种规定光缆,不主张套用现成规格进行光缆的选择。在光缆的选择上,为了能更好的利用好ADSS光缆,建议根据线路各段的代表跨距、当地最大风速、光缆挂点高低落差及最大覆冰等负荷,再结合ADSS光缆自身的特点,采用试差法对光缆的弧垂及运行张力关系进行计算,根据所得结果,选择适合该区段的ADSS光缆进行敷设。

(2)光缆弧垂及运行张力设计。在最大风力影响下,光缆承受的弧垂及张力最大,最高风温度对光缆弧垂及张力的影响要根据ADSS光缆的热膨胀系数来定,一般ADSS光缆的热膨胀系数非常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最后,要把光缆的最大弧垂及最大运行张力返回到杆负荷、弧垂距地面高度及控设点高度等参数中进行验证,直到这些参数完全吻合为止。对光缆的最大运行张力知道以后,一般选取三到四倍的安全系数对光缆的断裂强度进行确定,进一步根据光缆独立额强度、耐电腐蚀要求、缆重等参数来设计光缆各个元件的结构尺寸、模量和选用的材料。此外还可以用专门的光缆架设设计软件来计算线路各区段光缆的弧垂及运行张力。

(3)降低传输损耗设计。在光缆线路的架设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对光缆线路传输损耗的影响,对光纤熔接处可以采取在多个耐张力段安装大长度连续光缆的方法,一般长度可以达到6Km左右,在实际的光缆架设过程中,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难易程度来确定是否增设大长度连续光缆。

(4)其它设计。一般情况下,ADSS光缆的生产盘长是按照耐张段线路杆塔距离以及光缆的弧垂长度来确定。光缆接头的长度一般由施工时的余长来决定,光缆接头长度通常在30米左右,光缆的弧垂系数一般在线路杆塔档距的百分之四左右。

2 电力通信光缆线路架设施工方法

2.1 光缆架设施工设备

在ADSS光缆的线路架设施工中,主要采用的工具有张力放线机、牵引机及多个滑轮组成。放线机在进行放缆的时候保持光缆具有一定的张力,放线速度保持平稳,线缆在施工过程中的张力一般保持在3000N至5000N之间。滑轮的挂设位置一般在杆塔上安装,塔端滑轮的直径不小于50cm,过渡塔上的滑轮直径一般在25cm左右,这样就防止了光缆的弯曲半径过小。通过万向旋转器,光缆牵引端以网套的方式连接到牵引绳,光缆保持自然位置,避免光缆在牵引中受外力影响过大导致内部光纤受到损坏,牵引机对牵引绳施加一定的牵引力,牵引施工时,每个杆塔上都应该有专人对滑轮进行看护,避免光缆从滑轮脱落出来,造成光缆受损。

2.2 光缆架设施工方法

在架设光缆施工中,坚决杜绝光缆在杆塔、地面进行拖拽摩擦,要求滑轮内槽必须具有橡胶保护层,防止对光缆产生任何的磨损,如果线缆的表层保护皮受到磨损变得粗糙,就失去了防水性,那么也就是说在通过机械磨损,电腐蚀的效果已经发生,使得线缆内部光纤在传输数据信息的时候受电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就增大,造成数据传输丢失或信号不稳定等现象的出现。耐张段线缆在牵引到指定位置后,可以用棘轮来仔细调节线缆的松紧度,通过静止观察其弧垂,就可以推断出光缆的运行张力。如果这些条件都达到要求后,线路的架设施工也基本达到设计的要求,然后就要依次安装静瑞金具、悬挂金具、消振器及引下线夹等部件。在ADSS光缆的架设施工中,一般在耐张塔处设置光缆的接续点,要提前在地面完成光缆熔接及接头盒的装配,在光缆接续完成以后将接头盒固定到杆塔构建的较高部位,防止人为对其造成破坏。ADSS光缆与常用的架空光缆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它的架设是与输电线路同杆且不断电进行架设的,因此要对雨雪天气下的施工特别注意,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施工注意事项

在光缆架设线路中,如果遇到线路要跨越公路、铁路或者输电线路时,应该增设水泥杆对特殊地段的光缆进行支撑升降。在光缆穿越输电线路时,要充分考虑到输电线路的弧垂是随着线路的温度而变化的,所以在光缆与输电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要留足一定的余地,线缆跨越10KV以上的输电线路,施工时要体现对线路进行断电然后再进行施工,并非一定要进行断电才能作业,目的在于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光缆架设线路中还要注意光缆与树木、建筑物的最小距离。例如,光缆的距离一般里居民区至少保持六米的高度,离非居民区保持至少五米高度,跨越房屋时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对超过10KV的电力输电线路应保持至少2米的安全高度,超过35KV的输电线路应保持至少3米的安全距离,跨越铁路应该保持至少7.5米的高度,跨越公路保持在不低于6米的高度,详细的参数在光缆线路架设设计与施工中都有规定,对于一些重大的跨越,设计人员需要到现场进行勘测,然后提出线路架设的设计方案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ADSS光缆在线路架设设计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并对该光缆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作以简单的介绍,以提高ADSS光缆在其线路架设设计及施工中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以期在以后的光缆架设施工中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燕秋.光缆在送电线路上的架设[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6(5).

[2]秦爱民.电力通信光缆的线路架设设计和施工[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1(12).

[3]李玉林.浅析ADSS光缆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1).

[4]潘海囤,张国富,张志军.ADSS光缆电腐蚀的产生及预防[J].电力系统通信.2007(1).

[5]宋学军.通信光缆线路维护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科技纵横.2012(6).

上一篇:人理财业务范文 下一篇:当代资本主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