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修养范文

时间:2023-09-25 00:50:18

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篇1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的属性

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怪不得很多教器乐演奏的老师常向自己的学生说:“你拉的(或吹的)要象歌唱的一样”。就连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魅力无与伦比。

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拿现已知的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数十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田汉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三、声乐艺术实践者的“品位”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这是因为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演唱歌曲是演唱者思想情感、人生体验的外化,是其艺术观、审美观的音乐化。所以,在歌唱的声音中,常有强烈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韵味,是演唱者文化修养集合式的音乐体现。因此,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趣味低俗的、气质猥琐的人能唱出优雅高贵的歌声;同样,我们也不可能设想一个艺术感迟钝,对音乐缺少本质理解的人能唱出令人感动的歌声。所以,我们要想让歌声打动人,震撼人的灵魂,那么,我们必须先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爱憎分明、抑恶扬善的人,做一个真诚而又自然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做一个既能被别人打动又能打动别人的人,做一个远离世俗、远离浮躁而又贴近现实的人。总之,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而要想成为这样的人,依然离不开文化的修养。当我们凭借着文化修养真正的成为“美”的人了,那我们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的魅力,富有美丽的生命色彩,就能撞击人的心灵。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声乐大师的身上得到印证。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等,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当然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吸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是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比如周小燕先生不但有丰富广博的音乐修养,而且受过哲学、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崇尚理性,热爱和平生活,一直没有停止用音乐来追求真善美,追求艺术的真谛,培养出了很多世界歌唱艺术的拔尖人才。多明戈在上海演出,因感冒演唱有些纰漏(失声),但是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以及他富有神韵的面部表情实现了高度和谐。难怪有人感叹:“多明戈用心在演唱”依然令人陶醉、令人震撼。

文学使我们丰富,历史使我们厚重,哲学使我们睿智,思想使我们深刻,艺术使我们触类旁通而富有灵感与激情。我们对这些文化积累越广博越深厚,声乐艺术的境界越高,声乐的艺术世界就越宽阔,越新鲜多彩。

从以上来看,文化修养的确是把人引入声乐艺术精神实质、把声乐艺术推向高峰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修养,并视之为声乐艺术灵魂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教学法[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忠.声乐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文化修养篇2

而今我们正是生活在第二种环境下,身边的佳作经典常常被低俗的事物取代。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灵魂被侵蚀。我们要做的是与这一环境抗衡,提升我们的文化内涵,重拾我们的灵魂。这需要大众的醒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灵魂是受文化熏陶的,喂给我们什么文化,就能长出怎样的灵魂,我们不能认为现在搞笑低俗的环境是我们的归宿,不能认为我们就应该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前不久,温州某中学一高三同学怪笑三声后跳楼。但他跳楼并不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是迷上了玄幻小说,一个好端端的学生,因为沉迷于玄幻小说而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他的灵魂受到了侵蚀。不可否认,在低俗的环境下,我们的灵魂都不同程度地被侵蚀,被吞噬,我们的价值观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扭曲。本来就不成熟的价值观,本来就很稚嫩的灵魂,怎么经得起低俗的一次又一次进攻与入侵?

当前不少媒介,无论电影、电视,还是网络、报刊等都有一种低俗化倾向。暴力杀戮、宫廷野史、八卦演义等充斥人们的视野,使得人们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长此下去,人将不人,国将不国。

我们需要学习文化,重拾灵魂。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灵魂高尚的人。我们还是小嫩苗,还有很多养分等着我们去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世界经典文化,都是有益的养分,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当努力地去汲取,利用它们不断滋养自己,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让文化濯洗灵魂,成长的花朵一路芬芳,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甜美的果实,更有生命的热情与喜悦。

【评点】

文化修养篇3

戏剧化妆师是戏剧这个集体艺术家的一员。化妆是戏剧这门综合艺术的一部分。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艺,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戏剧化妆师,仅仅停留于技艺成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首先夯实文化修养这个根基。木本实而花萼振,根深才能叶茂。戏剧化妆师的文化修养是多方面的,仅就最基本的最必须的而言,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戏剧艺术修养,二是美术修养,三是美学修养。

一、戏剧艺术修养。戏剧化妆师的具体艺术任务是为角色化妆造型,从外观上塑造直观的角色形象。这一任务一方面比较简单,例如,通过特定技术与技巧化妆出一个工人,一个农民,一个士兵,一个老太太,一个老头儿,一位小姐,一位太太……使之符合人物身份,看起来很像,这并不太难;但另一方面,化妆又是很难的,难点在于个性化艺术化,而不是类型化模式化,即使是戏曲的行当化化妆也是如此。而要使角色化妆既形似又神似即生活化,又艺术化达到共性个性的统一就必须超越单纯的化妆技术层面,而进入戏剧艺术规律这一更深的艺术层面。戏剧化妆师首先要深刻理解剧本,认识到好戏的根源在于人物,戏剧的最高任务是刻画性格这一戏剧艺术的真谛,对剧作家在剧本中刻画的人物性格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对每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在每场戏每个规定情景中的性格体现与发展过程,都了然于心,体察入微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个性化艺术化的化妆造型。其次化妆师要深刻认识戏剧是动作和行动的艺术,人物化妆造型即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化妆造型要与角色的语言形体动作以及在整部戏中的行动线紧密结合。再次,化妆师必须把握戏剧的综合艺术特征,在为人物化妆造型时,要在导演构思的框架内,兼顾与服装、灯光、布景、音响的协调与融合,与之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

二、美术修养。戏剧人物化妆造型本身便是一种特殊的美术,是以活人为基质以其他物质材料为手段的造型艺术创造。因此戏剧化妆造型,与写实性绘画、写意性绘画、装饰性绘画,与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摄影艺术等息息相通。一位戏剧化妆师的基本素质是美术素质,他对美术应该有敏锐的直觉能力,有较高的审美鉴赏力,他对构成美术的形式要素如线条、色彩、明暗、构图应了如指掌,对美术修辞手段如对比、夸张、隐喻、象征等能运用自如,他要能把一切美术艺术手段,以审美的眼光巧妙地用到化妆艺术当中来。优秀的戏剧化妆师化妆出的角色形象,往往是一幅人物肖像画,或者是异彩纷呈、错落有致的群雕作品,当这种肖像画似的或群雕式的人物造型被拍成剧照后,可以让人们当做美术作品来欣赏。如:舞剧《白毛女》中的白毛女,歌剧《江姐》中的江姐和“绣红旗”的场面,话剧《茶馆》中的王利发以及剧终时三位老人撒子钱的场面,等等。

三、美学修养。“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美学家李泽厚语)美学作为科学,虽然才200多年的历史,但是美学现象、审美心理、美学规律是与人的实践同时存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美的现象普遍存在,人皆有爱美之心。审美与人类社会和人的生命犹如鱼水相依难解难分,美学的对象包括:自然、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相应地形成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美的形态。艺术美是美的集中体现,是美的高级形态。美学的主体与核心是审美意识或审美感受,简称美感。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审美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高级的感性认识、情感认识),而且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审美经验、审美认识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文化修养篇4

关键词:传统;廉政文化;官德修养;个案说明

传统廉政文化与官德修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传统廉政文化是官德修养的理论渊源;官德修养是传统廉政文化的具体实践。因此,无论是研究传统的廉政文化,还是探讨官德修养的相关问题,研究者一般都会把两者合二为一。分析传统廉政文化与官德修养的相关问题,一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层面上的问题:传统廉政文化的特点、官德修养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下边就结合具体的事例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详细地说明。

一、廉政文化的特点

廉政文化是官员廉政建设与古代优秀文化相互整合的产物。从不同的角度对廉政文化进行比较式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对其特点的总结与归纳正是后续分析它对官德相关影响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此首先对其特点进行客观地总结:

(一)廉政文化融入其他文化

廉政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会融入到其它各种类型文化之中。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古代的法家思想,都有许多廉政文化的内容值得大家关注。在《荀子•哀公》一文中,作者详细记录了孔子与鲁哀公的谈话,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语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在这里,一个“舟”与“水”的比喻,形象地把君与民的关系讲得明明白白。在文学作品里还有许多有关廉政思想的对联:例如:身正行始正,源清流自洁。因此,探讨廉政文化不能仅仅局限于廉政建设本身,还要着眼于传统文化。这里所谓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但它却不是一个地域上的术语。这也就是说,无论是国内的传统的文化,还是国外的传统文化,其优秀成果都可以作为一个影响的因素参与官德修养的建设。但是,需要注意一个这样的问题,即,在官德修养的研究中,还应该以国内的传统文化为主。虽然在广义的层面上,传统文化包括国内外的所有优秀文化,但因国内外执政理念的不同,研究者还应该把国内廉政文化的思想作为研究的核心。

(二)廉政文化是一种执政理念

廉政文化是一种执政理念,它体现在执政者的实践之中。例如,上边提到的民本思想,它既是现代执政为民思想的理论渊源,又是现代官员廉政体系的核心。对此,有这样的叙述:更是把“以民为本”作为始终如一的价值目标,他把“以民为本”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密联系起来。指出:“中国有句古训‘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民心呢?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里,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并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再如,古代就有“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面对腐败的官员,我们的党确立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策略并把其落到了实处。从而有效地遏制了腐败案件上升的趋势。

(三)廉政文化是一种价值体现

廉政文化是古代文化的发展成果,从而表现出一种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是传统廉政文化价值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无论是公正、法治,还是敬业、诚信、友善都与廉政文化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古代廉政文化的优秀成果,因此,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古代的廉政文化就是一种价值的传承。在明朝的时候,在朱元璋的故乡凤阳就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故事。其歌谣这样说: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这就是说,虽为皇帝,但朱元璋却以身作则,率先以廉洁之风告诫自己部下不要贪腐。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每一个时代都有许多宁死不屈的官员,通过自己的言行践行着爱国主义的内涵。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文天祥,还是在和平岁月里默默奉献的领导干部,他们都在以自身的言行诠释着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古代廉政文化的核心。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传统廉政文化的核心内容。

(四)廉政文化是一种制度体系

廉政文化是一种以官员为对象而构建的制度体系。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箴《为吏之道》,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为官者,第一要义就是应当清白正直,谨慎坚强,公正无私。可见“修官德,讲清廉”,既是古代统治者对官吏判定的最重要标准,也是人们的一种崇高价值理想和社会用以评判官吏好坏的价值标准。这段引文告诉我们两个这样的事实:首先,《为吏之道》是以官员为对象而进行制度性研究的文献。从其开篇伊始,到其终篇结束,全部内容都与官员及官员的管理制度相关。因此,廉政文化的建设与传承应该是一种制度体现;其次,在这一段的选文里,作者对官员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叙说“修官德,讲清廉”。这也就是说,评价一个官员的好与坏都不能离开“修官德,讲清廉”这样的评价标准。因此,从管理到评价,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廉政文化体系的构建。

二、官德修养的内涵

官德修养表现在三个层面上:在理论的层面上,为官者应该从传统的廉政文化成果获取官德修养所需要的理论内涵,结合当代的官员管理制度,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在实践的层面上,官德的修养还表现为一种具体的践行行为。即,官德是一个由理论提升到实践践行的系统化实践过程。因此,评价其官德,不仅要结合其理论认识,还要参考其具体的实践行为。在第三个层面上,官德修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且这里所谓的“持续”,还具有辩证的特点。从宏观的层面上讲,官德修养的持续性是指在历时的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宏观性修养过程。即,从历时的角度讲,官德修养是一种文化传承;从共时层面上的微观角度说,同一个官员的官德修养也表现出持续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岗位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个官员的官德修养应该有不同的表现。例如,“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早期的治国思想。这个思想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强调了礼、义、廉、耻的和谐统一。到了后来,又出现了这样的观点“仁政”与“德治”相互统一的理念。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官德的修养及其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三、两者之间的联系

传统廉政文化与官德修养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这种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理论支持。传统的廉政文化是提升官德修养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和实践案例,官德修养将是一个无法实施的过程。在《之江新语》中讲道,“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在历朝历代的官篇书和儒家思想中,都对为官者的道德修养、个人操守、修身做人提出了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始终把“道德价值”放在首位,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也没有动摇过。其次,官德修养丰富传统的理论内涵。官德修养是一个具体的过程,通过修养的提升会涌现出诸多的案例。这些案例就是充实与提升传统廉政文化内涵的文化成果。例如,古代官德修养的典范“包青天”,当代官德修养的榜样焦裕禄,都会被不断地充实到廉政文化的体系之中。再次,实践的保证。廉政文化要想发挥其对官德的影响,官德修养要想发挥到对传统廉政文化的充实,没有具体的实践都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说,实践是保证。例如,孔繁森就以自己的行为验证了这样的观点。最后,不同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因此,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它既包括汉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包括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因为,无论在哪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廉政文化的成果;每一个民族的廉政文化都可以成为官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例如,在蒙古族的民间故事,有许多关于官德修养的民间故事。无论是对传统不良官德的贬斥,还是优秀官德的发扬,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培养官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再如,苗族《古理古道》说:“要想长远富,就开仓济贫;要想儿女多,就要扶贫济困;有财有米,多行方便,这样才算好事。”而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关“和谐”思想的渊源。总之,传统廉政文化与官德修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官德修养它应该汲取传统廉政文化精华的指导;对于传统廉政文化而言,它应该被当代的官德修养实践不断地充实和拓展。有且只有如此,才能把传统廉政文化与当代的官德修养之间的相互影响发挥到极致。

文化修养篇5

关键词:文化修养;音乐;表现力;影响

人类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艺术的灵魂,当然更是音乐的灵魂。 所以我们作为音乐者,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去使音乐散发更加迷人的魅力。

一、音乐与文化修养的关系

音乐本身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我们说音乐的发展史是创作者文化修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类文化修养的高度集中。

音乐是人们容易感知的,也最能与人的感情产生共鸣。我们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与作品产生共鸣,也只有这样,在我们表达感情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运用音乐元素来表现。音乐因为有旋律和歌词,才使得音乐有了双重表现,而歌词和旋律的创作与世界各国文化有关,具体到我国音乐来说,旋律的创作有的和古代文学中的平仄、韵脚有关,而歌词的创作,与古代文化有关,所以说文化给音乐带来了春天的色彩。因此,音乐才能散发独特的魅力。

正因为音乐具有这些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个音乐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外,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部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在对音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音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所以,文化修养对音乐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音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音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可以说,文化修养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它对与歌唱者表现音乐具有极大的影响。他把人引入音乐精神境界,把音乐艺术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修养,并将其视之为音乐艺术的灵魂所在。

二、文化修养对音乐表现力的具体影响体现

1.提高文化修养有利于歌者感受和表现音乐形象

由于音乐本身的“意合性”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学习音乐不能靠条理分析来掌握音乐作品,而是要用心去感悟,要吃透音乐,挖掘音乐的深层意识层面上的东西,领会音乐背后之形象,进而透过音乐的形象去领略其文化意蕴。我们要学会利用自身的文化修养去顿悟音乐的涵咏,要积极地运用思维,去感知音乐形象,将音乐与文化中的意象进行沟通,我们所说的音乐顿悟不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循序渐进地不断进行严格推理,而是跳跃式的和整体式的去感知音乐作品。在悟的过程中,主体不能明确意识到它的行程,也因之不能用言语将该过程和得出的结论的原因清楚地表达出来。在悟的过程中,还经常用到形象思维,伴随着情感的体验。所以我们在音乐表达中要学会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聆听、想象、歌咏、演奏等音乐实践,进而从整体上去感悟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和意蕴,从而在音乐形象的感染与熏陶中激发自己文化意识,提高文化修养。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是一首很有文化品位的通俗歌曲,但如果不了解唐代诗人张继的,就很难体验歌曲的深邃意境,当然也就不可能领略歌曲的美感。而从另一方面――严肃音乐来看,更需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2.提高文化修养有利于歌者体会音乐的意蕴

音乐的本质是主体(创作者、演唱者、演奏者以及欣赏者)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声音外化。所以我们在表现音乐时要多通过表演、音乐游戏、音乐小品、舞蹈等形式,把自己对音乐意蕴的领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进而在自主的音乐表达中畅通思路,放飞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和激活生命力,自然而然地领悟文化内涵,提高文化修养,深化对音乐文化内涵的领悟。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人文学科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建立更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化音乐学科知识与音乐表演相结合的学习。在艺术学习中应该养成读书的习惯,不能认为艺术表现与书本学习无关,阅读与具体音乐形式相关的其他艺术作品、理论、历史都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艺术表达出的情感独特性;对所开的专业理论课程要与实际表演相结合,把所学的和声、对位法、曲式分析等运用到音乐作品的分析中去,方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能真正地体会音乐。

3.提升文化修养,有利于整体把握音乐作品,使之可以完整地呈现

音乐有其自身的完整性,我们要依据自己的文化修养,去完整地表现音乐,使音乐可以真正地打动人心。给人以美的感受。众所周知,音乐作为抽象的表情艺术,无论是创作、表演还是欣赏,都需要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及各种表现要素进行深刻的分析,这样才能充分地理解其音乐思想,准确地捕捉艺术真缔,完美地揭示其音乐形象。然而要达到这种艺术表现的高度,如果没有高层次的文化素养,广博的专业知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的艺术视野,是很难做到的。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所创作的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如果不是作曲家怀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具有广博精益的中华民族的素养、宽阔的艺术视野和扎实的艺术功底,就不可能站在用音乐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国的历史高度,以黄河及其伟大的气魄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创作出这样伟大的作品。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初听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时竟落泪说:“我已接触到忍受苦痛的人民的灵魂深处了”。人民的苦难,如此能牵动两位伟大的作曲家和文学家的心灵,决非是学识浅薄的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有些歌手从学校毕业后,由于放松了对音乐能力的培养和音乐修养的提高,所以导致他们在参加比赛时,在读谱视唱听辨测试中出现一系列问题。这种情况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还是已毕业的学生,只要在从事音乐的表演,就要重视对视唱练耳课程及其他专业基础课的继续学习,要认识到音乐基本素质提高是长期的任务。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文化修养。高超的音乐技能是需要长期、严格、认真、科学的训练。只有重视音乐素质这一基本功训练,才能保证正确快速地读谱,以自己敏锐的内心听觉及时纠错。这样,在练习和艺术实践中才会少出或不出现问题,保证音乐作品的完整再现。

文化修养篇6

关键词:艺术修养;文化底蕴;钢琴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97-01

古今中外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奇、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精华。对于这些意境迥然、个性鲜明的乐曲的感受与理解,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基础。这是艺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在其二度创作――演奏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钢琴弹奏者供以阐译作品、揭示内涵的基本依据。

一、钢琴演奏者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博的知识面

钢琴演奏者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博的知识面,以发掘隐藏在乐谱字里行间的内容,探求到艺术的真谛。从演奏者对作品的演绎中,能看出高修养高气质的必定要远远优于文化底蕴欠缺的人。

钢琴演奏者的成长需要有三根支柱,一是专业,二是音乐理论,三是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应建立在中国文化的根基础上。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传统、深厚的底蕴,他们是艺术发展的根基。如果人的钢琴演奏没有建立在文化素质上的深厚底蕴,就无法对付更有思想、更富哲理、更有深刻内容、更富内涵的作品。

表现音乐需要广博的修养,以及文化知识、艺术功力和生活积累。艺术与音乐之间是息息相通、互相促进的,只有综和素质提高了,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追求音乐。多了解熟悉美术、舞蹈、戏剧、电影、文学、诗歌等多种姊妹艺术,并逐渐融会贯通,才能使学生对音乐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拥有充分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作品的音乐内容,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音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傅聪先生的演奏透露着一种广博、深厚的文化素养。他对诗歌、小说、戏剧、绘画有着广博的知识,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这使他对音乐能从整个艺术的意境,而不限于音乐的意境去体会。音乐是以感悟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在这个形式内部都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部音乐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它同创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演奏者对生活没有相应的深刻的感受和见解以及良好的素养,就很难真正领会创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内容。

钢琴演奏属于文化的范畴,如果缺乏深层的文化修养,那么他的演奏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技巧再高,也无法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作品深层的文化内涵,无法真正从灵魂上打动听众。

演奏者要多阅读文学作品,如阅读我国古代和现代诗词这种充满韵律感的语言文学,它是加强文学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诗中洋溢着的韵律性使人置身于一种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良好的修养有助于演奏者对作品的音乐精神把握得更准确,使钢琴音乐的二度创作更加完善。

被誉为歌剧天才的作曲家瓦格纳,他的成就与他从小酷爱阅读希腊悲剧和德国文学作品有关;指挥家阿巴多也十分重视文学根底,他认为要想真正了解的作品就必须阅读德国和奥地利文学,必须了解克莱斯的作品和席勒的诗。由此可见,文学修养对于音乐的表现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二、要加强音乐修养并向其它姊妹艺术学科学习

首先,要熟悉各类钢琴作品。

演奏者要掌握不同类型的作品,这是最基本的音乐修养。通过“泛弹”,扩大曲目量,开拓视野;同时重点选择一些曲目进行“精弹”,以掌握作品的精髓。

其次,要了解音乐史知识。

了解音乐史知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钢琴作品的时代背景,这也是钢琴演奏者不可或缺的音乐修养。

演奏者在演奏一部作品叶,要了解与之想关的知识,诸如作曲家的生平、作曲家创作作品时的社会背景。作曲家的艺术观等等,只有熟悉了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后,才能对作品有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风格当然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位作曲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第三,要掌握作品的表现形式。

掌握作品的表现形式是演奏者最切身的修养。钢琴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可以理解为我们具体感知的音乐语言及由音乐语言构成的音乐结构。

音乐语言是音乐的传递手段。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有旋律、节奏、和声以及音色、力度等等,它们既是独立的存在体,又表现出辩证统一的关系。而音乐结构是由音乐语言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体现出多样性的统一,从而有力地为音乐内容服务。在弹奏作品时,首先要有计划地对音乐结构要素中的乐句、乐段和乐章进行分析,达到构思的完整性。演奏者要从全局着眼,若只追求某个部分的精致而忽视整体的结构感,就会使音乐显得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感。

第四,要广涉其他音乐门类。

钢琴演奏者的音乐修养,不能局限于钢琴,还要涉猎到其他音乐门类。应多听听各种音乐会,比如,多听小提琴独奏,体验旋律连贯性和歌唱性;多聆听弦乐四重奏,感知声音的层次感;多欣赏交响乐,感受多种器乐组合时所产生的音响效果。

第五,要学习其他姊妹艺术学科。

音乐是一种语言,演奏者必须首先学会用音乐语言来讲话,要想摆脱弹琴的匠人,而成为一个真正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学习其他姐妹艺术,在综合艺术水平上提高自己。在钢琴演奏中,和它联系最刚广泛,最直接的便是诗意和画面,也就是意境――通过音乐旋律构成的诗与画相和谐的意境。钢琴演奏者应该会演奏诗,会演奏音乐化的莎士比亚的剧本,应该会用音乐来描绘人世间的各种图画。

因此,钢琴演奏者,要一手伸向中国古典,一手伸向西洋,而且要两手伸得越长越好,眼睛看得越多越好。要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戏剧、电影、绘画,包括雕塑,涉猎的内容要广泛而又深厚,使自己钢琴演奏的艺术之路,既有相当的深度,又要有相当大的广度,以使自己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钢琴演奏者。

总之,音乐是与其他姐妹艺术相通的,钢琴演奏也是如此,必须从其他艺术土壤中广泛吸收丰富的营养,才能使自己钢琴演奏的艺术之花更加芬芳动人,耐人回味。

参考文献:

[1]葛德月.朱工一钢琴教学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09.12.

[2]刘庆刚.杨峻钢琴教学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

文化修养篇7

高校教师语言艺术语言修养

随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适应这种新形势,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学术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修养。语言修养即语言艺术,在课堂中占有很重的位置。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幼小心灵的塑造上是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每一个心灵都需要用不同的语言去启发、去激励。而英语教师本身因为专业的限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困难颇多,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采用不同的语言去教育培养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师之传道授业解惑,必借助于语言。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言语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学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语言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都具有端正、自然的教态和亲切感人的生动语言。要使之“寓美于教”和“寓乐于学”,使教师面前的莘莘学子,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感到其乐无穷。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在课堂上表情丰富,声调抑扬顿挫,语言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特别是讲到关键处,不是提高声音就是加重语气,就因为教师这个小小的动作,一句句有声色的语言,却使学生频频点头,默默铭记,茅塞顿开。

然而,也有一些教师不注意教学的艺术修养,不认真备课,不推敲语言,不熟悉教材,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还有的教师讲课没有激情,不联系实际,或是口头禅甚多,疲劳轰炸,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没有学习乐趣,同样是教师,也同样付出了努力,但是课堂的效果相差甚远,仔细思考,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教师应该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为其考虑,有信心可以讲好课,这样鼓舞了自己,也鼓励了学生;要在修养上提高自己,把正统的教育内容变成了轻松的论题,生动的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每位教师都期望讲课成功,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这样既可以更好的教书育人,又可以树立起教师的光辉形象。

一、勤学苦练,提高品位

一位语言学家在谈到教师的语言特点时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晰、流畅,把知识的琼浆流进学生的心;教师的语言应该明快、果断,直接说到知识的重点,不拖沓;教师的语言应该炽热、闪亮,把学生引向探索知识的顶点;教师的语言应该坚韧、刚健,带领学生向知识的海洋遨游。这种语言的示范性,给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为戒,督促自己更加的进步。

二、教师的语言文化应该有教育意义

教师的语言修养除了要有教育意义首先要求教师语言本身健康、文明、乐观。绝不允许粗俗、低级,不正确的语言出现。课堂上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虽然能与学生互动良好,但说出的话没有重点,跟学术无关,那么所说的话,也就失去了意义。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书育人,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语言有很重要的示范性,这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师语言的针对性

这是指教学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精确,又要有口头语言的明白易懂,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取得成功常常是因为教师能深入浅出的讲清问题,不成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不能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颠三倒四,词不达意,含混不清。教师要做到自己的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就必须对教材上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改造,这是一个创造性过程。既要渗透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和需要调整讲授知识的先后,还要把书面语言转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从而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四、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幽默,耐人寻味

教师的语言诙谐幽默,既反映了教师的机智、博学、乐观和风趣,又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很多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是富有幽默感的教师,最不喜欢的是表情淡漠、呆板、语言寡淡的教师。所以融入适当的幽默,创造活跃的气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反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但适当的幽默是要简洁自然,如果一味地追求幽默,东拉西扯,离开教学的重点,即使学生的积极性被带动,因为减少了知识的容量和内容,那也是不可取的。因此,一位教师的幽默感应该是适当,并且见解深刻,在幽默的同时让学生汲取知识。

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还必须提高年轻教师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主体,他们的言行、态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感受,关系到学生对学校的印象,所以提高她们的素质,增强其人文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进行必须的教育培训,开展规范化培训活动;其次,开展帮帮带活动,找一些年长的优秀教师,传授经验;第三,树立典型,对表现突出的年轻教师予以表彰,激励其他人向其学习。

教师语言水平是教师的一种职业修养,不可轻视。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只有教师的语言文化修养提高了,课堂效率才会提升,学生学习的状态会更好,全面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化修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先决条件,也是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的语言文化修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章光洁.多元化社会中的教师角色及对.应于教育的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张会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何秀余.幽默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演讲与口才,1994.

文化修养篇8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的属性

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怪不得很多教器乐演奏的老师常向自己的学生说:“你拉的(或吹的)要象歌唱的一样”。就连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魅力无与伦比。

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拿现已知的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数十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田汉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 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三、声乐艺术实践者的“品位”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这是因为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演唱歌曲是演唱者思想情感、人生体验的外化,是其艺术观、审美观的音乐化。所以,在歌唱的声音中,常有强烈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韵味,是演唱者文化修养集合式的音乐体现。因此,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趣味低俗的、气质猥琐的人能唱出优雅高贵的歌声;同样,我们也不可能设想一个艺术感迟钝,对音乐缺少本质理解的人能唱出令人感动的歌声。所以,我们要想让歌声打动人,震撼人的灵魂,那么,我们必须先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爱憎分明、抑恶扬善的人,做一个真诚而又自然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做一个既能被别人打动又能打动别人的人,做一个远离世俗、远离浮躁而又贴近现实的人。总之,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而要想成为这样的人,依然离不开文化的修养。当我们凭借着文化修养真正的成为“美”的人了,那我们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的魅力,富有美丽的生命色彩,就能撞击人的心灵。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声乐大师的身上得到印证。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等,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当然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吸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是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比如周小燕先生不但有丰富广博的音乐修养,而且受过哲学、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崇尚理性,热爱和平生活,一直没有停止用音乐来追求真善美,追求艺术的真谛,培养出了很多世界歌唱艺术的拔尖人才。多明戈在上海演出,因感冒演唱有些纰漏(失声),但是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以及他富有神韵的面部表情实现了高度和谐。难怪有人感叹:“多明戈用心在演唱”依然令人陶醉、令人震撼。

文学使我们丰富,历史使我们厚重,哲学使我们睿智,思想使我们深刻,艺术使我们触类旁通而富有灵感与激情。我们对这些文化积累越广博越深厚,声乐艺术的境界越高,声乐的艺术世界就越宽阔,越新鲜多彩。

从以上来看,文化修养的确是把人引入声乐艺术精神实质、把声乐艺术推向高峰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修养,并视之为声乐艺术灵魂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教学法[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忠.声乐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上一篇:三维动画论文范文 下一篇:软交换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