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模式范文

时间:2023-10-29 00:09:19

融资模式

融资模式篇1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2

一、引言

最早的PPP融资模式出现在欧美国家,上个世纪几次经济危机导致欧美国家财政紧缺,然而一些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是无法由私营部门独资完成,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融资便应运而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交通道路、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始出现混合融资模式。当时中国大多采用BOT模式(Build Operate Transfer),由于这种模式政府与企业都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被PPP模式替代。

总体来看,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是顺利的。私营企业参与公共项目建设与运营减轻了我国的财政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带动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但是也不可否认,由于PPP模式还处于初期成长阶段,融资环境不够成熟,政府和民营机构合作成功典例不多,这种融资模式优势与风险是并存的,失败的案例也时常会出现。

二、PPP融资模式基本理论简介

PPP模式即公共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融资模式,而早期的公私合营采用BOT模式,该模式出资人承担风险过大、合作各方利益冲突很多,而PPP模式是以各方“多赢”为合作理念,深受投资者的欢迎。PPP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将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中,私人资本的参与不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私人企业一般都是资金运转正常、融资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

PPP模式的发起人一般为政府部门,政府在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正式确认建设项目,中标的企业需要与政府签订特许权协议,并以该协议为基础展开合作,形成战略联盟。企业有权在项目建成后未来一段时期内经营项目,但项目的实际控制权仍然握在政府手中,期限过后企业要将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PPP融资模式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营利性企业、私人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公共非营利性组织(如政府)等。

民营企业在特许经营期间,为了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取利润,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地铁建设项目为例,首先需要测定保本票价,通过票价收入回收投资,如果票价过高,必定会减少客流量,相反票价过低,总的票价收入可能抵消不了投资成本。其次,站内商铺租金的确定也不可随意,根据站内实际客流量我们对租金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如果站内实际客流量高于预测客流量,我们需要相应的调高租金,相反站内实际客流量低于预测客流量,我们则需调低租金。

三、以城市交通设施为例论述PPP模式的实际应用

(一)北京地铁四号线――一次成功的改革

PPP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用的想法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了,但直到2004年北京市政府才确定了北京地铁四号线建设项目引入民间资本融资,历时两年完成国际范围内的招标活动,统筹考虑了各方面条件后确定了合作伙伴“港铁-首创联合体”组建的京港地铁公司,2006年4月正式签署特许权协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PPP模式的实际应用,为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探索意义。

北京地铁四号线建设的初始总投资约为153亿元人民币,根据合约内容将总投资划分为两部分,由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分别承担。其中,由政府部门的投资公司出资约107亿元,约占总投资的70%,完成包括地铁洞体和车站结构等土建工程。由项目公司出资46亿元,约占总投资的30%,完成包括车辆、信号灯、自动售票检票系统等机电设备的投资和建设。四号线全部建成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由项目公司负责运营地铁四号线,协议期满后再将四号线的经营权移交给政府。在此期间,项目公司需要通过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赚取利润,回收投资,如果在协议期限内没有收回投资或是净利润未达到预期目标,公司需要自行承担后果。

通过这几年的运营状况的后期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地铁四号线PPP合作模式比传统建设和运营模式更优,地铁四号线的管理模式科学、运营服务水平较高,北京地铁四号线的建设与运营是中国第一例成功的PPP融资模式项目。

(二)天津地铁六号线

随着天津市的经济快速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工作刻不容缓,轨道交通正在加快建设,其中天津地铁六号线采用PPP模式招商参与建设与运营。六号线路正线全长50.1公里,2012年全面正式开工,现在还处于建设阶段,项目总投资约为279亿元人民币,将项目整体划分为两部分。其中,由政府部门的投资公司负责的土建工程,投资额约为196亿元,占总投资的70%;由中标的民营企业负责的机电设备的投资和建设,包括车辆、信号、自动售票检票系统等,投资额约为83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0%。六号线预计在2018年全面竣工,参与投资的民营企业将负责运营六号线。按照协议规定,特许经营期结束后,地铁六号线的经营权移交给政府部门。

(三)深圳地铁六号线

深圳的城市交通建设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主要归功于深圳重视多种融资方式并存,该市善于利用公私合营的融资模式来扩大城市交通建设,其中深圳地铁六号线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深圳地铁六号线由深圳地铁集团和香港地铁公司共同集资建设,并组建项目公司,六号线于2012年正式开工,预计2016年竣工,全长37.7公里,总投资约为185亿元人民币。该工程由市政府控股51%,民营企业运营30年,特许经营权满后再将相关资产无偿移交给市政府指定机构。为了保证项目公司如期能够回收投资资本并且获取利润,同时不扰乱市场秩序,深圳市政府将会在特许经营期内分期给予项目公司现金补贴。政府需要闲置资金来定期支付现金补贴,便招拍挂地铁六号线的部分地块获得土地出让收益,通过政府部门的初步预算,支付补贴后仍会有剩余利润,增加了财政收入。

四、PPP模式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合作承担的风险比独资承担的风险小,双方效应带来的长久利益也大于独资的回报。一方面,民营企业在政府这座大山的庇佑下降低了投资风险,政府在特许经营期内会给予企业现金补贴、政策支持等。另一方面,项目的实际控制权、决策权以及最终所有权仍然属于政府部门,民营企业的部分投资减轻了政府的财政预算压力,弥补了财政资金的不足,提高了政府财政资源的利用率。

2.政府部门在招标过程中,面向的是管理科学、技术先进、资金运作正常的企业,民营企业要想中标就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硬实力、软实力,各企业在竞争中促进了发展。从另一方面看,政府独资建设时上传下达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资金滥用的现象,中标的民营企业将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有重要意义。综合来看,这也就符合了政府“双赢”、“多赢”的合作理念。

3.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民营企业得到政府的现金补贴或者是政策优惠,促进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在招标过程中不仅考虑企业的管理水平、融资能力、信誉程度,同时也会在意企业的报价,各企业会最大限度的降低报价来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企业间的潜在竞争是会降低政府的投资成本,缓建政府财政压力。

(二)劣势

1.政府投标选择合作伙伴不仅只考虑企业的报价,还需要对企业进行综合考量,条件比较苛刻。首先,被选中的民营企业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将项目高水平完成;其次,被选中的民营企业要有良好的资信和融资能力,这样在面临市场的波动以及突发的风险状况,企业仍有能力继续运转资金。

2.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虽然合作项目的最终所有权是属于政府的,由于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该项目有着绝对的经营权,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很可能会违背市场规则出现虐夺式经营,这样的持续经营将会扰乱市场秩序。

3.如何有效的风险管理始终是道棘手的难题。不论是政府还是民营企业,双方都对风险的承担比较敏感,对于共同建设的项目,双方对于项目损失承担也都是首当其冲的。利益是任何盈利机构第一守护要素,即使是政府在财政压力下也害怕承担损失,如果没有明确的划分风险承担义务,项目进程肯定会受到干扰。

(三)机会

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阶段,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然而现阶段的百姓生活水平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都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根据国情的需要,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PPP融资模式案例,加快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营企业也获得了政策支持,正在迅猛发展,并且他们的集资、融资能力都是不可小觑的。政府是一个国家的管理者,公共设施建设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倘若政府面临着财政预算的压力,便大可以与发展的非常好的民营企业合作,实现“双赢”。

(四)风险

1.PPP项目的实施需要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来支撑维护,项目的建设与经营牵涉多方,依据的法律也牵涉多领域,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法律体系虽然在不断的完善,但仍存在很多漏缺。任何一方如果利用法律上的漏缺来谋取利益,在协议上做文字游戏,必然会增加项目风险。

2.政府的信用风险往往被企业忽视,其实很多项目风险追根究底是源于政府的信用不足。政府部门缺乏专业的PPP模式研究人员,在项目前期对市场调查不充分,签订特许权协议时会承诺一些不切实际的保证,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都会引发政府的民营企业合作的崩溃。

五、小结

PPP融资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还是处于比较稚嫩的阶段,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我个人认为政府和民营机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来规避风险,进行风险管理:

1.政府部门与民营机构都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做好市场预测工作。民营机构不能盲目地接受政府的承诺而忽视实际市场需求,在公司合营过程中也是会出现政府的信誉风险。政府部门也需要科学调查市场,如果只是单方面的接收民营机构给出的调查结果,会影响到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2.政府部门自身对PPP模式的了解应该是透彻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为PPP模式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决策机制等。如果政府缺乏PPP模式专业研究人员的话,及时聘请专业顾问是必要的。

3.民营机构参与投标之前对PPP模式肯定是进行过专业分析的,然而政府部门却不一定能完全做到,这种情况下,一些民营机构可能会利用其专业优势在特许经营权协议签订一些不平等条约,一旦在后续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出现突发问题,政府可能会带来信誉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贿赂政府官员的事件也时常发生,这样的做法不仅会扰乱官场风气,也会增加项目工程的风险,应该杜绝。

4.合作双方的利益冲突一直是最尖锐的话题,建立公平合理的风险分担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民营机构主要负责市场运营部分,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等需要由民营机构承担;政府部门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对项目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对于政治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方面应该承担责任。当然在项目建设与运营期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可抗拒的风险,如自然灾害导致的财产受损,则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亓霞,柯永建,王守清.基于案例的中国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A].北京:中国软科学杂志社,2009(5).

[2]尹贻林,尹晓璐.北京地铁4号线PPP建设模式风险分担研究[B].铁路运输与经济,2013,35(10).

[3]杨翠云.中国PPP项目风险的案例分析[J].现代商业,2013(15).

[4]王艺红.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PPP模式的SWOT分析[J].现代商业,2007(14).

[5]刘卫东.深圳地铁PPP投融资模式应用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3.

[6]周宏音,王文学.天津地铁6号线PPP融资模式案例研究[A].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4).

[7]张勇,郝寿义.应用PPP融资模式促进城市基础建设发展[A].生产力研究,2004(11).

融资模式篇2

一、导论

两种融资模式———保持距离型融资模式与关系型融资模式———究竟哪种更有效率,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国内外一直存在较大分歧:东亚危机之前,由于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强劲的竞争力,主流的观点认为,关系型融资模式在法制和市场环境相对不完善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了市场残缺和市场失灵问题,使信息、产权和激励机制统一起来(青木昌彦,1999;斯蒂格利茨,1997;伯格络夫,1995)。东亚危机使东亚金融体制的脆弱性暴露无遗,经济学界批判的矛头指向东亚的融资体制,认为关系型融资模式是政府主导性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导致了过密的银企关系和银行体制的脆弱性,并且必然随着金融深化而消失(王跃生,1999;张昌彩,1999),即关系型融资本身是不具备效率的模式。同时,世界市场经济国家的融资模式出现了趋同的势头,英美的融资模式有向关系型融资模式演化的趋势(Moerland,1995)日德的证券市场也日趋活跃,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即关系型融资本身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还是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其效率。

二、融资模式效率分析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中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必须通过某种渠道对企业监督控制,一般来说,有两种典型的融资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保持距离型融资和以日德为代表的关系型融资(控制导向型融资模式)。所谓保持距离型融资是指投资者并不直接`干预经营战略决策,只要他们得到合同规定的支付,信息的收集和对企业的监督靠市场和法律来实施;关系型融资是投资者直接干预经营战略决策来保证其利益的实现,信息的收集和对企业的监督主要在密切的长期的交易关系中进行。投资者对融资模式的选择也就是对信息的收集监督方式的选择,这使投资者必须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权衡:

1.信息租金和信息成本的权衡。所谓信息租金就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减少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其实质是减少成本。它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的信息收集:事前对企业风险态度的了解和项目风险的估测,避免逆向选择问题;事中对资金使用去向的监督,避免道德风险问题;事后跟踪监督,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保证利益的实现。信息租金越大,投资者收集信息的动力越强烈。

从市场收集信息要花费成本,其大小取决于以下因素:从制度安排上来看,首先是法律制度的完备性和可置信程度。一般来说,法律制度越健全,规则越细致,人们的行动就越可能被准确地预期;法律制度的执行越严格,司法越公正,法律制度的可置信程度越高,契约的实施执行越有保证;因此,完善的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社会预期,降低信息收集成本。其次是激励机制的设计。信息的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激励机制成为必要,而使契约双方利益相容的激励机制又可以使信息被正确地显示,从而降低信息收集成本(Hart,1995)。第三,产权的清晰程度。按照德姆塞茨的定义,“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交易时的合理预期。”(德姆塞茨,1994)产权越明晰,就能提供越多的合理预期,从市场上收集信息的成本就越低。从经济的角度看,一是市场交易规模影响着信息的收集成本。一方面,交易规模的扩大与伴之而来的分工深化,使信息的收集存在分工优势和规模经济(施蒂格勒,1996);另一方面,产权本身不仅是交易的前提,而且在交易中得到进一步界定(巴泽尔,1997)。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深化,产权得到更为明确的界定,提高社会预期。二是市场的竞争程度。市场竞争越完全,价格信号越能够包含更多的信息,这也降低了信息收集成本。因此,制度越健全,市场越完善,从市场收集信息成本越低,反之通过组织内部收集信息成本越低。假定其他条件相同而制度和市场条件不同,保持距离型融资更依赖市场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在相同的信息租金下,市场和法律制度越完善,信息成本越低;而关系型融资可以更少地依赖市场和法律,在法律制度和市场体系较不完善的情形下,通过市场收集信息成本较高而通过长期交易关系和组织内部收集信息成本较低(如图1)。两者在a点边际信息租金和边际信息成本相等,保持距离型融资与关系型融资效率相同;当通过市场收集信息的边际成本Mc大于a时关系型融资更有效率;当Mc小于a时保护距离型融资更有效率。

2.退出成本与监督成本的权衡。所谓退出成本,即投资者从企业中抽回资金的成本。投资者的退出可以是在证券市场上“用脚投票”,也可以是清算企业收回投资。投资者从证券市场上退出,其成本受到以下限制:第一,证券市场的规模。一般来说,证券市场的规模决定其流动性程度,规模越小,资产流动性越差,退出成本越高;第二,退出者投资权益的比重。若某一投资者拥有较大的比重,则从证券市场上退出往往导致证券价格的大幅下跌,使投资者受损。若清算企业收回投资,则受资产流动性的限制。若企业资产流动性越强,则清算企业收回投资越多,成本越低;反之,成本越高。因此,即使是同样的信息成本和信息租金,当退出成本大于监督成本时(假定在同样信息成本和信息租金下,监督成本不变),对企业实施直接监督可能是有效率的,应采取关系型融资方式;当退出成本小于直接监督成本时,通过市场的间接监督是有效率的,应采取保持距离型融资方式(如图2)。

这可以解释即使在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上,为什么持有大量股权的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开始介入公司的经营决策。

3.第一类谬误与第二类谬误的权衡。

所谓第一类谬误,即在投资者与企业仅保持平等的债权债务关系下,根据正常的破产程序,许多有效益的项目可能被清算,保持距离型融资方式容易导致此类资源的误配置;所谓第二类谬误是在投资者与企业保持长期的交易关系从而成为利益共同体时,许多应被清算的企业却续存下来,关系型融资方式容易导致此类的资源误配置。这两类谬误都具有其机制上的内生性,因此对其进行权衡时,必须考虑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两类谬误存在的不同规模。经济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但往往受到资金缺乏的限制,企业的扩张往往面临债务的束缚;另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转轨经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增加了企业的破产风险,被清算的项目并不一定没有效率,因此更应该克服的是第一类谬误。在发达国家,需求的增加往往减缓,市场趋于饱和。同时,市场上资金较为充足,企业面临的更多的是寻找有效益的项目而非寻找资金,此时应该克服的是第二类谬图3误。在权衡第一类谬误和第二类谬误时,还要受到就业状况的制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较大的就业压力使企业的续存不仅有经济上的效益,而且有更为重要的社会效益。而发达国家则较少面临就业约束。假定融资模式的成本包括谬误导致的资源误配置和失业成本,关系型融资和保持距离型融资方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采用保持距离型融资方式,第一类谬误的规模大于第二类谬误以及更大的失业损失,成本更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自我积累能力的增强,其成本迅速下降。与之相反,关系型融资模式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能更好的解决第一类谬误和失业问题,成本较低,而随着经济发展,第二类谬误增加,较之保持距离型融资方式,成本下降较慢。当经济达到某一点时,两者无差异,低于这点,关系型融资模式有效率;大于这点,保持距离型融资模式有效率(如图3)。

三、影响融资模式效率的因素分析

以上在比较纯粹的法律和市场环境中分析了两种融资模式的效率,事实上,其效率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关系型融资模式容易受到政府干预方式、金融政策及政治环境的影响:

1.政府直接干预和赶超型战略的结合,扭曲了银行激励机制,加剧了融资风险

政府为了实现赶超战略,必须对资金进行非均衡配置并对大企业给予特殊扶持(王跃生,1999),但这在两个层次上扭曲了激励机制。一是政府和银行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为了实现其产业政策,直接对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的存贷规模与投贷方向进行控制。由于政府与银行、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为委托人的政府在谈判中处于劣势,加上银行对于政府保护的预期,大大刺激了银行的贷款冲动及冒险倾向,最终收益由银行获得,风险由政府承担,加剧了银行道德公害。二是扭曲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由于有扶持重点企业的义务,即使企业进行了没有效率的投资,银行一般也不会对企业清算。企业预期到这一点,资金就有被无效率使用的可能。更为严重的是,政府与银行和企业的博弈中,面临着银行与企业合谋的风险。经营不善的银行和企业受不到市场的惩罚,在预期到政府的保护的情况下,会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成为针对国家的不公平博弈的一方。因此扭曲了信息与决策、风险与收益的对称关系。

2.“市场增进论”与“市场倾斜论”

实行何种融资模式应取决于市场选择,投资者通过对风险和收益的比较自发地选择对企业的监督方式。不恰当或僵化的金融政策影响会阻止自发的选择而影响融资效率。尤其是关系型融资更易受金融政策的影响。政府实施低利率和限制竞争的政策的前提是资金不能通过其他渠道流入企业,如收益率较高的证券市场。政府为了保护银行的利益必须限制证券市场的发展,这种政策被称之为“金融约束政策”(斯蒂格利茨,1997)。政府的行为被认为是对市场的增进,解决了信贷市场过度竞争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且通过设置政策性租金增加银行对企业的监督的积极性。虽然对银行竞争的限制在市场经济国家普通存在,但这种政策性租金一旦和政府干预结合,使银行道德风险有自我增强机制。第一,由于要获得政策性租金,必须满足政府的条件,如保证低的企业破产率或向指定部门贷款,银行在企业应该清算时也会努力使其续存下去,导致银行风险积累,而银行风险越大,越有可能挺而走险,将资金投向风险更高的领域。第二,对信贷市场的过度保护导致证券市场在长期内得不到发展,证券市场有效配置资金的渠道被阻塞;而且银行系统也因过度保护而变得更加脆弱。第三,更为重要的是,人为的压抑证券市场的发展提高了融资主体的退出成本,使关系型融资长期在退出成本高于监督成本的位置运行,如A点(见图2)。因此,与其说是市场增进不如说是市场倾斜。这种市场倾斜政策在短时期内可能集中大量的资金以保证政府政策得以贯彻实施,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会导致金融体制的畸形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3.政治租金的大量存在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损害了关系型融资的效率。

东亚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讲关系重人情、重人治轻法治的特点,法制不完善,政治不透明。政治不透明与经济交易关系的长期化相结合,必然存在大量的幕后交易,扭曲了关系型融资的激励机制,极容易扩大第二类谬误的规模,损害关系型融资模式的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不同的法律和市场条件下,关系型融资模式与保持距离型融资模式都是有效率的;第二,东亚金融危机不能给关系型融资模式提供伪证,不恰当的政府干预、僵化的金融政策及政治环境尤其会影响关系型融资模式的效率。

四、我国融资模式的选择

1.我国企业融资的目标模式

从以上效率分析可以看到:保持距离型融资方式与关系型融资方式在不同的制度条件和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两者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

从世界融资的发展趋势来看,保持距离型融资方式与关系型融资方式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在美国和英国,一些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开始直接介入公司的监督运行并向其提供后续融资。而日本和德国也大大加速了证券市场的发展,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开始向更为松散的融资形式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使竞争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两种融资方式将在更深的层次上相互借鉴并相互融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顺应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经济接轨。不论是英美的融资模式还是日德的融资模式本身都在发生变化,都不应是我国融资的目标模式的选择。我国的目标模式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融合两种模式于一体的模式,而不是对某种具体模式的照搬。

2.我国企业融资的过渡模式

企业融资的过渡模式的选择是旧模式向目标模式转轨路径的选择,它必然受到现有条件和目标模式的影响。

一方面,受现实条件的制约,较多地实行保持距离型融资方式不太可能。这是因为:

第一,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及现存法律制度的不可置信性,增加了信息成本。首先,所有的转轨经济国家都面临着法律监督跟不上经济现实的问题。由于转轨国家经济的不断转变,而法律制度必须在问题被普遍认识后才能设立并逐步执行,因此,法律制度滞后于经济现实。其次,法律制度框架虽被设立,但具体的细节有待规范和深化。再次,在我国的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律的效力还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对经济纠纷不予受理,受理了不予判决,判决了不予执行,导致投资者的权益受不到法律应有的保护,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可信任度。

第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表现为人事的行政强控制和产权的弱控制,这导致了事实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企业内部人对资产的强控制增加了投资者收集信息的难度,这表现为:第一,外部投资者对内部人的风险态度不了解导致逆向选择问题。第二,外部人由于信息的缺乏无法了解资金的使用去向,容易出现道德风险。第三,内部人操纵财务报表,自由现金流量的在较大程度上被随意支配,资产以各种隐蔽的渠道流向内部人的腰包,使投资者的收益难以实现。总之,“由于内部人掌握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与资本所有权没有统一,内部人控制的企业会造成资本这种稀缺资源的浪费。”(张春霖,1995)因此,外部投资者一般不会在信息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向企业融资,企业须更多地依靠内部资金。

第三,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明晰。产权的高度不明晰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使国有企业有强烈的投资饥渴;而且由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都是国家所有,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的融资有内源融资的性质,这产生两个结果:一是由于没有其他融资途径,国家为了维持国有企业,要求银行向企业融资,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资金被无效率使用而没有很好的监督和控制;二是银行本身的产权不明晰加上国有银行的垄断经营,银行经营者没有动力监督企业,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及银行不良债权的大量存在。从市场收集信息会出现信息失真问题。

第四,证券市场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尚需规范。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缓慢发展起来, 虽然近期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证券市场功能定位需要重新调整。长期以来,证券市场的主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工具,融资向国有企业倾斜,而不是为了资源在全社会的优化配置,这一功能恰恰是证券市场的首要功能。其次,证券市场的监管法规不健全,幕后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大量存在,价格的扭曲影响了证券市场作为信息传递和市场监督的手段。第三,金融中介机构薄弱,尤其是提供信息服务的资产评估机构、咨询服务公司、律师事务所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数量少质量差,运行极其不规范,中小投资者从市场上获得可靠的信息极为困难,其利益难以得到保证。第四,市场退出兼并机制不健全,业绩差的公司很难被市场淘汰。

由于受到上述条件制约,通过市场获得的信息成本较高,信息租金较少,资本市场的缺陷使退出成本较高,保持距离型融资模式可能难以形成。而法制的健全、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等问题不能在短期内解决,而必须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得到解决。同时,转轨经济国家监督资源相当短缺,市场分工监督的优势因而得不到发挥。

从制度的继承上看,新的融资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存在着路径依赖。原来银行与企业间,长期交往建立起来的信息资源应得到充分应用,发展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直接监控关系,相对来说磨擦较小。在金融中介机构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也较集中地使用了监控资源,因而间接融资及银行对企业的监控在现阶段仍然是有效的。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不良债权的负担,银行经营有较大风险,继续太多地依赖银行融资也不现实,必须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第一,银行背负着遗留下来的大量不良债权,资本金普遍不足,导致银行的支付能力和存贷组合质量较差,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以后,相应的市场融资方式没有建立起来,使企业融资强烈依赖银行贷款,形成畸形的银行融资体制,大大加剧了银行风险;第二,国企退出和银行不良债权的消化与处理也需要一个运行良好的资本市场;第三,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卖方市场已经转为买方市场,第二类谬误开始增加第一类谬误减少,保持距离型融资模式更有效率;第四,随着我国法律建设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约束力也在不断增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前途,可以作为银行监督的辅助手段(见表1);随着通过市场收集信息的成本降低,融资方式将更多的采取保持距离型融资(见图1)。因此,过渡模式应当是银行的直接监督为主和证券市场监督为辅,二者相互结合并共同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伯格洛夫.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理论及其政策含义[A].载青木昌彦等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4]斯蒂格勒.规模经济[A].产业组织与政策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5]王跃生.金融压抑与金融自由化条件下的企业融资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1).

[6]张春霖.从融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J].改革,1995,(3).

[7]张昌彩.中国融资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8]青木昌彦,瑟达尔·丁克.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6),1998,(1).

[9]青木昌彦.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融资模式篇3

【关键词】融资租赁;融资能力;融资模式

融资租赁公司是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的选择,出资购买租赁物,租给承租人使用并收取租金的投资机构,其专门从事租赁物的购买、投资和租赁资产的管理。在我国由于批准机构不同,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经人民银行核准,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第二类为经商务部外资司批准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第三类为商务部市场建设司批准的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截至2011年底,我国有金融租赁公司20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约200多家,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66家。

一、融资能力是融资租赁公司持续发展必须要具备的核心能力

融资租赁发源于美国,目前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要的一种融资方式,几乎渗透了所有的行业,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根据伦敦金融集团2007年全球租赁报告中的统计,在2005年美国、德国、日本的租赁公司总数约有5000多家,租赁规模达3300亿美元,租赁渗透率分别为26.9%、18.6%、9.3%。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最早成立于1981年,在初始阶段投资者多为国内外著名机构,发展迅速,但是后来由于社会转型和相关法律的缺失,租赁公司经营中出现很多坏帐问题。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汇率巨变,使租赁业进一步受到打击,银行全面退出租赁行业,租赁公司进入清理阶段。随着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草案)的草拟,允许外商独资的成立融资租赁公司,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开始选择企业进行试点,融资租赁行业开始再次发展。2007年银行开始重新参与到融资租赁行业,有了银行的支持,租赁行业进入到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租赁规模由2005年的40多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约1000亿美元,但租赁渗透率仍仅有5.7%,距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仅依靠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现有资本金进行运作显然远远不够,大部分租赁项目往往具有3~5年的回收期,一旦融资租赁公司的资本金使用完毕,将面临无法继续进行新业务的尴尬局面,因此对外融资将是融租赁公司不得不进行的重要事项。根据我国政策规定,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资产一般不得超过净资产总额的10倍,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资产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10倍,金融租赁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可放大的杠杆倍数较大。假定在业务充足、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能力,即可融资金额的多少、融资利率的高低,将大大影响其业务规模和收益率水平,因此融资能力是融资租赁公司持续发展必须要具备的核心能力。

二、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现有的融资模式

(1)资本金。顾名思义,即由原股东增资或引入新的股东增资。如果股东资金实力较强,则该方法最为快捷方便。此外融资租赁公司的资本金数额是其基本实力的体现之一,对于后续融资具有相当影响力。目前金融租赁公司由于门槛较高,股东实力背景雄厚,往往具备高额资本金,多则达几十亿元人民币,而内资试点和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资本金则相对较小,一般在1~5亿元之间。资本金不需要承担融资成本,但仅靠资本金投入额度终归有限,不是解决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的根本办法。(2)境内银行借款。向境内银行申请贷款,这是我国企业最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融租赁公司向银行贷款金额的多少、利率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经营和信用状况以及能提供的担保情况。一般情况下银行对贷款有内部控制标准要求,一旦资产负债率超过70%以后将很难继续新增贷款,虽然成本不高,但可融资的金额有限。(3)金融机构同业拆借。该模式在我国仅适用于金融租赁公司,即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向有金融许可证的同业金融机构拆借资金,外商投资和内资试点的融资租赁公司则不适用。目前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数量较少,虽然利率成本较低,但同业拆借一般时间较短,且受到银监会监管,不适用于长期项目,仅适用于短期周转。(4)境外借债。即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根据外方股东的持股比例可以拥有一定外债额度,可以向境外市场借外债汇入国内。由于境内外的利率差,该模式目前成本较低,但我国外汇监管较为严格,审批周期长或比较难以批准,案例较少,且要承担一定汇率风险。(5)发行股票。即向公开市场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该模式可以募集资金量较大,但上市条件要求苛刻,周期长难度高。目前我国仅有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在A股借壳上市以及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两个案例,一般的融资租赁公司较难实现。(6)租赁保理融资。租赁保理融资是指融资租赁公司将融资租赁服务产生的未到期应收租金转让给银行的基础上,银行为租赁公司提供应收账款账户管理、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催收和承担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等的一系列综合性金融服务,该模式是目前我国外商投资和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的主要融资模式。租赁保理融资分为有追索和无追索保理两种,虽然都可以实现融资的目的,但这两种保理模式对于融资租赁公司的实质意义区别很大。在有追索保理情况下,当租赁债权发生偿还风险的时候,银行保留对融资租赁公司的追索权,租赁资产将仍在融资租赁公司资产负债表内,实质相当于融资租赁公司向保理银行借款;无追索保理则相反,银行放弃对融资租赁公司的追索权,租赁资产将剥离出租赁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实质相当于融资租赁公司将租赁收益权提前卖断给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可以提前收回成本和部分收益,不承担风险。目前随着我国银行对租赁行业的参与度逐渐增高,该两种保理模式都很常见,其中五大商业银行中大部分案例为有追索保理,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则以无追索案例较多。(7)租赁资产证券化。租赁资产证券化是以设备租赁应收款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是属于资产证券化中的一种。它具体是指融资租赁公司(发起人)将用途、性能、租期相同或相近且未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租赁债权(租金收取权)集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信用评级、信用级等),将其转换成在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租赁资产支持证券的融资过程。租赁资产证券化本质上就是一个以租金收益权为支撑发行证券,融通资金的多主体、多环节的运作过程。对于融资租赁公司来说,资产证券化过程完成后,实质相当于租金收益权被出售,租赁资产从融资租赁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剥离,租赁公司无需对租赁资产承担追索责任。目前美国由于其金融市场极为发达,租赁资产证券化非常常见,是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则由于过去相关法规条文不够完善,证券和债券市场不够开放等原因,目前所知仅有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的“远东租赁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一起案例。

三、对我国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模式发展方向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为融资租赁公司提供了多种可以选择的融资模式,由于不同融资租赁公司在方式的选择上都是在一定市场环境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应依据自身的特点,比较各种融资渠道的利弊,选择具体融资渠道。但总的来说,不承担债务追索将租赁收益权出售的融资方式应是融资租赁公司未来融资模式的发展方向,这样融资租赁公司不会有债务负担的增加,才可放开手脚提高周转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出售收益权的模式有无追索保理和租赁资产证券化两种,其中无追索保理需要占用银行信贷规模,总额度有限,而租赁资产证券化则是面向广大公众市场,潜力巨大,且租赁资产的特性、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发展和市场需求三方面的实施条件均是基本可行的,应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 考 文 献

[1]屈延凯.如何投资和经营融资租赁公司[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11)

[2]孔腾飞,朱伟凡.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现状浅析及发展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1(12)

[3]肖欢.中国租赁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1(5)

[4]闵绥艳.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7(3)

[5]张永锋.国内ZK公司厂商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6)

[6]李垒垒,郭涛,王春阳.关于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的研究[J].企业导报.2009(7)

[7]唐凯,杨茂兴.租赁资产证券化理论基础与实施特征分析[J].管理观察.2009(4)

融资模式篇4

【关键词】 地方版AMC; 融资模式; 不良资产

【中图分类号】 F83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3-0075-04

一、地方版AMC由来

(一)当前我国不良资产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为剥离中行、农行、工商、建行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我国成立了东方、华融、信达、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均拥有金融牌照。截至2008年末,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国有商业银行共收购政策性债务超过2.56万亿元,主要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央行贷款、发债等[ 1 ]。2008年,我国经济随着世界经济的低位运行开始进入长期的结构性转型和升级阶段,为此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快速攀升,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的快速攀升,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的金融环境[ 2 ](图1)。

(二)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由来

为化解地方不良资产,优化当地金融环境,2012年2月,财政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规定各省级人民政府原则上可“设立”或“授权”一家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参与本省范围内不良资产处置转让工作。随后,银监会先后分三次批准设立江苏、浙江、安徽、广东、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福建、辽宁、山东、湖北、宁夏、吉林、广西1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3 ](具体如表1)。

总体上新设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第一批成立至今也仅两年时间,业务模式和体系大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

二、当前地方版AMC主要融资模式及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对比

(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融资模式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因政策使命而成立,筹资渠道也非常畅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原始资金

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财政部为四家公司各提供了100亿元资本金,央行发放了5 700亿元的再贷款,四大资产获准向对口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了固定利率为2.25%的8 200亿元金融债券,这些资金主要向中、农、工、建四大行收购1.4万亿元不良资产[ 4 ]。

2.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一直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筹资渠道,但随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集团化发展,银行融资占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外融资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AAA信用级别,银行借款的利率一般都在基准利率以下。

3.金融债

随着业务市场化的拓展,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规模逐渐壮大,资质提高,开始寻求市场化筹资渠道。2013年华融资产获批发行120亿元金融债,期限分别为3年和5年期,票面利率分别为5.55%和5.66%;2014年9月10日,长城资产首次在香港成功发行5亿美元金融债券,债券票面利率2.5%。金融债的l行优化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推动了其市场化业务的发展和金融创新。

4.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随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信贷资产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为其筹资的重要创新手段,如2014年初东方资产发行了8.074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华融资产发行了12.38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长城资产发行了12.1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它们的票面利率均为4.5%左右。

5.战略融资

战略融资是目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工作,信达和华融已经完成了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获得了充足的长期发展资本,长城和东方资产的“引战”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引战”目标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型保险资本、全国性金融控股集团以及国际大型投行机构。

6.体系内筹资

随着内部金融主体的日益多元化,特别是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子体系的构建,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内部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目前,内部融资逐渐成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筹资的重要渠道。

7.IPO融资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2013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筹集资金约156亿港元(如表2)。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15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其他两家资产管理公司也制定了近期上市融资的计划,以期通过资本市场的低成本融资为其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

得益于通畅的筹资渠道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灵活安排融资结构,随时为其业务发展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支持,并且做到按需融资,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率[ 5 ]。

(二)地方版AMC现行主要融资模式

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大多成立时间较短,信用级别较低,因此基本都采用“银行借款为主、股东短期资金支持为辅”的筹资模式。部分转制设立的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正在探索债券等融资渠道。现行主要融资模式如下:

1.银行借款

对于成立不久的资产管理公司,由于业务体系尚未形成,自身信用级别不高,主要采用股东保证担保的方式或股权质押担保的方式向银行融资开展业务。此类融资方式成本较低,但受制于股东的各项规定,有天花板效应。

对于成立时间较长,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资产管理公司,则逐渐开始采用信用借款的方式为业务开展提供融资支持。此类方式一是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一般为同期贷款利率上浮一定额度;二是融资规模依然有限,不能满足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2.其他融资方式

一是股东增资,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股东大多为省市级政府投融资主体,资金实力雄厚,一般会根据需要适时向资产管理公司增资,以便提高资产管理公司的实力,扩大业务规模。二是发债融资,发债融资需要发债主体有一定的实力,包括业务规模、盈利能力、信用评级(一般AA及以上)等指标都需符合要求。截至目前,只有浙江浙商资产管理公司于2015年7月成功发行了20亿元非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此举是地方版探索融资模式的一大创举。

总体上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业务发展体系尚不完善,筹资模式相对单一,筹资成本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高。短期看资金规模可以支撑其业务的发展,但随着业务不断发展,资金不足与业务发展的矛盾将逐渐体现,且短期融资与不良资产处置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契合度低,即业务发展与筹资发展的协同性要远低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三、地方版AMC融资的劣势与优势

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相比,地方版AMC融资的劣势和优势均相对明显。

(一)劣势

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相比,地方版AMC融资的劣势主要为以下方面:

一是地方版AMC没有金融牌照,不能发行低成本的金融债,不能与金融机构开展同业借款,只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常规融资模式融资。

二是地方版AMC成立时间较短,业务模式不完善,资信等级不高,不利于其获得低成本的融资。

三是管理资产有限,创新融资缺乏基础资产支撑。在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日益盛行的情况下,地方版AMC因管理资产不够,无法形成充足有效的基础资产池,因此发行证券化产品融资存在障碍。

四是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充分利用内部合力。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已经形成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资管等在内的完整体系,内部资金的调配与利用效率高。在这方面,地方版AMC尚未起步。

(二)优势

尽管地方版AMC融资存在诸多劣势,但其优势也相对明显:

一是股东资质雄厚,担保融资能力强。地方版AMC的出资人绝大部分为省级投融资平台,还有部分为央企或大型民营企业,实力雄厚,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方版AMC的资信等级,还可以为其银行融资提供担保支持。

二是业务形式灵活,便于开展项目融资。地方版AMC因业务模式灵活,在收购银行不良资产时,方便与银行开展“互助”模式,即银行向AMC发放低成本贷款,AMC用该笔贷款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这种模式可以把银行与AMC的利益较好地捆绑在一起。

三是根植地方,政策支持力度大。地方版AMC以本省的金融机构为服务对象,一般都会得到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在司法、财政补贴、税务等方面的支持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要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版AMC的融资能力[ 6 ]。

四、地方版AMC融资模式探索

资本或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脉,对于资本密集型的资产管理公司而言,资金的充足是其发挥“化解地方金融不良资产,优化本省金融生态环境”使命的重要保障[ 7 ]。因此,探索并扩大融资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缓解业务发展的资金瓶颈,是地方版AMC发展的重中之重。结合目前资本和金融市场发展体系、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发展模式,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探索符合地方版AMC的独特融资模式[ 8 ]。

(一)业务融资

对于成立时间相对较长的资产管理公司,由于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相对成熟,与银行关系稳定,可考虑在开展不良资产收购的同时,获得目标银行与收购价款等额的优惠借款,为特定资产的处置提供资金支持。这种方式称为业务融资或项目融资,此种模式不仅可有效解决项目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将项目的风险与银行的利益有效地捆绑,迫使银行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更加积极和务实。

(二)发债融资

尽管目前仅有一家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成功进行了发债融资,但发债融资是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一个较好渠道。发债融资有如下好处:一是融资期限灵活,可以更好地与资产处置的期限相吻合,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二是发债融资有利于提高资产管理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信誉,提升公信力,便于业务的拓展。但发债融资需要一定的条件,成立满两个完整财务年度的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尝试。

(三)利用地方政府资金

银行不良资产的持续攀升会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金融等级和政府平台的融资能力,因此地级市政府对于省级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拥有较强的迫切性和积极性。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可加强与地级市政府合作,通过少量出资,发挥自有资金的杠杆效应,发起设立不良资产处置基金或公司的形式,专门开展当地的不良资产经营业务。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资源和资金优势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必将成为地方版AMC筹资与业务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式。

(四)公众筹资

随着不良资产市场的逐步扩大,同期金融和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短期内却无法畅通,大量社会资本(包括企业和自然人)逐渐将目光转移到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为此,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可充分利用社资本的力量,参与到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中。由于不良资产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单一的社会资本直接参与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可以通过一种合理的通道参与其中,如通过信托、资管、基金等,这种通道模式大体结构如图2所示。

公众筹资的好处:一是模式灵活,可以有效区分和设置投资对象;二是受众广,可以获取任何投资对象的资金;三是风险可控,资金与项目紧密结合。该种模式主要的弊端为:一是社会投资人对不良资产行业的认识不充分,投资信心不足;二是筹资的成本较银行信贷融资的成本略高。

(五)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目前异常火爆的融资方式,自人民银行放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后,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当前流行的融资模式。但是对于资产管理公司而言,由于持有的都是不良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尚需解决如下障碍:一是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问题,资产证券化必须满足稳定现金流要求,由于不良资产处置的现金流极不稳定,因此需配置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拥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放入资产池;二是时间搭配问题,不良资产处置的正常期限一般为2―3年,因此资产证券化的存续期也应保持在这个时间区间,时间越长,融资成本越高;三是基础资产的问题,因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存量资产较少,而资产证券化要求拥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资产,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上述障碍解决之后,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可成为地方版AMC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五、结语

地方版AMC作为各省资产管理的“巨鹫”,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必须以强大的融资能力作为支撑,如此才能提高资产管理与处置的能力,才能有效地配合各省金融环境的优化与经济转型的升级。

地方版AMC的融资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融资计划和融资模式。对于第一批已经运作成熟的资产管理公司,可考虑在银行借款基础上增加公司债、社会融资、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筹资,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放大资本的杠杆。对于运作初期的地方版AMC,则主要考虑股东担保融资、股东增资、项目融资等方式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债和资产证券化是地方版AMC未来融资的主要创新模式,需要尽快突破障碍,积极尝试。特别是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地方版AMC可探索联合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进行融资和业务创新,即几家AMC共同提供基础资产和流动性支持来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可以有效避免基础资产不充分、评级不高的问题。总之,多元化融资是地方版AMC融资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杨,刘少杰,等.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市场大波动中的洗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0-49.

[2] 曹森,刘西敏.资产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18-45.

[3] 倪剑.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与监管研究[J].上海金融,2015(1):49-53.

[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和发展课题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和发展[J].金融研究,2006(4):31-39.

[5] 佟铁成.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管理:若干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的比较[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 董红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会计应用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6(16):30-32.

[7] 郭志国,张佳.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路径研究[J].新金融,2015(4):45-49.

融资模式篇5

一、项目公司融资模式的法律设计

在项目融资中,这种融资模式需要与项目的投资结构紧密结合,并采取特定的法律手段设计,才能够达到项目融资目的。项目的投资结构可能为公司形式,也可能为合伙或者合作型(契约型),为了限定贷款人对项目投资者的追索,使贷款人的追索权限定在项目本身,往往通过设立新公司形式,将投资者的资产与项目资产分割开来,彼此独立、没有追索权,这样可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进行公司模式项目融资的法律设计手段主要有两种:

(一)由项目的投资者(公司形式或非公司形式)成立一家专门为特定项目而成立的子公司,然后,由该子公司与其他投资者组成特定的投资机构进行项目融资。这种模式在投资者为公司的情况下,与投资者直接进行的项目融资相似;在投资者为非公司形式时,则由投资者衍生出来的项目公司具有隔离投资者风险的功能。

(二)由项目投资者依照应适用准据法的要求,共同出资设立一个新项目公司,该项目公司对项目资产拥有所有权,并负责项目的建设、经营和融资,并将追索权限定在项目公司的范围,以阻却追索权。这种形式在我国和世界上使用非常广泛,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融资模式。

二、对项目公司融资模式的评价

项目公司融资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公司利用公司有限责任的法律制度,将投资者的法律责任固定在项目公司中,也是对投资者投资于高风险行业的投资行为的一种鼓励。项目融资的资金额一般数量较大,风险构成也十分复杂,如果没有恰当的法律制度和手段将项目风险合理分散、分担,对投资者将是一种限制,巨大的项目风险将使投资者望而生畏。

(二)各国完善的公司法律制度,为项目公司采取多种渠道融资提供了法律基础。由于公司制度在世界上存在时间久远,对于公司融资的各种制度、手段规定比较具体,操作性较强,公司立法较为完善。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公司融资的诸多渠道,如股东的出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发行融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筹集生产和经营资金而依法发行债券融资等。在项目融资的实践中,还出现了ABS(资产证券化)、信托等手段进行融资。由于项目融资具有创新性的法律特征,因此,随着公司法律和其他相关法律如证券法等的日益完善,项目公司的融资手段将会进一步得以完善。

(三)借贷法律关系简单明了。项目投资者通过出资设立项目公司,并由项目公司享有项目的所有权,对外独立进行公司行为,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融资。作为独立法人,项目融资的抵押比较简单易行,项目的现金流比较容易被贷款人监管,项目公司与贷款人的法律关系简单、明确,借贷关系表现为贷款人(如果为银团贷款的话,则由银团的行作为贷款人的人)与作为借款人的项目公司之间的关系。这种形式对于贷款人而言,如果以项目自身资产和现金流为主要担保,辅之以其他的信用保证方式,比较容易接受,会使项目融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四)有利于项目投资者实现有限追索的目的。在公司融资模式中,项目投资者对项目承担的责任仅仅限于其出资部分,换句话说,根据公司有限责任原则,贷款人对项目投资者的追索权紧紧锁定在项目公司的特定范围。除此之外,投资者并不直接进行项目融资,而仅仅通过间接的信用保证方式来支持项目公司的融资,如提供完工担保、以“无论提货与否均需付款”或“提货与付款”等形式。这种担保一般不反映在投资者的会计报表中,对于投资者的资产负债比例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不会对投资者的项目外正常经营产生消极影响,从而便于投资者资产负债表外融资。

该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项目投资者对项目公司仍然需要承担一定责任。项目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缺乏经营经历和资信水平,除了各个投资人以股本金的形式出资外,并无其他资产以满足贷款人对资金安全性的要求;且在项目公司成立之初,正处于项目的筹备、建设期,资金投入量较大而效益却无法体现,这也正是项目融资特点的体现。因此,项目融资的顺利进行,除了项目公司自身之外,还需要投资者提供一定形式的信用担保,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由此可以看出,项目融资有限追索权并非绝对的,特定情况下的灵活处理,正是项目融资“创新性”和“充分意思自治原则”的实践。

(二)税收方面。公司作为项目融资模式在税收方面较其他模式有着自身的弱点。当然,这一点并非是法律上存在的弱点,而是各国税法对公司依法纳税的规定比较完善所造成的。一个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为税收,公司作为最典型的企业形态,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公司作为纳税主体,对一个国家的税收贡献是巨大的,每一个国家对于公司所应缴纳的税种、税率、税基等的规定都十分详尽,因此,纳税的灵活性较差。作为公司融资模式,应该考虑到税收对于项目融资的根本性影响,努力争取、创造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税收环境。

融资模式篇6

【关键词】转融通机制;转常规;证金公司

一、引言

当前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由于转融通还没有正式推出,证券公司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证券进行融资融券,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融资规模和融券规模严重失衡,使得融资融券业务的做空功能无法真正实现。推出转融通业务,拓宽融资融券业务的资金和证券来源,是融资融券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融资融券与转融通

融资融券是指在证券交易中,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者出借证券供其卖出,并由客户交存相应担保物的经营活动。我国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推行融资融券业务交易试点。融资融券交易的推出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以往的单边市状况,是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机制的积极举措,是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创新。试点以来,总计三批25家券商被批准试点该业务,融资融券业务取得了平稳、较快的发展,融资融券规模保持稳步上升态势。

但由于试点阶段券商只能使用自有资金和证券开展此业务,导致该业务绝对规模十分有限,融资融券在市场总成交中占比极小。从国际上来看融资融券标的达到全部的50%以上,而25家试点证券公司用于开展融券业务的券源品种及数量都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造成了融资规模和融券规模的严重失衡,融券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融资,个股“做空”力量也极其微弱,融资融券很少发挥到它价格发现的功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融资融券的核心机制――转融通。

所谓转融通,是指由银行、基金、保险公司或专业的证券金融公司等机构提供资金和证券,为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来源,证券公司则作为中介,将这些资金和证券提供给融资融券客户。转融通机制的存在,使得信用交易不仅仅局限于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和证券。证券公司可向提供资金和证券的其他市场主体进行融通,这将大大拓展证券公司的业务发展空间。所以,根据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积累的经验,从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资本市场稳步发展创新的客观需要出发,2011年10月19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转融通业务主体的证券金融公司,将不以营利为目的,在提供转融通服务之外,将肩负对融资融券业务运行情况的监控、监督职能。2011年10月2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转融通业务将适时推出。

“转融通”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宽融券渠道,增加标的证券,改变因券商不愿出借证券而导致的市场“无券可融”的现象,为融资融券业务打开更大空间,它将给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推出转融通业务是融资融券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海外转融通模式分析

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的不同,金融体系、信用环境以及社会制度的差异,各国和地区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制度。根据是否存在专门的信用融通机构,融资融券可分为市场化的分散授信和专业化的集中授信两种模式。实行分散授信模式的代表国家是美国,英国。根据融通过程中证券金融公司、证券公司以及投资者的关系,集中授信模式还可以分为单轨模式和双轨模式。单轨模式是指证券金融公司只负责对证券公司的融资,再由证券公司向投资者实现融通,代表国家是日本;双轨模式是指证券金融公司既可以对证券公司实行转融通,也可以直接向投资者转融通,代表国家是台湾。

(一)美国的分散制授信模式

分散制授信是指没有制度化的集中授信机构,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由大量的、分散的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办理,授信机构资金不足时,可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拆借;证券不足时,可向其他投资者或证券公司借入的融资融券体系。有赖于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信用体系,美国实行分散化授信模式。该模式最大特征就是高度的市场化,不存在专门从事信用交易融资融券的机构,对信用交易主要依靠市场因素,对券商的借贷关系并不积极主动地干预,证券公司可以向任何一家合法的金融机构借款借券。在融资融券的资格上,几乎没别的限定,只要是资金的富裕者,就可以参与融资,只要是证券的拥有者,就可以参与融券。所以,融资融券来源丰富且稳定。

(二)日本的单轨集中制模式

集中制授信是指由证券监管机构或其他政府部门设立的、带有一定垄断性的证券金融公司负责对各证券公司提供转融通服务,再由证券公司负责对投资者提供融资融券的融资融券体系。由于日本国内金融市场不够发达,信用环境越薄弱,对专业化机构监控的依赖性越大。因此,日本实行了以证券金融公司为主的专业化集中制授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专业化的证券金融公司在信用交易资金流动中处于垄断的专营地位,提供股票抵押贷款、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等方面的融资融券服务,而券商在信用交易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中介客户融资融券,并且可以从证券金融公司得到融券资金或借款。因此,日本的融资融券模式专业化较强,而市场化不足,融资融券来源也相对狭窄,加大了证券公司的融券成本,降低了市场效率。

(三)台湾的双轨集中模式

双轨制授信模式是指投资者的融资融券交易服务即可以通过由证券监管机构或其他政府部门设立的、带有一定垄断性的证券金融公司直接提供,也可以由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提供,当证券公司资金或证券不足时,可以通过证券金融公司提供的转融通业务来弥补的融资融券体系。台湾的金融市场并不发达,因而台湾从自己的市场特点出发,选择了日本式的集中授信模式,但又不同于日本模式的双轨制授信模式。在该模式下证券金融公司处于既垄断又竞争的地位。投资者可以选择是从合规证券公司获得融资和融券,还是向证券金融公司申请融资和融券。这样就打破了集中信用模式下专业证券金融公司的垄断地位,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运行效率较高。

四、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及转融通模式确定

(一)采用集中制信用模式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总的来说还不够成熟,还存在较为浓重的行政色彩,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法律监管体系还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也还没有真正建立;证券市场与货币市场相互割裂,融资融券体系尚未建立,各市场参与主体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机制、有效监管机制都还有着明显的不足。还不能满足“市场机制完善、法制框架健全、信用基础好”这些实施“市场化”模式的必要条件。如果采用分散授信模式,转融通业务开展后将很难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而融资融券业务本身高杠杆率的特点也将加大我国证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因此“市场化”模式只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现在的现实选择。国务院2008年公布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证券公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自有资金或证券不足的,可以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证券金融公司的设立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证监会2011年10月26日颁布的《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作为转融通业务的主体,“证券金融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履行下列职责: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服务;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监测分析全市场融资融券交易情况,运用市场化手段防控风险;证监会确定的其他职责。”通过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我国转融通业务采用了日本的单轨制集中授信模式,这符合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

(二)主要内容

转融通业务将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从前两批11家券商中选择部分券商参与转融通业务试点,选择标准根据券商净资产和转融通业务的具体筹备情况。转融通试点初期,参与试点的券商将会有不同的融资融券授信额度,具体的授信额度将与券商的净资本挂钩,并需要向证券金融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券商自有股票。保证金比例将与券商的评级相挂钩,评级高的保证金比例就要低。作为转融通业务的主体证券金融公司只对证券公司转融出资金和证券,提供融资融券的批发业务服务,不直接面对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客户;证券公司从证券金融公司融入资金和证券后,对其客户进行融资融券业务。这样,证券金融公司办理转融通业务和证券公司办理融资融券业务在流程上实现了完全分开,更便于融资融券业务风险分层控制和管理。证券金融公司通过证券公司的数据报送,并与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等机构建立融资融券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完整的融资融券业务统计监测体系,全方位监测监控融资融券交易和运行,这样证券金融公司兼有“中介”和“监管”职能。

五、前景展望

转常规后,融资融券成为一种机制,转融通业务是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一项有力补充,它将加大融资融券业务的做空力量。在转融通业务开通后,其配合融资融券业务和此前已经正式上线的股指期货业务一道,形成了一个较当前相对更加完善的A股市场做空体系,更加有利于资本市场走向成熟完善。

(一)市场机制将更加完善,融资融券市场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

转融通业务开通后,证券金融公司在证券公司和资券供给方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大大通畅了融资融券交易的流程,信用交易将变得更加普遍。转融通把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紧密地联合起来,使股指期货的套利、套保等各项功能得以更充分地发挥,使得融资融券的做空功能真正得以实现;可供融资的资金及可供融券的股票数量都将成数量级增长,为融资融券的做多和做空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证券支持,解决了券源不足的问题,从而活跃了证券交易,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将得到显著提高,融资业务和融券业务发展失衡的现状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些都将进一步平衡市场多空力量的对比,有效平抑股票价格的非理性波动,充分发挥融资融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二)将开启多发共赢之门

转融通的推出丰富了市场的投资策略,扩大后的融资融券标的将更贴近于投资者的需求,使得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风格,采用适合自己个性和风险偏好的投资策略。投资者有了完善的双边交易工具,就可以构建对冲组合,有效实现投资目标;转融通业务几乎利好所有金融机构,届时,保险、银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都可以将其资金和长期持有股票融出给证券金融公司赚取息费收入,从而扩展盈利模式。而处于中介位置的券商被认为是最受益的群体。在转融通业务中证券公司通过向投资者融资融券获取稳定的息差收入和手续费,改变过去“靠天吃饭”的局面;同时,融资融券规模的扩大又会给其创造更多的佣金收入。因此,转融通业务将会成为各家券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崔媛媛,卢涛等.融资融券运行现状分析及问题剖析[N].证券市场导报,2010,10.

[2]王小丽.论我国融资融券监管法律制度[J].法治研究,2010,8.

[3]冯佳.转融通业务模式选择[J].中国金融.2011,20.

[4]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实行办法[N].上海证券报.2011,10.

[5]王璐.转融通将改变单边市格局[J].经济日报.2011,12.

[6]胡志坚.中国证券市场推出卖空机制对市场的影响[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1.

[7]杜恩斌.当前我国融资融券制度完善下的转融通机制[J].2011,7.

[8]聂庆平.融资融券试点情况与转融通业务[J].中国金融.2011,20.

融资模式篇7

(一)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是指政府为支持城市土地储备制度顺利运行,为能有效调控城市土地市场为目的而采取的行动。财政拨款属于一种政府行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无偿性,财政拨款是指政府通过无偿拨款方式支持土地储备中心,以使其能够顺利地进行土地征购与储备工作,它是政府的一种无偿行为,无需归还;二是无风险性,财政拨款是一种既不用归还本金,也无需承担利息的融资模式,所以财政拨款没有任何财务风险;三是不确定性,财政拨款来源于政府当年的财政收入总额,由于每年的财政收入带有不确定性,再加上其他用途与其进行竞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土地储备机构的拨款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拨款的数量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四是有限性,由于城市政府的财力有限,所以分配给土地储备中心的财政拨款数量也是有限的,往往这笔启动资金比较少,难以维持土地储备机制的运转。

财政拨款主要适用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建立初期,由于土地征购和整理量大,而土地出让量又特别少,此时的财政拨款就可以作为储备制度的启动资金。另外,在地区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通过其他融资渠道难以筹资时,财政拨款就是维持土地储备制度正常运行的保障。

(二)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指土地储备中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贷款的方式融通资金,是目前最主要的筹资模式,在土地储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偿性,银行贷款是土地储备中心以债务人的身份向银行借款,此时的银行是债权人,银行也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所以土地储备机构必须按期还款付息;二是风险高,土地市场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地价会随市场的波动而变化,所以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会发生不能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的状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财务危机;三是方式灵活,由于我国银行种类比较多,且分布广泛,所以贷款类型、期限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与其他形式相比银行贷款筹集方式相对比较方便、灵活。

银行贷款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土地储备资金的主要来源,它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土地储备的形式,尤其是一些规模比较大、开发周期比较长、仅靠财政拨款不能满足的项目。

(三)土地储备收益

土地储备机构通过对收购的土地进行再开发,将其由“生地”变为“熟地”之后进行转让,用土地转让收入扣除土地收购、开发、储备支出后为土地转让增量收入,该收入构成了土地储备收益。这部分收益除了用来维持土地储备机构的日常开销、偿还贷款外,剩余的部分可以用来征购新的土地。该模式的特点如下:一是风险性,在经济萧条或国家战乱时期,土地转让市场可能发生供大于求的状况,此时土地储备带来的成本会大于转让收入,土地储备收益就变成了负值,所以带有一定的风险性;二是数量有限性,土地储备收益中仅有一部分可以用做土地储备资金用来征购和整理新的土地项目,另外一部分用于维持土地储备机构的日常开销、偿还贷款、增加财政收入等用途。

土地储备收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筹资模式,但由于其具有风险性和数量有限性的特点,所以在土地储备筹资过程中不能作为最主要的筹资模式,只能承担起辅助其他筹资模式的任务。

(四)几种融资模式的比较

以上三种融资模式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土地储备融资模式,根据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表1对这三种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二、创新的土地储备融资模式

目前无论是政府财政拨款还是银行贷款,都未能形成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而且存在较大的风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模式进行创新。

(一)土地信托

土地信托是指土地储备机构以自己的名义,将储备的土地委托给专门的信托公司,由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受托人,负责信托土地开发的融资活动。

1.土地信托的作用

从经济角度来看,信托公司把居民手中的闲散资金集合起来,投向具有稳定收益、风险度较低的土地开发整理,这样不仅可以使投资者的资本有稳定的收益,同时也可以解决土地储备中心资金不足的问题,形成了“多赢”的局面。从社会角度来看,信托资金参与土地开发整理,既有利于整理闲置、分散的土地,同时对加快城市的规划建设方面也具有巨大的社会效应。

2.土地信托的特点

土地信托与其他融资模式相比具有更大的运作空间,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资金成本低,信托投资公司是直接募集社会资金,其经营方式与银行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它的利润主要来自收取的手续费,一般而言其利率水平比银行贷款利率要低1%左右;二是募集方式灵活,发行土地信托,根据有关规定,只要信托投资公司认可,可以随时在市场上发行土地信托,并且募集的资金量不受任何限制;三是利率比较灵活,银行利率由国家确定,当利率出现上调时有可能会导致融资成本增加,而发行土地信托可根据一定阶段市场资金利率的平均水平制定利率水平,灵活性更高。

3.适用范围

笔者认为土地信托适用于一些资金需求比较大的大型项目,运用此种融资模式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土地基金

土地基金是指由政府设立的,以土地资源为载体,通过对外发行以土地的未来收益流为担保的土地收益凭证,向大众募集资金,然后将募得的资金委托给土地储备中心,进行城市土地开发、经营等土地整理工作,土地的出让、出租等所获得的收益都进入土地基金,并根据土地收益凭证进行收益分配。

1.土地基金的特点

土地基金具有筹资数额大和风险低的特点。由于目前低风险并且收入相对稳定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少,所以更多的投资者的目光开始转向基金,大量资金涌入了收益相对稳定的土地基金市场。土地储备机构只需根据土地的实际经营状况,支付一定比例的收益给投资者,而不像土地储备贷款和土地债券,需要支付的利息是固定的,这样就有利于土地储备机构分散风险。

2.适用范围

土地基金是一种创新的土地储备融资模式,该种融资模式主要适用于投资项目比较大、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投资周期长的土地项目。

(三)土地置换

土地置换是指土地储备中心按照城市土地储备计划,在进行土地储备的过程中,为了节省土地收购费用、安置现有土地使用者,用已经进入土地储备体系的土地置换使用者目前所使用土地的行为。

1.土地置换的适用条件

土地置换对土地储备中心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土地收购方式,因为它无需动用大量资金就可完成土地的征购和整理工作,但是要想进行土地置换就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一是土地储备中心手中必须有合适的土地可供置换,并且可供置换的储备地块规划已经完成,可以进行出让;二是土地使用者愿意进行土地置换,如果仅是土地储备中心单方愿意,土地置换是无法完成的。

2.土地置换的特点

土地置换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节省资金,由于土地置换是用地换地,不需要向土地使用者支付土地使用权征购费用、拆迁补偿费等;二是置换过程复杂,要想进行土地置换,土地储备中心一定要和土地使用者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谈判,涉及土地评估、项目评价、合同谈判和签订等过程,置换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三是风险低,土地置换不需巨额收购资金,因此就没有涉及利息等财物费用,土地储备中心就不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所以财物风险比较小。

(四)土地债券

土地债券是指土地储备机构为筹措土地收购、整理资金,以收购储备土地或政府指定范围的土地作抵押,而向投资者发行并承诺以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1.土地债券的特点

土地债券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资金来源广泛,土地债券的投资者不仅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且也包括许多中小投资者,这样就拓宽了城市土地储备的融资渠道;二是融资成本较低,土地债券是直接从投资者手中融通资金,相对于银行贷款而言,融资成本一般比较低;三是灵活性强,土地收购储备的运作过程较长,其资金需求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发行机构可以根据资金需求来自主确定债券的发行时间,债券的期限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确定,较其他模式相比灵活性比较强。

2.土地债券的适用范围

土地债券这种融资模式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这种模式适用于项目融资规模比较大,开发周期相对比较短的项目,尤其更适用于那些银行贷款与城市土地储备所需资金运行时间、期限上不匹配的情况,这样就降低了由于市场利率变动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结语

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土地储备融资模式,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今后的实际运作中,我们还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各自的城市规模、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资金的需求数量等因素,选择行之有效的融资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军连.国外市地整理模式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3.

[2]Larsson G.Land Readjustment:A Modern Approach to Urbanisation.AveburyA,ldershot.1993.

[3]Gerhard Larsson.Land Readjustment:A Tool For Urban Development.HABITATINTL.1997.

融资模式篇8

目前,整个租赁行业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中小型租赁公司若向银行融资贷款,必须得到母公司的担保,获得授信非常困难。多数租赁公司对于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基本上无法对接,因而极大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鑫桥联合租赁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施锦珊告诉记者,鑫桥租赁运用自身的优势,打造出独到的“鑫桥模式”在解决自身融资难的同时,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ABS的创新

作为外商独资租赁公司,鑫桥租赁公司的自身融资主要依靠境外定向发行ABS(美国资产支持证券),与多数租赁公司主要依靠母公司资金不同,鑫桥模式的杠杆率非常高。

“鑫桥的特色是,为客户融资时,我们不以自有资金做担保,而是用自有资金来撬动10倍的资金。” 施锦珊介绍,鑫桥的主要客户是大型央企、各地政府基础建设项目等,鑫桥所提供的服务可以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回报率与人均资产贡献率,融资相对来说只是报表优化服务所附带的产品,因此客户都会倾向于采纳。同时也可以运用客户的资质信用,来提高境外融资效率。

据了解,在这一模式的运用下,截至2010年11月,鑫桥完成了200亿规模的租赁资产规模,同时保证了负债、坏账准备、风险资产均为零。其客户包括中国铝业等大型央企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公司。

去年年初,一家企业拿到一个投资30亿元的大项目,需要资本金7亿元,在获得银行贷款,母公司支持后,项目资本金缺口还是很大,经过别人介绍,该企业负责人找到了施锦珊。

施锦珊也给出了“妙招”。具体来说,即该公司将其现有设施作为租赁物件出售给鑫桥租赁公司,获得出售租赁物对价的现金7亿元;同时再与鑫桥租赁公司就该租赁物件签订回租合同,每半年向鑫桥租赁支付租金,租赁期5年,租赁期满时租赁物残值交由专业机构处理。这一创新的结构化融资安排既达到及时融资、解决资本金缺乏的效果,又不增加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多点掘金

“当前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整顿工作,绑住了各地政府的手脚,地方财政也有些紧张,融资租赁在当下变得非常适合。”施锦珊认为,融资租赁将使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得以盘活,然后用盘活的资金再撬动下一个融资项目。

按照鑫桥租赁公司的模式,通过售后回租,盘活沉淀的巨额固定资产(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油气管道)成为流动性强的现金,用于新项目的开发建设或提高其自身赢利能力,解决了政府资金短缺难题。

鑫桥租赁公司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沉睡的巨大财富机会,比如工业厂房、物流中心、港口码头等等,即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为新建项目提供资本金。

鑫桥租赁以工业厂房、物流中心、港口码头作为租赁物件,以售后回租(是指物件的实际所有权人将物件售让给融资租赁公司,然后通过与融资租赁公司签订售后回租合同,按约定的条件,以按期交付租金的方式使用该物件,直到还完租金重新取得该物件的所有权。售后回租实际上是购买和租赁的一体化。)的形式为企业进行融资。融资金额为工业厂房、物流中心、港口码头的账面净额,工业厂房、物流中心、港口码头可获得100%的融资,而提前释放的现金,则用于新建项目的投资或提高其自身赢利能力。

另外,原来融资租赁公司和商业银行似乎是竞争对手,现在也实现了双赢。 

鑫桥租赁公司则以售后回租的方式为企业(承租人)融资,同时租赁公司将与承租人形成的应收租金债权卖断给相关银行获得融资,鑫桥租赁公司作为第一借款人,间接地完成了对该企业的融资。

上一篇:融资决策范文 下一篇:融资平台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