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09-15 06:28:07

校本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建设篇1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资源优势,结合舞台、表演、出访交流等因素独立设计开发的一门新课程。这一课程的开发包括需要评估、确定目标、组织实施及评价四个阶段,内容以舞蹈、声乐、器乐三个专业为主体,每个专业根据自身艺术特点分别设置课程,使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关键词:

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内容设置

江苏省南京市艺术小学(即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简称“小红花”)创办于1957年,是一所隶属于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公办义务制小学,承担着国家、省、市对外交流的任务,目前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小红花”自诞生之日起就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学科专业课程,并依据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条“专业引领,强化基础,实践琢练,交流推广”的艺术教育新路,成为南京的教育名片和文化名片。如今,学校依托“和谐教育,艺术修身,为每一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素质基础”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模式,形成了“团校合一,每个孩子既是学生也是小演员”的独特办学风貌和教育风格。“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资源优势,结合舞台、表演、出访交流等因素独立设计开发的一门新课程。本文对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内容设置及具体实施作简要介绍。

一、“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有赖于艺术专家的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再实践—再评估—再开发”,其间,专家把脉,提出意见。具体而言,“小红花”艺术课程的开发程序如下:其一,需要评估。从1957年建校以来,“小红花”一直实施着艺术教育,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口传身教,没有统一的教材。因此,学校对艺术课程的开发需要(包括学校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评估,并分析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展相关研究。其二,确定目标。这是学校对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经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规范各类艺术基本功的训练,提升舞台实践能力,加强艺术修养。其三,组织实施。是指为实现艺术课程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学校根据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申报课程,校委会根据学校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进行审议;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发课程,把好质量关。每个教研组根据各自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学生的发展状况编写《课程纲要》,设立教材框架,然后分发至教研组每个成员手中,教师根据布置的任务编写教材。其四,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的评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

二、“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

“小红花”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课程,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以舞蹈、声乐、器乐三个专业为主体,每个专业根据自身艺术特点分别设置课程。比如,舞蹈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技巧欣赏、音乐、舞台实践等课程;声乐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合唱、节目排练、形体、舞台实践等课程;器乐(弦乐、打击乐、键盘乐、吹奏乐等)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合奏、节目排练、舞台实践等课程。这三个专业课程之间有时互相交叉,有时独立进行,舞台实践时三者合一。“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在充分理解国家课程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再开发。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舞台实践及节目创作,构成了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更成为了凸显学校教育特色的窗口。但每个学生的专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更为宽泛,舞台实践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让舞蹈、声乐、器乐等单一课程趋向综合。我们还着重将不同专业进行重组,如声乐与舞蹈的整合、器乐与舞蹈的整合等,形成多元信息的融合呈现。这样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创设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多元智能被激发出来,最终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其一,落实课程计划。

学校根据各方面的考虑,每年都会制订艺术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课程安排计划、艺术教育教学计划、艺术创作计划、艺术活动计划等,发放到舞蹈、声乐、器乐教研组推进实施,每年两次汇总考核。

其二,落实教学设备。

学校现有艺术教学设备比较齐全,有5间舞蹈房、5间声乐教室、30间小琴房,还有形体房、器乐排练间、小剧场等等。每个舞蹈房均配有音响设备,每个声乐教室均配有钢琴。器乐品种多样,学校备有扬琴、电子琴、手风琴、二胡、京胡、琵琶、中阮、古筝、马林巴、竹笛、唢呐、排鼓、扁鼓、小提琴、大提琴等,做到器乐专业学生“人手一把琴,一人一琴房”,保证他们的练琴需要。学校还根据招生情况,及时添置各类设备。如2015年扩招了60多个学生,艺术器材缺口较大,因此在开学前学校全面添置钢琴、中阮、扁鼓等设备,增设舞蹈房等等。

其三,落实教学人员。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目前有艺术教师15人,包括舞蹈教师6人、声乐教师4人、器乐教师4人、形体教师1人、音乐教师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4%,正高2人,副高3人,高级职称达到33%。这些艺术教师整体专业素质高,创编能力强。每年暑假,学校都会将人员落实到位,编内、编外同时招聘,编内为主,编外为辅,招聘程序严格把关,让能人进,让有道德的人进,把好人员进口关,定人定岗。

其四,落实教学时间。

学校在开足语文、数学、外语、品德、科学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的信息课程的基础上,设置艺术课程,每一位学生都必须选择一个艺术专业进行学习,学校整个下午安排有4节艺术课,在时间上充分保证艺术课程的实施。

其五,落实基础训练课。

学校设有舞蹈基础教程、声乐基础教程等课程,每一个专业的基础训练不仅时间上有保证,而且是专业教师对口教、学生对口学,把个体教学与普遍教学相结合,并课课落实。每一学期都会对学生的艺术基本功进行考核。

其六,落实节目创作。

以教研组为单位推进艺术创作,每两个星期交流一次创作思路和想法,每个月汇报一次节目创作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艺术创作汇报,每年举办一次南京艺术节展演。为此,学校充分保证排练课的课时,真正做到功夫在平时。由于每年都有学生毕业,演出者替换比较频繁,但每个教研组都安排有序,循序渐进地推进新节目的创作及老节目的延续。

其七,落实舞台实践。

舞台实践是“小红花”的一大特色,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学校小剧场演出,不管是大队部活动(包括小型演讲),还是艺术考核,均安排在小剧场进行;二是对外演出,学校每年有5场公益演出,还有艺术节的演出、省(市)的春节团拜会以及一些接待活动,这样的舞台实践每年不少于20次;三是出访交流演出,学校最多一年出访5次涉及7个国家,演出场次达到30场。这么丰富的舞台实践是任何学校都无法超越的。因此曾有人说,“小红花”的学生大多“脸老皮厚”不怕人,在什么场合都能展示自我。

其八,落实评估考核。

“小红花”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与文化课程同等重要,学生的素质报告书中专门辟出“艺术”一栏,每学期分别按舞蹈、声乐、器乐进行艺术考核,考核过后集中评析考核情况,摆成绩,谈问题,从每一位教师上课的情况,到每一位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意见,并在课程安排中作出有效调整。尤为可贵的是,“小红花”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绝不固步自封,注重课程品质的不断提升:注重解决问题,如演出时发现声乐队、器乐队的学生上台下台时有同手同脚、哈腰驼背、手足无措等现象,为此学校对这两个门类的学生专门开设了形体课;注重技能传输,如声乐课程中不仅有声乐基本训练,还有乐理及视唱练耳的传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习得技能;注重课程组合,如舞蹈队不是纯粹的基本功训练,还加进了节目的排练,开设了民舞课、技巧课、欣赏课,让学生获得多层次、有顺序的学习。伴随着多年的实践研究,“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日益丰富,其鲜明的特色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的需求,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公认。从“小红花”走出去的学生,每人都有一项拿得出手的艺术活,“小红花”也因此被誉为“艺术家的摇篮”。未来,“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会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小红花”也会盛开得更加绚烂。

作者:邓玲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艺术小学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校本课程建设篇2

关键词:校本选修课程;学校文化;品质

所谓校本选修课程建设,是指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价值取向开发出若干门科学规范、质量较高的校本课程,学生在这些课程范畴内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由选修,满足自身课程需求,获得相应学分,促进个性化成长。校本选修课程是高中新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学校文化品质的重要路径。它的提出基于笔者对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内在互动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从教育学的角度审视,课程本质上就是_种文化,课程与文化存在着相依相存的天然联系:一方面,文化是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规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另一方面,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它精炼、形成并传承着文化,为文化的发展及创新提供手段、媒体等核心机制。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文化提出了挑战,传统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必须自觉转型、创设与新课程运行相匹配的文化土壤,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和深层目标。同时,课程改革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新课程的理念、理论、制度、方法、策略乃至教学设施的不同等新鲜元素都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气质,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上的参照和实践层面的具体内容。可以说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载体,课程改革本身就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开发校本课程就是体现新课程“校本”理念、凸显学校自主性和文化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过去几年,笔者深入所在区域一所高中学校,对其校本课程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实践与研究、指导,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建设框架,组织开发了50余门校本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并实施走班教学。实践证明,校本选修课程建设可以在提升学校文化品质上大有作为,具体表现在:

一、校本选修课程建设有利于凝练学校发展特色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文化背景开发出来的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打着学校文化的烙印,与学校的文化特色相联系,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区域文化必然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对学校文化及区域本土文化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的过程,它立足于学生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实现校本化为目标。如该校开发的《解读镇中认识镇海》校本选修课程就是在系统梳理镇中百年发展史和镇海优秀地域文化基础上,整理出镇中概况、镇中文化、镇海区域概况、镇海院士文化、海防文化、宁波帮文化等几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并采用讲授、实地考察、研究性学习、观看视频等多样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校及镇海区的历史脉络、文化特色、发展图景等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知,进而培养学生爱校爱乡的浓烈情感,强化他们的“镇中意识”。

校本选修课程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次学校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是为了满足学校特殊需要,形成的一种特色的课程开发策略。它蕴涵了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新的发展契机与路径。所以当定位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的时候应该明确学校办学宗旨,将其与远景追求和现实取向结合起来,置于全局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二、校本选修课程建设有利于凸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文化精神

校本课程是国家赋予学校课程自的产物,同时也给学校文化带来了一股丰富、多元、开放、民主、自由、平等的清新之风,这些文化特质是传统课程背景下学校文化中所缺失或欠缺的,其背后凸现的是现代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即充分尊重并促进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

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是一个合作的、民主的、开放的过程,强调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他们都拥有参与课程决策和执行的权力。在该校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内,开发主体是多元化、个性化的,每位教师平等享有课程开发的权利;课程内容是丰富、多元、开放而不拘一格的,学科辅助、学科拓展、艺术体育、文化素质等均是可待开发的领域,在内容确定上综合考虑开发主体的专长、学生的真实需求、可资利用的资源、学校的特色发展等,尽力寻求最佳结合点。如《高中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心理辅导与自我开发》等课程在学生中广受欢迎,满足了青春期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学组织形式是民主开放的,实行走班教学,每位学生平等享有自由选修的权利,组班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权利,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的民主精神和契约意识等。

三、校本选修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品位和档次

社团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高品质、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是衡量一所学校文化品质的重要标志。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之间存在着不少共通;交互的元素。社团活动是在学校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下,由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发展而成的,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学生发展的可能性。由此可以构建学生社团活动课的校本课程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评价地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发挥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社团活动和校本选修课程的联姻实现了前者“明目标、给时间、留空间、展特长”的目的,基本解决了制约社团发展的时间、空间及指导的三个瓶颈问题,较好地实现了活动常态化。

四、校本选修课程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文化品质

教师文化简单来说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在学校文化系统中,教师文化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决定了整个学校文化的品质。传统的教师文化规范重于创新,行动重于理念,结果大于过程,这些都困扰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整个学校文化品质的提升。笔者认为确立课程意识和转变教师行为方式是教师文化重建的关键,新课程下的教师文化的核心应该集中体现出创新、合作;开放三大特征,而校本选修课程建设可以有效促进这些特质的形成。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其本质就是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或明确或隐含的课程观与课程方法论。该校在制订《校本课程建设方案》时就特别强调教师要树立新的角色意识,要从一个课程的消费者变成一个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养成课程开发意识,发展课程开发能力,最后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

该校的校本选修课程为教师自主发展、差异发展、合作发展、开放发展创设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或舞台。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时,既可以是教研组、备课组也可以是教师个人或教师组合,注重多元化、个性化;鼓励各开发主体进行优化组合,形成跨学科、综合学科、多学科的开发主体,体现灵活性、整合性。本着“谁开发、谁负责”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由对应的开发主体具体负责,教师的实际授课量将折算计入该教师的工作量或给予课时津贴,从而最大程度地尊重和激发其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强化了团队协作、集体攻关。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成立了校本课程备课组,创设学习研讨的组织空间,初步建立起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长效机制。

校本课程建设篇3

论文摘要: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彰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要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校园文化的定位是“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校本课程是促进校园文化形成的有效因素,为此,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彰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我校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马克思唯物史观、“文化适应性”教育观、心理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建构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促进我校学生个性的发展,加快我校教师专业的发展,彰显我校“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总目标。我们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积极创造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发挥不同课程的优势,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有丰富多彩的艺体特长课,有精彩纷呈的百家讲坛,有趣味盎然的郊游活动课,有规模盛大的体育盛会,有赏心悦目的艺术节,有多姿多彩的中英文演讲活动,有祭扫革命烈士的德育活动课,有启迪智慧的科学活动课,有中美学术交流活动课,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开设这些校本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素质。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

我校自2006年9月起就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先后制订了《文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文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学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我校开发的《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就是在评估学校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生的发展定向和家长的培养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评估后而作出的决定。这本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深入浅出的向学生讲解了一些必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知识,深受全校师生和家长好评。

我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德雨流芳》。这本书从爱我文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诚实守信,荣辱观教育,安全教育,文明守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七个方面,系统规范地教育引领学生,构筑幸福美好人生。

针对学生普遍爱好唱歌、跳舞、打球、器乐、绘画等活动的情况,我校开设有艺体特长班,成立8个“100”的队伍,安排专任教师指导,设置了以下课程:体育运动类:《篮球》、《乒乓球》、《武术》、《田径》、《健美操》;艺术类:《绘画》、《摄影》、《舞蹈》、《合唱》、《管乐演奏》、《腰鼓》。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选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辅导老师的意见以及各方面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对不适合的课程及时优化整改,做到宁缺毋滥。

三、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全员参与,将优秀课程资源转化为特色校本课程。我校把开发教师资源做为开发校本课程的核心,充分发挥教师潜能,鼓励全体老师参与。我校开设了艺体特长班,组织了音体美特长培训和科技活动培训,实施了8个“100”的工程;即100人的腰鼓队,100人的铜鼓队,100人的舞蹈队,100人的合唱队,100人的田径篮球代表队,100人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100人的科技兴趣小组,100人的武术队。

2.群策群力,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我们积极将教育科研成果都转化为校本课程。例如,在德育方面,我们编写有《德雨流芳》;在体育方面,我校自编了手语操和武术操;在学习方面,我们编写了《口语教程》,等等。

3.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文昌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大课间操活动等传统活动。我校把每年的10月定为体育活动月,从10月8日到10月30日,校园里几乎每天的活动课都有精彩的比赛。尤其是10月28日到10月30日的校园运动会,把体育节推向高潮。每年的12月是艺术活动月,在这一个月里,学校艺术气息愈加浓厚,书法比赛、绘画作品展、手抄报展览、校园歌星大奖赛等活动精彩纷呈,特别是庆元旦节目会演更是让人心醉,回味无穷。每年的5月是科技活动月,这一个月的科技活动,让很多小发明家脱颖而出,让全体学生进一步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三十五分钟时间,是我校的大课间操活动时间。只要是晴天,同学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班牌,穿着班服来到学校田径场做韵律操和教师自创的手语操、武术操,成为文昌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三十五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作为典范在全市中小学推广。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校本课程促进了文昌中学“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学生和谐发展,才能提高显著。

每年省示范性中学桃源一中选取30名艺体生,我校每年都达到了25人以上,每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我校都以绝对优势荣获团体冠军。在省、市青少年运动会上,我校也有不少学生摘金夺银。我校学生参加市、县“三独”比赛和“蒲公英”少儿艺术大赛,2007年度获市级奖11人次,县级奖29人次;2008年度获市级奖14人次,获县级奖32人次;2009年度获市级奖38人次,获县级奖79人次;2010年度获市级奖51人次,获县级奖85人次。我校学生参加美术、书法、摄影赛,4年来共有34人次获全国大赛奖励,65人次获市级奖励,79人次获县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cctv杯希望之星英语丰彩大赛,2008年有3人获部级一等奖,16人获省级一等奖。2009年有6人次获部级奖励,23人获省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8年6人获部级一等奖,121人获部级二、三等奖;2009年10人获部级一等奖,165人获部级二、三等奖;2010年9人获部级一等奖,134人获部级二、三等奖。2008年7月我校学生周石奇在第六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中荣获“全国十佳小作家”称号。2009年12月我校学生张爽在全市器乐比赛中获一等奖,沈康福获舞蹈比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韦迪兴.开发应用校本课程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2).

校本课程建设篇4

关键词:应用型;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建设

21世纪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城市环境日渐恶劣也日益成为困惑城市居民的主要问题。园林绿化是进行城市环境补救的重要手段之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也需要园林专业不断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具备一定行业能力的园林设计及绿化人才[1]。根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76所高校设立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园林设计初步》是园林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园林设计专业学习的前提和桥梁。这门课程主要通过绘图、模型制作、色彩渲染等基础性技能练习来培养学生了解园林设计中制图的专业规范,提高学生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并增强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另外通过课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园林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这门课程一般都开设在大一下半年或大二上半年,通过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园林专业领域,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具备基本设计能力与设计表现基本技能。因此,这门课程一般都是后续园林设计类课程的先决课程,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读图、识图、绘图等各项专业技能。

1传统教学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传统的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主要包括园林概论、中外园林史、园林制图规范、园林设计原理及园林表现技法等内容。其中园林概论中主要介绍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园林的分类和学习园林设计的基本内容、园林及相关学科及园林设计师的工作;中外园林史主要介绍古今中外的世界园林特点;园林制图规范主要介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制图的规范条例等;园林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园林美学和艺术设计的原理、园林设计方案的任务分析、园林设计程序和方案选择;园林表现技法包括工具制图练习、长仿宋字练习、色彩渲染练习、园林和建筑图的绘制等。许多设计类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较为相似,国内很多的学者专家也对园林设计初步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了传统园林设计初步教学涉及内容广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1部分院校教学模式陈旧

部分院校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教学及学生课后临摹练习为主,缺少对学生们尺度认知环节的培训,导致很多学生在后面的设计类课程的学习中,绘制的图面很漂亮,但是却与空间环境不符合,植物或建筑的尺度过小或过大,设计图纸不具有可行性,于是学生对于设计技能的把握仅停留于书本理论知识和图纸二维空间表现上。

1.2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成果以繁重的制图和表现作业以及机械式、流水式的作业形式为主[2];学生上课主要接受老师的教学理论的熏陶,不能自动的查阅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拓宽不同要素设计中所需要学生发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3教学环节缺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技能培养

传统设计类教学环节的设置使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与行业能力的需求不一致,较为滞后[3]。园林设计类近些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着,很多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都应用而生,但是目前很多设计类的教师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不强,或有些对行业发展不够了解,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老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适应行业的能力较低,造成毕业不能直接上岗就业还需用人单位进一步培养的社会资源浪费的现象。

1.4教学环节中对学生手绘技能的要求较低

手绘是很多设计类专业学生都需要具备的一种技能,但是目前很多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设置对学生手绘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强化,手绘技能的培训其实就是在培训学生产生更多的设计灵感。因此,手绘技能的缺乏使更多的学生在毕业后只能做一个“制图员”。

1.5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意识

传统的园林设计初步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合理的分工合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很难融入设计团队。

1.6课程设置中对学生的评分体制单调,不能给学生多元化的思考

传统教学多以学生绘图作业等为成绩的评定依据,对学生表达设计意图和主题的训练较为缺乏,而且单调的成绩评定体系也不能给学生多元化的思考,会造成学生设计中的盲目性。在园林设计中其实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多元化的设计理念的培养其实更为重要。

2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构建

2.1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体系设置

与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相比较,新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更注意避免上述所提到的问题,更合理的园林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课程体系设置如图1。

2.1.1课程设置比例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园林设计初步新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设计表现技法和设计基本理论,这二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针对应用型的本科院校来说,应加大设计表现技法方面的比例,但是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学生的设计作品就是无根之树,所以大概的比例可以控制到3:7或者2:8之间。

2.1.2加强课程设置的连续性。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是园林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培养学生的专业热爱感,建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课程设置上,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课程设置的连续性,专注于连续的训练学生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形成。具体的模块安排可以先由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入手,练习先由基本工具的使用,简单的钢笔线条的练习,长仿宋字练习等开始,逐步把色彩、造型和空间引入,然后从基本的构园要素,线性空间和较完整的小型综合园林设计逐步深入,为学生后面的设计类课程打下坚实的设计基础。

2.1.3增加评分系统的多元化。

评分系统应该多元化,除了以日常的作业完成情况为依据,还应结合学生课堂表现,设计态度、设计表达、语言表达,教师综合评价等多种方法综合评定学生最终成绩。增加学生文字表达及现场表达的环节。课堂上应该设置一些由学生完成的经典案例介绍,基地分析,设计方案汇报等多种课堂任务,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锻炼学生日后的专业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2.1.4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重视园林设计的成果最终需要落实到实地环境,所以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所以课程设置中尽量设置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的实习场地,设计题目或者要求学生实际的走访,了解使用者的真实需求,了解设计最终是要为人服务,以人为本。

2.2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新的教学方法探索

2.2.1采用创新行较强的教学方法。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应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尽量结合一些可实地调研的案例与学生交流。首先任课教师自己要有极大的设计热情,多媒体理论讲授、板书辅助的同时,再利用实地勘测、现场讲解、外请专家、课堂学生汇报等多种手段充实课堂教学手段,时刻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2.2加大手绘训练的力度。

手绘不仅是表达设计理念最快的一种方式,而且也是与业主或甲方沟通时最直接的一种方法,所以园林专业必须加强对于学生手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安排中,应加大手绘训练的次数和强度,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相关的快题设计。

2.2.3增加模型制作环节比例。

模型的制作和应用,改变了园林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枯燥呆板的教学形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5]。新的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增加模型制作环节的比例。虽然模型制作比较花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工作量,但是在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中却可以发挥具体的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和立体形象思维的能力,而且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色彩的搭配选择一些季相性明显的植物进行配置,还可以明确其高度差异,做出较美观的林缘线和林冠线。

2.2.4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应该在学生作业布置中对作业题目的选择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利用一些可以开发学生想象力空间的抽象作品来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老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团队协作的意识也要在课程的设置中让学生得到适当的锻炼。比如有些课题可以分组进行,每组学生合力完成一个设计课题,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思想上会有碰撞,设计思路会得到扩展,也知道了很多事不是一个人能全部完成的,团队的合作非常重要。

3结论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园林设计初步,具有基础性、内容广、动手性强等多种特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应从课程体系设置出发,融合新的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对课程进行更好的建设。基于行业能力需求培养下的学生通过新的学习方法,可以更好的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通过新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园林设计活跃的思维领域,成为一名优秀的园林设计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梁艳,张志,刘敏,等.高校《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67-14468.

[2]杨艺红,夏云.《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77-8778.

[3]吴颖露.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问题的初步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124-126.

[4]夏正伟,.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5(23):84-86.

[5]郑丽洁,王菲,谢洋,等.模型制作在园林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1-12.

校本课程建设篇5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文化;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2-0053-04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与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育文化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而居于教育核心的课程则是这一文化过程的主要载体。课程是文化的传承载体,文化借课程传播。同时,由于课程在传承文化过程中具有能动的选择性和创生性,无时无刻不在构建自己的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维系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存在,即形成课程文化,故不能把课程仅仅视为一种文化工具。我们说,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既然课程与文化具有如此紧密的联系,那么,作为课程分支的校本课程与作为文化分支的校园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校本课程本身就是文化与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内容和管理都会产生深远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建设。

一、文化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因

无论是作为文化的传承载体,还是作为文化主体,课程总是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迁,尤其是一定社会的文化观,直接影响课程政策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组织实施的方式,课程的评价等。我国正在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社会文化的变迁在课程领域的体现,是社会文化从一元到多元推动的结果。①

1.校本课程开发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也相应地实现转型,即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存在,也是人们追求多元价值的结果,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有不同的文化需要和价值追求,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满足自己的文化需要,而肩负传承人类文化使命的课程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青少年来自不同的区域、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追求目标,而作为教育核心的课程,单一集权型的国家课程显然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发适合学生不同文化需求的校本课程已成当务之急,这也正是多元文化时代呼唤地方及学校特色的多元课程和多样化、个性化教学方式的需要。所以,作为课程改革新亮点的校本课程开发,表面上是课程决策者对课程权力的下放,其背后却是人类文化的不断繁荣与进步对课程改革的推动。可以说,目前全球性的校本课程开发运动,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校本课程开发是青少年多元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多元文化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他们必须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学习全方位的知识,必须学会认知与处事、生存与合作。在认知方面,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对各种信息作出判断和选择,并经常反思自己的认知行为;在价值观形成方面,面对外在价值观的多元与冲突,要善于内化、综合形成个人价值观体系;在社会生活方面,要学会独立,培养自理自主能力,学会合作,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现代多元时代,传统与现代并存,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差异极大,这造就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同文化土壤和生长起点,整齐划一的课程形态和课程内容显然不适应这一状况,单一的课程模式也不能适应青少年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因此,开发出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青少年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既然校本课程开发有其内在必然的社会文化动因,那么,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校园文化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必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氛围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观念形态层,制度层和物化层三个层次。② 换句话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形成的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的活动方式和结果。③ 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着校园人的活动及发展,制约着校园人的观念和行为,引导着校园人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最终使学校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关键在于建设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想指导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其主体是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学校的文化传统、校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其理想状态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和谐向上、公正民主、崇尚一流的学校精神范围。建设好校园精神文化,制订有特色的校训,培育优良的校风,保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能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思想指导,引领校本课程开发走在时代前沿。

2.校园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制度保证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保障。它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惩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健全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帮助塑造高尚师德,提高教学质量,严肃纪律,约束与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序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3.校园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物质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就是物质文化建设,它是校园文化主体曾经和正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对象,是人们通过感官可以感受的一切物质对象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学校内部的规划布局以及学校建筑、内外陈设、雕塑、绿化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作为物化的文化形态和校园文化的外壳,既是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反映。校园物质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环境、设备和场所,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保证。

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由上述分析可知,校园文化是学校魅力和个性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那么,如何建设好校园文化呢?这就需要处理好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营造校园精神文化,让团队拥有信念和追求;而且要营造校园制度文化,让学校管理拥有规范与科学;还要营造校园物质文化,让学校特色拥有外现的载体。

1.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助于浓厚的教育、学习氛围的形成,也能在教育难以直接达到或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地方产生影响,成为教育的向导和有益补充。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主体精神社会化的过程和缩影,是不断适应社会精神文化发展要求的。它能在潜移默化之中通过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校园内的每个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与现存社会文化趋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④ 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应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坚持“两手抓”,使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注重创新,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色化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但必须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学校在制订规章制度时,应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要创建校园文化,既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又要积极吸收有益的外来校园文化的新观念、新经验,使传统的文化向现代文化方向发展,使校园文化更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独创性。由于不同的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民族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生的发展经历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趋同性的同时,应保持各自独特的风格,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3.加强校园活动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育人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展开(认知活动、养成活动、培养活动、训练活动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使他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结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性,设计和采取多种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

校园文化的主体结构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聚焦点,教师是校园文化的晶核,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发挥先进学生的榜样作用。一所学校,优秀学生越多,校园文化建设就越好。其次,要努力发挥教师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中,教师是核心。教师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合格人才的繁重任务,因而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4.加强和谐人际关系建设,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师生间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消除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促进其健康成长。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首先是让学生走出去。长期以来,很多学校从管理角度出发,利用学校的围墙把学生与外面的世界隔开,认为这样可以使学生避免外界干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学生的大多数校园活动都被局限在校内,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不与社会充分接触的校园活动当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却在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育者要使学生走出校园,充分接触大自然,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的心灵慢慢成熟起来。其次是引进来。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前提下,把学校的校园活动场所如体育馆、图书馆等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吸纳社会各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把其他学校的学术讲座、体育竞赛、文艺演出等引进校园。这种建设思路既可以塑造校园形象,加深外界对学校的了解,又可以拓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

注释

①董守生:《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第27页

②葛金国,吴玲,周元宽:《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③杨静:《浅谈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建设》,《四川政报》,1999年第20期,第34页

④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校本课程建设篇6

关键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23-2

一、校本课程的认识及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在国家、地方课程外再构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自我课程。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可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学校人文环境、教研环境等,对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专业动机、工作兴趣和职业满意度、自主研发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3.有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实践看,不论语文历史学科还是物理化学学科,都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作为省级示范高中、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市文明单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得有声有色,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一流人才,对学校的“名师工程”和“英才战略”影响深远。

和县一中近几年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开发真正做到了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了社会、学生、家长的认可和欢迎,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为和县一中“实施精品战略、培育一流人才、争创省内名校”及争创“省优秀示范高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的过程

1.2006年安徽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学校迅速成立课程领导小组,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变革教学模式,要求全校学生人人有课题,教师人人搞研究。这期间部分学科卓有成效,如历史、语文、生物教研组等,学生的研究成果经过教师的深加工,顺理成章地发展为校本课程及教材。

2.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历史教研组早在2003年就与全国课程改革同步,向当时的巢湖市教研室申报了“让学生动起来”的市级课题并立项,为校本课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到2006年安徽省新课程实施时,和县一中的校本课程建设全面铺开。

3.全面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结合一中实际,学校制定《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细则。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纳入教学评估,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为社会和学生发展服务,要求教师重视到位、精神领会到位、宣传动员到位、组织工作到位、工作实施到位。通过理论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活动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教与学等基本理论,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掌握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知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成效

1.精心组织,合理谋划。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求各教研组制定校本课程方案,由教研组长牵头,严格人员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开发、保证质量。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加,鼓励课程意识强的骨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先走一步,并给予政策上扶持,条件上保证。

2.校本课程建设类型多样。从2003年到现在,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从高一《初高中衔接教材》到各科的具体分工,再到常规的音体美教育教学,再到高考讲义的合作,8个教研组(语文、历史、外语、化学、物理、数学、美术、地理)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材料。教务处、教研处还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建“同课异构”活动,教研风气日浓。

历史教研组的校本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走出去,引进来。通过与合肥等地教师合作,完成省级课题《古韵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编写。《久话和州》校本教材成册,深受好评。

结合和县一中百年文化底蕴,语文教研组完成校本教材《百年一中》编写,树立起学生热爱母校、发愤图强、立志学习、回报家乡和祖国的坚定信念,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语文教研组还把中华经典诵读发展为校本课程,在2012年安徽省经典诵读(马鞍山站)启动仪式中深受好评。

英语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张弛结合,在青年教师成长和备课组建设中成效显著。学生英语竞赛成绩大面积丰收,教师教学技能相得益彰。其中的《2013届英语训练选编》(试题和阅读两本)编写以思维为焦点,以方法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融入团队合作精神,大大提高了学生实战技能。

数学教研组于2006年8月完成《数学典型题解析》校本教材,结合经典例题举证,提高学生的数理能力。化学组和物理组也有各自的校本课程成果,并量化学生竞赛辅导安排,与地理组“地球小博士”活动课一道,竞赛捷报频传,并有学生申请国家专利。

3.开花结果,仍有余地。2008年7月,学校汇集教师学生成果,在进一步深加工后,与出版社联系,出版了6本校本教材。一大批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报刊杂志或论文评审中获奖。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内涵式发展,一大批青年教师从中受益,许多中老年教师也焕发教学的青春活力。现在,校本开发与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中心,教育教学面貌正在潜移默化中转变。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感悟与反思

1.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管理与评价机制,均衡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依据《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规章制度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急躁冒进,不能盲目理解为就是编写校本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活动。坚决反对把校本课程开发变成资料翻版,或利用校本评职称等动机不纯者。

2.校本课程要有内涵,有研究,有焦点,有看头。如《久话和州》,几乎经历5年4届师生的努力,最终成册,可以成为学校的“和州志”。《百年一中》成书后,学生有看头,直接了解和县一中100多年的发展史。《趣味化学》和《趣味生物》,都从生活中熟悉的事谈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形成成果。这多校本课程成果,体现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创新培养,是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力量的整合。

3.校本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校本课程的开发主导是教师,但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参与活动过程。语文历史科目外的数理化校本课程也要求教师关注人文,学生以此展开科普活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与伙伴。师生合作、学生自主研究,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学习积极性高涨,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4.注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县一中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坚持以研究课题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实现课题研究的辐射功能。如化学教研组的“初高中衔接”省级课题就在高一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花结累,在2012年7月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历史教研组参加的省编教材《古韵安徽》,也是建立在学生对和县历史研究的课题基础上。

5.健全学校的校本课程管理,取得地方的支持,是推动校本课程不断开发的有效保证。和县一中坚持以校本课程开发推动教师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把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评优、职评、奖金等对应起来,有效地推动校本课程的不断拓展。在硬件设施中,专门设置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专门教室,实验中心配置数字实验室,积极倡导教师把校内优势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教育的发展必须为地方建设服务,办好教育为人民。在完全满足校内资源使用可能外,和县一中还与安格利水务公司合作,调研了和县的水资源分布;与地震局合作,带领学生探究栏垄山的地质变化;与地方志办公室的合作,了解和县悠久的文化历史……得到诸多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和县一中的学生户外活动开展有序,为校本课程的完成提供有力保证。

校本课程建设篇7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了“三级课程”。为了推进校本课程的建设,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若干意见,以确保我市校本课程建设能科学、有效、扎实的开展,望各县(市、区)教育局,各义务段课程改革实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

一、提高对校本课程的认识

1、明确“三级课程”的价值和相互关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三级课程”具有互补性,是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2、提高对校本课程的正确认识。校本课程是综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由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开设校本课程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

3、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要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可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社区相关人士和课程专家等组成。

4、义务段校本课程原则上以校为单位,因地制宜开发和实施。地处偏远且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可以由乡镇中心学校负责,实行联片开发和实施。

5、各校要为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要做到“六有三明确”。“六有”即校本课程有基地、有教案、有教师、有课时、有评价、有成效。“三明确”即要明确目标、明确职责、明确内容。

6、县(市、区)教研室要加强对校本课程的指导和管理。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纳入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确定专人负责校本课程建设工作。

7、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统筹安排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

三、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

8、校本课程的研究。教研室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校本课程经验总结与交流,及时推广先进经验;要深入学校、深入班级和课堂,同教师一起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鼓励和支持学校之间在校本课程内容、形式、运行机制及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与交流,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各校要把样本课程的开发与与实施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

9、校本课程的教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适应学生年龄特点,注重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小学低年级倡导以游戏的形式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参与性的综合活动中增加体验,培养兴趣。小学高年级应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可采取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调查、参观、测量、设计、制作、服务等具体活动。中学要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目标,采取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互式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10、校本课程的评估。要积极开展样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估工作。通过评估促进校本课程的健康发展,加速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的提高,发现和总结课程建设的经验。明年开始要评选优秀校本课程,进行表彰。要出台评估方案,以促进校本课程建设更加规范,质量不断提升。

校本课程建设篇8

一、校本课程研发的初衷

学生因年龄不同,兴趣点也不同。故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显示,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方面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他们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拓展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基于学生兴趣点,学校在三至五年级开设了与动物、植物、微生物相关的课程。之后又陆续开设了《21世纪――生命科学的新世纪》《营养、菌群与健康》《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人类、科技、未来》等有关生命教育的各类科普讲座,将校本课程建设引向深入。

二、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学校为了开设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在教材的研发和学生实践活动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整编系统知识,为学生提供生命教育的学习平台。在教材编撰时,学校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研讨,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避免与现有《自然》课本知识的重复。学校首先根据知识体系确立每个单元教学的内容,然后对照现在使用的《自然》课本,删除重复的内容,使教材更加科学化。

二是关注生命成长,搭建生命科技的实践平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笔者让三年级的学生亲自体验选蛋、孵化、照蛋、孵出小鸡的全过程。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此外,在学校四楼楼顶的平台,学校还开辟了一块生命科学实践基地。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们进行蔬菜的播种、浇水、观察、收获等操作,菜的品种也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而不断变换。

三是为学生提供灵动的实验教育平台。在实验室,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花朵、树叶、果实等进行解剖,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也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实物标本。

四是以校外参观与实践,丰富学生体验。鉴于每个年级学习的主题不同,笔者根据课程安排,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的参观活动(每个年级每年大约有4次参观活动)。例如,五年级的课程中有“微型自来水厂”的内容,笔者便联系闵行自来水厂,联合创立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自己设计“微型自来水厂”的同时,可亲自前往“闵行自来水厂”参观,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实验内容。

五是组织专家学者大讲坛。学校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相关讲座,除了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知识外,还给学生提供与专家教授互动的机会,收获颇多。如四年级的校本课程,其主题围绕植物而展开,需要安排学生参观“辰山植物园”。在参观之前,学校就先邀请专家对相关植物进行介绍,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他们对之后的参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举两得。

六是让科学商店入驻校园。课题组在学校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科普教育基地和科学商店。这意味着学生有了一个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实践锻炼的学习平台。针对学生在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科学商店的大学生们利用每周一次的中午时间,来到学校为小学生进行科学小知识的解答与互动,及时答疑解惑。此外,大学生志愿者还协助教师们开展课内小实验,使得校本实验课程的内容更加扎实有效。

七是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与竞赛。学校还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和竞赛,如昆虫识别竞赛、校园植物识别竞赛、微型自来水厂设计比赛等。学校鼓励全员参与,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呈现出来。活动与竞赛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延伸学习之中。学校会从中挑选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如上海市“宝山杯”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小论文评选、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大赛等活动。

八是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从2014年起,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笔者每年都在学校范围内进行“预备小院士”的招募,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学校生命科学预备小院士立项课题。在小学和大学教师的共同指导和帮助下,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已完成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并完成了课题小论文的撰写,解决了自己的很多疑难问题,也为其他同学的学习提供了参考。

三、校本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经过几年的建设,校本课程从无到有,形成了以“生命科学”教育为主线、以“探究课程”为载体的特色课程,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提升。

一是学生层面。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实践,将原本可能在大学才能接触到的生物实验、课本知识,下移到小学,使学生能了解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环境方面的知识,不仅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还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在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暨课题答辩活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重要比赛中,取得市级以上奖励六十多项。

二是教师层面。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丰富的是教师的知识面,提升的是教师的专业广度和业务水平。课程内容从最初的框架到现在的初稿,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整合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是学校层面。短短几年,学校创建创新实验室,实施小学生命科学课程,初步形成适合小学生的特色校本教材,并且将专业发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四者融为一体。这既体现了一种教育的智慧,也符合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事实证明,该校本课程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为学校今后创新课程建设,探索优质教育新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上一篇:会计报表分析范文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