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范文

时间:2023-11-02 03:10:58

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篇1

【 关键词 】 智能化;智能教室;智慧课堂;教育云平台

【 Abstract 】 The study of smart classroom and wisdom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a new important task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s a product of the stage of the classroom development and change, smart classroom has been designed and used to serve the wisdom education, thus making it not only intelligent spac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t also an ecosystem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 Keywords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mart classroom; wisdom classroom;education cloud platform

1 引言

“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智能化环境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为此,人们也希望利用智能化环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如今,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院、智慧校园等智能化环境正离我们越来越近,在此背景下,教育技术工作者对“智能教室”的研究也逐渐开展。目前,关于智能教室和智慧课堂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全球知名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小学校等机构的关注,智能教室和智慧课堂的设计已经成为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2 智能教室的构成及功能

智能教室,又称“智慧教室”或“未来教室”。它的基本概念:一个能够方便对教室所有设备(计算机、投影,音箱、交互白板等)及环境(温度、光线、空气质量等)进行智能控制和操作,有利于师生无缝地接入资源及从事教与学活动,并能适应包括远程教学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以自然的人机交互为特征的,依靠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的增强型教室。智能教室的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它的构成体现出设备先进、操控方便、资源丰富、交互流畅、教学方式灵活等特征。

智能教室的智能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功能方面,主要包括课堂笔记的自动化、课堂实录、设备控制自动化、智能远程教学等几个方面。

2.1 课堂笔记的自动化

传统的课堂模式经常是教师忙于讲课及板书,学生忙于听课与做笔记,而学生的听课与做笔记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这种模式显然对课堂学习的效率是不利的。在智能教室中,学生再也不用做笔记,只需认真听讲就行,教师的所有板书都可以自动保存起来,并以电子文档的方式传输到学生终端中,或者通过打印设备打印出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课堂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比笔记记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板书、演示讲义、现场视音频和其它与教学相关的所有活动都可以通过“智能视讯设备”进行记录并保存下来,并自动上传到“教育云平台”中,成为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当学生有需要时,可以随时随地播放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不仅方便复习,而且可以让学生补学错过的课程。

2.3 课堂互动与协作学习

智能教室的核心是互动,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课堂互动的重要设备。它集硬件与软件为一体,并连接到“教育云平台”上,教师可以在白板上随意调用各种素材或应用软件教学,并且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智能教室中,学生能够利用无线终端进行互联,既可以实现教室内的小组互动,也可以与远程的学习者或专家进行互动,完全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多方面的互动与协作学习。

2.4 远程教学的智能化

远程教学是智慧课堂的一个方向,智能教室引入交互空间的概念,把一个普通的教室空间增强为一个教师和远程教育系统的交互界面。在这个空间中,教师可以摆脱键盘、鼠标、显示器的束缚,而用语音、手势甚至身体语言等传统的授课经验来与远程学生进行交互。现场的课堂教育和远程教育的界限被打破了,教师可以同时对现场和远程的学生进行授课。

2.5 教育云平台的运用

教育云平台是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平台,它能够灵活地统一管理和调度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种个人终端,经互联网连接到教育云平台,获取学习信息服务。教育云平台能够发挥强大的计算能力,提供在线的远程教与学的资源,并为学习者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教育云平台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能够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3 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应用

智慧课堂是相对于传统和现代课堂而言的,它充分发挥课堂组成各要素(人、技术、资源、环境和方法等)的作用,实施教与学的环境与活动。智能教室的设计与应用都是为智慧课堂而服务的,智慧课堂基本模型如图2所示。

从智慧课堂模型中可以看出,智慧课堂的设计主要分课堂环境设计和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设计两方面。

3.1 课堂环境设计

课堂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学习支持环境。物理环境中,智慧课堂给课堂主体提供了高互动的教与学设备,能够有效支持课堂主体对于学习资源的获取、处理和呈现。智能环境控制则给课堂主体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环境,从光、温、声、空气质量等方面根据课堂的实时状态进行调节。创意空间布局则主要考虑给学习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桌椅设施,以及根据教与学活动的需要能够方便实施桌椅的组合,形成学习小组,以利于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

学习支持环境由基于泛在网络的教育云平台进行支撑,实现高互动教与学设备、智能环控设备的接入与控制,支持智慧课堂教与学等活动的开展。教师、学生可以通过交互终端接入智慧课堂学习支持系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实施,教研员、学校管理者、教师同事、家长等也可以接入智慧课堂学习支持系统,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了解学与教的情况。

3.2 课堂教与学的设计

课堂教与学的设计包括课前设计、课中设计和课程后设计,其中课中设计是最主要的部分。智慧课堂中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和评的活动都是由教育云平台实施的,所有学习资源的提取及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均来源于或进入到“可扩展的学习资源库”中。课后的活动是课中教与学活动的延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实录系统记录的视频和学习支持环境记录的教学生成性资源进行分析,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撰写反思,与同行交流,也可利用学习支持环境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交流。学生在课后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撰写反思日志,并利用交互学习终端完成系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推送的个性化作业。

可扩展的学习资源库是教育云平台的重要支撑,因为在智慧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有许多新生成的资源,而且智慧课堂中的学习需要有情境性、适应性的资源,需要为学习者进行个体学习时所需的个性化学习资源需求提供支持,根据不同的要求,提供随需应变的学习资源服务。

4 结束语

从教育技术研究的角度看,智能教室不仅是一个学习环境,更是一个课堂生态系统,它为智慧课堂的教与学创设了必要的条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及在课堂中的应用,必将会改变课堂的结构和形式。智能教室是智慧课堂的一个重要形式,智能性也是智慧课堂的重要特性之一,加强智能教室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课堂进行重新认识和设计,最终构建出一个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和谐新型课堂/教室。

参考文献

[1] 高丹丹等.智慧课堂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 11-15.

[2] 陈卫东,张志平.智慧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7):23-28.

[3] 陈卫东等.智能教室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 2011(8): 39-44.

[4] 王琴,王宝俊.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多媒体教室的研究与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2(1):65-74.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度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项目课题“社区教育中智能教室建设研究”(立项编号:YJ1326)和汕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智能教室与创新教学的研究”(立项编号:2013GHBY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智慧课堂篇2

一.教师的引导灵活是关键

要想让学生学得活,就要活化课堂,而教师的灵活引导是活化课堂的关键。引导是一种艺术,将会给学生在知识上以启发,开启学习的门径;在精神上以振奋,活跃思维,养成会学的能力、习惯,享受会学的喜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学法“活”离不开教师的教法“活”。

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时候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鼓励。

在教学课文《品质》中学生读到“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啊!”他回答说,“死掉了!”“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啊!”他说,“真是怪事。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这几段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说:“我有点懂,但不十分明白。我觉得格斯拉先生的死除了自身的原因,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这正是学生学习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状态,需要教师的点拨。在让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我引导:①这位有诸多美好品质的手艺人却在他六十多岁离开了人间,我们在同情、惋惜的时候,有没有好好想想他的死因?②除了自身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吗?学生联系语境,在解题中逐渐明白其中之意。

生1:医生说,他是由于慢性饥饿而死的。

生2: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经常断炊。

生3:他从不登广告;用最好的材料,亲手精心制作质量最好最合脚的靴子,他的靴子最耐穿,相对而言他的货物的销量就要受到影响,他不愿意改变;他的费用总是在交费日才收。

生4:外在的原因:(1)竞争对手:大公司采用机器生产,产品丰富,式样时髦;大公司利用广告吸引顾客、拉拢客源;(2)消费者:“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追求时髦和多样――消费观念改变。

生5:从表面上看格斯拉是饿死的,但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看到格斯拉的死是因为他与那个时代脱节了,而他又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他的结局只能是一步步走向破产,以至最后死亡。

……

无疑,这样的引导不但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也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甚至在课堂上教学的侧重点都要有所改变,因为学生的能力应该获得全方面的发展,哪里存在问题教师就得从哪里着手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当我们把教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般地灵活运用,摆脱匠气,多些灵气,精心设计教法,就一定能把学生引进学“活”的至上境界。

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倾情投入,激发出生命的活力,产生探索的欲望。

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二.学生的思维鲜活是核心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灵活的同时,还要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的并用,求异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活”起来,才是有效的,才是“智慧课堂”。

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我让学生始终处在不断的质疑释疑过程当中。在初读课文后,我提出: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写的文章都有十分精妙的词句,请大家再一次仔细默读课文,找找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是标点。等一会儿交流时,可以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提出问题请大家帮助。问题一出,学生便再次投入课文的默读中,不时地圈点、评注、查资料,结果学生们发现:

生1:作者在文中写道:“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那么格斯拉到底又有什么样的“理想”呢?

生2:穷苦的鞋匠格斯拉一生中只认准一件事情——制作靴子,制作质量最好的、最合脚的靴子。他尽其所能,努力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即便是死亦会无憾。格斯拉虽穷困,但却恪守着他的职业道德和尊严,这就是他的理想。

生3:可以说格斯拉用死捍卫了他的职业尊严,实现了他的理想。他的死更突出了他的高贵品质。我们可能会惋惜他的死,同情他的悲剧命运,但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这样就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以发人深省。

……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笔者觉得只有激活了学生的体验,来自内心的自由潮水才会涌动,生命之花才会倾吐芳香。

上例中,笔者精心地将学习内容蕴含于情境中,使思考的过程成为一次次面临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做,其最终结果是同学们的知识被激活、思维被激发、情感被激励,精彩表现不断出现。当语文教师把枯燥的内容变得脉脉含情,把艰深的道理变得平易近人,把问题的讲解变得妙趣横生时,这样的教学就让我们看到了教师的设计智慧及经此处理后的美丽“风景”。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自读感悟”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最易激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读文,思维功能全屏开通;学情交流时,大量信息被处理、收集、存储;质疑释疑时多种思维手段综合运用,通达解决。不能不说,思维鲜活的课堂是智慧激荡的摇篮。

三.课堂的气氛活跃是基础

鸟儿高飞,需要广阔高远的天空;学生展现自我,则需要宽松活跃的气氛。当学生的情绪处于一个积极活跃的状态时,学生的学习才不会压抑,一个个奇思妙想,才会如泉喷涌。因此课堂上应给学生营造一种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当我们的课堂教“活”,学“活”,课堂气氛怎能不“活”。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就全方位投入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学生就大胆实践;教师激励学生“超越”,学生思维就飞扬;教师让学生“选择”,学生就自作主张;教师引导学生“创造”,学生就不断开拓创新。

课堂上,当我对课文进行了小结后,我问:

在我们江宁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人人传颂的感人故事:江宁金宝市场一位老乞丐为汶川灾区捐款……

师紧接着提问:目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为了物质利益,有些人丢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而那位老乞丐以小人物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现在,请作为记者的你们前去采访那位老乞丐,除了弄清事情的经过,请重点说说我们该怎样面对他,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大家可以发挥,可以争辩,请大家畅所欲言。

生:我们要学习那位老乞丐,即便面临生存危机,都不要改变自己。

生:在当今物质的社会里,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活于世,总该为真、为善、为美承受些什么的。

……

争辩的引入,开放了课堂,解放了学生。置身于这样活跃的课堂,你准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学生们一起思考、一起惊喜、一起陶醉。

行文至此,笔者想到了名师的优课设计,只突出课的基本教学思路和主要步骤,而不涉及具体细节,留下较多的空白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决定,教师临场处理学生的各种学习矛盾,活学活教。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语文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美妙境界。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实践也证明生动鲜活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欢迎的,才是让学生发展能力,增长知识的平台,这也是新的教育理念所要追求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省新课程的推进,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将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不耽于经验,不囿于传统,努力创新,就一定会常教常新,学生也永远会坚守在我们的课堂,等我们点亮那求知的眼睛。当我们的语文“智慧课堂”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语文学科与生俱来的盎然生机便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智慧课堂篇3

关键词:智慧;平等和谐;鼓励学生质疑;生活的课堂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即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文理结合,全面发展,同时又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创造力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个过程,一种境界。

一、智慧课堂的特点

1.具有智慧的教学设计

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传递的信息,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把握好用教材和教教材的关系。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上,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智慧源于爱,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懂得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不排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同时,对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见解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使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

3.智慧课堂鼓励学生质疑

我们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时时有求知渴望,时时提出为什么。智慧的课堂教师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在学习新课前可以问,在课堂上学生发表完见解以后可以问,在新课结束后可以让学生问。有智慧的教师也懂得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设疑,以激发学生智慧的生成。

4.智慧的课堂是走向生活的课堂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学生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天天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因此智慧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既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如何构建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凸显学生的主动地位,让全体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智慧得以生成,如何构建智慧课堂呢?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第一课时为例。

1.导入新课

上新课前一天布置62页活动题,每一组(开学时进行的分组)完成一个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的调查。课堂上每组发言人对本组调查任务进行汇报。一个组汇报时其他三组的学生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汇报结束,学生相互打分,教师把每组的分数写在黑板上。通过调查和汇报,学生对我国四种特色农业的发展条件有了了解,这时教师提出问题:“这四种特色农业在当地蓬勃发展,有一位名叫黑土的家在东北的投资者也想在自己的家乡搞点农业,同学们考察的特色农业他也考察过,他还在犹豫该模仿哪种模式呢?同学们帮他出出主意吧。”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进行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智慧课堂

根据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我由浅入深地分三步设计了学生合作学习,第一步以同桌为单元讨论: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综合考虑哪些条件?第二步以前后两桌为单元讨论东北地区发展,从有利或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或解决措施。第三步以小组为单元根据前两步学习成果,帮助黑土在东北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农业的布局,并标注在东北的地形图上,并说明这样布局的理由。

本环节设计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每一合作单元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就可以举手,然后根据举手先后顺序进行汇报和补充,然后给予评分并记在黑板上。在下课之前要对每组的得分进行汇总,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这增强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文本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探究真实的现象,感悟真情实感,开启思维之门。

“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这是课改赋予教师的使命。我们应该带着真诚与爱心走近学生,带着敏锐与智慧走进课堂,给学生以心灵和智慧的启迪,让学生在智慧的课堂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智慧课堂篇4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呢?面对一个个新颖别致而又激荡人心的新理论,一堂堂精彩纷呈、喋喋叫好的样板课和公开课,有很多教师陷入了困惑。追问越多,越觉得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费尽心机。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课堂既要超越知识和技能的藩篱,又要突破以人文代替语文的重围,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让课堂充满欢乐,在挑战中表现自己战胜困难。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由感悟,发现创造,这个过程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是生命形态的多彩绽放,是生成智慧的学习过程。语文课堂更应该是智慧的行为,是智慧的结果。

【关键词】换位思考激扬生命纷呈精彩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呢?面对一个个新颖别致而又激荡人心的新理论,一堂堂精彩纷呈、喋喋叫好的样板课和公开课,有很多教师陷入了困惑。一次次追问,一次次迷茫,追问越多,越觉得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费尽心机。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课堂既要超越知识和技能的藩篱,又要突破以人文代替语文的重围,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让课堂充满欢乐,在挑战中表现自己战胜困难。

怎样才能把语文课堂变成智慧课堂,变成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石呢?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由感悟,发现创造,这个过程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是生命形态的多彩绽放,是生成智慧的学习过程。语文的学习更应该是智慧的行为,是智慧的结果。追求生成智慧的学习,建设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是我心中对语文课堂的诗意畅想。

一、换位思考,让老师磁力充足,这是生成课堂智慧的前提。

曾几何时,生活中的小事,触发了我的灵感。当我们站在讲台上,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学生讲授时,可曾想过换位思考,和学生一起思考他们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感受他们的快乐;可曾想过帮助学生愉快地走进语文世界,从而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攀登,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可曾想过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肩膀上观察四周,寻找发现,让课堂由老师的苦心经营,变成师生共同探讨。

教师换位思考不仅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是尊重、欣赏和宽容学生的教育理念的转变。课堂是师生心与心的交融,是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教师要尊重和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不排除在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没有对师道和讲台的敬畏,没有唯唯诺诺和小心翼翼。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学习才会更具挑战,更具智慧。

换位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且从学生的视角来观照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构建语文智慧课堂的起点,是生成课堂智慧,催生知识掌握的前提。

二、激扬生命,让学生互动充分,这是生成课堂智慧的关键。

在课堂上,学生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渴求主动发展的生命体。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我们的学习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挑战。我们经常看到现在的语文课堂中的“动”,不再是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还有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做一做,评一评等等,多种多样的“动”,生动了学习,精彩了课堂,使语文课堂成了学生愉悦学习的“娱乐场”,主动活动的“操作间”。

语文课堂中的“动”,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应该关注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语文是思维产物,语文中有大量的思维模块:构词、连句、组段、谋篇等,这些模块的学习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和升华过程。语文学习必须让学生的思维介入,不但学好书本中的,还要让想象飞起来,不断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并从中得到启示,提升思维的档次。

三、纷呈精彩,让文本活力充溢,这是生成课堂智慧的核心。

作品的价值是作者的创作意识和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让文本活力充溢,要让学生充分地亲近文本、学会发现。教师千万不要犯主观主义错误,成为拦在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第三者,应该让学生亲密地与文本接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诵读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在真切的赏析文本的基础上,甚至质疑文本,超越文本。让文本活力充溢,就要让学生多元的解读文本,学会想象。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知识只能让你知道昨天,而想象力却能让你发现明天。语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舞台,因为语文中有着丰富的可供学生想象的资源,课文中的空白点、情节的发散、语言的聚焦点、主题的争议点,教师应该充分珍视文本中的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实现在主导价值引领下的多元解读。如果教师给学生的智慧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得到的将是一个又一个惊喜。

智慧课堂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探索;智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7-0023-02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转变,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彰显智慧课堂的优势,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智慧思考”的重要意义。学生在智慧课堂的学习体验将更为优越,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积极探索、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构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智慧课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一、以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兴趣基础上。如今的中学生知识结构与过去大不相同,他们是从小接触信息技术的“新人类”,从小就生活在信息环境中,对于这些中学生而言,计算机更像是一种工具,能够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因此,教师要明确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新颖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正是由于中学生对信息技术早有接触,教师更要以先进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抱以更高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Windows用户界面”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对窗口背景、图表视觉效果进行改变,对任务栏进行调整、对任务窗口进行切换,这些实用功能也许是学生平时不了解的,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会对窗口的便捷性有更为直观的了解。通过窗口操作的变化,学生会将这些新功能与日常使用经验建立起有机联系;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快地将这类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获得成就感。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能够为未来的专业化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以智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占据课堂主导位置,而教师处于引导位置。只有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实现“课上课下互动互补”的良好教学机制。由于中学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较为薄弱,逻辑思维和理论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消化吸收课堂知识的过程,逐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得益于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巧妙的课堂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出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Frontpage”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内容,使学生根据软件特点进行简单的“Frontpage”制作。在制作内容的设定上需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可以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风景,也可以介绍某一个历史人物,还可以根据童话故事设计相应的场景。由于“Frontpage”学习灵活性较高,能使学生较为直观地理解教学要点,同时,也能够更为清晰的分辨学习难点,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尤为高涨。通过课堂演示学生作品,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还有哪里是自己的知识盲区,只有建立起对自身知识构架的客观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智慧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利用价值。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但需要学生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同时,也需要学生之间协作能力的充分发挥。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配合协作能力,并领会信息技术对于协作性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节点划分,然后,根据不同节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学习小组,小组之间优差搭配,并由组长全权负责。这样的分组设置无形中构成一种凝聚力,使学生之间能够密切配合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计算机安全”一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与之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与计算机安全有关的信息收集,不同小组可以根据“国内、国外、计算机风险类型、后果、影响”等不同范围进行资料收集,从而强化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四、以智慧促进教学实践创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是因为在该领域内,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使信息技术具备强大的持久动力。而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建立“信息思维”,具备用于探索创新的实践能力。教师要激励学生“敢想、敢问、敢实践”,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发挥创造性思维优势,构建起更具智慧元素的信息课堂。

例如:在“关键字”查询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例如:通过网络查询近期天气情况,可以将“xx天气”设置为关键字,通过搜索引擎,也可以确定搜索范围搜寻结果。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初衷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真正应用于生活中的技能才是有价值的,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进而取得更为优秀的教学成果,智慧课堂的“智慧转化率”也将明显提升。

智慧课堂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智慧 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09-02

作者简介:唐瑞(1979―),女,江苏灌云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智慧教学”是很重要的。但在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为了课堂好看,花架子太多,学生看起来很活跃,其实问题肤浅,没有调动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二是以“朴素课堂”自居,局限于课本、课堂空间狭小,没有深度、没有内涵。

真正的语文教学要“活”起来,必要时可以跳出教材,节外生枝;可以外引内联,迁移融合;可以以虚击实,虚实相映;还可以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总之,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智慧教学”,把语文课堂变成“智慧课堂”。

一、语文课堂应进行多维沟通

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师生的交往,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立体的、交互作用的。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是:“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多维的沟通是以师生“与书本沟通,与生活沟通,与社会沟通”为基础的。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沟通互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可以互相学习、集智取长,深化理解;和生活、社会沟通,可以关注生活、学习生活、培养“大语文”学习观,加深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在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母狼的智慧》教学中,笔者先让小组讨论文中动词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生深入课本,理解了母爱的伟大。笔者接着就举了一个例子:唐山大地震中一位母亲把手指咬破,让自己的鲜血滋养了孩子的生命。这个例子营造出震撼心灵的氛围,笔者借此把学生引入生活和社会,让学生说一说:“社会生活中,你还看到或听到过哪些让人动容的母爱?”学生积极发言,有感情地讲述了汶川地震和云南缆车事故中的很多事例。笔者最后总结道:“在大灾大难面前,处处闪现着着母爱的光辉,而在平凡的生活中,父母又是如何关爱你们的,有哪些让你感动的细节,请同学们写下来。”

二、语文课堂应唤醒学生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催生学生内心沉睡着的智慧之花。没有枯燥无味的知识,只有枯燥无味的教学;没有缺乏智慧的知识,只有缺乏智慧的教学。在学生的答问或质疑中,往往有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讨论,唤醒学生智慧的问题。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时要注意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要有把握全局,即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智慧。

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奇妙的克隆》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个学生提到了骡子。笔者趁机以这个问题启发学生,“骡子是马和驴杂交的生物,骡子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呢?是不是克隆呢?”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课堂上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又引导学生查资料,请教专家,上网搜索等。第二节课上,学生都准备了很多的资料。再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黄鹤楼》一文中有“遂以名楼”一句,对于“遂”的解释,有一个学生解释为“于是”。笔者让他再举个例子,学生于是举了《郑人买履》中的“遂不得履”,意思是“于是”。笔者反问学生:“遂不得履”的“遂”是“于是”的意思吗?有学生答:“应解释为终于。”笔者由此引导学生辨析“于是”和“终于”有什么区别,学生翻阅古汉语词典、各种工具书,引经据典地展开了讨论。

三、语文课堂应准备几种预案

教学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静态”展示的,是一个“动态生成”和“智慧利用”的过程。为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的动态发展为内容,即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和展现生命的价值,使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思想等在动态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有教师上完课之后抱怨学生不发言、学生不配合等,原因便是忽视了语文课堂“动态生成”的性质。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多准备几个预案,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随时调整上课方法和节奏。其实,把问题分解或换个问法,也会实现预期的效果。荆州市语文教研员余映潮老师在上完《七颗钻石》观摩课后,介绍自己的备课过程时,就说明自己准备了一个预案――“诗意阅读”:分三个环节:进入录音棚――朗读;畅游智慧泉――讨论;来到创作室――写想象片段。有了预案,上课有底,也不愁学生不配合。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生活中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爱心?”学生对此回答不够积极,于是笔者拿出了提前准备的视频歌曲《常回家看看》《懂你》在课堂上播放。学生看到视频中的生活细节,思维立即活跃起来,回答积极而踊跃。

备课当然不应只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备课时心里要有学生”。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加速器、剂、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锦上添花的效果,给课堂以惊喜。

运用教学智慧,吸引每一个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思绪的飞扬,能让学生不再唯唯诺诺、亦步亦趋、小心翼翼。教师要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更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更多智慧的心灵,让语文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智慧课堂”。

参考目录:

[1]虞燕红.课堂中的六个有效对话机智[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9,(Z3).

[2]张旭琴.激励性评价的魅力[J].宁夏教育,2010,(12).

智慧课堂篇7

一、啐啄同时――课堂时机的艺术

鸡蛋孵化时,小鸡将出,即在壳内吮声,谓之“啐”;母鸡为助其出而同时啮壳,称为“啄”。禅宗因以“啐啄同时”比喻机缘相投或两相吻合。在镜清禅师看来,参禅觉悟的过程如同鸡蛋孵化,禅师与学僧之间的关系也如同母鸡和小鸡的关系。在参禅悟道中,学僧的自性觉悟可以看作其啐壳的努力,禅师的适时开示可以看作其啄壳的接引。两相结合的关键之处,是最佳啐啄时机是否出现,以及对啐啄时机能否精准把握。

语文课堂的智慧在于把握“啐啄”之机,智慧语文课堂的“啐啄”之机当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时。在学生要读读不好,想说说不出,“欲辨已忘言”之时。

在n文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或段,这些句或段就如汁水丰富的甘蔗,教师要把握“啐啄”之机,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品味其甘甜。例如李吉林老师教学《小虫和大船》,她抓住文中“小小的蛀虫,竟毁了一艘大船”句中的“竟”字,先让学生进行“删”与“留”的比较:

小小的蛀虫,毁了一条大船。

小小的蛀虫,竟毁了一条大船。(原文)

然后又让学生进行换词后与原文的比较:

小小的蛀虫,果真毁了一条大船。

小小的蛀虫,竟毁了一条大船。(原文)

这样比比读读,使学生从一个“竟”字,“感受到船主所受教训的沉痛,体会到‘竟’字意想不到的语感。”(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P75-76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李老师对“啐啄”时机的把握是非常及时、巧妙的。智慧的课堂上,教师就应当这样抓“文眼”,扣“关键”,找“矛盾”,捉“细节”,选“空白”,寻“疑难”,挖“无疑”,捕“含蓄”,借“对比”,来选择课堂“啐啄”的最佳时机,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求得之。这样才能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课堂教学才能波澜起伏、有声有色,学生才能入情入境、欲罢不能,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瓶中出鹅――课堂唤醒的艺术

宣州刺史陆亘大夫向南泉禅师提出的问题很是令人困惑:瓶中养鹅这样的事已近荒诞,出瓶不得当然便是顺理成章的结果,而这种难解的困境竟还条件苛刻到近乎无理取闹,不得毁瓶,不得损鹅,这可怎么出得?这种两难困境的解决,没有超越的智慧是无法做到的。南泉普愿禅师没有直接做出回答。因为他敏锐地洞察到这个两难问题之所以产生,乃是陆亘大夫自性迷失的结果。所以他只是轻声一唤:大夫!陆亘很自然地应诺。南泉普愿便借机开示:鹅(我)这不出来了吗。陆亘从此开解。

同理,语文课堂也应该是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它是一个洋溢着生命律动的过程,作为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唤醒”学生,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把精彩留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中最为亮丽的风景。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学生对泼水节并不熟悉,单靠阅读也许并不能让他们体会到泼水节的快乐情感,有教师播放了一段泼水节的视频,从视频中,孩子们看到了人们奔跑追逐,相互泼水,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了哗哗的水声,人们的欢笑声和叫喊声。从画面中,学生被“唤醒”了。教师再让孩子们说说:如果你就在泼水节上,你要把水泼到谁的身上,送出怎样的祝福?孩子们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老人身体健康;有的说把水泼到孩子身上,祝孩子学习进步;有的孩子想把水泼到老师身上,祝老师工作顺利;还有的要把水泼到同学身上、朋友身上。通过创设情境增添了课堂情趣,增加了课堂的厚度,让课堂立体化起来。课堂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唤起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和热情。只有精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真正“唤醒”学生,让自主学习真正进入课堂,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智慧生成,精彩不断,实现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的发展。

三、语不如默――课堂留白的艺术

敬奉佛教的梁武帝召请傅大师讲《金刚经》,傅大师走上讲台,挥案一下,便下去了。一个字都没有说,这太不合常理了。旁边的高僧志公问了一句:陛下领会了吗?梁武帝根本就没有听到任何对《金刚经》的讲解,何谈领会?所以只能说:不会。志公看出梁武帝真的没有领会,便提醒他说:其实傅大师已经讲经结束了。傅大师为什么采取这种方式讲《金刚经》呢?因为他认为对《金刚经》要靠心开悟解,而不假文字。这让我们想起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那句警示世人的名言: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梁武帝之所以先是愕然而后不会,是因为他太耽于讲经、迷于义解,不能自用智慧,被语言文字所障蔽。现在我们有很多的课堂上,老师讲得太多,讲的却是无用的废话,等于没讲。智慧的课堂应该像傅大师一样适时、适当地留白,不该讲时坚决不讲,不当说时坚决不说,留下点禅意给学生去自悟、自解。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一个人可以喋喋不休地讲,却始终什么也没说。另一个人可以保持沉默,但正因为一言不发,他说了许多。

曾听一位老师在教《二泉映月》一课时,他用《二泉映月》乐曲导入课文,当时而低缓,时而高亢,时而深沉,时而激昂的乐曲在课堂上空飘荡的时候,孩子们也完全沉浸在阿炳那动人心弦的乐曲声中。待到一曲完毕,老师并没有马上打破课堂上的静寂,而是让这种氛围保持着。足足3分钟后,老师才用低缓而又温和的声音说:“同学们,我从你们拧起的眉头中,从你们满含热泪的眼眶中,从你们脸上凝重的神情中,看出了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告诉老师,现在,就让老师和你一起分享你那独特的感受吧!”只见,这时的课堂就像“银瓶炸破”一般,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对乐曲的独特体验。“我听到了阿炳的呐喊声”“我听到了阿炳在街头卖艺时,遭到地主的打骂声”“我听到了二泉的流水声”“我听到了阿炳不幸的人生”“我听到了阿炳在诉说着自己受的苦”“我听到了阿炳正在和命运作斗争”“我听到了阿炳在对着月亮畅想未来”……这就是3分钟留白产生的效果。境由心生,此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孩子美好的心灵与情操。这样的情境“留白”,不管是对课内还是对课外的延伸,都是妙不可言的。课堂中的情境“留白”,丰富了课堂的容量,增添了课堂的活力,增强了孩子们学习语文,喜欢语文的兴趣与信心。

四、问指答月――课堂对答的艺术

在佛教典籍中,指月之辩由来已久,手指能指月,但手指不是月。循手指所指,可以找到月,但找到月后,那手指有何用呢?指月之辩。如果说“月”可以比喻真如妙谛,那“指”便可喻佛经文字。学僧问:指就不问了,什么是月呢?本来,指是指月的,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何须再问?学僧如此问,说明他此时连指也不明。所以文益禅师反问他:你那个不问的指是什么呢?这足以让学僧幡然醒悟自己将指月分离、指即不问而问月的错失了。学僧再问:月就不问了,什么是指呢?这一问又把月搁置一边,径问指是什么。月都明了了,指月之指还有问的必要吗?所以文益禅师只答一个字:月。话虽一个字,胜过千万言。学僧如有悟性,心灵应受震动。但在这一公案中,学僧显然没有领会,而是仍然追问:弟子问指,您为什么回答月?文益禅师只得再藏机锋:因为你问指。问答是禅门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来普通寻常的问答,因为有了禅心和智慧的参与,便在运用中显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了。有研究者将禅门问答归类为答非所问、答问脱节、答问相背、答问等同、异问同答、同问异答、答语倒序、实答被斥、仿答被斥、循环答复、循环否定、循环肯定、同题反问、反题反问、将虚就虚等十五种形式。文益禅师这种问指答月的对答方式,是禅门运用最为机智的教学艺术。智慧的课堂,教师也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于永正老师指导学生读童话《小稻秧脱险记》,学生读杂草被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了”这句话时,一学生没有理解课文的意思,读的声音很大。于老师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产品。”说完,朝学生做了个喷洒动作,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精神放松了,对课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快就把课文读得非常到位。尽管只是一个小小问答的细节,但窥一斑而知全豹,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已经到达“问即不问”的境界。

课堂问答是一门艺术,或精彩导入,适时点拨;或只言片语,巧妙连接;或随机应变,幽默制胜。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全盘授予的讲深讲透,而是要重点性地开拨释疑,对学生进行相机指导,这正是于永正老师这个教学片断的价值所在。

智慧课堂篇8

课堂是活的,总在不断生成。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建立在动态捕捉、迅速判断、及时反馈的基础之上的,它需要足够的教育智慧。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需要慎重、准确,这也需要教育智慧。我认为,语文课堂评价离不开教育智慧。

1.静心等待。

课堂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始终流畅,当出现停滞或阻塞的时候,有时需要教师及时的引领,有时则需要教师静心等待。我们来看看一位老师教《牛郎织女》的片段:

生:老师,为什么故事里这个牵线搭桥的是牛,而不是马或者其他动物呢?

师:联系你六年读书生活获取的信息,再结合你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了解,想想看是什么原因?

生:老师,我想可能跟男主角的名字有关,叫“羊郎”、“马郎”多难听呀,放牛的就叫“牛郎”,听起来比其他那些舒服多了。

师:是啊,他是个放牛的,顺着这个思路,为什么选牛作为故事的角色之一?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依据?

生:我觉得,牛很忠诚,很忠厚,所以课文里老牛不轻易说话,只要一说,就起关键的作用。

面对学生突然提出的一个超出课前预设的问题,教师没有急着对这个问题做出评价,也没有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去探究。课堂节奏似乎被打乱了,教学似乎被放慢了,可学生却在教师的等待中对老牛这一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民族文化也有了亲密的接触,这就是等待的智慧,这就是教师的匠心。

2.适当示弱。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有时课堂上教师适度的、巧妙的示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为他们的自我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这一点我真不知道,你帮我长见识了。谢谢!”“这个问题我真没想到,谁能回答?”……教师课堂上适当地示弱,给学生带去的就是成功的体验,就是幸福的感受,就是创造的激情。

3.方法多元。

学习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丰富多元的。除了言语评价,还可适当地运用无声评价、实物评价和活动评价,使课堂呈现生活的多元与生命的多姿。(1)善用无声评价。无声语言的评价是言语评价的有效补充。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拍拍肩膀给一个善意的提示,认真思考时摸一摸他的头,积极参与时给一个赞赏的眼神,见解独特时给一个满意的微笑,表现优异时竖起自己的大拇指等。这种评价,能很好地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简便、直接、有效。(2)巧用实物评价。实物评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教师应尽量选择那些与语文学习有关的物件,如:书签、贺卡、书法作品等,只要用得好,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3)利用活动评价。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开展一些小型竞赛和评比活动,如:故事大王评比、演讲比赛、看看谁最棒……通过活动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4.巧妙否定。

课堂需要真诚的赞美,也需要善意的否定。批评应该是对学生主体的一次唤醒,对解决问题思路的一种修正,对学生感悟的一种尊重。应该是委婉的、善意的、真诚的、巧妙的,并且及时给学生提供自我反省、纠正和再次尝试的机会,这样不但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修复错误、树立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更需要教师的智慧。■

上一篇:房地产交易范文 下一篇:登记管理范文