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04 20:19:35

情商教育

情商教育篇1

关键词: 学生情商 情商培养 问题 措施

现阶段,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不断改革,迫切要求教师树立促进学生发展观念,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上的开发与培养,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毅力、抗挫能力、自我激励等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终身全面发展。但有些学校由于过去长期受偏重“应试”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不重视非智育的教育因素,尤其是情商教育,忽视学生意志、情感等心理教育,学生在心理成长上留下了空白而心理适应能力脆弱。

一、智商与情商的解释及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受两大心理因素影响,一个是智商,属于智力因素,另一个是情商,属于非智力因素。什么是智商?智商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也叫智力商数。智商只代表人的一种能力,它反映的是智力的强度、聪敏的程度、智慧的高低。智力在成功中的作用是关键的。现实中人们往往把智商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一个人的智力高就容易取得成功。如说,某某学生名列前茅,是个人才,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但我们往往看不到另一非智力因素――情商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情商?情商也称为情绪商数,是指一个人对环境、个人情绪的掌控能力和对团队的关系的运作能力。情商也是影响着人类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巨大动力之一,有研究认为它的影响力甚至超过智商。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戈尔曼首次提出“情商”概念,他于1995年在《情感智力》中解释:“情感智商包括自信、热忱、坚持以及自我鞭策的能力”。并在研究中指出了人情商的五大功能:对自身的情绪知觉能力、自我掌控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也是现今情商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学生情商的缺失现象

我国素质教育要求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但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存在,素质教育受到了制约,学生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应试学习中摆脱出来,失去了情感、个性、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情商发展,在生活中表现出情感脆弱、思考事情偏激、自私心理强等现象。回顾学生的成长之路,从小学到大学,从学校到家庭,甚至在幼儿园,学生的时间有哪些是属于自己有权支配的呢?孩子从进入幼儿园那天就开始在家长、老师的意志下进行各种特长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学生为了备考而不停地做练习题,缺少活动,缺少睡眠,节假日如赶场般进出各种补习班。这种应试培养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就是一种模具制造似式教育,把学生的心理感受、个性需求与情感体验置于一种被遗弃的教育环境中。正如于丹曾批评说:许多学生考上北京的名牌大学,仍然不懂得与人相处;他们就业后缺少学时表现的那种应有的创造力,对社会的心理适应与承受能力也较差。

现代的情商研究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有20%归因于智商,而80%取决于人的情商。我们的教育对智力的过度追捧恰恰使学生缺失了情商的发展机会,培养的学生要么固执,不懂人情世故,要么高分而低能,无法被社会接纳。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是一件多么痛心的事。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教育如果只重视智育的发展,缺乏情商发展,则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无益,对社会的发展无益。处在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今天,教育应改变只重视学生智力教育的局面,智力与情商应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认识自我、管理自我、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情商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与学校的实际追求不一致。

素质教育强调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但当前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指标仍是考试成绩;校内班级间优秀学生的选评,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而对情商教育发展的评比却没有,也很少关注它的后继发展。尽管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但现阶段学校和教师又回避不了学生一连串的升学考试所带来的压力。同时,社会发展对科技知识的极大需求冲昏了许多人的头脑,把智育从教育中孤立出来,追求教育短期效应,而助长了学校的智力教育“抢跑”。

(二)学生没有融入社会实践的自由时间。

人的属性有社会性,人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离开这个环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可能得到发展和体现,其在精神、理想、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就会不健全,而无法适应社会。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考核、选拔还没有离开考试这一标尺,学生为了学习奥数,备考中考、高考,时间分别被家庭和学校剥削得所剩无几,没有了本该学习人类基本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的机会。不妨作个假设:我们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对学生情商的教育非常完美,但学生却没有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与感知,那么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就像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一样,成为对抗的弱者。

(三)社会对人才的理解存在局限。

人的成功离不开情商,情商是人才构成的重要内容,对人才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片面而功利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无数中国人对教育投入的目的和需求。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仅仅局限在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上,对人才的理解局限于能上好学校、有份好工作,甚至认为学习不好就是没出息。这是对人才狭隘的理解,缺乏人才培养的发展观。

四、情商培养的措施

(一)把情商教育有效融入课堂。

课堂教学是情商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授学生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要切实地把心理品质的培养渗入教学,把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教学中的一些展示课,一提情商教育就把目标定得很高,大谈爱国、模范、英雄等思想政治教育,有高度而没层次,不注重学生身心、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此,课堂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处理好自己的人生态度、情绪和社会倾向等心理问题,并进入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正确地感知自我,体验自我。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社会,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习俗的制约。但如今的学生往往社会适应力不足,就业后对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变化不适应。自主参与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的情商培养、社会认知力的构建。教师要改变旧式教学只是教与讲、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树立新教育观,建立平等、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合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自我价值感等情商的培养,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不要推助应试教育的思想,把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

反对应试教育并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改变教学只为考试的片面做法。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要面对众多的考试。如今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单一,为了应对考试少了与同学、朋友的交流,少了社会交往、社会实践上的认知。这样学生的情感发展可能就会出现偏激,出现不和谐的社会行为表现。有些地方为给学生减负,强制要求学校取消期中考试,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可是有些家长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成绩落后,把孩子的剩余支配时间安排去补习班学习。

(四)注意家庭因素对情商的培养。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商培养有直接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有些家庭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物质需求外,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情感体验等关注少,不与孩子进行交流。还有的娇惯溺爱孩子,对孩子言听计从,孩子步入社会不懂奉献、谦让,表现出个性突出、与社会团体对立等。对孩子情商的培养,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在引导孩子的同时应多给孩子自由独立的空间,鼓励孩子融入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学生的情商培养离不开教育,但教育只是影响情商因素中的一个媒介,学生良好的意志力、抗挫折力、控制力、道德感、健全的人格等的建立还需要不断在社会实践中磨砺。

参考文献:

[1]李海军.谈中学数学中的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结合[J].中国校外育,2010,1:120.

[2]余超,石庆民.论高校智商教育和情商教育的有机结合[J].甘肃科技,2010,26,(7):171-172.

[3]陈培零,詹春燕.情商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当代教育理论与践,2010,2:21-23.

情商教育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情商 教育

情商是与智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普遍流行。在“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传统观念中,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可是事实上,许多智商高、学习成绩优秀者业绩平平,而智商一般者往往成绩斐然。心理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统计,提出了情商的概念,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有一定的智商,也需要有较高的情商。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合格的人才不仅指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更应是情商与智商和谐发展的人。情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情商能给大学生带来健康的身心、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适应社会的竞争,情商是一个人有效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保障。因此大学生的情商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的学习,还是他们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其意义都是很重大的。

(一)良好的情商是人心理健康的前提。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曾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仅仅是身体不虚弱,而必须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这其中后两部分就是情商的范畴。可见,世卫组织已经把拥有较高的情商作为健康的一个标志。

大学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一个社会人的教育。大学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不仅应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更应是身心健康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应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情商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内容是必要的。

(二)良好的情商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需要。竞争已经成为当前时代的潮流,大学生毕业后将生活在一个富有竞争挑战的世界中。要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不被淘汰,并且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且这已成为获取人生成功的关键因素。高校加强大学生情商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素质,学会生存,适应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成为强者。

(三)良好的情商能正确的认识自我。良好的情商能帮助大学生正确给自己定位,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都能作出正确评估,既不过高评价自己,对自己长处和优势不沾沾自喜,也不会对自己的不足而自责、自怨、自卑。这样的大学生往往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与能力制定出合乎自己特点的发展目标,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四)良好的情商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人,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而良好的情商正是创造良好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因素。情商高的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总能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苛求他人。他们往往采取同情、友善、信任等积极态度与人沟通,可使双方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下交往,会令大家感到轻松愉悦。因此,高情商者能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条件之一。

二、大学生情商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当代大学生中大多数是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加之我国教育应试机制的存在,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大都是重智商轻情商,以至大学生在入学后出现很多与情商有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诸如入学后对大学新环境不能很好的适应;人际关系紧张;错误的评估自己;遇到挫折后不能很好的面对;不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易激动等方面。因此,高校情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在这几个方面展开。

(一)培养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已、正确的评价自己,人才能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因此大学生的情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不仅包括对自己外表的认知,更多的指对自己能力状态的认知和对自己个性、情绪方面的认知。

(二)培养大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谐人际关系。但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难免会出现情绪不佳的状态,适时的调控情绪,不让不佳情绪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是培养大学生情绪调控能力的目的所在。

(三)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来源于自身内部的动机往往比外在的激励效果更好,因此,培养大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即培养他们积极诱导自己的热情、积极性和信心的能力对大学生将来在事业上的成功将有很大帮助。

(四)培养大学生的冲动控制能力。大学生将来走向竞争激烈的社会时,难免个体的感情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此时是否能保持冷静和理智,正确辨别利害是非关系,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将影响到他们事业的成功与否。

(五)培养大学生的人际公关能力。人际交往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在社会中,人们往往是在一种微妙的、难以觉察的情感交往信息中交际的,这种交际要求一个人能从他人的言语信号背后识别其真正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信号,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领悟别人的感受,尊重别人的意见,处理好人际关系。此项能力缺乏的大学生,即使智商很高,学习成绩很好,可能也难以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人际公关能力,是情商教育的内容之一。

三、大学生情商教育途径

大学生情商教育是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不是一、两天,或是开一、两门课程就能成就的。情商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它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都可能是情商的教育者。具体来说,情商教育涉及到普及教育、个别教育、实践训练教育等。

(一)普及教育。普及性教育是没有针对性的对象教育,以宣传情商的重要性,普及情商的知识为主,提高大学生整体对情商教育的重视,营造和谐情商教育的氛围。

1、大力加强情商宣传。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利用学生经常可接触到的媒体,如网站、电视、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在全校学生中间展开宣传,引导学生了解情商、提高情商。

2、开设各类课程及讲座。学校可开设文学、艺术、哲学、法律、思想品德、心理学等人文科学课程和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大学生在优美、和谐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情商教育。

3、与社会和家长密切联系。学校应将学校的教育管理、学生家长的情感教育以及社会的导向作用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社会、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

4、提高学生干部队伍情商。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选择与培养情商高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可以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情商。

5、通过各类活动说服教育。通过班会、讲演、报告、与学生谈心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情商的重要性,了解情商对其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培养良好情商的积极性。

6、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在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自我认识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高校应根据学生的爱好组建社团,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引导其开展一系列积极向上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提高自信心,培养与人交往能力。

(二)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是针对个别学生所进行的教育。这种教育有针对性,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情商,以适应学习、生活及未来的工作。个别性教育可能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进行,也可以通过他人有目的的引导进行。

1、学生情商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本身就是情商发展的体现,这一方法将会促使大学生情商各因素逐步形成与完善。情商的自我教育可以从自我反省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几方面进行。

自我反省与自我认识,要求学生能经常对自己的行为及情绪进行反省,在不断反省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正确认识自已,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及时总结自己,以便在将来的实践中对优点继续发扬,对缺点加以注意与克服,培养自身良好的情商。

自我评价,培养良好的情商不仅要正确的认识自己,还要求学生能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全面的评价,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调节,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大学生不断学习、认知与调整,使自己的情商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大学生要正确面对情绪的变化,进一步发挥自己的长处,清除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展示个人优势,使自己在各方面全面的发展。

2、他人引导式教育。他人引导也是情商教育的一个好方法。他人引导可以在日常时间里进行,这里的他人,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同学,可以是父母亲友等关心爱护学生的人。他们通过和学生的长期相处,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况,给出正确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调控自己的情绪。

他人引导还可以在学生面临困惑的时候进行,这里的他人更多的指教师及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以个别谈心或心理咨询的方式,运用专业的方法帮助学生查找困惑的原因和根源,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情商。

(三)实践训练教育。情商是可以得到训练和培养的,但绝不是仅靠读书、考试的学习,而是要通过自我评价、自定目标、有恒心的训练而不断地向目标迈进。

实践训练可以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如美国主要是以“自我训练班”为主,其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体验个人及人际互动中发生的感觉。与自我训练相关的课程名目繁多,诸如“社会发展”、“人生技能”、“社会与情感课程”及“个人智能”等,其共同的主旨是将情感的提升视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

实践训练还可以以各式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尽量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可以是学习活动、课内外的游戏、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定或帮助他们设定不同的目标,通过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磨练一定的品质,从而达到提升情商的目的。首先在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做事先认清目标的习惯,增强其行动自觉性。其次,学生在实现活动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样的困难,反复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个体会产生一种非凡的抗冲击力,长期磨炼可以使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极端地活跃,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耐挫力。再次,在活动中一次次的遇到困难,一次次克服困难的体验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坚韧性,并体验到努力之后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一次次的团体合作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与其他同学相处,学会关心、理解、同情、忍让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及人际交往能力。

情商教育篇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商又称为情绪智力,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力等方面的品质。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我们如今的教育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智力智商方面,忽略了对孩子成长和学习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商。诚如美国心理学家丹尼乐・戈乐曼在他的《情商智力》一书中指出: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的影响只占20%,而情商的因素则占80%,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将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人素质的关键因素。

青少年在情商方面的缺陷包括缺乏自信、意志力软弱、进取心不足、自制力不够、耐挫力不强等,这些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教育部门应该重视情商教育的培养,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走出温室,多接触社会现实,同时要通过一些案例为他们解疑释惑,作为镜鉴。

当下,我们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而不是局限一隅的“书呆子”。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情商教育,培养他们为人处世的能力,懂得学以致用。论语中说,君子慎其独也。就是说,无论是否在人前,都能心口一致,不能口是心非。在古代的童蒙教育中,都有这样的知识普及,现在我们为了升学,为了应试,让孩子报奥数班、书画班、舞蹈班、钢琴班……,却忽略了从传统教育中寻找做人的根基。

情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当前,学校最重要的是培养“独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的人才,我们除了重视文化课的教育之外,更要重视对青少年情商的教育,不仅让他们学到知识,更要让他们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切实增强他们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有知识、有思想、有担当的年青一代,支撑起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情商教育篇4

一、现今高校大学生情商的普遍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往往强调应试教育。这样,各级学校对学生都加强了在智商方面的培养,而对于情商方面的提高所做的工作则普遍较少。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于学生情商培养方面的忽视,都导致了学生在大学阶段爆发了很多与情商相关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大学生缺乏协同合作的精神,团队意识较差

现如今,高校大学生已经全部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这些孩子身上有着鲜明的“90后”特点: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人的主观意识较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做什么事情也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加之学生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使得大部分学生形成蛮横无理的性格,自由主义倾向严重。最终,出现的结果就是高校的大学生在集体中普遍表现出大局意识淡薄,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他们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差。另外,对于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的任务,往往配合得不是很顺利。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多数时候只考虑到个人的利益。

2.高校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较差,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高校的大学生处于心理能力逐步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达到成熟的阶段。在此,他们的心理状况有着鲜明的特点: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上比较敏感,情绪的起伏较大,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时常产生消极的情绪。另外,因为高校大学生以前在家长的庇佑下,没有经受过很大的困难或者是挫折,当进入大学进行相对独立的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时,往往经受不了较大的打击,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遇到了问题时,又不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消极的抱怨,有着极大的悲观情绪。

3.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差,综合能力素质较低

学生在高中阶段及以前,只是单纯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注重在智力方面的发展,很少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从总体上来看,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差。进入到大学,学生的课业负担没有那么重了,学生把很多精力从学业上转移到人际交往方面,这样就突出表现出很多问题。大多数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时常是以自我为中心,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利益。另外,高校大学生想问题的方式常常自己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容易对其他同学产生偏见,嫉妒心理较强。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较差,不懂得办事的原则和方法,更加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从总体上来看,高校大学生的情商水平普遍较低。

二、高校加强对于大学生情商方面的教育活动

近些年来,在高校中爆发了许多与学生情商水平相关的很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层面及高校的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这方面的情况,并通过各种手段开展专题性学习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情商方面的教育。

1.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培养其团队协作的精神

在学校和学院层面,可以开设专题性的讲座,以鲜活的案例向学生们宣讲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需要与身边的人进行融洽的沟通和交流才能顺利的完成各项工作。作为我们高校的大学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就要学会做人,努力做到先做人、后做事。高校的辅导员要在日常生活中,向学生灌输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的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对于学生所出现的不良的心理情绪,辅导员要做好及时的疏导工作,让学生深刻的感知到未来生活的美好,帮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通过一阶段的教导,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生活与学习,不断养成团队协作的精神。

2.对于高校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每个人的心理素质都是不断发展起来的,是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逐渐提高的。在大学阶段,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并更好的融入到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来。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要开设有关于心理辅导的课程,普及心理安全卫生教育方面的知识。值得一提的是,高校辅导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惑,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

3.加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高校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最终也是为了走向工作岗位的需要。现在社会的普遍趋势是:在智力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情商越高的人,往往能取得较大的成功。这样来看,学生在大学阶段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上的培养,包括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能力等等。高校的辅导员要在整个过程中发挥好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引导学生顺利的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

三、结语

情商教育篇5

一情商与情商培养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彼得?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两位心理学家撰写文章,首次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当用智商的标准无法解释很多人事业成功时,情绪智力的出现,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人生成功的要素。1995年,“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写出了畅销书《情商》,他把情商概括为5个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该书出版后在美国企业界与教育界掀起一阵情商旋风,情商也成为了世界性的热议话题,“情商”这一术语现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

所谓情商,是指一种衡量个体情绪智力高低的指标,它能够表现个体控制自己情绪以及揣摩、察觉和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面对压抑情景的挫折承受能力与应变能力。而智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多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获得事业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而80%要靠其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

有许多研究数据表明情商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是很大的。但情商不是天生具有的,而主要在于后天培养,通过各种学习和训练,可以大幅提升。大学生活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校进行情商培养十分重要的阶段。大学生要更好地面对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环境,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针对高校学生的教育中决不能忽视对学生情商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但情商教育和智商教育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情商教育理解为“老师讲、学生背”,而应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把情商培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去,教育学生学会自知、自控、自励、通情达理、与他人和谐相处,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智商、高情商的“双高”人才。

二教学与教学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人才市场招聘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虽然企业需要大量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但是许多企业招不到适合企业要求的人才,认为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的实际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大多与情商有关,因为工商管理类职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对其职员情商要求的特殊性。甚至可以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传统的大学课程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现在也提能力的培养,但更多讲的是智力能力的培养。很少甚至不提那些与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相关的个人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如自觉、同理心、自律和影响力四种对现代人的事业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的培养。而这些恰恰是现代企业人才所必备或更须具备的素质。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在未成为实际管理者之前,或在从事具体的管理活动中,通过学习系统掌握企业管理的理论精华及技能和工具,熟悉组织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培育管理的思维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执行力,为学生成为成功的管理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进行必要的能力训练。情商在管理者素质中无疑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或者领导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商素质: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宽阔的胸怀,过人的胆识,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浓厚的兴趣,成为企业“缺不了”的人,“做事先做人”。

三培养与培养途径

(一)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情商培养任务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管理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管理实践中,既要强调它的科学性,又要强调它的艺术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该课程特点和管理实践,首先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之中提出加强学生的情商培养。所以,《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要求教师讲授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情商培养,其内容应包括多种多样体现情商培养的教与学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素质。

(二)教学过程中渗透情商培养

在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情商培养不是简单的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是覆盖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全方位的学习。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大量采用案例教学、管理游戏教学、课堂研讨、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沟通力、决策力和意志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情商素质。

1.励志教学法

在管理学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成功誓言、讲述励志故事、听励志歌曲、看励志电影、邀请成功人士来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欲望,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情商教育。在选择励志素材时最好能配合好本单元的教学,这样就可以把课程教学和励志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案例教学法

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一般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以小组记分形式进行成绩考核,成绩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案例分析报告成绩;二是案例分析汇报课堂讨论成绩,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全面考察。课堂讨论之前成立学生评分小组,此部分的小组成绩评定采用学生小组评分和老师评分各占一定比例的综合评分的方法。为了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产生“搭便车”的现象,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可以在小组成绩评定基础上再计评个人得分。按小组成绩评定学生可能产生“搭便车”行为,所以增加这一评分程序是十分有必要的。个人得分的成绩由小组内成员自行讨论决定,由各组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根据各自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贡献大小进行成绩分配。假设某小组成绩评定为15分,该小组共有10位成员,那么小组总分计为15×10=150分,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讨论怎么分配这150分,可根据每组各成员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贡献大小来分配。

3.管理游戏教学法

管理游戏(ManagementGame,简称MG)教学法最先在1996年由北京科技大学从日本学习引进过来的,具体而言,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参与式的管理教学模拟,是在教师创设的管理情景和模拟的管理环境下,使学生如同亲临其境,较快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各种管理技能。自引进该教学方法之后,许多高校在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开始摸索试行该教学方法。管理游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亲身参与管理游戏,综合运用所学管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争取获得游戏的胜利,相对其它教学方法,管理游戏教学法更加生动、更加具体。面对从未接触过管理知识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运用管理游戏教学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掌握管理知识,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堂研讨法

课堂研讨法就是组织学生对实际的管理问题进行课堂研讨。在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碰到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中涉及到一些实际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在分析和解决具体管理问题时,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这种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否则,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就会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当然,作为管理者要形成这种能力也是及其复杂的。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研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管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

5.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相关的管理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或模拟的企业管理活动,扮演某个管理角色,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有关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模拟教学法一般有以下三种:(1)管理情景模拟法。编写管理情景模拟实验指导书是有效实施管理情景模拟法的关键。教师可根据企业的管理实践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多方收集相关资料,编写管理情景剧本,这样就把管理实践活动“搬”进课堂或实验室。在实施管理情景模拟法时,学生模拟扮演企业管理活动各种不同的角色,学会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解决管理情景模拟时碰到的管理问题。通过管理情景模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2)管理软件模拟法。管理学教学用的管理软件是开发者在大量调查企业的基础上,模拟实际管理环境开发出的管理流程软件。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体验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在遇到管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的过程中,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还要不断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思路,以实现最终的企业管理目标。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采用管理软件辅助教学法,学生不仅全面熟悉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还提高了以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来分析、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3)沙盘模拟法。沙盘模拟法源自西方军事上的战争沙盘模拟训练,后来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培训。该方法就是通过实战模拟演练完成体验式学习。在实施该方法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6-8组,每组6名学生成立一个虚拟公司,每名学生分别担任总经理、财务部经理、销售部经理、人事部经理、生产部经理、研发部经理,共形成6-8个相互竞争的模拟公司,在一种特定的市场环境下,各模拟公司开展若干年度经营与管理活动。在沙盘模拟教学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实战模拟,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管理活动,学会用整体的观念思考整个企业的管理活动,而且还要学会如何与不同部门合作,学会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

6.实践教学法

管理是一种实践,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的情商培养应注重学以致用,这跟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是不矛盾的。反而这两者可以相互促进,通过开展大量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师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管理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

7.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开始讲授《管理学》课程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熟悉或感兴趣的企业管理案例,作为本学期研究的课程项目;在课程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学生可根据课程内容完成相应的项目分析任务;学完了课程所有的内容,学生也就完成了整个企业管理项目的分析报告,并且把项目分析报告制作一份PPT文件,在课堂上对全班同学进行现场陈述,其他同学对小组成员进行现场提问和交流,老师给予评价。

(三)增加情商水平的考核

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通过课程的考核来检验,考什么以及怎么考是由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决定的。传统的考核就是通过试卷来考,大多考学生记忆书本知识的能力,学生往往背一背就通过了课程的考核,但在实践中还是不知道怎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我们把情商培养作为《管理学》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该课程的考核中要增加情商水平的考核。为了更好地对学生情商水平进行考核,《管理学》课程的考核主要进行两方面改革:

1.考什么。为了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课程考核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要把课堂讨论、管理游戏、项目汇报、管理模拟等教学活动中的演讲与口才水平、决策水平、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作为考核内容;三是把参与管理实践项目的情况作为考核内容。如果学生在学习管理学课程期间,参与了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相应的鉴定材料对学生成绩评定采用加分制。

情商教育篇6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里,学生装只是为了学校统一而穿着的一件再普通不过的衣服,但在雷刚眼里,学生装的每一个部件里都藏着鲜活的灵魂,都渗透着教育文化和育人功能。所以,数十年来,雷刚从未停止过对学生装,尤其是学生装文化方面的探索。也正是因为他在学生装文化的研究上“执念”太深,近年来也备受质疑和误解,有人说他不是个合格的商人,有人说他不务正业,还有人说他是个神经病……但是,他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教育情怀,不断追求匠心制作的新境界。

一部电影激发教育情怀 做好学生装便成了责任和使命

“我喜欢读历史,做事情向来都是从兴趣入手,先理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下手去做。要做就倾尽情感,追求完美,做到极致。”谈及学生装,欧雅服饰有限股份公司董事雷刚显得熟稔于心,话题一开始便细数学生装的发展历史。他谈道:我国现代教育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新式教育的创立就伴随学生装的产生。可以说,学生装是与新式教育发展共存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以衣载道”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延续,是育人内涵的展现和创新,同时也是一种鲜明的社会文化现象。从光绪二十九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到中华民国二年(1912年)《学校制服规程令》,以及1993年和2015年教育部两次发文规范学生装管理,这些史实证明,学生装的产生、发展、规范,不是权威人士的个人意志,也不是学校单方面的想法,更不是商业运作能达成的社会现象,它一定是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是传统文化和当代教育的无缝对接,是服装进化和育人功能的完美结合,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当前,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乡村,学生上学统一穿学生装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这是“衣以载道”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育人理念的完美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基于这样一个社会共识,学生装的生产和研发也开始向舒适性、功能性和文化的方向发展。开会时我常常给员工说,我们要‘以此为生,以此为乐,以此为荣’,以此为生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接下来我们要做有品质、有文化的学生装。所以,近几年我常从教育的角度去思考,我为什么要去做学生装?我要做什么样的学生装?我怎样才能将校园文化、行为培养、平等意识,以及社会归属等这些育人功能和学生装有机结合起来?等等,可以说一直在思索,也一直在行动。”作为一个商人,本应该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但是在雷刚的身上记者看到更多的是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

那么,是什么缘由让一个普通的商人在学生装上有如此强烈的文化意识?雷刚解释说是一部电影激发了他在学生装方面的文化教育情怀。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部老电影《吉鸿昌》,里面有个与校服相关镜头深深触动了雷刚。当时吉鸿昌下野,有一天他的儿子哭着回家,为什么哭着回家呢?因为学校要买学生装,别的孩子都交了钱领到了衣服,吉鸿昌的儿子没钱买不起学生装,父子俩抱头痛哭……这个情节本来要表达的是吉鸿昌因为坚持抗日,而被逼迫到了连一件学生装都买不起的地步。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雷刚的眼里,这个电影情节让他看到了学生装本来应该体现出平等意识的育人功能。“这部电影对我触动很大,吉鸿昌儿子穿不起学生装的情节让我深刻意识到了学生装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性。”雷刚说,做有品质、有文化的学生装已经是他的责任和使命,“服务校园文化,关爱学生成长”是欧雅服饰多年坚守的经营理念,在这一经营理念的指引下,他从未停止过学生装舒适性、功能性和育人文化方面的探索。

众人皆“醉”他独“醒” 不忘初心荆棘路上执着前行

“什么是文化?我非常欣赏龙应台说的一句话,她说一个人拿手抓肉吃是不讲究卫生,所有人都拿手抓肉吃就是一种‘手抓肉文化’。这些年我查阅了很多学生装方面的资料,也一直在研究和探索,我想一件学生装怎么才能让社会认可,让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满意?达到这种满意度的标准又是什么?怎样才能把一些个性的想法变成一种社会共识?也就是在学校、家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对学生装育人文化的共识等等。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行动,但是很少有人能懂我,这让我时常感到郁闷。”雷刚说,与其他服装相比,学生装更隶属于行为文化范畴,它能动态诠释校园文化,营造美育氛围,在培养平等意识、团队归属、完善人格等方面都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功用。千千万万学校选择适合自己校园风格的学生装,不仅能充分表达人文内涵和精神品质,还能彰显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显然,目前的学生装还没有肩负起上述的这些文化育人功能。“所以我才要去研究它,但是在探索学生装文化育人功能的路上我走得很孤独,也很艰辛,我和同行聊,别的企业家觉得我是舍本逐末,不想着赚钱,是个不合格的商人;和文化人士谈,我甚至给他们提供一些日本、香港地区的研究资料,但是他们觉得校服文化涉及面小,不值得研究;和服装面料专业研究人员谈,他们觉得学生装的利润小,不愿意研究……我想成立一个‘学生装研究中心’,但是奔走了几年也没结果。”

情商教育篇7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目前的物理教学实际看,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偏重于认知维度的功能,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功能,使物理学科的学习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如果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情商教育,探索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必然能提高学生控制情绪、战胜挫折、与人相处的能力,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引导学生由低层次的体验向高层次的审美、创造体验发展,实现人的认知与情感二者的和谐统一,建立积极、健康的良好心理[2]。渗透就是要充分发掘物理学科中潜藏的丰富的情商教育素材,真正地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

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物理现象、物理本质和物理规律的辨证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正确分析,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应举出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实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介绍不同的情况下,摩擦力既可以促使又可以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体现了哲学中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再如,分析外力由零逐渐增大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由静摩擦力逐渐增大到变为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中,渗透哲学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规律,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中体会哲学,反过来又体会到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3]。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学生学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时,就能用辩证的方法去观察、理解、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并且经常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比如用辩证的观点客观公正地认识、评价自我,对自己提出合理的要求与期望;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人,既能欣赏他人的长处,又能包容他人的短处,求同存异,实现自身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当遭遇人生挫折、困难的时候,能够辩证地对待,坚信任何挫折、困难都是暂时的,道路虽然坎坷,但前途总是光明的,只要乐观地应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最终必定会战胜它。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

物理学中蕴藏着大量美学思想,美学直接影响着物理学成果的内容与形式。物理学同其它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一样,也能唤起人的愉悦情感,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启发人的思维,净化人的心灵。物理学中的美可以简单概括为简洁、对称、和谐统一的美。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美的熏陶,唤起学生真、善、美的自然天性,达到认知和情感的完美统一,从而造就良好的情商。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挖掘物理的美学素材,并通过美的课堂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物理学科的美学特征和美的意境,把艰苦的理论学习寓于美的享受之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比如物理学中曾经困惑人类几千年的运动和力的关系都可以用“F=ma”表示,体现出简洁之美;机械振动与光振动的可比性,体现了物质世界的奇妙性;牛顿力学中的物质、能量和动量三大守恒定律,将地上、天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揭示出物质世界的和谐之美等;再如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而被教会烧死,伽利略为维护哥白尼学说被终生监禁,富兰克林为了探索雷电现象而甘冒生命危险,居里夫人为科学奋斗终生,以苦为乐等,这些物理学家在发现真理、宣传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懈追求、勇于探索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之美,也是情商教育的好素材。

三、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学习情感培养

学习情感是指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自我期望、学习乐趣以及对教师的良好情感。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主动的发展。在教法上,要求教师在尊重物理学科科学性的基础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语言、实验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物理情境,并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如在介绍金属传声的教学中,可以就近选取一段长而直的暖气管,让学生亲自实地做实验,使他们真正听到两次声音,从而感受物理理论的正确性和普遍性。针对学生的“前概念”性错误,可以设计一些逻辑矛盾,即用制造悖论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伯努利方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找两张纸条并相互靠近,然后猜测如果向两张纸条中间吹气,纸条将如何运动。(大部分学生回答:分开。)然后做实验,得出相反的结论——纸条紧紧贴在了一起。实践证明,这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常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学生都可以参与的小实验,可使学生智力和情感进一步增强的共同活动,让他们最终体会到“学中乐,乐中学”的真切感受。

四、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物理学中的科学家都是外国人,从而产生自卑感。教师如果结合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物理研究的巨大成就,就会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在讲授光学知识的过程中,介绍我国古代的小孔成像实验以及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中关于凹面镜成像原理的论述对现代光学的贡献。在讲授近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现代我国科学家在物理研究方面的重大成就。如1964年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2002年以来我国神州号系列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等。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对科学家的事迹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爱人类、爱祖国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如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开始担心原子弹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后来他一直为世界和平而奔走,呼吁科学要用于和平用途。他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类的真正价值,在于他是否能为别人着想。”[2]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全人类的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五、物理教学中渗透团队协作精神的教育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社会技巧”,如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解决冲突的能力等。心理学分析表明,成功的人除了努力勤奋干好本职工作外,还具有较高的人际情商,他们热衷于与外界沟通,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建立广泛的交际网。当遇到技术难题时,他们也不会独自苦干、蛮干,而是寻求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合作,集思广益,从而事半功倍。这部分人信息资源多而快,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现代物理学的成就也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合作、交流、沟通等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比如神威与曙光超级计算机的研制、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成功、高速铁路和核电站工程的建设等都是集体智慧和团队协作的体现。在物理教学中,除了结合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这些素材以外,教师还可以开设第二课堂,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实验,如研制“水火箭”、“饮水鸟”、“太阳灶”等趣味小制作。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成立调查小组,开展诸如“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预防”、“温室效应与低碳经济”等社会调查,撰写科学小论文等。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情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情商,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不断提高课堂上驾驭语言的能力,做到语言简练、幽默,情绪饱满、有激情;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情商教育的素材,将情商教育的内容写进教案中。

总之,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良好情感品质和情感调控能力的高情商的综合素质人才。一个优秀的物理教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情商教育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去研究情商教育的价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发掘教材中情商教育的素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知识教育和情商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成智、唐烈琼、聂志成.心理与情商教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 张长珍.物理教学中渗透情商教育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情商教育篇8

一、充分利用课堂各个教学环节,训练情绪控制

一般来说,情绪包括智力情绪、道德情绪和审美情绪等。课堂中,要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境,就要训练提高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良好的情绪。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课前的任何不愉快都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波动,使课堂的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排除学生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另外,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游戏。但是一做游戏,孩子的情绪就会过于兴奋,课堂纪律难以自觉遵守。于是,每次游戏前,要先让守纪、认真的孩子先做,并把游戏放在固定的环节,使学生找到了规律。只要进入相关的环节,学生为了争取参加游戏就会主动调节情绪。久而久之,学生的情绪控制力就得到发展。

二、尝试成功,强化自我激励的能力

自我激励的能力,是情商的核心内容。自我激励的能力就是主体善于激发活动的动机。良好的动机可以把兴趣、自信、乐观、热情等情绪因素调动起来,发挥整体效应,形成内部动力机制,对成才活动起发动、加强、维持的内驱力作用。教学中,我常用目标激励和效果激励等手段来强化激励能力。另外,在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后,我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测试。

三、利用教材,挖掘学生对情绪的自我认识感觉能力

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有的是对学生生活、学习上的教育,还有的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上的教育。因此,在每一堂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使学生健全自我认知情绪能力。这样才能使他们对自己意识到的不良情绪进行调控,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来摆脱不良情绪,保持一个健康、稳定、平和和心态。例如,教学《我选我》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想想,如果你是王宁,你站起来说“我选我”的心情是怎样?有的说很紧张、很害怕;有的说不慌不忙,很沉着,下定了决心。这时,教师再肯定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的同学加以指导,让学生克服自己情绪中的懦弱和自卑。

总之,在培养学生的情商对于日常的教学非常重要,它不仅使学生认知自己的情绪感觉能力,而且能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智商服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个环节、教材内容等渗透情商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地发展。

上一篇:语文审美教学范文 下一篇:增值税改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