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美学范文

时间:2023-10-28 17:16:29

古典美学

古典美学篇1

关键词:丽;楚文化;雅丽;审美内涵

“丽”在中国美学史上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审美范畴,用以评物、品人或鉴赏文艺作品的形式美感和艺术风格,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贯穿中国古典美学的整个历程。

一、“丽”的美学历程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诞生,大多建立在人对自然与人事的直观体验基础上,是人对客观现象的感官经验的审美升华。“丽”作为美学范畴的确立,经历了一条由“评物”、“品人”到“赏文”的美学历程。

“丽”之本意是旅(俗字写作“侣”)行,即两两并驾而行。许慎《说文解字》说:“丽,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从鹿丽声。”所以“丽”又有偶对之意。《周礼·夏官·校人》:“丽马一圉,八丽一师。”郑玄注:“丽,偶也。”后引申为“依附”、“附着”讲。《易传·彖传上》释“离”挂:“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WwW.133229.Com”王弼注:“丽,犹著也,各得所著之宜。”孔颖达疏:“丽,犹谓附著也。”由于“丽”指一物附着于另一物,故又引申为人或事物形式的美好。如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云:“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战国以后,“美好”、“华丽”之义作为“丽”的核心义项逐渐固定下来,而“偶对”、“附着”等义也包含在“丽”的核心义项中。

“丽”作为审美范畴运用于文艺批评领域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亡征第十五》曰:“喜淫刑而不周于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韩非子强调文学的功用性,认为过分追求文辞的华丽是亡国的征兆。此处韩非子其目的虽不在于进行文学批评,但“丽”客观上已进入文艺批评领域。

两汉时期,“由于文士的独立存在,辞赋的兴起,‘文章'概念内涵的日趋专一化,文学‘丽'的特征也被揭示出来。”[1]此时,“丽”在文艺批评领域的运用更为频繁,人们多用“巨丽”、“壮丽”、“弘丽”、“侈丽”等词汇来评价汉赋的辞丽。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评司马相如之赋:“《子虚》之事,《大人》赋说,靡丽多夸,然其指风谏,归于无为。”但真正将“丽”作为文学批评概念来用的是扬雄,其《法言·吾子》云:“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在扬雄看来,丽是汉赋的首要审美特征,“丽以则”与“丽以淫”的区别在于把握好丽的度,不能因文辞的过度靡丽而淹没了其讽谏之义。汉代文人对汉赋的丽美特征的自觉追求和一群以“丽”为骨干的子范畴的高频使用说明了“丽作为审美特征和审美情趣得到普遍认同,构成了时代的审美风潮。……昭示着文学开始用美来规定自身,同时也标志着丽本身作为一个美感形态已经形成。”[2]

汉魏六朝时期,“丽”范畴逐渐走向成熟和兴盛,并成为六朝美学的外在形态,确立了它在中国美学范畴中的核心地位。一方面,“丽”范畴的能产性和衍生性得到了空前的扩大,派生出众多以“丽”为核心的审美范畴,如“绮丽”、“清丽”、“雅丽”、“艳丽”、“遒丽”、“靡丽”、“巧丽”等,预示了“丽”作为文学批评的审美范畴愈益活跃的前景。另一方面,经曹丕、陆机、刘勰、钟嵘诸文论家的努力,“丽”这一美学范畴最终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经验论到观念论方向的转变,形成了一个具有很强开放性的“丽”范畴审美系统。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诗赋欲丽”的理论命题具有开一代之诗风的深远意义,同时也将“丽”范畴推到了古典美学范畴体系的最前沿。曹丕要求诗赋文辞华丽,并将丽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美学标准,标志着建安文学逐渐摆脱了两汉经学的牢笼,对文学的形式美有了自觉的追求。并且,“‘丽'的自觉,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文学的自觉。”[3]但曹丕的观点仅触及“丽”范畴的表层内涵,即文辞的巧丽,而其深层内涵,即情思的绮丽,则是由陆机提及的。陆机在沿承曹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绮靡”即“绮丽”之意,指文辞的华丽。陆机认为,文因情生,情丽相依,只有拥有绮丽的情思才能拥有绮丽的文辞,阐明了情与丽的内在关联性。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丽”作为文学批评的审美范畴异常地醒目起来。《通变》曰:“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刘勰把从上古到刘宋的文学发展史概括为由“质”到“丽”的演变史,并在齐梁转向诡诞新奇,逐成文病。为补救齐梁时期伪情淫丽之文风弥漫的弊病,刘勰深刻地阐发了情与丽的关系,并以情救文,以“雅”饰“丽”。《诠赋》:“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稍后钟嵘在《诗品》中也提出“典丽”、“温丽”等范畴来深化“丽”的内涵。

到了初唐时期,六朝靡丽文风遭到士人猛烈批判。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云:“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徵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子昂批评齐梁诗文“逶迤颓靡,风雅不作”,标举“风骨”、“兴寄”,开一代诗风。自此,文学审美趣味为之一变,褪尽六朝余风,“风骨”范畴也取代“丽”范畴占据了时代的中心位置。中唐以降,封建社会开始从整体上由鼎盛渐渐走向衰落,士人阶层的精神状态趋于内敛,文学的审美趣味更为突变,转而追求清韵平淡之美,注重“平淡”、“格调”等艺法范畴[4],而“丽”范畴已不能更直接敏感地反映人们对文学的认识,退出了古典美学范畴体系的前台,远化和淡化为一般的美学标准,后虽在诗论、词论、曲论、小说理论等领域得到深入阐释,但已不再具有显赫的理论地位。

二、“丽”与楚文化

李泽厚先生认为:“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5]其实,美学范畴也是一种“有意味”的范畴,它积淀和溶化着某种社会内容和社会情感,并与特定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联系地一起。作为美学范畴的“丽”,表现出一种对生命和情感的赞美,它与“惊采绝艳”的楚文化,尤其与楚民族巫术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楚文化是上古时期以长江中游的楚国为中心的一个庞大的文化圈,伴随着楚国的强盛和扩张,楚文化的影响殊为深远,波及半个中国。李学勤先生认为:“楚文化的扩展,是东周时代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楚人北上问鼎中原,楚文化也向北延伸。到了战国之世,楚文化先是向南大大发展,随后由于楚国政治中心的东移,又向东扩张,进入长江下游以至今天山东省境。说楚文化影响所及达到半个中国,并非夸张之词。”[6]楚文化有着非常浓厚的原始巫术色彩。《吕氏春秋·异宝篇》云:“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汉书·地理志》云:“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当理性精神在北中国节节胜利,从孔子到荀子,从名家到法家,从铜器到建筑,从诗歌到散文,都逐渐摆脱巫术宗教的束缚,突破礼仪旧制的时候,南中国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保留和残存,便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7]那威严狞厉的神兽图腾,那如癫如狂的祭神歌舞,那艳丽生动的漆器纹饰,那奇谲瑰丽的神话传说,那激宕淋漓的美丽诗篇,都因巫术文化而延续下来,使楚文化绮丽耀眼,光影满目,充满着狂放的生命力和无羁的想象力。正是在这种人神杂处、想象奇异、情感炽烈的浪漫世界里,楚人执着地追求着一种迷狂怪诞的诡丽之美,以满足自我的感官审美感受,张扬他们那具有原始野性的强烈生命力,从而求得主体心灵的自足。这正是楚文化的灵魂所在,并伴随着楚文化的传播而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化。

“纵观中国文化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始终存在着正统的中原文化与非正统的楚文化对峙的局面。”[8]而产生这种文化对峙的根源则在于两种文化中以巫术、神话为核心的巫文化的不同演变方向。夏商时代,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巫史不分,巫官是文化的掌控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而史官的职务起初也是宗教性的。到了西周时期,中原地区随着社会的发展,鬼神地位的下降,人力的作用受到重视,于是巫衰而史盛,史官从巫官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史官将神话通过“传说”演绎为“历史”,宣扬先祖的丰功伟绩,论证王朝的合法存在,使神话最终被历史化、政治化。《诗经·大雅》中被称为周民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五篇作品,赞颂了从半人半神的后稷到文圣武德的武王的勋绩,记载了周王朝受命于天,发展壮大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和神话、巫术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9]儒家把原始文化伦理化为以礼、乐为核心的现世文化,造就了中国文化务实际、讲功利、重理性的现世品格,而这种文化性格的审美特征就是“雅”,即一种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

南方的情形则与中原迥异,即使到了东周时期,巫风仍然盛行。南方的巫官尽管也人事化、世俗化,但仍以祭祀鬼神、交通人神为主要事务。姜亮夫先生说:“自春秋战国以来,北方诸国,巫之职已不如史职之尊;而南土尚重巫,故楚君臣祀神祝祭之事为特多,此其文化习性然也。”[10]与北方的巫之史化、原始文化伦理化不同,南方则是巫之诗化、原始文化艺术化。巫术中那神秘而又富有韵律的咒语、祝词之类的巫术语言逐渐链化为奇诡华丽的诗篇。如《楚辞·九歌》原是流行于楚地的民间祭歌,它本就是一种与巫祝有关的宗教文学。王逸《楚辞章句·九歌》曰:“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兴盛于南方的道家学派则把远古的传说和神话、巫术逐一艺术化,把人自然化,从摆脱人际关系中寻求个体的价值,强调精神的逍遥,而与整个大自然合为一体。道家把楚巫文化艺术化为以“心游”为核心的隐世文化,造就了中国文化尚精神、超功利、重感性的隐世品格,而这种文化性格的审美特征就是“丽”,即一种追求生命之自由艺术化的审美理想。

“雅”与“丽”的对峙,可以说是儒家与道家、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在审美理想上的基本对峙,而其对峙的根源则在于“心”的“礼”化与“艺”化的对峙:儒家将人性伦理化,而道家将人性艺术化。当这两种相对峙的审美理想渗透到中国文学中时,则又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文学传统:即先秦理性精神主宰的五经系统和楚汉浪漫主义主宰的楚辞系统。诚如徐复观先生所说:“‘雅'是来自五经的系统,所以代表文章由内容之正大而来的品格之正大;‘丽'是来自楚辞系统,所以代表文章形相之美,即代表文学的艺术性。”[11]随着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文学的自觉,“雅”与“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到魏晋六朝时产生出一个在意蕴上更为成熟的审美范畴——“雅丽”。

三、“丽”、“雅”与“雅丽”

黑格尔曾经说过:“概念本身并不象知性所假想的那样自身固执不动,没有发展过程,它毋宁是无限的形式,绝对健动,好象是一切生命的源泉(punctumsaliens),因而自己分化其自身。”[12]中国古典美学审美范畴具有极强的自我推衍性,一个核心范畴往往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子范畴,从而形成一个范畴集群。此外,各个核心范畴多具有较广的意蕴涵盖面,又可与另一意义相邻的范畴集群中的核心范畴交融,从而构成新的范畴。

两汉时候,以“丽”、“雅”为核心的审美范畴开始大量衍生,表现出很强的理论活性,到魏晋时期分别已呈系统化的生态。如以“丽”为核心的子范畴有“弘丽”、“巧丽”、“清丽”、“壮丽”、“温丽”、“靡丽”、“遒丽”、“华丽”、“雅丽”、“赡丽”等;以“雅”为核心的子范畴有“温雅”、“尔雅”、“明雅”、“典雅”、“闲雅”、“古雅”、“清雅”、“弘雅”、“雅润”、“雅丽”等。在这众多审美范畴中,最具美学意义的,对古代文学、美学理论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雅丽”这个新范畴。“雅丽”范畴的产生并不是“雅”与“丽”这两个核心范畴偶然的、简单的组合,其所包涵的深层意义在于:“雅”与“丽”的结合其实质反映了古典美学中儒家与道家的美学思想的互补,以及中国文化中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互补。“雅丽”范畴是中国文化实现了大融合后古典美学走向鼎盛时期的必然产物,代表着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审美理想。

从“丽”范畴发展到“雅丽”范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中国美学史上却经历了从战国末期到齐梁之际近八百年的历史潜进过程。

战国后期,随着各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征伐,地域文化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快,中原和楚国也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楚国贵族的审美趣味,文兼雅丽的审美风趣已经成为士大夫们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屈原的《离骚》正是这种审美趣味的代表。《文心雕龙·辩骚》中记载了刘安、班固等人对《离骚》的评价。刘安认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班固则云:“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可以看出,刘安的评价主要侧重《离骚》的内容中正典雅之美,而班固偏重其文辞艳丽雅正,然这些都反映了《离骚》雅丽兼备的审美特征。

汉代虽然在政治制度上继承秦朝旧制,但在文化上却是楚文化的后裔。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是在楚辞的基础上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而成的一种新的文体,在审美风格上继承了楚辞弘丽的艺术特色,故有“楚艳汉侈”(《宗经》)之说。但从扬雄“丽以则”与“丽以淫”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儒对汉代文学丽美特征的雅化。汉代也是诗歌的时代,诗歌在汉代经历了由四言体到五言体的发展历程,而汉代诗风则经历了由西汉乐府诗的质朴古雅到东汉文人诗的风清辞丽的转变。《文心雕龙·明诗》曰:“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无论是“雅润”还是“清丽”,其共同的审美特征都在于雅丽兼备互补。诚如徐复观先生所说:“雅中渗入若干丽之成分则成‘雅润',而丽中渗入若干雅之气味则成‘清丽'。”[13]

魏晋时期,因汉代经学束缚的解除,士人心态开始世俗化,出现了重感情、重个性、重欲望的风气。魏晋玄学的兴盛,一方面促使士人阶层摆脱名教的束缚,提高了个人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使士人阶层在精神上更执着于人生,在心态上更趋于世俗。正如罗宗强先生言:“正始玄风,从其特质说,它是建安重感情、重个性、重欲望的思想的理性发展。它探讨的许多命题,归根结底都与感情、个性、欲望有关。”[14]士人心态的世俗化内化到文学的审美趣味上就是重感官、尚轻艳的文学思潮的盛行。《文心雕龙·明诗》论晋诗:“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这繁缛新丽的审美趣味正是士人阶层世俗化的心灵世界的外现,也是那个乱世之下士人阶层在政治热情消退后借文学来艺术化人生的矛盾内心的折射。这种审美趣味的极端表现是以描写男女情爱为主,重音律辞采的齐梁宫体诗的盛行。齐梁宫体那轻艳靡丽的诗风,正是魏晋六朝时期儒学衰落后尚丽思潮在缺乏“雅”的补正情况下极度世俗化的必然结果。

“中古文学理论范畴的提出,都有其鲜明的针对性。”[15]“雅丽”范畴也一样,它虽然是中国美学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但其最初的提出却是针对六朝靡丽的审美趣味。早在陆机的《文赋》中就针对西晋文学创作的弊端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补救之法。在陆机看来,文章即使情感雅正,如失其艳丽,亦为文病。陆机主张雅艳兼备,但其重点仍在“艳”。饶宗颐先生认为:“若士衡,则以‘悲'为主,而以‘雅'救‘悲'之失于淫侈,以‘艳'救‘雅'之失于朴质,其所重盖在悲而艳。悲则承建安以来之侧重言情,艳则造成晋宋以后之趋于缛丽。”[16]刘勰继承了陆机既雅且艳的观点,标举“雅丽”范畴来限止六朝尚丽风潮的过度世俗化。《征圣》:“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在刘勰那里,“雅丽”是文学的最高审美理想,是周公孔圣之文的美学特征,是后世文章应师法的典范。“传统中国人有强烈的远古崇拜意识,强调慎终追远,学有本源。”[17]同时,他们又有统摄群言以成一家之言的强烈意识。刘勰正是打着商周圣人之文的旗号来为自己的一家之言奠定合法的根基。刘勰所标举的“丽”与“雅”的统一,是其理论整体构架中文与道的统一、艺与礼的统一、才与术的统一的理想模式的审美外化,是中国文化中儒道互补的结果,然穷究这一切现象的根源则在于中国哲学的中心观念:“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雅丽”范畴的出现标志着古典美学在理论上已进入它的鼎盛时期,随之而来的有着“神来、气来、情来”之称的盛唐诗风则是“雅丽”范畴最突出的感性表征,也是中国审美意识最完美的形象表现。纵观“丽”范畴的发展历程,由“清丽”而“靡丽”而“雅丽”,恰似走过了一个正反合的逻辑圆环,“丽”范畴在不断精细化、深刻化的同时也不断理性化、伦理化,而这也正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历史发展的缩影。

四、“丽”的美学内涵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丽”范畴处于较高位置,并在其自身的历史流变中积淀了深厚的美学内涵,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层面:文辞之丽、情思之丽和生命之丽。

如前所述,文辞之丽是“丽”范畴的最基本特征,它是“丽”的表层内涵,古典文论中用“丽”多取此义。如《汉书·艺文志》:“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此“丽”即指文辞的华丽,但因西汉诸家之赋多缺乏真情实感,固其文侈丽,实为文病。情思之丽是“丽”范畴的深层内涵,它决定着文辞之丽的成败。《文心雕龙·情采》:“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作家之文只有本乎真情,发乎性灵,其文才能美丽自然。故北宋范温《潜溪诗眼》云:“巧丽者发之于平淡,奇伟有余者行之于简易。”文辞的巧丽正是情感自然而然流露的结果,虽看似平淡却丽美无比。然而,无论是文辞之丽还是情思之丽,都是人的生命之丽的外化。生命之丽才是文学艺术具有审美价值,并得以长久流传的内在根源。

“中国古人因信奉‘天人合一',多注意从自由的生命活动的基点上考察文学,从而为自己建构起一个整体的,本体空灵的,且先于逻辑的生命世界。”[18]“丽”正是这个生命世界的审美表征。《易传·彖传上》释“离”挂:“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虽然我们从词义的角度讲“丽”是附着、依附之义,但如果我们从审美形象上看,日月星辰悬挂于天,百谷草木植被于地,这不正是天地万物之生命状态之所在吗?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人的体貌之丽不也正是人的生命力之充盈流溢的表现吗?当古人把“丽”引入文艺批评领域时,“丽”实质上正是主体驰骤扬厉的生命精神的艺术性显现。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丽”范畴会成为魏晋六朝美学的核心范畴,“丽”正是魏晋士人在自我觉醒后高扬个体生命力的审美表现,是人的精神的艺术化。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国文化中,生命之丽的状态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状态,它是古代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这种自由状态可以从艺术和人生两个方面显现出来:就艺术而言,它表现为对一切艺术法则的摈弃,在情景交融、主客冥一的艺术意境中感受主体心灵的净化,体验宇宙生气之跃动,这正是中国艺术之“丽”的中核;就人生而言,它表现为对一切名教伦理的解构,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心灵世界中寻求个体精神的解放,领悟万物生命之自由,这正是中国文化之“丽”的内质。综合上述对“丽”的审美内涵的分析,一言以蔽之,“丽”正是生命力之自由的感性显现。

注释:

[1][3][15]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m].北京:中华书局,2005:3,82,11.

[2]黄南珊.“丽”:对艺术形式美规律的自觉探索[j].文艺研究,1993,(1):20-29.

[4]参看汪涌豪《范畴论》第四章第一节.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7][9]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0,82,83.

[6]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4.

[8]漆绪邦.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

[10]姜亮夫.楚辞通故(第3辑)[m].济南:齐鲁书社,1985:836.

[11][13]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43.

[12]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39.

[14]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33.

[16]饶宗颐.论文赋与音乐[a].罗宗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40.

[17]汪涌豪.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统序特征[j].文学评论,2000,(3):76-81.

古典美学篇2

艺术创作要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和支撑,美学是指导艺术创作的理论依据,而古代儒家的美学思想、道家的美学观点和佛教禅宗的美学感悟是我国古典美学体系的源头活水。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于建立适应新时期艺术创作的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典美学;书画艺术;儒家;道家;佛禅

几千年来,我国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对美的认识、思考和论述,是汇成我国古典美学理论体系的源头活水,它滋润着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书画艺术的根系,使之绽放出绚丽多姿的奇葩。我们回味“源头之水”,旨在促进新时期艺术审美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一、儒家的美学思想

儒家群体以孔孟为代表,他们有很多关于审美的论断,略举一二便可窥见一斑。

其一就是孔子在老子区别理解“美”和“善”的基础上,倡导人们在艺术实践中把“美”和“善”统一起来。这就使得艺术审美有了极强的哲学辩证思想。《论语》中有两段记载说明了孔子的这个思想:

《阳货》:“子日:‘礼云礼云,玉帛

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八佾》:“子日:人而不仁,如礼

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前一段记载是说,“乐”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不只是悦耳的钟鼓之声,它还要符合“仁”的要求,要包含道德的内容。后一段记载是说,一个人如果不仁, “乐”对他就没有意义了。这两段记载都强调了同一思想:在“乐”(艺术)中,“美”和“善”必须统一起来。

笔者十分赞同北大教授、著名美学家叶朗对孔子关于“美”和“善”相统一的解释:“美”与“善”的统一,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是形式,“善”是内容。艺术的形式应该是“美”的,而内容应该是“善”的。

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正体现了孔子的这种美学思想。

王羲之《兰亭序》的艺术成就为世人公认,这幅“天下第一行书”是“美”和“善”完美统一的代表。从艺术表现形式上去体味,书圣用笔有藏有露,侧笔取势,起承转合,笔意畅达且自然精妙,结体变化多姿,匠心独运,风格古朴,神韵典雅。从内容和主题上去欣赏,文人墨客少长成集、群贤毕至,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观天察地、畅叙幽情,兴谈人生之感慨,悲论生死之虚诞。这种雅集真是千年美事时过难求,这种感怀方为大彻大悟令人明心醒事。这是一幅形式和内容亦即“美”与“善”统一得尽善尽美的不朽之作。

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形式角度去欣赏,长卷幅面承载着一河两岸景色,简练的笔触、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千百人物情态,通幅构图主次分明、虚实相生,通过市井的繁华表现当时国泰民安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只有长卷的幅面才能承载,众多的人物只有简练的笔触才能清晰再现,宽阔的幅面只有巧谋篇、妙布局才能使繁华得以再现,形式与内容(“美”和“善”)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其二是孟子关于“共同美感”的论述。他在《孟子·告子上》中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段话说明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人人都有相同的感觉器官,所以人人都有共同的美感。孟子的论述符合人的生理本能,符合人类对所品所见所闻等一切事物的审美共同感觉。当然,由于孟子所处时代的局限,他不了解人的美感不仅具有共同性,而且具有差异性(时代差异、民族差异和个体差异),但单从中国书画艺术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共同美感”观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就书法创作而言,作品的观者尽管身份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喜好和情趣不同,但他们对于书法美的感悟、评判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美感”的基础之上。假如我们把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刚入校门的六龄学童的初次写字作业放在一起作比较性试验,让接受过初级文化教育的人来评判二者的优劣,可以断言,没有人说王羲之的《兰亭序》不美,也没有人说六龄学童的初次作业不难看,这是人们对于艺术的“共同美感”使然。由此可见,评判和欣赏中国书画艺术是依据世人公认的“共同美感”的审美原则进行的。可以说。孟子是这个审美原则的第一起草人。

对绘画艺术的评判也是如此,这里就不做赘述了。仅从上面谈到的孔、孟两大家的精辟论述,我们就可体会到中国古典美学中儒学的成分及其对后世书画艺术创作的重大影响。

二、道家的美学观点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是老庄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提出的“道”、“气”、“象”、“有”、“无”、“虚”、“实”、“玄鉴”、 “自然”等对于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其中“有”、“无”、“虚”、“实”学说对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中的章法布局起着点石成金的作用。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有”和“无”构成了宇宙万物,如:地为有,天为无,地因天存,天因地在,缺其一则无另物;就现象界来说,世间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或者说是“虚”和“实”的统一,统一即是美的境界。老子的这个美学论断被应用于中国书画的创作之中,使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在章法布局上有了可供遵循的原则。

“虚”和“实”,是中国书画创作中时时要体现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概念理解上是对立的。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能巧妙地、合理地将它们进行调和使之达到有机而完美的统一,这正是对老子美学思想的践行。

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单从画面形式的表层意义上看,它对构图的要求相当高,要通过多种方法(如:知白守黑、虚实相生等)使观众的视觉与感知达到平衡;从艺术审美的深层次来品味,它要体现作者的美学素养乃至启迪观众的思维并从中得到教益,撩动观众的情绪并从中享受愉悦。所以,在构图上要求虚与实相得益彰,体现老子美学思想的精髓。具体地说,比如一幅梅花的构图,如果不懂得虚实相生的道理,将繁枝密朵布满整个幅面,该虚未虚,当实未实。不分主次,不论层次,满目繁花,处处枝条,令人眼花缭乱而不知重点,观众看后必定兴味索然,评价不高。

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用抽象的线条语言传情达意。相对来说,虽然书法不如具象的中国画那样通俗易懂,但书画同源,在某些方面书法与中国画有诸多相似点。清代书法家兼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其《艺舟双楫》中讲到,他曾受到邓石如的启发,邓在谈到书法的章法布局时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这段话谈到中国传统艺术书法和绘画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计白以当黑”,他倡导的做法就是在绘画的构图和书法的章法之中做到“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这正是对老子“虚实相生”美学观点的继承和实践。在书画创作中践行这个观点,不使幅面安排得过满过挤,留出必要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虚实相生而使画面更显空灵、更有生气。在通常情况下。对悬于展厅的一幅书法作品就其整体来看,欣赏者们不会用很多的时间从微观上考察书写者用笔的正误与否、点画的精到与否、线条的精致与否、结字的合理与否,更多地是从宏观上衡量作品的几个重要要素,如风格神韵、章法布局等,而章法布局的重中之重就在于“虚”与“实”的辩证处理上,该疏则疏,该密则密。

三、佛教禅宗的美学感悟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是多学科、多门类学问的集大成者。不只儒家、道家的审美观对中国书画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千百年来,佛教禅宗的美学感悟也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很难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找到佛禅美学感悟的具体表述文字,但能从可以见到的只言片语和佛禅信徒的艺术实践和论艺言语中归纳出佛禅美学感悟的大概。佛禅崇尚精神生活,追求最崇高的境界、最透彻的觉悟、最正确的真理,这是被凡夫俗子视为玄妙学问的大智大慧。佛禅是怎样看待世间万事万物、以怎样的思维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最高追求呢?其实就一个字:悟。怎样悟?——苦行、戒律、禁欲、禅定!在这些清规戒律的约束下讲求强制的修炼和对佛法的自悟。

古代中国书画艺术的践行者们受佛禅感悟的影响,并在对万事万物的体察和研究中“悟”出了书画艺术美学的玄机,他们或信佛体事,或参禅悟理,把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悟运用于书画创作过程中,使笔下之作蕴含佛禅思想的玄机妙理。历史上有很多书法大家本身就是佛禅高僧,他们以佛禅的思维方式研究书法,以苦行精神习练书法;还有为数不少的士大夫书家或与禅僧有密切的交往、深厚的友谊,或在禅学上有精深的研究。这样的实例许多朝代都有。

杨隋(炀帝)以前就有智果、怀仁等僧人把书法当作修炼自身的功夫来做:怀仁历二十年集王字成《千字文》;智永历三十年写《千字文》800本广赠各寺院。

唐初书家虞世南撰《笔髓论》,其中谈到书法时说:“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其中“必须心悟”、“澄心运思”和“神应思彻”强调的就是,要按佛禅的要求在苦练中自悟书理;中唐书家怀素本身就是佛禅中人,他的大草书法无疑是从禅悟中变出新貌的;晚唐的僧人书家释亚栖基于自己的顿悟认识到一个从未被人发现的重要规律——“凡书通则变”——这里的“通”作“通晓”解,“通晓”即彻悟,说的是只要彻悟了书法的玄机就能变出属于自己的书体来。“若执法不变,纵能人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是书家之大要”。他的这段论述正是禅悟的结晶,一语道破自悟通变、创新自立的玄妙。

宋代大书画家、文学家苏东坡与僧人佛印过从甚密是人所共知的,他非寺中人,却通佛家理,并使自己的书画作品散发出佛禅境界的香火味。佛禅思想对苏东坡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可从黄庭坚对他的评价中看出。黄庭坚说苏东坡的诗、书、文具有脱尽凡俗的禅意;其实黄庭坚本人也笃信禅宗,自言“是僧有发,似俗无空,非梦中梦,见身外身”,难怪他评说苏东坡时用禅家语以譬喻,也难怪他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行、草书脱尽唐法,尽显宋意。

不仅宋代不少书画中渗透着佛禅思想,宋以后的许多艺术美学观点也在佛禅的影响下形成。后人有言: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那么,宋尚何“意”?说到底是尚禅意,即借书画来表达他们对世事万物的别样感悟,把功名利禄、冷暖炎凉置之度外,让心灵进入幽、深、清、远、淡泊、宁静的境界。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也是著名的禅宗居士,自名其书斋为“画禅室”,他作书画喜用淡墨,章法安排力求简约疏朗,这分明是在寻求一种清谈绝俗的境界。他也常常以禅理论书论画。

清代的石涛、八大山人等,无心求媚以迎合时俗,笔下的画有荒寒、空寂、冷漠的禅境。笔下的字也是冷漠于世、简疏于情,同样是禅意的清苦意境,但又透出难得的清新。

民国初年,禅意书画仍为有识者所继承,不仅有人在佛禅感悟和至高精神境界的启发下创造了空灵缥缈、远离尘世般的书画艺术。还有一些自鸣清高的文人墨客也从佛禅感悟中汲取营养,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寻求虚净自足的意境。

以上所列只是想说明一点,由于佛禅感悟的影响,我国古时众多书画家的艺术创作在升入到最高境界时,并非以书画来寄托心志、抒发感情,而是以寻求对宇宙自然存在运动规律的解悟。这就使得佛禅感悟左右着中国书画艺术的审美,使书画艺术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崇高的境界。

古典美学篇3

我国的大学德育,是指大学教育工作者以社会优秀品质理念为基础,计划和体系的对在校大学生开展思想、品德和政治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并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认识,积极参与体验与实践,帮助他们形成社会主义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大学生,是国家知识群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复兴、发展和腾飞的希望;同时,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德育工作。然而,在近一段时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不求进取、放任自流,不愿关爱社会和他人,轻视诚信的状况。他们或是无明确学习目的,处事功利化,将自己和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割裂开来;或是处事以个人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或是凡事只重利益,不愿意付出和牺牲;或是只关注个人的学习发展,对各种不正之风熟视无睹,缺乏对正义感;甚至有部分大学生表里不一,对诚信没有基本的信仰和坚持。导致上述各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的两个方面: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大学生可以轻松便捷的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同时,大学生活是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独立的重要阶段,在大学里,学生开始自己对学习和生活做出选择,而不再是由家长或老师进行统一强制的安排。这导致部分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网络信息中去,无法自拔。虽然各高校都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德育工作,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但由于网络信息的获得的简易性和隐蔽性,部分学生逐渐受到暴力、色情、低俗等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在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其次,受近些年来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高等院校在教育和科研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了重理轻文的现象。各高校普遍的出现了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的状况,在课程设置上,缺乏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方面,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待遇不如科学学科的教师;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对大学生几乎没有人文素质的要求等等。如何才能缓解并扭转这种现象呢?这必然要求我们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着手,不但要学会通过网络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将学生从网络虚拟世界更多的引向现实世界,也要对学生进行丰富的人文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接触、学习优秀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我国数千年来传承发展的具有深厚文化蕴意和人文精神的古典文学,正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优秀材料。

二、大学德育中的美学思想和古典文学

(一)中西方德育中的美学思想

在中国数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过程中﹐历来主张“德治”,强调“以德教民”,将德育放在首要的地位。古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教是居首位,这即是对德育的一种倡导。其后的“乐”和“书”分指音乐诗词造诣和书写作文能力,将文人的审美、知美和造美统一到个人的学识修养中去。到了近代中国,无论是清末维新运动,亦或是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教育者们都始终将德育和教育放在并重的地位,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时期的学者大都强调学以致用,学以强国,强调师夷长技以自强。这一时期,王国维以哲学角度切入,向国内引入了“美学”概念,他在《哲学辩惑》中提到“教育学者,实不过心理学、伦理学、美学之应用……今夫人之心意有智力,有意志,有感情,此三者之理想,曰真、曰善、曰美。”强调了真善美作为美学德育的核心,是接受教育者必须具备的品质。从西方德育历史来看,美学思想贯穿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是美德,认为美德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养;同时期的《荷马史诗》描画了大量的自然风景,体现了当时人们初步的审美情感,描写了英雄们“勇敢尚武”,凝聚了当时代的最高美德;到文艺复兴后,随着西方社会思想的解放,德育中的美学方法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莎士比亚通过诗歌和歌剧阐述了他对美的理解,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18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哲学家约翰洛克提出在娱乐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主张,他提倡在教育中加入更多快乐且无害的娱乐活动,同时极力反对无聊且有害的消遣;20世纪前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艺术理论得到发展,提出要把艺术和审美作为人类解放自身的路径和方法,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别林斯基就认为:“通往全民福祉的道路,是自觉,艺术能促进这自觉,并不下于科学,在这儿,艺术和科学是同样不可或缺的”。而到了现代,西方国家越加重视价值观教育,他们通过新媒体的手段,将美学方法应用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或是兴建如艺术馆、国家公园等公共设施,利用艺术教育的方式进行爱国教育,或是通过网络信息等新媒体方式以及传统的电视、广播、杂志等大众媒体形式传播他们的道德意识。

(二)古典文学和我国当下大学德育中的美学思想

大学德育中的美学思想,更多的是指通过审美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树立和发展。它并不需要我们对学生展开专业的美学学科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认识美、了解美和分析美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与丑的观念。在大学德育工作的审美化培养实践中,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是一个重要方面,文学、书法则代表着另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从上古的《易经》《诗经》《礼记》《春秋》《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中华优秀文化的名篇巨著,到其后各朝代优秀文学家、诗人、思想家们遗留下来的文学著作,无不包含着爱国忧民、仁善礼治、创意进取等优秀的民族精神。流传于今的中国古典文学,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变幻和千锤百炼的历史沉淀,无不有着强烈的古代精神,它们仿佛历史的窗口,让我们透过它们品味一个又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他们好像思想的果实,让我们去聆听古人的人生和智慧。

三、大学生美学德育中的古典文学教育实施建议

(一)设立古典文学课程,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一直以来,课堂教育都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最主要形式。因此,古典文学的学习,最直接的方式仍然要通过课程的方式得以实现。笔者观念里的古典文学课程,必须要包含以下三个要素,首先,要摆脱以往时间线式的或者主题线式的教学设计。古典文学的课程,重在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习,要竭力避免将课程上成了文学史或者主题课。因此,任课的教师可以不是专门的中文专业出身,但必须对某些古典著作有专门的爱好和研究;其次,课程不只要注重教师的讲解,更多的时间,应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课程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人文思考,因此教师在对课程和所讲解的内容上有更大的包容性,除非出现根本性的错误,应该允许学生提出各样的想法,再进一步加以提炼和总结。最后,古典文学的课程,原则上应该成为所有在校生的必修课,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口径问题,许多学生出现了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甚至部分人文社科类的学生,也存在着口头表达能力差,书面表达能力一般的问题。笔者在几年的高校工作中,发现部分文科生的论文写作,也存在着严重的逻辑不清,用词不明,句式混乱的问题。如今,有部分高校已经尝试设立与古典文学有关的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几乎所有的古典文学课程,仍然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存在,缺乏笔者在上文中提出的三要素,导致效果逐步减弱,学生热情也逐步降低的状况。所以,笔者建议能够在高校中开设两个学期左右专门的古典文学通识课程,通过课程实践过程,找出问题,提升课程的质量,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贡献力量。

(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弘扬古典文学精华

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首先依赖于丰富与古典文学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许多人回忆大学的校园生活时,记忆最深刻的往往都是大学里组织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充满意义的大学活动,不仅让大学生乐在其中,也让他们充分的通过活动,展示自己,探索社会,锻炼能力。因此,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开展古典文学的学习,往往能起到比课堂教育更深远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提出的那样,中国古典文学的教育,绝不只是简单的文学技巧的教育,而是以文学为手段的道德伦理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方法教育和情商教育等等。高校学生工作者和教育者,要充分的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结合古典文学的艺术熏陶作用,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举办形式丰富、趣味和知识并重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如创立古典文学的书友会,成立古典文学的宣讲协会;开展演讲、吟诵、歌唱、改编、书法等形式的比赛活动;举办经典诗文书画展览、戏剧表演活动、古诗文改编成舞蹈等可视作品,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校园里加以放送;邀请知名学者开展古典人文知识大讲坛活动等等。校园文化氛围的积淀,则有赖于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长期坚持。目前,从建校时间划分,我国主要有三类高校,一类高校在建国前乃至清末就已经建校,有着漫长的历史;一类高校是在建国初期,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建立,此外是近些年来新办的高校。这三类高校,总的来说呈现出建校时间越长,校园文化氛围越浓厚的状况。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将文化氛围的浓厚程度和时间划上等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建国初期的几大文科为主的院校,普遍比建国初期建立的几大工科院校有更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也是因为文科院校中会有更多和古典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文化传统。

四、结语

从艺术形式上来看,中国古典文学具有成熟和多样的形式,既有朴素高雅的先秦散文,也有豪迈清旷的唐代诗歌,或是优柔婉转的宋元词曲,经常研读中国古典文学,必定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水平。从思想精神上来看,中国古典文学包含着爱国、诚信、务实、友善、公正等等积极乐观的品质,绝对可以对学习者的人格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利用古典文学知识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也要注意慎重的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产生消极影响。

古典美学篇4

前言: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当前形势下,对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逐渐引起了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中的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中,占有着一定的优势,是实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最佳途径。高中语文中的古典诗词以其精简的形式,以及深远的意境,对培养高中学生的美育教育有极大的优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运用古典诗词,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自身的古典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在美育方面的理解能力。

1.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教育部门对高中语文古典美育教学的日益重视,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高中生进行美育教学最好的教育方式。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的对高中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美育教学,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以及对美的感知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国大部分高中院校,对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育,都普遍存在着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方式。在紧张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大多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就逐渐的忽略了对学生古典诗词中的美育教学,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高中语文教师的这种应试式教学方法,与对古典诗词深刻意义的欣赏的不足,就导致了大多数的高中生,都缺乏对古典诗词中美的感知能力。其次,除了高中语文教师对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的忽略,高中学生自身也有相应的问题存在,因为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高考成绩有帮助的学科,而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也是保持着可学可不学得态度。因此,想要提高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首先要改变的是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应试模式教学,加强对学生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除此之外高中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也是古典诗词美育教学的关键,如果学生自身达不到对学科的重视,就算高中院校有完善的美育教学,仍旧无法改变学生的美育教学缺失现象。

2.古典诗词美育教育的基本策略

2.1 加强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古典诗词的教学,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对句子的领悟,因为在古典诗词中,对句子的领悟是尤其重要的步骤。如果学生不能对古典诗词中的句子进行领悟,就会出现学生不理解作者意思的现象,也就无法体会理解古典诗词的美妙之处。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对古典诗词语言的领悟,就显得尤为重要。古典诗词的特点在于语言精练、优美、传神,在高中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对古典诗词语言的领悟程度不同,所得的感受也不同。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从语言方面入手,加强学生语言领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言知觉,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典诗词文化。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语言有更深的体会,例如在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古典诗词进行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诗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感受诗词中所描绘风景的同时,来体会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诗词的语言有更深入的领悟。

2.2 采用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在古典诗词上的美育。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影响,高中生的生活也随之变得丰富多彩,如果高中语文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教学,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有资深的专家指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高中语文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科学有效的运用现代的教学设施,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高中语文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在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新技术,来改变枯燥的课堂气氛。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教学的同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融入到古典诗词的意境当中,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作者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将影视作品,作为教学素材融入到古典诗词教学中,来加深学生对时代背景,作者的身世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进一步的加深了解。语文教师通过采取现代的教学手段,来提高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深入研究,对古典诗词的美育教学有极大的帮助。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些,对古典诗词有研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对古典诗词的自主研究,对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学因素有更好的认识。在高中语文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弥补对古典诗词认识的不足之处,对古典诗词的美育教学能达到更好的境界。

3.结语

古典美学篇5

“古典”一词被翻译作classical or classic,体现了古典中蕴涵着的典范之义,由此也将古典的概念延伸至美学价值观。音乐一直以来用它的和谐之音、美妙之乐给聆听着带来生理、心理层面的诸多感受。中西方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演变,音乐的意境、体裁、表现力等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典范亘古永恒。笔者从中西方古典音乐的范畴、形态、美学观念、文化精神等方面浅论中西方古典音乐之美学价值。

一、 论古典音乐范畴的美学价值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在中西方的范畴求同存异。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然而即使本文由收集整理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一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自于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中国古典音乐最基本的要素为节奏和旋律,分为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并能反应现实生活的艺术。最早的器乐记载于大禹《大夏》中的籥,最早的声乐黄帝时《弹歌》。相对应的表现形式为器乐作品、声乐作品和综合作品。在中国古文明时期就存在音乐的流传,在春秋时期,更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发展之势,而那时的欧洲音乐相对落后很多。西方古典音乐经历了早期、中期和盛期三大阶段。

二、论中西方古典音的形式形态美学价值

四音音列作为西方古典音乐体系调式构成的基础与中国古典以三音小组为核心的五声性存在不同。四音音列构成西方古典音乐的教会调式或中古调式。中国古典音乐的“宫、商、角、微、羽”五种五声调式,有“五声、七声”。多声部的组织方法或规律的处理和思维方式,中国古典音乐多为横向伸展的线性思维,表现多为单声;而西方能兼顾纵向配合的网状体力思维,表现注重主旋律于其他部分的和声。节奏方面,中国古典音乐在此基础上多有变化,创作者的自由空间较大,西方音乐强弱拍交替均匀规律。中国古典音乐更注重意境的呈现,如中国古典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堪称意境美的典范,曲调清新优美,以琵琶表现江楼钟鼓和急浪拍岸、二胡重在渲染淡远之情、古筝的跳跃舒缓似汩汩水流、舟子晚归、渔歌互答的悠扬之美被洞箫表现的淋漓极致,各种乐器围绕同一主题,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体现了中国古典音乐意境追求的美学价值。西方音乐重在求真和开拓,音乐的形态表现上纵横兼顾使得旋律更富饱满的立体美感,结构上也能有效的做好多层次、首尾呼应。通过对中西古典音乐审美观念的比较,可以发现中方注重“神”、“意”,而西方重实体,重“形”,由此产生的美学审美的

观念就具有较大的不同。

三、论中西方古典音乐美学观念的美学价值

西方古典音乐以模仿论为主体的美学观和艺术观,强调了源于生活的对比性和戏剧性孕育于音乐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中的冲突表现以及对抗性的表达在中国古典音乐中比较少见的。18世纪,西方音乐崇尚自然与理性的美学观念和具有启蒙思想的人性张扬。探索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和寻求理性意识的和谐性、秩序感成为这个时代美学思考和艺术审视的主要内容。在中国音乐史上,“中”“和”的美学观念一直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儒家提倡恬静淡雅的中和之乐,道家则主张法天贵真的自然之乐,不难看出,都将和谐作为一种音乐审美的崇高理想。不难理解以“乐”为“礼”的应用,和谐人际关系、和谐规范、和谐发展的观念在中国音乐的情与景、虚与实、明与暗、隐与显等辩证认识中相互渗透。西方强调善与美对比,音乐则注重善于美的统一。礼乐互动,礼兴乐盛才是中国古人理想的文明社会。在中国古典音乐中,表现“和谐美”的作品非常广泛,其中古琴曲《流水》神与形并茂、情与景交融,将自然的生命力表达的充分饱满,使聆听着崇高感情得以升华。音乐节奏自然流畅、玩转跌宕,感受着油然而生无限遐想、犹如身临其境。《流水》曾被美国携带到太空船上,向宇宙发射以寻求其他高级生物,也加体现出其美学价值无限延展。

四、论中西方古典音乐之文化精神的美学价值

西方古典音乐的文化精神主要包括了哲学、生活,音乐有强烈的戏剧性和动力性,艺术创作中充分吸取生活素材。如海顿吸取采用德国、奥地利民间音乐音调、句式、结构、风格来创作的《g大调第94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乐句方整、和声简朴,风格简洁、清新。莫扎特《魔笛》中采用德国、奥地利民间风格、通俗歌曲、新教圣咏式音调而取得很大成就。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的淳朴是他对大自然热爱的自然表达。中国古典音乐更显简朴精神,注重的是“神”似而非“形”似。中国古典与哲学、中国文学渊源深厚。先秦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总是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如《乐府》、隋唐的变文、唐代的律诗、宋代的词牌、元代的戏曲,音乐同文学交相辉映、共同发展。中国的古典乐曲基本上都是标题音乐。每一个标题后面都隐含着一段文学的叙述和描绘。如《琴赋》、《苏武牧羊》、《高山流水》、《胡笳十八拍》、《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山居吟》、《渔舟唱晚》、《阳春白雪》等等,感受这些古典音乐,带来轻松愉悦,领悟真善美意境。中国古典音乐对于创作人的个人素质要求高,所谓琴、棋、书、画四艺兼得,而代表音乐的琴位居首位,可见其文化地位之高。中国文化往往体现着以生命为本体,注重“中”、“和”,而西方文化类型属于空间型,不像中国的时间型文化体系,西方的这种空间型文化更加固定,且思维方式也多立体感。中国文化没有空间型的束缚,更彰显时间的无边际、无限延伸,因而在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处理上多体现出流线型的创作模式。这也是中西方古典音乐美学差异。

古典美学篇6

一、引导学生认识并体悟古典诗歌中的各种“美”

古典诗歌是一首精妙的音乐,优雅温和却不张扬;古典诗歌是一弯清浅的溪流,纯净透明却意境幽远;古典诗歌是一幅美妙的画卷,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情景交融,情韵深厚。以上种种则是诗歌“美”的总结,同时这也是诗歌美育渗透的基础与前提。诚然,要想积极有效渗透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并体悟古典诗歌中的各种“美”显得尤为重要。

古典诗歌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语言美。古典诗歌语言凝练,音韵和谐,节奏明朗,抑扬顿挫,读来别有一番风味。严谨、凝练、工整与优美的语言是古典诗歌独有的“美”,也在正是由于这种美,古典诗歌经久不衰。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语言对仗工整,音律和谐,读来十分悦耳,让人久久回味。二是色彩美。每一首诗歌均是一幅魅力十足的画卷,画卷色彩斑斓,形象生动,意境感人。三是意境美与情感美。古典诗歌融入了诗人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渗透着诗人的独特的情思,体现出超乎寻常的意境美和情感美。例如,杜甫在《望岳》中塑造了泰山雄伟壮观的美景意境,抒发了青年时的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自信情感。

二、巧妙创设诗歌美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与信心

初中语文古典诗歌中美育渗透需要有与之相协调的趣味美育情境,故教师应多途径创设诗歌美育情境,让学生受情境感染和熏陶,继而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古典诗歌蕴含着语言美、色彩美、音乐美、建筑美、意境美、情感美等多种类型的美,要想充分挖掘这些“美”的形式,必须借助于美育情境的构建,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与信心。

具体来说,在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美育情境的构建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趣味故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启发诱导教学法等。例如,崔颢的《黄鹤楼》是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精品,这首诗是诗人登楼抒怀之作,格调优美,意境深远。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美育情境。如何激发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呢?教师可首先为学生播放“黄鹤楼美景视频片段”让学生于美轮美奂、声色兼具的视频资料中领略黄鹤楼的非凡之美。继而,教师可播放《黄鹤楼》经典朗诵音频,让学生从播音员甜美、优雅、清韵但有气势磅礴的语调中感受《黄鹤楼》景之美、情之美。

三、重视朗读与品鉴,感受古典诗歌独有的审美情趣

朗读与品鉴是是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渗透的主要途径。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与点拨之外,更重要的是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在反复细致朗诵、字字斟酌、句句品味中提升审美能力,所谓“诗言志”“诗缘情”,诗歌是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而这种喷涌而出的情感只有通过细致朗读品鉴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故教师要重视朗读与品鉴。

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有感情地、虔诚地朗读。诗歌的朗读绝非是一般的朗读,它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并依据诗歌韵律、基调、音韵、情感等有感情地、抑扬顿挫地去朗读,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感受诗歌之美。例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描写男女离别的凄美爱情诗,诗歌洋溢着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读来虽哀婉凄切,但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读时应尽可能读出诗歌意境之哀怨,情感之凄切。其次,重视在阅读中品鉴。这里的品鉴指的是作者通过阅读增强对诗歌美的认识与理解,继而提升审美情趣。

四、教会学生古典诗歌正确的审美方法,提升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仅需要学生要有感情地去朗读,同时也需要学生能从诗歌字里行间读懂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学会鉴赏诗歌。诗歌鉴赏是学生挖掘诗歌审美元素的直接途径,是教师进行诗歌美育渗透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多层次鉴赏之外,还要教会学生科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让学生积极鉴赏,自主探“美”。

对古典诗歌的鉴赏,一般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诗歌修辞运用、表现手法运用、诗歌内容结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等。这里笔者以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例进行说明。这首诗全诗感情真挚,情意悠扬,起伏跌宕,情郁中蕴含豪放气息,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又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具体的鉴赏中,教师可引领学生从表现手法上、内容上以及情感表达上来鉴赏。表现手法主要有寓情于景、情境交融。内容上,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各有侧重,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展示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内心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这首诗歌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人生哲理。诚然,每一首诗歌的鉴赏均可以从以上几点展开,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鉴赏诗歌。

古典美学篇7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美学思想;形成与发展

1引言

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多数被用作达官贵人的私邸,在生活性的基础上加以艺术欣赏价值。当代的古典园林建筑多是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被设置为旅游景点,如颐和园、苏州园林等,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依旧被视作艺术的瑰宝,其所表现出的艺术美学思想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于美的认知及在生活中对于此种价值的追求。通过对古典园林中艺术美学思想的具体分析,有助于增强社会对古典园林的欣赏认可、对美的价值的学习,也有助于我国园林艺术的后续发展。本文则主要阐述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古典诗词、书画与园林美契合之美[1]。

2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2.1儒家“仁爱”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儒家作为对中国艺术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之一,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也极大。孔子、孟子所主张的“仁爱”思想体现在园林中即注重人心的感受,一切事物要“尽善尽美”,园林景色既要充满美感,也要能对人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引导[2]。孔子认为的“君子比德”,“仁义礼智信”,无一不潜移默化影响园林的整体结构规划,如中国文人对于松竹梅的偏爱,包括园林中多数“石”的设置,都在表明文人对于以物体现自己内心的“德”,表现自己正直清高、刚正不阿的品格。《论语》中“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上不与天地同流”属于早期文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追求,也逐渐影响到日常生活中园林的设置与自然风景相结合。

2.2道家“自然”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道家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典园林与自然景色的契合度。老子留下《道德经》,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体现了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出世”思想与儒家“入世”思想差异较大,却在园林艺术中得到了统一。许多文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让他们在道家“崇尚自然、追求无为”思想的影响下选择了避世,开始寄情于山水,将自身艺术美学思想融入到居住的园林中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园林中引入更多的自然景色,通过对其空间、色彩、结构的设置,以微缩山水为主体、动植物为点缀造就浑然一体的自然美景,来追求“天人合一”的效果。同时,道家主张的阴阳学说所体现出来的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更进一步推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发展,“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体现了古典园林所代表的美学价值。

2.3佛教“无相”观念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被当时人民所接受,“南朝四百八十寺”中足以体现当时的寺庙建筑之多,其美学思想也逐渐传播开来。佛教与儒家有相似之处,以小我成就大我、心的感知的重要性,主张“心识”、“无相”,讲求“美由心造,心融万有”,园林艺术在此影响下更加主张意境的创设。园林建筑在与自然景物融合之中加入“留白”的概念,即对“无相之象”的空的追求,避免设置繁杂的景色布置,利用部分的留白来制造一种整体的意境,如长廊墙壁上小窗的设计、湖边孤零石头的安排,更助于用心来感知其美感。

3中国传统诗词艺术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中华诗词不仅占据了文学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在园林艺术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价值。系统来看,中国山水诗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其所构建的意境不同,在园林中的体现也不同。婉约派主张一种委婉含蓄、深思缜密的意境表达,“小桥流水人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红藕香残玉簟秋”表现出一种“柔”的美,如园林中小桥流水的设置。豪放派追求一种浑然一体的大气、磅礴之感,“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体现在园林中则是一种整体粗犷、蓬勃的状态,如奇林怪石的穿插[3]。中国人讲求“中庸之道”,极少全部应用某种价值,而是取各处之长来促进整体建设,而古典园林所体现出中诗词美感就是整体融合的“刚柔并济”之美。园林的设计会有小桥流水和石块的穿插,花鸟鱼为“柔”,石雕、石块的布置又为整体添上一份“刚”。古典园林通常以牌匾、楹联来与景色相配,如苏州的“月到风来亭”,使人先入为主产生一种主体意识,随之感受到月明、风清的雅致,更添诗情画意。楹联往往与牌匾相配对,将其放置园门旁或园中亭台楼榭的柱子上,内容大多对称、工整、意境雅致,是园林艺术中诗词的另一种体现。将诗文与景色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常常对景联诗,以景对诗,以诗应景,在一定程度上烘托了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4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传统书画艺术是两种相互并进的艺术,书画以景色为基础进行的创作,而书画作品中蕴藏的美感又进而提高人造园林的欣赏价值。中国文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园林作为一种默声的诗画,融入了较强的诗情画意,中国书画所体现的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景色感知的影响。(1)传统书画艺术讲求留白和整体意境,尤其是中国水墨山水画,黑墨白纸的强烈对比、大片的留白展现深远的意境,书法也是如此,横竖之间的空白更好地体现字体的整体结构美。园林在构建立意之时也是如此,以具体的空间布置来仿照山水的意境,设置大片的留白避免让人审美疲劳、引发回有余味的感受[4]。园林的设计就如同书画家在创造作品之时的思考,讲求虚实、收放、高低,以具体的景色或画面、线条来构建整体的美感,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其中山水韵味无穷无尽。(2)两种艺术的内部联系也颇为相似。南宋时期山水画艺术达到巅峰,绘画更加注重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紧密联系,以南宋时期出名的《溪山清远图卷》为例,以树木丛林为起点,寺院隐于其中,小桥联系起楼阁与山水,从阁的角度来看,水天相接,船帆点点,接着山峰迎面扑来,险峰几乎与水面相接,一转笔便是海阔天空,景物舒朗。其间以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构建整体的深远意境,树木、楼阁、山水浑然一体,点面结合。园林建设也是如此,如滕王阁、岳阳楼的建设,依山傍水,都给人一种建筑与景色合为一体之感,建筑为点,山水为面,两者相互配合,发挥出更大的欣赏价值。园林中经常采用这种借镜、移景的方法,从点开始达到面的布局,点有点的独特美,面有面的大意境。借用书画的理论来建设园林,能够将园林的空间安排更为合理,各部分独立可赏,化为一体又不觉得突兀,艺术价值又得以提升[5,6]。

5结语

古典美学篇8

一、古典舞身韵及其审美

“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的舞魂,是外部身法和内在神韵的总称。一个古典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而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神,即神韵、心意,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劲,就是力,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也就是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这四大动作的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这些文字又与元素性动作高度统一、协调,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

1.形。表现为形形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中国古典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湾”和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辗、拧、转、韧”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

2.神。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心、意、气”,正是“神韵”之具体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准确的解释形和神的联系。

3.劲。“劲”要培养舞蹈者在动作时力度的运用不是平均的,“劲”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指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指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劲”指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做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

4.律。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来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反律”也是古典舞律动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如“双晃手”,当臂向左晃时,身要有向右拉之势,才能显示动作的圆润与韵味,可以产生奇峰叠起、出其不意的效果。一个动作和动势的走向分明是往左,突然急转直下往右,或者由向前突变向后等等。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之精奥之处。

二、古典舞身韵课程的特点

现在的古典舞教学一般是将基训与身韵作为两门课程安排,不免会给人一种错觉,即片面认为基训是主科,身韵是副科,基训是学生训练的关键,身韵是为加强风格而设立的点缀课。假如基训课和身韵课体现的是各自的质,而不是统一的质,那么就形成了“两层皮”的局面,很难形成一个统一于一体的古典舞风格,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片面追录古典舞的形,却忽略了古典舞的神,而我们要求的恰恰是形神兼备。只有劲与律的协和统一,才能全面的达到古典舞训练的基本要求,这才是二者训练所要求的一致标准。就是要求在基训课教学中的每个动作、每个过程、每个细节、每个过渡的环节动作,静与动的变化,技术与技巧的操作,都要由身韵的“神、形、劲、律”来统帅,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即使是两门课的设置与安排,也能达到合二为一的效果。就目前而言,两门课程的安排要求我们任课教师把握一个标准,在基本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将身韵渗透到基本训练的全过程,在课堂中体现中国古典舞的精髓。

三、如何做好古典舞身韵课的教学

1.做好素质训练

首先要从训练的角度开始建立,同时要解决形体、素质、技术技巧、艺术表现力等训练,直到舞台上形象塑造训练等任务,以解决肌肉素质、软开度、耐力、爆发力、韧性、重心等方面。比如“前旁搬腿”要完成180°,而且还要求主力腿、动力腿都是绝对的直膝,且主力脚半脚尖,控制到最高度,并保持很长时间(两个八拍)。这说明在素质训练上要向动作的极限要求发展。所以说古典舞基本训练的目的是着重解决学生身体的基本素质问题,以跳、转、翻等技术技巧来增强舞蹈表现力,这可称为技法训练。

2.牢固把握身韵的元素

身韵的元素,包括基本技法、身法、呼吸、形、态、点、线等诸多核心因素,在教学当中,要基于“从元素出发,从韵律入手”。这样的教学方法,以“云肩转腰”、“风火轮”为例,它们的素材并不是很多,然而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云肩转腰”既是元素又是韵律,元素中有韵律,韵律又通过元素展现。“风火轮”在基本功训练上腰部是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环动,所有拧、倾、圆都在其中,有很强的生命力,再加以繁衍,既有训练价值,又有实用价值,足可以派生出其他动作。正如唐满城教授所说:“提炼元素、发展元素、运用元素,是解决身韵训练之有效办法。”

3.体现身韵的表现性

对于舞台上的人物塑造似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不多,但任何动作都应充分展现出它的艺术表现力。也就是说,在古典舞的训练中,应注意动作的性格化、气质上的感染力,在音乐、组合上的处理应注重训练“刚武气质”型、“柔韧舒展”型,以及灵巧敏捷、龙飞凤舞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和要求。

总之,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加快促进民族文化建设,认准方向、更新观念,把中国古典舞艺术传承发扬下去,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中华民族。我们应坚持开拓创新,把古典舞建设推向一个新台阶,促进民族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赵丽敏.中国古典舞神韵在教学训练中的价值[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4).

[2]唐满城.论中国古典舞的“形、神、劲、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0(5).

上一篇:保健专业范文 下一篇:场馆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